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双溪遗稿卷之八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x 页
双溪遗稿卷之八
 行状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3H 页
先府君行状
先府君讳哲辅。字保叔。方在孕。有朝日出岩之梦。故小讳日岩。我李肇自唐中郎将茂从苏定方平百济。留仕新罗。封延安伯。子孙因籍焉。入我朝有讳石享(一作亨)。三场壮元。判中枢府事。录佐理功臣延城府院君。号樗轩。赠谥文康。子讳浑。掌令。子讳顺长。同中枢。子讳𡹘。早负士林重望。官至三登县令。子讳廷龟。是为月沙。文忠公左议政。华夷诵其文。子讳明汉。白洲文靖公吏曹判书。两世连典文衡。文靖公第三子讳万相。进士赠吏曹判书。号琴谷。是于府君为曾祖。祖讳凤朝。荫仕沃川郡守赠左赞成。号莲岩。考讳正臣。文科户曹参判赠领议政。号松檗堂。三世之赠。以府君贵也。妣全州柳氏。全昌君讳廷亮之孙。学生讳以震女也。赠贞敬夫人。举五男二女。府君于序居第四。以辛未九月二十四日卯时生。幼而庄静。寡言笑。不好嬉戏。尝挟册往来乡塾。见同队儿所业多于己。心愧之。倍其程课。昼夜读不辍。自后不烦长者呵督。 肃庙甲午。中增广进士。 景庙癸卯。擢别试庭试。隶槐院。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3L 页
甲辰。拜兼说书。时 上在东宫。屡被顾问奖许。即阼初。入翰院。乙巳。正言朴师圣。疏斥辛丑后史荐太广。府君上章引义。其后屡除。终不膺。三月。因台启削科。盖科设于壬寅鞫狱之后。而至是狱反故也。丙午十二月。丁柳夫人忧。丁未七月鞫案。又仍有复科之命。九月。丁议政公忧。己酉服阕。除奉教。庚戌六月。因大臣筵达。升六品。差问郎。七月。拜持平。上章陈戒。请益推诚意。大励风节。尾论平安监司尹惠教惮压非所长。东莱府使洪圣辅行己鄙倍。冬。除堤川县监。壬子。上京求遆。因方伯疏。促严旨特补。时连岁大饥。府君夙夜讲求。百方拮据。计口排日。至忘寝食。他邑流丐之来归者。设长幕于衙前以处之。每日设粥尝其旨否。待秋熟。始送还本土。堤民为铁碑以颂。后为营邑。屡当赈事。每叹曰。诚之勤虑之精。终不及堤川时。是吾之衰也。癸丑秋。移副修撰。违罢差问郎。除校理。又违罢。还差问郎。连除副校理兼南学中学教授。冬。因江界杀越事。特除按覈御史。甲寅二月复命。退而疏陈江边军民弊瘼。三月。沈阳查本出来。而杀越地方及名数皆不同。更承按覈之命。庙议务合沈查。府君争曰。治狱当虚心用意。弥缝大损国体。况目前虽弥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4H 页
缝。日后无事未可必乎。 上曰。忠信可行于蛮貊。事安有不诚而成者乎。杀一不辜。予不忍为。御史言是也。驰到平壤。与监司朴公师洙同查。一如前招。遂据实驰启而归。先是癸卯科。既削旋复。而时人持之甚力。权䙗,徐宗燮,申晚等。相继投疏。秉铨者又欲并枳宿趼。僚议不可相持。久不相下。 上召三铨堂。缕缕开谕。而卒不归一。并命黜补。府君愀然曰。策名立朝。无一事裨益。而惹闹朝廷。贻恼 君父至此。不幸甚矣。荣辱得失。更何足论。遂自画于一切荣涂。前后除馆职屡十遭。未尝一就。连章乞赐屏退。乙卯冬。承畿甸暗行之命。丙辰二月复命。上疏痛陈良役之弊。请行结布。为庙议所格。除兵曹正郎。呈遆。升兼弼善,兼辅德,汉学教授,副应教,应教。皆违罢。冬。以湖西签丁事。将遣御史。大臣荐四人。 上特命府君。入侍讲筵。上曰。御史进来。予方讲否卦。因文义有所感矣。即今时象可谓极否。安知无贤人在下之叹乎。御史自画于经幄。不得已用之此等处矣。又教曰。古亦有开箧示谤书之事。湖西多士大夫。御史之任难矣。予当如燕昭之用乐毅。勿以谤章为虑。府君出而感泣曰。圣教及此。其敢恤怨谤乎。入界。先布德意。尽除积年邻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4L 页
族之徵括校院额外。冒录及豪势家篱底。投托以填之。于是良役无阙额。而谤果大腾。台臣尹得敬发削科启。 上严旨罪之。丁巳正月。竣事还。连除执义,司谏,兼辅德,掌乐院司仆寺正。七月以书状官赴燕。请册 东宫。归路。除兼弼善,掌乐院正。赏加通政。戊午正月。拜同副承旨。奉命延敕于开城府。坐事罢。七月。除安东府使。居一年罢归。庚申夏。特命改癸卯科名。为别科。拜兵曹参知。旋移承旨。违罢。辛酉七月。除安边府使。时荐凶。邑无储谷。到任后。上疏请移粟。即报可。又值大疠。民无不染。而抄饥分粥。镇日躬亲。左右更谏。卒不为改。癸亥二月。病罢。冬。拜同副承旨。正言赵重晦疏论 私庙事。 上心激恼诸公事。多日不下。大臣三司求对。并不许。府君与诸僚。日诣閤陈启。启草多出府君手。甲子正月。呈遆。二月。拜大司谏。旋遆。乙丑三月。拜判决事。五月。移大谏。违罢。八月。除罗州牧使。不赴。丙寅正月。除右副承旨。 上亲制自省编。命副提学诸承旨同入备顾问。编既成。府君得其中草归。示家人曰。圣学尽在是矣。数十日昵侍前席。酬酢如响。听纳如流。吾辈遭逢亦盛矣。三月遆。四月。除东莱府使。旋差日记厅堂上。八月。拜右副承旨。升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5H 页
左副。十月遆。十一月又除。丁卯正月。特擢吏曹参判。因校理尹凤五疏。引义不膺命。特补利川府使。旋寝之。四月。还差日记厅。除同义禁。六月。拜都承旨。九月呈遆。十一月。以冬至副使赴燕。戊辰四月复命。六月。除同义禁副总管。七月。北咨出来。因使行事有悖言。坐谪忠州。八月。蒙宥。己巳正月。拜汉城右尹,同义禁,承文提调。有 东宫代理之命。与诸宰诣閤求对。不许。三月。兼副总管。八月。除京畿监司。庚午四月。移咸镜监司。辛未五月。除吏曹参判。大臣以赈事方张。启仍之。八月。病遆。复除吏曹。十二月。遆为刑曹参判。壬申二月。随驾恭陵。道中授都承旨。三月。 懿昭世孙薨逝。台臣请拿鞫医官。与两提调胥命。承命还出。四月。呈辞三度。有加由之令。五月。承丧礼修补之命。除同经筵。引例辞遆。 三殿上号礼成。升嘉义。有御制编次之命。六月呈遆。拜左尹。十月差筹堂。癸酉三月。移吏曹参判,同义禁。才数日。特除都承旨。陪驾懿昭墓。因检阅李命植书斥。连违牌陈书呈单。并特教还给。暂入旋遆。五月。除副总管。十月。除同春秋。甲戌二月。除都承旨。四月。特擢刑曹判书。未几移户曹。五月。承命书进御制小屏于 小朝。召使前曰。著戒屏扆。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5L 页
使卿书之。圣意实深。欲使卿一读于予前耳。读讫。反覆陈戒而退。因赵荣顺,赵曮书斥。本兵荐望。连章引义。乙亥二月。湖南挂书狱起。志夏徵等逆谋毕露。相继伏诛。先是。三司请追夺凤辉泰耇等官爵。屡发而终不允。至是朝议皆以为惩讨之典。当治其本。三司合启及搢绅疏齐发。时府君弟判书公。以掌令入侍帐殿。 上呼使前曰。户判何独无言。对曰。臣兄方缩伏待勘。不敢与闻朝论矣。 上曰。此何等时而尚可顾情势耶。台臣出传予意可也。已而下问曰。户判疏到院乎。如是者三四。府君疏既入。即赐诸批。继下处分传教。府君每语此。感激流涕曰。今之惩讨。国论所同。吾何足为轻重。此乃 圣上指示臣生路也。兼内局提调。五月。因云贼乱招。胥命殿庭。 上促令上殿。笑且谕曰。渠既以诬引自服矣。此何足如此。予于重臣。未尝下安心字。而卿须安心焉。六月。命安 仁嫔祠于储庆宫上谥封园。例差都监堂上。七月。以监董劳。升正宪。兼都总管。十二月。 三殿上号。及 毓祥宫上谥。兼都监堂上。坐事罢。旋蒙叙拜工曹判书。丙子正月。特授兵曹判书。又擢判义禁。府君上章力辞。不获命。入侍时。又备述危苦之情。反复泣恳。 上戚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6H 页
然曰。卿心予岂不谅。而国体不可许。都政不远。卿且忍之。遂龟勉行。公过都政。一辞即遆。除知中枢。五月。移工曹判书。旋移右参赞兼判义禁。七月。病遆金吾。闰九月。兼知春秋。十月。还差承文提调判义禁。丁丑正月。遆金吾。二月。 贞圣王后升遐。以云观提举。奉审 山陵。解参赞。拜度支兼国葬堂上。三月。 仁元王后升遐。仍兼两都监。因山礼成。再承锡马之命。七月。以衰病不堪久带剧务。乞解前席。蒙许。翌日。除广州留守。八月。赴任。己卯二月。将阅兵。因狂人柳泓之招。入城胥命。严教促还。操鍊讫。即日驰还。特移汉城判尹兼知经筵。旋移礼曹判书。以礼仪使陪驾诣 明陵,昭宁园。四月。差祔 庙都监提调特授冢宰。翌日。又特移左参赞。使专意都监。五月。升祔礼成。进阶崇禄。兼尚衣提调。六月。因不参宾对。就理旋放。八月。又因不参备坐罢职。旋仍庚辰府君年满七耋。例入耆社。 传曰。左参赞以侍从臣父。应为加资。入耆社日加资。亦美事。分付吏曹今日启下。遂以口传。升辅国。即正月初吉也。翌日政付知事。例减参赞。自乙亥后。府君常曰。癸卯科之受人讥斥久矣。今则国是大定。不待人言。吾可以自劾矣。前后陈章及登筵。辄乞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6L 页
削科。反覆甚恳。 上每慰谕不许。府君虽感激恩数。龟勉职事。而常郁郁不乐曰。受恩如此。致位至此。而进退之际。处义不明。有愧于古人多矣。至是又曰。吾年适及礼经致仕之限。仕若致则科亦不足论矣。先上书 小朝。不得请。后以经筵官入侍 大朝。讲罢。缕缕力恳。 上曰。非光武。无以成子陵之高。卿心是矣。予当快许。仍下传教曰。知中枢李哲辅。自春坊事我。守心贞介。向国诚心。知之熟矣。入耆社之岁。恳请休致。噫。彼重臣之心。非为引年。可质彼苍。舍虽惜矣。特许其请。自此以后。见此人无路。以旧编次人。时或召之之意。已面谕政院。知悉。仍 手书御制四句以下曰。寓予惓惓之意。卿其知之。使编次人。读御制及传教。至守心贞介。 上曰。此重臣行状也。虽以此请谥可也。特命开政。付奉朝贺。府君阶正一品。而未经当品官职。例不得推荣至是。 传曰。奉朝贺岂可以常例待之乎。勿论实职与否。特为随品推荣事。定式旋行。遂加赠三世。驾幸灵寿阁。与诸耆堂入侍。有熟马面给之命。后数日。又与诸耆堂勋堂。入侍于明政殿月台。宣馔后。下御制。仍命绘画作帖以赐。时子福源。以承旨在院。特命随入曰。父子同与赐馔。亦美事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7H 页
也。壬午正月。又宣馔下御制。八月。病未承召。特颁药物。癸未正月。入侍灵寿阁。赓进御制。三月。如伊川府福源任所。九月。疏请阙礼之罪。仍赓进抑箴。 传曰。奉朝贺下去其子任所。今已久矣。昨见班行。予思深深。令道臣存问。相当补剂顾助。疏批亦极优渥。府君惶恐不敢久留。强疾还京。甲申七月。驾临 垂恩庙。祗迎溪边。特使近前驻辇劳问。仍有颁药之命。乙酉十月。参进爵礼于景贤堂。赓进御制韵。丙戌正月。承命入侍诊筵。下询寝食视听甚悉。握手下教曰。君臣同老贵矣。卿亦握予手可也。府君惶恐辞不敢。 上曰。每欲见卿而不能频召。老人事不可料。此后入侍远近。亦未可知。卿其握之。府君跪擎御手。 上握不舍良久曰。两老翁熟视好矣。府君出语家人曰。老臣之入侍屡矣。而待遇之款昵辞教之悽恳。今日异于他日。下情亦不觉戚戚感动。此何故也。未几婴风痰疾。月馀始苏。而步履终不复常。自后遂不复登筵矣。四月。福源以承旨入侍。下询病后凡节。仍下手书十二字。八月进宴时。又下手书。上疏陈谢。丁亥四月。 中宫殿下亲蚕礼成。致仕诸臣皆承赐茧之命。以御笔书府君职姓名于茧封。而旁书以此代见卿休谢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7L 页
七字以下。联名谢笺。又疏请病未陪笺之罪。闰七月。就养安城郡。戊子五月。 上闻府君还京。顾筵臣曰。近来则大臣亦无阙中乘方席之人。而李某若乘方席。则可以入来否。承旨对以此亦难矣。遂召臣福源。下询近状。仍下手书曰。每每思见而不可得矣。持此归传。致予眷恋之意也。上疏陈谢。庚寅正月。 传曰。李某今年为八十。元岁馔虽已举行。令该曹更为加给。以示予尊年之意。臣福源以特进官入侍。复下手书而教曰。卿父见此有何语。欲观卿父精神。更入夕筵以奏可也。还奏曰。臣父捧御书呜咽而已。无所语矣。 上咨嗟久之曰。斯人而乃如斯也。是时府君已沈绵床席。寝食浸减。不肖等冥顽不孝。医药昧方。竟以六月十五日己丑辰时。易箦于骆下正寝。讣闻。 上震悼撤朝。致赙如仪。择给柩材。特命调用其孙。亲制祭文。成服日遣礼官致祭。以八月。▣▣葬南阳西面九老岘。壬辰三月庚寅。迁于北面海望山议政公墓左坐子向午。配贞敬夫人潘南朴氏。礼山县监赠吏曹参判讳弼纯女。吏曹判书,大提学赠领议政文孝公讳泰尚之孙。庚午九月初二日生。十七。归于府君。先府君十年庚辰六月十二日弃不肖等。初葬去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8H 页
今墓才数步。壬辰。迁祔府君墓左。夫人端粹静闲。和而有度。训子孙。以义先利。御婢仆。使恩胜威。恻怛之仁。及于虫禽。岂弟之福。冠于族党。年德巍然。门无异言。府君尝志夫人之行。既而曰。吾年已至而事亦毕。无用他日求于人也。遂自志。及葬。同纳于圹。男长福源前参判。女适奉事朴仁荣。二男祖承有才气。七龄而夭。三男学源前县监。福源子时秀生员,晚秀。女适金思义。朴仁荣子命圭,正圭,秉圭。女适金永年,李勉求。学源两子幼。府君天姿简整。与人无款曲。平居侃然。有不可犯之色。而雅性恬虚坦平。不设城府。不喜机关。信心而行。率口而言。一无营为计较。世之毁誉之者。皆失其实。而 上独深知之。每谕曰。李某心中无事人也。自幼时最被议政公器爱。承事左右。应接书疏。一皆当其意。未尝受呵责。丙丁之岁。连丁内外艰。庐于墓下。不肖时尚幼粗记。府君每上墓号擗欲绝。日率两三僮。栽松墓庭。手自封筑。既高年非甚病。则时节月朔。参谒家庙。或不能拜跪。俯伏席前。待毕事而退。每语不肖等曰。吾羡于若曹多矣。槩谓事亲之日稍有短长。而又以不及致专城之养为至恨也。事伯氏大谏公。如事议政公。每日早起往候。仍终日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8L 页
侍坐。暮后始归寝所。大谏公一日无府君。则为之忽忽不乐。罗州之辞遆。亦以大谏公老病。不忍违旷也。同堂兄弟凡十公。诚意和气蔼然无间。门内事无大小。皆来咨府君以为决。训饬后生。必以义方。小有过失。谯责不少假。内外族亲甚多。而一接以诚。终始无睽乖。常曰人家子弟。能诵无相犹三字而服膺不懈。则敦睦非难事矣。慎然诺寡许可。自布衣至为卿宰。所与友善。不过数公。独行踽踽。罕与往还。素性淡然。于一切事物。无所癖好。服饰器玩。音乐技戏。无一留心。至于花石书画之近于雅致。米谷钱布之关于生产。亦任其有亡。未尝经营储蓄。律己甚严。历官内外。俸廪外不以一芥自累。罢郡之日。或至斥卖所骑及衣裘。以为粮。遆北藩时。记簿颇有赢馀。不肖请散诸亲党之贫者。府君责曰。此亦公物。何可滥费。况今秋又判凶。吾虽遆归。其可忽嗣岁之忧乎。遂略副穷族之求而悉归之赈库。北人至今诵之。立朝四十年。积被崎屹。屡遭横逆。中岁以后。一意敛退。虽圣眷特达。致位崇显。而恳扣辞避。多处散地。居官实考。可数而知。尝入侍便殿。 上从容问曰。党论不息。世道日下。将奈何。卿则自处如何。对曰。此在 圣上大公至诚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9H 页
以御之。磨以岁月。自可渐化。而如臣者。情危迹畸。孤立无朋。决无担当国事挽回世道之望。凡系时议。勿论缓峻。都无干涉。但欲静守拙分。毋至推波助澜。惟庶几尽心于职掌内事。以报国恩之万一而已。 上曰。卿可谓善思矣。前后除三司及铨职。辄坚辞不就。上亦知府君雅意。不甚强之。有辞辄许。最后冢宰之除。不待一辞。特教遄解。其见孚于 上。曲为之地如此。以编次事。入侍最频。因文纳诲。遇事陈戒者甚多。或值 上盛怒。举朝震遑。府君辄反复援引。至诚讽告。 上多为之霁威嘉纳。一日 上语及小学曰。予于此书最熟。得力为多。府君曰。善学此书。则大学之道亦不外此。而学之有差。则其弊亦不小矣。 上曰。何谓也。对曰。闭閤。学缪肜而差者也。却膳。学石奋而差者也。帝王之道异于匹庶。而 殿下于此等事。亦欲学之。臣尝慨然矣。 上笑曰。此皆群下之故。岂必小学之弊乎。尝因 宫园事。辗转激恼。多下不敢闻之教。府君痛陈所怀曰。历代帝王。有以庶代嫡者。有自藩邸入承大统者。亦有自匹夫而直为天子者。而一升大位之后。前日地处。非所可论。古之论人君子。但以德之大小。未闻以地之高下矣。今日群臣。或有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79L 页
一毫彷佛于下教者。则是大不敬也。臣敢保其决无此矣。 上曰。曾见筵臣语及嫡庶。辄有嗫嚅之色。此岂非其心之有渣滓乎。对曰。 殿下以是心临之故在下者。亦不敢不然矣。如汉文之诏南越王。可见气象之广大。千载之下。孰敢间然。 上曰。此则卿言是矣。常语不肖等曰。贱臣之受知遇。可谓罔极。而世路臲𡰈。竟不得一事展布。负国恩多矣。吾尝四经大赈。一按边狱。所全活不少。为国自效。惟此而已。晚年以还。每以宠数之太隆。门阑之太盛。慄慄忧惧。日以小心慎言。戒饬子侄。学源请停大科。府君喜而许之。福源除左翊善。或谓册礼后当有赏加。府君督令图遆。常曰。人之福分。有万不同。每当不如意之时。当思不如我之人。一怀不足则终无足时矣。又曰。人各有定命。安排趍避。决是浪费心矣。少喜读书。燕居手不释卷。尤酷好尚书及昌黎,老苏文。供剧之际及耄之后。犹轮回念诵以为常。不甚喜著述。而间有应副。不规规于作者䡄范。惟务意切而字顺。有诗文若干卷。藏于家。致仕后。戒不肖等曰。吾年位至此。而无勋德可传于后。且俗习不古。节惠之典墓道之辞。多浮其实。吾常病之。他日勿请谥于朝。勿乞铭于人。但以短石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0H 页
识生卒履历。竖之墓前。以见吾志也。不肖等谨受命不敢违。顾平日志行。终不容阙然无记。茹恤忍痛。略次如右。以俟后之尚论君子有考焉。
双溪遗稿卷之八
 遗事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0L 页
先妣遗事
夫人天姿和夷端静。穆然自持。平生无甚喜甚怒。寡言笑绝营为。与人不款款。而常有蔼然可亲之色。
事亲极其诚敬。以洞属之心。兼愉婉之色。常以介子妇。不得尽意致养为至恨。丙午间。奉参判公及柳夫人。寓居汉江戴恩亭。晚年每语不肖等曰。吾犹得于此时躬执炊烹。以效一日之诚。妣李夫人春秋高。憧憧慕念。夙夜不懈。省觐之外。日辄三数伻候。朝夕有小适口。虽羹菜之属。必撤而送上。李夫人即世后。事同枢公亦然。
府君同堂喃妹凡十有五人。又各有子女妇。缓急宽狭。性度各异。而夫人接之一以诚。终其世。无一间言。门中翕然信服。妇女辈有事。必来咨禀。燕语从容。各输其情。以至族党邻里。亦皆曲有恩义。问丧者皆恸。道旧者必涕。
不肖等庸顽无赖。而爱之如一。教之亦如一。常曰。世之为父母者。或有偏爱偏憎。吾甚怪之。天伦之情。岂有厚薄哉。平居谆谆必以义方。常曰。吾惧汝辈之不是。不惧汝辈之不利。抚养孤侄。以至成立。而爱教不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1H 页
间己出。有过失则诮让不少假。
性淡于财利。家居未尝营产。屡随府君之官。廪入外绝无需索。及归。贫匮如初。而卒不为悔。然周恤穷族。常如不及。府君欲有所施。则不计有亡。竭力承应。同枢公兄弟甚贫。常所闷念不能忘。而至有所分。独后之曰。此皆府君月俸岁馈之馀也。不可以先吾私。
御家不尚威严。虽婢仆未尝轻加棰橽。专以笃厚恭俭为务。见儿曹有戏嫚之容。鄙倍之言。辄呵止之。不肖等未尝敢与人争閧。及以恶言骂人。盖有所受也。于世间荣禄利名。不甚忻慕。甲戌会试时。不肖适患寒感。强疾入场。夫人闻而惊曰。此儿何为此妄举。吾若知之。决不许入场也。既拆榜。而犹责之不置曰。科举胡大事。而轻身不自爱如此。吾之今日之喜。犹不若其日之忧也。又曰。汝家年来科宦太盛。吾甚惧焉。庚辰府君致事家居。俸禄顿绝。资用益窘。而夫人夷然无恨色曰。今而后吾心始安。遘疾之数日。招要诸至亲。若将有诀别之意。不肖等谏曰。患候不至沈笃。何过动心。多人酬酢。恐妨调摄之节矣。夫人曰。此自常事。吾元无动心矣。但汝辈疏阔。新妇年幼。吾所耿耿。即身后家政耳。盖夫人之知命已审。犹整暇如此。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1L 页
而不肖等冥迷无识。卒不能仰请一言之诲。痛矣痛矣。
双溪遗稿卷之八
 谥状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2H 页
寓庵金公谥状
公讳澍字应霖。号寓庵。嘉靖四十二年。 明宗大王痛邦诬未雪。命极拣使才。陈奏天朝。公以礼曹参判,弘文提学。膺是命。 世宗皇帝省奏感动。降敕若曰。朕惟体臣柔远。帝王御世之经。溯本明宗。子孙光前之孝。咨尔世笃忠顺。作朕东藩。屡以祖系。陈乞釐正。情见于辞。朕特允尔所奏。宣付史馆。涤瑕传信。炳如日星。于尔国。不有荣施哉。于戏。锡类正名既已成。尔之孝绍光谨度。益当竭尔之忠。盖自 恭靖朝。始有辨系之请。后先使者累十反。至是始快许昭晢。涣发德音。斯实我 明庙圣德至諴。有以孚格高远。而若其导达吾 君之诚意。以迓 天王之宠命。以徼惠于宗国。繄公专对之力为多。事既竣疾作。复于燕馆。癸亥九月十七日也。 皇上闻讣惊恻。特赐棺衾以敛之以榇。复命赗貤之典。哀荣备至。特赠公礼曹判书,两馆大提学。 宣庙庚寅。会典始颁。追策光国勋花山君。花山者。安东也。安东之金。为我国大姓。公以高丽侍中忠烈公方庆为鼻祖。勋业文章。照映东史。按廉使讳士廉。守义不屈于革命之际。隐居清州。我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2L 页
太祖以左司谏屡徵。不起。遗命平冢。清之章甫。至今俎豆之。是于公为七世祖。高祖讳丸。文科承文院判校。曾祖讳宗孙。司宪府监察赠户曹参议。祖讳城。忠武卫中部将赠兵曹参判。考讳公亮。早游朱溪君深源之门。学成取科。将以有为。值燕山政乱。朱溪遇祸。绝意仕进。白衣终于家。用子贵。赠补祚功臣吏曹判书安原君。详在东儒师友录。妣赠贞夫人全州李氏。县监彭穗之女。公以正德壬申生。 中庙辛卯。中进士。己亥。擢别试壮元。内而玉堂东西壁,吏曹正佐郎司宪府持平,大司宪,成均馆典籍,大司成,选湖堂荐文衡。外而北关廉察御史,皇京贺至副使,全罗黄海两道观察使。此其所践大略也。公自幼擩染家庭。德器老成。词艺屈伦辈。长而立朝。与退溪河西锦湖诸公修稧讲读。文章言议。眉目搢绅。逮 明庙亲政。善类汇征。公首被晋擢。班次卿月。望储馆阁。廪廪有公辅之期世道之责。而天啬其龄。位不满器。又因家乘散轶。耳目寝远。仕历年月。言行本末。百无一传。论思谏诤之文字。激扬澄清之风采。必有粲然可观。而文献茫昧。莫可称述。毕竟卓卓可纪者。惟有光国一事。而若干诗文之散见于箕雅及邑志者。亦不过为全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3H 页
鼎之一脔而已。可胜惜哉。然居视所亲。可得其人。窃观一时诸公之望实。于斯可卜。而即其称道之语。风流气象。亦可以想见其髣髴矣。退溪先生尝有诗寄公曰。去年灯火伴书床。欲读思君却置傍。弥勒形模河海量。城中咫尺阻音光。此诗第三语。即公之写真也。何待求之于文词之末事为之粗哉。夫内服诗礼之训。外资道义之益。有文有质。羽仪明廷。历扬清华。誉望无瑕。竟之勤劳王事。毕命上国。功存宗祊。名载盟府。皆应谥法可书。谨采辑如右。以备太常之考焉。
完阳府院君李公谥状
公讳忠元字元甫。号松庵。 定宗大王第十男德泉君讳厚生玄孙也。曾祖新宗君讳孝伯。祖会津君讳敬孙。考永善君讳简。妣南原丁氏。参议自坚女。公以嘉靖丁酉七月二十八日生。自幼俨然有长者器度。生长富贵。而于一切荣利纷华淡如也。八龄。遭永善君丧。持衰饭疏。如成人。识者异之。奉丁夫人暨祖母安夫人。寓居骊江。家事日旁落。而公克自奋发。挟册受业于一舍地。朝往暮还。燃松攻苦。文辞大进。 中庙丙寅魁别试。即拜户曹佐郎。放榜第三日。遭安夫人丧。服阕。付成均馆典籍,礼曹佐郎。己巳。迁正言。遇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3L 页
事抗言。有诤臣风。戚臣用事者。胁令附己。公正色严斥。终始不挠。斥补京畿都事。瓜遆。又补黄海都事。又移高阳郡守。丁丑。入为司䆃寺佥正。戊寅。复出为广州。州方荐饥。桴鼓数警。公至则购捕贼魁十数人。事闻。褒升一资。时宰嗾人摭他事。论收新资。辛巳。又出为延曙察访。盖公之地望文华。宜置之帷幄之间。掌丝纶备顾问。而一斥不复。栖迟于外者十馀年于此矣。公议咸愤。而公夷然自如。莅职益勤。乙酉。朝著复新。公以副修撰召还。历军器寺正,掌令,献纳。丁亥。倭奴陷鹿岛。 上命边良杰往剿之。公以从事官。赞筹运饷。功不淹时。归拜司仆寺正,校理。荐舍检而未拜。庚寅以玉册书写劳。升通政。拜工议承旨。壬辰之乱。玉趾去邠。公徒步执靮。颠踣道路。滨死者数。至松京。擢长银台。至义州。命贰宗伯。盖忠亮勤苦之诚。受知于危难之际也。是冬。又拜都承旨。时当傧接天将。调发官军。仪文仓卒。书檄旁午。而公出纳禀覆。动合机宜。中兴之功。实多赖焉。癸巳。三京克复。日御重还。公亦随而东矣。时丁夫人避兵于礼山地。公上疏请将还。 上许之。特赐米肉帛絮。乙未。升资宪。拜汉城判尹。戊戌。以提督蕫一元接伴使。下庆尚右道。时新经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4H 页
兵燹。又值饥荒。公私储峙。荡然无遗。公以便宜。设供馈都监。以本道望士安熹,赵靖,安克家,南振辉充之。昼夜区划。外继天兵之廪饩。内宽小民之杼柚。汔罢还。不刑一人。南民不知军兴。得以苏息者。公之力也。己亥还京。以此四人。荐于朝。各授职任。辛丑。判户曹工曹。壬寅。丁丁夫人丧。甲辰。服阕。升崇禄。复以工判兼判义禁。乙巳。策扈圣二等功臣。进阶辅国。封完阳府院君。冬。以考官冒寒考券。疾作舆归。 上遣医诊视。赐药物相继。竟以是年十二月十五日易箦。寿六十九。讣闻。震悼辍朝。赗赙优厚。特赐礼葬。丙午二月日。葬骊州品谷酉坐原。公禀质朴厚。度量沈洪。平居恂恂如野人。及至临大事。当大难。毅然沛然。有不可夺之节。当 宣庙盛际。众贤拔茅。以公通才峻望。何置不可。而一忤当路。动遭摈斥。潦倒末宦。低徊散地。虽威怵利诱。后先交至。而拒之甚严。守之弥坚。颠踬已屡。终不改悔。洎乎积誳暂伸。适当时事之板荡。以喉舌之职。兼羁绁之仆。栉沐风雨。万死间关。卫 上之诚。炳然如丹。卒能协赞机密。旋轸旧都。忠绩既著。眷注渐隆。历任中外。靡事不举。简托亲委。终始不替。其封勋教书。有曰。义虽有君臣之分。情实同父子之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4L 页
亲。盖实际语也。常以蚤丧所怙。未及致养为至痛。事丁夫人。爱敬备至。既位崇年高。而承颜服勤。无异孺孩。俸禄之入。均于弟娣。亲无远近。咸得欢心。家居服食。萧然如寒士。田无一亩之增。京无数椽之构。身没之日。敛以旧衣。殡之旅次。内行之纯洁。于斯著矣。方大驾之西狩也。牛溪成先生。以在野之臣。未即道谒。谗人乘间惎之。公慨然前奏。明其心迹。且请召致行在。亦见公平日乃心善类。虽颠沛造次之际。勇于卫正。严于堲谗。果如彼也。所著诗文多散逸不收。独星山酬唱录。行于世。笔法遒美。擅名一代。 山陵宝牒。太室玉册。多公所写进云。夫处约而不以爵禄改其操。临乱而不以妻子系其念。拒恶若将浼。护善如不及。勤劳著于 王室。清白闻于当世。皆应法可书。谨按家状。铨次如右。以俟太常之考焉。
耕隐李公谥状
公讳孟专。字伯纯。号耕隐。始祖讳匆言。高丽功臣碧珍将军。后世以碧珍为籍。今之星州也。五世祖讳坚干。进贤馆大提学。尝咏杜鹃。有啼在山花第几层之句。遂以山花号于世。故又谓之山花李氏。高祖讳玳。修文殿大提学。曾祖讳君常。工曹典书。祖讳希庆。兵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5H 页
马都元帅。考讳审之。礼宾寺事赠兵曹判书。妣砺山宋氏。县令仁孙女。后妣星州吕氏。典工判书克诲女。公以洪武壬申生。早擢嵬第。荐入翰苑。 世宗朝为司谏院正言,知制教,昭格署令。久之不乐于内。求补居昌县。以清白闻。景泰甲戌。退居善山之网障村。自托盲聋。遂不复出门。偃仰一室。不与人接。家人问其故。曰。为修养也。朔日辄早起。向暾而拜。家人又问之。曰。为祈禳也。尝自吟曰。眼欲昏昏耳欲聋。见闻无敏与痴同。晒谷于庭。鸡雀群来啄且尽。视之漠然如不见。金夫人屡令婢仆试之。竟莫测其真伪也。一日佔毕斋金公宗直来谒。公欢然延坐。语终日亹亹。金公喜曰。先生之疾庶几其瘳乎。公曰。非疾之瘳也。既见君子。自不觉心胸洒如也。金公始察公微意。改容加敬。金夫人窃听亦大悟。公诚孝出天。生事葬祭。一遵礼经。平居庄重。寡言笑。家法甚严。禁子弟乘马从徒曰。若翁病废。若曹敢自便耶。家素贫窭。单瓢屡空。处之晏如也。有井名曰竹井。有池名曰菊潭。以自见志。成化庚子终。享年八十九。葬善山府东弥石山西向之原。有碣而无文。从遗意也。配善山金氏。直提学成美女。墓在公墓前。生四男一女。男恂大丘教授,惴教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5L 页
导,惇,怡进士。女适辅德朴斯悌。公之弟恭僖公季专。记公遗事。及公所著诗文。皆逸于兵燹。年代寝邈。文献无徵。仕止本末。言行大致。莫得以详。然公生于舄奕之门。夙负俊望。晋涂方开。一朝弃而去之。固穷五十年。礭然不改。此其志岂徒然哉。佔毕斋师友录曰。耕隐先生表里无瑕。与物无竞。中年不乐仕进。退老网障。西崖柳相公成龙尝语人曰。全其节而晦其迹。使人无得以知其意。此其高人数等处也。苍石李公埈题一善志曰。先生贞亮坚苦之节。不但勉强于一时之暂而已。事机未然。烛之已早。离世绝俗。有终焉之志。岂非天以完节畀之。为一世之防。立人臣之纪者耶。呜呼。观于数君子之论。则公之心。公虽不自言。而世固有能言之者矣。粤我 肃庙既建六臣祠。因章甫疏列嘉公志节。特命院享赐额。再遣礼官致祭。善山之三仁书院。金公澍,河公纬地及公享焉。谓之三仁者。金公去之。河公死之。公之托疾。亦近于佯狂为奴。世与地相去数千。而自靖之义若合符节也。咸安之西山书院。公与赵公旅,元公昊,金公时习,成公聃寿,南公孝温享焉。世所称生六臣者也。谓之西山者。院之后。有伯夷山。感其名而思其风也。 圣上御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6H 页
极。治先风教。阐微显幽。惟恐有遗。公之后孙犹龙上言丐恩典。有司靳之。 上特询大臣许之。乃赠公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春秋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仍命赐谥。于是乎公之志节益章矣。国家之褒崇遂极矣。始公之归老田间。泯然无迹。人之称公者。但以恬退清修目之。而视所以察所安。求之心迹之际。得之言貌之外者。惟彼一乡数君子而已。及夫圣神继作。清议渐张。发挥微旨。无复讳忌。而犹未敢显言于朝也。乃今吁章朝彻。恩诰夕下。俎豆之地。贲以节惠。荣动幽明。士民咸叹。斯固公之苦节清风。弥久弥光。以徼宠章。而 圣朝所以敦尚教化。扶植名义。以励千百代为人臣者。其旨远矣。谨掇拾诸闻。以俟太常之考焉。
赠吏曹判书郑公谥状
公讳希登。字元龙。郑系出东莱。赞成讳穆。是其远祖也。高祖讳子顺。县监。曾祖讳洁。文科牧使。祖讳有义。县监。考讳球。号乖隐。官卒宗簿佥正。早登第。以己卯士流。历扬华要。逮士祸作。杜门称病。文墨自娱。坐席不起者十有八年。新妇礼见之日。起行自如。家人始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6L 页
知其非病。娶司纸金仲文女。生公于丙寅九月。中戊子司马。甲午文科。选补槐院。荐入内翰。升拜正言。忤金安老。左迁户礼兵刑郎,咸镜都事,广兴仓守,司仆佥正。安老黜。公望始大蔚。十馀年间。历修撰,校理,正言,献纳,持平,弼善,掌令。乙巳杖死。九月十三日也。葬抱川机池村坤向原。公生有异质。器宇宏豁。操守刚方。居平慷慨激励。常慕古人直节伟行。好面折。不能藏人过非。其人虽至贵。倨视若浼。以故人皆严重之。凡有非。辄相戒毋使郑公知。乖隐公闻而忧之曰。嫉恶已甚。乱也。公虽承教服膺。素性然不能隐。公之丧室也。安老求婿。公曰。宁终身不娶。不可入此家。有人力荐陈复昌。公抗言这汉奸魁也。辍坐席而焚之。李芑为赞成。公主论劾之。郑顺朋怫然怒。遂与芑谋惎之。公不少沮。尹元衡雅重公才望。贻书要与同事。挟重而诱且胁。公不发书慢骂之。其伉直类此。其为弼善。 仁庙在东宫。闻公律身以小学。事亲有至行。日送退膳于家。特赐御题大学衍义。公引经传义。启沃弘多。恩顾日渥。士论倚重。时 东宫无嗣。两尹交轧。反覆媒孽。外播易树之说。内以不利大君之言。荧惑慈听。谗搆日积。中外忧惧。公大言曰。 圣嗣臣民共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7H 页
戴。 两殿慈孝无间。设或无嗣。当封 大君为世弟。以镇国疑。此 宗社之福也。一时士类。咸服公之论。而未及建行。 中庙 仁庙相继宾天。群凶蜂起。祸将不测。公独屹然守正。风谊堂堂。以掌令病告才出。都宪会中学。袖内旨。将劾三大臣。左右股慄莫敢言。公正色曰。论劾相臣。国家大事。岂可以内旨为也。拂衣而出。 慈殿震怒。命会议忠顺堂。三大臣被杀。俄命鞫诸人于阙庭。朴光𧙗与公同被拷。发声呻痛曰。杖大于股。何以堪之。公颜色不变曰。梓宫近。不可使哀楚之声闻。每就讯不脱衰。必向梓宫伏地。芑张目曰。若是则其有救乎。连讯三次。公犹不死。流配龙川。母夫人追及于路曰。汝平生正直自守。以此获罪。何愧于心。相持痛哭。即日公卒。有司籍家产。尽没于官。家人无以掩敛。哭于尸傍。夜且半。都中人士来会。收合绵布三百馀匹以遗之曰。聊以此助丧。勿问我谁某。葬之日。岭南士子百馀人。来哭墓下。各有赙赠。不言姓名而去云。 宣庙即阼。诛削奸凶。伸白冤枉。始命复公官。录公子孙。 英庙甲子。因筵臣建白。特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 世子左宾客,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7L 页
五卫都总府都总管。 上之九年乙巳。公之后孙上言。乞依故持平金䃴例。特许赐谥。命大臣议。臣福源献议曰。赠吏曹判书郑希登。非但乙巳树立之卓然可纪。立朝刚鲠。积忤权奸。守正之操。嫉恶之肠。在当时诸名流。最为特绝。毕竟遘祸之惨。至于今令人掩抑。其在树风声奖直节之道。表异之举。无足靳惜。以前掌令而特赠冢宰。盖出于圣朝拔例加等之盛意也。不可与寻常推荣之赠。比以同之。依金䃴例。施以节惠之典。在所当许。伏惟 上裁。判府事金公熤议同。 上可之。呜呼。公之守正嫉邪。出于质性。如松筠之必直。冰雪之必寒。沛然行之。不疑不悔。非取办于造次。徼名于来后也。铭于墓隧。载于简编者。烈烈凛凛。竦动人耳目。感激人心肝。所谓没而不朽者。公所固有。不待爵谥而加重也。然而伸复之不足褒崇之。褒崇之不足节惠之。圣朝所以哀荣而表章者。郑重隆渥。逾往逾挚。是岂但白公之冤。旌公之直哉。将使世之为士者。知公议之终必定。直道之久益明。为臣者。知舍生取义为尽节。贪荣附时为负国。为小人谮夫者。知一时之威福易窃。而百世之衮钺难逃。诬善秪益其彰善。戕贤适所以自戕也。其于励风教昭劝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8H 页
惩。其旨严且切矣。不佞生晚识陋。不敢僭为之说。谨取先祖文忠公所撰墓碣。述而状之。又敬书 列圣朝悯恤褒赠先后恩典。以备太常考焉。
苍崖洪公谥状
公讳景辅。字大而。号苍崖。 英庙在宥。化理方隆。而失志之徒。阴结废族。谋为不䡄。部署已定。戊申之春。贼形渐绽。闾里日骚。民心汹汹。而内庭漠然不之知也。及奉朝贺崔公奎瑞。自龙仁驰上变。而设鞫之命久未下。时公与吴公光运。对直玉堂。相语曰。逆贼之起。本无方所。而朝廷之处之雍容暇豫如此。安知无肘腋之变乎。遂以语正字李公宗城。通于大臣。即夜大臣诸宰诸玉堂请对。入侍于熙政堂。两公进而奏曰。不见其形。愿察其影。今变书初入端绪未见。故朝廷视若草窃小丑。而苟或患生所忽。将若之何。 上击案叹曰。玉堂言是也。即命设亲鞫。又从公奏。命三军门扈卫宫城。翌晓急书继上。王师南出。而都下晏然若无事。公言之力也。贼既平。录公三等勋。 上教曰。当遂其雅志。不许。未几特擢公承旨。 上眷之隆。盖自此始。公没后一年。教曰。洪,吴两臣。功存社稷。当勋而不勋。位不过亚卿。相继沦没。深庸伤惜。令该曹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8L 页
赠正卿。乃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经筵义禁府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又连下录孤赐祭之恩。每临筵悼念公。辄称戊申事。今 上十二年春。以旧甲重回。特降纶音。遍录当时诸臣。教曰。片言折冲。有故大司宪洪景辅,故参判吴光运。令有司锡以美谥。又因李公宗城改谥之命。引 先朝两臣之忠。不让元勋之教。以申褒之。异数也。公之从祖弟参判秀辅。谓不佞夙有先谊。以状见属。义不得辞。谨按礼山之洪。为东方大族。鼻祖讳之庆。高丽国学直学。生讳侃。都佥议舍人。有文章直节。八传而有讳履祥。号慕堂。大司宪赠领议政。为 穆陵名臣。即公五世祖。王考讳万钟。承政院都承旨。考讳重夏。全罗道观察使赠吏曹判书。妣贞夫人温阳郑氏。县监赠吏曹参议正阳女。公以 肃宗壬申生。庚寅中进士。 景庙癸卯。擢文科。隶槐院。 英宗丁未。升六。戊申。擢通政。丙辰。以 庄献世子宣册劳。升嘉善。内而禁府都事,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弘文馆副修撰, 景庙实录郎厅,承政院同副承旨。升至都承旨,大司谏,兵曹户曹参判,同敦宁兼副总管,同义禁承文院瓦署提调。外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9H 页
而平陵栗峰察访。杨州牧使。谷山顺天府使。凤山郡守。全罗京畿监司。杨州乞养。谷山顺天。以言事出补畿伯满秩还。馀皆不赴。以冬至副价入燕。癸亥卒。寿五十三。葬忠州加次山坐子之原。癸巳。以子贵。加赠左赞成。兼带如例。配赠贞敬夫人青松沈氏。承旨季良女。有二男一女。男长名汉文科判书。次声汉。女适参奉崔寅兴。名汉子乐贞校理。声汉继子乐苍。公自在孩提。聪颖能属文。事亲有至性。居丧哀毁踰制。平居简淡。寡言笑。杜门不喜徵逐。处朋党之世。而名不入于标榜。致隆显之位。而志常在于敛退。立朝二十馀年。惟以论思谏诤为己任。国有事则言。有言责则言。不避忤时。不嫌出位。苟利于国。言之必尽。其在丁未朝著初改。 上戒群工。有敢言已定之论者不用之教。以正言上疏曰。人主以用舍之权。操切臣下。则将见阿谀取容者进于朝。而廉耻砥砺者褰裳而去矣。今日廷臣风霜摧折之馀。气节扫地。得失进退之际。承顺成习。故 殿下遂有轻视之心。谓可以不用二字。钳其口耳。其在戊申。以大谏疏陈六条曰。保圣躬。奋大志。严惩讨。破朋党。节财用。修军制。言皆切中时弊。其在癸丑。以承旨因召对言。 殿下破淫朋。做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89L 页
荡平。出于至诚。实合王道。而施措之间。弥缝姑息。未免心王迹伯。又演其说疏陈之。其在丁巳。以大宪因虹变应旨上封事。极论时政曰。 殿下之所恃者大臣。而大臣之所建白者。私党之事。所荐引者。私党之人。上自庙堂。下至三司近密。无一是当。无一开眼。 殿下有为之志。视三四年前。亦七八分退转矣。其在己未。以都承旨上疏曰。帝王之治有一副当规模。荡平亦 殿下之一规模。十年苦心。已布于一国臣民。而执德不固。处分无常。臣于任事诸臣。素多不合。今于其去。有何顾惜。而所可恨者。 殿下图治之心。不克有终。将无以暴于天下后世。其在庚申。台臣李匡谊有鞫问之命。以都承旨上疏曰。鞫问台臣。非圣世美事。愿深念 祖宗朝设置台阁之意。亟命反汗。是岁冬温。而将行至日贺。以大司宪上疏曰。无冰无雪。春秋书之。此政君臣上下不遑宁处之时。而大庭行贺。当忧而喜。是谓乐忧。前后疏陈筵奏。激昂剀切。多人所不敢言。恳款恻怛。善回人主意。辄蒙开纳褒赏。尝在经筵。以弘毅二字仰勉圣德。 上曰。实予药石。公既殁犹追思。其言屡形丝纶。此可以观公言行大致。遭遇始终矣。若夫公之所以为公。戊申一着是已。
双溪遗稿卷之八 第 190H 页
夫先事而虑之难。见几而发之难。人所不言而独言之尤难。况时值安危。职非将相。而半夜前席。首建忠言。使备预整暇。警卫肃严。波荡之人心底定。飙发之贼势自挫。以卒成戡乱之丕烈。古所云一言胜于百万师者。公之谓也。是盖公平生藉手。在于忧国如家。遇事敢言。世平则侃然正色。尽绳愆纠谬之义。时虞则慨然挺身。献折萌转危之策。即其一段忠爱。发于素蕴。非取办于造次。徼功于来后也。我 圣祖所以简拔公宠遇公。逾久逾远。曰笃不忘者。岂但为一时弭难之功而已。寔惟公断断血忱受知也深故耳。今我 圣上。以述事之孝。兴抚时之感。表忠酬功。宠章秩然而施于公者。尤旷绝隆渥。华衮之褒。追本圣训节惠之典。宠以特旨。俯仰六十年间。公之蒙被 两圣朝不世之恩者。何遽让盟带砺图麟阁也哉。谨叙次其事。以备太常考焉。
双溪遗稿卷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