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x 页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墓碣铭
墓碣铭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2H 页
星湖李先生墓碣铭
先生讳瀷。字子新。姓李氏。隐居修道于广州之瞻星里。自号曰星湖。以是也。先生生二岁而孤。母夫人忧其清羸善病。不使早就傅。稍长。从仲兄剡溪公学。专心劬业。聪颖绝人。博览群书。及仲兄罹世祸。无意于世。弃举子业。从第三兄玉洞,从父兄素隐二公游。慨然有求道之志。危坐一室。取经传及有宋程朱我东退溪书。俯读仰思。刃迎缕解。盖其入道之门。惟敬是主。尝曰。未发。有静时敬。已发。有动时敬。然动时之敬。亦只本于静时工夫。若静不能主敬。动如何持守得正。作敬斋箴图若说。以动静不违表里交正为节度焉。若其进学之方。行必以知为先。故以致知为力行之本。知之将以行之。故以力行为致知之实。病后之学者或专意言句之末而其于实工。多未肯下手。每曰学其言而心未必喻。心虽喻而身未必行。要须体之于己。然后心可喻而身可行。其静存动察。真知力行。用工之无所偏倚。有如是者。朝廷闻其名。除缮工监假监役。不就。既笃老。授佥知中枢府事。盖优老之
先生讳瀷。字子新。姓李氏。隐居修道于广州之瞻星里。自号曰星湖。以是也。先生生二岁而孤。母夫人忧其清羸善病。不使早就傅。稍长。从仲兄剡溪公学。专心劬业。聪颖绝人。博览群书。及仲兄罹世祸。无意于世。弃举子业。从第三兄玉洞,从父兄素隐二公游。慨然有求道之志。危坐一室。取经传及有宋程朱我东退溪书。俯读仰思。刃迎缕解。盖其入道之门。惟敬是主。尝曰。未发。有静时敬。已发。有动时敬。然动时之敬。亦只本于静时工夫。若静不能主敬。动如何持守得正。作敬斋箴图若说。以动静不违表里交正为节度焉。若其进学之方。行必以知为先。故以致知为力行之本。知之将以行之。故以力行为致知之实。病后之学者或专意言句之末而其于实工。多未肯下手。每曰学其言而心未必喻。心虽喻而身未必行。要须体之于己。然后心可喻而身可行。其静存动察。真知力行。用工之无所偏倚。有如是者。朝廷闻其名。除缮工监假监役。不就。既笃老。授佥知中枢府事。盖优老之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2L 页
典也。呜呼。先生之寿。视孟子不动心之年。加倍而尚有馀筹。凡于性分之所固有。无一理之不究。职分之所当然。无一事之不备。行可以通神明而其原出于戒惧谨独。道可以贯天人而其基始于铢累寸积。地载海涵。范围之大也。蚕丝牛毛。分数之密也。以之使展布于世。则君而为尧舜之君。民而为尧舜之民。理在不疑。乃先生阨于时。真正抱负。不克施一二。后生之所得以见者。惟家行之严于礼律也。所可以传者。独至论之载诸纸上者。其以家行言之。常以不识先考颜范为至痛。语及未尝不泫然垂涕。至衰老亦然。后当先考不讳之岁欲追服。已而曰。退翁亦如吾幼孤。然莫之行焉。退翁吾师也。岂敢过也。终其年斋素。以居哀慕。无异持缞。平居。晨起谒庙。退坐书室。衣带必饬。士友相见。拜揖必恭曰。拜为礼始。何惮而不为。以故门人子弟经宿私次者。入必拜见。出必拜辞。闺门斩斩如也。虽子姓亲族。不许无故入内。常诵易之家人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其于兄弟子侄。恩爱教育。一出于诚。虽族疏者。饥则周。病则药。死而赙襚之。嫁娶有失时者。办其具。俾不废伦。先茔有代远不能祭者。各置墓田。用岁十月行事。创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3H 页
八世祖敬宪公庙于宗子家。岁率宗人一祭。著说而明其义曰。国朝公子勋臣之外。无立宗之文。故庶姓大族。散无统属。然据王制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注曰。虽非别子。始爵者亦然。疏云。异姓为大夫者。亦得为太祖。此为庶姓立宗之證也。其以至论言之。类皆深造自得。发前未发者耳。论河洛则曰。河图之数。其以奇耦者为先天图。其以配合者为后天图。其以生成者为洛书。洛书演而洪范作。其二五事之肃乂哲谋。圣。互见于八庶徵而洛书中二八交换。箕子岂欺我哉。论三代井地。则曰自五十而变为七十。自七十而变为百亩者。若易其经界者。故先儒疑之。然不难析也。乃辨其一井九田。一田四区。区方五十步之制。以明夏时一夫受一区。殷时一夫增受二区。周时一夫增受四区。故夏殷周之自五十变而至七十百亩者然也。孟子岂欺我哉。论三代正朔。则曰改时改月。诸说纷然。难以折衷。而考之诗,书,易。分明不改时月。考之春秋孟子及孟献子之言。分明改时月。然则改时月。东迁以后之末失也。有能于东迁以前得改时月之文者哉。论王风。则曰郑玄诸儒。皆以为东迁以后。王室卑弱。与诸侯等。故不为雅而为风。然风雅自有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3L 页
体裁。不系兴衰。周业方隆。亦有风。二南是也。诸侯之微而亦有雅。抑诗是也。王泽竭而变雅作。平王纵卑弱。独不得厕变雅之末乎。季札观周王在卫下。邶鄘卫王。皆东都也。东都者。王城也。为天子朝诸侯之所。后乃迁居。凡大都会。莫不有诗以观民风。前焉则豳周有风。后焉则王城有风。王风云者。谓王城之风。非为平王设也。于三经四书及小学近思录心经。字求其训。句索其旨。皆有疾书。盖取横渠妙契之义也。其序自孟子始曰。以世则后。以义则详。后则近详则著。故求圣人之旨。必自孟子始。其于礼原本三礼。旁通杜佑通典及历代诸儒之说而折衷于家礼。故又有家礼疾书。至若删节冠仪,嫁娶仪,丧威录,庙墓享祀仪诸编。著为一家之法。尊慕退溪。无异朱子。则言行之见于遗集。及门人所记者。编辑如近思之例。名曰道东录。又取论礼书。分类编摩。名曰李先生礼说。患退翁以后。四七理气之说。与朱子所解道心发于义理。人心发于形气。语类所载四理七气。有所牴牾。撰四七新编。发挥朱子之旨。羽翼退陶之说。虽处𤱶亩。未尝不以斯世为己忧。撰藿忧录僿说等编。尝慨然叹曰。百世无善治。由于三孽。尊君抑臣。自嬴政始。汉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4H 页
不能革。用人尚阀。自魏瞒始。晋不能革。文辞科试。自杨广始。唐不能革。三孽不去。不足以言治。三者之中。科举尤害。若曰彼善于此。则唐之杨绾所论孝廉科。国朝之赵静庵先生贤良科。抑其次也。静庵既配圣庙而无一人举而行之。何也。患东史疏舛。则托门人安鼎福。授以义例。卒成信史一帙。所著诗文并撰辑诸书。合为数百馀卷。要之学问则去文而务实。论礼则弃奢而从俭。经济则损上而益下。皆探本挈要。各有条理。可举而措之。呜呼盛矣。李本系出黄骊。鼻祖曰高丽仁勇校尉仁德。八世祖讳继孙。兵曹判书谥敬宪。尝为北路观察使。儒化丕彰。北人建院。祀以先师之礼。曾祖讳尚毅。议政府左赞成。谥翼献。实为 穆陵名臣。祖讳志安。司宪府持平。与眉叟许文正。游郑葱山门。道义相推诩。考讳夏镇。司宪府大司宪。在肃宗时。力扶清议。为士流所重。前妣 赠贞夫人龙仁李氏。留守后山之女。后妣贞夫人安东权氏。大后之女。先生权夫人出也。先生以 肃宗辛酉生。卒于英宗癸未。享年八十三。才属纩。即设馀阁之奠。殡前不废朝夕馈。敛用纸衾。纸书铭旌。棺不漆。涂以松脂。皆先生平日所定也。门弟子皆吊服加麻以至期。族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4L 页
人在袒免之外者。布巾布带。葬而除之。葬在家北壬坐之原。先生初娶高灵申氏。正言必清之女。不育。再娶泗川睦氏。进士天健之女。二夫人祔先生墓。一男孟休文科状元。官止正郎。克传家学早卒未究。一女适卫率李克诚。正郎娶参判蔡彭胤女。生一男。九焕国子生员。卫率系子润夏。曾玄以下不录。济恭尝按节畿辅。行部郡县。迂其路。历拜先生于瞻星里第。先生时年八十一。端坐矮檐敝屋下。眼彩炯然欲射。疏髯下垂至带。未拜。已肃然起敬。即之则乐易宽广。谈说经传。扬扢古今。得闻所不闻。窃自恨世故驱人。不得以一瓣心香。事之于寂寞之滨。今于三纪之后。先生之从孙处士君森焕。袖家状托铭于济恭。济恭直老耄耳。安能善形容有道气像。但念吾道自有统绪。退溪我东夫子也。以其道而传之寒冈。寒冈以其道而传之眉叟。先生私淑于眉叟者。学眉叟而以接夫退溪之绪。后之学者知斯文之嫡嫡相承有不诬者。然后庶可以不迷趣向。以是而铭先生可乎。处士君曰。之言也要而不烦。知先生矣。遂敛衽而为之铭曰。
抱道而莫能致泽。一世之不幸。著书而亦足嘉惠。百世之幸。天之意无乃在是欤。一世短而百世永。铭先
抱道而莫能致泽。一世之不幸。著书而亦足嘉惠。百世之幸。天之意无乃在是欤。一世短而百世永。铭先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5H 页
生而勉吾党。盍与读先生书。传统由己而由人乎。
辅国崇禄大夫兼户曹判书判义禁府事完阳府院君李公墓碣铭
公讳忠元。字元甫。号松庵。 定宗大王第十男德泉君讳厚生玄孙也。曾祖新宗君讳孝伯。祖会津君讳敬孙。皇考永善君讳简。妣南原丁氏。参议自坚之女。嘉靖丁酉公生。八岁。罹父艰。俨然持衰如成人。奉祖母与母夫人。寓居骊州。公王家孙也。生富贵绮纨。性淡泊。不以外物婴心。日挟册从师。师家隔大岭。一舍有馀。来往不言劳。夜必燃松读书。文辞日以进。 中宗丙寅。魁别试。即拜户曹佐郎。未几。承重祖母安夫人丧。服阕。付典籍。改礼曹佐郎。己巳。拜司谏院正言。有戚臣用事者欲令公附己。诱胁多端。公正色严斥不少挠。遇事抗言无所避。謇然有诤臣风。用事者恶之。斥补京畿都事。又补黄海都事。壬申。移高阳郡守。丁丑。入为司䆃佥正。明年。出宰广州。公治高阳。惟抚摩是务。不事威刑。广大州也。又荐饥。民多化为盗。劫闾里无所畏忌。公至则捕渠帅者十数人。悉歼之。由是桴鼓不警。事闻褒升一资。贼孥律当属之官。有权宰要脱其婢仆。屡嘱。竟不听。权宰嗾人斥他事。还收
辅国崇禄大夫兼户曹判书判义禁府事完阳府院君李公墓碣铭
公讳忠元。字元甫。号松庵。 定宗大王第十男德泉君讳厚生玄孙也。曾祖新宗君讳孝伯。祖会津君讳敬孙。皇考永善君讳简。妣南原丁氏。参议自坚之女。嘉靖丁酉公生。八岁。罹父艰。俨然持衰如成人。奉祖母与母夫人。寓居骊州。公王家孙也。生富贵绮纨。性淡泊。不以外物婴心。日挟册从师。师家隔大岭。一舍有馀。来往不言劳。夜必燃松读书。文辞日以进。 中宗丙寅。魁别试。即拜户曹佐郎。未几。承重祖母安夫人丧。服阕。付典籍。改礼曹佐郎。己巳。拜司谏院正言。有戚臣用事者欲令公附己。诱胁多端。公正色严斥不少挠。遇事抗言无所避。謇然有诤臣风。用事者恶之。斥补京畿都事。又补黄海都事。壬申。移高阳郡守。丁丑。入为司䆃佥正。明年。出宰广州。公治高阳。惟抚摩是务。不事威刑。广大州也。又荐饥。民多化为盗。劫闾里无所畏忌。公至则捕渠帅者十数人。悉歼之。由是桴鼓不警。事闻褒升一资。贼孥律当属之官。有权宰要脱其婢仆。屡嘱。竟不听。权宰嗾人斥他事。还收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5L 页
资乃已。辛丑。出为延曙察访。公议咸愤。公夷然不以为怀。莅职益勤。乙酉。朝著复新。始以弘文馆副修撰召还。历军器寺正,宪府掌令,谏院献纳。丁亥。倭奴陷鹿岛。 上命边良杰往剿之。公从事幕府。始终赞画功不淹。时人。于是乎服公之智略优于文墨也。归拜司仆寺正,弘文校理。荐舍人检详。未及拜。庚寅。以 玉册书写劳。升通政阶。拜工曹参议。壬辰。倭寇急。 上幸龙湾。公雪涕徒步。执靮而前。颠仆危死者数。未见其怠倦也。 大驾至松京。擢长银台。至龙湾。 命贰宗伯。公母夫人时年七十八。方避兵奔窜。公秤量于恩义之有时轻重。不忍先其母而后其君。效劳于板荡之辰。受知于危难之际者。人有所不可及如此。冬。又长银台。当是时。傧接天将。调发官军。书檄旁午。而出纳禀覆。动中机宜。行朝诸臣。咸叹服焉。癸巳。天兵剿灭贼。 上还京都。公乃上疏。请寻母夫人于湖西之礼山。将以还。 上嘉而许之。特赐米肉帛絮。异恩也。乙未。升资宪拜汉城判尹。戊戌。以提督董一元接伴使。下庆尚右道。时。岭以南酷经兵燹。饥荒赤立。郡邑不可责常礼。公以便宜设供馈。都监择一路望士四人以委之。日与区划。外以继天兵之廪饩。内以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6H 页
宽小民之杼轴。迄罢还。民不知有飞挽接济之役。归而言四人于朝。并授以官。辛丑。判工曹。又判度支。明年。丁母夫人丧。公年过六十。执礼如少壮者。甲辰。服阕。升崇禄。复判工曹。兼判义禁府事。乙巳。策扈 圣二等功臣。进阶辅国。封完阳府院君。公家居服食。萧然如寒士。田不增一亩。室无过数椽。以考官赴试院。适值严冱。身不能裘。感寒疾舁归。 上闻之。命内医诊视。药物交于道。竟以是年十二月十五日。卒于寝。寿六十九。讣 闻。震悼辍朝。赗赙优厚。特赐礼葬。以丙午二月某日。葬于骊州品谷酉坐之原。公朴厚沉洪。视其外如野人。中实有不可夺者存焉。当 宣庙盛际。群才汇进。若鱼鳞杂袭。以公通才峻望。何适不宜。而拒当路守已见。摈斥潦倒殆十年。无惧无闷。洎乎积屈暂伸。又值国势危急。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卒能以喉舌之任。协赞机密。克复三京。 天眷日注。简擢弥隆。以至于策名带砺之券而人臣之位极矣。 教书有曰。义虽有君臣之分。情实同父子之亲。千古之下。亦可以想见当日之契合也。公家行甚备。事太夫人。虽年位崇高。承颜服勤。未尝一日少懈。禄俸均于弟妹。馀及亲党。无问远迩。及殁。敛以旧衣。殡之旅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6L 页
次。呜呼可敬也已。所著诗文。尽佚兵火。独星山酬唱录行于世。笔法擅名一代。 山陵宝牒。 太室玉册。公所写进者多。公初娶丹阳禹氏。部将思哲之女。后娶安东权氏。典簿恒之女。即相国辙之孙也。生三男一女。长庚俊正郎。次乙俊副司直。次寅俊平市令。权氏出也。女适正郎安克悌。禹氏出也。孙曾以下。多不尽录。公殁殆二百年。七代孙茂。以公状来乞铭。孝孙追远之诚不忍孤。谨为之铭。铭曰。
昔 宣庙世。运值中兴。天胚贤俊。雨兴云蒸。公有衷素。鸭水在彼。机务雾集。密勿终始。扶还日毂。 清庙钟簴。 王曰勋劳。予惟汝许。有俨麟阁。公载其名。迹公平生。板荡识诚。王家有孙。载扬之光。刻视千劫。我铭孔彰。
鼎谷曹公墓碣铭
济恭。性不屑党论。常以为朱夫子论元祐,元丰之际曰。元祐之人。徒知异己者之为小人。而不知同己者之未必皆君子。此大贤不偏不倚之论也。以故凡于国朝分党以后互相倾陷之言。皆莫之必信。今览鼎谷曹公状。其始终哀荣。直令人发竖气涌。于是始知己丑狱之网打一边善人。而主其事者。虽千百世。脱
昔 宣庙世。运值中兴。天胚贤俊。雨兴云蒸。公有衷素。鸭水在彼。机务雾集。密勿终始。扶还日毂。 清庙钟簴。 王曰勋劳。予惟汝许。有俨麟阁。公载其名。迹公平生。板荡识诚。王家有孙。载扬之光。刻视千劫。我铭孔彰。
鼎谷曹公墓碣铭
济恭。性不屑党论。常以为朱夫子论元祐,元丰之际曰。元祐之人。徒知异己者之为小人。而不知同己者之未必皆君子。此大贤不偏不倚之论也。以故凡于国朝分党以后互相倾陷之言。皆莫之必信。今览鼎谷曹公状。其始终哀荣。直令人发竖气涌。于是始知己丑狱之网打一边善人。而主其事者。虽千百世。脱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7H 页
不得小人之目矣。公讳大中。字和宇。曹本昌宁盛族。高丽昌宁府院君谦之后也。簪组赫舄。连八世为平章事。入 圣朝有讳璘。除汉城判尹。终不起。生讳恰。官兵曹判书。封玉川君。谥恭僖。玉川。淳昌旧号。因其所居乡锡封焉。寔为公六世五世祖也。曾祖讳稳。掌隶院司议。祖讳健。司圃署直长。皇考讳世明。 陵署郎。娶罗州郑氏。直长睹之女。判书轼之孙。 明宗四年己酉公生。甫成童。游眉岩柳文节公门。文节与论经义。啧啧焉。万历丙子。中进士。所制诗一出。士皆传诵。西平韩公浚谦语人曰。此唐人语也。壬午。阐文科调承政院注书。荐入艺文馆。升奉教。 宣庙览其笔翰。每嘉奖焉。尝游泮宫。谒退溪李先生。先生后语思庵朴公淳曰。曹某真通儒也。思庵答曰。此人刚方正直。置之风宪之地。宜有可观。但嫉恶太甚。终少容物之量。恐非公辅器也。当是时。朝廷标榜起。曰东曰西。有龙战玄黄之渐。公疾郑澈甚。始登第。往还淳昌郡。戛其门不入。又尝同舟涉锦江。默不与语。金灵光公喜。亦在座。既济戒之曰。此取祸之道也。丁亥。自兵曹佐郎。出为全罗都事。党人实挤之外也。公巡列邑审灾伤。纠摘不少贷。墨守多解缓去者。至宝城郡。设军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7L 页
籍讲。参试者。灵光守金公喜潭阳守金汝岉也。时。郑贼汝立毙。讨逆赦文至。公曰。此国之庆也。不可无饰喜。与两试官。置酒张乐以罢。先是。汝立出入栗谷李文成公门。厚窃名誉。尝指庭前杮木曰。孔子烂熟杮子也。栗谷未熟杮子也。公闻之。大骇曰。汝立非愚则妄。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果发此言。得不畏人诛天殃欤。及栗谷卒。汝立又趍附李泼。斥栗谷甚力。至谓之误国小人。公又曰。以一人而初为孔子之亚。终为误国小人。则何其爱憎之至此也。遂贻书李泼曰。以胡康侯之贤。尚不识秦桧之奸。安知今世无此等人耶。昔曹操欲缓吕布之死。昭烈曰。明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操亦颔之。背恩负义。人情之所共恶也。好而知恶。君子之所尚也。盖谓勿交汝立之意也。其烛奸之智。先事之诫。何其明且切也。其巡宝城未发也。观察使驰驿使。使公制送文庙慰安文。盖全州大成殿上梁文。即汝立所制。多士丑之。将改建故也。公立就之。其略曰。幸赖圣钺。阴讨凶狞。敦贼已跽。莽恶留甍。举木可焚。削墨则轻。其惩讨之严。又何如也。至是。党人乃以郑贼之投托李泼。为一网奇货。于是。嗾狎客白惟諴,梁千顷,丁岩寿等。会光州校宫。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8H 页
捏造欺天罔人之疏。以李泼,李洁,郑介清,柳梦井,李黄钟及公。一归之汝立之党。盖皆一边清流善士也。于公则曰。以闻汝立死。为之流涕素食。疏入。秋浦黄公慎。时以正言。语稠广曰。使曹某为正人也。必不为贼涕泣。设奸人也。逆贼既诛之后。宁有对人涕泣之理。此疏不成说不近理。公巡到万顷县。被逮就狱。引宝城参试金汝岉等为證。鞫厅大臣郑澈卒不施。但令捕入宝城知印二茶母一。拷讯甚酷。三人者皆不服而死。公临死。与其兄敏中书曰。 主上圣明。天亦有知。弟今以自外至者。抱冤而死。虽暧昧极天。是实命也。死后则必有一道公论。然晚矣。可笑。子顺男颇向学云。死亦可慰。须十分劝勉。终作好人。勿以我死而少弛。我死真所谓命也。慎勿归咎于造言之人也。竟绝命于狱中。庚寅三月十三日也。享年四十二。白沙李文忠公。以问郎目见伊时事。对人辄盛说其冤死状。公之丧自京而归和顺旧第。路过井邑。李忠武公舜臣时宰井邑。操文致奠哭甚哀。人皆危之。忠武曰。吾不知曹公罪名。情不能自已。泽堂李公植撰忠武行状。首揭此以美之。公临绝作一诗曰。丹心一片有谁知。未吐深冤恨死迟。地下若从比干去。孤魂含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8L 页
笑不须悲。奸臣崔滉撤去上句。以下一句。诵陈于 上曰。渠既以比干自况。则比君父于何地。以是激 上怒。追加极律。祸及泉壤。妻妾子婿弟侄并逮捕。覈讯甚急。于是郑澈亦恐为公议所不容。请断以次律。上不从。又献议曰。曹大中凶恶情状。已露于诗句。但护贼自有其律。妻妾压膝。于愚见实有未安。 上稍纳其言。及览公所与家兄书及狱中诗上句。全州大成殿慰安文。恻然兴感。 命放释亲属。籍产亦还给焉。方崔滉之诵诗句锻鍊也。牛溪成文简公贻郑澈书曰。曹诗本非大段。何不调剂。此非称念狱云。越明年辛卯。 上大悔悟。下教若曰。为奸臣郑澈所构陷排斥者如有其人。并收叙擢用。梁千顷等皆命严鞫。千顷等自服为郑澈所嗾。毙于杖前。县监权愉首发论。请雪己丑冤死人。于是廷议大发。 上又下教若曰。丁岩寿等。为乘国家逆贼之变。敢肆构陷之术。捏造无形之言。阴陈奸谲之疏。贤相名卿。无不指斥。必欲空国。此皆奸人指嗾。己丑委官郑澈。江界府安置。自是搢绅章甫联疏。请雪湖南五臣冤。公车殆欲填咽。及 宣庙升遐。光海嗣。疏请又如前。至 仁祖改玉。问初政急务当何先。延平李公贵曰。伸郑澈冤为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9H 页
宜。辅德尹公知敬独曰。急务非在伸澈冤。己丑冤人最当先。诸大臣相顾未有对。白江李公敬舆继之曰。知敬言是也。 上命收议。领议政李文忠公元翼。左议政尹公昉。右议政申公钦。议以为己丑冤当先雪。于是公及李泼,柳梦井诸人皆复官爵。呜呼。天道于是乎定矣。公配庆州金氏。参奉应星之女。生二男二女。男长守正。次守宪。女长适柳涵。次适府尹李廷楗。内外孙曾若干人。公葬在和顺县西细阳洞坐卯之原。金氏祔焉。初。公蚤孤。兄弟为四。母夫人性严正。教诸子有法。卒皆成就。以孝友服乡里。非修之家。顾何以扬于朝乎。有庸学口诀一卷。文集二卷藏于家。为金吾郎搜去。竟失之。湖南士林。景慕公甚笃。追配恭僖公栎亭祠宇。斯可以少泄当日百身之恫欤。今其六世孙喜淳袖公状。千里入京师。乞济恭一言。欲以载丽牲之石。色辞有足感人。顾安敢以耄耋辞。乃作铭。铭曰。
党锢有传。千古恨积。道不阿世。韪哉鼎谷。孰谓 圣世。视今犹昔。其心如丹。其血之碧。魂随比干。名被天壤。所悲家国。祸祟朋党。谁能眼公。修我简策。有欲徵者。视此刻石。
党锢有传。千古恨积。道不阿世。韪哉鼎谷。孰谓 圣世。视今犹昔。其心如丹。其血之碧。魂随比干。名被天壤。所悲家国。祸祟朋党。谁能眼公。修我简策。有欲徵者。视此刻石。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49L 页
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知制 教鸣皋郑公墓碣铭
英庙尝临朝。数廷臣之廉洁可晋用者。若曰。吾臣有二。其一李台重也。其一郑权也。诸大臣进曰 圣上得之矣。济恭时簪笔侍前。中自语曰。李公时人之负望者。 上之举其名。容或然矣。若郑公者。身在岭外一千里。其进退若羁旅然者。能结主知如此。此必有大过人欤。后与郑公托晚契。自谓得公也深矣。窃瞷公乐易祥雅。蔼蔼可亲。及遇事。皆裁制义理。虽毫釐。未或以不慊于心者屈己徇外。总之为学问中人。 圣上之以廉洁称者。特举其居官律己而言也。公初讳权。字道中。后避蔑。上书请改权为干。道中私改道直。延日之郑。以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为鼻祖。至中叶。典工判书讳仁彦。始居永川郡。是生讳光厚。事本朝。官至工曹判书。后七世有讳大任。当 宣祖壬辰。倡义讨贼勋劳甚著。录二等功。卒 赠户曹参判。于公五世祖也。曾大父讳元頀。大父讳世振。皇考讳思徵。后以公官经府尹。 赠曾大父司宪府执义。 赠大父承政院左承旨。 赠皇考吏曹参判。妣月城李氏 赠贞夫人。尚衣院别坐斗杓之女。以 肃宗
英庙尝临朝。数廷臣之廉洁可晋用者。若曰。吾臣有二。其一李台重也。其一郑权也。诸大臣进曰 圣上得之矣。济恭时簪笔侍前。中自语曰。李公时人之负望者。 上之举其名。容或然矣。若郑公者。身在岭外一千里。其进退若羁旅然者。能结主知如此。此必有大过人欤。后与郑公托晚契。自谓得公也深矣。窃瞷公乐易祥雅。蔼蔼可亲。及遇事。皆裁制义理。虽毫釐。未或以不慊于心者屈己徇外。总之为学问中人。 圣上之以廉洁称者。特举其居官律己而言也。公初讳权。字道中。后避蔑。上书请改权为干。道中私改道直。延日之郑。以高丽枢密院知奏事袭明为鼻祖。至中叶。典工判书讳仁彦。始居永川郡。是生讳光厚。事本朝。官至工曹判书。后七世有讳大任。当 宣祖壬辰。倡义讨贼勋劳甚著。录二等功。卒 赠户曹参判。于公五世祖也。曾大父讳元頀。大父讳世振。皇考讳思徵。后以公官经府尹。 赠曾大父司宪府执义。 赠大父承政院左承旨。 赠皇考吏曹参判。妣月城李氏 赠贞夫人。尚衣院别坐斗杓之女。以 肃宗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0H 页
壬申生公。年十一。皇考捐背。太夫人悯公幼孤。使之出就傅。时。篪叟郑公葵阳与兄埙叟公万阳。倡学东南。及门请业者甚众。公负笈往从之。二公见公温粹颖拔。大奇之。教牖甚力。公十载师门。非归省慈闱。辄守而勿去。佩服道义之教。慥慥乎经传及程朱诸书。俗儒躁竞。视之若浼焉。 肃宗乙未。中国子生员。 英宗元年乙巳。阐增广文科。选隶槐院为副正字。丁未。丁内忧。服既阕。 上亲临文臣专经讲席。时辛亥大歉之际也。公进读春秋襄公二十四年。经传讫。相臣为考官者问曰。杀礼物而不备者。何谓也。公举周礼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礼记祭祀不用太牢之文以对之。 上曰。礼物何可并杀耶。公对曰。其中有杀不得者。然合杀者当并杀矣。 上曰。尧舜病博施。所谓有水旱民无菜色者。胡氏之言。无乃太过乎。公对曰。臣请姑舍是。探本而陈之可乎。夫春秋谨灾异虽微必书者。圣人之意盖欲人君恐惧修省常存其亡之戒也。若其应天弭灾。亦不可徒于政令施措求之。其要在心地上加工。仍以思传之戒慎恐惧中和位育之功。逐节敷陈。 上曰。本源之工。虽不可不勉。目今赈政方始。其道曷由。公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0L 页
对曰。移粟弛力薄征。实经传所载。至若量入为出。禁奢崇俭。最为今日急务。而必人君先自躬行。然后自国都至乡闾。庶可有丕变之效矣。相臣赵公文命曰。郑权文义皆有条理。非口读者所可能。都承旨朴公文秀曰。有臣如此。诚国家之福也。 上曰。使其言得行。固为国家之福。未行之前。安得为福乎。赐马以宠之。癸丑。以承文院博士。除济原察访。明年。升成均典籍。为礼兵二曹佐郎,咸镜都事。丁巳。由兵曹正郎。出为青阳县监。未一年。因事弃归。观察使驰启言郑权廉约之操。著闻一道。不宜许其长往。 上命所在官严饬登途。公黾勉再莅。未几呈病归。辛酉。由 宗庙署令。出知茂长县。捐廪救瘼。民赖以奠。其投绂归也。士民悉诣观察营。请留甚切。观察使闻于朝。于是不得已更赴。居数年弃归。甲子。拜司宪府持平。疏论 宗庙祝式曰。 御讳上干支下。皆称孝曾孙嗣王臣。而于 定宗 文宗 端宗 睿宗四室。只称嗣王臣。 德宗室。称国王臣而并无孝曾孙三字。 仁宗室。称孝侄孙嗣王而无臣字矣。礼称旁亲不称孝。而帝王家。虽兄弟相继。服以三年。称则孝嗣。诚以承大统传重器。践其位行其礼。有子道焉臣道焉故耳。传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1H 页
曰。曾。重也。即重累之称而无殊异之义。若孙之一字。苟与王考同昭穆。皆得以称之。古者天子之于同姓诸侯。辄称伯叔父。况于旁尊承重之下。亦岂嫌于自称以孝乎。 四室之不称曾孙固可疑。而 德宗室之称国王。 仁宗室之称孝侄孙。尤有大可疑者。夫国王二字。非可施于 太庙孝享之地。尔雅有曰姊妹谓兄弟之子曰侄。从子称侄。于礼无有。今乃加孝于侄。继侄于孝。不亦班驳乎。仍以治道君德。缕缕陈累千百言。遂还乡里。丁卯。除保宁县监。将之任。路过青阳。青之民十百为群。夹道争迎。欣欣然相告曰。使我旧民复睹吾明府颜貌。是 天恩也。及莅官。以小学勉谕一境。作十七条以颁。一境化之。观察使书考绩曰。矢直冰清。操约施博。中外皆传诵焉。首相金公在鲁白 上曰。郑权有经术学识。其才不当止守令。虽以治绩言之。一境之民。咸以为从古未曾有。合试于大州牧矣。顷之。升拜司宪府掌令。首相请仍其任。以待赈毕。湖西御史又以治行第一归奏。 上嘉之。特升通政阶。拜承政院同副承旨。俄升右副。递未久。除庆州府尹。相臣以家近奏。移拜东莱府使。庆民时其历过。皆拥马流涕曰。吾侪无福。失此明府。及莅莱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1L 页
府。先之诚信。申以条约。至两国开市。亦不敢潜易货物。时以一马数僮从吹箫者尽日徜徉于海云诸名胜。夜归明烛读书。人以为吏隐。及解归。倭人刻木而碑曰。来而清风。去而清风。来去清风。万古清风。庚午。拜同副承旨。旋授宁越府使。其陛辞。 上召见曰。君发何其皓也。曾见发黑。今焉如此。其君之衰老可知。问其年。慰勉以送之。越岩邑也。惟文化是先。不数月。氓俗皆化。尝泛舟锦江以自适。有女娘唱当时金吾郎千万里别美人之曲。公愀然不乐。不复舟清泠浦。居一年。移拜宣川府使。询疾苦抚关防。发虑区画为之尽。适与道伯不相能。道伯即时之权臣也。能祸福人。公曰。吾岂低首下心。勉屈于渠乎。遇事辄矫矫抗论。方伯怒。遂状罢。公匹马还归。士民争持酒食以饯。皆却不受。行至郭山境。宣府男若女遮截路。乱设野饯。至是麾不得。临发。民多泣涕者。在道闻宣人留其小真。遣人穷探。夺还乃已。是后间除承旨。丁丑。闻 中宫殿 大王大妃殿相继礼陟。赴京师。见百官服衰服而履白靴。上书言其非礼。请亟改之。 上从之。命载丧礼补编。 特除刑曹参议。顷之。又除承旨。时。济州人上京者自愿赴 陵役。 上嘉其意。悉令蠲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2H 页
放身役。后有北关人自愿如济民。公奏曰。诚伪难知。若鳞次胥效。恐不无为弊矣。 上始教以不然。后乃称乃言是矣。自右副升至左承旨。 上又问菅屦麻屦等制。公援礼以对。又陈朝臣银鞍青䩞之非。并蒙允。辞陛还乡里也。又上书陈丧礼之失。其一公除后行祭如常也。其一群臣进见。用乌纱帽黑角带也。前此伯氏下世未及葬。公躬董役山下。忽感疾扶归。时。适有镜城除旨。强倚枕口呼丐免状以送。及伯氏窀穸之日。气息甚微。犹以未能临圹。涕泪沾衾。越再明。卒于寝。丁丑九月二十九日也。享年六十六。以十二月辛酉。葬于望祉洞丙向之原。尝与伯氏有同归之约。故以其墓下为卜焉。公性孝友。以早孤也。伯氏差三岁以长而事之如严父。事兄嫂如母。入仕以来。苟有俸馀。奉以资嫂氏。一物绝不自私。虽婢仆有过。亦奉告伯氏以行谴挝。盖师门教导。专在一部小学。公服膺勿失。以之饬躬而行于家者如此。篪叟尝与人书有曰。郑权在京时。以供职之隙。每诵心经近思录。又以事君不欺四字。常自佩服。此人非寻常士夫。期望不浅。观此可以知公之廉洁而不慕乎富厚。坚固而不屈于势利者。罔非得力于问学而然也。惜乎。公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2L 页
之生。值一世淫朋之际。其所以畀之者。不过百里民社之责。而虽以 英庙之知臣。未尝不留意晋用。而毕竟位不过银台出纳而已。呜呼。岂非关于时运者耶。公配贞夫人南阳洪氏。处约之女。生五女不举男子子。取族弟桡之子周弁为嗣。五婿金致,朴思彻,申近仁,张胤赫,李龟祥。外孙男女皆不录。周弁自岭外入京师。以公状授济恭。见属以墓隧显刻之文。诚意达色辞。济恭既于公。有晚契之笃。又感贤胤之诚。奉以诺。十年之间文未成而周弁死矣。每念之。不胜怆恨。力疾强昏而为之铭。铭曰。
嗜如刍豢。洛闽之旨。励若冰檗。民社之寄。 圣主攸赏。贤师攸训。偏而不咸。奈何时运。皎皎清标。于岭有光。铭示吾党。维勿永伤。
南厓金公墓碣铭
岭以南义城之县。有笃行君子。讳尚瑗。字伯玉。姓金。南厓其号也。公未成童。父母爱重。不甚课读。见邻人读孝经。叹曰。人而不读此。曰人乎哉。十五。从李公莳学。一日谢以归。父母问其故。对曰。李公群弟傲而愎。不可留也。稍长。事修岩柳公。质经传疑义。辩析中窾。柳公奇爱之。时。寒冈,旅轩两先生。以斯道为己任。四
嗜如刍豢。洛闽之旨。励若冰檗。民社之寄。 圣主攸赏。贤师攸训。偏而不咸。奈何时运。皎皎清标。于岭有光。铭示吾党。维勿永伤。
南厓金公墓碣铭
岭以南义城之县。有笃行君子。讳尚瑗。字伯玉。姓金。南厓其号也。公未成童。父母爱重。不甚课读。见邻人读孝经。叹曰。人而不读此。曰人乎哉。十五。从李公莳学。一日谢以归。父母问其故。对曰。李公群弟傲而愎。不可留也。稍长。事修岩柳公。质经传疑义。辩析中窾。柳公奇爱之。时。寒冈,旅轩两先生。以斯道为己任。四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3H 页
方学者归之。公以弟子礼见。一年之内。留两先生门。各以其半焉。寒冈常曰。吾未见审问如此人。旅轩亦云退而切磋丽泽者。金鹤沙,李孤山也。论辨象数者。亦乐斋金公致宽也。公貌颀而秀。资粹而美。又得贤师友。学成行修。其志岂欲独善而止。而世无推挽之者。卒老死草莽。今其可传者。独孝友之实化行乡党州闾而已。岂可曰职分之所当为者而不谨书之以垂后范世也。公事母左右服勤。六十年如一日。母尝遘疠。尝矢甜苦。指血和药。得以苏。后几年。母以天年终。水浆饘粥。一循古礼。比葬。庐于墓侧。谷深多猛兽。尝展墓还。虎当路。公晓以警之。虎俛首去。终三年不复梗。人以为孝感。奉先祀克谨。虽八耋。以躬不以替。与四弟同爨。不欲为异宫。及有室有子。室窄不能容。然后始乃画室连墙。衣不有常主。儿不有常父。迪子侄慈而严。必先器识而后文艺。与邻里修蓝田遗制。以事亲睦族救灾为之约。每春秋。会里中书堂。讲习约条。有不率者威之。遇国朝讳辰必餐素。不以代逖而寝焉。 仁祖丙子。中乡解。未几。南汉下城。公耻之。不赴南宫覆试。自是谢绝世事。案上惟春秋一部。壁间书 大明崇祯四字。每读书至忠臣烈士复雠之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3L 页
语。呜咽不能声。终身不近燕市物。宅有万年松。置木榻其下。葛巾藜杖。朝暮于斯。不复迹田里之外。知其事者。咸以崇祯处士称焉。丁卯。终于正寝。正月二十三日也。距其生万历戊戌。享年九十。前数日。手书敬斋箴。命孙儿佩之曰。吾不可以复教汝。汝不可以复闻吾言。须体念在玆。葬于龟山面思斋洞午向之原。实先兆也。始赴。士友皆为位以哭。及葬。渍绵以奠者数郡皆然。金氏本新罗王者之后。在丽立大勋劳。封上洛者曰方庆。入我朝。登成化贤良科。评事北道者曰克谐。评事之子曰光粹。实西厓柳先生外王考。值燕山主政乱。隐居万年松下。自号松隐。士林俎豆以享。后四世讳士元。游退溪先生门。号晚翠堂。壬辰。倡义兵有功。生讳浚。礼宾寺直长。公之皇考。妣安东权氏。左部将𥋆之女也。公前配真城李氏。进士亨男之女。继配竹山安氏。佥知橃之女也。男尧佐。前配出。次成佐三女。后配出。李亹,参奉权得舆,李大蕃。婿也。呜呼。孟子曰修其天爵。人爵从之。此言理之常也。后世则不然。以公之笃行懿德。人爵不至。所以礼之者。特朝家优老之秩而已。尚论者未始不以为恨。而其于理之变何哉。公之后孙宗烈。尝乞铭于余。一再至京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4H 页
师。而余郑重未克副。宗烈死。其族从宗镇继其事。使从子宋光千里委访。其请愈挚。余于是居然有存殁之感。不辞而为之铭。辞曰。
修之身。欲以行天下国家。人不知则那。读春秋。欲以明尊攘大义。河不清。已矣。公卿而名湮没者何限。换不得崇祯处士。过墓门者敬止。
通政大夫工曹参议慵窝柳公墓碣铭
公讳升铉。字允卿。自号慵窝。柳本文化著姓。中世移籍全州。事我朝位冢宰。以文学为集贤名臣者曰义孙。二世而弘文典翰 赠参判者曰轼。自京师而家岭南者曰润善。又二世而号岐峰。从叔舅金鹤峰先生学。卒 赠左承旨者曰复起。于公五世也。高祖友潜号陶轩。曾祖橚副护军。祖振辉国子进士。皇考奉时。乡里称好义君子。妣鹅洲申氏。以徵之女。公方幼。父已知其器局。欲成就之。入山村课读甚密。公亦先意承志。日孳孳劬业。大有场屋声。然见士习有不可意。虽入场即弃归焉。 肃宗己亥。阐增广文科。未拆号。公已首乡路。榜声追及旅店。伴宿者无不失惊倒。公鼾睡如初。人知其远大器也。辛丑。调太学官。癸卯。升典籍。迁礼曹佐郎。明年。升正郎。一日。忽弃官归。父
修之身。欲以行天下国家。人不知则那。读春秋。欲以明尊攘大义。河不清。已矣。公卿而名湮没者何限。换不得崇祯处士。过墓门者敬止。
通政大夫工曹参议慵窝柳公墓碣铭
公讳升铉。字允卿。自号慵窝。柳本文化著姓。中世移籍全州。事我朝位冢宰。以文学为集贤名臣者曰义孙。二世而弘文典翰 赠参判者曰轼。自京师而家岭南者曰润善。又二世而号岐峰。从叔舅金鹤峰先生学。卒 赠左承旨者曰复起。于公五世也。高祖友潜号陶轩。曾祖橚副护军。祖振辉国子进士。皇考奉时。乡里称好义君子。妣鹅洲申氏。以徵之女。公方幼。父已知其器局。欲成就之。入山村课读甚密。公亦先意承志。日孳孳劬业。大有场屋声。然见士习有不可意。虽入场即弃归焉。 肃宗己亥。阐增广文科。未拆号。公已首乡路。榜声追及旅店。伴宿者无不失惊倒。公鼾睡如初。人知其远大器也。辛丑。调太学官。癸卯。升典籍。迁礼曹佐郎。明年。升正郎。一日。忽弃官归。父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4L 页
老迎慰。且曰。今人仕京师。即效京师人言貌。君犹有乡野态。公笑曰。无才不能改也。公一弟曰观铉。未及成而皇考殁。公爱之则慈父也。教之则严师也。俾卒成立。有无甘苦一与均。虽使指耕垈。无常主也。以家务一畀之。结茆瓢溪水石。名其窝以慵。吟讽适志。殆欲忘世间得丧。丙午。除龙冈县令。旋因前令仍其职。未及赴而递。 英宗戊申。凶孽谋射天。煽及岭以南。安东大夫士以为陇西耻。举义兵讨之。设军门孔子庙前。推公为大将。时。雪涕云集者皆冠章甫。儒生不知军旅事。公毅然麾召。仰天以誓。夜草檄。辞气忼慨。人无不俯首。詟慄肃然无一哗。将建旗鼓鼓行。闻官军已灭贼湖岭平。公亦罢兵归。公质悫宽和。待人绝无畦畛。诚意盈缶。人无贤不肖。咸曰厚德长者。平居。但见其粥粥若无能。临事变忠愤直前。不以死生撄其心。大节之不可夺如此。方其按壁垒也。安抚使朴师洙入辕门。叹曰师有律矣。号召使赵公德邻。亦曰墨纸裹头。裂裳被体。争赴王事。不亦韪哉。己酉。除兵曹正郎。移拜司宪府掌令。递授宗簿寺正。寻升通政资。除钟城府使。及陛辞。 上召见曰。当去年逆乱。倡义誓众。非若欤。真所谓不识何状。慰谕甚挚。赐弓矢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5H 页
以遣。钟之士相贺曰乐哉。往年。玉川赵公谪吾土。常言南中有柳某贤士也。今乃为我侯耶。未几。潼关民潜越清国界觉。观察使启罢地方官。公不以既罢而弛于政。一境称治。明年夏。代者至。民大小拥道饯。至有涕出而送者。癸丑。朝廷忧咸安邑事窳坏。择文臣负声望者理之。难其人。铨部举以公。公为治务在平恕。节官用。薄民税。未及二年。闾里复。于是移校宫。去渫就高。封植朴迂拙子墓。复其有行义文学者数家。聚邑子。捐俸继粟。劝饬不倦。邑俗朋家作仇日睢盱。公尽诚和解。无有欢呶于巷者。民以为不图吾郡复见郑文穆公儒化。乙卯。因税船覆。依例下之理。吏言货掌律者。可得还任。公诃曰。有朝廷处置在。竟罢还。壬戌。拜判决事。居数月。谢病归。冬。除宁海府使。宁与家乡壤接。姻党交旧缀其中。人有劝严阍绝宾客。公曰。何必乃尔。度吾心力而为之而已。未三月。仓吏惮公将发奸。故不谨 上供蔘。公罢而吏则逸。邑人无不愤惋。公不以介意。公前后莅郡。律己严。其自钟城归也。单衾敝而不易。一女新嫁。妆奁无北物。自咸安就理。郡人用旧例。赍钱四百缗。追赆于家。公悉还之。贫约如旧。人或称叹则笑曰。实无能。且邑薄故耳。乙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5L 页
丑。拜工曹参议。明年春。除丰基郡守。时大饥。驰诣臬司商救民策。还数日而病矣。将加请粜。卧呼草命书。明日。吏白令子弟代署。公开目曰不可。言讫而逝。丙寅三月二十八日也。粜状后于赴。上司恻甚给赈粜颇优。民受赈者皆流涕曰。此我侯遗惠也。享年六十七。以榇归用九月甲午。葬于安东砧谷负庚之原。迁淑夫人墓同封焉。公初释褐。恨荣不及父母在世。又以贫不能自尽亲丧。戒子弟终事无敢踰于亲。恤嫠姊抚孤甥。事堂兄上舍公元铉如严君。公尝欲移家青松。措置已凝。上舍公泣而止。公亦不忍离去。密庵李公叹曰。美哉。两君友于之笃也。尝与金霁山为莫逆交。及其罹世网。亲知惴慄无敢顾。公独梦思寤叹。恤穷阨久而未已。公所养平易宽醇。至奉法。请托无敢售。为礼部郎。有同姓人中乡解求陈试者。公不许曰。诈死亲戚固不可。况欲以是欺君耶。在咸安。将赴考试。乡书至则令子弟先去其别纸曰。既见而从其请我为行私。若故黜之。彼为见枉。不如不见也。郡有鱼政丞墓。国舅有龟之先也。国舅遣族人书抵公。欲以推墓田。田入于民。已同永业。公谢不与。国舅亦谢之。公晚喜易。以为不读此。无以决嫌疑通事理。为诗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6H 页
文。惟主平实当理。不役意工拙。有遗集藏于家。配光州金氏。县监汉璧之女。事舅姑承君子无违行。勤女红以资公游学。先公十六年而卒。男不育。取弟参议观铉子道源为嗣。一女适李世宪。侧室一男四女。男演源。婿权正恭,赵相述,金启泰,李达远。道源中司马。以文行称。三男四女。男长范休。雅饬为士林重。见任斋郎。次洛休,玄休。四婿李之恂,李宜秀,金坤寿,金声振。演源子俭休。公族子大司谏正源。读书人也。常曰。慵窝公镇物之量。恬静之操。无愧古人。吾辈谨守其辙。庶得寡过。及公殁。素食终三月。斯可以益知公实德之为家庭观感者深矣。铭曰。
时危则国耳忘身。时平则敛之若无。吾以尽吾分尔。用不用何关于吾。薄施尘糠。为龚为黄。斯可以了斯人耶。不能不为世道慨伤。
通政大夫刑曹参议阳坡柳公墓碣铭
济恭尝以评事。按北关试。阳坡柳公。时适通判镜城。以参试至。窃覸公敦厚质实。与之语。若饮醇醪。余固已敬服。居二日。将以四书疑揭试。余明烛阅书。完不得合揭者。间以质之公。公辄诵圣人语一行二行。以复于四书。无不皆然。余于是又服公之深于经学如
时危则国耳忘身。时平则敛之若无。吾以尽吾分尔。用不用何关于吾。薄施尘糠。为龚为黄。斯可以了斯人耶。不能不为世道慨伤。
通政大夫刑曹参议阳坡柳公墓碣铭
济恭尝以评事。按北关试。阳坡柳公。时适通判镜城。以参试至。窃覸公敦厚质实。与之语。若饮醇醪。余固已敬服。居二日。将以四书疑揭试。余明烛阅书。完不得合揭者。间以质之公。公辄诵圣人语一行二行。以复于四书。无不皆然。余于是又服公之深于经学如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6L 页
是而未见其自多于人也。已而。余竣事还。公送之府城外柳亭。握手依恋。有皓首努力之期焉。其后公以侍从。或承 召入京师。余每往叙。不移晷不起。盖公言貌蔼蔼。问杂以谐笑。务在和易。至立心制行。威武亦不能屈。余于公益知所不知者如是云。公讳观铉。字用宾。本文化人。中世移籍全州。自是有讳义孙。事世宗。以集贤学士。为时名臣。二世至讳轼。弘文典翰。又二世至讳城。始卜岭南居。今为安东人也。是生讳复起。从舅金鹤峰先生学。号岐峰。 赠左承旨。生讳友潜。有隐德号陶轩。是为公高祖。曾祖讳橚副护军。祖讳振辉国子进士。考讳奉时。妣鹅州申氏。以徵之女。生二男。长曰升铉。官参议号慵窝。公其季也。幼聪颖日诵万言。学于慵窝公。慵翁期待甚至。 英宗乙卯。擢增广文科。乙丑。除典籍改监察。时。慵翁以水部右侍郎赴朝。兄弟共一室。非公故不出门。以诗相唱酬。有联床录。丙寅。移 永禧殿。令慵翁出守基川。未几卒于官。公方在直。讣及径出奔赴。朝廷悲其意不问。既数月。黾勉还就职。行及鸟岭。追思兄弟联镳旧事。不忍前。掩涕而还。闻者感叹。癸酉。除镜城判官。秩既满。值乙亥大歉。观察使驰启 上愿借民一年。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7H 页
上许之。明年。始解归。戊寅。拜司宪府持平。自是谏院为司谏。宪府升掌令。春坊则文学,弼善,辅德。诸寺则军资,宗簿正。癸未。升通政资。拜刑曹参议。已寝疾矣。公蚤孤。以事父者事慵翁。共爨十馀年。每事必咨而后行。及翁移住瓢溪水石。虽一味不先献不食。轸嫠姊。时其寒饥而馈如期。姊殁。恤姊子如己子。奉养老从氏视伯氏焉。乡里服其孝友。及出而仕于朝。得以少展其所学者。惟镜城一治耳。税氄则省之。俗羯则儒之。及赈饥至诚以将之。一境赖活。其解绂而归。士皆饯。饿户受赈者亦别设饯。至路壅不可行。行到鬼门关。有丁壮数十人前曰。民赈民也。无以报明府恩。愿备篮舆卒。公麾曰。自有担夫。民挤担夫。争先担舁。出平途上马。然后泣辞而去。其以弼善侍书筵也。 东宫悦敷对详明。命取易经要旨作图以进。赐食物丸药。又尝因胄筵久停。进达辞以戒。 睿批嘉纳焉。公于前后除旨。或出或处。未尝执于一。自辛巳辞递辅德以来。 召旨者六而终不起。此观象玩占之意也。人孰得以际之也。甲申二月十日终于寝。享年七十三。用四月己酉。葬府东达施洞向卯原。配淑夫人金氏。九用之女。柔惠勤俭。事姒妇如姑。同居乐而湛。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7L 页
先公十四年卒。葬府东砧谷。亦向卯原也。公少也家甚贫。慵翁性恬淡。不以生事经心。公代干家务。力穑能鄙事。人或规其太苦。笑曰。穷而食力本分耳。何伤之有。及稍有赢馀。分诸穷族。人有号其田曰义田。然每戒子弟曰。天下之难制者无如利欲。吾常警惧省改。而以留意生业。终觉脱洒不得。尔曹其知之。诸妇入门。饬令饭脱粟。小儿辈不许肉曰。此他日得力处也。于交际尤笃。亲友有瘟而死。敛袭必躬焉。门族有疠而殆。灌药必手焉。霁山金公。忘形友也。千里命驾。问湖南谪居。馈恤本家不绝也。有子男三人。长通源。次道源进士。为慵窝后。次长源生员出继。又馀男新源,还源。通源三男。星休生员,川休为长源后,龟休。二女适金显运,进士金熙发。道源三男。范休见任厨院郎,洛休,文休。四女适李之恂,李宜秀,金坤寿,金声振。长源子川休。二女适金始吉,金熙命。星休五男一女。长晦文进士。次暾文,炜文。馀幼。范休二子幼。一女适金应洙。洛休一子幼。玄休二子幼。川休四子一女。载文,养文。馀并幼。新源一子。还源二子。并幼。呜呼。公之子若孙皆禔躬有文学。斐然为士流推重。所薰袭可知。尤可敬也。铭曰。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8H 页
腹贮圣人书几编。有若无。仕而进退节无差。君子儒。知之为知之。我不谀。
赠户曹佐郎权公墓碣铭
公讳得重。字子厚。居岭峤。质直而好义者也。 英宗癸酉。御史廉得公雅行醇笃。归白 上。上命铨部用。公殁而始请赠度支员外。是岂体 圣朝野无遗贤之意哉。君子恨之。按其状。公天资近道。所以修诸身行于家。推以及宗族乡党者。一未有近乎名而人莫不自然敬服。一辞推曰隐君隐君。盖其本在孝悌而已。幼而有至性。衣袜虽敝污。辄曰慈母线。安敢弃也。及长。父患痹。公衣不解者积三年。其革也。割指灌血。既丧。毁瘠如不能保。倚庐间墓域为数里。日省哭不以风雨旷。后五年侍母病。病而割指。丧而尽礼如前日。既阕制。遵遗命与兄分宅以居。村墟翳然相望。川又间。日必早起赴。与兄同拜祠屋。十年如一日。兄后中痹。谓公曰。吾病矣。盍相与朔望焉行礼。公惟兄旨是遵。兄殁。以兄之子孤弱。移筑室祠屋之东。名宗宅为西窝。名所居为东窝曰。此古人南宫北宫之义也。窝以东西。以终吾馀年可乎。于奉先尤致其诚。虑夏月鱼果易败。必为之豫乾别储。祀考妣。七斋三戒。达
赠户曹佐郎权公墓碣铭
公讳得重。字子厚。居岭峤。质直而好义者也。 英宗癸酉。御史廉得公雅行醇笃。归白 上。上命铨部用。公殁而始请赠度支员外。是岂体 圣朝野无遗贤之意哉。君子恨之。按其状。公天资近道。所以修诸身行于家。推以及宗族乡党者。一未有近乎名而人莫不自然敬服。一辞推曰隐君隐君。盖其本在孝悌而已。幼而有至性。衣袜虽敝污。辄曰慈母线。安敢弃也。及长。父患痹。公衣不解者积三年。其革也。割指灌血。既丧。毁瘠如不能保。倚庐间墓域为数里。日省哭不以风雨旷。后五年侍母病。病而割指。丧而尽礼如前日。既阕制。遵遗命与兄分宅以居。村墟翳然相望。川又间。日必早起赴。与兄同拜祠屋。十年如一日。兄后中痹。谓公曰。吾病矣。盍相与朔望焉行礼。公惟兄旨是遵。兄殁。以兄之子孤弱。移筑室祠屋之东。名宗宅为西窝。名所居为东窝曰。此古人南宫北宫之义也。窝以东西。以终吾馀年可乎。于奉先尤致其诚。虑夏月鱼果易败。必为之豫乾别储。祀考妣。七斋三戒。达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8L 页
宵危坐。哀敬备至。有姊嫠而窭怜之甚。常曰如父母在者。岂使然也。救恤靡不至。豫衣衾卒以丧死。悯外氏家家业旁落。则躬置田付主祀者以供祭。矜外舅殁而一孙无所于依。则挈而鞠。待娶妇然后使归尸其祀。至宗党邻里。无不曲有恩意。觌德者知其非出于强勉而然也。中岁废举。杜门看书。耻入城府。一日语家人曰。吾虽草莽乎。恋 主奚间贵贱。遂千里入京师。一瞻 王居而归。性又喜佳山水。如岭南关东以奇胜名者。无不冥搜以荡其心胸。及其衰且倦焉。则静坐翻史。手编历代通纪华东兴亡。瞭如指掌。其书凡十数卷。积岁殚工。不以为罢也。年六十八。以甲戌四月二十二日终于寝。葬于小鲁岑西坐丑之原。地主发丁助圹役。士友相绋者百馀人。后数年。远近人士以其迹。呈观察营。请闻于朝者相继不绝。权之系出自花山。高丽太师幸。其上祖也。有仲和仕本朝。封醴泉伯。谥曰文节。三传至司正匀。始居岭南之永川。又三传至 赠参判克立。爱立岩幽胜。迎旅轩张先生为之主。寔公之高祖也。曾祖讳崶。以大耋授副护军。登旅门深荷奖与。祖讳尚敏。考讳稑。妣乌川郑氏。时永之女。 赠判书湖叟世雅之玄孙。公娶月城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9H 页
孙公汝智之女。景节公仲暾之后也。有淑德。公之理家。赖其内助者多。以乙酉七月十四日终。寿八十一。窆于公墓阶之下。有二男一女。男长遇铨有行谊。观察使以读书饬躬荐诸朝。久而除 陵寝郎教旨下而殁已有年矣。次达铨。婿李恢远。遇铨男济经,济纶。婿李东远,金凤运,金鹏运。达铨男济弘。婿李弘大,李云祥。济经三子一婿。道枢,运枢。一幼。婿李鼎尹。济纶三子幼。济弘四子。应枢,是枢,慎枢,翊枢。李恢远子曰宇均,宇谦。婿曰洪始一,赵基重。呜呼。公之孙济经。以公状尝乞铭于余意甚至。余奉以诺。未几济经死。家又在大岭外。十年无声息。每念之。恐有负幽明。今年冬。济纶至。以其兄未卒之志泣而言。余怆甚强疾为之铭。铭曰。
读圣贤书。慕古人道。世远宾兴。岩穴枯槁。谁其知之。铭以为告。
通政大夫礼曹参议大山李公墓碣铭
五年辛丑之十二月九日。大山先生李公卒于安东苏湖之里第。岭之民涕洟曰。大山无福。实斯民无福。岭之士相向而哭曰。哲人亡矣。吾侪将安所宗仰。朝之荐绅先生咸咨嗟曰。才不究用。世何以劝。及至葬。
读圣贤书。慕古人道。世远宾兴。岩穴枯槁。谁其知之。铭以为告。
通政大夫礼曹参议大山李公墓碣铭
五年辛丑之十二月九日。大山先生李公卒于安东苏湖之里第。岭之民涕洟曰。大山无福。实斯民无福。岭之士相向而哭曰。哲人亡矣。吾侪将安所宗仰。朝之荐绅先生咸咨嗟曰。才不究用。世何以劝。及至葬。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59L 页
士林来会者。千有二百馀人。退而有私述其言行者。其悦服若七十子之服孔子。生而任吾道之重。死而关斯文之运。斯可以验矣。呜呼盛哉。公当 英宗乙卯。中司马。俄又捷大科。时年二十五。声望冠一世。先是。公自幼少。受业外大父密庵李先生。慨然知俗学非所务。及释褐。芥视荣利。潜心此学。体若不胜衣。而进道之勇。孟贲莫夺。言若不出口。而析理之精。蚕丝不遗。宁学圣人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名。以故林下三四十年。无一日不读孔孟程朱之书。无一息或辍存养省察之工。致谨乎日用彝伦而门路端的。用力于铢积寸攀而阶级齐整。体具用备。居安资深。逮夫晚岁。矜持者和顺。辛苦者快活。面背睟盎。俨然成德。此非一人之言。士林所共言也。非士林之言。国人之所共知也。天德王道。本无二致。使公修之身者。推之天下国家。何适不宜。而其如天不欲平治。何哉。其仕也内则槐院正字,别检,典籍,礼兵二曹郎。外则连源察访,延日,康翎二知县而已。而连居半年弃归。延治二载因事递康不赴。 英庙尝欲晋用公。屡询筵席而未及用也。 今上御极之元年丁酉。特除司谏院正言。已又因大臣交口荐达。特除兵曹参知。移礼曹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0H 页
参议辞不赴。辛丑。又拜刑曹参议。 上在铜闱。已知公为儒林第一人。及 即位亲拔擢。数年之间。三迁佐贰。必欲一致之朝。以贲饰文治。或 亲降玉音。谕之以必欲一见。或命筵臣贻书劝起。盖侧席之思至矣。公量时度义。绰有定计。以在家无变动。为臣分所不敢安。则既发言旋者再矣。乃曰身既不可进。以言事君。亦古人之道。陈九条疏。一立志二明理三居敬四体天五纳谏六典学七用人八爱民九尚俭。上五条。论君德也。下四条。论治体也。末乃言七十致事之义。乞赐骸骨。毕命田野。疏至。 上命促入。嗟叹者久。赐批曰。九条万言。言言真切。庸替座右之铭。要作观省之资。盖公之幼学壮行。使人日可见者。惟连邮之冰檗律己。延邑之治化浃民。然此尘糠也。惟九条疏。帝王出治之本。吾儒体用之学。粲然斯备。在公未始非精力所萃。而毕竟得 圣主曰俞而已。居顷之疾作。及其革。召门弟子入。命加上衣拖带。谓曰。愿诸公着实用工耳。又曰。此事只是平常。平常中自有妙处。谓弟光靖曰。随分收拾。勉进后学。又谓从祖弟师靖曰。教子弟以依本分。不失儒家气味。翼日怡然而逝。享年七十一。粤明年壬寅三月。葬于府北鹤驾山下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0L 页
巳向之原。公以其至行。则居家而孝友尽伦。居丧而致哀尽礼。以其修辞则约中篇。忧情炽而性凿也。制养录。欲制外而安内也。持敬为平日用工之要。则作敬斋箴集解。以资顾諟。理气为造次沈潜之所。则作汇编。以明其先后偏全同异分合。朱子语类。退陶书编。帙浩穰难于究观。则节其要成书。以便诵习。至若四七理发气发之说。有朱退定论。而后来谈者便以是分朋。公以为理与气不相离处。自有不相杂者。不可分中。亦有不可不分者。圣贤之言。有浑沦言。时亦有分开说处。浑沦处作浑沦看。分开处作分开看。于是作四七说。所与知旧问答与论著各体。又有若干卷。盖公资禀既异上力又到。凡有妙契。从以疾书。皆所以祖述朱退。羽翼斯道者也。四方学者。有百里重茧。执经问难。户屦日盈。公各随其材。谆谆诱掖。一以开明心术变化气质为务。公虽殁。岭儒之言貌谦恭。瞻视端重者。不问尚可知为大山公门人也。公讳象靖。字景文。韩山人。文孝公谷。文靖公穑。文章节行闻天下。公其裔也。入国朝。数传至大司谏允蕃。以清节显。有弘祚官县监号睡隐。于公四世也。当光海斁伦。尽室踰大岭。依外氏西厓柳先生居焉。子孙遂为安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1H 页
东人。曾祖讳孝济。祖讳硕观。考讳泰和。俱有隐德。为乡里重。妣载宁李氏。密庵讳栽之女。密庵服庭训。倡道南方。夫人生长法门贤有行。以 肃宗辛卯生公。方四五岁。虽嬉戏微事。必教以义。公已能惕然知戒。公配 赠淑夫人长水黄氏。翼成公喜之后。处士混之女。公之清修保养。得内助为多。先公十四年卒。有一子埦文科别检。生三男二女。男长永运弱冠成进士。蔚有士望。次永进,永远。女适进士柳晦文。季幼。昔程伊川先生曰。明道之葬。门人朋友为文。以述其道学者甚众。各用其所知。盖不同也。而以为孟子之后传圣人之道者一人而已。是则同。今以公知旧门人祭告之文及私录言行者观之。称述慕仰之辞不一其说。而其曰得陶山嫡传。无异辞也。呜呼。昔之称明道以孟子后一人者。今知为的确不易之论。则以后而视今。知公之为陶山嫡传者。必当如今之视昔。是为铭。铭曰。
圣远言湮。道寄方册。洛闽之后。陶山廓之。谁其私淑。公在南服。黄甲之擢。匪我所乐。我有身心。操存整饬。寤寐持敬。翼翼临渊。 王曰汝来。汝惟儒贤。山耀谷辉。 恩旨自天。公曰臣驽。分合林泉。九条治法。臣言
圣远言湮。道寄方册。洛闽之后。陶山廓之。谁其私淑。公在南服。黄甲之擢。匪我所乐。我有身心。操存整饬。寤寐持敬。翼翼临渊。 王曰汝来。汝惟儒贤。山耀谷辉。 恩旨自天。公曰臣驽。分合林泉。九条治法。臣言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1L 页
止是。生而感发。陶山孔迩。殁而赞叹。陶山是似。眷顾斯世。坠绪茫茫。勉哉吾党。视此铭章。
通训大夫行 世子侍讲院弼善沈公墓碣铭
公讳得元。字善长。姓沈氏。青松人。高丽侍中青城伯德符之后也。侍中第五子讳温。事我 朝位上相。封青川府院君。目是簪组燀赫。至讳隆司评 赠承旨寔为公高祖。曾祖讳大亨成均进士 赠参判。祖讳演咸镜道观察使。皇考讳瑞肩原州牧使。妣淑人昌原黄氏。牧使 赠参判瀡之女。方观察公之按节咸镜。公以 崇祯甲申。生于咸兴营府。自幼清以粹。年十三。从从祖祖父观察公泽。往留箕营。箕营地佳丽纷华甲一国。公以童年不窥户。静坐读书。观察公奇之。印与书籍以勉之。及还京。再从祖祖父泛斋公大孚。文行著一世。公又往请学。日授紫阳纲目几尽卷。略绰看过。成诵不错字。泛斋公赏爱之甚至。时。龙门权尚书大载。负朝野望。见公容止端重文学日有声。以其子妻之。明年。登国子上庠。时年十七。一时宿儒韵士。日踵门以求交焉。己酉。罹母艰。方侍疾。衣不解带者六朔。及遭变。栾毁踰礼。人无不服其诚孝。服既阕。尝在泮宫。率多士辨赵嘉锡诬眉叟许先生。士论
通训大夫行 世子侍讲院弼善沈公墓碣铭
公讳得元。字善长。姓沈氏。青松人。高丽侍中青城伯德符之后也。侍中第五子讳温。事我 朝位上相。封青川府院君。目是簪组燀赫。至讳隆司评 赠承旨寔为公高祖。曾祖讳大亨成均进士 赠参判。祖讳演咸镜道观察使。皇考讳瑞肩原州牧使。妣淑人昌原黄氏。牧使 赠参判瀡之女。方观察公之按节咸镜。公以 崇祯甲申。生于咸兴营府。自幼清以粹。年十三。从从祖祖父观察公泽。往留箕营。箕营地佳丽纷华甲一国。公以童年不窥户。静坐读书。观察公奇之。印与书籍以勉之。及还京。再从祖祖父泛斋公大孚。文行著一世。公又往请学。日授紫阳纲目几尽卷。略绰看过。成诵不错字。泛斋公赏爱之甚至。时。龙门权尚书大载。负朝野望。见公容止端重文学日有声。以其子妻之。明年。登国子上庠。时年十七。一时宿儒韵士。日踵门以求交焉。己酉。罹母艰。方侍疾。衣不解带者六朔。及遭变。栾毁踰礼。人无不服其诚孝。服既阕。尝在泮宫。率多士辨赵嘉锡诬眉叟许先生。士论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2H 页
韪之。戊午。荐授 陵寝郎不仕。己巳。复除禁府都事。有亲命也。黾勉以起。是年。阐增广文科。选付槐院。朝廷命选新出身合置玉署台阁者升六品。公与焉。未几。罹牧使公忧。既三年。授典籍改兵礼二曹佐郎。旋拜宪府持平。改讲院司书,谏院正言。寻移持平。当是时。捕将张希载。席宫闱势骄横甚。公劾请拿问。后复以正言。论内乘张万春。以名贤云仍。绸缪戚畹。交结相门。行已谲秘状。与大谏李公玄祚。联请削名仕版。权贵多仄目。无何。以兵曹郎。出为黄肠敬差官。又出为平安都事。皆左宦也。以公地阀文学。非盛之玉堂。莫或宜之。而以其风采之积忤当路。本馆与都堂公议。既发旋阏。栖遑冗散至此。公夷然不以为意。甲戌。朝局变。间除正言,持平,掌令,弼善,寺正,兵郎皆不膺。丙子。除灵岩郡守。郡是海滨遐远。士民率多武断。公一以法裁之。不少饶。恤幽隐劝文学。邑以大治。人有逞积憾者。劝观察使。竟挤之。后二年。复拜沔川郡守。岁大侵。捐廪。哺饥。所全活甚众。阖境咸颂。明年弃归。归即就驹城先垄下构小屋。地名山义。公扁其堂曰散宜。盖取置散分宜之义而以谷名寓焉。其后拜献纳,掌令,弼善,寺正者数而不膺命如前。至戊子。蔡学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2L 页
士明胤。任学士守干。相继获谴。盖蔡学士讼其祖在仁庙世。疏请黜两臣享。被诬于人。又言其弟前湖堂彭胤入瀛选。既完。党人以其诸生时名录黜享疏削之选。义不可独自出脚于瀛馆。党人恶之。谴斥之不已。任学士力救之。仍言湖堂公瀛录宜复。于是健于党者又谴斥之。公适拜掌令。慨然出抗疏。以为任守干之疏。其意盖欲勉王道荡平之义。恢 圣朝用人之路。有此疏塞振带之请。胡大罪也。而斥罢之 命。曾不少借。至苦蔡明胤其所疏陈。原其大意。则乃祖被诬。孙不可默无一言。其弟削录。兄不宜独冒是职。岂以其为先辨白之辞。遽加之罪乎。今此两臣。职在论思。或坐进言而见罢。或因讼免而被黜。臣谓今日处分。失之过当。亦恐非 圣世美事也。疏入。党人交口丑诋。罢公职乃已。然士论以辞严义正。啧舌叹服。外至者在公何损焉。越二年 肃宗庚寅二月二日。以疾终于寝。享年六十七。四月七日。权葬于龙仁佳山。翌年五月。移窆于勉义谷巳向之原。实曾祖考 赠参判公墓下也。呜呼。公以天质之美。少从泛斋,龙门两公游。得于薰陶者不专在文艺之成。孝友各尽天则。弟殁。鞠育孤子女。人不知不出于己。析产推肥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3H 页
居瘠。庶母死。先公之遗衣服若器用。悉推与庶弟。西郊田宅。亦曰此吾先子之率而曹居也。而其主之未第时。有宰臣爱惜公才行。掌试闱曲为标识以与。公终不用。尝入会闱。误写题一字。出门始觉人有为公图改书者。公曰。此与用奸何异。吾不忍为是。及考试果大阐。竟以误写题见拔。有武人金重夏者亲熟弟家。公戒之曰。世艰矣。安可许杂类来往。见重夏不曾交一言。后重夏上诬变。尝所一二面者多株连逮捕。独不敢举公名。其庄峻服人如此。出而在台阁。希载大权势也。万春相门爪牙也。公心以为如可以清世路熄权焰。吾虽一言而至老死摈斥。何暇恤乎。其论万春也。有铨官要见其启草。公毅然执台体不许。至任蔡两公事。欲于大冬闭塞之中扶出一线阳。其身虽困。其心亦苦。当骫骳软熟含默取容之世。保名完节。有始有终。孰有如公者哉。配权夫人。籍安东。虽在闺閤之中。擩染贤父之训。事舅姑诚敬备至。处妯娌恩义周洽。宗党无不以贤有德仰之。以公卒之明年辛卯三月三日终。享年七十。合窆于公之墓。公有二男一女。男寿干,寿柏。婿进士睦天光。寿干继子游义文科兵曹正郎早卒。寿柏继子游性。游义又无子。以
樊岩先生集卷之五十一 第 463L 页
从子楫为后。楫生二男二女。男奎鲁文科。今弘文校理。次日鲁进士。婿参奉李源诚士人洪乐吾游性二男二女男长槻,次。婿申最渊李维新。外孙不尽录。校理君袖公状乞铭于济恭。济恭即蔡家孙。平日慕仰公异于人。今于隧道之撰次当日事。与有幸焉。遂为之铭。铭曰。
赫彼权焰。戚畹之门。谁其炙手。以夜以昏。公有白简。唾尔权贵。所摈者身。莫夺者气。尺纸千匀。扶我斯文。暮年光华。党口噂噂。归陈泛翁。贤师曰唯。师有教诏。生死不愧。驹城之原。遗直攸宅。我铭孔昭。过者必肃。
赫彼权焰。戚畹之门。谁其炙手。以夜以昏。公有白简。唾尔权贵。所摈者身。莫夺者气。尺纸千匀。扶我斯文。暮年光华。党口噂噂。归陈泛翁。贤师曰唯。师有教诏。生死不愧。驹城之原。遗直攸宅。我铭孔昭。过者必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