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x 页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神道碑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1H 页
输忠翼谟光国推忠奋义协策平难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鹅城府院君李公神道碑铭
济恭事我 英考。昵侍者数矣。 英考与臣邻论 宣庙世人物。每曰鹅溪实国朝名人。鹅溪。故相国李公号也。公契合 宣庙。位虽都上相。时值朋党始分。媢嫉者捏无谓有。公肆訾嗷。谓可以眩天下后世。而以 英考之圣。评论旧臣。金秤靡差。辄于公不名。称其号曰名人名人。呜呼。公之生而遭 圣祖。殁而遇神孙。天也非人也。不亦盛矣乎。公讳山海。字汝受。韩山人也。丽季文孝公稼亭谷。文靖公牧隐穑父子。以文章名闻天下。牧隐之季子曰种善。事我 朝谥良景。子曰季甸。韩城府院君。谥文烈。寔为公六世五世。高祖讳堣。成均馆大司成。曾祖讳长润。县监。祖讳稚中。燕山甲子。祸流海岛。及 中庙改玉始宥之。卒官判官。考讳之蕃。号省庵。官内资寺正。妣宜宁南氏。县令脩之女。实生公。公贵极人臣。得 赠考议政府领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1L 页
议政韩川府院君。祖考议政府左赞成。曾祖考吏曹判书。妣贞敬夫人。省庵与弟土亭公。皆当世贤者。蓄德而发。发在公身。其始生。土亭公闻呱呱声。已占其不类世俗儿。甫踰期。自能解字。人有荷三齿钯过堂下者。遽曰山字也。省庵公得黄孤山草书。贴诸壁爱玩。一日出外还。纸颇痕污。怪诘之。姆曰。儿引姆抱看色。欣然指划下上而然矣。公乃索纸笔便书。一画无错误。人莫不神异之。五岁。土亭公奇其聪慧。教以太极图。一语便知天地阴阳之理。能指图发难。尝读书忘食。土亭公念或致伤。使辍读。待食呼以韵。应口对曰。食迟犹闷况学迟。腹饥犹闷况心饥。家贫尚有疗心药。须待灵台月出时。土亭公益奇之。六岁。书大字握笔。蹒跚如神化中挥洒。字体自然奇崛。一时名公钜人。日造门求之。车马为之骈阗。 明庙闻其名。 命书进屏风。公步走屏上以书。特 命画其足迹以示。后省庵公虑其声名太蚤。率移铜雀江亭。退陶李先生,林锦湖亨秀,朴啸𦤎承任。自湖堂乘舟下。请书东湖读书堂道家蓬莱山十大字。作大障以珍藏。十一岁。始出游场屋。考官见公作。惊曰。何遽在王子安秋水长天之下。擢置魁。割试券分去。戊午。登上庠。庚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2H 页
申。 明庙谒圣试士。公占魁。直赴辛酉殿试。分隶槐院。明年。入弘文选为正字。次日 明庙召使前。书景福宫三大字。癸亥。升著作。一赐暇湖堂。时本馆讨元恶尹元衡罪。劄辞皆出公手。同列缩颈。甲子。博士修撰正言。自是连拜玉署。当是时。华使联翩。朝廷择文学备具者。为远接从事。莫先公。翰林检讨许国,给事中魏时亮奉 诏至。见公周旋应对。谓舌官曰。吾辈今行不虚。东国诚有人矣。拜吏曹佐郎,正郎,政府检详,舍人,弘文馆应教,典翰,直提学,尚衣院正。无何。特兼艺文应教。此极选之不常有也。庚午。升同副承旨。转吏曹参议,大司谏,副提学。乙亥。遭父艰。前时省庵公为亲癠刲股。年衰病为祟。弥淹五载。公以其间为薇垣玉署银台吏礼工刑四曹参议者不可计。而皆以救护辞。志物必备极。汤剂必手煎。不解带全废食。观者感叹。至是。哀毁几不全。庐于墓以终三载。服阕。连长玉署银台。间为国子长。己卯。晋嘉善特拜大司宪。又移兵曹参判。居一年。晋正卿拜刑曹判书。辛巳。由都宪移拜吏曹判书。公谢以病。李文成公珥委访曰。公受国厚恩。当此国势危急。宜尽职以报君。何为引疾以孤士望。公有感斯言。既亲事鉴别。进退一以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2L 页
公。虽贵要不敢干以私。 宣庙赐公批。有曰。闻卿为吏判。门外雀罗可设。予将以报卿。李文成叹曰。吾友为政。差强人意。可以救得世道。一日。拟金孝元司谏。上曰。致朝廷不靖者孝元是也。备庶官郎僚足矣。何可直拟亚谏。于是公陈疏。力陈孝元可用状。柳文忠公成龙。以玉堂亦言之。是岁。丁大夫人忧。执礼如前丧。又庐墓终三年。 宣庙轸其清寒。命官给祭需。又命方伯赐米豆者数。制除。特升议政府右赞成。历吏礼兵三曹判书。兼带者知 经筵,判义禁,弘文提学,知成均。甲申。复授冢宰。兼两馆大提学。时。东西分党始盛。入主出奴。国论靡定。 上方属意于公。公累辞不获则乃曰。公无私。吾所以平素藉手于是。极意搜剔则野无遗贤。正色激扬则朝无倖位。若金东冈宇颙,金鹤峰诚一,李东岩泼,郑困斋介清,赵月川穆,李松窝塈。皆所荐剡。虽异议之不相悦者。谈铨衡公平。咸以为莫公先也。先是。郑相国芝衍病剧。 上遣承旨。使举所知以自代。对曰。李某文学器度。早有公辅望矣。少无好恶之偏。当有和平之福。可大用。李文成为 上言曰。臣与某自少友善。可悉其所长。使臣与某当官理事。无不可相及。而至于秉铨择人。臣知其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3H 页
不及矣。 上曰。李某有才华而不矜能。予尝以为有德之人。文学德量。可镇流俗。卿意何如。对曰。臣亦平日心许。而秉铨极公平。庶可清仕路也。公以铨衡造化之地。不欲久居。联章辞甚恳。 上辄下别谕。至曰虽十年不递。 命喉司勿捧辞单。金应生者以轮对官进曰。一人久秉政柄。恐权重。 上怒甚。亲制宸翰以降。其略曰。今夫吏判之为人也。其厚德宏才。大器雅量。精忠苦节。姑置而勿论。只就其容貌气像。以为之论。可乎。言若不出口。身若不胜衣。一团真实之气。浑然充积于中。无一点矫饰诡辩之态。㬥慢者足以致其恭。巧伪者足以献其诚。是乃上古人物。非东方中人也。虽使晋惠帝当之。举目一见。决知其君子人也。任已见专朝政。虽赏之不为矣。予每望见。未尝不起敬。人主非僻之心。自然暗化于不言不动之中。诚可谓君子中之君子人也。彼应生者不知予意之所在。乃仰首挠舌。荧惑离间。迹其所为。与吠日者无异。鼎铛尚有耳。岂不闻吏判为吾社稷臣乎。往年。庆安谮柳成龙。今年。应生谮李山海玆二臣者。乃邦家之桢。柱石之臣。而青蝇交乱。至于此极。抑何故也。公上劄救应生。后临政。屡拟其人。 上谓公曰。彼欲害卿。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3L 页
卿反用彼。德量不可及。金公宇颙奏 经筵曰。 圣上倚任李某。群小百计挤之。以顷日金应生之言观之。亦可知矣。应生岂渠独办乎。 上曰。闻郑澈嗾之。然乎。对曰。今观澈用心。则人言恐或然矣。戊子。左右相俱旷。首揆苏斋卢公。尝推毂公及西厓柳公。至是。先卜公拜议政府右议政。同朝咸喜曰。作相晚矣。是岁。录光国勋。封鹅城府院君。盖改 宗系前后奏文。皆公掌文衡时所勘断也。己丑。升左议政。无何。拜上相。时。郑汝立逆狱起。鞫厅大臣郑澈。历岁锻鍊。一队名流如崔永庆,郑介清诸人。亦死于狱。于是执偏议者。欲以一网挤异己。乃谓金沔,郑介清等。即公在铨席。所褒启学行而收用者。今皆被逮。公不可独免。又谓公与郑相国彦信谋反狱。请鞫郑益急。意实在公。又嗾光州凶人丁岩寿。投呈悖疏。公出郊坰胥命。 上若曰。昨闻卿出。心窃惊骇。后见疏章。知有光州奸贼数人。阴斥朝廷。卿忠慎宽厚。量如万斛之船。有古大臣之风。柳成龙学问纯正。尽心国事。予明知此两人是国家柱石。为士林领袖。平日素所倚重。而今奸人乘国有衅。将击去两人。视予为婴儿。欲弄于掌股之间。不胜愤痛。欲得其指嗾之奸人而甘心焉。宁有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4H 页
过中之举。不暇他顾也。卿宜勿待罪。放怀安心。于是公不敢不承命。而时适病甚。虽枕上。每口语曰。士多死非辜。元气斲矣。国其若之何。屡以疾辞。 上益尊宠之。庚寅。录平难勋。非公志也。自是士气沮。悖疏续至。 上降纶音。若曰。人心乖败。岩寿辈数人。疏斥朝臣。独赞右相郑澈以下数人。自以为直而反露其情状。可哂也。党人百般挠公不能得。则又谓公缔结金公谅。攀绿宫禁。公笑曰。语云余所否者天厌之者。是欤。辛卯春。公与斗岩金相公应南。倡伸枉抑邪之论。于是副提学金公诚一。首言处士崔永庆被诬状。大司宪李公元翼。论郑澈枉杀不辜罪。 上命窜澈江界府。党人以反案。谓公所指使。仇疾公益甚。时。岛夷平秀吉遣义智。求通信我 国。朝议言便不便各殊。公与尹公斗寿。力言不可不奏闻 天朝。遂于圣节使金应南之行。奏其事颇详。至则 天朝因琉球国奏。疑我国私好日本。及览奏本。始得烛其实。其后 天朝大发兵。国以存者。实赖此也。壬辰。倭大入寇。升平日久。民不知兵。列郡瓦解。凶锋将傅国都。廷议或曰守都城便。或曰移避北关便。公断然议曰。贼势不可当。况 上国父母之邦。必西狩告急始有路。 上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4L 页
是之。又教曰。事急矣。册国本方可。委以监务谁可者。时 坤殿未有子。公对曰。此非人臣所可与。但在 圣念。愿亟降宸断。 上即命有司。册光海君为世子。百僚才拜贺。报贼已踰岭矣。翌晓。 上西行。公奉 庙社主扈行。当是时。蛇豕长驱。人莫敢撄锋。民心有所恃者公。仓卒定大计。又将以奔愬 天朝也。至开城。党人欲乘机逞毒。两司劾公之首倡去邠。与柳文忠并罢职。以白衣扈 驾。到平壤。又请以重律。 上不得已命付处平海郡。召见谕曰。众论扰甚。调剂有未遑。噫。卿可少休矣。乙未。郑药圃琢。以相臣白 上曰。壬辰之乱。 行朝密迩 上国。联翩乞援。仗 皇威而恢国都。此实李某不顾众噪。定大计于仓卒之力。到今论以误国。宁有是耶。 上曰。非李某。予为怀悯徽钦久矣。其放还。遂拜领敦宁。未几。兼大提学。 特旨也。公入朝。倡言恢复之策。在收拾人心。收拾人心。莫如急伸冤狱。首相西厓柳公。左相斗岩金公继陈之如公言。世以为公之还朝之力为多。丁酉。倭再动。时议皆主讲和羁縻。公以为今日之势。异于壬辰。若出城一步。事无可为。莫如专意于战。俄而。 天兵击退贼。公承 命往遂安行宫。奉 庙社主以还。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5H 页
皇朝主事丁应泰谗构本国闻于 帝。 上将遣使辨诬。大司谏南以恭。抨厓翁不请行。竟使罢官南归。公叹世道盆险。人心易惑。而当时士论。反疑公与知。咎公甚。公默默自靖。无几微见于外焉。己亥冬。重拜领议政。时。洪汝谆。以权壬张甚。望公同升。公疾其奸。终不许瓯卜。汝谆大嗛。上变欲陷之。 上烛公无他。只罢官归。辛丑。叙拜枢府。兼府院君如旧。公闭户江村。与田叟野父相问讯。人不知其为贵人。戊申。公年七十。累疏乞骸。 上不许。时仁弘疏论首相柳永庆谋危东宫之罪。朝议相倾敚。至谓公送子岭外。与仁弘相通。祸机朝暮且急。公夷然不为动。杜门却扫。门生故吏。亦不得见其面。惟白沙李公明言曰。公之不救柳则有之。不杀柳则明矣。斯可谓千古公案矣。是岁。 宣庙弃群臣。公以不世知遇。历月号痛。精力渐危缀。仲孙翰林久。以翌年己酉春。不幸短命。公日疚怀。疾益笃。内医承宣致问交于道。竟以是年八月二十三日。卒于京师僦舍。有大星昼陨芒烛地。都人奔走惊骇。十一月。礼葬于礼山县东大枝洞负艮之原。迁夫人葬而祔焉。公立朝四十馀年。未尝以才智先人。言若讷而风韵温然。体若迟而和气盎然。每当趋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5L 页
朝。峨冠大带。望若神人。靴蹀之间。去地数寸。若步虚然。人异之。方其幼少。土亭公称其资质之美曰。若使学而充之。便是上智亚矣。省庵公尝勉谕以崇深自持。公克受庭训。平居恂恂谨厚。然一朝临大事决大疑。隐然有千万人吾往之意。斗岩称公曰。至柔之中。蕴至刚之气。非人所可及云。自夫朝论乖剌。常曰亡国必本于是矣。己丑之前。东人未必尽是。己丑之后。西人有不得辞其责者。以是告于人。以是倡于朝。一脉清议。赖以扶持。然公之生而见嫉。死而捏无。亦未始不由于此也。平生不识家人产业。未尝谋一瓦之覆。一垄之植。僦屋以居。坐无完茵。客至或藉马鞯。天雨以席蔽漏。子石楼公闷公衰境不能适兴居。欲略构一舍则曰。毋。以全吾素性。其解务閒居。匹马单仆。来往山水间。澹然于事物之外。有时遣兴。辄形于诗而已。读书十行俱下。未有遗忘而亦未见其咿唔也。当 天朝经理东征。轩盖满国。虽将官卒伍。至谓异国蔘貂非宝。得李相公诗笔。其宝不啻如百贝。河西金先生亦以为公之诗文。比如空中楼阁。出自天分。若着工读书。则是尘土语矣。平日所著述甚多。尽失于兵火。有若干卷行于世。公尝诵诸葛亮臣死之后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6H 页
不使仓有馀粟。廪有馀帛。以负陛下之语曰。人臣事君。斯亦足矣。捐馆之日。家无甔石。待公私赙赠。然后始敛棺焉。呜呼。朋党以来。毁誉皆出憎爱。一无足取信。而所谓野乘稗录。从以祖述。喙喙幻真。布诸一世。有若信史者然。若公之缔结金公谅云者。孰不知其主己丑狱者党与甚盛。仇视公殊甚。而 宣庙礼遇终始靡替。无如公何。则乃以交通幽阴人所难明之说。欲污蔑公耳。公之以天厌之天厌之。自誓于燕居之中者。非所以㬥其心者耶。南以恭之抨柳文忠。此何与于公也。设令公有是心。南亦岂被人指使而为之者耶。至若 宣庙升遐在戊申。公之卒在己酉。而病淹六朔。口不能语。昭载于汉阴公所著公之志。乃以 宣庙实录。谓公之诬笔。至登于国朝宝鉴。宝鉴是何等至重。而以此讆言。上而欺 君上。下而误一世。可慨也已。虽然。 英考既知为国朝名人。在外啾喧之专属私恶者。顾何损于公也。所可恨者。使公执靮龙湾。如西厓,白沙诸公。其所折冲樽俎。见重 天朝。必有大可观者。而顾乃累絷东海上。不得出一谟猷。党论之害人国乃至斯欤。夫人赵氏。左参赞彦秀之女。公之秉政。一不以私事累公。有侍婢受人苞苴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6L 页
而潜达焉。夫人怫然曰。吾衰矣。此言奚入于耳也。火其书笞其婢。贫而好施与。俸禄入门。持橐者相续。祭祀必躬馔。无问寒暑。子弟请使女妇替劳焉。则曰吾不执馔犹不祭。我自尽诚。不为伤也。享年六十三而卒。有四男四女。长庆伯。十九生进两试。二十擢谒圣文科。入南床极选。不幸夭。次庆全。左参赞。袭封韩平君。号石楼。次庆伸。成均进士。次庆愈殇。女长适弘文校理李尚弘。次适领议政文翼公李德馨。烈死壬辰乱旌闾。次适献纳柳惺。次适参判安应亨。庆全五男一女。男长厚。文科吏曹佐郎。次久。十八魁生进初会。二十魁文科。荐为翰林。与兄厚皆早夭。次阜成均进士。次卣。能文词早夭。次袤。礼曹判书。号果庵。女适吏曹参判赵寿益。庆伸一女。适李琢。有庶子曰佑。值适乱封寅城君。李尚弘二男三女。志和翊卫司御。志贱汉城左尹。女适持平任叔英。次县令崔行。次进士郑时望。李德馨三男一女。如圭判决事。如璧县监。如璜承旨。女适府使郑基崇。柳惺男廷宪。女适裴时中。安应亨二男。献规佐郎。献徵监司。曾玄以下多不尽录。惟发迹登仕者。曾孙寅宾。文科历玉堂止佥中枢。玄孙东根。文科讲院司书。云根县监。石根监役。孝根文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7H 页
科讲院说书止正言。道根教官。五代孙德运文科承政院注书止正郎。庶载运参奉。六代孙謇参奉。七代孙秀逸文科承政院承旨。秀夏文科前汉城左尹。凤舒文科都事。八代孙景溟文科重试。历玉堂前承旨。柱溟前都事。今之乞铭者鼎溟。济恭不敢以老耄辞。谨为之铭。铭曰。
雨降云出。天眷于东。稼牧有鬼。抱送神童。蚤扬于廷。彩动人主。玉署湖堂。晏晏平步。晋秉铨衡。方始展布。清鉴悬镜。群才跃鳞。华衮天降。罗雀之门。卿惟相予。俾楫于川。国有危难。所赖公策。奉我 庙社。浿江之涉。微公果断。国奚以国。党人罔极。乘机虺毒。怀悯徽钦。 圣谕明晰。公归自海。皓须黄阁。痛说狱滥。彼哉仇视。奸喙捏无。何所不至。百年之后。 英考圣明。诬消万代。荣及九京。人如不信。视我刻铭。
崇禄大夫行议政府左参赞兼判义禁府事知经筵事弘文馆提学韩平君李公神道碑铭
公讳庆全。字仲集。石楼号也。李本韩山著姓。丽季有文孝公谷号稼亭。文靖公穑号牧隐。于公实九代八代祖。入我 朝。文靖子种善谥良景公。良景生季甸。韩城府院君谥文烈公。三传至讳稚。燕山甲子窜。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7L 页
中庙宥之。官至判官 赠左赞成。韩原君。公之曾祖也。祖讳之蕃号省庵。与退陶李子为道义交。官内资寺正 赠领议政。韩川府院君。皇考讳山海号鹅溪。事 宣庙。位至领议政。勋封鹅城府院君。妣贞敬夫人杨州赵氏。左参赞贞简公彦秀之女。以隆庆丁卯生公。土亭公之菡。省庵之弟也。奇公甚。锡名曰全。盖先知世将乱而卜公之能全其门户也。五六岁。学于土亭。灵慧天得。不劳而神思自透。有咏雪咏橘咏犬吠诗。议政公叹曰。非吾所及也已。万历乙酉。中司马试。一时知名士皆愿一识面焉。与金公斗南,李公贵,郑公广成数十人出街路。戏为登东筑杵谣。一世传称之。比之东汉风流。己丑。主狱者索性锻鍊。李东岩泼亦被逮来。公毅然出汉江上要见之。及李公拷流。又出东门外为别。自是不乐赴举。庚寅。以父命赴增广试,登第。分隶槐院。辛卯。由掌乐院直长。赐暇湖堂。极选也。上疏辞。 宣庙批曰。尔家咳唾皆珠玉。勿辞。明年倭寇急。 上西幸。议政公奉 庙社主扈驾。公徒步随。达平壤行在。党人乘机跃入。以议政公首陈去邠策为罪。贬关东之平海郡。居四年蒙宥。公始调汉城参军。寻迁礼,兵,刑三曹佐郎。时。南北之说始行。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8H 页
力求外为瓮津县令。明年改兵曹正郎。民立碑以寓不忘。自是三拜持平。兼讲院司书。入弘文选拜副修撰。兼讲院文学。间以绣衣廉两湖岭南。劝惩咸得宜。公以文章结主知。为文不构思。其出如阵马风樯。当是时。天使络续。凡谢贺揭帖歌谣等作。多出公手。及天将振旅还。 宣庙出饯弘济桥。公以词臣从。天将临发。 宣庙握手汍澜。命公制别诗以送。辄应口而对。又 命即地次琵琶行。天将逐其韵呼之。以其随韵随应。或疑其宿构。至商人妇之妇字。换以夫字呼。公应之曰。伤时自古有志士。恨别从来无丈夫。天将曰神作也。使家丁善读诗者。和凯歌以诵之。按辔徐行焉。邢都督玠。怒本国不以元功归诸己。督责汉阴公益急。祸将不测。议政公命公立构军民谣。属韩濩书之。使汉阴公手呈。都督览之。至登坛祭旗。天地为之感动。出师誓众。神鬼听其指挥之句。击节叹赏。事得以解。以校理授吏曹佐郎。庚子。再为直讲。兼校书校理。由吏曹正郎。移议政府舍人。时。洪汝谆以奸壬所行多不厌。公临政塞都宪望。被阴中削职。至八年不叙。甲辰。丁母忧。毁甚几灭性。服既阕。不以世故婴心。惟吟诗对酒以自放。戊申。仁弘在陜川。疏请柳永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8L 页
庆谋危国本之罪。公时适省扫母夫人墓。柳误疑其往陜川。劾公配江界。未几 召还。拜司谏,执义,典翰,司䆃寺正。其在谏院。极言己丑冤死诸名流。亟宜伸雪。朝廷莫之省。寻擢承政院同副承旨,弘文馆副提学,成均馆大司成,吏曹参议。公常以为破朋党一彼此。为当今急务。及为政。辄收一代人望。尔瞻恶之。嗾台官劾以专擅。即辞递。自此不复当铨任。连拜刑曹参议。己酉。丁议政公忧。时光海元年也。方侍疾。累月不解带。及丧。执礼如前丧。祭必躬执馔。日必哭于墓。虽大风雨不废。辛亥制终。复拜承旨,兵曹参议。壬子。出为忠清道观察使。按廉一以法。虽久要以不法闻。不少贷。一路肃然。寻以长子丧辞递。升嘉善阶。袭封韩平君。时尔瞻益用事。策戊申翼社勋。欲以衒抵斥柳永庆之功。如一代名硕白沙,梧里,汉阴诸公及议政公并勒置勋籍。公亦入其中。盖奸臣借重之计也。公抗章言臣父不知。臣亦何知。固辞以免。尔瞻怵以祸福。莫之夺。呜呼。如使公只以利禄为心。戊申翼社。时君之所喜闻。奸臣之所固宠。公何以逆料他日。而以当前富贵。真若浼己而麾之也哉。况其疏。不特㬥公之心。并以㬥议政公之心。有辞于天下后世。后之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9H 页
尚论者盍以是观公也。公迹不安朝著。癸丑。斥补全罗道观察使。为政。文武咸耸。民吏俱得。借留三载。树碑以颂焉。甲寅。进资宪阶。明年。入拜议政府左参赞,刑曹判书。又兼五道都巡察使。丙辰。为六道体察使。往留全州府。戊午复还。拜左参赞。公之庶叔山光。倜傥人也。善诗酒。于稠人广众。佯若醉不省。唾尔瞻面。尔瞻益忌疑。公是岁复使兼体察。往留全州。盖自壬子至十一年之间。在朝无多月。公冰蘖砺操。萧然若布衣。及还。破屋坏篱。所居不堪湫隘。家人欲稍改寝房。公曰非吾志也。后朝家拟选清白。公以曾按湖南。取十斛麦赒家饥。辞其选。庚申。复拜左参赞。兼知 经筵,春秋馆,弘文提学。时。第三子进士阜以太学掌议。独上疏请斩尔瞻头。以清朝廷。以安 宗社。疏竟留中。逐田里。公自是益无意于世。与李少陵,李竹泉诸名公。倘佯水石间。青枫修稧。作帖以藏。人以为胜事。以馆伴使。傧接刘,扬两天使。刘,扬嗟赏公唱酬诗。后因舌官。寄书问讯者数。癸亥。闻国有事。时夜正黑。卒惶急不知为反正。意谓臣子义当死 宗庙。衣白衣直往庙门外。伏以待。 仁祖以是夜践大位。亟召公以别云剑入。带参赞提学如旧焉。朝廷将遣奏请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9L 页
使难其人。申象村钦,金升平瑬皆以为当世文章专对。莫如李某。素閒中国事。亦莫如李某。首荐之。于是公膺使命。踔辽海万里入中国。前此毛文龙,孟推官。相继上本国事。侵诋无不至。诸科道论议颇甲乙。公至则见阁老叶向高。叶老与公语。大奇之。所奏请无不言下肯诺。仍令留玉河馆。待查官回自本国。许 国王封典。赐以蟒龙衣一袭。令使臣无敢坼视。公以为此 天子所以宠 国王。其贵且重何如。陪臣名以使。不能审视而去。义所不敢出。固请之。及坼。乃七章衣也。公据理争辨。遂以九章改封。甲子。始复命。 仁庙大嘉悦。赏赐臧获田赋。公曰。臣何功。只出奴一口。馀皆辞不受。命加崇政大夫。丁卯。扈 大驾避寇江都。丙子。执靮入南汉城。丁丑。清兵解围去。令我国立碑三田渡。以颂其功德。 上命馆阁负文望者撰进。张公维,李公景奭,赵公希逸及公被选焉。公乃三上劄。辞以久抛笔砚。盖尝联参斥和疏。故不欲前后异其操。 上知其意。亦不强之。遂得免。以扈从劳。加崇禄阶。拜刑曹判书。移判敦宁府事。是后累长秋曹。兼判义禁府。皆以老病辞。台评以要免清国质子之役。请罢之。公或往湖西。或寓近畿。有优游卒岁之乐。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0H 页
以甲申五月二日。卒于私第。享年七十八。 上震悼下别谕。遣礼官致祭。饬有司赐棺椁之具。造墓军亦命之。盖乱后 特恩也。七月。葬于保宁高峦子坐原。捐馆之日。家无尺布。待公私赙赠。始得以殡敛。公于是乎允终清德矣。公平生不理生产。饮食衣服。任其所遇。惟书籍最乐。晚好庸学。一日必诵得一遍。劝子弟以六经为本。或有一言一句几乎作者。则喜不寐曰。三牲之养。吾不愿也。尝以下大夫在家私试士。以鼓声为令。虽值泮试之日。闻其鼓声。不于泮而于公者居多。后生辈知公之至诚勉励而然也。公立朝五十年。身经多难。每教子曰。余视尘埃中以得失为患者。不啻若行尸走肉。此佛家所谓众生。不亦可矜乎哉。丙子以来。愿乞骸骨不能得。以田野为归。冠平凉子。缨薏苡珠。布褐纸衣。驾言出游。吟弄湖山。兴尽乃舍去。至淑慝。其辨愈严。尝曰。亡国之祸。始于己丑。终于丙子。衣冠左衽。必有任其责者矣。所著述甚多。以家有私集为不屑。弃不收。竟火于乱。存者仅若干卷。配安东金氏。弘文校理瞻之女。事夫子奉蘋藻。诚礼备至。公敬之。生五男一女。长厚。十九中文科官吏曹佐郎。次久。十八魁司马初会试。二十魁文科官翰林。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0L 页
皆早夭。次阜。十九进士。即请斩李尔瞻者。废举不出。次卣。能文词早折。次袤。文科大宗伯。号果庵。女适吏曹参判赵寿益。侧室男就进士。次𣺫司果。久一男尚宝进士。能文词早夭。阜一男寿宾。女适进士黄后石。卣二男。阳宾,梧宾。二婿卢亨福,安斗极。宗伯二男。长寅宾。文科历玉署止佥中枢。次龙宾。女适县令李行敬。赵寿益二男。汴经历,沔县监。厚无子。以梧宾为后。尚宾二男。昌根夭。云根县监。二婿士人成燂,县令赵景昌 赠左赞成。赞成长女实庆恩府夫人。诞 仁元王后。寿宾男石根监役。次元根。婿判书柳命天。阳宾男天根。寅宾男东根文科讲院司书。次道根教官。次晦根。次孝根文科官正言。婿李万柱。梧宾无子以东根为后。玄孙以下。多不尽录。而德运文科承政院注书止正郎。庶载运参奉。五代孙謇参奉。六代孙秀逸文科承旨。秀夏文科前汉城左尹。凤舒文科都事。七代孙景溟文科重试。历玉署前承旨。柱溟前都事。今之乞文者鼎溟。盖其先志也。铭曰。
稼牧瑞世。凤毛贻孙。公实肯构。鹅老之门。咳唾皆珠。宣庙曰嘉。诗和凯歌。声满中华。有迹如寄。世值昏乱。麟阁在前。曷足把玩。尺纸霜凛。言出贰身。朝野色动。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1H 页
巨奸骨寒。于外十稔。酒筹诗令。天日重朗。专对有 命。忠樯义楫。溟鳄帖伏。 帝坐云端。明见东国。蟒龙煌煌。九章其服。公归献 王。王庸无斁。何以赏之。土田臧获。辞之不受。臣有何力。为臣尽分。然后拂衣。藜羹布褐。本分攸宜。始终遭遇。棺敛皆 恩。党界雌黄。痛彼骄顽。人如有考。其在斯文。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青原府院君行嘉善大夫京畿观察使沈忠壮公神道碑铭
肃宗三十五年。 命旌壬辰死节忠臣沈公闾。赐以谥。于时闾则旌。谥未遑。至 英宗四十六年。亟命谥。太常议曰临患不忘国曰忠。死于原野曰壮。法当得忠壮。 上可之。又命地部。给谥宴需。除祀孙职。 当宁十五年。赐祠额曰表节。令岁必一祭于死绥之日。盖朔宁人哀慕公忠烈。即战殁处。立一间屋。以祭同时立慬者尹公庆元,姜公寿男,梁公志。俨然位左右。如军校审药检律张裨将亦与焉。至是 命葺之。遣官致祭。祀孙又命录用。酬忠尚节。于是乎无馀憾矣。公当 宣庙壬辰。官春坊辅德。四月。倭寇急。 上西狩。公以单骑扈 驾。至碧蹄。从官多顾望不欲前。公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1L 页
怒叱曰。若辈不衣食于君乎。今有急。忍为图避计。乱已族矣。时两湖不知 上所之。人心汹惧靡所定。至松京。公进言曰。贼自岭南直犯王都。湖南湖西。未及被兵。急遣一介臣徵兵。入卫 行在。使贼知有援兵在后。可以折其锐也。 上曰。计则然矣。谁可往者。公曰。主辱臣死。臣请自行。 上义之。即拜公督运御史以送。公舟行草宿。穿贼薮以达两湖。对方伯守宰泣以言。对军民泣以谕 圣旨。两湖将大发兵勤 王。还到牙山。浮于海至松京。复命于平壤。往还才二十四日。 上惊曰。何太神速。问两湖事情。至以板荡识诚臣。褒谕备至。 特拜承政院同副承旨。间为五卫将判决事。 大驾至龙湾。闻贼据都城。畿伯权徵逃遁不知所在。 上命急差代以遣。廷议皆曰忘身殉国。无出沈岱右。七月。拜公为京畿观察使。进阶嘉善。公慷慨流涕。受 命即发。历见柳文忠公成龙于安州。泣曰。国事虽至此。尚可为也。昔程婴,杵臼二人。犹存赵氏。今吾与公。独不得为婴杵乎。文忠感其意。分与其麾下勇士二人与俱。其一义州张姓人也。及到畿甸。披荆棘募义旅。进至涟川界。遇贼于澄波渡。斩获甚多。义兵将禹性传在江华。屡贻书要与共守。公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2H 页
曰。舍此路则 行在隔绝。吾住兵于此。与江华大军声势相依。京城可复。不济则惟有死耳。终不听。每巡行。必先发路文如平日。建旗鸣角而行。民相聚曰。不图今日复见使相威仪。众心始有依归。公到列邑。以忠义激励兵民。且言且哭。人莫不感愤。京城民来报贼情者日相续。公抚谕之。使为内应。将剋期剿灭贼。有成汝谐者嫁其妹倭酋。来求为军官。公不知其诈也。时。铁原贼。从浅滩潜渡。掩其不意。公败绩退屯朔宁。汝谐者乘公积劳病发。引贼杀斥堠将。中夜合围。军官张姓人直入帐里告曰。事急矣。请与跳出以图后。公起视之。军已陷矣。徐步出客舍后大树下。倚树而坐曰。此我死所也。援弓射贼。张姓人守不去。贼大呼曰。监司安在。张姓人出曰。我是监司。呼我何为。贼斫其首以去。我人为贼腹心者见之。曰此非监司首也。贼遂逼公。与三从事尹庆元,姜寿男,梁志。同时遇害。实壬辰十月十八日也。尹以鹿皮缠股。姜红丝系髻。梁着白饰网巾。盖与公约以死。预为原隰辨尸之表也。公时年四十七。公之兄子大观收公尸。殡于郡后山麓。平其土。以防贼害。贼以计欺守直奴。知其处。掘发取其元。悬于京都钟楼街上。面如生者五六十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2L 页
日。杨州牧高彦伯购其首。函送于江华。与尸身葬于南阳。败报至龙湾。 上大震悼。遥赠吏曹判书。令道臣监其葬致祭。及 还都。降哀纶。若曰。沈岱死国。予悼念之不能忘耳。其令地部。月给米布。以为祭终三年。既三年。又 教曰。沈岱之子已除丧。其除一县。无使孤寡饥寒。公之子大复。特除横城县监。汝谐竟诛死。张姓人失其名。惜哉。甲辰。录扈 圣勋。加赠左赞成青原君。庚戌。又加 赠议政府领议政青原府院君。于是自南阳启窆。改葬于龙仁仪凤山九成洞亥坐之原。贞敬夫人崔氏祔。公字公望。号西墩。甫弱冠。尝作雪竹歌。识者已知其天品高迈。为文。本之经术。篆隶必端楷正直。虽值匆卒。无一点放肆。尤致力程朱书。与当世儒贤。讲说论辨者多。事亲刑妻。一以小学为则。所养者若是之厚。毕竟所成就。若是之光明卓绝。岂无所得力而然哉。沈本青松望族。鼻祖高丽卫尉寺丞弘孚。三传而有讳德符。入我 朝。封青城伯。是生讳温。领议政青川府院君。谥安孝。诞我 昭宪王后。寔为公六世五世祖。高祖讳浚。领中枢府事。曾祖讳湄。吏曹参议。祖讳淇。县令 赠承旨。考讳义俭。仪宾府经历 赠领议政青松府院君。用公勋也。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3H 页
妣 赠贞敬夫人高灵申氏。文简公讳光汉之女。公以 明宗元年丙午生。 宣祖五年壬申。擢文科。历官序次。荡失兵燹。以家传之幸存者考之。乙酉。礼曹正郎知制教。自是累拜宪府持平。戊子。登瀛选。拜修撰,校理,政府检详,舍人,司仆寺正。其在玉堂。承命与诸儒校雠经书谚解。行于世。崔夫人。参判弘僩之女。事舅姑事君子。妇道咸宜。享年七十八。以乙丑五月十三日卒。有五男二女。男大复。以公故朝家屡畀州郡以养老。后乃窜谪以殁。次大临。值甲子适变。差金吾假郎。拿贼魁韩明琏于龟城任所。愤明连拒不受。直拔所佩刀欲斩之。遂被害。朝廷褒 赠左承旨。次大颐。次大济夭。次大孚。笃孝力学。见重士流。兄大复以孝衰于有妻子。台启发被省鞫。舁致配所数千里外。骨烂生虫。人不能近。每吮之无色难。担夫不具则以身担之。肩为之皴。不恤也。后登文科。官止应教。以直节闻一世。女适崔行。郡守。一女夭。大复子昌源。大孚子昌徵。性孝居丧致毁。竟不起。曾玄以下及外孙不尽录。六世孙缙汉。朝家以忠臣孙畀以禄仕。今为长兴库主簿。袖公状乞铭于济恭。济恭跪受之。三复感慨。谨为之铭。铭曰。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3L 页
慷慨从容。死有难易。卓哉沈公。生死以义。泣辞龙湾。虎穴如砥。牙标角壮。旧民悲喜。誓馘蛮酋。华岳在彼。奸伥幻身。引贼投间。张裨顿足。月黑旌竿。有俨大树。公坐其根。攒锋逞毒。天凄鬼哭。魂诉上清。保我 宗祏。王庸悼䀌。报以殊典。百年遗庙。父老攸建。 三圣念旧。旌谥有煌。表忠新额。 王锡之光。人孰不死。死孰不伤。公死得死。千古之悲。凛发冲冠。我缀铭辞。凡厥秉彝。读此涕洟。
资宪大夫工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郑公神道碑铭
公讳运维。字持国。姓郑氏。海州人。在丽有典法正郎者曰肃。实为公始祖。入 圣朝。十一世祖官议政府左赞成者曰易。再传至讳悰。尚 文宗女敬惠公主。封宁阳尉。 光庙五年。受后命。宁阳生讳眉寿。策 中宗靖国勋。海平府院君。是为九世八世祖也。高祖讳孝俊。知敦宁府事。曾祖讳樍。司宪府掌令。奉书状命如 皇京。道卒。 赠承政院都承旨。祖讳重龟。 赠司宪府大司宪。考讳必宁。文科重试。卒官户曹参判。妣贞夫人尹氏。籍坡平。父天休。 肃宗甲申。公生。英宗乙卯。中国子生员。癸亥。除 陵寝郎。戊辰。由义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4H 页
禁府都事。除怀德县监。为政。束豪横甚峻。邑民始知有公法。庚午。罢归。居顷之。荐罹内外艰。服阕之明年丙子。阐文科除礼曹佐郎。寻拜司宪府持平。时。 庄献世子听政。上书陈赈民饥讲睿学之道。 大朝命入所上书。 教曰。语甚切实。玉署春坊所未能也。锡马以嘉之。以吏曹佐郎。除舒川郡守。郡尝患水脉短。田野易乾涸。公教穿渠灌注。舒人至今赖焉。居三载罢归。壬午闰五月。以掌令值十三日。闻急报。苍黄赴阙。卫士已团结禁门不可入。公与三司诸人排闼者三。三见阻。遂倡议曰。今日不上全恩疏。岂曰有臣分。立草疏未完。见 上所下传教。泣涕而止之。旋以不论赵相国载浩事罢。后除通礼掌令。皆不就。每独处掩抑曰。既不能如安金藏之剖心。又不能如田千秋之悟主。有臣如此。不如无有。寻因冬雷。以掌令疏请修德用人安民。仍及修省训谕之方。 上褒嘉。乃曰训谕二字。于予心有愧。癸未春。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自是 恩顾甚渥。官未尝不在银台也。述海以玉堂弹驳人。 上罪之。院僚方伸救。公持异见不参。致让为述海反螫公。 上命其父笞治。盖致让时相之子也。未几。以昨年闰月后违牌三司。被削职。甲申。叙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4L 页
拜承旨。时。 上方动驾。命鼓吹前后振作。仍命世孙祇迎。公奏曰。 世孙方在心制。 上动色曰。然矣然矣。亟寝祇迎 命。后因 皇坛肄仪。将动乐。 上视公仍 命世孙入。盖念公前日奏也。连除礼曹参议,大司谏。疏启多蒙开纳。乙酉。为骊州牧使。州多贵族。难治甲诸路。公一以法断之。道臣褒以锄强。明年因事递。丁亥。 上幸景福旧阙设重试。公时在承旨掌礼房。升嘉善阶。遂拜都承旨。屡移汉城左尹,副总管,户曹参判。公之治骊也。邑有田总隐漏者。官与吏染指久矣。公括给民。以防荒年徵税。至是。相臣请勘律持甚力。 上曰。贤哉。郑某。不于己而于民也。其勿问。己丑十一月。以大司谏参宾对。进曰。再明十六日也。王世孙往拜 孝章庙。仍诣 垂恩庙展拜。于礼似不可已矣。盖十六日。 真宗忌日。而 王世孙一未拜 垂恩庙。公常以为情礼有缺。故先言十六。以及于是也。 上良久曰。此岂台臣所宜请者乎。顾相臣曰。垂恩庙之请。不亦泛滥。于是引避蒙递。后数十日。相臣奏郑某所怀。不可不严处。 上曰。予本欲率世孙一往垂恩庙。不忍过昌德宫矣。是后屡拜大司宪,大司谏,礼曹参判,副总管,都承旨。顷之。有崔益男之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5H 页
狱。大司宪赵荣进疏。言崔益男之招。谓以昨年郑某所怀与渠意略相彷佛。故为此疏云尔。则郑某实益男之嚆矢。罪当窜。 批旨有曰。嚆矢二字。过矣。然执法之请。宜特允。于是窜湖南之兴阳县。明年春。 上曰。业已知其心无他。其放还。公泣曰。朋友知心人。犹许之死。况 君父乎。秋。命竖碑净业院旧基。院即 端宗妃所住处。 上临视之。召公入。询以故事。盖 端宗妃常以公之八世祖海平府院君为依归。以其为 端宗之姊之子也。 上感旧。特升公嘉义阶。仍除都承旨。拜兵曹参判者再。又移大司宪。领相金致仁尝斥益男之疏。有曰 鸾舆不发则 鹤驾无独往之例。公愤曰。 景庙之在春宫。 当宁之为世弟。不陪 鸾舆。犹且往拜。余所目睹。其谁欺。欺天乎。至是盛论其罪不可赦。 上移授公兵曹参判。明日。除知义禁府事。升资宪阶。教曰。郑某年虽衰。性刚烈。其声若铁。明年当入耆社。俄除工曹判书。为肃恩诣阙。疾作舁归。遂卒于寝。即壬辰五月十日。享年六十九。讣闻。 上震悼。亲制文祭之。 命其子待阕服调用。追悼之 教屡发于中朝。葬于骊州之趋揖山卯坐原。配 赠贞夫人原州元氏。节度使徽女。继配全州
樊岩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5L 页
李氏。东俊女。元夫人生二男二女。男长哲祚文科正言。次厚祚县监继伯父后。女长适朴祜源。次适▣▣▣文科前判书。李夫人生一男顺祚。哲祚无子取顺祚子时行为后。一女适卢光晋。厚祚三娶皆无子。顺祚三男一女。男长即时行。馀幼。女适任百丰。朴祜源继子宗伦。▣▣▣继子载绩。公事亲孝。推以事君。惟义理是秉。言人之所不言。南荒瘴霾。视如乐地。向非英庙知臣。公何以保身于众怒之中也。公喜读书。于思传用工尤笃。出以遇明主。卒能藉手终始者。义理而已。此读书之效也。信乎人不可以不学也。公之子县监君。撰次公事行。尝托铭于济恭。济恭辞不文不获。则含意耿耿。君居然作千古人矣。玆乃不揆耄荒。按其状书之。庶可以不负幽明欤。铭曰。
英庙乃圣。人伦之至。曰礼曰义。岂忽造次。公有独见。忠言恳款。 新庙在彼。盍许省觐。人噤我叫。海瘴非畏。 英庙嘉乃。铁肠刚气。千世在后。百世在前。 英庙之廷。莫曰无人。卿月崇班。在公全未。我铭公墓。后人之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