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x 页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启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2H 页
请严禁度支惠厅预下启(辛亥)
臣尝待罪度支。细究财匮弊源。莫非预下二字为之祟也。盖预下。名曰引等。而及到当报之等。必百计图嘱。又受当等所下。所谓前日预下。遂作旧遗在。虽在文簿。实则无用。如是之故。各项财用。渐就耗竭。度支如此则惠厅亦可知矣。度支惠厅。即朝廷重臣之所主管。而不念国计之重。每有袭谬之举。事之慨然。莫此为甚。从今以后。严立禁防。无论度支惠厅。如有预下之事。则庙堂随闻请勘。以为警励之地。恐不可已矣。
 上曰。依为之。大抵此等事。有司者不敢行其己私。专在于庙堂。庙堂察禁。则有司之臣。自然有畏惮之心故耳。今闻卿言。深得庙堂之体。极是极是。户惠厅预下预卖之弊。自此或有少息。而最是托事均厅之奸弊。虽庙堂。易致见欺。宜从弊窦釐正。先自均贸事。退与该堂相议。严立科条。别为草记定式可也。
请议聘差倭责谕还送启
近见莱伯状启。有倭人之称以议聘规外出来者矣。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2L 页
议聘二字。实前所未有之事。倭情之狡猾。万万痛恶。分付莱伯。使之各别责谕。从速还送。断不可已。事系边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请褒赠故集贤校理具仁文启
庄陵立慬诸臣之褒尚崇显。至今日而无馀憾矣。其中集贤校理具仁文之托以青盲。终身自废。假称浴温。往侯宁越。其危忠苦节。比死事诸臣。别无逊焉。向日廷臣疏 批中。特举其名。荣莫大焉。但其子孙。以不得蒙貤赠之典。如诸臣之为。不无向隅之叹。其在树风声之道。特为赠职。恐为得宜。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赠冢宰后。又请赠谥。蒙 允。)
论各邑储置米事宜启
惠厅之以请得谷物添入收租案。尽为船运。至于储置。皆以还谷代划者。出于有司之臣为念经费。行此不得已之政。而改舂之际。其所贻弊。不言可知。既知贻弊。则当此 圣世视民如伤之日。岂可以有妨于经费而不思所以矫救之道乎。四等用下。虽可以还米区划。至于船价米等诸条。从今为始。必以所捧新米。储置本邑。以为策应之意。分付惠厅何如。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3H 页
 上曰。依为之。大抵收租。颁降也。多数储置于列邑。古人深意可见。郎官之草构颁降记。送于堂上而三呈三退。期于多储而后已。此事传以为美谭。古今异宜。装纳渐益增加。以是年前别下饬教。则该厅之举行。必有较量紧歇而为之。今闻旧伯言。诚有是也。万万不成说。卿于筵退后。取考饬教以后收租颁降文书。若于当用新米处。以旧米划给。该堂草记论罪。否则必是该厅之偏划各邑之换用而然。不如是。则岂有改舂之弊及于民间乎。无论如此如彼。卿其著意严饬。俾岭民得蒙实效。知朝家本意。每于此惓惓可也。
论架山逋钱令道臣鳞次充补启
岭南之架山山城。其缓急可恃。即一路之最。故积置钱谷。道臣亲自句检。法意岂徒然哉。近见架山文书。所置钱货。初为二十一万馀两。而直以各人等贷下未捧行行悬录者。不啻为屡万两。见今库储无一馀存。凡库货之监色辈。鼠窃狗偷。容或有之。而称以各人贷下。则其非监色偷窃可知。此不过前后道臣有拘于守令之势力颜私。随所请贷下。任其推托不报。遂至于经岁经年。仍成鬼录。此是流来弊习。虽非可责于时道臣者。而盖其不能典守。莫非前后道臣忽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3L 页
于奉公之致。可胜痛叹。平安兵营。才以军需钱三四万两之入于逋欠。无路徵出。朝家令此后兵使。岁备五千两。以充其数而止。则架山钱。亦军需也。行于西阃之事。何独于岭营有所持疑乎。自今为始。分付岭营道臣之经秋捧者。每年以五千两。送置山城。作为封不动。以其形止报于本司。以考勤慢之意。永为定式施行。而上所云各人未捧。亦当有可捧之处。又以每年自备者。鳞次充补。以准当初二十一万之数。则如是而止。未为不可。嗣后道臣。又或有拘私散贷之弊。则该道臣。随所闻 筵达。重勘断不可已。适见岭营文簿。不胜慨叹。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请湖南漕弊釐正启
湖南漕弊釐正事。圣堂仓之流来痼弊。道臣状中论列颇详。而若其救弊要道。使咸悦县监。捧税领运如牙山例也。前此屡发此意。而臣则以为近来纪纲解弛。朝令之下。有名无实者居多。若命领运而或不无从陆路作行之弊。则是初不如不令之为愈矣。今者道启。若是勤至。此非朝家靳许之事。自明春为始。使咸悦县监。捧税乘船。遵奉朝令。无或使之厌避之意。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4H 页
另饬道臣。忠清水虞侯之元山点船。自是流来古规。既罢安兴后。虞侯之出往元山。点阅漕船。即是复旧规之事也。依此施行。实合事宜。至于漕船之自京江回还也。点阅发送之请。亦出于预防空船故破之意。而户郎同点。事近琐屑。使差员各别点考。俾无船主落后之弊。如有故破而捉赃者。则论罪差员之意。预为申饬。似好矣。以此分付何如。
 上曰。依为之。
请禁江界官贸剩蔘启
江界蔘弊。今既釐革。而但念此后或值蔘丰之时。公纳三十斤之外。更有馀剩。亦非异事。而自本官如前管领。以元价四两二钱贸取。则是府使身自榷利而实惠未及于民矣。若然则岂朝家为江民辛勤釐弊之意乎。从今以后。严立科条。三十斤外。勿论多少。凡有剩数。无得官贸。并付所采之民。使渠任自买卖。如是定式之后。如有犯者。道臣另加廉采。即为状闻。以施惩贪之律。断不可已。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如是出举条定式之后。更或有犯而不即摘发。该倅抵罪之外。该道臣难免其责。亦当时遣御史。考其勤慢。以此载之节目。仍令本府前下举条及此举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4L 页
条与节目。揭板常目事。分付可也。
请饬江界民户种蔘启
江民之流散。专由于蔘产之不及前矣。蔘虽灵草。亦可以人力培养得就。以近日岭南家蔘推之。其理亦可验矣。江界自是宜蔘之土。而民家大抵依山。家后非园即山也。今若自官申饬民户。以种蔘为业。则家后之种。与山蔘必无异同。于蔘政当有小补。于小民当有所利。家蔘之法。何可使岭南专美乎。小民蚩蚩。难于刱始。自官必这这申饬。有若劝农劝桑。然后庶不至有名无实。以此关饬道伯。使之申谕该邑。着意举行。恐合事宜矣。
 上曰。依为之。
论植木所橡实代钱贻弊启
今年橡实之贻弊民间。臣亦略有闻知矣。 圣上以园寝卜定之需。不欲一毫贻弊于小民。孰不钦叹。而至琐至微之橡实。适会失稔。不知之中。有此民邑之弊。既闻之后。不可不及时矫救。本色徵捧者。不必更论。而以钱代捧者。还给民户。本色与价钱间。未及了当者。分付该道臣。除减分定之数。恐为得宜矣。
 上曰。依为之。事属本 园无或有一分民弊。意或苦心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5H 页
之下孚。因一微琐橡实事。东峡民弊至此。闻甚瞿然。既闻之后。不可暂刻任其为弊。即令庙堂三悬铃行会该道。已纳者外。虽本色。即为还给而已。纳中民未受准价者。亦以公谷会减事分付。以钱代捧者。亦即一一还给。园役之事。岂可一毫汎忽。各邑举行勤慢。卿其另加探察。苟有不勤之弊。发遣备郎。潜行摘奸。随即手本。本司草记论勘。昨秋植木所用橡实之每包代给米一包。果如式准给乎。亦令该道伯。严饬各该邑。设有容奸之处。特付之令前。俾即准数推给事。各别严饬。此后本道卜定。更待下教为之事。本司知悉可也。
请驿奴良产只许升吏启
辛亥以后。公私贱良妻所生。并皆许良。即 先朝定制续大典。独于驿卒。良妻所生。则以从愿施行载录。各驿以为从愿云。非为从良。即指愿升为吏。故自辛亥法立之初。亦无驿卒良产之许为良人。只从自愿升吏而已。盖国家所重。无过于驿路。而若许为良。恐无驿役之人。故法意似出于此矣。今闻东北各驿。驿卒良出者。以从愿二字为执言。举欲反驿投良。呼诉纷纭。安可刱开前日所不行之例。以致驿路转益凋残之弊乎。此不可不一番陈达釐正。自今以后。从愿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5L 页
二字。使之只用于升吏一款。俾无更事逃避之患。何如。
 上曰。依为之。
请湖南雉贡保人各给该邑启
因诸道 进上生雉矫弊之 命。自惠厅别单以启矣。湖南雉贡保人。并 命革罢。事面正大。惠泽洋溢。臣实钦仰。第以保人钱。使道臣区处为 教。如是则其钱名色之不归于如前屑越。又安可保也。臣意则既罢雉贡之后。以其保人。各给该邑。使填补于黄口白骨之代。则其为实惠。有不可胜道矣。
 上曰。依为之。
论均厅预贸之弊。仍请禁预下启。
惠厅度支预下之弊。严立科条。别为草记定式事 命下矣。取考均厅捧下文书。则每年米不足为二万四千石。其中一万四千石。则宣惠三南厅大同米中全船取用后。贸取贡米还报。而其馀不足一万石。亦贸贡米充用。木不足为二百四五十同。而亦贸贡木需用。故为开愿卖之路。例有预贸之法。然滥觞之弊。又不可不防。故故相郑弘淳。以三十朔为限。今不必别立科条。申严三十朔之规。如或绝无移纳。不可不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6H 页
稍加阔狭之时。则使之议于庙堂。 筵禀后退限。则夤缘混杂之窦。不期防而自防矣。以此分付定式施行。其他米太木布之转换名色凡系事目之外者。一切严禁。随其现发。堂郎论勘。至于各司之给代预下。亦一痼瘼。 特教判下之外。无论数爻之多寡。一切禁断。待当限出给之意。一体严饬。俾无挠改违越之弊何如。
 上曰。依为之。
请禁各司加出吏隶启
当此各司经用匮乏之时。下隶之数外加出。其弊不可胜言。近年以来。私胜法弛。凡有权设都监吏隶之任使于前者。堂上拘于颜私。都监临罢之时。辄皆从自愿。送付于米布衙门与各军门。其数不知为几许。则料布之昔无今有者。实为各衙门一大痼弊。此后则虽设都监。事了之日。分处吏隶之规。一并严饬。如是定式之后。复若袭谬。则分送与受置之当该堂上。同为论罪。断不饶贷。以此出举条。预为申饬何如。
 上曰。依为之。予则曰。各司费用之尾闾。姑无论以吏隶言之。昔之十人所食者。今则二十人食之。在渠辈分食。岂若都食乎。此后更以移属之加出二字提说者。与受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6L 页
之堂郎。直以制书有违律论事。分付禁府。使之载录可也。
因柴商奸弊。申请严禁都贾启。
近来人心不古。专事榷利。都贾之名。于是乎出矣。都贾不革。则民俗无以正矣。民产无以裕矣。商贾无以通矣。街市无以盛矣。 朝家之前后禁令。非不申严。而奸窦莫罢。狙诈益甚。虽以今番柴政言之。都下遑遑若不能奠居。苟非自捕厅发送校卒缚来奸首。则柴价宁有不日复旧之理乎。臣因是思之。今以小民不知畏国法而惟一分恐怯者。捕厅是耳。如欲理民。都贾不可不革。如欲革都贾。非付之捕厅则万无止息之理矣。然若使捕厅。专管此事。亦不无又或生弊之虑。从今以后。某物种都贾之说。入于庙堂之闻。则自庙堂分付捕厅。使之讥诇。以治盗杖杖之。捕将如有所闻。则亦以某物种都贾之不可不诇。告于庙堂。得庙堂肯许然后治之如法。则庶或有令行禁止之望。以此定式。断不可已矣。虽然。使民迁善远罪。圣王之所务。驱以纳诸罟擭。岂所欲哉。虽曾前以此作奸之类。此法一出之后。能自知畏。快悛旧习。则渠辈自当为良民。庙堂亦可以少事。依古圣王悬法象魏之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7H 页
例。以今立法之意。真谚书出。揭榜于通衢及四门。使闾巷小民。得免匍匐入井之患。恐为得宜矣。
 上曰。依为之。都贾之弊可胜言哉。以今不古之民俗。其奸弊之益甚。不闻可知。今闻卿言。可谓益闻所不闻。依此设禁。预先晓谕。而庙堂异于平市署刑。汉城府捕厅。亦是治盗之司。则卿所谓自庙堂分付捕厅查治之云云。非谓寻常微事之续续如是为之。须若日前柴政等切可禁最可戢之事也。非法司之所可判。而为平民难支之端。然后始可用此禁。使渠辈无不晓然知之。初无犯科之人。则惟今设禁之举。不可为纸上之空言。岂非公私之大幸乎。大抵悬法于象魏。即刑期无刑之意。然而冒法者。乱民也。奸民也。为平民。重治乱民奸民。虽曰不得已。亦岂曰可已乎。以此申谕民间可也。
请宫人李氏锡号启
臣于年前。亦闻闾巷传说而其不敢言。亦如今日 圣教矣。数昨。始得微闻其传说之讹误而犹未释然。今承 圣教。乃知其始末真迹。其贞节之卓然。求之前古。罕与为比。自 上既已闻此之后。其所褒奖。有何所惜乎。锡以美号。使宫中与外廷。得以呼之。似此卓异之事。非有别般之恩。亦无以耸动瞻聆。扶植风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7L 页
教。旌厥家宅。似是不可已之事矣。
 上曰。守则。即女官之美称。以此下批。秩视从二品。而旌表一事。判尹之说有理。贵主之宅。犹有参差之论。况莫重关系乎。此所以难慎而遍询于卿等者也。且旌表之常式。只有忠臣与烈女。则二者之称。俱如何。在所十分致慎处。只书某人之家。而使入此里过此门者。知某人之居在于是。则斯其可矣。即令该监造门屏于月岩蜗屋之前。扁曰守则某氏之家。今日筵说。录出一通。颁于朝纸可也。(辛亥七月十六日。 命大臣礼堂京兆堂上入侍。 上教略曰。向因五部劝婚。始闻门外有过年处女。而其事莫敢提也。其言不忍传也。其年五十岁也。邻里传之。官府知之云。既闻之后。殆忘寝食。若如传者之言。则意中以为遇事只当处置正当而已。些少节目间事。何可尽顾。而若其难处。何止一端乎。以故自闻此说。多用心虑。中夜屡起。再昨。遣老宫人。始得其详。盖世所称老女人。非厥人之母。即姨母也。厥人早失父母。惟其姨母是托。其姨母。以户曹计士之妻。夫死早寡。以线业资生。庚辰年间。入役于宫中。即汉语所谓挟的也。厥人亦随而入为宫人。有暂时近侍之事。宫中有谁知之。未几。其姨母出。而厥人贫窭无以自活。亦随而出。俄遭某年。时年才十六。遂誓心自废。一卧半间房中。以裈衾缠身。不见天日。不见人面。虽便矢亦于此。饮啄亦于此。三十年如一日。今则年为四十五矣。邻里欲试其节故纵火。火延屋头而亦不动。邻人始尤敬服。争相救火得不死。其事卓绝。虽登诸三纲行实亦当无愧古人。予以当初传说之有不敢言。费尽无限心虑。既闻此真迹。一则爽豁欣悦。一则中心感叹。爽豁为其释疑也。感叹为其贞节也。又欲有所旌褒以树风声。而女官美称。有守则二字。固当以此赐号。而又欲旌表其闾。则于事面何如。于礼意亦何如。卿等各陈意见可也。)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8H 页
因岭南绣启。请勘前后道臣启。
详考年条现告。则当初以钱木许贷道臣。皆已作故。今无可论。伊后不为还作之道臣。自戊子至庚戌。无人不入。关防不虞之备。典守之若是疏忽。万万可骇。而况自绣衣归奏停其息限其年之后。其所渐次收捧。庶有头绪。而一味抛置。曾不留心者。尤不可无罪。自庙堂不查则已。既查之后。决不可仍而置之。停息限年之后。道臣之适值歉荒。状请停捧者及虽不准当捧之数。不至全然不捧者。并姑原恕。馀外莅任周年。无所皂白者。看作秦瘠者。捧现告谴罢。断不可已。至于校卒民人宿债之已蒙荡减者外。营府及各邑所贷下。毋论钱木。毋论久远。一并限今年尽数还捧形止牒报之意。严饬道臣。何如。
 上曰。依为之。日前岭营荡减。闻于卿与前岭伯筵奏。皆云不可捧。故为念侵邻侵族之际。害归无辜之小民虽令焚其券。外此无论此条与他条。以营货称贷于官长者。岂可混入于勿论中。以益其肥己之习乎。此所以今筵有酬酢于卿等者。除民弊。自除民弊。重公货。自重公货。以此出举条。严饬道伯。使之限今年收拾整顿后报来待报来。自本司草记。发遣备郎。抽栍考察。若有不勤。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8L 页
当该道臣。令该府拿问勘罪可也。
请定配咸昌方命儒生启
臣于诣 阙之路。见三四乡儒手文状立于道傍。取以见之。盖昨年 陵幸时。咸昌儒生。以孔夫子朱夫子影帧祠宇新设请额之意。呈疏毁谤。自 上虽不即觉察其本事。 责谕严正。俾即撤罢。而所谓儒生辈。不遵 传教。乃敢营建。呼邪方张。道内士林。痛其角胜 朝令。至发道通本邑。一境士子。并皆付黄停举。故其中意见不同者。不欲混被其罚。以至裹足来诉矣。孔朱书院之设。于礼悖矣。于事渎矣。况 饬教谕以义理。使之知改。则以儒为名者。安敢视若不见。恣行己意。有此方命之举乎。庙宇。设或建立。即地毁去。影帧。俾即奉安于尼城院内。当该倡疏论董役儒生。不可以儒罚施之。各别严绳定配之意。分付道臣。以惩遐方不畏 命令之习。断不可已。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虽无疏批饬谕。辛酉朝禁以后。义不敢擅设。况孔夫子素王也。尊以王爵。祭以王礼。则书院。万万无严。万万无识。向来疏批之微婉。出于不屑教不治治之意。则身为按道守土之臣。任渠所为。不即禁断。不可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9H 页
只罪该儒而止。道伯推考。当该守令。令该府拿问定罪可也。
请壬辰殉节人尹庆元加赠赐谥启
顷因畿伯所奏。朔宁死节人尹庆元赠谥当否。使之问议大臣矣。当壬辰倭贼充斥之际。尹庆元之敢冒白刃。立慬行间。与沈岱,姜寿男诸忠臣。同功一体。而沈姜皆已赐谥。尹则以职赠都宪。故未应谥法。一祠之中。或谥或不谥。事系未遑。今当 圣怀追感立祠赐祭之日。尤宜有别般表章之举。臣意则故忠臣尹庆元加赠赐谥。有不可已。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请故县监金弘翼加赠赐谥启
因尹庆元赐谥事。臣又有可达者矣。故忠臣金弘翼。即故名臣金弘郁之弟也。当丙子之乱。以连山县监。从观察使郑世规勤 王之行。阵于险川。及其贼骑冲突。张拳冒刃。骂贼不屈。竟至横尸阵前。而知印小童。抱尸同死。其忠义之凛然。百世之下。足令人起敬。其时同死诸臣。无不被节惠之典。而独未及于此人。实未遑也。尝于忠臣子孙入侍之时。自 上特问其后孙曰汝祖谥号为何。对之以姑未谥矣。自是以后。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39L 页
其孙辈尤以为冤。在 朝家表章节义之道。有不可一味因循。臣谓金弘翼 特命加赠赐谥。宜矣。
 上曰。依为之。
请太学食堂一名序齿启
太学食堂之无问贵贱。一例序齿。 圣朝一视之政。臣实钦叹。盖天子之元子。犹可与凡民序齿。班名与庶名。虽有贵贱。较视于元子与凡民。其等级之尊卑。不啻霄壤而元子之所行者。以班名而耻行之。揆以礼意。宁不乖当。夫朝廷之上。以才为主。庶类而果有才。则枳而锢之。有非天所以生才之意。国俗之累百年因循。臣常非之。况儒生序齿。岂不以为当行之事。而第家中嫡庶。自有等威。亦不可使之紊乱。王都所居之人。自尔有所知识。且嫡家未必受侮。恐无他虑。而至若遐方则以太学序齿之故。家中分义。谓可以紊乱无妨。则其弊有不胜言。此一款。一番明谕。使之分晓。朝廷与私家之各有定限。恐不可已矣。
 上曰。天子元子之于凡民俊秀。其等如霄壤。其礼在上古。此则固尚矣。我国专尚礼义。储贰之齿于学也。生进诸儒。分明伦堂东西庭。以齿列行。则储贰入门。让于齿然后始升堂受学。在其时一名与否。未尝有区别之举。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0H 页
犹于食堂到记。尚有因循之谬规。即此食堂序齿之用入学例。夫孰曰不可。向于儒生讲日。因言端适。有申谕于泮长者。其后闻已通同序齿。诸生之知礼。诚可喜。今筵卿奏。亦好。学校自学校。家庭自家庭。若或引此援彼。致有争端。则惟今正百年流习之好意。反为为弊之资。须自庙堂。知委中外。俾各礼以接之。分以自持。共享和泰之福。则岂不诚美哉。并以此意知之可也。
闾家买入定式启
向因部官之以闾家夺入事。一番骚扰。缕缕 特教。明示圣意。骚扰稍息。但此事。不可遂已。亦不可每致骚扰。臣意则必有限定。然后部官可无疑眩。穷班可免罪戾。古则夺入闾家。果为闾巷切痼之弊。故禁令绝严。今则民俗与前判异。为两班者。设欲夺入。有谁见夺而不诉于法曹者乎。今之夺入二字。不过因前不改。其实则无实事矣。穷残班名之无所于归。蟹匡草屋。和买以入。犹且蒙之以夺入之名。事涉冤枉。虽以覆瓦者言之。间数不多。则其为蟹匡。一也。从今以后。草屋则都勿问。瓦覆者限十间勿问。外此则虽十一间。部官计数后。报于京兆。如法处之。则买居者亦当知如此则罪。如彼则不罪。然后庶可为 圣王悬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0L 页
法之政。既有迷见。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
论均厅惠厅吏藉卖壮营贸米贻弊贡人启
贡人都民根柢。不可使有称冤之声。而况其称冤。公然拖及于千万不当之壮勇营。臣既有闻。安可不一番痛陈乎。大抵壮勇营。即挽近新设者。外人之不知里面者。或以接济之际。必有所妨于经费为应。而臣则窃有详阅而详知者矣。其所设施。无非出于自 上积费精力。撙节用度。专以损上益下为主。而盖其军兵接济条惠厅均厅米给价买取之数。通计为近万石。惠厅条为七千馀石。均厅条为二千馀石。都数近万石。若并依均厅详定价定式。以三两三钱贸取。则在本营所得。岂不甚多。而特以俯念贡人之弊。惠厅条七千馀石。一并以六两买取。均厅条则兼料换来条七百馀石。虽以详定式三两七钱买取。而此则各处换定军之兼料条。与军总换来者。则在均厅。毋论壮勇与各营其出米则一也。此则不可以贸取论。至于六七年前新录条千馀石。即不过江都军物别备条中姑为取用。此亦有何关乎。以惠厅条买取者言之。究其本则莫非自内帑节用中出来者。而一石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1H 页
之价。至以六两为式者。自有贸米以来初有之例也。创设之 圣意。专为经费及贡人不欲一毫相妨。此而若不善对扬。或致生弊。则其所愤痛。当如何也。近闻湖西厅贡物上下时。贡人则从时价欲卖于米廛。而自均厅捉治廛民。不得买去。勒令贡人。必卖均厅。而吏辈对贡人辄曰。自壮营。新买万馀石于均厅。故不得不如此云云。盖以上项所称兼料条。与新录条名色之在于渠厅。仍作𣠽柄。虚张名目。威胁贡人。贡人辈何以分别惠厅条之为几许。均厅条之为几许。而又何以仰认当初设施本意如彼勤苦乎。不独湖西贡为然。近来藉卖壮营之弊多有之。以此之故。贡人辈皆以自本营勒买样知之。称冤之声。或有传说。吏辈所为。岂不万万痛恶乎。非但此也。均厅预买之限以三十朔。筵奏定式。 圣批判付。亦不过三十朔。而买卖之际。奸弊层生。每石一钱。虽曰流来情条。近来则或有三四钱除给之弊。贡人辈无以支保。而该吏则于此等事。亦必以本营移送夥然。为此不得已之举为说。尤岂不骇痛乎。又闻所谓分主人辈及原贡人中无实者数三汉。与该吏符同受题。中间偷食。而原贡人都中则不闻不知。毕竟有荡败之患。渠辈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1L 页
之至冤至矜。莫此为甚。预买之弊既如此。近又出以布换米之谬例。月前出给百馀同于贡人。今若任而勿问。贡人之说。无以解惑。惠厅之弊。无以釐革。臣意则以臣所奏。颁示朝纸。使各贡皆知事实之不然。揭板该厅。使郎吏常存一念之兢畏。断不可已矣。
 上曰。依为之。为各营之给代。自均厅预贸贡米。此所谓移纳也。移纳之弊。非但贡人为切痼之瘼。在都民。其弊难言。虽使年谷屡登。有此均厅移纳之规。则斗米三钱。已矣无望。此所以耿耿一念。必欲救此痼瘼。近年壮营之刱设。安知非别般商量而然乎。不然则初元纶音。以首提均米之弊军门之多乎。中外则姑以营制之未尽制置。不能领会本意。虽似然矣。身为惠堂。此而不能对扬。则是果何许人乎。朝家本意。卿之举条。既详之。若无卿言。贡人都民。何以知之。依卿所奏。以此举条。即自庙堂。誊颁各贡。仍令揭板本司及该厅。卿须招致各贡头目。详细晓谕。俾知朝家为渠辈之本意可也。至于均厅移纳之弊。春初一切严禁。使之坚守。三十朔定限。则定限之内。奸弊又如此。而假托壮营之贸米。此不但万万痛恶。又若布换米一款。设有年前该堂之举条。移此补彼之际。苟能悉心奉公。亦岂有似此之弊乎。惠厅当该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2H 页
堂郎。为先令该府。严问捧口招。移纳严禁以后。堂郎间如有犯手于不屑之事。即为按法重绳。虽或见欺于下辈而有所犯。亦为各别严勘。以为惩一之地。禁府诸堂。严饬。即为开坐举行。特教口招。事体至严。万一拘于颜私。不能严覈得情。当该赴坐堂上。为先痛惩。以此一体严饬可也。
请严禁西洋学启
世道日下。人心陷溺。所谓西洋学之惑世诬民者。又复出矣。以日前台启见之。湖南一二人之悖伦灭法。自陷于夷狄禽兽者。言之污口。书之污笔。岂料 圣明之世。有此伦常之变乎。十行 圣批。既严且恳。深得扶正学辟邪说之要道。臣实钦叹。盖元气壮实则客邪不得侵犯。正学犹元气也。洋学即客邪也。如欲使客邪消灭。莫如扶植我元气。 圣教大旨。要不出此。固无用加勉。而第其真赃绽露者。必亟加重律。然后庶不违于不与同中国之义。而人亦畏法。自有所惩创矣。
 上曰。依为之。
请严禁西洋学启[再启]
有真赃者。诛之殛之。固无可言。而但所谓西学。别无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2L 页
形象摸捉之端。人若以敲撼之心。指不干之人。谓之曰彼亦尝为此云尔。则此实为难明之事。而未必不为他日世道之虑矣。此则惟在 圣上明以察之而已。愚见如此。安敢不悉陈乎。
 上曰。若于不干之人。有敲撼之计。则此常情之外。如有此等之弊。卿亦随现执奏。则当查实严处矣。
请两湖列邑捧税并用旧斛启(壬子)
法圣斛容入。恰为十七斗五升而又有加数云。列邑斛子。皆依此造成。则民怨必大腾矣。湖南伯以当初发关之人。今乃限今年勿令改造。则其为行不得之事。可以推之。 圣上于为民之事。必以损上益下为务。虽以近日关东事言之。四邑税谷船运。以其为切苦之弊。特令作钱上纳。今于两湖之民。以小斛换为大斛。不顾万民怨咨而只为船人利益之资乎。臣谓两湖列邑。并令以旧斛行之改斛之。令亟为还寝。宜矣。
 上曰。依为之。
孔圣后裔别施优待启
孔圣后裔。 圣意必欲别施优待之礼。此盛德事也。况偶值先圣降生之辰。克体 先朝录用之旨。则亦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3H 页
足为光简策。而第以 圣询诸条。反复思之。其所掣碍。果为多端。惟授室给料。似近便当。而又以最初出来孔绍之适长孙。为其家主。然后可使姓孔者不得容杂言。而闻其长派既甚中微。散处岭南云。世派文献。有难徵信。设或真有长派而无可疑者。遐乡耕凿安堵之人。率其妻孥。卒地来接于泮村所授家。能不至饥饿乎。若然则为渠辈所优待。或不无反而为害之虑。此甚难便矣。臣意则寻觅孔绍后孙。终必有弊端。孔瑞麟。即 国朝名贤。收用其后孙。是似得宜。况孔学洙。以其为孔瑞麟之直派。 先朝承传。如是勤挚。而铨官之终始因循。极为可慨。则今用学洙之孙。足可为追念先圣。仰遵 遗旨之道。此与功臣承袭不同。则不必以遗其父兄取其子侄为嫌碍之端矣。
 上曰。为先令礼曹召见故大司宪孔瑞麟后孙之在龙仁者。问其直派人名字。论理具由草记。则当有指一下教矣。故大司宪孔瑞麟。以先圣后裔。曾为我国名贤。则列圣朝崇奖之举。至矣。然而其家人无势。以不得撰状。尚未延谥。此何异于有录用之命。而过六十年。迄不收用。我国名以礼义之国。而所谓搢绅士夫者之对扬休命。反不若中原之尊圣。真所谓不可使闻于邻国。中原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3L 页
人则犹不知我国俗习鲁莽之如此。认以为逢值诞圣之旧甲。必有记识之盛典。昨年使行之入燕也。孔圣后裔。委访我人。面传圣人遗像。使之归奉国中。尤岂非愧甚处乎。东来者。即孔绍也。绍之持来世谱。虽有我国印本。其在慎重之道。不可不更求系谱真本于曲阜之孔族。然后自芸阁印颁。实合事面。今行书状官。以堂下阁臣中差送。李提督系谱。犹且诚心搜访。中原人闻而感之。赍送一本。至有建祠藏谱之举。况圣人系派乎。逢此日有此教。亦岂曰泛然云乎哉。
江界贡蔘剩馀区处便宜启
江界上纳人蔘。以三十斤为定数。其馀则并令京作贡之后。臣为虑蔘丰之时必当有三十斤外剩数而反为日后江倅榷利之资。月前陈达 筵中。蔘捧若满三十斤。则馀外剩数。无论多少。并为出付所采民人。俾令自相买卖之意。出举条行会矣。才见江倅私札。则以为朝家为民之意。殊极感叹。然若行此法。则恐不免反致本府弊端。盖江界境内。不敢以蔘私相和卖。民人辈虽得田头所采。不得不走入官府。受出官定式价钱以去。故京司上供。不至全乏。今若开其自卖之路。则此是大利所在。蔘采之民。必百计藏匿。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4H 页
奸谋无所不至。若然则设令蔘丰三十斤。万无充数之理矣。买卖之法。依前严禁。三十斤外剩数。从实数送纳户曹一边。以此意报于备局。受题以置。如或蔘荒有不满三十斤之时。则以前日加纳之数。自京司充其不足。则实合事宜云矣。臣因此思之。江倅所言。不为无理。而但念除非律己奉公之人。则设有剩数。决无从实尽报之理。且受置户曹。不特年年有许多称缩。毕竟没数乌有之患。间多有之。此则臣所经历。深知其弊。故敢此仰达。实不知何以则为恰好计矣。依江倅所言。定数外所剩。没数成报状上送之后。直为出付倭学厅。俾为储留。则公然耗缩之患。自可无虑。以此分付为好。而日后如或有江倅之不为尽报。欲以利己者。则道臣必严加廉察。状闻于朝。绳之以贪污之律事。严明知委。俾有警饬之实效。何如。
 上曰。依为之。
请青布廛帽债申明旧制包外入送启
向于辛丑年间。自 上轸念青布廛人生理萧条。特许官帽之公用条千只外。剩数二百只。使廛人措备价银。贸取燕市。不为纳税。湾府任自和卖。以为本廛聊赖之资。在渠辈。实是旷绝之惠泽。伊时节目中昭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4L 页
载。自备价银。从实数呈于备局。自备局发关。包外越送。其虑后可谓周密。而近年以来。廛人辈忽生奸计。初不送一文价本。与象译辈。暗地谋议。称以廛中帽价。入于某某译八包之内。而外面欲为遮掩。依前以包外越送。呈备局发关。其实无可越者矣。及夫使行回还。公然以公用条帽只。谓之以渠辈所贸。任意输去。细究其中。则公用条。白地空给于廛人矣。以故公用条。年年减缩。不出数年。运饷库将不免破坏。使行策应。无以措手。前头之忧。诚不细矣。昨冬。湾尹捡察其包外。银子初不下来。以其形止。论报备局矣。今春回门时。湾尹不欲以无税帽出给廛人。屡度论报。故臣分付秋曹。廛人处使之详覈情状矣。廛人辈忽言癸卯年间。贡市堂上。陈达渠廛帽价。付送于译官包内之意。蒙 允。而以包外越送样。呈状备局。乃是渠辈之因循旧例。错误为之云矣。秋判既捧招辞。又考文迹。丁宁送示于臣。故臣则信而无疑。意以为贡市堂上。必有挟私于廛人。作此不韪之事。拟以请罢。追考其时文书则贡市堂上所请。即公用之帽。虽不满千只之数。原帽许令公用。包内越送。非谓价银之包内越送。此秋判之见瞒于廛人。非贡市堂上之过也。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5H 页
今则廛人情状。既已尽露。自今年使行为始。申明最初节目。必令廛人辈。自备价本。送于包外。而湾尹另加照检。虽一文。无或以无谓有。及其回还。从其送入价本多少。许给其帽只。而设令渠辈只送十只价。则许以十只。只送百只价。则许以百只。使不敢价则少而帽则准二百只之元数。然后可无公用条公然割取之虑矣。辞近烦屑。而公用之事。所关甚重。故如是陈达。分付湾尹。使之惕念举行。恐不可已矣。
 上曰。依为之。
请旌褒故察访李蓍庆启
故相臣李阳元。当壬辰之乱。受 命留都呕血而死。其子蓍庆。以召村察访。又当丁酉。力战杀倭。立慬阵前。复矢以葬。故相子孙录及召村先生案。其时事历历载录矣。其忠节如此而褒旌之节。尚今未遑。诚一欠事。许令绰楔其门。以树风声。实有补于圣代风教矣。
 上曰。依为之。
请严覈训局火药偷出贼人启
臣欲以训局火药事陈达者。月已易矣。而病未登 筵。今始略陈。迟缓之罪。无以自恕。月前。训局火药。边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5L 页
首偷出。所捣火药之未及捧上者七百馀斤。仍以火绳延火于药库穴窍。炯炯绳火。几及库中。适为巡更者所惊叫。蹴破库门。仅得扑灭。思之又思。惊懔靡定。乾道孔昭。罪人斯得。则所偷七百斤内略干斤。和卖于市肆。馀外累百斤。藏置于渠之妹家。妹即徐命斗为名人之妾也。渠之以火药藏置。非所昧幽暗之处。似不过偷窃掩迹之计。而辞说嚣嚣。难以户喻。贼人之施以一律。固是应行。至于徐命斗与命斗之妾。训将既已严囚。不可不使该大将严问明覈矣。
 上曰。依为之。
留守府措置事宜启(癸丑)
本府今当刱制之初。凡干设施。不可不皆经 禀裁。而至若留营用度之加厚。贰衙设置之物力。京外文报之式例。皆自备局。今方讲确酌定。臣不必更事烦禀。而第其邑务之主张裁决。上营贰衙之间。必有所归一。然后邑事不至泮涣。民情亦无眩惑。此不可不及时 禀旨矣。盖以体貌言之。则邑务无论巨细。皆委之判官留守。则持大体而已者。不害为尊其体统。而但念本府物众地大。为诸道郡邑之最。判官不过郡守履历之人也。才具之或大或小。虽难预知。以荫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6H 页
官历浅者。似难容易弹压。毋宁使留守主张庶务。判官承佐。则自然使小民惮其威重。松沁之例。亦如此矣。至于民诉。则小小者皆呈贰衙。其中事或有大。则以议送例。俾呈留府。似得宜。至若使客支供。留府之担当。为之实损事面。而今欲使贰衙举行。则财力必优厚磨鍊。然后庶可无后弊。臣之所虑者。财力猝难办出。则依前属之于留府。恐不至有别弊。此在备局消详之如何。臣不欲指一 禀定。本府以防御营之故。自前有防营厅厅属与别军官十二人。皆有料米轮回入番矣。今则防营罢矣。厅名。事当从以革去。而但念许多人员之食料资生者。一朝无故尽汰。有非朝家曲护本府校属之意。且判官处在营下。吏奴。则虽可以轮定使役。至于将校则手下无人。亦必有窘闷之处。臣意则防营厅改称曰列校厅。付之贰衙。使之任使。而厅式则毋或改前。讨捕厅。亦如防营厅。事当革罢。而本府戢盗之政。不可少忽。且松都。亦有禁盗厅。本府何可以移送讨捕使之故。并与讨捕厅而撤去乎。讨捕则依前仍置。禁盗之节。使中军著实举行。似合事宜。臣之所带褊裨。依松都例。当以五员为定。定制之初。不可不新其耳目。虽曾经兵阃者。欲为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6L 页
启请。而既升留府之后。有流以下自断之例。不可无检律。检律一员。亦宜启下。以此分付该曹何如。
 上曰。依为之。
华城城楼营建时请得材木启
本府筑城。系是不可已之事。而既有待 下教之命。则惟当恭俟 朝令。臣于月前登 筵。伏承浮石燔灰姑且预备为好之 教。故还营以后。不遑宁处。灰石则使之给价贸取。石役则已以前月十七日始之。设为二所。称一所者。距府治为三里许。称二所者。亦不过为七八里。三旬之间。所浮取者。已近五百块。偃而如虹。大而如屋者。堆积于洞门上下。苟非天设鬼秘以待今日。其为功力之顺且无难。何得以至此乎。今若费数十日力役。南北两大门。容入可优优无虑矣。臣意则筑城。当更待 下教举行。而门楼之役。比筑城为尤难。门楼若断手。则杵筑之役。即次第事耳。运石之道。今方夙宵拮据。而最是两门二层楼材。非私养山所可求得。不始则巳。既始之后。其势不得不仰请朝家。而安眠岛。海运之路。不甚逴远。又况昨年风落之材。想必不至于尽数发卖。及此时若蒙许划。则大役庶可就绪。其所容入。臣与解事老校及诸木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7H 页
工。裁之又裁。精之又精。谨录下方。而第其载运。若欲待商贾行船。则虽费数年。恐难了毕。必以兵防船。量入发送。然后可得以一齐到泊。使大役无至愆期。臣营自当发送干事裨校。而此国之大役。何可使裨校专任其事乎。斫材运船之际。帅臣亲自照检。道臣亦为董察。俾绝许多奸弊。断不可已。至于斫木时粮料。曳下船所之事力。船格粮所入。自臣营万无备送之路。此则使本道某样谷中。量宜划给。以为共济之图。恐甚便好。
庭试设初试当否启
庭试之设初试。无补于简拔人才。徒有乡儒许久留滞之弊。臣意则虽不设初试。亦自无妨。而若然则必当即日唱榜。科场之即日唱榜。谓之赫然于耳目则可。实非礼围取士之义也。今若以春塘台庭试举行。使考官尽意考阅。虽至一两日。勿以为拘。惟以得人才为心。则似有胜于初试之有弊而无益矣。
济州牧使李哲运处置事宜启
李哲运四字之言。台臣必不亲听。当有传说之人。传说与参听人姓名必详知。然后绣衣到本牧后可以盘问。此则不可不问于台臣。但念绣衣盘问之际。传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7L 页
说者若以为初无是事云尔。则台臣似当用反坐。然不为头面归一。直用反坐。终非国体。则所谓传说者。不可不拿致王府。与台臣一番头面。又或传说者以为哲运为是言。渠果耳闻云尔。则哲运万无自服之理。其势又不可不使哲运及传说者。头面归一。然后可以定罪。而绣衣虽奉 王命。与王府鞫问。事面稍异。则拿入前牧使于本州官庭。与本州民面质。以至刑讯之境。则不特后弊之当至何境。其在尊国体之道。决不当如是。事若转辗而至于此境。哲运与传说者。亦不可不拿致。使王府严鞫。由前由后。非王府则不可明覈。而第明覈非难。勿论裨校吏属。公然涉海。拘囚王狱。其为弊端。当无限极。虽然。事既至此。如是处置之外。窃恐更无他道。至若化民而驱城主于赃律。臣之愚见。终以为万万未安。而数千填壑之说。惊动 圣心。至下较量彼此自有轻重之 教。则城化二字。到今不必更论。第日后三百六十州民人。若以此为前例。则风俗日益渝薄。牧民者将不得为治。此亦不可不念处矣。
华城楼橹雉堞水门等及基址坚筑事启
城役既在来春。则设筑凡节。不可不预为讲定。南北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8H 页
边石筑。无容更议。至于东西边。则以其基址多占主峰与案山故。议者皆以土筑为便。更思之。主峰案山。天作之地。不可掘凿其土以伤山脉。则其势当于远远地取土以来。若然则工费反有浮于石筑。而以城体言之。石胜于土。其理较然。东西边。亦依南北边。一体石筑似好。有城而无雉堞谯楼。则与无城将同。既知其然。则今不可阙一。我朝先辈遗集中。亦多论及此事。使主事之臣。博考详论。俾免疏漏亦好。最是水势之导疏。终有关心。臣意则从某至某。铺张石桥。以坚实不动为务。然后筑城其上。与平地所筑连傅。则汎滥之患。似可稍杀。而以其工费较之于水门虹蜺之制。则省力甚多。以是讲定。亦似为好。若其第一要道。不务速而务华。坚筑址根。虽百千年。无或摇动。方可以得力于缓急矣。馀外小小节目间事。惟在监董之臣随处通变而已。顾何必尽烦于 筵席乎。
 上曰。卿言皆好矣。依为之。凡事先立大纲。然后规模定。而次第节目间事。当举而措之。监董堂上。已命差下。使之开春后即为始役。筑城之大纲。莫如形便。该堂从近下去。定其基址。勿圆勿方。勿念观瞻。务从因利乘势之策。董役之大纲。在于便运而利输。卿等预究古人引重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8L 页
起重之遗式而行之。鸠材之大纲。先划之外。勿烦经费。亦勿勒捧愿纳。更思两便之道。制样之大纲。上如檐下若磴。而瓮城谯楼。悬眼漏槽。凿壕设雉之随地排分。远仿中国之法。近取故相之论。卿等亦须博考详度。俾后人知今日朝廷之有人可也。
景慕宫加上尊号。 惠庆宫上尊号时。请用金印玉册启。(甲寅)
册用竹册。印用玉印。揆之礼仪。亦未知为稳当。臣意则以玉册金印举行。恐为得宜。诸堂上今方入侍。下询处之何如。
 上曰。依为之。
三日浦图垦斫松人等及京外该员论罪启
高城之三日浦。即关东之第一胜区。先辈皆比之于十洲三岛。其地之不可等閒视之也明矣。传闻何许无赖辈。图得京司关文。欲毁决三日浦。仍作水田。既始其役。先伐浦边鸣沙之落落长松。无一馀存云矣。虽因备局之发关严禁。其役遂寝。而已伐之松。不可以复其旧矣。当初无赖辈设或有如此万万叵测之计。为地方官者若或严禁。则安敢肆然为此乎。况浦之去邑。不满十里。以事势言之。本官无不与闻之理。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9H 页
则此非特为无赖辈之罪。实本官之罪也。渠虽惟利是耽。不见他馀。苟有一分严畏朝廷之心。安敢乃尔。此事虽似微细。关系则重。宜令庙堂。严查该道无赖中造谋首倡者。各别照法严绳。京司如有真出关押者。当设官员。无论品秩高下。亦为严加谴责地方官。考出当该。施以窜配之律。锢其身。俾不得更为守令。然后庶可为一分瘅恶之道。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三日浦。即关东名胜之第一胜区。则出此谋为此计。斫伐松林。欲垦其土者。国有一分纪纲。焉敢图出。京关任其行胸臆。以售其陈告之奸窦。况年来严立科条。内自宫房。外而各营各司土地陈告。永革四一之法。而除非启下行会。勿许听施。则三日浦。姑无论。虽半日浦。岂可擅垦乎。既闻之后。不可寻常处之。先自本司。详查发关之委折草记。当该地方官。令该府严问口招。依卿所奏。勘处不禁。而犯禁之道伯。捧现告重勘。作奸各人等。令该曹该道。严刑取招报来后以为自本司。分等草记痛绳之地可也。
请令平市署量减廛税启
闻日前常参 筵中。判尹以鱼物廛拔出于六矣廛中之意。有所陈达。当此馔物极贵之时。此实为一分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49L 页
救弊之道。有司之臣。固宜断然行之。而第念通同发卖之后。乱廛则革罢。税纳则依旧。各廛之不能无怨。容或无怪。臣意则使该署提调。考阅该署中誊录。凡系不紧名色与需用之可祛者。就议大臣。量宜存罢。各廛逐朔税钱。如有所增略减给。则 朝令可以有辞。民情可以稍慰。因言端。敢此仰达矣。
 上曰。依为之。令庙堂与该署提调相议。釐正后草记可也。
常参日仰勉 君德启
殿下因遇灾修省。侵晨 临殿。常参宾对。兼以行之。是欲以忧勤仰悦天心。臣实钦叹。第伏念 殿下之一念忧勤。无日不然。无时不然。臣则每以 殿下之忧勤太过分数。或致有妨于 圣躬节宣。耿然有不瑕有伤之虑矣。以此言之。臣邻之所仰勉。不必在于忧勤。 殿下之所加勉。亦不必在于忧勤。虽古之圣人。自视之。亦必有不足处。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即其验也。今欲随事侧省。进步竿头。则莫如从 圣质之些少不足处。猛省而益励之矣。诗经淇澳章。形容得圣人气像。无复馀蕴。曾传之引而为言。岂徒然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殿下典学之工。常在于此。臣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50H 页
岂不钦仰。而其下瑟兮僩兮一句。朱子释之曰。瑟严密貌。僩武毅貌。圣人之事。虽以止于仁为至善。非武毅。仁亦不可以徒行。窃瞷 圣上凡于政令施措。所不足者。终是武毅二字。以其不足于武毅故。王纲有日轻之虑。国政多委靡之渐。如是而安可望赫兮諠兮终不可谖兮之效乎。臣以耿耿忱诚。谨将武毅二字。仰赞修省之要。唯 圣上视之以丹扆之箴。念玆在玆。则臣虽退守田亩。更无馀恨矣。
 上曰。卿言。可谓顶门药石。大抵时象之如许。由于王纲之不振。其流之弊。自归于委靡。然今之时。异于古之时。所谓士夫样子。恰如大冬燠室之中拥衾呵冻之癃老者。此而过施霜雪之威。则岂特有何草不黄之叹而已乎。以是之故。知煦濡之为病而不得用大承气汤。中夜兴思。未尝不有时蹶然。当此荐雷修省之辰。盛陈奋励之义。其言即对症之万金良方。当体念矣。
论许珩科名启(乙卯)
许珩科事。削与不削间。自朝家宜有一番决折。而今至几年置之于不生不灭之科者。事甚如何矣。盖珩之全家居住于抱川地。孰不知之。而特以居住年数之未及三式年。向年杨抱科入格之后。人言峻发。至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50L 页
请削科窜配。故自 上拿问其委折于伊时杨牧。则杨牧李敏采供辞中。以为珩之居住抱川的实。故自抱川修成册越送矣。以故珩之名录。入于别单成册中。其所入场。非渠冒赴云云。故 命以公罪放送。而窜配传旨。遂不下矣。渠之科名。尚在于削与不削之间。无所于归。听闻所及。不无矜恻。故敢此仰达矣。
 上曰。其时虽定配。放还之后。其科自如。自当唱名。况并与定配而不为皂白者。知其公罪。今番式年殿试时。不为提醒。该曹事难免不察。当该堂上推考。许珩。今秋殿试许赴事分付可也。
论罢守御使启
我国军制。以京军门为名者多至五六。经用安得不匮乏。民生安得不困瘁乎。其中守御使。自是节制南城之任。而公然设置京厅。留在辇毂。诸般需用。只是耗损南城之财而无益于国矣。今者宵旰心筹。积费商度。以革罢京厅。 圣断赫然。臣实仰赞之不暇。岂有他见乎。若此则府尹自当减下。罢守使而差出留守。食府尹之廪。行府尹之事。而凡系前日京厅耗费。一并扫除。则月计岁计。补益太多。以此意。庙堂成出节目何如。(时以守御京厅。出镇南汉山城。有别下 纶音。)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51H 页
请高山察访勿许数递启(丙辰)
右相。以边邑数递之可闷仰奏。臣亦因言端。有可达者矣。高山为北路初驿。所关不轻。而近来凋弊特甚。将不免绝站。其弊专由于察访之数递。而其所数递。亦有委折。盖高山邮况。只在于到任后奴婢点考。而曾前则一年一次点考。为流来驿规。故宰臣郑彦忠为察访时。虑其点考之贻弊于驿属。改定以一察访只行一番点考。其意则欲使点考之不行于年年。而如是改定之后。察访久留无益。如得一番点考。则辄已图递。迎新送旧。一年之内。每为数三次。所谓奴婢点考。亦随而如其数矣。如是之际。驿卒之不能支当。邮样之渐益荡残。势所不免。既知其弊。则安可任其来去。使传命重地。至于莫可收拾之境乎。臣意则从今以后。严立科条。该驿察访。罪罢与贬罢外。限瓜满。铨曹不得无端内移。道臣不得循例状罢。则庶可救得其数递之弊。故敢此仰达矣。
请名品升资勿拘吏曹久勤启
依 下教。溯考 先朝数十年来各品升资时誊录。则或因自 上特教。或因大臣 筵达。有升资之事。而皆是廷中久勤之臣。别无以吏曹堂上从次第升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51L 页
迁之事矣。大抵国之大政。无过升擢自 上特旨甄拔之外。除非才具凡节可合不次用之者。则无论要地閒司。必以科榜既久履历已多者。从搢绅公议。始升资级。然后用人无骤急之患。名涂绝躁妄之窥。清朝之群彦济济。职由此也。奈之何。近年之规。一有加望之 命。则庙堂之所以仰塞者。辄以吏曹久勤为主。若一经吏议。则数年之后。以之升亚卿。一经吏参则数年之后。以之升正卿。九卿之班。视之以一蹴可到。而不幸而不得为吏曹者。立朝累十年。虽至老白首。万无一资半级可沾之路。此无他。直吏曹一路为进身之通不通故耳。此既非金石不可改之令甲。则何必胶守乎哉。从今以后。若值加望之时。吏曹久勤之规。永为革罢。以防从此路骤升之阶。而虽吏曹。有真个久勤。则不必为拘。 上旨特擢则不在此限。方可以事体严重。躁竞寝息。使庙堂之臣。知此遵行。以立一王之制何如。
 上曰。依为之。
仁贤书院崇奉事宜启(丁巳)
关西儒生。以仁贤书院名号请改事。再昨年陈疏之后。近十人尚留京邸。以臣惯习来往于西土之故。每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52H 页
每来诉情愿。所见亦甚可闷。以臣之见。儒生辈所请。于礼似然。且非 朝家难施之事。不必一例靳持。使有抑郁之叹矣。盖仁贤书院。即箕圣影帧奉安之地。事体之重大何如。而以书院称号。事涉亵慢。且书院扁额。书以宣赐二字。宣赐。即君赐臣之义也。此不可不校正。况扁额年月。即昏朝时。以此揭之影帧之傍。终涉未安。儒生之意。欲永去书院称号。改之曰箕圣影帧。殿堂曰叙伦堂。前日书院悬板。则撤而藏之。其所愿。不为无理。当初礼曹启请享祀时用太牢。日用中丁。而太牢用泮宫之礼。中丁待乡贤之例。不免为半上落下。且 孝庙过平壤时。 躬谒圣帧。亲书审院录。 宸翰至今如日星。而奉藏之所。极为苟简。有欠尊阁。儒生之所请。即祀享之日。改中丁为上丁。以遵礼经祀先师以上丁日之义。又建 御书阁一间。尊奉 御笔。此则其所愿。实为当然而亦非难施者。但箕子墓守卫诸节。一依罗丽始祖诸陵举行之请。臣亦未知其如何定制可以不悖于礼意。无憾于人情。不敢指一仰达。使道臣酌量便否。详细状闻。更为禀处。似好矣。
 上曰。依为之。
樊岩先生集卷之三十一 第 52L 页
湖南流丐蠲役赈饥启
近因湖中来往人。闻内浦诸邑则优可免歉。而入冬以后。湖南流丐。襁续不绝。无论峡野村落。在在留屯。原居之民。实有不胜支当之忧云矣。湖南虽非全一道惨歉。沿邑数十。既皆尤甚。则或逃身役。或避官籴。扶携道路者。其势似然。以 圣朝若保之政。岂可坐视其颠连而止乎。臣谓严饬湖南道臣守宰。可蠲者蠲之。宜赈者赈之。使得以闻风还集。则惠泽可以下究主客庶免俱困。以此各别申饬。何如。
 上曰。今年农形民势。困于催科。兼为就食。必有此流离之他之患。一念耿耿。何尝一刻少弛。而今闻卿言。尤为切矜。既闻之后。岂忍任其抱携之他乎。然如年前关西而或有刷还之举。反非顺其性之道。严饬两南道臣。另加孜孜于救急赒赈之方。俾流者居者。有闻还集安意奠土之实效。道伯邑宰之勤慢。自有考察之举。并以此意分付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