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艮翁集序
 序
   艮翁集序[丁范祖]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一
 诗○五言绝句
   郁陵岛檀香枕
   桑叶落
   占二绝得山字。送妹兄尹耳实。(鼎相)
   驹城侨居杂咏
   题桃树
   襄阳大堤曲
   江南曲
   春江别曲
   对月断句
   望双树山城
   锦江词三章
   南塘商妇词
   古绝句四首。留谢井邑主倅。
   呼次中山李斯文酂卿韵
   为姜都事而直(杭)次松窝十事韵
   游黄岳上元庵
   次姜光万赠别韵
   禁喧
   和尹孤山韵题赵生帖
   同杆城申使君泛舟花池津
   梨花亭小憩
   送耽罗伯李令(鐽)之任
   独坐
   折花
   题画屏
   过仙崖
   暮归
   赠别灵岩俞使君(恒柱)
   梅巢八咏
   金刚山拜站岭
   题艮溪盘石
 诗○七言绝句
   漫兴
   忠清都事朴(成玉)冒雨经过。醉吟一绝。
   夜闻骤雨
   荆轲
   朝起见屏间睡雀戏问
   拟睡雀对
   拈韵得一绝。送妹兄尹耳实。
   拟汉宫词
   折杨柳
   登皇华亭(亭是新旧方伯交龟之所)
   灵山浦
   对月楼步虚词
   重登对月楼。又叠步虚词前韵。
   吹笛峰(在伽倻山。崔孤云吹笛处云。)
   泚笔峰(崔孤云磨墨处云)
   素履亭八咏。为姜都事而直作。
   次中山李丈韵
   醉题邮壁(时任酒泉丞)
   寄孤云庵郑生(履寅)
   追忆金陵旧游。得来字呈曹参知。(命采)
   骑省晚晴。曹参知书示一绝。有稻田飞鹭之语。与余心犁然相契。遂和其韵。
   呈曹参知
   夕行书怀
   释王寺对梨花有感
   嘲德源妓月中梅
   赠姝城妓初英
   咸京滞雨。遇老妓可怜。赋赠五绝。
   和白沙李相国韵。题洪献妓赵生帖。
   端川店夜。梦回感吟。
   临瀛驿舍。望见山花盛开如铺红锦。沙岸海棠。始叶未花。
   赠妓玉花
   匡城解怨歌三叠。答蔡伯规。(济恭)
   凤栖亭
   彦阳馆书怀
   过青草湖
   将度大关岭。小憩九山驿。闻子规声有感。
   过清心台。见其峡窄水浅。殊无奇胜。心甚陋之。不复登览。
   晓行岭路。睡过十里。
   清涧亭。偶次简易韵。
   为仙游潭解嘲
   海山亭望七星峰
   题四仙亭(元天历三年。有人题诗。已以永郎为古仙人。)
   海金刚
   悬钟岩
   寄校宫诸君子(时任襄阳)
   咏坡溪十景
   偶题
   始秋
   章叔作诗谤梅。谓冷蕊萧条。不及桃李繁丽者。余作此以解嘲。
   闲中吟
   对暮
   钟城受降楼。与郑司谏(恒龄),郑献纳(述祚)作别。口号一绝。
   阳关曲
   市林窝。怅念主人洪君平。(名汉)
   南麓看花有感
   南山下。访见少女洪士善妻。
   李叔升,洪士善同会夜话
   送尹侍郎(东升)以副价之燕。赠三绝。
   和赠梧溪族从
   又和梧溪楼字韵
   入城夜宿市林窝。晓起感怀。
   趋朝退归
   次寄金献纳(叙九)
   再叠前韵。寄金献纳。
   龙虎营有感
   昌道店夜。梦侍讲经筵。衷情恋系。不能自聊。遂吟一绝。
   秋事
   泛舟凝碧潭
   竹西楼月夜。与三陟营将,平陵丞同会。呼妓张乐。宴之将终。妓持纸笔请得缠头债。余以若干金副之。营将及平陵丞亦皆优赏。妓有喜色。仍笑题一绝。
   赠别郑生(章简)
   春望
   送别郑侄(光浚)
   鹰岩峰
   孔川
   除夜待鸡。书视权生。
   偶吟
   筵退后有吟
   辞陛东出
   自东郊前进
   又题
   金城道中
   送沈评事(乐洙)入金刚
   过不老岭
   夕宿通川头白津
   吊古
   入万瀑洞。自八潭径还。
   拜站岭上
   泛舟西津
   谢广平宰寄花笺
   再入金刚
   入金刚洞口渡初川
   长安寺对释迦诸峰
   题长安寺僧报牒
   次瀼东八景韵赠李生(谦重)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五言律诗
   驹城道中遇雨。投宿板桥。
   咏史
   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
   平沙落雁
   悼殇女
   送别舍妹书怀
   山中写景
   奉别再从兄之关东
   石城暮燧
   薄暮往邻家有得一律
   望上苑
   暮登太华亭
   大雷雨
   丁从(志讷)迎妻。悲其孤露感。有此赠。
   东坰望见归来亭。忆申友圣渊(光洙)昨游。仍次厥韵以寄之。
   秋日送韩兄(德树)携妻子归瑞山
   凭草原驿使。敬呈家君邮轩。
   南过车岭(时往外舅申公湖南任所)
   滞雨书事
   登佛峙
   石支院
   听鸿
   过九十浦
   望海复吟
   醉望述意
   晚翠亭偶题
   康津县斋。淹留累日。座客亦多京洛旧游。张饮剧谈。实殊方良会也。聊赋八律。以识远游。亦以寓羁旅之思云。
   晓发弓院
   晚发金陵
   店夜
   过鸟岭
   到咸昌怆怀
   宿松林寺
   善山道中遇雪
   过咸昌
   次李上舍(宽)
   口号奉和金姨叔寄来韵
   驿亭书怀
   沈进士(得三)
   夜宿海印寺
   敬次苍石先生韵题素履亭
   送蔡内翰伯规入五台山曝晒国史
   重阳后二日。携数三知旧游黄岳。马上偶吟。视诸公求和。
   又得还字
   肩舆上绝巅。次中山李丈韵。
   黄岳归路。过劳劳亭。回望妍岫。如画可恋。更拈秋字。视同游诸君。
   邮亭寒夜。与李丈酂卿,姜君省吾诸人。对酒拈韵。
   春日南行
   驿亭春雨
   秋怀
   峡行
   骑省直夜书怀
   禁中偶成
   次曹参知(命采)喜雨韵
   夜直书怀。示蔡员外伯规。
   拭睡呼灯。次曹参知韵。
   退直郊居。适逢霁月。
   露湖祗迎 御驾。自温泉还宫。
   除夜
   将挈妻孥。南归乡庐有吟。
   阁夜
   携崔从明叔(炜)游北营
   中夜怀想家亲钟城行李。情理愁慕。口占三律。
   野行
   对雨
   送人
   仁元王后挽章
   养拙
   暮宿抱川(时以觐行往钟城)
   午饭梁门
   北登铁岭
   暮宿元山
   登草原望云亭
   夜宿居山海上
   谷口驿亭。俯海书怀。
   双浦门岩
   晨离钟衙。过西礼社。
   晚饭阿吾地堡
   皇帝冢
   上童巾山城
   潼关镇示朱生
   滞雨朱村。闻鬼门关水涨不可渡。将迤就渔郎浦。木道而过。
   四月灯夕。与北兵使游南楼夜罢。
   赠顺兴申使君(时以接慰倭差。南下莱州。)
   浮石寺赠成上人
   月城迎春轩。次五峰韵。
   庆州芦谷驿。遆驲小憩偶吟。
   通度寺晚饭
   江楼送别
   望海
   谩咏
   天曹直中偶吟
   腊残春及
   戊寅元日
   秋夜
   杆城途中(时任襄阳)
   官居漫赋
   洞山津
   到临瀛府。闻三陟使君洪君平追到。而余不得留待先发。盖将同会于平昌试院故也。姑留诗付妓以呈之。
   横溪路中
   连谷客舍。次霱云丞韵。
   太平楼重修始役日。示鹿门李上舍诸人。
   汉水观曳网打银鱼
   暮投岚桥
   丛石亭
   洛山寺
   寺楼有吟
   春夜遣兴
   合江亭次三渊韵
   次李上舍蒙山书堂落成宴韵
   酬金友(叙元)客中逢春见寄
   柳掌令(叙五)
   大殿端午帖
   送客
   将行阻雨。口占示韩典籍。(宗缵)
   韩典籍更来叙别。又叠前韵。
   又赠韩典籍
   汉江畏大涨不敢渡。盘桓江岸。遍登楼阁。
   送李辅德(基敬)赴燕
   登石城山高顶
   十月雷电极异
   冬暖
   偶题
   废寺
   明珠寺
   赠老僧
   偶成
   闲吟
   晓起
   赠李直长(之珩)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三
 诗○五言律诗
   上元赏月。赠洪台君平。
   祭班赠申奉事圣渊
   与申友圣渊夜话
   早起
   有客
   乡思
   残腊
   晓起
   送别景膺庶叔归竹山侨居
   晚眺
   和示章叔
   感激
   对雪
   又用义山韵
   儿子廷邻种柏
   立春
   次外舅申承旨陶岩隐居之作
   新岁
   阁夜
   桃下对友泛菊。得来字。
   谪居(时谪庆源)
   中秋拟登南楼玩月。适病未果。次郑玄老韵书怀却寄。
   夜坐
   过会宁
   塞上
   关路
   夜坐书怀得年字
   咸营次北伯李公(昌谊)
   塞上书怀
   凿沼引涧
   白门送别申圣渊
   惜春
   慕贤村过圃隐先生墓。祗谒书院。
   遣愁次杜韵
   来人次杜韵
   此洞次杜韵
   咏月次杜韵
   急雨次杜韵
   还乡次杜韵
   对菊呼韵
   檀香木
   金右尹(朝润)
   贺韩明府新修驹城馆
   泛菊独酌
   肯庵八景
   野行
   出野
   悼丁从(志讷)
   晓吟
   秋旱
   朝日
   初度日。子妇具酒馔。诗以却之。
   趋朝退归
   山阁夜坐
   偶题
   乡行阻雨
   将适青海。东出都门。过杨州路上吟。(时赴北青任所)
   过金化县
   过金城
   峡行(时赴三陟任所)
   绩麻村
   宿平陵馆
   到陟州
   散步梅竹閤外
   晚坐偶吟
   梅竹园
   夜自竹楼步归
   春日晚眺
   凌波台
   将游黄池。夜雨朝晴。诗以志喜。
   马上吟
   竹西楼晚坐
   淹病六朔。越吟思归。忽承承旨除授有旨。惶感志喜。
   留海上正东村
   阁夜申文初(光河)至。得闻字共赋。
   又得人字
   竹实
   寒夜。与文初及儿子廷年。拈韵共赋。得灯字。
   又得来字赋梅
   又得更字
   又得烟字
   又得家字
   又得村字
   次申承旨(尚权)见寄韵
   昨日席散。迄有馀怅。又叠前韵。奉呈竹坡。兼视海左,云岩诸公求和。
   谢李令(之珩)荷叶题诗见寄
   送李校理(鼎运)以书状赴燕
   总府直夜
   久雨乍晴
   谨次荣阳郑公石竹花韵
   对暮
   过水踰岘(时赴淮阳所任)
   楼院路上
   过西月郎店
   晚发
   宿松隅店
   拜崔孤云影堂
   登金水亭
   上元夜宿金城店
   过麦坂
   雪盛
   早春
   洪参判(检)自利城承召历宿。拈韵赋诗。
   次月沙诗板韵
   晚憩蓬莱阁得青字
   养拙
   二月
   度楸池岭
   题四仙亭
   长安寺
   玉镜台
   灵远寺
   所过庵寺多废。必由于军布减疋后。僧多还俗而然也。
   过鸣渊
   天逸台
   入万瀑洞
   次李定州(家焕)
   公堂书怀
   歇惺楼望众香城
   碧霞潭坐憩
   陈章乞骸 圣批不许
   送别宁越李使君(东郁)之任
   次海左丁法正(范祖)韵却寄
   申工部文初来访。迎坐共赋。
   送李校理(祉永)以书状赴燕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四
 诗○七言律诗
   淹留
   牛江感兴
   江居遣兴
   赠人
   咏扇次杜韵
   巨黍记事次杜韵
   江汀夜泊
   湖行
   涧亭秋兴
   过崔莹将军庙
   秋兴次唐人韵
   到法轮寺
   南汉山城有感偶吟
   秋斋书事
   春塘台祗瞻 御驾晨自集春门。自贺疏逖获睹穆赫。恭述一律。用乐府上之回名篇。
   竹院暮秋。送别洪从。
   登高望远
   过玄谷主人有作
   春日山行
   登北营水阁
   自北营踰岗北下。踏莎倚松数百步。得总戎厅池阁而止。山深境清。甚可娱乐。惜不为隐者栖。而为戎屯也。
   迤到清风溪。溪畔即金相(尚容)节死㫌褒之闾也。有亭曰太古。有庵曰太古。皆清净可乐。
   登弼云台。望远占律。
   观景福遗址
   四起秋声。山斋梦魂。不堪孤寒。
   溪上漫为
   秋兴
   次玉西李进士新僦屋壁题韵
   过废刹
   四月词
   题柳岫云潇湘雨竹图
   五月下浣。从乡父老会饮香山莲寺。玄谷柳斯文丈呼韵命赋。余以年少不得辞。遂就一律。
   田家词
   秋日同申圣渊诸人。登归来亭呼韵。
   涧亭春日。留话丁从而敏。
   蔡同年伯规归觐舟城。以书来求诗。口号以赠。
   哭金佥知(𩅿)
   拜别家君赴任高山督邮
   随家君北行至梨湖滩上。将分歧而去。更赋一律拜别。
   登东岳诗坛。次槎川韵呈芝山处士李子新。
   又次台字
   送别洪兄圣简
   稷山道上偶吟(时往外舅申公湖南任所)
   宁州店夜
   驿亭夜怀
   入灵岩郡。望月出山。既大惊喜。马上仍赋南事。
   东阁夜饮
   题听潮楼
   又得楼字
   复题听潮楼
   又拈迟字
   葛景楼醉吟
   戚从沈生(龟锡)自京师至。留饮数日。临别赠诗求和。口号酬之。
   听湖楼夜坐
   入长春洞。见满山冬柏。花叶葱笼。如春夏景物。诗以记异。
   送别通信副使南中丞(泰耆)
   过鸟岭(时除酒泉丞)
   渡洛东江
   哭朴士受
   金佐郎(景泌)
   江头送别
   双溪寺玉流洞晚憩偶成。示黄山李督邮。(秀逸)
   游伽倻
   次素履亭䪨
   观德楼春暮书怀
   重阳后二日。携数三知旧游黄岳。马上偶吟视诸君求和。
   肩舆上绝巅。次中山李丈韵。
   到上元
   到直指寺
   夜从赵戚老(英述)会话孤云寺
   邮亭寒夜。与李丈酂卿姜君省吾诸人。对酒拈韵。
   又得秋字
   夜坐次李丈酂卿韵却寄
   姜君光万省吾昆季晚来同饮。
   次李丈酂卿临别赠韵
   吕虎徵枯和古人韵。示余索荅。拨闷口号。
   尚瑞院见洪武万历 二帝颁赐给马符帛玺书。感怀有赋。
   禁中晓坐。效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体。赋成一律。
   遣闷
   孟春苦寒
   除夜
   元月书思
   奉和领府事金相公 邦庆志喜韵
   夜坐书怀
   雪后见月
   将挈妻孥南归乡庐有吟
   立春夜。同李孟扬(载显)灯话拈韵共赋。
   又拈明字示孟扬
   简孟扬得多字
   复叠前韵。记杨江节行示孟扬。
   夜逢申友圣渊拈韵共赋
   期圣渊不至。同崔明叔夜坐悄吟。
   怀圣渊西游不还。天曹直夜信笔。
   圣渊欲往观满月台,朴渊瀑。马瘏径还。作诗自恨其穷。一联有曰穷觉文章多戏事。老嗟山水少佳缘。余闷悲其志。和以赠之。约为北营春游云。
   菊秋桃下。与申友圣渊夜饮。忆蔡伯规远谪。怅望有作。
   洪承旨(重孝)示早朝寄伯规之作。依唐人早朝大明宫体。和意不步韵以答之。
   又次述怀梅字
   又次承召道上恩字
   贞圣王后挽章
   送洪使君(名汉)赴任三陟
   桃下同申圣渊,李台甫兄弟。族弟景休会话。拈得衣字。
   桃下会散。独坐闻叶。不堪怊怅。仍忆岭南旧游。沈吟有成。书寄李台甫。(承延)
   又叠前韵寄申圣渊
   白门同族弟景休权季通。送别申圣渊。
   又得栖字
   又得声字寄申圣渊
   涧上晚眺
   还山秋兴
   早起书事
   山中
   东出都门。过羌踰岭。(时以觐行往钟城)
   朝晴发楼院
   晓发汾田
   金城滞雨
   峡行限隩。到金城始得开旷。稍豁人意。玩景有吟。
   金城东阁。与使君晤语。
   昌道路中
   过淮阳怅望金刚
   银溪道中
   北登铁岭
   午过释王寺
   海上
   乐民楼晚眺
   咸京滞雨。赠别可怜婆。
   过咸关岭
   过利城万松坪
   利城道中又吟
   谷口驿亭。俯海书怀。
   登摩天岭行亭书事
   蓝舆下摩天领。将向城津。渐近海岸。水雾微茫。不辨咫尺。薄暮滴滴有雨声。
   登城津望洋亭。观出日记事。
   城津登望感吟
   吉州客舍
   游七宝山万玉洞
   登七宝海望台。頫观洞壑岩峦。万态雕锼。不可名状。
   晨自七宝山中北踰后岭向明川。路出大岭之脊。俯瞰荒漠之野。东极大海。南极摩天。北极长白。风云合沓。川陆汗漫。触境感伤。遂成一律。
   过鬼门关
   过小白山渡涪溪。夕宿德山社。
   金石山中。见倭踯躅照烂崖谷。西京人宝此花。为百花之冠领。与映山红相伯仲。甲第名园。亦不多见。今遍满山中。而地僻远无人赏玩。开落于边风而已。感吟一律。
   庆兴留饮。赠主人使君。
   庆兴城上。俯瞰山川感吟。
   西水罗石台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五
 诗○七言律诗
   登抚夷堡烽台岩上。下临豆江。越瞻八池。
   临瑟海感怀
   登阿山堡
   过宿会宁
   皇帝冢
   闻镜城通判郑丈(玉)升资将西归。以诗寄贺。
   次镜城通判郑丈寄韵却寄
   边上忆舍弟
   同评事蔡伯规。步月登受降楼。
   又次伯规韵
   行营与伯规夜饮
   叠伯规鳌山道中见寄韵
   沿豆河往观潼关
   晨离钟衙。首路京国。书怀一律。
   贞娘
   踰茂山岭
   历登镜城南楼
   过兄弟岩
   泛渔郎浦过八景台
   吉州滞雨。题示主人许使君。贺廨宇城郭新修。
   嘉兴江上(时以接慰倭差。南下莱州。)
   忠州江路偶成
   忠州馆
   玉笋峰
   舟过龟潭
   龟潭又题
   登竹岭
   顺兴路上
   登浮石寺聚远楼
   登荣川龟鹤亭
   映湖楼
   登㓒谷架山城有感
   义兴四灵轩滞雨书怀
   朝阳阁。共主人吴使君。次圃隐先生韵。
   黄昌舞
   凤凰台
   盘龟石上。次集清亭诸名胜卷中韵。
   登岭南楼
   密阳道中
   客馆夜怀
   莱州海上
   寅宾馆晴游
   永嘉台
   没云台
   莱州端午
   咏石榴花
   海云台
   东京尹黄台(景源)以书来问。兼送诗轴。且求见鄙藁。诗以谢之。
   江行书事
   赠别南汉留守
   题洛山观音窟(时任襄阳)
   祷雨飞仙台
   建溪书堂新成。要为诸生肄业之所。喜有所赋。以视诸君子。
   寄陟州洪使君(名汉)
   谢祥云丞喜雨见寄
   海上
   游镜浦
   登大关领望海有吟
   海上春望
   对雨
   清涧亭
   口号次寄霱云丞湖海亭韵
   洛山梨花亭观日出
   霱云丞书约玩月之游。遂共登义相台观月出。
   观日月出记事
   泛舟三日浦。晚憩四仙亭。
   海山亭后夜。行酺祭有吟。
   早发高城
   闰六月听莺
   公斋秋怀
   次酬李上舍(宇溟)见惠琼䪨
   携李叔升暮抵洛山
   宾日寮夜坐
   蒙山书堂落成宴作
   次李上舍
   晓催归装。忽枉疏窝琼䪨。口号步呈。
   连谷驿亭。简临瀛使君。
   丛石亭
   寄讲舍诸君子
   送别洪参判(重孝)以副使赴燕
   送日本副使
   秋夜书事
   除太常正后。简洪台君平。
   社稷斋夜。与申奉事圣渊得松字。
   与申友圣渊夜话
   送洪参判君平以副使之燕
   酬李上舍(之珩)
   对雪
   久客
   雪后吟赏
   夜雪
   示李叔升
   和寄金斯文(华健)山字十叠䪨(并引)
   寄问金掌令(蓍耇)远谪之行。兼讯姝城主人使君。
   秋兴示章叔
   余晴日赋诗。以雨对云。已非实语。章叔步其云字又曰去作寒霖此岫云。正如在楚言秦在少言老。诗人之妄诞类如此。余或虑其成谶也。果于其明日秋雨竟日通宵。至又明日而不止。其言适验。余叠前䪨以嘲之。更令章叔促赋祈晴诗也。
   章叔复叠其䪨。诗成而天适开霁。自比于退之之衡岳开云。子瞻之登州海市。余以其意又和之。
   秋日洪圣简来宿。次杜诗有客乘舸自忠州䪨以赠。
   秋日
   次章叔幽居䪨
   复叠章叔䪨
   即事
   夜坐
   偶吟
   有客
   腊月
   尹甥克谦来访留话
   崔进士(仁祐)
   次外舅陶岩见寄韵
   寒斋遣懑
   偶题
   春夜听雨
   林庐
   春日漫成
   庭下老梅。今年枯死。
   高卧
   秋兴
   酬金斯文(华健)
   朴处士(台甲)
   和柳时卿
   又酬柳时卿
   送别崔生(海䎘)
   雨后
   咏海棠
   偶成
   上元日有吟
   上元玩月
   有感偶题
   晚眺
   漫述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六
 诗○七言律诗
   谪行到会宁。留别洪应教(乐命)。依苏,李,河,梁故事。口号一律。示同行三益。
   镜城留诗。示郑司谏。(恒龄)
   次寄郑司谏䪨
   赋得新字。寄洪应教。
   又叠新字。寄郑司谏。
   答洪君平(名汉)寄问韵
   又叠前韵。谢共圣源(重孝)书问。
   郑司谏叠前䪨论易理。来示二律。走草以谢。
   宿会宁
   临瀛途中
   过摩天岭
   夕踰防垣向愁州
   对暮
   夜坐书怀
   庆源谪中
   次杜秋兴(八首)
   恭趍咸兴 真殿
   万岁桥
   北兵使与洪学士同游七宝山。有诗求和。
   夜宿吉州
   利城途中见日出
   咸兴澄清阁。同方伯李公(昌谊)留欢。
   春日书事
   春游
   社稷坛夜。与申直长圣渊拈韵共赋。
   铜江路中忆圣渊
   菊为重阳冒雨开(月课)
   岁时百感
   次韩明府上元玩月寄来韵
   溪上乘月
   洪献纳(应辅)
   郑生(光淳)
   咏枫叶
   送丹城申使君(匡尧)
   送庇仁李使君(家焕)
   送兴阳李使君(性吾)
   渡汉江
   李同知(奎应)
   竹野从邻人捕鱼为乐
   庭畔移栽桧树
   尹参判(东升)
   留丁从(志永)共话
   题庭下五柳
   族兄李进士(晚庆)
   题永保亭
   题蓝浦客馆
   送申友圣渊之任宁越
   尹甥(克谦)以新进士来访。感怀有赋。
   逢李上舍(龙舒)拈韵共赋
   又次李上舍临行见寄韵
   李佥知(謇)来宿。拈韵共赋。
   次李上舍(载宽)简素斋韵
   夜吟
   春兴
   暮归
   悼丁从(志讷)
   老将军
   老措大
   老僧
   老妓
   王昭君
   南山下。感念洪尚书君平新丧。悲咽题诗。
   遣兴
   赠崔从(炜)
   次赠李上舍(龙舒)
   春兴
   秋望书怀
   读新刊蔡希庵集
   读新刊姜菊圃集
   入城夜宿市林窝。晓起感怀。
   漫题
   又得身字
   晚憩书怀
   登高吟
   偶题次杜韵
   所居
   将出城书怀
   同俞校理(恒柱)夜话拈韵
   与李叔升夜话。呼韵书赠。
   雪盛
   对雪
   野兴次唐人韵
   英宗大王挽章
   蔡尚书伯规樊里山庄。呼韵共赋。
   李承旨(秀逸)
   沈判府事(㲄)
   酬 宗庙署李令(之珩)
   龙虎营有感
   将适青海。道中偶吟。(时任北青)
   过金城
   经麦坂
   过铁岭
   道上感怀
   海上偶吟
   次金节度韵
   题北青南楼
   安兵使(宗奎)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七
 诗○七言律诗
   岭路书事(时任三陟)
   冒雨过大关岭
   暮到江陵
   竹西楼书怀
   仲秋月夜。三陟营将与平陵丞同会竹楼。呼妓张乐。尽欢而罢。
   视同院诸公
   临瀛归路。与平海倅曹君(远振)同行。偶得一律以视。
   临瀛归路。偶吟二律。奉呈巡相。
   次赠临瀛权生(弼教)
   奉酬珊瑚丞惠韵却寄
   又赋二律并呈求和
   和珊瑚丞韵
   赠别郑生(章简)
   园梅新绽。巡檐有题。
   竹楼与崔上舍同赋
   海上
   竹楼设白日场。罢后书视珊瑚丞。
   洪处士(廷辅)
   七分阁。与权生(弼教)共赋得星字。
   竹楼与权生(永教)拈韵共赋
   孔川
   寄视悟山书斋
   凝碧轩春宴
   次赠丁承旨(范祖)见寄韵
   又叠前韵寄丁承旨
   淹病六朔。越吟思归。忽承承旨除授有旨。惶感志喜。
   次珊瑚丞送别韵
   恩召既降。邑簿已治。不当暂留。故腊月廿八日发三陟府。到江陵羽溪逢除夕。与丁从权生同宿守岁。
   元朝怅念衙眷
   上元日正东村海上待月。云雾蔽之。夜深乃见。
   阁夜申文初至。得寒字共赋。
   又得青字
   又得花字赋灯
   又得风字
   赋冬暄
   题岫云墨竹屏
   咏柑橘
   夜闻风雪
   次申承旨(尚权)见寄韵
   送海西伯沈台(念祖)
   昨日席散。迄有馀怅。偶得春字。奉呈竹坡。兼视海左,云岩诸公求和。
   李氏四世忠孝宅。中徙还葺。光生街路。谨步志喜韵以歌之。
   李令(之珩)获谴失官。诗以唁之。
   送柳参判(义养)以副价赴燕
   送李校理(东郁)以书状赴燕
   岭南新恩凡十四人。而协律郎洪文伯携乐设会于泮村。余与知旧与会者若干人。新恩会者十一人。时癸卯十月晦日也。口拈一律以视。
   赠训鍊寺正孙公旌闾后。洛下诸贤诗以叹美之。谨步其韵。
   雪中偶吟
   次崔参议(光璧)二友亭韵
   次寄月麓书塾韵
   送别郑侍郎(元始)使燕
   阁夜拈唐人韵。与华岩共赋。
   秋兴
   遣兴
   元月十四夜。约文初玩月。赋得圆字。
   又得云字
   又得楼字
   移寓巡洞
   前对清溪山
   诗社诸益。有诗寄来。步韵却寄。
   苏岩用馀窝唱酬韵见寄。谨步却寄。
   赠金君(重铉)
   总府直中吟
   春塘台 亲临试士日。以总管侍卫。退赋一律。
   上目后苑旋跸。侍卫陪还。恭述短律。
   路上偶吟(时任淮阳)
   楼院路上
   登金水亭
   峡路
   到淮州
   阁夜书怀
   官斋漫兴
   州治春无桃李。惟梨花盛开。
   登高城带湖亭
   登海山亭
   奉呈巡相
   出百川洞
   题歇惺楼
   天逸台
   青鹤台效崔颢黄鹤楼体
   真珠潭
   普德窟
   酬广平宰
   感吟
   次晚渔亭韵
   寄广平宰
   卧治轩赋得星字
   又得奇字
   蓬莱阁晚眺
   过和川
   登摩辉岭
   入万瀑洞。坐盘石俯黑龙潭。
   向百川洞
   白塔洞口
   歇惺楼夜吟视同游
   赠歙谷丁使君(载运)
   题龙华寺
   陈章乞骸。 圣批不许。
   过苧洞悼亡有述(俞承旨恒柱古宅也。)
   庄献世子迁园挽
   次丁参议(范祖)韵却寄
   霖热遣闷寄丁参议
   郑奉朝贺(述祚)
   次宁越李使君(东郁)锦江亭䪨却寄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八
 诗○五言排律
   夜坐书怀口号。次杜偶题二十二韵。
   敲冰引泉入池。次杜北池临眺韵。
   中夜述店怀二十韵
   县斋书怀三十二韵
   涧斋书怀。简沙洲尹耳实六十韵。
   灯下走草。次玉西李进士(▣▣)百韵长律。
   寄问蔡持平伯规三陟谪居之作四十韵
   晚峰先生朴同知(宗儒)挽二十韵
   奉寄洪承旨(重孝)三十韵
   涧亭春日。次杜十韵。与李叔升同赋。
   谢韩明府人日见饷松醪肴核之惠。三十四韵。
   咏接木
   和李承旨(家焕)花江谪中见视二十八韵
 诗○七言排律
   权梁山(万)挽百韵
   赵大司谏(𪬵)
   白马江上走草江字没䪨
   希庵蔡先生(彭胤)挽百韵
 诗○五言古诗
   苦热
   柳氏子
   旱
   雨
   寄书尹汝刚(毅中)借东文选一帙。用杜诗男儿须读五车书为䪨。古体七首。兼叙意中事一二。
   赠李圣俞(师言)
   除日次挹翠轩独酌韵
   葭荻
   荡子妻行
   代人哭金处士(厚庆)
   寄尹汝刚
   暵乾叹
   登高山。次杜寻范十隐居韵。
   拟古(六首)
   赠别申友圣渊
   饮马长城窟行
   春至次杜游龙门韵
   题盆梅。次杜赠李白韵。
   咏竹。次杜望岳韵。
   李典簿(世翼)
   古槐
   谒关王庙
   对菊
   寄枫皋
   前出塞
   朴奉朝贺(弼琦)(代人作)
   王昭君
   蔡文姬
   班婕妤
   族侄廷瑞赠木瓜。诗以谢之。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九
 诗○五言古诗
   洪原道中
   山城院
   朝别吉州向七宝山作
   踰朴达峙
   游七宝山。夜宿开心寺。纪事有作。
   赤岛(昔 翼祖避胡欲往赤岛。水深无船。追兵在后。水忽自退。 翼祖既渡后。水复大至。胡兵退去。)
   射侯篇
   游龟潭纪事
   晨谒白云洞书院
   仙飞花
   蚤作
   乞花诗示池命达
   拥炉
   洪判书(重孝)
   可幸(时任三陟)
   金城店夜逢上元
   楸池岭
   泛舟三日浦
   次金城宰寄视韵
   松耳
   石耳
   退食联句
   听雨联句(依退食体)
 诗○七言古诗
   十月一日。失意南归。留别洛社诸益。夕次竹院访妻子。留卧数日。山中玩物。有羁旅之思思亲之念。仍述长句。
   记梦
   朱雀腾蛇杖引
   养鱼
   题杜子美王宰画山水图歌后
   君不见
   山水歌赠人
   题春游录后
   寄贺尹友汝刚生第二子申羊酒里情
   题柳岫云墨竹八叠后
   代人哭啇州赵佥知(世垕)
   悬灯旅舍。客意多绪。取子美境非吾土倦登临一句为韵。谩述古语。(七首)
   悲清海
   石琅玕歌
   凤沙郑上舍斑竹杖歌(并序)
   异鸟歌(为清潭孝子朴泰星作)
   侍中台歌
   摩云岭上望海醉歌
   关月歌。送别蔡伯规西归。
   竹岭歌
   宋公坛歌
   多大浦壮关楼观打鱼歌
   官多马歌简祥云吴丞
   画狮行
   次蜀道难
   申进士(培渊)
   浩浩饮浩浩歌
   钓龙台歌
   落花岩歌
   君马黄。赠别李叔升。
   洪判书(名汉)
   申承旨(光洙)
   黄池歌
   眉叟先生东海碑歌
   白头山歌。送震泽申文初北游。
   丛石亭歌
   养真驿路上望千佛洞(一名万物草)
   温井岭歌
   铁岭歌。送宗人(培夏)
   浮桥行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
 赋
   梦游南海赋(并序)
   放蝉赋
   鸣蚓赋
   骂谷虫赋
 俪文
   拟汉太子招商山四皓书(十八岁作)
   拟汉招田横诏
   临哭项王文
   拟汉命苏武太牢谒茂陵诏
   拟汉除萧望之左冯翊制
   拟汉赐董承衣带诏
   拟唐千金购求陆贽诏
 上梁文
   钟城涪溪书堂上梁文
   襄阳太平楼重修上梁文
   楚原驿馆上梁文
   三陟大成殿重修上梁文
   靖忠祠上梁文
   柞溪书堂上梁文
   平康有年亭上梁文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疏
   上 王世子论天灾时务书(辛未十月拜正言时。 东宫代理。)
   论赠给倭人礼单蔘料书(壬申三月。除接慰官。拟上书 东宫。不果上。)
   辞司书。闻亲疾径行书。(壬申七月除司书。陈书下乡。)
   辞持平论事书(壬申十二月随牌陈书。)
   辞持平径行论事书(壬申十二月)
   陈亲病辞持平书(癸酉正月在龙仁县道陈书)
   辞正言论圣学十图书
   雷异后引咎书
   雷异后陈戒书
   辞弼善书
   辞弼善。因亲疾径行书。
   辞辅德书(戊寅八月县道封章)
   辞执义疏(乙未三月县道陈疏)
   请改名疏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疏
   论朝祖礼疏(我朝丧礼。旧无朝祖之文。 英宗大王始定其礼。载于丧礼补编中。丙申 大行又命收议。久而未定。故进此疏到政院。而其日已有成命。从旧礼停废。疏不果上。)
   副校理时疏
   辞副校理疏
   左承旨辞新资疏
   辞大司谏疏(甲辰十一月)
   请致仕疏(戊申十月以大司谏陈疏)
   论事疏(戊申十一月以大司谏陈疏)
   辞备堂疏
   乞退疏
   请严惩讨疏
   论迁 园靷期疏(己酉七月以户曹参判陈疏)
   辞汉城判尹疏
   焚黄上来后引义陈恳疏
 经筵讲义
   [经筵讲义]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与李彝甫(秉延)
   答闻韶金生(宗德)
   与岭中士人论文书
   答李台甫(承延)论文书
   答玉西李进士(▣▣)
   寄丁斯文景任(志德)
   寄郑司谏玄老(恒龄)
   答郑司谏书
   答郑司谏书[又答]
   答郑司谏书[又答]
   答郑司谏书[又答]
   答郑司谏书[又答]
   寄洪应教子顺(乐命)
   答郑献纳孝善(述祚)
   答族弟(羽庆)别纸
   寄咸镜监司蔡伯规(济恭)
   寄安顺庵(鼎福)
   答安顺庵书
   与李定州(家焕)别纸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祭文
   祭任参议(珽)
   祭姨叔崔处士(仁裕)
   祭郑监司(玉)
   祭亡女李室文
   祭宗兄(弘庆)
   祭亡侄女崔室文
   哭朴处士(台甲)
   祭外舅退修斋申公文
   祭亡姊尹进士(鼎相)室内恭人文
   祭伯姊韩进士(德树)室内恭人文
   祭亡弟章叔文
   祭安兵使(宗奎)
   祭淑夫人高灵申氏文
   祭李进士(师言)
   祭洪判书(名汉)
   祭亡女洪室文
   祭姨兄崔佥知(炅)
   襄阳城门祈晴祭文
   襄阳雪岳山祈雨祭文
   雪岳食堂瀑祈雨祭文
   三涉凌波台祈雨祭文
   三陟龙湫祈雨祭文
   江陵青鹤洞祈雨祭文
   江陵万德峰祈雨祭文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祭文
   淮阳义馆岭祈雨祭文
   淮阳德津溟祈雨祭文
   淮阳府社祈雨祭文
   淮阳府稷祈雨祭文
   淮阳府社祈雨祭文
   淮阳府稷祈雨祭文
   淮阳城隍禳蝗祭文
 碑
   赠通政大夫工曹参议慕轩孙公墓碑铭
   赠嘉善大夫工曹参判东峰先生权公墓碑铭
   通政大夫掌隶院判决事耆斋姜公墓碑铭
   陜川郡戊申平难事迹碑
 志
   权知承文院副正字中直大夫申公墓志铭
   孝子 赠通德郎司宪府持平申公。恭人韩山李氏合葬墓志铭。
   处士丁公墓志铭
   成均进士丁公墓志铭
   处士丁公墓志铭
   祖考 赠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行通训大夫司䆃寺佥正府君墓志铭。
   懒云子洪公墓志铭
   亡弟司谏院正言君墓志铭
   亡子通德郎廷邻墓志铭
   亡女恭人完山李氏墓志铭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志
   崇禄大夫知中枢府事兼五卫都总府都总管李公墓志铭
   通训大夫行户曹佐郎崔公墓志铭
   通德郎郑公墓志铭
   晚峰先生朴公墓志铭
   玉果县监郑公墓志铭
   成均生员。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副总管松湖崔公墓志铭。
   通政大夫忠州牧使漫翁李公墓志铭
   平岩郑公墓志铭
   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金公墓志铭
   玉峰卢处士墓志铭
   直长赵公墓志铭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讷隐李公墓志铭
 碣
   通训大夫行礼曹正郎任公墓碣铭
   赠承政院左承旨松坡金公墓碣铭
   柏冈柳处士墓碣铭
   松岳柳处士墓碣铭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碣
   遁峰金公墓碣铭
   赠嘉善大夫户曹参判行 世子翊卫司翊赞李公墓碣铭
   户曹正郎知足堂权公墓碣铭
   陜川郡守龟峰权公墓碣铭
   日新堂李处士墓碣铭
   燕间堂金公墓碣铭
   龙潭任先生墓碣铭
   忍斋权公墓碣铭
   二愚堂权公墓碣铭
   赠户曹判书行青松府使崔公墓碣铭
 阴记
   枫庵文公碑阴记
 谥状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右赞成兼判义禁府事。行嘉善大夫龟城都护府使李公谥状。
 行状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子左宾客。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行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孔公行状。
   嘉善大夫同知中枢府事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高灵申公行状
   成均生员崔公行状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行状
   先考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经筵义禁府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春秋馆成均馆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行嘉义太夫刑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府君行状。
   南窗郑公行状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久庵金公行状
   成均进士文峰李公行状
 祝文
   庆州追远祠奉安祝文
   竹林先生升配告由祝文
   龟峰先生升配告由祝文
   滢川四贤祠奉安祝文
   滢川四贤祠常享祝文
   白村金先生奉安祝文
 哀辞
   商山李生哀辞
   李阳童哀辞(阳童。殇者之礼称。)
   郑秀才哀辞
   朴士受哀辞
   鸡林李义士招魂辞(并引)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序
   九老稧饮贺寿诗并序
   李秀才遗稿序
   代人和孝妇洪氏㫌闾庆喜席上诗韵并序
   送洪台(名汉)之任罗州并序
   五节殉难录序
   石北申圣渊瀛洲唱酬诗序
   李氏景远录序
   讱斋崔先生续集序
   桃村李先生实纪序(先生讳秀亨。羽溪人。顺兴士林。立祠于道溪。宁越彰节书院亦配享。)
   赠参判郑公实纪序(公讳大任。壬辰乱倡义兵。后登武科为体泉郡守。赠户曹参判。)
   骢马帖序
   随笔新抄序
   孙氏忠孝录序
   枫岩文先生(纬世)遗集序
   送丰川崔使君(光璧)诗并序
   敬斋洪先生(鲁)实纪序
   耕隐李先生遗事序(先生讳孟专。与渔溪赵先生旅,观澜元先生昊,梅月堂金先生时习,文斗成先生聃寿,秋江南先生孝温。并称为生六臣云。)
   送严生(尚宽)
   送洪侍郎(良浩)燕槎之行序
   李氏传家宝帖序
   退涧申公倡义录序
   佔毕斋
   善山金氏族谱序
   浮桥燕喜诗序
   龙洲赵先生年谱序
   送尹侍郎(尚东)以谢恩副使入燕序
   顺庵安君百选诗序
   峄阳文先生(景虎)遗集序
   敬次湖叟郑先生紫湖精舍诗韵并序
   白枣堂郑先生(玉良)名行录序
   旸溪郑公(好仁)遗稿序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记
   在涧亭记
   淡欢山记
   松亭记
   简素斋记
   杞井记
   不寐轩记
   苍山记
   慕轩记
   太平楼重修记
   天吼山记
   灵岩对月楼记
   习斋记
   镇川梅山书堂记
   景拙堂记
   百花庵记
   赠左承旨牛岩李先生遗墟碑阁记(军威县西于良谷。李公世宪所隐居也。子孙竖碑遗墟云。)
   渊渊楼记
   栖碧亭记
   白云亭记
   永报堂记
   刑部壁上蓬瀛图记
   登岗村记
   柏岩郑公旌闾记
   集敬楼记
   止庵记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记
   四仙亭重修记
   望岳亭记
   龙华亭记
   游艮溪记
   晚渔亭记
   龟冈书院讲堂记
   虎溪祠讲堂记
 跋
   赵氏家藏诗帖跋
   燕槎续咏跋
   含翠洪侍郎君择(秀辅)出塞录跋
   燕辽杂咏跋
   孝经重刊跋
   敬亭李先生遗集跋
 辨
   五国城辨
   朱子晚年定论辨
   王鲁斋人心道心图辨
   日食辨
 传
   孝烈传
   竹林节士传
   郑烈士传
   李义士传
   慎义士传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论
   礼乐论
   春秋论
   名节论
   理势论
   夷狄论[上]
   夷狄论[下]
   范增论
   留侯论
   田横论
   封建论
   河道论
 奏
   拟上金城方略奏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赞
   假寐赞
 铭
   房室杂铭
   三德枕铭
   食堂瀑铭
 说
   二剑说
   墓祭说
   土莲说
 杂著
   马讽(十九岁作)
   节戒
   送白云翁游天磨山赠牍
   马骑士事后题
   坡谷遗稿重刊小识
   重言
   题司马温公碑后
   非非国语
   题萧仆赞后
   蔓川卷后题
   题东华子诗卷后(洪判书良浩号东华)
   题罗池庙碑后
   论曼倩神异经
   论大学次序
   琴张曾晰
   子贡
   文王
   周公
   六十四卦
   襄阳乡校劝谕文
   襄阳乡校小学问目
   答襄阳乡校小学问目
   答或人问目
   天学问答
   题郑玄老简牍后
   题柏岩郑公诗冢碑后
   题李令国华(重馥)金刚诗三百韵后
   题岫云墨竹障
   题临瀛崔生(元复)论易诗后
   青州乡俗告谕文
   淮惕谕俗文
艮翁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附录
 闻见录
   家庭闻见录[李升镇]
艮翁集跋
 跋
   艮翁先生文集跋[李之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