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霅桥集卷五 第 x 页
霅桥集卷五
跋
跋
霅桥集卷五 第 520H 页
书姜翊周战国策抄后
榛楚之荒秽也。而木为数仞之高难也。沟洫之断裂也。而水为百里之远难也。人之卑也。独无榛楚乎。人之微也。独无沟洫乎。卑于能耸然有自高。微于能决然有自远。顾不为难乎哉。余之到鹤城也。识姜翊周义尊。义尊于其辈流中。殆可谓高远不常者也。翰墨波驰。葩叶映人。抑亦场屋之豪乎。间者义尊写国策之选者若干。将读习焉。学为先秦文。问可不可于余。余曰可矣。义尊勉之哉。木能数仞。固高于榛楚矣。视百仞之干何如也。水能百里。固远于沟洫矣。视万里之流何如也。数仞而十仞。十仞而百仞。莫汝禁也。百里而千里。千里而万里。莫汝沮也。义尊勉之哉。
书季华手写孙武书后
谓牧之,圣俞何如人哉。吾见其诗矣。以唐宋之盛而能辉然有立。盖皆诗人之秀也。顾志于兵。皆注孙武事。彼必自肯以知兵焉。呜呼。兵岂易知者耶。设令知之。及于用。果能无坏误耶。吾谓诗人大抵喜谈兵。夫兵书亦纸上有字耳。纸上字非诗人所难晓。且诗人
榛楚之荒秽也。而木为数仞之高难也。沟洫之断裂也。而水为百里之远难也。人之卑也。独无榛楚乎。人之微也。独无沟洫乎。卑于能耸然有自高。微于能决然有自远。顾不为难乎哉。余之到鹤城也。识姜翊周义尊。义尊于其辈流中。殆可谓高远不常者也。翰墨波驰。葩叶映人。抑亦场屋之豪乎。间者义尊写国策之选者若干。将读习焉。学为先秦文。问可不可于余。余曰可矣。义尊勉之哉。木能数仞。固高于榛楚矣。视百仞之干何如也。水能百里。固远于沟洫矣。视万里之流何如也。数仞而十仞。十仞而百仞。莫汝禁也。百里而千里。千里而万里。莫汝沮也。义尊勉之哉。
书季华手写孙武书后
谓牧之,圣俞何如人哉。吾见其诗矣。以唐宋之盛而能辉然有立。盖皆诗人之秀也。顾志于兵。皆注孙武事。彼必自肯以知兵焉。呜呼。兵岂易知者耶。设令知之。及于用。果能无坏误耶。吾谓诗人大抵喜谈兵。夫兵书亦纸上有字耳。纸上字非诗人所难晓。且诗人
霅桥集卷五 第 520L 页
多爱奇好壮。而兵者视天下事。独若奇壮焉。此诗人之所以喜谈兵者也。然爱奇好壮。已是用兵之大忌。且按易以水象兵。兵非一定而不变者。奈何信故纸以为胜败之政也。是故诗人而喜兵者。吾谓不可用。用之临睨风云。歌咏山河则可矣。无不误人之事。吾弟季华好读书。年少有诗声。近好为兵谈。手写孙武书。常左右焉。自谓非诗人。人视之。脱然亦诗人耳。吾不知也。其于兵与牧之,圣俞。抑岂有不同者欤。吾爱其诗淡荡有逸气。如烟洲月渚。春水方长。一二年习之。殆乎与牧之,圣俞上下。此则盖无疑。
书朴思伯所藏李白诗后
士有抱奇异。俯视当世。而一生坎壈。甘受饥寒。抵死不自见。声尘寂寞。呜呼其可惜也。近者见朴思伯。思伯示余行草一册书李白诗者。笔势飞动。大似杨蓬莱。然不知其为谁氏书也。思伯之先大夫清州公宰高灵时。有老人流离道路。公怜而馆之。将去。为书此而去。盖其姓名不传。古语曰。书心画也。君子小人可见。苏子瞻亦谓小人书虽工。其神精终有睢盱侧媚之态。子瞻既知之矣。顾其书亦不免睢盱侧媚何哉。子瞻小人也。始知心之所形有不可彊饰者。今此书
书朴思伯所藏李白诗后
士有抱奇异。俯视当世。而一生坎壈。甘受饥寒。抵死不自见。声尘寂寞。呜呼其可惜也。近者见朴思伯。思伯示余行草一册书李白诗者。笔势飞动。大似杨蓬莱。然不知其为谁氏书也。思伯之先大夫清州公宰高灵时。有老人流离道路。公怜而馆之。将去。为书此而去。盖其姓名不传。古语曰。书心画也。君子小人可见。苏子瞻亦谓小人书虽工。其神精终有睢盱侧媚之态。子瞻既知之矣。顾其书亦不免睢盱侧媚何哉。子瞻小人也。始知心之所形有不可彊饰者。今此书
霅桥集卷五 第 521H 页
高洁无累。云飞水动。尽一卷。不见俗点尘画妩媚之气。亦可以想见其人也。吁可敬矣。同时有李再春之清雄。稍晚有李宜炳之雅丽。尹淳之浓艳。皆有名声传于天下。而品此书当在二李之间。顾翳然自废于山海虚荒之中何也。闻柳琳之族父。有穷独无家而寄于琳者。琳之为县为郡。未尝不与俱。及其节度关西。又与俱。盖眠食而已。事巨细一无所与。琳虽厚养之。不失族子之礼。然不知其有才也。丙子之乱。王城危急。关西巡察使洪命耇。与琳并举兵赴援。琳行辞于族父。族父请与俱。琳曰俱死无益也。苦留之。其族父不听。强与俱。至金化。军于柏田。遇虏兵与战。虏兵三道并进。玄甲蔽野。转眄之顷。已歼洪军。巡察死之。专向柏田。琳恇㥘仆地。喑不能言。其族父即取其鼓鼓之。取其麾麾之。赫然临阵。奋釰督战。无一人敢顾。人人殊死战。遂大破贼。杀其大将。乃起琳而告以善后之策。逃去不复见。此则今义州尹韩德弼言之。韩氏世卿。而义州沈重有时望。其言宜信。呜呼。此两人者所能虽异。而其为超绝于人则同也。其穷困不遇而含光戢采。不求人知亦同。呜乎。贫穷固命也。且人固有能有不能。故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附实之
霅桥集卷五 第 521L 页
名。清士之所欲也。彼犹视之如蝇喧蛙聒惟恐其或近。则况于富贵利达乎哉。彼有所不为也决矣。呜呼。可谓高士。余遂请于思伯。为识数语于册末如此。
书阮籍咏怀诗后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章。其反于魏晋之际。而感郁悲伤者。十盖七八矣。阮氏固魏之世臣。而籍与司马氏游。乃其用心如此。可不谓贤乎。顾其为言也。以君臣之情。为不可忍于欺夺而未尝一言。义分之截然不可犯何哉。籍为庄周之道者也。尝作大人传。彼盖以大人自处。而视天下如手掌。视人物如虮虱。谓君臣之分区区不足守也。特以司马之于曹氏也。背其忍死之顾言。扼其抱项之孤儿。为奸悖凶忍。而非人之情也。非大人之所可与也。夫使欺君者比于欺人。贼君者同于贼人。则是君不足以为臣之纲。而臣不足以死于君事也。由此而倡于九州。九州之俗当如何也。由此而传于后世。后世之风当如何也。王衍怡然于东海石勒之难。谢安恬然于桓温符坚之患。呜呼。此其皆学阮籍之所谓大人者乎。异端邪说。祸于人世每如是。深可惧哉。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登东山而小鲁。然入公门。鞠躬如不容。摄斋升堂。屏气似不
书阮籍咏怀诗后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章。其反于魏晋之际。而感郁悲伤者。十盖七八矣。阮氏固魏之世臣。而籍与司马氏游。乃其用心如此。可不谓贤乎。顾其为言也。以君臣之情。为不可忍于欺夺而未尝一言。义分之截然不可犯何哉。籍为庄周之道者也。尝作大人传。彼盖以大人自处。而视天下如手掌。视人物如虮虱。谓君臣之分区区不足守也。特以司马之于曹氏也。背其忍死之顾言。扼其抱项之孤儿。为奸悖凶忍。而非人之情也。非大人之所可与也。夫使欺君者比于欺人。贼君者同于贼人。则是君不足以为臣之纲。而臣不足以死于君事也。由此而倡于九州。九州之俗当如何也。由此而传于后世。后世之风当如何也。王衍怡然于东海石勒之难。谢安恬然于桓温符坚之患。呜呼。此其皆学阮籍之所谓大人者乎。异端邪说。祸于人世每如是。深可惧哉。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登东山而小鲁。然入公门。鞠躬如不容。摄斋升堂。屏气似不
霅桥集卷五 第 522H 页
息。盖与天地合其德矣。德莫大于君臣之敬。与日月合其明矣。明莫先于人伦之察。呜呼。此之谓大人乎哉。
题李东常所书李白诗卷后
李白长句一大卷。忠州李东常之书也。忠州豁然有大山水。而笔峰罗立于东南。自古出雄文法书。如任强首金生是也。近古于书有李再春。魁奇无敌于天下。东常在再春之时。能有书声。岂不难哉。盖以敏妙见推。一日能七八万字。常曰一字百金。勒之玉石。宣诸庙朝。则敢议李保宁哉。虽然。嘉日良地。神閒气定。保宁尚有所待耳。至于龙湾出师。辽海伐罪。风沙腾天。云雪扑人。楯鼻磨墨。马鞍草檄。一挥千纸。字字圆成。可以散之于九州者。则非吾莫能为也。时则士类恒为北伐之议。故东常之言如此。再春尝宰保宁。保宁闻之一笑。然亦可其能。华阳宋先生遗集三百馀卷。皆在乱草中。士类推东常翻写。数月之内。恢恢乎有馀力。朝议以其有功于斯文。将爵之未及而东常卒。呜乎可惜也已。
书管子后
管子之书。非管子所著也。其货诸能者而为之乎。著
题李东常所书李白诗卷后
李白长句一大卷。忠州李东常之书也。忠州豁然有大山水。而笔峰罗立于东南。自古出雄文法书。如任强首金生是也。近古于书有李再春。魁奇无敌于天下。东常在再春之时。能有书声。岂不难哉。盖以敏妙见推。一日能七八万字。常曰一字百金。勒之玉石。宣诸庙朝。则敢议李保宁哉。虽然。嘉日良地。神閒气定。保宁尚有所待耳。至于龙湾出师。辽海伐罪。风沙腾天。云雪扑人。楯鼻磨墨。马鞍草檄。一挥千纸。字字圆成。可以散之于九州者。则非吾莫能为也。时则士类恒为北伐之议。故东常之言如此。再春尝宰保宁。保宁闻之一笑。然亦可其能。华阳宋先生遗集三百馀卷。皆在乱草中。士类推东常翻写。数月之内。恢恢乎有馀力。朝议以其有功于斯文。将爵之未及而东常卒。呜乎可惜也已。
书管子后
管子之书。非管子所著也。其货诸能者而为之乎。著
霅桥集卷五 第 522L 页
书立事。自古不能两之。管子四十年用齐。实握天下之事。细大无不关心。何暇湛思刻意。鍊字琢句。为垂耀万世之书哉。管子智而贪者也。既擅当世之大功。又欲以著述。取千载名。故邀文学之士。馆之门下。使专于著作。而敛群精会众秀。掩其成能而有之如是也。夫不韦之吕览。刘安之鸿烈。无乃用管子之馀智耶。
书闵文忠公奏议后
易大传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盖天有常道而其用气也。必和于不逆乎天者。故顺斯获天之助矣。人有恒心而其用情也。必合于不诬乎人者。故信斯获人之助矣。天人和合而并助。福庆不求而自臻。虽或挫于消闭之时。拶于凶慝之势。而阳运有复。公议有定。何尝不竟其助而善其成乎。若矫诬之徒。奸逆之党。则自其未发而已得罪于天人。虽能萃同恶之祸心。衅一时之害气。以逞倾夺专擅之欲。而逆天之甚。诬人之极。阴诛显戮。已踵其后。恶草难锄。锄必穷其本。毒兽难狝。狝必尽其类。故小人之败。不为天人所顾藉。所谓无号之凶是也。上下数千载。观乎顺逆之效信诬之验。未始不如此。吁可畏哉。我
书闵文忠公奏议后
易大传曰。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盖天有常道而其用气也。必和于不逆乎天者。故顺斯获天之助矣。人有恒心而其用情也。必合于不诬乎人者。故信斯获人之助矣。天人和合而并助。福庆不求而自臻。虽或挫于消闭之时。拶于凶慝之势。而阳运有复。公议有定。何尝不竟其助而善其成乎。若矫诬之徒。奸逆之党。则自其未发而已得罪于天人。虽能萃同恶之祸心。衅一时之害气。以逞倾夺专擅之欲。而逆天之甚。诬人之极。阴诛显戮。已踵其后。恶草难锄。锄必穷其本。毒兽难狝。狝必尽其类。故小人之败。不为天人所顾藉。所谓无号之凶是也。上下数千载。观乎顺逆之效信诬之验。未始不如此。吁可畏哉。我
霅桥集卷五 第 523H 页
先正闵文忠公。所性忠雅。而家学醇正。明识贞操。卓然名世。自 肃庙时。已为朝野所想望。逮 景庙初服。举国忧储位之旷。公与诸大臣协议以为三宗血脉。在下惟 当宁一人。不可以他求。遂建白于 朝。册为世弟。举国欢然无间。而一种奸凶。以功非由己而妒恶之。且患淑类秉国。己不得专恣。乃阴结掖㜎权宦。偷据机要。大起诬狱。动摇东宫。戕败士类。而四相三将。舍权授命。公亦斥囚南荒。危死朝暮。当是时也。群慝扬扬自以为得计。 景庙雅有愆候。日以沈痼。医药告穷。而四年大渐之际。群凶秘讳。要诬 东朝。为异日犯顺之地。天乎痛哉。此何时也。而小人乃有暇而设巧惨之谋。 当宁既嗣位。徵庸旧人。而公亦汇升岩廊。首发辨诬讨逆之议而诛讨方行。自 上包容。实多遗漏。公以去就争之。顾不可。三年。凶党又闯机据权而公又窜。四年。伏戎大作。旋自破散。伏王诛。而公则召还。炯炯有忧。数陈沐浴之请而终不可。公乃老。数岁而考终。三十一年。贼谋大觉。 天诛乃讫。距公之没。已二十年矣。盖自乙巳至于乙亥。未满三纪。而诬逆之贼。次第伏诛。其幸免者。烂中自毙。又无血类。天人之所不容。其为祸罚。皆自己致之。尚
霅桥集卷五 第 523L 页
谁咎哉。向者庙谟众君子其拱手而就死者。 悯恩优渥。舆诵洋溢。而馀禄礼注于子孙。如公之间关十五年。蹙然有不展之叹者。虽以国事之未匡于目前为忧恨。而即其身家之事。则康宁寿考。子姓蕃昌。历三世富贵。国人尚谓之未艾也。呜乎。为人臣子。为其所当为而不顾祸福者。果如何哉。窃尝有闻于隐居而傍瞷者矣。我 孝宗用国于创残之馀。而培养士民。巩固邦基。赫然为尊王攘狄之具。实是中兴之英主。 显宗儒雅守成。 肃宗继享太平。三朝仁义渐摩八十年。兆庶歌咏。至于今不衰。方 景庙议储。孰忍外三宗之绪耶。以此论之则顺逆判矣。 东朝之慈覆。 景庙之孝友。 当宁之克弟。国人之所共知也。而 景庙之弥年弗豫。驯至凭几之时。凶党擅国。已三年矣。蟠结中外。医奄奚隶。无非其人者。而其不具待药之恒礼。则乘机而诬上也。公之十年忉怛。要辨此诬者。其言凿凿。信而有徵。天地鬼神。实与知之。以此论之。则信诬所分。又何疑哉。呜乎。谓天可以云呼雾斥。谓人可以草排木转。而区区智力。无所不能则已。苟不免以荡荡者谓有神。总总者谓有灵。则此之顺而彼乃逆矣。此之信而彼乃诬矣。上之所倾。下
霅桥集卷五 第 524H 页
所伐。宜乎其在彼而卒之以祸也。上之所祐。下之所附。宜乎其在此而成之以福也。公以法家。雅重于世。而立朝事言。为一国所矜式。顾不以文用自擅。故平生著述。仅有若干卷。而其关于国体民义者。精白简当。可行于天下。而乙巳以后辨诬讨逆诸疏劄。出于痛迫愤郁之衷。而尤为正人君子所感诵。近者公之嗣孙百顺关西伯百祥。梓行公奏议十卷。而他诗文不与焉。岂所谓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者耶。国是既大定。而士民曾亦无所不悟。然戊乙之诛诬逆。其枝裔之流徙边荒者。讹惑蚩氓而玷累日月之光多矣。使是集广布四遐之乡。则必将开其蔽而淑其中。怀毒伺难之辈。顾影单孑而无蚍蜉之助。呜乎。此亦思顺履信之举乎哉。
霅桥集卷五
说
明德说
天之予人者。岂偶然哉。天有生矣。地有成矣。其生也须有理焉。其成也须有治焉。而二者之责。专付于人焉。为人之责。专付于其心焉。故人之心圣人谓之明德。呜乎。人之所受于天者大矣。天地之气。其盛而正者阳也。阳之正而盛者火也。故阴为物而阳为人。土
霅桥集卷五
说
明德说
天之予人者。岂偶然哉。天有生矣。地有成矣。其生也须有理焉。其成也须有治焉。而二者之责。专付于人焉。为人之责。专付于其心焉。故人之心圣人谓之明德。呜乎。人之所受于天者大矣。天地之气。其盛而正者阳也。阳之正而盛者火也。故阴为物而阳为人。土
霅桥集卷五 第 524L 页
为脾而金为肺。水为肾木为肝而火为心。心者乃阳之阳而正之正也。凡物之美。莫贵于中。而人在天地之中。心在人身之中。是又中之中而贵之贵也。夫大虚之谓理也。而虚无所不在而无所不体。理无所不在而无所不体。顾其发用也在于最要者。则其于人也非心而何。故毛发皮肤。牙齿爪甲。无非受仁义礼智信者也。而惟在于心者。为能应万物而制万事耳。是既阳之阳矣。正之正而中之中矣。理于是乎用而道于是乎生矣。天地之用。莫要于此矣。天地之物。莫贵于此矣。名之曰明德。不亦宜乎。无古无今。无远无近。凡为人者莫不有此矣。或为尧舜。或为行路。或为桀纣。凡有心者大抵无不同矣。而理一也。果无不同者矣。顾气则一而二。二而又二。二而五。五而又五。二五之辨。至于亿万而不可数矣。故同是人也。人之品有亿万不同矣。同是心也。心之气亦惟亿万不同矣。白之为白同也。细辨之则白亦万状。明之为明同也。详言之则明亦千品。既为阳也。而阳又具阴阳焉。既为火也。而火又具五行焉。其变无穷。其体无常。所以不可以同也。故其有明德则人之所同也。其为明德则逐人而殊矣。是故有生知安行者。有学知利行者。
霅桥集卷五 第 525H 页
有困知勉行者。有困而不知勉焉者。实有千差万别。不可以同之者矣。然以理之无异。而因其明之大同。用化其品之殊。则人皆可以全此德。而人皆可以称天之职矣。
山中杂说
余之读书于雉岳。时与禅僧。践荦确而涉潺湲。摩挲云木。采掇名药。有所荧然而微觉。郁然而长叹也。为之说二章。药有喜生于崖石者。喜生于土皋者。各于所喜生而聚焉。必有其类之最大者。老于其所而后。新芽稚丛。争旧竞长。得全其地养。得遂其天受。得以胜他杂种之干其间者。盖精灵之所融通。气燄之所薰烝。皆以真实积久之力而能然也欤。呜乎。有用粗道浅德而轻为讲师。其精燄未足以动人矣。其于晚学何。其于异端何哉。
木有可于栋宇者。可于舡樯者。丛积于深山邃谷。而森然老于云间。至有风倒水蹶火伤自枯。而终不为工师所顾者多矣。而翔天之屋。踔海之舟。急于求材。而每患无可用者。亦独何哉。屋无以庇安神人。舟无以全济民物。使夫杰大正直。宜屋宜舟之干。徒自朽烂于山壑中。惜矣。呜乎。木不自见。而求木者未尝至。
山中杂说
余之读书于雉岳。时与禅僧。践荦确而涉潺湲。摩挲云木。采掇名药。有所荧然而微觉。郁然而长叹也。为之说二章。药有喜生于崖石者。喜生于土皋者。各于所喜生而聚焉。必有其类之最大者。老于其所而后。新芽稚丛。争旧竞长。得全其地养。得遂其天受。得以胜他杂种之干其间者。盖精灵之所融通。气燄之所薰烝。皆以真实积久之力而能然也欤。呜乎。有用粗道浅德而轻为讲师。其精燄未足以动人矣。其于晚学何。其于异端何哉。
木有可于栋宇者。可于舡樯者。丛积于深山邃谷。而森然老于云间。至有风倒水蹶火伤自枯。而终不为工师所顾者多矣。而翔天之屋。踔海之舟。急于求材。而每患无可用者。亦独何哉。屋无以庇安神人。舟无以全济民物。使夫杰大正直。宜屋宜舟之干。徒自朽烂于山壑中。惜矣。呜乎。木不自见。而求木者未尝至。
霅桥集卷五 第 525L 页
士不自言。而求士者未能识则一山之木。一世之士。出为时用。得显其才者。盖千万而仅能一二耳。呜呼。慎无轻槁落未达之士。
霅桥集卷五
论
论王猛
史。北海王猛有大志。隐居华阴。卒之服事氐秦。为名将相。有大功。方其隐居也。晋桓温伐秦入长安。猛就见之。及温还。欲与猛俱。猛辞之。盖晋于斯时。僻远保江沱。上下恬焉日久。无激砺开拓之志。志士无所用其才。且其地势委下。兵轻马弱。加以俗尚浮放。不可以法制率之。率以即戎又不可。使猛而之晋者。幸而为将相。定不能申其志也。初况毋幸于为将为相耶。且大贾之居必通邑。黠兽之起乘荒林。则当五胡翻乱而未定。在华河用武之地。恢奇之材。其有所待乎此。猛之所以不之于晋也。后果得符坚为君。而毕伸文武之用。据函夏而降戎羯役西羌。暨凉南取梁益。方天下之争也。四而割其三。完而治之。可谓能矣。猛之所待者。殆于是乎遂矣。夫士之久晦处。养其才气。固将以有事也。噫。以天下之才。当天下之方乱。抑何能掩闭不试。寂寂而泣死也。则猛之悉才事秦。割据万
霅桥集卷五
论
论王猛
史。北海王猛有大志。隐居华阴。卒之服事氐秦。为名将相。有大功。方其隐居也。晋桓温伐秦入长安。猛就见之。及温还。欲与猛俱。猛辞之。盖晋于斯时。僻远保江沱。上下恬焉日久。无激砺开拓之志。志士无所用其才。且其地势委下。兵轻马弱。加以俗尚浮放。不可以法制率之。率以即戎又不可。使猛而之晋者。幸而为将相。定不能申其志也。初况毋幸于为将为相耶。且大贾之居必通邑。黠兽之起乘荒林。则当五胡翻乱而未定。在华河用武之地。恢奇之材。其有所待乎此。猛之所以不之于晋也。后果得符坚为君。而毕伸文武之用。据函夏而降戎羯役西羌。暨凉南取梁益。方天下之争也。四而割其三。完而治之。可谓能矣。猛之所待者。殆于是乎遂矣。夫士之久晦处。养其才气。固将以有事也。噫。以天下之才。当天下之方乱。抑何能掩闭不试。寂寂而泣死也。则猛之悉才事秦。割据万
霅桥集卷五 第 526H 页
里。暂安民物者。不必为不可也。虽然。符坚氐也。猛华人。华而臣于氐可乎。氐于华犹兽之于人。人而臣兽而君。纵与有功。亦焉足道也。矻矻二十年。毙而乃已。乃为兽秦之功臣。惜哉猛乎。惜哉猛乎。孰与夫脱而归晋。奉正朔为民。夫生而为华人。死而为华鬼。所谓得正而毙。吾斯已矣。不必为将为相。而大用才立事。即令一竹竿。偃仰于三江五湖之中。不亦善乎其为天下之士也。呜乎不此之为。而为臣于彼氐何也。此才多而不学之过也。无可道者。无可道者。猛之自秦伐燕也。战数万兵。破潞川三十万之众。方其撝而陈之。整而誓之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专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悉力斋致死。有进无退。兵皆踊跃而竞进。此其雄情爽槩。千载可想。独所谓受恩而为之驱驰者。奈禽兽之国何。余读史至此。未尝不掷卷而笑也。呜呼。果无可道者。
吕甥论
虑于远者。成之迟而事则完焉。见于近者。成之速而事则歉焉。盖从古而然矣。按春秋。晋侯絷于秦。秦与之平而许归晋侯。晋侯召吕甥。使之迎己。谓吕甥宜不一日淹于国而遬遬然趍秦。受晋侯以东。此之为而
吕甥论
虑于远者。成之迟而事则完焉。见于近者。成之速而事则歉焉。盖从古而然矣。按春秋。晋侯絷于秦。秦与之平而许归晋侯。晋侯召吕甥。使之迎己。谓吕甥宜不一日淹于国而遬遬然趍秦。受晋侯以东。此之为而
霅桥集卷五 第 526L 页
无他为也。见秦伯。宜有谢以行成。有请以遄返。此之言而无他言也。顾吕甥矫君之命。赏国人。若将立子圉。作州兵迁延。有为于国中。似不欲迎君而归者。久而后。西赴对秦伯。乃云小人拟立圉曰必报雠。小人举国之民也。君子其仕者也云。君子待秦命曰必报德。此其言为果欲如何也。呜呼。我知之矣。吕甥之虑远矣。呜乎甚哉。当时秦晋之相怨也。且秦何厌之有。非郡县晋。其意未必足也。设令吕甥颠蹶而赴。迎君之命。仆仆而谢归君之言。受君以归。犹恐不遄。则秦其攸然而释之。洒然而还之。如归所托。而不责厚赂耶。始者以邻比姻好。置君于丧。而尚取五城之赂。况抗为敌国。干戈交恶之后。而活君于死。返君于俘。其责赂也。岂但如置君之时而已乎。将多而求二晋之一。少而求三晋之一。且以惠公为何如人也。自外而入。承父而立。尚赂五城于入之立之者。况危杀而生之。既俘而返之。失身而有身。失国而有国。其于割晋而赂秦也。肯惜二国之一三国之一也哉。将朝求而夕纳。朝纳而夕返。返于国则必极矣。其如割国何。成之速而事则歉者。此类之谓也。吕甥非见于近矣。岂为之哉。闻归君而使迎君。濡需而不亟西。则秦伯必
霅桥集卷五 第 527H 页
疑其非急于君也。赏于国而结人民。作州兵壮武卫。无君有君。拟立子圉。则秦伯必闻之而仄然矣。言之也。曰独二三子。庶乎其归君。有望于秦。而民将立新君作兵甲。举国捍然西雠秦争死。则秦伯之中必不觉其瞿然而自失矣。彼将有君矣。吾所操者咸阳一布衣。留之何益于我也。将归一布衣。亦何所责赂耶。此所以君复虽迟。而国完无缺者也。孰为此虑非吕甥乎。呜乎其远矣哉。
房玄龄论
易大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盖所以宝其位者。为可以展其德也。非以富贵显严。为足以自利而自大也。若悖于德而苟取其位则罪也。乌在其为宝哉。故杀一不辜。行一不义而得天下。君子有不为。呜乎。天下果何物也。使之左手据天下之图而断右手。右手执天下之券而斫左手者。虽天下之至愚。必不为也。则天下之轻于一手也亦明矣。呜乎。手者乃身之末也。古人有宁毙其身。而不忍杀不辜。不忍行不义者。岂不又以身死为轻而德死为重也哉。呜乎。一手重于天下。一身多于一手。而心德之大。又非身体所可方矣。人之心德既最大。而天下君相
房玄龄论
易大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盖所以宝其位者。为可以展其德也。非以富贵显严。为足以自利而自大也。若悖于德而苟取其位则罪也。乌在其为宝哉。故杀一不辜。行一不义而得天下。君子有不为。呜乎。天下果何物也。使之左手据天下之图而断右手。右手执天下之券而斫左手者。虽天下之至愚。必不为也。则天下之轻于一手也亦明矣。呜乎。手者乃身之末也。古人有宁毙其身。而不忍杀不辜。不忍行不义者。岂不又以身死为轻而德死为重也哉。呜乎。一手重于天下。一身多于一手。而心德之大。又非身体所可方矣。人之心德既最大。而天下君相
霅桥集卷五 第 527L 页
之位。藐乎其最小。则弃德而趋位。为奸为凶者。彼何人哉。其尚为知类也乎。且夫德则天之所均赋于人者也。位则天之所简畀于人者也。是以德之成毁在我。而位之得失有命。在我者君子之所自勉也。有命者君子之所无与也。要其有命而懋其在我者。已为非矣。况悖其在我而图其有命者哉。自古奸魁凶俦。相与悉心竭力。悖其德而图大位者。皆无足言者。而惜乎唐太宗。乃旷世之英雄也。足与之学天地之大德。而以房玄龄之颇知学术。辅而翼之者。乃规取大位而酷败厥德。遂与为奸凶之流。虽则力于平治。晚盖其愆。而害兄弟逼君父。所本者悖矣。何以与四海之民。胥匡以生也哉。故其政苟而其效浅。既无以追盛王之治。而一传为聚麀呜牝之乱。呜乎痛哉。方太宗之忧建成之难也。为玄龄者当告之曰。一簟食一豆羹。得之则生。不得则死。然紾兄之臂而夺之食。人皆有不为也。九州之富。万乘之贵。何关于死生。则九州万乘。盖亦有时乎轻于箪食豆羹矣。今必欲得之。恶必有大于紾兄之臂者。决不可为也。动兵辇毂。推刃兄弟。则君父必怖。怖。必禅大位。是其所夺。不独于兄也。尧舜之履位何如。而协和天下。亦何如哉。为君
霅桥集卷五 第 528H 页
尽人道。方率天下而循人道。孝悌者人道之本也。故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今若悖尧舜之道。而徒取尧舜之位。何以治天下。天下固无论已。不孝不弟。顾何以为人。不如敛手受死之为愈也。然又不忍以不友之罪。归之兄弟。不慈之过。归之君父。则愿从大王。逃之宽閒之野。讲诵诗书。浮游云水。终吾生而徜徉。彼区区天下之挤与建成者。宁多于箪食豆羹而足以芥蒂于胸中哉。虽然。饥渴之于簟食豆羹。亦有命焉。况于天下之于匹夫乎。求之未必得。辞之未必不得。天之不以命于大王耶。逆以求之。徒为鲸鲵。天之既以命于大王耶。天下之事。将未可知。而讴歌狱讼。必有所归。拱手而避之。必且不免。愿大王自顺人道而已。诚如此言。则太宗明睿。必也翻然听从。而遂与为尧舜之学矣。顾当是时衅搆并大事机方急。虽欲逃而恐不能万全。为玄龄计者。当于天策开府之初。有以镌太宗也。盖天策上将。非臣子之所敢据。而十八学士。非侯馆之所敢擅。既功略盖世。威焰熏天。而受天策之命。聚盛名之士。此其势不已逼乎。所以启太子之猜而致神尧之疑也。何不教之以退让。申之以孝弟。劝之以辞天策而弃秦封。散将卒而罢僚属。萧
霅桥集卷五 第 528L 页
然自远。专于学道山林单外之处。而韦布讲论之游。则兄弟之猜。君父之疑。亦必无由而生矣。呜乎。驰兵四海。而生擒数天子。收拾天地。献之父兄。而洗手閒退。进德修业。要终其身欣然自适。则岂不是真正大英雄哉。英雄之生于天地之间也。苟有尧舜之德则足矣。何必更须尧舜之位。抑以天之所命。而来逼于辞捐之后静散之中。则是用尧舜之德而践尧舜之位也。叙彝伦布礼乐。参赞天地。使万物各善其生。即尧舜之治可致也。奚特一时富庶烟火万里之为盛哉。嗟夫。玄龄之得于王通者。不过七制之道也。后德义而先功利。故不能致君于德。而急于得位。劝其君而贼杀篡夺如此。君为天子。身为宰相。而自多其能。成小康之治。不知其自识者观之。富贵如浮云。事功如春梦。而笑其君臣之所经营。徒负逆天之大罪。而千古不可解也。紾兄之臂而夺之食也。教之紾而与啜其汁也。断其罪。宁有差别乎。害兄怖父而遽取大位。与为之决策而位其三事者。皆不可以容于尧舜之世。而使皋陶涖之。必将比而诛之矣。呜乎。以尧舜之所不容。而处尧舜之位。皋陶之所必诛。而居皋契之位。欲以呴呴之政。而拟唐虞之治。何可得乎。
霅桥集卷五 第 529H 页
元魏孝文帝论
元魏献文帝为其母冯太后所杀。而孝文帝其子也。致孝于冯氏。少无芥蒂之端。而后儒无有讥之者何哉。汉武帝杀戾太子。而宣帝之立。孝思无缺于武庙。孝文之事。盖与之同矣。孙与曾孙。不雠曾大父大母。仁而礼也。谁可讥耶。汉武之杀戾太子。冯后之弑献文帝。为事既殊。处心不同。然戾太子史皇孙之于武帝也。献文帝之于冯后也。均是子孙。而其为心惟有仁亲而已。宁以父母为可怨哉。子为父死。固无所恨。其为父母所杀。亦何憾之有。故宣帝之不雠曾大父者。以大父父之心为心也。孝文之不雠其大母者。以父心为心也。或曰。献文之所以事冯后则固孝矣。戾太子之所以事武帝。则发忿而至于抗兵。虽死必且怼。宣帝之不雠武帝者。岂曰顺戾太子之心耶。曰人之有忿欲。皆血气之所累也。忿者经宵。欲者经日。血气之沸腾。而攻取者稍息。则忿欲亦消散。况于既死而魂游昭明凄怆。无血气之累者。宁蓄悖道之怨无亲之念哉。半离血气。而临死悔悟者亦多有之。则死而为神。大抵聪明而正直。其可知也。为宣帝者惟据前事。以大父父必有积怨结恨于曾大父。而为之继
元魏献文帝为其母冯太后所杀。而孝文帝其子也。致孝于冯氏。少无芥蒂之端。而后儒无有讥之者何哉。汉武帝杀戾太子。而宣帝之立。孝思无缺于武庙。孝文之事。盖与之同矣。孙与曾孙。不雠曾大父大母。仁而礼也。谁可讥耶。汉武之杀戾太子。冯后之弑献文帝。为事既殊。处心不同。然戾太子史皇孙之于武帝也。献文帝之于冯后也。均是子孙。而其为心惟有仁亲而已。宁以父母为可怨哉。子为父死。固无所恨。其为父母所杀。亦何憾之有。故宣帝之不雠曾大父者。以大父父之心为心也。孝文之不雠其大母者。以父心为心也。或曰。献文之所以事冯后则固孝矣。戾太子之所以事武帝。则发忿而至于抗兵。虽死必且怼。宣帝之不雠武帝者。岂曰顺戾太子之心耶。曰人之有忿欲。皆血气之所累也。忿者经宵。欲者经日。血气之沸腾。而攻取者稍息。则忿欲亦消散。况于既死而魂游昭明凄怆。无血气之累者。宁蓄悖道之怨无亲之念哉。半离血气。而临死悔悟者亦多有之。则死而为神。大抵聪明而正直。其可知也。为宣帝者惟据前事。以大父父必有积怨结恨于曾大父。而为之继
霅桥集卷五 第 529L 页
述而发扬。以雠于武帝可乎。揆以常道。达其大父父之孝心。孝于武帝。而不以为雠可乎。呜乎。子之身即父母之贰体也。惟当以父母之纯心为心可也。宣帝孝文皆得之矣。
诸葛孔明论
君子之制天下之事也。善败之机在于我。则慎于言为之间。吉凶之兆见于人。则审于用舍之际。既慎于我而审于人。则天下可运于掌矣。彼其错吉凶之察而昧善败之端者。固无可言。而或者虑凶于未逞。而经杀以备败。则不仁不智之甚。而非君子之道也。尧之于四凶。非不知也。以其罪未形而不之遽罚。齐景公之有问于晏子也。答以陈氏将伐齐。然晏子不请斥陈氏。景公不欲废陈氏。而但与谋其以礼而防之。不以后祸之虑。而遽行先事之诛。呜乎。此三代仁智之遗教也。事之成败。人之死生。国之兴亡天也。亦人之有可以败可以死亡也。齐则将亡。虽灭陈氏。庸何益乎齐。若有礼而父子无悖。君臣无违。则虽百陈氏。无如之何矣。即为齐之能臣而止耳。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君子有不为。则患于失国而杀不辜。岂仁者之为乎。嗟夫。诸葛孔明君子也。然未闻大道。虑苟封之将
诸葛孔明论
君子之制天下之事也。善败之机在于我。则慎于言为之间。吉凶之兆见于人。则审于用舍之际。既慎于我而审于人。则天下可运于掌矣。彼其错吉凶之察而昧善败之端者。固无可言。而或者虑凶于未逞。而经杀以备败。则不仁不智之甚。而非君子之道也。尧之于四凶。非不知也。以其罪未形而不之遽罚。齐景公之有问于晏子也。答以陈氏将伐齐。然晏子不请斥陈氏。景公不欲废陈氏。而但与谋其以礼而防之。不以后祸之虑。而遽行先事之诛。呜乎。此三代仁智之遗教也。事之成败。人之死生。国之兴亡天也。亦人之有可以败可以死亡也。齐则将亡。虽灭陈氏。庸何益乎齐。若有礼而父子无悖。君臣无违。则虽百陈氏。无如之何矣。即为齐之能臣而止耳。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君子有不为。则患于失国而杀不辜。岂仁者之为乎。嗟夫。诸葛孔明君子也。然未闻大道。虑苟封之将
霅桥集卷五 第 530H 页
为乱。而劝昭烈乘其轻罪而杀之。昭烈之于苟封子之有素。而封之父事昭烈。其心蔼然。未之变也。其与孟达相失而失其所守。其罪不入于死。使其入于死。封恃父子之恩而归命于昭烈。孔明若觑其凶强。虑其贼乱。则因而废之足矣。何忍劝其父而杀其子乎。呜乎。使封成乱。不过失国。国之失得。比诸父子之伦。不已轻哉。微独于封也。疑魏延忌彭羕畏马超。而皆逆为处之。然卒之误国者黄皓也。灭国者邓艾钟会也。而非所尝虑者也。故智者之为国也。惟有笃其仁义。正其伦理。不为不可为。不忍不可忍。自我而要无致败之罪。于人而求无逞凶之势而已。若是而犹有败亡则天也。岂区区智力之所及哉。嗟乎。孔明之贤。非晏子可儗。而独虑将然而杀不辜。坏人父子之情者。必为晏子所笑。可胜叹哉。晏子之世。尚有先王之教。而以死生存亡为轻。而以彝伦赏罚为重。孔明则以析父子而杀无辜。杜后患而安国家为功。由其习于秦汉以下功利之说也。不学之害。宁不大哉。
霅桥集卷五
颂
建文皇帝贤臣颂(并序)
顺兴山人。读皇明故事。将为洪武功臣颂。既详诸功
霅桥集卷五
颂
建文皇帝贤臣颂(并序)
顺兴山人。读皇明故事。将为洪武功臣颂。既详诸功
霅桥集卷五 第 530L 页
臣始末。顾辍而不为之颂。颂为建文皇帝死者诸臣。盖有问之者曰何哉。子之重死君之节。而薄开国之功也。其亦有说乎。对曰。商周以下。刘汉皇明之外。凡为开国之勋臣。无非逆俦贼党。虽以房侨李靖之贤。赵普曹彬之能。而决有不可免者。则固无容议为。苟正道精义而绳之。则虽在皇明而以宋濂章溢之应聘而起也。尚有遽仕之累。况自诣之陶安。污元之刘基乎。况武夫俗士刀笔之吏。蜂起草莽。轻身托人者乎。是其所辅者真主。所讨者戎狄僭乱。而卒建大功。安天开地。实能有光于千古。顾以发身之初。则非君子之所当予也。若殉国之臣。无大小无高下。固皆可念。固皆可尚。固皆已善其终矣。然又求其善始。而始终皎然为完人者或寡矣。而建文诸功臣。详其出仕。则皆在太祖正位之后。详其所事。则乃适嗣承治命而立。详其立朝。则帝无失德。而大臣无慝。详其在职。则独齐泰黄子澄颇可訾。馀皆无误国之罪。详其当难。则社稷不改矣。宗庙不迁矣。苟求其生。何患无辞矣。而专意正君。趣死如归。九族流血。炯然靡悔。此其于始于终。可谓完善无瑕者矣。此君子之所以感诵悲慕。穷天地而不可已者也。曰。天之生人才也。非使
霅桥集卷五 第 531H 页
之独善而已也。将使之广济天下。与同其善也。人之死节。取一身之洁。建功之臣。泽被万民。为此为彼。孰得天意。对曰。天之生人才也。固亦使之善天下也。而必先使之自善其身也。先善其身。推以善人。人人皆善。混然无辨。一天下于正。是乃天命。人之生也。有礼有义。以行其仁。而在君臣之间。出处之际。最其大者也。臣之事君。其务在于安民。而以礼义教之也。违礼伤义。身且不能善。而遽欲善天下。不已惑乎。呜呼。建文皇帝在位才四年。抱奇负异之士。曾不得少展其用。而及成祖以雄杰盖世而全用天下。则英材伟器。可谓得其时乎哉。树功立事。膏泽可及于四海乎哉。顾敛其所有。闭其所不试。甘就一死。遽入冥然。盖吾身求全。人道犹恐不能得。而有未暇他顾耳。盖皇明之初起也。天下英雄。固积耻于胡帝。郁怒于群盗。而幸值真人奋于草泽。则锐身投之。许以驱驰。亦未为不可。而顾不待其求。自献其身。急于为人乎。利于为己乎。此非礼也。伪宋犹在。大明未即真。何所适主而受官当职乎。此非义也。无义无礼。尚可谓善其身乎。卒能刳戎虏而刮群寇。涤华夏而苏民物。功则大矣。名则盛矣。而所枉者固的然不可掩奈何。曰。子之言
霅桥集卷五 第 531L 页
是也。子之言是也。呜呼。要功名者。虽以大明开国之臣。而尚未为君子之所取。守节义者。虽以十族同祸之人。而尚为万世之所慕。呜呼。士其慎于功名而勇于节义也哉。其颂曰。
洪武开业。建文守成。开业正大。守成光明。士于是时。许身得所。礼乐朝廷。诗书庠序。谁料天下。复动杀机。战血满江。白日无晖。宗社自如。有兴有替。风合云集。沛然新势。吾知吾君。吾君何在。吾心难夺。吾首可碎。功业何数。节义不亡。节义何论。吾爱吾王。有臣如此。不愧于天。清风激世。感泣千年。曰臣孝孺。英杰卓荦。韩苏伟辞。程朱正学。叔英纯雅。是修雍容。敦经好古。素励精忠。仲璟英毅。王佐之才。栖迟下位。志尚恢恢。铉有将能。受任一垒。英谋未展。猛气不死。伯玮守县。善典小州。省职教谕。奋才无由。子宁清峻。凤韶刚直。观固国华。良亦邦特。任缓周湘。欲事于根。敬奏移封。愿绝兵源。清诇于北。志锐神劲。昭采其实。先事有请。性善与民。战以死御。刚彬发愤。城守以拒。公冕诛叛。纪纲不紊。迪升本立。瑾泰同奋。辉祖先见。济不妄言。血沈至火。协照乾坤。天时已倾。人力奚支。文未及敷。武无所施。凤瑞麟祥。骈头取戮。日明月白。我无所辱。
洪武开业。建文守成。开业正大。守成光明。士于是时。许身得所。礼乐朝廷。诗书庠序。谁料天下。复动杀机。战血满江。白日无晖。宗社自如。有兴有替。风合云集。沛然新势。吾知吾君。吾君何在。吾心难夺。吾首可碎。功业何数。节义不亡。节义何论。吾爱吾王。有臣如此。不愧于天。清风激世。感泣千年。曰臣孝孺。英杰卓荦。韩苏伟辞。程朱正学。叔英纯雅。是修雍容。敦经好古。素励精忠。仲璟英毅。王佐之才。栖迟下位。志尚恢恢。铉有将能。受任一垒。英谋未展。猛气不死。伯玮守县。善典小州。省职教谕。奋才无由。子宁清峻。凤韶刚直。观固国华。良亦邦特。任缓周湘。欲事于根。敬奏移封。愿绝兵源。清诇于北。志锐神劲。昭采其实。先事有请。性善与民。战以死御。刚彬发愤。城守以拒。公冕诛叛。纪纲不紊。迪升本立。瑾泰同奋。辉祖先见。济不妄言。血沈至火。协照乾坤。天时已倾。人力奚支。文未及敷。武无所施。凤瑞麟祥。骈头取戮。日明月白。我无所辱。
霅桥集卷五 第 532H 页
君德罔愆。臣道既尽。子复何求。君正臣顺。
(方孝儒,王叔英,周是修,刘仲璟,铁铉,颜伯珒,姚善,王省,练子宁,曾凤韶,黄观,王良,郭任,卓敬,景清,暴昭,陈性善,彭与民,崇刚,王彬,魏公晃,陈迪,瘐升,程本立,邹瑾,龚泰,徐辉相,程济。)
霅桥集卷五
赞
汉之高士赞(并序)
汉之士多高节。不入于乱朝。而余于鲁两生,严子陵,司马德操,庞德公。尤高其遭盛君方兴。见其有可仕也。而超然独立。终不肯屈。其择义甚精。而据德甚贞也。高祖奋于编氓。诛暴秦除狂楚。而拯济天下。立为皇帝。仁明豁达。光临四海。当此时也。为士者可谓得其可兴之世。可事之君矣。而帝用叔孙通。召鲁儒。将制礼仪。则宜乎纷纷之士。弹冠而起矣。独两生不为之动。先让通无义。次论汉未及于仁政。而曰作礼乐。须积德而后可也。且吾不忍为公所为。去矣无污我。通笑而去。遂与所徵者定礼仪。袭秦之故。呜乎。使汉祖初不任通。而申礼两生。欲与行先王之道。则两生何为而不起哉。仁义者礼之本也。而汉祖不能大行仁政。而柄用无义之人。欲草草设礼容。乃与略定规模。而所待于鲁儒者。不过名数之末耳。士之读书求古。所讲习者如何。而顾使之入人掌握中。弛张不自
(方孝儒,王叔英,周是修,刘仲璟,铁铉,颜伯珒,姚善,王省,练子宁,曾凤韶,黄观,王良,郭任,卓敬,景清,暴昭,陈性善,彭与民,崇刚,王彬,魏公晃,陈迪,瘐升,程本立,邹瑾,龚泰,徐辉相,程济。)
霅桥集卷五
赞
汉之高士赞(并序)
汉之士多高节。不入于乱朝。而余于鲁两生,严子陵,司马德操,庞德公。尤高其遭盛君方兴。见其有可仕也。而超然独立。终不肯屈。其择义甚精。而据德甚贞也。高祖奋于编氓。诛暴秦除狂楚。而拯济天下。立为皇帝。仁明豁达。光临四海。当此时也。为士者可谓得其可兴之世。可事之君矣。而帝用叔孙通。召鲁儒。将制礼仪。则宜乎纷纷之士。弹冠而起矣。独两生不为之动。先让通无义。次论汉未及于仁政。而曰作礼乐。须积德而后可也。且吾不忍为公所为。去矣无污我。通笑而去。遂与所徵者定礼仪。袭秦之故。呜乎。使汉祖初不任通。而申礼两生。欲与行先王之道。则两生何为而不起哉。仁义者礼之本也。而汉祖不能大行仁政。而柄用无义之人。欲草草设礼容。乃与略定规模。而所待于鲁儒者。不过名数之末耳。士之读书求古。所讲习者如何。而顾使之入人掌握中。弛张不自
霅桥集卷五 第 532L 页
由乎。所持养者如何。而顾使之污秽于匪人之类乎。两生之不起者。良有以也。至于光武。又重兴之英主也。名位既正。又尚文治。士于是时。实得许身之所矣。故邓禹杖策而随之。卓茂应聘而起。盖二人之杰然间出而甘为臣仆。顾子陵之漠然高卧。求之不可得。得之不可臣何也。子陵与光武。年少同学。固已知光武之为人矣。光武之平生倦游。盖亦有慕丽华而羡金吾之歌矣。此其器识之狭。情欲之深如何哉。子陵必有所矫拂开广者。而光武不能从也。故其为帝也。卒以宠衰而废郭后。权重而罢相国。操切臣下。使不得有为于绳墨外。盖未尝改过而迁乎善者也。岂有朋游少学。不可规诲。而君天下制万国之后。尚可以开一语乎。且光武之意。非欲取子陵之贤而自辅者也。实欲抑子陵之高而臣之也。岂有自重之士。而无故轻屈于人主乎。传曰。朝廷莫如爵。辅世长民。莫如德。德之所在。爵不能先之也尚矣。记曰。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子陵之不欲臣于光武。左右王业。非苟为偃蹇者也。呜乎。怀仁辅义之为勉。而阿谀顺旨之为戒者。不有子陵之言乎。子陵非昧君臣之伦而忘天下之民者也。其于是必有密揣精摩而慨然
霅桥集卷五 第 533H 页
自远耳。然子陵之所匡于汉者亦大矣。盖自此至明章。皆知重士崇儒。以桓帝之鄙暗。尚容刘陶之危言。其俗习以风节相高。迄灵献不衰。奸雄睥睨。大统不敢遽夺。盖本以子陵之故也。方献帝之挟于曹操也。天下皆知曹操之心。而汉之为汉未可几也。而昭烈以王室之胄。奋义讨乱。而以一日之败而客寄荆州。然昭烈以雄才伟德。姿相魁异。识者固以复兴汉业期之矣。况以司马德操之神鉴乎。且昭烈之访士于德操也。其意实在于德操。则德操之漠然也。而使昭烈消沮不敢请。又不言庞德公。而言孔明,士元诸少年何也。若以辅昭烈为不义。则德操肯言自好之孔明。使与之驱驰乎。欲使孔明委身昭烈。则固以昭烈为可事也。顾昭烈与旧君之播荡而求贤自助者。犹有间矣。岩穴之士。乌可以白首长年而为之趋走也哉。盖德操知德公之心。而昭烈见德操之意。故昭烈不敢请德操。德操不肯言德公耳。呜乎。天之生人材也。固将以用之也。自人材言之。则不轻于自用而后。可以顺天之用而无人为之错矣。盖人心多动。天命有节。以多动之心。而承有节之命。可不慎乎。易之繇三百八十四。最初告人者乃曰勿用。此教人顺天之
霅桥集卷五 第 533L 页
道也。盖主勿用而后。见其可用而用之。则无失序错节之咎。若此五士者。可谓不自轻而深得勿用之义矣。呜呼。此真高士哉。余为之赞。赞曰。
泰山之高。沂泗水清。谁谓汉陋。有鲁两生。山藏云雨。水去悠然。呜乎先生。独守其天。莘野有耕。渭川有渔。耕欲终世。渔止于鱼。桐江之上。子亦何心。使遇汤文。岂卧云林。襄阳耆旧。杖屦闲闲。与谈帝王。桑柘之间。汉鼎方倾。皇孙可扶。少年足使。何烦老夫。
陈图南,张三丰赞(并序)
英雄之有可爱。何爱乎英雄。天地之有可取。而爱其有不肯取也。英雄之有可惜。何惜乎英雄。天地之有可学。而惜其有不肯学也。易天下之才而讲之于天道。小天下之器而懋之于天德。岂其难乎哉。天道之未明。而已足运天下。天德之未至。而已能舍天下。抑何其伟哉。所谓英雄者谁欤。五季之陈图南。元末之张三丰是也。气压寰海而敛之寂然。神用盖世而藏之虚閒。盖杰特之才而其器恢廓。即天下可运之掌也。方九州大乱。蜂斗蚁阋。智勇俱困。群动呀咻。即一麾而可举。一举而可王也。乃邈然高卧。云山满目。俯顾人事。非不嚬蹙。而耻与纷纷者。争驰骛于风尘中。
泰山之高。沂泗水清。谁谓汉陋。有鲁两生。山藏云雨。水去悠然。呜乎先生。独守其天。莘野有耕。渭川有渔。耕欲终世。渔止于鱼。桐江之上。子亦何心。使遇汤文。岂卧云林。襄阳耆旧。杖屦闲闲。与谈帝王。桑柘之间。汉鼎方倾。皇孙可扶。少年足使。何烦老夫。
陈图南,张三丰赞(并序)
英雄之有可爱。何爱乎英雄。天地之有可取。而爱其有不肯取也。英雄之有可惜。何惜乎英雄。天地之有可学。而惜其有不肯学也。易天下之才而讲之于天道。小天下之器而懋之于天德。岂其难乎哉。天道之未明。而已足运天下。天德之未至。而已能舍天下。抑何其伟哉。所谓英雄者谁欤。五季之陈图南。元末之张三丰是也。气压寰海而敛之寂然。神用盖世而藏之虚閒。盖杰特之才而其器恢廓。即天下可运之掌也。方九州大乱。蜂斗蚁阋。智勇俱困。群动呀咻。即一麾而可举。一举而可王也。乃邈然高卧。云山满目。俯顾人事。非不嚬蹙。而耻与纷纷者。争驰骛于风尘中。
霅桥集卷五 第 534H 页
呜乎可谓长者。且天下何物也。而欲之者何其众也。为其百官郡国之有捧拥。而子女玉帛之有华适耶。自凭五岳而瞰四海。临风雨而弄日月者观之。彼区区烟埃之间。何足言哉。抑岂以天下之人。苦于矢石。而欲为之振救耶。谁之托汝。谁之强汝。而攘臂瞋目。奋于草泽。蛟腾虎跃。东披西攫哉。彼乃竭心穷力。经营天下。以死以生。千古嚣然。益见二人者之卓远不可及也。足以有为而有所不为。呜乎其可爱也哉。未尝闻其有正于正学而能若是者。良以天资之杰异也欤。呜乎。天之健而生之也。地之顺而成之也。而其命于人也有道矣。健于健而顺于顺也。生其生而成其成也。安乎所遇而无待于物。随其所及而兼善于世。有仁义焉。有礼乐焉。圣人之教。而凡人之学。何尝不在此也。而能悉得其道。参于天地者。非英雄特起之士。不果也。而每见孱人小夫屈首没身于此事。而俛仰顾望。剪剪乎不出泥滓。使大儒忾然有学不传之叹。若得英雄杰异如二人者。逊其志而专于此学。则此学之传也。真有其人哉。惜乎其不能也。岂以此道之有度分釐。有量锱铢。而魁恢之志。有所厌苦而然哉。尝见天之生物而地之形成也乎。呼吸有可数。
霅桥集卷五 第 534L 页
毫芒有可辨。洪之包纤。集纤而洪。大之含小。积小而大。顾人之事。奚异于天地之事。而可恶其微密也耶。呜呼。天地之产英雄也。岂无意欤。英雄之为英雄也。岂无事欤。即徒知秕糠万物瓦砾天地。而云游霞举。求世外之乐。而不知范围天地曲成万物。其道也固在于人人。其责也亦在于匹士。其成德业也。必在于英雄。呜乎可不惜哉。盖此二人者。吾所深爱而所深惜者也。故为之赞曰。
偃太华者谁哉。远唾汴水。坐武当者谁哉。俯视金陵。寥廓乎临。天开而海阔。区区乎笑。虎攫而龙腾。然而东望则不知泰山之可到。南瞻则不知衡岳之可登。惜也参天之功无得乎出天之智。善世之德无得乎旷世之能。呜乎。自太华而企泰山。由武当而慕衡岳。则譬之九霄之豁而日月之涌。谁谓其不可阶而升也哉。
周新赞(并序)
惟天命天子。而四海之人神以属之。命国君州牧。而千里之人神以属之。命郡邑之长。而百里之人神以属之。使之安其生死。理其烦乱。而其责也重。其任也专。盖幽明之所环向。在于一身。远近之所感通。在于
偃太华者谁哉。远唾汴水。坐武当者谁哉。俯视金陵。寥廓乎临。天开而海阔。区区乎笑。虎攫而龙腾。然而东望则不知泰山之可到。南瞻则不知衡岳之可登。惜也参天之功无得乎出天之智。善世之德无得乎旷世之能。呜乎。自太华而企泰山。由武当而慕衡岳。则譬之九霄之豁而日月之涌。谁谓其不可阶而升也哉。
周新赞(并序)
惟天命天子。而四海之人神以属之。命国君州牧。而千里之人神以属之。命郡邑之长。而百里之人神以属之。使之安其生死。理其烦乱。而其责也重。其任也专。盖幽明之所环向。在于一身。远近之所感通。在于
霅桥集卷五 第 535H 页
一心。持身秉心之有得失也。而环向感通之情。从而有顺逆有开塞。有不可同者矣。大明之盛也。浙江按察使有周新者。洁身清心。能无负于千里之命。呜呼贤哉。方其在道。见蝇蚋之迎马而广索冤尸。为之求报。竟获其贼斩之。在堂。见旋风吹异叶来前。乃以叶而求其树。至树而求冤尸。得尸而求其贼。竟捕斩之。凡在按事决狱。又未尝有冤民。呜乎。一省之地。在天下为十五之一。而其所包郡邑则众矣。今其民一无枉抑。其鬼一无恫怨。其大夫何为而能然也。迹新平生严泠淡泊。无嗜欲之累。而身净心静。湛然虚明。临照四境。以奉其职。故千里之内。耸身开心。森然者四集而无碍。耿耿者上彻而无蔽。穷僻之人。得有所诉。郁闭之鬼。得有所告。而大夫虚而受之。分寸无偏。明而察之。毫末不爽。既有以洞达乎众闷。且有以折服乎群慝。岂所谓斋戒以神明其德者耶。若使新爱货好酒喜声色。不能超异于流俗者。则其身心秽乱。无以主神人而烛事情。即显讼两造。亦不可决。况能察幽冤沉恨深微之故乎。即血气疆固。言辩畅达。亦不可指陈自悉于下。况能使哀魂苦魄。离沮索莫。不能形见。不能声语者有。以飘扬自达于前乎。神怨人怒。
霅桥集卷五 第 535L 页
一方叛散。将何以称天之命而大夫得无罪哉。呜呼。使人为人。使神为神者天也。而顾不能平人之乱。清神之烦。而使各安其所也。随其所在。而有任而统之。随其所统。而有责以治之。统治之要。即在其人。有不待外求者矣。当斯任而任斯责者。可不知敬其身而正其心乎。乃世俗不闻斯道。不自治身心。自邑宰以上。多冒没轻儳。淫湎流浪。无少顷端肃精明。使人民拂郁。无以自达。鬼神彷徨。无以感悟。所莅之下。无非积怒聚冤。而其所檄伤者大矣。余乃旁瞷而闷之。偶读周新事。不觉抚卷而喟然太息也。遂为之赞。欲后人之览之者。自天子以下。皆知慎于身心。恭承天职。无忽于人神之望也。其赞曰。
钱塘宪司。铁面周使。岂以富贵而淫。重其民神之寄。外无功名势利之移。内无诗酒声色之累。一身净洁。临千里而不流。一心精明。照四境而不贰。用能使萦烟附蝇之魄。傃马首而明冤。驾风凭叶之魂。抵窗前而达意。况于彼作用之徒。血气之类。或穷遐僻。而孰不能耸身而自来。或困低迷。而孰不能开口而自遂。及所以承命无违。称职无愧。慰四境之望望。而理烦乱于幽明。用千里之汪汪。而赞生成于天地欤。呜呼。
钱塘宪司。铁面周使。岂以富贵而淫。重其民神之寄。外无功名势利之移。内无诗酒声色之累。一身净洁。临千里而不流。一心精明。照四境而不贰。用能使萦烟附蝇之魄。傃马首而明冤。驾风凭叶之魂。抵窗前而达意。况于彼作用之徒。血气之类。或穷遐僻。而孰不能耸身而自来。或困低迷。而孰不能开口而自遂。及所以承命无违。称职无愧。慰四境之望望。而理烦乱于幽明。用千里之汪汪。而赞生成于天地欤。呜呼。
霅桥集卷五 第 536H 页
大于此而有六合之君。小于此而有一同之吏。责以安人靖鬼而定其所授之官。则要在洁体清神而应其所统之事乎。
诸葛孔明真赞(并序)
孔明汉人也。以复汉报雠为事。其心烱然为万世之师。今以我明之遗民。而或不思兴 王室而讨雠虏。尚可以为人耶。偶披孔明之书。见其画像。不觉竦然而发汗。遂为之赞。赞曰。
峨峨乎其胚胎于泰山之高。濯濯乎其呼吸于江汉之广。炯炯乎其龙虎之远神。飘飘乎其鸾鹤之遐想。实实乎其经纶之蕴诸胸。恢恢乎其吴魏之玩诸掌。其取人以为善。如沧海之并包。其临物而无私。若浮云之独上。訾誉之在千古。不足槩其冲虚。胜负之在一时。不足挠其恬敞。然而渊渊有凝于其眸。隐隐有结于其颡。岂非以尊王复雠之志。郁郁乎未展其肝膈。而蟠屈于天壤也欤。
安期生赞
按史。安期生齐人也。燕人蒯彻与之善。尝以策干项羽。羽不用而欲封两人。两人遁去。安期生不复见于世。世皆以为为仙。往来三山十洲。其入东海之中乎。
诸葛孔明真赞(并序)
孔明汉人也。以复汉报雠为事。其心烱然为万世之师。今以我明之遗民。而或不思兴 王室而讨雠虏。尚可以为人耶。偶披孔明之书。见其画像。不觉竦然而发汗。遂为之赞。赞曰。
峨峨乎其胚胎于泰山之高。濯濯乎其呼吸于江汉之广。炯炯乎其龙虎之远神。飘飘乎其鸾鹤之遐想。实实乎其经纶之蕴诸胸。恢恢乎其吴魏之玩诸掌。其取人以为善。如沧海之并包。其临物而无私。若浮云之独上。訾誉之在千古。不足槩其冲虚。胜负之在一时。不足挠其恬敞。然而渊渊有凝于其眸。隐隐有结于其颡。岂非以尊王复雠之志。郁郁乎未展其肝膈。而蟠屈于天壤也欤。
安期生赞
按史。安期生齐人也。燕人蒯彻与之善。尝以策干项羽。羽不用而欲封两人。两人遁去。安期生不复见于世。世皆以为为仙。往来三山十洲。其入东海之中乎。
霅桥集卷五 第 536L 页
蒯彻说韩信。欲用全齐。与楚汉争衡。信不用。乃佯狂为巫。安期生所策不可闻。而彻则所说。皆奇伟动人。度其才当在良,平之间。郦,陆远不及。盖英豪也。独怪其捐楚之日不之汉祖而之信何哉。以彻之智。岂不料汉祖之当王天下乎。彼盖志气高迈。不肯碌碌随人后。宁穷闭而不少用耳。侥倖于不可成者耳。终不踵良,平而肩郦,陆。备汉祖帷幄之馀数。所谓有不鸣。鸣将惊人。有不飞。飞将冲天者也。然而出没风尘。身几不可保。而一说丧三隽。何足言哉。安期生之初不之汉者。其意亦当与彻同。而卷而怀之。浮游云海。视楚汉如蜗角之斗。信,越如蚊睫之栖。不复以擅世功名少累于胸中。无丧无得无害于人。呜呼其最高哉。其英豪之魁哉。其非彻之所可与拟者哉。英雄之士不得于世者。必有以卓然自为于世外。唐之虬髯生。宋之陈图南。大明之张三丰是也。不独安期生之于汉为然耳。余读田氏传。至安期生事。未尝不喟然也。遂为之赞曰。
泰山之英。沧海之精。嗟乎旷世。有安期生。怀抱宏伟。蓄积光明。脱屣尘寰。将步峥嵘。尚馀耿耿。要济八纮。项氏之雄。可与方行。用我金篦。须刮具盲。有言不信。
泰山之英。沧海之精。嗟乎旷世。有安期生。怀抱宏伟。蓄积光明。脱屣尘寰。将步峥嵘。尚馀耿耿。要济八纮。项氏之雄。可与方行。用我金篦。须刮具盲。有言不信。
霅桥集卷五 第 537H 页
羁以连城。兔罝雉罟。奚掩鹪鹏。翩其反而。滉漾东瀛。汉邦赵馀。魏豹齐荣。均之钝弱。岂无铮铮。占于一试。不利于征。从吾所好。水阔天清。鞭云驾龙。烨烨雷霆。俯视人间。风沙晦冥。走狗信越。栖鸟良平。一笑饥彻。狂唤馀腥。楚输汉赢。狼藉残枰。何用别树。强作从横。彻乎彻乎。枉自营营。中原有主。万国其宁。交梨火枣。并我千龄。
霅桥集卷五
铭
重阳砚铭
崇祯纪元后再癸亥重阳。余为研曰重阳砚。为之铭。铭曰。
尔外扑而。尔中廓而。体则静也。用则景也。兴云作雷。海动山来。宽閒之野。从于拙者。
念斋铭(并序)
双溪朴先生。中岁弃官。老于玄溪山。修德养性。教诲子孙。而子壮元公。以盛文茂实有大名。不幸早世。而孙学生君。仁孝端正。笃学能文。先生之友玄涧李公贤之。而女于君。君内外斋庄和顺。所事而治。上之奉养无缺。祭祀无懈。下之抚育无违。凡育二男一女。皆端圆完洁。乳哺无疾。而先生寝食甚安。每顾君侍坐。
霅桥集卷五
铭
重阳砚铭
崇祯纪元后再癸亥重阳。余为研曰重阳砚。为之铭。铭曰。
尔外扑而。尔中廓而。体则静也。用则景也。兴云作雷。海动山来。宽閒之野。从于拙者。
念斋铭(并序)
双溪朴先生。中岁弃官。老于玄溪山。修德养性。教诲子孙。而子壮元公。以盛文茂实有大名。不幸早世。而孙学生君。仁孝端正。笃学能文。先生之友玄涧李公贤之。而女于君。君内外斋庄和顺。所事而治。上之奉养无缺。祭祀无懈。下之抚育无违。凡育二男一女。皆端圆完洁。乳哺无疾。而先生寝食甚安。每顾君侍坐。
霅桥集卷五 第 537L 页
未尝不蔼然喜。在庚申辛酉岁。家大人移居兴原。兴原去玄溪甚近。与先生往还。而余得陪立隅坐。得承先生之言色。得与学生公游。深知其可慕。先生之宅。依山临溪。书籍满屋。仆从成林。耕钓既足。吟诵自适。盖閒居一时之盛也。自壬戌岁。大疾叠祸。迄于甲子。先生之家。独馀三幼稚在焉。而其长者才十岁。皆离迁得生。今已八九年矣。长曰敦性士钦。次曰敦敬士直。皆能谨身少病。力学有进。而亦知世传之重家事之可哀也。不随人游戏嬉笑。士钦冠且娶。始营居于兴原。新立祠宇。将迎妇庙见而共奉祭祀。精意追养。率养弟妹。收拾书籍。抚驭仆隶。以成家貌。而读书修行。无污先绪。治文应世。欲振家声。必不为荒坏忝辱之归。呜呼。此孝子之心也。家大人为命其所常居曰念斋。而家弟次华取诗所谓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者而记之。所以发明而劝戒者详矣。余又详其未及详者。为之铭而序之。嗟乎。人生软脆。虽过三十岁。尚待父母之调护惜养之念。而方可以完健无恙矣。人性摇漾。虽过四十岁。尚待父母之训诫密切之念。而方可以完善无慝矣。世人多幸。至有白首尚蒙父母爱护恳诫之念。而士钦,士直。则童稚已茕然。求违慈覆。
霅桥集卷五 第 538H 页
而四世之传。万事之托。独兄弟二人在耳。少年血气未及凝固。志节未及坚定。酒伤色败。恐害养体。杂戏恶业。恐害修学。则苟非父母之至诚恻怛。常若不给之念。谁能明于未形。惊于始萌。豫其防而笃其禁乎。窃惟人之死也。其英爽能在。而因气类之感。存平生之念。偏知子孙之善恶成毁生死祸福之际。顾患鬼难自强。人难醒悟。而徒劳耿耿憧憧者于冥漠中矣。愿士钦,士直。恒念尔先祖考考妣炯炯临顾。恻怆悯惜之念。而自爱尔身。无亏精气。自勉尔学。无散神志也。果能念念于此。而神全精实而学之可成。则于以继述乎祖祢之懿德也。何难之有哉。其铭曰。
呜呼。尔尚念之哉。岂无他人之养。不如父母怜尔顾复之念也。岂无他人之教。不如父母忧尔防导之念也。念尔孤露之生。方学而当家。孰能明几先事。而勤为尔念乎。盖闻焄蒿昭明飞扬悽怆。而将散未散之魂。或远或近。如噫如叹。而憧憧耿耿。实存平日忧子怜孙之念矣。呜呼。尔尚念之哉。流俗之乐。少年之戏。无非贼身凶家之事。而完精全神。勤书懋德。真是仁人孝子之念欤。尔其仰瞻祠宇。俯顾身家。而出入是斋之处也。惴惴小心。如集于木。而用尔祖祢之念。为
呜呼。尔尚念之哉。岂无他人之养。不如父母怜尔顾复之念也。岂无他人之教。不如父母忧尔防导之念也。念尔孤露之生。方学而当家。孰能明几先事。而勤为尔念乎。盖闻焄蒿昭明飞扬悽怆。而将散未散之魂。或远或近。如噫如叹。而憧憧耿耿。实存平日忧子怜孙之念矣。呜呼。尔尚念之哉。流俗之乐。少年之戏。无非贼身凶家之事。而完精全神。勤书懋德。真是仁人孝子之念欤。尔其仰瞻祠宇。俯顾身家。而出入是斋之处也。惴惴小心。如集于木。而用尔祖祢之念。为
霅桥集卷五 第 538L 页
尔自待之念焉。呜乎。尔尚念之哉。
霅桥集卷五
书
与丁法正书
不见者已三月矣。此心憧憧。何可尽言。即惟侍学有相。仰慰仰慰。儆前月游雉岳。十日大乘庵。颇得霞石云木之趣。归庭有日。而侍省安稳耳。在大乘时。见一僧名就悦者旧识也。曾以其清秀文弱而爱之。乃今闻其与其师伐木崖谷。独与虎战。夺其师于虎吻。爱其义决甚壮。为记其事。欲以示国中。顾恨文采薄陋。不足以动人。思得左右一诗与之。以夸耀耸发于千古。怀此念者。盖三十日于此矣。今日向晓梦。与左右相对。出就悦事。求左右题诗。左右沉吟久之。题七言近体示余。余曰不佳。左右曰奈何。余曰子尝学李太白矣。太白东海有勇妇。奇爽可诵。何不效此体乎。左右曰然。落笔飒飒如风雨。数百言立就。余赏玩良久曰甚佳甚佳。及觉炳烺之色。铿锵之声。尚在耳目。若可寻也。及起坐徐理。俄忽晻然不可记。良可惜哉。即以就悦事进之。且告梦中事如此。愿左右遂成之也。嗟夫。浮屠氏设法趋空。忍于割弃。故其徒之相与也。无恩情顾恋。生而相背者众矣。况于其死乎。世之衰
霅桥集卷五
书
与丁法正书
不见者已三月矣。此心憧憧。何可尽言。即惟侍学有相。仰慰仰慰。儆前月游雉岳。十日大乘庵。颇得霞石云木之趣。归庭有日。而侍省安稳耳。在大乘时。见一僧名就悦者旧识也。曾以其清秀文弱而爱之。乃今闻其与其师伐木崖谷。独与虎战。夺其师于虎吻。爱其义决甚壮。为记其事。欲以示国中。顾恨文采薄陋。不足以动人。思得左右一诗与之。以夸耀耸发于千古。怀此念者。盖三十日于此矣。今日向晓梦。与左右相对。出就悦事。求左右题诗。左右沉吟久之。题七言近体示余。余曰不佳。左右曰奈何。余曰子尝学李太白矣。太白东海有勇妇。奇爽可诵。何不效此体乎。左右曰然。落笔飒飒如风雨。数百言立就。余赏玩良久曰甚佳甚佳。及觉炳烺之色。铿锵之声。尚在耳目。若可寻也。及起坐徐理。俄忽晻然不可记。良可惜哉。即以就悦事进之。且告梦中事如此。愿左右遂成之也。嗟夫。浮屠氏设法趋空。忍于割弃。故其徒之相与也。无恩情顾恋。生而相背者众矣。况于其死乎。世之衰
霅桥集卷五 第 539H 页
末矣。仁薄义颓。昧伦失常者。滔滔满天下。不独浮屠氏也。使就悦之事得显白发闻于世。则庶几有少瘳乎哉。愿左右念之。此真在左右一落笔之顷耳。雨甚泥融。步屧无由相造。怅怅。
与何人书(郑弘祖)
既为慰状矣。不当有别牍。牍中不当书一诗。而顾有不可已者。有不容已者。窃想有以照之也。来书有以甓寺。与家弟同船而无言者目解。有以可兴江上。无所待候者责不佞。嗟夫。以终日同舟。閒暇谈笑之时。而秘惜一言默默。如初不相识。而使人以丧侧趍走经营之际。而等候无事閒去来之朋知。此何如也。虽然。不佞知之矣。以无待候责不佞者。中心款款之素也。同舟无语于不佞之弟者。畏舟中异党之讥骂耳。丈夫开心处事。惟其是耳。岂有畏人讥笑。而忍心闭口。抑其款款之情。而不能一宣于咫尺之间耶。与故人稚弟。同乘一船。终日风波之上。而畏党友有骂。不敢一伸中情。当微细事。不能自主张。而以人前却如此。事有大于此者。将奈之何。不佞始见高明。眉宇澹然好古。读书安贫贱。谓必能尽人道。呜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盖人与人相导相
与何人书(郑弘祖)
既为慰状矣。不当有别牍。牍中不当书一诗。而顾有不可已者。有不容已者。窃想有以照之也。来书有以甓寺。与家弟同船而无言者目解。有以可兴江上。无所待候者责不佞。嗟夫。以终日同舟。閒暇谈笑之时。而秘惜一言默默。如初不相识。而使人以丧侧趍走经营之际。而等候无事閒去来之朋知。此何如也。虽然。不佞知之矣。以无待候责不佞者。中心款款之素也。同舟无语于不佞之弟者。畏舟中异党之讥骂耳。丈夫开心处事。惟其是耳。岂有畏人讥笑。而忍心闭口。抑其款款之情。而不能一宣于咫尺之间耶。与故人稚弟。同乘一船。终日风波之上。而畏党友有骂。不敢一伸中情。当微细事。不能自主张。而以人前却如此。事有大于此者。将奈之何。不佞始见高明。眉宇澹然好古。读书安贫贱。谓必能尽人道。呜乎。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盖人与人相导相
霅桥集卷五 第 539L 页
翼。以趍人道。故愿与高明为朋友。受切磋之益。朋友之道。在于相匡。以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常者也。故以直谅而切切偲偲为务。岂欲其阿谀笼络而同归于禽兽耶。愿与高明勉之。一世劫劫。人少可赖。平日笑言之中。已设罟获陷阱。故不佞于同论世交。其不吉者。则不敢窥其门墙。亦以伉直。见绝于杯酒慇勤之旧者多矣。独于高明。虽为异论。而爱其清真。保其无陷溺。故输肝胆为之倾倒矣。岂知犹有是事。易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艮者止也。背者所当止之地也。盖曰人能止于所当止。则不私其身。不以人之非誉。有所移易也。高明五年读易。曾不获止于止之义耶。何以人之非誉。而挠改我所当为者耶。易固深远不易知而无得焉耶。愿读论语朱子书。洗心涤虑。详究其义。实体其道。无为藏瑕之玉挟矿之金也。纯为清真而全天之赋也。闻高明益穷无可言。每一念至。怛然不知为高明谋者。然无衣无食而至于死者。岂吾罪乎。自古清士冻饿者何限。然不为死生而移其操。呜乎。士述勉之哉。近得一法可以自救。而无干于人者。松叶可食。其白皮可食。根白皮可食。榆白皮可食而冷滑。独可以调松叶之燥热。而
霅桥集卷五 第 540H 页
不可纯食耳。松白皮纯食无害。然凡木食。无五谷则不免为害。稻米粟米精凿之多用水。勿弃其潘沈。过煮使无米形。一升米得十碗稀粥。临食投木皮叶屑。无米则菽屑为稀粥。亦可时食。黄精粥以润五藏(一作脏)。无黄精则萎蕤亦可。此名偏精。而所在甚繁矣。凡食松屑者以冷水。而高明中有冷结。恐有害。勿以冷水和松屑。种田之法。嵇康所谓区种甚好。有牛而多田者。不必用此法。如高明苟有一亩之地。既耕而区凿之。如菰区芋区。纳粪秽而种之。薄田以种草绵。沃壤以种闭目。秫薥疏立苗而厚培壅。使水不浸腐。旱不害根。则一亩之入。足当数十亩。此法至拙寒士所当为者也。朱子曰。家贫亲老。少营贩贸。只求免死。不生别念。以规富厚。则士亦可为。然当今之时。实无措手之地。况以疲士岨峿之拙计。欲当豪商猾贾之千工百巧。何如哉。御寒之法。莫如深为土室而已。孙登之木皮衣。渊明之刍藁。子瞻所谓稻草席。近者金相国之麻绳被亦可。父子易衣而出。何妨于义乎。此亦畏人讥侮而为之沮退。则亦无可望矣。高明为人。清虚有馀。而中无所守。故不免为人言所挠。致有秽浊去来。良可惜也。食木区种土室草藁易衣之法。不为则有
霅桥集卷五 第 540L 页
死。别欲为免死者。则必有浊滓汨其清虚。慎之哉。易于萃曰用大牲吉。于损则曰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故曰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朝鲜士类。或不免以饥寒。枉心失身者。由其不能择其可为者而早为之故也。潜谷金相国买炭。郑原州可叔买薪。至今为美谈。然士类多耻为之。欲干官府。徒取横利。腼然无所耻何哉。顾伐炭负薪。非高明所可胜。奈何。食松之外无策矣。松性带火。故益土藏而颇害于水藏。榆皮及菽屑。所以救水藏也。食松以往者。勿复为少年一事可也。禅僧食松。故以抑水藏而制邪念也。朱子全书。熟看之深味之。先其书疏及奏状封事。盖六经四书及濂洛诸书。皆医方也。朱子书状。随病注药。逐人异方。今如士述之病。其对症之剂。亦在其中矣。人生几何。少壮精力。又能几何。不以此时读悉称心书。欲待何时乎。近者申学士靖夏临死。诵渊明自挽诗曰。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人有问之者曰。子之平生不喜酒。而今有此言何也。岂已乱乎。曰。渊明之恨在酒。靖夏之恨在书。饮酒恨不足。非恨也戏也。读书恨不足。非戏也恨也。吾不能瞑目矣。呜乎。书籍盈天下。欲一一尽读之耶。虽寿千二百岁。恐未能足也。山游者不必尽践
霅桥集卷五 第 541H 页
天下之山。登昆崙五岳则足矣。水观者不必尽浮天下之水。航四渎渤澥则足矣。欲读天下之书者。岂异于是乎。读圣贤之书则足矣。何必悉涉天下之书乎哉。自古圣贤之书。惟朱氏最备最明。于今为最近。欲读圣贤之书。当自朱氏而始。士述勉乎哉。前秋梦见士述。觉看落月炯炯。感而赋诗。薄饮岁酒。醉不成章。而言无伦脊。恕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