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x 页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达城徐命膺君受著)
 行状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59H 页
先考文敏公府君行状
徐氏起自大丘府之达城。高丽时有讳闬。仕为军器少尹。八传至讳弥性。始仕本朝。官安州牧使。以季子赞成公居正勋。赠达川府院君。长子讳居广。彦阳县监。又四传至判中枢府事讳渻。佐 宣仁两朝。弘济艰难。赠领议政。谥忠肃。于公为高祖也。公讳宗玉。字温叔。自号讱斋。又号鹤西。曾祖讳景霌。 宣庙驸马达城尉。祖讳贞履。南原府使赠左赞成。考讳文裕。礼曹判书。谥贞简。公妣韩山李氏。忠清监司讳弘迪之女。全州李氏。汉城判官赠吏曹判书讳尚渊之女。以公原从劳。赠贞简公左赞成。二妣贞敬夫人。继夫人梦大虎沐于厨下。以 肃宗戊辰十二月十五日乙亥生公。弱冠荐遭内外艰。折节读书。从父兄讳宗泰。时秉鼎轴。辄以事访之。或问公门有可继公后者乎。曰。以子则命均。以弟则某。皆公辅器也。己亥。举司马两试。癸卯。补 崇陵参奉。乙巳。今 上新即位。庭试多士。公以义禁府都事。擢乙科第二人。国典。科前准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59L 页
资。直升六品阶。授成均馆典籍,礼曹佐郎,忠清都事。皆不行。丁未秋。除龙冈县令。戊申春。以司宪府持平召。县民遮道留之。又拜弘文馆副修撰。会岭南贼起。都城戒严。公星夜驰至都门外密奏。 上方御帐殿。趣公入。命为问事郎。初。岭南贼遣韩世雄,安枢于平安兵使李思晟。约以军期。且还。公行至平壤。与世雄遇。欲与同行。世雄以有急辞。公强令之随后。到平山。枢犯公前导。公怒棍其从人。从人病甚卧不能起。世雄,枢遂以此误其军期。至是。世雄之名出鞫招。公白上。授其状貌于捕者。不日就捕。枢亦同时捕至。 上叹公有先见。居亡何。湖西按抚使金在鲁辟公为从事。权兼判官。 上不许。乱甫平。 上日御讲筵。公论学以变化气质为主。论治以振刷宿弊为先。其本则在乎 圣志之奋发。乃劝 上立保举之法以进人材。择铨曹之长以公注拟。申久任之规以责成效。恢听纳之道以广聪明。六月。自司谏院正言。拜副校理。儒臣权扶言岭南视以蛮猺。毋惜惩讨之典。公曰。人主一视内外。虽边徼。尚不当以蛮猺视之。况岭南素称人才府库。岂可以数邑之乱。尽疑七十州人乎。好杀非人主美事。法筵奏语。敢若是乎。 上深然之。七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0H 页
月。迁吏曹佐郎。兼侍讲院司书,校书馆校理,西学教授。差北道评事。病递。用问郎劳。进阶通政。为掌隶院判决事。以未经准职收还。复入弘文馆为副修撰。请用宋之天章阁故事。朝参法讲外。延见群臣论治道。移拜献纳。劾窜乱初守令之观望。剌举湖西军功之不实。论覈两仓税米之耗折。八月。又拜副校理。兼汉学教授,备边司郎,侍讲院文学。当是时。经幄多俊彦。更迭侍讲。其色辞温润。善感回 人主意。则推公为第一。有一宰臣劝 上以权数施之爵禄予夺者。公曰。人主以爵禄御臣。则贤者不乐为用。如宋之钱若水。其已事可鉴。愿 殿下毋使今日复有钱若水也。又曰。人君莫善于罪己。莫不善于矜己。虽以唐德宗之猜刻。一下罪己之诏。骄将悍卒。莫不挥涕。喜谦恶盈。人心之理。焉可诬也。又曰。尧舜以人之聪明。为己之聪明。故所及者广。无远不照。后之人君。自任一己。不能兼人之聪明。故视听狭小。虽阶庭之近。亦不能见闻也。又曰。世以猛暴为威。非也。国之有君。犹家之有父兄。父兄举措当理。其子弟虽不教而从之。若躬行其非。教之以是。则虽日挞而求其从。不可得。易言威如之吉。反身之谓者。此也。凡公启发多此类。 上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0L 页
亦虚心开纳。尝夜对宣法酝。以大酌命公。公辞以不能饮。仍询问治道。及退。曙鼓已鼕鼕矣。十月。迁吏曹正郎。十一月。 孝章世子薨。公为 魂宫都厅郎。大小节文。极其诚信。先是。公言蚤谕之道。惟寻常嬉戏之间。心寓目击为易入。请以古帝王善恶可劝戒者各八条。作屏观省。及是。 上追念不已。亲为诗叙哀。又命公书其事于屏额。设于 殡筵。闻者悲之。寻升司仆寺正。己酉。迁司谏。二月。以都厅劳。升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因事罢。叙复右副。递为礼曹参议。七月。还入银台。转升至右。八月。又自兵曹迁左承旨。 上欲讲试太学诸生。以应试者少。削掌议名于儒籍。诸生举怀不安。捲堂而去。 上怒甚立命仍黜之。公曰。昔在 先朝儒生之抗章也。虽 天怒方盛。亦使承宣慰谕乃已。岂其势威不敌于彼哉。盖士气不可以摧折。而屈千乘之尊。下匹夫之贱。亦所以增圣德之光华耳。今士气委靡。非复昔时。乃 殿下欲摧折而角胜之。其视 先朝待士之道。何如也。持平柳谦明疏论李光佐。 上手火其章。教曰。敢复以偏党言者。施以邦刑。公曰。人君辞令。审慎于其初。然后行之为易。今有一台臣如谦明之为而果以邦刑施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1H 页
之。则为失刑。如其不然。奈今日之教何。且凡言之善恶。皆可以纪诸史。而今史氏有阙文矣。后人何以考其言之善恶而褒贬之乎。 上皆称善。十一月。迁成均馆大司成。十二月。自礼曹参议。出为黄海监司。属邑有富豪杀其姻戚。吏受赂掩匿者三年。公至即按验置法。一路称快。立思皇斋。置赡学田养士钱。试取一道士居业。赏罚其勤怠。又以射艺兵志。月试武士。其尤者。差遣立马别将屯田长以兴起之。筑城长寿山。贮以军器粮饷。使缓急有恃。一日。公方食匙忽变色。左右疑有毒。咸曰视膳吏死矣。公徐辍食正匙。令具他膳以进。竟无问。吏由是益推心不欺。辛亥冬。迁大司谏。壬子。递为户曹参议。二月。拜大司成。因事罢。五月。特命复拟而授之。 上亲书尊圣庙正士习务诚实九大字。又制劝谕文三十行。命承旨中使宣谕太学。赐以法膳。公与诸生拜笺疏谢之。 上报曰。孟子云。舜何人予何人。有为者亦若是。予虽无知人之鉴。其无命夔之化。亦何必待夔而后教胄子乎。尔须仰体 列圣朝培养之意。莫忽寡躬之否德。孜孜勤劝。师夔而勉勖焉。仍命久任国子。公屡辞不出。 上察公意。谓相臣曰。予岂以舜自处。亦岂处某以夔乎。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1L 页
顾人君自期不容不如是。为人臣者。虽一命之官。亦何以卑卑自居。某不以夔自期。是不欲以舜期予。岂尧舜吾君之义乎。他日又教曰。某不以经学自居。固美意也。但其人醇谨。以醇谨教导云尔。则何不可之有乎。于是公不得已承命。以公卿子弟厌避学舍。先令亲子处下斋以倡之。每朔望。晨入圣庙焚香。退至明伦堂。引诸生讲近思录。反复辨难。惓惓开诲。病时文舍绳墨趣险怪。专务诳耀主司。不但为文字之疵而已。严其升黜。一反平实。由是文体丕变。亡何。 上设七夕制。有徐海朝者与同舍生李复龄。误换文券。海朝居魁而实复龄之文也。海朝耻之。即自首实。复龄反云。此实海朝自为之。竞相推让。 上叹曰。比见士风大异畴昔。如二人者。尤不易得。教导之效。其可诬乎。癸丑。迁全罗监可。时朝廷申明滥率之禁。公引前任海西时事。辞递。拜左承旨。 上道召饥民。驻辇慰谕之。公曰。 殿下既有恻伤之言。当有恻伤之实。不可徒言而已也。 上曰善。命惠局赐以米。七月。自户曹参议。迁吏曹参议。九月。递吏曹参议。拜刑曹参议。十月。复自刑曹参议。迁吏曹参议。 上以灾异求言。公疏陈集众善广言路恢 圣聪。复请使大臣访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2H 页
民间疾苦。写进一册。燕閒之中。从容究其利病。而曾经三品以上。亦使入侍筵对。虚心延访。兼察其为人。如唐朝仗下奏事之制。后十日。又上封事。极论治道。凡十条。曰建极。曰立纲。曰求贤。曰奖直。曰度才。曰恤隐。曰修戎。曰理财。曰汰冗。曰正心。总万馀言。 上优批嘉奖。且曰。留诸座傍。逐条加意。甲寅。违召罢。寻还前职。疏请武臣由杂径进者勿拟字牧。荫官年满七十者。勿拟察访。功臣嫡长。廉吏后裔。必待强仕之年然后始许补荫。以杜其躁竞之路。并下庙堂行之。与判书金在鲁。参判宋真明。议政注不合。俱上章力辞。上不得已并补三铨官。金公为庆尚监司。宋公为洪州牧使而公为伊川府使。居五月。以兵曹参议召。乙卯。迁左承旨。三月。出为全罗监司。时屡经饥馑。民有暴骨未葬者几遍于野。公具衣衾棺椁。分遣将吏掩瘗。为文以祭之。俗尚华侈。非资装丰足。耻与为婚。女有三十馀岁不嫁者。公令绵布为币。酌水为礼。不从者随以不慈不睦之律。其贫不能为资。则官为之资送。丙辰。递为大司谏礼曹参议。五月。拜弘文馆副提学。先是。朝廷有盐铁之议。已行于岭湖海三道。公因讲史言司马光之言曰。财者不在官则在民。若值凶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2L 页
荒。国家为民而作此举则可也。不然。利归于上而民怨于下。府库之财有悖出之患也。济州民献骏马五十匹。公言朝家之视耽罗。虽与诸州有别。何敢无端私献。 殿下亦何可无端受之乎。臣恐后世以是为私受之口实也。 上皆从之。违召罢。六月。叙复前职。承命选馆录。十月。擢拜嘉善大夫咸镜监司。公为治一主于节用爱民。而课文讲武。为之经纬。置养士库。设武学厅。规模视海西颇广。明年。六镇大饥。公送人岭南。以高价招诱米商。旬月之间。商舶四集。于是分遣邑宰营校。督运于南。分赈于北。牒书旁午。指画有条。六镇民若取食于怀中。卒无一人流亡。事讫。民欲画公像立祠。禁不果。遂碑之。戊午。大臣以公忠勤练事。可参决庙议白 上。迁大司谏。八月。拜副提学。兼筹司提调。公谓故事。三司之臣。不见三公。亦不当兼筹司。辞不许。因灾异。极陈言路开闭系国家兴亡。递为兵曹参判,同知义禁府事,槐院,内赡提调。十一月。迁司宪府大司宪。己未。还拜副提学。公方入讲席。 上下封书。传位于 世子。筵臣惶惑。不知所为。公徐进曰。春王正月。方祝 圣德之日新。不意匪常之举。将使群情挠乱。此皆臣等之罪。然 殿下信以为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3H 页
元良。今日可能从 宗庙之事乎。 殿下奈何以国家为戏也。公泣 上亦泣。公顾承旨曰。引大臣以下至。至则有欲面请 东朝者。公挥手曰。 上非冲年。东朝非垂帘之时。此路何可开也。 上意悟即寝是命。寻迁大司宪。疏陈务实之道。二月。连拜汉城府右尹,户曹参判。以谢恩副价赴燕。还拜工曹参判。兼同知经筵事。八月出为京几监司。有 温陵复土之役。公引迁 陵例。请减民税三分之一。庚申。移拜平安监司。修明军政。谨节财用。行详定法。以一州郡费入之数。置三益斋。教养多士。会边民犯越罢。辛酉。叙拜大司宪。兼瓦署提调。递为右尹。三月。特命擢升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以病递。四月。拜刑曹判书。兼右副宾客。故事。宾客不兼刑狱之官。由是递。五月。判礼曹工曹。因事罢。八月。叙拜吏曹判书。兼知春秋馆事,同知成均馆事,内局,内赡提调,备局有司堂上。公素嫉名官奔竞之习。凡拟清要。类皆持重。 上疑公有所左右。罢公职。已而。 上思公忠荩曰。某小心谨慎。曩日事。予欲饬朝廷也。壬戌。叙知西枢。兼带如故。时朝廷虑富民闭钱。欲听民采白金。赴官铸币。以分钱货之权。公言国家货权。可使为一而不可使为二。今既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3L 页
有钱。又有白金。杂于流迁。眩于奉行。非所以定民志而一国法也。 上是公言。七月。自刑曹判书。迁议政府左参赞。九月。复为礼曹判书。辞递。先是 肃宗甲子。命闵公镇厚釐正良役之法。未及就绪。廷议不便。寝格之。至是。赵公显命建白设厅。畀公专管。公就加折衷。减京外冒额三万八千有馀人。乃以收布军保散处诸邑者。汇分类别。邑多男口则丁保亦多。少则丁保亦少。以丁保各当男口三分之一。釐为一书。分序六道诸邑。使取之有所考。而侵欺滥冒者不得作。又为空名帖。法官置一板签丁时。填写名貌年里人与一帖。十六受之。六十还纳。以杜黄口白骨之签。书进。 上劳之曰。不料卿勤苦至此。亲为序刊布六道。初公在馆职。 上欲改良役法。令群臣杂议。独公所奏不务新奇。要之可行。至是所釐正。一如其奏。十月。拜右参赞。上疏请行关西量田大同法。下所司议不行。十二月。迁汉城判尹。癸亥。特除兵曹判书。兼 宗庙寺提调,艺文馆提学。凡有差除。公手阅名簿。沉吟量度。若构思文字。得三望协洽于心。然后始拟之。故每当政注。武士辈相与私议。某人可迁。某人可升。及除目之出。皆如其言。虽有差异。亦沉屈未伸。不为人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4H 页
所知者。夏。 上行大射礼。公射获三矢。锡表里。甲子。公妹婿李公宗城判吏曹。公累章力辞。不得递。遂纳符胥命。 上怒责之。削公职。有武人泣于道曰。千里而来。失此贤司马。四月。叙拜刑曹判书。兼校书宣惠提调。登筵虑囚。凡 上意之欲傅生者。公辄赞决之。人咎公以有司不当然。公曰。岂不闻皋陶赞帝舜之好生乎。寻以总管直禁中。夜漏将下。 上引公问狱囚轻重几何。公对甚悉。 上笑曰。昔 世祖夜召尹弼商问狱囚而曰。此吾宝臣也。卿亦闻之乎。仍宣法酝。九月。又除兵曹判书。与修续大典。纂刑律二百七十三条。皆公手定。先是。公按湖南。民有稔恶不悛者。徙其全家于北边。后按北关。路见一行丐。呼曰。若非湖南民徙边者乎。必已知恶之不可为矣。撤馔以与之。至是具告于 上。上曰。卿可谓仁厚长德人也。遂除全家律。会公妇弟李公周镇判吏曹。公引前事辞递。拜户曹判书。乙丑。因灾异疏陈修省之道。复请损有馀补不足。以济都民之苦。初。公有奇疾。遇事辄剧。及 上修明宪章。必召公裁之。每晡时入对。至钟鸣乃退。自是疾益甚。谆谆梦语皆国家事。令子弟执笔。若将草遗疏而竟不能语。五月二十九日。考终于正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4L 页
寝。享年五十八。讣闻。 上震悼辍朝二日。遣官吊祭如例。赐赙有加。卿士大夫下至胥吏舆儓。咸咨嗟涕洟。两西湖南关北士民致赗奠相属于道。以是年八月十四日。葬于长湍金陵里负巳之原。公器宇弘伟。仁厚之德。盎然达于面。至临是非淑慝。确然有不可夺之勇。立朝居家。推冲任真。撤畦畛而去之。故虽言人之失。人不疑其忮。处人睢盱之地。人不以媢嫉加焉。公自言吾处世数十年。幸免大咎。惟无机心故也。丁未初。公厌朝议乖激。求出外邑。不与于时事。及己酉以后。公又从容自持。不随人以俯仰。人谓吕汲公之无党而犹有调停之论。惟白香山之超然无累者。为可以语公出处。公常谓爱民必自节用始。每至藩邑。先计十二朔费入。别为簿记。凡百经用。无越其外。及府库充牣然后出羡馀以蠲民徭。其在铨衡。有一武帅以人蔘银鞘。遍遗朝宰。亦及于公。公不发封而还之。后其人果登弹章。公笑曰。所以不受者。政为是耳。然亦未尝弊衣羸马以干时誉。姻戚之早孤无依者。拊育于家。丰其资装。择配而嫁娶之。立宗约。每岁春秋。合族于大宗宅。讲叙敦亲之谊。诸族人事无大小。莫不咨禀于公而行之。晚有告休之志。以 圣眷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5H 页
隆重。未忍便诀。即居第之后。构数架茆屋。名曰角巾亭。花辰月夕。邀朋俦四三人。命酒赋诗。以寓其归思。一时簪绅。相属而和。公好看书。朝退客散。必明灯扫案。阅数十叶。在本兵半年。犹读尽史记评林一部。手抄性理子史。积成卷帙。字画楷精。虽悤挠急遽之际。未尝作行草。始终如贯珠。然诗文气格高。李尚书德寿亟称之。以为今之馆阁。当以公为首。有鹤西遗稿六卷藏于家。夫人德水李氏。左议政忠宪公讳㙫之女。以公贵。封贞夫人。别有状。四男。长命翼早殁。次命膺生员。次命善,次命诚。女适生员李徽中。命翼娶参判沈珙女。无嗣。命膺娶佐郎李廷燮女。生一男浩修。为命翼后。二女皆幼。命善娶府使金始熺女。命诚娶右议政赵显命女。李徽中四男。商凤。馀皆幼。公之言行政事。著于家邦。不肖等何敢私焉。而我 圣上追思不忘之教。尤可以考信公平生者。公之卒也。 上嗟悼曰。谨厚之心。恪勤于国。戊申之乱。予服其先见。又临筵教曰。某志大。脱略世务。独于国事。一心匪懈。续大典成。 上叹曰。得一法书。失一良臣。又曰。某忠勤恪实。尽瘁国事。顷闻其逝。心不能平。至于气眩而昏寐也。某之止此。良由尽心于国事。故诸臣之劳瘁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5L 页
者。予窃悯之。太常议谥文惠文敏。 上曰。是尝应事有功。可谥文敏。庭试拆号。 上谓筵臣曰。日者解额。见某弟某之名。望其登第以继其兄。此又不谐也。呜呼。于此可以知公遭遇之盛。于此可以知公勤劳之绩。盖不待后世良史而为信。谨敢具载状末。以备立言君子之采择。不宣谨状。
先妣贞夫人德水李氏行状
先妣李氏。郡望德水。德水之李。远自高丽。入我朝。礼曹判书弘文馆提学文惠公讳安讷。尤以文章名世。即先妣之高祖也。曾祖讳柙。司谏院大司谏。祖讳光夏。汉城府判尹,贞翼公。考讳㙫。议政府左议政,忠宪公。妣贞敬夫人安东金氏。沔川郡守讳寿宾之女。议政府右议政文忠公讳尚容之曾孙也。先妣以 肃宗己巳八月十四日生。十三。归于先君。以先君贵。封贞夫人。壬戌正月二十九日卒。葬于长湍府之金陵里贞简公墓左麓巳坐原。虚其右。以先君合窆焉。有四男一女。详载先君行状。先妣自幼聪慧。方七岁。与弟判书公周镇。在忠宪公侧。见其授唐人诗。言下记诵。无一字错。忠宪公每指以语家人曰。使女而男也岂惟光吾门。惜不然也。及笄。金夫人疾谻。医言药无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6H 页
能为。惟人血可疗也。家人为先妣忧。预收金刃藏之。先妣潜入爨室。引大镰。裂股至胫。血出淋漓。家人惊惶。然已无及矣。遂取血灌之。金夫人忽醒而能言。疾仍以愈。归先君六年。荐遭舅姑丧。弱龄当家。梱内之事。罔不整饬。先君有一弟黄州公讳宗璧。年尚幼。先妣抚育之。爱踰己子。故黄州公至白首事先妣如母也。指驭婢仆。各授职任。内外斩斩。事治而不苟。以至垣墙补葺田亩收穫。皆不烦先君。咸得其理。是以先君虽贫。不自知其为贫。及先君中岁鼎贵。累经大藩。先妣一遵忠宪公俭约之风。平居惟着软绿衣绵布裳。从人宴集。不施脂粉。不饰茝兰。常乘弊轿。一婢从后而已。至如褥衾枕簟之类。或经十数年不易。先君好周急。姻戚之孤独无依者养育于家。为资装以嫁娶之。而先妣称先君志。皆如先君之所欲为。或不待先君之命。自为之养育嫁娶。其于子女。虽拊循喣濡。惟恐伤其意。而事有不可。即正色责之。顷刻之间。春温化为霜厉。故子女不敢恃爱娇恣。或从外至。先妣偶未及言。则望见颜色。常自内省。恐其有何失见过也。不肖等每相与语及家人长短本末。先妣从而品题之。始若不甚然。久后谛验。一一如其言。虽有不中。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 第 366L 页
亦偶然耳。先君以长房之贫甚且在乡。权奉高祖忠肃公祠版于家。每当享祀。先妣饬婢仆。澡瀹备物。极其洁。非甚病则达夜不寐。躬自照捡。宗族来与祭者甚众。馈食馂馀。既精且均。故与祭者归其家。常戒以为法。先妣得奇疾。三年匙箸不能亲。临终。令妇女把笔。为理命一册。皆宜家之法。小大不遗。至今不肖家遵而行之。呜呼。妇人之善。不踰门阈。然今观列女传所载凡圣女哲妇之言与行。非当时子弟诵传于人纪载于书。则后之人。于何考德。今略述一二见闻之大。以为作传者采也。
保晚斋集卷第十四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