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x 页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达城徐命膺君受著)
 行状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0H 页
英宗大王行状
维 英宗大王升祔之越七月甲辰。 嗣王殿下进臣等教曰。于戏。我 先王盛德大业。在今在臣民。在后在方策。非固有待于状。乃若宫中之事外人不与知者。予不谷不言之。夫孰能宣昭乎。肆予不谷。永思前烈。万几之暇。缀遗事六十六。则咨尔太史之臣。旁采训谟。撰次为状。以附实录之后。臣命膺稽首对曰。敢不唯命。谨按。 王姓李。讳▣。字▣▣。显宗大王之孙。 肃宗大王第二子也。 和敬淑嫔崔氏以 肃宗二十年甲戌九月十三日戊寅。诞 王于昌德宫。前三日。红光亘于东方。白气罩其上。是夜。宫人梦白龙飞入宝庆堂。堂即 王诞降之室也。 王生有异质。右腕累累龙蟠文者九。才学步。进见 肃宗。必敛膝危坐。 肃宗不命之退。虽至竟晷无难色。 淑嫔恐 王久跪拘挛。为制广袜以舒其筋骸。凡书画之属。皆不学而能。每游戏翰墨。神彩动人目。 肃宗嘉其天成。为诗以宠之。六岁。封延礽君。九岁。聘郡守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0L 页
徐宗悌女。为达城郡夫人。十九岁。出閤。 肃宗赐轩名养性。又亲为花押与之。庚子。 肃宗升遐。 景宗即位。违豫久。嗣续且无望。明年八月。正言李廷熽上疏。引 祖宗故典。请豫建储位以系人心。 景宗命大臣议。领议政金昌集。左议政李健命。判府事赵泰采及六卿两司长求对。请告 慈圣早定大计。 景宗命群臣退俟閤门外。有顷复召入。宣示 慈圣手札。有曰 孝宗大王血脉。 先大王骨肉。只有 主上与延礽君而已。岂有他议乎。诸臣皆涕泣而退。遂册封 王为王世弟。郡夫人徐氏为世弟嫔。 王上疏辞。 景宗报曰。已过立年。尚无嗣续。又有奇疾。念国事无计可施。仰禀 慈圣。俯从群请。委以储位之重。小心翼翼。以副国人颙望。会贼臣柳凤辉上疏曰。殿下再聘 中壸仅数年。尝药忧遑。仍居谅闇。嗣续无可论也。今 宝历方盛。 中壸年才踰笄。日后螽斯之庆。举国所颙望。或 两宫有疾。妨于诞育。则保护之地。竭诚医治。靡不用极。而乃于即阼元年为此举。何哉。始使廷熽疏请。有若尝试。更鼓已深。登对力请。而既请入禀。旋请出宣。便同使令催督。可谓无人臣礼耳。戊辰 殿下之诞生也。立嗣非不急矣。而诸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1H 页
臣以姑观数年为言。人臣事君当如此。今忙急草率。人心疑惑。久而靡定。愿自今凡于事为。断自 宸衷。毋使威福下移。仍正大臣以下愚弄迫胁之罪。以谢国人。 景宗乃下教于朝廷曰。 先大王日月之明。深虑予之无嗣。今予疾无期斯男。敬承付托。夙夜忧惧。日昨台疏。为 宗社定国本。正合 先大王盛虑及予之志。仰禀 慈圣。既定国本。实 宗社无疆之福。柳凤辉之疏。此何人斯。卿等论以启大臣三司。请鞫凤辉以正王法。 景宗可之。寻改为远窜。大臣宰臣三司政院宗臣馆学生。执前请愈力。时贼臣赵泰耇以右议政。在近畿忽陈劄。借引 孝庙承储日故相李敬舆守经之论。以为凤辉忠赤。不当扑杀也。先是 肃宗上宾。吊敕言有皇旨。欲并慰 世子及弟子侄。廷议拒不从。泰耇上疏言。上国行之为失礼。陪臣受之为冒嫌。 王子诸宗。岂敢安于此哉。嗛 王无顾忌。至是复劄救凤辉不遗力。三司齐声论泰耇罪。请先削黜。于是 王再上疏固辞。 景宗慰谕备至。九月。 王始受册宝于仁政殿。步趋进止。咸中规度。开胄筵讲小学纲目。难疑问答。夜继晷不倦曰。宫僚朋友也。朋友将以责善。必情志流通。然后方尽其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1L 页
言也。尝以心经笔墨赐兼说书赵显命曰。说书诚心开导。伯禽襄子之言。余不忘也。 孝庙大志之言。余不忘也。宫闱和气之言。余不忘也。近习慎择之言。余不忘也。牵牛过堂图揭壁之言。余不忘也。夫言而忘之。是弃言也。薄物以示不忘之意。心经以谢心学之劝。当是时。 景庙疾益甚。以酬接万几。火升不觉察。屡见意于丝纶。诸有忠虑于国者。欲 王参决庶务。以分 圣劳。宰臣李台佐廷语户曹判书闵镇远曰。此时代理。乌可已也。士大夫私相酬酢。其言如出一口无异辞。有金一镜者。为人凶谲多悖行。见利忘耻。与李师尚,尹就商等为世摈弃者。深相结纳。通宦者朴尚俭,文有道,宫人石烈,必贞为奥援。以 王英明。恐悉烛其奸宄状。遂张目攘臂于外庭。凡言代理者。辄驱之逆。群臣瑟缩不敢言。是年十月。执义赵圣复上疏。请臣僚延接。政令裁决。引 世弟侍侧参听。随事训习。一如 先朝丁酉故事。 景宗是其言。遂下教曰。予有奇疾十馀年。丁酉听政之命。为 先朝静摄不暇。顾予躬及自登极。症尤沉痼。世弟年壮英明。若使听政。国事有托。予得安意调便。自今大小国事。令世弟裁断。是夜。贼臣崔锡恒与入直承旨玉堂。求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2H 页
对寝成命。贼臣韩世良陈疏。请加圣复邦刑曰。天无二日。地无二王。虽不直请使 世弟临朝而参听。非临朝而何。为人臣敢怀阴移 天位之计。罪不容于覆载也。都承旨洪启迪为言世良疏指意凶悖。两司随请世良绝岛安置。复请拿鞫严问。 景宗命时原任大臣二品以上及三司来会宾厅。教曰。早定储位。本欲代理。已禀 慈圣。依前下教举行。于是 王四上疏力辞。大臣以下诣閤求对不得请。率百官庭吁。请寝代理者凡三日。 景宗又教曰。予病若可酬应。何至是耶。近者火升。一日频发。使左右考例而行。左右可乎。世弟可乎。卿等思之。使我兄弟分苦分痛。以扶将亡之国。领议政金昌集。左议政李健命。领府事李颐命。判府事赵泰采等。联名劄言。大小国事。并命裁断。此国朝未之有者。中外惊惑。臣等虽万被诛戮。不敢奉承。而至于细务分理。既有丁酉裁定。为 殿下臣庶者。岂敢以轻遽为拘。一并违拒哉。劄上。泰耇自乡驰入宣仁门求对。政院谓台阁方论泰耇罪。泰耇不宜求对也。拒不纳。有顷。司谒传命泰耇入侍。复传命政院三司入侍。复传命时原任大臣重宰臣入侍。入侍悉收前后下教寝不行。既退。三司启臣邻晋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2L 页
接。关由喉司。乃三百年定规。今泰耇自何径禀旨乎。此路一开。后虽有北门之变。无以堤防。请承传色司谒拿问严覈。 景宗可之。两司复论泰耇平日交通宦寺罪。请极边远窜。不报。十二月。贼臣金一镜,朴弼梦,李真儒,李明谊,郑楷,尹圣时,徐宗厦等七人。联名上疏。有云伏閤庭吁。止于三日。己巳。大臣半日庭请。尚斥以造,讱,仁弘之科。则彼辈固难逭冀,显,莽,操之诛。愿降明旨。贼复四凶。一以三尺断之。遂结之曰。身佩安危之大臣。进死一步。为台阁者敢以阴机等说。勒成罪案。其设心凶且惨矣。指泰耇也。疏入。四大臣胥命。是夜。承旨三司卿宰将臣。或罢或黜。一镜为吏曹参判。弼梦,真儒,明谊等为三司。就商为训鍊大将。未几。尚俭与有道,石烈,必贞闭塞 王朝见之清晖门。谋害 王益急。 王夜召宫僚。欲出閤辞位。辅德金东弼力陈其不可。明日 大妃下封书于宾厅曰。储嗣之定。奉 先王遗教。而 主上亲书爵号。予又下教于大臣。不幸宫人宦寺交构 两宫。比予与 主上招宫人责谕。则宫人敢肆凶悖。是必有当律。卿等亦宜调护我 主上及东宫。以保我三百年 宗社。毋负我 先王遗教。于是大臣二品以上政院三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3H 页
司求对论之。尚俭,有道,石烈,必贞并伏诛。凡 王在储位。奸凶表里交构。处前古帝王所难处而 王不形色辞。应之有道。卒使宫闱之内。和气蔼然。人以是知 王有圣德焉。壬寅九月。 王齿学。甲辰八月。 景宗疾大渐。初。李光佐为药院都提调。以 圣候久沉绵。而李公胤业医名国中。遂除公胤主簿。入药院议剂。公胤为人悖妄。自癸卯夏日。试峻攻剂。朝廷以公胤善医。不之疑也。至是 圣候益沉笃。光佐不即设议药厅。 王不脱冠带。一饭亦一饭。再饭亦再饭。泣谓公胤曰。真元日下。此岂立己见之时耶。急以蔘附回阳。光佐,公胤执前见愈固。竟不多用蔘附。 景宗薨。 王哀毁踰节。群臣请嗣位。却不从。大臣三司政院宗亲文武百官。屡启不得请。 王大妃手札劝进。然后 王始御冕服。至仁政门。犹哀号不升座。改卜时行礼。尊 王大妃金氏为大王大妃。 王妃鱼氏为王大妃。 嫔徐氏进为王妃。 王将受册宝。时宦寺宫人。尚多俭贞党。肆诋不道。掷宝盝砌隅。声彻御座。 王若无闻也。朝夕哭奠必躬临。尝患风痹试针。药院以针忌丧侧。请停哭临。终不听。暇则孜孜万几不少休。或言勤劳太过。非所以保啬也。 王曰。沃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3L 页
土之民。不才逸也。瘠土之民。莫不有才劳也。况三代之君。以劳为治。未闻以逸豫为治也。先是。 肃宗季年至 景宗四年。皆以违豫不得行经筵次对。 王既公除。即讲行之。赏献替之承宣。以开言路。罢虎赎之绵布。以纾民力。申禁闾舍之横占。疏放囹圄之幽滞。久任京外官。责以成效。每一令出。四方拭目。会有雷异。 王亲为文下政院。使代撰求言之教。其略曰。修己之未能欤。虚受之未尽欤。自奉过侈欤。待臣不诚欤。贤人在野。有未用欤。穷民抱冤。有未达欤。朝著不和。伤天气欤。私意横流。阏公议欤。咨尔近密。代予草教。广求直言。言而过中。予当不罪也。噫。生民之水火方亟。党习之干戈日寻。念及于此。丙枕何安。廊庙之臣。举直错枉。方伯之臣。黜陟惟明。钦乃职事。上答旻天之警告。政院请毋代撰。以所下丝纶。布告中外。王曰。文拙也。宜更代撰。政院复言臣等代撰。必不如王言也。 王曰。覆难非礼使之道。如其言。十二月。葬景宗大王于懿陵。始卜陵。 王必禀 大妃。得旨乃决。凡民田宅在局内者。饬有司厚价斥之。不使有怨。时新经庚子 大丧。有司犹未知宫中故事。眩于举行。 王考据指授。细大不遗。必诚必信。终始罔愆。元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4H 页
年乙巳春正月。 王下教劝农。饬方伯勿夺民时。守令辞陛者辄召见。戒以安民。又教曰。我国褊小。用人不广。而旧臣尽迸。仕朝端者不如往昔。予庸痛恨。方今岁籥已改。理宜与物皆春。被谪人。其令大臣金吾。参轻重疏释。初。一镜诸贼。既疏斥联劄四大臣。比之冀,显,莽,操。自知势不两立。欲网打一队。绝其根芽。乃嗾市井无赖人睦虎龙上变。遂起大狱。尽杀四大臣。及其族党株连。亲知编配。几遍于八道。仍歃血颁赦。其教文。一镜撰也。用辞造语。备极凶悖。与七贼疏辞相表里。矫诬 先王。以及 圣躬。人皆忧愤。然畏镜,梦气焰莫敢言。前年冬。正言李倚天上疏论之。 王遂鞫一镜,虎龙正刑。孥籍如法。弼梦等六贼。初削黜。后并栫棘。而被诬诸人。未及疏释。故有是命。亡何。庆尚道士人金麟寿等疏请先正臣宋时烈复享道峰书院。且复先正臣权尚夏官。亦一镜等所黜夺也。 王曰。斯文是非。在儒林。不在朝廷。可令该曹复其官。是月。 王将幸 懿陵。天气尚峭寒。药院请俟和暖。王曰。礼云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况不得随诣因山乎。卒不从。谒 陵还。会有鞫狱。有司请施压膝刑。 王曰。昔汉文帝除肉刑。唐太宗观明堂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4L 页
图。谓人五脏系于背。遂除笞背法。我朝 世宗。亦除笞背。况压膝五刑所无乎。其永除之。三月。右议政郑浩言四大臣冤死状。 王命复官致祭赠谥。李晚成洪启迪,金云泽,金民泽,李弘述,赵圣复等并复其官。故赞善李喜朝亦赠谥。尝召对。谓筵臣曰。讽谏微谏。固为人臣格君之要。若自人君而言。则使其臣不能正谏。乃反规规于讽与微。不亦可愧之甚乎。夏四月。命抄岩穴求志士。以充经筵官。将欲招延备顾问也。右议政闵镇远白 王曰。宫人必选于内婢。不侵及良家者。 先朝德致也。今往往侵及良家云。果然否。王惊曰。今掖庭少。纵不能法唐宗之放出。岂容益其选也。况良家女。为其父母。辛勤长养。一朝幽闭深宫。非仁政也。立命拿问中官。杖配宫奴。五月。刑曹覆奏诸道强盗罪。 王谓刑官曰。好生恶死。人孰无此心。迫饥寒困侵渔。不自觉其陷溺至此。皆予教不及民而然也。卿等宜哀矜勿喜。酌量遄决。不令久滞囹圄也。秋七月。大旱。 王下教求言。亲祷社稷不雨。将复亲祷北郊。有司曰。无例也。请改以南郊。 王曰。 先朝特祀农坛。顾不当法耶。遂积诚致洁。祷于北郊。既祼。密云四集。雨滂沱下。冕服尽湿。 王秉圭愈恭。始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5H 页
终无失容。与祭者莫不钦叹。八月。命忠清道臣。竖故忠臣洪翼汉,尹集,吴达济等墓石。 圣祖尝赐三忠田亩。有司因循久不与。至是饬令尽与之。冬十一月。三南饥。 王减宫纳米补赈曰。 先朝有北关贡银。故多以银补赈。今银变为布。虽欲体 先朝遗意。不可得也。十二月。有以焕章庵所藏 毅宗皇帝御墨献之者。 王感涕曰。皇明再造之恩。没世不可忘也。然岁月寖久。人心易狃。倘非我 圣祖阐明大义。则东土生灵。岂知尊周之义乎。仍命致祭于南汉显节祠。又祭于江都忠烈祠。又祭于统制营忠武公李舜臣祠。又祭于华阳洞文正公宋时烈祠。寻以万东祠赐额。 御墨刻之石。亲序其下。印赐文正之孙。藏石本于内府。尝夜对天甚寒。承旨请于卧内召儒臣讲。王曰。人情向晦易倦。正衣冠。庶几振发精神也。二年丙午春正月。行常参经筵。命 王世子开书筵。旧例。祈寒盛暑停两筵。至是。 王教曰。大禹惜寸阴。众人当惜分阴。今三阳已开。何待日暖乎。上辛亲祈谷于社稷。岁以为常。二月。 王因三南荒政。教曰。昔在 先朝。岭东监赈御史上饥民图。是有 御制诗。予尝披见其图。饿莩者。颠连者。匍匐歠粥者。宛在目前。今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5L 页
三南之民。奚异是哉。设赈邑民。其蠲一年籴庸。次者半之。夏四月。增建 宗庙 景宗室。成宗臣上疏言太祖始建 宗庙。至于今而重建庆也。宜称庆。 王曰。君臣一心。谨守 祖宗成宪。使深仁厚泽。沦浃民肌髓。胜豫大之举远矣。何庸称庆为也。秋八月。司谏李秉泰上疏。指陈衮阙甚切直。 王赐虎皮奖之。九月。命赠故副提学权忭谥。忭自 肃宗中年。绝意荣涂。士大夫高其风采。故有是命。冬十月。 景宗大王端懿王后祔 太庙。礼成。 王还御仁政殿受贺。以三条。饬谕百官。一戒朋党。二戒奢侈。三戒崇饮。十一月。 王谒文庙酌献。御明伦堂。亲策多士曰。予欲得经纶才。袪习俗之文华。效文山之精忠。其各务实。毋孤予意。三年丁未春正月。 王将亲祈谷于社稷。教曰。为民祈谷。敢自逸乎。乃步至斋殿。诸承旨固请乘辇。不听。有儒臣将归觐其亲。以亲病谒告。 王曰。诚病也。情固当然。若无病而为有病。非惟告君不诚。其于子道何如哉。命改其语。予告三月。武臣之特进经筵者。命各陈文义。先是。一武臣陈文义。被承旨察推。自是武臣特进者相戒不敢言。故有是命。时岩穴士被选经筵官者身没。筵臣请赠官。 王曰。生不以爵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6H 页
禄羁縻。没何必赠官乎。可遣礼官致祭。令本道庇其丧葬。夏五月。左议政洪致中。以京外钱货匮竭。请铸钱以益之。 王以为铸钱之弊。倍于钱贵也。竟不许。四年戊申春三月。岭南贼李麟佐,郑希亮等反。 王师讨平之。先是。逆一镜,虎龙伏诛。弼梦诸贼悉栫棘。其徒自度逆节难容于覆载间。弼梦从父弟弼显。一镜之子宁海。虎龙之兄时龙等。与沈维贤之为镜梦腹心者缔结。己巳罪死人闵宗道,李义徵子若孙及诸失志怨国者。诪张凶言。诳惑人心。推麟佐,希亮为元帅。李有翼,李河为谋主。约平安兵使李思晟倡乱于西。总戎使金重器。禁军别将南泰徵和应于内。欲以是月二十日犯京。推戴密丰君坦。蛇纠蚓结。酝酿颇久。朝廷漠然不知。至是。奉朝贺崔奎瑞方退居龙仁。因邻人安鑮。始知贼情。疾驰入告。水原府使宋真明续又械送上变人。 王乃命兵曹判书吴命恒为四道都巡抚使。朴文秀,赵显命为从事官佐之。使率京营兵徇安竹南下问罪。以李汝迪,朴东枢为继援将。率京营兵及开城马军。为都巡抚后援。张鹏翼为镇御大将。阵北汉城下以防西忧。寻代金重器为总戎使。出镇水原。郑缵述为捕盗大将。李廷济为京畿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6L 页
监司。防守汉江铜雀津。金东弼为经略使。开府南汉。分兵遮截龙仁等诸要路。俞拓基为杨州牧使兼东路镇御使。领兵进守鼓岩。金在鲁为忠州牧使兼湖西安抚使。控扼鸟岭等处。权𢢜代权詹为忠清监司。李匡德代郑思孝为全罗监司。黄海监司金始㷜率三千军。遮守洞仙岭。兵使元百揆率亲骑卫三百人。遮守青石岭。待思晟就拿后罢兵。朴师洙为岭南安抚使。徇安东等左道。慰谕召募。尹淳为监护诸军使。察岭隘分兵防守。而宋寅明为大司谏备局提调。使处禁中议事。皆 王屈群策剖分。投机制胜。间不容发。国人倚以为安。 王师未及发。贼夜入忠清兵营。杀兵使李凤祥。于是营将南延年及凤祥褊裨洪霖。骂贼不屈死之。 王褒延年曰。疾风劲草。立命赠兵曹判书。旌其闾。起复凤祥子汉弼。延年子德夏。升其品。从军复雠。人人皆思奋励。 王尝御帐殿鞫囚。屏左右召寅明密语之曰。俄者囚援引思晟也。侍卫宣传官李思弼苍黄出去。是于思晟谁也。对曰。从父弟也。是夕。以阙直拿囚思弼及思晟。伏法枭示军前。思晟素以才称。朝廷遣金吾郎捕之。疑有变。未几。西倅上思晟寄其家书。皆琐细妇女语。 王喜曰。无忧也。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7H 页
言未已。金吾郎捕思晟至。凡 王筹度机宜。多此类。故措置军事无阙漏。 王师至安城竹山。遇贼如摧枯拉毁。一鼓尽剿。槛送贼魁麟佐等于京师。庆尚监司黄璿檄星州牧使李普赫。为右防将。誓师入陜川郡。掩击贼兵。斩获甚众。善山府使朴弼健为左防将。昆阳郡守禹夏亨领兵属弼健军。据牛旨岭。斩贼酋希亮,熊辅首。诸贼望风自溃。于是凶逆悉平。遂命罢兵归农。命恒班师。 王御南门楼受馘。论功有差。图像云台赐铁券。乃谕侍卫将士曰。尔等虽亲属凶逆故旧凶逆者。不知其谋。勿怀疑惧。予虽凉德。岂面谕而贰之乎。将士莫不感泣。是月。 王与世子谒 淑嫔庙。亵御丘史所尝使令于潜邸者。欲得间进见。伺候于庙内。弘文馆上劄言不当以非礼之视示 东宫也。 王嘉奖之。立命驱出阵门外。秋九月。 王幸靖陵。见除道毁民冢。 王怒曰。民不有国法。犯葬御路傍。罪也。然毁民冢。岂王者之政乎。遂罪地方官。时大熟。进宴于 大王大妃 王大妃。赐朝士年八十以上。庶民年九十以上。酒米鱼肉有差。冬十月。 王将亲行大享。会弗豫。天且甚寒。大臣请代摄。 王曰。昔皇明 仁宗皇帝强疾亲享。汗透衣疾愈。顾不当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7L 页
法耶。竟亲享。自晨祼至望瘗。诚敬蔼然。升降步趋。望之若神。五年己酉春正月。下教劝农饬守令。助民种粮。岁以为常。 王方招徕岩穴士。一谏官言恩礼太过。 王怒曰。此启人主轻视岩穴士之心也。遂罪之。时 王锐意矫良役弊。任事者病经用无以充。 王教曰。诸臣期予不浅而予之政犹泄泄也。且如汉文给田租半者前后相望。无他焉。节约也。国诚有裕。一民二匹。何难蠲乎。宫田定制外免税。悉令出税。各衙门书院位田。视此。寻谕廷臣曰。古语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慕效之本故在也。昔我 宣祖衾与裤皆木绵布。宫中传为美事。予素不喜奢华。且以 圣祖为法。故令尚方制黑布笠。夫金珠锦绣。非我国之货。国俗乐趋之。若是而何能使黄金同土价乎。老臣已矣。年少之臣。他日必见予志之少展也。右议政李台佐曰。孔子道千乘。节用爱民。不过如此。今日行一善政。明日行一善政。回否为泰。夫何难乎。但其进锐者其退速。此又 圣心之所当勉也。 王曰。善。予在东宫。宫僚陈戒。未尝厌闻。卿言切中予病。当佩服也。三月。朝廷新经戊申乱。凡凶逆近族。不举拟于职任。王曰。晋王导非王敦之近族乎。往者名出贼招。亦分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8H 页
其黑白疏释之。况国法之所不坐者。置诸疑似之中乎。非王政也。其自今调用。夏四月。 王亲礿入斋殿。教曰。京外生民。皆我 祖宗赤子。然都民不耕不蚕。事育皆仰贡米。为有司者不体予临门驻桥之谕。徒以惜费为心。岂自近及远之道乎。其饬所司。毋孤予入 太庙起感。亦令八道两都。恪遵首春之教。五月。户曹请北关设银矿。 王曰。唐御史权万纪以采银为请。太宗曰。与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可谓有帝王之体矣。其已之。毋俾唐宗专美有昔。秋九月 诞弥节。儒臣效金鉴录陈戒。 王赐近思录以赏之。十二月。奉 肃宗庙入世室。从时原任大臣之请也。六年庚戌春正月。 王讲东国通鉴。谓筵臣曰。孔子作春秋。必尊天王。所以正君君臣臣之义也。高丽尝臣事有宋。则徽钦之名。直书国史可乎。我国自孝庙 圣考尊周以后。一隅青丘。独保大明日月。尔等其不忘 先朝大义也。先是。设纂辑厅。命大提学李德寿。撰 肃庙宝鉴。至是上之。 王三复感涕。以善继自勉。二月。 王将幸 宁陵。时骊利间往往有疠气。然群臣恐以疠气为言。不概 王心。遂托他事。弘文馆上劄谏止。 王责曰。尔等读圣贤书。职在经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8L 页
幄。乃以妇人之拘忌劝其君。予窃耻之。大臣三司二品以上相率力争。 王终不听。饬所过路耕民。皆令播植不辍曰。此亦春省耕之意也。回銮至广州。登西将台。感 圣祖之志事。俯仰太息。三月。罗弘彦谋推戴废宗垓圻。事觉伏诛。垓圻。庚申罪死逆宗桢楠之从孙。己巳罪死人闵就道之外孙。弘彦。戊申贼崇坤崇大之亲属。逆郑思孝之友婿也。颁三纲二伦行实等书于八道。命刊印广布。俾民观感。二书皆 世宗朝所撰也。时。北关饥。遣御史监赈。又遣督运御史于岭南。轮浦项仓谷于都连浦。浮海以济之。太仆牧场可垦之地。许民起垦。于是北民无一捐瘠。夏五月。 王览 肃庙宝鉴。至致祭崇仁殿武烈祠。叹曰。吾东方免左衽之俗。赖有箕子八条也。微宝鉴。几忘之矣。遂遣礼官。致祭于殿祠。寻命购岳武穆精忠录以进。先是戊申贼崔必雄亡命。为宦官所捕纳。 王赏宦官。不许录勋。至是筵臣以为言。 王曰。中官策勋。其渐不可长也。竟不许。六月。 宣懿王后鱼氏薨。 王宅忧一如甲辰。 大王大妃以为过礼。大臣重臣。亦以为言。 王曰。历观前代帝王。能知继体之重者鲜矣。予所以为此者。欲后王知继体之重也。七年辛亥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9H 页
春三月。 王讲周礼。至司寇掌邦禁曰。禁者禁于未然也。今秋曹京兆柏府。惟收赎为务。恐犯者之不众。禁之设。岂亶然哉。其饬之。夏五月旱。 王遍祷南北郊。辄雨。雨不沛然。 王曰。噫。岁且歉矣。议所以赒赈者。大臣请铸钱以代经费而储其谷赒赈。 王曰。不然。谷不在官则在民。与其饥而后赈之。曷若预散于民。使民无饥也。百姓足。君谁与不足。其是之谓乎。诸臣皆顿首称善。秋八月。迁 长陵于交河。先是。有言旧 长陵多蛇虺。 王命大臣相视。果然。 王遂决意迁厝。迁厝日。幸旧 陵。随至新 陵。事巨细躬亲董饬。既卒事。教曰。民劳矣。为民父母。岂可曰非游畋民敢言劳云尔乎。交,坡,杨,高四邑民贡税调布。减其半。邮卒令庙堂施惠。初。旧 陵松柏。皆 孝庙手植。王取其子。手自播新 陵曰。使予子孙。感予手泽。如予之感 宁陵手泽也。九月。筵臣言五礼仪有诞日贺。 王不受诞日贺。过也。 王喟然叹曰。程子云人无父母。生日当倍悲痛。使予得如 世宗圣祖之时。何辞于贺。在东宫则辞之。在今日则受之。可乎。卒不从。先是。召经筵官梁得中至。举止朴野。所对太阔不适用。筵臣皆笑。然 王优礼遣之。至是。筵臣复以为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29L 页
言。 王曰。山野之人。无怪其如此。可贵不可忽。忽之恐他人不肯来也。终 王之世。未尝一言其短。冬十二月。行三覆。教曰。唐太宗中主也。然贞观之间。囹圄空。鹊巢于树。寡人临御七年。无德以施化。京外虑囚。厥数过十。殆德化未能及民而然也。咨方伯。毋曰予否德。恪勤宣化。钦乃申谕。八年壬子春正月。命修崇灵殿,崇德殿。遣近臣致祭。调用前朝王氏后。崇灵殿。檀君祠也。崇德殿。高丽王祠也。时五道大饥。 王屡饬庙堂议赈。久未得善策。 王让曰。卿等若以民吾同胞为心而凡诸为民之政。常如学问之士。无疑者有疑。有疑者无疑。则岂有不济乎。今乃玩愒如此。哀我赤子。徒受困于下也。群臣皆愧谢。至是赈五道。有司欲为粥以赈京民。 王曰。与之乾糇。俾归与妻子共之。三月。饬三南饿殍在道路者。官收瘗之。夏四月。王行次对。诸臣议赈争不已。台谏以为言。 王从容谓曰。天地交泰然后万物成。上下交孚然后庶事理。秦皇惩周末颓弛。以刑法绳之。群臣救死不赡。何暇交孚。和气索然。上下怨叛。比及二世而亡。汉高惩秦苛法。济以宽简。故朝仪不严。至有剑击柱者。及叔孙通制礼。乃曰始知皇帝贵也。自晋唐以讫我朝。皆文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0H 页
胜其质。至于今则君臣之间几乎否隔。故予欲损有馀补不足。此所以有矫枉过正之弊也。然台臣之同入次对。非欲备位。实兼纠察。可自今随事剌举。五月。辨诬奏请使洛昌君樘等回自燕京。进新修明史。先是。国朝 宗系事。 太祖得国事。 仁祖登极事。传闻讹谬。皆误纪于大明会典等书。 列朝屡遣使辨诬。未之尽正。及 王七年。始闻清国自康熙季年。命王鸿绪修明史列传。未及卒业而鸿绪卒。乃使张廷玉,徐乾学等。集天下文学之士。续修本纪诸志。历三十馀年。至是垂毕。 王曰。噫。若过此会。虽悔曷追。亟遣樘等奏请。及樘等还。诸诬尽昭晢于新史。命给米一千石于江华府。俾粜籴取耗。为千把总以下较射赏格费。从留守尹游请也。闰月。 王亲书尊圣庙正士习务诚实九言。复为纶音三十行。命近臣宣谕太学诸生。且宣馔。明日太学生等上笺谢。遂命久任大司成。以责成效。六月旱。 王亲祷于社稷北郊。不雨。乃教曰。连年亢旱。民将尽刘。减膳岂足以尽责己之道。昔晋大旱。县子所对。得禳灾之要。其令迁市三日。冬十月。上番军薄衣者。命有司制襦衣赐之。饬所过州县富户。随见收接。不令冻饿于街上。十一月。赐京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0L 页
畿三南岭东民米租四万五千石。减庸调一年之半。尽蠲籴耗。乃教曰。孟子云。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今之民。即我 祖宗赤子。而况 圣考恤民之盛意。予素见闻者乎。连年荐饥。蓄积枵如。然民若尽刘。虽有谷亿万斛。将安用哉。遂分遣御史。监赈宣谕。且令搜访文武才及岩穴求志士。九年癸丑春正月。 王下教饬朝廷。聚精会神。惟才是用。祛旧日之习。廓本然之公。与岁俱新。二月。 王视学。初命酌献文庙。右议政金兴庆上劄言。酌献文庙。例当试士。非荒岁所宜行也。 王报曰。汉高开刱之初。以太牢祀先圣。我 圣祖自龙湾回銮。扫地为坛。首祀先圣。今国家多事。且三年甫毕。斯礼之旷。比及八年。于予心不其歉乎。虽然。节用爱民。先圣攸训。今不可违先圣之训而祇谒先圣。亦不可因试士之费而不谒先圣。一依五礼仪视学礼。祛进酒进馔。从简行礼。其酌献试士之礼则退以来秋。 王遂至文庙。亲献于先圣。退御明伦堂。以朝士习周礼者。充讲书官。与诸生之能通一经者。皆各进讲。讨论文义。赐掌议二人中庸各一部。夏四月。 王瘅心忧民。减膳久不复。有司以为言。 王愀然曰。予对玉食。心不能安。欲以玉食遍馈饥民而不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1H 页
可得。况可遽议复膳乎。冬至使赍来文缎。悉以赐赈厅补赈。有司请减百官军兵禄。以粱代米。 王曰。荐饥由予凉德。忍独享玉食乎。命减御供五分一。顾谓筵臣曰。斯民也。 祖宗至诚爱恤之民也。予不能法祖宗保斯民。后世将以予为何如主也。由是任事者亦莫敢不尽诚。五月。 王召对语筵臣曰。君臣与朋友异。朋友犹难责善。况君乎。伊尹戒太甲曰。有言逊于汝心。必求诸非道。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此人君听言之要也。予于诸臣进言。有忼慨激切者。不能无咈于心。然事过之后。平心思之。未始不慨然歉愧也。又尝于昼讲。因文义教曰。昔缇萦以为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续。千载之下。其言犹令人恻伤矣。讲学之道。当鉴古而戒今。讨捕营治盗。专尚严酷。往往玉石俱焚。故曩尝累饬。近复因循踵谬。殆营将不择人而然也。其谕西铨。自今必历营将然后方拟阃帅。凡讨捕营承款之类。一如京捕厅。移送秋曹者。送巡营盘问处决。仍著为令。会有鞫狱。 王亲临讯囚。按狱之臣。请令捕厅先问罪人得实。然后上于金吾。王始难之。按狱之臣固请。 王不得已从之。有顷悔曰。狱有体。罪人讯于秋曹。上于金吾。固也。今治盗之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1L 页
厅。反为治逆之厅。而捕厅遂成金吾之幕府。此路一开。予知后来搢绅亦难免其祸也。亟寝前命。以为后日法。六月。 王因事谓度支曰。节俭实体行之。甚有味。予在内则衣以纻伞以䌷。及至动驾然后衮与伞皆锦。盖动驾之时。固自有体貌在也。咨尔有司。其悉此以防尾闾。秋七月。 王将亲享。大臣以日热请代摄。 王曰。事 先何可择时。勿复言。八月。 王教曰。自古制刑。俱有其法。法外之刑。虽或取快一时。终非先王钦恤之意也。予于乙巳。既除压膝刑。壬子。又除捕厅剪周牢刑。今只馀烙刑而已。顷当亲鞫。亦循用之。然肉刑笞背。五刑之一。而汉帝唐宗。犹且除之。况无于刑之刑乎。咨金吾。其永除烙刑。著为令。冬十月。命设坛东门外。索祭辛亥饿莩。召对宣馔。命有父母者归遗之。于是诸臣争取盈袖。其无父母者。空袖而退。 王为之悽咽。诸臣亦莫不感泣。十一月。平安监司权以镇启鸭绿江把守卒。冬月撤罢。古也。前监司宋真明承 圣教刱设。然冰雪呵冻恐伤人。请罢之。王曰。冬月冰合。乃把守之时。然苟其非古也而把守卒或有冻死者。则是自我开死人之路。何忍为也。其罢之。时大臣宗臣争体例。胥囚下吏而曲实在大臣。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2H 页
王是宗臣而非大臣。于是大臣呈告求递。弘文馆上劄言非所以尊朝体也。 王曰。人孰无过。改之为贵。予于敬大臣。失之矣。遂罢宗臣。敦勉大臣。复以相敬之义。饬宗府朝廷。寻遣礼官。致祭文纯公李滉于陶山书院。命画陶山书院以进。十二月。 王患风眩。犹孳孳机务。至夜分不寐。筵臣劝 王节损。 王曰。予见 先朝季年违豫之中。酬应万机无少滞。此我家法。敢自逸乎。亡何。谓筵臣曰。始勤终怠。人主之通患。而唐明皇开元天宝。判为二人。尤其甚者也。昔我 世宗朝命撰明皇戒鉴者。 圣意有以哉。命广求其书以进。召对讲陆宣公奏议。 王愀然曰。昔故左相李㙫劝予讲是书。故相臣洪致中,赵文命亦以为言。其意盖以予量狭而欲借是书以开发听纳之量也。夫吕祖谦。一介学问之士。能因论语变化其气质。予讲是书。若不能恢其量。岂特负是书。亦所以负三相也。然三相已亡不及见。予之讲是书。伤哉悲乎。遂亲制纶音三十馀行。命政府求言。补阙拾遗。寻以诸道岁末荐孝行卓异之士。而京师则否。非一内外之道也。命京兆岁末荐举如诸道。先是。 王语筵臣曰。予自辛丑承储。慨然欲以大布大帛挽回世道。自近以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2L 页
来。事不从心。徒剋减为政。其流之弊。将使史臣无日历而后已。岂予前日立志之过哉。大抵亡国之本。奢侈是已。然祛奢崇俭。亦惟在人君导率之如何。予好阿谀而使群下忠直。则不能行矣。予着锦绮而使群下着木绵。则亦不能行矣。端其本正其原。量力而渐进。倘庶几乎。至是复下教曰。古者燔黍捭豚。可以致敬鬼神。茹毛饮血。可以辨别尊卑。茅茨土阶。可以平章百姓。三代以降。人文繁而奢侈盛。然犹未若近世也。方今过年未婚者奢侈也。踰月未葬者奢侈也。祭先不以礼者亦奢侈也。夫草偃知风。影正知表。故匹庶效朝士。朝士效贵戚。贵戚本王宫。予其敢曰恶奢乎哉。尚方织锦坊。可自今永撤。勿复请设。十年甲寅春正月。命八道监司两都留守。广印农事集成。均布民间。俾知 世宗朝导民务本之盛意。亲行祈谷。祭既誓戒。会有鞫狱。命过祭乃鞫。弘文馆上劄言非所以严鞫体也。 王曰。为民祈年。顾不重耶。竟不从。过祭明日。行朝参于明政门。蠲军民已故者之丁布。然后始亲鞫讯。一罪人无其实。遂命宥释。出狱而毙。 王悔曰。予杀不辜也。史官书予之过。使后世人主鉴戒也。寻以备边司提调。分差各道句管堂上。察所管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3H 页
道内丰歉弊瘼。与方伯预讲而经理之。 王方行次对。有鹊来啄右史毛席。 王叹曰。微物亦知毛席之不可食而犹且啄之者。迫于饥也。哀我赤子。无衣无食。颠连道路。安知不如彼微物乎。遂饬京兆及诸道方伯。劝农安集。去扰民之政。鳏寡孤独废疾者访问轸恤。二月。 王将幸 懿陵。时鞫狱未罢。群臣请停幸。 王曰。宋太祖卧榻之侧。他人鼾睡。尚不惮行幸。予方君临一国。以卿等为臣。何惮之有乎。不听。三月。亲祀大报坛。遣官致祭于杨经理祠。夏四月。亲礿后凡一事而屡见者皆不书。五月。 王讲李忠定奏议。命以议军政教车战两劄。颁示三军门大将。寻教筵臣曰。公而不明。则以贤为愚。以愚为贤。明而不公。则虽知其贤。不能用。虽知其愚。不能舍。用舍之分。不亦难哉。六月。有以故参议安邦俊所撰抗义新编进之者。 王览赵宪壬辰倡义事。嗟叹不已。赐祭宪祠及七百义冢。复命两南营。刊印宪所手订朝天录日记等书。分赐锦山沃川两书院。秋九月。 王饬诸道监司守令。民之避役者招徕安集。新归者减税蠲徭。务尽苏息之道。因讲诗之鸨羽而兴感也。十一年乙卯春正月。陈奏副使朴文秀言故兵使襄武公郑凤寿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3L 页
丁卯却敌事。且进皇明所赐凤寿银牌票文。 王嗟叹久之。致祭凤寿。录其后。夏四月。以冬至使赍来文缎。赐京畿营。买谷储积。先是壬子赈饥。病京畿谷不足。及前夏时雨降。 王曰。人情得雨则弛。迨此有年。宜思备预之道也。遂命京畿储谷。至是赐鞋以助之。五月。咸镜监司论犯越民五十人罪。 王遣御史按查。临筵教曰。宁失之宽。毋失之猛。仍命采访文武士可用者。且访见北鄙徵士李载亨。使传愿见之意也。秋八月。 王始欲谒 僖孝二陵。俄而谓有司曰。夜梦侍 先朝如平昔。汉明帝梦园陵。按历卜日。正好为法也。遂幸 明陵。九月。日有食之。 王亲救食。儒臣陈故事勉戒。嘉纳之。冬十二月。 王闻四学舍颓圮。叹曰。都内王化之本而学舍乃如此。不可闻于邻国。其令俟春修葺。尝夜宣馔于入直玉堂曰。 先朝尝教以寒夜。念玉堂而撤御馔宣赐。予夜不设馔。故自御厨具以赐。可与左右史同饮食也。十二年丙辰春正月。京民已故者悉蠲免其债。而公限十五年。私限二十年。从大臣言也。东莱多士疏言壬辰死节人宋象贤。文也。郑拨。武也。不可同享一祠。请二之。 王曰。俞应孚岂不是武。同享六臣祠。不可以武而贬其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4H 页
节也。斥不纳。二月。幸 光陵。蠲杨州民役一等。饬铨曹录高丽王遗裔。立碑于永柔县岳飞祠。寻命二品以上各荐才堪字牧者二人。辛壬歉岁。岭南沿海民全家死者。悉免其田租。夏五月。录戊申死节人南延年,李述源子孙。下教于监司守令曰。凶年之颠连者。监司守令。知赈救之。乐岁之颠连者。不复置心。任其饿死道路。何其与一夫不获若挞于市者异乎。大臣言编配遭父母丧者。许令归葬。法无其文也。 王曰。王者以孝为治。如之何其不归葬也。可令归葬。六月。让宁孝宁两大君墓。立祠其下。给田置守冢。复其户。冬十月。守令犯赃者。禁锢终身。荐主论罪。著为令。十三年丁巳春正月。 王以五事饬庙堂方伯。务寅协也。择字牧也。勉循良也。劝农桑也。修堤堰也。二月。 王自首岁开法讲。讨论不倦。会玉堂多不充。久未开讲。 王曰。上虽倦怠。下犹当劝勉。以予晚学。因春晷渐长。欲补前工之阙。而玉署之门长锁。法筵之开无期。清燕顾问。未有其人。求诸往牒。有是否。遂命备员。日横经讲读。三月。 王患臂手不仁。犹欲亲享皇坛。群臣力止之。 王曰。崇报皇恩。惟在数尺崇坛。予曷敢以小疾旷礼乎。予病妨屈伸。秉圭承筐。惧有失仪。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4L 页
燕居之中。试隶习之粗。可以如礼也。勿复言。寻命政院饬六曹。修明大典。法违者察推。庆尚监司闵应洙疏言故参判曹伟之冤死。故左尹郭再佑之勋业。故郡守赵宗道之立殣。请并赐谥。从之。复命公洪监司。建郑忠信庙。录其后。夏六月。天甚热。 王犹讲学不辍。至夜鼓四下乃罢。大臣言太劳神用。 王曰。人主一心。万化所本。岂可以日热怠乎。 祖宗朝必不尔。故予使承旨溯考古事。盛暑开讲。未有考。祁寒则有之。寒与暑奚择哉。况一月六对。尤可见 祖宗勤政之盛意也。是后季年。 王竟行六对。未尝一有阙焉。秋七月。 王将祈雨社稷。时 王弗豫。筵臣言在诚不在礼。 王曰。成汤非不足于诚。何为代牺桑林乎。竟亲行。还至金吾门前。命承旨放释轻囚。越二日。复亲祈 太庙。不乘辇不张伞。至 庙门雨下。衮冕尽湿。达宵祇事。明日还宫。遣宣传官劳问军兵。八月。 王幸 健元陵。历谒 显,穆,徽,懿,惠五陵。召见京畿监司及守令于斋室。驾还。明日行昼讲。犒馈军兵。九月。命调用孔氏。初。 王未详国中之孔为先圣裔。至是筵臣言先圣五十三世孙绍。仕元为翰林学士。当高丽末。鲁国长公主来嫁恭悯王。绍陪而来。因家东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5H 页
土。东土之有孔氏始此。故有是命。考讲馆学生同分者。令试制前庭。较其优劣。承旨言夜黑不可写卷。 王为撤御座烛与之。闰月。蠲京畿湖西湖南灾损邑军保米布。时六镇饥。特赐奴贡米三千石。复益以岭南储置米二千石。遣御史监赈。卒无一人流亡。冬十月。 王既亲享。谓掌乐院提调尹淳曰。昔人占国隆替必于乐。今 庙乐繁促。宜正之。遣承旨放释轻囚。饬是后遇祁寒盛暑按例禀行。命大臣备局堂上,三司长,两局大将,八道道臣,两都留守。各举人才。十一月。禁旅以行伍试艺升之。著为令。是月。 王虑囚谓筵臣曰。 先朝每当御膳进供。有雉鸡獐兔之生者。必放诸禁苑。予亦仿而行之。盖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之意也。禽兽尚然。况人乎。十二月。 王语大臣曰。宋李沆虑人主侈大封禅。常以水旱奏。诚得大臣体也。予素无学术。粗闻圣狂之分在于一念。且经历世故者多。不待卿等之奏。常自儆惕。每夜睡觉。幸今日之无侈大也。筵臣以程文之弊为言。 王曰。苏轼贤矣哉。得失置之度外。忧君德不进也。虽然。亦惟在上者之导率而已。十四年戊午春正月。遣官致祭于故忠臣金应河。以殉节之岁也。夏五月。安东人私毁文正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5L 页
公金尚宪祠。 王曰。文正大节。百世炳然。敢私毁其祠乎。乱民也。首倡者刑配。秋九月。赐高丽忠臣吉再谥。仍命致祭。时庆尚监司李箕镇以为言。 王曰。种竹赐田。罔仆之志。确乎不可拔。逝者有知。岂以赐谥为有光耶。筵臣言郑梦周,朴尚衷皆前朝忠臣而我朝赐谥也。 王可之。命录三人后。冬十月。 王讲丘浚衍义。至明礼乐篇。谓儒臣曰。猗我 世宗朝。天降秬黍。地出磬石。遂与名臣硕辅制作。粲然可观。今虽世变风移。岂曰无乐。顾未有解声律者。繁音促节。非复 祖宗之旧。且如与民乐。古称来往东西。阙一章方终。今亦不能然。呜呼惜哉。良久复曰。我朝之五礼仪。即皇朝之大明集礼。然朝士无人习熟。凡有大礼。一诿鸿胪吏。颠倒变乱。礼尚如此。乐何论乎。亡何。禁方伯守令之滥刑者。京畿三南大同米。命留其半于各邑曰。古者有司之臣。不以钱谷之数白于上者。恐人主知其裕。反生豫大心也。予常因月终所上会要。以为安得储积殷富。效汉文尽给天下田租也。今之储留。虽不能当给租。庶可省转输费也。十一月。命文正公赵光祖故参判郑蕴。皆立后奉祀。录故府尹林庆业及皇朝提督李如梅后。十二月。大臣以伊川谷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6H 页
山多盗。请易以武倅。 王曰。为治能否。不系文与武。况盗本良民。使仁渐义摩。龙蛇化为赤子可也。岂容以缉捕杖杀为务哉。宜先饬两府。十五年己未春正月。 王亲耕耤田。饬方伯守令。助民种粮及牛。广辟田野。禁宗戚仆隶侵渔京民。民有贫不能婚嫁者。有司助之。夏四月。 王讲丘浚衍义。至郊祀皇帝亲省牲誓戒百官。叹曰。敬祀典。顾不当若是耶。命礼官议大臣。大臣皆以为累百年不行之礼。不必刱也。 王曰。无于礼之礼。固不可刱。礼所有者。若之何不行也。遂命自今亲享。省牲誓戒。亦皆亲之。进宴于 大王大妃。朝士年七十。庶民年八十以上者之子若孙官与资。各宴其亲。五月。追上 中宗元妃慎氏谥曰端敬。祔于 太庙。先是 肃宗时。申奎上疏请复 庄陵位号。又请复 慎妃位号。 肃宗但复 庄陵位号。至 慎妃事犹难之。建祠置守户。是年春。 王因事起感。命中官守祠。未几。士人金台南上疏请复 慎妃位号。 王曰。君心趣向。不可不慎。汉武好理财则理财者进。好开边则开边者进。今台南必因中官守祠而为此疏也。然人君用言。但观其当否而已。遂命百官杂议。皆曰台南之言是也。从之。秋八月。 王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6L 页
幸 温陵。 端敬后新陵也。十六年庚申春三月。 王幸 明陵。追思 肃宗朝建置大报坛。为之感慨。回銮至宣武祠。俯仰涕泗。命官致祭。亲赋感 皇恩诗。刻揭于壁。夏四月。 王讲周易至噬嗑之大象。叹曰。人君讲学。非为寻章摘句。盖将欲体行也。圣人云。古之听狱者。求所以生之。今之听狱者。求所以杀之。此岂非万世龟鉴乎。仍饬八道务详慎庶狱。右议政俞拓基请续典录通考。 王可之。且教曰。创业中兴之君。尚宽大故国祚绵永。继体守成之主。务苛刻故子孙促亡。辑是书者。不可不知也。未几。 王览启状。有刺字语。疑黥涅尚存于今。以问拓基。拓基对曰。我国循用大明律。大明律。窃盗者刺字。故议谳引其文。实未尝刺字也。筵臣言法曹尚有黥涅具。往往刺其臂。不刺其面也。 王曰。身体发肤。同受父母。其为毁伤。面与臂一也。一伤之后。虽或自新。何能为平民乎。黥涅之具遄焚之。刺臂之法且禁之。比律引用。虽曰空名。安知后来不有实其名者乎。宜去此名勿称也。五月。大同米田租减其半。有司以经用不足为言。 王曰。君臣以草衣草食为心。何忧经用乎。遂命罢九营缮。六月。加上 孝宗大王谥曰明义正德。亲享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7H 页
太庙。还御仁政殿。受百官贺。秋七月。群臣以 王孝弟之德与凡祛党祸扫逆乱修祀典怀黎庶。求诸载籍。鲜有伦比。屡请尊号。 王固让不许。 大王大妃劝之受。 王泣曰。请先进号 慈圣然后谨受教。 大妃许之。遂上 大妃尊号曰显翼。 王尊号曰至行纯德英谟毅烈。 王妃尊号曰惠敬。 王受册宝于仁政殿。受百官贺于明政殿。明日命承旨询贡市民弊。饬各道采民瘼以闻。八月。 王亲行释菜于文庙。退御明伦堂。设科取士。命大司成月三至国子。与诸生会馔课其业。仿周礼州升学之法。每式年。诸道各荐能通五经士一人。入太学作成。九月。 王幸 齐厚二陵。路过坡州文简公成浑墓。 王驻轿而式以致敬焉。遣官致祭于浑及文成公李珥墓。既谒 陵。遂幸开城府。御满月台。设文武科取士。饬甄用文武沉滞人。其当通清显者通清显。至成均馆。行谒圣礼。周览学舍。叹曰。美哉基也。胜国好佛不好儒。以至于亡。惜乎。遂亲书尊圣道。刻揭明伦堂。赐三经四书各一部。贮尊经阁。复教曰。 先朝癸酉幸故都也。欲视学未果。但依 两朝故事赐绵布。今亦赐绵布一百匹。乃竖碑于善竹桥。褒高丽忠臣郑梦周之节。又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7L 页
竖碑于不朝岘。以勖不朝人子孙之忠贞。过四孝子碑。命承旨问金嶪等子孙有乎无乎。遂回銮。冬十二月。谕岩穴求志之士出而造朝。造朝者皆命乘传。十七年辛酉春正月。关东饥。遣御史监赈。蠲骑步兵布。其尤甚邑。并免庸调。时关北亦饥。凡东北道方物物膳朔膳。限秋成悉免。二月。擢前副提学金镇商为大司宪。嘉其出处有本末语默以节也。三月。命儒名者勿施治盗刑。著为令。初。前参判李春跻冠其子。使庶弟夏跻掌具盛馔。遍邀公卿韦布宴之。与宴者多中毒归死。不死亦病。群怨击鼓。请治夏跻。比死者一洗。王矜而可之。于是群怨以为秋官常刑。不足以取服。送捕厅杂施治盗刑。备极酷烈。夏跻竟死捕厅。至是。王亲试讲馆学生。谓命官宋寅明曰。治夏跻。所以慰孝子慈父心也。然传有之。士可杀而不可辱。夏跻曾以讲生入此庭。乃以治盗之律治之。此路一开。或为后日法则滔滔之弊。岂不自予始乎。盖寅明子亦死于宴。故 王及之。寻命有司洗涤囹圄。除其不洁。夏四月。革吏曹郎通清法。改翰林荐为圈。 王痛恶党习。以为党习皆由新进士躁竞相倾轧也。命罢二荐。诸尝为翰林者上疏。引李尔瞻都堂会圈事。以为非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8H 页
所以重史官也。 王曰。执艺之陈。夫谁曰不可。然予恶党习。熟思而审处之。小官敢沮戏乎。遂尽罢陈章诸臣。五月。以五礼仪宫殿门桥。古今异名。不便行礼也。命前大提学李德寿正之。待书成送于岭南营刊行。六月。停关东掘白土之役。仍命司饔院辍秋燔。从御史言也。秋七月。召太学生于广达门外。赐馔馈酒。命都承旨宣谕尊圣务本之道。遵 肃庙故事也。十八年壬戌春正月。 王以党议分争多起于书院也。命撤诸道五十年后新刱书院。赞善朴弼周上疏。请勿毁箕子孔子朱子三圣影堂。 王曰。草野之言。可不从欤。遂许之。三月。 王亲书周而不比。乃君子之公心。比而不周。寔小人之私意。赐太学刻石竖于泮水桥。夏五月。日有食之。 王前一日斋戒救食。仍著为令。时疠疫炽甚多死亡。 王命两医司。分掌医之。全家死者。自官收瘗。六月。筑江华外城。从留守金始㷜之请也。秋七月。以李延德兼掌乐院正。使考正雅乐。国家经乱以后。雅乐散轶。笙箫管琴皆不备。皇坛乐器。太半以俗乐代。亦不能备宫轩之制。 王慨然命掌乐院提调闵应洙。购得四器于燕京。然其弹吹曲谱无知之者。或荐延德知乐。故有是命。 王且欲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8L 页
复 世宗朝报漏阁制。命延德与巧思人崔天若讲究之。八月。有人得古圭于平壤土中以献曰。此箕子圭也。 王以问筵臣。筵臣对曰。殷尚玄。箕子圭必玄。而今弗玄伊青。非也。 王曰。然。此必皇明 高皇帝所赐与我国而失于壬辰西狩者也。享皇坛时秉此圭。不亦可乎。九月。庆州大水。毁新罗宪德王陵。 王遣香祝。命道臣修之。先是。岭南民运谷关北。至海中渰没。 王曰。为北民而死南民。仁之难全也如是夫。命道臣设坛祭之。冬十月。命刊兵将图说。广布中外。十一月。 王闷京华士不肯入太学居斋。命增上斋生额百人为率。以会馔一日为一点。满五十点者许赴泮试。遂成讲制节目。命太学遵行。明日召见太学生于崇文堂曰。 先朝建此堂名崇文。为右文也。今见尔等于此堂。亦右文之意也。十九年癸亥春正月朔朝。 王率百官。陈贺于 东朝。以 王即阼后 母临二十年也。三月。命撰受教辑录续编。教曰。是后非军务而予或用棍。喉院执奏。刑曹参议柳复明上疏请禁酒。 王曰。往者禁酒。扰民而无实效。予所以为文戒之。不设禁者。此也。且予见徒流案。以酒充军者多。是乃齐之以刑也。不先教化。徒绳法为快。民何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9H 页
以措手足乎。不听。召赞善朴弼周至。 王曰。大臣方请见。然九经之序。尊贤在敬大臣上。故先召见卿矣。仍问三代后不复有三代。何也。弼周对曰。行与不行也。 王曰。何为不行。弼周对曰。气禀累之也。 王曰。齐宣对孟子。不讳好货色。予何独讳卿乎。予喜怒之发。常失其中。虽自知为病。莫能改也。弼周对曰。先儒云。知如此是病。不如此是药。 殿下既知其病。何为不改。 王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弼周对曰。诚意不足。未免于自欺也。 王曰。善哉言乎。予之自欺。已过半生。今而后当以不自欺为勉也。弼周仍陈李縡,韩元震不宜斥累年。 王曰。是予之过。立命元震勿削逸。縡升正卿。夏四月。 王享 太庙回銮。望 仁祖旧宫。感天时三周于龙兴。遂命历临。仓卒阵不得成列。仗卫多失序。掌令尹植谏曰。不令于出 庙时而令于路中。无乃抑制群下之谏止乎。 王曰。抑制非其情也。然言则是。予当受而不辞。遂擢植通政阶。寻以享祀时群臣祭服不中度。命有司考大明会典正之。且亲釐改仪注中节文之繁缛者下所司。闰月。 王酌献文庙。试士于明伦堂。行大射礼于下辇台。 王获三矢。遵 成宗故事也。命文衡记其事。揭之明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39L 页
伦堂。建阁于享官厅东。藏弓矢器服。明日召太学生于崇文堂。赐酒宣馔。馔凡五品。酒凡三行。先是。 王每祇事 庙中。默数乐之章节。其纪 第一室功德者。或奏 第五室。纪 第六室功德者。或奏 第九室。 王甚疑之。至是以问筵臣。筵臣莫能对。遂命礼官议大臣。领议政金在鲁对曰。 世宗朝制乐时。晨祼及三献乐章。各除引入引出。以九为节。而其八章。历述 穆祖。至 太宗及 元敬王后功德。然后以第九章总叙以终之。此其制乐之微旨也。及至 仁祖朝。群臣不悟庙乐九成之旨。遂以为逐室各一其章。追制 宣庙乐章以十其九。而今之乐师。又不知其理。亦以一章各奏一室。所以功德不合于所奏之室也。 王曰。然。 宣庙乐章。今不可去之。其以 太宗室之显美章。 元敬后室之贞明章。合为一诗。俾不违九成之数。且以今日釐正始末。详载仪轨。为后日考。五月。 王祈雨社稷。不雨。将复祈于北郊。谓近臣曰。祈雨不乘辇。古也。日者。元老大臣苦争。故勉从之。若是而何能感天神乎。遂步舆至北郊。祭毕雨。 王露坐良久乃还。秋七月 王因事教曰。国之用善人。其利博哉。汉廷有汲黯则淮南不敢叛也。九月。群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0H 页
臣请称觞上寿于 东朝。东朝欲 王亦宴群臣于廷。 王曰。谨受教。遂以 诞弥节宴群臣。乐用雅乐。酒用玄酒。馔品减其数。冬十月。赠严兴道下大夫。官给祭需。从礼官言也。二十年甲子春正月。纂小学宣政殿训义。 王谓儒臣等曰。小学一部。是予平生尊信之书也。予欲仿 世宗朝思政殿训义。以音训事实与先儒姓名出处。分释集解之下。以便观览也。于是蚤夜召儒臣。亲自参订。既成。示赞成朴弼周。重加校正。行于世。夏。五月命纂续大典。除全家徙边律。先是 成宗朝。纂修经国大典。规模甚正。条贯犹未详。历代增修。各为一书。有前续录后续录典录通考受教辑录等书。门烦户众。不便考据。至是。 王命设纂辑厅。差九堂上九郎厅。分授六典。删繁就简。日引对于前席。亲自勘定。至全家徙边律。叹曰。犯者罪矣。妻子何辜。遂命除之。秋七月。命纂续五礼仪。五礼仪亦成于 成宗朝。后多损益。未有成书。至是续之。九月。王入耆社。从群臣请也。 王至耆社。拜 灵寿阁。召见潜邸旧洞父老。年八十以上。赐米布有差。明日召耆社诸臣宣法酝。教曰。 先朝己亥。锡宴于耆社臣。今但宣酝。以不敢先于 东朝进宴也。冬十月。进宴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0L 页
于 大王大妃。 王亲为词侑欢。其词曰。瞻彼 宝阁兮受几杖来。奉欢 长乐兮礼宴大开。颂祝冈陵兮斯万岁杯。极欢而罢。退语群臣曰。亲在不称老。然灵寿阁所受几杖。奠于 东朝座右。歌此词。聊代斑斓戏也。二十一年乙丑春正月。关西御史归奏宁边府。有 毓祥宫折受。颇为民弊。 王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况 先朝至诚爱恤之民乎。其罢之。三月。 王欲亲享大报坛。群臣止之。 王曰。予若益衰。欲躬行得乎。竟亲享。命修万东祠。给免税田。夏六月。减关东贡蔘。给续田以补民役。秋七月。教曰。吾东方道学文章。高丽圃隐实倡之。可遣礼官致祭。顷年。予幸松京。表章不朝岘杜门洞。以追式商闾封比墓之义。今闻杜门洞遗裔多贩商。宜甄用之。冬十一月。称觞 东朝。二十二年丙寅春二月。 王召文学臣语之曰。昔人以读书为求放心。有旨哉。予自纂小学训义。每端居躬念。 世宗以东方圣人。制作礼乐。今予何敢望。唯有略记平日见闻与继述之意。以自警省。且以示后世子孙而已。遂日引对于便殿。撰内外编。至戒饮食。谓诸臣曰。昔我 宣祖新承大统。宫人欲试度量。饮食故不洁。 圣祖一不形于色辞。宫人惶恐乃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1H 页
止。至今宫中传为美事。予于饮食。未尝拣择。有所受也。书成。名自省编。仍戒群臣曰。自今言动政令。有违于自省编者。其以自省编陈戒也。亡何。 王召接儒臣颇简。儒臣引自省编以为戒。 王嘉奖赐豹皮。夏四月。 王下教曰。土地之生财有限。军国之需用无节。一使之行。费矿银十万。以充王公卿大夫匹庶所需之绫罗。今穷村僻野。亦皆绫罗。竭一国之财。助一时之侈。呜呼可胜叹哉。夫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始自今节使上而衮衣。下而朝衣。所需外绫罗。一切严禁。军用不在此限。如有否者。书状官当罪以不职也。是夜。召承旨玉堂语之曰。予素有志于大布大帛。欲自宫中先之。然以上奉 慈圣故。未敢也。今适起感。洞陈平素志于 慈圣。慈圣喜曰。昭俭。 列朝盛事。尔若有意。夫何难乎。华美非吾好也。从此宫中可以不高髻。可以不广袖。又可以衣不曳地。咨中外臣庶。咸体此意。俾民如影之惟形。 王复以陆宣公奏议中六条语。书付座右以自戒曰。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衒聪明。厉威严恣刚愎。命诸臣仰视而教曰。予犯六病者。卿等宜戒之。且曰。魏徵戒唐宗云。初则谏者多。今则谏者少。此无他。乐闻故谏者多。不乐闻故谏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1L 页
者少也。秋八月。 王召儒臣。讲诗之关雎。谓儒臣曰。理义者。天下万世之公物也。虽生师之间。不必苟同。况君臣之际。岂苟合为是乎。初。 王以关雎为文王作而非宫中人作。及是筵臣谓以宫中人作。故有是教。 王将欲观刈。有司奏曰。凡亲耕后耤田。任民耕种。不艺九谷。亦未尝供粢盛也。 王曰。神可欺乎。自今艺九谷以充粢盛也。九月。追夺赵泰耇,柳凤辉,崔锡恒,郑楷,权益宽等官。初。 王招延前大司宪朴弼周。进秩为吏曹判书。咨访治道。弼周进袖劄。请先正辛壬诸贼罪。 王沉吟曰。会当与大臣熟议而处之。至是三司启曰。泰耇自 殿下潜邸。阴怀畏忌。刱冒嫌二字。及 储位已定。则劄救贼辉。奖以忠赤。代理有命。则不有台言。闯入北门。虎龙之变上。则敢陈毋究梁狱之说。白望之招出。则诿以死中求生之言。其前后凶言。一转为凤辉之疏。再转为一镜之教文。三转为戊申诸贼之诟天骂日。请泰耇追夺官爵。辛丑建储。即我 景庙体 肃考之遗意。承 慈圣之明命。 手书面授。处分光明。而凤辉则谓之忙急草率。使令催督。 宗社有托。八域同欢。而凤辉则谓之人心疑惑。久而靡定。至若无人臣礼四字。是汉御史劾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2H 页
废立之语。而 景庙之终无嗣续。渠岂独不知。乃以颙望螽斯为言。此讳疾之论所由始也。请凤辉追夺官爵。又论光佐之妆出诬狱。尽露白望之招。贼镜教文后。擢拟本兵。有若酬劳者然。李潜凶言。贼镜比之茂陵。光佐沿袭。至请褒赠。泰徵,思晟辈。皆光佐所汲引卵育。而戊申称乱。亦非别人。锡恒之主张诬狱。与泰耇同一凶心。诬狱既成。必请贼虎之录勋。又欲奏闻彼中。借势胁持。至若缓俭狱以致径毙则盘问路绝。以代理比之传禅则语意凶惨。泰亿之教文指意。与一镜相表里。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奏。引用唐宦拥立昏辟之事。且一镜教文蹀血行杯等语。视为当然。一任腾播。请并追夺官爵。从之。光佐,泰亿以施律过多不从。楷,益宽因宪府启追夺。命生员进士以幞头襕衫放榜。遂为定制。先是。 王欲复中朝进士科幞头襕衫戴莲花闻喜宴等制。然襕衫未知其式。筵臣有言。故吏曹参判金玏。当皇明 神宗时。奉使朝天。 皇帝宣赐幞头襕衫及大学衍义一部。玏归以巾衫藏之安东学舍。衍义亦有御宝真迹。今兵曹正郎权万云。 王曰。万无乃忠定公权橃后耶。昔我 中庙。与宰枢为赏花宴于庆会楼下。既罢。内侍拾得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2L 页
袖珍近思录。进于 中庙。中庙教曰。此必权橃袖中物也。命还之。是亦千载稀有之盛事。咨政院公移岭南营。二书与衣冠。使二臣之后领来也。至是。万与玏之孙弘运领至。时 王弗豫。强起盥栉。衣服冠而坐。召见二人曰。待邹鲁之士。不宜效汉高箕踞。况皇朝旧物。尤宜尊敬乎。遂命赐三经,近思录,大学衍义。饬所司。幞头襕衫得其式。还归弘运。于是生进衣冠。悉复明制。其戴莲花闻喜宴议。不一乃止。冬十月。济州贡枳实。 王曰。予闻官数枳树。责出其实于民。故民或撼树自枯云。岂不哀哉。其还送济州勿复贡。十一月。 王下教曰。亲耕观刈。皆所以重祀典也。君耕而民取与民农而君刈。俱不便。箕城井田。虽难复古。然若因此会。以王城东之耤田。放遗制为井形。取公田之一。以供粢盛。其馀八区。尽蠲其税。则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之诗。可复咏于千载之下。其令太常讲定节目以奏。十二月。命复金宗瑞,皇甫仁,郑苯等官。感 肃庙复六臣官也。二十三年丁卯春正月。上 大王大妃尊号曰康圣。 王率百官。进笺称贺。以 大妃周甲也。教曰。 太庙之锦不纹而予仪仗尚纹。岂致美黻冕之义乎。红凉伞去其纹。日伞以䌷。他仪仗视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3H 页
此。三月。 王谓筵臣曰。 东朝偶捡集祥殿旧藏。得一玉带赐予。即 宣庙所尝御。而 肃庙乙亥。御此带朝参。今忽得之。亦异矣哉。明日遂御古玉带。焚香于 璿源殿。是年秋。亦以此带试士于勤政殿。是月。王御禁苑之观丰阁观种稻。叹曰。是犹用人乎。才虽可任。谗说惎间。则种稻乾土而望有秋也。是犹纳谏乎。虽有忠谠。不能见容则疏弃老农而任私智也。是犹为学乎。非不讲学。有时间断。则灌溉不勤而欲成实也。复下教禁巫觋淫祀曰。太学。古有李穆。予之耳目。亦有李穆者乎。饬京兆五部惑世诬民之类。送法曹施刑。秋七月。 王临筵语诸臣曰。予每恐如唐玄宗之初晚两截。寒花晚香。亦有时凋枯。终不如芙蕖之出淤泥不染也。寻因事辞教颇不平。既而悔曰。自省编成。予戒诸臣以将此编规勉。当时之校正者编次者。亦与今筵。而无一人敢谏。此固予自反处。然亦岂无交勉之道乎。并问备。先是。命国陵封标之地。未葬者禁葬。已葬者迁移。而士大夫已葬者勿论。至是承旨奏封标八十。士大夫犯葬已三十。国祚绵远。将不知为几百代。则八十犹少。况五十乎。士大夫犯葬迁移便也。 王曰。汉光武自言安知踰年而享国长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3L 页
久。秦始皇必欲传之万世而二世遂亡。国祚脩短。唯在保氏。岂名山众寡之云乎。诚使尽用五十。亦已多矣。何必广其封标。害及白骨也。时有以荫同枢者乘轩。 王曰。繁缨小物也而夫子惜之。朝著等威。不可紊也。非曾经京兆亚尹同敦宁者毋得乘轩。著为令。八月。有淫狱。 王下教曰。周南之化。及于江汉。先正赵光祖为都宪。男女异路。凉德临御。不能教化。淫风肆行。此无他。学校之政废而小学之教弛也。京之太学四学。外之乡校书院。皆讲习小学以为常。教官之诲童蒙。守令之教小民。亦必以小学之道。当是时。 王春秋高。恐志气衰而政事惰。益奋励为治。又虑群臣随 圣心所向。务为变更。乃教曰。先儒讥汉文不能改正朔易服色。然人人轻议典章。则一事更张。百弊纷起。咨廷臣。须知予之奋励。只欲修举旧章而已。九月。遣礼曹郎。遍审高丽王陵。毁者修之。犯耕者科治之。命复安平大君瑢官。视金宗瑞,皇甫仁等例。先是国典。 大王嫡孙。不限代勿充军役。支孙限九代。景宗壬寅。廷议减其代数。及 王即位。命一遵旧典。备边司讲定令式。有曰限代中稍有士夫㨾子者。勿定军役。至是。 王始闻之。叹曰。今诸臣登显仕于朝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4H 页
廷。则其先之嫡长为守令者。不敢充军役。况 大王嫡孙。岂容以士夫㨾子有无而为之取舍乎。甚无谓也。令宗簿寺关饬外方。亟去此一句。冬十月。 王下教曰。礼云。刑不上大夫。今也朝侍从于禁闼。夕决杖于囹圄。恶在其礼使之道乎。自今关系赃污外。凡侍从议谳杖律以赎论。二十四年戊辰春正月。命殿讲武臣以兵书。其年限讲规。一如文臣殿讲例。著为令。二月。改摸 肃宗真容。 王亲奉于 永禧殿。还至庆熙宫之景贤堂。召董事诸臣。赐馂馀。奏轩架以劳之。亲为辞戒太康。命诸臣和。夜分乃罢。明日入直儒臣金尚哲等上劄言我朝用乐之节。非朝贺进宴。则宫庭未尝举也。 王手书赐批。赐马奖之。夏五月。命阁光化门旧钟。以有 世祖封号也。秋八月。以倭贡缯细彩绫七百馀疋。分赐户曹三军门京畿营及市廛民。冬十一月。减冗费。二十五年己巳春二月。命纂度支定例。夏四月。并享皇明 太祖高皇帝 毅宗皇帝于大报坛。先是 肃宗甲申。筑坛墠于北苑。祀神宗皇帝。以报壬辰再造恩。至是。 王览明史。有曰崇祯丙子正月。 毅宗皇帝因我国被围请援。命总兵陈洪范调各镇舟师赴救。是年三月。山东巡抚颜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4L 页
继祖奏朝鲜已失守。皮岛铁山且危。宜敕洪范及沈世魁二镇。坚守皮岛。 皇帝以继祖不能协图匡救切责之。 王于是感泣曰。使正史而出于 先朝甲申也。其并祀 毅皇必矣。又况我东之封典国号。皆高皇赐而礼遇之隆。迥越前代者乎。并祀 三皇。我国家崇报之礼。亦宜之。遂命刻日举行。 王亲享以妥之。方灌鬯始事。白云一道。起自北方。蜿蜒逗于坛上。有风飕飕。引灵雨微洒。比 第一位献毕。风恬云净。月星明穊。与祭群臣相与窃叹。以为感应捷矣。举悽然有神州之思。既卒事。遣礼官致祭于宣武武烈祠及江都忠烈祠南汉显节祠。秋七月。左议政赵显命请吏曹参议长望差除弘文录。亦如翰林召试。以熄倾轧之弊。 王曰。譬如防水。壅于东则决于西。岂更法可矫乎。况玉堂。人君所以讲学求助者。不可召试也。八月。 王亲政。饬两铨恢公。叹曰。政与学。只在为人为己之分。苟其为人也。虽公亦私。唯济人不可避要誉之嫌。所谓作之不已。乃成君子是也。九月。饬士大夫婚娶必亲迎。自国婚至士婚。禁油蜜果于同牢卓。十二月。 王下教劝学曰。学之为道。不肖者可以贤。不能者可以能。世俗甘自暴弃。昏其镜沙其珠。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5H 页
何哉。咨搢绅大夫贤关多士。莫曰言教。勤乃问学。二十六年庚午春正月。 王以正风俗。当先崇儒。乃遣官致祭于故赞成郑齐斗朴弼周故赞善金干擢前执义闵遇洙朴弼傅通政阶。时疠疫炽。禁卫御营上番军。多死亡。 王命两营助之葬。其寡妻孤儿。令所在邑抚恤。二月。使燕还者以宋丞相文天祥像献之。王以六镇五国城有宋帝陵。欲建祠其下。以文天祥陆秀夫并享之。询于大臣。大臣以为不便。遂命配其像于卧龙祠。遣承旨致祭。罢生员进士物色之规。先是。生员进士。会围坼名。诸考官先窥觇入格封弥。择其有地阀文望者。擢置壮元。其生员之第三。进士之第六。俗称居是序者。无命蚤死。故又择乡曲贱士以充。至是。 王曰。此公乎私乎。严科场之道。不当尔也。自今永罢。犯者以用情律论。秋七月。行均役法。初。 肃宗欲矫良役弊。屡命群臣杂议。而户布结布游布丁钱。互持甲乙。卒未能行。及 王即位。设良役厅。择任堂上数人。专精讲究。以未得善策。寻罢之。是年四月。 王御弘化门。召五部士庶询曰。生民之弊。良役为大。不早更张。莫知税驾何地。肆我 圣考必欲矫救。群臣竟不能奉承德音。予庸痛慨。今强疾临门。游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5L 页
布口钱。已知其不可行。户布结布。何便何否。外此亦有可以矫救者乎。士庶皆对曰户布便。其以为结布便者。又十之二三。 王以问群臣。户曹判书朴文秀对曰。户布不能当经费之数。其惟户钱乎。大户一百文。中户五十文。小户三十文。可以行也。 王曰。咄哉琐琐。非国体也。文秀曰。臣始欲汰冗县。以补经费。而殿下难之。诸臣又难之。故思其次也。无已则户布立其本。而未足者。以鱼盐足之。庶乎其可也。领议政金在鲁曰。户布不如结布。结布并田租出。税官易收而民不挠也。 王犹未决。命诸备堂直宿备边司。讲确便宜。既月未得长策。至是。左议政赵显命。为陈洪启禧均役之策。 王始难之。竟从其言。尽蠲国中良役一匹。别设均役厅。专管鱼盐,结钱,选武布等税。又益以储置常定米及外邑隐馀结。以充经费。分遣均税。使于八道。釐正鱼盐税。查钩隐馀结。遂严立科条。饬今与后。毋得妄议变更。及季年。 王语人曰。倡均役之论者。子孙繁衍。然后方信均役之有实效也。九月。王幸文庙。酌献试士。寻幸温阳之温泉。浴疾也。所过路儒贤名相忠节人墓。皆遣官致祭。设道科取士。蠲湖西民租税。遂回銮。二十七年辛未春二月。加上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6H 页
大王大妃尊号曰贞德。 王率百官陈贺颁赦。停诸道方物。不新仪仗辇舆。 慈教也。北关饥。命移关东岭南谷三万石。载之战兵船。浮海输北。遣御史赈之。三月。 王省牲于大报坛。以是月十九日。为 毅皇殉社日。命有司停乐。 王率时原任大臣九卿。至后苑之映花堂前。北向四拜。仍命礼曹。当 高皇 神皇礼陟日。亦行望拜礼以为常。秋九月。颁守城节目。二十八年壬申夏五月。加上 大王大妃尊号曰寿昌。 王尊号曰章义弘伦光仁敦禧。 王妃尊号曰庄慎。以 王有皇坛格神之德也。六月。命设编辑厅。纂丧礼补编。斟酌损益。皆出 王睿断。秋九月。我 主上殿下诞降。封为元孙。冬十二月。置贡市堂上三人。釐正贡市民弊。二十九年癸酉春正月。 王亲耕耤田。耕牛减其半。除从耕宣酝设科等节。夏五月。 王祈雨北郊。既初献。有声萧飒。命撤帟雨立。比卒事。冕黻尽湿。后三日。以雨未足。复亲祷于先农坛。霈然乃止。六月。禁三江数罟。 王命釐正江民弊。任事者成节目进之。中有密网语。 王曰。密网尽取。岂王政乎。其禁之。犯者徒配。秋八月。 昭宁墓改称为园。 毓祥庙改称为宫。置守卫官守仆守护军。祭享一惟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6L 页
宫园例。追上 淑嫔谥曰和敬。以 淑嫔封爵之周岁也。 王谓宗伯曰。汉唐以来。中朝皆追崇所生。而我朝家法严。且有 圣考下教。故予意未尝及于追崇。唯此一事。庶乎斟酌得宜。然外人不谅。必曰尚有馀事也。九月。教曰。今俗称乐院为梨园。梨园。唐明皇所名。奚为于法乐之府乎。其禁之。寻命讲书院所藏楞严经。移置北汉中兴寺。以示辟异端之意。冬十一月。惠局奏红腐米积之久。反伤新米。宜轻其价。卖与畿民。以无用为有用也。 王曰。善。然若其不可食也。岂容欺元元乎。予当为民先尝。速取红腐来。十二月。加上 肃宗大王尊号曰裕谟永运洪仁峻德。 仁敬王后尊号曰宣穆。 仁显王后尊号曰淑圣。 大王大妃尊号曰永福。以明年为 仁显王后再正壸位之年。且为 王周甲也。三十年甲戌春正月朔朝。群臣以 圣寿请贺。 王不纳遂谒 太庙 灵寿阁 毓祥宫。二月。岭南釐正使返命。 王从容问民疾苦。以及风土俗尚。釐正使盛陈采鳆汉佩瓢潜海状。 王诵聂夷中诗曰。辛苦过于粒远甚。忍令登盘乎。立命停生鳆鱼贡献。三十一年乙亥春正月上元日。 王率百官贺 东朝。以明年 东朝寿七旬也。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7H 页
三月。尹志,李夏徵等伏诛。追施赵泰耇,柳凤辉,李师尚,尹就商及一镜疏下诸贼等逆律。追夺李光佐,崔锡恒,赵泰亿等官。志。就商之子也。先是乙巳。鞫就商拷掠死。志窜罗州。日夜怨国。使其子光哲交结罗之吏乡为禊。募众图不轨。挂书于客馆望华楼。以挠人心。监司赵云逵钩得之以闻。 王鞫志等。辞连诸贼诛窜有差。事在阐义昭鉴。志箧笥中多夏徵牧罗州时往复书。绸缪甚密。遂鞫夏徵。夏徵。辛壬贼明谊,明彦侄也。敢称一镜等七贼疏。以为有臣节。廷臣莫不骇愤。请诛之。且以耇,辉等为诸贼根柢。请并施追律。从之。锡恒。丙午追夺。后因光佐入相复官。至是。与光佐,泰亿同追夺。秋八月。命设编辑厅。纂阐义昭鉴。纪逆变源流也。三十二年丙子春正月。加上 大王大妃尊号曰隆化。 王尊号曰体天建极圣功神化。 王妃尊号曰康宣。 王亲行祈谷。誓戒于明政殿讫。召大臣宗伯太学生。宣降丝纶。以文正公宋时烈,宋浚吉从祀文庙。二月。 王酌献文庙。退御明伦堂。亲诵大学序。命讲书官太学生以次讲诗传,中庸。讨论文义。下纶音劝学。遣承旨致祭于丽朝名贤郑梦周墓。以东方道学之宗也。夏五月。饬诸道劝农。 王亲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7L 页
御苑观耘。以为民先。六月。命图画文成公李珥石潭书院及幽居以进。因圣学辑要旷感也。秋七月。 王以 东朝七旬。召耆社臣。宣馔以饰庆。 东朝亦以王六旬有三。具馔以赐之。及诸臣醉归。 王至 东朝侍话。以悦 东朝心。比退则天已明矣。不脱法服。直诣正堂。召儒臣讲中庸。越数日。率耆社臣及宗亲文武卿宰年六十以上。进贺于 东朝。既而又欲与士庶同庆。为设耆老科。试儒武年六十以上。坼号唱名如例。八月。 王复亲率百官贺 东朝。以 东朝诞弥节也。三十三年丁丑春正月。文武堂下官沉滞者。疏其名为帖进之。以备甄用。遣官致祭于壬辰战亡场之在安边者。又祭于江华忠烈祠。命不祧文忠公金尚容庙。嫡长世其官。时淮阳,金城饥民。多流入京师。 王命惠局资其粮回籍。遣安集使。安集淮,金民赈之。蠲淮,金租庸调。二月。 贞圣王后徐氏薨。 王命丧礼从略。自公除前。勿禁士庶葬。三月。设两赈厅。分赈饥民二万馀口。是月。 仁元王后薨。初。 后违豫旋瘳。 王喜甚称庆。蠲诸道旧逋。亲自疏决。宥死罪以下。未几。 后复沉笃。 王遣官祈于山川。即下庭俛伏。涕泣祷天愿以身代哀动左右。及 后薨。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8H 页
王思慕不已。名其堂曰永慕。夏四月。遣御史安集丹阳,怀仁流民。以储置米赈之。五月旱。 王责己减膳。饬滥杖。遣官祈雨于山川。天乃雨。六月。葬 贞圣王后于弘陵。国制。 陵寝设四方大石。调僧民运输。往往有压死者。至是。 王命悉去之。事在丧礼补编。秋七月。葬 仁元王后于明陵。事大小。 王躬自照捡。必诚必信。克遵 后志。凡 陵殿费。减庚子三之一。免京畿结钱及北道田租亦三之一。八月。 王御经筵。命录故相臣卢守慎后。以讲夙夜箴注解而起感也。冬十月。饬铨曹疏举淹滞。遣御史安集清安流民。运耽罗谷赈之。十一月。遣官致祭于成三问等六臣祠。十二月。改修 仁宗谥册。奉于 仁宗室。凡谥册与宝。必奉于 太庙当室之傍。而 仁宗谥册。失不传焉。至是。将埋 贞圣后虞主于 庙庭。掘地得玉札一片。谛视之。乃 仁宗谥册也。 王甚异之。亲写全文。镌于玉。合成完篇。藏于 仁宗室。命堂下官红袍易以青绿。从大典也。三十四年戊寅春正月。 王将亲祈谷于社稷。大臣以 王春秋高。不可以筋力为礼。力请代摄。 王曰。天为民立君。岂为君生民乎。竟亲行之。三月。 王下教云观曰。山顶封胎。与一县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8L 页
藏一胎。不其谬乎。今考实录。 光庙与诸大君王子胎封。同在一冈。法 祖宗当由此始。自今勿拘代之远近。藏胎一山。相距无过二三步。以冈尽为限。而嫡子众子元孙郡主勿贰之。秋七月。命诸道录上皇朝人遗裔。饬守令之误充军役者。施以制书有违律。八月。 王幸 明陵回銮。见秋霖伤稼。叹曰。是吾过也。命减膳十日。以谢农民。冬十二月。命礼曹撰皇坛奉室仪。三十五年己卯春三月。命关西道臣。悉焚债券。增江界贸蔘之价。夏五月。祔 仁元王后于 太庙肃宗室。颁赦。命轩架陈而不作曰。昔夫子于子张,子夏。皆许以君子。而我朝结䌽歌谣。 圣祖除之。前后鼓吹。 圣考陈而不作。非敢过也。是亦礼尔。六月。以王封爵之周甲。御正殿。受群臣贺。册鳌兴府院君金汉耇女为 王妃。秋七月。册我 主上殿下封王世孙。是月。 王谒 太庙。拜皇坛。酌献文庙。教曰。汉高四百年基业。实本于太牢祀孔子。其礼不可略也。仍命四圣位亦并亲献。启圣祠。行再拜礼。八月。 王下教曰。人君以法御下。若随意低昂。人何能措手足乎。庚子以前。未有不待结案而正法者。一番行之。遂以为例。甚或以一传旨正法。日后为君者。任气循袭。为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9H 页
臣者。逞党循袭。其流之弊。自我导之。兴惟及此。不觉懔惕。今后不待结案者。军门枭示者。传旨正法者。追施逆律者。一切永除。君或有犯。执法之臣。将此教争之。苟为不然而迎合承顺。此宵小苟容之流。王章昭昭。天网恢恢。安敢逃其罪乎。遵之则兴。不遵之则亡。咨金吾,秋曹两司。刊印藏府。永垂诸后。三十六年庚辰春二月。浚川。川合白岳,仁王,木觅之水。襟带都城中。东出五间水门。又东为永济桥。东南会中梁川。入于汉江。舆地胜览所谓开川是也。当 世宗时。李贤老请禁投秽物。以清明堂之水。集贤校理鱼孝瞻上疏。斥其势不能行。 世宗是孝瞻而不用贤老言。历代尊信 世宗朝事。遂并疏浚。不举者且三百有馀年。川渐壅阏。几与堤平。霖潦之馀。往往有汎滥之患。王用耿亳故事。屡临门询众庶。佥曰浚之便。 王曰。是虽为民。岂可烦民力乎。乃捐累万缗。雇丁夫浚之。戒勿催督。不月功告讫。于是设浚川司。以兵曹判书汉城判尹三军门大将。兼浚川堂上。置都厅郎厅各一人。每岁浚川以为常。夏五月。 王祈雨南坛。回銮至太常。见神室有一位版。题曰大明东征官军。遂命忠武公李舜臣之孙泰祥为献官。皇朝提督李如松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49L 页
之孙萱为大祝。设坛致祭于露梁。仍以位版配食宣武祠。冬十二月。 王命大司成率国子生入侍。又命替直儒臣入侍。教曰。君师之责予敢云。然耄期也。月三讲中庸。未见实效。欲与卿等及诸生问难。以补予凉学也。于是自夫天人性命。以至存养省察。出幽入微。洋洋讨论。其言皆可书也。凡在筵诸臣。恍疑身在回琴点瑟之间。非辟之心。无自而生。同起身请曰。人才作成。讲说为大。观于洙泗濂洛。可验也。今玆之举。其为风动观感。固不浅鲜。然不有定制使民自化。虽尧舜不能也。敢请所以定制者。 王曰。善。师儒之长。与国子生。月三讲会于明伦堂。毋缀章句。专尚理义也。三十七年辛巳冬十一月。命辇舆用金者。悉易以铜。十二月。教曰。我东之礼乐文物。侔拟中华。皆箕圣之遗泽也。特遣重臣。致祭箕圣墓。寻命阃帅决杖。亦如侍从例以赎论。三十八年壬午夏四月。饬京兆五部。幼失父母。冒他姓以为姓者。令各自陈。凡六十馀人。悉复其姓。冬十月。遣安集使。安集畿甸三南民。罢南北汉江都御供米。三十九年癸未春正月。 王御勤政殿旧址。受群臣贺。以 圣寿七旬也。寻朝参于延和门。以六典饬六官曰。何以用人。恢公祛私。何以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0H 页
拟守令。为官择人。咨吏房承旨。饬吏曹。户口紊矣。宜正之。生民倒矣。宜拯之。国储竭矣。宜节之。咨户房承旨。饬户曹。祀而不洁。罔以格神。礼而失序。罔以为国。咨礼房承旨。饬礼曹。戎政疏虞。责惟司马。武夫多滞。咎在西铨。咨兵房承旨。饬兵曹。囹圄之囚。非人非鬼。伤天和多矣。细考文案。夫岂无求生于必死者乎。咨刑房承旨。饬刑曹。工匠亦民耳。睊睊且不保朝夕。莫曰水部闲局。修乃职事。咨工房承旨。饬工曹。三月。湖南道臣启饥民死者四百五十三人。 王曰。予之过也。命减膳三日。秋八月。教曰。昔宋仁宗见贵妃首饰皆珠。有满头白纷纷之语。贵妃惶恐去珠。仁宗大喜。剪牡丹花赐之。不数日。京师珠价贱。上行下效。盖如是捷矣。然予则曰。蕃商之买珠售市。此奢侈之本也。不揣其本。恶乎齐其末哉。于是命买珠倭馆者。以潜商律论。四十年甲申春正月。 王设人日制亲策。多士对者无切直语。 王乃教曰。乌鸢破卵。凤凰不至。是必由李显弼也。予虽否德。粗闻无若丹朱之语。禹戒之舜受之。外施仁义之语。黯言之武容之。岂独于一显弼也。不施宽假之典乎。顾其用心不正。故因台请处分而不虞士气之摧沮。今当白首暮年。岂不思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0L 页
裕昆之道乎。李显弼给牒叙用。二月。 王与宗亲文武年七十以上人。行大射礼。明日亲耕耤田。三月。 王亲享于大报坛。既卒事。馀诚未已。露伏坛前至天明。有白气弥亘黄幄上。见者异之。夏四月。禁中外巫卜杂术。五月。以文纯公朴世采。从祀文庙。冬十月。饬士大夫亲迎礼。因讲诗之齐风而兴感也。四十一年乙酉春二月。 王率大臣备局堂上。至于南郊省耕台省耕。助畿民种。三月。 王亲享于大报坛。既撤。语诸臣曰。亚献而气益清。殆若神助也。夏四月。 王亲礿。秋九月。 王命印丽陵禁标受教。分藏五史库。颁于开城江华京畿营。禁民耕葬。犯者并地方官科罪。四十三年丁亥春二月。 王与 世孙亲耕耤田。前一日祀先农。 王初献。 世孙亚献。 王五推。 世孙七推。 王妃亦与嫔御。亲蚕于景福宫采桑坛。三月。全州火延烧二千三百馀户。命给米二千三百馀石。贷结钱一万两。夏四月。颁茧于政府喉院八道两都。冬十月。命录文正公赵光祖,文纯公李滉后。四十五年己丑夏五月。 王幸耤田观刈。回銮。明日召国子生。诵夙夜箴以自儆。越数日。亲受小麦。饬京外同斗斛权衡。四十六年庚寅春正月。设编辑厅。纂文献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1H 页
备考国朝典章。有金匮石室。藏之名山。外此无徵凡祖宗礼乐文物。老师宿儒。莫或知其沿革。六官庶职。皆凭胥史传说。转辗讹谬。渐失其旧。于是 王命纂是书。篇目一惟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而稍加檃栝。自是国有事考据。多赖是书。夏四月。颁测雨器。 王得世宗朝测雨器之制。命度支制置两阙及云观。且分送两都八道。每雨泽以尺寸报。因编象纬考。有是命。六月。州府郡学。同配六贤如文庙位次。因编学校考。有是命。永除捕厅之乱杖刑。因编刑考。有是命。秋七月。 王与 世孙。幸弘文馆。讲学宣馔。四十七年辛卯冬十月。建 肇庆庙于全州。初七。道士李得履等上疏。请建国朝 始祖新罗司空祠。 王命宗伯就大臣议。议不一。复召问廷臣。廷臣皆莫能对。 王曰。礼缘人情。今朝鲜士大夫犹且尊敬始祖而饰其礼。况国之 始祖乎。高句丽新罗。亦皆有始祖庙。礼固有因俗义起者也。于是遣有司建 庙于全州 庆基殿北。命 世孙题祠版。称 先公奉于资政殿。日具衮冕展拜。命大臣宗伯具仪仗。奉至 庙妥之。蠲湖南十一邑结钱选武布及旧逋。京畿湖西辇过邑视此。四十八年壬辰春正月。 王召见国子生于便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1L 页
殿宣馔。赐四民米有差。京外贫不能昏葬者。官与资昏葬。三月。 王率皇明人遗裔及 宣庙壬辰死节人后孙。诣勤政殿旧址。行望拜礼。以重逢再造之甲子也。冬十月。加上 显宗大王尊号曰昭休衍庆敦德绥成。 明圣王后金氏尊号曰禧仁。以功德当入世室也。寻加上 王尊号曰大成广运开泰基永。 贞圣王后徐氏尊号曰恭翼。 王妃金氏尊号曰睿顺。群臣请之也。四十九年癸巳春正月。 王御崇政殿。 世孙率百官。贺以 圣寿八十。即位五十年也。悬申闻鼓于建明门。令民抱冤者击鼓以闻。赐四民米有差。二月。行养老宴。 世孙请之也。夏六月。石筑开川。先是浚川。病两岸为潦坏缺阏于川。乃植杨柳以防之。然犹不能坚完。至是。 王命以石堤之。牢固精致。俨成王居之体势。功既竣。 王与 世孙。临广通桥。顾谓 世孙曰。有志者事竟成。凡欲有为。当先立志。勉之哉。五十年甲午春正月。 王御勤政殿址。行登俊试。修国初故事也。三月。 王下教曰。我国奴婢法。刱自箕圣。然箕圣特设此以禁窃盗而已。岂使其世世子孙长为奴婢乎。又况租庸调之法。男有役而女无役。今奴婢并役。甚无谓也。今后婢贡。亡论公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2H 页
私。尽革之。其取给经用者。备局惠局商确以闻。先是三十一年。 王悯内寺奴婢不得昏娶。欲尽革其名。病经用无以充。只命奴贡减一匹。婢贡减半匹。至是悉革公私婢贡。其经用以籴代之。是月。 王幸玉堂春坊。亲讲圣学辑要。 世孙侍讲。宣馔于玉堂春坊。夏五月旱。遣官祈雨。以十事自责求言。开囹圄释囚。天乃雨。秋七月。 王受贺于崇政殿。减今年田租之半。撤九营缮。蠲贡市民征。士庶年八十以上。各加一资。寻与 世孙幸彰义宫。召耆社臣及洞民年八十以上者。赐帛有差。五十一年乙未夏四月。 王行朝讲朝参。叹曰。视事讲学。人君之职。故曰一日二日万几也。予思癸巳朝讲朝参事。强起临筵。而及夫讲书。已不能成声。虽欲复为此事。何可得也。冬十月。 王有疾弗豫。十二月。命 王世孙代听机务。时 王居不能坐。坐必令 世孙扶。视亦不能辨物。 世孙常在傍告之。由是太医昼夜不离。药院提调。晨入三进汤。至夕乃归者已有年。及冬。气益缀。痰升降不已。尝命行常参令既具。 世孙请止之。 王曰。是予梦语也。然既命矣。不可不实其言也。遂命左右扶以出欲升座。气昏还内。语 世孙曰。欲令汝代听者久。祀典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2L 页
摄行。为之兆也。且戒以自今梦语。汝可勿布。亡何。教曰。今日陈贺百官。入集庆堂行礼。时夜已五鼓。中官传于政院。贼臣洪麟汉方为左议政。必欲宣旨。 世孙屡遣人谓麟汉曰。待天明痰降。颁此教未晚也。麟汉终不听。竟夜促百官。会都人莫不惊骇。诘朝左右以告 王叹曰。百姓皆谓予耄荒之君也。于是以不禀 世孙罪中官。仍命行礼罢。遣百官。自是 王益决代听志。执 世孙手语之曰。予欲传禅于汝。予衣紫临汝。汝衣红事予。不亦乐乎。然恐伤汝心。思其次欲令汝代听。而代听必禀大朝。反益烦挠。予欲因代听。尽付国事于汝也。当是时。贼臣郑厚谦以和缓翁主所后子。与其母用事张甚。麟汉自以 世孙外党。意望不浅。然 世孙常鄙其为人贪暴无知识。未尝假以色辞。麟汉怏怏怨望。遂附厚谦母子。图为平安监司。归又攀援入相。三人者。以 世孙英明。恐他日罪将不测。与洪趾海,尹养厚等结为死友。日夜造蜚语。谋倾 储位。且欲引趾海。与之并力。乘 王疾甚。屡荐趾海为相。 王辄不答。谓 世孙曰。左相必以洪趾海为右议政。尹泰渊为训鍊大将然后快于心乎。寻又曰。世安有政丞请也。麟汉闻之大惧。与养厚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3H 页
及厚谦母子谋益急。惮 世孙。宫僚洪国荣守死不去。与郑民始。常左右之。乃数谗国荣等于 世孙。欲以孤其势。然 世孙终不纳。至是。 王召时原任大臣。谕以代听之意。麟汉挺身言其不可。 王曰。我朝代听。前后相望。非惟分劳。欲使储贰。明习国事。如老论少论所当知也。吏判兵判所当知也。麟汉忿形于色曰。 东宫不必知。吏判兵判不必知。老论少论又不必知国事。时 王绵缀不自振。但嘘唏叩阈曰。卿等可退去。诸大臣将退。 王犹不能自已。复召入曰。予疾如此。就中痰升谵语发辄亟。或夜半出寸纸召卿等。予不辨领左相之为何人。则将置国事于何地耶。然不足与卿等论此事。毋宁以我心法传之东宫也。仍命 东宫讲自省编警世问答。及大臣退。 王又叩阈曰。大臣如此。朝事无可为矣。奈 宗社生灵何。越十日。 王命行常参。倚 世孙坐。有顷。疾作还卧。召大臣厉声责其不从命。命承旨书下代听之教。麟汉身蔽承旨。使不得闻 王言。且曰。臣子孰敢书此教乎。 王怒叱曰。卿等速退。退。 王乃下教政院曰。巡监军入东宫点下。吏兵批禀而后入东宫点下。于是麟汉复倡诸大臣求对。请寝成命。 王诵 景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3L 页
庙左右可乎世弟可乎之批曰。予近者视昏。不能点政望。中官代为之付标。万一中官颠倒予命。予何能觉乎。无宁付诸我孙之为当然也。领议政韩翼谟曰。圣明在上。今之中官。保无此也。 王复嘘唏曰。将使我孙代劳于内也。麟汉复为缓辞曰。内事非臣等所知也。是夕。 王命中官以启宝送于东宫。 世孙涕泣固辞曰。启宝岂朝臣国人所不知而授受者乎。 王曰。予之气。汝所知也。难与彼大臣争。故为是不得已之举。予于汝虽内授。后世岂有非之者乎。不过曰罪在时相也。虽然。予当昭汝志也。遂命承传色。传于政院曰。冲子若陈章。当下二字之教。二字。指禅位也。由是。 世孙不敢陈章。然 圣候自此益剧。代听事方在然疑之中。而麟汉与厚谦母子。表里沮戏。为计千百。 宗社危亡。迫在呼吸。国荣忧愤。欲与民始联章请讨。 世孙以为不可力止之。前参判徐命善乃上疏曰。惟我 圣上机务之烦。有妨颐养。继 先朝之故事。有今日之下教。而前月二十日入侍也。左议政洪麟汉敢曰 东宫不必知。夫谓 储君不能。则当作何如人也。放肆无严极矣。及夫常参也。前领相韩翼谟又曰。左右不足忧。夫身居首相之位。质言阉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4H 页
竖之事。古之大臣。亦有是否。至若麟汉所奏自内为之臣不争执云者。惊且骇尤万万。此为国家大事何如也。乃秘之于宫闱之内。行之于深严之中。万姓不得知。八方不得闻。以 殿下今日之举。明正磊落。卓越千古。而职具瞻者。视为虚文。专以弥缝为事。岂不痛哉。乞降明命。亟正大臣罪。疏入。 王召命善。褒以满腔血忱。进其秩二级。事在明义录。于是 王命 世孙代听庶政。朝参。用法驾仪仗。设水晶杖金斧钺。受贺时。百官朝服行礼。并奏轩架。展拜 太庙。自殿庭乘舆。驾出城外。训鍊禁卫御营兵随舆。凡窜配以下。不禀裁断。皆特教也。 世孙三上疏辞。 王缕缕慰谕。越八日。告 庙社颁赦。 王扶至景贤堂。与 世孙同受贺。顾 世孙甚乐也。蠲贡市民徭役。赐四民米有差。亡何。贼臣沈翔云上书 小朝。以陈戒为名。巧设机关。指斥宫僚。有温室树语。以命善筵奏。有曰。因宫僚闻 世孙以三不必知之说。欲陈章引义云。故翔云将以宣泄内言。文致国荣等之罪。以售其网打之计也。翔云本师淳所后子一镇之子。而师淳又以益昌之孙。为后于廷辅者也。益昌尝为逆宦朴尚俭塾师。当辛壬时。与金一镜,尹就商。日夜聚会于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4L 页
尚俭家。与闻交通宫禁事。及尚俭谋逆事觉。辞连益昌。累拷掠得释。禁锢以死。翔云之弟翼云登第。坐益昌久不调。翔云患之。以其既死之父一镇。罢所后于师淳。又以既死之祖师淳。罢所后于廷辅。而直以一镇之父继廷辅。凡两世再易其父。于是清议益唾鄙之。翔云遂謟附厚谦。曲事唯谨。至是。厚谦麟汉等。见其事败露。与养厚募翔云。以逞辛丑凤辉之凶肚。先构宫僚罪案。将起大狱。 世孙察其状。叹曰。事关忠逆。非可以漫漶弥缝也。判府事金阳泽具奏于 王。王曰。逆竖之孙敢尔耶。命拷掠栫棘于黑山岛。寻命翔云兄弟永为庶民。五十二年丙申春正月。加上 王尊号曰尧明舜哲乾健坤宁。 贞圣王后徐氏尊号曰仁徽。 王妃金氏尊号曰圣哲。三月。 王疾大渐。 世孙遣官遍祷于 庙社山川。乃 顾命大宝传于 王世孙。以初五日卯时。 王升遐于庆熙宫之集庆堂。寿八十有三。在位五十有二年。舆儓旄倪。波奔阙下。号呼雨泣。朝士妇女。各哭其家。声震街巷。绝域遐陬闻丧之日。男女老少。皆为孺子慕。群臣议王德行功业。上谥曰翼文宣武熙敬显孝。 庙号曰英宗。是年七月二十七日。葬于 元陵亥坐之原。即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5H 页
健元陵西冈也。先是己亥。 孝宗不讳。大臣郑太和等。奉 孝宗葬于此。术者皆言壮丽明秀如 健元而反复胜也。 显宗癸丑。以水由屏石渗漉有异议。启旧 陵见和。重臣闵鼎重躬封筑旧 陵。戒相役者曰。善治之。后必复为国 陵也。及 景宗大丧。 王甚欲奉 景宗于此。一镜时为 山陵都监堂上。极言国朝未尝以迁厝地为 陵也。遂不果。至是竟为 王陵。呜呼岂偶然哉。 王英明特达。凡于君德。得其大者。孝敬勤俭公恕。君德之大也。 王幼事 仁显后至孝。方五岁。手襭禁苑百种花。为酒以献 后。后叹曰。孝弟固所性。何其夙就也。及 肃庙违豫七年。左右扶将。 王皆亲之。夜不安寝。首尾如一日。肃庙常曰。异哉儿也。何无寐乎。事 仁元后。虽登极入耆社后。常如为 王子时。每进见。拱手疾趋。侍坐则曲腰俛首。有问以袖掩口而对。备物养志。始终无违。锡赉国舅庆恩家甚隆渥。以悦 后心。然亦不令干预朝政。 仁元后常曰。孰谓 主上非己出乎。事景庙如事 肃庙。事 宣懿后如事 仁元后。人不知为兄弟嫂叔。大小享祀。必亲莅之。诚敬备至。洋洋如临于上。 璿源殿在宫中。有节祭诞日祭忌日祭。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5L 页
王辄躬视齍镬。戒膳妇极其洁。有新物 先朝所嗜者。必先荐于 殿。乃御。掌膳者。尝以松蕈进之。 王曰。荐乎。对曰。时尚蚤未也。 王曰。未荐而使予食。由予诚敬不足也。于汝何责焉。却不御。及春秋笃老。值先王 先后忌日。犹素食斋居。并汤药不御。享祀虽不得躬亲。祭之日。必斋明达曙。露伏中庭。闻已撤乃止。晚移御庆熙宫。宫之北有映翠亭。密迩 毓祥宫。王每朝夕小舆戾止。望 庙露伏。以代定省礼。泫然而还。祁寒盛暑不废也。尝梦侍 肃庙。肃庙命取简纸来。未及进而觉焉。自是不复用简纸书。虽当大耋沉绵时。常诵蓼莪陟岵之诗。诵讫。呜咽涕涔涔下。故国人皆曰 王之孝也。 王一念敬天。无所不用其极。故纸中见有天字。手自洗濯。不令人践蹂。虽寻常酬酢。语及于天。必加尊敬曰。君代天理物。臣代君理事。君之敬天。当如臣之事君也。遇有灾异。至诚警惧。减膳求言。反躬自责。庚寅春。客星见。 王夜召编辑臣及云观司历。讲究消弭之策。每夕。躬测候月台曰。愿毋移于民国。如是者三日。客星乃消。或有疾风甚雨。虽夜必衣服冠而坐。有时独语曰。予有何咎。天之警告若是也。转辗忧虑。坐以待朝。天旱祈雨。未尝命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6H 页
官。亲秉圭以孚格为期。故壬子以后。几乎无岁不亲祷。祷辄得雨大有年。史不胜书。及其季年。遣官代摄。亦必露伏阙庭得雨。然后始返燕寝。或未得雨。则解衣曝烈日曰。曷不焦予之躬乎。故国人皆曰 王之敬也。 王即位之初。已以祁寒盛暑。增添讲日。昼必移晷。夜辄趁钟。虽当 陵幸亲耕之后。亦不以劳倦或旷。方春秋七旬。以三伏日开朝昼夕三讲。讨论不倦。比及于颐。视昏不能辨字。犹亲诵小大学以为讲。一月六对。晋接臣邻。裁决国事。细大不遗。或庙谟简则从容论闾里疾苦宫府故事。对罢日已夕而寺人复燃烛于堂。承旨抱章疏启状以入。 王听奏呼判无少滞。比退则夜漏下四五鼓。故国人皆曰 王之勤也。 王性不喜奢华。凡百玩好。泊如也。及登宝位。欲以大布大帛易风俗。所居宫阙壁涂之漫泐者。窗楹之剥缺者。黼筵铺席之破弊者。经岁不改。或有司请修。亦不许。燕居集庆堂。以破屏数叠隔内外。厅轩朴陋褊隘。虽清修士室庐。殆不如也。尝以 先朝寝殿侧。构一茆舍。读书其中。欲追述故事。竟以重烦民力不果焉。服御唯衮冕法服。按制致美。自馀中衣贴里之属。往往浣濯补缀。冬虽甚寒。未尝御裘。故群臣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6L 页
侍 王者。亦不敢挟裘。夜不设衾褥。有时支木枕倦寐。则宫人恐寒气逼 王躬。以小被加之。国典。内膳夫日五进 王膳。而 王一日三膳。膳亦未尝饱。故宫中遂废午夜二膳。其他戒丰亨务抑损。多此类。故国人皆曰 王之俭也。 王尝言王者为政。当自宫闱始。非公事。未尝与宦官宫女语。古例。罢朝后大小公事。或令宦官读奏卧内。 王恐宦官因此暗习国事。干预朝政。虽夜深。必召承旨读奏。尝谓 世孙曰。古则宦官十馀人犹以为多。今过百馀人。多则难制。汝其识之。待臣邻常推赤心。凡厥有罪。始虽谴责极于严厉。及其甄叙之后。任用如旧。若初无是事者。承辛壬党祸之馀。深知党论为杀戮之本。杀戮为亡国之本。以消朋党保世臣。为立治先务。方在铜闱。校理赵文命封事 景庙。言三党之后。当以荡平救弊。 王悦其言而心识之。及登极。首擢主荡平之论者二三臣。虽瑕摘左右交至。 王终始不挠而倚任之。其有持论峻者。辄斥不用。每诵 宣庙御制诗诸臣今日后宁复更西东曰。此我家法也。孰敢沮败乎。尝宅仁元后忧。 王亲为文。极言保世臣安宗国之谟。命儒臣告于 孝昭殿曰。予所以为此者。远效周公之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7H 页
藏金縢。近效赵抃之焚香告天也。由是虽当水火胥分干戈相寻之时。胜残去杀垂五十年。及壬辰戚党事起。 王罪金龟柱甚严。谓 世孙曰。朝党尚为世道患。况戚党乎。不戢将滔天。予老矣不及见。乃汝他日之忧也。其思深虑远如此。故国人皆曰 王之公也。 王处潜邸久。闾里艰难民生疾苦。委巷荒野至微细事。无不遍知。及承储。博讲经传。灼见保民。为治国之要。凡贡民市民耕种民贩商民军保民。无不曲察其饥饱寒煖。蠲免之政。无岁不下。或有司以经费难之。 王辄诵 肃宗何惜肌肤之语。趣颁旨施惠。故即位五十年间所蠲免。无虑累百万。初。北关民困交济钱。有卖妻鬻子自缢死者。会 王遣御史按廉。民遮道泣曰。但愿归奏吾 王。使赤子之情达于父母也。御史如其言归奏。 王失声流涕曰。予尝病人君广厦细毡。厚享玉食。不能察蔀屋之情。岂谓吾丰沛之乡有此事乎。予不能矫弊安民。诚无颜可以入高庙也。立命蠲免。其他无告者。赴愬于 王。得遂其生。不可胜纪。丙申春。 王疾益亟。当是时。济州饥。遣御史赈之。 王忧念不置。谆谆梦语皆济州事。其仁民恻怛。出于至诚者然也。故国人皆曰 王之恕也。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 第 357L 页
王既具此六德。以为立治之经。而监成宪。革流弊。慎庶狱。裕国用。又无非为纬于六德。是以 高年天位。邦内乂安。臣世其禄。民乐其利。凡在朝野。黄发鲐背太半。而是亦有年过百岁者。庸讵非人事修于下。天运应于上哉。传曰。大德。必得其寿。必得其位。必得其禄。 王庶几焉。 王有二男。曰 孝章世子。以左议政赵文命女。为嫔。无嗣。曰 庄献世子。以领议政洪凤汉女。为嫔。实诞我 嗣王殿下。甲申。命我 嗣王殿下。为 孝章世子后。及 王祔 太庙时。追尊 孝章世子。为真宗大王。 孝纯贤嫔。为孝纯王后。同祔 太庙。皆 王遗命也。今 嗣王殿下。不以臣不文命。因遗事撺缀为状。臣惶恐陨越。不知所以称塞。独窃闻帝王大节。惟付托之得人是已。故虞史为尧典。其言传舜以位之事。反复详悉。盖一篇而半之。世称虞史为千古史臣之宗。以此也。臣敢以 景庙之全付于 王。王之全付于 殿下者。该载一篇之上下。以追尧典之断例。而尊其所闻云。
保晚斋集卷第十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