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x 页
保晚斋集卷第八(达城徐命膺君受著)
记
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2H 页
贞赜堂记
天下之赜莫如书。而使天下之赜贞夫一。又莫如书。何则。书之所载。上而天道。下而地理。幽而阴阳。显而礼乐。以至古今治乱之迹。贤邪淑慝之辨。巨细精粗。莫不毕具。岂非赜也乎。于是君子探赜。博其识趣。开其智虑。蕴之为德行。施之为弥纶。纪之为文章。以及数计医药卜筮。皆所以神明此心所具之一理。如群饮于河。各自满足。不见河之亏欠。又岂非贞也乎。是故有国家者。必以聚书为先务。三代尚矣。自汉及唐。其为书。率皆写本。聚之甚艰。然汉初有书一万三千馀卷。唐初有书五万八千馀卷。鸿儒校对。立以博士。盖重之也。及夫镂板之法起于五代。然后摸印易力。传布益广。宋明聚书多至百万馀卷。置省官典守。且于宫禁。阁而藏之。则天下之书。庶几无遗矣。然未闻宋明之治踰于汉唐。汉唐之治踰于三代。何哉。徒有其赜而不能一于贞也。今我 邸下以英睿之姿。求精一之道。胄筵讲说。动惊人听。乃曰学不博。无以致
天下之赜莫如书。而使天下之赜贞夫一。又莫如书。何则。书之所载。上而天道。下而地理。幽而阴阳。显而礼乐。以至古今治乱之迹。贤邪淑慝之辨。巨细精粗。莫不毕具。岂非赜也乎。于是君子探赜。博其识趣。开其智虑。蕴之为德行。施之为弥纶。纪之为文章。以及数计医药卜筮。皆所以神明此心所具之一理。如群饮于河。各自满足。不见河之亏欠。又岂非贞也乎。是故有国家者。必以聚书为先务。三代尚矣。自汉及唐。其为书。率皆写本。聚之甚艰。然汉初有书一万三千馀卷。唐初有书五万八千馀卷。鸿儒校对。立以博士。盖重之也。及夫镂板之法起于五代。然后摸印易力。传布益广。宋明聚书多至百万馀卷。置省官典守。且于宫禁。阁而藏之。则天下之书。庶几无遗矣。然未闻宋明之治踰于汉唐。汉唐之治踰于三代。何哉。徒有其赜而不能一于贞也。今我 邸下以英睿之姿。求精一之道。胄筵讲说。动惊人听。乃曰学不博。无以致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2L 页
其约也。凡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兼收并蓄。芸缃缥帙。悬以牙签。即燕居之傍而堂焉。取夫子系易者。颜曰贞赜。令宾客臣命膺文之。臣以为 邸下既有其赜矣。又当勉于贞夫。贞者心也。赜者动也。贞者理也。赜者象也。以理拟象。以心制动。见二帝三王之治化则曰。本于执中也。必求至焉。见暴君污辟之衰乱则曰。由于荒怠也。必鉴戒焉。贤者何以用之。自吾心之好德始。佞人何以远之。自吾心之去欲始。从谏弗咈。惟不自私己者。可以能焉。改过不吝。惟不自骄傲者。可以勇焉。夫如是则盈堂万轴。极其杂乱。而以一心一理之正且常者。为之剂量。虽平日所未窥之书。一展卷涣然冰释。所谓守约足以尽博者。不其然乎。此贞赜之义也。此贞随之所以名藏书也夫。
宙合楼记
王世孙邸下。孝出于天。学不之倦。孝出于天。故日三朝于集庆。例也而犹曰未尽诚也。常侍坐焉。学不之倦。故日两讲于尊贤。亦例也而犹曰奈寸阴何。手黄卷不释。夜以继晷。爰有小楼尊贤之旁。乃峙经籍图书。暇则玩绎游泳。且以备趋召。取管子之言宙合者。扁其楼。宾僚相与叹曰。孝出于天。仁也。学不之倦。知
宙合楼记
王世孙邸下。孝出于天。学不之倦。孝出于天。故日三朝于集庆。例也而犹曰未尽诚也。常侍坐焉。学不之倦。故日两讲于尊贤。亦例也而犹曰奈寸阴何。手黄卷不释。夜以继晷。爰有小楼尊贤之旁。乃峙经籍图书。暇则玩绎游泳。且以备趋召。取管子之言宙合者。扁其楼。宾僚相与叹曰。孝出于天。仁也。学不之倦。知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3H 页
也。仁且知。吾东方礼乐之兴。其将自玆楼始乎。于是右宾客臣徐命膺请述宙合者。纪诸壁以代瞽史诵。其词曰。
扁彼邸楼。宙合煌煌。煌煌宙合。若晦而彰。谓道载文。待人以章。日月星辰。帝伯皇王。铺叙今古。一此俯昂。孰分外内。孰界显藏。混兮辟兮。沌沌无方。名之曰善。心乃其匡。肆古哲人。体道有常。发为言辞。垂耀炳烺。汗彼竹简。充于栋梁。嘉惠来斯。俾也包囊。尽此曰圣。修此曰良。以黻天地。载七其襄。猗嗟乎文。宇宙康庄。我羞者霸。而取其长。彼弟子职。有概紫阳。矧伊嘉名。昭厥缥缃。讲已胄筵。朝退回廊。言至于楼。一瓣其香。载饫载饱。其味膏粱。既富而有。乃施之光。仪彼敦化。泛应曲当。德则周孔。治惟虞唐。彼何人哉。我亦自强。天之有阳。尚戒其亢。可畏崇高。敢骄以荒。中道而立。不流于旁。然后宙合。乃田乃庄。乃田乃庄。宙合愈皇。
弘斋记
王世孙邸下以宙合名其玩绎游泳之所。既而曰。是道也未及乎凝道也。夫凝道莫如体仁。体仁其惟曾子之言弘者乎。遂以弘扁讲学之居。以右宾客臣徐命膺。尝记宙合也。俾咏歌弘之义。为朝夕警。其诗曰。
扁彼邸楼。宙合煌煌。煌煌宙合。若晦而彰。谓道载文。待人以章。日月星辰。帝伯皇王。铺叙今古。一此俯昂。孰分外内。孰界显藏。混兮辟兮。沌沌无方。名之曰善。心乃其匡。肆古哲人。体道有常。发为言辞。垂耀炳烺。汗彼竹简。充于栋梁。嘉惠来斯。俾也包囊。尽此曰圣。修此曰良。以黻天地。载七其襄。猗嗟乎文。宇宙康庄。我羞者霸。而取其长。彼弟子职。有概紫阳。矧伊嘉名。昭厥缥缃。讲已胄筵。朝退回廊。言至于楼。一瓣其香。载饫载饱。其味膏粱。既富而有。乃施之光。仪彼敦化。泛应曲当。德则周孔。治惟虞唐。彼何人哉。我亦自强。天之有阳。尚戒其亢。可畏崇高。敢骄以荒。中道而立。不流于旁。然后宙合。乃田乃庄。乃田乃庄。宙合愈皇。
弘斋记
王世孙邸下以宙合名其玩绎游泳之所。既而曰。是道也未及乎凝道也。夫凝道莫如体仁。体仁其惟曾子之言弘者乎。遂以弘扁讲学之居。以右宾客臣徐命膺。尝记宙合也。俾咏歌弘之义。为朝夕警。其诗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3L 页
皇矣哉仁。匪弘弗行。弘之如何。俯仰为程。于穆天命。生物不停。系彼日星。布此元亨。惟其宽容。是以昭呈。亦粤地轴。既厚而宏。山峙海涵。万有峥嵘。孔德之广。仁道以成。人参其间。一乃性情。矧伊 贰极。任我群生。万方瞻仰。 一人之贞。百责是萃。众理归盈。于何持载。重而不轻。褊则易溢。私则必倾。谁将一善。谓足成名。维仁尽大。弘乃其桢。何以体弘。视此绅珩。相古先民。盘盂有铭。常厥心目。造次警醒。载其仪式。昭揭栋楹。出则弘随。入则弘迎。瞻言想像。其德光明。勿旗旆旆。意马彭彭。乃克乃复。言动视听。曷之为几。一念肇萌。发于英华。式廓而泓。川流敦化。咸倚吾衡。纤尘不惊。皇路载清。以位以育。泰阶遂平。弘兮任重。洵莫与京。
东游山水记
金水亭
金水在永治西五六里。由亭而左。水汨㶁流。怒而为涛。激而为沫。绵亘六七里。至亭之侧。怪石簇焉。有壁而竖者。舟而卧者。兽踞而人立者。皆青枫倒植。远见若苔藓然。石之上刻曰洞天石门。曰白云溪。石峰韩濩笔也。曰回澜石。天使许国笔也。曰金水亭。蓬莱杨
东游山水记
金水亭
金水在永治西五六里。由亭而左。水汨㶁流。怒而为涛。激而为沫。绵亘六七里。至亭之侧。怪石簇焉。有壁而竖者。舟而卧者。兽踞而人立者。皆青枫倒植。远见若苔藓然。石之上刻曰洞天石门。曰白云溪。石峰韩濩笔也。曰回澜石。天使许国笔也。曰金水亭。蓬莱杨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4H 页
士彦笔也。曰钓台。亭之主金氏笔也。水洄洑石底。泓澄泂澈。游鱼可数。转而弯抱深碧。上涵亭影。又转而萦汇漫流。以出亭右。外列奇峰。高可数十丈。广延数里。方夏草树茂密。影泻溪水。若画图然。洲落沙出。莹白如雪。有石在其边。中凹洼可容数斛。上刻尊岩琼岛四大字。皆金氏笔。二诗。杨士彦也。始至亭者。涉弯抱过亭下。如镜里行。心目俱朗。舍马而岸穿村闾。绕出亭左。岩益诡水益驶。变态千万。耳不暇谋。目不暇接。缘溪而行。攀崖而上。则爽垲幽静。飘飘有遗世独立之想。然后自亭左对眺奇峰。俯瞰明沙。窈窕要妙。如珍宝错列。虽知其奇而不知所以为奇。夫一亭而兼有数美。此金水之所以为金水而最于溪亭者与。辛未仲夏。余与李光甫,舍弟继仲,李子承诸人来游。太守李士中载酒网鱼。晤言终日。赋诗和之。子承画而余为记。
苍玉屏
自金水西四五里。水偃虹流折而行。有岸当其冲。嵯岈攒簇。上壤下蘸。列若屏障。铺若棋盘。树轇轕覆之。岸刻曰水镜台。又刻曰松筠节操水月精神。皆八分书。书者谷云金寿增也。绝水潺湲。渡迤逦蹑蹬。至岸
苍玉屏
自金水西四五里。水偃虹流折而行。有岸当其冲。嵯岈攒簇。上壤下蘸。列若屏障。铺若棋盘。树轇轕覆之。岸刻曰水镜台。又刻曰松筠节操水月精神。皆八分书。书者谷云金寿增也。绝水潺湲。渡迤逦蹑蹬。至岸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4L 页
上东望。翠壁插水。上干云霄。与岸差池对峙。若石门然。水经行其间。屏之称。盖以壁。或云非壁也。岸也。昔朴思庵淳。杖屦于是。殁而俎豆之。金文谷寿恒配焉。并有真。朴清高金恬雅笾篚在其傍。自影堂还至于楼门。畏暍引凉。颓然而坐。已而。夕阳在山。金光漾流。始知金水之名由此。归亭而为之志。以遗后之游亭者。
白鹭洲
由屏四五里而亭。由亭五六里而县。由县十五里。至于岭下。右旋数百步有巨鳌。帖尾仰首而息。近视之岩也。背而登。可侧立数十人。宜笛笛必清。宜棋棋必丁丁。长松四五株产其顶。水至岩下分流。回合三岩。或偃或揖。若左右侍。而前导原陆掖其右。翠山环之。可亭而田。砌石四五皆新斲。若有荒度者然。是名为白鹭洲。始余发于亭。以洲之胜。访于亭主。主曰。下于屏远甚。及至仰而瞻岩。俯而濯川。上下游衍。恍与神会隶也。迟迟而不知返。噫。流峙之胜。有目者皆观。有耳者皆闻。而主曰不善。客曰善。岂物亦有所遇而然欤。
苍岩记
白鹭洲
由屏四五里而亭。由亭五六里而县。由县十五里。至于岭下。右旋数百步有巨鳌。帖尾仰首而息。近视之岩也。背而登。可侧立数十人。宜笛笛必清。宜棋棋必丁丁。长松四五株产其顶。水至岩下分流。回合三岩。或偃或揖。若左右侍。而前导原陆掖其右。翠山环之。可亭而田。砌石四五皆新斲。若有荒度者然。是名为白鹭洲。始余发于亭。以洲之胜。访于亭主。主曰。下于屏远甚。及至仰而瞻岩。俯而濯川。上下游衍。恍与神会隶也。迟迟而不知返。噫。流峙之胜。有目者皆观。有耳者皆闻。而主曰不善。客曰善。岂物亦有所遇而然欤。
苍岩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5H 页
苍岩。余友也。余友朴仲涵也。始余闻仲涵之名而不知为何如人也。乙亥。 上试士春台。余以读券侍。唱名第四。仲涵登焉。余从烛下。窃识其貌。则苍然奇岩。独立孤秀。翠藤绕而碧萝垂也。可蓄于仙府。非亵玩于尘世者。余目而异之。明年。余罢官閒居。仲涵访焉。与之坐而语六经之旨。则云雾滚腾岩谷而未已也。论古今是非得失。涧溪宕剨岩腰而相激鸣也。余于是益知仲涵不可以貌尽而其所蓄之高古有在也。庚辰。余移病谢官。卜筑于寒泉。莳花种竹。余事也。绩文攻诗。余业也。仲涵时往来论说。长笺短幅。或交于路。既又示南游诗近百篇。令余评之。余耳其言目其书。颉顽其文艺。如鲜花独秀岩穴。妍然而不可折也。如孤松倒挂岩壁。偃然而不可攀也。如枫菊晻映。木脱而岩露也。风霜皎洁。水落而岩出也。自余见仲涵。其身与心益静而知仲涵益深静。然后得岩之趣。其势然也。亡何。仲涵寄余苍岩诗一章。且曰。岩非家有。吾即岩也。吾尝三入金刚。见峭然而竖。岈然而欹。颓然而仆。皆岩也而但可供一时之玩。求其屈伸俯仰适于世用。则未若吾岩之奇。非子之文。不足以发。子为吾记之。余谓人与物。形色不同。其精神意象。往往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5L 页
有绝类者。昔苏子瞻顾见颊影。使人就壁而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子聸。此无他。得其神也。今余之知仲涵与仲涵之自知者。要不外乎苍岩。岂形色云乎哉。亦惟曰神而已。然岩必有壁立万仞崷峻不可踰之象。然后为岩之奇。若转环于妇孺之手而支臼撑鼎。则与瓦砾奚择哉。仲涵不可自奇其所已奇而益充其奇。则必有以苍岩比仲涵而不以仲涵比苍岩者也。姑书以质之。
重修芙蓉堂记
臣命膺按海西之三月。步自首阳馆。登清风阁。见其东南奥。环以屏。奠以卓。安以纱笼之板。亟趋视之。则芙蓉堂三金字。傍有小识数行。臣惊曰。 我圣上之御书也而尘埃之可乎。招吏之掌故者。问其所以书赐之由则曰。万历壬辰。 宣祖大王扫平倭寇。自龙湾移跸于此。居数月还都而留 王子嫔。于是 仁祖诞降焉。堂之西夹室。寝御之所也。堂之南数百步。诞降之基也。昔汉明生于元氏县而封之。宋祖生于夹马营而寺之。故 圣祖诞降之基。遂为 神孙之所起感。挥彩毫传驿。使以侈之于堂也。问其所以藏弆之由则曰。先是。堂修则董役者赏。故榱桷无所摧。
重修芙蓉堂记
臣命膺按海西之三月。步自首阳馆。登清风阁。见其东南奥。环以屏。奠以卓。安以纱笼之板。亟趋视之。则芙蓉堂三金字。傍有小识数行。臣惊曰。 我圣上之御书也而尘埃之可乎。招吏之掌故者。问其所以书赐之由则曰。万历壬辰。 宣祖大王扫平倭寇。自龙湾移跸于此。居数月还都而留 王子嫔。于是 仁祖诞降焉。堂之西夹室。寝御之所也。堂之南数百步。诞降之基也。昔汉明生于元氏县而封之。宋祖生于夹马营而寺之。故 圣祖诞降之基。遂为 神孙之所起感。挥彩毫传驿。使以侈之于堂也。问其所以藏弆之由则曰。先是。堂修则董役者赏。故榱桷无所摧。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6H 页
柱础无所缺。而幕裨之邀赏者谋葺治之。权移 宸扁。后二年之间。观察使四易代。葺治之役不终。则芙蓉堂特一未施丹雘之宇而扁题不在楣矣。又问其可以干事者与工役之费则曰。今通判徐有常之从曾大父宗一为通判时。州校郑择臣之祖兴侨实为户长。大缮堂宇。今所存一楹一砌。皆其营也。故能审知费入者。择臣而已。槩用瓦一千八百。钱一万二千。则可苟完也。臣叹曰。费如是少。工如是简而敢以 御书久于尘埃乎。遂令有常主其事。择臣董其役。不日工告讫。揭 宸扁于室楣而记其始末如此。国之按察营凡八。关北有乐民楼。而以川野之广漠为景。关西有练光亭。而以江山之佳丽为景。直与姑苏,岳阳伯仲而间焉。其名于国。固也。独芙蓉堂。度其区不能百亩。视其沼不能百步。但以密迩按察营南。朱栏绿漪之泛映。槐柳芙蕖之袅娜。为可以日朝夕逍遥而已。乃能与乐民,练光。并称为三者。岂不以仙仗之所经过。虹光之所亭毓。中兴赫业。实于此基之也乎。今又贮之以 御书之至宝而增千金之价。使乐民,练光反出其下。呜呼。谓物不有遭遇不可也。
遗爱阁记
遗爱阁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6L 页
遗爱阁者。我先考文敏公遗爱碑之藏也。遗爱之碑而曷为藏之也。所以尊 君命也。昔在庚戌。我先公按察玆方三年而归。以其菁莪乐育之化。则士有兴学之碑。以其怀保字惠之治。则民有仁德之碑。以其蠲纾抚摩之政。则邮卒有不忘之碑。过者指点。为之讴谣蹰躇。及后风俗下。方伯守令有违道干誉。不当碑而碑之。亏崖铲嶂。螭龟几遍于野。故朝廷闵其然。设法禁止。凡以碑名者。尽拔而埋之。独我先公之碑。民不忍埋。卧而置之于路傍。岁壬午。不肖嗣守玆方。搴牙纛入州境。下马趋过。询于众曰。碑之不埋。思先公之遗爱也。然将奈 君命何哉。阁以藏之。扁以遗爱。庶几上不违 君命。下以寓其思也。其可乎。众曰诺。公之碑有三。盍各就其地而阁之。不肖曰。不然。三碑而三其阁。是扬之也。非藏之也。思皇斋。先公之所刱设。而士至今肄业。以治化则此其本也。以瞻仰则此其高也。以观感则此其多士之所常聚也。盍于此为一阁聚三碑而藏之。记其颠末于下。亦足以表士民之志也欤。于是。众皆欢喜。即斋之西南。拓地为阁。使旧校崔硕柱董之。斋直李德福守之。
兼乐亭记
兼乐亭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7H 页
乐有天伦之乐。山水之乐而二者未易兼有。何也。天伦之乐。近在阶庭之内。山水之乐。远求荒閒之滨。故杨津隔帷。无与仁智之趣。向平游山。必待婚嫁之毕。其不得兼有者。势也。非其乐之异也。若今咸镜道观察使完山李公昌谊。则于斯二者。其殆兼有之乎。公位比上公。年踰下寿。须眉皓白。颜如渥丹。而姊氏金尚书夫人尚无恙。公事之如母。不惟乐其耳目。亦有以乐其心志。及公观察咸镜。则姊夫人随其子金鲁镇于江东治所矣。公又邀之。日娱以弦歌游衍。楼必于乐民。亭必于知乐。既又病乐民知乐距姊夫人所舍远。不能日朝夕兼有其乐。遂拓内衙后之梨花园。筑小构。丹其楹茅其盖。听讼之暇。公辄移杖屦。扶姊夫人登斯亭。则叉鬟进餐。仆御命乐。妯娌甥舅。怡怡油油。公于天伦之乐。虽杨津。不能尚其乐也。至若遥山大野。晴川白沙。虹桥驾于十里。粉堞环其一面者。此乐民之胜而知乐不能有之。平林长堤。隐约萦纡。烟火起于千家。苍翠环以列岫者。此知乐之胜而乐民不能有之。独斯亭介乐民,知乐之间而据其脊。故身不离庭户之内。而凡左右流峙之胜。可以挥麈谈笑。一举目尽之。公于山水之乐。虽向平。亦不能尚其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7L 页
乐也。前之乐。公之所自有也。后之乐。公与继公而至者之所共有也。以兼乐名亭。不亦宜乎。亭成。余自愁州谪放而过公。公携余登亭。属以记。余既喜公乐其乐于亭。而又喜咸民以公之乐其乐于亭者为乐也。遂书此以为兼乐亭记。
馀清堂记
修城壕缮戈甲。部伍以整之。赏罚以明之。此镇守疆圉者之能而非其本也。其本恶乎。在乎清而已。羊叔子当羽书旁午之中。轻裘缓带。谈笑指挥。祭征虏在矢石交下之际。雅歌投壶。优閒整暇。彼其志虑清明。临事不乱如此。故能投机应变。动辄制胜。不然。虽有城壕戈甲部伍赏罚而本之不立。末安得独理哉。故曰清而已。癸未秋七月。余以罪谪钟城。则闻节度使李侯端居营垒。不动声气而威行于关北千里之间。两界之民。相戒不敢渔于江。余未知何术以能然也。是年九月蒙宥。归与节度。相遇于明川之七宝山。陟高峰临清流。为诗而和之。盖其风韵娴雅。绝无櫜鞬之习。语未半。节度为余言。营之东。拓地为堂。堂有庭。庭有池。芙蕖盛植。榆柳环列。萧然有山野趣。每鼙鼓无声。辕门多閒。则辄至于堂。左书右壶。或一马二马
馀清堂记
修城壕缮戈甲。部伍以整之。赏罚以明之。此镇守疆圉者之能而非其本也。其本恶乎。在乎清而已。羊叔子当羽书旁午之中。轻裘缓带。谈笑指挥。祭征虏在矢石交下之际。雅歌投壶。优閒整暇。彼其志虑清明。临事不乱如此。故能投机应变。动辄制胜。不然。虽有城壕戈甲部伍赏罚而本之不立。末安得独理哉。故曰清而已。癸未秋七月。余以罪谪钟城。则闻节度使李侯端居营垒。不动声气而威行于关北千里之间。两界之民。相戒不敢渔于江。余未知何术以能然也。是年九月蒙宥。归与节度。相遇于明川之七宝山。陟高峰临清流。为诗而和之。盖其风韵娴雅。绝无櫜鞬之习。语未半。节度为余言。营之东。拓地为堂。堂有庭。庭有池。芙蕖盛植。榆柳环列。萧然有山野趣。每鼙鼓无声。辕门多閒。则辄至于堂。左书右壶。或一马二马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8H 页
而止。或五花六花而止。以之舒气息虑。清其志意。然后出而应事。则其精神所注。往往非簿书勤劳者之比也。故取杜工部诗投壶散帙有馀清者而以馀清名其堂也。余于是始得节度之防御有道。边尘不起者。不徒规规于城壕戈甲部伍赏罚之间而赖有此堂以清其志虑也。然则此堂之于节度。即羊叔子之裘带也。祭征虏之歌壶也。彼卫伯玉之徒尚风流。西北楼之但供游衍。恶足以尽此堂之清哉。是节度之取名馀清。特以其事之偶同而其实有过之者。余不可以无辨。是为记。
岁寒亭记
太仆郎金养汝行于其居之后。燔莱而嘉卉秀。辇土而怪石立。有松柏左右峙乔。竦出于众木之上。乃即其间而亭之。取后凋于岁寒者。榜其亭曰岁寒。衙退则养汝步朝夕焉。兄弟朋友。油油如也。属时之能文者书其事。而达城徐命膺记之。其词曰。
彼崒者园。侯松侯柏。寒通泰社。气分乔岳。乃作新亭。椽而不斲。毋设以扃。毋栖以铎。森森老干。为庇榱桷。瑽瑽灵籁。有来帘箔。风焉凉度。雨则子落。婆娑浓阴。朝暮檐角。有时欹枕。炯炯其魄。无冬无夏。呈其标格。
岁寒亭记
太仆郎金养汝行于其居之后。燔莱而嘉卉秀。辇土而怪石立。有松柏左右峙乔。竦出于众木之上。乃即其间而亭之。取后凋于岁寒者。榜其亭曰岁寒。衙退则养汝步朝夕焉。兄弟朋友。油油如也。属时之能文者书其事。而达城徐命膺记之。其词曰。
彼崒者园。侯松侯柏。寒通泰社。气分乔岳。乃作新亭。椽而不斲。毋设以扃。毋栖以铎。森森老干。为庇榱桷。瑽瑽灵籁。有来帘箔。风焉凉度。雨则子落。婆娑浓阴。朝暮檐角。有时欹枕。炯炯其魄。无冬无夏。呈其标格。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8L 页
盘桓日夕。居之无斁。乃卜嘉名。乃谋肇锡。岂无棠梨。与厥兰药。娇夭颠狂。维时之逐。翩彼蜂蝶。亦羞而惜。君子攸跻。斯焉取饰。维此皴鳞。洵美且硕。凛凛天寒。冰雪交错。川则枯涸。地则冻拆。苍然岩壑。昂霄之直。如蛟如龙。如盖如幄。郁其柯叶。曾不改易。峥嵘孤秀。畴敢摧抑。神明所扶。其高千尺。帝作明堂。尔乃柱石。维其后凋。是以柯则。煌煌亭扁。匪斯曷克。银钩铁索。宛尔蹙缩。留与岁寒。昭揭之额。载瞻载攀。以永仪式。
甑山仓记
古之善为政者。必先缮修其官府与其仓廪盖藏。故鲁叔孙婼虽一日所馆。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而古史美之。宋范希文歉岁守浙。大新廒仓吏舍。日役以千夫而当时称之。盖郡邑廨宇。转相付授。或惮于更作。任其欹侧腐坏。则后之费入。必什倍于今。一时之逸而百年之劳。智者不为也。况仓廪盖藏。所以储民食敛散。为久远谋。一为风雨萃止。榱桷不能庇。使辛苦劳力者。一朝弃之于无用。则其饥可立而待。虽有仁义。吾安所施之。呜呼。此善为政者。必以缮修为先。而缮修又当以仓禀盖藏为先也。若吾从父弟德仲。其于为政。亦庶几乎哉。德仲生长诗礼家。所从事
甑山仓记
古之善为政者。必先缮修其官府与其仓廪盖藏。故鲁叔孙婼虽一日所馆。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而古史美之。宋范希文歉岁守浙。大新廒仓吏舍。日役以千夫而当时称之。盖郡邑廨宇。转相付授。或惮于更作。任其欹侧腐坏。则后之费入。必什倍于今。一时之逸而百年之劳。智者不为也。况仓廪盖藏。所以储民食敛散。为久远谋。一为风雨萃止。榱桷不能庇。使辛苦劳力者。一朝弃之于无用。则其饥可立而待。虽有仁义。吾安所施之。呜呼。此善为政者。必以缮修为先。而缮修又当以仓禀盖藏为先也。若吾从父弟德仲。其于为政。亦庶几乎哉。德仲生长诗礼家。所从事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9H 页
者经籍。及为太守宰百里。则下车未数月。以邑仓岁久倾圮处非其地。乃即其旧衙之址而谋新之。称营钱一万。输其本于营。资其息雇民。又益以俸馀。鼛鼓一响。阖县齐趋。为架者二百。为间者四十。底之以砖。备其朽湿。工九月告讫。明年。关西大侵。甑民独有恃而无恐者。以仓之储完且实也。于是德仲驰书于余。使为之记。余谓德仲之事。即叔孙之事也。其志又希文之志也。然叔孙致力于所馆。希文粒民于役作。而若夫先时以备豫。功不已繁。民不知灾。则德仲有焉。其为政信善矣。岂特庶几而已哉。孔子尝曰。富而后教之。此训人为政之序。故德仲方且赒穷赈乏。抚摩其凋瘁。待时和年丰。衣食粗足。然后由是而进焉。修学校之政。使甑民皆知孝悌忠信之行。则仓廪盖藏。乃其为政之始事而未及乎其成也。余故曰德仲之于为政。亦庶几乎哉。德仲名命敏。我徐本达城人也。
鸣阳馆记
鸣阳治之馆。刱于乙亥。火于乙酉。丘墟于百有馀年。使以节至鸣阳。则吏野告邑无馆。疾趋而前。大者安于治所。小者寄于椽舍。朔望遥拜。贺以殿牌。奉非其所而权停之。由是过鸣阳者始不知有邑。及守束带
鸣阳馆记
鸣阳治之馆。刱于乙亥。火于乙酉。丘墟于百有馀年。使以节至鸣阳。则吏野告邑无馆。疾趋而前。大者安于治所。小者寄于椽舍。朔望遥拜。贺以殿牌。奉非其所而权停之。由是过鸣阳者始不知有邑。及守束带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19L 页
出迎然后知其为邑之治也。然百馀年间。鸣阳累十易守。力屈不能新其馆。比归则咨嗟顾望而已。今柳侯焕猷治鸣阳。和而戢。吏民惟令。乃即馆之址。响鼛鼓兴百堵。牌有室轩有东西。环以廊庑门序泡湢厩闲。皆丹碧之。不半载告成。吏不劳而民不罢。于是入其境。飞甍翚檐。高出井闾直于空。至其轩。山有三峰龟山。水有环碧。列峙萦纡。若拱揖然。时节拜且贺于庭。校儒陛立唱喏。翼翼肃肃。如 宸极俨然临于上。故人知邑之未始有馆。馆自柳侯刱也。余在京师。人有自鸣阳者言馆之制丽且宏。余耳之熟矣。柳侯书来愿有记。三反不止。遂记其所耳熟者。使为鸣阳馆记。
太古楼记
蔚珍。古县也。汉博望侯张骞。乘槎至是而还。故名仙槎。及唐将李世绩攻濊貊。取其地置邑守之。则始得名蔚珍。蔚珍之为县古也。而风土古也。人物古也。储胥古也。是以城曰古山。轩曰太古。皆以古名之。然风俗与时升降。今已不复古矣。成君大中士执。好古博雅士也。丙戌冬。由太常丞。出宰于县则曰。是可以一变而古也。居四月。凡邑务之不如古者悉革而古之。
太古楼记
蔚珍。古县也。汉博望侯张骞。乘槎至是而还。故名仙槎。及唐将李世绩攻濊貊。取其地置邑守之。则始得名蔚珍。蔚珍之为县古也。而风土古也。人物古也。储胥古也。是以城曰古山。轩曰太古。皆以古名之。然风俗与时升降。今已不复古矣。成君大中士执。好古博雅士也。丙戌冬。由太常丞。出宰于县则曰。是可以一变而古也。居四月。凡邑务之不如古者悉革而古之。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0H 页
爰度太古轩之前门而楼之。楼凡十有二楹。楹皆丹碧。刻古闻人之诗。诗于楣。于是为古之立名。质而不文也。冒轩之名。名以太古。千里徵余记。俾道其故。余以为士志于古者。动是古非今。殊不知由今视古。故谓之古。若后今而视今。则今亦古也。又后今之后而视今。则安知不以今为古之古也乎。顾其人与治。视古为如何耳。士执若能因其所已古者。尽其所未古。狱讼平而吏古之吏也。弦诵兴而士古之士也。斑白不负戴于野而民古之民也。则余知后士执至太古楼者必曰太古非太古。今之时太古也。而且将因楼之太古。太古其县。如仙槎于汉。蔚珍于唐。是蔚珍古县也而又得士执之好古者。其古益古也。亦奚以记为哉。记盛于中唐。匪古也。
游白头山记
上之四十二年丙戌五月二十一日。特教选馆录徐命膺君受。以弘文馆副提学当主选。再违召不赴。 上下旨切责之。牌三下。君受又违之。 上怒命投甲山府。赵曮明瑞代为副提学。又不赴。 上又命投三水府倍道之谪。是日。二人者出东门外。送者相望。俱不得别。冲炎疾驰。相遇于楼院。自是行必先后。宿必
游白头山记
上之四十二年丙戌五月二十一日。特教选馆录徐命膺君受。以弘文馆副提学当主选。再违召不赴。 上下旨切责之。牌三下。君受又违之。 上怒命投甲山府。赵曮明瑞代为副提学。又不赴。 上又命投三水府倍道之谪。是日。二人者出东门外。送者相望。俱不得别。冲炎疾驰。相遇于楼院。自是行必先后。宿必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0L 页
邻比。盖十有三日而至谪矣。在道咏榛苓之诗。劳 宸极之望。暇则上下古今。言不及时事。一日。君受曰。吾嫁娶已毕。庶几乎了事之人。而抑有未了者三。易说也。白头也。金刚也。今谪居在白头山下。天其或者使我了白头之债否。明瑞欣然曰。吾北上再。君北上三。而不一登白头山。耻也。君之未了者。亦吾之未了。吾与君偕之可乎。于是至谪三四日。君受,明瑞以书要约六月初十日为白头山之行。甲山府使闵源仲渊。三水府使赵汉纪士振。皆好为山水之游者。乐愿为之从。君受之二客崔遇兴,洪履福。明瑞之客李民秀。仲渊之子廷桓字武叔。皆从之。习知道路者。甲山士人赵显奎。军校元尚泰先导。往以四日。归以四日。山泽之魁奇。眺望之爽远。疆域关防之形便。一举目尽之。尽平生快事也。及出山而恩宥已下。噫。二人者之获罪至此。无乃天以是偿其宿债于白头山欤。即二人者之行止。于是乎又添一奇矣。还所舍。为记各一本归。恬溪永湖。晴窗炉霏。可以代其卧游。且使异日不忘今之劳苦云尔。
初十日。自甲山府至云宠镇。
君受自甲山。北过厚德山,麻姑顶,逊全顶。村落往往
初十日。自甲山府至云宠镇。
君受自甲山。北过厚德山,麻姑顶,逊全顶。村落往往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1H 页
错列如棋。路傍多棠树。实枣大离离下垂。居人称山枣。凡以枣用者代以棠。有白鸟数十群集于丛木。见人行惊飞拍拍。自逊全顶十里为杉峰。自杉峰十里。两山左右向。可筑城堡而同仁权管之镇在焉。午饭。周视形便。则累石为墙。高可八九尺。周可千馀尺。土兵三十三人。烽武士三十人。烽台在杉峰上。北应安閒峰。南应甲山府之前山鹰窟峰。白镇东距四十里大同地有把守而权管遥统之。先是。番胡部洛。盘据剑川歧。抄掠至此。故为之镇也。然墙堡剥缺。镇舍且欹歪。不可责以防守矣。明瑞自三水北踰广承坂。坂路偪侧崎岖。缓辔行越虚川江。午饭于别社。与君受先后至云宠。是日。君受行八十里。明瑞行六十里。登云宠城之统军楼。引凉良久。下楼宿村舍。惠山佥使俞彦慎。云宠万户尹得伟。镇东万户宋锡孙。罗暖万户金龟瑞。仁遮外万户金弘济。旧茄坡知权管尹守仁。行营裨将柳尚和。三水人前郡守禹正夏。迎见劳行。各归其次。
十一日。自云宠镇至深浦。
蓐食秣马。镇将之迎劳者皆辞去。君受先发。明瑞次之。甲山倅三水倅闵崔李洪诸人又次之。由镇背之
十一日。自云宠镇至深浦。
蓐食秣马。镇将之迎劳者皆辞去。君受先发。明瑞次之。甲山倅三水倅闵崔李洪诸人又次之。由镇背之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1L 页
银沙门岭。仰而上。约行十五里。有五时川。自德隐峰下。西流二百馀里。绕出银沙门岭。入于鸭绿江。登岭之脊。望见东北间。有山累累如髻插于云中。是为宝多山。踰岭则地势稍平夷。两山环合如人叉手者曰罗港浦。把守在其左。管领于云宠镇。向所谓抄掠之番胡由此路至云宠同仁。故设把守也。 肃宗壬辰以前。此路芜塞不能通。及壬辰穆克登定界白头山。始通之。自是行者。自甲山之茂山。必由此。遂成大路。过罗港行长谷中十五里。树干云织立。日光不漏。亦有折而卧者。烧而倒者。横交涂间。乱若薙草而委之。根节露出蟠郁。如屏如障。如龙蛇盘而走。令人腰斧前行。刊木凿路而后。乃竦身掠过。然马或颠蹶。人往往罥其足。踰岭脊下山谷中。石磋研棱厉。皆侧足行。行十里。有川出于五时川黔川之间。与黔川下流合。西行五里入鸭绿。曰申大新川。川之内窈窕平旷。可以舍可以田。北人相传为申大新洞。古有申大新者。为采蔘捉鱼捕貂鼠。往来洞中居止。故名之。又有三洞。次其北。如洞之窈窕平旷。数年前亢旱。草木皆烁。行者从而火之。遍然山上。蔘不复产云。自此不见飞鸟。往往黄鹂鸣灌木上。声如南方闻而稍短急。兽亦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2H 页
无虎豹。惟熊罴麋鹿。方夏避暑。入白头山下。至秋冬复南。貂獾鼯鼠。四时皆有。故貂猎者造浮梁穴其中。驾于川上。则貂为饮水。缘梁上下。堕穴中入水。遂为人所捕。洞之前地平而下。势如长谷。黔川㶁㶁经之。即番胡部落旧居。而马颠峰横布其西。蜿蜒斗截。遮鸭绿一衣带水。皇明崇祯甲申。番胡从清汗入沈阳而地皆为我有。 肃宗戊戌。朝廷议同仁镇东两镇。移设于此。遣南兵使李森相基。己未。又遣南兵使申益夏相基。森以为不可设镇。益夏则曰。申大新洞。为塞北往来之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设镇便也。至今居民。是益夏而非森。或以洞地高。霜早不宜种植。难之。然自洞东南距吉州,甲山两邑之间。又有甘坪者。山回野旷。长二十里广五里。土甚沃。甲寅年。南药泉九万为道伯。由吉州之西北镇。至于甘坪。相视形便。建议设镇。号宁波堡。后七年庚申。民言霜早谷不实。巡营奏罢之。而是时。树木蓊翳。多阴多寒。故谷不实。非霜早而然也。今树木渐疏。民或入洞耕作。五谷皆熟。与甲之邑中不异云。亦安知洞之不如坪乎。大抵白头一干。东南折为宝多山,马等岭,缓项岭,雪岭。自雪岭为西北镇而吉州在其下。自雪岭为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2L 页
巉斗岭圆峰而甲山在其下。二者皆拊南北关之项而据其背。其自甲山至南兵营。则马德厚峙关岭。重重插天。来往动费五六日。一有警急。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今若罢同仁镇东两堡。设镇于甘坪申大新洞。然后以甲山为防营。增其戎备。统帅三水府及诸沿边节镇。以与吉州猗角。而其九隘旧路之自雪岭至吉州者开通之。则营镇列峙。声援壮固。凡厚峙以外。南兵使所不及闻知者。甲山防营。可以自主号令。为备御之策。虽谓之隐然一长城。可也。循黔川至上流南岸。惠山民先已设幕。伐杉木为梁柱。脱桦皮以盖其上。且障其三面。皆立办于山而风雨不能穿。若使南民为此。则终岁未易经营也。厨人进午饭。盘登巨鱼。其名馀项。味甘滑。不施罛罾。击得于前川者。饭讫。渡黔川踰西水罗德岭。又行数里。岭益峻。山路盘回曲折。前行在上。后行在下。俯若九地。仰若九天。遇雨雹微洒乃止。及登岭上。东望吉州后之德隐峰缓项岭。点点见于云中。自是地皆平夷。树多老杉。槚烨往往杂之。行十五里。为艮山峰。左挟鸭绿。外列胡山。如张翠幕然。白头山隐隐露西北方。如覆白瓯于几上。由艮山峰行五里。为昆长坪。一望广陆。树簇立若箭。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3H 页
又十五里。为深浦。天阔洞广。一行幕之。饭而宿。斧杉木爇火其前。以引煖气。是日行九十里。
十二日。自深浦至林鱼水站。
蓐食。穿杉木丛薄中。蚊蚋左右扑人。挥之不去。行五里。为中深浦。又五里。为末深浦。东南见辇岩。东见宝多山。东北见枕峰。北见小白山。又五里。峻岭斗截。杉木乱抽排轧。名为驹岘。又五里。滋浦两派。一自宝多山庚兑方出。一自宝多山辛戍方出。至于是合为一水。西流十馀里。入鸭绿。故亡论山野。通谓之滋浦。幕于平芜。午炊后。踰滋浦岭。岭尽大陆广衍沮洳。延袤四十里者。名板幕。杉木一望烧枯。或因往岁虫蚀。或行者失火而如此。然脩干千尺。亭亭簇立。有风飒然。则众窍皆鸣。如啸如筝。调刁可听。是庄生所谓地籁也欤。自滋浦行四十里。宿林鱼水。水发源宝多山。至是西流。入于鸭绿。初。君受,明瑞虽约为白头之行。犹不能自必。及到云宠则曰。古人作事。常兼数事。吾辈若但为看山玩水则浅矣。关防形便。可相度也。北极出地。可测候也。遂求材与匠。作象限仪。至是测天枢一星。则星出地四十二度小弱。盖其地与沈阳并列。而冬至日出辰初二刻二分。入申正一刻十三分。昼
十二日。自深浦至林鱼水站。
蓐食。穿杉木丛薄中。蚊蚋左右扑人。挥之不去。行五里。为中深浦。又五里。为末深浦。东南见辇岩。东见宝多山。东北见枕峰。北见小白山。又五里。峻岭斗截。杉木乱抽排轧。名为驹岘。又五里。滋浦两派。一自宝多山庚兑方出。一自宝多山辛戍方出。至于是合为一水。西流十馀里。入鸭绿。故亡论山野。通谓之滋浦。幕于平芜。午炊后。踰滋浦岭。岭尽大陆广衍沮洳。延袤四十里者。名板幕。杉木一望烧枯。或因往岁虫蚀。或行者失火而如此。然脩干千尺。亭亭簇立。有风飒然。则众窍皆鸣。如啸如筝。调刁可听。是庄生所谓地籁也欤。自滋浦行四十里。宿林鱼水。水发源宝多山。至是西流。入于鸭绿。初。君受,明瑞虽约为白头之行。犹不能自必。及到云宠则曰。古人作事。常兼数事。吾辈若但为看山玩水则浅矣。关防形便。可相度也。北极出地。可测候也。遂求材与匠。作象限仪。至是测天枢一星。则星出地四十二度小弱。盖其地与沈阳并列。而冬至日出辰初二刻二分。入申正一刻十三分。昼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3L 页
三十五刻十一分。夜六十刻四分。晨昏分六刻十四分。夏至日出寅正一刻十三分。入戌初二刻二分。昼六十刻四分。夜三十五刻十一分。晨昏分九刻三分。其馀二十二节气。可以类推也。
十三日。自林鱼水至胭脂峰下。
日出。离林鱼水。行林木间十馀里。至虚项岭。岭蜿蟺绵延。横亘北方。为北纪。乃三甲六镇之脊背。白头小白之门阈。而其之茂山之白头之路。由是分焉。北人谓之天坪。东北数百里。茫无障碍。但为林木所蓊翳。不得望远也。自分路处。北行五里。山明水丽。心目朗然。至于三池。右池圆。左池方。中池广。而圆周十五里。环抱岛屿。树木皆拱落落阴阴。水清见底。游鱼可数。凫鸭数十群。泛泛浮沈。近人不惊。一鸥飞鸣而过之。獐鹿之迹。交于沙渚。仙境也。非人境也。一行中有见镜浦台永郎湖者。皆以为不及也。君受曾见太液池。亦曰下于此远甚。自三池。北距三十里为泉水。以泉涌出地上而名。即午炊之地也。由泉水北距五里有崖谷。嵌嵚当前。外若橛杙。内为洼坎。立马俯视。大壑中拆。自成洞天。黝黑水泡石。削峙两岸。翠杉簇其上。列若屏障。中为水道。沙白如雪。亦皆泡石之碎者。斗
十三日。自林鱼水至胭脂峰下。
日出。离林鱼水。行林木间十馀里。至虚项岭。岭蜿蟺绵延。横亘北方。为北纪。乃三甲六镇之脊背。白头小白之门阈。而其之茂山之白头之路。由是分焉。北人谓之天坪。东北数百里。茫无障碍。但为林木所蓊翳。不得望远也。自分路处。北行五里。山明水丽。心目朗然。至于三池。右池圆。左池方。中池广。而圆周十五里。环抱岛屿。树木皆拱落落阴阴。水清见底。游鱼可数。凫鸭数十群。泛泛浮沈。近人不惊。一鸥飞鸣而过之。獐鹿之迹。交于沙渚。仙境也。非人境也。一行中有见镜浦台永郎湖者。皆以为不及也。君受曾见太液池。亦曰下于此远甚。自三池。北距三十里为泉水。以泉涌出地上而名。即午炊之地也。由泉水北距五里有崖谷。嵌嵚当前。外若橛杙。内为洼坎。立马俯视。大壑中拆。自成洞天。黝黑水泡石。削峙两岸。翠杉簇其上。列若屏障。中为水道。沙白如雪。亦皆泡石之碎者。斗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4H 页
马足飞扬。若轻尘扑面。每十馀间。黑泡石累而为阶。峻截不可踰。必邅回其涂。由两岸之石断土封处。然后乃行。如是者凡三十五里。此盖白头山下麓而谷水所流下者。时方亢旱。故为大路。一遇霖潦。则飞湍百道。澎湃奔驰。注而为瀑。激而为浪。旋而为涡。噌𠴈磕𥔀。东入于豆满江源云。渐近胭脂峰。则小白诸峰甚平低。仅出人髻上。及至胭脂峰下。谷尽山出。北望三峰。𡸕窿圆崇。其色皆皑皑。如偃卧瓷瓮而参差之者然。即白头山之东南面也。君受明瑞见其山大喜。策马直向山上。日已过晡矣。赵显奎,元尚泰立马前止之曰。此去白头山上三十里。计其往还游览。要当占九十里行之时分。而今日已过晡。到山下必昏黑。一遇风雨。进退维谷。何哉。二公之行也。君受明瑞。不听遂行。诸从游者皆随之。约行十馀里。日欲曛。前峰尚远。君受明瑞与诸人下马坐山腰。叹曰。事无大小。理则一。吾辈不用赵显奎,元尚泰之言而作此行者。何以异于秦穆之不用孟明乎。乃还胭脂峰下。歇宿处。尚泰等又言自昔至此者。必沐浴致洁。为文以祭之。然后始敢登览。然亦为云雾风雨所乱。不得纵意穷搜。今亦当为文以祭也。于是用其言。甲山府使具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4L 页
黍稻。使甲山将校献之。其文曰。崧高白山。镇我箕躔。下土瞻仰。愿睹其全。今玆之来。天实借便。风餐露宿。几刊杉阡。山之有灵。尚监诚虔。云收雾敛。壮瞩是宣。天何隐哉。日星昭悬。不曰地道顺承于天。洁此粢盛。以代牲牷。三水府使具黍稻。使三水将校献之。其文曰。天下之名山。三十有六。岂崙为祖宗。中国之人。莫不以一登昆崙为壮观。昆崙亦未尝秘其壮观于人。此星宿海之所以传于后世者也。我国之白头山。亦犹中国之有昆崙。若使居左海偏壤之人。不一登于白头以尽其瑰伟之观。则其为恨何如哉。乃或者传言。登白山者。多因风雨云雾。不得快观云。安有昆崙之神不隐于中国之人。而白山之灵独悭于东国之人哉。知其必不然也。神其垂佑。使日星明穊。万象呈露。得以尽山之观焉。皆君受制也。甲山之祭。祭于十三日之夕。三水之祭。祭于十四日之晓。皆扫地布席而祭。尽去其丛祠之谬。其两倅不自祭者。两倅有官守。疑于祭山川之嫌也。其使两倅之校祭之者。土人当循其止之俗也。是夜。纤云四捲。月色如昼。以象限仪测天极。则出地四十二度三分。盖其出地渐北渐加。理固当然。以是知测候之精也。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5H 页
十四日。自胭脂峰下至白头山上。
是日早起。天无点云。出日曈曈。一行诸人。或舆或骑或步。徐行登山。山皆白无木。往往绿芜被之。无名草花。或红或黄。崖谷间层冰未消。远见如片云。迤逦而上。渐上渐高。不见有斗截巉岩处。行二十里。白山三峰。尚立面前。亦犹胭脂峰下之见也。东南冈下。列植木栅。延十数步。颠倒剥缺。存者无几。小碑数尺。不磨不雕。上刻曰大清。下刻曰乌剌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笔帖式苏尔昌。通官二哥。朝鲜军官李义复,赵台祥。差使官朴道常。通官金应瀗,金庆门云云。诸人看毕。循碑右侧行冈脊。邅回盘折。仰而上约十里。至其上则四方诸山。皆在衽席之下。极目天际。一望尽收。但恨目力穷尔。然以意推之。其北则宁古塔乌剌吉林之地也。其西则辽野沈阳之地也。其西南则惠山仁遮茄坡废四郡之地也。其东则茂山会宁钟城稳城之地也。而东南一干。由小白山枕峰虚项岭。为宝多山。为马登岭。为德隐峰。为缓项岭。为雪岭。为巉斗岭。为圆峰。为黄土岭。为厚峙岭。为通坡岭赴战岭竹岭上下黔山。皆汉
是日早起。天无点云。出日曈曈。一行诸人。或舆或骑或步。徐行登山。山皆白无木。往往绿芜被之。无名草花。或红或黄。崖谷间层冰未消。远见如片云。迤逦而上。渐上渐高。不见有斗截巉岩处。行二十里。白山三峰。尚立面前。亦犹胭脂峰下之见也。东南冈下。列植木栅。延十数步。颠倒剥缺。存者无几。小碑数尺。不磨不雕。上刻曰大清。下刻曰乌剌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五日。笔帖式苏尔昌。通官二哥。朝鲜军官李义复,赵台祥。差使官朴道常。通官金应瀗,金庆门云云。诸人看毕。循碑右侧行冈脊。邅回盘折。仰而上约十里。至其上则四方诸山。皆在衽席之下。极目天际。一望尽收。但恨目力穷尔。然以意推之。其北则宁古塔乌剌吉林之地也。其西则辽野沈阳之地也。其西南则惠山仁遮茄坡废四郡之地也。其东则茂山会宁钟城稳城之地也。而东南一干。由小白山枕峰虚项岭。为宝多山。为马登岭。为德隐峰。为缓项岭。为雪岭。为巉斗岭。为圆峰。为黄土岭。为厚峙岭。为通坡岭赴战岭竹岭上下黔山。皆汉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5L 页
阳山之正脉也。俯视峰峦。或高或低。或尖或圆。如波涛荡而云雾嘘。苍然万里。相率来拱。转身立于两峰之缺处。则峰下距地五六百丈。虚旷平夷。大泽中焉。周四十里。水深青。与天光上下一色。泽之东南岸。有正黄石山三峰。高可一。其外峰之三。如人之舌在口中。然后四面环以十二峰。若城于泽。有仙人戴盘者。有大鹏举嘴者。有柱而擎者。有耸而拔者。里皆铲削。壁插丹黄。粉碧烂然。如缬文之布而缇缦之围。其外则偃蹇苍白。浑然一大块水泡石之凝结也。移步数峰。大泽或圆或方。各异其观。席于巳方稍平之峰。峰多乌石。下瞰大泽。三面阻山。坼其子中水。溢出石罅。为混同江。直达宁古塔地。入于海。或以为鸭绿土门自大泽发源者。妄也。麋鹿成群。有饮者有行者。有卧者有走而祁祁者。玄熊二三。缘壁上下。怪鸟一双。翩飞点水。若画图中见也。是时。一行近百人环峰立。虽不解山水之趣者。亦不觉足之前而身之侧于边也。君受明瑞惧其坠跌。禁而不能得。乃使赵显奎取笔砚模其景。用指南针。识其峰峦之位置。盖纵览半日而不知返。甲人之屡经北行者。皆曰自昔入此山者。斋沐多日。禁止从行之厮役。然云雾倏起。风雷交作。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6H 页
皆不能快其睹。未有若今行之恣意放浪也。日亭午。君受明瑞与诸人皆下。有数人者尚后。见黑雾起自泽心。滚滚上腾。惧而下。皆会于胭脂峰前止宿处。少歇移时。行四十里。至泉水宿焉。山空夜凉。月色如水。使吹篴弹嵇琴者。弄三四曲而歌者和之。翛然有出尘之意。泉水即去时午炊之地。不能测北极。是夜测之。则去地亦四十二度小强。
十五日。自泉水至滋浦。
初。君受明瑞过三池。见其景之清韵之迥而心悦之。但未见白头山。不能迟留纵览。是日。与诸人约同游于三池岛。以琴篴前导。缓行至中池。自左岸循其周。至右之沙沚下坐欲渡。从者不知水之浅深。畏不敢涉。明瑞忿然曰。安有至乎此而不见此岛者乎。仲渊叱其官隶曰。趣入水量浅深来。君受止之曰。如有溺者。将奈何。仲渊不听之。督令入水。自岸之东。至岛之西。水仅过膝。君受大喜。即跃登肩舆。明瑞次之。仲渊又次之。士振诸人又次之。至于岛则树木攒簇如箦。仅容人转身。葭苇交于下。深不能行。乃使从者前行披草。折踯躅之木以为筇。摄衣循足。环其周俯仰。池圆可十馀里。岛圆可数百步。顾视西北。则白头小白
十五日。自泉水至滋浦。
初。君受明瑞过三池。见其景之清韵之迥而心悦之。但未见白头山。不能迟留纵览。是日。与诸人约同游于三池岛。以琴篴前导。缓行至中池。自左岸循其周。至右之沙沚下坐欲渡。从者不知水之浅深。畏不敢涉。明瑞忿然曰。安有至乎此而不见此岛者乎。仲渊叱其官隶曰。趣入水量浅深来。君受止之曰。如有溺者。将奈何。仲渊不听之。督令入水。自岸之东。至岛之西。水仅过膝。君受大喜。即跃登肩舆。明瑞次之。仲渊又次之。士振诸人又次之。至于岛则树木攒簇如箦。仅容人转身。葭苇交于下。深不能行。乃使从者前行披草。折踯躅之木以为筇。摄衣循足。环其周俯仰。池圆可十馀里。岛圆可数百步。顾视西北。则白头小白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6L 页
枕峰。以次高下。如白鹰苍鹰。相逐入于左右。回望东南。则天坪虚项。环绕于前。杉木乱抽。如列万竿笋箨于案上。不知蓬莱瀛洲为何如也。明瑞临池濯缨。君受并坐弄波。琴篴者隐于草树间相和切。其声与山水同其清越。元尚泰前曰。从古过此者。以为岛有神灵异。惧不敢以尘迹浼焉。诚不料二公之至此也。君受曰。岛与池有定名乎。尚泰曰。无之矣。乃名三池之中曰上元。右曰中元。左曰下元。岛曰地枢。盖自枕峰至白头。六十馀里。为枢于东北山河。犹北极之径六度为枢于浑天也。君受索笔大书杉木之颜曰地枢岛。徐命膺,赵曮过此名之。书讫。士振武叔相与踊跃曰。岂可使斯名不传于后哉。即抽刀刻之。木坚刻深。可与石同久。君受叹曰。后吾辈而复有何人至此岛见此刻乎。明瑞曰。安知木之不变为石也。遂啸傲半晷。至日昃乃归滋浦站幕。行二十里。回顾西北方。雷声隐隐。雨脚漫山。一二时乃止。盖白头小白之间也。是夜。月色满山。川声冷然出杉树间入耳。如环佩之响。明瑞忽起坐曰。今日非流头日乎。苏子瞻谪居黄冈。尚不欲虚度良辰。七月既望。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吾辈不须言。岂可使同来者虚度是日乎。使从者列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7H 页
釜鼎于幕前。析薪煮豆。馈一行诸人。吹篴弹琴。和之以歌。夜分乃寝。觉梦魂犹清。
十六日。自滋浦至云宠。
宿滋浦。蚤行至西水罗德岭。巡使送骑拨来传君受明瑞之蒙宥关文而邸报家信同至。二人者下马坐草树间。先见邸报。则 上候康复。步履如常。以初八日。谒 真殿原庙矣。二人者相顾欢忭。次见关文。则丝纶恳恻。谕及先故。特命宥释二人之谪。二人者又相顾含涕。感恩言之郑重。喜还家之有期。以次遍阅家信。然后行至黔川。午炊。又行五里。惠山佥使俞彦慎。云宠万户尹得伟迎见于途。下坐班荆。叙话数转。又行至云宠宿焉。明日。君受与甲山倅还甲山。明瑞与三水倅还三水。约以二十二日起程还归。盖自到谪至还归凡十九日。而其往来白头山为八日。人皆曰。君受明瑞之获罪至此者。天欲使之一见白头山也。
三洲李公遗爱祠记
礼部尚书太学士三洲李公之卒。已三年矣。先是。公为大司成。慨然以学政为己任。立条约以劝学之民。而学之民知耻焉。革流弊以纾学之民。而学之民乐
十六日。自滋浦至云宠。
宿滋浦。蚤行至西水罗德岭。巡使送骑拨来传君受明瑞之蒙宥关文而邸报家信同至。二人者下马坐草树间。先见邸报。则 上候康复。步履如常。以初八日。谒 真殿原庙矣。二人者相顾欢忭。次见关文。则丝纶恳恻。谕及先故。特命宥释二人之谪。二人者又相顾含涕。感恩言之郑重。喜还家之有期。以次遍阅家信。然后行至黔川。午炊。又行五里。惠山佥使俞彦慎。云宠万户尹得伟迎见于途。下坐班荆。叙话数转。又行至云宠宿焉。明日。君受与甲山倅还甲山。明瑞与三水倅还三水。约以二十二日起程还归。盖自到谪至还归凡十九日。而其往来白头山为八日。人皆曰。君受明瑞之获罪至此者。天欲使之一见白头山也。
三洲李公遗爱祠记
礼部尚书太学士三洲李公之卒。已三年矣。先是。公为大司成。慨然以学政为己任。立条约以劝学之民。而学之民知耻焉。革流弊以纾学之民。而学之民乐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7L 页
业焉。均役作以赡学之民而学之民足衣食焉。暇则至学之后冈。松植之不倦。为多士游泳荫翳之所。然后学颓复完。如器之始缺终全也。公既去职。学之民贩者绩者负戴者顾瞻松冈。徘徊咨嗟。胥告之语。欲公俨然不去于堂。遂画公之像。宇之里中。以公悬弧之日祀之。公于是生享学民之俎豆。且二十有四年而终焉。至是学之民谋曰。公今为神。神而像之。不宜也。乃易以牌。牌于像之之所。而相率诣不佞愿有记。不佞询于众曰。公之恩。在昔在尔躬。在今在尔心。在尔躬者。服勤之可也。在尔心者。勿忘之可也。像而祀生。昔谓斯何。学而祀没。今谓斯何。祀犹不便。况文之乎。众曰。不然。蜀民像祀张益州而苏明允文之。潮民庙祀韩文公而苏子瞻文之。民则无知。文之者非欤。且礼缘于人情而始于首善之地。公于民。恩实父母也。父母而不祀之。何以为学之民乎。不佞莫能难焉。遂书以与之。公讳鼎辅。字士受。自其先文忠公廷龟。世典文衡。至公凡四世云。系之以诗。俾侑于公曰。
桥门在南。璧水在东。彼何遗祠。井闾之中。于以尸祝。于三洲公。扬燎晢晢。采芹芃芃。礼圣之馀。以报公功。维此芬苾。存没攸同。昔公享矣。髣髴其容。其歆其否。
桥门在南。璧水在东。彼何遗祠。井闾之中。于以尸祝。于三洲公。扬燎晢晢。采芹芃芃。礼圣之馀。以报公功。维此芬苾。存没攸同。昔公享矣。髣髴其容。其歆其否。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8H 页
我昭我衷。今公戾止。飒爽其风。桂旗神马。来往无踪。来往无踪。灵与诚通。幼尔携筐。老尔相舂。以奔以趋。各洁乃躬。匪公曷谷。匪公曷缝。公神不亡。临此学宫。忾然有声。念我若恫。凡尔在庭。孰敢不恭。长与黉堂。以永其终。
不俗斋记
斋之西有小坞。与斋为对。盛植丛竹。风度而有声锵锵焉。月来而有影隐隐焉。宜于雨有萧洒之趣。宜于雪有挺特之思。于是扁其楣曰不俗。古之美竹者众矣。或以其刚而取之。或以其清而与之。或以其虚而多之。余独好夫子之训。昔夫子适卫。有风动竹闻萧瑟之声。欣然忘味。三月不肉。顾谓公孙青曰。人不竹则俗。汝知之乎。以是知人之患在乎渐染流俗。不自拔焉。故不能虚。不能清且刚。苟其不俗也。三善皆有之矣。三善目也。不俗纲也。纲举目安得逃乎。此余所以舍三善而取不俗。又恐人不知余有得于夫子者。于是乎记。以为不俗斋记。
知耻轩记
轩之东有小圃。广不踰丈。长不及寻。种以姜辣椒辛葱烈当归之香者。令山奴灌之。日倚轩观。故其轩曰
不俗斋记
斋之西有小坞。与斋为对。盛植丛竹。风度而有声锵锵焉。月来而有影隐隐焉。宜于雨有萧洒之趣。宜于雪有挺特之思。于是扁其楣曰不俗。古之美竹者众矣。或以其刚而取之。或以其清而与之。或以其虚而多之。余独好夫子之训。昔夫子适卫。有风动竹闻萧瑟之声。欣然忘味。三月不肉。顾谓公孙青曰。人不竹则俗。汝知之乎。以是知人之患在乎渐染流俗。不自拔焉。故不能虚。不能清且刚。苟其不俗也。三善皆有之矣。三善目也。不俗纲也。纲举目安得逃乎。此余所以舍三善而取不俗。又恐人不知余有得于夫子者。于是乎记。以为不俗斋记。
知耻轩记
轩之东有小圃。广不踰丈。长不及寻。种以姜辣椒辛葱烈当归之香者。令山奴灌之。日倚轩观。故其轩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8L 页
知耻。汉阳丈夫答子贡之语也。昔子贡过汉阳。见一丈夫凿隧。抱瓮汲井。取水而灌园。子贡曰。有机于此。日浸百畦。挈水若抽。名曰桔槔。丈夫曰。吾知之。耻而不为也。夫以机制事。抱瓮丈夫。亦知耻之。而况于不与民争利者乎。使余不耻其机也。进可以家累千金。退犹能连阡陌。今乃求一席之地。日劳僮仆所采。不足以供半月之盘。岂余不知其机而然乎。亦欲耻丈夫之耻也。耻丈夫之耻。而灌园者不知反耻余无机。余恶乎无言。
九龙亭记
亭名九龙。以九龙跃于渊也。九龙之跃。得之传闻。其事有无。漠然不可徵信而且冒之名者。以亭不一于用。亦龙之得九成变也。立象明义。古之君子居之矣。岁己丑。余为冬至正使。洪养之梓副之。洪仲循乐信为行台。至于龙湾。则府尹洪幼直檍也。幼直于养之为从父弟。而于余与仲循则故旧也。相与会于镇边之轩。座有九龙亭新扁而养之书者。余怪问故。幼直曰。昔吾祖参判公讳璛为义州也。亭于九龙渊。不五六十年而废。独有故址在耳。吾今继先武尹玆土。俯仰感慨。席不煖而吾亭之。吾兄笔之。丹雘未完。复相
九龙亭记
亭名九龙。以九龙跃于渊也。九龙之跃。得之传闻。其事有无。漠然不可徵信而且冒之名者。以亭不一于用。亦龙之得九成变也。立象明义。古之君子居之矣。岁己丑。余为冬至正使。洪养之梓副之。洪仲循乐信为行台。至于龙湾。则府尹洪幼直檍也。幼直于养之为从父弟。而于余与仲循则故旧也。相与会于镇边之轩。座有九龙亭新扁而养之书者。余怪问故。幼直曰。昔吾祖参判公讳璛为义州也。亭于九龙渊。不五六十年而废。独有故址在耳。吾今继先武尹玆土。俯仰感慨。席不煖而吾亭之。吾兄笔之。丹雘未完。复相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9H 页
遇于此。殆若天与便而落之者然。呜呼亦异矣哉。子与吾兄同役者。盍登而记之。遂携妓与乐。为九龙亭之游。有丘南峙。若覆于帿而可用以观德也。断岸千尺。鸭水映带而可用以饯客也。水神祠屋。邻近其西而可用以致洁也。异域山川。一举目尽收。戍卒沿江幕之。烟火相联而又可用以瞭望警守也。是亭之为用。变化不穷。其殆匪龙而龙乎。今夫龙之为鳞。八十一而得九九之数以为体。故能大能小。能下能上。以尽其变化。易于乾九。皆以龙之变化为象者。诚以龙则必九。九则必变也。由是观之。亭虽无九龙之跃。庸讵不以九龙名乎。余恐世之登斯亭瞻斯扁者以为志异而已。则非前后命名之意。故为幼直辨之。使揭诸亭楣云尔。
镜浦台记
江湖海浸。各一其胜。以黼黻于天地。故洞庭之袅娜也而不能为溟渤之浩瀁。五湖之停畜也而不能为三江之澎湃。角有所去。翼有所傅。观于水何独不然。若我国临瀛之镜浦台。其殆兼诸胜而有之乎。竹岛沙屿门桥。参差复列。为限于内外。然后外通扶桑。可朝出日。骇浪蹴涛。变化万状。内涵镜面。茜葱环合。泓
镜浦台记
江湖海浸。各一其胜。以黼黻于天地。故洞庭之袅娜也而不能为溟渤之浩瀁。五湖之停畜也而不能为三江之澎湃。角有所去。翼有所傅。观于水何独不然。若我国临瀛之镜浦台。其殆兼诸胜而有之乎。竹岛沙屿门桥。参差复列。为限于内外。然后外通扶桑。可朝出日。骇浪蹴涛。变化万状。内涵镜面。茜葱环合。泓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29L 页
净及肩。四揭若一。鸥鸟之泛泛者。至是则回翔下集焉。鱼龙之蜿蜿者。至是则噞喁腮曝焉。道释遗逸。骚人墨客。使节冠盖之駪駪者。至是则徘徊咨嗟。尽魁伟要妙绮丽潇洒之趣焉。夫何故巨海浸于陆。注而江汇而湖。洞壑千重。烟波万里。相倚为声势。故精粹之所聚结。虽天地。亦不悭其并包众长也。呜呼亦希矣哉。台旧无亭榭。高丽按廉朴公淑。除地得础。知古之有亭榭而亭榭之。自是前弊后修。四百年相望。我圣上四十有八年壬辰。都察院使李公得宗撤卿班宰临瀛。镇以恬静。吏戢民和。事益简而政多暇。乃登镜浦台。见其板桷腐折。朱绿漫泐。叹曰。使台而废也。庸讵不累吾政乎。即捐财鸠工。或仍或新。轮奂改观。湖山增色。走人于余。愿有记。余谓江湖海浸。天作也。栋宇楼台。人作也。以人作黼黻天作。亦由江湖海浸之黼黻天地。故观滕阁岳阳之重修。则其他设施本末。可以类推。欲知李公之治。当于是乎求之也。余虽未尝一登于台。然平生好品第天下山水。因台之记。妄论及此。世称台本永郎仙炼药之所。石臼尚在云。秪今清夜亦有笙鹤之来往者乎。为我问斯言之信否也。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0H 页
中书堂述盛事记
国之设官府。象于天。天有北斗。即人君之治朝也。北斗之下有三台。即三公之中书左右省也。三台之下有文昌。佐三台赞枢要。以成功化于北斗。故必于中书省置舍人之职。拣一代文学士。以佐赞三公之署事。而前代荣其选。称之为凤池。舍人司之有莲沼。以是也。自夫署事之法罢。备边之司设。而三公鲜至其省。舍人遂作冗官。则中书凤池之盛事。不复可见。又孰知其上应列宿也哉。我 圣上四十有八年壬辰。乃 龙潜时宿卫之周甲也。将临总府。亲御讲筵。有为言 光庙尝以上相兼司马。 上叹曰。既访予旧日宿卫之所。敢不践 祖宗曾莅之地乎。乃备法驾移銮跸。言至于中书。御署事之堂。书揭忆昔入临四字。又御舍人之司。书揭七言诗二句。命入侍诸臣和之。既又有记有叙。皆命朝臣之曾经舍人者书揭于都堂舍人司。于是 宸藻宝墨。以楣以壁。烂映于中书之省。譬如天行密移于上。文章自成于下。造化功至。虽巧于丹青者。亦有所不能摹焉。呜呼岂不盛哉。领议政金致仁等以为盛事。宜寿其传。遂编辑 宸藻宝墨汇为一册。请付诸剞劂。 上亲洒中书堂述
国之设官府。象于天。天有北斗。即人君之治朝也。北斗之下有三台。即三公之中书左右省也。三台之下有文昌。佐三台赞枢要。以成功化于北斗。故必于中书省置舍人之职。拣一代文学士。以佐赞三公之署事。而前代荣其选。称之为凤池。舍人司之有莲沼。以是也。自夫署事之法罢。备边之司设。而三公鲜至其省。舍人遂作冗官。则中书凤池之盛事。不复可见。又孰知其上应列宿也哉。我 圣上四十有八年壬辰。乃 龙潜时宿卫之周甲也。将临总府。亲御讲筵。有为言 光庙尝以上相兼司马。 上叹曰。既访予旧日宿卫之所。敢不践 祖宗曾莅之地乎。乃备法驾移銮跸。言至于中书。御署事之堂。书揭忆昔入临四字。又御舍人之司。书揭七言诗二句。命入侍诸臣和之。既又有记有叙。皆命朝臣之曾经舍人者书揭于都堂舍人司。于是 宸藻宝墨。以楣以壁。烂映于中书之省。譬如天行密移于上。文章自成于下。造化功至。虽巧于丹青者。亦有所不能摹焉。呜呼岂不盛哉。领议政金致仁等以为盛事。宜寿其传。遂编辑 宸藻宝墨汇为一册。请付诸剞劂。 上亲洒中书堂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0L 页
盛事六字。俾名其书。以臣命膺亦曾忝舍人。命记其事于卷后。臣尝闻文昌之傍有内阶六星。为上帝幸文馆之阶。故人君右文兴化。则内阶必先明盛。臣虽未学天象。敢以理推之。意者驾幸之前夕。内阶六星。必郁郁煌煌光烛于三台文昌之间也夫。
直轩记
吾党有直士。曰德水李公谦镇伯益也。肮脏皎洁。不与人合。亦不求合于人。晚以直轩名其居而走书于余曰。子非我少友乎。知我之直。宜莫如子。子为我文之记。余童子时受学于外王考忠宪公。伯益于余为母党属尊而齿长余一年。居又邻比。朝夕相驰逐。嬉戏之馀。谈笑淋漓。则辄抵掌轩眉。吐胆吐气。盖自志尚言行以至出处穷通。相与较絜比并。要其归全人生之直而耻罔生之免而已。及夫鬓发飒然飘簪。余侥倖策名朝端。驯致乎崇显。而伯益顾落拓不偶。栖栖于潜郎墨绶之间。自其不知者观之。孰不曰伯益屈而余伸也。然余出世二十馀年。事变机数杂交于前。有时俯仰因循。枉直相乘于寻尺者。亦已多矣。每中夜兴思。慨然寤叹。以为孤负宿昔之所自期。而伯益则不然。位卑故责轻。责轻故虽不能直人。其于直
直轩记
吾党有直士。曰德水李公谦镇伯益也。肮脏皎洁。不与人合。亦不求合于人。晚以直轩名其居而走书于余曰。子非我少友乎。知我之直。宜莫如子。子为我文之记。余童子时受学于外王考忠宪公。伯益于余为母党属尊而齿长余一年。居又邻比。朝夕相驰逐。嬉戏之馀。谈笑淋漓。则辄抵掌轩眉。吐胆吐气。盖自志尚言行以至出处穷通。相与较絜比并。要其归全人生之直而耻罔生之免而已。及夫鬓发飒然飘簪。余侥倖策名朝端。驯致乎崇显。而伯益顾落拓不偶。栖栖于潜郎墨绶之间。自其不知者观之。孰不曰伯益屈而余伸也。然余出世二十馀年。事变机数杂交于前。有时俯仰因循。枉直相乘于寻尺者。亦已多矣。每中夜兴思。慨然寤叹。以为孤负宿昔之所自期。而伯益则不然。位卑故责轻。责轻故虽不能直人。其于直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1H 页
己。常有馀裕。用舍行藏。以枉己循人为深耻。到今六十已满。翩然卷怀。杜门却扫。将欲孟晋其直之功也。乃曰。孔子称人之生也直。此直之本然也。孟子称以直养而无害。此直之功夫也。如欲致其功夫。以反之乎本然。则使吾之直。日积月累。无间容息。然后天地之塞。可庶几也。大书颜于壁。平居观瞻以自励。呜呼。何其壮且奇也。易曰。习坎维心亨。言身屈而道亨。道亨则身亦亨也。伯益岂其人乎。昔汉之马文渊,少游二人者。少小言志。所争特其閒忙隐显之分。然文渊老白首成功。犹且卧念少游平生之言。若不可得。况余与伯益同志于直而其成之异乎。虽然。余自数年来。衰病侵寻。进少退多。不复能有为于世。且将随伯益后。洗心从事于直。使其中之参差者。卒得烂漫于桑榆。则伯益之直轩。非余为文而谁为文。于是乎书。
滩隐墨竹屏记
滩隐墨竹图。当万历年间。石阳正滩隐其号者为东岳李先生作也。先生于余。为母党五世祖。记余幼时受业于外王考醉村公。见时节享祀。广张墨竹屏。环以李澄飞禽图障。方夜烛影荧煌。烟气薰笼。八丛脩竹。或挺或亚或抽。风披雨浥。极变态之不穷。而群禽
滩隐墨竹屏记
滩隐墨竹图。当万历年间。石阳正滩隐其号者为东岳李先生作也。先生于余。为母党五世祖。记余幼时受业于外王考醉村公。见时节享祀。广张墨竹屏。环以李澄飞禽图障。方夜烛影荧煌。烟气薰笼。八丛脩竹。或挺或亚或抽。风披雨浥。极变态之不穷。而群禽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1L 页
相与下上其旁。刱睹者身诣手扪。往往以为活也。匪画也。是何为哉。以其神也。余尝闻前辈之言。国朝人才。称 穆庙时为盛。即德行事功无论已。文与艺。亦彬彬耀人耳目。东岳神于诗。简易神于文。石峰神于书。滩隐神于画。画之必题。题之必书。时名为四绝。故其平生游戏之迹。虽遍于国中。而在四公家者居多。然简易,石峰卑。滩虽宗英。久益替。子孙不能世其有。唯东岳之后。为卿相不绝。家藏古迹。有过数百年无恙者。而墨竹之屏。凡有二本。蠹食绡且半。几不能辨其干叶。今判枢密公溵。东岳之五世孙也。慨神物之将泯。谋改其妆。而惧有毁伤。咨且未决。偶捡古藏。复得墨竹图如二屏者八幅。生绡鲜洁。若新出机杼。公以为异。遂屏之。以大宗伯尹东暹德升神于八分。使书滩隐墨迹四大字。弁于屏而要余为记。夫宝鼎跃于汾阴。石鼓完于村臼。余之疑斯理久矣。今观此图。始知神物天亦爱护悭秘。不使之终泯如此。乃为之记。
游永春记
永春旧名子春。又名乙阿朝。其名永春。不知昉于何时。且不详其义。壬辰四月朔朝。余以冢宰屡违召。谪
游永春记
永春旧名子春。又名乙阿朝。其名永春。不知昉于何时。且不详其义。壬辰四月朔朝。余以冢宰屡违召。谪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2H 页
补忠州。则永春倅金乐材圣得也。余尝提举太仆。圣得为郎。甚相得。闻余为忠州。疾驰相访。盛言南窟北壁之胜。约与游赏。会家儿滢修澈修亦至。是月十五日起程。行一百三十里。踰丹阳之保德岭。右腋长江。左肘苍壁。穿松桧上下山坂。凡二十馀里。望见一屿。圆曲平广。篱落隐约有无于垂柳间。而长江横其前。䌽舟二三舣岸待之。舍陆而舟至于屿。则永春邑治也。圣得已具舟北壁。相与放棹沿洄。壁崚嶒峭厉。如屏如帐如雉堞。多游人题名。或隶或篆。下蘸江水。影皆倒写。若先天图之复卦。上积累下停畜。以拱轴于北也。迤逦绕出邑治之右。平流急滩。递相送迎。旱馀水浅。舟摩轧石齿。戛戛有声者凡五里。泊于南沚。老者扶少者步。土人为之前导。但见一山如覆瓢。然绿芜遍身。初不知为窟。及至其口。曲腰俛首瞪视之。则窿然而穴。黝然而深。四旁盘石。嶙峋缘饰。水潺潺其中。可没人胫。篙工先已撑舟燃炬。每三人共载。过三则挥之。大喝移棹。声响窟中。轰轰若雷鼓。转而深。寒气逼人。方夏若秋。未半。余竦然趣舟子回棹。戒二子毋深。惟余客李廷凤穷其所至。谓多奇岩怪石。钟乳又若先天图之姤卦。上穹窿下坼缺。以拱轴于南也。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2L 页
夫先天图之南姤北复。为生成万物之门。而三十六宫。亦无非姤复之所来往。故曰都是春。今永春山水。一象于此。其名永春。以是欤。虽然。前乎今而不遇知先天之贤。不能命此名。后乎古而不遇学先天之翁。不能识此名。物之开闭始终。殆有数存于其间也。联翩下舟。具语圣得。使以永春易其治事堂之名吏隐者。且为之记。
奎章字瑞记
天将以大统。付畀帝王。必假器物。以为之符瑞。故天球大具赤刀之属。是固无与于实用。而古先帝王。藏之甚谨。守之甚严。朝会大礼。必列于陛庭。至于九鼎之不能饘粥者。石鼓之不能响节者。亦必安于庙学。以为传国之宝。是与儒家衣履之传。其事则一而其义较大也。若我国家 世宗朝所铸活字。其殆传国之符瑞乎。琼球琳琅。个个均整。以其摹印书策。则不知为几百万卷。以其陶甄才智。则不知为几千百人。而屡经兵燹。终不泯灭。以与国家相终始。其视九鼎石鼓。虽有大小轻重。若乃阐发妙用。神化无迹。又九鼎石鼓所不能。而彼天球大贝赤刀各适一器之用者。其不足比方也审矣。顾以传世之久。典守者不能
奎章字瑞记
天将以大统。付畀帝王。必假器物。以为之符瑞。故天球大具赤刀之属。是固无与于实用。而古先帝王。藏之甚谨。守之甚严。朝会大礼。必列于陛庭。至于九鼎之不能饘粥者。石鼓之不能响节者。亦必安于庙学。以为传国之宝。是与儒家衣履之传。其事则一而其义较大也。若我国家 世宗朝所铸活字。其殆传国之符瑞乎。琼球琳琅。个个均整。以其摹印书策。则不知为几百万卷。以其陶甄才智。则不知为几千百人。而屡经兵燹。终不泯灭。以与国家相终始。其视九鼎石鼓。虽有大小轻重。若乃阐发妙用。神化无迹。又九鼎石鼓所不能。而彼天球大贝赤刀各适一器之用者。其不足比方也审矣。顾以传世之久。典守者不能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3H 页
谨藏。所遣失十而八九。我 圣上自在春宫。慨然于此。壬辰年间。令宾客臣命膺。禀于 大朝。搜出 世宗朝已经范镕之木本三万馀字。且下内藏古本心经五帙。参其有无。补铸十五万字。及今 大猷时升。刱立奎章阁。以臣命膺备员阁臣。教曰。阁不可藏书而止。又当有摹印之具。然后可以嘉惠四方。启发人知也。遂命开铸于关西按察营。新铸十五万字。藏于奎章阁。于是乎内外阁前后所铸。共为三十馀万字。而本朝传国之符瑞。以我 圣上之元年。迥越国初肇刱之元数。犹宝鼎乍沦旋跃。石鼓既缺复完。天人相与之机。自有不期然而然。呜呼异哉。虽然。臣尝疑世宗朝活字。俗名卫夫人字。卫夫人。李充之母而王羲之所学书者也。今之活字。乃是明初翰林学士所书为善阴骘也。其书与人。不啻燕越之殊。奈何冒其名以为名乎。今当以我 圣上传国之符瑞。更名以字瑞者。为有合于纪实。故玆于进献之初。敢以是为请云。
无尽台记
价之无尽台。不知刱于何年。大抵为使客饩传设也。然其命名无尽。人莫测指意。或曰。使客之馆于是。无
无尽台记
价之无尽台。不知刱于何年。大抵为使客饩传设也。然其命名无尽。人莫测指意。或曰。使客之馆于是。无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3L 页
有穷尽。故名无尽也。或曰。江流滚滚。往过来续。如道体之无穷尽。故名无尽也。二者于兼尽之义则得矣。独未见其为价之无尽也。价之无尽。与成之降仙。箕之练光。分峙为三。巉岩峭壁。剑刺笏攒。江流为其襟带。如月之偃而弓之弯。群峰拱挹。烟岚开阖。自作朝暮之万状。故使客之馆练光者。始谓过此以往。无练光也。至成则有降仙焉。馆降仙者。亦谓过此以往。无降仙也。至价则有无尽焉。然后寤言兴叹。知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并包使客之无尽。江流之无尽。皆在其中。呜呼。无尽命名。有以见命名者之意无穷尽乎。岁丙申。李侯弘远官于价。居数月。宿弊刮劘。民以宁谧。暇日戾止于台。见栋宇倾圮。丹雘漫泐。喟然曰。所官修廨宇。此非叔孙婼之为政而春秋美之者乎。遂即鸠材瓦赁丁役。鼛鼓一响。百堵俱兴。视台之旧。益敞以崇。乃尽录前人题咏。为书于余请记之。余观前人题咏。所以描写景物。亦颇详尽。而但于无尽之为无尽者。未有能发挥。故余为之详述其义。使刻诸楣。若夫亭楼与台之优劣。待余行春。自练光降仙。弭节无尽。当与侯共订。姑不具论云。
济光亭记
济光亭记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4H 页
家有园园有台。突兀平旷。高出巷陌。方若绳版。俨若天成。人之至于是者。皆曰可亭也。然无因亭之。仍其台而已。乃者我 圣上以保晚斋。赐贱臣号。既又取览其保晚斋名稿者。 御制七言长句以宠之。 云章昭回。恩言炳烺。使寂寥篇简。居然为不朽之业。今与后。皆 君赐也。于是以 御制不可亵而玩之。度园之台。作亭五架。为室于中。尊阁 御制。然后轩其室而亭曰济光。易称天道下济而光明。我 圣上以之也。垣其亭而门曰五知。宋有除枢密者。以知恩知道知命知足知幸之五知。归名其堂。况贱臣受赐。非除官之比也乎。亭以昭 圣上之垂惠。门以表贱臣之拜嘉。人之至于是者。又皆曰天设台。待亭已久。谓非有数不可也。古之饰君恩者。必有鼎彝旂常刻而纪之。夫鼎彝旂常。列峙廊庑。易于亏坏。然其刻纪之辞。至今数千载焜耀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况以 云章之至宝。贮园亭之名胜。璧在山而珠在渊。祥辉异彩。过者为之瞻仰指点。知我 圣上陶镕成物。若此其光明。而且可使世世子孙入斯门登斯亭。感乃祖遭逢之盛。尽忠报答。为邦家之光。则其光明者益光明也。虽然。是岂愚鲁贱臣所自期哉。亦惟曰命也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4L 页
幸也。遂为之记。
报尧轩记
桐原子营菟裘于临浒。堂房寝室略具。未得其所以名者。偶阅稗史。见宋元献庠寄其弟宋景文祁诗云。惟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仁。则曰何其与吾兄弟志尚类也。遂以报尧扁其轩。谓余曰。非弟不能冒此名。非兄不能发此义。愿有以记之。余曰然。世所称报君者。盖亦多术而耕凿不与焉。故语人以耕凿报君。则人莫不笑之。元献兄弟。当仁宗盛际。迭居台司文苑。凡天下之政事文学。相与参闻者殆二十有馀年矣。乃不以兴礼乐致太平为报尧之具。而顾规规于耕凿。自其不知者而观之。得不以为文人滑稽之言乎。然元献既作是诗。旋践其言。以司空致政。景文。亦优游著书。不复进取。皆能兼享福寿而终。当时之人。闻风艳慕。范景仁。以景文之门人。年未至而致政。欧阳永叔,赵叔平,张希颜诸人。又以元献后进。踵景仁致政。故天下后世。数恬退之盛。必称宋庆历为最。而宋庆历清明之化。遂迈越汉唐。照耀青简。其视柳公权之耄期精消。不思求去。卒贻羞于朝廷者。未知此为报尧乎。彼为报尧乎。必有能辨之者矣。吾兄
报尧轩记
桐原子营菟裘于临浒。堂房寝室略具。未得其所以名者。偶阅稗史。见宋元献庠寄其弟宋景文祁诗云。惟有弟兄归隐志。共将耕凿报尧仁。则曰何其与吾兄弟志尚类也。遂以报尧扁其轩。谓余曰。非弟不能冒此名。非兄不能发此义。愿有以记之。余曰然。世所称报君者。盖亦多术而耕凿不与焉。故语人以耕凿报君。则人莫不笑之。元献兄弟。当仁宗盛际。迭居台司文苑。凡天下之政事文学。相与参闻者殆二十有馀年矣。乃不以兴礼乐致太平为报尧之具。而顾规规于耕凿。自其不知者而观之。得不以为文人滑稽之言乎。然元献既作是诗。旋践其言。以司空致政。景文。亦优游著书。不复进取。皆能兼享福寿而终。当时之人。闻风艳慕。范景仁。以景文之门人。年未至而致政。欧阳永叔,赵叔平,张希颜诸人。又以元献后进。踵景仁致政。故天下后世。数恬退之盛。必称宋庆历为最。而宋庆历清明之化。遂迈越汉唐。照耀青简。其视柳公权之耄期精消。不思求去。卒贻羞于朝廷者。未知此为报尧乎。彼为报尧乎。必有能辨之者矣。吾兄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5H 页
弟遭遇显荣。与元献兄弟。略相上下。余以门户之满盈。夙夜忧惧。偶先休致。已缚小屋于明皋。今桐原子又将随余后于临浒。临与明。十数里而近。云烟相望。待他日幅巾矮驴。来往东西。农讴馌唱。细和报尧之篇。则世必以元献兄弟为类于吾兄弟。而不以吾兄弟为类于元献兄弟。此桐原子所以必欲余记之而余所以乐为之记也。桐原子为谁。今领议政徐命善继仲也。余为谁。致仕奉朝贺徐命膺君受也。
同余楼记
明皋之阳。有楼突兀临于沼。盛芙蕖沼中。以侈观主人。为其翁将老而起也。既成。请名于翁。翁锡以同余。且为诗。使楣诸楼。其诗曰。
楼名同余。云谁与同(叶徒黄切。)有美一人。濂溪之上(叶辰羊切。)维此爱莲。世各有尚。风披羽盖。雨散琳琅。凌波仙步。匹练秋光。人皆知爱。殊异乎卬。卬爱其趣。式远而长。本之维何。外直中通(叶陁王切。)不染不妖。淤泥澄泓(叶乌光切。)偕彼庭翠。照我柴荆(叶居良切。)莲耶人耶。君子之风(叶孚光切。)富哉言乎。百世可宗(叶祖光切。)岂无他爱。爱此清香。匪曰能之。有警颛蒙(叶谟阳切。)载陟轩楹。载俯空濛(叶谟阳切。)光风霁月。宛在中央。乃展图书。厥谟洋洋。永言神契。一是
同余楼记
明皋之阳。有楼突兀临于沼。盛芙蕖沼中。以侈观主人。为其翁将老而起也。既成。请名于翁。翁锡以同余。且为诗。使楣诸楼。其诗曰。
楼名同余。云谁与同(叶徒黄切。)有美一人。濂溪之上(叶辰羊切。)维此爱莲。世各有尚。风披羽盖。雨散琳琅。凌波仙步。匹练秋光。人皆知爱。殊异乎卬。卬爱其趣。式远而长。本之维何。外直中通(叶陁王切。)不染不妖。淤泥澄泓(叶乌光切。)偕彼庭翠。照我柴荆(叶居良切。)莲耶人耶。君子之风(叶孚光切。)富哉言乎。百世可宗(叶祖光切。)岂无他爱。爱此清香。匪曰能之。有警颛蒙(叶谟阳切。)载陟轩楹。载俯空濛(叶谟阳切。)光风霁月。宛在中央。乃展图书。厥谟洋洋。永言神契。一是
保晚斋集卷第八 第 235L 页
古今(叶居良切。)匪伊皤发。敢赌虚名(叶谟阳切。)嘉与吾儿。共保家声(叶市羊切。)
保晚斋集卷第八终
保晚斋集卷第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