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墅集卷之十四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礼墅集卷之十四
 碑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5H 页
知义禁府事成公神道碑铭
英宗四十九年癸巳。成公尔演年踰八十。以诸生名登初试榜。前 肃宗癸巳。公亦已发解。一甲适回。前后科。皆称庆增广。 上异之。亟令道臣给马送来。及登 筵。初授斋郎。旋加一资。除曹司五卫将。转升嘉善。拜同知中枢府事。赐金圈鹤带。官其子稷柱肇庆庙郎。今 上嗣服。公年九十五。拜知中枢府事。入城谢恩。 上召见。一日中拜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由是累加秩。极于崇禄大夫。至己酉。公年九十七岁。闻赵德邻复官。愤怒竖发。口呼累百言。痛言其罪犯。乞寝成命。疏成二日。疾革临纩。属孙在元曰。未彻此疏。莫掩吾骸。闻者壮之。遂以二月十日考终。呜呼。年及百龄。精英如壮。已可谓圣世胡考之休。而其眷眷忠君之诚。至死毕义又如此。非有平素所存。能如是乎。疏虽不报。亦足以厉一代骫骳之风。君子以为公晚节伟然。岂徒称其耆德遭遇之隆而已也。公字仲文。昌宁人也。昌宁之世。族大派分。哲儒名公。磊落相望。观察使世平。生讳漤。始卜居于尚州。以栗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5L 页
谷高弟。早受性理之学。门人称以听竹先生。生讳汝柏。亦以文学名。自号鲁溪。是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震恒。自甲申 皇朝亡。含痛终身。与兄震升设坛。哭崇祯忌辰。自号华隐翁。祖讳虎启。考讳信徵。父子皆有士望。妣恩津宋氏。县监国士之孙也。公生于 肃庙癸酉。幼颍悟。器宇沈静有操守。自听竹以来。世笃潜修。不以闻达为事。诸从父兄若秋潭晚徵,洞虚献徵暨翠阴尔鸿。相继而作。蔚为南服名家。公被其提挈。多所濡染。欲一试于世。而屡举不中。则自放于溪山诗酒间。年跻大耋。康旺绝异于人。 英宗悉问寝食起居。至于手自拊背。 两朝锡命。既畀卿月之班。其复路也。令列驿具两骖轿。官供护送。又使本道优致食物。先是。华隐公追赠告身。例书虏号。司马时白牌所不书也。公愀然曰。不肖之故。致此累先。登对具此意并事迹陈达。 上为之叹赏。令该曹改书华隐公职帖崇祯年号。公上笺谢。 上又以此事为题。试泮儒。陛辞日 亲制序文。宝墨昭回。即席 宣赐。古事所绝无也。归则乡党乐为公设宴。公岿然主席。洪候元燮以知州。举觞称寿。乡子弟次第献祝。戊申冬。微示惫。岁改浸加。治疏讫。招一家子侄。申托先墓诸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6H 页
事。讣闻。 上曰。国老逝矣。命度支,本道致赙优助。赐祭如仪。葬于本里东南负巳之原。公三配。密阳朴氏。直长孟徵之女。宗党邻里。服其仁孝。生一男德柱。女适具廷尹。碧珍李氏。学生挺珍之女。生一男甲柱。吕氏学生兴周之女。生二男。稷柱都事。玉柱。侧室能柱,正柱,雄柱。女适闵承周。德柱早夭。取从兄硕柱子宗烈为后。甲柱一女。适郭钦昊。取从兄弘柱子丙烈子之。稷柱一子肃烈。二女适李大玉,郑乐善。玉柱二子幼。具廷尹男。谦行进士。文行文科正言。章行。女适李观周。宗烈一子在元。谦行继子宗默。文行一子二女。女适金禹锡。馀幼。章行子宗默,宣默也。公为人和平宽弘。而当事刚礭有不可夺者。居亲丧。守制甚严。笃于奉先。墓道竖石。忘贫竭力。书听竹遗训于座隅。常目遵行。戒子孙曰。不能忠孝。则人而禽兽也。孀妹孤甥其他亲戚之无依藉不能昏嫁者。并皆率养而成立之。自以蓬荜疏逖。偶蒙尊年之 盛宠。馀日图报。固无阶也。遂筑坛家园。逐日望拜。风雨寒暑。无或暂阙。季年诗律千百篇。所发于性情者。无非恋君颂德之辞也。当 英宗因山。公屡朔素食。柴毁不可自力。而不听家人交谏。冒雨登程。攀诀于陵下。坛哭终三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6L 页
年。观者莫不耸感。余尝叨忝本州。久与公周旋亲熟。盖其气味闲靖澹素人也。遐寿之能享。始未敢期。而四大将解之时。乃旧忠讨贼。必投匦而后已者。亦岂曾所谓哉。诚可见断断蓄于中。非由私好恶。而一息未绝。专心于爱君忧国。余于此自愧昔之知公者浅矣。铭曰。
世德粹洁。家学渊博。文献之会。南有乔木。公惟黄耇。殿于衰落。鲐背鹤发。齿高近百。神明运用。少壮精力。非寿特贵。昭朗为福。一朝弊褐。自天巍爵。金吾总府。煌其秩禄。于鬓于腰。品章贲锡。忱丹景颓。曷酬 殊渥。有厥欺蔽。官复宿慝。老胆轮囷。吁阍血牍。幽窦隐窝。恐 圣未烛。拨根及干。分晢顺逆。烱烱寸心。属玆纩息。我爱惟 君。我忧惟国。义效尸谏。一瞑何觉。观公于终。危节奇迹。彼为党者。莫务相角。百世在后。铭垂不泐。
隋城伯崔文惠公墓碑
直距水原 显阴园四十五里三峰山下丙坐原。即崔文惠公永奎之墓。公本新罗敬顺王金溥后裔。而登高丽元宗二年文科。以南部典书。见水原民悍伦坏。请为户长。与大夫安悦同受任。躬礼义导之。乡风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7H 页
丕变。孝悌蔚兴。忠烈王褒授公隋城伯。又赐姓崔氏。以公居贞松古邑。故号为贞松崔焉。当是时。国运垂衰。而名儒忠贤。多在朝意。公为人亦瑰杰挺出之姿也。然其易俗之化。止于一邦。终不能扶颠倾否。岂不诚可恨乎。始丽太祖南征时。郡人有崔承圭者。归顺效力。以其功升水城郡为水州。世或传讹。以公疑为承圭。不考时代之相邈。无谓甚矣。夫人徐氏。待中郎文汉女。生二子。洽閤门祗侯。泌密直学士。孙元凯司宪府执义。文凯宗簿令。曾孙。曰策。青松监务。曰善。汉城庶尹。曰义。户曹参判。入我 朝行司正泾。内詹尹世温。隋城君有临。礼宾正孝骞号何山。其显派也。公墓旧有碑。为偷埋者拔去。诸孙复具石改竖。昌锡属我记之。呜呼。公衣履之藏。几玆五百年。后昆香火之荐。可期于无穷。是所谓德厚流光者欤。铭曰。
公墓隋州。殆五百载。迁 园卜玆。迩我桑梓。异代英魄。阴卫珠丘。垄茔所被。郁葱馀休。沧海无褐。岁飨惟馨。地益增重。灵赖永宁。
化堂碑文追记
俞相国拓基撰此神道碑文。而铭数句不能具首尾。恐是属藁未了者。不敢用此勒石。亦不可债手续成。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7L 页
然惟先生抱负盛而迍邅已甚。气节忠猷。略见于前后虏乱之时。又抗疏论 章陵典礼。坐窜绝塞。及崇祯 殉社。力请为天子据礼服衰。言虽未行。大义肃然。 孝庙初元。长师儒。致士风丕变。凡此既叙列于原文。百世可徵矣。自古碑碣之作。或多止于序事者。不必显刻。皆有铭也。玆纪其实。以告后之来读者。
颖波亭遗墟碑
端宗甲戌。有李公讳岸。敦行孝悌。博极性理之书。朴忠正公彭年。荐于 朝。始除南部参奉。明年 光庙受禅。则南归咸平。搆小亭于箕山之下颍水之上。扁以颖波。闭户谢客。遗戒用初职勿书他官衔。行录文稿荡失于兵燹。未得详其践历。考诸野史。累举孝廉。以司宪府掌令再徵。卒不起。又按咸平舆志曰。潜心圣贤之学。常喜读易。结茅颍水上。怡然自乐云。呜呼。苦节清风。为当世所深讳。人无敢称诵。其所以泯去名迹。使后世莫得以窥者。益见其高不可攀也。同时诸公隐居自靖者。多所阐显。而公独至今沉晦数百年者。岂不悲哉。然颖波之号。托意微婉。始终出处立义凛然。亭虽见毁。此址与天壤俱弊。则公亦同身不朽矣。遗墟所在。安可无表识之石乎。公咸礼人也。祖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8H 页
熙林清州判官。父景福宫提举。生于 恭靖甲午。有子柱亨副司直。有孙硕生员。后承甚蕃。曾孙显者。万荣文科壮元 世子司书。长荣文科大司谏。玄孙璥。文科观察使。来乞文者。九代孙师稷也。
月峰金公遗墟碑
古有湖南七君子者。愤时晦迹。皆自托于狂。以终其身。月峰金公为之首。苦节遗风。至今使人激仰。况公克趾名祖名父之业。卓有树立。至于其子鸣川公。儒林尊之。配食武城书院。虽未有禄位之显耀。而四代文献相继蔚然。信其为南中望族也。始月峰公于所居泰仁松湖之上。搆成数架屋。杖屦啸咏。所谓浩浩亭是已。会郑贼汝立称为讲学。营立儒宫于相望之地。且欲一来赏公亭。公闻即撤毁。方汝立之盗名也。举世颠倒。公烛辨之忒早。人或以为过。未几以逆诛。则莫不服公独奸之明。绝恶之严。此当时诸贤所不及也。不亦韪哉。岁纪寝远。睹闻渐泯。今诸孙不忍其亭废址荒。合力立石。要余记之。呜呼。追阐先矩。惓惓于嗣述无愆之图者。其亦可书也。
成公兄弟遗墟碑
国家自经南汉之难。士大夫往往自废。终身甘沦草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8L 页
莱。世少有知其人者。若东郭成公兄弟尤卓矣。公讳震升。字子舒。有弟讳震恒。字子久。号华隐。昌宁家阀世为大族。有讳溥。官总郎。与我 太宗有旧。终不肯就召。有讳希周。文科判校。有讳世平。文科观察使。有讳漤。号听竹。师事栗谷先生。官府使。俎豆于乡。有讳汝柏。光海时避居尚州。自号鲁溪。是为公考也。公少登司马。丁丑媾成。不复赴举。及闻 天子殉社。与其弟出望恸哭。设坛于所居。名之曰北望。每当 毅宗讳辰。则兄弟斋服终宵哭不辍。闻者亦莫不流涕。时上旁招经学之士。除公教官。公书执于人曰。生为崇祯进士。死表于墓 皇明处士足矣。呜呼。公之节义。百世之下。足令懦夫自立。而况至今日天地之腥膻久矣。举一世殆不知春秋之义。闻公之风者。庶可以知所愧矣。公之孙献徵。号洞虚斋。称为异人。晚徵及尔鸿。朝家待以遗逸。曾孙参奉尔汉。玄孙字柱亦寝郎。父子位不称。世皆致惜。至华隐公曾孙尔演。以大耋官至知义禁府事。尝入 侍。陈二公事迹。特命 增诰改书 崇祯年号。此又异数也。乃者华隐公后孙允烈等。谋竖碑于公之遗墟。属文于余。余遂书此。俾刻石焉。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9H 页
江汉黄公神道碑铭
国朝能言之士。生际昌辰。以文章贲饰昭明之化者多矣。自在布衣。声振四方。卒乃结 两朝之知遇。主盟词苑。荣禄以终。未有若江汉黄公之盛者。公讳景源。字大卿。江汉自号。其先长水人也。翼成公喜佐 世宗致太平。翼成生讳致身。判中枢府事。传五世。有讳廷彧。兵曹判书兼大提学。长溪府院君。生讳赫。右承旨。光海时。与其孙学生裳。死于诬狱。生讳尔徵。定山县监。寔为公高祖也。曾祖讳晖。三登县令。 赠吏曹参判。祖讳处义。居母忧以孝闻。 赠吏曹判书。考讳玑。以户曹正郎处信第二子。为仲父判书后。喜文辞。不幸蚤卒。 赠议政府左赞成。妣权夫人。吉城君最女。公眉眼如画。神采粹朗。喜读书辄至夜分。伯父忠烈公忧其疾苦禁之。犹不止也。 英宗三年。举生员。与恩津宋文钦士行。讲诵磨砻。深悟修辞之妙。每一篇出。则脱东人之陋。谈古文者。莫不推服。南雷渊,吴月谷诸公。皆瞠然以为不能及。由是名动一世。初仕义禁府都事。转至典牲直长。擢增广丙科。年三十三矣。首摄堂后。荐入艺文馆为检阅。升拜兵曹佐郎,世子文学,司谏院正言,司宪府持平。公尝谓 毅宗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69L 页
皇帝不血食。无以明天下之义。陈疏言南汉被围。 皇帝诏总兵官陈洪范率山东诸舟师往救之。师才出海而围巳解。虽无成功。 皇帝当天下大乱。外迫于强虏。内逼于狂盗。而忘中原之劳。以救属国。德意何其厚也。臣闻王者之师一出境。而义行天下。虽无其功。功之归也。与出师而有功者。未尝异也。 皇坛跻祀 先帝。使出师之美。宣扬于击拊之间。然后可以章大义于百世也。初吴光运论整庵罗氏之学。指李文成诸贤为异端。太学生李端弼倡义声罪。公以为不黜光运。不足以伸儒林之论。乃劾之。 上怒削职。弘文录才成。 上以党议出于名流。手书南有容等六人罚。词下吏曹。公亦与焉。未几拜副校理,修撰。改吏曹佐郎,正郎兼南学,东学教授,侍讲院司书,文学。固辞。转司谏院献纳,校理,议政府舍人兼校书,校理,中学,汉学教授。由弼善进辅德。乞养出守顺川。居一年以玉堂召累拜为司谏院司谏,司仆寺正,弘文馆应教兼弼善,辅德。申请 毅宗跻享。据明史毕暴前所未尽言者。 上命公读崇祯史。流涕曰。微儒臣言。予几负 先帝圣德。即遣使询诸儒林。皆言当祀。于是特命修 皇坛追享 毅宗。明年。擢授东莱府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0H 页
使。还为承旨,参议。又明年。出尹庆州。还大司谏。进吏曹参议。改大司成。升嘉善。拜都承旨。由礼曹,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除安边府使,赴燕使还。丁大夫人忧。服除。入汉城府为左尹兼都总府副总管。迁大司宪兼同知 经筵事,艺文馆提学。改弘文馆提学。拜吏曹,刑曹参判。会姑婿布衣李涏上言颂父之忠。转及朴泰辅被刑事。 上谓语犯 先朝。命刑曹逮涏。 上以问公。公谢曰。见涏上言而不能禁。臣之罪也。重臣徐志修言涏不当鞫。 上大怒安置志修绝海中。鞫涏甚急。公亦坐系。以有功于 皇坛。减死荐棘巨济府。及岁改命撤棘。又月馀移陜川郡。又数月释还田里。 上亲享 皇坛。愀然曰。黄某不收叙。是负 先帝之恩也。即夜特叙。礼未及告毕也。起礼川府使。踰年。除户曹参判。迁同知敦宁府事,吏曹参判兼守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由工曹参判。转都承旨兼 世孙右副宾客。特升资宪。判刑曹。出为江华留守。入为礼曹判书。拜京畿观察使。历工曹判书。知敦宁府事兼知春秋馆义禁府事。 世孙右宾客。因 御制监印加正宪。今 上嗣服。拜议政府右参赞兼知 经筵事,都总管。备边司提调。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0L 页
拜吏曹判书。又改左参赞兼同知成均馆事。撰进 元陵哀册文。升崇政。 奎章阁成。首拜提学兼判义禁府事。复拜大提学。辞不就。改修 景庙实录。加崇禄。判敦宁府事。撰进 景慕宫竹册文。加辅国兼 世子左宾客,判中枢府事。明年丁未三月三日。为公司马回甲之期。 上宣赐柚杯及食物衣资。教曰。先寄一杯。用示不忘之意。公遽以二月二十五日告终。寿八十。讣闻。 上二日不视朝。震悼曰。重臣有甘盘旧谊。且其文章阐一世。设阁之后。首居是任。稽古之力。资益孔多。 命加给赙仪柩材。 亲制文赐祭。四月庚戌。葬于长湍沃阴原先兆。公为人祥顺平夷。与人言若无所违异。至有所守。莫之挠也。其在翰苑。宰相患争夺由于名宦。既罢吏曹郎荐。又欲令馆阁会圈史荐。公抗疏言宰相主其选而进退之。恐有奸臣窃国柄。掩其迹于千百代。 上召见是其言。遂罢馆阁会圈。寻因持平李匡谊劾公去职而圈选复行。尝与副提学尹汲,司谏俞彦述,持平安允行。合启论李光佐,赵泰亿罪状。其后言者相继抵罪。适 英庙御金商门。鞫囚威甚。金霔,曹允济等。以台官觇上旨。擅寝光亿事。公以应教充问事郎。趍上陛言曰。一二人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1H 页
遽寝臣等所论。台阁之耻也。 英宗震怒曰。予尝欲斩党人首久矣。击案数四。声震帐中。群臣无不惴惴为公惧。而见公气貌温和。 上意旋解。立罢霔,允济职。 景庙时。太学生尹志述。下狱论死。判金吾洪万朝无一言。有贵戚为万朝力主赠谥。公谓万朝杀士之罪。虽不能追削其官。奈何予谥。于是大臣入白以尹光绍为副应教。乃议其谥。公早岁治文业。用力于三礼。尤喜春秋之学。尊周攘夷。寤寐愤慨。若天性然也。在秘阁。见张廷玉明史。叹曰。弘光,隆武,永历 三后。承十六帝之统。而廷玉列之诸王。是大义不明也。乃为南明书本纪,列传。又谓崇祯以来为陪臣者。不立 天子之朝而死。其事比与史可法,瞿式耟之忠烈。未有殊也。撰成陪臣传凡四十馀编。纲罗遗失。铺张炜烨。扶皇纲而树民彝。足可以续一治之功矣。公起自寒素。致位华显。时望咸属。 主知亦隆。则世已多忌疾者。自赵曮以后。诋者益甚。公陈章乞骸骨。不得请。萧然屏居。烟火几绝。犹不废笔砚。日以著述为事。不知其身之笃老也。其为文醇雅疏亮有法度。晋庵李文简公。语人曰。大卿之文如玄圃奇花异草。诚可谓世外之珍也。赵东溪龟命以为本朝之文盛矣。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1L 页
而步骤不类于古。独黄某所著之书。一反今人。虽进于中国。可无愧也。敏辅自少窃听议者之言。崔简易崛起肇倡。继而有溪谷张文忠公,农岩金文简公。号为国朝三大家。然亦未谓纯于古也。若其叙事纂言直接太史欧阳之轨。则四百年惟公一人而已。呜呼伟哉。夫人青松沈氏。青陵府院君钢之后。其父参奉澈。先公十年卒。祔公墓左。继配宁越辛氏。县监义立孙女。继子馨早殁无子。取族子骏显为馨后。庶子三人。称,棱,𥠧。一女适朴基圣。公从父弟侍郎升源。属余铭公之碑。公余伯氏游也。念昔情谊。不忍屡辞。非敢自居以立言也。铭曰。
国朝文章。大家惟三。简易初作。其辞矫巉。溪醇农致。各极其至。希音古色。公实刱始。钟吕恊曲。球壁在序。一洗东陋。思湛蓄钜。函封幄奏。义晢华夷。慨昔虏乱。南汉其危。 毅皇东顾。诏发援师。德音孔厚。报曷不勤。 英王曰嘉。微尔孰闻。峨峨玉瓒。跻配于壝。蟒衣祼将。岁荐牲豆。一统南迁。史不以帝。天经地纪。荡无攸稽。旧笔成书。至永历讫。爰及陪臣。所树伟节。立传森列。光耀星日。寤言紏结。 明室之思。大义寝晦。赖公章之。 两朝契遇。功业在此。我铭非谀。永告来𥜥。
礼墅集卷之十四
 行状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2H 页
寒松斋沈公行状
国朝用科目取人。馆阁宰枢。率由是阶。岩穴之间。有隐居行义者。往往徵辟而致之。非此二途。则士虽抱经济之具。莫能自售。不潦倒禄仕。乃沉晦草莱。终其生无所名于世。若故寒松沈公。讳师周。卒亦栖遑州郡。止称为一循吏。悲夫。公青松人。圣都字。寒松其号也。系出高丽卫尉丞洪孚。入我 朝有讳德符。官侍中。自是蝉嫣为世大族。京畿观察使讳璿。号忘世亭。光庙元年。弃官著节。户曹判书讳光彦。号钝庵。以赵文正门人。为乙巳名臣。五世祖肃川府使讳宗悦。生二子。曰讳契。曰讳𰂾。兄弟俱缮工监役。其伯即公高祖也。曾祖讳之源。 孝宗辅相。世称晚沙。祖讳益显。青平都尉。考讳廷恊。尚衣院佥正。妣礼壤赵氏。进士相鼎之女。无子以公为嗣。所生父讳廷琦。实肃川公次子之后也。公以 肃宗辛未。生于连山之里舍。幼有俊声。及年十二出后。时佥正公已没。赵夫人老。所以爱护之已甚。家故禁脔。宫室绮纨之遗。足荡稚龄耳目。顾俯首读书。每为赵夫人诵古人嘉言善行而闻之。见者莫不称叹。弱冠谒寒水权先生。与闻性命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2L 页
之论。慨然有志于为己之学。以礼自饬。专用功于小学。至中年尤烂熟成诵。以及四书六经洛闽诸子。尽帙循复。随手标点。要皆会于心而体之于身也。间又治功令文。以为士生斯世。欲致君泽民。微此无以进身。吾复何嫌哉。于是应举屡发解。始成癸卯进士。其后选第者殆六七多。坐违式见出。至 英宗己未。公年四十九。 上以公为 宁陵外裔也。特授 懿陵参奉。宣酝而勉其仕。公雅不欲俯就荫涂。至是惶恐不敢辞。居岁馀序迁内资寺奉事。转义禁府都事。秩满升引仪。改户曹佐郎。又为汉城府判官,工曹正郎。丙寅出为盈德县令。己巳投绂还。拜 东宫司御。其明年。除敦宁府主簿。移工曹正郎。甲戌。由咸兴判官。升守白川郡。明年。又升拜全州大都护府使。公为治本乎儒术而才长剸理。初莅岭县。属岁大侵。竭力赒救。活饥口四千。用乡约率民。阖境咸服。御史举其绩。特命准职。咸兴之政。视前益恢。筑大堰溉田万馀亩。又涤官钱数万之在民者。永檗之讼动一州。有以货利干按使者。按使曰。吾恐有愧于判官。其移职去也。咸民立铜碑。在白川海邑也。又就李文成公乡约。增损而行之。决冤狱蠲流瘼。氓户腾歌。逮至全州荐歉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3H 页
民穷。先已捐廪广哺以安集流逋。见习俗便儇机利附势。公则黜奸吏戢豪强不少贷。监司考绩有刚约不挠之褒。会洪景海以绣衣还 朝。短之于 上。 上屡闻其清谨。意不纳。景海言益力。竟 许罢。公时寝病在床。喜谓家人曰。谐我愿归之计矣。舁还莲花坊第。未几告终。寔丁丑七月初一日也。始窆杨州佳梧里。庚子十月。改葬于高阳先兆卯坐之原。配延安李氏。父郡守舟臣。无子。一女适正言吴瓒。侧出子老镇。公本生从弟师贤有子载镇。取以为后。娶赵处士翊臣女。官今都守。又无子。子其从弟定镇之子文永。娶闵氏。承旨百顺之女。郡守举二女。适注书金钟纯,士人闵命赫。吴婿二人。参判李义翊,都事俞彦錥也。公长身渥颜。目视有神彩。隐隐有佩玉贵人象。然眉髯萧疏。雅气动人。一见可知为清修有道之士也。早能感旧。力学立心。制行不矜饰以为名。病世儒专尚讲说。日用动作。务主实践。常以主敬涵养。为君子成德之验。故自治之严。到老靡弛。恒居夙兴梳盥。谒庙退而终日端坐。非有疾未尝当昼而卧。入内相对如宾。授子妇以内训,女诫等书。诸子侄趁未襡衾。以次进拜。虽仆隶。朝则必拜见于庭下。闺门之间肃如也。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3L 页
事母夫人洞属婉愉。左右服劳。以至爇突墐户之役。亦必躬亲检视。母夫人遘奇疾药罔效。医云。非生鸮莫可为。公焦然仰天而祝。一夕有鸮自至。进其肉病即已。人皆嗟异以为古之笋鲤无以加也。及居忧毁甚危而堇苏。未葬也。尝伏于苫上。方晓月垂尽。恍惚若母夫出自殡户。言曰。汝之诚至矣。仍区画一二家事。又曰。何至今不谢 君赐也。公惊起号泣。使人问诸内。则果有 禁中米布之赗。而未及修祗受状矣。凡若此者。可不谓通神明也欤。公没翌年。里人列其行。上 闻得㫌闾。公笃于彝伦。本生有伯仲氏。齿不甚悬也。事之如严父。其出入房闼。视以起坐。以所居隔远为恨。每得一美味。手裹而致之。多分田土臧获。继以千金之资。犹未之成产。则时其艰而辄赡。终公之世不敢懈也。从子户部君定镇。生才八岁。公育于家而督课之。业且成。病羸阽危。达夜不能寐曰。昔茅五伦何为十起而已。户部君卒用文章阐名。丧公如考。申以心制焉。其于宗党。振施无吝。自未仕时。待以举火者十数家。庶从弟无所依。则挈其眷而同爨。族人贫甚。则接置于庄舍。其馀吉凶营措者。殆不可数。以此内颇窘而亦不恤。是皆孝友所推。非勉强而为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4H 页
者也。简穆少言而至辨贤邪逆顺。截直昭快。声气忼慨。辛壬斩伐之后。 英宗初即阼。而犹见国势危疑。亟劝伯父右尹公上章请早建储位。又请诛元凶一镜。疏皆出于公手。最恶人言议两可两是者牢笼害心术。然亦不肯肆口论时事也。平生杜门绝不为造请追逐书牍伻讯。罕与人相涉。庭宇之外。阒无鞍马履舄。净扫一室。读罢气倦。曳杖登花园。只见松鹤在其傍也。观人善觑所存。鲜或有爽。洪启禧闻公之风而来访。不佞适在座。请曰。此人岂非博学有盛名者乎。公默然掉头。终不一往为谢。其子之按廉中伤未必无所自云。不佞自童丱事公几四十年。出人之孝高世之识。夫孰不稔知而深悦。而窃独谓公有最所不可及者。方母夫人无恙。公年尚少。赵氏族盛。群从环拥。公与之日夜游处。宜若有缁磷之忧。而守其素见。确乎无夺。晋庵相公。公之妇弟耳。晋庵文会动有南雷渊,吴月谷若元华伯诸公。诸公者又皆公密姻近戚。以公词学。推挽名场。可烂熳于一队之盛。而乃敛迹如疏逖然。末路齿舌或起。人无敢以片辞指瑕。此非有刚方澹素之操。可能若是乎哉。呜呼其难矣。夫以公地阀望实而限于科甲。所试不过区区民社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4L 页
之务。向使遇时荐拔。得致于讲筵台省之任。则匡主纠俗。其必有伟节显迹。而混于庶僚。遂未免赍志而没地。岂不可惜也。公为文长于四六。晚好诗律。调韵圆朗。论者谓可观情性。寒松稿几卷。藏于家。余以謏陋纪公德懿。惧非可堪。谨就其遗事所纂次者。撮大体为状。庸寓九原之思尔。
处士申公行状
公讳韶。字成甫。平山之申。咸祖高丽壮节公崇谦。入我 朝。圭组相望。号为大族。五代祖讳某。成均馆大司成。高祖讳某。钟城府使。曾祖讳某。司宪府执义。祖讳某。吏曹参议。世以风节忤时。官不大显。父曰某。前江华留守。妣光山金氏。监司某之女也。公以 肃宗乙未九月某日。生于汉师之第。幼英朗易直。符彩出人。喜与群儿游。若不可羁。而步趍言语。自能凝详。类允蹈规矩者。稍长就学。藻思骤茂。试为博士业。间多警俊。视世擅场屋者。足与竞骛。而意亦不屑为也。惟酷好诗律。早夜肆志。殆至当食忘匙。且爱弹琴。以数曲自嬉。其冲龄韵趣之爽。宕与流俗好恶。一切相背。才胜冠随我伯氏读书于杨山之芝村。是有隐德遗躅。窃心慕之。一日戴古传白蓑笠手羽扇。赴乡社稠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5H 页
会。一坐皆笑以为怪。独悠然若固有也。公容姿粹雅。才问夙盛。父兄宗族。皆望之以策名登朝。早见翱翔。顾其志尚不在于此。益哦诗弄弦。思自放于绳墨之外。或有以进取为劝。则辄谢曰。此不足为吾究竟地也。自以天下之事。皆所当务。不博极其趣。无以为用。乃取孙,吴诸书。略观大旨。转涉于周官法制。既数年。得栗谷李先生要诀。惕然兴慨于革旧习一语。始发愤从事。宿所好耽诗谈兵。一皆括去。折节修束。一以小学为律。于是公年二十矣。公自幼性气忼慨。甫十岁见丙子江都录。为之饮泣不食。至是委已于性理之学。所见超远。默有感乎君子显晦之义。乃叹曰。华夷之辨。不可为出处之大防乎。今天下否运。其不可隐乎。遂不为应举。甘心自废。泯然不以是自见。人亦无得以知也。平生迹不及公车。闭门却扫。淹究经典。下逮洛,闽群书。参互阐绎。所以为慥慥进修者。不越于穷理居敬之规。而日用事物。要以孝悌仁爱为实功。恒居饬衣带整容貌。以至几案书籍。莫不秩然有端穆之意。如是者凡十数年。盖将即其中担为己任。循序致力。以极夫所止。而不幸重婴疾。不得刻意励行。卒酬其志之所欲为。及己巳。丁母夫人忧。则哀毁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5L 页
过节。屡绝而苏。服阕。羸悴病益痼。其玩索践履之工。虽若有作辍而持守识解。进而不已者。固有人不及知者。癸酉。参判公出守江都。至乙亥二月。公在府衙。自前冬疾复剧。遂至不可为。当移次闾舍。公自度终不能起。欲永辞家庙。至命舁致于庙门外。已又见留守公焦然有泪痕。则公呜咽曰。吾其不瞑于泉下矣。方其垂尽。悉处置身后事。罔遗纤细。妇女𥠧幼环坐而泣。辄呵止之。属其孺人善养老父。诏长子光蕴率诸弟课学饬身。无作门户羞。自左右诸人下及仆隶。无不与为诀别。而辞语整暇。意象绰裕。既为手书。遍及诸友。又作一纸十数言。托敏辅俟棺敛讫。献于老亲。盖其所言。自伤不孝贻戚。冀以诸孙为宽慰。而卒致勉于时义进退之际者也。是月十六日将曙。公已不能言。自力穿衣缚裤袜。促侍者改席正枕而卧。已而告终。得年四十一。其四月。葬于礼德县某山之原。配礼山洪氏。父参判某。生六男三女。光蕴,光直,光溥,光素,光逊。女适士人金汉厚。馀皆幼。公为人精明端固。身躯短小而望之敦重。气槩磊落。襟怀乐恺。其始有倜傥豪俊之度。而接其眉眼。莹澈无尘垢之累。一变至道。反躬克治。绝去他歧之惑。亦其见识颖透。得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6H 页
于天赋者为多。以为学问观感。莫善于师友讲讨。所从游多一时经术之士。必虚心求益俾尽矫厉。读至孟子大舜善与人同。辄慨然曰。人不当若是耶。常谓圣学宗旨尽在四书。而工程阶级之详。无如近思录。循环熟复。多有贯诵。首篇太极图说。尤其所朝夕讽味者。阴阳五行之所以经纬。性命彝伦之所以统会。靡不研究参合。期臻融通。尝曰。天之予我有一个大极。奉以全之无馀愿矣。少时寓栖绝顶萧寺。居僧修戒者。到五更必起。公亦同其兴寝。晓开户俯视尘界。若鸿濛肇判。自觉有超然独立之意。每说当时所得久而有赖焉。其讲书晰理。务主真实。体认古今学术源流。一一勘其同异。却不与人骋辩争论。好古笃礼。亦能博考诸家吉凶仪节。有叩辄应。居家恩义笃至。事父母婉而能敬。衣寒燠食饥饱。顷刻不弛心。左右服劳。未尝或怠。凡其命令云为之间。见有不安于意。必从容导达不已。终亦称善而许之。伯父牧使公老无子。公之事之。无间所生。其疾病也。尽心医药。焦忧之色动人。及丧哀戚自致其诚。五朔求山涉夏涝奔走。惟以安厝为心。相地者亦为之感叹。其居母忧。哭泣之哀三年如一日。吊者临门辄失声泪簌簌。邻里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6L 页
皆曰吾未见居丧若此人者。制既终。追慕深深。新茔在国门三十里。月必上墓。虽病不废。于祭祀诚敬备至。梳沭宿戒。三日不接外人。敕妇女治需精洁。铺筵席涤釜锜。一皆亲莅之。祭罢退坐私室。号恸达曙。其与姊妹同为痛痒。常曰。兄弟乃一身焉。有分异之理乎。以故凡其所欲为者所当须者。曲为先事致意。逾时不相见。则不堪思恋。必谋团集。其言笑和怡愉。又感念先妣时事。未尝不相对哽咽也。恤贫穷好施与。出于其性。宗党里闬有不能备昏嫁丧葬之具者。竭力经画。如恐或后。至于急人患难。虽素不相识。若可倾囷而无惜。善奖新学。随其才反复诱掖。为作讲学节目。倡一家子弟。月朔两日。咸会宗家。次第授家礼,小学,击蒙要诀三书。以资课诵。后生成就。亲党雍睦之道。于是并行。观者韪之。临事智虑缜密。审察裁处。竟无所错。瞭人善恶。洞然于心术隐微。料后成败。不爽毫发。雅持简澹。未尝妄谈 国家事。而常惓惓于世道兴丧之几。至论治体。必以格君正俗为本根。振纪纲革弊瘼。为救时之务。至于兵农之制。亦留意备论。条理井井。殆可举而措之。尝欲作一文字而未及焉。素严于邪正淑慝之分。言论别白。聇为牢笼苟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7H 页
循。数十年来党祸已甚。平陂污隆之际。俯仰曲折。继以感慨。如见匪人。党涂邪议增长。则扼腕愤懑。往往不觉声气激触。其寤寐所悦服。最在于 本朝李文成。尝曰此老作用。未始非孟,朱法门。而至今为调停者口实。不亦谬乎。重交际。以道义相友。持以一心。不曾变节。为离合薄厚。宾客无亲疏。咸被款遇。见有不是。尽言无隐。指意恳笃。要其感悟。而亦不使他人觉知。其于处己接物之间。无不用恻怛和顺之意。常病近世学子过自标格。强为壁立气象。殊不知此非一朝言语所可能耳。每举诗所云温温恭人惟德之基者。以为儒者之极工。亦必由此而进也。公文眼甚高。罕有所作。而作辄有法。尤长于书札。虽千百言片时搆思。承以纸墨。烂然成章。笔亦华妙。运毫如神。又旁解医书。不劳而通之。皆天才之所发也。呜呼。以公卓绝之姿。华显之胄。若使早岁屈首攻业。与世人争一艺。其视决科第。不啻拾芥。由是英王廷。克致笙镛。黼黻之盛。必无疑。而乃一意敛庄沈晦。若追古遁世长往者。终身无有怨悔。斯已高矣。世衰道微。人物眇然。为士者有志而鲜能有才。谈理而未必做事。此儒者之学。所以不行于世。公既专心圣学。求端用力。不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7L 页
出于修己治人之方。而即其聪明智猷之所蕴。优优乎经世综物。庶几与于圣门政事之科。其将有所用也。非苟为言而已。而顾无自而试焉。卒又疾病夭阏。未究其隐居求道之志。观于绝笔。亦自恨其无闻而死矣。虽然论其所已就者。伦常之笃义理之明。有非一时诸儒所可及。而至若申治命得正。终髣髴于易箦启手之义。又可见平日所养者深矣。使公而年。其进诣岂止于此哉。呜呼其可惜也。敏辅于公。实为外弟。结发相长。游学与同。自失我伯氏而与公相须。益切情爱之挚。即异姓而同气也。临终执手。亦尝见托以后事。今以诸孤之恳。略次言行大致。俾徼当世作者之立言。俛仰畴昔。怆怀抆涕云。
副提学金公行状
公讳就文。字文之。其先善山人也。高祖讳可铭。知金山郡事。曾祖讳有瓒。定平府使。祖讳磾。 赠户曹参议。父讳匡佐。 赠吏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林氏。大护军珷之女。公以正德己巳十二月庚子生。参判公有六丈夫子。长曰就成。号真乐堂。公即其第五也。真乐公明儒术。大开讲授。公自幼濡染服习。不离于经训典礼。已知天下有圣贤之学。稍长受业于朴松堂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8H 页
英首。问存养省察之方。多少契悟。大被师席称赏。二十九。登第隶校书正字。初拜刑曹佐郎。寻移礼曹。为养监庇安县。甲辰。除江原都事。 中庙宾天。 仁宗即阼。廷臣议行贺礼。公慨然陈疏。引朱夫子瑞庆节请不受贺之劄。盛斥廷议。又言自汉文短丧。历代人君遂废三年之丧。宋朝寿皇能执通丧。朝衣朝冠。皆用大布。愿 殿下一遵孝宗布疏视朝。 仁宗亟加奖叹。识者莫不韪之。乙巳。入为弘文馆修撰。 仁庙继陟。 明宗在冲年。 文定垂帘。尹元衡始得志。国势危疑。公奋不顾身。投匦而言之。直声振一世。旋丁母忧去。服阕。历郎户,工曹。改全罗都事。至己酉。授永川郡守。壬子。遭大故。时 朝家选廉吏。公与焉。间拜青松府使。秩满。入为成均馆司艺。又出牧尚州。甲子。又除罗州牧使。自是以后。成均馆司成,议政府检详,舍人,司宪府执义,司宰监正,弘文馆应教,司谏院司谏。皆其所践。而戊辰。用 殡殿都监劳。升阶为承政院同副承旨。是为 宣庙御极之初。小人金铠深疾士类。阴诋赵静庵诸贤。眩惑 天听。祸将不测。公与奇高峰大升,沈青阳义谦诸公。求对极言其阴邪包藏状。至比于赵高,李林甫。铠卒不能售其计。转掌隶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8L 页
院判决事。出为江原道观察使。己巳。又入为承旨。由户曹参议。改司谏院大司谏。庚午三月乙酉。卒于汉师之寓舍。是日弘文馆副提学 除旨才下。而公已属纩矣。讣闻。 上震悼。致赙祭如仪。十月二十五日。返葬于善山金乌东麓午坐之原。公姿性明敏。简素寡欲。孝友天至。家庭之间。既乐有父兄之贤。立志发轫。自此进矣。卒业于松堂门下。又从晦斋,退溪诸先生游。益闻所不闻。其以道义相磨切者。若朴思庵,奇高峰,尹梧阴,郡人朴龙岩诸公。尤其著者也。退溪尝重公。使其子寯谒见于青松任所。有书曰。青松路虽险。观巨海见贤人。岂不好耶。龙岩亦称公曰。见道之精。侪流中一人。公在罗州时。妖僧普雨方流窜。元衡使其奴护行。列邑皆盛供具。以承其嘱。独公闭诸狱。斥尹奴使不相接。其守永川也。庆州有剧盗。要路引满欲射公。还止曰永守好官。吾不忍害也。盖其刚而不挫。仁而见感。类如此。公间就所居南麓筑小屋。取敬斋箴语。扁以对越。平生用力。尤在于中庸及朱子书。为文章必根据义理。所著甚多。而中经兵燹。只有若干篇藏于家。呜呼。观公师友渊源。言议风裁。其造诣之醇。树立之卓。固有所本。当 中仁明三圣之世。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9H 页
以挽回世运培植名教为己任。权奸闯机。凶焰将炽。人莫敢触其锋。而能以一言劾其蔽聪病国。俄而士祸大作。以至壁书之变。忠贤尽于一网。公于是宜不免首及。而低徊州县。殆馀十载。蹇屯虽备至。极止于摈斥而已。若此者岂非天哉。逮 宣庙初年。逆折壬人之谗。卒能感悟 宸衷。扶护善类一队。汇征之盛。可占 邦运之亨。朝野想望。其庶几乎羽仪 王朝黼黻皇猷。与并时群贤协赞 圣代清明之治。而公遽没矣。讵不为百世之恨哉。公没后几年。士林跻祀公于洛峰书院。金公叔滋诸贤所享也。今 上丁未。赐额致祭。公娶部将李你女。生二女。适赵介,徐浚。继娶判官李仁符女。生三男一女。长曰宗武察访。死壬辰难。享忠烈祠。仲曰宗儒。学生。游牛溪门。与沙溪金文元公为道义交。隐德不仕。尤庵先生撰墓表。比之郭有道。季曰宗翰参奉。女适朴梦笔。孙羾。长房出也。受业于张旅轩。乡党称善士。翚,翧。皆教官。次房出也。崔永庆狱起。仁弘之徒引学生公为證。将嫁祸牛溪。翚以布衣上疏。卞父师之诬。翧学识宏博。有士林重望。尤庵又表其墓。称以一见可知为学生公家子弟。翕。三房出也。曾玄以下多不能尽录。公七代孙太和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79L 页
克承家学。收拾公遗迹。将付诸剞劂。属公遗事。俾余为状。谨撮其槩。以俟太史氏之采焉。
处士李公行状
孟子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言己之善。盖于一乡然后。自一乡可推之一国天下也。若爱吾堂李公者。其卓行厚德。岂非所谓一乡之善士欤。公讳俊。字士豪。自号爱吾堂。生于 肃庙甲申。四岁失所怙。每见人之呼父。人之挈子。辄向隅挥涕。盖其至性自幼然也。穷居养母。备尽其诚。甘旨之供。枕簟之扫。躬自任之。未始有一日之怠也。母夫人尝手探架上物。有蛇咬指。顷刻坟高毒大肆。公昼夜吮之。其气移入口唇浮肿。食饮亦废。然吮犹不已。指痛乃差。而口病亦寻已。人谓之孝感也。母夫人患眼忒重。将欲针治。而畏针若不可耐。公乃先受针于前。以示无难者。如是屡日。母夫人始许受针。果得其效。家尝失火。延及檐楣。公负母夫人。莫知所出。火忽自熄。遂寻门而出。才出而火复炽。一室尽烧。人皆神之。后以宿疾弥苦。公夙夜焦遑。至尝粪以验之。夜辄露立祷天。少倚于枕。梦一老人须发甚伟。言曰。某药为当。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80H 页
觉而试之。一服即愈。其后再有此异。及辛未遭艰。仓卒未及试药为至恨。遂终身不服药。以宅兆为忧。将新卜而未得也。前日所梦老人又来言曰旧兆吉。遂得完襄。三年素食。哀毁骨立。懔不能支。而犹日上墓。攀擗号哭。虽风雨不废也。事伯氏爱敬俱至。人无间言。及其老大分居也。将析庄土。公曰我只为口腹。兄则奉祀养老。所重在焉。竟牢辞不受寸土。伯氏早世。殡殓尽礼。期年蔬食。每语及必泫然流涕。抚爱孤侄。一如己出。或有病者。公身自负抱。极意看护曰。此若不保。何颜归拜。宗侄窘甚欲卖土。公愕然曰。薄亩渐削。何以奉祭乎。遂以贯钱斗米逐朔计给。诸侄婚娶。四时粢盛。公无不自办而补助。其当大小祀享。必三日豫戒。终夕闭目端坐。祀罢而犹有馀敬。不以老耄而或弛也。姑夫成鍊。故判书泳之孙也。贫无依。公为搆舍而迎之。凡于养生送死之节。俾有其赖。人有所急。曲意周之。寒则与衣。饥则推食。不以亲疏远近而无少难色。奴婢在远乡。岁贡可累百金。十数年绝无来往。公出旧藏数樻曰。此属今几尽为良人。若留券。则为后弊。且不德甚矣。遂悉焚之。其笃恩好义多此类。公内行惇和。操履笃实。尝书四勿箴揭壁曰。君子存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80L 页
养之工。莫先于视听言动。宜常目而体之也。平居非甚病。未尝废巾袜。正冠危坐。暴慢之容。不设于身。戏亵之言。不出于口。闻人善若己有。见人过必掩覆之。常戒子孙曰。命有穷通。时有盛衰。吾家家传忠孝。世袭轩冕。今虽数世沈滞。即以读书修己保守先业。会有复振之时矣。今 上五年辛丑。考终于乡第。寿七十八。乡党皆恸曰。仁厚君子人也。今将安仰。呜呼。可见德之孚于人深矣。余见世之席显阀骋华藻。以取交游闻望。而论其质行。则或蔑焉。若公饬躬之严。敦伦之正。以及临丧执礼。奉祭斋心。皆莫非君子盛节。而在公则犹为细行也。观其事母尽诚。侍疾效灵。前后宵寐之发。便若耳提面命。此非有所可格而能致是乎。若此者直谓之通神明可也。潜迹草莽。不求闻达。终始无所怨悔于心。则区区悲其名之湮灭无称者。乃不知公全其天之所畀。而乐其有知我者天也。是岂可与不知者言哉。公系出固城。显自丽季。有讳瑨。寔为鼻祖。有讳岩。号杏村。谥文贞公。官左议政。策赞化功。封铁城府院君。生讳冈。号平斋。谥文敬。官大提学。生讳原。号容轩。谥襄宪。选清白吏。官左议政。策佐命功。封铁城府院君。生讳台。号钝斋。官留守。生讳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81H 页
庚。府使。生讳逵。以学行特拜掌令。生讳涵。参奉。无子。以再从讳阜子直长讳垠为嗣。阜号杏园。为正言。与赵静庵为道义交。己卯。祸作削科。乙巳。更化复科。拜弘文校理。 英庙丙寅。 赠大提学。有讳煦。号退庵。以学问屡荐不起。生讳莱。通德郎。生讳斌。早卒。于公为祖若考也。妣广州李氏。士人总之女。遁村相公之后也。公配全州李氏。士人寿龟之女。生二男。长。次嶪。娶总管金宅洙之女。生三男。铸,镛,鍑。嶪娶士人李浍之女。生三男三女。男镗,钰。女适赵硕材。馀皆幼。镛有文行。今以其大人所为家状。请余撰次。虽文思耄荒。未足以阐发潜光。而公之懿迹。令人起敬。遂不敢辞。谨为之状。
淑人李氏行状
淑人全州李氏。远祖广平大君讳玙。副提学。讳惟弘。 赠参判。讳昌运。其六世五世祖也。考进士讳始振。妣金氏。父郡守夏鸣。淑人生于 肃宗甲午三月二十三日。年十九。归主簿申公光燮。舅曰府使命式。祖赠参判讳绚。曾祖 赠承旨讳当容。高祖 赠承旨讳寭。平山之申。始自壮节公崇谦。遂为盛族。淑人端重颖悟。才德异凡。不烦姆教。事亲爱敬。父母曰此吾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81L 页
家孝女也。其事舅姑常在侧。夙夜无倦。侍疾则衣不解带。药必亲尝。温凊之奉。甘旨之供。无不适其意。舅姑曰此吾家之孝妇。处妯娌和而有礼。尤谨于享先。自胾羹粢盛以至涤器。而一皆亲检。虽甚病未或委诸婢使。亲党皆啧啧称之也。父病笃。淑人趣往省之。已无可为矣。欲割指。母夫人防之甚固。收刀刃深藏。淑人乃以石碎指。出血而进之。遂得一日之延。及丧哀毁踰制。殡殓葬祭之具。靡不自尽。后遭母丧。适值舅有疾。未即奔哭。而衣衾棺椁。一皆自办备送。如前丧也。主簿公尝以淑人之贤。笃于养亲。旅宦京师。得忘离违之忧。乙亥冬。公病报忽至。淑人泣曰。夫子有疾。常不使闻者。以老亲忧也。今报来者。疾其革乎。乃于家后洁处。达二昼夜虔祷。讣至则号擗陨绝。半日不能苏。府使公呼曰。一子先我而逝。汝又欲死。将使我谁托。不念老舅姑。是负逝者心也。仍灌以清心之剂。少顷仅得苏。而对曰。薄命固宜下从。而教意何可违也。自是气窒者数。而舅姑劝粥饮。辄自勉进。虽在荒迷。滫瀡之养馈奠之需。必致诚焉。府使公肿危谻。针破而脓不出。医言吮之为良。淑人泣谓子女曰。曩我姑氏肩肿。汝大人亲吮之。经旬得瘳。今吾亦当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82H 页
任此耳。府使公微闻而拒之严。淑人曰。苟吮之而有效。违命何伤。乘其昏沉时。瞒告以庶叔吮之。乃以口自就舐取其脓秽。无所为难。夜辄沐浴祷天数月如一日。竟遭丧。攀号曰。吾所以不死者。卒养老舅姑。以慰夫子长逝之恨也。夫死不多月。又哭尊舅。将何颜归见夫子。哀毁弥甚。气息如缕。以姑老在堂。外若自宽而心肝暗铄。以致膜瞖。双眸不能视物。姑没则年已衰矣。任情号陨。气益凘缀。子女请姜桂。则曰吾不茹荤。殆今三十载。何忍变乎。继子年幼未省事。淑人区画墓石。既皆完备。子稍长则具币谒咨议权公震应受表文。即为刻竖。营置墓田。属意深远。其御家裕后规度可见也。每当讳辰。前期斋沐。哭泣之哀如新遭丧者然。虽至耋龄病已羸瘁。亦未尝少懈焉。一乡人士素服其懿行。将呈闻于营府。淑人大惊。峻责胤子曰。世之以孝烈闻官者。吾所深耻。汝何不体吾意而亟止之也。其谦逊之德。又如此。以今 上丁未四月初二日卒。寿七十四。葬于木川治北梧桐里负艮之原。距主簿公十一代祖知中枢公墓数十武而近也。育二女。长适士人金允吉。次适主簿洪圣源。继子辅文。娶士人柳溟女。生三女。长都事许濈。馀幼。取族
礼墅集卷之十四 第 582L 页
子在诚为后。金婿一男龟辅。一女李谨祐。洪婿一男仁箕。二女俱幼。呜呼。我东礼义培养。闺閤节行。足见先王风教之远。哲媛烈女指不胜屈。而若淑人者。养生丧死。至诚一于所事。纯孝之行本乎女。则观其终始隐忍。矢以一腔苦血。成立有家之绪。其视世俗穷孀冤痛崩迫。决一朝之命者。尤难矣。棹楔之褒。非自裁其身者。则鲜有及焉。良亦堪为世道惜也。虽然以淑人性分所自尽者。而布列于上下。显耀于耳目。冀幸褒㫌之 宠者。即平日蹙不自安者。贞一之操。明达之识。何足以外至者为淑人之荣哉。庸告执彤管者。采取徽烈。播之一世。使凡簪珥之流。耸励仪式。其庶矣夫。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