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墅集卷之十一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礼墅集卷之十一
 墓志铭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2H 页
金瑞甲墓志铭
金君瑞甲其讳曰相龟。圭璋之质。兰蕙之馥。殆可谓一代瑞物。而既未有爵位可称。又无所著述传后。墓于湖山荒陇之上。百世之后。孰知有斯人哉。始吾姑母李氏。以芝村文简公长女。嫁于金沙溪先生之门。为大司宪孙妇。高识哲范。师表闺閤。早寡无育。取沧洲文贞公曾孙玄泽为子。贤孝过绝于人。士友盛推其节行。不幸未得年。有一子即君是已。四岁而孤。门户凛如。于是祖母与母食贫鞠养。见其幼不嬉戏。无咈亲意。稍长则勤业饬躬。左右惋愉于承奉之间。仪刑举止无一非酷肖。众皆称曰。乃父不死也。天性澹泊无嗜欲。惟书是探。所慕尤在于家学性命名理之奥。眼熟心专。多所融会。虽不肯自为标致。日用所蹈。鲜出于绳墨之外。举 英宗癸酉进士。丁母忧。又承重祖母丧。制行之笃。人不忍视也。属今 上以东宫入学。泮中推君为将命。生虽在乡免。而实儒林极选也。初除 徽宁殿参奉。迁 世子洗马。升司瓮院主簿。改工曹佐郎。转正郎。出为怀德县监。居五载移陜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2L 页
川郡守。由 献陵令。除庆山县令。递归。又令 献陵。拜安城郡守。解任经岁。为义城县令。则以年格未赴。至上之十五年辛亥。年跻七十。以某月某日告终。当其病革。见傍人失措。厉声呵之。谆谆所语。奉先戒子事也。葬连山先兆某坐之原。光山之金。为我国甲族。沙溪有子曰。槃。官吏曹参判。即君五代祖。高祖大宪公讳益炅。曾祖讳万坚。祖讳镇岳。有俊声。兰谷诗稿行于世。数世不振。皆坐早殒。君子悲之。妣韩山李氏。父参奉秀蕃。平安道观察使泰渊曾孙女也。君前配延安李氏。县监泰祥女。后娶骊兴闵氏。学生某之女。皆无子。以三从侄箕章为子。生子女幼。君敦雅慈静。终日寡默。喜怒罕见于色。论是非甄淑慝。内用明辨而口不极人之过失。接人客。亲不加款诩。疏不作表襮。其在座中。气味袭人。肫肫然煦煦然。祥和溢于眉宇。至令初觌者不交一辞。而爱不欲舍之而去也。然御家裁物节度。未尝不庄肃。居官任悃愊。民莫敢慢。吏亦孚感。不敢欺也。余于君情好至矣。尝谓得致身于显涂。能与金华之讲。则骨鲠谏诤。或非其长。而启沃之术。可令人主动听。若管库理狱簿牒之末。非所以处君者。呜呼以若渊源。天资近道。置诸林下。用力于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3H 页
圣门之业。则其为学。必能绍明其先休。卓为衿绅所矜式。其于世教。岂小补哉。惜乎其未究有为之志矣。余齿长五岁。相视如骨肉。老而不死。志君幽宫。自信吾笔无愧矣。铭曰。
魄之降也。还他浊界。神之升也。御彼清霄。想精英之不化。岂或随万物而俱凋。一气孔昭。窅不知其何所逍遥。铭以短些。尚欲招招。
敬叔墓志
君名礼辅。字敬叔。系延安。父曰龙臣安城郡守。祖羽朝别提。曾祖礼曹判书文肃公一相。早入仕。出为松罗道察访。至阴竹县监。今 上辛亥卒。寿六十七。葬广州斗湖酉坐原。配卞氏,辛氏,白氏皆祔。有一女卞氏出。适洪性浩。亦夭。侧出二女。取弟时辅子徵源为后。呜呼。君为心精致。善计事应接敏达。宰相多亲宠之。 显隆园迁奉时。以君效劳特 命加资。及闻其死。 上为之致悼。此可以不朽君矣。是为志。
孺人延安李氏墓志铭
孺人延安李氏。杞溪俞彦宇稚容之妻也。年三十九没。于今 上八年甲辰。葬林川松亭亥坐原。有一子一女。女稍长录其母始终行迹。属内舅秉源。请我志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3L 页
圹。始余以为孺人婉婉尔古贤媛之流。审其出言制行。懿然有读书丈夫之识。不自觉其啧啧发叹也。盖自幼从诸兄傍听诵读。略通小学,二南之书。天赋之美。所资于稽古者为多。其归俞氏。年才踰笄耳。入门过三日。主壸政御家率。众惠而能肃。洒扫庭宇。使婢仆各赋其功。秩秩有序。临下庄穆。绝无言笑。恸未得逮事舅姑。致诚享祀。饬左右澡洁执事。凡市荐献诸需。不令争价。纳酒酱笾豆。必躬亲不以人。将事之时。观者咨嗟。谓其祭如在也。夫党属尊者体遗意。务尽惠养。由是一门恩义通融。无不得其欢心。小姑最幼弱。护视若不保。见有过。垂泣而诲之。其训子女。爱而尚严。女尝与庶从姊学谚。慧悟不及于女。女有夸色。孺人叱曰。矜己蔑人。男子犹病。况妇女乎。邻家失火。女年八岁。随众奔视。举古伯姬事。戒重恃其身。见孺子怒家仆施罚。孺人不悦曰。可罪矣。盍少待严君还。不然则宜告我。事亲者自擅。非道也。孺人善病。𥠧容谋求执巾栉者。人或言易成家乱。孺人曰。是在主母贤否。奈何令君子守一病妻。其器量通达类此。孺人积岁离亲。夜辄枕泪涟如。稚容欲率家捲还都下。则孺人不乐闻。劝守田园世居之业。此又智虑深远。非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4H 页
簪珥凡情所可及者。呜乎。使其年能得寿。耇充阐德性。可作闺閤仪表。以补 圣代之风化。而惜其短命死矣。孺人父曰。商辅。吾族兄也。余窃伤孺人之非男。门祚衰也。先系月沙,玄洲。两世光显。高祖讳有相。弘文应教。祖讳硕臣。官修撰。妣赵氏。府使奎彬女。稚容市南文忠先生棨之曾孙。副护军胄基之子。孺人一男汉宾。方业文。女婿朴宗翊。铭曰。
幽閒淑慎之资。庄重老成之言。敦亲而罄悃愊。爱物而施仁恩。此则人或可能。志亦不尽云。惟其顺夫教子。哲于识而合乎道。若有会于家法之渊源。所以持门户眷后事烱烱。至死顾托其勤。徽音令闻。无愧为妇于市翁诗礼之门。
郑圣与墓志铭
故友郑君圣与。余尝邂逅金山邑中。岭南素号邹鲁乡。数百年党习陷溺。人非复旧俗。然其有趍向得正。不失故家风。如圣与者岂易遇哉。接其人恢疏气格。若有所相契者。余再为邻宰。前后几五六年。圣与不肯出入官府。以是促膝含杯酒仅一二数也。君以余同年生。精力较健。遽卒于今 上乙巳。享年六十九。余至今无恙。以八耋秃笔志其圹。俛仰流涕。悲可已乎。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4L 页
君讳师沂。系延日。以高丽直臣郑袭明为先。五六传而圃隐文忠公为君傍祖。家世远有所来矣。 世宗朝有讳从韶。弘文馆校理。与成公三问同登重试。其舅李甫钦。以顺兴府使谋复 庄陵。檄文出于其手。甫钦被杀。公亦坐废。生子讳以侨文科吏曹佐郎。自是簪缨相继。至讳维城。娶李玉山瑀女。栗谷之弟也。曾祖讳震卿。成均生员。祖讳璞。早世。父讳万容。自号惧庵。有士林之望。君孝友成性。谨于礼法。其为行坦直敦实。在家处乡。人无所怨恶。虽异趣不悦者。终无不感服。归之以长德。贫不营产。生业萧然。而喜宾客无倦。无亲疏来必淹留。留必尽欢而去也。飨先尽诚。斋沭奠献。至老不懈。闺门制训。饬子侄辈。不具衣冠。夜不张烛。则无敢入内。愤世之风习趍利。或有语及殖货。则大言峻责。晚年扁其堂曰无竞。可知其所存冲恬也。渼湖金伯春先生。尝来访其居。特书圃老家庭栗翁渊源八大字以赠之。其期与之深。又如此矣。墓在金山都西黑石洞亥坐之原。从先兆也。配恩津宋氏。通德郎必咸之女。祖曰监后夏明。生长法家。妇德咸备。先二十年没。寿四十八。祔左如礼。有三子二女。男长馣。出为人后。仲𩡘。季馦文科。今 明陵别检。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5H 页
女长适李在夏。次适李寅奎。馣一子幼。三女婿申箕应,慎性焕,权服夏也。𩡘有二子二女。全景寿其婿。馀幼。馦一子一女亦幼。嗟乎。立身扬名。欲门户光显。恒人之大情。况居草野。抱才虚老。宁无不得志之恨。君则一生深藏。与世若相忘也。惟率族课子保守先业。优游林壑。能致宽乐令终之福。岂不懿哉。顾余未免蹩𨇨于风尘者。视圣与终身不受垢染。果何如也。铭曰。
丘樊日月。亲戚琴书。守素养静。偃仰自如。世间荣名。云过太虚。归嬴于后。晚禄攸储。
净轩柳公墓志铭
士之为才。最于文学见之。自孔门诸子。所称亦不多人。然彼得圣人为师。足以自乐。区区禄位。奚为其人重轻。至若后世操觚墨者。劬学绩文。不得一试其业。往往老死蓬荜。终于世之所不知。吾为净轩柳公光天。未尝不读其文而流涕也。公字士元。其先晋州人也。崛起于故家零替之馀。从事儒术。弱冠请业于我祖考芝村先生。悉闻存心饬身之要。步趍端恭。辞气蔼如也。早举司马。益究经训。蚤夜不懈。蓄之既博。发于笔下者。不惟馆阁功令众体俱能。其所著若论,策,书,牍,序,记,铭,颂之属。雅洁瞻畅。波澜演漾。宛有古作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5L 页
者之则。非俗儒寻摘藻绘者所可几及也。公少时容姿如玉雪。在众中清气袭人。见者孰不期之为銮坡金闺之材。而未释其褐。蕴而无施。岂非命哉。公与我伯氏交好莫逆也。余自失伯氏。丧病游宦。居然衰老。公则俨为一乡耆耇。间就灵芝旧栖。骑牛相往还。絜壶取醉。暇则有诗督酬。风致溢发。余于是叹公声韵不竭。而自愧其莫能抗也。叩公山屋。只石田数亩而已。衡门萧然。烟火或绝。殆人所不可堪。而窃见孤淡之味如有恬愉自适者。尤见其居穷守志之弥坚也。公天性慈良。忿欲不作于思。事父母友昆季。和气满室。即在家接物。庸行细节。可推而得其馀矣。公卒于英宗癸巳二月十九日。寿七十二。配义城金氏慕斋文敬公后孙。生卒俱在己卯。合窆于先兆某向之原。生一男一女。男行裕。女适李升运。行裕生二男四女。颍皓,颍皦,李箕洪,李箕建,崔正孙,闵梓。其婿也。颍皓,颍皦。各有子女。外出不尽录。公先世自高丽判事仁庇。显寮名阀。累累不绝。直提学谦。名于 世宗朝。有子讳子偕。知敦宁府事。以孙领议政顺汀贵 赠左赞成。赞成有曾孙讳滨。吏曹判书。判书有兄副正讳潾。副正有孙曰淇。成均进士。进士与判书子都承旨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6H 页
庸谨。俱为己卯名人。六世祖霞坞先生讳𧩦。擢文科。忤李山海。官止宗簿寺正。高祖讳昌辰。宁越郡守。曾祖讳寿仁。副护军。祖讳檍。两世大耋跻寿爵。父讳世观。进士。公出为叔父世垕子。呜乎。公之生也。盛有抱负。不可谓天之无意。而从古不遇于时者。皆非坐于其才之短。则吾于公。亦奈何哉。环顾今世。知公者惟此白首一人耳。志公幽堂之任。非余而谁也。遗行美迹。固不可胜书。特举悼时惜才之恨。一篇累致意焉。九原有知。庶几犁然旨可否乎。悲哉。铭曰。
里名山榛。居在酒泉。老斯耕凿。非玩世然。值时崎岖。攻业精专。光气尚耀。满箱遗编。
参奉成公墓志铭
成公。宇柱字。雷天名。振南服久矣。余牧尚州。造其庐叙平生如旧识。造次之间。韵味有相得者。窃见其世大族众。一门分巷而居者。几数十家。而公实为其屏幪。别十年闻其讣。叹曰。成氏栋梁折矣。后十年其孤最烈千里来谒铭。余虽笃老。何忍辞乎。公生于肃宗乙未。尚为岭外大都会人士所萃。故 崇陵参奉讳尔汉。负士友望。至今称之以贤豪长者。公即其子也。倜傥有父风。早学于从叔父翠阴徵士。又从陶庵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6L 页
李文正公。入仙游洞讲学。陶庵亟称见解超迈。其为文立就千馀言。笔翰亦遒敏可观。凡大小发解多居魁。二十六。成进士。 英宗甲戌。除 庄陵参奉。丁母忧去职。自是不复仕。卒于丙申。寿六十二。公为人沈勇饶智略。卞邪正是非。不挠于利害之论。尚气义重然诺。赴人缓急若饥渴。然家居制行。笃于孝睦。宗党咸慕服。尝管兴岩院事。出力重刊同春先生遗集。俾广斯文之传。又选乡秀子弟。月朔课讲。以诱掖后进为己任。及裕昆录出。而儒林丧气莫敢言。乃使族弟岱柱抗章力辨。见抵罪无所悔也。常病儒者徒然谈性命。疏于时务。何以有为。其于古今治乱成败。积有揣摩。以至田赋军制。参究谙练。旁及医药卜筮。皆其所领悟者。以其干局识虑。脱边疆有警。畀诸御侮弭乱之任。亦可也。虽如弊州败邑绝难矫苏者。一试其剸理。则革瘼济民之功。岂彼腐儒俗吏所可及哉。无所推挽。任其落拓。堪为世道吁也。昌宁之成。高丽季时。冠冕固赫世。入我 朝义节相望。判校希周。不肯与从兄希颜同勋。坐此终身挫阏。其子世平。文科观察使。生讳漤。以栗谷高弟享俎豆。称听竹先生。生讳汝柏。力避靖社勋录。几及于祸。卒得免。生讳震升。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7H 页
毅宗殉社。与其弟震恒。设坛哭三年。自名为大明进士。生讳虎英。师事尤庵先生。守道自废。生讳大徵寔公之祖也。生六岁。作句惊人。其伯洞虚斋献徵。间世灵慧。有异人名。仲氏秋潭晚徵暨翠阴尔鸿父子。阐儒术。后学尊之。公母宋氏。以习静,野隐为祖内外。胚胎生公挺特。身未满七尺。厖厚坚确。词学才猷。绰有可措。使其逢时登庸。足以谋国底绩。而沦于草泽。无所自见。岂不恸哉。我故叙公系派。虽繁不杀者。要后人知家世渊源如此。可以得公之所以为公者矣。葬在州西坤坐之原。元配祔左。公凡再娶。男最烈。女金载显。李氏出。男最杰,最默。女朴至浩。闵氏出。庶子最谦,最廉,最俭。女朴师烱。最烈一男在中。五女。韩重维,金复淳,赵浵,申在哲,具璿。金载显子女幼。最谦一女幼。在中生三女。赵浵生四男幼。具璿一男幼。在益一子幼。记余在州时。公馀有暇。命酒赋诗。公辄占一席。登山临水。又无不周旋可乐也。存没十馀载。以余布衣遗老。滥被旷绝之 遇。官跻八座极品。尚且无恙。使公在者。必一噱于屈伸升沈之际也。铭曰。
畴昔樽俎之筵。半酣奋髯。若有悲歌慷慨之意。双鬓已皤。判与世而相违。壮图轮囷于中。宜其有未释然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7L 页
者尔。嗟乎。雷天故家之杰出。礼赋啬施。其将归咎于何地。故人作铭。思不尽于累欷。倘可谓晚途之知己。
风溪韩公墓志铭
粤自数十年来。儒门运衰。丘园瑰望。矜式人者绝不复见。圣代㫌招之列。仅一二数。吾道之孤。不亦甚乎。风溪韩公启增季牗。又不幸告终。后生章甫无所问业。儒林兴丧。不止交游私痛而已。公西原人也。以高丽太尉兰为始祖。 本朝左议政礭。清原都尉景禄。世为华阀。至祖讳构。文科礼曹参议。文章名于世。考讳重烨。进士。善文辞亦为众所推。妣李氏。父府使寅憘。吏曹判书庆徽孙女。公学语能解文字。参议公爱其英拔。期以大成。才十馀岁。进士公有所吟哢。辄从而和之。盛有步骤。于是纵观秦汉上下百家书。忘寝与食。及前后居忧服阕与伯氏。零丁持家。贪日益甚。然自是扫去词章夙好。锐意求道。报贽于陶庵李先生之门。公年二十三岁矣。先生听其讲。叹曰。其所诣。殆可谓渐滴成冻。由是弥年积学。上自唐虞洙泗。以至洛建群圣贤书。靡不究贯融会。屏居敛迹。潜用心于操存省察者。人皆见其动有则而言有物也。今 上己亥。除将作监假监役不就。寻与前监役宋焕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8H 页
并为 经筵官。旋以未经咨议。直超 经筵违格例。遂寝其 命。至己酉。疾卒于十月二十日。寿八十。当其病革。诵大学诚意正心二章。临纩长呼曰。风溪处士韩某死矣。止傍人哀泣曰。死生常也。不足悲。葬于坡州鹰岩丙坐原。元配俞氏无育。后配张氏。一男。一铉早殁。女长适李镇坤。次适宋文镛。一铉三男。滩洪,若洪,岳洪。滩洪二男一女幼。若洪有一男。李婿男幼。女适白东淳。宋婿一男三女幼。公魁颜颀容。器局峻整。始致力于功令之文。尤以四六见长。诗律虽非深嗜。有作则韵格苍健。一似陈,黄。论公者不为匡主长民之任。必华国之需也。居家。事其兄有深爱。饥饱寒暖。必先于身。哭其丧。废书忽忽。夜有枕泪。见者莫不哀之。晚颇奖率后进。一意于兴起经术。月聚乡士友少年课讲。依白鹿洞规。务为反躬实践。其耋年诚力。足以感人也。最尊尤庵先生。于其言议激昂。人或疑过节。公奋曰。尤翁所以为尤翁。寔在此。顾今时势宜益致高山之慕。其秉心立论如此。文庵李侍郎宜哲。鹤浦李处士普谦。最公得意友也。文庵作仪礼训解朱书劄疑后语。鹤浦撰家礼篡义。公与二公考證辨难。卒皆成书。亦嘉惠学者之意也。余于公五十年旧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8L 页
面。适作宰河上。频过公坡山侨居。茅檐土锉。烟火多绝。人所不可堪也。而独无几微见于色。其于辞受一芥。不苟取也。公居常论道学。病其务淹博者归于汎滥。专持养者偏于枯燥。其言平正得当。若公博约节度。可即此而知也。不佞尝论公禽兽五常之说。见有未契。争辨之际。或继之以谑。公又失笑而罢者数矣。居然谷燧七改。以余后死志公之墓。何以禁老泪涟如也。铭曰。
学莫先乎窒欲。行须见乎处困。澹襟持介。夷色为逊。非直禀特。自克功建。藜藿是甘。文绣亦溷。凡人有操。视穷孰遁。破屋曲肱。独能无闷。眉端舒气。神偕而健。维洛维闽。终身典宪。循道归化。宁有馀恨。铭阐其蕴。要后人劝。
益宁君墓志铭
吾祖父芝村文简公。与故全城公子。同为西华李相国外孙。全城嗣子益宁君讳梯。忠信峻茂。俨有大人之度。不佞胜冠。从先人数三获拜。窃见居处虽华屋。左右器用朴素。被服犹儒士。公是 王子靖孝公曾孙。以朗原君为祖。朗原雅好文墨习礼法。尤庵宋先生盛有记述。余于是始信公克继家范。终始令誉。有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9H 页
非诸宗所可及者。公字云路。生于 肃宗壬戌。年十五。初授益宁守。自明善兼厨院提举。升都正封君。拜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宗亲府刊进 肃庙御笔。以劳又加资兼都总管。 景庙礼陟。为魂殿代奠官。特授从一品。四十五。进阶兴禄极品。明年差冬至正使。丁父忧服阕。兼总管。辛亥又拜谢恩使。疾剧封章辞使命。未及承 批。卒于正寝。十月十七日也。寿仅五十。讣闻震悼。若曰。念全城守陵之功。两子益阳先没。益宁独存。未知疾笃。遽闻其逝辞使而未及报。其疏在傍。尤可恻伤。凡丧庀。令该曹举行。越壬子正月。归葬于杨州治东天宝山朗原君兆左某向之原。前配汉阳赵氏。县监镇周之女。早世不育。与公同茔。公平居凝静质直。待人接物。一以谦逊。未见有疾言遽色。早失所恃。常为终身痛。讳日之哭。哀动傍人。逮全城丧。年位已高。居丧极谨。虽病馈奠不躬行则不自安也。一弟益阳君出后季父。异室而居。一日不相见。则不能堪。无故则昕夕相聚怡怡如也。一妹嫁而早殁。全城公爱少女。欲析与湖南庄土。先公丧毕。或谓先意轸其生前。既死无育。何乃尔也。公竟封其券而属舅家。庶少妹有先公钟情者所置别馆园池栋宇颇宽敞。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09L 页
及公孤露体遗意。以其宅付之并与平日所御什物库庾。悉归诸庶妹。未过数年。尽破其业。公又分廪制产。卖其家。则又为之买舍。顾恤无间断。天性笃于追远。别设一厨。凡所需皆备。以至床席笾豆。莫不亲加规画。享祀仪节。参考诸贤论说。成一册手书贻子孙。俾传守勿失。闻人死丧困窭。不问亲疏而周施如不及。居恒杜门。虽所素亲厚者。见其贵显。一皆谢之。爱蓄书画。遇会心人。披玩墨戏。尽意题品。欢然终夕。酒户宽。不辞酬酢取醉。晚生二子。训敕甚严曰。爱而不教。兽育之也。为置书室。邀塾师课之。戒宾加冠。一依古礼。以故胤子修撰君。词赋阐名。擢魁第。出入名涂。当世盛望。已见其有家庭所受矣。窃惟朗原公。德尊名高。有六丈夫子多跻崇品。而公与季氏同极秩。时则全城无恙也。每当朝谒。父子三人。珂笏烂然盈路。世称为天潢名家。他宗莫敢望焉。朗原尝扁其堂曰最乐。贻后之谟。可追挹也。公志尚风义。固可谓不负其先。而迹其孝友俭慎。亦岂非渊源之有启发也。呜乎懿哉。公后配郡夫人广州安氏。通德郎晚泰之女。生二男。长曰明焕。即修撰君。不幸阨年未究。次晶焕。缮工副正。侧出男晋焕。守门将。昭焕。修撰前娶生二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0H 页
女适赵学温,金星灿。子素府使。次青进士。女适金履溥。副正继子载。素生一男二女。男行九生员。女适金可淳,徐有冕。青继子惟九。赵学温继子载禧。金星灿子猷远,啚远,鸣远。女适朴来鼎。晋焕一男田。一女金永勖。昭焕一男畬。二女张锡龙,南履平,沈彝贤。金履溥二婿。李在文,柳孝建。载一男成九。婿金箕懋。田婿宋闵渊。畬男福九。婿元木。行九生一女。继子幼。成九男女并幼。自余哭公如昨日事。屈指以计。奄踰五纪。两家人事无异桑海。念先人旧谊。尚不敢忘也。顾今宗英零替。班联殆不备员。如公荣禄之隆。何其盛际也。府使以为故家亲懿。惟我在世。幽志之托。非为能文。只记其实。庶得信后。其言甚切。遂不得牢辞。铭曰。
显显靖孝。 昭敬别子。朗原承之。好礼爱士。公以冢嗣。一绳祖揆。嶷尔风姿。确乎操履。苟能用我。材足称位。邦制从古。不任以事。肆其自污。狗马是侈。独背众好。励趾先美。荷沼有阁。画厨庋觯。门庭如水。课子经史。无忮无求。永言其祉。典刑既邈。风流孰跂。公私恫长。纳铭于隧。
县监李公墓志铭
夫士平居。博于学而惇于行。或骛高旷尚意气。标望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0L 页
之峻。多在于此。然措之于事。鲜见有可用。儒者之务。岂徒然哉。吾友李公奎亮晦之。系出韩山。丽末牧隐之后也。父 懿陵参奉讳思重。有盛名众推。经纶之蕴。阨年未究。公其第二子也。自幼读书。遍长于综察事务。类能中窾。长者皆期以需世之具。容貌清癯如枯木。在众中酬酢迭起。若无闻及。叩之则谈滚滚。酌古今别是非。善烛人情物态。揣摩无错。以至邦制时务吏术民产。瞭然若身履而手熟。嗟呼。聪明材识。天赋若有为矣。纵未得委蛇廊庙赞襄昭明之治。处以藩牧。犹可少展其才。乃其垂老所试。只一小县。以其所畜。卒不能究其用。坎𡓔穷乡以没身。呜呼。此非命欤。公高祖平安道观察使讳泰渊。曾祖江原道观察使讳万稷。祖讳秀辅敦宁府都正。公生于 景宗癸卯。五十五筮仕。缮工监役。升拜掌乐主簿。转司宪府监察。出为同福县监。由训局郎。大归公山故居。以今 上壬子六月初九日卒。配宜宁南氏。同敦宁汉纪之女。太学士䨓渊公之妹。孝敬端淑。咸有妇道。壸范夙著。为六亲所称。公就木后。不食下从。寔同月二十八日也。 朝家特㫌烈女门。合窆公州桃洞亥坐原。一子文载。三女长适沈能禧。次适南鼎来。次适洪秉均。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1H 页
文载男幼。申友善其婿也。公早孤。事母笃孝。年衰善居丧。月朔上冢。无骑则徒步。傍人谓七十之年。何乃尔也。辄泫然曰。吾为省扫无馀日也。伯氏早世。公痛若无身。亨先抚孤尽其诚。毫发无遗。至若安于处穷。操履恬简。明于见事。智虑弘远。此又公之大略耳。余于公伯仲间。少时游也。独至今在世。存没之悲。何忍泚笔。惟公学勤于身。行尽其则。实心实用自持。终始如一。于以为政。何所不宜。而半生落拓。不得其用。是识者之恨也。抆涕而为之。铭曰。
公尝言世谓南䨓渊。政事逊于文章。观其论赈一书。何其为说之综详。我则曷云庶几兮。承家训于经世之方。均是升沉用无地兮。每对南公交谑而相伤。偃豫章于耸壑。凋崇兰于蕴香。理畴昔之攸闻。沾余襟之琅琅。纳铭墓门。怀德音而不忘。
判书柳公墓志铭
柳生鼎养。以其先尚书墓志属我。谢以年过八十久绝笔砚之役。则曰。不记来吊时。已诺于言者乎。藉是为托。今不可他图。余遂惕然兴怀。按状而叙之。公讳戆。字直甫。其先全州人。入 我朝。传世燀赫。大司谏轩。舍人堪。名节相承。兵曹参判讳永立。全罗监司。讳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1L 页
穑。官位益显。蔚为名家。曾祖讳世颜。 赠吏曹参议。祖讳完。 孝陵参奉。父讳谦明。弘文修撰。忠直谠谔。廷中推之。 赠吏曹判书。公生而俊茂有气。二岁。失恃。十三。丁父忧。事伯氏如父。未几伯氏内外俱没于疠。公孑然持家。烟火屡绝。尚能别储薄亩所穫。用备先兄子女婚姻之资。稚年智虑老成已如此。出入陶庵李先生门。蚤夜劬学。观稼必携卷。出而骑马则书诸扇而暗诵。文词大进。笔法又逼古。三十一。擢庭试文科。明年察访栗峰。又明年为承政院注书。丙子。自骑省郎。拜司宪府持平。会申徵士暻疏请其外祖朴文纯公世采啜享圣庙。公抗言从祀重典。有士林公议。非为子孙者所敢干也。宜罢其职。又论崔载兴滥居抄选。丑慝狼藉。请削其选。于是士论翕然。而 英宗尝特跻朴文纯。意欲调剂时象。载兴亦故相奎瑞孙。故 上又疑之。以计出伐异。 天怒转加。命公永刊仕版。勿拟侍从望。载兴后竟坐逆律。当公被讉。尹蓍东,徐迥修诸台。匡救甚力。坐枳亦十年。公则藜杖草履。放浪山水间而已。名登弘录。则 上又亟命削荐。乙未始险吏曹佐郎。又授宁海府使。归田二十年。除目初下。人莫不相贺。今 上即位。以副修撰兼中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2H 页
学教授。旋升同副承旨。夜对讲近思录。 上嘉其善奏解。褒赐四书广注二十册曰。惟尔经术。可看此书。出为东莱府使。 上谕之曰。相识未久。相信则深。其往厘之。公受命感泣。弹诚苏瘼。其于制敌固圉之道与夫军伍饷谷。事无巨细。凡有关于边门之防者。疏列万馀言。一皆嘉纳。明年递拜兵曹参议。移大司谏。时鞠狱继起。贼臣洪麟汉,郑厚谦等。挟粤援图遏 东宫代理。一似耇恒之力沮于辛丑者。公深感先大夫惩讨时事。担为己任。凡居三朔。八疏二十启。沥尽腔血无遗蕴。 上辄叹曰。近日台阁非不言。而爱君无隐。予于柳某见之。适值雷异。拜章陈戒。多及衮阙终惓惓于懋典学諴小民之道焉。先是 景宗实录一任霄小擅弄。贸乱幻惑。未可传信。公请改修之。又言壬寅诬狱。贼辉辈倡议。驰奏燕京。其书必留彼中。乞走使价削去奏本。是皆半朝所恶闻。公能言之。除大司成。疏请月三设讲复旧规。时与诸生登碧松亭。设小酌赋诗。弦诵蔚兴。又兼实录修撰官,备局副提举极选也。寻自刑曹参议移礼曹。改吏曹参议。朝参 纶音下而制民产为王政之首。缮戎生财。专系人才。公应旨封章。民忧兵弊。滚滚千馀言。本末殚尽。观者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2L 页
伟之。俄升嘉善。拜刑曹参判兼任备局有司。以公事迟滞被削。叙拜都承旨。微眚坐罢。江界府使缺。 上顾左右曰。此邑可苏者。惟柳某耳。公既赴。见古者三万馀户。今不满万。实由蔘供数多也。乃取官所用大称投诸火。从前剥民而肥官者。无不蠲免。未数月逃民大集。台臣李命勋劾公甚憯。 上斥之。留其章不下。经岁获递。除安边府使不赴。初贼臣洪国荣 上在东宫时。以有翼护之力。为厚谦等所嫉。宋德相自山林承 召。皆公所相熟也。至是李明济,李羽晋迭投疏斥公为德相,乐纯之党。乐纯国荣之叔也。公始焉合力讨贼。只为共奖王室也。乐纯固在相职。毕竟国荣诱引德相。暗逞凶图者。何与于公。而言者勤驱于党。亦非国人之所服也。 上临筵痛辨曰。所以为罪。不过曰相亲。在其时。孰不求见德相。况乐纯何曾有可执为案者。公屏处七八年。至戊申。 特旨授同中枢兼副揔管。又授刑曹参判。面谕曰。往事直是桑海。予必欲一用。顾今民俗日渝。任怨举职。毋负予意。居数年都下惮戢。复拜都承旨兼管筹司。历兵曹参判,汉城左尹。还大司成。提举掌乐院,司导寺,典牲署。辛亥秋。分司江都。翌年以税船致败罢归。癸丑。 特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3H 页
升资宪知中枢府事。入耆社知,敦宁府事。拜汉城判尹,工曹判书,知春秋馆,义禁府事,都揔管。甲寅十月二十四日。考终于京第。享年七十二。葬于南阳紫阳洞负癸之原。夫人黄氏。参奉尚耇之女。忠烈公一皓玄孙。一男即鼎养。生二子。曰𧩵。曰善。三女。长适李永禧。次适李璜佥正。次适金取根。曰宪述,洪奭周注书。长女出也。曰祖植,箕植,奎植。次女出也。曰炳益,炳尹,炳奭。三女出也。公长身魁颜。器局足兼数人。裁物处事。一切峻直。亦不失温厚平夷之意。自在少时。志尚不碌碌。守约耐苦。无求于人。奉先敦亲。尽其诚之所到。事君最重名义。见有罔上护贼者。愤不自胜。疏语忼激。至欲糜死者之骨。剚生者之肚。闻者竦动。排邪扶正如嗜欲然。以故于悯忠奖节。乐与其事。任公徵夏之岁久得雪。公力为多。至于宫人之为 先朝立慬者。访其族而廪之饶署。若此者岂非发于天性也哉。通籍四十有二年。前后废处者垂三十载。退而杜门书史。未见有几微忧愁。进而齿秩俱高。而服食起居依故。是布素之气。方其众镝交起。人莫敢捡拟于除拜。我 圣上昭释收召。全其终始视遇。固可谓旷世恩造。而亦公忠悃义节。亶由平昔结知有非馀人所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3L 页
敢窥者。呜呼。其君臣之际也。吾先大谏与公先君。同时立朝。世称为管鲍之契。顾不肖朝暮垂死。何敢忘此。志公之墓。重为之抆涕。铭曰。
有嶷其仪。有毅其守。家庭之袭。廊庙之具。廿年癈踪。一朝 殊遇。逆讧方棘。身非己有。张目击寇。豸峨在首。凡助我者。信其卫主。旁营私窟。暗逞不轨。非所逆睹。其蜮其鬼。彼实不谅。宁为公累。情伪辨晢。明明我后。恩谕涣发。如烛照窦。秋官国子。筹边提乐。最其久叨。银台首席。卿月骎高。肃灵寿阁。来汝宠汝。勉卒励翼。臣非敢疏。就列无力。耋至用短。临 筵致惜。观公寸心。所徇惟国。沉沉九泉。炳有馀赤。镌辞纳竁。质神无忒。
同中枢李公墓志铭
公讳齐杉。字秀而。吾门长老也。行孚于宗。望尊于乡。年八十八。考终于第。人至今称为一代耆哲。我李籍延安者。咸祖唐中郎将茂。自丽朝判少府监贤吕。累世冠冕。有讳宗茂。为我朝工曹典书。至樗轩文康公讳石亨。官判中枢府事。延城府院君。生子讳浑。文科司宪府掌令。公其七世孙也。高祖讳麟瑞。当光海盭伦。晦迹终老于忠州之壶溪。连除谷城,义兴县监不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4H 页
就。特 赠执义。曾祖讳桦。 赠司仆寺正。祖讳时烈。赠左承旨。父讳道基。 赠户曹参判。三世貤赠以公寿秩推恩也。公生于 肃宗丙寅。才学语能知事亲之节。稍长读书。殆忘寝食。始参判公有隐德懿行。素善寒水权先生,丈岩郑相国。被其诩与。公既早孤。母夫人柳氏。以女士称。从而申戒曰。居丧母毁。从师学问。不以寡妇子见讥。则可慰吾生矣。公由是感奋。服阕就学于寒水。又从丈岩请业。一事两门。终始无贰。寒水先生嘉其笃志。名其斋惜阴。亟称之曰。李君真美质。寒水尝同丈岩赴华阳 皇庙享事。公辄从之。与乡饮酒礼。同门诸公若韩南塘,李巍岩,尹屏溪莫不倾心相契。以故名闻于士友甚盛。公词藻蔚然。夙阐才名。应举非所好也。然勉从亲意。凡大小七八发解。晚取 景庙进士。 英宗辛巳。除寝郎。或劝公出任。公笑谢之。至年八十。升资授佥知中枢府事。庚寅晋秩除同知中枢府事。间有 恩赐便蕃。公拜馈泣曰。我无尺寸之劳。而徒费庖廪之养。将何以啚报万一乎。癸巳五月初八日。微不平。招长侄光辅。命书初终诸具。书讫。又呼写曰。穷儒送终。此亦足矣。慎勿加念也。无一言及他事。悠然而逝。闻者咸嗟惜曰。无复厚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4L 页
德长者矣。葬在村西文壮洞戌坐之原。前夫人文化柳氏学生梦锡之女无育。没于辛卯九月初七日。后夫人清风金氏。学生载之女。卒于乙亥三月初八日。夫人配德而四十二年。不使丈夫治家产。秉壸政无惮勤劳。闺门之内肃如也。有三男。羲辅进士。成辅出为季父后。敬辅。羲辅二男一女。遇源,进源。女适申在大。后娶生四女。宋焕智,徐膺修,郑在几,崔显絅,即其婿也。成辅二男一女。有源,在源。女适鱼用贞。敬辅生三男二女。东源,甲源,奎源。女适洪时荣,李孝溥。遇源三娶生二男一女皆幼。进源生二男二女。若秀。次幼。女适李福烈。次幼。有源生四男二女。得秀,学秀,觉秀,宅秀。女适郭林羽。次幼。在源生二男三女。民秀,取秀。馀幼。东源生三男一女。皆幼。得秀生三男一女。皆幼。民秀生一男。内外曾玄揔五十馀人。多不尽录。公天姿礼伟。生质浑厚。燕居无惰慢之气。对宾友绝谐谑也。事亲奉先。礼容无愆。兄弟之爱。特绝于人。伯氏棣堂公教导有力。联床共被。未尝暂相离。一街之内。墙屋相连。各具甘旨。相率侍饭。退而交修。和气蔼如。于是慈颜在堂弥康。乡邑闻者。争归福庆。及其同气凋谢。公亦孑然无意于世。唯沉潜经训七十年。温绎群言。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5H 页
参考师旨。务用自娱。其于义利之辨。危微之说。多所玩索。会于心者。神精不衰。视听如少壮也。常戒子侄曰。布衣疏食。是所甘也。千禄之言。慎勿出口。有时扶杖跻棣堂旧居曰。虽欲复事天伦之乐。其可得乎。属年望九。丧馀将事。三日不御肉。先墓在五里许。逮登八耋。不能随意汛扫。则定以岁一度担舁一行展拜。呜呼。公慕先之孝。既耄犹如是。其少时可知也。居家教诲治身操履之谨。其大致已可徵。则庸行细节。皆可略也。不佞后生也。西南异居。终未得操几杖而请教。今因志墓。备阅遗事。窃有所悼慨者。养性修业。虽不自居于岩穴高蹈。以其地望才学。何所让于当时㫌招之列。而一未试用。终于湮灭。特见寿考之祥。祚胤之昌。将使门户增大。其庶几恺悌君子求福不回者。亦盛矣哉。铭曰。
故家胄阀。衡门薖轴。夙从师友。寒水丈岩。堂宇肃肃。是谁遗矩。载薰载陶。闻见弘博。焕乎宗绪。溯诸洛闽。如接函席。会以心契。愤典光阴。丘园执躅。敛我经济。轩驷何荣。草衣何薄。久矣忘世。倘来天爵。纯嘏皇锡。黄耇之休。子孙男女。充堂盈屋。百禄其酬。乡塾靡宗。焉所仪式。嗟尔后学。永怀风范。一丘幽宅。昭铭于石。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5L 页
金浦郡守李公墓志铭
自余哭李友子容。数十年未尝忘于心。少时文学交游。岂无髦俊。而若夫天赋之美。表里淳洁。敦伦好善。子容有焉。始余见子容丱角时。容姿粹然。举止纾重。眉宇之间。蔼乎祥顺之气也。目击而意相契。余则长三岁。自视若不及也。子容既壮。而其业日进。所共笔砚者。闻士名彦。磨砻为多。虽闭门务沉晦。而文彩莫可掩也。常谓子容逢时一阐。置诸玉佩黼黻之列。雍容揖让。可以备顾问而赞吁谟。骎骎然进居崇高之位也无疑矣。区区郡县之吏。初非所以待子容者。而毕竟中身止于循良之称。嗟呼。是安足以铭子容之墓哉。子容其名复圭。 穆陵王子顺和君讳𤣰。五代孙也。高祖海安君讳亿。曾祖瀛昌君讳沈。祖砺山君讳枋。父讳益熺。早世不仕。母朴氏。章翼公师益女。伯父 明陵参奉讳益焕无子。子容出为其后。自幼寡言笑不嬉戏。气味老成。人多谓肖其外翁章翼公。从祖砺原公子避疾来寓。一日设管弦。观者堵立。子容年方垂髫。退坐不辍读。众皆异之。藻思骤茂。十二岁能作殿策。章翼公取见啧啧称善。子容生于贵介。离宗籍不远。其志未尝不急于显扬。晚取司马。屡困场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6H 页
屋而愈不自懈。率其弟承旨君。夙夜不暂舍课诲甚督。得至成立。亦其力也。初仕 懿陵参奉。改济用奉事。升拜尚瑞院直长。迁北部都事,工曹,刑曹佐郎。复判济用监。出为黄涧县监。为治一主悃愊。值岁连歉。至诚区划。俾民无捐瘠。因事忤方伯递归。久之。由司宰监主簿。除金浦郡守。居三年。吏民爱戴如父母。及投绂。一邑髫白聚诉营门请留不得。还第疾浸剧。自知不能起。却药不服。招诀诸子女。索纸笔书一绝曰。生而必有死。来者讵无归。青山白云里。处处月满矶。神气整暇。手正席更卧。恬然而逝。即 英宗癸巳十月一日也。享年五十四。永窆于杨州接洞先茔坐亥之原。元配光山金氏。知中枢府事镇东之女。先没与公墓合祔。继配全州柳氏。通德郎光锡女。后公十七年没。权厝于公墓下。元配生一男二女。男钟淑县监。女适金鲁性,徐有谷。钟穆,钟晢。柳氏出也。县监二子文沼,兴沼。子容孝友出人。母夫人尝遘疾。晨兴沐浴。入家庙祝以身代。数十日如一日。幸得瘳。所后有一姊。析产既饶。而家窘日甚。又欲得庄土。立许无难色。其享先也吉蠲尽诚。不以笾豆礼约而芬苾有增损。与祭者无不感叹。平居绝不言人长短。至论党目源
礼墅集卷之十一 第 516L 页
流淑慝之辨。分解瞭如。独讱于言耳。天性恬澹。晚年不乐于仕。经营结庐于林泉之滨。兄弟团聚。庶几优游毕命。其计卒不能就。而平生志尚。临绝之咏。即其所归矣。观者可想像其为人也乎。余以旧友。独至今在。流涕为铭。铭曰。
青山白云。英魂所在。水流花发。尘劫自改。朗月传神。无处不矶。我非至人。悼子永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