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墅集卷之六
礼墅集卷之六 第 x 页
礼墅集卷之六
 疏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08H 页
辞同副承旨疏(戊申秋)
伏以臣一常荫耳。以质则樗栎之散也。以齿则犬马之冗也。成一老洫。无所自树。朽癃跧蛰。万念灰冷。惟是十数年前出入桂坊。昵侍 胄筵。为臣平生至荣。每一回忆。如隔前生。向于臣子入 侍时。 存问微喘。 德音郑重。阖门惶感。至今庄诵。不意 渊衷垂记。逾久逾挚。银台 特擢之命。忽下于伶麾陛立之际。拔诸泥涂。升之云霄。格外 恩造。旷绝古今。 天牌初降。班联皆惊。感激严畏。颠倒趍承。乃以粪土之贱。骤近 日月之光。前席 恩言。首及先故臣。以首顿地。疑若梦寐。委蛇迩列。倏已三十有馀日。 宠谕特轸于旧物。 视遇殆同于家人。奏对之疏猥而辄赐宽假。职务之抛旷而 曲加庇覆。或 许以摆脱院规。或使之退息私次。 隆恩异眷。多是夙夜诸僚之所未曾得。身被 宠光。口诵 德音。醉潋滟之 恩波。擎便蕃之殊锡。每自公退。与宗族邻里誇耀 圣泽。感极而涕。不知死所。而残龄垂尽。啚酬无阶。则又未尝不悽然而自伤也。噫。臣之所遭遇。罔非先荫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08L 页
之所暨。而职名既系匪分。年限又有公格。廉防所关。岂容蹲仍。而始缘感结之忱。未敢牢辞。终承 慰勉之勤。不忍便诀。陪扈之班。起居之辰。节次牵连。迄至于玆矣。中间屡烦 牌召。违傲是惧。亦不免迟徊淟涊。则臣诚自愧。人谓斯何。今则义分粗伸矣。筋力已殚矣。名器久玷。不可以若固有也。讥议易集。又不容恬然视也。顾臣去就。复虽欲不犯逋慢之诛。其何可得哉。又自昨日班退之后。重触寒感。劳瘁之馀。症形忒苦。委顿床席。蠢动无望。玆敢不避猥越。略具短吁。仰烦 崇严之听。伏乞 圣上天地父母。念臣感祝之忱。 察臣疾痛之呼。 亟递臣职。以安私分。不胜幸甚。呜呼。此生此世。报 德何由。结草之愿。惟期他日。临疏涕陨。不知所云。臣无任屏营祈恳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一出不可复入。尔其勿辞察职。
辞工曹判书疏(辛亥)
伏以臣自承岁首 超擢之旨。震悸惝恍。不知所措。而及奉 恩言。特申优老之礼。继受 宠锡。更侈惠养之 渥。米帛交辉。部郎临存。光荣所被。闾里惊耸。顾此蝼蚁之微。犬马之齿。何足以上烦 至尊之俯轸。而 隆私旷典。愈往愈挚。至此之极哉。臣以首顿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09H 页
地。老泪横落。窃自惟 圣恩如天。糜粉难酬。馀景垂尽。报效无阶。一念悼叹。耿结方寸。只有中夜吞咽而已。不自意冬官 新命。又下于梦寐之外。臣一倍悚恧。实欲趱地以入。而不可得也。适值 动驾。陪扈为重。颠倒出膺。若不知耻。人所嗤点。其尤何如也。臣本孤寒。迹又疏贱。分外荣名。岂臣平昔之所敢期。而粤自戊申秋。谬蒙 特达之眷。节次推擢。以至于今。则其间岁月。殆不满三十朔矣。历数 朝端。未有如臣之骤躐。非科目而跻正卿。亦未有如臣之最滥者。虽圣明曲加甄拔。谓是寿域中一物。 纡以荣衔。假之殊私。而顾其班品。则八座之峻也。论其职任。则一曹之长也。臣虽不肖。自知则审。亦将何所藉而安于冒据也哉。夫福过而灾。亢极而悔。理数之所必然者。而尚属臣一身事。臣以朝暮之人。岂有所怵顾于招损忌盈之戒乎。此臣之所不暇言也。引年谢事。即人臣之常经。而臣之叨荣。已在于年至之后。所以自效者。及此一息之尚存。强策奔走。粗伸尽悴之义而已。又何可以廉隅为解。筋力为难。猥自拟于士大夫进退之制乎。此臣之所不敢言也。只是朽材高爵。不称于励世磨钝之地。出入班行。腼然为 朝廷间一赘疣矣。以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09L 页
臣之故而重玷名器。贻羞同列。则是臣不能报 洪恩之万一。而反足以累 清朝之治。臣虽灭死。亦何以赎其罪哉。臣之夙夜所大惧者。亶在于此。玆不避僭越之诛。敢陈肝膈之恳。伏乞 圣慈 俯谅危悃。亟 赐镌改。俾得以散秩优游。颂祝以卒生成之 泽。十万幸甚。臣不任受 恩。感刻涕泣。颙俟之至。
政府请罢后。引咎疏。
伏以三阳回泰。百禄鼎臻。 殿宫之宝筹弥隆。 元子之睿学日就。臣民庆祝。率土惟均。顾臣百无肖似。滥跻崇秩。静思十年来所被 洪造。蔑有一分报答。而每因眚疣。辄烦 圣上随加庇覆。俾全终始。居常攒祝。何日敢弭。而至于岁首所下 传教。特推锡类之仁。纡以惠养之泽。殊私异眷。迥出寻常。高天厚地。此生难酬。手捧 恩言。以首顿地。自然感泪沾眶。惟期子子孙孙无忘雀蛇之报而已。臣日昨以故判敦宁李澧妻姜氏旌节事。至有庙堂之论勘。臣于此怵焉惊悚。殆不知措躬之所也。臣本疏迂。重以耄及神昏。骤见通文。循例署送。初未料本家事体至为严重。乌头赤脚。不当拟议乎其门。此岂非迷谬之甚者乎。妄犯不审之失。自速讉罢之请。 圣度含容。不加邮罚。曲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0H 页
费 辞教。特令分拣。臣念咎含恩。益不胜踧踖之至。终何敢以倖逭为荣。不思所以自处也哉。际岁新旧。连值斋日。今始略陈引咎之义。猥越渎挠。尤无所逃罪。伏乞 圣明亟赐勘处。以重公格。以安贱分。臣无任悚懔踧踖之至。
答曰。省疏具悉。两老回卺。二子顶玉。地上仙之 褒。于卿亦云。卿其勿辞行公。
礼墅集卷之六
 序
  
渼湖金公六十一岁寿序
士之于学。贵夫寿耳。苟无其寿。学不可以成也。夫子生知。若不待乎年。其自序进德。十五至三十四十所谓立而不惑者。率以十年计。而由五十以及六十。所造愈妙。卒之七十而极焉。苟其年未至乎是。知命也耳顺也不踰矩也。倘亦未可以言欤。夫子圣也。不可尚已。自大贤以下。其造道浅深。不能不随其年而见焉。呜呼。人不可以无年如是夫。祭酒金先生。今年六十一岁。先生豪杰士也。天之拟斯道者也。方其少也。门户华谧。其蜚英昌辰。顾无难已。独慕古修辞。纵横钜丽。视世之功利荣名。无足以夺其好。逮罹家难。一以僇人自居。反求六经。欨心委已。以为孟氏得夫子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0L 页
之传。读其书嗜如刍豢。若将绍述雄辩。力扫当世诐遁。于是扩仁养气之乐。老而弥深。欲易其毫。骋墨嬉蕲。以鸣一代者。又不能矣。是故玩索天人。淹涵博大。洞纷纶掔要眇。譬之江海之洸洋。而日月所腾。玑珠所散。玲珑炫焜。往往眦触而睛眩。若其气像之嶷然。精确特立。殆高山巨壑之不可攀也。当先生强壮之日。标望早著。不幸窜伏嵁岩。抆血忍冤。以生为苦者久矣。其得全保于困阨忧悸。实亦所未尝自期。又况踰艾而且耆者乎。及今世运循环。 圣主侧席。薄轮束帛。召先生甚勤。荐绅大夫。四方布韦之徒。皆将以先生去就。占世道治乱。何其盛也。盖先生志于学。去始为四十年。其充养者固已厚。而其进诣之日新。亦有所自知者乎。由是而七十八十。以至于百岁。其能益臻昭朗。不知老之至者。庶在是矣。然则今先生六十之寿。非先生寿。即天所以寿斯道也。或者惜先生深居不出。未有经济之施。向使先生进为于世。称为名公卿而止耳。所以阐宣幽妙。启迪后来。揭正学捍邪说。凡可久而可长者。于经济孰多焉。腊之小晦。为先生晬日。不佞略为祷寿之辞。以侑先生云。
苍厓诗文序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1H 页
儒者之道贵乎通。为其有所用也。夫徒致谨于端拱徐趋。而未足以谋事裁物。能言性命仁义。而不习钱谷甲兵之务。则其异于异端之孤枯。几何哉。文章之于人。亦类也。秦汉以后。作者不能无偏全之分。或有工于词赋焉者。或有专于歌诗焉者。或有以叙传策论鸣焉者。虽其盖世杰特之才。所就不免止于所长。凡所谓包括百家之文。具擅众体之善者。果若斯其难也。况于褊邦俗衰而风渝。名为作者。一袭冗曼之辙。其所沾沾自喜。要不过为馆阁之雄。间有感奋慕古。力欲摹拟者。骤睹之。其色老漻然而拘涩不活。如泥塑之像人。适足为识者所笑。呜呼。文所以载道也。岂欲使然哉。苍厓俞汝成。自少治文业既成。取其稿十卷读之。师法盖若不出于诸子者。而本之以聪明博洽。又集古人之长而务以己意。刻画以出变化。故驰骋恣睢。不窘边幅。俯仰逸宕。风神酋动。所著若词赋歌诗序记志诔长牍短跋。以至公移文牒之属。篇篇各逞其能。如通儒之怀奇蕴珍。虽处嵁岩木石之间。胸中所负抱。周遍赅匝。一朝遇其时。投所向而适其用。毋论所造深浅。若是者余闻其语矣。而于汝成见之。岂不奇乎哉。汝成疏傥有守。贫不干禄。时与会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1L 页
心者痛饮。风韵豪举。即人而其文又可知也。使早从事于大人之学。则心力材具之所敷施。奚特文章一名而已哉。余晚与汝成游。爱其文尤深。辄以平日所知者为序而贻之云。
霁轩集序
国朝未始有为古文者。崔简易倡之。而近世南,黄二公。又继溪谷,农岩而作。其文益趍于古。彼皆委身从事。追古立业。非经术馀力之所发也。沈君一之。年九岁。自湖西来京师。学于其叔父。朝暮坐一隅。惟读书是勤。壮而有室。成人之责已备。间经忧戚艰苦。宜有未遑。而课业一如为童子时。坐卧食息。不废咿唔。盖其耽书嗜读天性也。余自其幼而见其长。所读经传。循环熟复。大率一岁无一日之辍。今老且衰。尚不懈于课诵。则其少时可知也。然一之之志。不在乎攻文章。只为诵习圣贤谟训。从以问学于先生长者之门。期以究大道之原而已。其蓄于中者。既博厚而涵演。故发于外也。浩不可御。凡著述方为十卷。极其年寿。将不知几何。而慕言措辞。要非西京以下文也。常者类礼记。奇者如大易。有刘向之典雅而无迂缓之叹。有史迁之风神而无蹈袭之讥。夫一之非以文字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2H 页
名世。而其年即渺然后进耳。其视向所谓南,黄声望之耀。奚啻不及。而一二知者。谓其文可与二公相上下。虽一之亦不自意其所诣至此也。一之居城市五十年。闭伏沉晦。晚从仕途。犹退守其拙。世顾莫之知。知亦不知其有文。向令早事于交游追逐之间。则虽欲逃其名。何可得也。余见南,黄之时有若晋庵,月谷诸公左右引诩之。至于李樗村廷燮一见黄公文曰。三百年一人。由是黄公弱冠名闻四方。其负一世文章之盛名。如彼其久矣。乃于今日。欲以一之进与相抗。不其为人所疑怪欤。虽然一之儒者也。文非其自任者。焉用名之轻重乎。特其积之深而见之大。所以载道之具。不期于工而文自近古。卒归乎纯如也。若是者。得于经术之力。信非诸公所及也。余未为能言者。而辄敢论之如此。能不悖于一之谦卑之意否乎。
南,赵两公事迹序
贞臣烈士之为其主。守义全节。要在各就其心之所安而已。岂皆捐躯致死而后。为卓乎哉。丽氏之季。文忠郑先生。任社稷存亡。卒乃以身殉之。此不可尚已。又有吉冶隐暨元,徐诸大夫。国亡退耕。终身遁世。其高风峻标。至今照映百代。然彼犹位卑名微。进退无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2L 页
甚关于时。上下亦无必致之意。故得以沉晦自树欤。至若参知门下府事南公,岭南按廉使赵公。官尊望重。在 上龙潜之时。契遇已密。而南公之从子忠景公,赵公之亲兄平壤伯。又皆元勋。则公之所处。其于去就向背之际。疑若有掣曳拘挛。难于直遂也。及 御极聘召。宣以手札。诚礼隆挚。而衔 命者且其骨肉之亲。况赵公之隐于清溪。 车驾亲临而起之。虽欲无改初心。不其有至艰者乎。而乃或入窟被发。动引夷齐。或投身松山。改名托意。此其志岂威武所可夺。而富贵所可诱者乎。惟其所见者义。所守者节。虽刀钜怵于前。利禄牵于后。有不足动其一发。而矢死忍苦。自靖为心。是则二公已矣。 国家初兴。不特遂其罔仆之节。而封所居。锡之为伯。用宾礼许揖不拜。益可见 大圣人御世弘远之规模。岂不休哉。向如元,徐诸公莫不享以俎豆。而独旌节祠始宣额于 今上八年。不有我 殿下新服遹追 圣祖之心。曷能永植其风教而节烈之褒扬。果有时之早晚而然欤。始南公见国步垂危。置酒会宾族相诀。其去也先于革命八九年。古所谓知微知彰者南公近之。赵公诚壹而情婉。当其登高而哭望故都。云气辄见异。冢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3H 页
碣书 本朝官衔。则石忽中断。其贞忠苦节。动天地而贯金石。可不谓非神道致感也耶。士林倡议。刊行两家实迹。编既成。略缀其 为之序。
鹿门集序
洛闽以后。义理大明。若无馀蕴。而仁智异见。报言而迷旨者。𨓏𨓏皆是也。于是乎务高妙者。外于形器而其归也荡。循涂辍者。堕于方所而其弊也固。其不固不荡。深造独得。折衷众淆之言。而默契程朱之旨者。惟近故鹿门先生任公乎。公以不世明睿。成童志学。老益慥慥。沉潜玩绎。不得不措。积六十年如一日。盖其蓄之也厚。而见之也透。故发之为言语文字者。类皆横竖周匝。超诣融脱。以言乎天人造化之奥。理气无间之妙。则洞极乎本末。以言乎人物五常之论。圣凡虚灵之辨。则剖判于毫忽。以至象数之赜经曲之变。凡前人之未尽言。众见之未定一者。至公而参互劈划。瞭如指掌。大抵其学于性命源头。先立其大者。而默会于言意之外。故于经传之旨。圣贤之训。鲜有不犁然沕合者。此岂区区口耳者所可与哉。旷世以还。如有子云,尧夫者作而读公之书。必将涣然不逆于心。而甲乙贰歧之论。亦可以究竟于此乎。呜呼。知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3L 页
崇礼卑。原非二事。公于上达处。真知如此。则践履之实。不待言也。予固卤莽。不足以知公之为公。然从游五十馀年之间。默察公语默动静。浑是绳尺。及其晚年充养之完。精粹之气。达乎面貌。一见可知为纯明笃厚之君子也。而惜乎。卒不免昭代之遗逸。使其尧舜君民之志。不少槩见于世也。千载之下。尚论之士。必有致恨于斯者矣。公有弟敬周。自号青川。有文章逸才。而不幸苗而不秀。女弟申氏妇。天授经识。性理仁义之论。又古今闺閤中一人也。一时清淑之气。钟于一门如此。何其盛且异也。余读公先考老隐公遗集。其文章才学。罕见其比。始知芝兰之根。不生凡卉。宜其有公之兄弟也。公没之七年。其季靖周得湖中小邑。乃能办活字。并印四稿。亦一奇事也。托余为弁卷之文。余感其诚意。且幸其斯文有赖。遂不辞而俱举。以为序。
礼墅集卷之六
 记
  
无尽楼记
声色之于耳目。所欲无尽。而物未有久而无竭者。非特声色为然。吾之耳目之用。亦有时乎尽矣。苏子瞻独取夫风与月。命之为无尽之藏。是乃声色之至精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4H 页
者。岂不诚其发千古之妙乎。然其乐只在于一时江湖与客之游而已。则所谓无尽。犹之未尽也。吾友赵孝能龙湖。小筑在大江之上。扁其楼曰无尽。凡洲渚云烟之上下。帆樯鸥鹭之往来。燕处登眺。无不可意。而山平野广。东南无碍。其于对月。偏擅天下之胜。孝能年衰宦倦。暇日偃仰朝暮。耳目之娱。于是得矣。而众子诸孙。环列于前者。又充衍一楼。夫其享之也。不止于一身。而其传之也。将以百世。不亦远乎。万金之营产而不足于分授。一钱之不费而相继于可传。子孙长久之计。庸有尽哉。始于苏家一言。而终为赵氏世业。楼之名之也。谓之善颂亦宜。虽然无尽之说。又有大于此者。天地之道。至诚无息。人之一心。与道为体。以之生生而日新。则其气像可与光风霁月而几乎化矣。斯岂非尽无尽之意者乎。此子瞻之所不及。而余故发之。使孝能知焉。
霁轩记
霁之为义。天开日明之谓也。今夫两仪之间。廓然朗然无微氛纤翳而后。方可称其霁也。其于人也。志气清明。襟胸爽阔者。庶乎其彷佛也欤。夫人之二身。所接繁矣。嗜欲牵攻。机关森列。昏垫冥摘。罔有所泊。如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4L 页
鸿濛之混。而雷雨满盈。其欲见片时之霁得乎。沈友一之。名其轩曰霁。一之冰玉人也。即其眉目无一点尘垢。虽束缚簪缨乎。其心之介洁。如其貌也。发为文章。风霆之骤而日星之耀。晦明变化。无所不备。之人之文亦可谓昭澈光大矣。然洁之过而易归褊隘。介之甚而或近枯涩。夫中则通。通则洒落。洒落而霁之义至矣。一之意在此乎。日者。一之中暑。几危而安。余亟就问之。自言大呕一夜。肠胃阏滞尽祛。而恍若披云睹日。余笑曰。此霁之说也。今日神气之清。未始非昨日而身履而乃寤焉。气质性情。凡可密察而痛矫者。其将推此而得之。辄以是为霁轩记。
李侯遇芳孝子门小记
始我 英庙升储。凤辉,一镜辈。百计危动终不售。及即阼。辄蜚语诬 上煽乱。至戊申春。獜佐,希亮等起兵。与维贤,弼贤合自称义举。将犯京师。希亮据居昌。则邑之吏校皆投于贼。乡首李公述原独在官矣。贼以公门阀智力。谓为已用。列邑可传檄而定。列刀锯胁之威甚。公奋然挺立。抗辩不屈。贼怒剚胸斲鼻。备极其酷。至死犹骂不绝口。公树立足以轩天地耀日月。而君臣之义逆顺之分。非有素讲者。能致此乎。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5H 页
英庙累赠至大司宪。旌门录孤。又建褒忠祠享之。其子遇芳当变初。矢死复雠。杖剑间行。请为官军先锋。在阵中会有缚致贼魁。希亮熊辅崇坤者。抆血手刃。斫其三首。剖腹取肝齿之。归告父殡。烈哉其有得于春秋不书葬之义也。历仕中外官。止开宁县监。今 上十七年癸丑。因御史李相璜言。特旌孝子之门。呜呼。父子忠孝。掉揳(绰楔)成列。其为风教之劝。孰加焉。
聿修斋记
将患夫人之不能全所受之理。则不得不导之以修。修之如何。修其内已矣。威仪之失于轻慢。饬之以庄正。辞令之发于鄙亵。而持之以简严。志或堕于散漫。则敛约之。气或诎于羡慕。则振厉之。凡此皆自修之节度。而所以修于外者。将欲得之于内。得于内。斯得于理矣。夫以一心之眇。而人之所以与接为搆。勃然斗乱者。由内及外。不胜其繁淆。今欲裁而正之。不为其所夺。则惟自修可以能之。然则君子之修。其可苟焉欤。然修之为道。必有表准彷像。可以跂及。夫莫近于世德先烈之观法取则。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者。即谓是也。至于周公。动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而所告成王。拳拳于毋念尔祖。聿修厥德者。其丁宁戒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5L 页
诏。至是而益切矣。柳君命之。故家显阀。远有代序。有若舍人大谏观察。巍望峻标。磊落相承。至其曾王考修撰公。清名直节。至今照人耳目。顾以先契至笃。两家如一家焉。命之得奇疾。未脱枕衾。乃抵书于余。请其记所自号聿修斋者。又言修撰公。尝以晚修为号。斯修也实传家之诀。不专取诗义也。命之于此。寤寐遵服。视为居家需世之绳尺。庶几乎继述之业矣。余独谓君子欲自修。彻上彻下。只是诚而已矣。诚之为体。真实无妄。而其工则悠久不息也。一有虚伪之杂。而终始之有间。则修之实不立。而其于诚也远矣。命之可不加之意乎。余谢笔砚久矣。不忍违其病中所托。遂次其说而申之。若徒标美名。以为堂之修饰。而无其实而将之。非老夫为文记述之意也。君其益修哉。
安孺人旌门记
自古妇人以节行名者何限。而若庆州故学生金硕孙之妻安氏。有绝异焉。年十九而嫁。事舅姑定省供养。无不用极。侍病也昼夜竭力。终又祝天愿以身代。其为孝岂不卓尔哉。三十二称未亡人。攀号擗踊。屡绝屡苏。遗腹有儿。忍痛鞠育。自以孤孀靡依。所以守身防范。常若有不虞之变。佩利刀不舍须臾。其操心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6H 页
矢志。不亦烈乎。终身疏食。无改衔恤。及 明圣暨 仁敬,仁显三后后先宾天。辄服衰三年。朔望西向跪哭。值忌辰。前期斋沐设卓焚香。岁以为常。州尹奇之问其故。则谢曰蔀屋缕喘。至老死尚免于强暴之污者。国法是赖。用此酬报。只见寸衷而已。呜呼。此丈夫者。而罕能也。毋论礼得失。不谓之出于向国之忠则不可也。安氏闺门教训。本于忠孝。其子之彦善事母。尝粪斫指。邻里相传。有孙德平。亦以孝称。 英宗薨。德平年七十。服丧不肉。病未赴 因山。则送其子吕大。哭于阙外。嗟乎。安氏生长于遐乡蓬户之中。经史未有传习。耳目无所濡染。而特以天性之懿。笃于伦常。举其一二大者。几乎尽三纲之行。子孙承述。亦安氏遗芬之未沬。由是为岭以南名族闻家。讵不伟欤。今 上甲寅。命旌安氏门闾。以树百代之风声。 圣朝褒显。无馀憾矣。其玄孙宗汉乞记其事迹。余老废笔砚。略据本状为文。庸致追挹之意云。
慎孝子兄弟旌门记
靖陵直长慎师浚景深。旅宦京师。其二子述显,相显在家护母病。并死于孝。时则今 上癸丑初夏也。呜呼。夫孰无孝于亲之心。而鲜见有竭其力者。直由形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6L 页
气自私之累耳。人之为其身。疾痛迫切。凡所图生。无不用极。苟视父母与己为一体。则当危急之时。遑恤乎毛发肌肤之割裂哉。古者刲股取血。延其亲须臾之命。或有一之再之者矣。若慎氏子。其父远在千里之外。母遘毒疠。纩息将绝。兄弟相守。迭斮其手。昼夜灌于口。殆三四日不绝。于是母获苏。而二子之手。遂无完指。越数十日。次第俱陨。酷哉世未有也。虽然二子者。各尽其诚而已。谓其创残父母之遗体。自分以一死。则岂素志乎。先是孝子有女弟未笄者。方病知其母将革。泣祷天代母。果如其言而死。述显既没。其妻朴氏病剧。抱孤顾言。又却药而死。慎氏以湖南名族。至景深经术行谊为士友所重。即此一门四丧。可见家风闺范之有所来矣。御史郑晚锡得其实迹。归奏兄弟活母陨身状。亟命双旌。俾树风声。 圣代褒扬之宠。足以耀百世不朽矣。惜不并举其女弟与朴氏之下从者。此独不为阙典欤。余恐此事或归湮没。牵连书以为识。以告后人。
黄烈士旌门记
今 上十九年乙卯。以御史郑晚锡言。 特旌故烈士黄公大中之门。公忠孝大节。二百年后始蒙 褒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7H 页
典。呜呼。何其晚也。公翼成公五世孙。门族方盛。而自其先公南迁。卜居于康津。公幼不好弄。喜读书。膂力兼人。天性至孝。亲病剧则刲左股。煮其肉进服即瘳。自此身废不能步。乡人号以孝蹇。方伯荐除 贞陵参奉。黄允吉之使日本也。公以诗赠别。知倭寇必动。阴求利铁。百鍊造一剑。又畜神驹。日行三百里。壬辰初夏。贼倾国而来。釜山,东莱次第被屠。公为别抄军官。扈从 大驾到平壤。先已为李忠武公从事。转赴战岭南。路遇节度使黄进勤 王。血涕相视。作诗立誓。公和之曰。壮志麒麟画。神图熊虎兵。千秋巡远义。何处睢阳城。晋州城陷。公手斩十馀级。驰至忠武公阵中。忠武握手欢甚。公就船督战。终日弯弓。发则辄中。俄而公右脚中贼丸颠仆。幸免死。忠武公曰。昔孝蹇。今乃忠蹇耶。当是时。南原危在朝夕。李相国元翼启请。送公救急。公与玄苏三合战。为飞丸所中。丁酉秋也。临死脱剑授主簿金完曰。持此剑斮千倭。敛我尸载我马以还。完如其言归葬。公年五十七。嗟乎。忠孝非二致。所在惟尽其义而已。若公纯诚苦心。只知有君亲。不知有其身。孝于家。忠于国。终成天地间大树立。所谓两蹇堂号。至今遗迹不泯。吾先祖白洲公文
礼墅集卷之六 第 417L 页
字。亦可徵也。若是而迄未有 赠官易名之奏者何哉。门闾棹楔。足谓尽 圣代表阐之道否乎。欲问诸有司者焉。
典医监重修记
医监之设古矣。 国制选凡俊秀。试课于斯。肄业于斯。进其精者工者于内局。以保护 圣躬。其责盖至重也。夫士之有学校。所以升其贤能。为 王朝用也。今医号一艺。然济民瘥札。其功已多矣。矧医监之任。其重如彼哉。其视学校。固有大小。而其关重于 国家一也。署廨颓破无馀。今 上丙辰。监中诸医。慨然倡谋。借财鸠匠。即旧址改搆。董役不费于公。而轮奂若刱新。三百年来所未有之举也。官生之会。肄业得所。试课之际。体貌增重。皆此监医之功。顾其用意深而致力勤者。与古之修学校。何有异哉。诚亦可嘉也已。继自今入是监者。仰体 朝廷仁惠之德。俯念此日缮修之劳。相与磨励。惟所重是急。则 国家无疆之福。其将有赖于斯。而监署栋宇之重新。与之匹休矣。玆为小记识实。又列书监董七人姓名于下。使后之人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