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x 页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行状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6H 页
宣教郎东峦安公行状(丙子)
公讳翔汉。字翊仲。姓安氏。东峦其号也。系出广州。鼻祖讳邦杰。佐丽祖。以功封广州君。寔为受贯之始。至讳绥。移岭之咸安。代有闻人。遂为岭南世族。丽末有讳国柱。官中郎将。国亡不仕。当世高其节。曾孙讳普文荐。官至引仪不就。移居密阳之金浦。生讳觏。官司谏。号苔峦。受业于佔毕之门。以廉谨著。于公为五世祖。参奉讳嵘,生员讳守渊, 赠参判讳光绍,正郎讳璹。公之四代也。正郎出后再从叔父生员讳馀庆。生员即世所称玉川先生者也。妣淑人玄风郭氏。参奉再祉之女。监司越之孙也。公以万历甲辰。生于昌宁县之牟山里第。公幼时杰然有伟气。庆尚左兵使尝历谒正郎公。公时在侧。潜以笔濡墨。大书兵使二字于背后衣裔。兵使觉之喝曰。汝小儿不畏兵使乎。公笑曰。兵使上有大将。大将且不畏。畏兵使乎。时公年六岁。兵使奇之。贺正郎公曰。此儿有气像。他日名位。必过乃翁。七岁。受业于伯父五休公讳𤣲。不烦课读。通大义能属文。往往出语惊人。辛亥。掖属将筑国农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6L 页
所堤堰。来伐墓木。人莫敢何。公奋然直前叱之曰。林木自多。何必士夫丘木乎。声甚洪壮。官校辈相顾詑异曰。小儿声令人褫魄。必大贵。遂敛斤而去。及长。风仪魁岸。沉默寡言笑。劬心经史。兼通事务。局干见识。推重于侪友间。青云君沈命世有里闬之旧。雅重公。及癸亥 反正。沈与其议。邀公赴京而难于为辞。谓公曰。闻有庭试。可同行未。强不已。公察其辞气异昔。终不应。数月。 靖社事作。沈为元勋。公闻之叹曰。前日之邀我。果为是也。我几为彼所误。后沈来指公戏曰。穷士鬓边。岂合金玉。公曰。成能如是。不成为何。沈笑而无语。丙子冬。金汗僭号东逼。 驾入南汉。被围阅月。势甚危急。勤王募兵之 教日下。而列镇观望不进。时草野之兴义赴难者。晋州有河公溍。玄风有郭公卫国。公慨然曰。平生读书。用在今日。遂通告同志。纠集义旅。推同县杨进士暄为将。杨谓义士李时老曰。翊仲吕葛之才。欲以兵属之。李于公为戚属。以膂力闻。乃谓公曰。杨公之意如此。君主中坚。我执前锐。蔑不济矣。公曰。临军易将。古人所戒。我辈年少。名位出杨下。军事当有一无二。遂不从而设施方略。皆公所定。事简而办。众心欣耸。丁丑正月二十六日。赴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7H 页
难至尚州。和事已成。罢兵之 教四下矣。公与杨公及诸义士北向痛哭。散遣义徒而归。公尝四解乡试。连不利于省闱。自后不复应举。自号崇祯逸民。杨公亦自罢兵后。废举深居。与公契分益笃。数相往来。终日默然相对。长吁慨叹。有人道 皇朝消息。则辄泣不语。却食累日。杨公尝曰。安翊仲经济之才。可惜终老丘壑。卢师傅亨弼亦称不已曰。岭表间气。其见许于乡里之先达。有不可以掩者矣。庚子。公感疾踰年而弥剧。二月十日。卒于密阳涑河寓舍。寿五十八。乡人相唁曰。巨人逝矣。葬于金浦亥坐原。从先兆也。公伟干八尺。声如洪钟。不威而人自慑伏。自幼从五休公。习闻儒者之学。颇究心于濂洛诸书。图揭先儒铭赞。朝夕观省。于书无不读。尤用功于易。读几万遍。旁通数术。道未来事。多奇中。至若兵阵九章之类。研究蕴奥。尝曰。儒者何事不做。经书外此等书。莫非经世之务。而亦格致之一端也。手画孔明八阵图。奇正生克之妙。营队驻战之势。若指诸掌。时时玩赏。欣然会心于瞿塘鱼腹之间。而意趣所寄。虽子弟不知也。公有寓怀一律曰。若人千载更精神。野服林泉又隐沦。莘耒复耕金浦上。渭竿还把洛江滨。高宗已远难通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7L 页
梦。帝胄如今肯屈身。倚树哦诗书落叶。愿风吹送玉楼春。知公者不以为夸辞。公性孝友。甲子。遭正郎公忧。居丧尽礼。公昆弟六人。伯氏无后。公以次主鬯。凡祭祀之节。务尽诚敬。不以丰腆为贵。奉太淑人。色养备至。公尝病肿危甚。太淑人忧之深。公曰。儿之所抱不少。必不死于此疾。太淑人降色而喜。其所慰悦亲意者。皆类此也。与群弟并处。怡怡湛乐。而抚摩遗孤。无异己出。及其析产分居。田丁之饶优者。悉归诸房。由是窭甚。五休公闵其匮乏。给密阳田宅。公遂移寓于密阳。惟以勤俭自饬。绝无分外经营。箪瓢屡空而乐自如也。平居简重寡默。未尝言人过失。色不以喜怒变。与人交。不以新旧而施亲疏。悃愊无华。忠款自露。人皆爱而敬之。终日对案观书。至老不掇。自丙丁谢事后。无意于世。蠖屈田庐。课花评草。谈晴说雨。畅咏自娱。倘佯物外。为文不事章句雕缋。而援笔立就。气力遒壮。意趣深造。所著诗文四卷藏于家。配宜人锦城朴氏。生员讳文英之女。淑美有懿德。阃仪可则。后公二十四年而卒。祔于公墓。宜人生一男四女。男讳时泰无子。以从弟时退子钦为后。女长适卢时铉。生大河,大泉,大涉,大沄。女李万汇,吕成宾。次适郑耸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8H 页
无后。次适金自坚。生尚元,尚亨,尚贞。女李唐弼。次适朴时稷。无后。侧室生二男一女。男时有,时协。女适卢硕曼。钦生德亨,义亨,信亨。女适李基硕。德亨生景允,景禧,景敦。义亨无子。以景敦为后。信亨生景渐,景益,景恒,景复,景临。内外嫡庶曾玄。共若干人。噫。自古藏器岩穴。名湮没不称者何限。使伊尹不遇成汤之五聘。则谁信嚣嚣之心。诸葛不遇昭烈之三顾。则谁许管乐之比。观公寓怀之诗。若无胸中之蕴。何能道着此语句乎。当丁丑起义之时。欲以仓卒乌合之卒。御方张豕突之敌。不日齑粉。可坐以待。而观公处置之宜。侪流推许之语。英风奇气。越百年而动人。惜乎。和议误事。不一试于南汉之下。而使公不过为一时忠愤之士而止焉。可胜叹哉。噫。穷为匹士。终焉而已。则君子于此。又当付之于天而已。鼎福从公玄孙某。稔闻公之平素而有愿慕之心。因究问家乘。得见公弟旸谷公所著行录及岭外诸公所记述。然后益知公之大节卓荦有如此者。景渐以宗人之好。求叙其事。欲就质于当世立言之君子。不可以不文辞。谨记其始终如右。备采录焉。
通训大夫成均馆司成郑公行状(丁丑)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8L 页
公讳广运。字德而。郑氏本海州人。其先自高丽中显大夫讳肃始。历二世讳易。入我 朝为左赞成。谥贞度公。于公为十一世祖也。自此世有闻人。曾祖讳有徵。司谏院献纳。祖讳致重。考讳震垕。并著文行。妣阳川许氏。文贞公琮之后。佥知樟女。公以 明陵丁亥九月九日。生于广州草阜乡之斗湖外家。幼聪颖。能缀字作句。八岁与群儿戏江岸。有一老宰溯流上江。闻公名。呼使赋诗。公即应曰。山高枫叶早。江浅帆来迟。其宰抚顶曰。立扬虽早。骥步难展。公晚来功名不振。常吟此句曰。某宰先知。己亥丁内艰。哀慕执礼如成人。手自理菜以供祭。及长。颖脱不羁。习举业。侪流推其赡敏。庚戌春。擢 庭试。未几以假注书入 侍。时有鞠狱。狱急囚众。讯对浩穰。公弄翰如流。一字不错。 上屡顾而嘉尚之。为时论所忌。枳槐院。归国子。辛亥。 除庆安道察访。驿在公家前。故其答人书。有曰分馆失路。忝先虽多。驲骑归觐。 君恩亦重。时驿政多疵。荐值饥荒。赈救吏卒。巡检马匹。人称其能。癸丑。入为成均馆典籍。甲寅。移司宪府监察。转兵曹佐郎。掌禁喧 禁中出入。虽宰相跟随。无过数人。有一宰臣将入朝。闻公在直。挥去傔从曰。苦客复入。其见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9H 页
惮如此。乙卯。为公洪道都事。兼管海运。蠲斛上加米入京。亲自勘捧。罢情债杜私孔。时地部堂上私人。多为仓属。堂上闻之不悦曰。乡民虽爱。京民独不恤耶。未几辞递。寻为忠州按覈使。治 殿牌作变人。狱疑久不决。公至一问得情。丁巳。拜司宪府持平。历户曹佐郎, 贞陵令。迁兵曹正郎。戊午。入直内兵曹。夜半宫中失火。守直臣僚及卫卒苍黄奔迸。公戎服持戟。先检守门卒。列立信地。备非常。请出阙内油芚百馀张。横塞禁川桥下水。须臾盈满。汲用不乏。赖以救灭。是年。公以卜姓事。为媢忌者所劾。被拿申辨。公自是益知世情之危巇。即归庆安乡庄。以养亲课农为事。庚申。复以按覈御史赴镜城。辛酉春。竣事还。俄 除司谏院正言。冬。 除高山道察访辞递。壬戌春。 除蔚山府使。府素号难理。公𦲷以刚敏。案无留牍。狱无滞囚。府底有推奴客韩进士者势族也。与被谪人名贵赞者。侵渔海民。庆蔚机彦之人。望影遁逃。若逢大寇。公即命掩捕。韩走匿庆衙。遂捉贵赞。杖杀于通街。墟市上观者千馀人。莫不称快。时臬司亦韩族也。惎公于贬目。公即投绂径归。吴参判光运常爱公才气。闻公入京。来问曰。南州所得。有何长物。公曰。病得水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299L 页
土之祟。口得江山之吟。鬓得白发之长。身得酷吏之名。吴公大笑曰。君之语癖。又长得一格。癸亥。为平安道都事。陪使臣行。使臣房妓有见公不起者。公正色曰。公为大臣。使宠妓无礼。人将谓公何。遂退而杖其妓。寻投状还京。甲子。为司宪府掌令。请罪人尹志绝岛围篱。疏陈五事。一。科场用私。宜面试。否者拔去。二。科场请嘱。举子囚禁停举。试官之不以告者禁锢。三。严关节以杜私径。四。守令治下占山。法禁至严。而柳世复,洪致期之流。冒法贪纵。夺人山陇。请治其罪而申明其禁。五。势家防纳贡物。请禁锢。使都民专其利。 上并依允。 命有司施行。乙丑。拜军资监正。寻迁掌令。时 上以事闭閤。公与诸僚叫閤不退。特 命削职。公自阙下还乡。自是年至丙寅丁卯。凡七拜掌令。或辞或行。公在宪府。独持风裁。凡冒势侵凌者。一绳以法。豪猾敛迹。京师有虎掌令之号。戊辰。 除兴海郡守。时岭伯曾任湾府。公为关西亚使。以公事杖其主事吏。故忤其意。恒发致憾语。公至是欲不赴。而邑弊流闻。有择官之嫌。遂上官。邑有崔姓吏。世为首任。族繁势大。擅弄威福。从前官长率以姑息为事。凶猾益肆。侵盗官物。若京纳钱布之属。换贸行商。末乃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0H 页
诿于该吏之逃亡而更徵民间。由是户口凋散。旧时万馀户。见存三千馀户。公灼知其奸。会诸吏约曰。为国养民。虽大小不同。而尔与我等尔。凡吏作奸。官长可欺。同班不可欺。自今奸吏弄法。首吏不以告。则当先治党恶之罪。凡有逋欠。尽卖逃吏之田宅以偿之。不足则三分其数。一分徵首吏。一分徵诸吏。一分官当自充。一切不侵邻族。约成。付揭门楣。使吏民皆知。于是钩发其赃滥状。定限五日内不输则当死。公令素严。崔吏知不能免。胁诸吏奴一时逃散。崔吏之弟有能文者。长在营衙。预知其日期。公状未及到。而营门罢黜之 启已发。即吏逃散之翌日也。自营距郡四百里。而状罢之遽如是。夫欲修隙于刚明之吏。而中奸猾之意欲。此事必有能卞之者矣。己巳。为咸镜道都事。掌试秉公。北士咸颂。辛未。以西衔参均役 庭试策。大槩遵用旧典。略加通变。节浮费汰冗任。金相国在鲁主试。擢为第一。以其有各宫房折受无节之语。降置第三。时公有亲患。闻西路名医在赵宰荣国家。往见之。时任铨堂某在座谓公曰。公之名位不显。吾辈过也。今有合 启之论。若停此则美爵惟意。公笑曰。公执铨。能知其义乎。曰未也。公正色曰。居其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0L 页
职而不知其义可乎。铨者衡锤之总名。衡取其平。锤称物之轻重。故人君择人而主选举之任者曰铨官。欲其平心。权其贤否而授之官。虽微官庶爵。皆国家待士之具。君以为窃弄之资可乎。言甚峻切。傍人失色。时台臣在外为痼弊。 上令自今台臣在外。直行投畀之典。公方作觐行。铨堂阚知之。拟公掌令蒙 点。公未及发行。诣 阙辞职。且陈铨堂啖利诱胁状。 上以有挟杂递差。后至削职。公归侍亲病。翌年正月丁忧。甲戌服阕。拜司成迁掌令。时言官发大臣阴事。相继窜逐。公方疏救未入。 东宫特命公及大司宪南泰齐,持平任希教配巨济。倍道发送。后数日。 大朝赦命下。而公文未及。公等已到配所。时三臣被谴。出于不意。而亦非深罪。故列邑问遗甚优。公皆却之。其不得已者。留而尽散于流谪及人士之贫丐者曰。是所以为巨济也。大宪目击叹曰。高人数等。乙亥。 除通礼院右通礼。丙子九月呈递。俄拜奉常寺正。十二月初七日。感寒疾。卒于京城西部翰林洞之寓舍。年五十岁。遗命薄葬曰。先妣丧。衣不用段。棺用海松。葬我当如葬先妣。勿用一物有过。又戒诸子以勤学劝农。泊然不及他事。明年四月癸酉。葬于庆安清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1H 页
凉山乾坐原。从先兆也。配白川赵氏。通德郎讳元规女。举四男四女。男长龙祚娶权龟范女。次龟祚娶韩昌锡女。次凤祚,麟祚并未成人。女长适权默。次适李锡周。二女未行。公风仪秀逸。姿禀英爽。自少忼慨善论事。发轫之初。当荡平之政。群公之主事者。有汲引之意。公外自韬晦。不露圭角。故或被指目。而心中所存。确乎难拔。实无比周论议。助为声势者。是以晚岁落拓。二度制锦。九入宪台。绳奸纠恶。无所回避。动辄中伤。十仆犹起。公尝笑谓人曰。胸中铁柱杖。竟未销奈何。公孝友出于天性。生事之尽爱敬。死葬之尽情文。自合道理。居外艰。执礼踰制。几致毁灭。事继妣李夫人。致孝竭力。李夫人亦不知为非己出也。兄弟姊妹之间。怡怡湛乐。乡党宗族。一无间言。虽婢仆贱隶。必待之以诚。使各得其所。公素善饮谈谐乐易。接物尽其欢。户外之屦常满矣。性又好施。急困赈穷。惟力所在。家贫疏粝不继。而视之晏如也。平居手不释卷。尝书文山正气歌于壁上以自励。晚来益知世情。座右揭聋哑瞽忍四大字。省念焉。常以经纶兵略自许。其友赵奎辅挽公。有曰公才无不贯。何独喜谈兵。时平生短发。年老掷长缨是也。余与公同乡井。几二十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1L 页
年。晚涂从游。情好益笃。公之长子龙祚持其家状。泣而来告曰。先父志行。非公无知者。今将请铭于星湖先生。愿以状文见教。余不忍以不文辞。谨就其家状及平日所睹记者。序次之如右。
淑人赵氏行状
淑人赵氏。故成均司成郑公讳广运之配也。赵氏系出白川。高丽兵部尚书银川君忠武公文胄之后。 宣庙朝名臣吏曹参议号稼轩庭坚之五世孙也。进士讳成汉,参奉讳明善,通德郎讳元规。即其三世。而妣草溪郑氏。通德郎讳周胄之女也。淑人生于 明陵乙酉十一月二十九日。卒于戊寅十二月二十二日。寿五十四。淑人贞固之操。孝顺之行。自弄瓦异凡儿。四岁失恃。哀慕号痛。久而不忘。通德公叹曰。儿之笃性至此哉。怜其幼而无依也。躬自鞠育。稍长。授以女诫三纲行实等书。能通晓而诵习之。兼执丝麻愈勤。通德公以无子。连娶连丧耦。淑人在室。凡三事继妣。再服其丧。生养死哀。不违其则。通德公抚其背曰。事亲甚难。而事继母为尤难。汝以一稚女而能之乎。尝詑于人曰。吾有女。十男不易也。及移天而归于公。以所以行于家者行之。事舅姑事夫。一以孝敬。尤致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2H 页
诚于祭祀之节。至于涤盥微事。必躬自为之。友兄弟敦宗族。无违公意。姊妹妯娌之间。怡怡如也。公喜饮酒好宾客。穷族之无依者。多归仰哺。淑人供接无怠。不以有无烦公。公亦乐施之不已焉。公尝奉使栅门而还。重感寒疾。屡朔危剧。淑人日夜祷天请代。及公病良已。而淑人积劳成疾。几危而苏。公尝知淑人性度坚贞。至此告之曰。妇人殉节。其道不一。值危乱之际。舍命全身者。其当然者也。有以青孀无托而死者。其或然者也。有子有女。当守家业而为一切之行者。其不当然者也。盖讽之也。庚午。承继妣讣。壬申。丁尊舅忧。年当衰暮而执礼愈谨。事继姑。尤尽其诚。公之兄弟三人。而公其伯也。姑或为仲季所奉。往而旋即归曰。谁非吾子吾妇。而不如此家之安于吾心也。诚意素孚。不欲少离而然矣。家眷群聚而计活窘束。诸子或有言及规利者。淑人辄色不豫曰。利欲如火。不戢将自焚。败名蔑身。恒由于斯。人家子弟。当以孝谨文学立名。利云乎哉。丙子冬。公疾革。淑人知疾不可为。谓公曰。请以死从。及属纩之际。淑人即欲自裁。为群子女所扶持而不得。则曰。三年之内。莫非死日。举声号绝。良久而苏。淑人时年五十二。溢米不入口。身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2L 页
不脱衰绖。尸衾尸席。常寝藉之曰。死便并此以埋。蓬首垢面。号哭三年不绝声。又曰。一缕未绝。则尽我心者。其在祀乎。朝夕上食。朔望奠需。必躬执供具。三年无一日懈。至祥前三日。复饮药自倒。傍人急投解药救之。淑人遂慰解群子女曰。欲死者有不忍也。今当为汝曹以生。自此言语举止。渐复常度。日久而家人信之也。祥后十五日。淑人乘无人。入侧室久不出。家人觅之。昏倒呕吐。毒气逼人。虽进解毒之药而已无及矣。三子凤祚又血指灌之而不得救。必欲从死。三缢而三被人解。盖其笃性有自也。敛时衣带中得遗书。皆劝戒子女之语。其末道从死之意曰。必欲无负初心。且汝辈已长。家事有托。我复何顾耶。以明年三月朔。祔公墓左。噫。夫妇之伦。自有男女而始。其淑德贞节。光于纪载者何限。如淑人尽孝敬宜室家。偕老半世。子女成列。而终能自靖。视死如归。古今有几人乎哉。妇人之德。虽在于柔顺。立节垂名。咸资于贞烈。彼自经于沟渎之中。办命于茅屋之下者。特一委巷细事。何关于天下国家。而世主必旌闾而褒之。历史必立传而扬之乎。诚以人道之大节。惟在于三纲。而扶植劝励。有不容已者矣。是以士论群起。吁闻官府。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3H 页
而知德者鲜。不即施行。使幽光潜德。掩湮而不彰。岂不为世道叹哉。余与公里闬情深。知公家塾事最审。淑人之平日懿行。闻之稔矣。余即状公之行。又采淑人始终。附其末。庶几有如刘子政者将取以考焉耳。
奉正大夫守军器寺副正五休堂安公行状(己卯)
吾安贯于广。而中移岭。岭多闻人。中郎将讳国柱。及其子生员讳岗。及其曾孙司谏讳觏。及其三世玉川先生讳馀庆。及其一世二世正郎讳璹。东峦讳翔汉是已。中郎父子。国亡守志。司谏立朝清白。玉川明于礼学。享冠山。正郎不染昏朝。东峦彰义赴难。呜呼盛矣。彬彬乎诗礼之家也。星湖李先生尝志司谏正郎墓。序玉川集。愚亦状东峦之行矣。宗人景贤氏持其五世祖五休公遗事而来。公即司谏之承祀玄孙。而玉川从祖兄之子。正郎之兄。东峦之世父也。公讳𤣲。字待之。少孤。年二十四。当执徐㓒齿之乱。从乡人金兵使太虚幕中。赞画裨益弘多。乱定。朝廷纪功。授军器寺副正。不赴。归密城乡梓。土苴名利。究心经传。笃好小学心经。肆力于为己之学。时新经倭创。仪文残缺。就文公家礼。参以东儒之说。适质文之宜。为家礼附赘六卷。李持平申,卞文肃季良,金文忠宗直,朴迂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3L 页
拙汉柱,申松溪季诚。为乡之古德先生。而世远言湮。撰五贤传。表章之。辨东华二音。注以方言。为字解二卷。其著述。皆羽翼斯文。而不为空言如是。晚喜易。悟邵氏之学。小而推十二辟卦。一月三十分。一气十五分。以明二气升降寒暑进退之义。大而推十二会。积六十年为一周。百八十周为一会。以一会当一月。半会当一气。以明治乱得失阴阳消长之理。自成一家之言。孙聱汉起阳,赵涧松任道,蒋钓耕文益。皆岭望也。公与之师友之。年益高。学益深德益卲。搆亭于所居之星峦。扁以五休。盖取安分知足之义也。尤笃于人伦。抚诸侄同己子。析产以赡其窘。与正郎公怡怡湛乐之馀。兼有切偲之益。正郎公释褐登仕。声华蔼郁。公每规以出处进退之道。人谓正郎公之全节昏朝。公之力与有助焉。公少受业于玉川。晚游寒冈,旅轩之门。益闻其所不闻。盖其渊源有自也。参奉讳嵘,生员讳守渊, 赠参判讳光绍。于公为曾祖祖父三世。母铁城李氏。 赠参议郊之女。左相原之五代孙也。公以隆庆己巳生。崇祯甲申后五岁戊子六月五日卒。享年八十。某月日。葬于所居金浦先茔子坐之原。前配潭阳李氏。参奉恬之女。后配延日郑氏。佥使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4H 页
奇男之女。并合葬公墓。按旧状曰。公性质真淳。器宇宏深。持身务朴直。不事文饰。居家谨身笃行。一意俭约。终日端坐。若无所为。而其于奉先之事。尽其诚敬。壬乱初。与正郎公避兵永川。夜梦司谏公来蹴以起之曰。倭掘我茔。汝当急救。公惊觉。遂与正郎公乘夜奔赴。则司谏公宅兆。果为发掘。体魄露置。公失声痛哭而改敛。负土成坟。一时闻者。皆叹公之诚孝焉。其于处乡。惟事缄默。屈伸循俗。未尝为崖异之行。待人接物。咸得其欢心。有时杖屦一出。争设席以待曰。五休公来矣。此皆当时目击记实之言。可以知公之平生矣。公有子三人。曰宗汉,维汉,俊汉。皆郑氏出。侧室二子。曰忠汉,云汉。忠汉武万户。宗汉一子一女。维汉五子二女。俊汉三子四女。忠汉四子三女。云汉一女。即今内外子孙蕃衍百馀人。景贤氏以宗人之谊。信我过重。尝持家礼附赘。求校于余。今又请其状。将欲求铭于星湖先生。余不可以辞。谨撰次如右。宗人后学鼎福谨状。
孝子安公行状(丁亥)
公讳巨楫。字大哉。籍广州。丽祖功臣大将军讳邦杰之后。入我 朝有讳省。官左参赞。 赠谥思简公。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4L 页
献陵朝选清白。有讳容。官观察使。 穆陵朝著声迹。观察使四世而有讳益庆,讳樀,讳世德。即公曾祖祖考也。皆隐居不显。妣东阳申氏。讳汝亮之女。以 明陵甲申八月十七日。生公于海西金川郡之乡庄。公自幼天姿纯淑。孝性绝人。十岁丁外艰。号擗仆地。若将陨绝曰。我先考年仅十三而王考违世。今我才十岁而又罹巨创。天之降割我两世。何其酷耶。号哭终日。此岂凡儿所能哉。执丧如成人。奉侍母夫人。日不离其侧。及长奉养之节。爱敬备至。不以家贫而甘旨或阙。常曰。事亲之道。养志为先。又曰。色难二字。尤当佩服。是以平居。色和气顺。未尝有忿戾之容惰慢之态。交朋友处乡党。一于和敬。村居上下翕然称颂。名其居曰孝子村。此莫非顺德之使然也。丁巳春。母夫人婴奇疾。医云无药。公血指以灌。便能回苏。思食生鱼。时亢旱。川泽尽涸。公泣循溪侧。忽于小沟中。得鲤盈尺者五而归供之。公之堂叔世谦见之嗟叹曰。吾家王祥。壬戌秋。母夫人又病背疽甚重。公昼夜吮之。殆过一旬。病亦良已。癸亥。又患毒疠。时用凉剂者多殒。公不敢轻试。悲号罔措。露立祷天。慌惚之间。如有所闻曰。宜用俗药。于是趣进数器。奏效如响。乡邻惊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5H 页
叹。戊辰冬。母夫人以天年终。公哀毁踰节。几不胜丧。三年之内。一不见齿。不妄出入。不脱绖带。丧庀诸节。一循礼度。葬后朝夕哭墓。归奠几筵。虽风雨寒暑。无或小忽。公之两子恐其勤劳致病。时时泣谏。公曰。吾年已知命。汝辈长成。死亦何恨。况今无疾。其敢怠忽。忘我罔涯之大德乎。且志至则诚到。诚到则气顺。气顺则疾病不能生。疾病之生。多在于勉强。余非勉强者。汝何忧焉。遂不从。累然之状。若不能保。而以至终丧。亦不生病。人皆异之。公阕制以后。断置家事曰。岂以口腹累吾心哉。然而每当时节荐献及忌日。必先期供办。以尽如在之诚曰。亲殁而尽吾心者。惟在于祭祀。此而不谨。其曰为人乎。虽在垂老笃疾之中。先忌行素。一如平日。噫。生养病忧。丧哀祭敬。公可谓无憾于是矣。壬午十二月十八日。以疾卒。得年五十九。临终顾二子曰。凡事不思则多妄。事亲思孝。祭祀思诚。事君思忠。待长老思敬。与朋友思信。居家思和。处事思忍。汝辈当常用力于此七思字足矣。又申申付嘱于奉祀修墓之事而言不及他。可谓君子之正终也。翌年二月某日。葬于松都金寺洞子坐之原。从先兆也。前配晋州柳氏。讳以兴之女。归于公家。孝敬兼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5L 页
至。母夫人谓公曰。孝养我无如我新妇。生二男一女。先公三十三年而卒。后配固城李氏。讳埈之女。亦先公二十三年而卒。无育。长弘鼎娶仁川蔡柱邦女。生二男二女。早卒。次弘泰娶辽山李万重女。生二男一女。并幼。女适东阳申时虎。早逝无后。此其大槩也。经曰。夫孝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也。传曰。塞天地而横四海。惟孝而已。公于百行之源。能如是焉。则馀可知矣。终焉穷为匹士。沦没草莱。而棹楔之典。亦不得行焉。岂不为世道一慨也哉。有非常之德者。必有非常之瑞。有非常之行者。必致非常之异。天人一理。诚格感通。必有之事也。王祥之跃鲤。孟宗之泣笋。朱子何为而著之于小学。良史何为而纪之于正传乎。南秋江孝温。正直之士也。其叙庆徵君延获鱼泣菜事甚详。此岂语怪而然哉。若以是疑焉。则拘曲之见也。若公孝感之格天。无愧古人。此非但一家之人言之。亲戚言之。乡党言之。观多士之呈文。知旧之挽诗。有不诬者矣。吁其异哉。弘泰氏痛先德之不彰。以余有宗人之谊。持家状。徒步数百里而来请状文。余受读感叹。不以不文辞。亦亲之之意也。
先妣恭人李氏行状(庚寅)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6H 页
先妣李氏。系出 璿源。 献陵别子孝宁大君靖孝公讳补之后。大君生宝城君讳㝓。宝城生栗原君敌忾功臣桓襄公讳悰。栗原生吕阳君讳子谦。吕阳生龙冈县令 赠吏曹判书全城君讳薱。全城生忠勋经历 赠工曹参议讳朴。参议无子。以兄遂安郡守讳橹子奎宾为后。官昌宁县监。 赠户曹参判。参判生竹山府使同知中枢府事讳涤。以武勇显。刚毅有大节。忤勋相金瑬。宦不达。丁丑后。杜门谢世以卒。于先妣为高祖。曾祖讳尚元。禁府都事。祖讳荣汉。成均进士。能文善书。有高行。考讳益龄。性宽和好施与。隐德不仕。妣青松沈氏。佥枢讳儒俊之女。同敦宁讳逢源之后。通达沉厚。妇德克备。先妣以 肃庙甲戌闰五月初六日壬申辰时。生于汉城。禀质明秀聪悟。甫晬能言。见僮婢对杵。计数以相戏。先妣效之。自一至十。历数不差。傍人以为偶然。累试如初。六岁。通国音谚文。七八岁。代长者为书。寒暄外叙情论事。各得其宜。女工精巧赡敏兼人。九岁。丁外王考忧。哀毁踰节。护丧者以其年幼不制衰。先妣恳乞制服。朝夕哭参如礼。观者无不感叹。年十七。归于我先君。入门以后。承事舅姑。罔或有违。昧爽盥栉。必供晨羞。如值不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6L 页
节。药必手煎。食必亲饪。昼夜侍候。疾已复初。王考器重之。事无大小。无不与议。至如仕宦进退之节。有非妇人所可知者。必询问之。祖妣素严峻。不少假人。先妣务隆孝敬。终始不怠。祖妣暮境寝疾。便旋须人。先妣至亲濯裙牏。不以亵秽示人。祖妣感其诚意曰。予不知汝诚孝之至此也。家业素狭。先君喜客好施。必奉承无难意。不肖侪类若至。则亦必具羞曰。古有截发剉坐荐而待子友者。吾窃慕之。鞠养子女。虽甚爱重。义方斩然。自幼稚教以法度。尤令致谨于义利之分曰。凡利己之心。人皆不教而能。况为父母者导之以利。徒长欲心。弊将奈何。是以不肖辈不敢有私蓄。待人接物。绝去畦畛。不事表襮。虽欲害我者。必尽诚遇之。祖妣私亲孽属。有孀居无依者。来住我家。其人素多口。先妣累值难安之端。而后日复来。先妣遇之不以色。其人感服。自茂朱迁居时。里媪数人。攀行不忍别。涕泣不已。御奴仆。恩威兼行。必轸其饥寒。故莫不畏服。邻里有急难者。随力周救。虽倾夕贮而与之。不以为怀。然而性廉洁清介。未尝一事求人。至如蔬果微物。不轻受焉。是以人不敢以非义干之。闻人有嗜利忘义。趋势附时。耻若浼己。见人家妇女有取利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7H 页
逐什一者。必斥之以为戒曰。妇女之行。无非无仪。惟酒食是事。如以殖货名。岂闺阃美声耶。东俗雅不使妇女学文。故先妣虽不学习文字。而聪明绝人。自幼好观古事。中国自上古至皇明。东方自丽末至近世。国之治乱。人之贤邪。无不淹贯。至于谚传小说。无虑累百家。一览辄记。终身不忘。晚来常曰。小说家流。皆假做立说。无一真者。亦足以溺人心术。不可观也。常诫妇女辈曰。妇人悖德。妒忌为首。妒忌之至。至于无所不为。而终使贻累于丈夫。可不慎哉。安于俭素。衣服必取完洁曰。今世衣度。狭袖浅绿色。称曰时体。此近服妖。不可效也。雅有鉴识。论事是非。后皆有验。我外祖妣墓在衿川。舅氏居灵光。不能以时省墓。而墓祀多阙。先妣每痛之曰。女子虽出嫁。生我之恩。岂可忘也。每当节祀。必掩泣怀痛。使不肖辈随时省扫。姨母于先妣为季。而居松坡。早寡贫甚。先妣以时周急。不计家之有无而尽心焉。姨母感之曰。姊氏友爱之笃。人所难及。舅氏欲分若干田业。先妣曰。他则可矣。无以我为也。若必欲分。斥此为衿川墓田可也。终不受焉。先妣气禀素强无疾病。而累产失摄。中年以后。疾症常见。自戊辰冬。得风虚之疾。药治无验。弥留至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7L 页
二十年。而丁亥闰七月朔。偶感轮行下坠之疾。八月初五日丙寅卯时卒逝。寿七十四。先妣年十四岁丁亥。患麻疹。热盛昏窒。若有人高声言是儿当以后丁亥死。未几而苏。戊申冬。梦有鬼物能言人寿夭。先妣试问余寿几何。答云七十四。先妣觉而言之。其时先妣年少。前涂甚远。而世人以七十为稀寿。故不肖闻甚喜之。岁月如流。渐迫此岁。忧惧之怀。夙宵不已。竟以是年而卒。人之寿命。果有前定而然耶。疾革。进药则摇手止之曰。命不可以药延。寿已足矣。何必为也。时松坡姨母来视疾。虽气力绵缀。而神识不昧。间与谈笑。杂以诙谐。少无怛化之意。盖其自幼天性超迈。无世俗妇女琐细隘陋之习。而见识之高。志行之正。实有古女士之风。故正终之际。能从容如此。先妣于行居三。外王考诸女中最爱之。尝梦四月并出。而居第三者光明辉耀。馀皆昏翳。觉而语外王母曰。月女象也。我有四女。而梦又如是。是三女必贵也。后诸女皆穷寡。外王母晚来尝谓先妣曰。昔岁之梦。盖以汝心德似之也。以是年十月初七日。将祔先君墓。旧圹水患。移奉合窆于先茔局内子坐之原。临丧仓卒。未暇择地。殆同权厝。痛迫尤切。有三男四女。男长即不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8H 页
肖鼎福监察。娶昌宁成纯女。次女幼亡。次适同福吴锡信。次男再得幼颖慧。五岁而殁。次二女并夭。季鼎禄娶务安朴思正女。不肖有一子一女。子景曾生员。娶坡平尹东说女。生一男三女。后娶密阳朴志宗女。生一女。女适永嘉权日身。生三子并幼。鼎禄生二子三女。子景渊娶广州李命复女。馀并幼。吴锡信生一男一女。男珣娶延安李世延女。鼎福幼多疾病。被先妣辛勤鞠养。至于成立。而不肖无状。不能服勤致养。使先妣一生穷窘。无一事可以慰安。倖窃荫仕。沾得斗禄。庶有荣养之望。旋又癃废。长贻惟疾之忧。至情未伸。遽罹终天之恸。呜呼尚忍言哉。鼎福病症方剧。若致奄忽。使先妣懿德无纪。是重吾不孝也。玆敢略述事实如右。以告于立言之君子。听其采择焉。庚寅四月二十六日。不肖子鼎福泣血谨状。
处士郑君行状(癸巳)
郑君讳堉。字厚之。系出首阳。鼻祖讳肃。仕高丽。为典理正郎。十二世讳易。始入我 朝。官左赞成。 赠领议政。谥贞度公。自是历同知中枢讳忠硕,户曹参议讳忱,铁原府使讳延庆。至国子进士讳希俭。值燕山政乱。善类芟夷。伯氏虚庵先生讳希良。萉世遁藏。公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8L 页
亦废举。以觞咏自娱。号桂阳渔隐。后两世皆以文科显仕。曾孙讳文孚。有文章才干。事 宣庙。壬辰倭陷北关。叛民鞠景仁等。执两 王子诸宰以降贼。公以评事。倡义讨平之。事载 国乘。官止兵曹参判。 仁祖戊辰狱。横罹搆祸。后伸理。 赠左赞成。谥忠毅公。子讳大隆。痛父非命。隐于岭南之晋州。终身不出。即君之高祖也。曾祖讳有禊。祖讳𥠾。并以文行气义著称。而不应公车。遵遗戒也。考讳相点。号不忧轩。有逸才。志操简洁。士友推重焉。妣安东权氏。通德郎寿昌之女。牧使宇亨之孙。贤淑有妇德。以我 明陵戊戌五月二十三日辛未。生君于州东龙岩里。君自在童稚。聪悟沉默。不妄言笑。识者知其为德器。不忧公性严有法度。义方甚饬。君幼袭庭教。稍长。受业于先妣之私耻斋曹公善迪。曹公早以文学名世。即芝山先生之后也。有家庭文献之传。君于文艺之外。得闻有为己之学。视世之势利纷华。泊如也。性孝友。幼时游戏。日不离亲。愉色惋容。务适亲意。与伯兄某同学。兄若受扑。抱持泣涕。不忍相舍。盖其笃性天至也。学既有成。行益加修。事父母处兄弟。一循天则。父母曰。是善事我。兄弟曰。是真爱我。门庭之内。和气瀜泄。是岂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9H 页
可以声音笑貌为哉。伯兄早逝。君以次长率群弟。性情好恶之间。不无刚柔酸咸之异趣。而君斟酌调剂。各得其宜。常举斯干诗以勖群弟曰。人家兄弟情义之乖乱。恒由于货财之饶乏。妇女之争竞。事起微细。过积丘山。式相好矣。则天伦之情。油然而生矣。无相犹矣。则有我之私。涣然而释矣。由是一家感其诚恳。莫不率教。推而至于待人接物。一意诚款。无矫激之行表襮之饰。然庄敬自持。议论峻洁。如有违理乱常之事。必痛辨不已。由是玷行者畏之。世人重科名。稍解句读。辄做时文。为媒进之阶。君才分超绝。文藻华赡。虽间习举业。而不以此为重。日取邹鲁濂洛诸书。俯读仰思。务穷其旨。奥义艰辞。人所难读者。无不刃迎缕解。发其归趣。要以实践为主。旁通诸史。凡古今成败人物臧否。以至典章制度地势分合。无不究心口陈指画。如视诸掌。听者耸耳。丙子春。丁内艰。哀毁踰礼。几不得保。丁亥夏。遭外艰。攀擗哀号。一如前丧。而襄礼愆期。五朔苫块。蒸涝外铄。悲疚内损。因以成疾。虽在病困沉笃之际。严内外之分。不使妇人近前。服阕才周一岁而歾。即庚寅九月二十四日也。享年五十三。用其年某月日。葬于某地某坐之原。君之殁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09L 页
也。远近知不知。皆哀而惜之曰。善人亡矣。士林表状。有旌行之议。君常取邹书人不知亦嚣嚣之语。扁其堂曰亦嚣。又取后汉逸士焦先瓜牛庐之义。演之为说以自况曰。瓜牛之负壳藏形。安静以处。岂非所以绝意外营。专心内足。循分而自安者乎。惟全狷介之性。粗欲洁身持行。而既莫可语人。又不欲求知。宁卷而怀之。独善潜脩。以俟千载之遇不遇。瓜牛实吾所取也。其言凡六七百言。此可以观君之志也。顾今世教衰落。善行不彰。使君求欲为瓜牛。亦足以观世变而泪志士于千秋也。君尝语学者曰。天道一而已。后儒之造诣有浅深。见识有偏正。于是而大道分裂。二三其说。况我东党议横流。分朋角胜。各尊所师。排摈异己。是党也非学也。是以其学。一以考亭陶山为准则。不阿所好。无所挠屈。非学之笃而见之明。能若是乎。亦尝曰。士之为学。要以扶植世教为己任。盖其志甚大。不欲为一乡之善士而止也。惜其穷为匹夫。泯没岩穴。无扶植世教之可言。而考其平生。可谓教成于家也。虽有大小之分而顾何恨哉。君之祖考两世。与吾祖考两世。世笃交情。余自幼及壮。傍侍窃覸。当其会唔之际。欢忻如也。削边幅而露天真。言出而两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0H 页
无违。余私心悦之曰。是果古所谓莫逆之交也。余与君惟以世交心期相许而已。但畿岭隔离。未曾一与盍簪论怀。如两世为也。以是为平生之憾。而幸而君之弟美甫字者。尝屡过余。余弟畜美甫。美甫兄视余。余欲与君言者。于美甫几尽之矣。今夏。美甫又过余。录君状草。又详举平日耳目之所睹记而为余言之曰。吾少兄七岁。与之居四十馀年。未尝见有不是处。吾兄果善人。善人而无传可乎。美甫谨厚人也。宜其辞无溢。不忍终辞。谨据家状及美甫语。略录如右。以为两家子孙之所矜式焉。君娶韩山李孟和女。牧隐先生之后。牧使喜年之曾孙。生四男一女。男长镇毅娶全义李光国女。生一男二女。次铎毅出为叔父瑾后。瑾即美甫也。娶完山李宜老女。生三男一女。早殁。次钢毅娶载宁李琇女。季男未冠。女适密阳朴之源。
秉节校尉副司果 赠工曹参议德岩李公行状(癸巳)
公讳硕庆。字汝吉。号德岩。始祖讳悤言。新罗之季。保碧珍郡。遣其子永。通好高丽太祖。拜本郡将军。妻永以大匡思道女。尊宠之。后因以碧珍为贯。碧珍今星州也。历世贵显。丽末有大将军讳成干及其伯山花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0L 页
先生坚干。尤有名于世。高祖讳约东。知中枢府事。号老村。有文行。史称廉谨。谥平靖公。尝为济州牧使。一尘不染。归时解手鞭挂城门楼曰。是亦官物也。及渡海遇风。乃下令曰。谁匿赃物。致警神明。覈得一裨藏甲。遂命投海中。济人感其清德。刻鞭门石。亦以投甲名其水。寓居金山。故士林享景濂书院。曾祖讳承元。通政兼宣传。祖讳有温。通政利川府使。亦以吏干称。考讳俨。典设司别坐。 赠户曹参判。妣 赠贞夫人密阳朴氏。承义副尉充美之女。公以嘉靖癸卯某月日。生于灵山县东温井里。及长。仪貌瑰伟。宇量沉厚。望之知其为有德人也。丙寅遭内艰。庐墓终制。三年不入内。自是士友翕然敬服。平居虽不以经术自居。而所与游若郭礼谷𧺝,朴大庵惺,赵涧松任道,孙聱汉起阳,安大丘憙,安沧浪克稼。皆乡邦之善士也。寒冈郑先生与公同庚。早结金兰。公令季弟厚庆,长子道孜受业。勖之曰。厚也豪迈。宜捡束。孜也鲁钝。宜磨励。及二公学成。又以声闻过情为戒。二公内承父兄之训。外袭贤师之教。卒成大儒。岗门称贤。必推畏,复。二公斋号也。公结庐洛东德岩山下。闭门却扫。惟以养亲读书为事。尝有诗曰。世道由来蜀道难。出门何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1H 页
似杜门閒。门外不闻时俗事。但看山鸟倦飞还。此可以观其志也。壬辰倭乱。公谓灵居四达之冲。不可以苟安倖免。奉参判公。纠宗族渡江。避兵于居昌。乡人之恋居不远避者。皆被屠灭。而公门得全。癸巳。转入江陵。盖郑先生时为府伯也。参判公年逾大耋。公亲执轿杠。左右扶将。流离道路。间关岭海。而必调其寒燠。时其食饮。所至土人感其诚孝。竞以物馈。丙申寇稍弭。奉亲还乡。天兵往来。闾井骚然。僦居玄风嘉泰山下。丁酉春。贼衅复启。忘忧郭公再祐受 命治兵于石门。火旺缮筑。为备御计。与公寓相近。公率子弟。往来议兵事。寻丁外艰。贼势大炽。奉几筵。更赴关东。己亥春返故山。六月服阕。移寓县西冷泉亭下。乱离之馀。生理萧然。复斋公行商供养。公处之晏如。筑小斋。种梅莳菊。为终焉之计。常以乐天安分四字。戒劝子弟。家人从化。不以贫窭为忧。畏斋公尝为阴城县监。公引平靖公鞭甲事。贻书谕之曰。无以家贫为念。官卑自傲。勉思清白之训也。畏斋亦思公惟谨。遵戒不怠。崇祯戊辰六月十九日。考终于正寝。寿八十六。 赠通政大夫工曹参议。配 赠淑夫人晋州河氏。虞候舰之女。长于公二岁。先公十四岁而没。葬德岩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1L 页
先茔子坐原。至是公卒。合窆焉。生三男二女。男长即复斋。次道由通政。次道一嘉善。女适郭忠英。生一子扬馨。次适郑之亨。生一子毓。复斋一子一女。子潝。女适李益亨。侧室四子四女。子濈,涟,津,浣。女适柳源,李晢,朴玭,全执中。道由四子二女。子澹,演,润,渟。女适处士黄悏。号独梧堂。次适李泰亨。公在时内外子孙。已五十馀人。公笃于孝友。事亲爱敬俱至。丧祭必以礼。仲弟崇庆。乱初遘疠殁。权葬于居昌。乱甫定。行旅犹阻。公冒险返葬。姊妹之无嗣者。分给田土。使其夫属奉祀。敦睦宗族。赈乏周急如不及。一门吉凶之需。皆倚公而办。此皆公之疏节。而乡人至今有诵言不置者。郑先生尝与公讲论数日。叹曰。吾知汝吉为谨厚人。不觉才识至此。真廊庙器也。但恨不肯为世用耳。畏斋亦曰。吾兄盛德弘量。未易窥测也。噫。公之才德如是。而卷怀不出。沧桑局外。身命独全。真所谓古之逸民者流欤。公平日言行文字。散佚不收。今公六代孙某就家乘及公外曾孙成继祖所录当时诸贤挽祭文。合为一篇以求状。谨依而撰次如右。
崇禄大夫行知中枢府事秀村柳公行状(丙申)
公讳发。字伯兴。姓柳氏。秀村其号也。其先文化人。曾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2H 页
祖讳馨远。 赠户曹参议兼赞善。祖讳是。官 东宫卫率。 赠户曹参判。考讳应麟。 赠户曹判书。用公贵。追荣三世。柳氏远有代序。始祖讳车达。佐高丽太祖。以功拜大丞。自后四百馀年。蝉联承庆。入本 朝。有讳宽。官右议政。佐我 英陵致太平。号夏亭。谥文简。以清德著。文简生刑曹判书讳季闻。谥安肃。又七世而至讳𢡮。官捡阅。即公之高祖也。赞善公以明睿之姿。笃志力学。值世不辰。登上庠。后归隐于湖南之海堧。著书以自乐。世称磻溪先生。其书有随录者。论王政之大端。即圣人经世之具也。 大行朝庚寅。 命岭营刊布。先生生于党议横流之后。而人无彼我。皆曰磻溪磻溪。至享于扶安之东林书院。其贤可知也。公以我 明陵癸亥七月初三日午时。生于广州之葛山外宅。自幼动止异凡儿。参判公奇爱之曰。此儿将大吾门矣。先妣 赠贞夫人密阳朴氏。内寺教官 赠吏曹参判澥之女也。通书史。性严有法度。教公必以义方。公出于诗礼之家。而又奉母训。刻意劬书。松谷李参判瑞雨见公程文。嘉奖之曰。磻溪尽有后矣。庚辰丁内艰。哀毁逾节。戊戌。判书公丧。出于扶安。公千里戴星。哀号擗踊。几乎灭性。遂返葬于果川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2L 页
而因居焉。服阕。欲废举。继妣李夫人谓之不然。公黾勉奉教。遂中癸卯司马。公以名祖之后。继守家声。声闻蔼然。铨宰之秉公者。频拟 寝郎。而公不以为意也。戊辰。丁继妣忧。时公年迫七耋。而哭泣祭奠。躬行不废。三年如一日。甲戌。 除 温陵参奉。丙子六月。升缮工监奉事。丁丑十月。升 宗庙署直长。 贞圣王后虞主埋安时公董役。 太庙北阶上土中。得半尺许玉片。手自拂拭而视之。则有圣亦造乎天纵肆克绍夫前烈乃十三字。字刻宛然。公意其 先朝玉册。遂考 列圣玉册。果是 仁宗室谥册。壬辰倭乱后改脩谥册。而独未遑于 仁庙。公不胜惊痛。言于提调。献于 上。上感怆。亟设都监。改造奉安。下 教曰。六十四岁君亲写重刻。七十五岁臣得之。诚异事也。 命公升六。戊寅。升司饔院主簿。寻移 敬陵令。己卯。 上幸 陵。公以 陵司前导。步履捷疾。 上问其年纪。曰矍铄哉。且曰磻溪之后而久屈可惜。是年冬 亲政。以末拟升司宰监佥正。又以末拟 除左水运判官。 上下询官况之厚薄。职秩之华否。一日间再 点末拟。 异数也。辛巳瓜归。壬午。以年八十升通政。冬。 授五卫将。翌年元朝。 上御景福宫。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3H 页
受即阼四十年贺礼。行优老典。升嘉善。仍带本职。在直中。常读书不辙。当上巳日。有红花绿柳三三节白发苍颜九九翁之句。院吏传诵焉。时 殿座烦数。 侍卫之臣。无不倦怠。而公必屹立帐前。不少跛倚。 上每顾而称之。甲申。 除同知中枢。丙戌。升嘉义。己丑。季氏今参议薰以台官入侍。 上问公精力强健。即 命入 侍。谕两铨曰。今刊随录。宜先录其后孙。时只有五卫将一窠。遂 除之。 命帐前谢 恩。仍 命侍立留 阙中。庚寅。升资宪。四月。 命入 侍。俯询饮啖起居之节。特 教升正宪。即席 除知中枢。又下 教曰。此老之子明渭。既擢庚寅科。再有调用之命。子欲于今日。同除其父子职。即 除 齐陵参奉。仍赐馔。使掖隶给馀馔于其子。公之三代 赠职。亦于当日举行。 恩命旷绝。人皆耸观。壬辰冬。与李知事齐岩,沈判书瑴,南判书泰齐,沈判书星镇,李判书益炡,黄承旨晙,李承旨奎应,洪参议亮辅,洪同义禁晟,李左尹光瀷,金承旨朝润,李司谏秀逸诸公。设老人会于家。蔡公济恭时判度支。季氏出牧洪州。俱助宴需。丝竹并奏。终日尽欢而罢。公作诗以志喜。缙绅士友争和之。癸巳春。 上仍耆社臣闻之。 命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3L 页
召公。院吏催促。络绎于道。入 侍集庆堂。 恩谕郑重。又询写册诵书之勤。 命诵前日所诵之文。公跪诵抑戒。音韵清壮。 上教曰。奇异哉。其子必随来。 命召入。仍问何官。侍臣以济用监奉事对。即 命升六。又 命度支。输送米肉衣资。是年。以年九十一。升崇政。四月。进宴后。又设养老宴于 阙内。公入参。簪花而归。因 上命赓进 御制三句。印颁藏于家。六月。随子之官抱川。甲午。升崇禄。乙未春。抱川君小孙。以童蒙 侍讲小学。 上问公诸节。 命内局进人参一两。 御手亲授曰。归传尔祖。使之煎饮。特 命护儿出送。四月。公第二孙诲 殿讲及第。 上命内翰呼新来墨其面。 教曰。以此归见汝祖。又 教曰。百岁老人之孙登科亦异事。其祖特赐衣资。以表予意。又 命诲直赴五月庭试。此亦 国朝以来始有之事。前后 恩荣稠叠。公感激惶懔。颂祷之诚。溢于吟咏。癸巳春祝。手书一绝付门楣。曰新逢九十一年春。 恩波沐浴太平春。愚衷每向 重宸祝。 圣寿无疆亿万春。翌年春。只改九十一之一字曰二。又翌年。改曰三。连以此诗揭之。乙未八月。有微恙。初六日辛巳。考终于正寝。享年九十三。朝野莫不曰大老逝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4H 页
矣。以其年十月二十九日癸卯。葬于竹山府涌泉之乾坐原。即磻溪先生墓前也。公宇量深弘。姿干瑰伟。处心行事。由于自然。待人接物。出于诚信。知与不知。咸推为厚德长者。自在幼稚。孝于父母。既长。承颜顺志。无故不离侧。先妣尝沈疾废梳。虮虱为苦。公自涂麻油于头。承接以移之。先妣叹曰。吾儿移虱之诚。冰鲤雪笋。不是过也。后事继妣。诚孝不贰。继妣安之。亦忘其为非己出也。尤致谨于丧祭。前后居丧。戚易俱尽。不以老而少亏于礼。祭祀必先浣濯澡洁。达晓危坐。务尽诚敬。累世先茔石物。皆竭力营办。谒庙之礼。至癸巳元朝而犹行。盖其笃性天植然也。亲没之后。诸妹孤弱。季氏年幼。抚爱鞠育。一如父母之视之也。其于季氏。策励教戒。诚恳备至。季氏出典二邑一邮。书问有副以物者。公必戒之曰。毋以我累尔政。当以夏亭公为准则也。敦睦宗族。虽疏远卑微者。皆延接而款遇之。是以国中姓柳者。必以公家为归而皆得其欢心。孤露以后。生理剥落。守庐楸下。勤于稼穑。与用事僮仆同甘苦。有时豉粝不继。而公处之怡然。每谓家人曰。天之生人。各有其业。岂可安坐而求食乎。尔辈宜夙夜勤孜。无以惰慢为也。平居必早起盥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4L 页
终日端跪。未见有惰容。待人无长少。接之惟谨。喜扬人之善而不言人过。诨俚之言。不及于侪辈。呵叱之声。不加于仆隶。见人有笞婢盛怒而语不择发者。归而作诗以自警。尝以疾言遽色为戒曰。无益于事而有累于心大矣。是以宽裕慈良。一视泛爱。人皆乐为之用。其在官司。待吏隶以诚心。而亦必导以礼法。尤眷眷于事亲敬长之义。盖近来官长。皆以刑杖立威。不以人道使之。而上下之不相信久矣。至是刱闻公训戒之语。无不感服。在 温陵时。巡使奉审。仁川厨供来到。时天寒风雨。人皆露立冻湿。无人色。公急命爇火以温之。令安顿于执事厅。作粥以饮之。仁人德公。后以一苞鱼献之。公笑受一尾而还之。尝在楸下。夜深雷雨中。有丧行入来。村人以俗忌大惊。将逐之。公视之。一行皆通身沾湿寒凛。不能出声。遂禁止村人。使入处温室以救之。翌朝。皆攒颂而去。后五年。公避寓城内。适见对门家。有人常来馈酒馔。资其所乏。公怪问之。盖前日丧行人也。此虽微事。而公之平日爱人济物之心。可以见矣。晚岁登仕。年踰七旬。奉公莅职。一心不懈。其在 陵寝。如逢祭享。必斋沐。断酒屏烟草。执事仆隶。皆令浣衣。务尽洁精。忌辰则必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5H 页
日疏食。僚员或以为过。公不从。掌水运三岁。无臭载之患。罢七邑色吏阙点捧纸之规。至立碑而颂之。运官之有碑。古所无也。雅性俭素。食止救饥。衣取蔽体。旨美之羞。华鲜之服。未尝近于口体。供职时袍带骑率。至不成样而有不恤也。每以清白自励。官俸必归之诸房及亲知之穷乏者。少好读书。经史之外。该贯百家。科体各文。挥毫立草。笔法亦遒劲谨严。而常谦谦韬晦。无夸衒之意。常题私稿前面曰。平生志愿。不在温饱。其自期之不浅。有如此者。平日常诵者。诗书易系,庸学小学,敬斋箴,濂溪图说,西铭等书。每夜轮诵。至老不废。常曰。磻溪先祖著述虽多。而幽光潜德。湮而无传。则其曰有后乎。整顿遗书。手自缮写。至于九耋之年而无少懈。随录则流布累本。竟能达于 天聪。至于刊行。此非公之至诚纯笃。能如是乎。配 赠贞敬夫人昌平李氏。通德郎夏锡之女。佥正坛之孙也。有妇德内行。媲美偕老。先公十四年而卒。葬于果川先茔下。有二子。长明渭即抱川君。次光渭出后季氏。有三子而早没。长询进士。次诲注书。次警治儒学。抱川君无子。取询为嗣。询生二男三女。男长运祥。次幼。女适吴升海,郑汉东。次幼。诲生三男一女。男长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5L 页
运弘。馀幼。警有二女皆幼。公既德修善积。享有大耋。兰玉盈庭。科甲联翩。诗云其德不爽。寿考维祺。公之馀庆。将无涯矣。鼎福受知最深。又与抱川君少相善也。抱川君知鼎福素谨拙无溢辞。乃以家状托之。不敢以不文辞。撰次如右。欲以少酬公平日知遇之义耳。
教官遁庵金公行状(己亥)
公讳重荣。字显卿。遁庵其号也。新罗末。王子兴光知国将亡。遁于光山。此为光金之始。子孙仕高丽。十二世平章。人称其里曰平章洞。 国初有都观察使若采。 成宗朝。有左赞成光城君谦光。于公为九世六世祖。曾祖 赠承旨讳益忠。有笃行。丁忧。结庐于驹城茔下。竟以孝殒。乡人名其居为窨墟。在金岭西五里。今之云谷是也。祖 赠参判讳景亮。 明庙乙巳。弃举业。自京来寓云谷。啸咏自娱以终其身。考司仆寺主簿讳慎吉。眉叟许先生志其墓。性孝。参判公病绝。血指以灌口。既孤。事母有至诚。以直道见忤于时。弃官不复仕。自号市隐。妣文化柳氏。都正希成之女也。公生于万历丁未二月二日。天姿淳谨质鲁。事亲无违志。市隐公爱重之。年十八。闻松都金正郎正厚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6H 页
有文学。造就后进。负笈从之。受小学。夙夜勤业。难疑质问。必须通透而后已。金公叹曰。吾教人多矣。笃实好学。今始见也。公文行之骤进。自小学始焉。公外舅郑公以济居于广州之石林村。公多在甥馆。时许先生亦寓牛川。郑公谓公曰。许某早游大儒之门。得闻君子之道。语其学则师范程朱。论其文则步趋先秦。当今之世。舍此谁归。古人有千里从师者。今在咫尺之地。汝其师之。公乐闻之。市隐公知其意。使公及季子阜荣从学焉。市隐公志文。有曰有穷者许某能读诗礼百家书矻矻。忘饥寒不怠诚。二子从之游云者是也。公在师门。先生嘉其志操。勉以道义。教诗书讲礼乐。先生常曰。金某吾友也。李公思谦。眉门高弟也。与公交驩。公与之入俗离山。讲读三年而归。自是闻见益广而文艺超达。丙子。市隐公在云谷丧出。公自广州奔丧。勺水不入口者四日。啜粥哭泣。毁瘠不能起。返葬先茔。因结庐。朝夕上墓哭泣。终三年未尝一日废。人曰孝子之善行也。后八年。王母病剧。公断指。及丧。承重齐衰三年。饘粥之啜。哭泣之哀。见者感叹。 孝宗将召用名誉士。公被荐。再为教官。公以亲老应 命。居五月。意有不合。弃官而归。卜筑于西原之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6L 页
南。居有林泉之胜。名其洞曰贲趾。颜其室曰遁庵。谢绝世纷。若将终身。晨兴谒庙。上堂起居之馀。杜门读书。时或深衣缁巾。倘佯于水石之间。尝有诗曰。自然门外无车马。何处人间有是非。辛丑。季氏出宰长连。公奉板舆随行。翌年丁内艰时。又断指。奉榇返祔葬于市隐公墓左。居忧之节。一如前丧。羸毁骨立。几不得保。 肃宗初。国是大定。许先生入拜右揆。人多劝之仕。而公以痛缠风树。精力衰耗。竟不肯焉。壬戌二月十三日。考终于正寝。享年七十六。告讣涟上。许先生寝疾已有日矣。哭之恸。手制诔章以送之。其词曰。吁嗟乎显卿。良善无禄。老德亡矣。孝友之积。忠爱之仁。一出于古人。好直道自守。不枉己而循物。不谄不傲。不求不忧。恬静寿考。此天道好德之报。其生也宽。其归也安。又何羡乎荣名利达之多欢。以我耋老后死。又失良友。踽踽凄凄。欷歔涕泗。汍如澜如。此词可以盖公之平生矣。时有某宰当国用事。一边人推以为重。祸福荣辱。在其掌握。而公绝不相从。许先生常称之曰。某也与某居相近。有戚谊而不见不语。亦不被其害。其善处难处之间。可谓君子人也。公自在孩提。笃爱父兄。或被谴责。不形言色。益近膝下。或出游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7H 页
得甘旨。必怀而进之。生致其养。病致其忧。丧致其哀。祭致其敬。与季氏友爱笃。遇宗族接宾友。一以诚信。无不得其欢心。不待勉强而自合礼度。盖其孝悌根于心而和顺发于外也。配孺人晋州郑氏。妇德克备。事舅姑教子女御婢仆。各尽其则。且勤于治家。公尝读书在外。而无内顾之忧。公之卒也。孺人年既耄耋。而葬前啜粥。期不食菜果。晨昏谒庙。至殁不废。可谓君子之配也。后公四年乙丑六月二十五日卒。寿七十八。公初葬于贲趾山。孺人丧后。迁窆合葬于市隐公墓右。生一男三女。男九衍 赠大宪。女适李鏔,进士金万禛,进士李大徵。九衍有一子二女。子振声。女适李思敬,韩克钦。妾子振鸣。李鏔有三子。天溥,光溥,明溥。金万禛有三子二女。子一贯,一显,一最。女适郑祐周,进士宋儒溥。李大徵有一子一女。子㴐。女适黄琛。
处士安公行状(己亥)
公讳命聃。字耳老。号观水斋。安氏系出广州。丽祖时大将军讳邦杰。其鼻祖也。中世至侍御史讳绥。徙居岭南之咸安。历五世至参判讳淹庆。即 端宗忠臣监司完庆之兄也。参判生礼安县监讳亿寿。又徙密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7L 页
阳。盖其第二子万户讳汝孝。娶府居直提学柳孝川之女。故随而居焉。遂为密人。于公为九世祖也。曾祖讳光翼。祖讳应锡。考讳汉鼎。妣金海许氏。时亨之女。我 肃宗甲戌正月九日公生。幼豪爽有气槩。读书日诵数千言。及长。笃好左氏太史公书。为文尚气格。不专为功令程式。申青泉维翰雅以文章自许。见公文称赏曰。此子其将大鸣于世。李注书命耆亦曰。不意江沿菰芦中。闻此旷世之希音也。自弱冠连中乡解。声名蔼菀。岭中绩文之士。莫不推许。皆以远到期之。漆谷李上舍世钰。公之素交也。公闻其终祥已届。操文将赴。宿礼林堂弟家。是夜暴卒。即丁巳二月六日也。得年四十四。讣出。远近知不知。皆赍咨嗟悼曰。惜哉某之无命。果天道之难谌也。用其年五月。葬于上南召音山东麓壬坐原。公性孝友。事父母。父母忘其忧。处兄弟。兄弟忘其已。交际之间。物我两尽。自家庭至州闾。一口称善。公有笃性。戊戌。先府君疾革。公与仲氏皆断指。金谷川尚鼎闻而非之。此亦有不然者矣。先儒以毁肢体为罪。然当亲病危急。请代不得之际。无药可救。而血指救命。古多其人。则孝子之心。无暇顾他。此虽非圣人之所许。而亦不可以斥也。曾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8H 页
在丁亥岁。公之姊氏血指于母夫人之病。因得回苏。乡党称孝。必以公家为首。公之第四弟有沈痼疾。药饵力诎。至斥田土。而终不使弟卖其田曰。设有不幸。弟妇何托。医言补益莫如河车。当多用而非私力所办。公竭力旁求以救之。朴灵城文秀时以绣衣。入府闻之。嘉叹不已曰。非今世人也。松窝处士命夏于公为三从兄。而情爱无间于同气。尝曰。某也有无量之饮而未尝为酒困。有超乘之勇而未尝见任气。文士阔于治产。而又能力田。使诸弟无饥。志操才干。非人所及也。乡人某素简亢小许可。语及公。辄曰震霆之下。能不陨穫者。惟某而已。其见重于人如此。公自少力学。读书山寺。夜不交睫。睡至倚案暂休。虽精进老宿。自以为不及。著述甚富。多散佚。若干篇藏于家。后值回禄。亦不得保焉。惜也。公初娶昌宁成翼世女。未及庙见而没。葬于其乡梅山村后。后娶八莒都万鼎女。后公二十五年辛巳十二月初九日卒。享年六十二。葬于金海獐项洞子坐原。生一男二女。男仁甲。女适朴謇,吕齐海。鼎福于公有宗谊。记昔乙巳岁。王父宰蔚山。公袖程策来谒。王父亟称之。余以童子侍侧。虽未有知。而窃覸公美髭髯善谈论。风韵洒洒。槩知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第 318L 页
其为磊落人也。今年。安正郎景渐录公言行。专人投示曰。是不可以无状。敬受而读之。风流文采。宛如昨日。抚念畴曩。感慨弥多。论撰如右。以俟知言君子采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