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x 页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书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1H 页
与却(一作邵)南尹丈(东奎)(丁卯)
前冬始谒星湖。谭次说吾丈侍不已。愿欲一拜门屏而苦无仍矣。顷以婚姻之故。幸得瞻拜。不胜慰幸。第归程卒迫。未能稳承下教。以究平日之疑。只增怅慕。便至。伏审比来静候万安。进德有常。伏慰区区。鼎福依保亲侧是幸。而种种忧冗。不能摆脱。日看天赋之衷。渐至放倒。自不觉焉。唯增愧恨。家豚为其妇家所邀去。令之进拜门下。课授所读。使之抠衣于讲席之末。何幸何感。此儿姿性懦庸。全欠振拔之望。此为大忧。教授之义。虽有望于执事。而听受之勇。全在于渠。若不信受奉行。懦庸不改。则将若之何。伏乞有以变化之。书经之功。至于几卷耶。窃尝疑泰誓武王之称王。注家谓之追称。而观其祭山川祝。有曰有道曾孙周王发。则武王之称王。已在牧野之前矣。当是之时。纣为独夫。天命已绝。天下之归周久矣。其称王亦非异事。而注家曲为之说何也。洪范十三祀王访于箕子注。亦谓称祀者。为箕子不臣周也。然则十三者。武王即位之年数也。祀者商之年号也。周年商号。混同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1L 页
于一岁之内。史氏笔法。似不若是之斑驳。且周既灭殷。则箕子岂忍对灭我宗国之人。区区于讲论之际耶。传道虽云重事。君臣大义。顾不重欤。若如此说。则后世顽钝无耻。忍辱偷生于革命之时者。皆自以箕子藉口。其为害义。岂不甚哉。愚疑十三祀者。纣十三祀。而武王以西伯世子。有事于王国。闻箕子通范学。就问之耳。其称王。史追记故也。此未审如何。
答邵南尹丈书(戊辰)
来氏易说。虽未究竟。而大义以象为主。字字句句。凑合说卦。皆有下落。乍见之。似多警拔之语。而静而思之。则圣人立言。必不若是之拘拘也。其所以阐明者。不过是错综(即反对也)变爻中爻(即互卦也)之义而已。此数条。令儿曹录上。大抵义理是公物。而来公则攘取而私之。略到见得处。志气已满。虽程朱立说。少不饶贷。气象局促。决非知道者。未审如何。
答邵南尹丈书(戊辰)
来易错综。即占家乾坤相伏。震巽相伏之类。所谓反对也。易中义理无穷。错综亦其一例也。立辞推象。恐未必一一皆出于错综也。但愚疑所谓综卦。合于卦变。盖既未济之三四爻。皆为伐鬼方。是三四相综而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2H 页
其义同也。损益之二五。皆有十朋。是二五相综而其象同也。此类亦多。故妄意刚柔往来者。皆自综卦而来。顷拜星湖下书。卦变出于乾坤三索。始觉前见妄耳。朱书腊月三十日云云者。公济本是禅学。宜忘情于名利。未免干人讨书求官。故讥之。腊月三十日。佛家语。谓将死时也。阎罗老子。即地府阎罗王。掌生死簿者也。公济好佛。故皆以佛语讥之耳。
答邵南尹丈书(己巳)
鼎福不娴程文。且抱羸疾。应举一节。屡阙不暇。缘此虚声渐播。谓有实工。恒致不情之讥。亦有一二相知延誉当路。以致一命之 除。中心愧惧。殆不容喻。曩日蒙师之拟。注以经学。今者 寝郎之 除。注以先荫。由前则无其实。由后则非其序。二者皆不可冒出。向者除目初来。不知以何荐拔。若又注经学。则进有冒昧之嫌。退致情外之诮。实有难处者。将欲禀告丈席与执事。求得第一义。从后闻之。则以门荫悬注。故无形迹之嫌。而自有避嫌之端。姑俟日限而自退。不更禀白矣。然而无妄之福。非喜伊惧。檄喜贫仕。犹是第二义。假使后日复有此等事。未知将何以处之也。春秋最难读。一字之间。倏焉而褒之。忽焉而贬之。后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2L 页
学将何适从。释者求其说而不得。则乃曰美恶不嫌辞。圣人立言。似不若是之戏侮也。来谕圣经无心之造化。诸传有情之法文。可谓八字打开矣。然犹有微疑焉。若专归无心。则圣人褒贬与夺之际。自有权衡。不可谓无心。未知如何。回教幸甚。朱子云春秋圣人复生。不曾理会。然则愚意范宁所谓弃其所滞。择善而从者。无乃是耶。纲目继春秋而作。据事直书。一变春秋之例。而策文所书。多有与凡例不相通者。勉斋所谓未及脩整者是。而尹起莘,刘友益辈从而解之。立言之间。或有害于名教者。信乎非著书之为难。注书之难。为尤难也。今拜丈席答书。勉以小学。故自今朝始读。以为受教之地耳。醇叟之病。实是运气所关。自闻此报。即欲进候。而方农借奴切难。不得遂诚。伏叹。
答邵南尹丈书(壬申)
道东录。改名粹语。非敢不告长者而先为此标题也。当初誊写时。原册无衣。恐其浮弊。以休纸为假衣。而信笔书以李先生粹语五字于册面。后来思之。更觉未安。而原来性情简率。因以封还。今有不当轻改长者册面题目之教。奉读。悔咎实难容喻。非执事爱人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3H 页
以德之意。何以随事警诲如是耶。伏感丈席之不以为罪。改题李子粹语。而反赐奖诩者。寔出于无我之德。执事之告导至此者。恐小事之忽略而有害于致远也。无非玉成之盛意。顾此昏愚。无以承当。徒自懔懔耳。自有东方以来。学问之盛。无过于退溪。则李子之称。实无可疑。而举天下而论之。周程张朱之称子。皆无异辞。至若他儒贤。则其受业私淑之人。虽或称子。而不能为大同之辞。私窃以为先生之称。似为浑然。盛问之下。不容泯默。僭尔至此。幸更指教。
与邵南尹丈书(癸酉)
顷蒙琼步临枉。伏感。而第日色傍晚。承教未稳。下怀耿耿。迨犹未已。忽焉阳生一夜。雷开万户。伏想齐戒掩身。静养有常。既慰且贺。鼎福亲癠身恙。一向沉剧。方此阳复。善端蔼然之际。而焦忧恼扰。心界不静。只增忉怛。星村去人。昨暮始来。丈席书中粹语。责成之意深重。且欲使尊丈详玩去取。以为成书。愚意此等文字。有异于寻常类聚。若能编定无欠。岂不为后学之幸哉。每想尊丈平日工夫。专着近里。如此之类。亦以为汗漫之业。故前日丈席之所付托。贱见之所仰质。每每因循推诿。不以自当。于此有以见君子谦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3L 页
笃实之德。而不言何述。不胜弟子之惑也。丈席答书二张。序文一张。粹语二卷。谨为封上。伏乞详加考校。可节者节之。可去者去之。使为成书。则为幸何喻。序文中下语有未安处。玆敢付签。以为更禀之地。示教幸甚。无任恐悚。鼎福少而失学。长抱沉疴。自分为一世之弃人。伥伥昏衢。无路可践。幸而天诱其衷。晚拜先生。又遇执事。用是自慰。为依仰之地。自此始知六经之外皆陈言。一身之馀为閒事。受病之源委。未能尽祛。向学之诚意。有时懈怠。春风野烧。旧习缠绕。越至今七八年而犹夫人也。悼怜何胜。前辈之影响渐远。而后学之步趋渐差。俗学之外。自谓有志于此者。亦不无过不及之失。才高者以古人之言。不必尽信。先寻别路。气弱者以古人之言。为无可疑。缴绕文义。二者均为不是矣。愚意欲将圣贤之书。平心熟读。随文解义。务使文义平易明白。不主私见。不立别意。读之之多。虽疑端渐生。不可以所疑者。谓前贤未发之旨。而求合于古人之说。求合不得然后。或质之师友。以正其得失而已。其所疑之自谓得前贤未发之旨者。安知非程朱笆篱边已弃之物耶。后学只当明知前贤所释之义而遵奉之。若王朝令甲之不敢有违。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4H 页
然后始有一统之意。而所趋不乱矣。不然则人执一椎。家开一户。不胜其纷然矣。常怀此意。无所仰质。玆敢烦渎。欲承可否之教。饶舌之诮。是恐是惧。幸俯谅之。不宣。
与邵南尹丈书(癸酉)
景协所论家礼羹饭左右说。及系辞易有圣人之道四。考据精深。今世经学。诚有其人。不任钦叹。系辞子曰字。仁山金氏亦疑之曰。系辞或不以子曰起文。或以子曰起文。或引子曰以答问。或中引子曰以为證。或末引子曰以为断。与子思作中庸同体。盖门人以夫子之意发明。非夫子之亲笔也。古人亦有此言。未知丈席之意如何。伏乞更教。参伍错综。尝疑为阴阳画卦之辞。非专为揲蓍求卦之义。朱子之说如此者。岂非以此章居上下论蓍之间故然耶。(来氏易。亦专以错综为反对画卦之义。)圣门从祀之杂乱。历代因革不同。而启圣庙之意。亦出于父子殿庑上下分享之未安。然尊奉圣贤。与追崇亲属。其义不同。必以其子之圣且贤而追及其父。则假使舜禹享祀。又推而及于瞽鲧。则岂非斯文之羞乎。此等事。皆出于后人文胜之弊。鹿峰献议。似为停当。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4L 页
答邵南尹丈书(癸酉)
昨日辱复四易字。皆相照应。愚疑此易字。皆主易书而言。然而易无思之易。又有主理之意。末易字为结语。与首节易字。同为虚字。敢问照应之义。为如何耶。父子殿庑上下之未安。而别祀得宜。则是人家宗庙之义。不可以施于此也。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论道讲学之际。使群弟子进前受业。则必也德崇才高者。居前受命。有何嫌于子前而父后耶。譬如朝廷之会。位高者居前。位卑者居后。君上有命。位高者上殿受教。是何嫌于子上而父下耶。愚意父子殿庑上下之别。特出于后人论道而品节之。亦想阙里当日之事而为之。则似无所嫌矣。末由面承。烦诸文字。幸乞更教。粹语命名之意。前日亦尝念及此矣。旋思之。论语语而行在其中。国语语而事在其间。至于家语语类。莫不皆然。此书合诸家所记老先生言行之语。而节其粹者则与程子粹言之义。微有不同。丈席之命名。盖出于此。更赐回教。
与邵南尹丈书(癸酉)
日前星村下书之去执事与此来书简混封。则此似异于窥人私书。故敢为之披玩。其中有薄园一节。未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5H 页
知指何事而发耶。王者之追奉私亲。有所压而不为。固为盛德。若牵于私而伸情则亦不可遏。是皆自 上独断之事。非群下导而为之者也。亦非为十分立节之地也。白沙近世名卿。而 成陵事起。尝曰。宋仁宗时。宰相则有韩范富诸公。谏臣则有孔道辅诸人而无一言。吾欲为韩范富。此言亦不可以专斥之也。且汉文宋仁事。史断无所论。或有见他书者耶。晋孝武帝追封郑太妃。徐邈曰。太妃不伉俪于先帝。子孙岂可立配。此论其义也。臧焘曰。尊号既定则罔涯之情伸。别建寝庙则严祢之义显。此论其恩也。此义似并行而不可悖矣。后人之必欲争之者。盖尊谥别庙之不已。而又将入庙。入庙则其位次有难处者。而嫡妾无别。必欲防之于其渐。此义亦当然矣。未审如何。因此念及 元宗追崇时诸儒论说纷纷。执正统之论者以为虽以祖叔而继孙侄。亦当有父子之义。求之人情。终有可疑。向者 孝章之丧。 大王大妃服曾孙服缌。及 孝贤嫔丧。服孙妇服小功。此为 国家已行之典礼。则不敢妄有所论。而疑礼相质。有异于政事利害。故亦并仰告。丈席书下段。又言傅亮,徐羡之之类。当书诛而书杀。愚常疑纲目之书卒书杀。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5L 页
多与凡例不同。其间或有害于名教者。后之奸人。未必不藉口于此。此等笔例。勉斋所谓未及修整者。诚为信然。愚故尝以为读纲目。当于纲外得意然后。可为善读。此义如何。
与邵南尹丈书(甲戌)
昨日迷儿进谒而来。口传金縢疑义。心窃惑焉。玆敢仰禀。既克商二年。王有疾不豫云者。是时周之定殷。才二岁矣。王室新定。人心未附。而王遽有疾。正国家安危之机也。故史臣书既克商二年。以见天下之新定。继书王有疾。以见人心危疑之端。周公之代命。盖亦以此。故祝文中乃命于帝庭一节。可见其为宗社大计。非但为骨肉至情之所在而然也。前日文王之薨。后日武王之崩。未闻有请命之事。此亦可知矣。未可以戚我先王云者。二公欲卜吉凶于太庙。而周公斥之曰云云。其意阳斥二公而欲自祷以尽其诚也。故史祝之事。二公初不知。观于下文二公及王乃问诸史节。可见矣。今闻执事以为周公大圣。有至诚前知之道。明于易爻。知后日必有流言风雷启金縢事。故为此祝以藏之。以待王之得见而释疑也。愚于此诚有迷而不悟者。何也。周公此事。盖以武王疾病之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6H 页
瘳否。而以占宗社之安危。至诚在心。不暇他恤。观其祝文。辞旨直截恳到。不容有一毫私意参错于其间矣。若如下谕。则都是私意所在。似非以此论圣人之心。而周公亦岂以己之私心。祝于聪明正直之神乎。若诚预知后日流言等事而为之。则圣人生知之姿。岂不知武王必不死。而管蔡武庚之不为乱乎。圣人任理而不任数。任常而不任变。宗社新定。君父病笃。毫忽之间而安危系焉。当此之时。只有一个赤心代其死而已。岂有明知其必不死。而姑为是事。以为他日为己之地也。此事诚有关于义理之大者。而执事之言如此。窃恐迷儿辈错传而然也。恭俟俯教。我之不辟。我无以告我先王云者。盖此时流言。虽管叔辈所为。而藏名流布。不详言根。成王之心已惑矣。朝野之论已动矣。周公虽身有圣人之姿。亲兼叔父之尊。而君臣大义。岂可恃此而自主张也。故释权避位。使君疑得解。人言不行。是其所处之得宜也。若不能释权避位。而自处晏然。如无事之人。使主疑转深。流言不息。而有难处之事。则当奈何。蔡氏之语。允合事情。若如孔氏之言。读辟如诛辟之辟。而致罪于二叔。则是后世擅权强臣之所为。岂周公而为此乎。且若以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6L 页
诛辟之意观。则是已知流言之罪在于二叔。何必居东二年而后。罪人斯得乎。居东二年。罪人斯得云者。周公释权避位。而居东二年之间。流言必日盛而不息矣。罪人之得。是如后世讥察捕捉栲问而究其言根之出于二叔也。于是王虽知流言之出于二叔。而幼冲之君。志虑未周。先入之言。犹有所在。故周公又为鸱鸮之诗以贻之。朱子鸱鸮集传以为东征后事。观其诗意。恐在东征之前罪人斯得之后。此以蔡传为主恐为宜。尝观越绝书。曰二叔流言。周公乃辞位。出巡狩于边。此虽杂书。是先秦古文。必有所因。可以旁證。此后又有风雷之变。启金縢而后。王迎归周公。彼流言者。始知其说之不行而罪在于己。其叛意遂决。当时事情。昭若列眉。于是周公作大诰。东征三年而平之。归而作东山之诗。其次序整齐不乱矣。居东二年。东征三年。自是两截事。不当为一时事看也。禾尽偃。大木斯拔云者。言其灾之大也。禾则尽起。命筑大木。灾不为灾也。岁则大熟宜矣。执事云筑大木。何关于岁熟。似是谷名。愚意亦有疑焉。此句诚结上大木斯拔之句而言也。不必贴岁熟而言。抑有一说。古者沟洫之间。树之以木。或此木皆拔。崩压于禾上。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7H 页
害于谷。故命起而筑之耶。伏乞更赐明教。
答邵南尹丈书(甲戌)
有人问有奉其父之外祖之祀者。题主当何以书之。鼎福答曰。外孙奉祀。已非礼意。今世此俗成习。有不可以卒已者。则虽为奉祀。似当依旧奉之。不必改题。(神主奉迁之际。已告迁于外孙某之祝辞。则不必改题。而神主已知所奉矣。)其人曰。以此问于闵祭酒遇洙。答曰。当云某官某郡某姓公神主。而旁题称外曾孙云。鼎福又曰。无属称而旁题外曾孙未安。且己之外曾祖。称己亦谓之外曾孙。则与之相混矣。礼贵别嫌。此意安在。然而此出臆见。故亦为仰告耳。
与邵南尹丈书(乙亥)
读书。尝观大义。不求甚解。平日慕其人而亦慕其语。盖与自己简率之习。相近而然也。后来转觉其非。而每每为初意所间。旧习难脱。况此死病中神精消散。亦何能着意看耶。是以观张子功衰之说。以此为主。引他说而求合。今承盛谕锻与练之别。何幸何幸。然以变除之次言之。成服之衰三升。至粗也。既虞之衰六升。和水以濯则稍饰矣。小祥之衰七升。而如大功之粗布锻治。可以加灰。则又加饰矣。家礼大功用粗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7L 页
熟布者即此也。练是曝练为白之意。则虽不如大祥之素缟。而其与略加灰治者有别矣。家礼简略。衰服升色节次之精密。虽与古礼不同。若依功衰之言而小祥改制服。则当用粗熟者矣。东人练制。不如古式。只以水濯。略变于初。谓之练布。是以不识锻练之有别。而槩以张子之言为主也。若于小祥。改受功衰。而用水濯之。则殆不可乎。更乞赐教。葛绖之葛。是有皮者耶。去皮者耶。愚意则决是去皮者也。何以知其然也。礼无葛之乡。代以顈。顈之洁白光润。不下于葛之去皮者。则葛是去皮者也。陶潜之葛巾。杜诗十暑岷山葛。皆指葛之去皮而成布而言。此亦可以旁證。古礼既虞卒哭。为七升之冠六升之衰而用葛绖。其服固相称矣。今人丧服至粗。而遽用葛绖。亦为不称。若用带皮者。则其粗又过于苴麻。无变轻之意。尤为不可矣。葛绖为虞后变除。而家礼无虞变除。故丘氏引此以为小祥之服。过虞而用葛则非古礼。既练而变葛。又非家礼也。前日所谓进退无据者此。而反不若用熟麻。以示渐变之意也。今承执事丁忧时有练除带葛之教。则嫌不敢更禀。而心有所疑。敢此更烦。正服不练之文。不见于经文。疏家何以云然耶。以功衰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8H 页
之说言之。则其变亦明矣。
答邵南尹丈书(乙亥)
论学一节。正合今人顶针。谁不读书。而真实体当四字。可谓日星昏衢矣。大学曰。止于至善。继之曰。知止而后有定。知至善之所止而后。志有所定向矣。其下又曰。知所先后。即近道矣。孟子曰。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两先字对勘。学者知此。则岂有骛远之习。而程朱以后诸儒之辞说甚多。而论其笃行则反有愧于汉唐之君子。至于今而益甚。往往临小利害。便失常度。此杨文公,苏长公之论。见笑于朱子者也。我 朝前辈有自警编理学,古文真宝文章之语。其所尚卑矣。而树立成就。非后人所及。由此益知此道之难明也。盖游走于章句物理之上。反忽于身心日用之间。故不知不觉之中。未免有踰节之患。其于执事所谓真实体当者。未暇及焉。何叹如之。常以此自警。而病困垂死。无以自振。今何幸奉闻先获之言。
答邵南尹丈书(丙子)
下教禹贡诸疑。夫地图之作。在于禹贡数千百年之后。以此较彼。宜有不相合者矣。古人虽曰山川形势一定不易。而此以大槩论也。有以人力而变者。汴之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8L 页
通河淮。潜之通江汉是也。有以名号而变者。九江洞庭之异称。外方陆浑之异号。敷浅原匡庐之异名是也。有以天地而变者。后世河决。自周定王五年以下。至于正统十三年。无代无之。至于九河沦而为小海。碣石陷而在海中。是其尤大者也。其消长变革。有不可以一定者。此其所以与今地图有异也。且若以禹时只凭官属传闻而有此误云。则此亦有不然者。以后世言之。官长政令。稍能明简。而择人以任。则庶无讹伪之习。况以禹之圣。为此何等大事。而只凭一二人传闻之言。不复检覈而遽以为信耶。尊丈所疑恒卫九河彭泽之类。更赐明教幸甚。江汉俱发源于西。合流于荆。至于今江西之地。此时江西诸水。亦壅遏不通。𣿬而为湖者。又受江汉之水。为大泽。言东者。彭蠡在江汉合流之东故也。言北者𣿬而为泽者。居南流而为江者居北故也。东迤北会为𣿬者。注家谓九江为今洞庭。东陵为今岳州巴陵。盖傍近之地也。𣿬者亦指洞庭也。若复以此𣿬为彭蠡。则江水之东流久矣。岂有北会之理耶。江汉分流。汉在北江在南。江水迤北处。当汉之口。北会者。谓会于汉也。与导汉条南入于江相应。盖江水至东陵。北会于汉。与九江并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9H 页
而为𣿬。为今洞庭矣。此出于臆断。伏乞更赐指教。且蔡传以沣水为九江之一。而导江条云东至于沣。过九江者何也。碣石有左右。左碣石。杜佑以为在高句丽界中。指今辽东边海之山也。右碣石。即禹贡所云。而后入海。去岸五百里者是也。蔡氏注少异。亦并下教幸甚。
答邵南尹丈书(丙子)
饥疠侵人。域内愁困。非但为一家之忧也。尝观旅轩先生与人书。曰积善阳明。阴鬼所畏。此则窃有所仰恃而无惧。惟是饥饿一节。不可以为善而得免。每伏想尊丈穷居无聊之状怀辄不宁矣。人之禀命。固难兼备。与齿去角。其理然矣。奈何奈何。鼎福是幺么孱疾之人。有何轻重于知旧之列。而尊丈前后垂问。悯其疾忧之为患。且示以周行。有若真有可教者然。嘿自省念。不觉骍汗被面。自欺欺人之罪。至此大矣。尤无以为怀也。至于往复星中。欲以开此昏蒙。归之正路。爱人以德之意。无所不至矣。鼎福虽无状。岂不知点铁成金。祝狗做貂之为大恩也哉。从前看书。实有泛博之病。近年以来。稍知其为害而一切屏祛。春风野火。恒有未尽之烧。发之言语。自难掩得。此所以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89L 页
执事之教而或恐其蹉失也。况今病情危苦。其祟专在心经。岂敢浪费些少精神。以戕其全生之身耶。东史虽有数种。而编年全无义例。正史亦甚疏忽。古今来无一人言及者。若止此而已。则后人亦必曰其义当然。吾东方数千百年事迹。只为后世取笑之资耳。稍有隙见而亦不敢自是。欲求正于先辈而又无其人。窃想先生春秋既高。贱疾亦难久支。徒含糊抱疑。不一质于有道。而如有不可知者。则其为抱恨。当如何耶。是以一二仰禀于丈席。而丈席亦不麾斥之。若使此义得存。则庶乎其可矣。岂敢以著书自任而不量其力哉。游艺适情之教。谨当佩服而不失之矣。景协书中略具一二。幸乞一览焉。危行之危。集注曰高峻也。屋之最高处。亦谓之危。危果高峻矣。然而直云高峻。则或有过高矫激之患。小注南轩之言。似甚蕴藉。未审如何。月前丈席赐书累千言。谕教谆谆。而茫然有向若之叹。略更仰禀。而我罔为臣仆一句。反语观之。尤为有力。伏乞坼览后并赐可否。
与邵南尹丈书(丙子)
家礼大祥前一日。告迁于祠堂。因而改题神主。祧出远主。皆是同日事也。卒哭后虽有祔礼。而至此祥祭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0H 页
隔宿。行此改题迁埋之大礼。无已太遽乎。朱子曰。祥毕彻几筵。当祔于祖父之庙。合祭而后迁。今人家庙龛制。多有未成者。入祔祖位。诚有未便。当何以为之耶。又曰。祫祭后入庙。则亦当权安于别所。按祥后彻几筵。是正礼。而权安别所。似非礼意。如何。祥后既入庙。则禫前朔望奠。不见于礼。亦何以为之耶。沙溪以为过。寒冈以为似难请出别行。然则丧事未毕而专然无事。亦有所不忍。何以则可乎。祫祭之说。虽有张子之论。终是诸侯之礼。后人之仿而行之者。亦从义起之例。则亦可为一段典礼。只当遵而行之矣。礼云是月也吉祭。注家谓若当四时之吉祭者是也。与诸侯丧毕祫禘不同。备要不曰祫而曰吉者。无乃从勉斋之说耶。祫是诸侯丧馀之别祭。所以迁祔。审其昭穆也。吉祭是四时之正祭。大夫士则不别有祫。而只当于四时之祭。行迁祔之礼。与祫不同耶。今俗不行时祭。则所谓吉祭。亦丧馀之别祭。与祫无异。家礼不著者。岂非礼无明文。故欲简略其仪而行之于祥前一日耶。以鄙家事势言之。祠堂只一间。龛制未成。若行祔祖之仪。则挨逼考位。上所谓未便者是也。且奉不迁之位。而祧主长房。在于远地。新主入庙。则一室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0L 页
容六位。诚为不安。长房在远。卒未奉去。则遽告以迁而依旧奉安。亦为不安。未审何以为之耶。伏乞指教。愚意则祥前一日。只告祠堂以新主入庙之意。后日别行告迁改题之祭。且祔祖之礼不行。则只当安于东边最末位。而若祔祖则为西向之位。虽云入庙而未行告迁。故其仪如是。若在东龛。则已为南向之位。与正位无异。此虽势使然而于义似不可。亦乞指教。禫前朔望奠。则欲奉出行之。其无烦猥之嫌耶。长房之远在者。只有一人。奉去与否。亦未可知。虽行告迁以后。实无可迁之处。然则当别安他所。以待长房之殁而祧之耶。若然则长房之义不在。而宗家便有僭逼之嫌。到此实无善处之道。奈何。愚之平日意见。则宗家世尽。则虽有长房。只当埋之。不惟严宗法。亦无后日难处之端。然而义起之礼。出于从厚之意。则何敢别有他说。而施之于己身以下。似无不可。未审如何。告迁入庙。禫前朔望奠等诸节。伏想有已行之礼。亦有承闻于师门者矣。逐一条教之伏望。
与邵南尹丈书(丙子)
祥后朔望奠。既有退溪之训。而有请出行于正寝之文。故依此为之。而既云请出则当有告辞。故略为措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1H 页
语以告而奉出。此果何如耶。书疏俗皆以服人自称。状称禫服人。此据何礼耶。未禫。犹是三年之内而丧期未毕。似不可以祥祀之已过。遽变其称矣。家礼无所言。恐是一例无变也。幸乞指教。鄙家平日祠堂。只行忌祀。四名日行墓祀。故先人在时。略有变通。而家计窘急。只得因循。今则三年已过。祭祀之礼。欲追先志。且从礼家而为之。墓祀则寒食。自祧位以下并祭之。十月朔则只祭奉祀之位。时享则四时之祭。家力所拘。不得并举。依古礼大夫时祭庶人岁祭之礼。而取其中为二祭。祭以冬夏二至。亦欲仿冬荐稻夏荐麦之仪而为之。四名日俗节。只得荐于祠堂。此意更乞下教。尊门见行仪节及丈席平日所言与家祭所行。亦并下示伏望。考妣并祭。面饼或合设或各设。人家不同。何者为得耶。饴蜜出于内则养老之需。而不见于祀典。此等及油煎之属。虽或荐献于节日之祭。而于正祭则并欲去之。未审如何。礼大夫笾豆各四。以今言之。只是两色果品脯切肉及两色菜菹醢酢而已。无已太薄耶。家礼图之鱼肉。世多以为生鱼肉。朱子既云用常馔。则似不用生矣。面食谓之饼馒头之属。与今俗之面不同。而所谓米食。似以稻黍稷为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1L 页
之。面食则以面末为之。故其名异。而以今言之。则似是俱为饼类。古礼糗饵粉餈。亦用两品。家礼之意。或假此耶。后世之饼。必用一色。则是俗礼之渐变而然耶。今俗所谓肝南。不见家礼。而以古礼推之。膴鲍鱐脾析蜃豚拍。似从此类而来。且书仪有骨头白肉。亦是肝南之类。未审果然否。
答邵南尹丈书(丁丑)
诗经一书。朱子以后。尽弃旧序。专以义理断定。义理固好。而诗人之志。未知其果出于如许否也。然如此而渐生疑贰而为之说。则葛藤多而本根晦。是以愚意谓与其复作而不可必得诗人之本意。不若因旧而求其义理之至当为愈也。非谓诗全无可疑也。最可疑者。夫子尝曰放郑声。淫佚之诗。在所当去。若被之管弦。使人舞蹈而歌之。戒曰此淫诗也。当惩创其逸志云尔。则凡声之感人最深。窃恐逸志未及惩创。而流荡之心先入之矣。思无邪之义。恐行不得也。我朝 孝庙潜邸时读唐音绝句。尹孤山为师傅。请去此日长昏饮,待月西厢下二诗曰。如此沉湎淫僻之语。不当经览。此诚是矣。孔子何取于恶人之诗而传之后世耶。且以春秋会同之际。而赋褰裳涉洧之事。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2H 页
以求济于人。岂可以里巷淫亵之词。加之人乎。由此益信小序之不可弃。而真西山。朱门之私淑也。其着大学衍义。所引诗。皆从旧序。其意亦可知也。
答邵南尹丈书(戊寅)
今世书牍相与之际。未闻有规箴之语。过为推奖之辞。是以人多因循自恃。无振作警惕之心。此中人以下之所不免也。何幸执事明眼。随證施药。使人怀善反之念耶。此事今世罕见。岂无其人。但师友道乖。恐致争端。务为缄嘿而然也。侍生少而失学。到此依旧。虽其慵懒疏忽。有甚可恶。平生志愿。每欲得闻善言。伏乞此后于言语文字间及或传闻行事之失。有可以施教者。施教之幸甚。史役习性使然。欲待子云传后之意。亦未暇及焉。我辈著书。虽云十分尽好。末梢归人壁耳。况未必好乎。然而史中是非有可论者。亦是格致一端。时时开教如何。自此或从馀力及之。不以必成为期。盖以俯教诚中其病故也。家礼祠堂章所谓神厨。何义耶。以屋覆之者。其如今假家。欲以覆雨雪而然耶。诗下泉章四国有王。王是天子之称。则非四国可称也。愚意此与四夷来王之王同。言四国皆知有王。而今则不然。诸侯僭乱。有无君之心也。未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2L 页
知如何。帼别是一物。非固冠者也。礼注取而况之耳。汉制皇太后入庙。帼簪珥。此无注解可知。而其为首饰则明矣。通鉴巾帼注。胡三省云妇人丧冠也。又据刘昭舆服志注。公卿列侯夫人绀缯帼。盖妇人首饰之称。不特丧冠也。意者丧冠以白巾为之。故曰巾帼耶。丈席以帼为帼而言。象首绖云者。似推穷无疑。纚是韬发之物。与帼不可为一也。周人只用纚而已。汉人加饰。又有帼制。其曰绀缯帼者。以绀缯绕于物。如髻加头上。若首绖然也。伏乞更赐回教。不宣。
与邵南尹丈书(己卯)
婚礼亲迎。下教诚然。鄙意亦尝如是。是盖都人士之礼。若乡里夐远。则搬挈往来。势有不及。古人之不亲迎者。殆或以是也。窃叹世俗于婚礼。太涉沽略。议婚之初。泛然以四柱年命投送。无书启往来之事。大礼之始。慢忽殆甚。故欲于送命之时。依古纳采。兼请女命。依古问名。又于纳币书中。兼举纳吉纳徵请期之节。欲循今之俗而遵古之礼。以为一家之私规。非谓此十分当然也。告庙二炬妇见等节。谨闻命矣。庙见之仪。古者各庙。故惟奠一庙。今之庙制。与古不同。则此义恐行不得。伏乞更教。诗之难读久矣。四始所论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3H 页
各异。试以关雎言之。或以为毕公作。或以为周公作。或以为康王作。或谓宫人指文王而作。或云后妃思进贤而作。吾谁适从。又以比兴言之。狼跋程子谓之比。而朱子谓之兴。卷耳程子谓之兴。而朱子谓之赋。诸儒所论。又各不同。故愚浅之见。每以为为说而不可必得诗人本意。不如熟读详味。不失其性情之正。而为处心行事之实。古序以下。后来群贤之说。皆取其长。为吾之用而已。何可断定于千载之下。而曰是某人之诗。曰是指某事而作。假使作诗者。有知于泉下。岂不莞尔一笑乎。夫子读诗之教。似不专在于奔走考校之间耳。风雅颂体制各异。则小雅之全似风体者。已甚可疑。岂非成周盛时宗国之诗谓之雅。而东迁以后。降为风而称王耶。鲁不称风而谓颂者。夫子鲁人。不得不从时之礼。朱子说。似尽之矣。鲁颂之小者固风也。大者则雅也。下不欲班于列国而称风。上不欲僭比天子而称雅。其为诗虽涉过侈。皆是颂祝之辞。故不害为颂而称之耶。春秋夫子所作。而为尊者讳。不敢直书其恶。则亦安敢以国公之所称为颂者。不为颂而为风乎。此亦夫子处义之得当者。似不可以雅颂得所之说而疑之也。伏乞更赐教诲。周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3L 页
公居东二年。与分陕自不同。恐不可以混称也。序卦。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盖养而不动。则是有体无用。大过则动矣。此恐自然之势也。父在观志章所教。但以不忍心改之。若欲盖愆而称为遗教。虽似婉顺。一切用心如此。其于诚伪之间。似当商量。伏读至此。不觉敛衽钦叹也。
与邵南尹丈书(己卯)
帝王昭穆之说。未有定论。主继体之议者谓虽以兄继弟。以叔继侄。当称祢庙祖庙。此固正论。然若胶守继体之议而必行五代以祧之礼。则如昆弟三四人相继为君。有以孙而祧祖者。有以子而祧父者。礼缘人情。虽云继体为重。岂可如是迫切耶。主亲属之议者谓昭穆之名。即子孙之称。如文之穆武之昭是也。虽三四兄弟继立。祧迁之礼。只当及于无服之祖。此亦缘情定礼之当然者也。古者各庙。兄弟为君。同在一庙而后。五庙七庙。无过越增置之患矣。然而庙中迫窄。众主难容。则当奈何。是礼也中国与我东自胜国之礼。皆未有恰当者。愿乞指教。
与邵南尹丈书(甲申)
师服一节。窃念檀弓置诸三年之科。则舍此更无他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4H 页
求。自程张两先生有情有厚薄之说。而至于我东栗谷。定以期九月五月三月之礼。故世多从之。此于事势。似为周便。而以生三事一之义推之。则节量尊服。终涉不安矣。程门服制无考。而刘立之云系官朔陲。不得与于行服之列云。则其制服明矣。朱子祭延平文。筑室三年。莫遂初志云。则事故多端。虽未遂筑室之愿。而三年之意则恐亦不废矣。但师弟之间。既非同室之人。故馈奠哭泣。虽未能一如家人。其追慕痛陨之情。不敢暂忘。或绖或素带。以寓其心。不赴会不听乐。以示不可自同平人之意。似无悖于古而不愧于心矣。退门诸人。月川素带期年。三年不赴会不听乐。此率以古礼。则未知其如何。而实有惬于鄙意者。故敢欲依而行之。既蒙俯问。故玆以细告。更乞下教。四七说。先生之尽力辨破者。末梢复入于高峰之套。则此不可以无辨。慎进士原书及丈席所教。与尊丈问难书。并协友论难文字。皆节其要语。下示伏幸。
答邵南尹丈书(丙戌)
向者乘疾病之暇。随意观退陶栗谷理气之辨。溯其源而至于孟子礼运。以至人心道心之分。常常玩念。公喜怒理发之说。终有所疑。诚如执事所教也。愚昧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4L 页
略有所辨。而著成文字。则徒劳无益矣。但于日用之间。四端则扩之。七情则节之。道心则守之。人心则察之。以归于中正之域。而末梢所得。果能何如也。理发气发。徒成辞说。不过遵守师说之为当。而但张旅轩一生穷理之学。其经纬理气之说。专与退陶李子之说不合。是未可知也。侍生少也。不可谓专无向上之心。而到今病废。一无可言。近来作一赞一箴。用以自警。观此亦可以知愚昧之本色。不敢有隐。玆以仰呈。幸乞示教。近来少年之有意此事。不为无人。而多归于言语之科。恐终于无实。此系世道。奈何奈何。
与邵南尹丈书(丁亥)
侍生性本愚鲁粗率。其于性命之奥。初不研究。只就先儒已定之说。依俙识得而已。是以无自得之效。而至于四七。从幼先入之见。以退陶为正。及观师门新编而信从尤笃。不知有微妙之意。更有加于此者矣。昔在义盈直中。景协贻书。以圣人之公喜怒。谓之理发。其言纚纚数百言。證辨明白。甚可喜也。其时无书可检。草草答之。大意以为喜怒之字义貌像。终是出于气。似无圣愚之别云云。此友更无所答。鄙亦依旧胶守。不复致疑。后来闻之。其端盖出于慎进士。而先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5H 页
生从之。执事争执不得云。同门有此等议论。而不得问知。至于今日。甚矣其蒙陋也。玆贡愚见。以祈裁择。夫性动为情。情本善而不节。则炽而恶矣。圣人之公七情。亦直从性动为情。最初本善处而来。则与四端无异。谓之理发。无不可矣。虽平人之情。其出于性命。则亦似不异矣。如是看。则立说易而无艰曲难晓处矣。然而退陶李子以圣人之喜怒。谓气之顺理而发。此语平正。无可改评。而所可疑者。高峰后说。虽云烂熳同归。而其中有云七情虽属于气而理在其中。其发而中节者。乃天命之性。岂可谓之气发。以斥李子气顺理之语。而李子之不复辨者何也。心统性情中图。包四端于七情之内曰。就善恶几。言善一边。又答李平叔书。又是一样。今据文集。则高峰后说。是丙寅年。圣学图在戊辰年。与李平叔书。在己巳年。然则晚定之论。亦从高峰而然否。孟子于四端言心。而又曰乃若其情。礼运言情。而乐记又以喜怒言心。此可见心统情之妙矣。人心道心四端七情。名异实同之义。果如执事之论矣。执事又曰。四端扩充。而节情之功。在其中矣。喜怒之中节。扩充之功。自在相资。圣人之喜怒。自然中节。谓之理发可也。执事今亦烂熳同归。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5L 页
则此理之当然。不须更疑。而愚昧终有未释然者。孟子所谓四端。指出善情。以明仁义礼智之情。又以其涉乎形气者而言。则其情多端。有以四言者。(中庸曰。喜怒哀乐。)有以五言者。(大戴礼曰。喜怒欲惧哀。○洪范传曰。喜乐欲怒哀。)有以六言者。(左传子大叔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乐记曰。哀乐喜怒敬爱心。○庄子恶欲喜怒哀乐。)有以七言者。(礼运曰。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程子好学论曰。喜怒哀乐爱恶欲。○内经曰。喜怒忧思悲惊恐。)其他字义。有可以情言者。不一而足。盖既有此形气。则由其好恶善恶之际。而触感而动者。亦无数矣。虽圣人之从心所欲不踰矩。其诸情之各循气而发。则与众人一般矣。左传以六情出于六气。六气者气也。今以六气之顺序不乱者。谓之理发可乎。医书。七情各有所属之脏。治法亦循其脏而用药焉。虽圣人之七情。其在于形气中则信矣。从此形气而出。则谓之气发可矣。李子气顺理之语。不其然乎。何必曰理发而后可乎。以常人言之。其喜怒不是无端而发。必有可喜可怒之事而发。若其可喜可怒。则是喜怒之当然者也。当然之喜怒。皆可谓之理发。则初出时发于理。而到失中不节而后。谓之气发乎。凡此所疑。非欲泥于旧闻。以乱师门已定之论。其实抱疑。无从质问而有此仰禀矣。将欲以此问于协友。更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6H 页
闻其痛快之论。而窃闻此说。颇致唇舌云。若一往一复。徒致纷纷。则亦非美事。故玆以烦告。欲闻一定之论而为趋向矣。
答邵南尹丈书(戊子)
新妇受服之说。所教既甚明备。景协又引小记以其服服之疏云丧在未后之前。不复追服。不责人以非时之恩以明之。亦为不受服之一證。新妇受服。既已愆期。故姑以浅淡服之而待。得礼说之明据而行之。今得二说。皆可为据。故因以淡色衣。终月数而已。今见既明有礼说禀问者。其中殇后一节。终是可疑。曾子问。孔子曰。宗子殇而死。庶子不可为后也。据此则其不立后明矣。小记以其服服之云者。疏说以未后时本亲之服服之意。与曾子问合。陈氏何以讨父子言耶。以国家言之。虽殇而死。固有君臣父子之道。如以私家言之。则宗子虽云有君道。岂可与国家比而同之乎。殇无为人父之道。则固无立后之义矣。小记此节。专以服制言之。谓丈夫妇人之既冠既笄者。不可以为殇而当服成人之服。非有关于立后与否也。若如陈注。则丈夫冠而不为殇。有为人父之道。立后犹或可也。妇人笄而不为殇。则亦可谓有母之道而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6L 页
立后乎。承重云者。谓承宗庙之重。非谓代父服三年也。若曾祖在而祖亡。则重犹在曾祖。恐不得为祖三年。此与有适子则无适孙同例。未知如何。
答邵南尹丈书(戊子)
殇不立后一节。鄙见得蒙印可。亦以自信。盖古有嫁殇者。故周公制礼有禁。又有为殇立后者。故夫子答曾子问。言不为后。其义炳然。其事当然。尝观季汉书。曹操爱子冲年十三死。时邴原儿女亦丧。操求与合葬。原以非礼斥之。操遂与甄氏女合葬。则嫁殇之礼。后世亦有行之者矣。殇立后。后世私家。无可考检。然此皆衰季乱亡之政。非先王之法也。下谕中抚安,宜城,潭阳,绫昌事。摘出示教。诚为幸甚。潭绫二君。以殇立后者。既袭小记陈注之谬论。抚宜二君。或以从孙或以从曾孙立后者。我国曩昔有侍养法。不计昭穆。皆称为子。是亦俗习之陋也。前日鄙禀中国家殇。固有君臣父子之道云者。帝王家与私室不同。私室则父子相继为一世。帝王则继嗣之君。虽昭穆不伦。亦称为世。天子七世诸侯五世云者。不必指皆父子而后为世也。春秋鲁跻僖公。公羊讥其逆祀。先祢而后祖。盖以鲁臣子言之。僖公为祢。闵公为祖。闵虽为僖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7H 页
之弟。僖既继闵而立。则父子相继之义。存乎其间。不必称父称子而后然也。胡传曰。僖公父视闵公为礼。而父死子继。兄亡弟及。名号虽不同。其为世一也。此鄙禀之所以为證者也。下教中通典晋蔡克议臣子不殇君父之语。正得春秋之义也。下教又引后汉殇冲质。俱未立后为君。殇不立后之證。此似有不然者。三帝虽皆殇。君既践正位。则是天下之君也。纲目冲帝纪。李固所云帝虽幼少。犹天下之父云者。无可改评矣。为天下君父。则臣子尊事之礼。岂有差等。不必称孝子孝孙而既为继嗣。便成父子之道。故帝王家以昭穆相继而立者。则祝称或子或孙。昭穆不伦。则祝只称嗣王臣某嗣皇帝臣某。其义正是矣。今考纲目。殇帝崩。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凡诸工作。减十之九。下教中山陵减杀云者。无乃指此耶。此非以君之殇而为然也。此无通典可考。伏叹。李固之论。以帝之殇死。谓当减杀云。则虽无君子之贬议。似不为正论。而其有害于名教甚矣。伏乞更赐指教。江上问答。曾闻韩永叔名弘祚者为之。是权相门人。略观人所抄录者。而未见全文为恨。今承付借之教。伏幸。世论携贰。彼此难合。实多文饰之语。亦觉一笑。言行录之争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7L 页
竞。不知其根因。今始得闻。岭外士习。诚足闷叹。大势所驱。奈何奈何。
与邵南尹丈书(戊子)
月初。迷儿自仁转访元阳。始得丈席状草而读之。恍若更承警欬。悲慕难胜。第其文章。浩博可爱。而必欲详著其论经大旨。故未免杂乱。有失乎叙事之体。愚意则略叙其言行为元状。别为后录以叙。著述大致。不然则详著为年谱可矣。尊丈附签处。八九中窾。协友见之。似当有所改图矣。向有人来传尊丈论丧礼。柩行尸首所向。以世俗行丧时南首为当云。此有何据耶。仪礼载柩条注云却下而载之。疏谓足向前也。据此则北首可知。且以生人言之。有疾病。不可骑乘。将以担床而行。则亦必北首而足向前矣。生死何以异例。而必为之倒行耶。或谓家礼辑览。引开元礼。为柩行南首之證。果如是说。似不可弃古礼而从开元矣。伏乞示教。栗谷以章句所定听讼章为未稳。此恐不察朱子释经之例也。朱子既已分经分传。以传解经。首释三纲领。次释本末。次释八条目。则听讼章不得不编于第四矣。但自先儒以来。多以古本为正。此亦不为无见。物有本末。知所先后两句。既为格致之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8H 页
义。而八条目之末。致知在格物云者。承上物字知字而言。不必更为格致章。而其义自存。又以此为知本。此为知之至也。结之亦似有着落矣。是以诚意章。始言所谓诚意者五字。为发端之始。此言者之所以纷纷不已也。然而听讼章。在于前王不忘之下。文理不能接属。是未可知也。晦斋以知止物有二节相换。欲当经文格致之义。而补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八字于物有本末之上。似未知其十分停当。而阳村以知止节为致知以后之事云者。似精矣。今以章句读之。上下关锁。前后照应。无少罅漏。不必更为剩语。而适有微见。故敢复告之耳。
与邵南尹丈书(己丑)
示谕家礼为晚来定书。引朱子跋三家礼范文以證之。此语武林应氏已有之。而丘氏辨破。在今仪节中矣。伏想知有此书。而又有此教。则必有十分无疑之證。而下书所引北溪之言。果是明白。但北溪又曰。嘉定辛未。过温陵。先生季子敬之倅郡。出示家礼一篇云此往年僧寺所亡本也。有士人录得。会先生葬日携来。因得之。其言又如此何也。北溪所谓祭礼。安知非此家礼。而其所谓被人窃去云者。与黄子耕所云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8L 页
书成。被一童行窃以逃。敬之所云往年僧寺所亡本之语相合。恐不可分二看也。且礼范跋文。在甲寅岁。而语类沈僩所录戊午以后所闻。有云嫡孙主祭。若叔祖尚在。则乃其祧其高曾。于心安乎。曰只得如此圣人立法。一定而不可易。据此则戊午以后之论。亦以长房迁奉为不可。后二年庚申而先生易箦。若如来教。家礼之定式。在于答沈僩后耶。此亦恐不然。有一事可證者。先生若以家礼为晚定必行之书。则先生之丧。必从无疑。而门人问以书仪从事则曰疏略。问以仪礼从事则颔之。而家礼则初不举论者何耶。伏乞更教。
答邵南尹丈书(己丑)
旅轩先生经纬说。昔日一览。文章虽博大浩洋。而语意重复。反觉支离。其论理气说。专主高峰绪论。此义前日禀告丈席。未承可否之教。迨今为菀。今承俯教。正与鄙意相符。而无以稳奉面命。伏叹。大抵自有理气说后。其言可以充栋。为今世学者最初立言之资。便成一弊。窃意人之为学。不过去恶从善而已。此虽云性命原头。似无关于实用。说来说去。徒作纸面上闲话。转成层激角胜未已者。亦何光景。今世主李子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9H 页
者黜高栗。主栗谷者斥李子。而渐染之馀。浸浸混入于栗谷语。谓李子于大原上。终欠分数。彼为此说者。其中盖多有豪杰之士而皆如是。则其势恐是多者胜耳。此皆所见之不同。不必强以相合。各尊所信而已。奈何奈何。向闻李延日景文贻书。士凝有此说。尊丈替答其书。云未审果然否。此中侪友多有信不及者。况望其他乎。侍生平日所疑者。退溪于高峰最末总论后。无复辨说。而心学图与李平叔书。皆在奇论之后而与之多合。窃恐退溪晚来。或从奇论之末段语耳。伏乞更赐指教。
与邵南尹丈书(庚寅)
日前忽忆圣贤真的旨诀。不容他求。亶在孝悌人伦上。尧典是首出文字。而以天下之大器。欲传之于人。而其所荐。不言才能经纶。而但曰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之所试。亦不出于观厥刑于二女。其后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大学治平之效。亦不出于此。则古人为学。盖可想知矣。此意思。旧时岂不晓解。而都是皮膜看得。今始觉得真切。诚欲孜孜效法。而疾病又此添重。似无进益之望。奈何。
与邵南尹丈书(庚寅)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399L 页
尝观退溪集与人书。有逐日课数三学者。自无馀力。可以读书(不能记得。大意如此。)之语。此庚午岁先生年七十时也。先生尝以疾病自处。而其诲人之勤。自治之笃。如是其至。自顾陋劣。慨恨而已。先生丧后。幸而尊丈岿然为后进之瞻仰。长川强毅笃实。老而不衰。诚可钦叹。此道可谓有托。后生辈亦不无其人。以愚所见。但忠信老成。任担负之望者。未知其必然矣。仄闻近来出入门屏者多。沈士润夙有所闻。其他更有何人耶。工夫之知行交修。人皆知之。但真知实难。实行不易。此终无以成德矣。孟子以后千五百年。此学寥寥者。两汉之际。士务笃行而知解分数不足。是以多陷溺于异端而不自拔。幸有两程出而有格致之学。朱子申明之。于是穷理之学满天下。而异端不能容。然而其弊多流于口耳之学。或多为鸟言倡礼之归。南冥之讥退溪。在当时未必然。而在今日实药石。为学必知其弊之所存而救正之。则自修教人。无异道矣。但实然用力而无虚矫之习。诚难矣。师门年谱。是必有之文字。长川,元阳似能为之。早岁受业。未有先于尊丈。故顷岁一再禀告。而尊丈之意不然。切欲更禀。而亦似强聒而止。今承示教。诚幸诚幸。年谱岂皆登朝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0H 页
有施措而后为之耶。著书明道。是何等事业。亦必有年岁之可纪。且与师友论学。必多可采者。节删录之。在所不已。此书得成。则文集虽未及刊布。大体斯已得矣。岂不好哉。若已下手。伏乞俯示。家礼晚成之谕。前日承教。不能领会。以陈北溪李果斋杨信斋黄子耕语告之。又告以为家礼若是晚成定礼。则朱子之丧。当从家礼无疑。而曰仪礼曰书仪而不能一定何也。且家礼以长房奉祀为言。而语类沈僩戊午以后所闻及胡伯量李尧卿之问。皆以长房为不是。此皆晚论也。岂不与家礼相戾乎。先生诸书所称祭仪。安知非为此乎。语北溪以被人窃失云。亦与诸门人僧寺所亡之语相符。似无可疑。而尊丈以单举祭仪字。不言冠婚等礼为疑。果斋亦有言矣。其言曰。成丧祭礼。推之于冠婚。然则冠婚等礼。后来所续者耳。三家礼范。不言既失之已久。故省文而不必烦说矣。但尊丈所教勉斋所撰行状。后多损益之语。诚甚可疑。然此或语病耳。彼黄李杨。皆及门高弟。朱敬之亦是家子弟。而有所云云。则岂可以勉斋矇眬之一语。致疑许多人有明白可言者乎。试取丘仪初卷而入览如何。近来既明读书。或有独到之见。可喜。其论古不披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0L 页
发。以丧大记之去髦。檀弓武叔小敛。投冠括发之语。證之以为平人之笄纚。死者之髺髻。丧人之括发。其义一也。此言似然。未审如何。握手用二经。无明文。虽有左右手之文。而未见为用二之證。而郑注以后皆用二。丘氏仪节及我 国五礼仪皆然矣。 国朝中叶。多用一。因以成俗。未知何人创行。而奇高峰辨其非是。退溪从之。今则定而用二矣。既明亦云当用一絇之相结。揽之相联。其义同。(此本金沙说。)此言亦如何。
答邵南尹丈书(辛卯)
公喜怒理发之说。尊丈与景协争之踰二十年。而终未相合。则是终于不合而已。迄可少止。而今又争之不已。是何异于甲者曰愿乙平心。乙者曰愿甲平心。而竟无相平之期乎。师说无是语。而此友欲文己说而为之。则其为心术之害大矣。以此友之见识问学而岂为是哉。不然则丈席晚来讲授之际。或有承闻而然耶。伏见尊丈以违悖师说为惧而力斥不已。渠必惊悚无置身之地矣。到此地头。两下意见各异。必无同归之理。尊丈别为一篇文字。以辨其不然。及与师说相违处。以示从游之后进。似或可矣。不可复奋笔舌。屡屡争辨。致失和气矣。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1H 页
答邵南尹丈别纸(辛卯)
 问。元亨利贞之文。皆是文王之系。四德大亨贞之解。亦皆孔子之文。而本义以四德为孔子之解。以大亨贞为文王本义。晦翁缘何必谓二圣之意不同。此实平生未得解蒙者。幸为明赐快释。
答。元亨利贞。主理而言则为四德。主占而言则为大亨而利于贞。圣人之言。辞简而意备。兼体用包理数。不可以一偏言。然而易之为书。专为卜筮。故元亨利贞。皆为主占之义。而四德之理。实寓于其中。孔子恐其专主卜筮则或流于数术而易理不显。故分言四德。而大享贞之义。与文王初不异矣。朱子就其较重处言之。谓文王主占。孔子主理。元来占不外于理。理亦寓于占。则二圣之易。未尝不同矣。未知如何。更乞回教。
 问。考丽史提纲。则毅宗十四年。狼星见于南极。明宗四年。李义方伏诛。西京兵陷和州立纲处。此书果得欤。左右修此史。亦何以立纲。愿闻其义。狼星本非希有之星。春初见于东方。夏初没于西。今因海西道误上闻之失。以常见之星。为若希有之星。而提纲似失其义。李义方虽祸首。既非公讨。因郑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1L 页
筠相残而立公讨之例。未知果如何。和州之陷。崔均以兵马副使。立节分明。而略而不书。何以郑仲夫之执权时。不许其死否。辛耦纪年。亦以分注。果合义例否。圃隐之死。以杀立言。以谁为主耶。愚意通鉴则终于丽亡无碍。若提纲则既是立纲。义有未安。春秋止获麟。纲目止柴世宗终年。丽史似当止于恭悯之卒。设使其进止于遣曹敏修侵辽东。未知如何。
答。下示丽史可疑之节。而俯询鄙书之立例。玆敢仰禀取质焉。狼星之见。史官之失也。故愚于考异中辨之。而纲书王亲醮老人星于内殿。目云西海道按廉使朴纯嘏驰驿奏老人星见。王大喜云云。乱臣贼子。虽曰人得而诛之。若非明正其罪。而其死或出于私。则笔法亦当随而异焉。故李义方之死。鄙书书郑筠诱僧宗旵。诛李义方。其不称杀而称诛者。义方之罪。人得以诛之。而不书伏诛。非公讨也。忠臣立节。亦观其所值之时如何。隋之尧君素大节炳然。而纲目不书死之之例。而书云唐杀隋河东守尧君素者。以杨广为君也。崔均之死。无愧古人。而当权臣弑君擅命之际。苟有一分可图之势。从而诛之可也。均虽为国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2H 页
立节。是无异为权臣私人也。故鄙书书西京兵陷和州。杀兵马副使崔均。右三条。未知如何。更乞指教。辛耦纪年之分注。实不合于史例。而我 太祖之废昌。始告于太庙。告于天子。以正其罪。故本国臣子之修史者。不得不如是矣。然而公论之出。不俟百世。林氏会纲。止于恭悯王遇弑薨。江陵君祦即位。其下小注曰。是后乙卯。为废王祦元年。戊辰十一月。祦废。子昌立。己巳废王昌元年。十月昌废。定昌君瑶立。是为恭悯王。其意以为当书曰废王祦废王昌。而不当书曰辛祦辛昌。当大书纪年。而不当分注。盖拘于时讳。止于恭悯之薨。诚得史例矣。纲目于吕政,李昱。无变例者。当时无讨罪定名之事故也。祦昌事。止当付于后世之公笔而已。鄙书亦欲止于恭悯之薨年。而恭悯后十八年事实。大而国家之兴亡。次而贤邪之进退。并没而不载。只使繁冗。无义例之通鉴脱略。少裁整之提纲。传为信史。(林氏会纲。亦多疏谬。)诚有不忍。鄙书撰定时。恭悯后别为二本。一则自耦乙卯元年以后。直如丽史祦昌本传之例而略存义例。一则分注同于诸史。而亦立纲以标题纲例。间有不得直截者。但据事直书。要不失本意而已。而二本去取。尚未能定耳。圃隐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2L 页
之死。诸史笔例多错。丽史世家云判典农寺事赵英圭杀侍中郑梦周。英圭敢杀乎。提纲云杀侍中郑梦周。杀者谁耶。 圣朝既褒其忠节。则笔法无碍当书死之之例。而凡书死之之例。必上有致死之由而后下书死之。今突然书以死之。则文势不续矣。故愚于此立三纲。而犹未得定。一云具官姓某谋害我 太祖。不克死之。(此例大似直截。)一云我 太祖还自海州。赵英圭等。要击具官姓某于路杀之。一云具官姓某诣我 太祖第。问疾而还。赵英圭等。要击杀之。伏乞更赐明教。金伫之狱。亦书曰祦遣人谋害我 太祖。事觉。于是迁祦于江陵。放昌于江华。姓辛氏。此亦未知如何。下教之及。并此仰禀。
 问。近考纲目。亦有所疑。如唐朝武后以后诸臣之卒并谥立纲。已违凡例。而如玄宗时盗杀王君㚟。及杨国忠贵妃伏诛之文。似违于朱子纲。欲谨严而无脱略之训。以东汉灵帝卷观之。宦者张让等杀进。劫太后帝。出至河上。司隶校尉袁绍捕宦者悉诛之。此等立纲。似未经晦翁笔削。未知如何。大抵纲目。自数十卷以后。立纲疏密。似有不同。偶因提纲之疑。转转及此僭妄。恭俟教诲开迷耳。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3H 页
答。朱子行状。纲目以未及修补为恨云。则其书之不为十分得尽者。可知矣。书中笔法可疑者甚多。不能枚举。而今因下教中言之。武后朝。书司空梁文惠公狄仁杰卒者。已与凡例不同。性理大全。亦引朱子曰。李氏之复。虽出于仁杰。然毕竟是死于周之大臣。书云某年月日狄仁杰死。此是定论。回纥袭杀王君㚟。则书以盗杀。行在将士杀杨国忠。胁帝诛贵妣杨氏。而书伏诛。何进召外兵胁太后。罢诸宦官。而只云诏罢。此等笔例。尽多可疑。大抵纲目书大义。虽出于朱子。而编摩去取。多委赵几道辈。未经夫子手笔者。盖多而然矣。
 问。高丽庙制。已有妄议。玆以录禀。跻僖闵上。左公谷三传皆云逆祀。而胡传以为臣子一例。故朱子当宋宁宗时议祧庙状。遵此议。兄弟相继。各为一世。定九庙之制。然东晋时亦有兄弟同昭穆之议。恐亦不可不讲而全弃也。以兄继弟。以弟继兄。虽有先后不齐。犹可从同昭穆之议。若以叔继侄。如唐宣宗。则上同于敬文武之昭穆而同一位。亦是异例。将何以处之。虽是继侄。其昭穆则跻附于兄弟之位耶。高丽庙制。亦多难处亦如此。戴安宗自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3L 页
是追王勿论。惠定光三宗。兄弟继王。景成显三宗。从兄弟相继。而显宗则以叔继从侄而王。德靖文。俱以显宗之子而相继。若以古法言。则如侯王之制。代各异庙。虽侄安于第一昭。叔安于第二昭。其在庙。犹守其尊。而庶免嫌碍。如今庙制。既同堂异室。若如三传之议。而不可逆祀。则虽兄在弟下。侄在叔上。其为臣子一例。而可无未安否。若然。其递迁之时。如唐宣丽显之以叔继侄者。虽敬文武与景成之迁。而亦不可一时同迁否。此姑勿论。高丽德宗之祔。看黄周亮,徐讷之言。以为显宗之祔也。以兄弟同昭穆之文惠定光戴。同班为昭。成景为穆。穆宗为昭。显祔于穆庙。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为五。今祔德宗。数过五庙。请迁惠光定三宗主。藏于太祖庙西壁。戴宗追王。迁于其陵可也。若以惠光定为一位。成景为一位。则既以兄弟同昭穆为定。而以穆显二宗叔侄为昭穆。则用臣子一例。而显宗不得上同于成景之行矣。是可乎。若以臣子一例。朱子祧庙之状论。惠为昭定为穆。光为二昭。景为二穆。而成宗祔庙。惠已迁矣。若以兄弟同昭穆言。则排列之时。显宗虽在穆宗之下。而当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4H 页
迁之时。显宗虽与成景同迁。似合宜。周亮之言似不通。刘徵弼所谓太祖在曾祖。惠定光不当迁之议。恐不可弃也。而徐讷以为周亮之言。合于古制何也。且世室。既以宗有德言。则丽之诸宗。成显二宗。似当为世室。而惠定光。恐不得为世室之主也。
答。闵僖逆祀。其说甚长。不敢烦禀。而愚妄尝谓昭穆之义有二。天伦之序。君臣之义。并行而不悖。恐不可一切断以君臣之义也。请以管见仰质焉。胡氏引三传父子祖祢昭穆之语(左曰。跻僖公。逆祀也。子虽齐圣。不先父食。杜注闵兄。不得为父子。尝为臣位。应在下。今居闵上。故曰逆祀。又曰。臣继君。犹子继父。○公曰。讥逆祀。先祢而后祖也。○谷曰。先亲而后祖。逆祀也。逆祀则是无昭穆也。无昭穆则是无祖也。君子不以亲亲害尊尊。此春秋之义也。)及韦昭国语注臣子一例之说。(国语宗有司之言曰。非昭穆也。宗庙之有昭穆。以次世之。今将先祢而后祖。韦注父为昭子为穆。僖为闵臣。臣子一例而升闵上。故曰非昭穆也。)定为兄弟各为一世。如父子之序。而朱子祧庙议状。从其说。此平素之抱疑而未决者也。昭穆者。是父子继世之定法。今以兄弟相继。谓有君臣之义。而臣子一例。各为一世。则昭穆之定例紊乱。已非礼意。(祭统曰。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太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中庸曰。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且父子兄弟。是天伦之定名。不可以混称也。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4L 页
不顺则事不成。以兄弟而为父子。其果为名正而言顺乎。晋人兄弟同昭穆之议。似为处变之得宜者。(见通典。)而孔疏又引国语宗有司非昭穆之言而断之曰。彼言闵僖异昭穆者。言位次之逆。如昭穆之乱。此假昭穆而言之。非谓异昭穆也。若兄弟相代。即异昭穆。令兄弟四人。皆立为君。祖庙毁撤。知其理必不然。此说非十分明晓者乎。是以历代皆用兄弟同昭穆之礼。恐亲未尽而有祧迁之位。且虑昭穆紊乱。统绪不正而然也。朱子于中庸或问昭穆不易之论。详辨无疑。而祧庙状。却用兄弟各一世之议。此所以后来诸儒之说。各有彼此之不同而终未归一也。然而朱子议。亦云只据先儒说。而未知其必可用云。则亦未定之说也。丽制既从兄弟同班之礼。则自无难处者。但显宗以叔继侄。而后世庙制。同堂异室。则叔居侄下。果似嫌碍。然而此等处。始当用臣子一例之义。何以明之。穆宗为君。显宗固当臣事之矣。假使穆宗生而传位于显宗。显宗尊为上王。其称号之间。显宗当称臣。穆宗必不称臣。及其薨后。显宗祝文。当称嗣王臣某。此则虽云亲居叔位。不当以尊同而遽变前日臣事之称号也明矣。下教又谓德宗祔庙时。黄周亮以
顺庵先生文集卷之三 第 405H 页
穆宗为 昭。德宗为二昭。景成为一穆。显宗为二穆。显宗为次穆而不得上同于景成之行为非。又谓排列之时。显宗虽在穆宗之下。当迁之时。当与景成同迁。此恐不然。此当以为君之先后定之。世数未满。不当径迁矣。然则周亮之议。不可非也。且丽代世室。惠宗佐太祖统三韩。功业不少。成宗制制度致太平。文治可观。则此二君可当不毁之庙。而成宗无后。显宗传世。故后人皆以显宗当之。不言成宗误矣。且显宗得国不正。恐不可与论于世室矣。今执事又遗惠宗不举。岂非临位无可称而然耶。大抵宗庙之礼。兄弟同班。则无亲未尽而祧者矣。旁亲则满五世而当迁。不当论亲之尽未尽。以非正统故也。如丽穆宗之于宣宗是也。(穆宗于宣宗为再从叔。服未尽之亲。)又有已祧而复入庙。如唐代宗之于宣宗是也。(武宗以代宗亲尽故祧。宣宗即位。以代宗为高祖故复入庙。)此变例也。盛问之下。不敢自外。妄献瞽见。伏乞更赐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