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x 页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祭文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48H 页
谕祭忠烈公洪命耇祠文
于皇 有明。实维父母。复我土宇。恤我其厚。彼洲人。卑我以訹。东海汤汤。谁濯我垢。显允我卿。 天子是右。匡我 先王。靡违不纠。谕之东江。都督敛手。屏之南土。倭奴稽首。彤弓卢矢。箕邦于守。慈城额额。保我襁负。壮而楼橹。积而粮糗。辑而师旅。以整其部。穆穆 毅宗。万邦为后。孰僭帝制。玉玺虎钮。卿执天经。以折其诱。譬彼云汉。梁于箕斗。惟十二月。介马来蹂。瞻彼南城。泣涕其浏。 帝命六师。出海之口。虽则出师。我莫持久。念玆 王室。在彼草莽。曰寇深入。是臣之咎。爰将精卒。以蹑厥后。如风之发。如雷之吼。陈于柏田。戎士赳赳。钲鼓有渊。其䤋既取。彼奔者帅。胡匿于薮。卿释金甲。立彼中阜。据床仡仡。白刃是受。不慑不疑。而解其绶。七尺之躯。如弃敝帚。烈烈其光。永世不朽。有奕 皇坛。肇荐骍牡。下逮死事。咸奠菹韭。悯卿忠节。享以牲酒。昭明者存。尚其歆否。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48L 页
谕祭文忠公金尚容祠文(忠肃公李尚吉,忠烈公沈誢,忠宪公尹烇,忠穆公李时稷,忠显公宋时荣,别坐权顺长,生员金益兼,中军黄善身,千总具元一,千总姜兴业配。)
沁都之覆。社稷以沦。有杀其躬。君子之仁。烈烈文忠。为国元臣。仪彼儒宗。质行孔驯。室家雍雍。歌以五伦。乐玆天常。懿德是遵。左右 皇祖。殚厥忠纯。 毅皇九载。兵自北邻。孑孑南城。其围四旬。孰从元孙。老成之人。保于海中。偕此万民。念我行宫。忠志莫伸。慷慨骂帅。有血沾巾。一府晏眠。反怒而瞋。赫赫 清庙。委之荆榛。有突介骑。朝济于津。陟彼谯楼。硝黄是陈。从容自烧。有俨其绅。霹雳中起。声震云旻。飞栋万里。飘瓦无垠。肃肃剑履。上跻星辰。精忠之气。感动百神。二士偕焚。大义克循。翼翼明宫。其额孔新。诸贤于配。报祀惟均。司空正直。太仆肫肫。忠穆之介。忠宪之醇。爰及忠烈。咸殪厥身。三校全节。具飨精禋。予祀 皇坛。感玆季春。嘉尔忠贞。悯章是申。遣官驰酹。牲醴藻蘋。灵如不昧。庶几其臻。
谕祭故弘文馆副提学李德重文
名义既隤。清躬者寡。初不濡趾。其终也裸。维淖维浊。孰为时洒。吏部有孙。风议不堕。蠲行淑文。䋔佩瑳瑳。既廉既简。率身不颇。皦若玉雪。其志则果。介如金石。其容则雅。殢不营泰。触不顾祸。独立自守。无如卿者。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49H 页
卿初珥笔。予右予左。谴中昌言。史不可火。乃试绣衣。察民之瘕。于以进之。石渠金马。卿犹逡巡。惟义之妥。启之沃之。古训为写。激之扬之。铨笔是假。使于燕山。橐无遗裹。卿讼争臣。匪名之贾。斥不终朝。覆侍青琐。有翕其辞。震霆之下。虽薄罢之。予岂卿舍。擢畀龙官。夙夜不惰。命尹貊国。弦歌盈野。乃授湖节。咸曰材可。乃长经帷。其望磊砢。词抗岩廊。用扶 祖社。卿尸国论。言无苟且。捍彼颓流。为楫为柁。佐我天官。铨衡与把。门巷萧然。惟士在座。用卿未卒。胡不淑也。临筵嘘唏。曰谁匡我。朝无拂士。俾予丛脞。遣官往侑。予泪如泻。灵其不远。歆此奠斝。
谕祭故掌隶院判决事南汉纪文
翼翼文宪。凉我 先王。如球如琳。有赫其章。长子清修。袭文之祥。世掌策命。令闻洋洋。我卿承之。不陨厥光。志高而介。又洁以刚。九年忧服。其孝孔彰。三世书诗。何学之疆。敝衣萧然。不御风霜。得丧荣辱。脱焉相忘。才不人知。晚而潜郎。屈于百里。气益扬扬。位虽居卑。其行则方。外典四州。不私毫芒。羸马归来。室无豆糠。幽草盈庭。有隤其墙。白首怡怡。图书在堂。清苦自守。世德弥昌。有子能养。而又显扬。孰谓廉吏。流泽不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49L 页
长。绯衣有炜。荣动周行。总府是陟。隶院于翔。秩视亚卿。金带煌煌。东阡南陌。耆德相望。曳杖赋诗。与俱徜徉。奄忽乘化。俾予永伤。爰遣祀官。往荐芬香。灵其不昧。歆此奠觞。
社稷祈雨祭文
肃肃太社。尸玆土壤。与彼媪神。居阴宣养。自昔 烈考。克恭精飨。诚之所格。如影如响。比于否德。遭天降罔。有魃蹻蹻。其虐四放。郁㶿千里。上熏辰象。百川熯竭。四郊耗荡。驿驿嘉苗。不沾沆瀁。畇畇甫田。反滋尘坱。云则繁矣。水气不上。雨则乾矣。禾役不长。苟迟三日。荼蓼盈丈。民将大饥。矧求丰穰。嗟哉农夫。匪力不彊。维是眇躬。德施未广。谓俗既成。里有抵网。谓氓既安。道有负襁。政不振枯。刑不绳枉。天用是旱。俾惩既往。将币慄慄。以逆肸蚃。神其下雨。润及野莽。
(右国社)
有严神后。克弼上帝。百灵受职。罔敢违戾。风雷出之。莫知其澨。云雨行之。不见其际。机藏于静。万族承惠。振古有土。祷祀不替。自顾德薄。 祖烈靡继。矜寡罹殃。景星则翳。天地告戒。旸气为沴。火之赫赫。维以扬厉。雷之虩虩。亦云郁滞。有稚其秬。则不成柢。有茁其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0H 页
秪。曾不去蒂。蜎蜎螟螣。施于湖汭。田神不惠。亩无遗穧。遍祈山川。维斗之暳。昭假 祖考。而云乍曀。神始平水。功加于世。云何竭雨。俾谷不蓺。质之元龟。其兆曰霁。禳于冢土。用奠斯币。神庶沛而。沃玆四裔。
(右后土氏)
氏自烈山。釐此黄茂。世为田祖。穑事是祐。承我昊天。敷广德囿。食于泰折。与昭神佑。胡为坟旱。雨不下凑。虽播嘉苗。燎方上覆。雷无殷夜。阴无曀昼。霢之霂之。不盈缺甃。稌田不耔。莱田不耨。千耦辍耜。靡不心疚。维天降灾。寔警元后。不谷践位。而政多谬。眚之积矣。曷敢自宥。哀彼赤子。胥告绝馏。达宵皇皇。惟水是候。天汉之光。犹悬西霤。云雾之气。未开阴窦。芗合曰槁。云不可秀。嘉蔬曰朽。伊谁能救。希冕涖事。奠玆清酎。皋舞既旅。灵鼓既奏。尚亦兴甘。俾禾实袖。
(右国稷)
明昭后稷。率育下民。有播有穫。有积有囷。庶氓既粒。施及鬼神。今夏之旱。胡踰月辰。沟洫无水。反使扬尘。畦塍无禾。惟见生榛。濛濛不下。奄弥三旬。炎炎不止。燔此八垠。神初蓺之。维德之纯。如何槁之。不终厥仁。有硕来牟。嘉种孔莘。上帝所贻。宜不埋湮。神有蜚云。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0L 页
可以亘旻。神有零雨。莫肯沃畛。稙稚之始。将以养人。穈芑之遗。忍使为薪。维昔民饥。舜命用申。神岂敢坠。九疑其宾。取萧来焫。而鬯既醇。维香与臭。若神肇禋。无秬无秠。天常曷陈。请赫馀灵。雷雷是匀。
(右后稷氏)
雩宗祈雨祭文
阳神昱奕。乂此仓龙。介我春祺。以启丰融。不云不霓。胡坠厥职。侯燏侯爚。亦孔之棘。嘒嘒天毕。云月斯离。若将雨之。而又晛之。嗟玆荏菽。自何能秀。毋涸畎浍。俾民卒耨。
(右句芒氏)
维火有正。曰养壮佼。辰物溃茂。靡不坚好。噫嘻南讹。维烜虫虫。瞻彼大田。其莠芃芃。水潦之泽。不液沟洫。熛怒之威。下惔杻檍。夏令既愆。厥责安归。冀歆椒馨。敷此祈祈。
(右祝融氏)
薄薄富媪。其德溥将。靖协太一。嘉盛是昌。吁嗟仲夏。何旱之虐。维此大邦。曰施不博。彼河与岳。神具载之。胡不上云。滂沱四垂。无黍无稷。则非康年。宜下时雨。膴我甫田。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1H 页
(右后土氏)
有肃白精。夷则是殷。百颖厌厌。靡实不蕡。哀此稻田。有旸无雨。譬彼孩提。日迟其乳。土脉未润。受旱既多。金气虽至。安有遗禾。炎炎之气。诞漫无垠。神苟不惠。八极其焚。
(右蓐收氏)
翕赫玄灵。居彼幽都。函养之泽。与天偕敷。虽主盖藏。实资生成。云胡国旱。瘨我稻粳。冬既无冰。不成凌阴。夏又不雨。靡有茂林。降是大灾。匪直祝融。神其悔之。以雷以风。
(右玄冥氏)
重穋翼翼。自邰家室。至今馀苞。有袖有栗。今者为旱。咎本于人。惟其不相。责在于神。虽有嘉苗。则不可耔。虽有丰草。则不可薙。靡西靡东。靡不熇熇。庶兴灵雨。茂是百谷。
(右后稷氏)
南坛祈雨祭文
穆清有神。神各有司。动之蒸之。发之润之。蕃此万物。仁及无穷。致用虽殊。鬷功则同。如何太阳。杲杲其光。于乎百谷。不苞不方。其鼓其敲。其震其濡。胥釐厥官。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1L 页
用答大雩。
(右风云雷雨)
蔼蔼山川。可以出云。肇于肤寸。布以鼢蝹。瀼瀼者露。祈祈者雨。胡敛厥施。燎我土宇。卉木既槁。鸟无所依。渊泉既渴。鱼无所归。哀彼农夫。抱耒以泣。神如降鉴。庶救斯急。
(右国内山川)
城隍永静。与社俱宁。天旱有祷。其应则灵。闵玆田野。不被水泽。草则靡芟。木则靡柞。夭夭百禾。曷月长亩。睆睆三星。终夜在霤。民命将尽。匪神孰恤。尚速甘雨。以垂阴骘。
(右城隍)
北郊祈雨祭文
浚彼泰溟。日月所出。江河归之。无竭无溢。喷则云升。呵则雷疾。泄其觚勺。山冢为汨。夏不施雨。是神之尤。维秫不昌。维穗不酋。维饛不芬。龟龙亦羞。尚假明禋。以吐油油。
(右东方海)
南有贲海。曰骏其灵。何阳之极。而不雨零。律律者巘。邑国维宁。孰宣以燀。不震以霆。有浚其渊。维雾冉冉。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2H 页
胡敦以惔。不广而渰。虽曰居幽。其临孔俨。飨我豆笾。惠无终敛。
(右南方海岳渎)
汉之涤涤。有栖其苴。岳之烈烈。有萚其樗。王畿孔旱。而无新畬。疆场卒荒。莫不空庐。自古山泽。能润百里。今则炘之。不沃一秠。圭璧既奠。朝隮甚迩。雱彼原湿。俾足浍水。
(右中央岳渎)
灵渤在西。百源朝之。其镇斯何。维岳孔巇。承金之德。云雷不迟。膏沐箕国。跻此纯熙。天警不辟。骄魃矍矍。无山不煁。无川不涸。荐玆牲醴。以干神汋。愿降霖沥。濯是蒸灼。
(右西方海岳渎)
莫莫嶞山。殿此朔方。下有广泽。注彼茫茫。岁之方旱。何田不焬。稷苗具瘵。燩我玄黄。神居四望。曰高曰深。尸水之服。或雨或阴。曷函幽德。不泽枯林。将神骏惠。疏以滋淋。
(右北方岳渎)
介圭上青。望祀于东。其水曰泱。其山曰崧。不雷不电。不渰不风。谁遏其仁。不布其功。古之乐岁。三十六雨。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2L 页
泉无匮源。麓无乾土。今也霏霏。鹭不濡羽。神庶恻怛。活玆嘉稌。
(右东方山川)
载割骍刚。秩彼山川。炎帝所临。是浮是县。一月求雨。而不假天。百亩不甸。何以有年。念玆渊岳。其脉与通。一窍作云。千窍俱濛。哀今之旱。四野其烘。尚启灵佑。以泻泷涷。
(右南方山川)
硕牲斯黄。象地中央。维岨维泽。洁祀有常。齐明不颖。上帝不尝。匪惟民嗟。百神永伤。畿土孔瘠。犹彼冀州。岁又戎旱。阪田不耰。役车旁旁。既浚其沟。请注阴雨。阡陌是周。
(右中央山川)
蜃尊维酉。嘉玉维琥。白茅旁招。曰诚斯溥。彼箕之望。有云有雨。曷不布之。水玆焦土。视之不明。其燠则烈。言之不乂。其旸则桀。引灾自谪。神听不窒。之泓之峥。勿悭开泄。
(右西方山川)
下沉上霾。辰牡黝黝。大荒何有。明神于守。浼浼其源。弈弈其阜。酿彼甘雨。不酾菑亩。矧此北土。 烈祖龙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3H 页
兴。雷有馀震。云有馀蒸。望衍河山。百灵昭升。润泽千里。毋烁田塍。
(右北方山川)
永禧殿 亲祭文(戊戌)
皇矣 艺祖。肇开我东。功被厚载。德配高穹。于何瞻仰。 八彩重瞳。尚有丹青。髣髴瞳眬。深深帘阁。肃肃祠宫。 三后侍傍。神理相通。昔我 宁考。式礼深隆。又奉 晬容。五室之中。庶几悦豫。郁其葱笼。黄流玉瓒。载陈菲衷。
(右第一室)
皇矣 光庙。克配 三宗。文谟武烈。赤刀黄琮。有侐南殿。有俨 真容。长侍 艺祖。卬卬颙颙。岁时芬苾。同此肃雍。于昭 陟降。保佑嗣封。 宁考夙事。响佩瑽瑽。日月几何。 宝轴言从。瞻仰 神龛。瑞色添浓。挹彼泂酌。将以敬恭。
(右第二室)
皇矣 章庙。蕴德淳厖。天锡茀禄。如海如江。笃降 圣哲。颠扶危扛。绥我 宗社。靖我家邦。终焉飨之。柷敔楬椌。穆穆 真容。乃帘乃窗。 圣祖神孙。后先盖幢。又奉 宝帧。维锦及玒。于赫 真殿。前代鲜双。虔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3L 页
告厥由。盎齐在缸。
(右第三室)
皇矣 肃庙。四纪至治。贻我 燕谟。恢我丕基。有殿鼎峙。 晬容俨垂。 皇祖继述。玉轴三之。小子敉承。先志恐隳。曰 宁曰 璿。以妥以移。呜呼未遑。惟是永禧。乃蠲吉日。 宝帧绛帷。永言侍傍。于千万斯。喤喤磬笙。从以大糦。
(右第四室)
呜呼小子。曷其有依。载离 耿光。载撤 游衣。唯馀志事。式是无违。嗟玆 五室。戊辰翚飞。星霜屡更。 日表齐晖。 祖功 宗德。烂其映辉。 璿源在宫。 长宁在畿。三配 先后。在古亦稀。缛礼载备。酬报庶几。愿赐 降监。天命永祈。
(右第五室)
明陵 亲祭文
于赫 肃庙。峻德配天。刚毅有断。睿智有渊。 揄翟既复。风雷其遄。 皇坛既建。日月其燀。华阳赐额。肇祀仁贤。诒于子孙。 圣谟炳然。至化昭清。四十六年。民庶不忘。有涕涟涟。曾孙嗣位。夙夜忧悁。永怀 明训。曷敢改迁。郁彼 乔山。松柏有挻。 二妃从之。石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4H 页
栏相连。猗嗟 仁显。徽音罔愆。思齐 仁元。休烈不骞。粤在谅闇。哀疚方缠。西望 象设。莫荐牺牷。迨玆访落。益惧仔肩。载省 园陵。孝思绵绵。遭家多难。拚飞有翩。尚赖 陟降。宗国不颠。酒醴惟醹。粢盛惟蠲。庶鉴菲诚。歆玆豆笾。
永陵 亲祭文(庚子)
侐彼灵园。 昭考攸宁。粤自冲年。 圣谟是型。瑜佩温恭。庶几绍庭。如何懿德。未享万龄。上帝阴骘。有笃其庆。 皇祖代天。大伦斯正。眇眇小子。钦承 休命。居然受瑁。惟自祗惊。乃遵 遗训。显号始扬。 文母并祔。 宗统无疆。祥制既终。孝思则长。白露初零。深增感伤。肃肃其寝。松柏森森。 耿光虽閟。 仙驾如临。僾然 陟降。若闻 德音。荐此泂酌。用伸菲忱。
景慕宫 亲祭文(癸卯)
于赫路寝。 明灵攸临。钟鼓喤喤。亦有和琴。自予衔恤。越至于今。永言孝思。怛焉疚心。翼翼旅楹。民莫不钦。玄冕月觐。有泪其涔。瞻彼 永园。松柏森森。天监有仁。启佑则深。乃降神孙。以报 德音。爰扬 大号。用展菲忱。广牡既陈。疏勺斯斟。荐此 显册。庶几顾歆。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4L 页
祭尤庵宋先生文
小子尝过华阳洞。因从诸生入 皇庙。陪祀 二帝。窃疑于心曰。 神宗皇帝之德。虽百世宜得庙食。而并祀 毅宗皇帝何哉。盖恩莫盛于 神宗。义莫高于 毅宗。故先生遗命门人立庙宫。并祀 二帝。所以明大义于天下也。小子浅陋。不足以知先生之礼。然 皇庙既得并祀。则 皇坛亦可并祀也。于是追先生之意。建议于朝。请祀 毅宗者。将以明天下之义也。今之议者。或以为 毅宗皇帝。不当并祀于 皇坛。呜呼。先生虽不得久处 王朝。广聘贤士。以信大义。然 毅宗从食 皇庙。至今不绝。先生之功也。今 皇坛并祀 毅宗。而议者曰。 皇庙虽可并祀。而 皇坛不可并祀。岂不谬哉。自先生既没以后。学者背 中国而趋于虏。至上书请毁 皇庙。则士大夫不讲于大义久矣。今之议者。谓 毅宗不当并祀者。不足责也。夫 皇庙并祀 毅宗。此先生开大义也。 皇坛并祀 毅宗。此小子继大义也。故大义自皇庙。达于 皇坛。小子之心。自以为上绍先生也。使先生如在今世。则小子之所以建议者。庶不以为不可也。孟子曰。予未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夫所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5H 页
谓私淑诸人。固不若亲弟子也。然孟子之尊信仲尼。非七十子之所能及也。小子之于先生。未尝受达财之教答问之言。亦不过私淑诸人也。而尊信先生之道。无以异于亲弟子。昨承 命赐祭墓次。因又为文而告之。呜呼。先生如有灵。则可以谅小子之心也欤。尚飨。
祭权仲辉(炜)
余少独学而无朋友。伯父知人。为余教诱曰。今之士惟某谨厚。尔其亟见。朝夕往叩。余遂受命。与子为耦。士之始见。有雉左首。加布以饰。连索以纽。余初请交。志义不苟。岂无其贽。耿介于守。岂无其因。伯父所牖。虽不践礼。忠信则有。庶其责善。俯仰毋负。癯溪之上。翰墨为薮。余来信宿。醴盏在卣。贤俊之士。十会八九。拾级登降。与相先后。抽书讽诵。胥仆左右。或枕之股。或引之手。孰予佩刀。孰投琼玖。子于群材。逆知成否。谓余精神。最为迟久。生宜致远。死宜不朽。余岂敢当。实无可取。子犹称扬。以刮其垢。国之有难。伯父先受。民之无禄。子不克寿。苔濑之阴。有崧其阜。墓门深深。虎豹昼吼。余心恻怆。酹子以酒。宿草犹哭。其不余咎。呜呼哀哉。尚飨。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5L 页
祭吴太学士(瑗)
呜呼吴公。惟古君子。进易退易。时苟合矣。可以行义。如其不合。亦能去位。凡今之仕。进退俱难。默默仰禄。非义所安。钩之缚之。去又不得。矧公之家。 王国之戚。欲将尽言。辨别枉直。徒陷罪戾。无所补益。欲将洁己。归老田庐。 王室孤危。不忍自疏。十三年间。彷徨郁悒。枫岳之厓。清平之峡。悄然独往。经月不归。孰哀公志。一二布衣。谐谑文章。左右援挈。纵酒淋漓。与俱放达。当白露之为霜。登挹清之高楼。公乃徘徊。周览中洲。酌酒大醉。泣下数行曰。余心之耿耿。尚不能一言感 王。而国势之寖微。又不可以远逝。一坐悽怆。靡不流涕。今年之夏。公执文柄。位高责大。而寖疾病。伤时忽忽。滋不欲生。遂一夕而不起。又孰怜公之忠贞。呜呼吴公。温温其气。耿耿其守。今其远矣。世不复有。公爱余作。誉不虚口。侑以玆文。公其知否。呜呼哀哉。尚飨。
又祭吴太学士文
天降吴公。为 王国祥。奕奕珩璜。其德甚良。维李及南。与相颉颃。风流跌宕。名闻四方。余钝且愚。猥被称扬。磨之琢之。偕治文章。窈彼东亭。其泉清泠。嘉客来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6H 页
止。旨酒在瓶。鸟号春林。花积于庭。公喜赋诗。吟哦不停。余从而和。信宿岩扃。池上风雨。一饮昏冥。汉水汤汤。四人同舟。自彼鸥浦。宴于龙洲。公醉叩舷。帽浮中流。零露沾顶。而不知秋。或坐或卧。终夜溯游。公时痛哭。惟国是忧。余归青溪。踰年索居。公使燕山。蜚雪盈车。携尊远将。辽路茫如。狗盗击剑。金台之墟。公歌变徵。为之踟躇。中原遗士。孰不悲欤。公游丹阳。余又并辔。驿亭对饮。各道其志。公据马鞍。剧读史记。响动原野。白鸟惊避。锦屏峨峨。石濑清驶。南子先往。迎我以觯。寒碧东南。有水之穴。钟乳所凝。氿泉甘洁。余以火入。其深如室。中多香草。流泉不绝。公立穴旁。为余慄慄。及余既出。乃始愉悦。公乘轻舟。东上极浦。余执诗卷。共吟江浒。龟峰幽森。削立若柱。公不胜欢。望之伛偻。三清之滩。为止其橹。烟波渺然。余亦欲舞。亭亭潭岛。羽人攸丛。有石成门。䆗窱上通。余宿南岸。惟公与同。沧洲月出。相挈船中。三峰汎汎。云气冥濛。舟环方壶。如见赤松。仙岩靓深。龟屏维奇。下临澄渊。白石被之。公跻精舍。与余围棋。微雨洒林。落子迟迟。公心犹鹿。丘壑是宜。古木寒泉。偃仰忘归。公由义林。至于月岳。水帘重重。如虹垂壁。余酬公诗。解衣胥乐。帆下骊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6L 页
州。又随晨夕。郁郁龙门。卧见峰壑。星月晃朗。顺流归泊。公以留后。进大学士。余虽布衣。追逐不止。大去朋党。 建极之始。公作 教书。歔欷欲死。余虽不才。敢与公,齿。辱公引重。愈自知耻。曾未逾月。闻公下世。交游难得。中夜霣涕。公学词章。何志之锐。惜未卒业。遽已蝉蜕。遗篇虽少。足知其艺。奠卮一恸。以告心肺。
祭宋士行(文钦)
景源少时为文辞。始得士行而与之游。士行少景源一岁。而文章高洁雅丽。有法度。景源每读其所为叙死诸篇。未始不自顾而恧也。后三四年。士行南归。景源屏居清溪山下。治孟子,司马迁书。日夜潜心。踰年然后始为文。而犹不敢示诸人也。及至京师。士行亦自湖西来。求景源所为文辞而读之。正其谬误。而纳于古之绳墨。呜呼。景源微士行。则文辞必无所就矣。士行端方。与其兄晦可力学。不干禄。事太淑人以孝谨闻。廷中尝为 王世子。选讲官。将举士行及其兄。以充其选。而士行寝疾不起。故不果。选人皆惜之。然士行学术文章。与古之所谓贤人。未尝异也。讲官之选。乌足为士行重哉。士行尝谓景源曰。 毅宗皇帝不血食。天下悲之。文正公并祀华阳。所以慰天下之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7H 页
心。而惜乎 朝廷未之行也。其后景源在 经筵。具陈 毅宗皇帝事。得祀 皇坛。士行甚喜。而世之议者。或以为 毅宗不当祀 皇坛。呜呼。 皇坛不当祀。则华阳何以并祀邪。天下复有文正公。则必知景源之心也。士行尝登天磨山。景源与李献辅献可,尹得敬圣直从焉。三君子上下林壑。筋力强健。见景源流汗浃背。莫不哀其羸弱也。是年冬。献可先没。后十二年圣直又没。后十一年士行又没。向之偕登天磨者。今已尽矣。呜呼。强健如三子者。相继早世。而羸弱如景源者。能至于老。此岂景源之所预度也哉。然景源自哭士行。无乐于人世矣。高山之上。孰与跻攀。深潭之中。孰与沿洄。德义孰劝。而文章孰论之邪。始士行隐于田里。而景源列官于朝。虽不得数数相见。常著书以质士行。戒家人曰。吾死之后。所著书。托诸士行。呜呼。士行先景源而死者。何也。景源虽有所著书。今世既无可质者。而死后又无可托者矣。景源尝读程克勤所著宋遗民录。谓士行曰。遗民录。自谢皋羽以下凡十一人。为有宋能守大节。此克勤之所以论次也。然崇祯十七年间。陪臣为 明守大节者。亦多矣。不可泯灭而无传。宜为之书以录之。士行曰。是吾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7L 页
之志也。乃著义例而劝其事。凡十二年。书未成而士行已殁矣。古之君子如司马迁,班固,欧阳脩号为良史。而事实往往讹误。不得其真。景源当 明亡之后。收集遗闻。而九十年间 王朝之议论谋猷。皆有所不可考者。非士行。无以讨论也。呜呼。士行未殁时。唯质其十之二三。而亦不能详也。今其殁矣。又安得质于地下邪。四年前。士行补官。至京师。齿陨而神索。笑谓景源曰。吾衰如此。子何如。景源脱帽示士行曰。吾发亦且秃矣。士行相顾叹息久之。其冬。景源自庆州。召至京师。闻士行丧其室人。居未几。申君成甫告景源曰。士行不淑。呜呼。士行虽早衰。年未五十。而至于是乎。成甫方集士行文。缮写一本。景源将与诸君子。考校编次。俾不泯于后世也。士行尝夜谓景源曰。吾不求举。唯躬耕湖山之间。以毕馀生。子为大夫。宜尽言以匡 王室。如不可。则上书归养老母。庶可以不辱名节也。景源曰。子言是也。吾将待老母七十。上书终养而已矣。今年秋。出知安边。山川隔远。终未得南赴湖曲。一哭于士行之墓而吊其孤。士行不负景源。而景源负士行矣。呜呼痛哉。尚飨。
又祭宋士行文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8H 页
呜呼士行。凡人之神。发扬于上。而为昭明。然混合冥漠之中。窅窅焉不见其晶。故圣人设为祭祀。焫之以萧蒿之光膻芗之气。然后僾然而著其感。煇然而曜其精。呜呼士行。学足以通性命之理。行足以竭孝悌之道。文足以振仁义之声。其形虽泯。而其神融朗于天地之间。亘百世无所亏盈。煌煌乎犹月半规。见于东方者。为景星而夜横。郁郁乎如霞非霞。如霓非霓。垂于北斗者。为卿云而上行。岂比于众人之鬼。幽然藏于九地之下。而不得发其精英。呜呼士行。与人交能守一心。而终身不知变更。爱之也深。信之也笃。丘山之毁。不能夺金石之贞。今其殁矣。余身孑孑。如弟之丧兄。虽有愆尤。孰肯尽磨切之义与恻怛之诚。尚飨。
祭申成甫(韶)
呜呼成甫。隐者避世。必求洁己。学者谋道。如何不仕。虽然颜渊。不出陋巷。显晦度时。惟中是用。子有大猷。可以有为。黯然独善。不愿人知。哀今之时。仕则不可。率此周行。居正不颇。松坛夜静。手自鼓琴。朱弦所寄。忧世之心。彼接舆之狂歌。见圣人而避之。志不在于大道。又何叹夫德衰。沮溺耦耕而不辍。与鸟兽以为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8L 页
群。弃仁义犹外物。所不与于斯文。是故高贤遁于山泽。履玆中正。不失其则。余宿白莲。而子亦至。与论出处。孰如子志。闵子不求乎爵禄曰。必在于汶上。攀宫墙之数仞。永终世以瞻仰。休声被于来世。子与同归。亦何愧。身虽屏于草茅。固后人之受赐。呜呼成甫。其学有守。其废有义。视古儒者。最为渊粹。独不著书。维行之积。茫茫千载。莫知其德。呜呼哀哉。尚飨。
又祭申成甫文
呜呼成甫。岂不待天下之清而归邪。始成甫与余相见于北山之阿。谓时当熙。庶见天地之澄明。而日月之晶华。孰知成甫未踰五十而终于家。岂君子得气之正。而不得年数之多。余虽不死。毛发皤皤。尚不见中国端冕粲然而交罗。岂非以阴气之盛。莫之扫除。而阳道之微。不能萌芽。方洚水之逆行。济漯未瀹。淮泗未排。兽蹄鸟迹。自朔南达于流沙。然而与其居穹庐。宁栖营窟。左鱼鳖而右龙蛇。呜呼成甫。承光芜秽。上生菼葭。方壶之墟。金露之址。惟见白塔之峨峨。夫天道不可终否。而成甫先归地下。恶睹他日中原子弟揖让而弦歌。尚飨。
祭李士毅(思弘)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9H 页
始子从余而学文章者十年矣。志气果敢。谓韩氏可以兄事。而欧阳氏可以比肩。未尽一岁。闻子之讣。不知泣涕之涟涟。然余观天地之数。十过其半。几何其不闭物而变迁。使日月晦冥于上。而江海空洞于下。奚论韩氏,欧阳氏之传与不传。故君子学为文章。能飨寿考。而名誉垂于百世。及运尽。与夫短折无传者。同归泯然。是声明不为可远。而简编不为可久。然则文章不足以行于后。天虽夭阏。未成其业。子之灵。庶不戚戚于九泉。惟余索居无所欢。曾岩之下。激湍之上。将与子而留连。今子没矣。余岂忍独登高山而临青渊。
祭李元灵(麟祥)
凡乡党无能之人。犹得以飨其脩龄。奈何使有志之士。未老而凋零。子平生既多疾病。又不得假以岁数。虽志于久。而逝者莫之少停。当 王朝治平。俊乂光显之时。飘然远游。入丹阳而爱其山水之清泠。于是买田筑室。逍遥偃息。乃绝宾客。超万物而独宁。志意高洁。特立无牵而澹泊萧散。可以忘形。世之所尝慕子者。徒知绘画之浓妍。印刻之纤妙与声诗之泓渟。然不知其工于科斗。精于玉筋。劲直简易。纯质平正。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59L 页
有古之典刑。其飞舞则矫矫若螭龙之变化。其点缀则累累若奎娄之晶荧。其镌于金石。则炜炜若商鼎周鼓之勒铭。余见篆书诚多矣。惟子之画。庶有合于史籀之经。悲夫。如子之博学者。沦落穷饿。携妻子之伶丁。将隐遁蒙翳。优游逸豫。而竟不干禄。盖由于时俗之混冥。韬光匿影。以葆其真。狷介之性。堙郁之心。欲醉而无醒。子虽已没。孤标绝韵。不可与靡草泯灭者。蕴结于石中。为百年之空青。余过丹阳。不忍访子之旧庐。而叩其扃。尚未能酹酒龟潭。望江上二十四峰。招子之明灵。悲夫。余老白首矣。每中夜。览子所书太古篆。抚其墨泽。曷足以袭其遗馨。
祭李文简公(天辅)
自古人臣。居公相之位。隆盛也既久。则必倾且颠。亦其理之所当然。至于智者。极天下之功名。而不罹满盈之灾。翩然下世。顾何异于羽化之仙。于戏。公以独见之明。沈运之知。长虑远览。机变如神。故能享声名之美。宠禄之尊。而大节与身俱全。始公少时。坎坷郁滞。憔悴跼跧。其出也山跻水洄。尚羊而留连。其入也左文右诗。与友生而后先。及登 王朝。居百僚之上。光宠翕赫。禄位隆燀。而往往震灼忧畏。屏营徊邅。不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0H 页
踰数岁。谤讪四起。而固辞辅相之权。虽穷矣。不胜其泰。虽泰矣。不胜其穷。亦足以见公之贤。余少修辞。从公而周旋。讨论文墨者。三十有馀年。盖今世交游之情。惟吾两人。不与世迁。今公将葬。岂忍使公之德义。泯没而无传。公尝作亭。属余为记。记未作而先志其阡。于戏。相千乘之国。俾终于平世。为公之谋。则诚工矣。而不顾 社稷与生民。乌得不疑于神天。尚飨。
又祭尤庵宋先生文
小子少读先生疏。至 先皇帝建号南方。正统有归。未尝不叹息泣下也。夫弘光,隆武,永历 三监国。皆以藩辅履 帝位。 王朝君臣。虽未有朝觐之礼。而属国臣事之义。顾安有海之内外哉。往者请置子弟卫。盖将有以养民兵而伺虏衅。酬先生复雠之志矣。议终不行。故为著陪臣列传。而附之以先生本末。将使天下。知先生之章大义也。昔孔子因鲁史记作春秋。特书春王正月者。大一统也。 三监国。承 毅宗之烈。践 天子之位。正朔未绝。而 明史列之诸王。是春秋一统之义不明也。小子愚蒙。虽不敢窃拟春秋。作一经以尊 帝室。然论次弘光以来。金文正公尚宪以下四十有五人之事。为陪臣列传。以彰正统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0L 页
之在南方也。夫弘光,隆武,永历 三监国。犹汉之昭烈也。先生之疏。称 先帝以尊正统。故小子之为此书者。实本于先生之疏。传曰。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先生之疏殆近之。小子庸鲁。岂敢以春秋褒贬之法。为之书哉。直欲遵先生之疏。尊 帝室以抑建州。其意曰。推明大义。无得罪于天下万世也。先生遇谗而投巨济者。于今八十有四年矣。小子以罪斥于此。过先生旧馆之墟。脩竹清泉。如先生谪居之时。歔欷流涕而不能已。童子传言。先生遗像在府东盘谷书院。而罪人不敢祗见。今年蒙 恩。辍丛棘。乃始为文而来奠之。十年中再祭先生。眷眷不止。若弟子之思先师者。由中心之有所感焉故耳。呜呼先生不复作。孰为天下明大义邪。尚飨。
祭李大学士(鼎辅)
维岁次丙戌八月初七日甲辰。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守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黄景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辅国崇禄大夫判中枢府事兼判义禁府事,礼曹判书,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 世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1H 页
子左宾客 世孙师延安李公之灵。景源始仕无亲戚。攀援之势。而同朝惟公相怜。与从父弟文简公。交口称扬。使景源。跻于隆显。而免于忧危。升沉荣辱。不忍期月辄舍也。景源多仇。自立 朝光宠以来。贵游家忌者甚众。朝造一谤。暮宣一谗。左倾右挤以陷之。公尝太息。语景源曰。吾若闻毁子之言。则心痛如受锋刃。宾客闻之。亦感动。景源何以答公之知邪。文简公尝为景源。谓大学士某曰。黄某文章名世。而不举为大学士。是逆天理也。于是某荐景源。而文简公已卒矣。其九月。景源得罪。投海外。明年。公为大学士。而景源释还田里。以前罪坐锢久之。公叹曰。吾老将死。不能复黄某之荐。有遗恨矣。大臣以闻。乃 下教复景源荐。呜呼。二公心爱景源。至死不已。亦见其知之深也。当景源之投海外也。丛棘蔽天。而蚤夜累然待逮。见人影则魂辄悸。闻犬吠则心先惊。不食者且十二日。神气将绝。自古君子罹患难而不死者。诚寡矣。丛棘之下。蛮海之上。安置九月。又焉得重厕于荐绅乎。今景源复还故居。然人影尚有馀悸。而犬吠尚有馀惊。气貌不病而憔悴。聪明未老而消铄。虽不绝粒。而饮食十减七八。必不能久矣。公作亭于鹤滩之阳。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1L 页
以图归休。而景源亦卜莆江为之亭。今公卒矣。虽欲从公挐轻舟顺流而下。不可得也。公尝出砚。谓景源曰。吾将以砚传于子。及公既卒之十四日。景源果为大学士。而此砚传自公殡。士大夫闻公之言。莫不悲伤。至今称公为知人。始文简公葬于富平。孤文源既属景源而志其墓。今公将葬于阴竹。孤健源又属景源而志其墓。故景源秪追二公之所以相知者而志于墓耳。自景源为大学士。忌者益众。造谤焉。孰为之辨。宣谗焉。孰为之晰。身之危而孰虑之。名之锢而孰起之。景源不幸居隆显。而被人忌。众讪群诟。而称扬没世不衰者。是爱之至也。位列于上卿。年跻于耆英。公又奚憾。独立 朝端。可哀者其惟景源乎。世之君子如公者。不可复见。则景源慕其风裁。何敢忘也。文源精敏。健源端洁。孰能成就。俾绍公与文简公之光也欤。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景源虽死。庶几其无负二公矣。
祭淑夫人申氏文
呜呼。夫人之哭孝子兮。煢煢靡依。耳不闻应唯之声兮。目不见慎齐之仪。觿佩兮挂寝。韠绅兮垂帏。食谁视具兮。寒谁问衣。顾影兮眇冥。想魂兮依俙。求死者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2H 页
之交游兮。遂见余而嘘唏。曰吾儿之恺悌兮。神内朗而知者希。志则合于冲旷兮。行则不与绳墨违。弃贡举而不赴兮。将终老于岩之扉。恒嫉俗而欲遁兮。卒遗世而永归。灵芝之山嶕峣而百丈兮。儿朝陟于云圻。灵芝之水漻洌而九曲兮。儿夕降于烟矶。父母悲号兮。已魂气之上飞。朋友哀泣兮。孰幽德之发挥。文章耀于无穷兮。惟夫子其庶几。愿述懿行兮。以章其微。余再拜而不敢辞兮。恐不能休扬光辉。曾未踰于数岁兮。夫人又去于闺闱。余泪瀼瀼如露下兮。虽没齿犹不晞。自古女士之贤明兮。竹帛流芳而有馀悲。思其子而见其友兮。固彤管之无讥。余承明训兮。尚慕德晖。具醪羞以来侑兮。安得复陪于音徽。尚飨。
祭亡室贞敬夫人沈氏文
凡天下为人夫妇者。孰不与之相好而相乐哉。然或不幸有哭其夫者。虽子孙罗列于堂。而粟米金帛珠贝充牣于室。不足乐也。惟夫人。结发从我五十五年。虽无子女。而侧室有子二人。虽无田园。而太仓常禄不绝。 盛世偕老。至于发白以命妇。先我而归。此自古贤姝哲媛之所不能得者。何其奇也。景源出为顺川守。后五年。出尹庆州。又四年。出守安边。夫人年才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2L 页
四十馀。大夫人无𧏮在堂。两骖朱帘。列婢引前。膏粱之奉。丝竹之娱。盖未尝一日或废。而夫人不以为乐。景源谪居陜川郡。夫人弃家。自 京师南绝汉水。由忠州出鸟岭关。犯风露冒雾雨。逦迤入水。过赤林。遂渡南江。入陜中。未尽三月。景源蒙 宥。与夫人跻麟西亭。溯蓝溪。踰荒山。东遵九渊。登广寒楼。留一日。遂趍全州。凡周流山川崄岨一千三百五十馀里。而夫人不以为戚。始夫人归于黄氏。惟皇伯舅忠烈公奖爱甚盛。及忠烈公遭寇乱。卒于岭南。夫人终身哀伤之。尝谓景源曰。明夕。即忠烈公下世之日也。吾将以不腆之羞。飨忠烈公。以少酬奖爱之恩。嗟乎。今之士君子。受人之恩。而背之者不可胜数。而况于幽闺女子乎。独夫人感忠烈公奖爱之恩。终身不忘。岂不贤哉。景源尝夜歌大雅文王七章。至商之孙子其丽不亿。夫人闻之。击节不已。泣下数行。呜呼。夫人其知诗矣。夫人既没。虽欲歌文王七章。其闻而击节不已者谁欤。泣下数行者。又谁欤。始景源在东莱府。经岁不返。夫人日夜以为忧。两目几眇。及景源归自东莱。然后夫人目始明。今夫人弃我而去。然不知九泉之下。日夜思我。目能不眇欤。夫东莱一年暂离。犹积虑目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3H 页
不胜眇。况幽明无穷之别。目安得而不终眇也。夫人临没。谓景源曰。吾死无憾。惟归骨舅姑墓侧足矣。景源号哭。卜先人墓隧之下。将与夫人同穴焉。呜呼哀哉。尚飨。
又祭亡室贞敬夫人沈氏文
景源少时。尝纵舟汎白马江。遂得疾。卧江上村。先妣皇皇抵村舍。视景源疾。命夫人侍皇考侧。夜皇考所居之室。适失火。皇考疾革。独夫人涕泣进药。是景源为丈夫子。而终孝不及夫人也。始故友宋公文钦。与景源为古文词。景源潜心司马迁,韩愈之文。往往一月不梳头。宋公至家。呼女奴。告于夫人曰。夫子不梳久矣。何不为夫子梳之。夫人谢曰。夫子专意文章。虽家人。无以梳为也。及景源居皇考忧。既免丧。犹不复寝者且一年。景源故友吴公瑗。来谓景源曰。子无兄弟。若无子则黄氏其绝世矣。一年何不复寝也。其后夫人遇疾。经遂断。终身无子。景源每思吴公之言。未尝不怵然而悔。怛然而悲也。景源病疠在城南。亲戚宾客。无一人问死生者。惟故友李公天辅临见之。与论文章。不知日之将夕也。夫人燃火。先妣煨栗。以饷李公。其后李公与人言。必称先妣与夫人之贤也。景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3L 页
源家贫。或终日不得设食。夫人乃鬻嫁时装。以馈景源。其后景源守顺川。悉以月俸归之夫人。而夫人辄周穷乏。必适于义。不滥施也。老婢或谓夫人曰。既专一郡之俸。而不服文锦。何也。夫人泣曰。吾尝鬻嫁时之装。具夫子饭。今虽专一郡之俸。何敢服文锦之衣乎。景源既贵。而夫人犹自疏食。进弊盘。有羹无酱。有饭无鱼。景源怜之。谓夫人曰。吾位于朝。吾夫妇衣服饮食。庶几足矣。夫人自奉何若是邪。夫人曰。追思少时贫贱。此一盘。犹以为多。况求其侈乎。景源束帛。请为之衣。夫人手自藏于笥。而辄为景源之衣。惟一匹将以为裳。裳未成而夫人没。此景源之所以悲也。呜呼哀哉。尚飨。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哀辞
  
李献可(献辅)哀辞
公讳献辅。字献可。其先延安人也。初举进士。卿大夫重公之文。而称扬之。公辄笑谢。必让诸与之游者。观其容貌。益蹙蹙如执满者。明年。悉弃前所习为应有司之业者。卿大夫慕公之行。皆以为公儒家子。如能治圣人之学。则岂不为吾道之光乎。公又笑谢曰。吾何敢当。又让诸与之游者。故公之文行。卒为世俗所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4H 页
不知。初李光佐颛国政。举李思晟为平安道节度使。权益宽为咸镜道观察使。郑思孝为全罗道观察使。明年乱作。公大人以弘文馆副修撰。论光佐十二大罪。 上盛怒。流之庆源。及见释。公感慨。告修撰公曰。士君子不可从政。请焚朝服。宾客闻之。无不称公之介也。公幼孝谨。母申氏。尝寝疾病。公在侧。婉若少女。及既退。终夜歔欷不绝。与人交。谦忠仁顺。无亲疏。皆能倾下。平居靖默。若无所经理家事。而朝夕养其父母。未尝有所乏绝也。善饮酒。尝醉而语曰。我平生不为人知。愿以一士死。遂请于修撰公。修撰公亦许之。繇是卒不一趣有司贡。而于文学。亦不以彊。七年十有二月二十二日。以疾卒。时年二十有三。葬杨州灵芝之原。公少志钜。于道艺。无所专好。故其初静素冲旷。若有合于老子,庄周之言。及其既择。始反儒术。循循如也。堇踰月以卒。修撰公以景源与宋文钦。皆公之所善者。公既葬。遂与相见。且泣曰。惟二子。知吾儿。必无使泯没。皆辞谢而退。于是文钦为之志。而景源为之哀辞。辞曰。
敬事父母兮。能尽其心。左右杂佩兮。有锵德音。晨适寝门兮。肃肃其衿。升降揖游兮。靡有不钦。枌榆既滑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4L 页
兮。鲂鱮可燖。躬自视具兮。不离釜鬵。清州告警兮。叛者如林。狼弧亘天兮。孰扫氛阴。古有争子兮。父德必箴。乃柔其声兮。以布其谌。曰天造乱兮。政归奸壬。请焚朝服兮。偕归云岑。父曰时危兮。义不当瘖。遂抗忠言兮。十年沦沉。子侍朝夕兮。怡愉也深。灵芝杳杳兮。不闻其吟。招子之魂兮。山木萧森。呜呼远矣兮。不可复寻。
申成甫(韶)哀辞
成甫讳韶。姓申氏。平山人也。少好文章。与恩津宋君士行,全州李君元灵游。知名当世。已而读朱文公书。慨然发愤。穷性命敦德行。以从事于圣人之教。方是时。清有天下八十年。 中国之士。服左衽而不知耻。成甫叹曰。韶不忍为清陪臣耳。由是。卒不赴贡举。或曰。 毅宗死社稷。由李自成乱天下。非清之罪也。子何故不赴贡举也。成甫对曰。弘光时。清执 天子而弑之。隆武时。又弑 天子。至于永历。又执 天子而弑之。此 王朝百世之雠也。韶岂可赴贡举乎。卒不仕。年四十一。终焉。景源曰。夷狄之时。不可仕也。故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然则 中国宁无君。不可事夷狄之君也。昔蒙古氏有天下。金吉父,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5H 页
许益之。守道而不仕。其出处可谓正矣。若成甫生于王朝。而不赴 王朝贡举。不已过乎。然吉父,益之二子。终身不仕。能得其出处之正。则成甫不赴贡举。与二子何以异哉。且弘光,隆武,永历 三先帝。为清所弑。而 王朝卿士大夫。不知清之为雠也。独成甫明其弑逆。以风厉一世之士。使人人皆知可讨。亦足以章大义也。元灵精舍。在汉都白莲峰下。成甫尝夜与士行。饮酒于元灵精舍。成甫酒酣。歌诸葛武侯出师表。未尝不感慨泣下。岂其心欲将有以宣其智而奋其勇。为天下讨残贼。如武侯之伐魏者邪。抑天下左衽已久。虽出师不可恢复。故悲歌武侯之表。以伸不平者邪。后十年。士行先卒。又二年。成甫又卒。可哀也已。成甫将葬。元灵泣谓景源曰。宜为成甫作哀辞。景源流涕为之辞。辞曰。
笃于内修兮。不慕尊荣。仁以为黻兮。义则葱珩。夙夜祗慎兮。其德既明。如瑚如琏兮。维器之成。子犹自晦兮。蕴其精英。不赴贡举兮。超世独行。曰惟 三帝兮。继我崇祯。正号南垂兮。奄有蛮荆。为清所弑兮。 皇统遂倾。士苟中第兮。鲜不朝清。受彼飨食兮。齿彼陪卿。义所不可兮。宁为野氓。白莲窈深兮。燕此友生。终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5L 页
宵剧饮兮。悲歌不平。虽有德美兮。没世无名。呜呼哀哉兮。孰知其贞。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碑
  
定州李先生碑
景庙三年。文简公李先生。流灵岩郡。明年冬。徙铁山府。疾且革。趣进不止。明年正月二十日。卒于定州之店舍。今上 元年。追复官爵。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曰文简。先生讳喜朝。字同甫。延安人也。少孤。师事文正公宋先生时烈。 肃庙元年。文正公安置海上。即屏居灵芝山中。著大归说。以见志。尹拯始事文正公。既而背之。先生上书文正公。斥拯甚严。由是。小人多切齿。文正公卒。先生叹曰。吾道穷矣。遂携妻子。入岭东海上居焉。及 肃庙末。先生召为大司宪。乃上疏。讼文正公。论拯益力。后六年。李巨源等。劾先生而窜之。先生年已七十矣。流迁西南。竟死于道。然学者知文正公之所以为文正者。先生之功也。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使子不在。则颜氏必从死矣。先生之事文正公。与颜氏之事孔子。无以异也。孔子遇匡人之难。能免焉。故颜氏不敢死也。文正公被小人之诬。不能免焉。及既卒。而又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6H 页
诋之。先生乌得而不死也。礼。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若先生。岂非服勤至死者邪。先生既卒之八年。定州诸生慕先生之德。为建其庙而祀之。后十一年。毁诸院庙新建者。先生之庙。亦毁焉。又二十年。洪侯梓。出牧定州。州之诸生。指店舍而言曰。此先生毕命之所也。庙虽已毁。宜立碑以识其墟。洪侯曰。然。乃属景源为之铭。铭曰。
吾闻弟子死于师。犹臣死于君。子死于父。呜呼先生。承师之矩。抵彼邪说。遂离罪罟。自南垂。舆疾而行者一千七百有馀里。死于西土。先生于师。为翼为羽。亲之如考。尊之如主。先生之义。百世有补。碑于遗址。定人所树。四方学者。过其下。孰不伛偻。
浣溪庙碑
正德十五年五月壬寅。成均馆大司成文毅金公。卒于居昌县白岩下。六月某日。葬于杨州金村里。初公坐与文正公赵先生光祖等为朋党。流善山府。无何。安置海岛中。已而赐死。使者驰至善山府。公已受安置之 命。自善山。趍于海岛。客李信谓公亡命。使者还。公至居昌。始闻之。作绝命词。于是自杀。观察使申闻于朝。自古小人。以朋党。诬杀君子者多矣。李元礼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6L 页
临命不避。就诏狱。受考而死。杜密闻命。辄自杀。张俭,夏馥,岑晊三人者。亡命不死。然三人者。与李,杜并传于世者。何也。君子或死或不死。其义一也。当公之赐死也。虽亡命。其心为 国而已矣。非爱其身也。况闻命。未几自杀。则大节岂不伟哉。公讳湜。字老泉。清风人也。少端方。笃学力行。与文正公相友善。名重当世。举进士。授广兴仓主簿。入户曹为佐郎。以荐拜司宪府持平。转掌令。举贤良试。擢第一。迁弘文馆直提学。升副提学。改成均馆大司成。当是时。 上好儒术。文正公日侍帷幄。陈尧舜精微之学。公亦兼 经筵官。与赞王道。国中人。无不竦然以望其至治之泽。小人南衮,沈贞等。内不悦。乃为飞语以谗之。公及文正。皆下狱。呜呼。王道不行久矣。公虽仁贤。安得使已颓之俗。复跻于至治哉。然文正公以王道。陷于朋党。而公及焉。亦可悲也。公在狱中。其门人申命仁等百馀人。为公上疏。直其屈。领议政郑公光弼。反覆泣谏。得减死。居月馀。文正公卒后六月。公又不免。时年三十九。甚矣。小人之祸仁贤也。使公不举贤良试。则小人必不深疾而挤之死也。然公既与文正公偕立于朝。卒以身殉于王道。其声名施及百世。有光荣矣。嘉靖二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7H 页
十四年。复公之官。至今 上二十二年。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曰文毅。居昌诸生。建书院于白岩之下。属余为铭。余虽愚陋。不足以知公之德。然得公遗事甚详。而诵公绝命之词。悲公之死。故不辞而为之铭。
安边府李处士碑
处士讳庆承。字士馀。捍城人也。少举生员。后十六年。中文第。官至黄州判官。崇祯九年。南汉被围。明年讲和。处士闻之。遂不仕。躬自耕田。以养其母。尝钓鹤浦之上。处士既卒之几十年。乡党之人。以其行闻于 朝廷。然乡党人。惟知慕处士之行。而不知处士之义至高也。秦诗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此思贤之辞也。夫逆流而上。既不可从。顺流而下。又不可至。则是必离世而独立。不欲人知也。 明正朔绝。而处士终身不仕。隐居于鹤浦之上数十年。世莫之知。岂秦诗所谓在水一方者邪。夫君子遭昏乱之世。一辱其身。则虽有德行之实。功业之美。不足称也。当汉之季。周彦祖,徐孺子,姜伯淮。居深山之中。守道而不仕。诚可谓不辱其身也。然则处士之终身不仕者。其贤于今之君子。亦远矣。余尝过鹤浦之上。观处士钓鱼之所。始知草莽。未始无 明之遗民。而惜乎不闻于世也。今
江汉集卷之二十二 第 467L 页
年某月。安边人来乞文字。余惧夫处士之义堙没不章。乃为之词。词曰。
鹤浦洋洋。下有石矶。谁投竹竿。处士有颀。温温处士。有襕其衣。有垂其带。维 明之仪。念彼 京师。万方所宗。自我 先王。世笃其恭。士臣秉义。莫不肃雍。正朔既改。孰献璧琮。我笠维蒲。 中国之服。见我父母。庶几无恧。鹤浦之上。有庙肃肃。史臣作诗。以扬其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