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x 页
江汉集卷之二十
墓表
墓表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1H 页
孤青先生墓表
先生讳起。字待可。姓徐氏。其先利川人也。后徙洪州上田里。先生七岁。好读书。尤喜禅学。年二十。始从土亭李先生之菡游。听其讲说。心乐之。遂弃其学。而师事之。与重峰赵先生宪。相友善。李先生周流四方。先生徒步以从之。无山不跻。尝浮海。登汉挐山。见南极诸星而归。率州人。作讲信堂。日习吕氏乡约仪。里中少年。惮恶之。潜烧其堂。先生知乡不可化。乃挈妻子。入智异山红云洞。洞之上。有白云岭。最为幽夐。自古人迹之所不至也。先生结庐。力耕田。以给朝夕。犹不能继。至煮山梨以充饥。讲道不辍。四方学者闻先生之风。从而游者以百数。各为书斋于先生所居之侧。以请益焉。先生恐害及山寺。居四年。徙鸡龙山。筑室于孤青峰下孔岩洞。公州诸生束脩而来者日益众。相与谋曰。凡先师讲学之所。皆有书院。而吾州独未之有也。今先生来居于此。而学者日游门下。宜建书院。为学者抠衣之所也。诸生曰。诺。乃建书院。观察使亦出其财以助之。书院既成。先生日日至院斋。教诲
先生讳起。字待可。姓徐氏。其先利川人也。后徙洪州上田里。先生七岁。好读书。尤喜禅学。年二十。始从土亭李先生之菡游。听其讲说。心乐之。遂弃其学。而师事之。与重峰赵先生宪。相友善。李先生周流四方。先生徒步以从之。无山不跻。尝浮海。登汉挐山。见南极诸星而归。率州人。作讲信堂。日习吕氏乡约仪。里中少年。惮恶之。潜烧其堂。先生知乡不可化。乃挈妻子。入智异山红云洞。洞之上。有白云岭。最为幽夐。自古人迹之所不至也。先生结庐。力耕田。以给朝夕。犹不能继。至煮山梨以充饥。讲道不辍。四方学者闻先生之风。从而游者以百数。各为书斋于先生所居之侧。以请益焉。先生恐害及山寺。居四年。徙鸡龙山。筑室于孤青峰下孔岩洞。公州诸生束脩而来者日益众。相与谋曰。凡先师讲学之所。皆有书院。而吾州独未之有也。今先生来居于此。而学者日游门下。宜建书院。为学者抠衣之所也。诸生曰。诺。乃建书院。观察使亦出其财以助之。书院既成。先生日日至院斋。教诲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1L 页
诸生。自智异山。徙孤青凡十八年。沉潜道德。未尝以毁誉穷达累其心。故问学益高明矣。李先生尝携周易。访先生于智异山。赵先生亦愿从之。终日讲说。知先生造道之深也。是时。倭奴平秀吉弑其主源明智。自立为大将军。遣使者。来献孔雀。赵先生上疏。请绝秀吉。 昭敬王立焚其疏。赵先生遂退而归。见先生于孤青峰下。先生骂曰。起尝望公如泰山北斗矣。今直为胡铨之类乎。辄咄咄面壁不语。赵先生曰。试观我疏。先生摇首曰。起不愿见也。赵先生自读其疏。读未半。先生竦立正衣冠。再拜谢曰。赖公之疏。吾国将免为夷狄矣。未几。先生以疾卒。 神宗皇帝十九年十有一月十四日也。享年六十九。葬于某县。曾祖曰某。祖曰某。父曰龟龄。先生娶某县某氏。赵先生为之志铭。庶可以传于百世也。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集贤殿 经筵春秋馆事, 世子傅贞烈崔公墓表。
故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集贤殿经筵春秋馆事, 世子傅崔公者。资宪大夫知承枢府事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集贤殿 经筵春秋馆事。谥襄庄公讳云海之子。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集贤殿 经筵春秋馆事, 世子傅贞烈崔公墓表。
故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集贤殿经筵春秋馆事, 世子傅崔公者。资宪大夫知承枢府事 赠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集贤殿 经筵春秋馆事。谥襄庄公讳云海之子。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2H 页
赠崇政大夫赞成议政府事。讳某之孙。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讳某之曾孙也。襄庄公事 康献王。统三军。号为良将。公少精锐。有父风。方 恭定征倭之时。为三军都节度使。与体察使李从茂,都统使柳廷显。入对马州。破倭奴于天神山下。倭奴远遁。及班师。恭定为幸乐天亭以迎劳之。宣德中。李满住叛袭闾延。杀掠人民。 庄宪命公率诸将往征之。公悬军出婆猪江。与满住战。大破之。斩获甚多。及班师。 庄宪特遣知申事以迎劳之。公为将凡三十年。威振敌国。南自倭奴。北至野人。闻公之名。皆慑服。莫敢交兵。公讳润德。字某。其先通川人也。事 恭定。至参赞议政府事。 庄宪几年。拜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未几。升左议政兼领集贤殿 经筵春秋馆事,世子傅。方是时。许文敬公。以儒学列于三公。平法令。修礼乐。以辅成 垂拱之治。公以武力。列于三公。为国家腹心之臣。某年某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几十有几。讣 闻。辍朝 赐吊祭。某月某日。礼葬于昌原府某里之原。谥曰贞烈。配享 庄宪庙庭。公娶某州某氏。某官某之女。生子几人。曰某。曰某。臣谨案。 庄宪之时。公与忠翼金公宗瑞。为信臣。金公受 命定朔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2L 页
方。遂开六镇。名盖一世。及为相。乃蹈危难。以亡身。公征倭奴。伐野人。功冠群臣。及为相。能飨安乐以全身。然则公之智过于金公远矣。
弘文馆博士启功郎兼 经筵典经春秋馆记事官,赐暇读书 赠通政大夫弘文馆副提学成公墓表。
燕山四年。发文简公金宗直墓。戮其尸。及其门人郑先生汝昌,金先生宏弼。一时名贤坐死者。不可胜数。弘文馆博士成公固谏。下狱杖几殊。流河东府。徙江陵府。后七年某月某日。竟赐死。国人无不流涕。公讳重淹。字季文。议政府左赞成讳抑六世孙也。曾祖讳世镜。司宪府掌令。祖讳廉。内资寺少尹。父讳彭老。生员。母全州崔氏。殿直生明之女也。公生三岁。有德性。殿直抱公入园中。手折荆笋以赐之。公不受曰。笋方生。何忍折邪。及稍长。笃于行义。乡党皆称以颜子。举生员进士。游国学。与诸生约曰。吾一日当作古赋三十篇。日出诸生环公坐试三十篇。令馆中童子。击鼓以趣之。公能作赋十五篇。而日未中矣。诸生叹曰。日未中作十五篇。诚神才也。何必又作十五篇邪。金公驲孙,曹公伟。见公所作十五篇。皆大惊以为不可及
弘文馆博士启功郎兼 经筵典经春秋馆记事官,赐暇读书 赠通政大夫弘文馆副提学成公墓表。
燕山四年。发文简公金宗直墓。戮其尸。及其门人郑先生汝昌,金先生宏弼。一时名贤坐死者。不可胜数。弘文馆博士成公固谏。下狱杖几殊。流河东府。徙江陵府。后七年某月某日。竟赐死。国人无不流涕。公讳重淹。字季文。议政府左赞成讳抑六世孙也。曾祖讳世镜。司宪府掌令。祖讳廉。内资寺少尹。父讳彭老。生员。母全州崔氏。殿直生明之女也。公生三岁。有德性。殿直抱公入园中。手折荆笋以赐之。公不受曰。笋方生。何忍折邪。及稍长。笃于行义。乡党皆称以颜子。举生员进士。游国学。与诸生约曰。吾一日当作古赋三十篇。日出诸生环公坐试三十篇。令馆中童子。击鼓以趣之。公能作赋十五篇。而日未中矣。诸生叹曰。日未中作十五篇。诚神才也。何必又作十五篇邪。金公驲孙,曹公伟。见公所作十五篇。皆大惊以为不可及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3H 页
也。 成庙二十有五年。中丙科。入艺文馆。为检阅。明年。大学士洪公贵达。选文章知名之士。赐暇读书。公预焉。由弘文馆正字。迁至博士兼 经筵典经春秋馆记事官。燕山即位。杀贤士。以肆其虐。公在 经筵。数廷争。燕山大恚。及赐死。遣义禁府都事赍药。至江陵。夜半。府使见公泣曰。国无道。吾且将死。愿与公偕亡山中。公正色曰。赐死其可逃邪。遂受命而卒。时年三十一。某月某日。葬扶安县南五里某阡之原。公为人端直孝谨。好经术。又精于阴阳卜筮之术。成氏世家昌宁县。八世祖讳石璘。官至议政府领议政。公娶咸悦赵氏。县监智之女。生子一人。曰禧童。通德郎。禧童生子二人女二人。男长世道。次世德。女长适郡守高习。次适金熊变。曾孙男女若干人。公既卒。赵氏号泣曰。夫子既死于忠。妾岂不可为烈女乎。遂自投楼下而死。 中庙靖国。复公官。 赠通政大夫弘文馆副提学。后二百年。扶安人慕公之忠。祀于文贞金公庙。当纣之世。少师比干谏而死。孔子谓之仁。燕山无道。公直谏以杀其身。岂孔子所谓仁者欤。
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李公墓表
公讳乔岳。字伯瞻。其先龙仁人。 赠嘉善大夫户曹
嘉善大夫司宪府大司宪李公墓表
公讳乔岳。字伯瞻。其先龙仁人。 赠嘉善大夫户曹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3L 页
参判讳后望之子。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讳士益之孙。旌善郡守 赠司宪府执义讳荣仁之曾孙也。幼好学。师事尤庵宋先生。时年十二。宋先生夫人李氏。手栉其发。子畜之。及宋先生窜海上。公屏居不应贡举。 肃庙二十年。宋先生追复官爵。公始举生员进士。入 社稷署。为参奉。由工曹佐郎。出为顺安令。三十一年。登甲科。拜司宪府持平。明年。以兵曹正郎。充全罗道暗行御史。三十四年。出监咸平县。入为 世子侍讲院司书。 上燕服临时敏堂。从户外。听公讲说。大悦之。谓近臣曰。李某真讲官也。特授弘文馆副修撰。初朴弼琦为尹拯诋宋先生。其后布衣洪胄亨上疏。力言拯罪状。遂被 谴罚。公与馆僚洪禹瑞。上劄讼之。并流远方。公投安州。居三月。赦还。为校理。特加通政。出尹庆州。入为承旨。由水原都护府使。擢黄海道观察使。迁大司谏。又出为忠州牧使。四十六年。使燕中。 景庙三年。金范甲诬宋先生。公上疏。痛辨其诬。初窜庆山。移东莱。今 上元年。召拜大司谏。改承旨。太学生郑楺上疏。论李光佐。 上不悦。召见殿中。面诘之。楺终不屈。 上大怒。立裂其疏。击破案上白玉镇。左右震慄。无人色。公从容手自拾疏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4H 页
而合之。复置案上。反复切谏。 上喜曰。承旨爱予。至诚开导。予甚嘉之。愿朝夕匡予不德。拜成均馆大司成。升同知义禁府事。由汉城府右尹。进承政院都承旨。入司宪府。为大司宪。兼备边司提调。明年。出为京畿观察使。复召拜大司宪。论逆贼朴弼梦等罪。坐削黜。明年。弼梦与其党李麟佐等。举兵叛。公忧愤。日夜饮酒。喟然而叹曰。吾愿速死。不见 宗国之亡也。其岁七月十九日。卒于家。享年六十六。葬于杨州杏村之原。初配曰贞夫人黄氏。生一女。适判书郑益河。继配曰贞夫人朴氏。皆无子。以公族子世准为后。益河生子二人女四人。子长曰橚。进士。次曰朴。郡守。女长适进士李献辅。次适承旨徐命天。次适尹元东。次适某。世准生子三人女一人。子长宜老承旨。次宜白县监。次宜耆都事。女适尹得奎。公少孤。事宋先生如严父。先生既卒。朴弼琦,金范甲相继诋之。辄抗言以直其屈。坐窜西南。记所谓服勤至死者。公近之。
嘉善大夫三道统制使兼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李公墓表
义勇之士。陪 孝庙于沈阳者多矣。而故统制使李公称为第一。公讳尚敬。字颐奭。 社稷署参奉 赠
嘉善大夫三道统制使兼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李公墓表
义勇之士。陪 孝庙于沈阳者多矣。而故统制使李公称为第一。公讳尚敬。字颐奭。 社稷署参奉 赠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4L 页
户曹参判讳瑑之子。砺山郡守 赠承政院都承旨讳之刚之孙。高阳郡守 赠承政院都承旨讳赟之曾孙。 定庙别子德泉君讳厚生之七世孙也。崇祯九年中武科。由宣传官升都事。 孝庙与 昭显世子入沈阳。公从焉。时年二十九。状貌严毅。志气磊落。在虏庭所得金帛。辄皆分与其从者。 昭显世子。令将士。猎于沈中。问公曰。尔亦欲猎乎。公避席对曰。久滞异国。惟有归心。恐不得复见 主上。意岂在猎乎。昭显不悦。独 孝庙心嘉其直。当是时。中国大乱。 明室将亡。 孝庙忧伤。与从行忠志之士。偕醉悲歌。公亦感慨。善饮酒。酒半太息。懔然有烈士之风。以故孝庙置酒时。公未尝不与饮焉。 孝庙尝赐公骏马。谓公曰。闻君善饮。请一醉。以较酒量。遂与同饮。公辄先醉。 孝庙曰。君酒量不如吾宽。令左右负公而出。时故相国李公行远。从 昭显。俱在沈阳。 孝庙尝与李公饮。馆中名士。皆大会。羽林之臣与饮者。独公一人。明日。公造谒 孝庙。李公先至。告 孝庙曰。后来者。不可无罚。 孝庙笑曰。可用三杯之罚。因与公极饮大醉。公居沈一年。受知于 孝庙。为最深。明年东还。由平安道兵马虞候。拜金海,中和二府使。 孝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5H 页
庙即位。升京畿水军节度使。已而。授会宁府使。改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后八年。以全罗右道水军节度使。改忠清道水军节度使。又四年。以春川府使。拜庆尚右道兵马节度使。又四年。以定州牧使。升咸镜北道兵马节度使。进嘉善。入为训鍊院都正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禁军别将。未几。以御营中军。出为全罗道兵马节度使。仍留中军。遂不行。进拜三道统制使。会仍任旧统制使。又不行。明年。授忠清道兵马节度使。人之病免。卒于家。 显庙十有五年十有一月二十有七日也。享年六十。以明年正月某日。葬于阳智县九凤山长丞之原。贞夫人金氏祔。公为人凝重庄静。不喜声色。其为帅。营中肃然。未尝闻管弦之音。性方直。为虞候时。贼臣金自点奉使过境。嫉公之不附己也。欲诎之。公骂自点曰。相公不宜恃势作威福。尚敬岂可著此帽。受辱于人哉。立脱其帽。掷于地。遂弃官去。其刚如此。公有子一人。曰蕃。 赠司仆寺正。寺正有子二人女一人。子长曰道明。 赠承政院左承旨。次曰奎明。女适监役申锴。承旨有子二人女一人。子长曰涵。 赠户曹参判。次曰润。出为奎明后。女适郑锡麟。参判有子一人。曰柱国。今节度使。润有子二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5L 页
人。曰柱天。曰柱华。都事。庶子曰柱厦。出身。锡麟子曰翼淳。公少被 孝庙之知。其拜会宁府使也。吏曹初不拟公名。 孝庙特命加望。而公名又不见拟。又 命加望。然后吏曹乃始拟。于是 御笔特授之。居未几。 孝庙升遐。公终身以为至痛。有如 孝庙飨国日久。则其用公者。岂独会宁一府使而止哉。悲夫。
嘉善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丘都护府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忠烈黄公墓表。
嘉善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丘都护府使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谥忠烈。长水黄公。以今 上四年四月辛卯卒。初葬长湍麻根原。既二十九年十月丁卯。改葬坡州紫云原。从子景源表其墓曰。公讳璿。字圣在。 肃庙三十六年。举进士及第。选入 世子侍讲院。为说书。 景庙听政。充文学。洪公致中使日本。公为副。明年。还拜承政院同副承旨。是时。 景庙无继嗣。故大臣金忠献公昌集,李忠文公颐命,李忠悯公健命,赵忠翼公泰采。以 景庙命。策今 上为王世弟。因请代理。李光佐内怀不悦。言于朝曰。国必亡。遂与贼臣金一镜。杀
嘉善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丘都护府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忠烈黄公墓表。
嘉善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丘都护府使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谥忠烈。长水黄公。以今 上四年四月辛卯卒。初葬长湍麻根原。既二十九年十月丁卯。改葬坡州紫云原。从子景源表其墓曰。公讳璿。字圣在。 肃庙三十六年。举进士及第。选入 世子侍讲院。为说书。 景庙听政。充文学。洪公致中使日本。公为副。明年。还拜承政院同副承旨。是时。 景庙无继嗣。故大臣金忠献公昌集,李忠文公颐命,李忠悯公健命,赵忠翼公泰采。以 景庙命。策今 上为王世弟。因请代理。李光佐内怀不悦。言于朝曰。国必亡。遂与贼臣金一镜。杀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6H 页
四大臣。公亦遭斥窜茂长。又徙阳德。今 上元年。移平山。数月释还。升礼曹参判。迁大司谏。出为观察庆尚道。未几。光佐复用事。举李思晟。为平安道节度使。明年春。李麟佐叛。与思晟谋犯 京师。公选轻骑。欲入卫。豫令安东,尚州二镇。或从丹阳。或从延丰。皆会忠州。又分兵为十二寨。自竹岭属之蟾江。置左右协守之将。以阻界上。已而。麟佐弟熊辅。与其徒郑希亮等。起岭南。陷安阴居昌咸阳。以应麟佐。公乃令草溪之军。防于左。星州之军。防于右。是时。界上皆置寨。盛兵屯守。熊辅军少不敢踰。遂留居昌。居五日。曹鼎佐等。以狱囚起。据陜川。并三嘉军。为熊辅援。而熊辅大修器械。势甚张。公乃发属镇之卒。为五军。一军出安谷。一军从洛平。出长谷。一军从茂溪。出劝宾。一军出白岩山。一军从晋州。出丹城下。进围居昌。鼎佐始闻公悉师赴居昌也。不为备。公立遣大丘精兵三百人。合星州,草溪之军。疾趍陜郡。去鼎佐壁不十里。鼎佐登高望见。大丘兵已至。始大惊。夜半军溃。偃其帷帐。冒鼎佐而击杀之。尽擒其党以降。初岭南传言。贼臣将遣刺客入公营。宾佐皆曰。公必不免。公指所居阁曰。吾虽死。不出此阁。宾佐泣。不敢复言。牛头山在居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6L 页
昌北。袤百馀里。其西谷堑深而道狭。草木荒翳。公按图。喜谓宾佐曰。先据北山。此赵奢之所以取胜也。使俞彦哲。潜师疾驰。伏西谷。时熊辅欲走清州。夜过半。入牛头山。彦哲兵已伏西谷。熊辅还走。中炮。遂与希亮俱被擒。众为公贺。公独深忧。从宾佐登营南楼。歔欷久之。其夜卒。公大提学讳廷彧之七世孙也。曾祖讳尔徵。定山县监 赠司宪府执义。祖讳晠。 赠吏曹参议。考讳处信。户曹正郎 赠吏曹判书。公为人沈静谨默。治军旅严重有法。公卒时。年四十七。初配曰顺兴安氏。生子颢源。郡守。女嫁李宜大,金汉五。继配曰连山徐氏。生女。嫁金进行。夫清州沦陷之际。死大节以报 国家。李忠悯公,南忠壮公是也。岭南溃乱之时。立大功以靖 社稷公是也。公之忠贞。与二公何以异哉。
李士固墓表
自古天下未尝无经世之材。而人知其可用者。盖几希矣。夫鲍叔之于管仲。其知之也深。故其信之也笃。其援之也力。故其任之也专。若士固者。使至今无死。其朋友知之而未必深也。信之而未必笃也。又孰肯援之之力。而任之之专耶。士固姓李氏。讳思重。敦宁
李士固墓表
自古天下未尝无经世之材。而人知其可用者。盖几希矣。夫鲍叔之于管仲。其知之也深。故其信之也笃。其援之也力。故其任之也专。若士固者。使至今无死。其朋友知之而未必深也。信之而未必笃也。又孰肯援之之力。而任之之专耶。士固姓李氏。讳思重。敦宁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7H 页
府都正讳秀辅之子。江原道观察使讳万稷之孙。平安道观察使讳泰渊之曾孙也。少颖锐。识虑过人。及既壮。夷旷谦厚。善谈论。风流澹荡。其为学。不拘章句。必深求乎古人之旨。要为可行于时者。尝以为天下之事。一失其机。则虽智者无可施。故君子藏器而待时。如无其机。则终身不出。亦可也。景源尝与李文简公天辅,南文清公有容。论当世俊乂之士。二公数数称士固有志天下。真经世之材也。然景源犹未之知也。其后数年。从士固。察其言而信其意。真所谓经世之材也。于是景源问经世。宜何所始。士固对曰。宜自正士大夫风俗始。景源又问曰。士大夫风俗不同。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宜何所始。士固对曰。上其忠。无上其文。景源始喜曰。昔董仲舒言。汉继大乱。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是仲舒能知经世之务者也。故朱子曰。仲舒可以为丞相。今士固上忠之说。亦此意耶。归以士固之言。传于李,南二公。二公无不心服。始士固嗜文学。年三十二。举生员。补 懿陵斋郎。 英庙九年癸丑十月六日。遽以疾。终于家。享年仅三十有六。以其年某月某日。葬公州桧谷之原。士固尝读老子书。喜其玄妙。或颇疑之。南文清公闻而笑曰。士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7L 页
固辨于臧否。周于运用。是岂为老子者耶。景源以为士固之学。内儒术。非老子所能诎也。文清公谓景源曰。子真知士固而信其学者也。士固娶恩津宋氏。礼曹判书文僖公讳奎濂之孙。顺兴府使相维之女也。有子三人女一人。子长曰奎英。次曰奎亮。前县监。次曰奎应。为叔父思弘之后。女适县监金安默。奎英二男一女。坤载,民载。女适金鲁行。奎亮一男三女。文载。女长适沈能禧。次适南鼎来。次适洪秉均。奎应一女。适徐有膺。金安默三男二女。基丰参奉。基中,基弘。女长适李始源。进士。次适宋奎熙。内外曾孙总略干人。景源少而识士固。未尝数数从士固游。然士固爱景源。尝问经世之材。景源笑曰。吾友当自知之。士固亦笑而去。居未几。士固殁。悲夫。天下岂复有经世之材耶。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元公墓表
公讳仁孙。字子静。原州人。辅国崇禄大夫兼礼曹判书,致仕奉朝贺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忠文公讳景夏之子。黄州牧使 赠议政府领议政讳命龟之孙。兴平尉谥孝宪公讳梦鳞之曾孙也。五世祖忠翼公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元公墓表
公讳仁孙。字子静。原州人。辅国崇禄大夫兼礼曹判书,致仕奉朝贺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忠文公讳景夏之子。黄州牧使 赠议政府领议政讳命龟之孙。兴平尉谥孝宪公讳梦鳞之曾孙也。五世祖忠翼公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8H 页
讳斗杓。以靖社功佐 孝宗。为议政府左议政。公皇妣贞敬夫人平山申氏。领中枢府事讳思哲之女也。公少清羸。年三十。始举进士。 上召见。赐青丝带。后二年。选入 世子翊卫司。为洗马。明年十月。中文科。由 世子侍讲院说书。入司谏院。为正言。迁拜司书。是时。 上御司仆寺。亲鞫逆贼申致云等。特授司宪府持平。公涕泣告忠文公曰。致云逆恶。自古以来。所未有也。仁孙恨不以一剑剉致云之肉而食之也。明日。乃与执义徐公命膺。上劄曰。逆恶滋蔓未已。此易所谓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天佑 国家。诸逆恶既伏典刑。然而 国家苟未能劈其乱根。章其逆谋而为之书。以严春秋无将之诛。则臣等窃恐凶孽潜滋闇酿。将无以折其萌芽矣。 上嘉纳。已而。特授弘文馆副应教。与编阐义昭鉴。公之受知。自此始。间尝承 命。为忠州广州御史。由司仆寺正。擢承政院同副承旨。迁右承旨。改司谏院大司谏。未几。选拜成均馆大司成。由礼曹参议。除全罗道观察使。会仍任旧观察使。公复为右承旨。册 王世孙。升嘉善。进都承旨。入司宪府。为大司宪。差备边司提调。公上书。乞归养父母。 上不许。水原量田。 命往视。及复 命。拜弘文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8L 页
馆副提学。居三月。由大司成。迁吏曹参判兼同知 经筵成均馆事。由兵曹参判。复拜全罗观察使。久之。召为副提学。明年。除开城府留守。擢汉城府判尹。入内医院。为提调。迁刑曹判书。改礼曹。进判兵曹兼弘文馆提学。由议政府左参赞兼宣惠厅提调。遂判吏曹兼 世孙左宾客。自公任事。不悦者数三人。相继诋斥。然宠遇日益隆重。其后 特命判吏曹者三矣。遂擢判义禁府事。进议政府右议政。公为人子谅平直。无所偏好。然君子苟被挫抑。则扶之惟恐不及也。世子赞善宋公明钦。追削官职。公为 上言曰。明钦尚未复官。甚可惜也。 上叹曰。卿能追讼宋明钦。可谓贤矣。乃 下教。复明钦官。公寝疾。以甲午十月壬寅卒。享年五十四。 上震悼。辍朝三日。遣承旨 赐祭于家。十二月乙酉。葬广州沙村之原。公事父母。致其孝。与弟二人相友爱。少好词章。游庠学。名冠诸生。及立朝。铨注平允。考试公正。 上尝称元某考试可无愧也。其配曰贞敬夫人宜宁南氏。 赠弘文馆副修撰有常之女也。生子一人女二人。子曰在明。女长适进士宋文绍。次适进士李弘渊。始公寝疾。闻景源被人中伤。辄愤骂曰。言者陷害吾辈。几何其祸人国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9H 页
也。呜呼。公如不下世。则吾辈有所恃欤。悲夫。
尹永甫墓表
敦宁府都正尹公。好大义。悲歌慷慨。每酒酣。言天下事。辄激昂。宾客闻之。皆感愤泣数行下。然尹公不遇于时。官止都正而终焉。君子惜之。尹公曾孙曰永甫。为人磊落。不拘小节。有矫世拔俗之行。善饮酒。歌诸葛亮出师表。意气高迈。与尹公未尝不同也。然永甫以一布衣。既不得位。年堇二十四。又不幸短命而死。呜呼。天之所以报施者。何其薄也。永甫世为南原人。名行俭。以郡守讳琰之子。出为忠贞公集适孙煜后。内行修洁。居父忧。虽值大冬。在垩庐。膝着于藁。不入室处。事其兄判官行俨。如严父。昕夕展寝。平居杜门谢交游。与物无竞。嗜山水。有时控驴出郭门。竟日而归。为文章。出入唐宋。不帖帖以章句小儒自命。其将死也。与其弟待教行任。引卮酒。吟讽楚辞。声振林谷者久之。未几而卒。丙申八月二十日也。葬于金浦薪谷之原先墓之兆。永甫娶弘文校理李亮天女。无子。今 上元年。 奎章阁成。景源承 命。荐行任以为待教。非特以行任文章可任阁臣也。盖取其慷慨激昂。能继都正也。嗟乎。永甫如不死。何遽不及行任耶。
江汉集卷之二十
行状
尹永甫墓表
敦宁府都正尹公。好大义。悲歌慷慨。每酒酣。言天下事。辄激昂。宾客闻之。皆感愤泣数行下。然尹公不遇于时。官止都正而终焉。君子惜之。尹公曾孙曰永甫。为人磊落。不拘小节。有矫世拔俗之行。善饮酒。歌诸葛亮出师表。意气高迈。与尹公未尝不同也。然永甫以一布衣。既不得位。年堇二十四。又不幸短命而死。呜呼。天之所以报施者。何其薄也。永甫世为南原人。名行俭。以郡守讳琰之子。出为忠贞公集适孙煜后。内行修洁。居父忧。虽值大冬。在垩庐。膝着于藁。不入室处。事其兄判官行俨。如严父。昕夕展寝。平居杜门谢交游。与物无竞。嗜山水。有时控驴出郭门。竟日而归。为文章。出入唐宋。不帖帖以章句小儒自命。其将死也。与其弟待教行任。引卮酒。吟讽楚辞。声振林谷者久之。未几而卒。丙申八月二十日也。葬于金浦薪谷之原先墓之兆。永甫娶弘文校理李亮天女。无子。今 上元年。 奎章阁成。景源承 命。荐行任以为待教。非特以行任文章可任阁臣也。盖取其慷慨激昂。能继都正也。嗟乎。永甫如不死。何遽不及行任耶。
江汉集卷之二十
行状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19L 页
嘉善大夫忠清道兵马节度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忠悯李公行状
曾祖讳之白。故任 顺陵参奉 赠承政院左承旨。
祖讳光胤。故任 显陵参奉 赠司宪府大司宪。
考讳弘著。故任尚州镇营将兼讨捕使 赠户曹参判。
公讳凤祥。字仪叔。德水人也。五世祖讳舜臣。事 昭敬王。为统制使。破平行长于海中。力战死之。 赠议政府左议政。谥曰忠武。至公考能绍祖烈。为闻家。公少纯质。无所藻饰。 肃庙二十有八年。中武科。陶庵先生李公縡。亦中文科。故相国李文敬公畬。以文武得将相材。为 上贺。六月。荐补宣传官。兼备边司釐正郎。迁训鍊院主簿。入都总府。为都事。改宣传官。三十一年。以都总府经历。出为朔州都护府使。未几。迁拜训鍊院正。升折冲将军内禁卫将。又出为金海都护府使。府有盐户岁授钱。以敛其利。公曰。官长岂可与民争利乎。立罢之。三十五年。迁全罗左道水军节
曾祖讳之白。故任 顺陵参奉 赠承政院左承旨。
祖讳光胤。故任 显陵参奉 赠司宪府大司宪。
考讳弘著。故任尚州镇营将兼讨捕使 赠户曹参判。
公讳凤祥。字仪叔。德水人也。五世祖讳舜臣。事 昭敬王。为统制使。破平行长于海中。力战死之。 赠议政府左议政。谥曰忠武。至公考能绍祖烈。为闻家。公少纯质。无所藻饰。 肃庙二十有八年。中武科。陶庵先生李公縡。亦中文科。故相国李文敬公畬。以文武得将相材。为 上贺。六月。荐补宣传官。兼备边司釐正郎。迁训鍊院主簿。入都总府。为都事。改宣传官。三十一年。以都总府经历。出为朔州都护府使。未几。迁拜训鍊院正。升折冲将军内禁卫将。又出为金海都护府使。府有盐户岁授钱。以敛其利。公曰。官长岂可与民争利乎。立罢之。三十五年。迁全罗左道水军节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0H 页
度使。明年免。由司仆寺兼内乘。为羽林卫将。迁承政院同副承旨。西方大饥。除宁边大都护府使。公既至。谓宾客曰。吾宁以擅分得罪。不忍见赤子之饥而死也。于是。悉发留库粟四万馀石以赈之。至冬十月。粟既入。申观察使首其实。宾客皆曰。粟既入。何必首之。公曰。擅分为赤子不得已也。如畏抵罪而讳其实。其为罪反不重邪。四十年。授咸镜南道兵马节度使。升嘉善大夫三道统御使兼京畿水军节度使。既三年。入为禁军别将,五卫都总府副总管。四十六年。出为杨州牧。迁忠清道兵马节度使。 景庙即位。召入为捕盗大将,训鍊院都正。明年。荐拜三道统制使兼庆尚右道水军节度使。营中。旧有别藏廥。出纳财货。公以谓此非上将所可为也。乃出财货。归营库。四年。荐拜总戎使。入汉城府。为右尹。今 上元年。易置将相。公遂以刑曹参判。摄训鍊禁卫大将。又管左右捕将事。已而拜训鍊大将兼都正。故相国闵文忠公镇远。请作 教书。明言 景庙不豫状。宣示四方。使国人。皆知贼臣矫诬之心。 上以问九卿诸臣。公对曰。镇远之言。诚是也。 先王之疾至大渐。而犹不设侍药厅。故中外不知 先王之疾已大渐也。今 殿下不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0L 页
颁 明教。无以章贼臣之诬也。是时。廷中论李光佐,赵泰亿罪状。公以为逆顺之分。不可以不明也。乃从诸臣请诛之。五月。持平李倚天。诋公以附丽阴巧。公自劾。遂解将职。未几授御营大将。知训鍊院事,同知义禁府事。明年。逆贼李思晟。请徙朝士流窜者。悉补边郡。公以为罪人怨国者多矣。苟假郡印。其不驱西塞之卒而为变者。臣不信也。今思晟阴为罪人冒陈之。是无严也。思晟惧不敢复言。然踰年果谋叛逆。士大夫服公之明。五月。司谏申处洙。诋公以潜赙逆家。公自劾。又解将职。七月。复授御营大将。 下教曰。某忠臣之孙也。其为人质而且悫。予已知之。某何可固辞大将乎。会李光佐,赵泰亿复执 国命。自左议政闵文忠公以下诸臣。皆被黜。公上疏。乞与诸臣偕被黜。 上不许。十月。斥补忠清道节度使。公以为光佐,泰亿无臣节。吾尝请诛。何忍以大臣待之邪。遂不肯辞。光佐上劄以讦之。下义禁府。凡九日。公以实对。遂见释。倚天,处洙。皆惭服曰。不知李公之心而诋之。吾负李公矣。始今 上为 王世弟。金一镜阴结宦官朴尚俭。日夜谋危 王世弟。尚俭乃矫 景庙旨。未及宣布。事发觉。尚俭弃市。一镜遂诱睦虎龙。上飞变。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1H 页
逮 世弟嫔徐氏从子德修。考问状。欲将动摇 王世弟。赖 仁元大妃金氏。乃得全。今 上即位。一镜伏诛。李光佐为领议政。外虽阿谀。以顺 上旨。而内怀不道之心。四年正月。李麟佐谋为叛逆。与其党。将以三月犯 京师。而光佐举李思晟。为平安道节度使。又举权詹。为忠清道观察使。郑思孝为全罗道观察使。权益宽为咸镜道观察使。约引兵以应麟佐。连一月。国中恟恟。公升辞。请修戎政。 上特许便宜从事。及既至。先饬五营。远斥候。广讥察。又请阅兵。光佐叱曰。节度使乌敢请无时动兵乎。遂格而不闻。公叹曰。光佐执 国之柄。使帅臣不得阅兵。虽有智者。亦何以措手足乎。是时。兵马节度使。为国信臣者。于清州独公一人。 京师传言曰。逆贼先入清州。杀节度使。诸将士劝公戒严。公太息曰。凤祥戒严。则光佐必谓造乱矣。凤祥何以自白邪。戒严当死。不戒严亦不免死。然凤祥以忠武公孙。蹈刃而死。不犹愈于戒严而死乎。三月。麟佐果起兵。谋袭清州。以兵器载于丧车。置州北大薮之中。若送葬者。清州人。皆不疑也。麟佐乃与梁德溥。深相结。啖以千金。约夜半开门先道。德溥公之偏裨也。十五夜。天大雨雪。公置酒。与其叔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1L 页
父弘茂饮。夜过半。管弦不辍。公沉醉先归寝室。有鸦来鸣。其声急。公问左右曰。鸦何所向而鸣乎。左右对曰。向寝室。公殊不悦。即解衣彊卧而睡。于是麟佐发薮中所置兵器。薄城门。德溥先道至寝室。指公卧处。麟佐兵环立户外。不敢进。乃选其党张甲者。入公卧处。扼其髻。公惊起以股踢之。欲被衣。有贼二人。交剑进。公揕其刃。遂夺二剑。望户外掷其一剑。户外贼耳割而走。公执一剑。与麟佐搏战不胜。而一手已折伤矣。既被执。麟佐以皮缚其手。爇炬火而冲其口。加刃于颈曰。十三日。 京师已陷。节度使发兵从我。则富贵可与共之。公大骂曰。汝不闻忠武公家忠义相传邪。吾虽万戮。岂从汝逆贼叛邪。逆贼何不速杀我。大呼者三。遂死之。即十六日鸡鸣也。享年五十有三。临死犹骂不绝口。弘茂醉睡。亦被执。顾谓从子鹤祥曰。乌可以不义求生邪。麟佐令跪。弘茂抗立骂曰。吾从子既死于国矣。吾膝其可为汝屈乎。麟佐问兵符安在。弘茂又骂曰。兵符吾固不知。虽知之。岂言于汝乎。麟佐问名。亦不对。遂下州狱。终不屈。六日竟死。清州将士成志行等。乞于麟佐。收公尸。权厝城西金井里。清州既平。以其年五月十六日。葬牙山县鱼罗之原。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2H 页
公始死。清州牧朴镗夜遁。上观察使兵变曲折。而不陈公死节状。及御史李道谦归自清州。始登闻。 上特命旌公之门。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谥曰忠悯。危身奉上曰忠。在国逢艰曰悯。遣礼官。 赐祭于家。 命起复其子汉弼。为复雠将。赴竹山。后四年。湖西御史吴瑗。请建公祠于清州。 上许之。 赐号表忠。明年。又 命从祭显忠祠。以配其祖忠武公。公身长。目光如电。美须髯。立 朝忠信。其大节卓卓如也。事其母贞敬夫人某氏。以孝闻。夫人严重。有达度。闻公擢为统制使。戒之曰。昔忠武公为统制。闵仁士卒。而遗爱至今犹存。故士卒愿得忠武公子孙为帅。汝宜继忠武公志。尽忠 王室。毋使士卒失望也。且示衣箧曰。汝衣备。毋用军中尺寸物。及公之丧。夫人不哭曰。吾儿死于 王事。能不坠其祖之烈矣。何以哭为。公初娶竹山安氏。节度使绩之女。 赠贞敬夫人。生子一人。即汉弼。公又娶南阳洪氏。察访日章之女。 赠贞敬夫人。无子。公又娶达城徐氏。宗谊之女。封贞敬夫人。生子一人。曰汉翊。蚤死无子。汉弼官至节度使。有子二人女三人。子长载海。次达海。为汉翊后。女长适金景柱。馀皆幼。初汉弼为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2L 页
复雠将。从战竹山。其旧军请为前锋曰。麟佐先公之雠也。公为将欲复父雠。则旧军何忍不从乎。麟佐既禽。 上临门行受俘礼。问麟佐陷清州状。麟佐言先陷清州。杀李某者。知李某之不可诱。故使睦涵敬手杀之。 上命斩涵敬之首。以肢体。 赐汉弼。俾复父雠。景源尝读忠武公南海碑。感其大义。及读公清州庙碑。悲其死节。与忠武公无所异也。李氏祖孙死于国。名垂后世。岂不烈哉。谨具历官行事。状牒春秋馆。请赐论述。谨状。
折冲将军清州镇营将兼讨捕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忠壮南公行状
曾祖讳弘达。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
祖讳有庆。 赠御侮将军训鍊院佥正。
父讳斗明。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经筵参赞官。
公讳延年。字寿伯。其先宜宁人也。 康献王时。上护军讳深。从军入辽东。有功。上护军生成均馆大司成讳尚明。大司成生兵曹参知讳轶。公于参知。为九世孙。少慷慨有大节。尝读汉书苏武传。喟然而叹曰。大丈夫何苦齧雪而不能死邪。 肃庙二年。举武科出
折冲将军清州镇营将兼讨捕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忠壮南公行状
曾祖讳弘达。折冲将军,龙骧卫副护军。
祖讳有庆。 赠御侮将军训鍊院佥正。
父讳斗明。 赠通政大夫承政院左承旨兼经筵参赞官。
公讳延年。字寿伯。其先宜宁人也。 康献王时。上护军讳深。从军入辽东。有功。上护军生成均馆大司成讳尚明。大司成生兵曹参知讳轶。公于参知。为九世孙。少慷慨有大节。尝读汉书苏武传。喟然而叹曰。大丈夫何苦齧雪而不能死邪。 肃庙二年。举武科出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3H 页
身。拜宣传官。十五年。居承旨忧。服除。补武臣兼宣传官。备边司启差为郎。迁军器寺判官。二十年。升为佥正。居三年。出守祥原郡。当是时。武力之臣。后公而立朝者。往往列于节度使。独公屈首为郡吏。无所知名。而怡然不少怨恨。每酒酣。歌诸葛亮出师表。叹息久之。宾客莫知其意也。二十六年。守古阜郡。坐事罢。故相国李公世白言。南某治郡廉谨。不可遽罢。遂 命仍任。明年免。三十一年。除训鍊院判官。迁中枢府都事。改都总府。明年。由训鍊院佥正。出为黄海道兵马虞候。有大熊。入州啖人。公即引所部校卒以当熊。前行一卒为熊所啖。节度使登月波楼。望见大惊。公单骑驰往射之。遂杀熊。由是营中服其勇。三十五年。入都总府。为经历。改宣传官。后二年。守楚山郡。明年免。四十年。守博川郡。 景庙元年。升折冲将军。以佥节制使。出镇城津。明年。以营将。出镇安东。秩满。为羽林将。今 上三年。又以营将。出镇清州。兼讨捕使。初 景庙有疾无嗣。故大臣金忠献公昌集,李忠悯公健命,赵忠翼公泰采等。入对 便殿。请建 储。会日且入。 景庙谕曰。予将告于 王大妃。卿等俟之。遂起入 大妃寝殿。夜过半。 殿门已闭。东西厢灯烛皆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3L 页
灭。大臣忧惧不知所为。久之。 景庙乃复出殿门。手捧 徽旨。示诸大臣曰。 大妃命以 延礽君。册 储嗣矣。诸大臣皆为 上贺。即夜 册立 王世弟。于是。贼臣柳凤辉不悦。上疏劾昌集等无人臣礼。 景庙乃下凤辉狱。赵泰耇上劄论救。事遂已。诸大臣与李忠文公颐命。联劄请命 王世弟代理国政。 景庙许之。泰耇乃从宣仁门。潜入见。遂沮 代理。已而。宦官朴尚俭,文有道等。与宫女石烈,必贞。闭清晖门。断 世弟问寝之道。乃矫 旨。欲废 世弟。事发觉。宦官宫女。皆伏诛。未几。贼臣金一镜。使睦虎龙。上飞变。杀诸大臣及李晚成,金云泽等。又收 世弟嫔徐氏从子德修。掠问之。德修强服。狱遂成。诬辞上及王世弟。宫中皇皇。 王世弟上疏辞位。乃和药劝 徐氏饮曰。今夜祸将作。趣饮此药。 徐氏涕泣告 大妃。于是 大妃下 徽旨。保护 世弟。后三年。 世弟即位。一镜诛。党与谋逆日益急。李麟佐,郑希亮等。约以明年举兵叛。方是时。李忠悯公凤祥。以节度使镇清州。公请为备。忠悯曰。吾为帅臣。岂不知备患之道邪。然乱未作而先自发兵。吾不敢也。明年三月十五日。麟佐入清州。会天雨雪。夜将半。节度军乱。公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4H 页
闻之。惊起按剑。贼已入寝门之内。公骂曰。尔奸贼。敢为变邪。以剑击贼。为所执。贼牵去。至观德堂。麟佐陈兵坐堂上。胁公使跪。公平立。瞋目大骂曰。吾以 三朝旧臣。来为而州讨捕使。年今七十馀矣。岂爱一死而屈于汝乎。吾头可斩。吾膝终不可屈。贼大怒。胁公益急。至拔剑击公两膝。犹不跪曰。狗鼠辈。速斩吾头。骂不绝声。明日昧爽。遂见杀。时年七十六。清州牧使朴镗以闻。 上震悼曰。疾风知劲草。特 赠兵曹判书。 教有司旌其门闾。起公次子都总府经历德夏。加通政。为讨复将。 命从军。德夏将行。 上以为忠臣之孤。有所冲陷。恐死之。 教曰。德夏虽从军。毋为先锋。及贼平。公以德夏原从功。加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谥曰忠壮。始公死时。长子德纯。庶子德元。皆在 京师。未及还。独奴晚万。婢宪礼。侍公尸侧。不忍去。贼叹曰。各为其主耳。卒不之害。时公尸暴露于道。日中不殡。晚万,宪礼。遮道哭。州人莫不哀其诚。为迁尸。殡于城东。既七日。贼走安城。公从子德基,德升,德星,德垕,德孚潜入清州。始奉尸。归于乡里。公既死。八日而敛。颜色凛然若生者。人皆异之。以其年五月丙寅。葬阴城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4L 页
县所居村后。公为人沉毅勇敢。事父母。以纯孝闻。初承旨寝疾且革。公沐浴祷于北斗。乞以身代。割指注血于口。其居丧。朝夕上冢。虽风雨。未尝废也。友于诸弟。弟极年病甚笃。尽诚救视。得不死。大年出身。不幸而早殁。公哀伤如不欲生。抚其遗孤而鞠养之。皆得成立。士大夫闻公内行。皆以为不可及也。凡立 朝五十三年。清方忠慎。尝书爱君如爱父。忧国若忧家。悬诸燕寝以自儆。其为郡。以兴儒学为己任。在博川时。每春秋。会郡子弟。试文艺。取其尤者十六人。置之郡学。督课之。秋冬读书。春夏作文。考其高下。明其赏罚。每月朔。礼见先师。引诸生坐明伦堂。讲论之。又具钱谷以养士。名其库曰赡。学博之士。感公之德。于其归。立兴学碑以颂之。夫人杨氏。故郡守遇汉之女也。孝敬慈惠。虽古贤妇。无以过也。后公五岁。卒于家。今上八年三月初九日也。是岁七月。迁公墓。改葬于镇川县北明信之原。夫人祔。德纯今为龙宫县监。德夏官至节度使。景源尝从清州人闻公事甚详。又因使事过清州。观公死节处。感慨泣下。今县监将乞铭于先生长者。属景源而为之状。谨述旧闻及其所尝感慨者。论撰如此。谨状。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5H 页
嘉善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丘都护府使 赠议政府左赞成谥忠烈黄公行状。
曾祖讳尔徵。故任定山县监 赠司宪府执义。
祖讳晠。 赠吏曹参议。
考讳处信。故任户曹正郎 赠吏曹判书。
公讳璿。字圣在。南原府长水县人也。幼负气。尝夜天黑。独抵西郊斩盗处。数其吭而归。及长。折节为儒学。昼夜读书。虽家人不与之接。祖母李氏以为病。召巫禳之。公笑曰。我岂病邪。 肃庙三十六年。举进士。未尽一月。中丙科。权知承文院副正字。出为察访栗峰道。居三岁。入为正字。选补 世子侍讲院说书。迁成均馆典籍。改侍讲院司书。入兵曹。为佐郎。移司谏院正言。四十三年。 景庙听国政。充侍讲院文学。改司宪府持平。复入兵曹。为佐郎。居月馀。又拜文学。移持平。明年。以兵曹正郎。转文学持平。为正言。迁侍讲院弼善。入司谏院。为献纳。四十五年。复拜弼善。二月。清使德音至。 景庙赐宴。席既设。德音曰。 王世子何以席为。立撤之。 景庙止帷中。从官不知所出。公奋
曾祖讳尔徵。故任定山县监 赠司宪府执义。
祖讳晠。 赠吏曹参议。
考讳处信。故任户曹正郎 赠吏曹判书。
公讳璿。字圣在。南原府长水县人也。幼负气。尝夜天黑。独抵西郊斩盗处。数其吭而归。及长。折节为儒学。昼夜读书。虽家人不与之接。祖母李氏以为病。召巫禳之。公笑曰。我岂病邪。 肃庙三十六年。举进士。未尽一月。中丙科。权知承文院副正字。出为察访栗峰道。居三岁。入为正字。选补 世子侍讲院说书。迁成均馆典籍。改侍讲院司书。入兵曹。为佐郎。移司谏院正言。四十三年。 景庙听国政。充侍讲院文学。改司宪府持平。复入兵曹。为佐郎。居月馀。又拜文学。移持平。明年。以兵曹正郎。转文学持平。为正言。迁侍讲院弼善。入司谏院。为献纳。四十五年。复拜弼善。二月。清使德音至。 景庙赐宴。席既设。德音曰。 王世子何以席为。立撤之。 景庙止帷中。从官不知所出。公奋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5L 页
曰。屈 世子。以从虏人。是 国家开无穷之耻也。即入见 肃庙言。 世子不可为虏人屈。 肃庙乃遣大臣往争之。然后遂已。升司仆寺正。移献纳。迁司宪府执义。四月。故相洪公致中。使日本。公以 世子侍讲院辅德。为洪公副。将行。 景庙令使者。市角于倭奴。公争曰。倭奴剽轻善发怒。不守明法。不足以驯伏其心。今为市角。教使者犯法。非所以辑绥外国之意也。 景庙为公罢其令。明年正月。还至良才驿。拜掌乐院正。既四日。以使日本劳。升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夏。拜刑曹参议。 景庙即位。有赵重遇者。上疏请复庶人张氏位号。 景庙命公掠问之。重遇死。邪党切齿。自刑曹。移左副承旨。初正言李公祯翊。论斥贼臣金一镜。 景庙降旨。斥李公为凶人。公在政院固争之。 旨虽得改。而卒为一镜所嫉罢去。久之。拜兵曹参知。明年。升参议。改右副承旨。转掌隶院判决事。一镜用事。公坐前白改 上旨。窜茂长县。已而。一镜教重遇弟重遂。上言乞复兄雠。会不报。其事遂寝。居三年。徙阳德县。其明年。判书公卒。既踰月。始许奔丧。及既葬。公窜如初。今 上元年。移平山府。一镜诛。公遂释还。二年服除。拜刑曹参议。改承政院左承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6H 页
旨。祔 沈王妃书 庙主。升嘉善大夫刑曹参判。三年。移礼曹。改大司谏。载宁郡有守御屯田。 上特赐映嫔李氏。公疏言守御之备。自屯田出。今 殿下如赐后宫。则士卒必有怨言。由是忤 旨。解谏职。遂不复用。右议政李公宜显。为 上言。黄某不宜斥废。五月。始起。拜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大丘都护府使。公既至。则出库钱。益修兵械。蠲军吏之所负库钱十五万。岁大饥。若赋若粜。皆宽之。为饘粥。以振贫民。初公为观察时。一镜党与更用事。校理尹公心衡。劝公无行。公谢曰。乱必作矣。子且俟。遂行。四年三月。李麟佐叛。杀忠清道节度使李凤祥。以其众。据上党城。公选精骑。将北遮 京师。先令安东,尚州两镇。或从丹阳。或从延丰。皆会忠州。又分属州之兵为十二寨。自竹岭。并化宁以西。属之蟾江。置左右协守之将。以阻界上。辛未。麟佐弟熊辅。与其徒郑希亮等。起岭南。陷安阴,居昌,咸阳。收兵二千。将与麟佐。犯 京师。公精骑。未及赴 京师。因欲自将而驰击之。乃以草溪之军。防于左。星州之军。防于右。是时。界上皆置寨。盛兵屯守。熊辅军少不敢踰。遂留居昌。益募人众。欲乘虚以袭大丘。公闭营不动。召梓匠。缮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6L 页
治坏屋。熊辅使人觇公营。兵匿不见。而营中有版筑声。遂犹豫而终莫之犯也。初岭南传言。刺客当入公营。宾佐皆曰。刺客至。公将不免。公指所居澄清阁曰。吾虽死。不出此阁。宾佐泣不敢复言。丙子。陜川曹鼎佐等。以狱囚起。遂据其郡。又并三嘉军。为熊辅援。而熊辅在居昌。聚众二万。号七万。大修器械。势甚张。公乃发属镇精锐之卒。为五军。一军出安谷。一军从洛平出长谷。一军从茂溪出劝宾。一军从云山驿。一军从晋州出丹城下。进围居昌。鼎佐始闻公悉师赴居昌也。不为备。公立遣大丘兵三百人。合星州,草溪之军。疾趋陜川。庚辰。大丘兵驰至金阳驿。二州军皆会。去鼎佐壁不十里。鼎佐登高。望见大丘兵已至。始大惊。夜半师溃。其将金洎即军中。偃其帷帐。冒鼎佐而击杀之。尽禽其党以降。鼎佐既死。熊辅势遂孤。而大军薄居昌下。众皆惧。乃稍逸去。牛头山。在居昌北。袤百馀里。有二谷。其东南谷。平以广。无所依阻。其西谷。堑深而道狭。草木荒翳。公按图喜谓宾佐曰。先据北山。此赵奢之所以取胜也。阴使高灵县监俞彦哲。潜师疾驰。伏西谷中。时熊辅欲入牛头。恐公出兵守西谷。乃使间者。假县牒。抵公营。视其所为。及闻公兵终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7H 页
不出。遂信之。四月壬午。熊辅弃居昌。走夜。过半入牛头山。彦哲兵已伏西谷。熊辅遂还走。中炮伤重。迟明至省草驿。追兵夹攻之。熊辅军乱。遂与希亮。俱被擒。岭南平。众为公贺。公独深忧。以谓岭南。岂特一熊辅哉。不伺衅而更发者。吾不信也。从宾佐登营南楼。周览山川。歔欷久之。其夜为状。言南事。未封。卒于军中。是月十一日辛卯也。临卒。召诸将。欲有所言不能言。太息而卒。都事封其遗状以闻。 上震悼曰。黄某尽忠国家。殄瘁王事。遂特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赙恤其家。五月。孤颢源以公之丧。归 京师。岭南之民环丧而哭者。缘道不绝。后二年。以原从功。加 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知 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公初葬长湍府麻根原。后二十九年十月三日丁卯。改葬坡州紫云原。贞敬夫人安氏祔。初正言权公赫言。黄某不病而暴死。请穷根本以求贼。 上命观察使朴文秀。案验以闻。文秀殊无案验意。公夫人徐氏上言。乞复公雠。于是更 命付有司。已而不竟。公为人沈静。平居默然。人不见其奇。及其临机。明达而精敏。虽处死生之故。其志不慑也。初善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7L 页
山府使朴某。勒其府民。皆取食于富人。由是。豪党不轨之徒。将聚为盗。会公下令曰。聚党夺人财者。斩。府中遂以无事。其先虑远览。以折奸萌。多如此。治军旅。简重有法。处危急中。一以宽缓。未尝妄动。故讫公解严。岭南人赖以不摇。少好文学。强记精识。尤喜本国图记。尝书山川险易州县虚实。习其应变制胜之要。及出师。凡所施设。皆得其宜。然公平生逊让自持。不事交游。故其材为世所不知。其居家。孝于继母。治身廉洁。待宾客如布衣时。恢调怡怡。至有所守。嶷然不可夺。奉职恭谨。不受私请。享年四十七。有文集五卷。藏于家。自公卒后二十年。 朝廷以公有功于南方。赐谥忠烈。命有司录其孤。公初配曰 赠贞敬夫人顺兴安氏。先公十二年以卒。生子一人。即颢源。金川郡守。生女二人。嫁李宜大,金汉五。继配曰贞敬夫人连山徐氏。生女一人。嫁金进行。宜大早死。有一女。嫁金普淳。小子等力弱虑下。忍雠图存。为天下为人子弟者羞。而日月已久。又惧公忠国之节。不传于后世。谨具历官行事。状告于执事。谨状。
江汉集卷之二十
言行述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李公言行述
江汉集卷之二十
言行述
通政大夫司谏院大司谏李公言行述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8H 页
公姓李氏。讳亮臣。字元亮。初讳宗臣。其先中国人也。唐显庆中。中郎将茂。平百济。留仕新罗。子孙遂为延安人。入 国朝。文忠公讳廷龟。以文章显。与其子文靖公讳明汉。仍父子为大提学。文靖公生弘文馆副提学讳端相。 显庙时。退居杨州灵芝山下。守道不仕。生文简先生讳喜朝。师事文正宋先生时烈。为世儒宗。公文简先生子也。有节行。文简先生谓门人曰。吾儿正士也。若出于世。吾恐其不能免也。 肃庙四十一年。举进士。 景庙元年。补内侍教官。未几。丁文简公忧。服除。以监造劳。升汉城府主簿。改司仆寺主簿。迁至工曹佐郎。今 上三年。及第。由兵曹佐郎。选入弘文馆。为副修撰。初侍 帷幄。 上谕曰。尔父以道事 先王。尔宜以尔父之事 先王者事予。公感激。愿以死报。迁校理兼备边司郎。与修 肃庙实录。五年。复为副修撰。初 景庙有疾。无继嗣。故大臣金忠献公昌集李忠文公颐命,李忠悯公健命,赵忠翼公泰采等。以 景庙命。立今 上为 王世弟。已而。引 景庙听政故事。建议上劄。请使 王世弟代理国务。贼臣金一镜朴弼梦。内不悦。谋危 世弟。乃使睦虎龙上蜚变。告四大臣为叛逆。于是一镜。与其党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8L 页
李光佐。穷竟其狱。杀四大臣。今 上即位。乃诛一镜。而追复四大臣官。安置弼梦于海中。未几。光佐复用事。又追夺四大臣官。出弼梦于海中。明年春。弼梦遂反。国中大乱。而光佐犹执 国命。公乃上疏曰。四大臣为 宗庙万世之虑。共建大策。非有私于 殿下一人之身。而所谓代理之议。亦遵 景庙之明命。行景庙之故事也。理义明白。庶有辞于后世。而悖逆之臣。阴蓄动摇之志。辄肆不道之说。前后相继。以 殿下孝悌之心。乃不忍闻。而强存不当存之嫌。故贼臣辄揣 殿下之心。胁持之。 殿下避之愈深。而贼臣持之愈急。 殿下之慰安贼臣日益加。而贼臣之谋危 殿下日益甚。卒至于前年之变。而 国家之乱极矣。然 殿下不少开寤。而犹持前日之见。使乱臣贼子。气增而势长。臣窃痛之。且贼臣构不测之诬。以肆屠戮。彼其意岂直杀此四大臣而已哉。及逆谋未售于下。而 天位已定于上。则徒雠既没之人。亦何益哉。然四大臣如为忠也。则与四大臣为雠者。其为贼也明矣。故既杀之。又从而追罪之。 殿下所以处四大臣者。诚无所私矣。亦何必为一镜辈报仇哉。夫四大臣于 殿下。既无自功之心。则 殿下于四大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9H 页
臣。又安有自嫌之端邪。窃闻 殿下尝下教曰。四臣非逆也。既非逆矣。尚寘于追谪之律。不亦冤乎。因又劾光佐罪曰。始遏代理之议。谓国必亡。及诬告狱成。穷竟其事。罪一也。推毂一镜。拟之以大司马。罪二也。追罪四臣。为反逆者所藉口。罪三也。出弼梦于海岛中。以遂其谋。罪四也。妖书之变。词绝悖而不购其贼。罪五也。擢泰徵,思晟。几覆 社稷。罪六也。案洪启一狱。不请命而寝其刑。罪七也。权益宽以观察使镇北路。装送黄溥。为不道而不收益宽下狱。汲汲杀溥以灭口。罪八也。尹宪柱发举益宽也。因命宪柱。代益宽上劄沮之。罪九也。李真儒实为诛首。而反奖进。罪十也。李明彦无人臣节。而举为行人。辱 国命。罪十一也。引疾闭门。不肯为 殿下鞫治反者。罪十二也。 上大怒。直夜召见。执公疏钩问威甚。左右无不震恐。而公色和。前对雍容。不少慑。 上亦为之改容。公因言曰。 殿下每欲去朋党。和辑群臣。以成荡荡平平之治。然不行皇极之道。而能成荡荡平平之治者。臣未之闻也。夫皇极之道。先明是非。可诛者诛之。可窜者窜之。然后宽其馀党。平其微犯。以广自新之路。则不务荡荡平平。而民自化于皇极之中也。岂不美哉。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29L 页
今 殿下不明是非。以姑息为事。欲杂冰炭合黑白。以为皇极之治。故元凶之臣。无所惮畏。 王纲日隤。国势日孤。乌在其荡荡平平也。 殿下虽不用臣言。它日必思臣矣。 上无以诘。当是时。光佐颛政。威震朝廷。群臣慑伏。无一人明其罪者。独公慷慨敢直言。中外悚然。称其义。然乱臣贼子。皆仄目。 上亦不悦。初窜郭山郡。已而。改窜庆源府。居七月。释还田里。然上犹怒斥不复用。既八年。出监安阴县。不就。未几。拜北道兵马评事。又不就。 上曰。予以补外授评事。其可辞邪。于是乃赴。其明年。还拜 世子兼司书。居久之。迁吏曹佐郎兼校书馆校理。不就。由弘文馆校理兼 世子文学。改修撰。迁副应教兼汉学教授。出为咸从府使。皆不就。明年。拜 世子兼弼善,西学教授。迁掌乐院正。改司仆寺正。又兼汉学教授。相国金公在鲁。使虏中。公充书状官。明年。还为副应教。以使劳。升通政大夫兵曹参知。迁司谏院大司谏。改承政院同副承旨。以事免。四月。由礼曹参议。出为三和府使。抚兵恤民。府中大治。十一月二十一日。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一。公为人慈良恺悌。与人处。风流温雅。无畛域。及辨邪正别是非。其守介然无所挫。事亲孝谨。文
江汉集卷之二十 第 430H 页
简先生在丘园。公朝夕与群弟子相揖让。不命之退。未尝出寝门之外。文简先生窜灵岩。公侍侧。怡怡愉愉。处流离中。能致其养。其在三和。飨老人。悽怆泣下曰。吾不忍见老人也。其慈孝之心。盖如此。治身俭约。遇宾客。一以恭敬。无尊卑。咸尽其欢。其历官十有三年。前后立朝才半年。然爱君之诚。不以进退有异也。始公之在庆源。 上稍寤四大臣冤。先复李忠悯公,赵忠翼公官爵。后十年。 下教又复金忠献公,李忠文公官爵。四大臣之冤始白。而公已卒矣。悲夫。公卒之明年二月二十日。葬于安山郡竹栗里之原。夫人平山申氏。吏曹参议镡之女。生二子。长献辅。举进士。贤而早死。次敏辅。出为从兄崇臣后。献辅生一女。敏辅生一子一女。皆幼。当 国乱新定。贤邪并进之初。使公之言。得行于 朝廷。则大义明刑罚肃。而 社稷可以永安矣。然馀忠凛然。有足以风劝后世。岂少补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