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江汉集卷之十一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江汉集卷之十一
 杂著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6H 页
洪范传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何也。其曰十有三祀者。商王之十有三祀也。非武王之十有三年也。商王之十有三祀。武王何以访箕子也。盖文王囚于羑里。至商王之十有三祀。自羑里释归岐阳。故武王访于箕子。亦在是年欤。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始文王囚于羑里。系彖辞而河图明。及武王访于箕子。得洪范而洛书行。此天也。非人力也。于斯时也。商未亡。由汤而下。至中宗,高宗之庙。崇牙不辍。玉豆,楹鼓,大辂,白马。陈于鹿台而不移。则武王之所以访箕子。与箕子之所以传洪范者。于盛德。岂不有光哉。曰。商王之十有三祀。非武王之十有三年。则孔子何以录之于周书。而系之于武成之下也。其所谓访于箕子者。武王也。非商王也。故洪范系于周书。而不系于商书也。孔氏传曰。箕子称祀。不忘本也。然武王既有天下。则箕子虽不忘本。必不以周十三年。称商之祀也。诗曰。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黼冔者。不忘本也。与洪范十有三祀。无以异也。然清庙祼将之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6L 页
礼。凡万国助祭之士。各以其服执豆笾。故殷之士。有冔者。而周之士。有冕者。未尝同也。若年也者。易商祀于天下也。正朔已改。则人人无不称年。海内外未尝不同也。武王践阼十三年。箕子何为而称祀也。夫商俗以年为祀。故周公因商之俗而称之。多方所谓五祀是也。箕子称祀。亦然也。然武成曰。一戎衣。天下大定。此武王十有三年也。箕子之义。其可以陈洪范于武王欤。苏氏曰。天以是道。畀之禹。传至于我。不可使自我而绝。非也。夫洪范自夏禹氏。至箕子千有馀岁。犹未绝也。是洪范五行之道。流行于天地之间。亘万世而常不绝也。箕子以亡国之臣。虽不陈焉。亦可也。何论其道之绝与不绝邪。且书曰。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言商室虽沦且亡。我不能为人臣仆也。箕子之志。诚不能为人臣仆。则安能为人传道乎。由此观之。商室既亡。不为武王陈洪范者。可知矣。故易曰。能正其志。又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此之谓欤。经既称十有三祀。则是岁之为商王受十有三祀者。固无疑也。而孔氏以武王克商之年。为之传。至于称祀。求其说而不得。则遂谓之不忘本。何其谬也。故学者不信于经。而信于传。以私智穿凿为说。至于今。箕子之志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7H 页
不章也。王乃言曰。呜呼箕子。惟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何也。汉西域传。称河有两源。一出葱岭。即昆崙山上流也。一出于阗。入蒲昌海。潜行地中。出积石。武帝时。齐人延年上书天子。请自昆崙。导葱岭所出之源。注大漠。以防中国无穷之患。然润下。水之性也。顾安能激河之流。逆钩盘而上胡苏哉。鲧之所以治水者。无异于延年之议也。蔡氏传。言逆水性而不言水性之所以逆。然书曰。方命圮族。安有方命而不逆水性者乎。故九川。皆失其道。而四渎无不溃乱。不独昆崙逆河之性而已也。其曰汨陈五行者。水不润下。不可以生木之气。故水之性不坏者。未之有也。木不曲直。不可以生火之气。故木之性不坏者。未之有也。火不炎上。不可以生土之气。故火之性不坏者。未之有也。土不稼穑。不可以生金之气。故土之性不坏者。未之有也。金不从革。不可以生水之气。故金之性不坏者。未之有也。武王之所谓彝伦者。本之以五教之常而问之也。箕子之所谓彝伦者。演之以九畴之常而答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7L 页
之也。然问答皆以彝伦为言者。抑又何哉。泰誓曰。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不敬。自绝于天。呜呼。武王之问箕子者。与泰誓无以异也。然则所谓我不知彝伦攸叙者。岂非为商而发也欤。夫人臣之事其君也。君虽无道。而不忍斥言其恶。故诗人知厉王之将亡。而托于文王之所以嗟叹殷纣者。以刺厉王。其诗曰。咨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箕子不忍言商王之斁彝伦。故言鲧之所以汨陈五行者。以对武王。亦诗人忠厚之意也。其曰。锡禹洪范者。曾氏传。论之详矣。然洪范。自古帝王治天下之大法也。天下既治。则洛书虽不告祥。而可知大法之修也。盖洪范皇极之妙。不在于日月星辰风雨寒燠岁时历数。而在于人主之一心也。故虞书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执中者。会极之谓也。洪范在虞。虽谓之上帝锡舜。固可也。商书曰。懋昭大德。建中于民。建中者。建极之谓也。洪范在商。虽谓之上帝锡汤。亦可也。何待神龟出于洛。然后为瑞哉。然则洪范不离于言貌视听之内。不可他求也。世之人君。知洪范之为九畴。而不知九畴之道本于一心也。故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8H 页
之伦。日斁于下。而莫之叙也。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何也。五行。于人为五事。五事者。修身之本也。自五事而为八政。自八政而为五纪。此人事之合于上。而天道之应于下也。皇极者。尽性之至也。自皇极而为三德。自三德而为稽疑。此盛德之化民性。而至诚之通神明也。自稽疑而为庶徵。自庶徵而为五福,六极。此休咎之由于人。而殃庆之本于天也。归氏传曰。吾之所为。即天之道。天之变化昭彰。皆吾之所为。此之谓也。然学者徒见洛书之各为一畴。而不究五事五纪之与相流通也。徒见皇极之特立五位。而不究三德五福之与相联络也。人之于天。其相去如彼其远。而容貌言语视听思虑之间。其相应如此其速。故诗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朝。及尔游衍。传曰。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由此观之。天亦人也。人亦天也。夫岂有毫釐之差哉。然而学者。求上帝于五行之天。不求上帝于五事之天。恶知天人浑合之妙也哉。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8L 页
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何也。王氏传。论五行者诚得之。然易系辞。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言一变生水。而六化成之。二化生火。而七变成之。三变生木。而八化成之。四化生金。而九变成之。五变生土。而十化成之。易之五行。与洪范所叙五行。未之有殊也。而王氏未能推本文王周公孔子之言。亦且浅矣。夫五行之于声也。羽者。北方之声也。徵者。南方之声也。角者。东方之声也。商者。西方之声也。宫者。中央之声也。五行之畴。著其味而不著其声者。举一隅而反三隅也。夫虞舜昭明之德。鼓舞天下。而九歌兴。然九歌出于九叙。而九叙出于九功。九功者。六府三事之功。而五行为其纲领。盖以谓水无不修。然后能成泽万物之功也。火无不修。然后能成烜万物之功也。木无不修。然后能成繁万物之功也。金无不修。然后能成裁万物之功也。土无不修。然后能成育万物之功也。五行之所以为用者。不亦盛乎。一(一作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9H 页
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何也。凡五事由貌而始。必致恭以端其心。故传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此之谓也。孔子曰。貌思恭。言思忠。视思明。听思聪。与洪范所谓五事。未尝异焉。而思也亦在其中矣。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此圣人传心之妙也。非惟孔子授之于颜渊也。始自箕子告之于武王也。动也者。内动于思。外动于貌也。其曰勿动。兼思貌而言之也。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暴慢。非礼也。鄙倍。亦非礼也。曾子之言。岂有所受于孔子欤。河南程氏。作视听言动四箴。以自警焉。其视箴曰。制之于外。以安其内。貌之谓也。其动箴曰。哲人知几。诚之于思。思之谓也。是程氏四箴之中。有五事也。昔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然则四德可能也。惟圣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19L 页
不可能也。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何也。王者之道。宜有以厚于民事。故八政谓之农用。食也货也祀也宾也师也。著其事而不著其官。司空也司徒也司寇也。著其官而不著其事。此三畴之所以变化也。书称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司寇。掌邦禁。诘奸慝。刑暴乱。此三者。见于三畴也。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此二者。不见于三畴也。然食货。宜属司徒。宾祀。宜属宗伯。师。宜属于司马。名为八政。而其实。五官之事也。昔虞舜之亮天功也。首之以食。其次曰禹作司空。其次曰契作司徒。其次曰皋陶作士。八政先后。于虞官略有斟酌。则箕子之所欲施为者。亦可见矣。然记曰。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抄。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祭用数之仂。仂也者。谓一年经用之数。用其什一也。然则八政所谓食也货也祀也。无非冢宰之所统领也。故司徒敛其财赋。以均齐天下之政。而宗伯禋祀上帝。血祭社稷。以烝尝。祼享先王而已矣。安知冢宰制国用者。不在于八政之首哉。故周公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0H 页
始建周官。必有以折中八政。而损益二王之制也。惜乎。周官未及成。而周公遽已薨矣。四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何也。岁月日星十二辰。天官之书。盖亦详矣。而惟其所谓历数。诚不可推也。律历志。称十九岁为一章。四章为一部。二十部为一统。三统为一元。则一元有四千五百六十岁。初入元一百六岁。有阳九为旱九年。次三百七十四岁。有阴九为水九年。凡灾岁通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而天地一元之气。于是乎终。此阴阳水旱之数。自然相乘。虽圣人。亦不可得而免也。况天下国家之命。或长焉。或不长焉。孰能识予夺之机也哉。夫圣人不卜不筮。而能知上帝之心。故舜之告禹曰。天之历数在汝躬。何其神也。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舜曰。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哉。然所谓天之历数。于三王则与其子。于二帝则不与其子。何其予夺之颇僻不中若是哉。自古天子。惟尧舜最为懿德。故传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尧舜是也。而子孙不得继世有天下。甚非上帝报施之义也。方箫韶九成。凤皇来仪之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0L 页
时。虞宾在位。与群后揖让于庭。为群后者。思尧之仁。慕尧之德。见帝子降为虞宾。安得不喟然而叹乎。孟子曰。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然尧之子舜之子。虽皆不肖。岂不若夏之太康,商之武乙,周之穆王乎。夫上帝不以太康绝禹之世。不以武乙绝汤之世。不以穆王绝文武成康之世。而独于尧舜之子。以其不肖。使不得继父之世。则历数甚不中也。且圣人所贵乎命者。尊为天子。富有四海。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也已矣。尧舜至圣。而流泽不及子孙。岂历数不在于德。而上帝亦莫能移者欤。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惟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罹于咎。皇则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无虐煢独。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无好德。汝虽锡之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1H 页
福。其作汝用咎。何也。皇之为言。犹帝也。盖言上帝既建庶民所有之极。使天下之为人子者。知其为孝。天下之为人臣者。知其为忠。天下之为人弟者。知其为敬。然后集五福之祥而敷锡之。故圣人为天下君。以上帝所建之极。与庶民而保守之。锡上帝所集之福。所以代天工也。孔氏曰。皇。大也。极。中也。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蔡氏曰。皇。君。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义。标准之名。然孔氏以皇为大。则所谓惟皇作极者。何也。而蔡氏以皇为君。则所谓于帝其训者。何也。箕子之于洪范。称天则或谓之皇。或谓之帝。称君则或谓之汝。或谓之王。未尝以王谓之皇也。夫庶民有猷有为有守者。人君之所当念也。而况其不协于极。不罹于咎者。上帝未尝不受之也。苟或有康和之色。而又有好德之言。则人君锡之以福。此所谓惟皇之极也。凡正人宜与之禄。以责其勇于为善。而人君不能使其和好于家。将陷于罪。反使其不好德者。与之禄。故曰汝虽锡之福。其作汝用咎。此之谓也。古之王者。治国家。必立皇极。皇极不立。不足以化成天下也。昔周成王既践位。武庚先叛。而管叔,蔡叔,霍叔为之党。以助其乱。周公受命讨武庚。遂戮管叔。囚蔡叔。降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1L 页
霍叔于庶人。居未几。奄人继叛。成王出师往讨之。尽灭奄人。然殷民思先七王如父母。武庚虽诛。而妹土不靖之民。不心服。谋为大乱者久矣。周公患之。与召公始营洛邑。迁殷民于四百里外。召公卜宅。定城郭沟洫之仞。而殷民相率攻位。周公用书命邦伯。以役侯甸。而殷民无不丕作。此所谓惟时厥庶民。于汝极。锡汝保极也。周之御事。苟不与殷之御事相亲比。则殷之御事不变也。故召诰曰。予小臣。敢以王之雠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雠民者。殷之御事仇雠之民也。友民者。周之御事友顺之民也。盖成王既立皇极。使卿士无敢朋比。不可以王之雠民。而恶之也。亦不可以王之友民而好之也。此所谓凡厥庶民。无有淫朋。人无有比德也。殷之贤者。猷足以赞王之谋。能足以辅王之政。守足以贞王之化。则王者宜不忘之。故洛诰曰。其大惇典殷献民。乱为四方新辟。献民。贤者也。成王念殷之贤者而大厚之。此所谓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汝则念之也。及蔡仲。克庸祗德。周公嘉之。以为卿士。已而叔死。乃告成王。封于蔡而命之曰。惟尔率德改行。克慎厥猷。肆予命尔。侯于东土。往即乃封。此所谓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则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2H 页
锡之福也。王者之政。必无虐于至微之民。无畏于至盛之位。然后皇极可立也。故酒诰曰。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教之。又曰。不蠲乃事。时同于杀。此所谓无虐煢独。而畏高明也。夫皇极。或主于威。或主于恩。非一道也。武王时。独夫无道。天下大乱。故皇极在于伐殷也。成王时。妹土不服。天下将乱。故皇极在于化殷也。伐之者。所以用威化之者。所以用恩。由圣人所遇之时。有所不同也。诗不云乎。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其意曰王室新造。予不知羽之谯谯而尾之翛翛也。今王室又为风雨所漂摇。翘翘而危也。使殷民。不改其心。必欲踵武庚之乱。则王室朝夕将亡。安能飨国八百年乎。故周公怀柔殷民。而辑和之。进其贤能。贵之以卿士大夫。抚其煢独。富之以土田车服。与丰邑岐阳之民。偕飨太平。于是殷民感周公恻怛之仁。始悔其从乱之谋。思文武如先七王。与周士奔走肃雍。闻清庙朱弦之声。俯仰咏叹而不能已。则皇极化民之功。不可掩也。故毕命曰。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此之谓也。方殷民迁洛之始。周之御事。必以为管蔡之党。从武庚而为之乱。是周人百世之雠也。虽伏斧钺。不忍与殷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2L 页
之御事。偕搢笏于明堂之上。以忘其百世之雠也。然周颂曰。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凡殷民如不从化。则成王不堪多难。而又将集于蓼也。故召公稽首奉币。以保合殷周诸臣。为祈天永命之本。成王受之。此殷民之所以归极者欤。自成王至于康王。垂拱者凡三十年。能陶铸于皇极之中。人人好德。孰知殷士之为雠民。而周士之为友民也。呜呼盛矣。其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凡厥庶民。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何也。人君之心。有所偏陂。则非所以遵王之义也。有所私好。则非所以遵王之道也。有所私恶。则非所以遵王之路也。有所偏党。则王道不荡荡也。不平平也。有所反侧。则王道不正直也。偏也者。颇僻之谓也。党也者。私邪之谓也。言人君无有颇僻私邪也。凡王之义。如能极天下之正。则四方无不荡荡如也。凡王之道。如能极天下之直。则四方无不平平如也。王之义犹王之道也。王之道犹王之路也。人君之心。无私好无私恶。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3H 页
然后偏者陂者党者反侧者。可得而去也。何患庶民之不归极乎。夫偏也者。爵赏不均也。陂也者。刑政不平也。好也者。好人之所恶也。恶也者。恶人之所好也。偏也者。声色之殉也。党也者。便嬖之昵也。反侧也者。畔天命而蹈倾邪也。故王者。之其所偏而中焉。之其所陂而平焉。之其所好而恶焉。之其所恶而好焉。之其所偏而黜焉。之其所党而远焉。之其所反侧而正焉。则天下莫不从化。又焉有不格之民哉。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彊不友刚克。燮友柔克。沉潜刚克。高明柔克。何也。所以作人也。夫周官作人之法。于其德。则知仁圣义忠和是也。于其行。则孝友睦姻任恤是也。于其艺。则礼乐射御书数是也。然君子不能切之如大斧之治骨焉。磋之如巨铝之治角焉。琢之如槌凿之治玉焉。磨之如沙砾之治石焉。则刚者无以为柔。而柔者无以为刚也。虽欲作人。其可得乎。故诗曰。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盖文王作人之盛。最详于诗。周南则关雎葛覃。所以见后妃性情之正。虽已贵而能勤。已富而能俭也。樛木。所以见后妃逮下。而能无嫉妒之心。子孙众多也。兔罝。所以见野人之才。皆可为公侯干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3L 页
城也。汉广。所以见游女端庄静一。非复如前日之俗也。麟趾。所以见子孙宗族之皆化于善也。召南则鹊巢,采蘩。所以见诸侯夫人承后妃之化。而又有纯一之德也。小星。所以见诸侯夫人承后妃之化。能不妒忌。以惠其下也。羔羊。所以见大夫节俭正直也。行露。所以见女子贞信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也。驺虞。所以见仁心之不由勉强也。岂非三德之效欤。故洲鸠常性有别。而谷鸟和声相闻。则平康正直之实。可知也。送之于诸侯之国。车皆百两。祭之于公侯之宫。首有馀竦。则燮友柔克之实。又可知也。葛藟。萦于下上。而能无射。参昴横于三五。而能无怨。则沈潜刚克之实。又可知也。武夫能变而皆有腹心之用。大夫能化而皆有委蛇之美。则高明柔克之实。又可知也。江汉之水。既不可泳。又不可方。男子能变其彊梗不顺之性。望其女子而叹其终不可求。厌浥之露。蚤必多湿。夜亦多濡。女子能变其淫乱不正之心。绝其男子而示其终不可从。则不友刚克之实。又可知也。子孙宗族。皆仁厚。与麟无异。诸侯之子孙宗族。亦皆仁厚。与驺虞而无异。则三德乂用之实。又可知也。然文王不诚其意。则无以正其心也。况能正万民之心乎。不正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4H 页
其心。则无以修其身也。况能修万民之身乎。不修其身。则无以齐其家也。况能齐万民之家乎。不齐其家。则无以治其国也。况能治天下之国乎。故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之谓也。夫人君明德于上。悠久不息。则至治无不融液。而太和无不周遍。天下皞皞而不自知也。三德之效。不亦大乎。然所谓正直之用。居其一焉。而所谓刚柔之用。居其四焉。以柔克柔。此其一也。以刚克柔。此其二也。以柔克刚。此其三也。以刚克刚。此其四也。名为三德。而其实则四德也。与正直而为五也明矣。其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何也。章君臣之义也。夫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此五者。生民之彝伦也。而君君臣臣之义为最大。子路曰。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曰。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然则臣之于君也。乌可以不尽其义乎。故传曰。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此之谓也。至于后世。彝伦斁灭。君不君。臣不臣。威福下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4L 页
移。大夫玉食而无所惧。孔子于是作春秋。以明大义。故成公八年七月。经曰。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谷梁传曰。礼有受命。无来锡命。锡命。非正也。曰天子。何也。曰见一称也。昭公三十有一年。经曰。黑弓以滥来奔。公羊传曰。颜夫人妪盈女也。淫九公子于宫中。因以纳贼。臧氏之母。负孝公。愬天子。天子为之诛颜。反孝公于鲁。公扈子曰。诛颜之时。天子死。叔术。致国于夏父。邾娄人常被兵于周曰。何故死吾天子。桓公十有四年秋八月。经曰。壬申御廪灾。乙亥尝。谷梁传曰。甸粟而内之三宫。三宫米而藏之御廪。壬申御廪灾。乙亥尝。以为未易灾之馀而尝也。文公十有六年夏五月。经曰。公四不视朔。公羊传曰。公曷为四不视朔。公有疾也。自是公无疾。不视朔。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有疾。犹可言也。无疾不可言也。僖公三年春正月。经曰。城楚丘。谷梁传曰。其曰城。何也。封卫也。其不言卫之迁。何也。不与齐侯专封也。其言城之者。专辞也。定公元年春三月。经曰。晋人执宋仲几于京师。公羊传曰。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其言于京师何。伯讨也。伯讨则其称人何。不与大夫专执也。五年夏经曰。归粟于蔡。谷梁传曰。诸侯无粟。相归粟正也。孰归之。诸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5H 页
侯也。不言归之者。专辞也。记所称属辞比事者。其是之谓乎。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孔子亦云。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然君君臣臣之义。不待春秋而明者。其惟洪范乎。故曰。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凡天下之为人臣者。读洪范三德之畴。孰敢有作福作威玉食之心乎。然则洪范其可谓春秋之源也。七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时人。作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卿士逆。吉。汝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何也。周官曰。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其兆有三。其体有一百二十。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故王者。立卜筮人。以稽大疑。然易曰。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盖圣人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5L 页
洗心斋戒。未尝有一尘之累。及有事。神知之。用随所感而应焉。故曰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此之谓也。昔武王有疾不豫。太公,召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圭。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朝代某之身。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圭。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瘳。是周公神明之诚。格于上帝。而武王乃瘳其疾。非卜筮感通之功也。故曰。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岂所谓盛德之至者邪。八庶徵。曰雨。曰旸。曰燠。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蕃芜。一极备。凶。一极无。凶。何也。庶徵。自思虑。达之视听。恶可谓由外而至哉。考诸月令。于孟春。行夏之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是所谓雨之不时也。于孟秋。行春之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是所谓旸之不时也。于季秋。行春之令。则煖风来至。民气解惰。是所谓燠之不时也。于季春。行冬之令。则寒气时发。草木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6H 页
皆肃。是所谓寒之不时也。于季夏。行冬之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是所谓风之不时也。由五事不得其叙。而令不顺于四时也。曰休徵。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哲。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何也。所以明五事也。夫貌也者。属于水也。而貌之所以为恭与恭之所以为肃者。人之所为也。然肃之所以为雨者。天之所应也。而雨不时。归于狂者。貌之失也。言也者。属于火也。而言之所以为从与从之所以为乂者。人之所为也。然乂之所以为旸者。天之所应也。而旸不时归于僭者。言之失也。视也者。属于木也。而视之所以为明与明之所以为哲者。人之所为也。然哲之所以为燠者。天之所应也。而燠不时归于豫者。视之失也。听也者。属于金也。而听之所以为聪与聪之所以为谋者。人之所为也。然谋之所以为寒者。天之所应也。而寒不时。归于急者。听之失也。思也者。属于土也。而思之所以为睿与睿之所以为圣者。人之所为也。然圣之所以为风者。天之所应也。而风不时。归于蒙者。思之失也。传不云乎。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君子如致中和。则天地可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6L 页
得而位也。万物可得而育也。何忧五事之不得其叙乎。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何也。所以明五纪也。王省惟岁。何谓也。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卿士惟月。何谓也。春秋定公元年。公羊传曰。定何以无正月。正月者。正即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即位何以后。昭公在外。得入不得入。未可知也。曷为未可知。在季氏也。师尹惟日。何谓也。春秋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有食之。谷梁传曰。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庶民惟星。何谓也。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谷梁传曰。春秋著以传。著疑以传疑。中之几也。而曰。夜中著焉尔。其不曰恒星之陨。何也。我知恒星之不见。而不知其陨也。凡休咎有大有小。而其言岁月日星者。欲使人君察其徵也。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7H 页
然则灾异皆有徵乎。盖春秋所记二百四十二年。灾异甚多。雩二十一日。食三十六。大旱二。雨雪三。大水九。地震五。山崩二。饥三。晦二。有年二。无冰三。星孛三。大雨雹三。不雨七。大雨震电一。陨霜杀菽一。无麦苗一。大无麦禾一。陨霜不杀草一。李梅实一。星陨一。陨石一。雨木冰一。鸲鹆来巢一六。鹢退飞一。鼷鼠食郊牛角二。螽十。螟三。𧑄二。世室屋坏一。宫室灾一。多麋一。有蜮有蜚蝝生各一。呜呼。人君上不能协于五纪。下不能敬于五事。故上帝降之灾异而警之也。然班固作五行志。傅会洪范。而遂有灾异之学。岂不谬哉。归氏传。称前四畴责之于己。后四畴取之于外。是不然。夫五纪以岁为首。故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是唐尧命羲和也。不可谓责之于己也。夫八政。以食为首。故书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是虞舜咨十二牧也。不可谓责之于己也。于三德。则所以见有时而刚克。有时而柔克也。故虞舜之时。窜三苗于三危。此刚克也。舞干羽于两阶。此柔克也。不可谓取之于外也。于庶徵则所以见天人之际也。貌之不恭。不足以雨天下也。言之不从。不足以旸天下也。视之不明。不足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7L 页
以燠天下也。听之不聪。不足以寒天下也。思之不睿。不足以风天下也。不可谓取之于外也。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何也。书曰。黎民于变时雍。黎民既变。然后天锡之以祉。五福是也。而所谓攸好德者。在于人。不在于天。何以列于五福之中也。夫能得天下之寿。而不好德者盖鲜矣。能致天下之富。而不好德者又鲜矣。能飨天下之康宁。而不好德者又鲜矣。况能好德而不得考终命乎。诗曰。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言既受万年之命。又有千钟之禄。而百体永世康宁者。由君子岂弟之德。得其令终也。夫敛五福而下之者。天也。凝五福而来之者。人也。然而人不能协于皇极者。降之以咎。六极是也。而恶与弱。非上帝之所敷锡也。何以列于六极之中也。刚者之过而为恶。柔者之过而为弱。与凶短折者疾者忧者贫者。比而论之。以警不协皇极者。不亦严乎。然易传曰。颜氏子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盖所谓择乎中庸也。故孔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及问为邦。告之以行夏之时。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8H 页
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予之也可谓至矣。而一箪食一瓢饮。不堪其忧。其死也不幸短命。何哉。岂上帝主五福之理。而予夺出于自然。非上帝之所可私者邪。岂君子得攸好德。则贫者胜于富贵。短折者贤于寿考者邪。岂于君子锡万世无穷之闻。区区五福。不足以易其大名者邪。
大雅问
  文王
景源曰。君子之心。为善而已。非以为有闻也。而第二章云。令闻不已。卒章曰。宣昭义问。何圣人贵名闻之若斯乎。老庄之徒。以为善无近名为宗。扬子云以名誉。加于德行之上。均之非君子之道明矣。君子虽不求其有闻。而既有其实。必有其名。何必论其闻不闻邪。恐后世好名之弊滋甚。
有容曰。文王一篇。盖追述文王之德。以明周家受命之由。故其言大抵皆以天命为主。其云令闻不已。犹舜典所谓玄德升闻。而下文所谓陈锡哉。周亦犹乃命以位。然但言其令闻不已。而不言其所以闻者。则文王之实德。无以著见。故四章乃以缉熙之敬。明其为德之实。若曰。其德不已。故令闻亦不已云尔。其旨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8L 页
何尝有意于名誉也。卒章又言。命之不易。而以自绝于天为戒。则其所以祈天永命者。莫切于宣昭义问如文王。而宣昭义问。亦莫切于缉熙敬德如文王。故以仪刑文王终之。于是乎其义足。其理明矣。老庄畏名而不肯为善。扬雄急名而忽于德行。是终无为善之时矣。圣人以名不称为耻。非为名也。亦勉其实也而已。
景源曰。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殷之历数。宜不亿。而纣之自绝于天。故天命集于文王。今不云纣之坠命。而直曰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岂天命已归于文王。而纣之贤与不贤。固无论欤。抑既云侯于周服。则纣之自绝于天者。其意自见欤。
有容曰。下段之言。得之。
  大明
景源曰。文王之圣。以卑俭为德。虽亲迎之际。一舟足矣。岂必比船为桥而后度渭哉。若殷时诸侯。已有维舟之制则可也。不然。文王亦侈矣。岂有周氏之文所自始而然邪。
有容曰。礼莫大于亲迎。以韩奕诗观之。百两彭彭。八鸾锵锵。诸娣从之。祁祁如云。其车马卫从之盛如此。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9H 页
造舟为梁。非特重其礼也。想必如此。然后乃可以济其事也。关雎之宫人。思得圣女。以配君子。而至于寤寐反侧。则其既得而亲迎之也。周民之喜乐。可推而知也。方其造舟之时。其乐事劝功。当不翅如灵台之役。则民心之所乐。文王亦从之而已。顾何损于俭德欤。然自周以前。有天子造舟之制。则文王必不敢为也。
  绵
景源曰。疏附先后。奔奏御侮。此四臣者。有国之所必资而兴也。然太王之时。则毋论也。岂无其人。而不叙之邪。将其时与文王之世不同。而虽有此臣。不当叙邪。太王之为君。在殷之盛世。文王之为君。当殷之乱时。其用人材者。宜若不同。然而无伐商之心。则太王与文王。未尝异也。彼四臣者。安有废于太王。而用于文王也。以其篇见之。似非独论文王得人之盛。乃总叙周家兴王之事也。
有容曰。诗人赞四臣之言。必曰疏附。曰先后。曰奔奏。曰御侮云尔。则其意似有所指。有若闳夭,散宜生之率下亲上。周公之辅导前后。召公,毕公之喻德宣誉。太公之威武折冲。固已合于四者之目。而此皆文王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29L 页
之臣。则朱子之断以此。归之文王者。盖有见处矣。但此章义有未详。亦不敢信其必然也。
  思齐
景源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至也者。自近及远之辞也。传曰。兄弟。一身也。妻子。胖合也。宜无亲疏之别。而先妻于兄弟。何也。且兄弟之间。友爱之道。虽无妻。自可以行焉。岂待刑于妻哉。常棣诗曰。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朱子曰。宜尔室家者。兄弟具而后。乐且孺也。乐尔妻帑者。兄弟翕而后。乐且湛也。此先兄弟于妻子者也。夫妻子兄弟之间。其御之当用一道。而或先焉。或后焉。岂有旨义之不同者邪。
有容曰。兄弟。主乎恩。恩全于爱。故仁人之于兄弟。惟友悌是笃。常棣一篇是也。夫妇。主乎义。义成于严。故君子之于家人。必修己以示仪法。思齐二章是也。盖闺门之内。亲亵之时。比兄弟恒多。衽席之间。驯养之难。比兄弟尤切。故君子谨之。先成教于家而后。兄弟九族慕效而感化之矣。舜之友象至矣。尧必以二女。观厥刑。岂谓以舜之圣。必待二女之助而后。加爱于象哉。其意若曰。兄弟爱而已。非可以仪法先也。将待刑妻之有则。正家之有教。然后圣人功化。可得而见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0H 页
也。恐不可以亲疏先后。有疑于此章之旨也。常棣燕兄弟而作。故以兄弟为重。然所谓妻子好合。和乐孺湛者。只道其亲爱之情。而姑未及于仪则刑法之事。果能刑家如文王。则兄弟初无不翕之理矣。
  皇矣
景源曰。閟宫诗曰。居岐之阳。实是剪商。僖公之时。去太王已远。意其传之谬。而其言如此。然太王之改国号。在殷小乙二十有六祀。盖是时殷已衰。高宗未立。虽曰太王无剪商之志。吾未之信也。且司徒,司空。天子之官也。应门,皋门。天子之门也。太王安得而用是名哉。注云。二门之作。由太王始。是固然矣。至于司徒。乃虞舜命契之官也。春秋时。诸侯用之。亦僭也。夫以诸侯改国号。用天子官名。太王之有剪商之志也。无疑矣。太王自豳徙岐山之下。则其始戎翟也。中国盛则臣属。衰则否。戎翟之常也。其于事商也。岂可以责君臣之义哉。至王季。始受爵为侯。然则太王之非殷之诸侯也明矣。此诗亦以天命。归之太王。恐无害于义而然邪。
有容曰。剪商之疑。诸儒辨之多矣。惟南丰氏之说云。太王盖诸侯之能兴邦者。本不必云肇基王迹也。所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0L 页
谓剪商者。又因肇王迹之语而言之过耳。此言殊斟酌有味。足破千古之疑矣。五官之设。亦只是迁岐之后。民众事繁。不得不寘。此有司之官。粗备一国之规模耳。殷时风俗质朴。名分等威。固不似周后之严截。且司徒非殷朝官名。则恐不宜目之以僭拟也。果令太王。阴有剪商之志。则必将晦其心迹。以待其时。顾何汲汲于虚名。而改国号。设五官之为务哉。此又无可疑者也。
景源曰。太伯之让国。虽属盛德事。而非太伯自让之也。太王欲立王季。故太伯知其意。采药于衡山。以逊焉。是太王迫之也。然则太伯之心固可嘉。而太王所以易适嗣者。终未善也。若云择贤而立之。则太伯之贤。固无不及于王季也。若云见文王当成王业。而传于王季。使文王得继其序。则以太伯弊屣天下之心。虽有其子之当立者。于其昆弟之子。得文王之圣。则其意必舍其子而传焉。况无子者邪。传所云。太王欲立王季者。谬妄不足信。则已不然。父子昆弟之间。太王王季之所以处之者。恐非其道尔。
有容曰。所论甚当。舍其子传文王之说。尤得泰伯之心。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1H 页
有容曰。史记崇侯虎谗西伯于纣。纣乃囚西伯于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赐之弓矢鈇钺。得专征伐。当是时。文王之被拘百日。为其臣者。图所以保全之。宜无所不用其力。然至以枉道。媚惑天子而济其私。以闳散之贤。必不肯为。虽以文王之心度之。与其不义而生。无宁瘐死于囹圄之中。必不肯附下蛊君至此也。韩愈琴操曰。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程子以为善说文王意中事。若云文王不知。则罪在闳散。不然则文王恐不得辞其咎矣。然此事不见于经。或由史迁轻信旧说。而谬记之欤。
景源曰。崇侯之谗于纣也。以为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必将叛。纣怒而囚之。夫以纣之暴。醢九侯而脯鄂侯。于文王。岂肯赦之乎。然天之于圣人。固未尝不使考终。其免文王于危死者。天也。非人力也。按大纪文王之被拘也。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纣乃召昌释之。赐之弓矢鈇钺。使专征伐。由此观之。纣之赦文王。安知其不出于备戎之计乎。盖文王之拘羑里也。尝自叹曰。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思齐诗曰。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乌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1L 页
有附下蛊君。自陷于人臣之大罪。如史迁所记。多不可信。
有容曰。询尔仇方。集注。仇方。雠国也。丘氏曰。即崇也。崇侯虎。助纣为虐。厥罪贯盈。天将正商。则必自崇虎始。此文王之所以伐崇也。若曰。是尝谗我。是我仇雠也。辄假专征之权而伐之。则文王之征。未出于公也。仇。逑也。兔罝云。公侯好仇。犹言同德也。此章之旨。盖曰天命文王。询度于同德之国。皆曰可伐。然后同尔兄弟。以伐崇墉云。而下文即以伐崇之事。继之曰。四方以无侮。四方以无拂。则崇虎之恶。实天下之所同疾。而文王之征。始归于大公至正也。浅见如此。自知僭妄。
景源曰。圣人之于兵也。必慎如文王之心。虽崇侯有罪。伐人之国。不可以不尽心也。询四方同德之国而后伐焉。向令四方之国。谓不可伐。则虽崇侯日愬于纣。而谋所以害文王者。文王必不伐也。故诗人设为上帝之言。而明之尔。子言是也。
  灵台
景源曰。按本记。文王九十六岁。立灵台。文公注。亦以为文王所作。以此观之。灵台之名。由文王始。夫望氛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2H 页
祲。察灾祥。王者之所不废也。然伐密国之明年。伐耆国。伐耆国之明年。伐邗国。伐邗国之明年。伐崇国。初徙于程。堇四岁。又邑于丰。台池苑囿之事。纷然而出。方是时。天下困于纣鹿台之役。生者有馀瘅。死者有馀怨。文王又从而劳其民。虽其民乐而趣之。出师则有追及之志。筑台则有子来之诚。而以文王视民如伤之心。初岂忍经营之邪。按刘氏外纪曰。黄帝设灵台。立五官。以序五事。以此观之。灵台之名。由黄帝始。夫灵台者。天子之台也。文王未始为天子。而名其台甚无谓。大抵灵台。谓始于文王。则非王者之心。谓始于黄帝。则非诸侯之所宜有也。
有容曰。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铸民也如此。故圣人之民。大抵皆有圣人之心。圣人之使民也虽劳。而民不怨。不惟不怨。而又乐之。上与下一心故也。天劳民于四时。几无一日宁居。民不敢劳其劳者。其劳之也所以利之。而不如是蔑以遂其生耳。文王之劳民。其亦异诸暴纣之劳民欤。孟子曰。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其名之肇于文王。而后世遂为天子之台审矣。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2L 页
文王有声
景源曰。崇。殷之属国也。文王。殷之方伯也。以殷之方伯。承殷之命。伐殷之属国。其行也。必告于纣。其平也。亦必告于纣。若文王请于纣而为邑也。则纣必不予。不请于纣而为邑也。则文王必不敢。然灭崇未几。丰之邑作焉。孔子所谓以服事殷者。岂如是乎。夫初受天子之命。灭人之国。而自纳其地者。此桓文之事焉。有圣人而为之也。
有容曰。伐密而邑程焉。伐崇而邑丰焉。文王之专也。而商纣之无啧焉。古史氏之无议焉。岂商纣有所许。而文王有所受乎。传记无徵焉。存而勿论可也。
  生民
景源曰。天于后稷。生长之皆异于人。则独于种植之时。无所祐哉。生民曰。有相之道。注尽人力之助。夫尽人力之助。虽下农可勉。岂天命后稷之意哉。夫有相之道者。有上帝保右之道也。
有容曰。有见。然降稷以粒烝民者。天也。而明五谷之性。尽耕穑之道。以赞化育之功者。稷也。集注。较实。
  既醉
景源曰。祭起于报本。黍稷牺牲。未始求福也。醴盏芗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3H 页
萧。未始干禄也。然仪礼既祭。宗祝告嘏辞于主人。主人于是作诗。以答其贶。是向之黍也。稷也。牺牲也。醴盏也。芗萧也。适足以为祈福祈禄之具。而报本之诚未专也。孟子曰。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夫父母生则养之。死则祭之。人子之职也。福我祸我。都不可论。假设鬼神未始有临飨降福之意。而皇尸告之。宗祝传之。不亦诬乎。
有容曰。祭也者。先王之所以与神明交。而兴民于孝者也。故君子将祭。致斋于内。散斋于外。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旋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故君子之祭也。必有格焉。既格矣。必有飨焉。既飨矣。必有以报之飨之。有报民之情也。先王事亡如事生。以民之情。测乎神明而得之矣。于是乎有尸祝致嘏之礼。以达神明之情。非求福也。非干禄也。不如是神明之情不泄。神明之情不泄。是致死之也。孝子之所不忍也。孔子曰。吾祭则受福。孔子之祭。岂为邀福也哉。祭而至于受福。则能致神明之飨者也。君子斯贵之矣。后之君子。其于报本。固不能如古君子之谨也。故尸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3L 页
祝致嘏。则其心有不慊焉。故祭之无尸祝。盖自后之君子始。夫以先王之制礼。而损益由心。则其流弊将至于不祭矣。此识者之所宜惧。而学者之所宜讲也。故吾善子之问。
景源曰。昭明者。福也。高朗者。德也。昌其福之谓融。全其德之谓终。言成王既绥初德。庶几弘昭明之福。而终天地之德也。
有容曰。既醉自四章以下。用互文。自四章读至卒章。可以知其始。自卒章逆探其义。至四章。则可以知其终。此所谓高朗令终。令终有俶者也。盖上二章。总言祈福之意。三章又言君子之能享此光明悠久之福者。实有其始。自釐尔女士之时而已然也。釐尔女士者。盖将从以子孙。而永为天命之所附属。故室家之内。永锡多祚之胤。祭祀之时。有此孝子之举奠。而孝子之孝。又能不匮。以及其类。故朋友之相摄佐者。亦皆有威仪当神意也。此其所以享光明悠久之福。而公尸之嘉告者也。章首。多以维何发之。以接起下文。其法亦自井井。然此解与明见大异。未知果何如。高朗者德也一句。颇新。但恐龃龉。无甚接属耳。
  嘉乐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4H 页
景源曰。既祭而嘉乐成。既燕而天保作。天保多颂词。嘉乐有规意。二诗之不同。何也。盖人臣之情。惟笃于祝愿。此天保之所以颂之也。盈盛则缺。明极则惛。此嘉乐之所以规之也。然燕之与祭。其受赐未尝有殊。则于天保。亦无不可规君之义矣。
有容曰。假乐上二章。专述成王受禄之盛。天保之义也。三章四章。称愿其子孙之辞。斯干之意也。吾见其颂祷也。未见其规王也。虽然。必也有其德而后。有是福。虽曰祝嘏意。亦不忘规王云尔则可也。是则天保,假乐同焉。
  
公刘
景源曰。余谓周官。圣人之大法也。虽历万世。而天下之变。无遗于六十职掌之中。其纲理者有素。创始者有自。非成周之时。始为之制也。盖所从来远矣。然则列职考绩之法。粗见于虞书。而其风俗之成与制度之备。皆无所载。及读公刘诗而后。知周官之法。成于公刘也。如跄跄济济。俾筵俾几之类。此宗伯之制也。如其军三单。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之类。此司马之制也。如取厉取锻之类。此司空之制也。如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彻田为粮之类。此司徒之制也。如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4L 页
爰众爰有。既庶既繁。既顺乃宣。君之宗之。思辑用光之类。此冢宰之制也。若此诗者。可谓周官之源耳。夏殷之礼。虽已亡。亦可以推而知之矣。
有容曰。甚哉。西戎之难化也。不窋之训民也。修其典章。守以忠信。公刘之教民也。彻其田赋。惇其礼俗。宣之以文。肃之以武。而西戎腼腼焉饮食。至于今不离于禽兽。速哉。东夷之易变也。自箕子立八教。而民兴于礼义。令闻达于中国。而至于今赟赟焉。东方在行为木。木之乘气也易。西方在行为金。金之受物也难。其理则然矣。
有容曰。公刘。非召康公之诗也。公刘之作。述公刘之事。以训王勤民者也。民事孰有重乎经界。而公刘阙而不详焉。或曰。七月豳风也。亦晓王以民事者也。不言经界。于公刘。何疑焉。曰七月风也。风也者。述当时美俗。以追原教化之所自耳。至其典章法度。略之可也。若雅颂则异乎是。用之宗庙。用之会朝。或以发先王之德。或以明先王之功。故观于雅颂。而周家之典故。可得而徵焉。此而弗详。后世何述焉。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彻者。盖自公刘迁豳。法殷之制而为者也。其画疆经沟之法。受田纳赋之数。必有可考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5H 页
者焉。是宜谨书而藏之。彰先公厚民之政。以贻后世之则。而今按公刘六章。皆无可徵。惟曰彻田。为粮而已。何其已简也。或曰。其时当有一书。载其详以传诸后。故周公得以因其旧。而修井田之制。而今为秦火所烧耳。曰后稷之功。莫大于种植。则生民详焉。太王之绩。莫盛于迁岐。则绵之诗详焉。文王之文德。莫昭乎作人。则棫朴详焉。武烈莫竞乎灭密灭崇。则皇矣详焉。武王之功。莫显于戎商。则大明详焉。以周先后功德之茂。而诗人必谨识其大者。毋系乎他书之存不存也。夫仁政。莫先于彻。彻之兴。实肇于公刘。言公刘之事。而于此不之详。将何致详乎。为此诗者。可谓不知为政矣。故曰。公刘。非召康公之诗也。
景源曰。彻之法在书。则宜犹禹贡也。彻之功在诗。则宜犹豳诵也。而今皆亡矣。公刘诗不详乎彻者。明非公刘所始制也。焉可疑乎。
  卷阿
景源曰。卷阿之首章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飘风者。暴风也。犹宵雅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盖忧谗之辞也。二章曰。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讽之之辞也。五章曰。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5L 页
翼。岂弟君子。四方为则。言有此四德之臣辅翼之。然后乃可以为天下法也。卒章曰。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閒且驰。矢诗不多。维以遂歌。言王之车马。如此其盛且閒也。何不厚礼逆四德之臣乎。矢诗不多者。诚欲王之自知也。其辞正以微。其气舒以永。其思悁以深。其音婉以远。岂邵公此诗。作于周公居东之时欤。始周公摄国政。邵公为太保。以辅王室。既而邵公告老去。于时成王幼。邵公以大臣。义不当去。然盖已知管,蔡蜚言之几。而欲辟其位尔。周公留之。居无何。管,蔡之谗果兴。由是周公居东都凡二年。成王不寤。邵公安得而不救药之以正其心邪。此卷阿之所以作也。
有容曰。周公之孙也。而邵公之嘿焉。君子惑诸。而黄子发之。黄子之言。说诗者识之哉。
  民劳
景源曰。一翕一张。天之道也。一劳一佚。人之情也。翕而不张。则天道变矣。劳而不佚。则人情反矣。自成康既没。天下之乱。且二百有馀年。贤人去而白驹刺。庶民散而黄鸟刺。谗言兴而沔水刺。王室乱而桑柔刺。六军怨于下而祈父刺。昊天怒于上而板荡刺。则邵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6H 页
公诗所谓民亦劳止。汔可少康者。亦足以卜其开共和之始也。此诗之戒同列。如文王之戒荩臣也。序以为刺厉王。是也。
有容曰。惟大人。为能格君之心。诗曰。敬慎威仪。以近有德。惟大人。为能忧民之忧。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少康。惟大人。为能恶宵人。诗曰。无纵诡随。以谨无良。惟大人。为能翼正道。诗曰。式遏寇虐。无俾正败。为此诗者。其可谓当时之大人矣。
  板
景源曰。今有严父。见其子之过恶。色变虐怒蹶动。虽其子不孝。心怵惕而敬之者。何也。以其亲而可畏也。天之于人。犹父之于子也。板之卒章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朝。及尔游衍。盖欲王之怵惕而敬之者欤。
有容曰。板诗上言天。下言民。反复不已。而至七章。专言民之可畏。卒章。专言天之可敬。想其所戒之人。谓民不足畏。谓天不足敬。小人而无忌惮者也。故以此深戒之。然卒章之言。非惟可警当世。后之学者。佩服而勿坠。则亦庶几寡过矣。
  荡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6L 页
景源曰。陈先王之训。而风其兄者。五子之歌是也。托先王之言。而风其上者。荡之诗是也。五子之歌。近于正。荡之诗。近于谲。此由其时不同故也。然不序其德。而假其辞。非所以敬先王之义也。后之诗人如效此。则不惟必陷于刑戮。亦其事轻薄。不足多也。且荡诗。如无陪无卿。式号式呼。俾昼作夜。小大近丧之类。旨迫而气慢。此无异于霍光之废昌邑而数罪者言也。以汾王之虐。犹不之谪。其比后世之君。亦可谓有成康之遗风也。岂国人将叛。而其辞之不恭乃如是邪。
有容曰。忠臣爱君之心。根于性。虽知其必至于颠危。而思所以扶之也。虽知其不可谏止。而思所以觉之也。断首刳心。而不复怨悔者。非不恶死也。盖其得之于天者然也。然龙逄之于桀。比干之于纣。犹得以面折焉。廷诤焉。一泄其所欲言者。则君之不悟。于我何哉。若荡之诗人。当卫巫监谤之时。虽欲一言而死。其道无由也。当是时。厉王左右。皆彊御掊克之臣。而入则流言以媚主。出则寇攘以虐民。上下淫酗。无昼无夜。则虽有抱忠肝义胆。欲一陈于王者。众慝沮之于内。妖巫拒之于外。其势固无以进其身于王前矣。既不能极言于王前。则不如结舌缄口。以避诽谤之诛。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7H 页
然忠臣忧国之心。亦自有不能已者。故托为文王嗟叹商纣之辞。以宣其壹郁之思。虽其旨微而不扬。其声哀而不平。原其心。实出于性情之正。则谓之谲。不可也。谓之轻薄。不称也。千载之下。想其为人。忠狷不能容嘿。殆屈平,贾生之流乎。
  抑
景源曰。诗序。以抑诗。为刺厉王作。文公以为卫武自警之诗。按楚语。卫武公作懿戒以自儆。懿者。抑也。由是观之。懿诗之未尝刺厉王也。审矣。然大雅。天子之乐也。自周公已下。非祭祀陈戒。则诗不与焉。武公以诸侯。其自儆之词。列于天子之乐者。甚可异也。或云孔子以武公改过好学。遂以懿诗。入大雅。宾之初筵。入小雅。此又不通。若孔子嘉其改过好学。则懿诗与宾之初筵。皆入大雅宜矣。奚独懿欤。得非自儆于国因以戒王者乎。
有容曰。序所谓刺厉王者。有可疑。案仁山前编。武公即位。在周宣王十有五年。不与厉王同时。此其可疑也。文公所谓自儆者。亦有可疑。案抑诗云。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盖言其尊贵。人无与竞。四方之所取以为则。此惟天子可以当之。非诸侯之所堪也。一也。又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7L 页
曰。借曰未知。亦既抱子。若如左史之言。则武公时年九十五。岂当曰抱子而已乎。二也。大雅。天子之乐也。卫公自儆。何与于天子之事。而辄入大雅乎。若来谕所疑者。亦其一也。仆意以为刺幽王也。武公末年。幽王即位甫尔。其威仪辞令。固多颠覆宣王之典刑者。故其诗曰。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幽王之初。内嬖褒姒。宫闱不肃。白华之渐见矣。故其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四夷交侵。王师屡衄。骊山之渐兆矣。故其诗曰。脩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逖蛮方。戒之既切矣。又勉之曰。假令王未有知识。既长大而抱子矣。假令我未有知识。亦既耄老矣。则我言非妄。而王庶几一悟矣。卒章则又微提厉王事。以儆之曰。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审一篇之指。其为刺幽王。明甚矣。小序以小子尔女。谓非人臣之礼。伊尹告太甲曰。有言逆于女心。周公目成王曰。孺子王。又以谨尔侯度。谓武公自儆。此则不过曰。谨尔御诸侯之法度。以防不虞之患而已。若左史所称。则懿诫耳。韦昭强懿为抑。然孰信其必然也。恐别有懿戒。而不传于后。汉儒得以傅会耳。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8H 页
有容曰。夏商之人。言德不言威仪。周人。言德必并言威仪。如抑戒及宾之初筵。又以威仪为先。此可见质文之变矣。原德之积于中而形于外。则威仪棣棣然也。故玉藻重九容。乡党一书。多言圣人之威仪。繇是言之。威仪者。君子之所慎也。然后之学者。或专用力于外。非无威仪之可观。而内德多不称。繇是言之。威仪者。君子之所耻也。余谓抑戒之盛言威仪。恐为后之流弊也。
景源曰。德不炤。则其仪也矫。仪不肃。则其德也讧。肃于仪而炤于德。然后谓之君子。易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不敬于容。而能葆其德者。未之有也。不谊于心。而能慎其仪者。亦未之有也。若子所云。内德不称其外者。学者之罪也。非威仪之罪也。
景源曰。先王之待贤。可谓盛矣。其朝觐也。礼之以宾客。其有疾也。往而问之。其既死也。哭而抚之。含有贝玉之赐。襚有衣衾之赐。赗有乘马之赐。又为之麻衰。而答其恩。如朋友焉。是以虽春秋之世。犹知贤士之可尊。而大夫之可重。若武公之惠于朋友者。其原亦出于此矣。
有容曰。嘉乐曰。之纲之纪。燕及朋友。先王能有此纲
江汉集卷之十一 第 238L 页
纪。故其视臣如朋友。而君臣之礼。固自若也。是以。能上下俱安矣。周衰。纲纪既坏。而臣之求于君者。则犹以朋友之道也。于是。君不堪其弱。秦惩其弊。大修尊庳之等。臣乃以奴隶自视。而君不堪其亢。及其惎也。则仇敌矣。乃知先王之朋友视臣者。亦自有其道。无是道。则亦弊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