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x 页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录
录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1H 页
孤舟录[下]
己巳正月七日。移拜应教。二十日就理。(以在外禁罢)
二十三日。闻有 东宫代理之 命。翌朝蒙放谢 恩。入侍于欢庆殿。
制进告 太庙文。(筵中 特命制进曰。是必能善道予意。)
二十六日。召对于欢庆殿。
与下番鱼锡胤。陈振励毋退之戒。颇详。(筵说见佚)
二十七日。参 东宫朝参于时敏堂。与诸僚联劄陈戒。
馆例无副学则应教制劄。故率十僚。开座制进。(劄见疏稿)
二月十四日。擢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谢 恩供职。
十九日都政。拟大司谏。(吏判郑羽良政)
二十日。参召对于欢庆殿。 大报坛追享之议起。
校理黄景源发 毅皇追享之议。盖以丙子之乱。 天朝命都督袁崇焕发兵救朝鲜之诏。载于正史。虽未及援。其字小之恩。与 万历无异故也。 上下询当否。光绍对曰。 毅皇殉社之烈。忠义之
己巳正月七日。移拜应教。二十日就理。(以在外禁罢)
二十三日。闻有 东宫代理之 命。翌朝蒙放谢 恩。入侍于欢庆殿。
制进告 太庙文。(筵中 特命制进曰。是必能善道予意。)
二十六日。召对于欢庆殿。
与下番鱼锡胤。陈振励毋退之戒。颇详。(筵说见佚)
二十七日。参 东宫朝参于时敏堂。与诸僚联劄陈戒。
馆例无副学则应教制劄。故率十僚。开座制进。(劄见疏稿)
二月十四日。擢拜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谢 恩供职。
十九日都政。拟大司谏。(吏判郑羽良政)
二十日。参召对于欢庆殿。 大报坛追享之议起。
校理黄景源发 毅皇追享之议。盖以丙子之乱。 天朝命都督袁崇焕发兵救朝鲜之诏。载于正史。虽未及援。其字小之恩。与 万历无异故也。 上下询当否。光绍对曰。 毅皇殉社之烈。忠义之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1L 页
士。至今感泣。而 先朝甲申三月。亦以 皇朝沦亡之日。望哭于映花堂。设祭 毅皇。则 圣考当日之心。可以仰想矣。况今发兵东援之语。出于正史。则儒臣之论。尽有意见。而玆事重大。似当询问大臣而处之矣。 上曰。予意亦然。 后日累议大臣。遂定 高皇,毅皇追享之礼。设都监。拓坛而广之。凡以追享事引接也。 上必命同副偕入。 询问坛制及仪节。多从之。一日都监请坛下设三阶。以中阶为神路。 上问之。光绍对曰。 皇坛即庙义也。庙有东西阶。未闻有三阶。恐不可臆创。况 皇朝会典。圜丘坛图。只有两阶。似当从。 上是之。
三月十日。上疏递职。
时院中被台推。并引嫌而退。
十五日。复拜同副承旨。(以 皇坛事也。中间屡登筵讲。定仪节。)
四月九日。陪从 皇坛。参追享之礼。
先一日。 上诣皇坛。行省牲涤器之礼。因登坛。坛上列 三皇神座。故承史侍宦不敢随。 上独登周览。呼同副承旨来。光绍历阶而进。 上历问 神座仪物及祭物名目 坛壝制度。皆令援古礼以证之。光绍随问仰对。是日百僚序立坛下。仰瞻
三月十日。上疏递职。
时院中被台推。并引嫌而退。
十五日。复拜同副承旨。(以 皇坛事也。中间屡登筵讲。定仪节。)
四月九日。陪从 皇坛。参追享之礼。
先一日。 上诣皇坛。行省牲涤器之礼。因登坛。坛上列 三皇神座。故承史侍宦不敢随。 上独登周览。呼同副承旨来。光绍历阶而进。 上历问 神座仪物及祭物名目 坛壝制度。皆令援古礼以证之。光绍随问仰对。是日百僚序立坛下。仰瞻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2H 页
崇坛。 上独与一承旨立。咨询移时。廷中莫不洒然动色。时从叔修撰公在列。退语曰。君之忌媢处。每在此等处。奈何。○翌朝享礼毕。 上诣坎瘗位。将焚纸榜。忽手止之曰。 三皇纸榜。投之火焰。于予心怵惕。将何以处之。是出何礼。诸臣引经以告也。大臣及礼判言纸榜见家礼。 上曰。此是士庶家礼。必得王朝礼可据也。承旨玉堂十馀人。皆对以不能思得王家之礼。 上顾问同副何在。时光绍退在玉堂后。校理金尚哲以 上教招之。趋进。 上复问之。对曰。昔 高皇帝定鼎金陵。祫祭始祖以下。设纸榜行祀。礼毕焚之。但古有神牌之名。故称以纸牌。又云燎而不言焚字矣。 上喜曰。是乃时王之制。行之尤好。此见何书。对曰。见 大明集礼及会典。 上曰。然则无疑燎之。燎毕。 上顾曰。予心终未释然。还宫后。承旨与儒臣持会典即入侍。既退。诸臣颇疑其杜撰。入坐政院。招馆吏持会典吉礼第一卷来披之。则祫祭仪在其上。果有燎纸牌三字。俄而 上召入迎问曰。果有之乎。尚哲曰是矣。因进册子。 上披览曰。予心始释然。因曰承旨何时见此书。对曰。甲子编修续礼时。玉堂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2L 页
有此书。故披考矣。○丙子亲祭时。 上到瘗位。顾左右曰。焚纸榜事。尹光绍尝曰 高皇所行之礼也。(副学从叔传之)
十日。入侍崇文殿。参考试。
时设泮制。故例试所。承旨入侍。而 上特召同副。使之参考。评批科券。
十三日。 命增脩 皇坛仪。
初 皇坛仪。只载 神皇事。及追享后。又 命兵判尚鲁,承旨尹光绍。设局增修。旋以专意编修。递付军衔。
二十七日。书成陪进。翌日复拜承旨。
五月十日。上疏陈情。觐韩山官衙。(寻以在外递)
六月。拜左副承旨。不赴递。
八月。又拜左副承旨。承 召入城谢 恩。
二十六日。入侍辨领相赵显命之被诬。
先是正言宋莹中。劾领相曾言 东宫横逸难制。语极危险。且论校理洪乐性虚引亲病递北评。为说无伦。而 上颇入其说。领相出城待 命。久无敦勉开释之 教。盖赵相心护善类。为一边所忌。机锋四布。故诸臣顾畏不敢救。是筵。因兵判赵载
十日。入侍崇文殿。参考试。
时设泮制。故例试所。承旨入侍。而 上特召同副。使之参考。评批科券。
十三日。 命增脩 皇坛仪。
初 皇坛仪。只载 神皇事。及追享后。又 命兵判尚鲁,承旨尹光绍。设局增修。旋以专意编修。递付军衔。
二十七日。书成陪进。翌日复拜承旨。
五月十日。上疏陈情。觐韩山官衙。(寻以在外递)
六月。拜左副承旨。不赴递。
八月。又拜左副承旨。承 召入城谢 恩。
二十六日。入侍辨领相赵显命之被诬。
先是正言宋莹中。劾领相曾言 东宫横逸难制。语极危险。且论校理洪乐性虚引亲病递北评。为说无伦。而 上颇入其说。领相出城待 命。久无敦勉开释之 教。盖赵相心护善类。为一边所忌。机锋四布。故诸臣顾畏不敢救。是筵。因兵判赵载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3H 页
浩违牌事。发言端奏曰。领相所遭极危怖。一门方席藁陨蹙。臣切冤之。向来领相所陈 东宫气质以为横逸之气。若不可御。是言意气逸发。自不能御也。宋莹中疏以为横逸难制。是言志气横逸。人不可制也。字句变换之际。主客顿别。指意显殊。难制一句。直欲湛灭人可怕。横逸二字。元非不好题目。朱子外孙黄辂。是勉斋黄干之子也。朱子寄书黄干曰。小孙有横逸之气。将来却可望。领相之引用此句。不过老臣惓惓之忠。以 东宫横逸之气。有将来可望之喜。而劝得 圣上留意于辅养裁成之功耳。今乃变换其字句。为陷人坎阱。不料 圣明之世。有此憯毒手段。至于洪乐性。其亲年虽不老。有病不是异事。洪象汉傧使之行。老亲适幸无恙耳。人之疾病。不系老少。而今乃以其父之事。较挈而比议之。论一人而并及三世。实非 清朝笃厚之风。此等风习。 圣上所宜洞鉴而裁抑之也。 上曰然乎。予几见欺也。横逸之语。果是朱子语乎。对曰。见节要与黄直卿书矣。 上曰。承宣所陈皆是矣。予已知之。领相方在何处。对曰。闻方待 命于东门外矣。 上曰。此事关系东宫。予当使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3L 页
东宫即日召入。即起入良久还座。已而小宦纳一纸。乃 东宫手教领相书也。 上命承旨读之。笑曰。渠能如此。领相必即入矣。使承旨传宣偕入。莹中之谗。遂不得行。
九月。直中得病出。
时得痰头痛。症甚苦。不得仕进。 上将有御制。特 命牌招入侍。强病登筵。 上见其病状。 命先退多服蔘料。凡十二日而少减。因成贞疾。
十月三日。呈病递职南归。
冬寒将迫。呈递还乡。
十一月。拜右承旨。以病许递。
上问尹光绍之病近日如何。承旨具允明对曰。下乡后尚未快复云矣。 命递职。
庚午五月。寻医入城。
为就医药入城。得少效。
七月一日。拜左副承旨。
上问近日尹光绍何在。承旨赵明鼎曰。闻近为医药入城。病亦少减云矣。遂有除 命。不得已供职。
八月九日。 亲临明政殿。询问良役变通。
是日 上引诸臣问策。 询及左副尹光绍。对曰。
九月。直中得病出。
时得痰头痛。症甚苦。不得仕进。 上将有御制。特 命牌招入侍。强病登筵。 上见其病状。 命先退多服蔘料。凡十二日而少减。因成贞疾。
十月三日。呈病递职南归。
冬寒将迫。呈递还乡。
十一月。拜右承旨。以病许递。
上问尹光绍之病近日如何。承旨具允明对曰。下乡后尚未快复云矣。 命递职。
庚午五月。寻医入城。
为就医药入城。得少效。
七月一日。拜左副承旨。
上问近日尹光绍何在。承旨赵明鼎曰。闻近为医药入城。病亦少减云矣。遂有除 命。不得已供职。
八月九日。 亲临明政殿。询问良役变通。
是日 上引诸臣问策。 询及左副尹光绍。对曰。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4H 页
良役之弊。臣尝屡陈前席。而救弊之策。终未得成算。减疋之论。亦不得已也。今不敢更觅仰对。而变法是国家莫重之事。唯在审慎博询而处之也。盖尝以减疋之议。一诵筵中。而今当变法之际。户口钱布。人各献策其纷纭。心嫌之。遂对以无善策。是日议罢惠民署。上下皆疑贡人失利。奏曰。古人云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圣上方欲变通良役。而犹顾念一贡人之弊。将何以创行新制乎。 上曰。此言是矣。 命罢之。
九月三日。上疏陈情归乡。
五日。拜淮阳府使。(吏参赵荣国政)
十六日。 上幸温泉。赴行在谢 恩。
二十四日。 上返驾。秖送路左。
十月。上京呈状递职。
时 上命致祭于明斋先生墓。尹凤九者投疏诬辱。 上严斥。而朝臣无一人疏辨。斯文之诬如此。而适会此时。扬扬历辞。私义不安。三状递职。时伯氏以书状赴燕。送别南归。○冬。抄 御制编次人。 上曰。尹光绍可合此任。仍问在京与否。承旨对以在乡。
九月三日。上疏陈情归乡。
五日。拜淮阳府使。(吏参赵荣国政)
十六日。 上幸温泉。赴行在谢 恩。
二十四日。 上返驾。秖送路左。
十月。上京呈状递职。
时 上命致祭于明斋先生墓。尹凤九者投疏诬辱。 上严斥。而朝臣无一人疏辨。斯文之诬如此。而适会此时。扬扬历辞。私义不安。三状递职。时伯氏以书状赴燕。送别南归。○冬。抄 御制编次人。 上曰。尹光绍可合此任。仍问在京与否。承旨对以在乡。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4L 页
辛未二月二日。拜安东府使。(吏判李天辅政。)入城肃 命辞陛。
三月上任。(革弊政去横敛。正田政均良役。正风俗劝儒学。定为新例一卷。监司闵百祥题最目曰。文雅简约。谬敛尽涤。)
六月。拟大司成。
时新制通国子。则直拟吏议。故世称荣选。郑羽良,赵载浩一队深枳之。至是见拟。时辈益忌媢。(吏判李天辅政)
九月。行乡饮酒礼于校宫。(会者千有馀人)
壬申八月二十八日。丁生妣李夫人忧。
五月。闻病报归护。竟遭艰。○十一月。过葬于燕歧美豆村。○时 上见安东府使望。 下询惊惋曰。予久欲召之为大邑。递易而姑徐矣。今遭丧。可惜兄弟久蛰也。筵中屡称此兄弟可用。
癸酉三月。书籍事起。伯氏承旨公配海南。
赵,郑辈媢嫉已久。而壬申伯氏在玉堂时。又有疏轧逼。李相天辅三憾合势。必欲甘心。曾在壬寅伪勋。外氏有赠典书籍。削勋后拔去。忽复书一式。盖报倩人书籍。承谬旧籍而不察也。及是内从登科。以伪勋书籍得罪。郑揣摩意谓外孙亦必承用。送
三月上任。(革弊政去横敛。正田政均良役。正风俗劝儒学。定为新例一卷。监司闵百祥题最目曰。文雅简约。谬敛尽涤。)
六月。拟大司成。
时新制通国子。则直拟吏议。故世称荣选。郑羽良,赵载浩一队深枳之。至是见拟。时辈益忌媢。(吏判李天辅政)
九月。行乡饮酒礼于校宫。(会者千有馀人)
壬申八月二十八日。丁生妣李夫人忧。
五月。闻病报归护。竟遭艰。○十一月。过葬于燕歧美豆村。○时 上见安东府使望。 下询惊惋曰。予久欲召之为大邑。递易而姑徐矣。今遭丧。可惜兄弟久蛰也。筵中屡称此兄弟可用。
癸酉三月。书籍事起。伯氏承旨公配海南。
赵,郑辈媢嫉已久。而壬申伯氏在玉堂时。又有疏轧逼。李相天辅三憾合势。必欲甘心。曾在壬寅伪勋。外氏有赠典书籍。削勋后拔去。忽复书一式。盖报倩人书籍。承谬旧籍而不察也。及是内从登科。以伪勋书籍得罪。郑揣摩意谓外孙亦必承用。送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5H 页
载浩嗾李相。使其姻党徐好修为汉城官者。潜考籍。余以出系无书。得伯氏一籍。遂把作大案。嗾台臣泽徵发启。载浩登筵恫喝。将成狱。 上不听。只以不察为罪。伯氏被配。公议冤之。(以台启 胥干外。至月始赴配。)
甲戌七月。捲归乡庐。(时尼城旧居。有水土疾。移卜公州锦江上松湖。)
十月制阕。付忠佐卫副司直。
赵之弟载洪为三铨。拔承旨例望。洪兵判象汉责载洪于政院曰。尹某籍事。此非株连之罪。而停望银台。如此风习。非吉祥也。遂以家大人拟差五卫将。以自见公议。赵郑又嗾安𠍱论之。并及兵判。
乙亥二月。迁所后考妣墓于尼城无等谷。(一作舞童谷)
五月十九日。闻伯氏有拿 命。上京。二十七日。遭正观之诬。蒙 恩释。
二月。有湖南挂书之变。仍成大狱。时机大变。及是又有成衍之狱。有贼正观。弘锡之孙。居在天安路旁。有世分而以其为镜党也。绝不往来。以此甚含憾。及入狱。诬平日有怨者灵城君等五六人。余兄弟亦被引。时伯氏以籍事有台启被拿。余入城胥 命。即就狱面质。正观不识面。 上曰。谋逆何等事。乃不识面而为之耶。 命更鞠。以私憾自服。
甲戌七月。捲归乡庐。(时尼城旧居。有水土疾。移卜公州锦江上松湖。)
十月制阕。付忠佐卫副司直。
赵之弟载洪为三铨。拔承旨例望。洪兵判象汉责载洪于政院曰。尹某籍事。此非株连之罪。而停望银台。如此风习。非吉祥也。遂以家大人拟差五卫将。以自见公议。赵郑又嗾安𠍱论之。并及兵判。
乙亥二月。迁所后考妣墓于尼城无等谷。(一作舞童谷)
五月十九日。闻伯氏有拿 命。上京。二十七日。遭正观之诬。蒙 恩释。
二月。有湖南挂书之变。仍成大狱。时机大变。及是又有成衍之狱。有贼正观。弘锡之孙。居在天安路旁。有世分而以其为镜党也。绝不往来。以此甚含憾。及入狱。诬平日有怨者灵城君等五六人。余兄弟亦被引。时伯氏以籍事有台启被拿。余入城胥 命。即就狱面质。正观不识面。 上曰。谋逆何等事。乃不识面而为之耶。 命更鞠。以私憾自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5L 页
上慰谕曰。予素知汝。而既出狱招。不得不一问。因 命赐冠带而出。时伯氏未及来。念正观既诛。无与对卞。必被时辈把持。因乞及彼未诛。更与辨质。 上特命问。观又自服。伯氏亦免。(详见乙亥供辞)
六月十日。遭徐有良之诬。
时赵,郑之党大得志。嗾持平徐有良上书。搆诬憯毒。略曰。某对人谈性命之学。居乡有蹠蹻之行。薄有文辨。专事欺饰。坏人心陷世道。又曰。名出私铸。行身无状。交友贼䥃。路脉关通。请远窜。 东宫不从。时有傅荡辈六七人。会有良家。翚良口呼。载洪秉笔。诸人助之云。数日而书果出。时治送伯氏还配之行。南归。○后日 上语左相李天辅曰。徐有良非矣。何可驱人于此乎。尹光绍岂是私铸之人乎。天辅曰。台言则臣未知其实状。而其兄弟自是峻论人。 上曰。吾以儒臣任之。久未见其然矣。天辅曰。渠之地处。自是一边主人故然矣。天辅之挤陷如此。时辛壬峻论一队。皆置逆案。故载浩,天辅驱所不悦者。尽诬以峻论。自此尤为一边崎屹。
丙子二月。就理洗诬即归。
自徐有良之诬。 上临筵累称其冤曰。岂有私铸
六月十日。遭徐有良之诬。
时赵,郑之党大得志。嗾持平徐有良上书。搆诬憯毒。略曰。某对人谈性命之学。居乡有蹠蹻之行。薄有文辨。专事欺饰。坏人心陷世道。又曰。名出私铸。行身无状。交友贼䥃。路脉关通。请远窜。 东宫不从。时有傅荡辈六七人。会有良家。翚良口呼。载洪秉笔。诸人助之云。数日而书果出。时治送伯氏还配之行。南归。○后日 上语左相李天辅曰。徐有良非矣。何可驱人于此乎。尹光绍岂是私铸之人乎。天辅曰。台言则臣未知其实状。而其兄弟自是峻论人。 上曰。吾以儒臣任之。久未见其然矣。天辅曰。渠之地处。自是一边主人故然矣。天辅之挤陷如此。时辛壬峻论一队。皆置逆案。故载浩,天辅驱所不悦者。尽诬以峻论。自此尤为一边崎屹。
丙子二月。就理洗诬即归。
自徐有良之诬。 上临筵累称其冤曰。岂有私铸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6H 页
尹光绍哉。久任儒臣。予知其人矣。至是 下教曰。曾经近密之臣。不可置之黯昧。特为拿处。 圣意盖欲受供而洗其冤也。就理供。略曰。名入私铸。何等丑恶。而单句污蔑。莫可摸捉。亦何以泚舌辨理也。从古倾陷之场。多有丑诋。而三百年朝廷。未尝有如此题目。志士当之。必抉心久矣。尚今视息。此何人哉。台意既出湛族之计。至谓关通贼䥃。则又何所顾惜。不为直请按查。只作隐映冷语。以资丑辱乎。曾闻矣身从弟妇家。有名出钱狱之事。从弟黜其妻而已。岂台臣以此幻捏故相污人云云。判付曰。非徒其供已知。今何更问。其招中何不直请按查隐映冷语云云。果是矣。设令其从弟有是事。岂可贻累乎。徐有良无状矣。既知此人此等之目。全不近似。放送。○先是乙亥九月。 上问承旨俞汉萧曰。尹某何在。曰在乡云矣。 上曰。徐有良无状矣。何可以盗铸诬人。丙子正月。 上语左相申晚曰。此人欲用之如何。左相曰指谁也。 上曰。予见政目徐有良。而思其被论人也。左相曰。徐有良非矣。 上因此有拿命。物议皆谓尹必进用。徐被罪。李天辅,郑翚良辈。聚首谋所以沮遏者。显斥阴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6L 页
中。无不用极。天辅则筵中欲称引从叔副学公(东度)曰。尹某异于东度。偏峻不可用。郑则尤是嗾徐者。故密径宣力。卒免有良于罪。是后七年废枳。人皆谓郑有阴螫云。(是时李天辅,赵载浩,郑翚良秉国故也。)
壬午闰五月二十二日。 思悼世子丧出。入城参哭班而归。
六月二十日。遭李基敬之诬。窜珍岛。
时赵载浩赐死。而其客严弘福者同死。李基敬诬启以为尹某与弘福为戚属。营屋作邻。绸缪关通。请岛窜。 允之谪珍岛。七月到配。○基敬启禧门客也。启禧素以戕害此边为名。又挟憾而嗾之。弘福时寓邑底。而诬以作邻营屋。
八月七日。蒙放归家。十二月给牒。
既被谪。李判书益辅。于公座力言于领相洪凤汉曰。尹某之与载浩不协。通朝所知。而今乃为其所株连。天下宁有如此冤事。大臣宜一白也。领相遂筵白曰。载浩之欲杀尹某。臣亦知之。今载浩被罪。而延及尹某。公议称屈。 上曰。然则放送。十六日。发行还家。(在谪四十馀日)○时台臣又发赵甲彬之启。以缔结尹某为案。 上曰。赵自赵尹自尹。其宜单举
壬午闰五月二十二日。 思悼世子丧出。入城参哭班而归。
六月二十日。遭李基敬之诬。窜珍岛。
时赵载浩赐死。而其客严弘福者同死。李基敬诬启以为尹某与弘福为戚属。营屋作邻。绸缪关通。请岛窜。 允之谪珍岛。七月到配。○基敬启禧门客也。启禧素以戕害此边为名。又挟憾而嗾之。弘福时寓邑底。而诬以作邻营屋。
八月七日。蒙放归家。十二月给牒。
既被谪。李判书益辅。于公座力言于领相洪凤汉曰。尹某之与载浩不协。通朝所知。而今乃为其所株连。天下宁有如此冤事。大臣宜一白也。领相遂筵白曰。载浩之欲杀尹某。臣亦知之。今载浩被罪。而延及尹某。公议称屈。 上曰。然则放送。十六日。发行还家。(在谪四十馀日)○时台臣又发赵甲彬之启。以缔结尹某为案。 上曰。赵自赵尹自尹。其宜单举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7H 页
甲彬。何挽光绍。又曰。予为人君。岂不能救拔一光绍乎。促令停论。翌年春停启。
癸未二月。迁厝生妣李夫人。葬于公州儒城龙村。
六月。叙用付军衔。
八月二十三日。 特命拜工曹参议。
时李,郑,赵三憾已死。 上欲收用累示意。至是领相奏曰。臣于尹光绍事欲仰达。才开端。 上曰。予久有欲谕者。止之先进药。提调吏判阳泽捧药。进御后 教曰。予于尹光绍。欲用久矣。为时象尚今迟迟。尹光缵亦曾以都厅使之。诚可用人也。书籍事。予已察其无心。帐殿时有所谕。况兄虽在谪。而其弟无不可用者。故相李颐命。其兄得罪后至大拜。况尹光绍乎。予将放其兄用其弟。三相之意何如。领相曰。直放似如何。出陆为好。左相引亲嫌。右相金相福曰。书籍事以事理推之。于渠有所害而无所利。人情岂为自己有害之事乎。 上曰然矣。渠之纳供如此。族谱秘封又不书。故即为还配矣。领相曰。闻其外祖已有大宪赠职。伪赠不必荣矣。 上曰。如此则尤不出予所料。此兄弟予每思之。光绍则尤异于其兄矣。仍问方有何窠。阳泽曰。工
癸未二月。迁厝生妣李夫人。葬于公州儒城龙村。
六月。叙用付军衔。
八月二十三日。 特命拜工曹参议。
时李,郑,赵三憾已死。 上欲收用累示意。至是领相奏曰。臣于尹光绍事欲仰达。才开端。 上曰。予久有欲谕者。止之先进药。提调吏判阳泽捧药。进御后 教曰。予于尹光绍。欲用久矣。为时象尚今迟迟。尹光缵亦曾以都厅使之。诚可用人也。书籍事。予已察其无心。帐殿时有所谕。况兄虽在谪。而其弟无不可用者。故相李颐命。其兄得罪后至大拜。况尹光绍乎。予将放其兄用其弟。三相之意何如。领相曰。直放似如何。出陆为好。左相引亲嫌。右相金相福曰。书籍事以事理推之。于渠有所害而无所利。人情岂为自己有害之事乎。 上曰然矣。渠之纳供如此。族谱秘封又不书。故即为还配矣。领相曰。闻其外祖已有大宪赠职。伪赠不必荣矣。 上曰。如此则尤不出予所料。此兄弟予每思之。光绍则尤异于其兄矣。仍问方有何窠。阳泽曰。工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7L 页
议有阙。 上曰。今日政举行。因呼写传旨曰。顷年尹光缵事其无心。予已洞知。尹光绍往者所遭。可谓毛将焉傅。而于本事。予于光缵犹不疑。况光绍乎。大抵此人兄弟任之久矣。且矜本事。故一欲下教。而传教一下。众锋并起。则欲为两人。反又陷之。故泯默矣。及今不为。将使两人。何日见天日。思之及此。不耐恻然。岛配罪人尹光缵。 特为出陆。尹光绍令该曹无碍调用。书毕。领相曰。尹某既被收录。臣当尽陈之。其文学最长于流辈。亦有经术。臣每知 圣上欲用。而以其兄之故。尚未仰达。 上曰然矣。其兄窜配。其弟何碍。而今世异于古。使之有渐用之。此亦予为臣下苦心也。
九月初。发行入城。十一日。上疏辞职。 优批不许。
入城陈疏自劾。(疏见疏稿。) 批曰噫。任尔久矣。知尔熟矣。顷者诋尔。予已谅矣。今者甄复。既云晚矣。兄弟之间。若尔者古有。尔勿过辞。从速察职。○时承旨赵𪬵持辞疏将读。 上曰某来矣。为何语乎。读至臣父今年八十之语。 上曰。其父年已老矣。又至某也出陆某也除职之语。 上曰。情境果然。如见光景矣。又至下段不能先事照检之语。 上亟称
九月初。发行入城。十一日。上疏辞职。 优批不许。
入城陈疏自劾。(疏见疏稿。) 批曰噫。任尔久矣。知尔熟矣。顷者诋尔。予已谅矣。今者甄复。既云晚矣。兄弟之间。若尔者古有。尔勿过辞。从速察职。○时承旨赵𪬵持辞疏将读。 上曰某来矣。为何语乎。读至臣父今年八十之语。 上曰。其父年已老矣。又至某也出陆某也除职之语。 上曰。情境果然。如见光景矣。又至下段不能先事照检之语。 上亟称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8H 页
曰贤哉。其兄已出陆。今番赦则自可蒙放矣。 且教曰。初不提及人言与之较争。尤是矣。 仍命书批。
十三日谢 恩。参 诞日候班。随众入 侍景贤堂。
诸臣引见时。 上望见曰。尹光绍来矣。容貌衰矣。前日不如彼矣。及当升殿。座窄伏户外。 上望见谓领相曰。工议不升。必使开路上殿也。乃升殿。○后日徐有良陈亲病疏。 上曰。可想其病急矣。其被论之人今开路。而此人又若此。理不可掩。可不慎欤。尹光绍之今番无一言相较者。可贵矣。
二十日呈告。 命还给。
初度呈辞入启。 传曰。业已开释。往事勿说。处义虽是予意。非借名而牵复。此单给之。其令察职。
十一月一日。 上疏陈情还给。违 召罢职南归。
时有赦。伯氏承旨公蒙宥。持平李益普又发还配之启以为五式书籍。 上严责之。递其职。令京兆考籍。奏以书籍一式。 上曰。如是而谓之五式。无状矣。予已洞悉。仍递连启台臣。后停启。○辞单还给后。旋遭台启缩伏。停启后上疏(疏见疏稿)乞暇。见阻喉院。违牌例罢。盖谅其情势也。○十二月。叙付军
十三日谢 恩。参 诞日候班。随众入 侍景贤堂。
诸臣引见时。 上望见曰。尹光绍来矣。容貌衰矣。前日不如彼矣。及当升殿。座窄伏户外。 上望见谓领相曰。工议不升。必使开路上殿也。乃升殿。○后日徐有良陈亲病疏。 上曰。可想其病急矣。其被论之人今开路。而此人又若此。理不可掩。可不慎欤。尹光绍之今番无一言相较者。可贵矣。
二十日呈告。 命还给。
初度呈辞入启。 传曰。业已开释。往事勿说。处义虽是予意。非借名而牵复。此单给之。其令察职。
十一月一日。 上疏陈情还给。违 召罢职南归。
时有赦。伯氏承旨公蒙宥。持平李益普又发还配之启以为五式书籍。 上严责之。递其职。令京兆考籍。奏以书籍一式。 上曰。如是而谓之五式。无状矣。予已洞悉。仍递连启台臣。后停启。○辞单还给后。旋遭台启缩伏。停启后上疏(疏见疏稿)乞暇。见阻喉院。违牌例罢。盖谅其情势也。○十二月。叙付军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8L 页
衔。
甲申正月。入城参贺班。
二月五日。拜沃川郡守。谢 恩辞陛。
时辈崎屹不已。吏判金相哲拟差沃川。俾遂便养。且消外议。以邑弊即 命辞朝。引见。已张烛矣。 上曰进前。不相见久矣。昨秋入来。而众会不能语。今始见之矣。光绍对曰。臣不忠无状。罪累如山。而保全性命。得至今日者。秋毫罔非 圣恩也。一缕未绝。更侍香案之前。得聆 玉音。退死沟壑。亦可以瞑目矣。 上怆然曰。不必乃尔。予已知矣。勿复以往事介怀也。仍 教曰。欲见尔面。起坐。少顷旋伏。 上曰。人情无异。起而仰瞻可也。光绍感涕被面。不敢仰视。起伏曰。 圣教及此。惟有感涕。不知死所矣。 上曰。沃川之民付之。予忘之矣。对曰。敢不竭诚。以副 圣意。仍退。翌日 上语领相曰。昨夜予见酸心事。尹光绍引见。渠亦感涕。而予心酸矣。○乙酉秋。伯氏公叙用。又被论。 上教曰。此兄弟是可用之人。他日国有事。必用此人矣。
三月上任。(为治如安东时。革弊政去横敛。○境内有赵重峰墓。往谒之。坟土将颓。发丁修改。送奠需役粮。○邑有豪班联巨室。毒虐良民。攘吞民土。三十馀年。守令不敢问。乃按查之。一从文券而
甲申正月。入城参贺班。
二月五日。拜沃川郡守。谢 恩辞陛。
时辈崎屹不已。吏判金相哲拟差沃川。俾遂便养。且消外议。以邑弊即 命辞朝。引见。已张烛矣。 上曰进前。不相见久矣。昨秋入来。而众会不能语。今始见之矣。光绍对曰。臣不忠无状。罪累如山。而保全性命。得至今日者。秋毫罔非 圣恩也。一缕未绝。更侍香案之前。得聆 玉音。退死沟壑。亦可以瞑目矣。 上怆然曰。不必乃尔。予已知矣。勿复以往事介怀也。仍 教曰。欲见尔面。起坐。少顷旋伏。 上曰。人情无异。起而仰瞻可也。光绍感涕被面。不敢仰视。起伏曰。 圣教及此。惟有感涕。不知死所矣。 上曰。沃川之民付之。予忘之矣。对曰。敢不竭诚。以副 圣意。仍退。翌日 上语领相曰。昨夜予见酸心事。尹光绍引见。渠亦感涕。而予心酸矣。○乙酉秋。伯氏公叙用。又被论。 上教曰。此兄弟是可用之人。他日国有事。必用此人矣。
三月上任。(为治如安东时。革弊政去横敛。○境内有赵重峰墓。往谒之。坟土将颓。发丁修改。送奠需役粮。○邑有豪班联巨室。毒虐良民。攘吞民土。三十馀年。守令不敢问。乃按查之。一从文券而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9H 页
还其本主。凡二十馀石地。)
丙戌五月。瓜归乡庐。
是秋济州告饥。 上命近密中择送。以活岛民。 教曰。前承旨尹光绍。可畀此任。金相致仁尼之。
丁亥六月。除曹司卫将。七月。入城谢 恩。
先是赵曮兄弟。当路主论。与赵,郑合。自癸未前后主张枳塞。金相亦曮党也。赵兵判云逵掌西铨。拟卫将以示公议。官虽冗散。亦侍卫之班也。乃入谢就禁直。旧例卫将夜巡乘肩舆。余谓古人不以冥冥惰行。岂以禁中而乘肩舆乎。遂步行。前后屡入卫班。 上时已眼昏不辨。
八月十二日。以部将换卒事拿问。蒙分拣。
时 上将幸 明陵。临发。部将循谬例。换易漏卒。事觉。 命拿入卫将及部将。宣传官呼名以入。 上闻之惊曰。是谁也。承旨曰。前参议尹某也。 上曰。此人何时为此。想必侍卫。而予不识。甚矣眼昏也。因下问换卒。不是卫将事。是部将事。光绍对曰。臣既为一府长官。曹中事皆在所管。而不能照检。是臣罪也。 上曰。所对质直。然予固知部将袭谬也。 命给羽笠从驾。并赦部将。○后筵。 上曰。光
丙戌五月。瓜归乡庐。
是秋济州告饥。 上命近密中择送。以活岛民。 教曰。前承旨尹光绍。可畀此任。金相致仁尼之。
丁亥六月。除曹司卫将。七月。入城谢 恩。
先是赵曮兄弟。当路主论。与赵,郑合。自癸未前后主张枳塞。金相亦曮党也。赵兵判云逵掌西铨。拟卫将以示公议。官虽冗散。亦侍卫之班也。乃入谢就禁直。旧例卫将夜巡乘肩舆。余谓古人不以冥冥惰行。岂以禁中而乘肩舆乎。遂步行。前后屡入卫班。 上时已眼昏不辨。
八月十二日。以部将换卒事拿问。蒙分拣。
时 上将幸 明陵。临发。部将循谬例。换易漏卒。事觉。 命拿入卫将及部将。宣传官呼名以入。 上闻之惊曰。是谁也。承旨曰。前参议尹某也。 上曰。此人何时为此。想必侍卫。而予不识。甚矣眼昏也。因下问换卒。不是卫将事。是部将事。光绍对曰。臣既为一府长官。曹中事皆在所管。而不能照检。是臣罪也。 上曰。所对质直。然予固知部将袭谬也。 命给羽笠从驾。并赦部将。○后筵。 上曰。光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69L 页
绍为曹司卫将。是昔之判决事也。今则无枳碍之端矣。金相模糊为对。判书洪乐性曰。尹某年前已为参议及外任矣。 上曰然矣。因屡示欲用之意。时辈尤存猜媢之念矣。蹲滞有嫌。以亲病呈归。 上未察也。特授承旨。以下乡还寝。盖是时承旨不外授也。
戊子正月入城。遭致恭之诬即归。
圣寿益高。为参嵩班。趁岁入城。金相尚哲为言冬末。 上俯询尹光绍近安在。对以在乡。 上喟然显示叹惜之意云。时议以此为将复用。献纳致恭。亦曮党也。疏论出入城闉。踪迹诡秘。请投畀。语极危险。 上不听曰。向日予欲除承旨。以在外未果。又遭此矣。后日又 教曰。金致恭善于陷人。削职。
七月十七日。遭生考同枢公忧。九月。又哭伯氏承旨公。○十月。权窆于龙村。(将合葬。遇水患移厝。)
壬辰三月。还寓鲁城故乡之素谷。
六月。遭李弘稷之诬。就理原情。 特宥南归。
李本湖南微品。移居尼公之境。年前卜宅于族父大谏公三世先茔局内。又斲石为亭。甚害山理。族弟光縡诉道伯请毁其亭。得题使奴属撤之。弘稷
戊子正月入城。遭致恭之诬即归。
圣寿益高。为参嵩班。趁岁入城。金相尚哲为言冬末。 上俯询尹光绍近安在。对以在乡。 上喟然显示叹惜之意云。时议以此为将复用。献纳致恭。亦曮党也。疏论出入城闉。踪迹诡秘。请投畀。语极危险。 上不听曰。向日予欲除承旨。以在外未果。又遭此矣。后日又 教曰。金致恭善于陷人。削职。
七月十七日。遭生考同枢公忧。九月。又哭伯氏承旨公。○十月。权窆于龙村。(将合葬。遇水患移厝。)
壬辰三月。还寓鲁城故乡之素谷。
六月。遭李弘稷之诬。就理原情。 特宥南归。
李本湖南微品。移居尼公之境。年前卜宅于族父大谏公三世先茔局内。又斲石为亭。甚害山理。族弟光縡诉道伯请毁其亭。得题使奴属撤之。弘稷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0H 页
以为前讼后撤。皆出余指挥。衔怨次骨。及是得台职。陈疏以不忠不孝不悌。攘山役民诬之。语甚穷惨。疏入。适值次对。 上下询曰。予素知尹光绍为人。决无是理。筵臣有知其委折者陈之。金相致仁以下皆对以不知。执义申五清奏曰。臣家在湖中。闻年前弘稷侵犯尹某一家山地作亭舍。尹某令人毁撤之。弘稷含毒。必欲中伤云。今果出矣。 上曰。固意有如此事。弘稷罢职。因有 恩言。悯惜不已。大谏韩必寿启曰。此事果实则尹某当罪。虚则弘稷当罪。请两造对问。 上允之。翌日 教曰。两造有损国体。只问尹光绍以洗之。即就理原情。(见处坎录)判付曰。噫今日衰。心神亦索漠。莫知尹光绍之尚在世界。欲一问存。无思其事。闻其章然后。果知此人尚存。李弘稷条陈。关系非细。予虽不信。岂可置曾经近密之臣于黯昧之科乎。其欲问。薇垣长启。适于此时。对质弘稷。关系国体。故只命此人。何待其供。而今闻供辞。节节白脱。闻其供。若见其人。暮年自嗟特放。至于弘稷。则挟憾逞志。肆然跳踉。其所举措。节节骇悖。此正传所谓不与同中国者也。亟施刊版之典。永拔台望。因 教筵臣曰。予每欲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0L 页
用尹光绍。而时象浮嚣。徒伤其人。故咨且未果。弘稷辈唯恐此人复用。如是陷害。世道可骇。尹光绍才学。终不可弃也。
九月。付副司直。
先是己丑。 上问尹光绍近安在。领相洪凤汉对曰。闻方遭艰。 上惨然曰然乎。其人年已老矣。后又因言端。询其存没。免丧后。时辈猜媢。吏判潭枳送西。以阻收用之路。公议非之。至是有贺班。领相金相福奏曰。尹某免丧后。尚不付军衔。不得参贺仪甚矣。臣曾与作僚。其经学非凡流比。而如是沈滞可惜。请饬付军衔。 上曰。此人予知其可用。而每因时象未果。所奏见公心矣。左相金尚哲继奏曰。尹某经术。同朝所称。而亦尝编续五礼。今遵用矣。 上曰。不但五礼。又编 皇坛仪。有劳矣。右相李思观曰。尹某亦能善于治郡。沃川之治。民以为神明云矣。 上曰然乎。予知之久矣。仍 命付军职。
癸巳正月。入城参贺班。
圣寿登八十。有大贺。既付军衔。义分当进参。故不得已入城。宿患关格剧发。浃旬弥苦。不得归。
九月。付副司直。
先是己丑。 上问尹光绍近安在。领相洪凤汉对曰。闻方遭艰。 上惨然曰然乎。其人年已老矣。后又因言端。询其存没。免丧后。时辈猜媢。吏判潭枳送西。以阻收用之路。公议非之。至是有贺班。领相金相福奏曰。尹某免丧后。尚不付军衔。不得参贺仪甚矣。臣曾与作僚。其经学非凡流比。而如是沈滞可惜。请饬付军衔。 上曰。此人予知其可用。而每因时象未果。所奏见公心矣。左相金尚哲继奏曰。尹某经术。同朝所称。而亦尝编续五礼。今遵用矣。 上曰。不但五礼。又编 皇坛仪。有劳矣。右相李思观曰。尹某亦能善于治郡。沃川之治。民以为神明云矣。 上曰然乎。予知之久矣。仍 命付军职。
癸巳正月。入城参贺班。
圣寿登八十。有大贺。既付军衔。义分当进参。故不得已入城。宿患关格剧发。浃旬弥苦。不得归。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1H 页
二月。 特命调用。除敦宁府都正。
至是 上教曰。今日偶命披读 皇坛仪。见其编修之人尚在。此人终不可弃。令铨曹随窠调用。盖大臣筵白后。自上累问尹某何在。又数称大臣公心。朝中皆知且召用矣。适以赵荣顺事。朝廷大扰无暇。今始提教。后日吏参李重祜政。有是除。
三月十二日。上疏辞识。 许递。 特除兵曹参议。承命入侍于集庆堂。
时又发关格苦重。几一望。 恩命之下。不可寂然。病中陈疏。且陈无敦宁当递之义。(后闻当有敦宁) 批曰。今玆牵复。意非偶然。既无敦宁。许递。因 传曰。都正尹光绍既许递。真所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也。今适有窠。兵曹参议除授。牌招入侍。 恩旨郑重。不可以病为辞。扶曳入谢。登筵。 上曰。君臣复相见贵矣。年几何。对曰。六十六矣。 上曰老矣。予至八十。能复用矣。容貌须发何如。李右相思观奏曰。不甚衰白。似五十馀岁人。 上曰然乎。仍令仰瞻。起伏对曰。臣屏伏遐乡。不意今日复瞻 天颜。臣于丁亥。以卫将频得仰瞻。今七年之间。殊与昔时无异。不胜庆幸。 上曰。心如死灰何哉。因曰。
至是 上教曰。今日偶命披读 皇坛仪。见其编修之人尚在。此人终不可弃。令铨曹随窠调用。盖大臣筵白后。自上累问尹某何在。又数称大臣公心。朝中皆知且召用矣。适以赵荣顺事。朝廷大扰无暇。今始提教。后日吏参李重祜政。有是除。
三月十二日。上疏辞识。 许递。 特除兵曹参议。承命入侍于集庆堂。
时又发关格苦重。几一望。 恩命之下。不可寂然。病中陈疏。且陈无敦宁当递之义。(后闻当有敦宁) 批曰。今玆牵复。意非偶然。既无敦宁。许递。因 传曰。都正尹光绍既许递。真所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也。今适有窠。兵曹参议除授。牌招入侍。 恩旨郑重。不可以病为辞。扶曳入谢。登筵。 上曰。君臣复相见贵矣。年几何。对曰。六十六矣。 上曰老矣。予至八十。能复用矣。容貌须发何如。李右相思观奏曰。不甚衰白。似五十馀岁人。 上曰然乎。仍令仰瞻。起伏对曰。臣屏伏遐乡。不意今日复瞻 天颜。臣于丁亥。以卫将频得仰瞻。今七年之间。殊与昔时无异。不胜庆幸。 上曰。心如死灰何哉。因曰。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1L 页
声音异前。无乃衰乎。右相言有病。 上曰退休。
十二日。以试官参翰注召试。仍入侍于集庆堂。
上问承旨曰。兵议久不入直何故。对曰。闻病未差。 上特差召试试官曰。此则能为之否。即牌招。强病参试。入侍读试券才数句。 上方伏枕蹶然起。引领倾听曰。其声依然讲官时。予心如逢久别人。已而还卧曰。声音果不衰矣。试罢入直。
四月三日。 特授右承旨。未几引病递。付副司直。
谢 恩后登讲筵。 上问曰。承宣几年复入也。对曰。臣己巳。蒙 恩授承旨。今二十五年矣。 上曰。予享寿故能复用矣。 上讲大学。诸臣陈文义。 上曰。参赞官何不陈文义。对曰。臣虽荷湔拂登筵。已觉猥冒。何敢渎陈赘说。 上曰。老君亲讲欲闻之。勿辞。不得已略陈数语而止。○是后或以次对。或以该房。或以 特命。入侍八九次。皆逐队而已。仕二十四日。引病丐免。 上或虑有物议。问尹光绍何以引病。元右相仁孙曰。不但实病。壬辰遭论后初职。故虽感激 恩私。不敢不出。而今欲一伸廉义。别无他事矣。 上曰。然则许递。此后不必嫌矣。因 教曰。二十五年之后。复为承旨。凡百少无
十二日。以试官参翰注召试。仍入侍于集庆堂。
上问承旨曰。兵议久不入直何故。对曰。闻病未差。 上特差召试试官曰。此则能为之否。即牌招。强病参试。入侍读试券才数句。 上方伏枕蹶然起。引领倾听曰。其声依然讲官时。予心如逢久别人。已而还卧曰。声音果不衰矣。试罢入直。
四月三日。 特授右承旨。未几引病递。付副司直。
谢 恩后登讲筵。 上问曰。承宣几年复入也。对曰。臣己巳。蒙 恩授承旨。今二十五年矣。 上曰。予享寿故能复用矣。 上讲大学。诸臣陈文义。 上曰。参赞官何不陈文义。对曰。臣虽荷湔拂登筵。已觉猥冒。何敢渎陈赘说。 上曰。老君亲讲欲闻之。勿辞。不得已略陈数语而止。○是后或以次对。或以该房。或以 特命。入侍八九次。皆逐队而已。仕二十四日。引病丐免。 上或虑有物议。问尹光绍何以引病。元右相仁孙曰。不但实病。壬辰遭论后初职。故虽感激 恩私。不敢不出。而今欲一伸廉义。别无他事矣。 上曰。然则许递。此后不必嫌矣。因 教曰。二十五年之后。复为承旨。凡百少无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2H 页
所损。此人信可用。○一日 上因言端问承旨与尹东晰为几寸。对曰。东晰为十一寸族父也。后筵。 上语大臣曰。予向见可贵事。今俗偷薄。虽年老族叔。必称其族丈。未尝以族父族叔称之。昨闻尹光绍称尹东晰为族父。东晰年少而犹如此。甚贵矣。大臣曰。尹氏以敦睦闻于世矣。
六月。除理山府使。即日辞陛。八月上任。
五月。庙堂拟荐湾尹。已完剡。时厚谦以羽良之孙。挟母势用事。既与余有世憾。且欲任其私人。抵书大臣曰。堤防不严。大臣恐拂之徒伤人。改从其意。外言颇噂𠴲。左相语领相曰。尹某事徒致纷纭。当之者去亦有迹。甚难处。且方有病。白授西边一邑。俾屏迹服药似好。适理山有窠。领相筵白尹某才识可以镇边。请授理山。整理边务。 上曰好矣。其人亦不老矣。即令铨曹举行。牌招入侍。 上曰。予方欲更以承宣召之。大臣为言。为予一往。使予忘理山军民也。光绍对曰。猥膺边寄。敢不竭力。遂辞退。或言事同左迁。当引病免。答以何敢择官。七月。省墓鲁中。八月十六日上任。
十一月。应旨上疏陈邑弊。 圣批嘉纳。
六月。除理山府使。即日辞陛。八月上任。
五月。庙堂拟荐湾尹。已完剡。时厚谦以羽良之孙。挟母势用事。既与余有世憾。且欲任其私人。抵书大臣曰。堤防不严。大臣恐拂之徒伤人。改从其意。外言颇噂𠴲。左相语领相曰。尹某事徒致纷纭。当之者去亦有迹。甚难处。且方有病。白授西边一邑。俾屏迹服药似好。适理山有窠。领相筵白尹某才识可以镇边。请授理山。整理边务。 上曰好矣。其人亦不老矣。即令铨曹举行。牌招入侍。 上曰。予方欲更以承宣召之。大臣为言。为予一往。使予忘理山军民也。光绍对曰。猥膺边寄。敢不竭力。遂辞退。或言事同左迁。当引病免。答以何敢择官。七月。省墓鲁中。八月十六日上任。
十一月。应旨上疏陈邑弊。 圣批嘉纳。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2L 页
边邑之政。劝武列饬戎伍。整顽俗恤民隐四事为先务。而其大弊。如改军制涤虚逋等五六条。非自下措置者。牒报营门。要以上闻变通。道伯麟汉托以私义。不敢烦闻。使自陈疏。自念特然疏闻。亦似即当寝之。边民甚失望。今至日。 上特下纶音。求访民隐。俾守令陈疏以闻。本府革弊之议。势同弦矢。适逢斯会。遂上疏(见疏稿)论列。 上深加开纳。以荡涤虚欠一事。询于大臣。先下备忘。特减三千包。因曰。西北之民一也。不但理山。西北必多此弊。其令一并查问荡涤。以均朝家惠泽。翌日招曾经关西方伯阃任诸宰。询问兵制便否。仍 下批略曰。知尔熟矣。今览尔章。予有喜者二。已经风霜。恐或气衰。今者条陈。可见不衰。此一也。其所条陈。非一时臆度。皆有较量。非予料。此二也。其于荡涤事。昨夜既谕。此岂混谕。其他事问大臣诸臣。皆许施。嗟尔体予此意。善为区处。其中还谷移转事。勿拘常例。面议道臣。从便区处。呜呼。以予昏耄。莫知外任。将欲复召以承宣。览尔章知焉若此。他尚何说。虽然。今者此教。意在西北元元。宜体予心。勿以此解心。若有民弊。虽细必陈。使江边人民。莫知厦毡蔀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3H 页
屋霄壤焉。是后筵中褒嘉不已。中外益加猜。卒坏其事。
甲午正月。遭道伯诬状罢职。旋仍任。又遭台言就理。
麟汉为赵曮妇弟。相倚为权。素恶予。及陈疏后。曮辈尤忌嫉。与麟汉协谋倾之。麟汉诬状言仓谷一皆精实无耗欠。而府使虚张请减云云。江边列邑。又承营旨。并报以无耗缩。大臣不得已请罢职。已而北伯因 上教状闻。三水,甲山等邑。最多腐耗。请各减千馀石。 上许之。因教曰。此事既因尹光绍之疏。而今罪其人用其言。于北边王政甚不均矣。特令仍任。大谏尹得毅又发启请罢。 上命拿问。盖 圣意欲受供还任。均施减政。而忘边邑受代之例。明日见理山政望。惊问曰。理山何为出代。承旨白边邑面代之法。 上懊叹不已。
四月二日。就理原情 特宥。八月南归。
西土水冷冽。关格频发。三朔危苦。受代后留调一望。担曳作行数十日。始就理纳供。(供辞见处坎录)判付曰。以近密为边吏。其欲报效而然也。其虽勿施。亦何非也。分拣放送。○病源深重。留京调治。八月。始完苏南归。○是月。哭夫人韩氏。十月。葬于先茔。
甲午正月。遭道伯诬状罢职。旋仍任。又遭台言就理。
麟汉为赵曮妇弟。相倚为权。素恶予。及陈疏后。曮辈尤忌嫉。与麟汉协谋倾之。麟汉诬状言仓谷一皆精实无耗欠。而府使虚张请减云云。江边列邑。又承营旨。并报以无耗缩。大臣不得已请罢职。已而北伯因 上教状闻。三水,甲山等邑。最多腐耗。请各减千馀石。 上许之。因教曰。此事既因尹光绍之疏。而今罪其人用其言。于北边王政甚不均矣。特令仍任。大谏尹得毅又发启请罢。 上命拿问。盖 圣意欲受供还任。均施减政。而忘边邑受代之例。明日见理山政望。惊问曰。理山何为出代。承旨白边邑面代之法。 上懊叹不已。
四月二日。就理原情 特宥。八月南归。
西土水冷冽。关格频发。三朔危苦。受代后留调一望。担曳作行数十日。始就理纳供。(供辞见处坎录)判付曰。以近密为边吏。其欲报效而然也。其虽勿施。亦何非也。分拣放送。○病源深重。留京调治。八月。始完苏南归。○是月。哭夫人韩氏。十月。葬于先茔。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3L 页
乙未十月。迁窆生亲。葬于儒城旧兆。
十一月二十一日。 特除右承旨。赴 召。
病伏乡庐。 上一日与承旨赵载俊,玉堂俞汉敬。燕语旧臣事。忽问尹光绍有子乎。承旨对曰有之。 上曰。尹光绍予所好也。因呼写传旨曰。故承旨尹光绍。承旨曰。尹某尚生存矣。 上惊曰然乎。在何处。在尼城。 上曰。尹光缵作故乎。曰然矣。 上更呼传教曰。古人云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以予暮年昏耄。兴唯者古人。忽忆尹光绍。下问其子。岂特子也。光绍尚在云。为承宣者。予莫知存没。若此而臣何依君。不胜太息。其令铨曹。即为调用。令其君暮年复见焉。噫。此人有文学。故令予思焉。又教曰。承旨适有窠。何待铨曹。尹光绍为承旨。其令乘驲上来。○二十五日。 上问承旨曰。尹光缵有子乎。对曰。闻子死有孙矣。 上嗟惜之。命书传旨曰。暮年思古人。即予心。承旨尹光绍沉滞已久。故于今复用。噫。顷年兄弟事予。今只有其弟将见。况其兄曾于太学。以掌议初见。今作古人。予庸怆惜。若有子若孙。令铨曹悬注调用。示予暮年之意。
十二月二日。入城谢 恩。入侍于集庆堂。○夕。特授
十一月二十一日。 特除右承旨。赴 召。
病伏乡庐。 上一日与承旨赵载俊,玉堂俞汉敬。燕语旧臣事。忽问尹光绍有子乎。承旨对曰有之。 上曰。尹光绍予所好也。因呼写传旨曰。故承旨尹光绍。承旨曰。尹某尚生存矣。 上惊曰然乎。在何处。在尼城。 上曰。尹光缵作故乎。曰然矣。 上更呼传教曰。古人云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以予暮年昏耄。兴唯者古人。忽忆尹光绍。下问其子。岂特子也。光绍尚在云。为承宣者。予莫知存没。若此而臣何依君。不胜太息。其令铨曹。即为调用。令其君暮年复见焉。噫。此人有文学。故令予思焉。又教曰。承旨适有窠。何待铨曹。尹光绍为承旨。其令乘驲上来。○二十五日。 上问承旨曰。尹光缵有子乎。对曰。闻子死有孙矣。 上嗟惜之。命书传旨曰。暮年思古人。即予心。承旨尹光绍沉滞已久。故于今复用。噫。顷年兄弟事予。今只有其弟将见。况其兄曾于太学。以掌议初见。今作古人。予庸怆惜。若有子若孙。令铨曹悬注调用。示予暮年之意。
十二月二日。入城谢 恩。入侍于集庆堂。○夕。特授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4H 页
嘉善大夫兵曹参判。
谢 恩命。入侍进伏。 上曰。不相见几年矣。光绍对曰。西邑陛辞时入对。今三年矣。 上曰。予昏耄。谓已作故兴悼。闻筵臣言知尚在。思旧日文学之臣。有召矣。今年几何。对曰。年六十八矣。 上曰老矣。因问承旨李宅镇曰。容貌须发何如。承旨曰。不甚衰。未班白矣。 上曰然乎。予又思尔兄。有下教。知之否。对曰。已闻 圣教。恩及幽明。阖门感涕。无以为报。 上曰。闻有孙。何名而年几何。对曰。其名敬镇。而年尚幼矣。退出后。 上问承旨曰。亚卿有窠乎。对曰无之。时 东宫旁侍。语承旨曰。方有呈告骑堂。以此为对。时兵参洪乐仁初度受由故也。承旨以告。 上命在告骑堂许递。承旨尹光绍除授牌招。夕后复入谢。○是月 东宫代听。连有贺班。动驾及进宴进馔。以陪卫进参。
十二日。以试官进武试场。(勤政殿旧基。)三日。出榜诣 阙。
十八日。参本曹褒贬之座。
二十一日。参亲政。世孙代点。夜宣酝。
二十四日。以特进官。参昼讲于集庆堂。
上为东宫开讲筵。特命骑曹亚堂为特进官。入侍
谢 恩命。入侍进伏。 上曰。不相见几年矣。光绍对曰。西邑陛辞时入对。今三年矣。 上曰。予昏耄。谓已作故兴悼。闻筵臣言知尚在。思旧日文学之臣。有召矣。今年几何。对曰。年六十八矣。 上曰老矣。因问承旨李宅镇曰。容貌须发何如。承旨曰。不甚衰。未班白矣。 上曰然乎。予又思尔兄。有下教。知之否。对曰。已闻 圣教。恩及幽明。阖门感涕。无以为报。 上曰。闻有孙。何名而年几何。对曰。其名敬镇。而年尚幼矣。退出后。 上问承旨曰。亚卿有窠乎。对曰无之。时 东宫旁侍。语承旨曰。方有呈告骑堂。以此为对。时兵参洪乐仁初度受由故也。承旨以告。 上命在告骑堂许递。承旨尹光绍除授牌招。夕后复入谢。○是月 东宫代听。连有贺班。动驾及进宴进馔。以陪卫进参。
十二日。以试官进武试场。(勤政殿旧基。)三日。出榜诣 阙。
十八日。参本曹褒贬之座。
二十一日。参亲政。世孙代点。夜宣酝。
二十四日。以特进官。参昼讲于集庆堂。
上为东宫开讲筵。特命骑曹亚堂为特进官。入侍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4L 页
承旨韩光綮。领事金尚哲,知事赵重晦,玉堂李秉模,李得永。 东宫侍坐。 上诵大学经一章补亡章。以授 东宫。诸臣以次陈文义。 上曰。特进官何无所陈。予素知其有经术。故特令进参。使东宫有闻也。光绍对曰。臣虽蒙 圣上拂拭至此。何敢自同诸臣。渎进文义乎。 上曰。予知熟矣。无辞也。光绍不得已起伏对曰。一章文义。诸臣已悉之矣。俄者 圣教中非知之艰。唯行之艰。深得一篇宗旨。盖知与行。即学问之大端。格物致知。知之事也。诚正以下。行之事也。明明德。虽兼知行言。而实以行为重。故朱子释德字曰行道而有得于心。必带行字说者。以见非行则徒知。不足为明德之功也。伏闻 邸下睿学明悟。必于知一边有所得。而于明德实践之功。似未及着实下手。伏愿 邸下先从格物上。真知其理。又从修身上。实践其事。则知行俱到。诚明两至。明明德之极功可致矣。 上曰。所达甚好。东宫须体念焉。因 教曰。卿是旧讲官。今日命入。固有意矣。
是夜又 命入侍于集庆堂。讲大学疑义。(时入直)
诊筵 命同入。 东宫在傍。 上曰。今筵讲说犹
是夜又 命入侍于集庆堂。讲大学疑义。(时入直)
诊筵 命同入。 东宫在傍。 上曰。今筵讲说犹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5H 页
未尽。欲与领事及特进官更细论也。因段段发问。随领事后略略仰对。 上语次问曰。程子语不曰孔子之遗书而曰孔氏。抑有别义乎。领事曰。孔氏犹孔子也。似无别义。 上曰然乎。光绍曰。略有别义。昔有以此问于先正臣尹拯者。答曰。孔氏犹言孔门孔家。所包者广。盖此书非专出孔子。乃曾子述孔子之言。门人又记曾子之意。故以孔氏包之也。 上曰。果是矣。先正有是言乎。予初闻也。○后日领左相入侍。 上曰。尹光绍不衰矣。领相曰。聪明精力。不减中年矣。
丙申正月一日。以祭官进 徽宁殿朔享。仍参新正候班。
二十日。参 尊号贺班。
岁后即拟呈告焚黄。值 朝家庆礼不果。至是又以增广设科。禁呈辞。
二月十日。遭台论罢职。
时掖隶踰宫垣入。巡军觉之。在法内出者兵曹当之。外入者军门当之。献纳申大年论入直当郎见罢。○感寒疾十日弥苦。未即南归。
十七日。叙用付副司直。
丙申正月一日。以祭官进 徽宁殿朔享。仍参新正候班。
二十日。参 尊号贺班。
岁后即拟呈告焚黄。值 朝家庆礼不果。至是又以增广设科。禁呈辞。
二月十日。遭台论罢职。
时掖隶踰宫垣入。巡军觉之。在法内出者兵曹当之。外入者军门当之。献纳申大年论入直当郎见罢。○感寒疾十日弥苦。未即南归。
十七日。叙用付副司直。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5L 页
大臣请卿宰罢散叙用。不许。呈告留待。
三月五日寅时。 上升遐于集庆堂。哭临成服。
自月初 圣候日渐凘顿。至四日夜大渐。闻报入阙。平明哭临。留阙下六日。参朝晡哭。
十一日。 今上即位于崇政门。参贺班。
四月四日。南归。
公除前。宰臣不可归乡。故过公除即发行。
六月。遭洪檍之诬。窜灵岩。
大谏洪檍疏言尹某阴附厚谦。银台亚卿。扬扬冒出。祖述凶论。诋辱先正。无所不至。请投畀。值次对。 命檍入侍。教曰。尹某擢用事。 先王因承旨闻之。有 特除。非厚谦之言。此则予亦知之。左相金尚哲曰。年前理山外任。亦相臣金相福所奏也。升擢乃 先王思念旧臣而特命也。 上曰。凶论指近日议论耶。(其时有德师狱。)檍曰非也。乃斯文初分时。尹某(明斋)议论也。 上曰。诋辱先正。何事也。檍曰。闻某作一册子诋辱矣。 上曰。大臣见之乎。三相皆曰未闻。亦未见也。 上更问台臣。檍曰。臣亦未见。而传说如此矣。 上沈吟良久。 下教曰。台疏既曰诋辱先正。尹某远窜配灵岩。二十八日到配。馆于
三月五日寅时。 上升遐于集庆堂。哭临成服。
自月初 圣候日渐凘顿。至四日夜大渐。闻报入阙。平明哭临。留阙下六日。参朝晡哭。
十一日。 今上即位于崇政门。参贺班。
四月四日。南归。
公除前。宰臣不可归乡。故过公除即发行。
六月。遭洪檍之诬。窜灵岩。
大谏洪檍疏言尹某阴附厚谦。银台亚卿。扬扬冒出。祖述凶论。诋辱先正。无所不至。请投畀。值次对。 命檍入侍。教曰。尹某擢用事。 先王因承旨闻之。有 特除。非厚谦之言。此则予亦知之。左相金尚哲曰。年前理山外任。亦相臣金相福所奏也。升擢乃 先王思念旧臣而特命也。 上曰。凶论指近日议论耶。(其时有德师狱。)檍曰非也。乃斯文初分时。尹某(明斋)议论也。 上曰。诋辱先正。何事也。檍曰。闻某作一册子诋辱矣。 上曰。大臣见之乎。三相皆曰未闻。亦未见也。 上更问台臣。檍曰。臣亦未见。而传说如此矣。 上沈吟良久。 下教曰。台疏既曰诋辱先正。尹某远窜配灵岩。二十八日到配。馆于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6H 页
西门外静僻处。杜门谢客。迹不出户外。○册子者。甲午增修牛溪先生年谱补遗刊行。而其杂录条。编入怀相诬诋先正语三四条。因加辨论。彼中以此为诋辱云。○二十二日。被窜。二十五日。有斯文两世追夺之 命。
今上丁酉正月十五日。蒙 特宥。
冬。有赦不入。至是 特命放送。二月初返于鲁。
十二月给牒。
戊戌三月。入城参 国祥而归。六月叙用。(时辈以诋辱怀相。又枳军衔。)
庚子十月。 除同知敦宁府事。
先是 上临筵忽问尹光绍年几何。右相李徽之对以似过七十矣。五月。 上又问都承旨郑民始曰。尹光绍以何事见枳也。民始对曰。似以前事矣。八月。 上又问大臣曰。如尹光绍何为久不收用也。 先王每称尹光绍矣。领相金尚哲曰。臣曾与尹某为玉堂同僚。经学甚熟。如诵己言。臣常畏之矣。左相徐命善及右相俱对以年衰。示不可复用。 上曰。虽老不可弃置也。十月。吏判李福源政。授是职。
今上丁酉正月十五日。蒙 特宥。
冬。有赦不入。至是 特命放送。二月初返于鲁。
十二月给牒。
戊戌三月。入城参 国祥而归。六月叙用。(时辈以诋辱怀相。又枳军衔。)
庚子十月。 除同知敦宁府事。
先是 上临筵忽问尹光绍年几何。右相李徽之对以似过七十矣。五月。 上又问都承旨郑民始曰。尹光绍以何事见枳也。民始对曰。似以前事矣。八月。 上又问大臣曰。如尹光绍何为久不收用也。 先王每称尹光绍矣。领相金尚哲曰。臣曾与尹某为玉堂同僚。经学甚熟。如诵己言。臣常畏之矣。左相徐命善及右相俱对以年衰。示不可复用。 上曰。虽老不可弃置也。十月。吏判李福源政。授是职。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6L 页
十一月。上疏引私义辞职。见却政院。
疏中以斯文诬冤。义难从仕为辞。(见疏稿。)承旨徐有防与其同僚陈启。拗引疏章勿捧之令。退却元疏。而且曰某疏搀入丙申 处分事为说。极惊骇。捧入道臣重推。 传曰允。○盖自丙申斯文祸变后。朝中莫敢言。而是疏首及之。略曰。此两臣少讲道于林下。老不仕于朝廷。生则被 列朝之殊礼。没而为士林之宗慕。而身死百年之后。重罹泉壤之诬。私家之是非推上。斯文之幽冤久郁。臣窃伤之。时辈嫉恶。横加沮却。士论莫不愤惋。
辛丑正月。呈辞状。又见却巡营。(监司洪秉缵以重推引嫌还送。)
三月二十五日。发京行。
疏状皆退。职名虚縻。经年泯伏。分义不安。且引义之章。必欲一番入撤。发行入城。与数三亲知议疏事。先声自露。彼边睢盱。微闻狙击之说。而素患关格。行馀频发。未能及时陈章。
四月二十四日。遭李明济之诬。上及斯文。
时柳戆者主自中议论。嗾持平李明济。上疏请窜余。而槩曰丙申 处分。非但尹某背师。以其父子之语。犯 孝庙故也。尹光绍辞疏中有曰。重被泉
疏中以斯文诬冤。义难从仕为辞。(见疏稿。)承旨徐有防与其同僚陈启。拗引疏章勿捧之令。退却元疏。而且曰某疏搀入丙申 处分事为说。极惊骇。捧入道臣重推。 传曰允。○盖自丙申斯文祸变后。朝中莫敢言。而是疏首及之。略曰。此两臣少讲道于林下。老不仕于朝廷。生则被 列朝之殊礼。没而为士林之宗慕。而身死百年之后。重罹泉壤之诬。私家之是非推上。斯文之幽冤久郁。臣窃伤之。时辈嫉恶。横加沮却。士论莫不愤惋。
辛丑正月。呈辞状。又见却巡营。(监司洪秉缵以重推引嫌还送。)
三月二十五日。发京行。
疏状皆退。职名虚縻。经年泯伏。分义不安。且引义之章。必欲一番入撤。发行入城。与数三亲知议疏事。先声自露。彼边睢盱。微闻狙击之说。而素患关格。行馀频发。未能及时陈章。
四月二十四日。遭李明济之诬。上及斯文。
时柳戆者主自中议论。嗾持平李明济。上疏请窜余。而槩曰丙申 处分。非但尹某背师。以其父子之语。犯 孝庙故也。尹光绍辞疏中有曰。重被泉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7H 页
壤之诬。诬之为言。搆捏之谓也。其曰康王实在军前。曰句浅诈矣。延广狂矣。曰虚浮之君。崇奖太过等语。果非侵犯 先王者乎。其言之绝悖如此。朝廷处分。何等严重。而乃敢断之以诬之一字。在臣子之道。谓之冤则犹或可也。其可曰诬乎。且某募得多士。称以辨诬治疏。虽未登彻。遣辞无严。设计叵测云云。(昨冬。两湖儒生以卞诬入城。洛中挽送之。) 答曰。下款事别无事端。而到今抉摘。无有所当。若此不已。平地骇浪。秖归朋比之渐。所大惧者。仰累 先大王建极之治也。
五月十一日。陈辨疏仍辞职。不 许。
时关格浃月弥笃。台疏出后。亦未即对章。至是强疾草疏。大槩曰。师门新诬。去益危怖。一身罪名。尤切骇懔。略控哀吁。乞蒙威罚事呈政院。盖以八字辨诬关系重大。故徐有防辈在院。亦不敢退却入启。 批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调理行公。(疏见疏稿)○丙申后论及斯文。一初也疏入。皆为之隐忧。 批下。朝中以为前此四字。未尝用于亚卿之批。而既省其疏言。又申以优辞。 圣意之不忤。本事之蒙谅。居然可见于言外。衿绅动色交庆。 圣意固深
五月十一日。陈辨疏仍辞职。不 许。
时关格浃月弥笃。台疏出后。亦未即对章。至是强疾草疏。大槩曰。师门新诬。去益危怖。一身罪名。尤切骇懔。略控哀吁。乞蒙威罚事呈政院。盖以八字辨诬关系重大。故徐有防辈在院。亦不敢退却入启。 批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调理行公。(疏见疏稿)○丙申后论及斯文。一初也疏入。皆为之隐忧。 批下。朝中以为前此四字。未尝用于亚卿之批。而既省其疏言。又申以优辞。 圣意之不忤。本事之蒙谅。居然可见于言外。衿绅动色交庆。 圣意固深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7L 页
惶感。而吾党良可伤怜。○追因堂后闻 上览疏。屡称疏语是矣。文字亦好。又教曰。李明济八字。予欲一问。旋闻自内阁入览宋相别集。○盖八字诬辞。见宋相别集。谓许相穆诋宋语。而戆辈幻作诬斯文之案。欲售其旧习。对疏时未及详其出处。不得即地攻破。令人追恨。
七月七日。始南归。
疏中既以行寻乡路为辞。而所患沉淹。不能任行役。留调屡朔。至是归家。
癸卯正月十九日。发京行。二十八日谢 恩。
壬寅季冬。自 上有鲁西,明斋两先生复官之命。自念辛丑既以私义不出而归。今承 恩命。不可无叩谢之礼。待春开发行。入城出谢。○前冬。大臣白敦宁堂上多老病请变通。 命只递知事。又 命变通在外二品。既书入。只递他员。金领府言 圣意可见。
二月十九日。陈疏告归。仍辞职。优 批不许。
斯文复官后。右相金熤陈劄丑诬。彼边玉堂台谏连疏请还收。 上并不从。此边无一言告归。疏中附陈私义。略及党人丑正之状。又言 先大王五
七月七日。始南归。
疏中既以行寻乡路为辞。而所患沉淹。不能任行役。留调屡朔。至是归家。
癸卯正月十九日。发京行。二十八日谢 恩。
壬寅季冬。自 上有鲁西,明斋两先生复官之命。自念辛丑既以私义不出而归。今承 恩命。不可无叩谢之礼。待春开发行。入城出谢。○前冬。大臣白敦宁堂上多老病请变通。 命只递知事。又 命变通在外二品。既书入。只递他员。金领府言 圣意可见。
二月十九日。陈疏告归。仍辞职。优 批不许。
斯文复官后。右相金熤陈劄丑诬。彼边玉堂台谏连疏请还收。 上并不从。此边无一言告归。疏中附陈私义。略及党人丑正之状。又言 先大王五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8H 页
十年苦心。在于镇安斯文。嘉靖世道。丙申处分。不载宝鉴。临筵语到。必称先正。而此辈叫嚷无忌。负 先王建极之本意。坏 圣主继述之盛德云云。(疏见疏稿) 答曰。往事不宜更提。卿其勿辞行公。 批下翌日即南归。
三月。闻有金相熤诬疏。又遭徐配修之诬。
金相上对章。盛气蓬勃。诬辱斯文。比初疏有加。又斥疏中书谥号先正字为滥越。且言不载宝鉴。 圣意有在。必称先正。决无是教。直断以诬 肃庙诬 先朝欺 殿下三案。谓当严处。反赐温批云云。为说悖骇。搆捏罔测。 批曰。疏中引尹光绍疏语。为自引之端。向日处分。迹虽似异。意实无他。卿乃疑予于不当疑之地。予实惭赧云云。前此 上意虑复爵之后。彼中或疑尊尚宋相有异于前。筵中屡下尊尚无前后之殊等教。今金疏无此等语。而亦以此为答。其疏中本旨。初不提起。 圣意可以仰认矣。○盖是时宋相之孙德相以逆死。诸宋多窜流。老党举怀不安。故 上每存圣虑。要为镇定之道。致祭宋相。以不累先世之意为辞。而适与斯文复爵相值。故凡慰安一边之道。加意如此。○
三月。闻有金相熤诬疏。又遭徐配修之诬。
金相上对章。盛气蓬勃。诬辱斯文。比初疏有加。又斥疏中书谥号先正字为滥越。且言不载宝鉴。 圣意有在。必称先正。决无是教。直断以诬 肃庙诬 先朝欺 殿下三案。谓当严处。反赐温批云云。为说悖骇。搆捏罔测。 批曰。疏中引尹光绍疏语。为自引之端。向日处分。迹虽似异。意实无他。卿乃疑予于不当疑之地。予实惭赧云云。前此 上意虑复爵之后。彼中或疑尊尚宋相有异于前。筵中屡下尊尚无前后之殊等教。今金疏无此等语。而亦以此为答。其疏中本旨。初不提起。 圣意可以仰认矣。○盖是时宋相之孙德相以逆死。诸宋多窜流。老党举怀不安。故 上每存圣虑。要为镇定之道。致祭宋相。以不累先世之意为辞。而适与斯文复爵相值。故凡慰安一边之道。加意如此。○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8L 页
归后伏闻 筵教。曰今番予欲招见同敦宁。而外间必哓哓。故未果焉。亦右意也。○相疏后台臣权裕,徐配修相继陈疏。一袭其套。而徐则又请施屏裔之典。 答曰。尹光绍事目。今虽大于此之事。尚欲静而镇之者乎。(时申应显凶疏。欲网打一队。 上务镇之。)○是月。金熤谢西枢入侍。 上曰。何其为偏论也。金曰。臣虽无似。岂与尹某为偏论乎。臣所言正论也。尹某所言邪论也。未了。 上再言曰卿非矣。金不得毕辞而出云。
甲辰正月二十九日。递付司直。
时有升资宪而无实职者。 上命在外知敦宁许递。原任徐命善继言同敦宁尹某亦在乡。当并递。 上允之。是日政。付龙骧卫副司直。
五月。又遭尹得孚之诬。
壬寅冬。得孚以儒臣筵论斯文事丑诋。请还收 恩命。旋以他事被枳。前春。余疏论党人丑正之习。得孚今始入台。又称对辨肆诬。如金熤疏旨。谓当流窜。 上不赐批。又以佗罪窜得孚绝岛。○盖自乙亥后。老与荡党。欲杀不得。合力沮枳。而其初所把持书籍等事。渠辈亦知其不成说。皆舍之。专以
甲辰正月二十九日。递付司直。
时有升资宪而无实职者。 上命在外知敦宁许递。原任徐命善继言同敦宁尹某亦在乡。当并递。 上允之。是日政。付龙骧卫副司直。
五月。又遭尹得孚之诬。
壬寅冬。得孚以儒臣筵论斯文事丑诋。请还收 恩命。旋以他事被枳。前春。余疏论党人丑正之习。得孚今始入台。又称对辨肆诬。如金熤疏旨。谓当流窜。 上不赐批。又以佗罪窜得孚绝岛。○盖自乙亥后。老与荡党。欲杀不得。合力沮枳。而其初所把持书籍等事。渠辈亦知其不成说。皆舍之。专以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9H 页
峻论为目。故癸未之甄复。癸巳之收用。乙未之升擢。庚子之收录。皆不敢出一言论斥。只自下嚱进涂。磨牙而已。为少论者积畏于老。又不敢出力相救。及丙申。又添诋辱怀川之目。及是又以斯文事作一案。竞出而丑诋之。真暮年光华也。○六月都政。定基拟敦宁参奉。 上临政问谁也。吏判(赵时俊)对曰。先正尹某之孙也。 上曰然乎。乃点。罢出。徐有防语吏判曰。称先正。大监果峻论矣。吏判曰。吾曾承闻 先大王数称先正。台辈虽曰峻论。吾则奉承 先大王下教而已。徐无言。向来金熤,徐配修,尹得孚辈。以余疏中 先大王必称先正一语。谓之矫诬。今吏判一言立辨。更快人意。盖乙未冬。 除授贱臣时。问某与先正为几寸与否。其时吏判以都令入侍。书报于余故也。
丙午正月。以回榜承 召命。升嘉义资。二月十日发行。十四日入城。十八日肃拜入侍。
正月二十二日。左相洪乐性,判府事徐命善入侍。 上教及八九十人加资事。徐相使左相白回榜人事。左相曰。闻有大小科回榜人云矣。 上曰。大科谁也。洪曰。岭南前佐郎姜杭云矣。 上曰。小科
丙午正月。以回榜承 召命。升嘉义资。二月十日发行。十四日入城。十八日肃拜入侍。
正月二十二日。左相洪乐性,判府事徐命善入侍。 上教及八九十人加资事。徐相使左相白回榜人事。左相曰。闻有大小科回榜人云矣。 上曰。大科谁也。洪曰。岭南前佐郎姜杭云矣。 上曰。小科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79L 页
谁也。徐曰。前参判尹某也。 上曰。大小科回榜稀贵。其人筋力可强。则使之上来。回榜上来时。地方官给马助行。因升资事定式。翌日政。升嘉义。闻报发行。入城调息。肃拜后 命入侍。都承旨金尚集同入筵。 上曰。进前进前。 上曰。不相见久矣。是甲午间乎。对曰。乙未冬。以兵曹参判入侍。又屡参侍卫矣。 上曰然矣。颜貌不衰。殆胜于兵参时矣。光绍对曰。岂其然。凡百衰甚矣。 上曰。比都承旨。不甚衰白。异常异常。见其容貌。视听亦必不衰矣。都令曰。亲旧所传。视听比容貌。尤不衰矣。 上曰。似然矣。诚异常。何以致此。已而曰。此静养所得也。都令曰然矣。 上曰。精力如此。文字工夫。亦似留意矣。对曰。工夫何敢论。乡间闲寂。以书册消遣矣。 上曰。中间卿有所遭。不入朝廷。故致此久阔矣。仍问年今几何。对曰。七十九岁矣。资级为何。对曰。以嘉善。今番蒙 恩升嘉义。方入肃矣。 上沉吟自语曰。予意当为资宪。乃为嘉义矣。都令曰。臣所闻亦然。今为嘉义矣。 上曰。回榜时。使宰臣着儒巾服入阙。似妨事体何如。都令曰。与昨年微官末荫有异。儒巾入阙。果如何矣。 上曰。然矣。 上曰。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80H 页
何间欲归去乎。对曰。调息归乡。似在来初矣。 上曰先退。 命书传教曰。尹光绍八十之人。精力尚旺可贵。闻无实职。岂可使无职归乡。令该曹当品实职。口传拟入事分付。
十九日。 特旨升拜资宪大夫知敦宁府事。二十一日谢 恩。后五日肃拜灵寿阁。
姜杭病不上来。 上闻之教曰。大小科回榜稀贵。岂可无示意。知敦宁,知义禁有窠。尹光绍,姜杭。令该曹口传拟入。吏判金鲁镇政。知敦宁首拟。 下批。○是日即生进唱榜日也。 上以宰臣之儒服入阙终未安。不下回榜唱榜之教。诸议以为宜于是日仿回榜谢 恩之例。出谢新除。处义为是。遂入阙谢 恩。与一家生进三人同出。○正卿年过七十。例入耆社。故行肃拜礼于 灵寿阁。奉审 三朝御牒而归。
三月十日。陈疏告归。兼附引义之辞。
疏中引癸卯金熤诬语。略明谥号之书。实遵 成命先正之称。 先王有是教。引乙未两承宣为据。且斥金相以有谓无之诬。(见疏稿)疏入五日。 下批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行公。○翌日金相对章。又
十九日。 特旨升拜资宪大夫知敦宁府事。二十一日谢 恩。后五日肃拜灵寿阁。
姜杭病不上来。 上闻之教曰。大小科回榜稀贵。岂可无示意。知敦宁,知义禁有窠。尹光绍,姜杭。令该曹口传拟入。吏判金鲁镇政。知敦宁首拟。 下批。○是日即生进唱榜日也。 上以宰臣之儒服入阙终未安。不下回榜唱榜之教。诸议以为宜于是日仿回榜谢 恩之例。出谢新除。处义为是。遂入阙谢 恩。与一家生进三人同出。○正卿年过七十。例入耆社。故行肃拜礼于 灵寿阁。奉审 三朝御牒而归。
三月十日。陈疏告归。兼附引义之辞。
疏中引癸卯金熤诬语。略明谥号之书。实遵 成命先正之称。 先王有是教。引乙未两承宣为据。且斥金相以有谓无之诬。(见疏稿)疏入五日。 下批曰。省疏具悉。卿其勿辞行公。○翌日金相对章。又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第 480L 页
喷薄诬捏。有加于癸卯。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
素谷先生遗稿卷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