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杂著
杂著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2H 页
传事说
岁之乙丑阳月丙戌。得请于老亲。传内事于新妇柳氏。古人曰妇者家之所以盛衰也。妇之责其重矣。妇苟贤。克使家道盛。则宗族敬之。为后世子孙之法。苟不贤。卒致家道衰。则宗族侮之。为后世子孙之耻。为人妇之道。其亦可惧也。世之为人父母者。必采择法家之女而使子娶之。教之以义方。习之以家法。以至六年七年或十数年之久。见其晓通熟习。可以宜家然后。乃传之以内事。而顾吾不然。新妇之来未十数月。又年幼有重病。而不思所以教习药饵之方。猝以内事传之。此处之以败道也。待之以死道也。其视世之为人父母者。不亦近于非人情乎。然吾只居以来。势益穷家益贫。非但其奉养之节。皆不从心。又以身及子女等衣食。与夫百般内务。无不为老亲之劳。此宵午诛咎于心而不已者也。今见新妇入门。性行贤否。虽未易知。特幸其法家生长。庶可以服劳于老亲。复何必缓此传
岁之乙丑阳月丙戌。得请于老亲。传内事于新妇柳氏。古人曰妇者家之所以盛衰也。妇之责其重矣。妇苟贤。克使家道盛。则宗族敬之。为后世子孙之法。苟不贤。卒致家道衰。则宗族侮之。为后世子孙之耻。为人妇之道。其亦可惧也。世之为人父母者。必采择法家之女而使子娶之。教之以义方。习之以家法。以至六年七年或十数年之久。见其晓通熟习。可以宜家然后。乃传之以内事。而顾吾不然。新妇之来未十数月。又年幼有重病。而不思所以教习药饵之方。猝以内事传之。此处之以败道也。待之以死道也。其视世之为人父母者。不亦近于非人情乎。然吾只居以来。势益穷家益贫。非但其奉养之节。皆不从心。又以身及子女等衣食。与夫百般内务。无不为老亲之劳。此宵午诛咎于心而不已者也。今见新妇入门。性行贤否。虽未易知。特幸其法家生长。庶可以服劳于老亲。复何必缓此传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2L 页
事事乎。自今以后。家之所以盛衰。宗族所以敬侮。其惟在于新妇。惟新妇尽孝顺以养吾亲。节财用以保宗物。洁酒食以奉祭祀。静明智虑。远图妇业。毋为门族傍邻之侮。而得为后世子孙之法。至于吾之衣食厚薄美恶。自有料定。每于温凉寒暑之交。朝夕饥饱之间。当量宜守分。不敢踰越。尔不须用力。惟代尔姑未卒之职。而专诚于养吾病亲。以致吾之乐。则是养志我也。善述姑也。若徒以饮食衣服之美。为养乃舅。而不体察于其诚意所在。则人虽谓之孝。吾必谓之不孝也。嗟尔新妇。并惟戒之哉。呜呼。吾于世多见嚚妇有贼人之恩爱。悖人之家道。而切戒于心。断无再娶意。哀彼少女。益无依赖。故老亲怜而育之。其贻劳又不可以一二既。今新妇若能追体尔姑之遗意。以爱亲弟之道爱之。渠亦必以事亲兄之道事尔。以之相与和乐。同其饥寒。得缓吾老亲之劳念。则岂徒吾为感幸。泉下尔姑之灵。亦必感泣而致多福矣。噫。人之道莫过于仁。而仁之道莫先于推恕。则人之孤孑而长者。宜于孤孑。益致其意。而绝无其人焉。可见俗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3H 页
情渐偷薄也。惟吾新妇岂有是哉。但新妇病源极不轻浅。若不强食服药。徒役役于事为。则恐益致添。卒不能支堪。其万万寄意也。所以以慎病量力。终有戒于新妇云尔。
愿习说
我有我身。至重至贵。受之父母。命于天地。营营食色。无廉无耻。遑遑利名。无命无义。不有其身。惟欲之汨。我其监此。惕然自饬。洞洞属属。临深履薄。圣贤有训。曰诚曰修。敢以此语。为终身忧。已上晦斋先生元朝箴。又以数说系于其后。合而名之曰愿习。以赠稚子。孝于父母。忠于君上。兄弟友爱。朋友有信。择言而发。敬身而行。勤读圣书。勉进其学。诚笃于斯。是谓之人。但觅梨栗。终近禽兽。为人子者。可不戒哉。
书古今箴铭后。赠龙岭。(周镇小字)
此册中又有小学题辞。每日一读一诵。讲之于心。习之于身。至可至可。日后来谒时。当使诵之也。
葬礼不用地灰辨
华元葬宋文公。用蜃灰。圹底用炭末二三寸者。
愿习说
我有我身。至重至贵。受之父母。命于天地。营营食色。无廉无耻。遑遑利名。无命无义。不有其身。惟欲之汨。我其监此。惕然自饬。洞洞属属。临深履薄。圣贤有训。曰诚曰修。敢以此语。为终身忧。已上晦斋先生元朝箴。又以数说系于其后。合而名之曰愿习。以赠稚子。孝于父母。忠于君上。兄弟友爱。朋友有信。择言而发。敬身而行。勤读圣书。勉进其学。诚笃于斯。是谓之人。但觅梨栗。终近禽兽。为人子者。可不戒哉。
书古今箴铭后。赠龙岭。(周镇小字)
此册中又有小学题辞。每日一读一诵。讲之于心。习之于身。至可至可。日后来谒时。当使诵之也。
葬礼不用地灰辨
华元葬宋文公。用蜃灰。圹底用炭末二三寸者。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3L 页
当为御木根辟水气。丧礼备要曰今或不用。以今观之。此亦地术也。葬师又曰地灰隔地气故不用。盖地气正气也。无物不透。况葬书曰右耳受气。左耳受气。若云障气。将不用傍灰乎。此又必无之理。世皆不用。可胜惜哉。
丧礼备要曰。四墙灰广各八寸许。上灰约厚数三尺。则当入千斗。四墙灰广约七寸许。则入六百斗。此亦不计地灰也。其曰拌均者。拌和也。又曰拌均时。用水愈多愈好。丘仪曰以淡酒遍洒。五礼仪。煮糯米为汁而拌之。或云榆皮汁亦好。灰三分二者各一者。假令灰三斗。黄土细沙各一斗。盖土取其粘。沙取其坚。
数咎庵小叙
何谓数咎。由吾之性躁德薄。人无类从。只孤多病。事不从心。无以尽诚于事亲。徒然卧起。自数咎失。昔非不然。自今以后。势有所益甚者。遂以是大书于座右。使见者皆知吾有咎。而因以为时省自警之计也。丁卯小暑后一日。
孝悌堂讲案后小识
老废昏耄。百念都冷。今因斋舍时祭而来。虽不
丧礼备要曰。四墙灰广各八寸许。上灰约厚数三尺。则当入千斗。四墙灰广约七寸许。则入六百斗。此亦不计地灰也。其曰拌均者。拌和也。又曰拌均时。用水愈多愈好。丘仪曰以淡酒遍洒。五礼仪。煮糯米为汁而拌之。或云榆皮汁亦好。灰三分二者各一者。假令灰三斗。黄土细沙各一斗。盖土取其粘。沙取其坚。
数咎庵小叙
何谓数咎。由吾之性躁德薄。人无类从。只孤多病。事不从心。无以尽诚于事亲。徒然卧起。自数咎失。昔非不然。自今以后。势有所益甚者。遂以是大书于座右。使见者皆知吾有咎。而因以为时省自警之计也。丁卯小暑后一日。
孝悌堂讲案后小识
老废昏耄。百念都冷。今因斋舍时祭而来。虽不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4H 页
能参执事之末。然既馂礼毕后。少辈有请立朔讲节目。以兴起学规者。是意不可孤也。遂勉强自力以少酬焉。惟君辈能不有始无终。反使嘲我者肆其舌哉。学莫先于下学。下学亦莫切于小学。须先以小学。趁四月朔来讲。议定节目幸甚。
书与诸儿戒
横渠先生曰。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尝为子弟之事。病根不祛。随所居所接而长。噫。其所谓子弟之事。即何事。而当行之节目。又几许邪。年来吾虽思得其一二。而病不能躬行。何足为尔辈所法。愿尔辈无如尔父晚自数咎之无益也。早须讲究于子弟日用当行节目。一一躬行。馀力学文。则可不失为学次第而入于尧舜之道矣。右骄惰也凶狠也子弟事也三者。皆各有语默应对洒扫坐起步趍之可辨。语如何是骄惰凶狠。默如何是骄惰凶狠。应对洒扫之如何是骄惰凶狠。坐起步趍之如何是骄惰凶狠欤。且语默应对如何为子弟之事。洒扫步趍如何为子弟之事。而其
书与诸儿戒
横渠先生曰。今世学不讲。男女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益凶狠。只为未尝为子弟之事。病根不祛。随所居所接而长。噫。其所谓子弟之事。即何事。而当行之节目。又几许邪。年来吾虽思得其一二。而病不能躬行。何足为尔辈所法。愿尔辈无如尔父晚自数咎之无益也。早须讲究于子弟日用当行节目。一一躬行。馀力学文。则可不失为学次第而入于尧舜之道矣。右骄惰也凶狠也子弟事也三者。皆各有语默应对洒扫坐起步趍之可辨。语如何是骄惰凶狠。默如何是骄惰凶狠。应对洒扫之如何是骄惰凶狠。坐起步趍之如何是骄惰凶狠欤。且语默应对如何为子弟之事。洒扫步趍如何为子弟之事。而其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4L 页
所坏了是坏了何事。病根是所指何事。随所居接而长。亦如何之谓欤。以是体察于行事得失。及见闻善恶则必自有觉得而信得及者矣。千万望望。己巳温风甲申。
读朱子书节要李敬子问宋杰事
程子曰。兄弟之子。均是父母之孙。爱岂有差等。此盖人子当以父母之心为心之谓也。窃尝推之以为凡人之性情。莫非所受乎父母。兄之心即父母之心。弟之心亦父母之心。则其兄其弟。其形虽异。其心同是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行父母之心。其可有苦乐物我之别乎。人所爱己子之心。即父母爱己兄弟之心。以父母爱己兄弟之心。爱父母之诸孙。其忍有厚薄差等可乎。程子之教。可见一理之本然。而人或不免于物我厚薄。甚至于立视穷苦困阨而独享安乐。安于藏怒宿怨而时假外御者非他。形气之私偏胜。本然之理蔽塞。自陷于禽兽之归而未觉其愧。则其所猛省克祛之功。将于何处可致力耶。偶看节要。至李敬子问宋杰事。叹尚其不欺无隐之意。而窃疑其未尽透于天理之本然。妄言
读朱子书节要李敬子问宋杰事
程子曰。兄弟之子。均是父母之孙。爱岂有差等。此盖人子当以父母之心为心之谓也。窃尝推之以为凡人之性情。莫非所受乎父母。兄之心即父母之心。弟之心亦父母之心。则其兄其弟。其形虽异。其心同是父母之心。以父母之心。行父母之心。其可有苦乐物我之别乎。人所爱己子之心。即父母爱己兄弟之心。以父母爱己兄弟之心。爱父母之诸孙。其忍有厚薄差等可乎。程子之教。可见一理之本然。而人或不免于物我厚薄。甚至于立视穷苦困阨而独享安乐。安于藏怒宿怨而时假外御者非他。形气之私偏胜。本然之理蔽塞。自陷于禽兽之归而未觉其愧。则其所猛省克祛之功。将于何处可致力耶。偶看节要。至李敬子问宋杰事。叹尚其不欺无隐之意。而窃疑其未尽透于天理之本然。妄言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5H 页
至此。或望膝下少辈有以相勉也。
游伽倻山录
伽倻山为岭之南纪。山水之胜。寺观之盛。最有名称。久欲一游其中。丁丑春。适因事到龟潭郭君鲁瞻家。主人君告余曰。曾闻欲一看伽倻。今幸近到。得无意否。余曰诺。即与郭君天擎。强病躯策残鬣。半日而达海印寺。寔二月十七日也。此行岂但为看过奇胜。或望有先贤遗躅可寄意者。而僧无知面可与接谈。某台某峰。何堂何楼及古迹遗物。无由凭问。且自以病疲。不能上下散步以躬探得还。恨不自量力。妄意入来。徒得寻真之名而无其实也。厥翼晏起。携天擎扶上石台二十馀层。人所谓大寂光殿。殿宇壮丽。佛像奇伟。有非他寺佛宇之比。其后更上石台三十馀层。又有所谓大藏经阁。阁前后各十五间。间各四架。皆藏经板。其数盖不可筹。僧言此阁自古无乌鹊矢。可验其灵异。岂有是理哉。其下东南。又有十王殿。寂光之西。又有真常殿。殿之内佛之左右立。所谓金塔者。右三十三层。左二十八层。其数皆有所象云。其下又有解行
游伽倻山录
伽倻山为岭之南纪。山水之胜。寺观之盛。最有名称。久欲一游其中。丁丑春。适因事到龟潭郭君鲁瞻家。主人君告余曰。曾闻欲一看伽倻。今幸近到。得无意否。余曰诺。即与郭君天擎。强病躯策残鬣。半日而达海印寺。寔二月十七日也。此行岂但为看过奇胜。或望有先贤遗躅可寄意者。而僧无知面可与接谈。某台某峰。何堂何楼及古迹遗物。无由凭问。且自以病疲。不能上下散步以躬探得还。恨不自量力。妄意入来。徒得寻真之名而无其实也。厥翼晏起。携天擎扶上石台二十馀层。人所谓大寂光殿。殿宇壮丽。佛像奇伟。有非他寺佛宇之比。其后更上石台三十馀层。又有所谓大藏经阁。阁前后各十五间。间各四架。皆藏经板。其数盖不可筹。僧言此阁自古无乌鹊矢。可验其灵异。岂有是理哉。其下东南。又有十王殿。寂光之西。又有真常殿。殿之内佛之左右立。所谓金塔者。右三十三层。左二十八层。其数皆有所象云。其下又有解行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5L 页
台。中有佛像。色深黑。面多愁文。问其故。僧言此佛重修是寺劳。愁见于形观如此。故名愁佛。其亦诞怪也。其北壁末。有崔孤云画像。似若有閒态而反在佛像之下。是可笑也。西上一高台。即所谓学士台。而孤云手植松已枯。独其查在矣。余以为此行适值二月。天又雨。正合植松。乃命奴采四小松。植其傍。后之登此台者。其必曰措大特学学士之为。未知诸僧果护养得长否。自此北上数十步。又有观音庵。教释有玑者率徒讲学于其中云。乃策驴而入。僧宗悦者出见。是公山僧也。客地忽见。可惊喜。俄而所谓教释者始出谒见。其辞气可与言。乃与之坐。使讲诸小僧。其规模虽不如快善辈所为。而吾儒盖无此威仪久矣。彼盛此衰。亦可见也。乘暮还宿圆融。寮僧遇荣者纳古迹匮。其中有李提督遗笠。其制甚骇异。岂华制如此也。又有所谓志公遗钵。与今之僧器。少异而大同。其果为数千年前鍮物乎。其他文迹。又非一二编。而语多吊诡。有不足看也。僧言山之东。又有涵虚庵,退雪庵,极乐庵,知足庵,希朗庵,白莲庵。山之西。又有凤栖寺,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6H 页
西庵,弘济庵。皆可观。顾病眩脚软。又恐遇雨见滞。归意便促。终不能遍赏殊可恨。然天下事。不必圆满。亦可待后日更来耶。若其岩石之奇秀。水泉之澄寒。与夫洞壑之邃林薮之蔚。武陵桥,红流洞,落花潭,会仙岩,叠石台,吹笛峰。及石壁间人姓名所刻之多。则来路略绰看过。后日之来。或可记之。而终未见先贤遗躅在其间。意是中间。郑仁弘居于其洞下阁仕里。故当日君子人无往来者耶。见所谓寺迹册。当初卜寺基者。顺应,理正二僧。得衣钵于志公而来占者也。创此寺者。新罗哀庄王也。草草录归。以示在家弟儿计尔。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箴
读大学箴
读书如何。不可贪务。先以大学。作为间架。逐段熟读。致思详精。须令所究。了了分明。方可取次。改读后段。看第二段。还思前段。后段前段。文义续连。既通大意。又好熟看。却以他书。填补去读。体统既具。功用乃博。
斋居箴示学者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箴
读大学箴
读书如何。不可贪务。先以大学。作为间架。逐段熟读。致思详精。须令所究。了了分明。方可取次。改读后段。看第二段。还思前段。后段前段。文义续连。既通大意。又好熟看。却以他书。填补去读。体统既具。功用乃博。
斋居箴示学者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6L 页
晨起盥巾。就省父兄。拜揖怡柔。尽其诚敬。退而尸坐。凝精聚神。乃读所学。体察心身。及昏又定。还对明烛。齐庄看究。卧亦思绎。枕头中夜。梦魂且良。日日无怠。习与志长。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铭
广居庵铭
知其理一。所以为仁。古今万物。一时一身。知其分殊。所以为义。天地人物。有吾有尔。
孝悌堂铭
天降生民。曰义与仁。惟义与仁。即主乎身。为仁伊何。孝悌是已。胡为名堂。报祀以是。昔我先祖。教子义方。遗文垂训。置土名庄。戒以货利。勉以儒业。手书孝悌。申述家法。诸子聿遵。一心笃学。既谨而信。敢弛馀力。讲通五经。孰非显德。一家三庠。仲又荐逸。各有云仍。世次不一。有四有五。至六至七。合席立义。序首最长。仪礼如何。义起报飨。报飨主孝。孝大述继。爰立斯堂。扁以孝悌。孝悌之堂。先灵寔临。钦斯仰斯。孰不慄心。讲礼尽诚。祭仪昭明。保族宜家。乃安先灵。矧惟昔诏。曷异面命。戒利业儒。盖欲存性。有违是教。同堂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铭
广居庵铭
知其理一。所以为仁。古今万物。一时一身。知其分殊。所以为义。天地人物。有吾有尔。
孝悌堂铭
天降生民。曰义与仁。惟义与仁。即主乎身。为仁伊何。孝悌是已。胡为名堂。报祀以是。昔我先祖。教子义方。遗文垂训。置土名庄。戒以货利。勉以儒业。手书孝悌。申述家法。诸子聿遵。一心笃学。既谨而信。敢弛馀力。讲通五经。孰非显德。一家三庠。仲又荐逸。各有云仍。世次不一。有四有五。至六至七。合席立义。序首最长。仪礼如何。义起报飨。报飨主孝。孝大述继。爰立斯堂。扁以孝悌。孝悌之堂。先灵寔临。钦斯仰斯。孰不慄心。讲礼尽诚。祭仪昭明。保族宜家。乃安先灵。矧惟昔诏。曷异面命。戒利业儒。盖欲存性。有违是教。同堂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7H 页
别人。是以务本。保合天亲。嗟嗟诸宗。视扁思臧。有好犯争。毋或升堂。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祝文
清白祠参判李公奉安告文
山岳钟英。冰清玉白。争光日月。内外历职。死生忧国。一心忠赤。昭载国乘。罕觌方册。贪廉懦立。 恩褒累降。 天朝问策。流芳百亿。东国风雅。哀词数阕。播人耳目。手里一鞭。挂后画壁。岛民追泣。遗风在后。尚稽缛啜。莫不嗟惜。士林龂龂。几回年甲。舆诵愈切。爰谋建祠。规摸正合。柏溪洋溢。经始非今。措置在昔。先辈用力。神位既成。庙䫉有翼。百年今夕。灵若俨临。觌其仿佛。感慕深笃。
五代祖考妣别庙奉安告文(戊午)
最长之房。有难奉祀。礼中用权。遂成别庙。今以吉辰。奉迁神主。
五代祖妣墓安床石时告文(乙丑)
岁月滋久。茔域多坏。今以吉辰。将修阶砌。因安床石。于其上面。伏惟尊灵。勿惊勿震。
安床石后告文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祝文
清白祠参判李公奉安告文
山岳钟英。冰清玉白。争光日月。内外历职。死生忧国。一心忠赤。昭载国乘。罕觌方册。贪廉懦立。 恩褒累降。 天朝问策。流芳百亿。东国风雅。哀词数阕。播人耳目。手里一鞭。挂后画壁。岛民追泣。遗风在后。尚稽缛啜。莫不嗟惜。士林龂龂。几回年甲。舆诵愈切。爰谋建祠。规摸正合。柏溪洋溢。经始非今。措置在昔。先辈用力。神位既成。庙䫉有翼。百年今夕。灵若俨临。觌其仿佛。感慕深笃。
五代祖考妣别庙奉安告文(戊午)
最长之房。有难奉祀。礼中用权。遂成别庙。今以吉辰。奉迁神主。
五代祖妣墓安床石时告文(乙丑)
岁月滋久。茔域多坏。今以吉辰。将修阶砌。因安床石。于其上面。伏惟尊灵。勿惊勿震。
安床石后告文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7L 页
砌面端直。墓道有俨。俯伏瞻望。不胜兴感。
仲弟兴渐经痘后。告家庙文。(丁卯)
前年仲冬。扶母携弟。避痘奔逐。动费半岁。中间兴渐。慎中遘痘。疮烂證剧。见者危之。况此兄弟。岂忍弃离。母忧子危。子悯母忧。天理人情。最难得中。相顾煎泣。失措仓皇。门族起义。克殚心膂。姻戚并力。及时药饵。转危就安。莫非先祐。殇夭一戚。已矣其柰。兴渐昔疾。顷虽添苦。今幸半歇。团会列拜。先灵于此。亦必有喜。瞻望洋洋。不胜怆慕。
报本斋初成。告别庙文。(乙亥)
昔由财力不逮。堂宇不备。每当有事。仪文多阙。今始众族合力。斋舍粗成。时当仲秋。又将有事。敢请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显五代祖妣某封某氏神主。出就斋堂。恭伸奠献。
始用助祭田谷物时。告家庙文。(壬午十月朔朝)
兴远自乙丑。与诸弟相议立约。为置助祭田。收藏如干谷物。今因岁歉。诸房窘窒。礼义不生。玆以今秋为始。出所藏物。以为墓祭忌祭之用。
传家孙湜时。告家庙文。(辛丑正朝)
仲弟兴渐经痘后。告家庙文。(丁卯)
前年仲冬。扶母携弟。避痘奔逐。动费半岁。中间兴渐。慎中遘痘。疮烂證剧。见者危之。况此兄弟。岂忍弃离。母忧子危。子悯母忧。天理人情。最难得中。相顾煎泣。失措仓皇。门族起义。克殚心膂。姻戚并力。及时药饵。转危就安。莫非先祐。殇夭一戚。已矣其柰。兴渐昔疾。顷虽添苦。今幸半歇。团会列拜。先灵于此。亦必有喜。瞻望洋洋。不胜怆慕。
报本斋初成。告别庙文。(乙亥)
昔由财力不逮。堂宇不备。每当有事。仪文多阙。今始众族合力。斋舍粗成。时当仲秋。又将有事。敢请显五代祖考某官府君,显五代祖妣某封某氏神主。出就斋堂。恭伸奠献。
始用助祭田谷物时。告家庙文。(壬午十月朔朝)
兴远自乙丑。与诸弟相议立约。为置助祭田。收藏如干谷物。今因岁歉。诸房窘窒。礼义不生。玆以今秋为始。出所藏物。以为墓祭忌祭之用。
传家孙湜时。告家庙文。(辛丑正朝)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8H 页
兴远自幼失学。至愚不肖。蒙被先世遗德。获祗祀事。四十七年。岁时战兢。罔敢怠忽。至于今玆。行年七十有七。病衰倍百。筋骸弛废。顷蒙 圣恩。未能供职。分义惶慄。所有家政。当传子孙。而嗣子既亡。𧂀孤孙湜。次当承绪。今年二十。曾尝入学。骨相志意。或望有进。玆已定议。属之奉祀。使二三从子。相与扶而佐之。以有异时成就。伏惟祖考。拥佑顾歆。永永无斁。兴远不胜大愿。兴远之衰质。犹当黾勉。提总大纲。不使荒顿。以辱先训。伏惟祖考。实鉴临之。
河阳金氏别庙奉安告文(代金生▣▣作)
礼固当祧。又已改题。因安本庙。典礼久违。长房有故。不得奉祭。次长义起。乃成别庙。玆以吉辰。迁主新宇。又以次长。改题奉祀。是有分限。不胜感慕。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祭文
祭外舅节度孙公文
呜呼。惟公之生。气宽且良。孝睦于家。行著于乡。孙吴之才。刘岳之志。一代金班。无敢伦比。才分虎符。遽吟鵩赋。凶祸叠至。奄忽风树。痛极季路。
河阳金氏别庙奉安告文(代金生▣▣作)
礼固当祧。又已改题。因安本庙。典礼久违。长房有故。不得奉祭。次长义起。乃成别庙。玆以吉辰。迁主新宇。又以次长。改题奉祀。是有分限。不胜感慕。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祭文
祭外舅节度孙公文
呜呼。惟公之生。气宽且良。孝睦于家。行著于乡。孙吴之才。刘岳之志。一代金班。无敢伦比。才分虎符。遽吟鵩赋。凶祸叠至。奄忽风树。痛极季路。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8L 页
悲深黔娄。十载家食。人为公惜。升沉有数。公不少恤。俄除海府。又莅云县。遭时不幸。四起寇乱。远迩绎骚。列郡离叛。公独奋然。誓心挺身。师期敢缓。且启 天门。遂募属邑。三千其兵。阵体红衣。号令严明。以遏贼路。因谋出征。主镇失期。虽未交锋。西捣南挡。都赖公功。声闻 九重。宠眷殊轸。乃升水阃。乃降追典。恩及九原。荣耀一世。及其瓜熟。中途被 召。内侍几月。西藩又守。不意狂酷。出按旧府。百般萋斐。罔极构捏。天鉴孔昭。至冤斯㬥。至蒙 召对。 圣勉颇极。咫尺 天颜。诚感自激。身虽有病。坐调末由。忠愤登道。无敢少留。暑月长程。几日驱驰。人虽云荣。公实难支。税驾江津。受伤多端。别痾乘之。医穷技殚。呜呼夫公。而止于斯。中外殿殿。忠义咸悲。粤在辛丑。余赘公门。爱我眷眷。何曾少谖。第有所縻。久食西云。十年数次。虽或奉谒。即逢即别。岂尽衷曲。惟昔莱营。再进从容。舅甥一席。情意遂通。不久复散。慕庸徒挚。岁月几何。忽焉辛亥。公适南下。遽又西行。历临僻寓。一宵论情。别后相传。惟尺书耳。手尝图卦。且誊圣语。而付归便。公其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9H 页
视未。向公为牧。手札见寄。兼投心经。勉我研穷。恋极辞笃。情逾寻常。最后有言。教子之道。又云临发。更有的报。斯报斯待。讣音旋至。失声长号。涕泗交落。何意前书。终作永诀。至使二孤。戴星千里。出没返榇。路人亦泪。呜呼已矣。公胡至此。一方阃钺。岂为公荣。六旬末寿。岂为公命。位不称德。寿且不永。 圣上闻之。降音伤恸。至曰其子。服阕即用。幽明今日。 宠锡甚盛。于时湖伯。亦有识士。上体 圣旨。下念旧谊。匍匐义深。始终是惠。噫公先垄。在于东城。茔域依旧。松楸苍苍。馀兆云吉。公亦有聆。素帆归来。于玆焉停。因营大葬。仪礼勿失。惟所未安。朝祖遂阙。想于地下。茹憾含涕。势出不已。孰敢容喙。嗟嗟昼哭。泪悬泉兮。哀哀血泣。环号天兮。公乎公乎。舍安适兮。惝恍入眼。倏无觌兮。昔我鸣雁。饮公堂兮。今拜以哭。献单觞兮。以情以义。两怛伤兮。灵惟不昧。尚克鉴余之衷肠兮。呜呼痛哉。
祭郭圣瑞(珽)文
呜呼。念昔丁酉之春正月。我先人为伯氏女。开甥馆于家。时公年十八。而我少于公五年。敬之
祭郭圣瑞(珽)文
呜呼。念昔丁酉之春正月。我先人为伯氏女。开甥馆于家。时公年十八。而我少于公五年。敬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199L 页
如事兄。公亦以弟畜我。规勉教责。忧忧喜喜。殆三十年如一日。但缘所居稍间。中间欣戚。不能躬相吊庆。此则或疾病坐之也。及闻公不胜女挐之悲。荣卫大损。思欲策驴南下。握手相慰。而不能易得。犹以公所受之气。刚厚异众。有所恃而无恐。孰谓德门之凶祸。乃遽至此哉。半生从游之好。今而已矣。硬果之志。朴素之姿。周恤之义。睦姻之行。今不可得以复睹矣。呜呼痛哉。昔我来斯。公笑而迎。今我来斯。奄隔幽明。俯仰顾眄。满目悽凉。病姊号呼。最所悼伤。惟有五男。次第继述。百年旧业。可保无觖。天意在此。慰公无他。然余所望。此外有加。诸孤向学。公须冥佑。忘小喻大。得师择友。父由子显。子赖父扬。他日公门。视古等荣。惟公于吾之言。以为可耶。其不可耶。我问而公不之答。是地下人间无相通之理者耶。一杯长恸。青山欲裂。呜呼痛哉。
祭姑夫李公(柱嵩)文
呜呼。兴源庸陋辞拙。若公天资之高。学识之博。何能尽知而能言。惟公命运终是奇穷。中年扣盆至再。晚年丧明非一。而有孙男女俱未嫁娶。
祭姑夫李公(柱嵩)文
呜呼。兴源庸陋辞拙。若公天资之高。学识之博。何能尽知而能言。惟公命运终是奇穷。中年扣盆至再。晚年丧明非一。而有孙男女俱未嫁娶。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0H 页
公又奄忽厌世。失其所依。奔走糊口。祠庙几筵。香火无主。公于此必不能瞑目。路人且为之泪。况兴源当何以为心哉。顾以年来家力板荡。无以为之。出义气。谋所以周穷扶危。噫曾谓相期之意。如是而止耶。呜呼。昔时兴源年甫十一。家庭有故。久失教学。公乃悯之。收授史略。严督课程。爱之子若。自以庸钝。虽无所成。其恩则大而何敢忘。年来身疾转转频谻。情理当为一切休却。初闻病报。既未进诊。及承凶音。又未即奔。晚后一哭。岂近人情。种种哀恨。久益莫穷。昔我来斯。命近枕席。今我来斯。总成陈迹。山川依旧。人事非昔。一杯酹哭。灵应来假。
祭曹仲吉文
呜呼。友者友其德也。故孔子曰。士有争友则身不陷于不义。兴源从公游。恒以是相期。盖二十年有馀。则有失宜相力争。有言宜相无隐。而吾不能力争于公。吾固负公。公不能无隐于吾。亦公之外我。虽然既自不能。又何尤公。呜呼。死生命也。脩短数也。命与数在天。则源也虽愚。犹知天无柰何矣。何须哭公之不得寿乎。特其不能
祭曹仲吉文
呜呼。友者友其德也。故孔子曰。士有争友则身不陷于不义。兴源从公游。恒以是相期。盖二十年有馀。则有失宜相力争。有言宜相无隐。而吾不能力争于公。吾固负公。公不能无隐于吾。亦公之外我。虽然既自不能。又何尤公。呜呼。死生命也。脩短数也。命与数在天。则源也虽愚。犹知天无柰何矣。何须哭公之不得寿乎。特其不能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0L 页
尽友道于前。无以理公冤于后为深恸。强病策驴。一声哭酹。公其知耶不知耶。呜呼。
祭佥知郑公(烨)文
呜呼惟公。法家美姿。贤祖能孙。质直而好义。志确而识尊。言论风旨。士友之所推重。修身制行。乡邦之所咸敬。处家谨严。本之孝悌。祭祀以时。著存如礼。矧尔骨气。特立不群。言信行敏。好古慕贤。山外纷嚣。耳边飘风。竟老烟霞。天降齿荣。岂意微呻。遽促复霤。讣音忽惊。公止于斯。呜呼。粤自乙卯春。得通家从游。深知公融怡之实居室之善。欲学而未能。景仰之不已。公之女为吾四弟嫂者入门。有贤妇人行。婉柔聪慧。为宗族之敬。竭力忠养。为老亲之悦。于是益信公孝道之传。而感叹之倍百也。嗟乎哀哉。人事一变。公不欲更入吾地。远也亦抱病杜伏。积岁阻拜。及今永归之日。而又无以筋力为礼。谨以鸡酒。痛哭送奠。物虽不腆。属意则深。灵其鉴之。
祭郭德夫文
呜呼。德夫而止于斯耶。惟君所禀天资志气。多从渭阳氏来。不欲以俗儒自安。必以古人为期。
祭佥知郑公(烨)文
呜呼惟公。法家美姿。贤祖能孙。质直而好义。志确而识尊。言论风旨。士友之所推重。修身制行。乡邦之所咸敬。处家谨严。本之孝悌。祭祀以时。著存如礼。矧尔骨气。特立不群。言信行敏。好古慕贤。山外纷嚣。耳边飘风。竟老烟霞。天降齿荣。岂意微呻。遽促复霤。讣音忽惊。公止于斯。呜呼。粤自乙卯春。得通家从游。深知公融怡之实居室之善。欲学而未能。景仰之不已。公之女为吾四弟嫂者入门。有贤妇人行。婉柔聪慧。为宗族之敬。竭力忠养。为老亲之悦。于是益信公孝道之传。而感叹之倍百也。嗟乎哀哉。人事一变。公不欲更入吾地。远也亦抱病杜伏。积岁阻拜。及今永归之日。而又无以筋力为礼。谨以鸡酒。痛哭送奠。物虽不腆。属意则深。灵其鉴之。
祭郭德夫文
呜呼。德夫而止于斯耶。惟君所禀天资志气。多从渭阳氏来。不欲以俗儒自安。必以古人为期。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1H 页
博学群书。孜孜强记。而于约礼处用功。往往未深。相对以是为勉。君辄虚受如流。远大可期。岂意曾未闻病报。遽承凶音耶。大声长恸。心焉如失。呜呼。自吾老病癈瞽。少辈之志不同者。不喜从游。区区所欲言虽多。未敢开口。惟君来则必随我同寝。达夜讲论。闻吾所说或及义理微妙处。则辄起坐曰。此若细记成书。于后为益必多。恨不得朝夕相从。此固出于爱之过。而亦见其志尚之不凡也。今焉已矣。更谁与开喙者欤。呜呼痛哉。吾以五十九而哭子。君之大人亦以五十九而葬君。君得年又与吾儿巧相似。人间之痛冤。泉台之饮恨。盖无异同矣。言念及此。五内欲裂。悲夫悲夫。君之子今年十七。天赋学识。恰有乃父气味。闻遭丧以来。欲自尽于礼。君所未就之学。可以继述于他日。将收拾君与吾往复数纸书送付之。俾知所尝相期之意也。痛矣痛矣。闻君入地在再明。从子宇也告往相诀。临发呼数行文。炙一首鸡。分付代奠而读之。物虽薄。寄意则深。惟君之灵。其宜来假。
祭李大山文
祭李大山文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1L 页
年月日干支。月城崔兴远敬祭于大山李先生之灵。呜呼。公以清秀之资。早被锦湖之教。而上绍陶山法门。研几积力。道善德备。余以粪土之质。幼失章句之学。而晚始得私淑诸人。知行不熟。终没成就。噫。公实君子。士友宗师。余是庸陋。众人所弃。公胡取我而择交。我幸得公而粗晓。喜闻思齐。切磋琢磨。或问寡而虚受。或忠告而无隐。顷于公承 恩命之日。商量进退之义。我诵困二之爻。窃勉益究其精。如是往复从事者。底今四十年如一日。公为七十一岁老。我是七十七岁翁。人称两老知己。殆若远近一口。岂意今日公先奄忽。俾此翁独伥伥长号而如不及死也。呜呼。十年萧寺之约。谓必有可践之日。自今其已矣。孑然靡托。教诏无仰。惟有未殁之前。读公之书。勉公之言。庶几寡过而终。则粗报公启手足而犹记我不忘之意也欤。呜呼。我病衰不文。何以状公之德而尽其区区之意。惟公不昧之灵。宜有以鉴此衷曲。痛哉痛哉。
又祭李大山文
呜呼。皋比久虚。警咳莫接。恫均殄瘁。悲切丧质。
又祭李大山文
呜呼。皋比久虚。警咳莫接。恫均殄瘁。悲切丧质。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2H 页
祥祭将毕。终阙一哭。遗集云成。尚稽一读。悠悠宇宙。老怀孰托。惟先生其鉴余之衷而歆余之爵。哀哉痛哉。
祭族大父(寿甲)文
呜呼。自公之殁。日月几何。人心世道。去益险谲。西山之麓。是公先人之藏。而省扫四十年。保无他虞。不意近者。为人所搆捏。簧舌巧鼓。蜮弩潜射。则人孰无亲。胡宁忍此。诸孤扣胸。合族掉胆。彼苍则仁。我侯则公。宜不至终逞其毒。而况公之孝无间于幽明。岂无所冥佑而阴护之耶。呜呼。吾家之挽近贸贸。乃平日所慨叹。而公有二孙。俱秀而有文。为子若侄者。亦循循有好志意。相与游从甚厚而期勉亦深。若使不汨俗习。终懋于学。则骎骎乎振儒业而大家声矣。公于此应有以自慰也。呜呼。岁序流迁。忽已再周。今我之来。何以为怀。仪刑永閟。謦咳靡聆。庭梧摵叶。篱菊落英。俯仰人间。触境增伤。伏惟尊灵。逝肯鉴我诚而歆我觞乎。呜呼。
祭从子尚镇文
呜呼尚镇。汝今年二十七。才质清秀。志业悠远。
祭族大父(寿甲)文
呜呼。自公之殁。日月几何。人心世道。去益险谲。西山之麓。是公先人之藏。而省扫四十年。保无他虞。不意近者。为人所搆捏。簧舌巧鼓。蜮弩潜射。则人孰无亲。胡宁忍此。诸孤扣胸。合族掉胆。彼苍则仁。我侯则公。宜不至终逞其毒。而况公之孝无间于幽明。岂无所冥佑而阴护之耶。呜呼。吾家之挽近贸贸。乃平日所慨叹。而公有二孙。俱秀而有文。为子若侄者。亦循循有好志意。相与游从甚厚而期勉亦深。若使不汨俗习。终懋于学。则骎骎乎振儒业而大家声矣。公于此应有以自慰也。呜呼。岁序流迁。忽已再周。今我之来。何以为怀。仪刑永閟。謦咳靡聆。庭梧摵叶。篱菊落英。俯仰人间。触境增伤。伏惟尊灵。逝肯鉴我诚而歆我觞乎。呜呼。
祭从子尚镇文
呜呼尚镇。汝今年二十七。才质清秀。志业悠远。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2L 页
汝于斯世。所厌何事。汝于何处所乐乐于此。而弃之若是之遽耶。上而祖母若诸母诸父兄在堂。下而诸弟及贤妻在室。足可以行孝悌处和乐。作门户之重。亦可以立身扬名。为邦国之光。则汝于何处所乐乐于此。而弃之若是之遽耶。呜呼尚镇。尔父自尔之病。焦心煎肠。宵午竭力。虽倾财破家。必以救尔命为心。及其终不能救。则不胜痛冤。昼夜长号。泪无乾时。汝终无所听无所应。是何理也。天地冥漠。声气不相通者欤。一往一来。理有无可柰何者欤。呜呼尚镇。余自数十年来。妄不自揆。谨遵先志。构斋于先祖庙前。起亭于聋渊之北。欲令尔辈。相率居斋讲礼。以勤祭祀。随时处亭读书。以振儒业。而周也干蛊汨没。志业日卑。思也服劳奔走。读究末由。文也毕也皆年幼。其志其质。姑不可信。惟尔早从黄鹤。多受经史之训。中游苏湖。得闻为学之序。虽以悦亲之意。专力于时学。然其志盖不欲为小人儒而止。亦喜训蒙。蒙稚多服从。他日斋亭之责。恐汝不得辞焉。岂意今年尔先舍我。区区志业。殆无可托处耶。然则尔之死。不但为骨肉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3H 页
之痛。抑亦为门户之痛也。呜呼尚镇。灵若有知。须入斋亭。阴助学徒之志气。使各有行义文学。祭祀得以如礼。儒业得以复振。则余之志愿。或可赖尔之灵。得遂其万一也。呜呼尚镇。尔妻抱病无子。冤号欲死。此非人理之所忍见。然尔之将逝。只告辞于祖母若父母诸父兄。而不以妻子事挂口。是殆古人气义。更何足为无益之说。以渎尔灵。醴酒从 王令也。炙鸡用古例也。强病扶杖。一声痛哭。呜呼尚镇。想宜来假。
祭族叔(胄锡)文
呜呼。越丙午春。余与公及六七人。游于上耸庵。庵空而日已曛矣。及归迷失途。几陷虎豹之穴。忽闻有声从空而下。指以归路。得抵平地。吾辈相与语曰。此行中必有神物之所扶持者。不知谁能当此。厥后四十年间。当时诸人。次第归化。独余及公在世。余谓吾则穷且独。殆神所憎疾。公䫉完而质厚。身安而福全。庶几执长年享遐禄。而可以当神物之助者。非他人必公也。柰之何年不逾六十。而奄忽于数月之间。使余拊曩昔而悲人世。信乎鬼神之不可必也。痛矣痛矣。
祭族叔(胄锡)文
呜呼。越丙午春。余与公及六七人。游于上耸庵。庵空而日已曛矣。及归迷失途。几陷虎豹之穴。忽闻有声从空而下。指以归路。得抵平地。吾辈相与语曰。此行中必有神物之所扶持者。不知谁能当此。厥后四十年间。当时诸人。次第归化。独余及公在世。余谓吾则穷且独。殆神所憎疾。公䫉完而质厚。身安而福全。庶几执长年享遐禄。而可以当神物之助者。非他人必公也。柰之何年不逾六十。而奄忽于数月之间。使余拊曩昔而悲人世。信乎鬼神之不可必也。痛矣痛矣。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3L 页
三十年敦宗之谊。从游之乐。可谓公知我而我知公。惟其晚年一议。竟不从心。此宜公之所衔恨于无穷。而余亦抚棺而长恸者惟此而已。呜呼我公。庶或听之。
祭叔弟立夫文
呜呼。君之生于世。其止于斯耶。我以老病靡依。犹为苟存。君乃少于我八年。又有二子俱秀。而遽辞世何也。吾与君虽抱奇疾。既不死于乙酉。胜丧三年。日日聚首。或以文字相讲。或以忧喜相加。将若有许多岁月在前。岂意君反先我而逝。使我转益无所依耶。呜呼哀哉。君从族叔公。少习句读。知时文之作。及长得与曹仲吉游。闻学问之道有君子小人之别。而余虽多病失学。无所见闻。本然知觉。犹知孝悌之为本。利义之可辨。时与诸弟讲而引之。君最信而同事。事亲必欲忠养。祭祀必欲如仪。年年遇生日。必具别馔。与兄弟献寿于亲。无或间断。至老如一。身体之持。爪发之治。一皆爱慎。敬而藏之。以为全归之计。敬于兄弟。恒恐不及古人。悯吾之无依。戒吾之有差。或形于色。或发于言。吾亦以不果刚
祭叔弟立夫文
呜呼。君之生于世。其止于斯耶。我以老病靡依。犹为苟存。君乃少于我八年。又有二子俱秀。而遽辞世何也。吾与君虽抱奇疾。既不死于乙酉。胜丧三年。日日聚首。或以文字相讲。或以忧喜相加。将若有许多岁月在前。岂意君反先我而逝。使我转益无所依耶。呜呼哀哉。君从族叔公。少习句读。知时文之作。及长得与曹仲吉游。闻学问之道有君子小人之别。而余虽多病失学。无所见闻。本然知觉。犹知孝悌之为本。利义之可辨。时与诸弟讲而引之。君最信而同事。事亲必欲忠养。祭祀必欲如仪。年年遇生日。必具别馔。与兄弟献寿于亲。无或间断。至老如一。身体之持。爪发之治。一皆爱慎。敬而藏之。以为全归之计。敬于兄弟。恒恐不及古人。悯吾之无依。戒吾之有差。或形于色。或发于言。吾亦以不果刚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4H 页
责君。君必虚受肯听。益加克治之功。病若少缓。辄以小学大学。讲究奥旨。先自体验。难疑于诸兄。得与之归一。吾固赖君而知行并进。或遇胜友。必使君在傍讲论。人之闻之者。并以我兄弟而谓之知学。吾固可愧。而其为门户儒业之振。诚有万万期望于后日。君反遽促。使我独留。谁复忧我之病昏。补吾之过失。保有一段儒业。不为门户之羞也。所以痛惜于君者。不但为骨肉之情而已也。呜呼哀哉。丁亥免丧之后。兄弟各归。独吾块处空堂。只影寒楚。君及仲弟不忘慈教。必日一会面。虽病亦强。吾于是审君之气虚善饥。勉服山精之属。以补脾治湿。君不以为意。吾窃为之虑。顷于丧馀之日。君强疾沐浴。与兄弟齐宿而哭。其后五日。君又冠栉而入。欲参曾祖考祭祀。见其气息之促颜色之悴。遂令出而调之。及鸡既鸣。恒也忽急入告曰。泄剧烦渴。似难支敌。即起而祭。祭毕而出。手足厥冷。六脉不动。特精神自如。疾声呼兄曰。惟兄救吾。肝火焦热。吾以经验方。与饮冷蜜水一碗。少止渴似睡。食顷更剧如初。君自分必死曰。决知吾不起此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4L 页
疾。须用附板布绵而敛且葬。无失我宿志。吾听以病中乱语。默祷彼苍而已。至诘朝。奄忽而逝。天乎鬼乎。君竟何之也。念君之病。虽使安卧平调。犹之难为。况四五日劳强动作。以沐以浴乎。虽然风邪湿热。所易为贼。则岂独齐沐之劳能死人乎。齐祭以诚礼也。不幸添病而死数也。礼之所宜。不以数废之。盖君子之所安。君其知之乎。呜呼哀哉。周也尚也。志意文学。庶有可望。而皆未卒业而夭。惟恒也可责后日之计。而渠之昔疾。又若有差减之渐。安知其所寓处。不为吉地乎。乃欲以葬后。使之奉君灵几。还于其寓。以观来势。君之灵其果安于冥冥之中耶。须入我梦而告之。阴教恒也。更加谨疾而永年。笃志而力行。则可以保有家声。无孤此将死之望矣。但华也六月之行。初盖不思误许。竟致幽明千古之憾。其能不死于道路幸也。日后教养之责。固知在于我。而自量病气。久世难必。冗拘所汨。志业颓放。后辈之孝悌。恐无所观法也。所说虽长。皆出实际。君胡不答。所奠虽薄。所寓者情。君胡不食。一杯痛哭。万古永诀。呜呼哀哉。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5H 页
祭仲弟进叔文
呜呼。吾兄弟以父母精神。均气同志六十年。事亲竭力。虽未及古人。白首居忧。得免于悖礼。实由君助。惟天是监。呜呼进叔。止于斯耶。禀赋卓越。气量才器。宜若有为于世。而终莫之一试。是固命也。惟其孝友之行。得之天资。奉祀所后必如礼。尽诚事二姊。无愧古人。爱诸甥无间己出。至如主检门议。体述先德。聚财立规。创起报祀之礼。庶为后来之法。且忧此身之靡托。随时问衣。临食分馔。敬谨自修之志。老而靡懈。非冠不见。出入必告。日以心经相对讲论。必欲变化气质。晚景相依之乐。自此益笃。常意君之收我。我反哭君于邂逅急疾。天乎鬼乎。痛哉惜哉。九月丙午君入地。而吾适以酷疾欲死。终不得临诀。此又非人理可堪。今始复起为人。乃以只鸡酹酒君之灵。宜有以来假。呜呼痛哉。
祭族侄叔望文
庚寅之岁色既往。三月之二十九日复回。是日即故月城崔君叔望辞庭之日也。前一昔己巳。老族叔兴远病不能往哭。替遣从子思镇。以鸡
呜呼。吾兄弟以父母精神。均气同志六十年。事亲竭力。虽未及古人。白首居忧。得免于悖礼。实由君助。惟天是监。呜呼进叔。止于斯耶。禀赋卓越。气量才器。宜若有为于世。而终莫之一试。是固命也。惟其孝友之行。得之天资。奉祀所后必如礼。尽诚事二姊。无愧古人。爱诸甥无间己出。至如主检门议。体述先德。聚财立规。创起报祀之礼。庶为后来之法。且忧此身之靡托。随时问衣。临食分馔。敬谨自修之志。老而靡懈。非冠不见。出入必告。日以心经相对讲论。必欲变化气质。晚景相依之乐。自此益笃。常意君之收我。我反哭君于邂逅急疾。天乎鬼乎。痛哉惜哉。九月丙午君入地。而吾适以酷疾欲死。终不得临诀。此又非人理可堪。今始复起为人。乃以只鸡酹酒君之灵。宜有以来假。呜呼痛哉。
祭族侄叔望文
庚寅之岁色既往。三月之二十九日复回。是日即故月城崔君叔望辞庭之日也。前一昔己巳。老族叔兴远病不能往哭。替遣从子思镇。以鸡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5L 页
酒薄物。奉奠于灵几曰。呜呼叔望。君之灵其有知者否。吾自癸未。益老病且死。百念都灰。赖天之灵。此心尚存。每静夜起念。吾君有志向学。将若有为。吾儿未遂之志。或望赖君而不泯。则窃意弱孙既长。分付传承之道。遂与之同游于大人之门而学焉。天不悔祸。又使君从吾儿逝矣。吾儿虽有一块血脉。多少馀绪。更无凭望。呜呼吾儿。可谓再死矣。已矣已矣。痛矣痛矣。惟君之大人。有时过访如故。然非泫然则辄无语。恒思奔走长号。不以存性为心。虽欲推慰得定。不可得。君之灵如有以冥感而阴慰于不知不觉之间。或以事物而忘哀。或使约情而得中。以至日月既久。气血无损。则于是乃知叔望之灵。其有知也欤。呜呼痛哉。
祭从子恒镇文
呜呼。吾先祖父母。世积庆善。而子孙之有才识可望者。皆不克寿。天造之差忒。有如是乎。惟汝资禀和易恭谨。无子弟之过。早从李大山问学。知有内外之别。温习积功。庶几有成。又能旁通时学。兼有笔妙。岁乙酉春。中司马归。悦先妣。此
祭从子恒镇文
呜呼。吾先祖父母。世积庆善。而子孙之有才识可望者。皆不克寿。天造之差忒。有如是乎。惟汝资禀和易恭谨。无子弟之过。早从李大山问学。知有内外之别。温习积功。庶几有成。又能旁通时学。兼有笔妙。岁乙酉春。中司马归。悦先妣。此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6H 页
则不孝辈之所未能。而汝以妙龄能之。正是孝子慈孙之一事也。门户之所以托。父兄之所以望。盖不止此。而偶游远方。奄忽客地。生不得视尔疾。死不得抚尔尸。人理顿绝。冤痛欲死。吾知尔必有志未伸。抱恨无穷。而吾所以慰汝心于泉台者。惟自教道尔弟。使得变化气质。忠养萱堂。善诲尔所生。至于成立。则汝又有后矣。此外多少说。吾无以为力。呜呼。己丑哭汝父。去六月哭仲房。今又哭汝。不识日后此身。有谁可收者乎。呜呼痛哉。
祭族弟养吾(兴浩)文
呜呼。君在弱年。以庭命从吾游。顾吾自视空疏。不足以倡道。而第君资性静专。自可以继前谊而笃后业。摧颓剥落之中。所以求补而属望者深矣。不幸遽然不起于平生所忌之疾。呜呼。天之赋与君者。止此四十五个光阴耶。或人事未能周详而然耶。抑气数之不能顺其轨耶。此理冥漠。谁怨而复谁咎耶。吾今年老多病。志益耗而命益穷。平生之所可依赖者。次第丧失。暮境相从之望。如君者亦无几。而君又弃我而先逝。
祭族弟养吾(兴浩)文
呜呼。君在弱年。以庭命从吾游。顾吾自视空疏。不足以倡道。而第君资性静专。自可以继前谊而笃后业。摧颓剥落之中。所以求补而属望者深矣。不幸遽然不起于平生所忌之疾。呜呼。天之赋与君者。止此四十五个光阴耶。或人事未能周详而然耶。抑气数之不能顺其轨耶。此理冥漠。谁怨而复谁咎耶。吾今年老多病。志益耗而命益穷。平生之所可依赖者。次第丧失。暮境相从之望。如君者亦无几。而君又弃我而先逝。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6L 页
白首穷途。何以为怀。言念及此。肠摧胆裂。但君之二男。皆足以守其箕裘。以期昌大。慰君之灵。此外无他。适病替奠。灵其假之。
祭族叔(师锡)文
呜呼。公昔年。以胤君托不佞。此古人之意也。自是往来之勤。情义之厚。不止寻常族亲之谊而已。胤君肆力词章。累捷乡解。虽屈于省试。未及贻悦。然而远近朋知。皆贺公之善教。古语遗子黄金万籯。不如教子一经者。可谓不诬矣。及此幽明各天之日。以其眷眷之意。而阴骘于冥冥之中。使胤君益坚其志业而不夺于贫穷。则义方之教。尤验于终始。而不佞亦与有幸也。公其知乎否乎。呜呼。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碑碣
夫仁洞洞约公田碑
此洞最深僻。居民朴愚无诈。我先祖台岩先生。甲申以后。隐居聋渊上。纠检民俗遗风。至今不衰。不肖孙兴远。又为洞民齐恳。复修旧约。参以时宜。立约闻官。岁一会讲。以明人皆有爱亲忠君之秉彝。然顾无自修之实。又无先富之制。变
祭族叔(师锡)文
呜呼。公昔年。以胤君托不佞。此古人之意也。自是往来之勤。情义之厚。不止寻常族亲之谊而已。胤君肆力词章。累捷乡解。虽屈于省试。未及贻悦。然而远近朋知。皆贺公之善教。古语遗子黄金万籯。不如教子一经者。可谓不诬矣。及此幽明各天之日。以其眷眷之意。而阴骘于冥冥之中。使胤君益坚其志业而不夺于贫穷。则义方之教。尤验于终始。而不佞亦与有幸也。公其知乎否乎。呜呼。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碑碣
夫仁洞洞约公田碑
此洞最深僻。居民朴愚无诈。我先祖台岩先生。甲申以后。隐居聋渊上。纠检民俗遗风。至今不衰。不肖孙兴远。又为洞民齐恳。复修旧约。参以时宜。立约闻官。岁一会讲。以明人皆有爱亲忠君之秉彝。然顾无自修之实。又无先富之制。变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7H 页
化民俗。盖不可易议。况此洞水田多。土不宜绵。民不业织。而以达城一邑。通为宜绵之地。民夫税役。皆出于绵。独此一区。不可以绵贵有异。则农民秋收。太半为税役之费。虽乐岁不免于催困。而不胜其饥寒也。余乃约约中之饶者。谋所以先公便民之道。鬻洞田一段。得数千钱。又以讲会用馀别储。逐年保长剪息买土。至数十年。所买水田。近百馀斗地。储租近数百斛。名其田曰公田。库曰公库。即以此当约中民夫税役。此殆取井田中百亩为公田之义也。于是催租之吏不入。洞民得以安。向之饥寒者。今或有衣食。众情咸乐。肯受所教。古圣所谓先富后教。良以是也。然人情患终怠。美迹恐易泯。遂就讲舍下。特立大石。磨其面。以事实刻。图所以永久。噫。约中上下人后孙。苟能以今日诸人之心为心。顾名思义。一心奉公。毋敢干私。则庶几为家之能子。国之良民。不然当不免于悖子奸民之律矣。各宜勉之哉。百弗翁识。
六代祖考县令府君墓碣
公讳诫。字士训。其先出新罗沙梁部。有讳沆官至太师平章事。在丽朝。世袭簪缨。祖讳海御
六代祖考县令府君墓碣
公讳诫。字士训。其先出新罗沙梁部。有讳沆官至太师平章事。在丽朝。世袭簪缨。祖讳海御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7L 页
侮将军。考讳宗沃内禁卫。娶忠顺卫晋州河希寿女。隆庆丁卯生公。万历辛卯。登武科。权知训鍊院奉事。翼年壬辰夏。倭大寇。招谕使鹤峰金文忠公。差公本邑义兵假将。盖以忠义勇略有素闻也。先是乡兵久无统属。及差文至林薮。苟且之论乃定。公飞檄招散。多有抄防之功。升主簿判官。乙巳。录勋宣武二等。丁未。出为万顷县令。时新经兵火。疮痍甫起。公为政。先务清简。百姓爱之如父母。己酉遆归。慨然有变武为文之志。严课诸子。筑室先垄之傍。置义田备书粮。以毋㬥弃讲义理。作书申戒焉。泰昌庚申。升资通政。尝在京。而二子盛有声誉。时尔瞻柄朝权。寄语要见二子。公辞以疾。即命之归。时人称明哲之见也。天启壬戌十一月十日卒。享年五十六。葬于公山水泰洞子坐之原。配淳昌薛氏。彰信校尉讳勤之女。判书讳纁之后也。生三男二女。男曰东嵂生员。曰东㠍以儒行荐授 大君师傅。即我先祖也。曰东𡸜进士。女长适徐强仁。次适郑天涉。公气义忼慨。志虑高远。平生事业必多可传者。世代寝远。考问莫徵。惟一纸遗书。子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8H 页
孙尚宝藏之。其丁宁劝戒。特切于笃力学文。显扬祖先。而诸子乃述志成就。师傅公文章行义。益为世所推。公用意之勤。启文之功。于是乃著而百世不能忘也。略录谱系行迹梗槩。刻之碑阴。不敢诬一辞云。六世孙兴远谨撰。
六代祖妣淑夫人淳昌薛氏墓碣
淑夫人薛氏。其先淳昌人也。新罗时。有讳聪弘儒侯享文庙。逮至高丽。有讳公俭赞成事文良公。讳之冲齐简公。至 本朝。有讳凝参议号岩谷。讳纁玉川君。讳楸上护军。曾祖讳磷御侮将军。祖讳匡范忠义卫。考讳勤彰信校尉。妣星山裴氏。别座振经之女也。夫人生于嘉靖甲子七月二十八日。既笄归于我先祖。先祖姓崔讳诫字士训。通训大夫万顷县令。居在大丘解颜。生三男二女。男曰东嵂生员。曰东㠍 大君师傅。曰东𡸜进士。女适徐强仁。适郑天涉忠义卫。崇祯庚午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六十七。葬于河南西部谷艮坐之原。初先祖为诸子。筑室置田。积诚勤学。启文成就。三子俱中生进。以行义文章鸣。夫人协助道养之德。著于当时。至今为
六代祖妣淑夫人淳昌薛氏墓碣
淑夫人薛氏。其先淳昌人也。新罗时。有讳聪弘儒侯享文庙。逮至高丽。有讳公俭赞成事文良公。讳之冲齐简公。至 本朝。有讳凝参议号岩谷。讳纁玉川君。讳楸上护军。曾祖讳磷御侮将军。祖讳匡范忠义卫。考讳勤彰信校尉。妣星山裴氏。别座振经之女也。夫人生于嘉靖甲子七月二十八日。既笄归于我先祖。先祖姓崔讳诫字士训。通训大夫万顷县令。居在大丘解颜。生三男二女。男曰东嵂生员。曰东㠍 大君师傅。曰东𡸜进士。女适徐强仁。适郑天涉忠义卫。崇祯庚午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六十七。葬于河南西部谷艮坐之原。初先祖为诸子。筑室置田。积诚勤学。启文成就。三子俱中生进。以行义文章鸣。夫人协助道养之德。著于当时。至今为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8L 页
后孙之诵。而世代寝远。家乘无传。懿行淑范。无以考知。谨录其谱系年月如右。刻之碣阴。以告于后。六世孙兴远谨撰。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行状
先考通德郎府君行状草记
先府君讳鼎锡。字禹瑞。姓崔氏。其先庆州人。十世祖讳孟渊成均生员。始居大丘。至县令讳诫。当壬辰乱。倡义讨贼。录功宣武原从二等。是于府君为五世也。高祖讳东㠍早登进士。文章行义。为世所推。荐除 孝庙潜邸时师傅。将赴沈行。中路见遆而返。甲申后。筑亭聋渊上。不复出世。世称台岩先生。曾祖讳卫南成均生员。祖讳庆涵宣教郎。考讳寿学通训大夫光阳县监。妣淑人礼安李氏。通德郎讳地标之女。持平号栗园讳珙之曾孙女。以 肃庙戊午十二月初十日丁丑。生府君。生有美质。端庄沉重。喜怒不遽。人以德器称之。伯氏早殁。府君独奉知县公。恒在侧不离。婉愉承顺。凡日用事为。无不服勤。虽简牍之微。亦恪恭听命。手不释笔。至于朝夕奉养。必极其甘旨。期得亲之欢心。与弟妹友爱甚笃。或有过失。未尝加惠詈。常怡怡如也。知县公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行状
先考通德郎府君行状草记
先府君讳鼎锡。字禹瑞。姓崔氏。其先庆州人。十世祖讳孟渊成均生员。始居大丘。至县令讳诫。当壬辰乱。倡义讨贼。录功宣武原从二等。是于府君为五世也。高祖讳东㠍早登进士。文章行义。为世所推。荐除 孝庙潜邸时师傅。将赴沈行。中路见遆而返。甲申后。筑亭聋渊上。不复出世。世称台岩先生。曾祖讳卫南成均生员。祖讳庆涵宣教郎。考讳寿学通训大夫光阳县监。妣淑人礼安李氏。通德郎讳地标之女。持平号栗园讳珙之曾孙女。以 肃庙戊午十二月初十日丁丑。生府君。生有美质。端庄沉重。喜怒不遽。人以德器称之。伯氏早殁。府君独奉知县公。恒在侧不离。婉愉承顺。凡日用事为。无不服勤。虽简牍之微。亦恪恭听命。手不释笔。至于朝夕奉养。必极其甘旨。期得亲之欢心。与弟妹友爱甚笃。或有过失。未尝加惠詈。常怡怡如也。知县公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9H 页
中岁。为人所陷诬。谪湖南之云峰。距家五百里而远。时方暑潦。行李受损多矣。及到谪所。痰候乘谻。府君侍疾踰年。四顾无亲知。独自昼夜扶将。尝药调馔。罔或少懈焉。既遭丧。虽逆旅孤羁。而附身附棺之物。克致无憾。跋涉远险。奉榇以返。及时营襄。不违于礼。见者皆称服矣。服阕。遵遗命承宗祀。每以未伸己志。为甚不幸。而付托既重矣。则惟不克负荷是惧。奉先之节。必尽诚敬。不敢暂忽。每念伯氏骨肉。只有二孤女幼。抚视一如己出。既长择婿嫁之。不失时。所送装贿。必皆赡丽。二女事之。亦无间于所生亲也。晚年。季氏又不淑。痛伤尤至。为之经理其家事。使孤稚得以赖焉。宗族之间。惟务敦睦。虽有负心者。未尝较争。间尝以不幸事至侵及于不当及处。府君不得已应之。然非其所欲为也。常愀然语诸子曰。自今而溯昔。则本是一人之身。苟以货利而伤恩义。岂吾体贤祖之意哉。尔曹念之。平居不以生业经心。重义好施。见贫穷者。必量宜赒之。困急者必拔力济之。凡待人接物。言笑乐易。不设表襮。时此间多喜事务胜之风。诚有难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09L 页
与言者。府君常闷之。虽不悻悻自异。而义所不可。则介然不为曲徇而苟同。犹必慎其枢机。未尝言人过失。以故疵颣不及。人亦无怨恶者矣。 英庙乙卯七月十六日。以疾考终于正寝。享年五十八。用其年十一月十三日。葬于府北广洞酉坐原。距先垄数十武。配恭人咸安赵氏。成均进士讳崇之女。司宪持平讳时瑗之孙女。渔溪先生讳旅之后。幽閒贞淑。在家为贤女。归夫家为贤妇。教诸子为贤母。生五男一女。长兴远翊赞。次再悦未冠而夭。次兴渐系伯氏后。次兴建。季兴厚。女适柳圣复。兴远娶节度使孙命大女。生男曰周镇早故。女婿李经禄。兴渐娶李时成女。生三男。曰思镇。曰尚镇早故。曰光镇。女婿金骏行,李桢国生员,朴文德,金履九。兴建娶权䎙女。生二男一女。男曰恒镇进士早故。曰华镇。女婿权熽。兴厚娶郑烨女。无育。光镇嗣。柳圣复三男。曰澜早故。曰𣲚。曰潡。女婿金明哲,金明运赵岳然。内外曾孙男女几许人。呜呼。府君于兄弟。序居第二。而伯氏无嗣早世。方知县公之在谪寝疾。外甥李柱嵩为省候而来。知县公见辄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10H 页
握手谓曰。吾家宗事。今可成书。即招府君而前曰。乃父自丧汝兄。每恨累世宗祀付托无地。吾今病已甚矣。缕息未绝。必欲区处此事。念诸子当次在汝。汝勿以他故。拂我病情。仍命李公执笔书之。以授府君。府君涕泣死辞而不得命。忧遑仓卒之际。奄遭变故。无暇容其积诚几谏。默回亲志。此府君终身之至恨。而至其临绝而犹未已焉。不肖辈有所泣告。则掩抑不成声曰。何忍提此乎。府君之心。惟天地鬼神可以临质矣。呜呼痛哉。病且革。语不肖曰。高祖考遗芬剩馥。百世难泯。士林曾有祭社之议。而其如掣禁何。吾死则庙当祧矣。汝其询于礼家。立别祠以享之。语不及他事。兴远不忍违其志。既卒丧。即奉行营立。未知可以慰塞幽冥之望否。府君资性温厚简默。教诸子。未尝峻其辞色。惟以义方诱而纳之。不肖辈奉承先训。恒惧夫玷言疵行。以贻羞辱于先人。顾兴远虚名来逼。 谬恩荐叠。诚非本图所及。岂敢曰能尽显亲之道而有以致之哉。方切竦恧。不自遑宁。而第惟府君之弃诸子。今已五十年馀。竁志阡表。尚郑重未及就。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10L 页
仲叔两弟。奄成古人。不肖兴远年过八耋。神思昏忽。苟一朝溘然。则府君之幽郁。不见知于生前者。恐将益泯于身后矣。乃敢略记其事行颠末。而不用片辞溢美以重不孝。窃惟当世秉笔之君子。悲其情而察其愿。赐以一言。用贲其墓道。则庶几少伸罔极之痛。其何感如之。幸垂裁择焉。
先妣恭人咸安赵氏行状草记
先妣恭人姓赵氏。其先咸安人。至中世。有渔溪先生讳旅。生六臣之一也。享西山书院。高祖讳亨道郡守。生讳咸章进士。生讳时瑗持平。生讳崇亦进士。娶咸平李氏别提讳坛之女。生恭人于 肃庙壬戌十二月十四日。禀质端懿明秀。父母甚钟爱之。进士公以文艺声誉藉甚。方期以大阐。而不幸早世。恭人幼而失怙。随母夫人。依于外氏家长焉。外氏京城华族。日所贯习者。惟梱则闺范等书。以故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事父母甚谨。爱一弟甚笃。既笄归于我先君。克修妇道。事尊舅知县公。必早起盥栉。净扫室堂及庭。躬自煖酒具肴。待其起寝而
先妣恭人咸安赵氏行状草记
先妣恭人姓赵氏。其先咸安人。至中世。有渔溪先生讳旅。生六臣之一也。享西山书院。高祖讳亨道郡守。生讳咸章进士。生讳时瑗持平。生讳崇亦进士。娶咸平李氏别提讳坛之女。生恭人于 肃庙壬戌十二月十四日。禀质端懿明秀。父母甚钟爱之。进士公以文艺声誉藉甚。方期以大阐。而不幸早世。恭人幼而失怙。随母夫人。依于外氏家长焉。外氏京城华族。日所贯习者。惟梱则闺范等书。以故口不道非礼之言。足不践非礼之地。事父母甚谨。爱一弟甚笃。既笄归于我先君。克修妇道。事尊舅知县公。必早起盥栉。净扫室堂及庭。躬自煖酒具肴。待其起寝而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11H 页
敬进之。无一日或违。至如宜口之味适体之服。亦皆先意承志。知县公性严。于手下人。少所肯许。然常称孝不已也。知县公尝宦游多年。既归为憾人所构。竟至行遣而丧出匪所。先君奉榇以返。凡前日旅食所资。迁谪所支。与夫遭故庀丧诸所须。纷然甚夥。徵科四至。先君素疏生业。方持忧服索然。无以应酬。恭人率能立办以偿。其进一不愆期。其备预副急如此矣。先君以知县公命。入承宗祀。非经礼也。每以是终身嗛恨。恭人知其意。夙夜惕厉于奉祭等节。凡蘋藻之荐。黍稷之飨。必尽其诚敬蠲洁。不敢少懈焉。姒氏金宜人早殁。只有二孤女在。恭人悯其幼孤。尤加意抚视教养。衣食必先于己出。及其嫁遣。衿鞶装奁之属。务极赡丽。二女亦事之。不以叔母而犹母也。其养诸子。则自幼不少假贷。少有过差。辄加箠楚。或趍踬而哭。不为扶起。而厉声徐谓曰汝缓步则其如是乎。至如饮食。饭羹许更益。鱼肉不更进。少不示姁媮之态。既长。每以持身谨行。为之训戒。先君病殁。益念诸子之自行己志。或堕家声。丁宁警切者甚至。不肖辈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11L 页
获免大愆。寔由恭人之所勤诲欤。每念兄弟终鲜。而舅氏素病聋。晚又家益落。馈遗存讯。无时或阙。时复邀来。留连旬月而返之。遇父母讳辰。则必供粢盛之具。送助其祀事。终身不衰。及舅氏殁。内弟等贫益甚。所以施之。一如舅氏在时。此皆出于因心之友也。然严于内外之别。同气亲戚至。未尝共席昵坐。或无人在傍。则虽严冬。必拓窗而坐语。盖与䦱门相见之义暗相类焉。亲党一人有外入者。恭人闻之泣曰。此子得罪父祖。无使敢见我也。义有所不可。则断然不少借矣。外氏诸家远在千里。而必讨便寄问。每当木绵花时。去子作片。送资衣著。盖以京中绵贵故尔。此虽微节。非笃于亲亲。乃如是乎。凡治家政釐宫事。必以勤俭为务。而措置有综理。应接有节度。衣服饮食。虽不尚侈华。而亦不用垢污臭腐。每对诸妇若诸孙女。亦必以修内行勤女功。谆谆教诲。听者皆服从而化之。待人接物。勤厚款曲。夫党多支庶。咸得其感悦。翕然称恭人之贤。至于指使婢仆。威而且恩。使不得嫚于服役。而亦皆念其饥寒。得有所赖焉。若僮奴隶厮。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第 212H 页
则不敢入中门。举面而语。亦可见家法之严正也。呜呼。恭人自中年以后。宿痾沉绵。恒在床褥。而诸子辈迭相疾病。以贻惟忧。已极不孝之罪。不肖兴远。赋命甚险。早丧配耦。晚哭独嗣。内无尸饔之人。下无干蛊之子。而疾病又从以乘之。无以勉子职之万一。反以自己子女之累口体之赖。致勤慈念。昼宵为不肖地者。无有已时。其所劬劳。尤有倍于鞠育婴孩之日。此莫非不肖行负神明而有以致然。呜乎痛哉。卒以宿疾。弃背诸子。寔 英庙乙酉八月初七日也。先君墓地。赣师毁誉相半。心常不宁。及此遭忧。必欲得一善地。移厝合祔。而事不从心。遂以翼年正月十二日。葬于府北道藏洞先垄之右麓负寅原。岁已二纪于玆矣。幽志显刻。俱阙焉未遑。而两弟遽尔先逝。不肖年又至。死亡无日。窃恐今复迁就。则遂成无穷之恨。乃敢掇取平日见闻。附诸先君状末。并以扳控于当世之立言君子。庶几有所考焉。子孙录则具在前状。玆不复赘。伏惟采择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