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x 页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书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3H 页
与李景文(戊子)
属此神精凋耗之日。虽得静界閒养。日近书册。与好朋友讲劘。尚无可望之理。况光景去益靡依。正天下一穷民。可柰何。先碣邀到。郑君昌伯。昨间了书。将始刻役。序文中子孙录。侧室只书子。不书孙以下。固知先辈笔法如此。何敢以私意欲有加减于其间。而庶族数人为先祖曾玄孙者。见其父祖之见漏。引据古人状铭中庶孙并录处。请书甚恳。方又与同碣役。奔走尽力。若一向不听。孤其所望。则殆失渠心。恐非得欢心共先事之道。未知高意以为如何。晦斋先生行状碑志。皆书庶子若孙。盖以先生之血属只有此。故为之特笔以传后。然既有此例。据此书之。或为无妨否。然若于笔法。有所未妥。则不必强为挠改。并须商量而教之。
答李景文(辛卯)
年来自分废坠。简疏人事。虽遇便。不谋诸笔砚。只以言语寄去。以冀其恕量。仲春间。得接手墨。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3L 页
至今一日一读。如对晤语。此怀多少。又可知也。见今初夏气适。静中所养何似。向来疮节。已或完安否。贤胤小成。既贺老境慰悦。又幸其早决。得专于重内。末由合席同欢。殆非同人之情也。弟一向兀坐。百念俱冷。赖天之灵。此心一端。终是不衰。冗恼去后。默坐潜玩。若见有静一之体妙用之端。不觉爽然如得。是为古人所谓洒然处否。忽有事蔽交。辄失而难唤得。如此时益思意中相期如老兄。欲相与会讨而不能得。柰何柰何。霞谷郑兄汝辉事。令人悼怛。其子昌伯善居丧云。益可悲念耳。
与李景文
声音落落。老病猝谻。更无相见之期。人事可悲。向来论心。开端未毕说。尤可痛也。曾于延平书。略有所窥。兄答幸亦然。惟祝为道保重。千万口呼气短。仅此。
与李景文(壬辰)
即惟春意正和。动静连摄康吉。膝下眷集次第平迪。区区向溯无虚日也。弟衅祸弥酷。哭弟之泪未乾。又见从子生出死归。种种惨景。非人理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4H 页
可堪。门户无托。喘缕靡依。苦孤人世。不知几何馀日。拊躬痛冤。深愧向人答问焉耳。第季氏兄际玆临留多日时。与之叙情道意。间以书册讲话。但以身病。不能相随于溪庵水石而别。此又可恨。
答李景文
独立无与。徒然兴怀。忽地手毕远辱。惊喜若梦。因审静养体度连迪。不辍看究体认之工。其必有得为无穷。恒欲一超相对。少道方寸得失。以听论谕。而既不可得矣。又将何以为心也。兴远虽损一视。脚痿少差。能作庙门间拜趍。比时具物之役。不可以不自致。以是思虑每恐牵夺。乃以心经时时遮眼。略有窥斑。间以西铭理一分殊等说。往往参解。见其天人之理事物之妙。浑具吾一心。或可以无疑矣。苟得同人与之问辨。如古人之为。则其所进益。岂不有多少实得。而只自掩卷默坐。无可向人开口得正。堪可怜叹。然赖天之灵。朝闻夕死之心。老犹不衰。未知老兄以自得之者垂示之。以警昏颓否。令胤素见其美才禀。为之期爱者远。却恐其或安于小成。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4L 页
曾有所致意焉。其必有以谅之也。向闻渠有构葺之劳。此专出于为亲敬养之诚。则何损之有耶。宇也意见先入。不可谓无可望。特其日用形气上用工每不足。此则近来少辈通患。实由外引坐之。皆可为闷惜。如老兄镌诲化导则必有益矣。
答李景文(乙未)
先施之勤。愧先于感。仍审春雪。静养棣履均迪。为慰又亡量。弟神精日异。到底勉强。太半错漏。暮夜宴息。只自追愧莫及。馀日几何。悲叹无益而已。令胤资质非凡下。诗礼渊源。已洽筋骨。区区荣利。岂宜损了其大志。因念吾党眇然之际。斯人与金直甫一时并伸。天意所向。庶有可望。相对并寝。敢以耄荒数语。少致代间乐事无过于闭户勉学之意。此盖吾得于老兄者。直甫过我。亦以是少讲耳。但于门下。科声连叠。志虑未定者。恐易挠夺。讲授之间。必严其轻重本末之分。更如老兄少日之为。如何如何。
与李景文
季氏兄来留多日。日叩棣床馀论。所益良多。积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5H 页
岁索居无与之馀。获此一聚。可谓一快意事。及别倍加怀恶耳。昨闻动静少有愆节。其间有日矣。风气又平温。伏惟已获安。所乐又何事。区区期祝。有非畴曩比者。果有以默谅而通神否。弟近者能作户庭行步。一视尚不全晦。赖天之灵。此志不衰。固欲日近圣贤书。以冀未化前分寸之得。而日用百冗。终是蔽交。虽欲排却。不可得也。见闻所及。远近将长夜。嗟嗟后辈。将于何处请教。不失古先辈渊源。而保有吾所得于天者。所以惟祝佥兄为道加爱千万。倾竭所怀。恐涉狂僭。勿挂他眼如何。
与李景文(丙申)
圣后礼陟。臣民如丧。年来气残神耗。手目俱病。凡所当为。废弛成习。然赖天之灵。一志尚存。亲胜己资警益之念。盖无虚日。则向那边神往。乌得以自已。春夏来风气乖常。人多疾病。不审静养节宣。连摄无损否。弟自视晦。方寸间精明。往往又欲晦。便不省事务。恐非吉兆。右视又渐损。将若双瞽。思欲趁此策驴。得近意中面目。讨论质疑。以快心怀而归。而尚未易得。恐为老妄无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5L 页
实而止也。前秋惠复所谕。知义理之不外乎日用。工夫之全在于心身。事简境顺。有下手住脚处。可见吾兄老境实得。时取玩读。试用身心。益见符合。无异对面说心。须因便惠音。俾有得醒每如此如何。令胤温凊之暇。作何工夫。见渠志业。知有奉承勉力之意。今既了得一事矣。其必有别加料理。又与沙村诸益。讲磨所存。则后学晚生。其必有依归。惟是之期焉耳。闻有移居一善之意。果否。其所取何事。果如所传。则其勇不可及也。孙儿早娶非本计。顾老病无朝暮。缓不动念。亦恐有不及之悔。乃意趁秋冬。或得可意处以成礼。是计无不可否。凡此等早晚。亦宜听天。不必用意致力。在相爱如老兄。必不视度外。所以窃恃有指教处。亦私胜故欤。
答李景文
六月书。至今披慰悬想。忽焉凉意苏人。伏惟静里节宣胜相。间有朋旧来往讲讨。必有可乐切于身心者。不如此块处琐冗。无以专于所欲者矣。徒自驰羡不禁耳。弟脚痿近渐向健。能奔趍庙庭如仪。是实十数年来所快幸事。惟是左盲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6H 页
渐侵右视。心间思虑亦由是而运用不明。朱夫子恨不早盲之教。益见其所养之有不可及也。兴远六世祖墓道。未曾立表碣。为众孙所忧闷久矣。自五世祖墓竖碣后。为未安于心倍甚。年前合族取石磨琢。以远年纪稍长。要为碑阴识。顾不文不敢当。思欲推求于意中贤者。以冀扬先德。而他无可开口。惟老兄为可望。曾覸盛意以叠为人家文字为嫌。又不敢请。乃不得已强其所不能。令少辈旁赞构成。僭妄之罪。无以自文。然素昧于制作。其间乌得无拙病耶。所以未敢阅于人目。使从子持进而质之。须指摘其未安处。毋难于下手。俾得完全。千万至望。既成当书石。而门族长少必欲得老兄笔以示久远。要我告恳。若能获听私计。则为感何如。而以吾拙撰。敢请书于老兄已非所欲为者。且以自家精力推想之。其刚健虽非此比。当暑劳强。易致损伤。是又奉念不安之至。
与李景文(丁酉)
自眼手俱病。书疏之阙。动经半岁。恐自远于彊辅。然耿耿向溯之怀。盖无虚时也。从孙从座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6L 页
归。传承 恩召登程。此出林下十数年之馀。吾侪可相贺。然七耋翁非敢言之时。不敢以所谓第一义论之。想已有素定矣。即日动静何如。贤器远仕。傍无服劳。能免应酬之烦否。兴远冬春以来。饱吃无限忧厄。神精都丧。日间况味如斯而已。柰何。一番会晤。讲疑资德之计。岁深一岁。而衰病转深。将无可办之日矣。安得不向风自伤耶。因沙村新行。使从子华镇纳拜探候。且冀一言之重。得以开迷。而渠有诚意得此否。
与李景文(己亥)
书面俱阻。不知几个岁月。忽焉岁又新。思想倍之。窃惟人心亦然。元朝风和。无异深春。静养学候计膺茂福。新得之乐。又必有无穷者。极欲获近参听。兼讨多年积怀。以自少苏而不可得矣。却自吁叹焉耳。弟年益添气益衰。精力无以自强。旧见已皆熹微。新工尤无可望。日以喜卧惰慢。临诸儿孙。适足为害人之归而已。久欲使小孙送拜门下。听教观感。得有变化。则或望继述其父未了绪业。而前既因循迁就。今又痘气间阻。恐此志终未遂而化也。大抵见今教法。全失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7H 页
门路。父兄之责。师友之导。偏急于词华时务之末。而不思求其本焉。故年少学子。盖莫不以是自误。永无回头之望。识者于此将何以为计也。人家孝悌。以是而渐衰。世道风教。以是而益卑。念之至此。不胜忧叹。
与李景文
书疏阻绝。殆半年。便若相忘。是实恋德之诚。与年俱衰也。节届欲苏。谨候静养起居如何。想惟时近学子。兼抱慈孙。日有相益之乐。寤寐驰羡。徒劳神魂而已。弟日觉有下山之势。只以事亡如存。尽心自力。以俟馀日。此馀都欲置之忘域。索居无与。纵不无间欲论定者。亦付之无柰馀年几何。惟兄怜之。时惠德音。以为奉玩求益之方千万。孙儿年纪渐多。捍格日甚。异日虽得一造。恐徒为门下之累也。宇也今遇好同行与去。其意或不偶然。看渠本质终不无变化不得处。须善察正导之如何。比与诸益有讲究。所得可与闻者。必须相示窃望。
与李景文
两衰矣。殆无日不思。无夜不梦。计人心一般耳。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7L 页
顷书承。有神精厌厌若泉下人等语。而其行墨字画如少日。可知本好精力积有事焉。厥德自在。岂如此摧颓无馀。人鬼相随者耶。书中所谓行解并进。足目俱到等语。虽出于期爱之情。自顾此身。大非著题。以积痿之足久盲之目。有何并进俱到之可言。然有时枕上听鸡而寤。不无分寸穷得。而义理深微。关锁重重。豪忽之间。易有差互。正如来谕。柰何。贤胤侍学日新否。闻新学斋。知是善继育英之高意。不胜叹尚。第恐做事之间。恐有汨真。而未觉其必有以戒慎也。
与李景文(庚子)
向风兴恋。盖无虚日。天气正肃。伏惟静养益清。弟右臂之痛特甚。饮啖多损。便一病癈㨾子。职此枕上思省之意。亦不得自强。只可悲叹而已。昔时所约中途会欢。以痘阻冗戏。至今不成。而其心未尝忘。未知老兄亦然否。右视虽保小明。过今年则似将与左视同归。未前必欲猛图得接少日面䫉。日前沙村直友见过。有意处中约期相示。诚可幸。或可不失菊秋。得相践约否。
与李景文(辛丑)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8H 页
岁忽新。伏惟令候动止百福。再呈辞辞意与 批回如何。出处又何以为计也。 上意在必试。则今 批又似有加矣。窃恐动静益难处。然惟在自省几微而定志毋行可悔而已。如何如何。弟精神往往若悬空。久世未必。乃用古贤传家之义。已告庙。属奉祀于藐孤孙。百感职此倍甚焉耳。泺孙往留门下。志意动止。果有革旧图新之益耶。孙儿亦欲送拜。盖久计始遂矣。然既不能蒙养。浮靡成性。固无可望。惟令服役洒扫于门庭。俾得一半分变化。或不为下流同归耶。千万窃望。
与李景文
闻老兄承 召启程。而吾未之起人直探。盖吾非昔吾也。志随气衰之叹。亦可知已。得沙村书。廿六日已动车马。春来风雨连日。未审行中所慎。幸免添感否。或者遇雨中滞。有进退两难之虑。种种向念。不但为行事而已。兴远筋力精气之耗败。近觉倍甚。恐非吉兆也。孙儿向者纳拜。反为子爱者闷忧。祗切乃祖无教之愧焉耳。欲得行后消息。寄此湖上。未知几日可得其回报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8L 页
也。惟祝入城后动静。益加量度得正。
与李景文
奴回惠复。以审中程上章。又未蒙 允。难处惶懔。宜如所谕。知旧书勉。亦近忠厚。当益加审处。拟议戒行。分义固然。徒骑资赍。能有以措处否。顷闻金直甫勇动随后。未及而还。亦古人义也。入城后动止久速。想有以精至料得。随事自立而不挠。惟是之恃而无恐耳。
答李景文
五月廿五日惠复。至今披玩。如对晤语。伏承伊时已获 圣批。而又未得请。其所感激惶窘。宜如所谕。日昨得沙村金别检书。知呈辞之章。有所陈勉。而以未见原疏为郁。今因营下得见 下批。乃知为九条万言。果蒙嘉纳。至有可想文识之 教。眷注宠光。令人欣耸。不知动静又何以为计。顾无识何敢有精义提闻。而为之诵困之九二。以冀其益加穷究诚慎而俟之。未知何以为教。不胜期勉之至。妄言及此。须独览焉。
答李休文(号小山○戊辰)
人中辱惠长笺。惓惓有箴警语。其受赐岂但百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9H 页
朋而已。因审悉承养馀暇。即有书册上工夫。设有往往出入之事。必当应之以当然。何往而不是学耶。兴源秋来病益苦。日用定省常事。尚多旷废。此外事尤何可言。八月中荷任重徵,曹直夫,李命吉数贤友来会。作数日讲讨之乐。诚浮世不易得事。一散难再。离索之叹可知也。向者家仲为仲氏老兄云云者。窃有所过计之虑而发。然仲氏之明。已自知之。其有说于出处之间者固僭矣。而今反容纳之。尤切叹仰。所谕南上舍事。果有之矣。至于今有所歉惧。今吾兄闻而有言。此古朋友事也。甚尚甚尚。兴源四十年言行。何敢有礼以自期者。而粗浅之见。适于齐明交神之道。略有窥斑。以为齐之日。应接诸节不易常。无以少致诚虔。每值齐有客来。则令一子弟出迎外室。而但以平昔不能检束身心。卒难如古人之为齐。独于接客事乃尔者。诚有歉于心者。然以是之惧而应之一如常时。则于外面致严之道。亦恐有甚碍。故轻重之间。权度不得中而有所因循矣。乃者南上舍之来。使人迎接。又如前仪。迎接者不善辞令。致使委枉远宾。从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69L 页
外虚还。翌朝祭毕。为谢追至馆则已行矣。主人之心安乎。大抵不接宾。但言于忌日。不言于齐日。每有所疑。今谕以时祭忌祀差有不同。果有所考据耶。以时祭罢齐日视诸忌日。则果似不同。以其齐言之。则其齐意之严密。何如于忌日之悽怆也。有妨于悽怆。则不过未尽自家哀而已。不专于严密。则有所未尽于格神之道。以是究之。其轻重何如。而如之何不接宾。但言于忌日而不言于齐日耶。须以伯仲间所讲得者指教之。千万千万。闻过则警。期之以无一豪未尽者。固是爱人以德之意。然言语之间。惟贵以实。不宜推借之过当也。如何如何。
答李休文(辛丑)
五月十八日所惠书。至今披玩。如得真范。仲氏升资。 宠召至再至三。令闻共荣。第中途投章。患疟径归。进退之难。却可奉念。似闻趍 肃之行。比当更发。窃念同衾唱和之间。必先明诸时义。入城后动静。亦有所料得而讲定者否。第四五呈疏元本。或使少辈誊示则幸矣。景贤录讲录刊补姑未到。后须勿忘。金直甫省邮之 命。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0H 页
闻甚可贺。涖任在何间。其行或不无可闻者。因便逢接是企。
与李休文
兴远白。不意凶变。尊仲氏老兄。奄忽违世。天其不相吾学欤。柰何斯文之不幸。乃至于此。虽在衰暮。而山斗之仰。窃有恃焉。明春中间约会。又有所郑重者在。嗟乎。天意与人事不相谋。若是盭耶。痛哭痛哭。不知所谕。道途间阔。讣使累日而至。西阶之殡。当已过矣。伏惟友爱加隆。兼以知己。半割靡依。益复痛裂。咸哀长疾未却。又遭巨创。何以支保。念来又一哽塞也。兴远忝在交游之末。十年所期者。惟一面庶几得之。今乃独立此世。不死何为。望门抚柩之哭。亦无以从心。柰何柰何。
与李休文(壬寅)
不审即日春暮。服履节宣何如。伏承仲氏兄襄礼有期。日月几何。乃复遽论此事。辱在交游。犹不胜悼伤。矧惟友爱之痛。何所涯际耶。兴远平日荷仲氏眷厚。已自踰分。而且承临终之语。亹亹有未忘者。顾以无似。何以得此于贤友。尤觉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0L 页
感泣。不知所以为怀。一自人事异昔。所以眷眷于吾兄者。不比他时。顷承书末略有所云。是固出于微显阐幽之意。而自知不文。不足以承当。已于曩日从孙之行。俾达区区。伏想有以曲谅也。前此得省邮书。云渠于奔哭时。已属左右用伊川故事。想其义有所不得辞也。南野公又复不淑。吾党运气一何蹇耶。曾闻请志于此兄。果能就绪否。不然。尤增一恨耳。
与李休文
去月廿八日奄然已过。北望一哭少伸后死之恸而亦无及矣。倾向座下。一倍憧憧。谨问悲疚之馀气味无损否。踽凉之怀。此曾所经历者。为之兴言感涕也。弟衰悴便觉日甚一日。只俟符到以行。而惟是振昏补过之地。无复倚靠。所以望幸于老兄者。视诸平昔。不啻有倍于恒品。想默会而悲之矣。书末示意。自揣义分。苟有可堪之势。岂敢以芜拙为辞。但目今神精。常似坐在烟雾中。往往不省饥饱。如是而何能记实于大君子言行之始终耶。此是实际语。幸俯怜而不之罪也。行状承已撰成。因便俯示。使知平日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1H 页
未及尽知者。则为幸大矣。且欲为据依慕勉之资。如何如何。
与李休文(癸卯)
荏苒之顷。仲氏兄终祥奄迫。伏惟割半之痛。益复如新。何所胜堪。弟支离人世。无一善状。平生辱仲氏兄俯交。向𨓏之诚。自谓不在人后。而及今丧制将讫。未谋一哭。此岂生人事耶。悲夫。不如死之久也。念其謦欬不可复拚。惟有遗书成帙。可见典刑之馀。而亦无由得见。每兴言悼伤而已。既无以躬唁。则辄用渍绵。替小孙以哭。犹胜乎己耶。
答李休文(甲辰)
忽接贤咸。兼拜珍函。谨审斋居起处超相。区区欣慰。兴远眼力既耗。心思随晦。寻常应接。直是不成体㨾。未化前无限苦状。亦可怜叹。承谕精力有损。此衰年所不免。然今读来书。认是手笔。字画精楷。无异平日。又以暇日。得逍遥以恣其游览。则是何等气力。令人起羡。咸君衰麻既除。即此远访。足见不忘先契。执手哽怆。无以为怀。顾此昏颓。未遂稳叙。临别还自怀恶耳。朱书刊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1L 页
补。曾所愿见。而荷此勤投。感幸曷量。但精神一切无好时。一番涉猎。固不可得。况可几其一一磨勘耶。愧负远念之意也。
与李休文(乙巳)
新月再见生魄。信息莫凭。怀仰德义。不禁于悒。伏惟燕养起居冲迪。顷自无何转闻贤咸致道竹山归路。有坠伤之忧。其间已得完苏。碣文果受来。而发明盛德。无所欠阙否。区区所愿闻也。兴远今年又作望九之人。长卧少坐。收拾不得。只是误了后生。堪可怜叹。一番中路会晤之计。难望其必遂。时自伤神而已。因从子华也历候。暂此寄候。
答李休文
意外贤湘远访。伏蒙俯赐手书。辞旨郑重。拜读感叹。第看玩之工。不比少壮。其理固应如此。然书册之外。当有别下工夫处。山川间阔。无由扣承绪馀。来谕暮途之感。可谓先获我心矣。 朝家恩命荐降。可见公议不泯。然一未趍 肃。分义宜为未安。是所耿耿耳。
与李休文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2H 页
秋间迷孙历拜而归。大槩得平安报以自慰焉。忽忽冬意已寒。谨问道体一向康毖否。窃闻贤抱占解。宜慰寂寥。若早了此一事。则益为静专之资。不胜期勉焉已。兴远近能不废巾栉。而神思昏忽。八颠九倒。且庶从弟替干凡务者。意外化逝。益觉悼念。此去郭君柱南。居近而情好。夙讲高风。愿一纳拜。且以其先祖槐轩公遗稿。欲经高眼而得一言之重。百里裹足。其诚可嘉。谓兴远于执事。有平日之素。要一书相介。幸收置于不倦之科。俾有所发明其先业。则损交亦与有光矣。如何如何。方作浇墓行。无暇致问贤咸。布此恋意。
与李休文
前月郭君袖传俯覆。心画德语。无异接颜范而承款诲也。时自展读而开慰之。忽忽岁色垂暮。雪寒中肤。不审静养神卫无所伤损否。区区慕庸。实非虚语也。兴远先祖遗迹。中经丧乱。荡无考證。而门内诸君。近始裒稡若干编。欲籍君子一言以侈卷首。伏愿容许。俾百年残馥。不至埋没。则其为感幸。宁有可既耶。且有疑节。非瞢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2L 页
昏聩所敢轻易裁处。亦使之仰禀。而其详族君当细达。并须赐教。千万幸甚。郭君顷得一接。时未从容。不能扣其所学之多寡。然后生初学。未易志笃。且乡邻无善俗。一时观感之力。安保其久而不渝耶。是虑。贤咸为学。近复如何。恒入怀不忍忘。
答李休文(丙午)
侄宇还。伏承手书赐答。辞意款曲。字画楷正。顿无一分衰相。傥非养之有素。恶得如此。为之感诵不已。顷日所请文字。仰荷不鄙。构惠珍重。铭感已深。况笔力老健。有足以贲然生色。尤以自幸焉。所谕遗帖跋文。似是少辈所控。不佞岂敢措意此等。以为传后之计。而为门族所强。强有所草定。诚亦僭矣。然既已奉览。幸赐商量。以指摘其错误。则亦君子之赐也。所拱而俟耳。
答李仲则(师靖○庚午)
见在承问。俱属去年事。自愧病懒因循。既不能先有书。又不能趁修复也。即惟新阳。侍省学履益膺蔓福。示谕缕缕。礼恭辞挚。有非愚陋所敢当。源也本以凡质。晚志无成。而廿载心腹之疾。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3H 页
乘衰转剧。家庭日用之间定省疏节。亦多旷废其进乎此者。尤何可言。自知其止于此而恐无以卒副朋友期勉之意。今贤者只以见诸外者。而疑其实有可取。推分相与。不惮问寡。其意甚盛且厚。然顾自悾悾。无可奉对何。窃闻贤者质美志高。能于俗学声利场中。超然自拔。味众人所不味。而同宫兄弟之间。自有明师良友朝夕刮劘。其门路之正当。造诣之高明可知。以此不懈。何所不成。良贺良贺。恨不得以时相聚。以有资警益之乐也。迷儿辈虽不全放废。而亦不能笃志勇迈。可惜无彊辅敕励也。即今疠气便成一网。馀希加慎益业。
与李学甫(宗洙○癸卯)
秋间贤器奉书。迂路左访。此古人义也。但时婴谻疾。无以酬接。只见面而别。未遑笔砚之谢。忽忽岁色垂暮。咎恨之中溯仰又一倍。谨问静履珍胜否。湖上祥事奄迫。山梁之痛。益有所难堪者矣。自失道交。怅然无乐于世。思欲与吾左右一番奉晤。以见其衣钵所遗。而地步阔远。人事巧违。只兴想嘅悒也已。兴远昔疾。仅寻生界。然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3L 页
前去八耋。只一旬朔矣。神精凡百。收拾不得。矧进于此而有看究进修之望耶。小孙爱而无教。今则年纪稍壮。捍格而不入法言。实所忧闷。今行。使之纳拜。傥以渠父之思。俯惠一言之重。则感幸曷已。令胤侍学平善否。雅仪入怀不去也。
答金道彦(宗德),直甫(宗敬),景蕴(宗发),弘甫(宗燮)(丙申)
时于往来。扣审动静以自慰则有之。一切阙候。其目昏手病。不能铺得意中事可知也。乃蒙曲恕。顷垂情札。感叹良深。兴远视疾近又倍甚。古人格言。不能灌注胸中。以是意绪殊不佳。先贤不能早盲之恨。是何等气量耶。可叹。叔季两哥千里之行。无事往还。四棣湛乐。日有新味。世外浮荣。不足损益也。如何如何。
答金道彦兄弟
音耗久阔。玉即带书至。口伸凡百。迎喜之馀。仍审奉大硕人平迪种种。奉慰又不能自已。第贤叔兄职行还侍未易。宜其为入念也。兴远向来 恩命。又出意外。催肃之 教。尤极惶恐震惕。揆以义分。固不敢迟缓。而自量衰喘难强。又不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4H 页
免因 陵伻呈辞。不任悚蹙。已过四十日之限。其间似可顺递也。孙女好到。见渠神䫉动静。匪昔庸钝。其所得化于孝悌法庭大矣。欲奉棣史。得闻年来唱和馀绪。以苏昏废。而此间不迩。何可易得也。
与金道彦兄弟(辛丑)
相阻忽焉岁新。恋德倍深。伏惟大夫人蔓福。棣史同衾之乐。俱可遥贺。 宁斋供职。连得安音。归省又有期否。苏湖 宠擢。实朋知之共荣。再度呈辞后 批教。未及得闻。其动静又何以定计。意在试尔之 教。想有以仰忖而审慎也。孙儿年前因直甫兄所劝。久欲纳拜苏湖。特以道路痘忌未果。今乃送去。使之历谒佥案下。须惠以养蒙之馀教。俾无得罪于长者则幸甚焉。
答金道彦兄弟(甲辰)
夏间所赐书。至今披慰。第比儗不伦。遣辞太重。非腐陋所敢承当。旋自愧惧。至如子姓守训等语。可见不遗迷孙。俾有所省躬革习之意。何等感幸。自顾衰耄。既无义方之教。又死日不远矣。一段绍述。渠父之愿。耿结不已。所以要托于平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4L 页
日知旧。如佥执事者。益不浅矣。幸须于面对书辞之间。痛赐诲敕。得有所畏惮而观效。则千万冀幸也
与金道彦兄弟(乙巳)
痛哭言贤仲持平公。奄辞萱闱。痛哉惜哉。其乐易之见。耿介之操。假之以年而益究其业。则何事不可做也。而乃奄忽如此。天意不可知也。兴远苟寄人世。又闻是报。益觉此身孤酸。而病伏床笫。末由抚尸一哭。兼与佥兄吐此衷曲。孤负哽塞。
答金直甫(戊寅)
年前一二接英眄。知其天资固有可敬。心乎爱矣。欲与之日夕从游。以资警益而不可得。则时与儿曹。称道兴想。岁初。自智妙得承前年十二月所惠长笺。意趣辞气。依若有得于吾贤友者甚多。是殆古人所谓不问而可知者也。奉玩三复。苏慰倍百。然而既自病癈没收拾。又以中间丧惨。奔走葬埋。意思都败。神精益耗。尚阙焉谢答。此岂相期间所为。有时披读贤书。辄愧汗沾衣。不敢望原恕也。书中所论。殆若求视听于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5H 页
盲。古人所谓以可畏之资。下问于不足畏之人者。亦近之矣。源也初既失学。中或有志。辄以奇疾膏肓。不能自力于古书。晚又身命不利。百计败坏。家政身习。渐不如初。自分暴弃于农圃。以为养亲口腹之计。则是诚天下一聋盲也。更无一善可为朋友取与。而独苏湖老兄。不以病癈而弃之。一向收置于朋友之列。时以笔札道怀讲义。有若为可与语者。岂吾兄信师笃。不欲自遐于师之所友而不耻下问。及此聋盲耶。良可愧也。第尝观李兄教人。执本末而明其后先。分彼此而严于取舍。使之循序渐进。毋或差越。而必于培根达支之功。造理行事之实。益加申申焉。或见少辈不习洒扫而徒好看解。自谓悦亲志而偏务时文则辄病之。盖其学之传远有端绪。而所论极明正平实。与他探测幽微。徒为谈说之资者绝异矣。今吾兄得从此老游。于此可知已得进道门路而犹以为不足。至欲寻人商量以为终身之忧。则其所奋然用力。亦可使人敬畏。苟能用是心而反己自力。一以涤去旧习变化偏处为功。而于事亲从兄。先须无愧。以至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5L 页
于无是忧。则尧舜之道不出于此。而为学要法。恐不外是矣。然此在贤者。固已传习之无馀。顾此聋盲。更何敢言。但李兄才高。至于馀事文章。亦旁通无所不能。故后辈之景慕请学者。多从此边求。不知其可学有大于此者。其所闷惜。不止为学者而已。今以左右之贤。从游其门。知所讲学而先后之。亦为李兄。甚幸其不孤也。兴源比来病悴益甚。无异八十人气䫉。目力全短。看字不得。到今只合收拾静养。而老亲疚怀慰释无路。方宵午煎薄。未暇为身心计。惟兄时惠嘉言。使昏者得醒。则或不无初平意味耶。切有望焉。溪斋房室粗成。门中年少相守其间。而既无道率。安有问难之益。方拟科后。使儿辈约同志进学于苏湖。果如意否。但见儿辈自通时文。志气七分牵夺。唤回恐未易。是可虑也。此间犹不迩。夤缘相逢。亦不如心。临书增恋。
答金直甫(己卯)
顷书至今披读。文致灿然。语意浩洋。有非拙陋所可窥测。尽可畏也。况其所论本末等说。明白切实。于圣学次第。无少紊错。此必得之于师门。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6H 页
而习于讲究。发于书札。则其行处称是。亦可谅也。日后用工只如此。积久加勉。则不患不能为君子儒。而到得古人地位无难矣。区区期仰。只此而已。然今之学者。常患善从人粗华处学。不向精实地用功。故往往以词章之得。而辄自信太过。不信师教。遇世俗利害之事。必从己意以求之。当朋友讲讨之地。乃用师说以应之。言行不一。反伤己德。以为师门之累者有之。是甚可惧也。时向诸兄深。以是戒之。未知贤者何以见教也。空疏病昏。终始无所为。而向人临书。或妄论如此。有若自为而勉人者。狂僭极可愧也。但尊师所以劝从鄙人游者。必是误认。恐不宜如此。源也方气血径衰。疾病转深。晚景多困。冗务关心。全却书册。作一田舍人。异日贤者或因事南下。一见可知其实。吾何饰让哉。溪舍惟周恒二儿。门少一二人来往。间以书册为工。然又无道率。岂有进益哉。李学甫失火。令人可惊。书籍之免灰烬。可谓赖天之灵也。
与金直甫(庚子)
向者临访。得之无望。惊喜苏慰倍百。顾老昏。不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6L 页
能堪夜话。各寝经曙。觉来便若有失。别怀徒增而已。秋雨晴凉。不审奉大夫人若何。伏惟同衾唱和。有日新相益之乐。为无穷也。湖上大小兄动静攸为。近有所闻否。中途约会。果可以黄花未落。能得践言否。自省衰喘或至寒节。恐有欲强不得之叹。所以窃俟探示。以为定计自励之地。想伯叔佥兄同做此欢。幸以此纸同照如何。
与金直甫(辛丑)
屈旆良勤。以公事逢别促遽。所怀十分未了一分。迨有怅惘如失。即日霜寒。动静如何。窃想所职之烦。非比治郡。则应事阅马之馀。间好息虑得。有明窗看究之乐耶。然当职用心。莫严于义利之分而清心寡欲也。如何如何。恃契轻喙。须恕其妄焉。䄵前中会之约。昨承先提谋忠。自量筋力。庶几可强。玆以作书湖上。呈于轩下。须偕盛书以请定期回示如何。
答金直甫
视篆动静。虽异于治郡簿役。属此秋务。得无捡拾之恼否。承有读孟意。可敬也。远病昏弥甚。转失持敬之养。加之冗琐应务。分属无地。日用耳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7H 页
目之触。终不免挠夺自失。甚多晚境。良可悲叹。湖令手墨。如对真面。何喜如之。中途之会。恐为指点。义所合慎。姑俟春和。正是好计。然精神昏眩。日甚一日。他时果获好成未必。是可惧也。孙儿病源。未易快除。职此全废看读。惟恐仍为废学之归。书末所谕不肯屑屑为者。虽或有为而发。渠能亲切受用。则幸如之何。孟子七册封呈。读后所得。相示为望。两种之馈。寄意可感。然不必以是为情也。
与金直甫(壬寅)
吾道穷矣。大山老兄。奄弃衰损。独留人世。更谁与依。失声长恸。摧裂无比。伏惟吾兄。义系自别。授受情重。哀痛摧割。益何堪处。闻其襄事。以山地之归顺未易。退卜以来月。丧人所苦。一向弥淹云。大节之迁稽。亦可悲念。顷得小山兄书。不记此拙之不文。有误托实录之意。其何敢当。用伊川故事者。正获鄙意。又闻请志于南野。日昨得愚山书。南野又忽弃世。吾党之运。一时至此。已极痛愕。而其所请文字。其间成否未详。又一悲郁耳。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7L 页
答金直甫
前后两度书。次第承领。以审伊时阅鬣读书之况。连摄无损。但积月旷省之郁。宜如所谕。然比得康信伯季侍卫。是可慰也。从近免还之计。知是诚意所动。因便或逢。稳叙阻怀。兼听竹里馆读得绪馀。深为窃企耳。第书中山颓安仰之怀。读来令人痛裂。不知何处更得相会。做此等讲欢如昔耶。如兄年富。能继业以无负隆事敬慕之志。顾吾独伥伥衰隳无为。日夕悲叹而已。将何辞相慰于冥冥者也。广兴缁闹。固是先料所及。其间或有所闻否。老虑昏荒。道涂不迩。不能走探。信非情也。
答金直甫
向者宇儿之还。奉接手墨。如得面目。况其读究存察之功。亦足可徵于受用渊源者耶。尤可为起敬。更须加力千万。兴远近添眩證。神识太半走作。语音日益非昔。残薄筋力。无怪如是。而恐非吉兆耳。湖上遗集合刷果近。则岂非朋友之幸耶。孙儿往见其姊。使之历候。看其动静。或赐一言之益则幸矣。
答金直甫
职事所縻。归觐之不如意。正是公私难宜处也。湖翁遗文写本已了。勘定未易。果如所谕。然此等行藏。自有其时。何患无其人哉。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8H 页
答金景蕴(戊戌)
疏绝人事。虽得佥书。又未能随致谢仪。都由气魄益耗。应入默谅而闷然之矣。甘雨洗旱。苏人意思。不审奉大夫人若何。伏惟次第顺迪。顷闻为免新之行。其间当已还侍友欢。炎程劳撼。亦未能无念耳。兴远春间分外 恩除。惶愧罔措。添一忧悚。相识如佥兄。乃以侧耳动驾等字。致辞相加。有若局外嘲讥。尤庸愧愧。无以为心。胤郎久闻入寺会做。所得几许。进就又如何。不相见殊久。恒入念不禁。
答金景蕴(己亥)
玉郎带宠书至。惊喜如梦。况审盛炎。大夫人气力顷少失宁。今几复膳。无任慰祝。四友唱和。其必有日新之可闻。而既老癈。道途又远。虽欲强力相从以自益。盖末由矣。菊兰事。正惊魄坠胆。斯人岂吾党所易得者。而殁不得其宁至如彼。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8L 页
孤哀之一时绝嗣。尤极惨恶不忍闻。莫非不好运厄。柰何。湖上安闻可喜。而以吾之废阁笔砚。书疏往来。顿绝不相续。殆不期远而自远。只自愧叹而已。
与金景蕴(庚子)
自供职关东。声息益远。尚右之戚。又非客地所宜堪者。遥切向往。继之悲念。转承还侍有日。萱闱疚伤。何辞奉譬。而孔怀至痛。亦何以排宽也。世脚初出。能无浮动失措之恨否。学优仕优。莫非用功处。平日所讲。必有见验者。而地步阔远。不能扣承。徒用耿耿也。
答李稚春(㙖○甲辰)
向者情札。寄意不偶。披来如对雅范。爱玩久而不已。昏聩无以即谢。旋愧不情也。其间月易春暮。谨问尊堂鼎茵康护。侍馀经履平迪否。远支离人世。视听俱病。柰何。自尊叔父文丈奄弃后学。绍述之责。惟尊府与贤契父子在。所以向风驰情。自倍平昔。而顾衰耗转深。不能以咫尺之候。道达其意。只将慨恨字。发之寻常酬酢间而已。今读来谕。奋发振励之意。溢于言外。可见过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9H 页
庭用功之笃矣。不胜叹尚。第比儗之际。颇非老丑可当。还自愧仄。惟希益懋学业。用副远期。
答李致道(埦○乙未)
六月书。中秋间始得见。三复以还。深知寄意不浅。令人如有得焉。霜威正严。谨候侍省动静。兴远老病不死。兀然无所为。而顽倨徒长。愧作少辈之害而已。更无可闻于相爱也。春间相对时区区道意。盖出于期勉之至。而僭率则甚矣。承谕不以老妄废言。意欲收拾肆力。深叹其虚受肯学以有显扬之实也。至于气质上用功。古人所教。其必历历照验而克治之。其所变化著察之得。则惟在防微谨独之如何耳。如何如何。俞注书曾因左右。得闻其美资好志。前月忽蒙屈顾诚意外。不敢当其勤也。
答李致道(丁酉)
七月所惠书。至今披慰。如对晤语。秋风已高。不审尊庭体里清健。侍学亦冲裕否。顷闻呈辞得许。晨昏省养之乐。宜如诚孝也。兴远向来泄病。今既半安。时近残编大字。欲强病眸。终无以如心。可为悲叹焉耳。去月间。对稚春兄。妄有说及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79L 页
微节得失。其必归传矣。贤者听之。果以为如何。虽出于期爱之至。后来思之。终近老妄。还自愧缩。然或得取焉。作日后加慎之资。则恐未为不可也。此去从子辈。其所志所业。固不无可望。世冗多牵。书册上得力未易。相爱如左右者相见。不徒以时务相责励则似幸。金景蕴又得科。真是难弟难兄。士友间称道。不但为渠门地。岂非幸耶。惟希加勔。
与李致道(辛丑)
数日前。临河金君遇。偶到传其所闻。以为尊庭病患以痢證弥淹。果然否。其间日气带雨雪甚不佳。未审加减更若何。俄者又闻省邮疾策驰向。计是闻病患报。为躬诊之意。尤令人惊虑。无以勇动随人。玆起急足。须细示證情。以缓焦郁之怀。千万适得清心安心丸。兼以生清少许付呈。或助药饵之资耶。惟希勿药喜报。
与李致道(壬寅)
鄙奴回。奉读复疏。曷异乎握手相恸。枕上涕泪。久犹纵横耳。伊后忽焉岁改。伏惟孝思益复罔极。所苦乘添。理所必至。加减果何居。为之奉念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80H 页
倍百。襄事若非卜地之未易。当不出三月之期。其间或已有定处卜日否。言念及此。人事之变。胡至此耶。惟愿强加粥饮。毋忽灭性之戒。以完大事千万。兴远踽踽独留。世念都灰。且念先君子不忍我忘。见记于属纩之日。此岂昏愚所可承当。尤令人气短。不知所以为心也。孙儿病尚有复加之虑。不能起遣。代哭乃父之哭。是又悲恨处耳。精神眩忽。大阮老兄前。不能致书。以道其所欲言者。殆非情也。何可望原恕。当俟后也。
答李致道
索居伥伥。辄向那里。遥忆栾栾哀苦之状。而无以逢接。只自叹老而已。忽地李上舍从庐所来。为传凡百颇详。又得手疏。以悉所苦痛势乍减。神䫉视昔似胜。是实足次躬击。何慰如之。兴远前后 恩除。迥出分外。此岂无识浅劣。所敢承当。秪自惶恐愧缩。不知所容。书中念昔缕缕。至有陨涕之谕。我怀又如何也。顾自废伏。既无以强气作势。若得哀屈。握手写怀。则可谓有一分生人事矣。而冒衰远役。礼家所不许。见今丧礼大坏之日。何敢以此望于哀者乎。切须抑情以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80L 页
待后日。千万惟祝强食加调。读礼慎节。以慰冥冥慈念。俾为朋友之悦颓俗之仰。如何如何。
 尊叔父所撰先生行录。非病目浅量所能领会其详。而精神少回时奉读。觉得尽好。孰能善于此乎。但刺指一段。虽知其出于真诚。而古君子处变尽孝处。未见有此等见录。以浅见略之似无妨。如何。既有区区思到。敢此无隐。独览三思如何。悚悚恐恐。
与李致道(甲辰)
前复计已关照矣。即日经玩之工。一向清裕否。曾者请碣之行。无挠去返。而其文果无憾于孝思否。但恐今世未易潞公笔力。是所奉念。地步阔远。无以即得一玩。尤为慨想焉已。绣梓之役。事钜力绵。恐未易如计。然窃闻那边士友多出力营办。亦见尊慕象尚之义。主干果谁某也。自鄙家斋舍出十缗铜付呈。零略可愧。然转致于主干所如何。惟希慎啬懋业。
答李致道
顷书未复。又承手墨。惊喜之馀。继之以不敏之愧也。若其一面尚迟。知是实拘攸致。而但恐此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五 第 81H 页
身一朝溘然。归报泉台。无其说耳。兴远衰病转加。神耗日甚。日用酬应。无非醉梦支离。良苦而已。大阮老兄。一向康健。羡赏可知也。刊补闻与宣城合议锓梓。计是当初应辨进退得宜。有以感动得人。可谓斯文一幸也。本册三卷。久拟送完。而承此委索。还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