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x 页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书
书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3H 页

久违颜色。时因往来人。扣得迩来起居节以自慰则有之。而曷足以副如渴之忱耶。即日春暮。风寒犹峭。伏惟静养德履神相万康。杖屦啸咏。日有趣味。是区区所愿祷也。兴源搬迸畏约。备尝苦酸。自是分内。而一年离母之情。有非人理可堪。且贱疾转痼。志业日益衰飒。自知渐见疏绝于长者之门。时自顾省。不觉拊躬伤悼。窃想执事未必知也。先亭遗址在公山下夫仁洞。有岩壑泉潭之胜。实非可以等閒旷废者。自今春谋筑数间屋子。以为藏修之计。屋虽不侈。既是重构先祖之亭。则不可无举梁之词。窃念今之世。能道先祖事者。惟执事在耳。义当躬造轩下。再拜以请。而畏忌深伏。末由冒进。敢倩族弟兴谦。奉书替恳。若蒙俯谅情势。亟惠一言得及于成室之前。从此先德可以阐扬。溪山可以增色。其为感幸当如何。不任冀望之切。旋自悚仄之至。
与冥庵李丈(柱大○己未)
日前辱临获陪累日。多闻所未闻。感幸感幸。不审几日。返旆体度若何。顷尝窃覸尊丈研经史通古今。其于昼夜之理哀乐之节。宜无所不究。而血瓜之泪。累年不止。若将毁身灭性而无所惜。下情为之慨然。思欲一语告慰。而见有不忍听受之色。未敢轻易容喙当俟异日。更进吐尽也。伏惟恕鉴。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3L 页

时候起居。固少者事。而有便亦阙。宜荷谴罪。反承辱书。辞意有不敢当者。顾此颛蒙。何以得此于长者。拜读感镌。继增赧汗。仍伏审彼时寓史返奠。静养神相。向来栖屑之苦。便属既往。无挠出场。为第一幸贺耳。兴源奔迸之馀。归侍老母。私计幸甚。而亲候随年衰减。正是人子煎惧时节。且贱疾近益苦。家庭日用之间。省定疏节。犹不能以时。况其进此而有何工夫。可以仰塞俯教。味道进功之谕。诚非兴源所可堪承。无或出于诱进之意。而不自觉其为过耶。愧缩无以为喻。窃想执事年来秉烛之得。必有人不及知者。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4H 页

答曹仲吉(善迪号耻斋○丁巳)
迷儿送留多时。恐贻劳渐大。此每入念中未安。恪谨听受之示。于渠过矣。今在化导之下。虽似用力。后必懦慢。须一于镌诲。千万至希。书法尤无所教。且渠伤于细字。手容拙钝。未易长进。然习之之久。亦或少进而为足于日用耶。小学毕后。亦观其识得如何。而择可授者授之。作文字。亦量其才性而教之如何。
与曹仲吉(癸亥)
闻所苦添谻报盖久。发伻奉探。岂宜稽迟。而时险异常。废却人事。事皆含意未遂。老兄岂知兴源近来如此而不置之薄乎。见今春意正和。必有与时俱和之喜。区区慰祝是切。兴源病日益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4L 页

答曹仲吉(乙丑)
顷有便。病后神气颓懒。兼以齐事。不能作一字以候。其回得接辱惠书。辞意轸恳。奉读再三。深叹不较之量也。况悉远程归税无添。此尤慰深。凉气始至。人意乍快。伏惟调学益有清新之乐。无以致此身听其绪馀。但自羡想而已。兴源以晚志懒习。又复只居。所以不能自伸于奉亲者。实有万般难既者。以故于看文字讲义理。却渐疏越。惟忧贫谈农是事。如此虚度。溘然而逝。则与枯蘖朽株何异。拊躬浩叹。思欲振拔自图而莫之措也。幸老兄怜之教之千万。
与曹仲吉(戊辰)
顷者得二君子来会讲论心法之妙下学之要。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5H 页

与曹仲吉(己巳)
岁前因过去人。作数字寄。计已获关照。昔时所请文字。已为三年前事。而尚不见施。其必有所以。则朋友之道。当忠告而善道。不宜苟隐以伤其直谅之义也。欲委进申请盖久。而病本畏寒。不能遂意。徒自悚悯。郑令公又移为莱伯。实朋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5L 页

与曹仲吉
前者奉请文字无他。兴源之愚。自幼妄欲与兄弟至死同炊。竭力于事亲。因推而及之于伯叔父母。作为家范。传示子孙。及长而各有妻子。异姓多聚。古今异宜。兼此鳏居苦贫。无以厚其生理。故不免分别门户。竟违初心。都由己之性躁德薄。有始无终而然也。近来宗法渐坏。为宗孙者多昧承祀处宗之重。徒以祭位田民作一私物。以至于任自典卖。间阙祭祀而不知耻焉。厥或不然而罕有能行四时正祭之家。为支孙者鲜能知尊祖敬宗之义。而不以奉先为心。亦多不肯行忌祭墓祭。以故代未及尽。香火断续无常。及其祧迁后岁一之祭则益无谓矣。岂不有违于朱夫子参定仪式之意乎。习俗滔滔。愈往愈甚。安知后日之弊不有甚于今日也。亦安知吾子孙独不为习俗所染也。于是乎思欲为先考伯仲叔位。别立助祭护墓之规。而贫无以办其资矣。岁乙丑季秋。祢祀之夜。语诸弟曰。吾辈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6H 页

答李季白(宜翰○戊辰)
春中自智妙得伏承前年至月半间所惠书。以悉先大夫有追 赠旷典。美痾又得差复。间界看讨新志笃实。令人万万奉贺起拜。倾向之不已。顾以家间大小忧病。一切休废人事。尚阙谢仪。宜以不敏罪之也。伏惟近日静养益胜。存省上得力浅深几许。分别得内外轻重者。又几许也。窃见左右之学识非不博矣。苟能更加进就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6L 页

答李季白(丁丑)
圣母宾天。臣民普痛。得宠书盖三年。其间日月既多。便仍又非一二。而稽谢至于此。则逋慢之诛。乌可文也。春日渐和。伏惟静养学候连摄胜相。顷因持国君。闻起堂于静处。招与学子做工夫。未知所教也何事。南州多英才。贤者所化道。必不止于一词艺而已也。沙桥事。尚忍言尚忍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7H 页

答宋伯绥(履锡号南村○丁亥)
八月所惠书。至今披读。肝胆相照。何日敢忘于怀。而委废笔砚。尚阙谢仪。不敢望原恕也。岁暮寒剧。不审静养起居如何。伏惟以时益胜。兴远不孝。病残宜灭于乙酉而终不灭。忽焉三霜已过。自知顽忍老而益甚。岂有神明所佑。而相识如执事者。犹爱而不察其实。忧怜之深。勉戒太多。令人愧悚。欲钻地而不可得也。
与宋伯绥(戊戌)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7L 页

与宋伯绥(己亥)
九耋尊老命驾于数舍之地。此昔闻而今见也。使泉声岳色一倍奇绝。感幸万万。第吾侪一别。未易前期。是为耿结。殆数月不已。想老丈亦然也。近日备无互极。调将难适。谨问静摄履玆如何。兴远一目之视。翳花渐甚。无以看古人格说。以自消遣。长日兀坐空斋。无复代间意况。佥尊史气力充健。视听无损。膝下群玉环侍就养。此何等清福。时自起羡而驰神也。返御之后。谋起一少年。以探动静。而各汨其亲忧。尚未之抽出。殊欠道理。今始使从子宇镇纳拜伸仪。
与郭君若(正朝○丁卯)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8H 页

与郭君若(庚辰)
三嘉崔姓诸人。来留仁里。作谱牒印出云。然否。此鄙门百年所营而尚未得成者。盖有十分审慎之节。忽地斯人未尽询采而轻举之。是何事也。贤者在傍。宜有立论。使得谨审广议。合席归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8L 页

答李谨夫(致远○庚午)
尝往来于君子之乡。闻高风而倾向之者久矣。一识之愿。兄弟固无间。乃或遂或不遂。则岂亦有数幸不幸耶。近又妹甥入为高门令倩。自此便成瓜葛之好。其所慕悦。自倍平昔。即宜奉一书。以亟通于隶人。而颓缓莫之及也。八月中甥儿之来。惠以长笺。寄意勤挚。三复玩绎。恍如奉芝宇承明论。此所欣浣。奚翅披云见日。况审侍彩起居神相。燕超甥妇。婉顺容姿。听来可爱。而道途脩𨘷。未易相见。此怀远可知也。兴源等俱以凡庸之质。又乏师友之益。固无一二可以向人道者。惟是病与为邻。长事沉吟。为老人无限之忧。其不孝甚矣。怜叹柰何。甥君端雅聪敏。固渠天赋之美。观感濡染。亦渠古家之风。乃舅之愚。于渠有何丝豪之益。而尊兄听之失实。轻将君子作成等语。加之于不可加之人。读至于此。不觉愧汗焉耳。渠以庭招方告归。玆奉咫尺。敬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9H 页

答金章天(翼汉○壬辰)
不料玉郎带兄书至。惊喜若梦。因承冬令。静养节宣连摄康迪。仰慰良深。弟旬间为痘警所动。深入溪堂。此乃故儿所尝游业之地。梅竹岩泉。无非触动怀绪。却无静悰可闻耳。会万之归。姑不可速图。须宽限无费忧恋如何。
答孙士刚(思翼○乙巳)
兴远积戾在身。平生所遭。无非逆境。但此孙女归之仁善之门。不宜遽有是𥚁。近者德门运气且不佳。不惟圣奎有此胖合之戚。令咸贤契。奄以青年冤折。贤侄女金氏孺人。又复不淑。始知气数斡旋。终有不可得而常者。窃惟亲爱之隆。摧痛靡堪。惟愿万加裁制。无伤天和。
答金用汝(商砺○癸酉)
以齿痛面热。达夜呻楚。接书。书意似若有求志问道者然。使吾如得一益。其慰不啻诸痾祛体。但忙急未易多说。从可图面悉。惟望高捷萟围。出入应接之间。必以去俗习立士气为心则幸矣。曾对时尝语到。其可记耶。马以牛换送。不欲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29L 页

答金用汝(壬辰)
病呻垂死之中荷勤问。乃平日之情也。第遣辞不近。还自愧叹。因悉静履连胜。是慰是慰。兴远年来衰病顿甚。每诵不学便衰之训。惕然自愧。又添泄痢转辗沉谻。去鬼关咫尺。向日妄动。未必不为祟。而免服相吊。情所不已。则虽以此而见添。亦不自恨也柰何。
答高日就(命升○丁丑)
相望落落。会晤无便。有时起想。第有后疏之叹。不意佥札远到。伏承审寒冱。体度均摄康福。区区感慰。不比寻常。孟明叔明之继逝。是何人家𥚁变惨叠至此。孤儿飘泊。祠宇无托。至行埋安之仪。承来不觉感涕交并。恨不得预知一进。痛哭于是日也。日后香火之资。盛教诚得。其在子孙之列者。孰不惕意同力。而但连荒之馀。家势无以从心。未副拔例之教。些少之物。安能为万一之助耶。愧叹不可喻。明年楸下之会。如无疾病谻忧。敢不趁赴。此事措画之道。想已有定筹。亦须更加周度。以为日后万全之图千万。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0H 页

去年腊月所惠书。辞旨谆复。爱之以德。责之以善。令人玩读。不忍释手。岁色忽新。春意蔼然。伏惟承养友欢。益茂新祉。区区贺祝无涯。兴源以病身奉病母。又当新年。喜惧之私倍万。立夫弟又得眩逆之證。经时弥苦。兄弟同病。已是怪事。晚学初志。旋为魔戏。可悯可惜。书中多少推借。皆非野拙所敢当。惊汗愧缩。不知所以为心也。毁誉浮实。虽为斯世中通患。然相爱如兄。闻之宜为之虑之深戒之切。谋所以息其浮说。更须兄时以至论嘉谟药石我也。迷儿顷自苏湖讲得心经大学。日前又蒙李兄委访。邀会沙桥兄。作公山游。得数五日讲论。此年来第一乐事。恨不得与兄同也。何当相握。惟希自爱加勉。
答河履甫(一浩)
往年蒙贤器委访。以有畏忌。竟失奉接。每兴言怅想而已。即拜辱问。仰认前后眷厚之意。感戢何量。第谬嘱。不相悉甚矣。兴远杜门养病。若能欺世。然无闻之实。终无以自掩。以是不惟不能自强。人亦不以是相期。想以相去稍间。未详其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0L 页

与宋令寻(学濂○辛丑)
前承奉板舆。复奠旧宅。继营重喜宴。此孝子之所用心也。岂不欲同庆相贺。而病昏不能细探。以致此后时之叹。殊非平素之意。恨愧不可言。伏惟尊府茂纳荣欢。益膺寿耇。侍下友欢。次第休相。区区欣慰实深。既失面贺。又阙书伸。玆因历闻。急起伻谢。二百铜自溪堂觅寄。以伸浅情。或望恕其不敏而少助孝厨之供如何。
答郑光仲(㮋○戊辰)
日前徒步之访。深感厚意。而适苦扰。未能从容谈论。别后怅恨倍甚。忽承惠书。辞意郑重。既叹不较。且审动静连吉。对越入德之门。寻究条序而进。其乐益可知也。第恨一切伏枕。不能参听其绪馀耳。因念左右以好门庭好资质。既又多闻于中州君子之乡。而又欲讲明此事。朋友之所敬仰。实不浅浅。而但于相对时窃闻所论。甚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H 页

答郑用晦(熺○丙午)
昔年一书。未记承拜。及此后札誊本以示。则合并通读。益见勤意。不即修谢。至今为踰岁罪恨事。尊史何能尽谅耶。新蓂再著。伏惟学业鼎新。是所奉慰焉耳。兴远支离人世。作一癃丑物。无足奉闻。贤朋凋丧。警语难闻。平日爱慕如左右。亦未易相从。则颓然穷庐。拔昏无路矣。时自瞻怅而已。
答申士观(国宾○壬寅)
月前远屈良勤。而寓地狭陋。归旆告促。不能挽与之作移晷话。见面而已。迨用怅失。忽地委札。辞意郑重。无异更接真范。因审险途迤还平吉。感与慰并。远自山中。又为搬移于洞之南十数里地。素有眩證。乘劳欲添。前头净地顺避。亦难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1L 页

与李德吉(弘绩○丁亥)
日寒比酷。不审动静何似。兴远忽忽阕制。复为代间如常人。顽忍之耻。盖无以向人说者。兼臂脚痿战疼酸。不能立不能步。又不能书。只是窝里能言一坐尸。而手下又无人服勤。凡百应接。无非窘窒败意思处。此生于世。良可苦也。贤胤远来久留。益见天资好处。期爱无量。而以吾所处无日不烦扰。不得恒与之同处。此心怅缺可知矣。今因同行。不得挽止。送别之情。又不可言。
答李德吉(戊子)
玉郎带宠书至。喜可知也。况审高秋。动静佳吉。此君身䫉稍长。志气又有可望。奇爱倍甚。顾残喘癃丑。岂容有可教道者哉。又岂有观效可说者哉。第其天资多见其有所恃而无忧也。惟令从贤师友。至老不怠则可矣。如何如何。
答郭天擎(丁丑)
得书盖久矣。谢仪尚阙焉。愧恨之馀。时以红流唱答。自慰怀想。计左右亦然。谨候霜天。侍馀学况胜吉。源拙宿疾转成多般怪證。废事喜卧。上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H 页

答文宽之(再博○辛丑)
顷因曹兄猥有所托。伏蒙勤念。有此盛门秀士远屈于寂寞之滨。又承长笺。辞旨郑重。盥手拜受。不知为谢也。谨审尊史有相。兴远八耋无闻。只作世间食蟊。近以毒轮。贴席呻楚。自怜而已也。书中自谦太多。推奖过重。古人所谓儗人不伦。非独为处人之道。于处己亦无二个方法。则贤者于此似不免庄士口上一言之失。如何如何。尊先公遗墨。拜玩以来。宛若亲承当日风范。不觉竦然起钦。非但以鄙家一二先迹得托于其间。私自感幸也。
答朴圣和(鼎篆○甲午)
春间惠书。稽谢良愧。今书又勤。令人倍感。仍审秋霜。重患馀苦。乘虚颇侵。理或无怪。惟谨约其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2L 页

答朴圣和(辛丑)
季君袖致手毕。审友欢均吉。为慰。戚拙老病。随时转甚。精神筋力。半存半没。知是日昃之离。理也柰何。定于一次去来。已为无益。而又此再来。顾老昏无馀地。数日之留。只见面而已。岂有分寸相益。遽尔送别。徒自怅失。大抵晚悟志学。近来初见。惟同衾唱和之间。并致友道。则来头所就。何所不至。第切冀望。
答柳仪之(凤祚○戊戌)
便中获接惠墨。可谓字字见情。因审侍下起居连摄康吉。为慰又无量。兴远废瞽无所为。每自以欺人为惧。忽蒙有 恩授。是诚千万梦外。惊懔愧汗。罔知自容。相爱如兄。何不为之忧。而反为称道。不出俗套乎。益令人无说可复耳。孙儿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H 页

与柳仪之(壬寅)
温热交递。不审定省动止如何。兴远精力随岁损下。真是日昃之离。只俟大限。忽哭大山兄云亡。吾道穷矣。自今便成靡依一衰翁。又何以为怀耶。闻其大葬有期。无以筋力尽情哭诀。而追惟昔日。不忍无文。遂令孙儿强病驰去。操文代哭。惟恐远役致添。其必转拜那边。须看渠气息。劝饮童便如何。
答权无悔(以复○丙午)
兴远孤陋。未尝获亲颜范。伏蒙不鄙。使贤咸委致长笺。辞意甚郑重。拜受悚仄。若无所容。第审尊体起居神相。区区不任慰慕。示谕尊先祖倡义事迹及李卫率所撰状录。得以究观先辈精忠大节。与夫高明裒辑阐扬之盛意。不胜感叹。然至欲使兴远猥有一言。则兴远诚非其人。岂敢当也。顾以愚钝自幼记闻不能及人。今且老洫。眊聩及之。只作一个村里陈人。尚何敢拟议
百弗庵先生文集卷之二 第 33L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