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五
卷八十五 第 1a 页 WYG0888-07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艺文类聚卷八十五   唐 欧阳询 撰
 百榖部(榖/粟) (禾/豆) (稻/麻) (粳/麦) (黍/)
  榖
尔雅曰中有岱岳五榖鱼盐生焉榖不熟为饥仍饥为

周官曰扬州荆州宜稻豫州宜种麦青州宜稻麦兖州
宜三种雍州宜黍稷幽州三种冀州宜黍稷并州宜五
卷八十五 第 1b 页 WYG0888-0708d.png

大宰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榖
礼记曰孟春天子乃以元日祈榖于上帝
传曰夫郊祀后稷以祈农事故启蛰而郊郊而后耕
又曰孟秋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
收敛
榖梁传曰一榖不升曰歉二榖不升曰饥三榖不升曰
馑四榖不升曰康五榖不升曰大侵大侵则君食不兼
卷八十五 第 2a 页 WYG0888-0709a.png
味台榭不涂有官布而不制鬼神祷而不祠
墨子曰一谷不收谓之馑二榖不收谓之旱三榖不收
谓之凶四榖不收谓之馈五榖不收谓之饥五谷不熟
谓之大侵馑则大夫以下损禄五分之一旱则二凶则
三馈则四饥大侵则尽禄廪食而已
范子计然曰五榖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也是故无道
之君及无道之民皆不能积其盛有馀之时以待其衰
不足也
卷八十五 第 2b 页 WYG0888-0709b.png
师旷占曰黄帝问师旷曰杏多实不虫者来年秋善五
木者五榖之先欲知五榖但视五木择其木盛者来年
益种之
京房易逆刻曰天雨榖岁大熟
东观汉记曰建武二年天下野榖旋生麻菽尤盛又曰
欲征匈奴与窦固等议皆以为塞外草美马不须榖按
军出塞无榖马故事马防言当与榖
论衡曰建武三十一年陈留雨榖蔽地视榖形若粢而
卷八十五 第 3a 页 WYG0888-0709c.png
黑此夷狄地生榖也夷狄不食榖生于草野成熟委于
地遭疾风与之俱飞风衰榖集中国中国见之谓天雨
榖也
风俗通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
为强弱也建武之初军役亟动牛亦损耗农业颇废米
石万钱天爱斯民扶助圣主事有徵应于是旅榖弥望
野茧被山
曹瞒传曰太祖尝赋廪榖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
卷八十五 第 3b 页 WYG0888-0709d.png
曰以小斛量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
主者特当借汝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取问曰行小
斛盗官谷斩之军门
王肃丧服要记曰昔者鲁哀公祖载其父孔子问曰宁
设五榖囊乎公曰不也五榖囊者起伯夷叔齐不食周
粟而饿死首阳山恐魂之饥故作五榖囊吾父食味含
哺而死何用此为
魏志曰袁涣字曜卿为魏国郎中令及卒太祖为之流
卷八十五 第 4a 页 WYG0888-0710a.png
涕赐榖二千斛一敖以太仓榖千斛赐郎中令家一敖
以垣下谷千斛与曜卿家外不解其意教曰以太仓榖
者官法也垣下榖者亲旧也
江表传曰诸葛亮闻恪伐徐详书与陆逊曰家兄年老
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粮榖粮榖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
用不安足下特为启至尊转之
王隐晋书曰邓攸为吴郡吴人饥荒攸辄出台仓赈之
被劾辄出榖攸叹曰善不可为也
卷八十五 第 4b 页 WYG0888-0710b.png
幽明录曰琅琊诸葛氏兄弟二人寓居晋陵家甚贫耗
常假乞自给榖在圌中计日月未应尽而早以空罄始
者故谓是家中相窃盗故复封捡题识而耗如初后有
宿客远来至巷口见数人担榖从门出客借问诸葛在
不荅云悉在客进语讫因问卿何得大粜榖主人云告
乞充口云何粜之客云吾向来逄见人担谷出为是何
事主人兄弟相视窃自疑怪又看封题俨然如故试开
圌量视无十许斛知前后所失非人为之也
卷八十五 第 5a 页 WYG0888-0710c.png
讴魏陈王曹植魏德论讴曰于穆圣皇仁畅惠渥辞献
减膳以服鳏独和气致祥时雨渗漉野草萌变化成嘉

启梁元帝上榖充军粮启曰臣闻金城千仞必资守粟
革车千乘其在馈实愿武车绥旌列飞鸿之行陈奉辞
受脤掩挚兽于貙虎贾逵渠水虽曰难踪梁习劝农窃
知自勉
  禾
卷八十五 第 5b 页 WYG0888-0710d.png
说文曰禾嘉榖也以二月而种八月始熟得时之中故
谓之禾
山海经曰昆崙墟上有木禾禾长五寻
尚书曰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归周公于
东作归禾(亩陇也颖穗也禾各生一垄而共为一穗/天下和同之象周公德所以致故归之)
左传曰郑祭足帅师取成周之禾
孝经援神契曰德下至地则嘉禾生
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
卷八十五 第 6a 页 WYG0888-0711a.png
史记曰管仲说桓公曰古之封禅者北里之禾所以为

淮南子曰后稷辟土垦草而不能使禾冬生
东观汉记曰光武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一茎九穗
又曰淳于恭有盗刈恭禾者恭见之恐其愧因自伏草
中盗去乃起
续汉书曰承宫琅琊人也尝在蒙山中耕种禾黍临熟
人认之宫便推与而去由是发名
卷八十五 第 6b 页 WYG0888-0711b.png
古今注曰和帝元年嘉禾生济阴城阳一茎九穗安帝
延光二年嘉禾生九真百五十六本七百六十八穗
吴志曰赤乌七年宛陵言嘉禾生又曰会稽言嘉禾生
改年为嘉禾
晋起居注曰武帝世嘉禾三生元帝世嘉禾三生其茎
七穗
续搜神记曰庐陵巴丘人周晃者世以田作为业年常
田数十顷家渐富晋太元初秋收已过穫刈都毕明旦
卷八十五 第 7a 页 WYG0888-0711c.png
至田禾悉复满湛然如先即便更穫盈仓于此遂巨富
梦书曰禾稼为财田之所出梦见禾稼言财气生
讴魏陈王曹植魏德论讴曰猗猗嘉禾惟榖之精其洪
盈箱恊穗殊茎昔生周朝今植魏庭献之庙堂以昭祖

赞宋孝武帝清暑殿甍嘉禾赞曰维殷粤周有穗表祯
祥乎合矣超瑞高甍非原非泽乃瑞乃灵庶藉天贶广
兹化清
卷八十五 第 7b 页 WYG0888-0711d.png
  稻
尔雅曰稌稻也(说文曰/稻稌也)
广雅曰稻穗谓之禾
广志曰有紫芒稻赤穬稻白米稻南方有蝉鸣稻
礼记曰祭宗庙之礼稻曰嘉蔬
吴志曰钟离牧山阴人少居永兴自垦田种二十馀亩
临熟而县民认取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
与民
卷八十五 第 8a 页 WYG0888-0712a.png
江表传曰孙亮五凤元年交阯稗草化为稻
会稽典录曰夏香有盗刈稻者香助收之盗者惭送以
还香香不受
赞晋湛方生庭前植稻苗赞曰茜茜嘉苗离离阶侧弱
叶繁蔚圆株疏植清流津根轻露濯色
  粳
说文曰粳稻属也
广雅曰籼粳也
卷八十五 第 8b 页 WYG0888-0712b.png
广志曰粳有乌粳黑穬
郑氏婚礼谒文赞曰粳米馥芬婚礼之珍
魏文帝与朝臣书曰江表唯长沙名有好米何得比新
成粳稻邪上风炊之香闻十里
袁淮观殊俗曰河内青稻新成白粳
启梁庾肩吾谢赉粳米启曰出梁国租兼水陆之殊品
伊尹说而不至石崇豪所未及遇处嘿之得宾同朗之
举著长河可塞上德无训又谢湘东王赉米启曰味重
卷八十五 第 9a 页 WYG0888-0712c.png
新城香踰涝水连舟入浦似彦伯之南归积地为山疑
马援之西至不待候沙同新渝之再熟无劳拜石均辽
仓之重满前恩未远次渥仍流墨翟假以故书裴楷惭
其国赐又荅湘东王赉粳米启曰窃以农夫力耕时逄
俭岁疏贱时泽必取丰年椓斛泻珠嘉闻陶量翻庭委
玉欣见马图
  黍
尔雅曰秬黑黍秠一稃二米(汉和帝时任城生/黑黍或三四实也)
卷八十五 第 9b 页 WYG0888-0712d.png
说文曰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
山海经曰广都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黍膏稷
礼记曰仲夏之月农乃登黍
毛诗曰黍离闵宗周也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又曰今适
南亩或耘或耔黍稷嶷嶷又曰芁芁黍苗阴雨膏之
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南海之秬
韩子曰韩昭侯之时黍种尝贵鲜有昭侯令人覆廪廪
吏果窃黍种而粜之又曰孔子侍坐于鲁哀公设桃具
卷八十五 第 10a 页 WYG0888-0713a.png
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失
笑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先桃之也仲尼对曰丘知之
矣夫黍者五榖之长也祭先王以为上盛果有六而桃
为下祭先王不得入于庙丘闻之也君子以贱雪贵不
闻以贵雪贱今以五榖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侵上忽下

史记封禅书曰管仲说桓公曰古之封禅鄗上黍所以
为盛
卷八十五 第 10b 页 WYG0888-0713b.png
淮南子曰渭水多力而宜黍
东观汉记曰承宫将妻子入华盖蒙阴山谷耕种禾黍
古今注曰宣帝元康四年长安雨黑黍粟和帝元兴元
年黑黍穗一禾二实或三四实生任城得粟三升八升
以荐祖宗庙
赋晋稽含孤黍赋曰余慎终屋之南荣有孤黍生焉因
泥之湿遭雨之润宿昔牙蘖滋茂甚速涂燥根浅忽然
萎殒深感此黍不韬种以待时贪荣弃本寄身非所自
卷八十五 第 11a 页 WYG0888-0713c.png
取彫枯不亦宜乎
  粟
尔雅曰𧄸赤苗芑白苗(𧄸赤梁粟也/芑白梁粟也)又曰粢稷(今江东/呼粟为)
(粢也孙炎/曰稷粟也)
说文曰粟嘉榖实也粟之为言续也
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
破木为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榖兴以助果蓏之实
左传曰郑饥而未及麦民病子皮以子展之命饩国人
卷八十五 第 11b 页 WYG0888-0713d.png
粟户八钟又曰冬晋荐饥乞籴于秦秦伯轮粟于晋自
雍及绛相继命之曰汎舟之役
论语曰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
益曰与之庾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君
子周急不继富又曰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
无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雒书说禾曰仓帝起天雨粟青云扶日
六韬曰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金钱以与殷民
卷八十五 第 12a 页 WYG0888-0714a.png
晏子曰北郭骚见晏子托以养母晏子分仓粟府金以
遗之骚辞金受粟
春秋说题辞曰粟五变生为苗秀为禾三变而发谓之
粟四变曰米五变而蒸饭可食
孔丛子公仪曰子思居贫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二车焉
或献樽酒束脩子思曰为费而无当也或曰子取人粟
而辞酒是辞少而受多也于义无名于分则不全行之
何也子思曰然伋不幸而贫至及困乏将绝先人之祀
卷八十五 第 12b 页 WYG0888-0714b.png
夫所以受粟为周之也酒脯则所饮宴也方乏于食而
乃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分哉度义而行之又曰季桓
子以粟十钟饩夫子受而班门人之无者子贡曰季孙
以夫子贫故致粟今而施人无乃乖彼意乎子曰吾受
而不辞为季孙之惠受不为富惠于一人岂若数百人

庄子曰庄周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
金贷子三百金可乎周忿然曰若乃言此不如早索我
卷八十五 第 13a 页 WYG0888-0714c.png
枯鱼之肆
商君书曰金一两生境内粟一十二石死于境外粟十
二石生于境内金一两死于境外国好生金于境内则
金粟两死府库两虚国弱好生粟于境内金粟两生仓
府两实国强
吕氏春秋曰饭美者不周之粟
史记曰伯夷叔齐闻西伯善养老往归焉值武王东伐
纣叩马諌左右欲刃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
卷八十五 第 13b 页 WYG0888-0714d.png
王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而饿
死又曰宣曲任氏之先为督道仓吏秦之败豪杰皆争
取金玉而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
米至贵已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以此起富又曰汉兴
七十馀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
不可食也
贾谊书曰邹穆公有令食凫雁者必以秕无敢以粟于
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二石粟得一石秕吏以请曰秕
卷八十五 第 14a 页 WYG0888-0715a.png
食凫雁为无费也今求秕于民二石粟而易一石秕食
雁则费甚矣请以粟食之穆公曰去非尔知也夫百姓
饷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
人上食也柰何其以养鸟且汝知小小计而不知大害
汉书曰东方朔曰侏儒长三尺馀俸一囊粟钱二百四
十臣朔长九尺馀亦一囊粟钱二百四十侏儒饱欲死
臣朔饥欲死
淮南子曰黄帝治天下力牧泰山稽辅之狗彘吐菽粟
卷八十五 第 14b 页 WYG0888-0715b.png
于道路而无分争之心又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
说苑曰高平王遣使者从魏文侯贷粟文侯曰须吾租
收邑粟至乃得也使者曰臣初来时见渎中有鱼张口
谓臣曰吾穷水鱼命在呼吸可得灌乎臣谓之曰待吾
南见河伯之君决江淮之水灌汝口鱼曰为命在须臾
及须决淮之水比至还必求吾于枯鱼之肆今高平贫
穷故遣臣诣君贷粟乃须租收粟至者大王必求臣死
人之墓矣
卷八十五 第 15a 页 WYG0888-0715c.png
古今注曰武帝建元四年天雨粟宣帝地节三年长安
雨黑粟竟宁元年南阳山都县雨粟色青黑味苦大者
如小豆小者如麻子
风俗通曰燕太子丹仰叹天为雨粟
桂阳先贤书赞曰成丁郴人能达鸟鸣为郡王簿与众
人俱坐闻雀鸣而笑曰东市辇粟车覆雀相呼往食之
众人遣视信然
汜胜之书曰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𢃄甲百万而无
卷八十五 第 15b 页 WYG0888-0715d.png
粟者弗能守也夫榖帛实天下之命卫尉前上蚕法今
上农事人所忽略卫尉勤之可谓忠国忧民之至
书汉晁错上书曰利民欲者莫如用爵致粟矣能以粟
拜爵者皆民之有馀者也取有馀以给塞下之食则富
人有爵而贫民损益于征赋矣此以有馀补不足而贫
富之民各得其愿也
  豆
物理论曰菽者众豆之揔名
卷八十五 第 16a 页 WYG0888-0716a.png
龙鱼河图曰岁暮夕四更中取二七豆子二七麻子家
人头少许发合麻子豆著井中祝敕井吏其家竟年不
遭伤寒辟五瘟鬼
管子曰桓公北伐山戎以戎菽遍布于天下
鹖冠子曰两叶蔽目不见太山双豆塞耳不闻雷霆
史记曰弃为儿时好种树麻菽麦
东观汉记曰闵仲叔太原人也与周党相友党母过仲
叔共啜菽饮水无菜茹又曰刘平尝为饿贼所劫叩头
卷八十五 第 16b 页 WYG0888-0716b.png
曰老母饥少气力待平为命愿得还饭食母驰来就死
涕泣发于肝胆贼即遣去乃摭三升豆以谢贼恩
古今注曰宣帝元康四年南阳雨豆
吴志曰赵达善算使人取小豆数升播之席上立知其

王隐晋书曰时王浚称制边垂潜使人问霍原原不荅
浚既衔之有辽东内徙三百馀人依山为贼意欲劫原
为王亦未能行时有谣曰天子在何许近在豆田中豆
卷八十五 第 17a 页 WYG0888-0716c.png
者为霍浚遂害原悬其首诸生悲哭其中
邺中记曰石勒讳胡胡物改名名胡饼曰麻饼胡绥曰
香绥胡豆曰国豆
笑林曰有人吊丧并欲赍物助之问人可与何等物人
荅曰钱布谷帛任卿所有耳因赍大豆一斛相与孝子
哭唤柰何己以为问豆荅曰可作饭孝子哭复唤穷己
曰适得便穷自当更送一斛
杂五行书曰常以正月日亦用月米以麻子七枚赤豆
卷八十五 第 17b 页 WYG0888-0716d.png
二七枚著井中辟温病甚神效(与龙鱼河图语/小异故重取)
赋张翰豆羹赋曰乃有孟秋嘉菽垂枝挺英是刈是穫
充箪盈箧香铄和调周疾赴急时御一杯下咽三叹时
在下邑颇多艰难空匮之厄固不缀欢追念昔日啜菽
永安
  麻
尔雅曰枲麻黂枲实(黂麻/子也)黂字麻母(直麻麻之/有子也)
广雅曰黂麻也
卷八十五 第 18a 页 WYG0888-0717a.png
毛诗曰丘中有麻又曰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又曰麻麦
懞懞
礼记曰仲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尝麻先荐寝庙
淮南子曰汾水濛浊而宜麻
东观汉记曰闵仲叔太原人也与周党友尝遗其生麻
仲叔叹曰我欲省烦耳受而不食
风俗通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赞晋郭璞麻赞曰草皮之良莫贵于麻用无不给服无
卷八十五 第 18b 页 WYG0888-0717b.png
不加至物在迩求之好遐
  麦
毛诗曰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左传曰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又曰晋侯梦大
厉公觉召桑田巫巫曰不食新矣六月晋侯欲麦(周六/月今)
(四月麦/始熟)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
食张如厕陷而卒
家语曰宓子贱为单父宰百姓化之齐人攻鲁道由单
卷八十五 第 19a 页 WYG0888-0717c.png
父单父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齐寇至不及人人自收
其麦请放民皆使出获麦可以益粮且不资寇三请而
宓子贱不听俄而齐寇逮乎麦季孙闻之怒使人让曰
民寒耕热芸曾不得食可不哀哉犹可有告而不听非
所以也宓子蹴然曰今兹无麦明年可树若使不耕者
得获是使民乐有寇也且单父得一岁之麦于鲁不加
强丧之不加弱使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世不息季
孙闻之赧然愧曰地若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
卷八十五 第 19b 页 WYG0888-0717d.png
庄子曰儒以礼诗发家小儒口中有珠诗曰青青之麦
生陵之陂生不施死何舍珠为
史记曰箕子朝周过故殷墟见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
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
曰麦秀渐渐兮黍禾油油
汉书曰武帝外事四夷而民去本董仲舒说上曰春秋
他榖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五榖最
重粟麦
卷八十五 第 20a 页 WYG0888-0718a.png
东观汉记曰高凤南阳人诵读昼夜不绝妻尝之田曝
麦于庭以竿授凤令护鸡受竿诵经如故天大雷暴雨
淹流凤留意在经史忽不视麦麦随水漂去又曰张堪
为渔阳太守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
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续汉书曰桓帝时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
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
曹瞒传曰太祖尝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
卷八十五 第 20b 页 WYG0888-0718b.png
士皆下马持麦以相付时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
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
犯之何以率下然孤为军帅不可杀请自刑因援剑割
发以置地
诸葛恪别传曰孙权尝飨蜀使费祎祎停食饼索笔作
麦赋恪亦请笔作磨赋咸称善焉
博物志曰近世有田夫至巧而不自觉也其妇称之犹
不自信乃削木为麦入市粜之籴者无疑归磨乃觉非
卷八十五 第 21a 页 WYG0888-0718c.png

晋中兴书曰苻健洪弟三弟健阴图关中阳使其徒种
麦示无西意
秦子曰孔文举为北海相有遭父丧哭泣墓侧色无憔
悴文举杀之又有母病瘥思食新麦家无乃盗邻熟麦
而进之文举闻之特赏曰无有来讨勿复盗也盗而不
罪者以为勤于母饥哭而见杀者以为形慈而实否
奏魏黄观曰今年麦苗虽好临熟多雨而悉复偃坏小
卷八十五 第 21b 页 WYG0888-0718d.png
麦略尽惟穬麦大麦颇得半收耳
 布帛部(素/绫) (锦/罗) (绢/布)
  素
释名曰素朴素也已织则供用不复饰也
毛诗曰素衣朱绣
礼记曰天子素带朱里
范子计然曰白素出三辅
扬雄荅刘歆书曰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街卒会者雄
卷八十五 第 22a 页 WYG0888-0719a.png
常把三寸弱翰笔赍油素三尺以问其异语归即以铅
擿次之铅椠二十七岁于今矣
东观汉记曰郑据守正尽节赐据素六十匹由是显名
班固与弟超书曰今赍白素三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
香闟登
盐铁论曰缟素不能自分其缁墨贤圣不能自治其乱

诗古诗曰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
卷八十五 第 22b 页 WYG0888-0719b.png
五丈馀以缣持比素新人不如故
赋汉班婕妤𢷬素赋曰若乃广储悬月晖水流清桂露
朝满凉衿夕轻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裙
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
含羞妖风靡丽于是投香杵叩玫砧择鸾声争凤音梧
因虚而调远柱由贞而响沉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
清深调非常律声无定本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飙之近
远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侈长袖于妍袂缀半
卷八十五 第 23a 页 WYG0888-0719c.png
月于兰襟表纤手于微缝庶见迹而知心计脩路之遐
夐恐芬芳之易泄书既封而重题笥已缄而更结
  锦
说文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

毛诗曰角枕粲兮锦衾烂兮又曰巷伯刺幽王也寺人
伤于谗而作是诗也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
以太甚
卷八十五 第 23b 页 WYG0888-0719d.png
左传曰狄灭卫齐侯使公子无亏戍曹归公乘马夫人
鱼轩重锦三十两又曰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
未知可否(尹何/年少)子皮曰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
所庇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墨子曰古之人未知为衣服衣皮毛今则厚敛百姓以
为锦绣文采靡㬅之衣
说苑曰魏文侯与田子方语有两童子衣锦而侍于前
卷八十五 第 24a 页 WYG0888-0720a.png
田子曰此君之宠子乎文侯曰非也此子父死于战以
其幼孤也寡人收之子方曰臣以君之贼心为足矣今
滋甚也君之宠此子也又且以谁之父杀之乎
汉书曰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
羽见秦皆已烧残则乃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
衣锦夜行韩生曰人谓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又曰宣帝
时呼韩邪单于来朝赐锦帛九十匹
汉武内传曰帝见西王母巾器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
卷八十五 第 24b 页 WYG0888-0720b.png
锦之囊
汉官典职曰尚书郎入直中官供锦被
魏文帝诏群臣曰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似
蜀志曰先主平益州赐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锦各千

环氏吴记曰蜀遣使吴赍重锦千端
异物志曰锦乌文章如丹地锦而藻缋采文俗人见其
端正似锦因谓之锦乌
卷八十五 第 25a 页 WYG0888-0720c.png
神仙传曰淮南王为八公张锦绮之帐燔百和之香
世说曰石崇锦步鄣四十里
魏志曰景初中赐倭女王绛地蛟龙锦五匹
诗古诗曰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启梁皇太子谢敕赉魏国所献锦等启曰山羊之毳东
燕之席尚传登高之文北邺之锦犹见胡绫织大秦之
草戎布纺玄菟之花
梁元帝为江夏王安丰谢东宫赉锦启曰舒将并石堪
卷八十五 第 25b 页 WYG0888-0720d.png
来暮雨萦持结缆剩可荡舟秦川书字妙能八体邺县
登高真堪九日宋姬赠马未足为荣冯媛乘车方兹非
宠又谢东宫赉辟邪子锦白褊等启曰江波可濯岂藉
成都之水登高为艳取映凤皇之文至如鲜洁齐纨声
高赵縠色方蓝浦光譬灵山试以照花含银烛之状将
持比月乱含璧之晖
  绢
广雅曰繁繐鲜文文縠绢也
卷八十五 第 26a 页 WYG0888-0721a.png
华峤后汉书曰陈实在乡闾平心率物有盗夜入其家
止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自整拂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
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与性成耳如梁
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实徐譬之曰视君状
猊不似恶人然当由贫困今遗绢二匹自是县无复盗

魏略曰文帝在东宫尝从曹洪贷绢百疋洪不肯与及
洪犯法自分必死既得原上书谢
卷八十五 第 26b 页 WYG0888-0721b.png
孔舒元在穷记曰贼来入门时家见在绢布三千馀疋
及衣被器物皆令婢使辇出著庭中恣其所取由是皆
竞取财物不暇复见杀
晋公卿礼秩曰品第一者春赐绢百疋秋赐二百疋
王隐晋书曰王尼见太传越曰公负尼物越荅初不识
此事尼曰昔楚人失布谓令尹盗者以令尹执政贼盗
公行是与自盗无异也今君左右有屋舍尼独穷困是
亦明公负尼物也越意解大笑与尼绢五十疋
卷八十五 第 27a 页 WYG0888-0721c.png
晋阳秋曰胡威少有志尚厉操清白父质为荆州威自
京都省之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停
厩中十馀日告归临辞质赐其绢一疋为道路粮威跪
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馀故
以为汝粮耳又曰桓温入蜀闻有善星者夜执其手于
星下问国祚脩短星人曰太微紫微文昌三宫气候决
无虞五十年外不论耳温不悦送绢一疋钱五千与之
星人诣主簿习凿齿曰受令旨自裁乞命为摽揭棺木
卷八十五 第 27b 页 WYG0888-0721d.png
问其故曰赐绢令仆自绞乞钱以买棺故知之耳凿齿
曰君几误死吾闻子知星宿有不覆之义乎绢以戏君
钱供资粮是听君去耳星人喜以言诣温温笑曰君三
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也
赵书曰石勒参军周雅为馆陶令盗官绢数百匹下狱
后每设大会使与俳儿著介帻绢单衣优问曰汝为何
官在我俳中曰本馆陶令计二十数单衣曰政坐耳是
故入辈中以为大笑
卷八十五 第 28a 页 WYG0888-0722a.png
表梁沈约谢立皇太子赐绢表曰臣闻重离在天八纮
之所共仰明两作贰万国所以咸宁太子体岐弱载表
睿冲茂典册既升休祚方远率土含欢遐迩均抃天情
载洽庆赐必周币帛嘉贶猥班庸劣
启梁沈约谢赐轸调绢等启曰霜纨雪委雾縠冰鲜昔
刘氏归国未闻汉储之礼曹植还蕃非降魏两之赐恩
愈枉道贲深束帛又谢安出门宫赐绢绮独启曰桓室
金缕本非所议孟姬作具独若未周慈泽曲临珍华兼
卷八十五 第 28b 页 WYG0888-0722b.png
重制为美服只绮易俦举而不息三夜有待又谢敕赐
绢葛启曰素采水华絺文霜洁变溽暑于闺閤起凉风
于襟袖
梁庾肩吾荅武陵王赉绢启曰清河之珍丘园惭其束
帛关东之妙潜织陋其卷绡遂使鹤露宵凝轻絺立变
雁风朝急冶服成温
周王褒谢赉绢启曰似逐安车之徵如轻殿中之对臣
善识山川应图方丈脱能临水必不弃书
卷八十五 第 29a 页 WYG0888-0722c.png
  绫
释名曰绫者其文望之似冰纹之理也
太公六韬曰夏殷桀纣之时妇人锦绣文绮之坐席衣
以绫纨常三百人
汉武帝内传曰西王母侍女服绀绫之袿
汉官典职仪曰尚书郎直供青绫白绫被
魏略曰大秦国有金缕杂色绫其国利得中国丝素解
以为胡绫
卷八十五 第 29b 页 WYG0888-0722d.png
苻丕荅谢玄书曰今往大文绫罗各五十匹
世说曰武帝尝降王武子供馔槃悉用琉璃器婢子百
馀人皆绫罗裤褶以手擎饮食
荀勖为晋文王与孙皓书曰今饷杂色绫千端
晋令曰第六品已不得服今缜绫锦有私织者录付尚

咸康起居注曰诏临邑王使主范柳所贡物多降绫是
其所珍可筹量增赐
卷八十五 第 30a 页 WYG0888-0723a.png
启梁庾肩吾谢武陵王赉白绮绫启曰图云缉鹤邺市
稀逄写雾傅花丛台罕遇虽复马均骋思比巧犹惭虞
卿受金方恩未重此扁舟独反燕路有心载宝言归衔
珠无日
书梁庾肩吾荅饷绫绮书曰洁同雪霜华踰纻绮长裾
可曳无愧王门之宾广袖将裁翻有城中之制
  罗
释名曰罗文罗疏也
卷八十五 第 30b 页 WYG0888-0723b.png
太山黄庭经曰黄庭为不死之道受者斋九日金兰凤
文之罗四十匹
范子曰罗出齐郡燕丹子曰荆轲左手把秦王袖右手
揕其胸秦王曰今日之事从子计耳乞听琴声而死召
姬人鼓琴琴曰罗縠单衣可裂而绝八尺屏风可超而
越鹿卢之剑可负而伏秦王乃奋地而起遂杀轲
淮南子曰齐俗有诡文繁绣弱锡罗纨
王孙子曰随珠耀日罗衣从风
卷八十五 第 31a 页 WYG0888-0723c.png
雍门子说孟尝君曰今足下下罗惟来清风
世说曰武帝尝降王武子婢百馀人皆绫罗裤褶手擎
饮食
启周庾信谢赵王赉皂罗袍裤启曰悬机巧𦁛变蹑奇
文凤不去而恒飞花虽寒而不落披千金之暂暖弃百
结之长寒永无黄葛之嗟方见青绫之重对天山之积
雪尚得开衿冒广厦之长风犹当挥汗白龟报主终自
无期黄雀谢恩竟知何日
卷八十五 第 31b 页 WYG0888-0723d.png
  布
礼记曰仲夏月母暴布又曰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尺广
狭不中量不鬻于市
左传曰诸侯攻偪阳主人悬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
坠则又悬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
晏子曰景公谓晏子曰东海中有水而赤有枣华而不
实何也晏子曰昔秦缪公乘龙理天下以黄帝布裹蒸
枣至海而投其枣布故水赤蒸枣故华而不实公曰吾
卷八十五 第 32a 页 WYG0888-0724a.png
佯问子耳对曰婴闻佯问者亦佯对之
吕氏春秋曰戎人见暴布者问曰何以为此莽莽也指
麻而示之怒曰熟灌灌可为莽莽也
韩子曰卫人有夫妻祷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
夫曰何必少也妻曰益则子将取妾矣
史记张骞传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賨布又曰
仪休
相鲁见布好而疾出家妇燔其机又曰货殖传曰
通邑大都布千钧比千乘家
卷八十五 第 32b 页 WYG0888-0724b.png
神异经曰南荒有火山长四十里生不烬之木昼夜火
然得暴风不炽猛雨不灭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长二尺
馀细如丝恒在火中不出外而色白以水逐沃之即死
取其毛织以作布用之若垢污以火烧之即清洁也
烈女传曰楚江乙母者楚大夫江乙之母也当恭王之
时乙为郢大夫有入王宫盗者令尹以罪乙请于王而
黜之处家无几其母亡布八寻言令尹盗之王方在小
曲台令尹侍焉王谓母曰令尹信盗也寡人不为其富
卷八十五 第 33a 页 WYG0888-0724c.png
贵不行法焉若不盗而诬之楚国有常法(常法谓诬罪/人其罪罪之)
母曰令尹非身盗之也乃使人盗之王曰柰何对曰昔
孙叔敖之为令尹也道不拾遗民不关闭而盗贼自禁
今令尹之法治也耳目不明盗贼纵横是故盗妾之布
是与使之何异王曰令尹在上寇盗在下令尹不知有
何罪焉母曰昔者妾子为郢大夫人盗王宫中之物妾
子坐而黜之妾子亦岂知之乎终然坐之令尹独何以
不坐是为过也王曰善非徒讥令尹又讥寡人令吏偿
卷八十五 第 33b 页 WYG0888-0724d.png
母之布因赐金十镒让金布曰妾岂贪货而干王哉王
召江乙而用之
汉书曰文帝徙淮南王长道中死时民谣曰一斗粟尚
可舂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二人不相容又曰成帝许皇
后上疏曰妾誇布服粝食又曰太公以布为货广二尺
二寸为幅长四丈为疋
华峤后汉书曰王允与吕布及士孙瑞谋诛董卓有人
书吕字于布上负而于市歌曰布乎布乎有告卓不悟
卷八十五 第 34a 页 WYG0888-0725a.png
三年四月帝疾愈卓入市布持矛刺卓兵士趣斩之
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使民男女入山采葛作黄丝布
献之
吴王先贤行状曰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盗者曰我邂
逅迷惑从今以后将改过子既已宥幸无使王烈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曰是知耻恶知耻则
善心将生故与劝为善也
典略曰苏秦如赵逄其邻子于易水之上从贷一匹布
卷八十五 第 34b 页 WYG0888-0725b.png
约偿千金邻子不与
广志曰桐木其叶有白毳取其毳淹渍缉织以为布
圣證论曰梁冀时布有垢则洗之于火
裴氏广州记曰蛮夷不蚕采木绵为絮皮圆当竹剥古
绿藤绩以为布
燕书曰宋该字宜弘为右长史太祖会群僚以该性贪
故赐布百馀疋令负而归重不能胜乃至僵顿以愧辱

卷八十五 第 35a 页 WYG0888-0725c.png
俗说曰桓豹奴善乘骑亦有极快马有一诸葛郎自云
能走与马等桓车骑以百匹布置埒令豹奴乘马诸葛
竞走先至者得布便俱走诸葛桓与马齐欲至埒头去
布三尺许诸葛一透坐布上遂得之
笑林曰沈珩弟峻字叔山有名誉而性俭吝张温使蜀
入内良久出语温曰向择一端布欲以送卿而无粗者
温嘉其能显非
赋晋殷臣奇布赋曰惟泰康二年安南将军广州牧腾
卷八十五 第 35b 页 WYG0888-0725d.png
侯作镇南方余时承乏沗备下僚俄而大秦国奉献琛
来经于州众宝既丽火布尤奇乃作赋曰伊荒服之外
国逮大秦以为名仰皇风而悦化超重译而来庭贡方
物之绮丽亦受气于妙灵美斯布之出类禀太阳之纯
精越常品乎意外独诡异而特生森森丰林在海之洲
煌煌烈火禁焉靡休天性固然滋殖是由牙萌炭中颖
发烬隅叶因焰洁翘与炎敷焱荣华实焚灼萼珠丹辉
电近彤星流飞耀冲霄光赫天区惟造化之所陶理
卷八十五 第 36a 页 WYG0888-0726a.png
万端而难察燎无烁而不燋在兹林而独昵火焚木而
弗枯木吐火而无竭同五行而并在与大椿其相牵乃
采乃析是纺是绩每以为布不盈数尺以为布帕服之
无斁既垢既污以焚为濯投之朱炉载燃载赫停而冷
之皎洁凝白
启梁刘孝绰谢越布启曰比纳方绡既轻且丽珍迈龙
水妙越岛夷
 
卷八十五 第 36b 页 WYG0888-0726b.png
 
 
 
 
 
 
 
 艺文类聚卷八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