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x 页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书
与金大司宪(镇商)
即者。阴竹宰传到二月初吉下答书。其发虽久。感慰则深。间已改序。伏惟静养体度。神相康福。山川隔远。末由驰谒。区区恋德。末有穷已。瓶泉文字。伏蒙下副。辞致感慨。笔意高古。可以永镇荒谷。垂辉来后。感荷德意。何啻百朋。第有一二当禀改。条上别纸。伏望即赐下复于阴县。以为及早镌刻之地。如何如何。
书
与金大司宪(镇商)
即者。阴竹宰传到二月初吉下答书。其发虽久。感慰则深。间已改序。伏惟静养体度。神相康福。山川隔远。末由驰谒。区区恋德。末有穷已。瓶泉文字。伏蒙下副。辞致感慨。笔意高古。可以永镇荒谷。垂辉来后。感荷德意。何啻百朋。第有一二当禀改。条上别纸。伏望即赐下复于阴县。以为及早镌刻之地。如何如何。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0H.gif)
乍瞻旌麾。忽踰十载。向伏蒙记有。远问死生。又不以鄙卑。俯赐先集一部。俾著眼目。仰认厚眷。有非寻常。拜受珍感。隋珠和璞。不愿易也。所处深僻。不值便人。久迟上谢。是为罪负。冬候乖序。伏惟台体神相万福。恋德驰义。实无穷已。先集曾于华阳书屋。一窥其草藁矣。私窃以为尤翁当日苦心刊行之意。岂不以先生出处言议。悉本乎程朱法门。有可以羽翼斯文。裨补世教乎。然而间未百年。板本罕传。世道之坏乱。日甚一日。如有子云尧夫者作。则必知所以处此矣。何幸执事梳洗发挥。流布远迩。使穷乡陋学。亦得以诵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0L.gif)
答姨兄任伯新(命周○丁丑)
松村便。虽略闻起居状。而犹以未得下疏。为怅恨。房生来传手问。谨审霜冷。调候渐复常节。此殆天意欲一试国手也。深为祈幸。出处之义。自古非一端。惟在自家思量。其安于心者。不须问人。然若执事所遭。则初未必刺口自明。又况今日非复可言之时乎。如能毁冠裂冕。长往而不返。则固善矣。如欲为亲一屈。则辞内居外。辞尊居卑。依旧是畏义追愆样子。非扬历荣途之比也。风树不停。正宜汲汲。何暇计较锱铢于吹万不齐之口。以等待时月乎。示及册子。曾从仲思闻其大意。甚欲一睹为快而不敢请。今忽入眼。甚幸。忙遽且值哀扰。未及细阅。然已觉大体井井。可举以行。结户多寡之数。恐须更商以成节目。徐当更禀耳。
与姊兄尹圣直(丁巳)
时事至此。固无可言。而尊季父一著。庶不坠三百年士气。只恨远居。不能诵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之句以送也。伏惟惊惶多日。竟致分张。孤栖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1H.gif)
与尹兄(己未)
近日酷热。令人难支。伏惟调摄履玆益卫。区区贡虑。弟奉引如昔。而意外 除命。岂胜惶愧。平日读书。至山人隐流。欺世盗名者。心诚痛恶。有甚于宵小凶憸矣。不料自家遽入此套。不肖之罪。从此益深。顾念先训。不觉汗流浃背也。
与尹兄(庚申)
岁新。伏惟动止益福。区区欣祝之至。畿辅差遣。非内非外。粗可便身。然弟之所望。却不在此。须南过岭海。北极塞徼。方不枉出身事主之义。岂弟不仁。不能忠谋耶。言之喟然。
与金文甫(丙午)
五年蕴结。岂一夜可尽。别怀依依。临寝益切。未知吾兄。亦然否。伏热兼霖。伏惟侍况万佳。拟即驰书替谢。手下小奚。连有他绊。继以㬥雨不果焉。吾辈交好。不在此等文具。然由中怅惘。有不可已矣。朋友责善职耳。吾辈别来几何。岂无一过可规一言可勉哉。而兄既曰不知。弟亦不敢强其所未知。虚负良会。多愧古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1L.gif)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2H.gif)
答金文甫
昨疏。谕以气质之病。且许愚昧。献其药方。噫。是心足以圣矣。矧持敬二字。已得作圣之方。固无可咨于人。而尚且谆谆至此者。盖将与同病者论药否。明钦窃念高明有好善之诚。而无著实工夫。心之放逸久矣。故出言应事。未免做错。然惟其有善心。故悔悟随至。悔悟虽切。而迁改不勇。故旧悔未除。新悔复积。日往月来。不胜其多。此皆必至之势。无药可医。今但复诵前日之说可乎。先须收其放心。使在腔子里。应接之际。必审几研精。俾不做错。则旧悔自少。他日临事。又值与此事相类者。必须痛惩而不贰。则新悔不生。此是明白对剂。恐无藉于仓扁。而懒性不曾自验。空言何足喻人。多愧多愧。且念心是活物。于行属火。久放之馀。遽欲按伏。秖益其炽。故唤醒收敛。只在一敬字。敬则可以静存而动察。然或昧于公私义利之分。则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2L.gif)
答金文甫
大学本末章。本谓身也。所厚谓家也。此段承上文修身为本而言者。则本固身也。所厚亦身也。盖本与厚对。末与薄对。明是对待说。今忽训作家。了无来历。朱夫子必有深契本文之旨者。而无处考證。
窃详本文。盖曰天子庶人。皆当以修身为本。未有身不修而能治人者也。其治人。亦未有薄于近。而厚于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3H.gif)
与金文甫(己酉)
成欢数行书。计即领照。别怀逾久逾不可忘。想亦不能不系念矣。吾辈虽各粗有意思。常似此离索。未尝大家商量。单居独肆。实有朽索之虞。始知作心主不定。百事皆妄。今愿与同志先理会此一著。兼以邵子人非鬼诛之说。则庶几其免矣。顷对陶庵丈。已发谨独二字。约以期年无成。当不复言学。鄙意固方愤悱如此。然昏懦已甚。若非彊辅。随事激励。则安保其不中道而彷徨也。倘不鄙夷。愿终始其惠。前月二十五日。归伏山栖。一路无恙。然回思两宵之款。已不可复得。春兄尝到此留连。以待此行。而竟遂差池。此心怅惘。不能自胜。见者皆称其真知实践。非昔日之比。尤恨不一扳袂叩其所有耳。春兄勇确。非吾辈所及。吾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3L.gif)
答金文甫(乙卯)
顷因来使径归。未克附谢。才入数字于京递矣。即忽官人持书。穿到冰江雪山之中。披读惊喜。如得隔世消息。有难以笔札形喻。腊寒。伏审侍欢多福。政履神相。尤切仰慰。弟山居穷寂。顿绝尘想。看读之趣。不至如前卤莽。每得新意。辄思与兄辈论说。而远不可得矣。只瞻望流怅而已。痰病近犹侵苦。思索稍过。辄复逆上。以是常不快活耳。此来颇作僧家计活。深慕西山啖荠之苦。而玆承累种厚饷。使寒厨腥荤。且感且惧。不知所以为谢。念此公务方殷。何暇每轸远念。辄烦官人也。深望从此节损。一意公事。毋使穷山逋氓。远累清政也。此出哀情。更望深谅。
答金文甫
朝送迷奴未达。而先伏承下书。谨审政候神相。区区仰慰之至。伊日清江仙舟。容与高楼独坐。徒咏所怀伊人宛在水中央之句。去留光景。真堪入画也。有此提谕。倍觉神𨓏。民斋居感怀。有不可任。中馈无人。恼扰无所不至。人生良可笑。下送各种。照数拜受。仁者之赐。敢不以荐。第宿心必欲称家所有。故祭肉亦已送贸。厚念及此。惶感之馀。心甚不安。官力几何而馈遗络绎。官人疲于道路。此于与受道理。甚不稳便。兼有竭欢之嫌。后须节之。此言实出肝膈。照纳幸甚。
与金文甫(丙寅)
寺桥忍涕。自谓石肠。及其带月沿江。停棹于江楼之下。则不禁其陨之矣。惠书再及。披复欣倒之馀。孰谓丈夫无泪一语。已先获此心。吾辈衰耶。何其善感如此。重为喟然。山川跋履。一行无恙。政履多暇。示及江山胜槩。历历如在目前。益令人倾耸。享有此物。真所谓仙分。官事之不如意。何足介然也。深愿一番整理。为数年之计。以待此乘兴辄往。近则穷江之源。远则雪岳,蓬莱。岂非馀生之至乐耶。弟菽水粗宜。而岩栖寥落。触景伤神。莫非尊兄为祟。意外 除命。极其猥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4L.gif)
答金文甫(丙戌)
昨入涂谷。承拜兄下状。倾仰之馀。披豁可量。第调候每尔欠和。奉身调度。又多艰乏。殊非老病所可堪。为之伤叹。然窃观时人。初得一小县。便已润屋。其视兄老于州郡。依旧清寒。其得失果何如。友朋之情。将不胜其柏悦。又何足戚嗟耶。只望约敬宦业益达。厚为奉养。使兄食报无疆也。
答金仲陟(癸亥)
婚期稍退。穷家之幸。凡有可以古礼相讲究者。则弟何敢不与闻乎。朱子谓官人与士人婚。士人欲行古礼。而官人不肯。今两家俱是士人。苟有可行。何所疑碍乎。须条问于家弟。使预讲而举行焉。
答金仲陟(甲子)
前后俯询礼疑。怠荒已久。旧闻茫然。有不敢臆对。仍念本来昏钝。兼以痼疾。不亲书卷已十年矣。虽欲为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5H.gif)
答金仲陟
示谕缕缕。仰认相与之至意。感与愧并。无以为喻。书末辱托之意与令郎袖中简。并谛悉矣。此道不闻久矣。自吾辈行之。岂不为幸。而自顾孤陋无似。年来益甚。虽于童蒙之请受通鉴,史略者。一切谢却。粗成藏拙养疴。守分寡过底家计。如令郎者。如非家弟之婿。则初不敢为一日教授之计。而特以情分自别。家弟亦将还乡。兄弟相守。随分课督。亦可以不负远遣之苦心。何必为束脩纳拜之文具。以贻笑于今与后耶。自知甚明。自量甚熟。虽令郎。以教意再三固请。而终不敢承当。幸有以谅之。
答金仲陟
父丧中迁葬祖父母者。父之朝夕奠。当用素否。
用素用肉。恐当以在殡既虞分之。
迁墓未及葬。而若值朔望节日。则庙中参礼。他山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5L.gif)
旧山既出柩。则毋论在家在山。匀为家内事。一切祭祀。恐宜停之。
家有丧礼。当告庙云云。
士丧礼。命赴在始死迁尸之后。其告庙似当。在此时仪礼。君丧。祝聚群庙之主。亦似在始死矣。其告之之节。恐当如来谕。
五世袒免素带三月。
袒免之亲。不可昧然无事。有于礼之礼。何可不行。尝与士行言五世之亲及出继出嫁降而无服者。似当具吊服加麻。成服后藏之。临丧事则用之。至葬用之。出则否。未知果如何。素带三月。则与有服者无别。恐太过矣。
始死奠云云。
始死奠。诚有微意。以古礼则士丧礼与丧大记无异。是天子庶人一也。而开元礼之分别五品六品。已无意义。家礼谓之袭奠而移诸正尸之后。亦恐非本意。然何敢议到乎。
设灵床。在于入棺之日。则虽成服前。亦可行魂帛入就灵床之礼耶。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6H.gif)
答金仲陟(丁卯)
瞻仰中。承书缕缕。皆说心说理。近日朋友间。绝不见作此等语。披复钦叹。亦幸因此有所省悟。为益大矣。信乎讲切之不可废也。偶以山行出入。仍值文甫来访。昨夕别去。未及玩绎旨意。第首条所难情分心分二句。与朱子所疑程子语。可谓之情。不可谓之心者。同其语脉。此恐是开卷第一错矣。盖未发为性。已发为情。其或发或未发者心也。舍性情。无以见心。孟子所称恻隐之心。乃若其情。是互言心情。大学正心章忿懥好乐注云心之用。则情之善恶。即心之用之善恶也。今谓可还之情。而不可还之心者。未知何据也。前后来谕。辄言跨过两头。而其所以为说。则每不免只占一头。窃疑盛见之蔽。正在此处。幸无以先入为主。而反复于朱子诸说。幸甚幸甚。某丈诸书。大体尽好。而以善心具善理等语。终未免头上安头之病。又其论金木水火之神。大非汉儒本意。恐不足以服人。未知如何。徐当条对。且举其大略。冀作静中话头耳。
答金仲陟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6L.gif)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7H.gif)
答金仲陟
湛一气之本。不必就人物未生时说。理通而气局。不但就人物已生后说。盖湛一云者。气之本然。湛而不浊。一而不杂之谓。日之平朝。人之初生。心之未发。水之不动。皆可以见矣。气局云者。动则非静。静则非动。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7L.gif)
气质交运之说。不可执一而废一。阴阳之气。五行之质。纷纶错综。变化无穷。以可见者言之。则如寒暑推敚。日月代明。旋而为风。薄而为霆者。气与气交也。天将雨而山川出云。风霆鼓发而句萌甲坼。蚌鱼之随月盈虚。龟蛇之吸日蠕动者。气与质交也。人物之形化生生。皆质与质交也。形化之中。又莫不禀此阴阳五行之气者。质与气交也。其大略如此。但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质具于地。气行于天。其分有不可乱。如以日月星辰之可见者。皆为质则恐未安。朱子谓星辰有精英而无形质。盖气象属天。形质属地矣。
答金仲陟
天地生物。一本而已。一理生二气。二气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乃所谓一本万殊也。今谓气亦有一本。则是万殊二本也。仲陟辨之是矣。然此与心纯善之说。实相表里。性与知觉。合而为心。其善者。理也。灵者。气也。仲陟谓性纯善。心亦纯善。则又岂非二本乎。
答金仲陟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8H.gif)
与金仲陟(乙亥)
顷复拜慰至今。即玆风阴。伏惟静履何似。令郎辈皆安善否。溯慕无已。时申友竟不起疾。此何天理。元灵示及临终辞气之不乱。告诀朋友之语。深得君子正终之义。尤可伤惜。死者固亦已矣。此身畸穷。惟将与渠为命。以忘终鲜之忧。今又先我。此实穷命所坐。尚复何言。即欲委致此讣。而奴仆无暇。每求去便而不得。想或因京递先闻矣。
与金仲陟
日日凄风。万物皆无生意。此时起居。倍加卫啬。忽当生朝。怆怀当如何。恨无陈龙川风韵。奉献新词裘材。以效区区也。弟亲候幸姑无他。口味颇开。思尝者多。而十不能供一。私情戚戚。当复如何。意外新除。粗若可以伸反哺之愿。虽有百千訾谤。固不足动。而只是大难处者有数件。一则历辞朝廷。不惟疲馁。费了多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8L.gif)
答金仲陟(戊寅)
前疏至今玩绎。每坐忙遽。未即付谢也。京司供剧。未知与 寝园虚閒境界如何。或谓兄以词翰自任。与少年。驰逐骚坛争口气。此固今日所谓清致。而昔贤所恶闻。不谓老成长德。乃诎己褰裳。以涉其流也。岂或以兄之酷嗜墨戏。故观者遂疑其真然耶。有改无勉。惟在雅度。故敢贡所闻如此。未知以为如何。今番赐祭。出于旷绝之恩。宁不感激。但窃详 御制文字。似于春字。认作无物不包之意。欲以附于时好。苟然则可谓全不著题。与前日错认栗谷事。同为士林之忧。而无人发挥。亦复奈何。
答金仲陟(辛巳)
儿归。承拜下状。瞻慰则深。而亡女窆事奄过。万事都已痛割。伤念转不自堪。灵筵之权置此间。虽似不经。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9H.gif)
与金仲陟(壬午)
伏承耑翰。谨审至寒。政履清裕。不胜欣耸。仁之不辍课工。只是立志不能脱然。常恐徇外骛远。若游骑之无所归。至于近利之忧。恐是过虑耶。药局云云。只为李君可惜人物。穷饿垂死。故合力为此。使作生理。幸至有成。则遂可为济人之资耳。正值凶荒。无人买药。终夕静寂。故姑作书巢。曾见京里士子。亦多出接于药铺。似无害义。故任之而已。今承多少示谕。不胜惭汗。记昔胡籍溪设铺卖药为生。榜以胡居士熟药正铺。朱子特为诵传于后生。赞美其清高。朱子亦自设书肆。南轩累规其近利。而答以舍此无他生理。盖处之有道。则虽自主货利。不见其鄙。苟非其道。虽如王衍之口不言钱。终归污下。恐不可一槩论也。如何如何。如不当理。幸更镌诲也。
与金仲陟(癸未)
无日不阴曀。伏惟政外调候益加珍卫。閤中患候无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69L.gif)
与金仲陟(甲申)
传闻内患深重。远之苍黄归侍。无由得其详。日夜瞻郁。昨至新林。又逢明之。闻诸节少安。仁之以初四成亲。不胜欣幸。当寒不寒。伏惟政履何似。而膝下无他忧患否。弟以渼兄约会俗离。去廿二往赴。转向岭外。由知衙。转至双溪海印。入安阴之三洞。与朱溪守。数日跌宕。虽枫节已晚。到处泓峥。何日不思兄也。风雪戒寒。祀期不远。不敢登头流绝顶。只经涉山下数三名刹。读荒山碑及刘都督题名。彷徨感慨。昨省亡女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0H.gif)
答朴士洙(圣源)
俯询礼疑。謏陋何足以与闻。而问寡之盛意。有不敢终孤。略贡浅见。以备裁采耳。礼并有丧前丧不禫者。以祥前不可行吉祭。祥后则过时。不可祭也。今前丧禫期。适皆在后丧祥后。则是月借黪行前丧禫事。次月行先伯氏禫事。又次月行尊嫂氏禫事。似为恰当。而俱不过时矣。未知如何。家礼大祥陈禫服。诚为可疑。曾考仪礼图及通典诸条。问诸仲思。而亦未有定论矣。承知便览中。已改此条。深幸浅见之不妄。盖变除本有次第。祥日受纤。终恐为家礼之阙文。来谕后说。似皆有据。无容赘陈矣。
答黄仲涉(艗)
人马暮至。亟呼烛披读惠翰。字字情诲。真所谓次面。仍审静履万相。眷集匀庆。痘儿无忧。区区慰贺。不可尽喻。示谕出处之义。大体极是。盖自孔孟以来。以至我东儒。先处于父母之邦者。未有召而不至者。唯近世一二先辈。始或长往不起。此则别是一义。如弟无似。从初自处以常调。未尝有打乖自高之意。只是招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0L.gif)
与内弟尹德升(壬午)
归闻已启巡路。馀寒尚苦。原隰之劳。不瑕有伤。间阻承闻。区区驰仰。不能自已。仲令来侍。岂胜欣耸。无由即奉。第切怅溯。从往省病。姑幸已回阳。不敢久留近畿。乍历尹姊所。冒大风雪。过沙川。几至冻杀。投宿果川之黑石。忽有遣史官召入之 命。以疾为辞。狼狈驰归。而史官又踵至。 手书恩谕。出于格外。贱臣之惶愧闷塞。姑无暇言。而如将相持累月。则贻弊一路。无有纪极。公私之不幸甚矣。前日书启。已附以还乡陈疏待罪之意。且念依例上书。无望出场。故不得已冒法拜疏。幸即上送。无若前伯之固执。而喉司诸公。必多知旧。为之书托微禀入启。以为早赐处分之地。如何如何。
与尹德升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1H.gif)
答尹德升
归自离岳。获见十七惠书。继又承拜委札。间阻之馀。慰豁可胜。谨审侍馀。旬候一向多福。尤所仰贺。从偶因尚牧期会。乍入华阳。转至离岳。而归自青川。以后无非深辙。草木似带馀香。何处不怀仰也。前书云云。只是自尽吾情。其可否惟在权度。来谕过自谦挹。还切愧悚。今行多遇知旧。闻道伯慈谅已孚于人。而随行裨将。或多过当者。颇损事体云。此则犹可归咎于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1L.gif)
答内弟尹孺文(东升○壬午)
梦寐之外。 天书下坠于穷山樵牧之社。半夜祇承。感涕交颐。仍承惠札。以审卯申起居有相。何等开慰。胎纸。亦敬悉矣。未知 圣上何取于无似贱臣。而缱绻至此。到此地头。忍死一进之外。无他道理。第今宿患诸證。夹感陡剧。头晕不能久坐。喘嗽不能酬酢。兼以上下相持。冰炭交战。作一心恙。疾势益将有加无减。虽或少间登程。未知费了几日。与史官相先后。其贻弊一路。又当如何。正此饥荒无前。列邑忧遑。因此一身。贻害至此。尤岂可安者乎。以故日夜震灼。求死不得。岂不可戚乎。惟令想能默会此实情。幸善为辞于大臣。道达微恳。收还偕来之命。俾得安心调理。如有一分起动之望。则即当借贳私马。寸寸前进。随意行止。以期暂至城外。非敢一毫饰诈以欺 君父。千万谅之谅之。方将附启。而第此附闻于先归之吏。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2H.gif)
前冬以来。畏约栖遑。多在僻奥。又不敢辄近笔研。前书之久未修复。坐是而已。伏蒙申赐问存。诲责备至。此实厚意。感佩何极。比日绝无好天气。伏惟静养起居保啬。区区驰义。何日可忘。明钦所被 严谴。实由自作。何敢怨尤。而世道之破败。人心之陷溺。从此益无馀地。日夜忧叹。不暇以暮年光华自诧耳。前示劄目。每仰秉烛之功。有俛焉孳孳底气象。又不鄙空疏。而辄以下问。虽极愚顽。岂不乐与反复。而区区自甚少时。窃有感于先戒。不与人往复讲讨驰骋文字。已成懒习。独于老兄。有所感服。不惮贡愚。而犹不能及时条对。有若慢蹇。宜老兄之致讶也。适闻家侄家有便。忙遽附谢。所禀诸条。尤多卤莽。岂胜愧汗。如更反复牖迷。则何感如之。心说久作大讼。本不欲强所不知。涉其波流而适见盛谕。有会于心。不免作一般话。亦可愧也。
赐也。始可与言诗始字云云。
子夏子贡。皆善说诗意。故夫子许之。始字果似有比旧长进之意。
举直错诸枉。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2L.gif)
因如天地之常存不改。损益如万物之随时变易。
此虽创说。可谓善喻。
吾未见刚者。
天禀之素刚。与学而变弱为刚。皆可谓刚也。恐不必偏指养气一边矣。
与之釜。与之庾。
圣人之应事。如化工之物各付物。如逐事明告而严诏之。则冉求初不仕于季氏。子路不死于卫辄。此等处。恐须潜玩而默识之。
人之生也直。
直罔之间。是人鬼关头。故朱子尤翁拳拳于此。来谕以是提警。不胜钦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之虽真。不离知字分上。好乐虽由于真知。而自属行字分上。饶说自无病。
逝者如斯。饶氏说。
往谓既往。来谓方来。同归于逝。非如屈伸往来之既往而复来也。朱子亦曰。前波过。后波续。前波谓既往。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3H.gif)
匹夫不可夺志。
志者。心一之焉。而不复移易之谓。非如意之经营计较往来未定底。故只言有志立志。则不待言志仁志学。而已知其志之善矣。若志于不仁不善者。直可曰无志。何足谓志哉。
司马牛。
魋之恶。不足以废牛之贤。以是推之。则孔子虽不免于难门人。必不弃牛。牛之自处。恐亦自如矣。未知不然否。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闻达。固多通用处。不但文王令闻也。此问答。特明其闻达二字之不同。以警子张。恐亦非创说。古自有此等语。故夫子历言之如此。
公子荆三有。
三有。恐指居家日用之具耳。盖公子作舍新居时事。
思不出其位小注。黄氏说云云。
此重在思字。故黄氏说如此。思既如是。则行自如是。恐不须言。
行笃敬小注。南轩云云。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3L.gif)
心说云云。
心说大体尽好。深服高明用功之精切。盖天地之妙用良能。降于人而为心。即所谓神明是也。非人生气质一定之后。始聚而为心也。朱子曰。气之精英者为神。又曰。比性微有迹。比气自然又灵。则其神明活化。湛一虚明。不囿于气质之清浊美恶可知。今或谓清气聚而虚灵。浊气聚而虚灵。则虽强名之曰虚灵。而苟究其实。则终不免有分数矣。来谕似已会得此意。区区不胜随喜。
答宋永受(载禧)
先集不以鄙愚。俾著眼目。拜受感荷。如获拱璧。昨才传到。未及卒业。而窃伏见自在学职。慨然以尊主格王为己任。连章累牍。不嫌于越俎。自今视之。鲜不为异。而忠精所孚。上下敬信。明良盛际。真有 宁考遗风矣。百世之下。必有诵而知者。三复感叹。不觉涕零。无缘面剖。临风怅悒。
答宋永受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4H.gif)
答李伯讷(乙卯)
得足下书。始知足下慨然有大志。悼往追来。意寄深远。甚盛甚盛。仆尝谓足下是索性人。必不终屈于万物之下。然不意回头乃尔忒早也。以足下英才妙年。发轫正路。沛然上达。孰能御之。而乃不自居。下问甚切。此尤盛意。恨愚陋无以报塞也。仆昨尝获知于先伯氏。窃叹其高标远识。有足以光绍先德。倡明绝学。而不幸夭殁。重为朋友之至恸。今得足下自立如此。此殆天意也。惟千万努力。先立大体。以弘规模。耐烦耐苦。以精条理。气质则痛制其难制。嗜好则拣舍其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4L.gif)
答李伯讷(癸酉)
明钦罪积恶极。不早死灭。使无辜家弟。夭椓于目前。冤酷痛裂。尚何堪忍。念渠才性问学。深为士友所期许。天之生之。若不偶然。而坎壈困厄。又不得寿。理之难谌。一至于此耶。伏蒙尊慈再赐慰问。辞旨悽怆。有踰骨肉。伏读涕血。不胜感激。忽已夏令。伏惟侍外起居何似。一二朋友。欲收渠遗文。图为不朽。如昔日之于尊伯氏。而迁徙京乡。似多遗失。兄亦搜检旧箧。随得送置成甫所。如何。言至于此。心肝摧蚀。不能尽布。且俟后日耳。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5H.gif)
程子所谓谓其所生者为伯叔父母者。谓视其行第。或称伯或称叔云尔。如谓一切称伯父母。则叔字可删也。朴丈之言。似据濮议。然仁宗诏有云。朕皇兄濮安懿王之子。犹朕之子。则濮王固仁宗之兄也。丘琼山大学衍义补曰。为人后者。视其人行第。称其所生。或为伯或为叔。尤翁云。出继者称所生父伯仲叔季。皆从元序。此则谓亲兄弟之子相为后者也。其非亲兄弟者。恐当依程子及琼山说。只称伯父叔父。玄石云。立后之法。古经外惟丘琼山大学衍义补之说。明正可据。则似亦取此说也。
答李伯讷
积岁睽乖。殆成燕越。往年沈大仲谓将赴祥期。故修书以待其过。竟不成行。而书遂未达。以两家事契之笃。不克申忱于顺变之际。直由懒慢。徒切悚愧。乃蒙弘恕。先赐书问。叙致款恳。三复感叹。比日恒寒。静履冲裕。深慰驰仰。向来无妄。不足为兄咷笑。而再过湖岭之交。竟失邂逅。至今耿恨。明钦祸故以后。衰落顿甚。虽欲自强以冀桑榆之功。而旧闻茫然。新知不起。自谅馀生无几。卒为无闻之人。抚念悼叹。羞对乡人。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5L.gif)
答李伯讷(癸未)
东门解携。俱觉有不豫色。回首益切黯惘。再承惠状。缕缕情悃。无异亲聆晤语。友道之衰久矣。晚暮颠沛。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6H.gif)
答李伯讷
今日林园。稍有凉飔。正劳瞻仰。伏承耑翰。谨审调候向安。惟忧良已。区区欣贺。有难名言。似闻壶洞判枢丈捐馆。想惟悼恸。何堪回忆。东门远将之厚义。今何可复得。重为怆咽。累弟疮处。无一完合。而傍生不已。起居不便。看读都不入心。自伤命穷。不能享些清福。奈何。饮啄随分。聊可自安。至于馔味。尤非敢念到。而前惠已优。何可复烦耶。顷书有继粟继肉之谕。足令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6L.gif)
与安士定(杓○乙卯)
贻阻久矣。岁改益劳瞻恋。伏惟履端味道日新。留落杏洲。想为讲学。未知所业何书。所悟何门。从游之士。可望者几人。明钦前冬。行祖父缅礼。悲瘁之馀。耗失益多。近入沃州深山。杜门养疴。虽不能刻意课业。而赖仲思,士能诸人力。与提掇于天命本体。稍觉有得。读书应事之际。若见理欲两边。触目分开。凡平日所䵝昧而难通。胶扰而难克者。稍觉省力。持此不失。庶免为小人之归。始知本然权度回头便是。而前此包笼含糊。终不快活者。实由所立不大。所见不高耳。每与士能论此。未尝不兴怀于兄。而相望杳阔。未涯合并。只增黯然。
答李元灵(麟祥○壬申)
明钦家祸未艾。使家弟奄丧。其良转运。病慈抱无涯之戚。冤酷痛苦。不但为逝者。伏承远垂慰问。辞旨恳款。有踰骨肉。三复感叹。不觉涕淫。亡人贤孝。深得老
栎泉先生文集卷之八 第 1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21A/ITKC_MO_0521A_A221_177H.gif)
答李元灵(乙亥)
冬间惠问。迄未仰复。虽因大小病忧。日夜煼灼。无暇把笔。然一念悬结。如鱼中钩。即玆霪雨。侍馀静履何似。区区驰仰。成甫竟不起疾。今世安能久留此人耶。化者固已矣。此身单孑无俚。只将与渠慰无弟之忧。今遽先我痛陨之怀。不自胜堪。未知临死。作何言语。上有老人。稚子满室。恰似吾弟光景。重为酸噎。闻足下顷才往诀。粗可无恨。亡弟遗稿。曾云移本且尽。只书牍未及始手。相见时。亦曾及此否。祸故之际。恐致散失。专仰足下留意。指挥诸孤。一一收拾。移置架上。原藁乱纸。并皆入信便以送来。则可依旧藏之沃峡矣。欲为此委送致渊。而道路多疠疫。趑趄未果。先此奉托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