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渼湖集卷之十二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x 页
渼湖集卷之十二
 书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38H 页
与赵寅哲,宪哲
前有再度慰问。而皆以礼制之拘。未获数字之答。只增悲恋而已。日间佥哀气力何似。而仲吉昔疾能有今愈之喜。而无馀症可忧否。念哀辈俱是弱质。罹此巨创。必有难支之虑。况其病已发者乎。居丧之礼。如谨言笑严内外。固所当致其深戒。而至于饮食之末。往往有不必太执者。礼所谓有疾者饮酒食肉之类是也。强健无疾。则自当如礼致严。而如哀之抱病者。何可一向固执而不知变乎。幸无以此为姑息之爱。而深存以孝伤孝之诫。勿贻亲忧。至佳至佳。亲旧书疏。未葬不答。固是也。但哀辈于此。恐不必用此例。尤翁于完南朋友耳。而亦尝有破格往复。况于吾与哀之间也。久不得手字。此心不堪悲郁。略与报来。以慰此怀如何。此病近幸无添。只气惫终未易苏。奈何。不具。
答赵寅哲,宪哲
即见郑台公华书。尊府临归时。西士之有得罪者。见责至重。渠辈皆惶悚。至于贤院讲事将至废撤之患。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38L 页
未知其事实果如何。而西士此所熟知者矣。此路始甚荒陋。而迩来稍稍自振。如今所谓讲案中人。吾所知者亦过半。而其能读书欲自好者。诚足可尚。而至如作为悖书。公然诟辱官长。吾固百口保其必不尔也。尊府之所听而信之者。亦必以为的确无疑。而世间事固多有不可知者。安知其无疑者。或有真可疑于其间也。其中若干人。亦有贻书于此者。其为言皆冤郁痛迫。若将以因此自废者。类皆出于真心实情而非如饰辞而谩人者为也。此虽无似。岂为遐土数三人。为之游说而欺尊府者耶。且此辈无论。今尊府有善政于西。西人之所共诚慕。而毕竟临归。或有未察情伪。而如前伯之辛勤学政。得成此一段好事。而乃一朝自我毁坏。则岂不大失西土所望之心也。设令渠真有其罪。以吾旷度而荡涤之。以存爱士之意。亦可以言足听闻矣。区区此言。实亦为尊府地耳。望以此仰告而即相报知也。郑台书亦要此闻于尊辈。故其书并纳去。书中所云施罚既久。今宜分拣者。不亦为好处置耶。
答申益彬
示及 筵奏大意自好。但于有党无党之 询。何不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39H 页
引朱先生与留丞相书而一诵之。以冀 聪听之或悟也。其所谓朋党之祸。止于搢绅。而古之恶朋党而欲去之者。往往至于亡人之国者。尤为今日对證之剂。而至于不惟不疾君子之为党。而不惮以身为之党。不惟不惮以身为之党。是又将引其君而为党。此数句语。又十分痛切。如朴相之贻害世道。政为看此等不契。此当日尤翁所以深恶而痛斥之者也。惜无有以此一陈也。书所谓惟精以格物言。惟一以诚正言。允执厥中。以精一之功效言。今此分属。似非精当。更详之如何。
答洪乐莘,乐颜
曩送归舟。未闻到泊消息。为之悢悢不已。即此书枉。喜审其日入城无挠。惟是徒步困顿。咳嗽添剧。此深可念。然所历风景。想平生未有之快。岂不足以偿此劳耶。子仁书。亦甚披慰。无论做读工夫。皆要专一。程先生作字甚敬曰。非要字好。即此是学。虽做科业文字。亦须整容端坐。专心致志以出之。其文必益工。而无非所以进学之实事。此意幸随处体认如何。
答李敏哲
自欺固有多少浅深。自欺者未必便皆小人。到为小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39L 页
人时极粗。在其初。虽亦由于自欺之不已而至于此。然不可以此与上章自欺。作一等说了。
欲动之欲。出于礼经。性之欲之欲。凡有所向。皆可谓之欲。
不曰兴慈而曰不倍。只是变文耳。恐无深意。
答李敏哲
栎泉之丧。天割我右臂矣。孑然斯世。谁与为赖。恸苦之剧。直欲吁天而无从矣。奈何奈何。吾道之穷。一至于此。今日事犹不能无望于吾党诸君。相与实心倡率。扶持得一个半个。令此道不至断绝。则虽死亦可以自瞑矣。所谕六病。其自省可谓痛切而深密矣。其中涵养穷格。不免有纷纭烦乱之患。此初学例證。只令此心先主于一。而事物之来。亦以此随加审思而精察之。如是而熟之又熟。自然无二者之为害。程子所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此也。至若心性理气之说。只须平心下气。以求至当之归而已。先辈所论。虽或时有得失。亦何可先有不信之心乎。此意须切戒而亟去之为佳。此外四者。只如曾子做三省工夫。以此日省其有无而诚心改勉。要至于和根拔去而后已而已矣。更有何事耶。所要文字。精力实无以及此。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0H 页
然第以家状见示。欲窃窥德懿之万一耳。终能仰副与否。则姑未可必也。
答李敏哲
姜君便。获承新年第一书。喜审侍欢增庆。前冬讲学之盛。尤使人耸听。姜君又言会中人可望者殊多。异日培养出来。吾道无乃欲南耶。窃愿相与勉之。主静之功。亦可谓知要。第试用力观如何也。先贤又有谓主静不如主敬。此言又如何。无论主静主敬。能有实心而善学焉。千门万户皆入得这个室堂。只欠了此四字。为可闷耳。不偏不倚。只是一个义者。未见是十分精当。朱子于此必着不偏字。犹若以为未尽。而更着不倚字。以足其语者何也。此须有其意。更深究之如何。异时面论。可以详之矣。艰呼不一一。
与李敏哲,敏修
近者湖右诸生三十人。又发大通。送于华阳。盖论向日碑事。而其谈锋笔势。视姜弼言。不啻倍蓰。侵切斥骂。可谓无馀地矣。然只得自以为过。不敢生相较之意。亦迷不自悟。为之一笑而不欲与之相较。不但自己如是。凡吾党之士。皆欲其如是。如尊辈如有爱我之心。一切听而不闻。口不及此事。以俟百世可也。不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0L 页
然而欲为两拳。岂非可耻耶。但恐何处有不解事人。妄相转激。以伤体面而真为世道害耳。向者韩生见此。不免有勃勃之意。尝峻责之而后。亦自悟而止。凤溪郑君则不待此言。而洒然见此道理。令人甚叹耳。
答赵宪哲
示意俱悉。所执亦有理。石室则吾家人自昔无为院任者。据此则尊之所处。岂不宜耶。如骊江之沂川泽堂。实与享焉。而睡村相公。为其院长。而诸子孙亦多为掌议有司之类者矣。俞相公既不听其改。则以此老之多习古事。宜必有可證者。然则虽出而当之。或不为无说耶。第以拙法不如使他可堪者当之。更议于可议者而量处之似好矣。
答赵宪哲
昨自京里何处。传到前月三日书。满幅缱绻恻怛之意。真足以感人。此亦曩寓书斋一旬。何时不思仲吉。而山河阻阔。便信漠然。每深怅恨而已。玆承霜寒。侍况佳吉。令人不胜欣豁。但以独在庭闱。专任看护。此则理势固然。而至于读书之功。坐此全废。则诚非少忧。横渠先生以读书为维持此心之要。盖此心一懈。百病俱至。况今处于声色纷华之场。而无日间维持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1H 页
之功。则几何不流转波荡而为堕坑落堑之归乎。千万猛省自拔。无忘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之戒。乃为不负平日期望之深耳。勉之勉之。能如是。又何异于书斋讲学之日耶。不具。
答洪义荣
葬礼只当计其月数。既入季秋。则虽初一。已为三月之限。未见有急促之嫌。愚意断然如此。惟在商处耳。
答李庆权
见谕 国哀未葬。墓祭之废否。栗,尤两先生之论。俱有意义。在行之者择而从之。然 国家既未上 陵。则私家自如常仪。义所不敢。故自退溪以来。虽有行于墓舍之仪。而此又多少不便。则无宁依栗翁说而停之。亦无不可耶。至于练祥则虽有 朝令。而自臣子之义言之。尤翁说似不敢破坏矣。虞祭则虽当设行。而以一献无祝。亦尤翁之意也。大学曾子曰一段。非其讲论大学之旨。而别是平日所尝言者。故于此特然立文如是云。攻乎异端之攻。既释以治字。而引攻金攻玉之说。则其非攻击之意可知。正为异端元不可治。故治之则为有害云尔。若曰攻击者有害。则孟子不辨杨墨。晦翁不斥象山而后。为无害耶。此甚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1L 页
害理也。
答李庆权
院讲连开。衿绅兴起。甚使人喜闻。向来纷纷。诚能由此而渐息。则诚亦美事。而其然。岂其然乎。文宪之讲。姑待此气像益就和平。然后始议之未晚。不然。吾恐其干羽之舞。无以解平城之围。而反生出别般病痛。亦无益也。无论彼此。如欲大家和平。先须各去其非。无毫发吝滞之私。然后可以议此。此非远书可究。要之一听面谈。庶相信尔。
答李庆权
泮罚是非。未知如何。而从来劝尊杜门自修。不与人交涉。良以此耳。今果不免。甚愧言轻初未取信。而然往者已矣。来犹可谏。且置彼此议论孰得孰失。但熟读李先生遗书。即其所示为学之方。日孜孜焉。自然知识渐进。胸中明快。持身应物之间。将见其廓然大公。无复有吝滞之私。到此地头。回想今日许多纷挐。岂不是一场可笑事耶。愚意遂翁,玄江。亦且权行倚阁。先用这个工夫为快活也。如是而后。真正是非。亦可以自定矣。李生仁麒甫。试以此示之。亦必能识此意也。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2H 页
答洪乐颜
待来不来。书又随阻。日夕只劳恋想。忽此书枉。喜审学况佳胜。元病骸当此蒸炎。昏惫益甚。良苦。赵君归来尚不健。两日不见过。亦可念。君之不能即出。不知有何拘牵。而只渐惰二字。诚非所望于吾人者。更以程先生所谓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弃者为戒。而横渠所谓以己心为严师者为法。奋励猛省。无丧前功。为至佳。掘地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况不及尺寸而止者耶。集字之功。亦所不能免者。而扫万一出。以与赵君。作数月讲磨。非小事耳。向后更议集字。亦何晚耶。不具。
答洪乐颜
近事宁欲无聪。来谕读之增慨然。观今头势。虽有欲言之者。万无得彻理。且言亦何为。吾党之士。只有杜门自守。读书修身。以为反经之本。庶邪慝自去而已。奈何。
答俞得柱
吊礼当俟父兄先退而后吊之为是。不然。彼答拜父兄时。同受其礼。岂不未安。
答南纪济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2L 页
前后所扣疑义。足见贤者向道之勇。令人甚喜。然其所问。无非性命精微之极致。顾此空疏。何足与闻。虽在左右。亦恐未若先就小大学论孟诸书。涵养体认。循序渐进。一以下学人事为本。真积力久。将来自不患于不上达矣。近见湖中诸少读书。才通文义。幸有些子聪明。便奋笔说性说命。论巍塘是非。本之则不啻未逮。心常病之。不愿吾党之为此也。且观论语。圣门所以为教。开口只说孝悌忠信求仁克己之工。于性与天道则盖罕及也。虽以子贡之颖悟。亦叹其未闻。则学者入道之次第。可知也。然既被盛问。岂容无对。而窃念此事非可以一时笔说。容易说杀而止者。异时或蒙一来。从容讲论为未晚。少俟之如何。
答俞宪柱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小注云。虚灵者心之体。知觉者心之用云云。
以虚灵不昧。为具众理应万事。则虚灵何尝专言体。又云静而知觉不昧。则知觉何尝专言用。
 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云云。
人心道心界分截然。人心好处。亦只是听命于道心耳。人心即道心。大不分晓。若是则圣人无人心耶。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3H 页
答俞宪柱
 忠恕违道不远云云。
忠恕是未熟底道。道是已熟底忠恕。
 兼费隐包大小云云。
不见不闻隐也。体物如在则亦费矣。天地之鬼神是大。如祭祀之鬼神是小。
 力行勉行。似无异同。
勉行是已成底。力行是未及成底。
 博学笃行与好学力行。同乎异乎。
博学笃行。章句以学知利行为说。而属之于达德。则与好学力行之求以入德者。似有别矣。
答俞宪柱
 天降生民。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此性之为本然明矣。然专以生民言者何也。
大学说明德。明德惟人得之。而非物之所能与也。故章句训明德则曰。人之所得乎天而已。中庸说性命。性命非人独有之。物亦有之。故训性命。则曰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性。其与大学之专言人不同者此也。然则序文之如是。又何疑乎。
 朱子仁之训曰温和慈爱。慈与爱何别。义之训曰。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3L 页
断制裁割。断与割。得无叠床乎。礼之训曰恭敬撙节。撙之意。又未详也。
慈爱。是连珠语。断制。断而制之。如刃之利。裁割。裁而割之。正正方方。各得其宜。撙裁抑也。一说。撙趋也。节法度也。言趋于法度也。
 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其以内外言之者何也。
规模是包得节目底。节目是见包于规模底。凡物见包者为在内。则包之者为在外。可知矣。
 补其阙略。小注谓补亡章。南塘则以为非是。以放失属补亡。以阙略属诚意。章下注正心章敬字之类。未知此说得否。
第五章此谓知之至也。注曰此句之上。别有阙文。此章只有此一句。是略也。此句外所阙文。即阙也。此所谓阙略者。非补亡章而何。若诚意修身章下注所论。非所谓阙略也。此意原包涵在本章中。而但不尽言之。恐读者未察。故朱子于是又剔发出来。使人易晓耳。不然而果如南塘之言。则惟此一卷大学。自孔子曾子以来。辛勤立言。犹留此多少欠阙疏略。非朱子。几不成完书矣。岂不殆乎。未论其他。而于此体面。已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4H 页
不胜皇恐矣。
答俞宪柱
天体物仁体事。盖曰无一物而非天。无一事而非仁。若曰天与仁在这物事中。做个骨子。此体字。是中庸体物而不可遗之体字也。未知如何。
答俞宪柱
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此两语。每读之。激昂感发。使人有立志。于此而不得力。则真所谓万劫千生。永无做人之理。可不哀哉。
答俞宪柱
 虚灵不昧云云。
朱子曰。心是气之灵处。谓之气则非性可知。不只谓之气。而曰灵处。则非只气质之粗者。又可见矣。心比气则自然又灵者。亦是此意。
 本体之明。有未尝息云云。
本体是指虚灵不昧而言。虚灵不昧。比如日月之光明。气禀物欲。比如云雾之障塞。岂以云雾之障塞。而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4L 页
伤日月之光明乎。明之之工。亦去其障塞而复其光明而已矣。
 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云云。
所发情亦然意亦然。大抵圣人教学者用工。多就于动处说。动处正则静处亦自正矣。
 气质之说。先生前日教曰。气赋于天。质赋于地。气清浊而质粹驳。看人之貌。轻清者禀气底多。重厚者禀质底多。这气质在形质中。不是局定了。只从人变化去云云。今看退陶先生之言。有曰气质二字之异亦明甚。如俗言气运形质者。是气质也。人物禀生之初。气以成质。有生之后。气行于质中。夫呼吸运动者气也。耳目形体者质也。此与先生之教不同何也。
李先生于答李公浩书。亦自疑质之不可专属于形。所论殊多发明。可更考也。
 克明德。克明峻德云云。
圣人自有圣人工夫。圣人何尝自谓我则已无气质物欲之累。而不复用明之之工夫乎。
 表里精粗之义。愿闻其详。吾心之全体大用。陈新安以具众理应万事当之。其说为是否。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5H 页
表里精粗之义。语类备矣。新安说恐未然。
 诚其意者毋自欺云云。
经一章注。知既至则意可得以实。意既实则心可得而正矣。可得二字。下得极好。可得云者。工夫已轻了。亦非全不复用力也。
 正心章。朱子发出敬字。是兼动静而言也。或者必以正心章为主静工夫者。不亦误乎。
正心之心。举全体而言。
答李敏修
未见君。已因明叟闻君为笃志力学之士。而及君之来。久而察其容貌动止。果知明叟之不余欺也。然犹未知归后工夫又如何。为耿耿焉。即此书枉。既喜审新元侍欢增庆。而又知读曾书不辍。将以悉心用力于此。于是益信其真可与有为。而其为慰幸。愈益甚矣。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者。此尤可为终身佩服者也。程先生曰。懈意一生。便是自暴自弃。其为戒岂不又严乎。愿君之更加之意也。明叟书。又言将以来月。复一至为书会。果尔。不亦可幸。而时气尚不佳。不知能办此否也。此汉旧病依然。日间多惫倦难振。意象如此。恐卒无闻而止。奈何奈何。不具。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5L 页
答郑就毅
 性是形而上者。心是形而下者。虽曰形而下。气之灵是心。则灵岂有形象者乎。既曰心是灵也。则灵之体至神至妙而已。不可谓恶底物事。是故不但性之本然。无圣凡贤愚之殊。而灵亦同。未发之时。心体昭昭灵灵。与性为一。当此之时。虽谓之纯善可也。及其发而气质用事。则方可以语善恶矣。是以吾儒工夫。必当存养于未发。省察于已发。存养则省察之工益明矣。省察则反有助于存养。而存养省察之要。又在于敬之一字耳。
大槩近是。更加涵养体认。到得这工夫熟后。自然见得益精明。说得益融畅耳。
答金鼎运
 明明德于天下。○以此六字文势观之。则似谓明己之明德。而章句则明言使人明其明德。果未知如何。
观于或问。则可知为明己之明德。使人明其明德。亦己之明德分内事。
 章句铭名其器之名字。或作铭。当何从。
尤翁云。曾见重峰校正本。作铭字。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6H 页
诸章皆兼言二事。独传六章。单举诚意而言者。其义何欤。
古人言第五章是梦觉关。第六章是人鬼关。传中此两关为最大。故特于二者。各主一事而专言之欤。
 或谓大学专言动。或谓传七章有静时工夫。未知当何从。
当兼动静看。
 絜矩。○谚解以以矩絜之释之。而或者有以絜以矩之释之者。未知如何。
二者皆有朱子说。而下说是初年之论。
答李弘人
 气质之禀。
单言气。质在其中。单言质。而气又在其中者固有之。然须先分如何而谓之气。如何而谓之质然后。可以单言各言而无所碍矣。
 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
虚灵不昧是心。具众理应万事。是包性情在其中。以是心而包是性情者。是谓之明德。
 则近道矣。
谓之圣人之道亦得。谓之大学之道亦得。但经文所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6L 页
谓大学之道。犹言大学之方。不可与此道字同看。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己以小人言。肺肝亦当以小人之肺肝看。
 一家仁。一国兴仁。○小注双峰说。仁属孝。让属弟。贪戾者。慈之反也。此说何如。
饶说未见其然。上说孝弟慈。到此又说仁让等道理。渐渐放阔去。
赵絅
前后书次第入手。欣审寒冱。侍学多吉。况区区所诵义利之说。出于一时相爱之意。冀以是为警发之助。不谓一拨便转。志意卓然。所以敷演二字之义。又有此言之所未及者。披读以还。不觉失喜。苟充此以往。其进何可量也。后书所问立志存心之方。尤见其向道真恳。愧此汉自无实作。无足以及人。且病馀气眩。不能长语。只取程朱两先生之训。书之别纸以上。朝夕观省。其有益于进德。视愚言岂不万万哉。春来如可一顾。愿为图之。但恐无力。未易办此耳。尊季父临岁告别而归。怅恨可言。强疾艰呼。不多及。
 以圣人为必可学。○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每事寻个是处行之。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7H 页
答叔平(弟坦行)
某台事。诚如来示。履长亦欲登时一谢。余意犹以彼方以大冢宰。赫然在朝廷之上。而乃以吾辈踪迹。率然干冒于其间。终似未稳。令更俟在外稍閒之日。而一往见之矣。闻赵君靖世。亦以物议之如此。而且待后日云耳。吾之处义。君之前书。似已得其大意。而更观前头彼之所为。果次第渐好。则亦岂无所变。而正恐未易如此。是可叹也。近来荡平之政。便作一大同底议论。诚不可偏责于此人。然此亦有浅深。若是所用者。多是雠人。或不能无沮贰于讨复之论。则岂得以此一事而便能随处释然也。此则不但在吾为然。虽君辈亦无异同之义矣。故再交则可。而便相欢然。则诚不容无次第耳。如何。
与叔平
大叔之丧。惨惜何忍言。相见之始。托契已不偶然。而年来相知益深。每爱其见识精明。趣操不苟。而出处言议。终不肯少贬。固穷自守。至死无悔。此岂今世之所易得。而窃尝处之以景平一流人。而此两人者相继沦逝于数月之中。天意时运。亦可知矣。益令人长痛而不能已也。君亦须一来哭否。吾则此亦无由自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7L 页
致。只得设位一恸。尤可伤也。
答叔平
昨者荐得手字。审调况渐胜。欣慰何可量也。夜来眠食复佳否。此间间因突冷。感气又大添。身在寝席。已二十馀日。神气日以益惫。幸衄血乍止。不复作尔。日昨所被 恩谕。尤极旷绝。至 三宗血脉四字。读未了。令人不觉涕下。来书中星山云云。于余心又戚戚。使此身苟可以少有益于 圣孙者。死亦何辞。而惜此祸故自废。已三十年。所守之义。诚未易一朝变改。其难进之大者姑无论。虽以讲书一院言之。雠家子尚多参错。又何可以此踪迹。滚同周旋于其间耶。此外又有决不可堪者。年来衰疾已剧。昏视重听益甚。讲筵至敬之地。有不敢借听于人。而临书虽甚大字。非挂镜则不能辨。此处又可容挂镜而读之耶。此虽细事。而亦不能苟冒此任则决矣。不然。焉有 君上之恳召如此。而顽不知有动。而况以吾祖之孙。乃于三宗血脉。有一毫效力之地。而其忍有所自惜而不为之自尽。则是无人心者也。惟此腔血。鬼神其临之。惟是 圣鉴。于此或未尽烛。则将来迫隘之患。难保其必无。终恐以此得罪。而无以自白耳。惶恐闷蹙。何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8H 页
可尽言。力疾呼此。不具。
答叔平
见妇时。舅姑当相对坐。而舅东姑西矣。家礼如此。昔年吾先人所行。亦如此矣。
答叔平
寒甚。政甚恋想。书至知眠食无恙。极以为喜。此中亦只如昨。来纸一一入手。对客姑未及览。览之恐亦损道心耳。但独此倖免。又蒙 恩褒。非不感祝。而皇愧欲死则又益甚矣。诸生虽欲谢遣。元无在者。而三山之计。此亦商量。讷字尤欲铭佩。恐如栗翁伯氏之难于忍耐。不得守贤弟之戒则奈何。好笑好笑。
答叔平
素也带书而至。仍审寒冱无恙。喜慰万万。此亦粗安。恩信稍阻可郁。所示皆浪传耳。他处书来。亦以为或云将力救。或云请与同罪。皆未尝与人酬酢者。纷纷如是。可怪。目前道理只有皇蹙俟勘而已。至如辞章。亦不敢为即定计。盖不敢以晏然若无罪者自处也。早晚为此。岂不相示耶。讷字果误解。盖其上如字。眼昏看作而字而然耳。然以举烛为举贤而用之。不害燕国之大治否。不具。
答叔平
才以一书送儿处。使寻便附去矣。即又得君十八书。获审比日乖候调况佳胜。眷集皆安。欣慰之极。殆不觉数百里之为远尔。巡使之无弊过去亦可喜。此中粗幸无恙。但内患又添泄。症势甚剧可闷。衣资四种。一一照领。昔族祖庆州府君尝在外邑也。每遇时节佳味。必专使先上于清阴祖考。祖考叹曰。是盖事我如父也。今君所为。亦庶几无愧先美。此心非不感叹。而或过使官物。则亦非所安耳。不具。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8L 页
答叔平
前付鍮洞书。无便未及答。又得专书之至。连审近况无恙。喜慰不可胜。只奔忙日甚。官况转多难堪。遥为之闷念。至于酬应之烦。今日作宰者通患。只量其可否。随力以处之而已。何能使人人满足。亦何必自为烦恼也。任家文字。何尝少忘。而今年自夏秋来至今。为忧冗所夺。全不得有作假饶得暇。其久远负债。且事体有重于此者。几于埋头矣。越次来詈。朱子犹难之。况于此乎。早知如此见督。初何敢轻受乎。此事之不易。君所未谙。犹吾之不知君之官事之难为耳。好笑好笑。不具。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9H 页
与叔平
政以久阻为郁懑。裕侄言祭驮便。幸得安信。喜慰何可量也。此间缅礼。月初先启凤阡旧圹。圹中极安吉。多经历习于此等者。皆言年久似此。平生所罕见。盖斲天灰近下一面。开横带一立。而左右用长竹而上下试之。则绝不见有水火诸灾。天盖以手指按之。则分明有朽伤之意。盖上微若有蒸湿之气而已。始拟以改敛者得此。诚是料外。遂即还封。而陶谷迁祔之礼。以年拘。且退待来岁春夏之交。而惟是初见亲柩。霣恸久益罔极。归来所患。又一番大添。数日来始若向减。而今晓无端洞泄。气益惫难支。若连续如此则不可说耳。栎泉见其侄书。方其临终昏昏之中。问吾来否者。至于四五。问有何所欲言。则亦不能明答云。尤使人一倍伤恸。而幽明恨结。直当终天而难瞑矣。奈何奈何。不具。
与履长
好雨霈然。为况益佳否。吾身惫未已。内患又剧。闷苦闷苦。昨接朝报。果已 肃谢矣。呈旬亦已即始否。此后事又将如何。汝果能无忘终身之痛。甘心自废。则善莫大焉。吾固不使汝出。虽未能办此。其不求而至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49L 页
者。犹可黾勉量义而受之。若世人之指窠求差。躁竞不已。辱身名而忝先人。则不尤可耻之甚。而又岂吾家子弟之本色耶。吾欲汝之持身如玉。不受微尘之污。乃出于深爱。而非但在于禁抑而已也。余言不再。千万念之。不一一。
答履长
昨书极慰。夜来复安否。汝子冠昏次第当过。嘉悦不可言。恨余独不能见耳。币物惟宾外皆用纸束为宜。俞相公位至大臣。而曾以纸行之。虽于宾亦然。汝不过一令长。何可过之。此外昏具凡百。切须大加省约。吾家又岂不异于他家耶。使人见之者曰。某之处义。与常人不同云尔。则岂非好消息耶。此间晓过丧馀。怆痛何言。不一一。
答履长
道伯竟归彼中。此事早晚必有之。而今则不可留矣。官事其无狼狈之端否。发程当在何间。人之为见不同。虽或有言不必来者。绝勿听亟归。至佳至佳。
 居官十上。未是上。归装不重。真个上耳。
答履长
甲奴回见书。甚慰阻恋。只以昔疾尚未快苏为深念。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0H 页
不知近寒眠食。幸已如常。衙中一一佳否。小儿病后更如何。种种驰虑。此间粗保宿状。而汝之行止。恨不用初计。近闻兵判大言于朝堂稠广之中。又有人传言某令之意亦尔。以是推之。则一时之噂沓可想。不但人言如是。吾意亦未尝不然。彼之负犯。未论其他。其论忠翼公凶启一事。吾辈处义。断不容与孝能辈有甚异同。其祸此老者。独非祸吾祖者耶。近考其凶启。于三家事。指意凶惨。了无分别。此何可谓吾家则不与。而独不以雠家视之耶。恐汝未及见其文字。故誊取一通。才托判官付去。览之可知也。向来顺安时。出见某人事。吾何尝不以为非耶。其时见汝书。谓安儿曰。去时之不见得之。而其归时之劝使见之者何也云尔。而其答在事过已久之后。故偶未更提耳。闻今日此事从叔父之意。则亦以避之为过。此叔父议论。每多宽大故如此。然在吾辈。则以鲁男子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为可以远于咎悔。凡于此等处。宁失于过而不可失于不及耳。往者不谏而来犹可追。必谋所以速归为佳。且重臣朝堂之斥。岂下于台弹耶。初闻汝已自决归。故只告以善思以赞其决。而不料中改乃尔。以致此纷纷。亦吾始未痛言之过也。咄叹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0L 页
奈何。不一一。
答履长
前书无便未报。只怅怀如失。即玆人至。又得来书。喜审衙中诸况佳胜。惟以内患为虑耳。枫岳之游。真是世间第一好事。何处复有此官况。令人驰羡不已。未知此身亦有更游之日否。今年夏秋之交。病无已时。室忧出入安危者屡矣。近者始幸少缓。而去夜又忽添剧。进退每每如此。闷挠奈何。家舍买卖。未论多少曲折。彼于吾为何等凶雠。而可用吾之货。买彼之居。以通交易之理乎。此实千不可万不可。彼终不许退。则有斥卖他处耳。吾先人祠宇。决不容暂安于雠人之家。此理甚明。汝岂不思及于此耶。凡事只论自家处义之当否耳。外至者固不足言。然前谤未息。而此事已多有哓哓者。何苦而又自纳于唇吻间耶。今此事犹有可诿者。汝身在远。而只小儿迷仆。不知而为之。今翻然弃去。则人岂不谅恕耶。千万亟断无疑也。且不但此耳。以汝处义。虽不得已而为京居之计。须就门外或僻处。得略可容住处而居焉可矣。通衢甲第。大非吾家本色。虽无人指点。已极不便。况已不胜其指点耶。此实出于为汝之片片赤心。更望深思也。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1H 页
极扰不一一。
答履长
即闻宥还有 命。天恩罔极。况事出感旧。 纶音恻怛。不知将何以为报也。只有涕之被面而已。关文去。想即登途发行。果在何日。欲以何处为归。欣幸之馀。又深郁郁也。 圣教中又有事则非矣之语。其爱而教之者又至矣。自此镂心铭骨。以为一生奉行之地。此而有忽。岂人臣之心乎。此言实有深意。凡遇此等处。严而又严。无底后悔。千万至佳。馀冀行李慎护。余病近幸无添耳。
与履安
昨书一一皆慰。即日侍况益佳否。考官事。似亦关数。但吾处义如何耳。何必尤人。信侄之能同诸君决退。亦可喜。然此亦只是常分。若急于科名。忘雠冒赴。便非人理。其仅免乎此者。本不足自多。人亦不足为称。或有称之者。则亦见世道之益下耳。
与履安
别意至今依然。其间眠食如何。又尚在京中否。此行发后翌日。即早抵松都。汝慈病馀。能无恙来税。诚非始虑所及。余姑留憩此中。明日始向朴渊。自此迤逦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1L 页
前进。路逢成川守。谓已为我留粮资。凡百又伊天方为其兼官。仙楼之游。庶可免寂寥。亦可喜也。昨日乍登满月台。满目兴废之感。已使人难平。又转谒崧阳书院。访善竹桥。此先生授命处。痛饮数杯。令金生歌先生所制曲。听者皆忼慨流涕。油然发其忠义之心。其有所劝大矣。不一。
与履安
发后不相闻。日夕恋念。汝则想益倍之也。霜寒眠食何如。科日不远。今则当在城里。渼上孤单可虑。余纵观朴渊诸胜。昨暮又到箕城。江山信为国中第一。不有今日之游。殆不免虚过一生矣。以此全忘在途撼顿之劳。欲更留两日。遍寻箕圣遗迹。三明间。转访仙楼。又有馀力。则须一踏香山而归。晦间似可到松都耳。
答履安
一日中荐见三度书。知客况连佳。慰幸不可言。余亦一向无他。居处凡百。已具前书。当自渼上传去也。受服一节。每意渊祖所行。尽是直截。养之诸说。似又得之。而抑思之。吾之所以不仕者。非有所不屑而为废义而乱伦也。只情有所不得已。而然身为世臣。滥纡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2H 页
多少 恩礼。无一分报效之路。已极万万惶蹙。至如颁赐之物。皆不敢有所辞。而独于饰哀之服。谓不敢以官自居而还纳之。于义或有所不安者。未敢遵渊祖遗矩。亦是无此力量。强效不得耳。未知得免为长廊柱之惑耶。念一成服。即往拜显节祠以归。今年异于他年。适来此中。一倍感涕耳。不一一。
与履安
昨人至书不至何也。夜来眠食如何。昨榜又不免虚送。余则久不以为意。而汝慈竟夕苦待。殊落莫。固可笑。而如庞公家人。亦如是否。亦见余之德薄也。
答履安
院仆回见书。喜审昨日无事出入。且微末荫官。昵近天颜。猥蒙 奖谕。已极感祝。至于贱臣。尤 属意缱绻。皇悚荣耀。益不知死所。 圣教所谓汝须尽心奉职。以承父志者。汝不可不铭镂心肝。以为万一报效之图也。不一一。
与履安
尹玉堂所奏 宫闱令择差之说。大是爽误。岂于他处闻之。误记为吾说耶。吾意本与溪丈议恰符。而但以事涉义起。不敢为决辞耳。此说子仁亦习闻之而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2L 页
去矣。不知何故有此谬错。可怪。余本以不敢对为义。故对尹并不及閒说。但彼言 筵中有某人以为壮洞金氏则出主云云。故余对以私家所行。只依朱子家礼而行之。家礼只于荐新望参不出。而其馀自朔参节祀以往。至于正祭。未有不出主者。盖其祭愈盛。则其礼愈备而然。然 王朝典礼。则未尝有学。且此既不以儒臣自处。则何敢妄有所论云耳。至于 宫闱令。则彼又言 上意亦不以此事为必欲变通。只以出主当否有是议云云。然则 宫闱令择差与否。尤不必论及者尔。早晚如对幼直。可出此相示也。
与履献
闻 召试连有促旨。果于何日为之。低人一头。退人一步。退陶之所勉于高峰者也。况以吾家子弟。而当今之世。尤不愿其处于人所争先之地。每闻人或推汝。未尝不为之瑟缩。无乃或以汝叔为懦耶。第随处每存此意为佳。
答履献
尹君所询皆悉。丧毕而迁主入庙。礼之大节也。何可不待正祭而为之。俟 国家卒哭后行事为是。禫月赴举。此亦不若踰月之为善。前辈所行。或不无可言。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3H 页
尤翁则于此持论甚严矣。
答履献
即见来书。谨审嫂氏患候进退尚尔。不胜忧虑。而惟以汝之无恙为喜耳。此间惫劣如昨。赵台之逝。实关时运。昨年相见。见属以自家文字。亦略言其出处大致。岂亦大限将至。心灵先悟而然耶。尤可悲也。社洞祥事。未知缘何退期。而此等行废。常以尤翁所论。为最得臣子之义。而自有近日新 令。则又便是时 王之制。人家之遵以行之者。亦不为无说。而如或为其不安于心而不敢行之自如。又是一道。故于此不敢为一定之论。然以理则尤翁之论弃之。终可惜耳。不一一。
答履献
夜来蒸热。调况复如何。余病气尚未清健。今朝又忽蒙 大朝别谕。皇闷之剧。益无所容。书本见之。略加点改。写在别纸。商量去取之宜矣。向来一出。在汝则虽下行引仪之事。固所不嫌。而以官则非其招不往之说。尽自直截。大抵仓卒迫急。新进生疏之失。有不得辞者。而至于以此自废之云。无亦过乎。虽然。此职终须力辞而必免。则亦何远于自废耶。吾意今以病
渼湖集卷之十二 第 253L 页
重实状。姑迟一谢。以待来头。或有春坊之除。一番呈身。旋以病辞。岂不便当耶。但此书本未易上彻。则为可闷耳。不一一。
答文淳
近来爻象。无论曲直谁在。而可谓逐鹿而不见泰山。忧不知所极。汝既在远。乘此閒暇。专心读书可矣。有读书而不必为君子者矣。未有君子而不读书者也。此言须勿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