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戒惧庵集卷之九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x 页
戒惧庵集卷之九
 劄录○中庸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17H 页
戒惧庵集中庸图
삽화 새창열기
삽화 새창열기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18H 页
图说
右中庸图。敢依朱子所分四大节。分为上下图。九经章以上二节。述所传之道。而以达德为体道之要。九经章以下二节。全言德。而大哉圣人以下。亦言道之费也。盖一篇大旨。即道与德而以诚为枢纽也。大抵首章。即子思自立言。以明达道之本原。实德之在心。而著其凝道成德之极功也。第二章以下十章。引孔子之言。而皆论中庸之德。以明入道之在达德也。此为第一大节也。费隐章。又自言以明道。而其下诸章。又杂引孔子之言。论费之小大。以明由小而及大。鬼神章。因鬼神以明道之隐。而始言诚为隐之实体。九经章。又统结之。言达德之在诚。而以明由人道而及于天道也。此为第二大节也。二十一章。承天道人道之义而自立言。以明诚明之德。其下诸章。以诚明天人之道。交互说至诚之德。而尽性前知两章之序。先仁而后知也。致曲诚为贵两章之序。先知而后仁也。至诚无息章。即统结上诸章。而应前索隐章之吾不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18L 页
能已。而复以大哉圣人之道及尊德性道问学工夫及仲尼小德大德之极致。先后言人道天道者。以示由人道而达于天道也。应上费隐章之由小及大而分小大。各为三章也。此为第三大节也。末章。又自下学为己之诚。而推极于无声无臭者。约一篇之要而统言之。此为第四大节也。于此可见序文所谓支分节解。脉络贯通。及勉斋所言脉络相贯。首尾相应之意矣。故兹以性道中和中庸费隐诚天道人道诚明至德凝道仲尼祖述上天之载等名目。直下排布于中。以为定体。而以修德凝道之工夫。分铺于两傍。以为羽翼。且以细画联系。以见脉络相贯之义。部伍名目。无一不本于章句之旨。而极有条理。如绳贯棋局之不可乱也。此书篇章浩博。义理渊深。虽难领会。而苟以此图置诸案上而常目焉。则一篇之旨。庶可以领其要矣。读中庸时。聊以此自考焉。

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按此书所言。无非传道之训。既推尧舜以来相传之旨意。且叙孔子平日之言行。而深忧道之不明不行。故知其为忧道失传而作也。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19H 页
于经则允执厥中。(止)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按道统之传。只是中之一字。论语已言尧舜相授。而其精一允执等语。无一不合于此书之旨。故序文引之。以为道统之祖。
勿斋熊氏曰。虚灵心之体。知觉心之用(小注)
 按未发之时。知觉不昧。已发之际。灵固自若。静而未尝不觉。动而未尝不灵。则虚灵知觉。自是一体。虽不可分虚灵知觉。一属之未发。一属之已发。然大抵虚灵。是心本然之明。存乎中者也。知觉。是心运用之妙。著于外者也。虚灵者所以知觉之本。而知觉者是乃虚灵之所为。如耳目之能视听。视听之由耳目。则安得无体用之分哉。或者有以勿斋此说为非。恐不必然。
或生于形气之私。(止)知觉者不同。
 按心之灵觉。虽一矣。而此心之觉。有为耳目口鼻之欲而发者。如欲声欲色之心是也。有为仁义礼智之道而发者。如爱亲敬兄之心是也。故曰所以为知觉者不同。然所谓或生或原者。特推究人心之所以生。则以有形气故也。推究道心之所以生。则以有性命故也云尔。非谓人心则形气发之。而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19L 页
不本于性命也。道心则性命发之。而不由于形气也。若尔则此即理气二物。各为根抵而互发也。其可乎哉。盖性情之间。只有气发理乘一途而已。人心虽是为形气之心。而其所以发者则理也。道心虽是为道义之心。而其所以发者则气也。如是看然后。方无差矣。
愈失其真。
 按真。即下文所谓蕴奥也。性道中和道之真也。择善固执。即学之真也。
石氏之所辑录。(止)门人所自为说。
 
按有石氏辑录。故大义虽明。而为说者不传。故微言未析。大义微言。皆指中庸言也。门人。皆程子门人。所记。即所记程子之言。所自为说。即程子门人所自言。略载或问。
支分节解。(止)巨细毕举。
 按四书之中。惟学庸二书。乃一通文字。故血脉相贯。首尾相应。读者必须句句精研。章章融会然后。又须究索其篇内脉络贯通首尾照应之义。方为恍然有悟矣。大学则纲条分明。章句详尽。故读者苟能寻绎章句。庶可通其大义。而至于此书。说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0H 页
学处少。说上达处多。篇章浩汗。义理渊深。朱子章句。又多引而不发处。故学者不能摸捉。先辈虽有所论。若道德。并论首尾相应之意。无了了说破处。此亦引而不发之意耶。读者当字字句句。细加研究。以尽其细。而章章节节。通融照看。以极其大可也。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之义。自第一节至末节。不可草草放过也。
云峰胡氏曰。大学中不出性字。(止)此序言心详焉。
 按性即明德之蕴。而人之所同得也。复性。其不为明明德之标的乎。心具中和之德。而道之所总会也。治心。其不为体中庸之切要乎。论明新而不以性言之。则学者不知德便是性。而无以尽人己之德。故大学序。特言性字。论中庸而不以心言之。则学者不知道在于心。而无以体中庸之理。故中庸序。详言心字。庸学序之言心言性。各有意义。是岂为本书之不言心不言性。而强足之以为言耶。胡氏说似可疑。
篇题
中者不偏不倚。(止)庸平常也。
 按中庸二字。有以道言者。有以德言者。以所当行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0L 页
者而言则曰道。以实体此道而言则曰德。而篇题之意则当兼道与德两意。小注朱子所谓尧舜孔子只是庸者。是言中庸之德。北溪所谓如父子之亲君臣之义云云。及程子所谓正道定理。是言中庸之道也。
中者天下之正道。(止)定理。
 按中与庸。只是一理。道与理。非有二致。以其无所偏而言则谓之正道。以其不可易而言则谓之定理。
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
 
按序文。以精一执中。为圣贤道统传授之法。故此所言传授心法。亦有以精一执中言者。似不然。此篇所言择善固执时中等训。虽与精一执中。如合符节。然其他知仁勇诚明天道人道等名目。既皆前圣之所未发。而戒惧慎独。又是尧舜禹之所未言。自成孔氏家学之宗旨。则恐当以此篇中所称拈出言之。以为孔门心法可也。何可远引虞书所言精一等而当之也。此篇所言心法。虽与虞书所言。其理一致。而今若拈言孔门心法。则不若引此篇所言之为衬切也。如章下注所谓子思述所传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1H 页
之意。亦当以父师所传看。不必远指尧舜以来相传看也。
退藏于密。
 按易系辞曰。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而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本义曰。圆神。谓变化无穷。方知。谓事有定理。易以贡。谓变易以告人。圣人体具三者之德而无一尘之累。无事则其心寂然。人莫能窥。有事则神知之用。随感而应。所谓无卜筮而知吉凶也。程子曰。密是甚物。人能深思自得之。又曰。密是用之源。圣人之妙处。朱子曰。所谓以此洗心者。心中浑然此理。别无他物退藏于密。只是未见于用。寂然不动也。又曰。洗心退藏言体。知来藏往言用。
皆实学也。(止)玩索而有得焉。
 按中庸一篇。下自戒惧慎独之工夫。上至圣人笃恭而天下平地位。无非笃实之学。即至诚之德也。有得。谓有得于笃实至诚之道也。天下之事。惟一至诚。可以做得。能自得于至诚之道。则终身用之。其何能尽乎。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1L 页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止)修道之谓教。
 按天命即太极之流行也。性即人物之所禀也。名目虽异。而性不过天命之所赋也。性是心中所具之理。道是事物散殊之理。体用虽别。而道不外性中之所具也。道乃人物之所当行。教乃圣人之所修为。理事虽异。而教不过道理之裁制也。然而人不知己之性实出于天。故今以天命直谓之性。人不知道之由于性。故今直以性谓之道。以明道之本体。人不知教之裁是道。故今言教之修是道。以明教之所本。子思子忧道欲明之意。至深切矣。大抵性对天命。则天命为理一而性为分殊也。道与性对。则性为理一而道为分殊也。道与教对。则道为理一而教为分殊也。分殊之义。人所易知。而理一之意。众所难晓。故就分殊上。移上一级而明其原于理一。可见此三句。乃所以发明理一之义及性道同之意者明甚。而世之学者。或以谓推理一而明分殊之义。大不然矣。且道天命。非太极耶。直自上一层原头而言。天命即性。性即道云。则此为明理一之义。而为人物性道同之论者。不待究索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2H 页
而可知矣。
性即理也(注)
 按性是禀受之名。理是有条理之称。名义少异。故性理二字。或有分别言之。而二者元只一物。故互换说处。亦多有之。此注性字。朱子既曰性则理也。则当以理字意看去。尤可见此性字为超形气。不杂之本体矣。
天以阴阳五行。(止)所谓性也(注)
 按此当分两截看。自天以阴阳。止犹命令也。即通书所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自于是人物之生。止所谓性也。即通书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上一节。乃是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以类凝聚者也。下一节。乃是男女万物。各一其性。各具一太极者也。尤庵先生所谓天命之性。注说一用周子太极图说者。盖谓此也。○理气不相离不相杂之意。并存于此段中。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可见不离之象也。气以成形。理亦赋焉。人物各得所赋理以为性。可见不杂之意也。人物之生。实本于阴阳五行化生一句。健顺五常。实本于天以阴阳之天字及理亦赋焉各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2L 页
得所赋之理两理字。理气脉络。各自分明。则理亦赋所赋理两理字。即为五常之头颅根柢。观此则五常非因二五之气。而实原于二五之理者。岂不较著乎。湖中之论。力主五常因气质立名之说。至引此注为證。截去中间理亦赋所赋理一节。而以健顺五常。直接气以成形说来。以为健顺五常。因二五之气而名之。其果成说乎。○章句是解命字性字之训诂。故犹命令也以上。即继善之意。所谓性也以上。即成性之意。然大文之意。即继善中之理。便是性云也。此所谓移上一级说者。而可见五常为超形气。单言之理也。○人每以各得之各字。为性各不同之證。然太极图说各一其性。各具一太极之各字。意与此同。此言物物皆具性与太极之意而已。非是性与太极各各不同之意。则此注各字。亦岂为禀性各异之證乎。各字似当以皆字意看也。
率循也。(止)所谓道也(注)
 按循即随其所禀。依其本善也。率性之谓道。是言人物各随其所禀自然之理。则此便是日用当行之路云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一句。是解率性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3H 页
二字之意。其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一句。是解之谓道三字之意也。率字果非用力字。则性字是实。故先师尝曰。率性谓道。即性便是道之意也。人物乃性之所寓。而道乃人物之所由。故章句不得不以人物作头说。而其本意不过主性而言依其禀受初自然之善者即道之云也。则循字。乃性自循其自然之谓。非人物循之也。世之学者。不知此意。以人物循之看了。率性见解。违却程朱之遗意矣。○在人之道。虽千条万派。而其为率性则同也。物之所行。虽迥别于人。而其为率性则亦同也。且道人物之所行固不同。而以其理之当然言。岂不同耶。率性二字。只是以其所当然之理言。此性字当以理字看。章句此段中肯綮。只在自然与当行四字。道之自然与当行。何间于人物也。以此言之。人物道同之意。可谓晓然矣。○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程子曰。中庸率性之道是也。夫以理合于人物上言之。方见其为当行之道。故章句解率性之道。必举人物而曰人物各循其性也。朱子又曰。邵子所谓性者。道之形体也。其意盖曰性者人所禀受之实。道者事物当然之理。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3L 页
事物之理。固具于性。而但以道言。则冲漠散殊而莫见其实。惟求之于性然后。见其所以为道之实。初不外乎此也。中庸率性之道。亦以此而言耳。今以朱子此说观之。率性谓道。其意犹言性便是道也。泛看章句所言。虽若人物各循其性。则方于日用。始有当行之道也。然其意非此之谓也。大文本意。盖谓人人物物上。随性自然底。即人物当行之路云也。此即移上一级说。而可见人物莫不有循性之道也。人或言物不能尽循其性。或言人物所循者异矣。如此看。则率字终归于人物率之。非子思本旨。而所以有人物性道不同之论也。学者必于率性之义明透。然后可与论道矣。
性道虽同(注)
 按子思虑人之不知性善。而直以天命谓之性。则可见人物之性同矣。虑人之不知道。而直以天性谓之道。则可见人物之道均善矣。故章句既于天命性率性道两节。以人物统言。而于此承言性道同云云。此谓人物性道同者分明矣。或问中天命之性训释下曰。在人在物。虽有气禀之异。而其理则未尝不同。率性谓道训释下曰。尤可见天命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4H 页
本然。初无间隔。修道之教训释下曰。盖天命性率性道。皆理之自然而人物之所同得也。人物性道同之义。至此而无馀蕴矣。主张人物性不同之说者。以章句上段三各字。为性道各异之證。而以此段性道同一句。未免窒碍。故谓之人与人同。物与物同。刱出无前之论。不觉窘遁之归。甚可疑也。
不能无过不及之差。(止)则谓之教(注)
 按过不及三字。虽指人言。然在物。亦岂不可通说也。修道二字。以自修言。未为不当。而此乃传道之书。既以教字。备为三纲领。则必以品节为法之意解之。然后方合大文大旨矣。
云峰胡氏曰。因率性之道。(止)时中之中也(小注)
 按率性之道。即时中之道。而修道之教。即因时中之道而品节者。所谓时中之行也。胡氏以品节是道。谓时中之中。可疑。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止)恐惧乎其所不闻。
 按道具于性。性具于心。是所谓率性。而无时不然。无物不有者也。故不可须臾离也。日用之间。须臾之顷。心有少忽。不能持守。则道虽在心而人欲间之。判二而不相管矣。故君子虽不见闻。常存敬畏。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4L 页
此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道者日用事物。(止)具于心(注)
 按日用事物当行之理。是指已发之和。道之用也。性之德而具于心。是指未发之中。道之体也。已发达道之理。本具于未发大本之中者。是乃理一中本然之分殊。而所谓率性之谓道也。章句此一段。即因下文未发已发推衍说来。而明率性之意也。
莫见乎。(止)慎其独也。
 按莫见隐莫显微。当蒙道不可须臾离看下来。道不可离之中。己所独知之处。是非善恶。莫见莫显。故要切之处。尤在于此。盖此隐微之处。常情所易忽。易于自欺欺人。而人欲之萌。潜滋暗长。必至离道之远。是以君子无所不谨之中。尤为加谨于此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止)天下之达道也。
 按日用五伦之理。具于性分之中。而即自七情发出来。故五伦之理。已发于和。同谓之达道。而以其理言。则皆所谓率性者也。愚谓此所谓达道。即指上道字也。散殊之道。总会于心中之性。故上既言道不可离及心上戒谨凝道之工夫。而于此又推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5H 页
本言心之未发已发。以明此道即心中已发之善。而实具于此心未发之中。此所谓移上一级说道由于性也。或疑此大文上无承接。似突兀。而道字脉络。如是十分明白。道在吾心之意。至是始著。学者盍于章句玩索焉。
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注)
 按以未发谓性者。盖心之未发。无所偏倚。性之体段。于此呈露。故虽谓之性。而此特状性之德而已。非直以中谓之性也。观未发则性之则字。可以推见。若直以中字谓之性。则即朱子所斥以方圆谓天地也。谓天地为方圆则可。岂可以方圆为天地乎。谓性为中则可。其可直以中谓之性乎。夫然则未发境界。性全其本体。气与理俱为纯粹无杂。无一毫偏倚之病。然后方可谓之中。不必单提理而可知其善。虽兼气言。而亦无浊驳。到此地位。可见大本已立而入于诚明之域矣。或云未发里面。气质浊本色自在。为已发时恶种子。又谓未发时单提言性然后。乃为本然之性。是岂可谓知未发体段哉。
大本者天命之性。(止)以明道不可离之意(注)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5L 页
按天命之性。五常而已。固有之善。统括万理。而天下之理。皆由此出。故为性之德而谓之大本也。率性之道。五伦而已。皆由七情发用合宜。故为情之德而谓之达道也。下文三达德。虽于五常之中。特举其属于知行者言之。而其实皆性之德而同归于大本也。下文五达道。虽于日用之间。特举人所当行之大者言之。而其实皆情之德而同谓之达道也。率性之道。即下文达道之理也。性情之德。即下文达德之体用也。子思之特言中和者。盖欲学者反求日用之道于此心性情之德。而且明上文戒惧慎独之工。乃所以为成此德体此道之准的也。○中和。是道之体用。具于心而为固有之德。故谓道之体用。亦可谓心之体用。亦可谓德之体用。亦可其为物初有本然之实体。为学者复初之准的。而人或以中和为戒惧谨独之功效。恐不然。戒惧谨独之功效。当言于致中和矣。○又按已发之达道。具于未发之性。而未发之性。流出为已发之达道。未发之性。即知仁勇之达德也。流出为日用之道。即知仁勇之行此达道也。中者知仁勇之体。和者知仁勇之用。而致中和。即知仁勇之体立而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6H 页
用行者也。行达道之在于达德者。盖而其道具于达德之中也。则思圣之先言中和者。岂非所以开示三达德之本然。而章句所云性情之德之德字。其非三达德之德字耶。三十章小德大德及卒章不显之德。予怀明德。德輶如毛许多德字。皆是诚明之极致。达德之成功。而先儒皆以致中言之。则致中和。其为三达德之体立用行者明矣。下章中和变文言中庸而曰。以德行言则曰中庸。又曰。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以示体此中和者。乃为达德之极功。中庸之成德。则此章中和二字。其为达德之本然者。槩可见矣。朱夫子之以德字言之于此者。其意渊乎深矣。又况自第二章至十一章。既引孔子之言。反复言之者。只是知仁勇之德。而朱子以为明首章之意。中和之德。若非达德之意。则何以为明首章之言耶。一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而杨氏亦以首章为一篇之体要。首章中和。若非达德之脉络。则何以为一篇之体要也。愚故曰中字上。当带三达德看。致中和上。当带三达德体立用行之意看。夫然则中和一节。所以明道不可离之义者。亦所以为达德之张本。如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6L 页
是看得。然后首章与第二以下诸章。文虽不属而意实相承者。瞭然如指诸掌矣。惜乎。世之学者。未有以中和之德。看做达德之张本。而名篇之义及一篇大旨。只以道字单举主张。而未有兼德字看了。大失子思至德凝道之意矣。如是而可谓读中庸乎。
双峰饶氏曰四者皆中节。(止)谓之和矣(小注)
 按喜怒哀乐皆中节。则是所谓极其和而万物育矣。此即圣人之事。而贤者以下。皆不得与于达道矣。饶氏说。虽据大文皆字。而大文之意。是言和之极也。尤翁曰。一事中节。亦岂非和乎。此说是矣。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按致中和。则智仁勇三达德之体立。三达德之用行矣。而为中庸之极功。政所谓至诚不显之德也。位育之效。即末章所谓笃恭而天下平者矣。
自戒惧而约之。(止)极其和而万物育矣(注)
 按此章句则其以戒惧慎独。自分两截。各为工夫。其语势自相唱和。各有血脉。不可合为一事者明矣。沙溪先生以上文章句常存敬畏之常字。为戒惧无时无处不敬之意。而以慎独。为就其中加谨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7H 页
之功。然单言戒惧处。或可如此说。中庸此处。既以戒惧慎独相对说去。则恐不当合为一事。故朱子曰。若其同为一事。则其为言。何必若是重复耶。程子亦于卒章潜虽伏矣不愧屋漏两言。亦尝分为两事。盖戒惧非未发之中。即于无事之时。略略提撕。使常惺惺。以养未发之中也。谨独非已发之和。是于独知之地。十分警省。细加审慎。以遏人欲之萌也。各有着落。不相繁复也明矣。观此章句。其意甚分明矣。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止)天地之气亦顺矣(注)
 
按吾之心正。是指未发言。此心字专以理言也。吾之气顺。是指已发言。已发之时。气专用事。故以气言也。
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止)圣神功化之极(注)
 按实体备于己。似指率性二字及中和而言。道是冲漠散殊。而观率性之言。则可知其备于己也。圣神功化之极。圣神二字。以至圣之德言。似指致中和之成德。功指戒惧慎发之工也。化指位育之化也。
第二章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7L 页
君子中庸。
 按此中庸。即中庸之德。乃智仁勇之无过不及者。盖行达道在于达德。故自此至十一章。专言德。以明体道之在德也。以章句观之。自中庸者。(止)精微之极致。是说中庸之道。唯君子不能体之一句。是释君子中庸一句。以明君子能体此中庸之道。体此中庸之道者。非达德乎。于此以中庸之德开端。而次第言智仁勇者。可以知之矣。
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止)精微之极致也(注)
 按释中庸。只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平常之理。足矣。而又添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者。所以明此理之所自出而备言其循性当然之极也。此兼天命率性中和平常而总言者也。此一节。只以中庸之道言。而至于君子能体之然后。方为中和之德行。解释大文中庸二字之意。至此而始备矣。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按此节。引孔子之言而自解之。中间下一而字。尽有意。朱子释之曰。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下又覆解之曰。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谨恐惧而无时不中。朱子之意。以君子二字。看做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8H 页
笃恭成德。而连接上段君子之德字说也。孔子所言中庸二字本意。则虽未必以中庸之德言之。亦未必带得致中意思。而以子思所引之意推看。则既以君子对小人之无忌惮说者。可知有戒惧尊德性意思。故章句之说。推演若此。所以承子思之意也。推明前圣之微旨。若是渊深。道统之传。岂可辞乎。○后看尤庵集。则以第二大文。谓皆孔子之言。而以小注蔡氏说。为不可从。其言是矣。
君子知其在我故。(止)无所忌惮矣(注)
 按知其在我。能戒谨恐惧。是解君子二字。无时不中。是解时中二字。肆欲妄行。是解小人二字。可见戒惧不睹不闻为致中。无时不中为致和。而必并此两句。方是释大文君子中庸之义矣。
此下十章。皆论中庸。(止)实兼中和之义(注)
 按十章皆论中庸者。指智仁勇为中庸之德也。以释首章之义者。中庸智仁勇之德。即中和性情之德故也。文不属者。变和言庸故也。意相承者。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而中庸智仁勇之成德。即中和之德故也。然此三字以下。即朱夫子论断游氏之语也。○又按费隐章章下注。只言其下八章杂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8L 页
引孔子之言以明之而已。而其下章下注。别无更申之言。诚明章章下注。只言自此以下十三章。反复推明此章之言而已。而其下章下注。别无更申之言。至于首章章下注。既言其下十章以终此章之义。而其第二章章下注。又曰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十一章章下注。又曰以明首章之义者止此。盖以中庸二字。变文言之。与首章文不属。故若是重言复说于章下。以明中庸之德。实兼中和之义。而且明达道之行。在于致中和之达德也。其丁宁之意。至深切矣。
中和以性情言。人心本然纯粹之德也。(止)变化气质之方也(小注)
 按中和是达德之体用也。中庸是体此达德之谓也。故中庸之中。实兼中和之义。中和即本然之德。而中庸即所谓惟君子为能体之者也。故黄氏以为性情是天生底。德行是人做底。中和中庸。俱皆以得于心言。则岂可以中庸专做事理。而与中和分内外乎。戒惧慎独。所以涵养中和而体此达德者也。择善固执。所以求合中庸而求以入德之工夫也。戒惧慎独。即修德凝道之深底工夫。择善固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9H 页
执。即造道成德之浅底工夫。以工夫言之。则或可谓内外交养。又岂可以智仁勇。但为矫气质之方也。必如倪氏之融贯言之。然后意方圆矣。大抵饶氏以中庸看做事理。而不以德行看。故以中和中庸。分作内外。栗沙两先生之非之者宜也。朱子以为中和对中庸。中和是体。中庸是用。其意盖云中和本然之德故为体。中庸是人体之者故为用。先师文敬公因此而以饶氏所谓根本之说。谓不可非。其中和根本之说。犹可诿之以体用之分。而至于分内外之说。窃以为可疑也。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
 按中庸之德。即达德之体得者。而章句所云人所同得。即指达德言也。此章承上君子中庸小人反之。而又叹民不兴行之久。其忧之也深矣。窃观章句曰。唯中庸之德为至。此似以论语本意解之。而退溪先生曰。子思以中庸之德论之。故去之为德三字。未知果如何也。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止)不肖者不及也。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29L 页
按承上章而又叹道之不行。在于知之过不及。道之不明。在于行之过不及。盖于民鲜能之中。各随其气质之偏而失焉者也。此下言智仁勇。而必举其不行不明之端。相间互言。以为承上起下之例。其脉络贯通之意密矣。而尤见其忧道之功也。
第五章
此章承上章而举其不行之端(注)
 按不行之端。即不知也。下章舜其大知。故道所以行也。
第六章
舜其大知也与。
 按此大舜之知。即二十一章所谓自诚而明者也。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者也。
非在我之权度精切不差。何以与此(注)
 按此段。即统结好问好察执两端用中两段而言。此明大知之实也。
第七章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
 按此中庸二字。即指中庸之道言也。不能期月守。此即不明之端。而下章颜子则能择能守。故道所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0H 页
以明也。
第八章
回之为人。(止)得一善则拳拳服膺。
 按颜子之得一善服膺。即二十一章所谓自明而诚者也。择善而固执者也。
颜子盖真知之故。(止)道之所以明也(注)
 按舜之知。道之所以行。颜子之能择能守。道之所以明。然颜子之能择能守。则可见知先于行。盖知之真。则自然至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矣。○又按舜之择之审而行之至。颜子之能择能守。即所谓君子中庸而戒谨恐惧。无时不中者也。此所谓致中和而臻于诚明者也。
第九章
三者亦智仁勇之事(注)
 按此非以三者为智仁勇之德。特以资质之近似者言。而大抵皆强之事也。以小注朱子所谓盖贤者过之之事。就其所长处。着力做去之说观之。则可见其为强矣。此以起下文子路之问强也。
亦承上章。以起下章(注)
 按此章虽亦承上起下之脉络。而强勇只是就知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0L 页
仁上用力。不必更举言不行不明之端。故只云承上章起下章而已也。
第十章
非有以自胜其人欲之私。(止)孰大于是。
 按强勇。是勉强行道之谓。而每屈于人欲。不能自强。必有以自胜其人欲之私。然后可以进其德义之勇。故上章以无人欲之私不能及。释中庸之不可能。此又以自胜其人欲之私。释强哉矫。欲自强者。可不知所勉哉。
第十一章
索隐行怪。(止)吾不为之矣。
 按索隐。知之过而不择乎善。行怪。行之过而不用其中。不当勇而勇者也。智仁勇之过于中者也。
君子遵道而行。(止)吾不能已矣。
 按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则知虽及之而犹未至于知至。力之不足而行有不及。当勇而不勇者也。智仁勇之不及乎中者也。○又按此章。即通结智仁勇诸章。而以中庸之成德。知之尽仁之至。不赖勇而裕如者终之。此正吾夫子之事。而犹不自居者。然以上所谓吾不能已者观之。则此不能已处。便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1H 页
见非夫子不能此也。吾不能已。即下二十六章至诚无息之事。故章句亦以至诚言之。此章应下二十六章。
此中庸之成德。(止)不赖勇而裕如者(注)
 按此以知之尽仁之至。不赖勇而裕如者。为中庸之成德。则可见前章所言君子中庸及中庸其至矣乎。其为智仁勇之德。可见矣。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
 按君子之道。指率性之道而言。即就形而上之道。语其用之无所不在则谓之费。语其体之微不可见闻则谓之隐。自是一体。非有二物也。故中间下一而字。便见。
及其至也。
 按及其至也。即极其尽处之谓。犹举全体之意也。举全体而言。则其大无外。故圣人亦有所不能尽也。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按此引鸢鱼。以明费而隐之意也。鸢则必戾乎天而不能渊。鱼则必跃乎渊而不能天。于此可见各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1L 页
循其性当然自然之意。其飞其跃虽不同。而其为率性则同也。其当然自然则同也。岂可谓性道不同也。指示鸢鱼而欲晓其活泼泼地者。盖欲于事物上。体认一理昭著之意而已。若只见性道不同之状。则乌在其活泼泼也。南塘丈以为鸢必天鱼必渊者。率性之道也。此则万物性道之不同。而不害为天命率性之本然也。是不可晓矣。
云峰胡氏曰。费用之广也。是说率性之道。(止)天命之性(小注)
 按性与道。以其无物不在而言则费。以其无形可见而言则隐。岂可以率性道谓之费。天命性谓之隐也。胡氏之分属。似涉不然。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按道既无物不在。故虽夫妇之间至亲至密之地。尤不可不致谨也。苟能于此致谨。则必能无处而不谨。故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也。
双峰饶氏曰。始言中和。(止)以极于达孝(注)
 按饶氏曰。次言中庸。以见此道著见于事物。此不以中庸看做德行之意也。似非章句之本意。愚见当改之曰始言中和之德。以明达道之具于达德。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2H 页
而次言中庸之德行。以明达德之体是达道。所以先示致中和之至德。而继之以造道成德之功。以明体道之功。在于三达德。所以示中和之德。所以为三达德之本体也。次言费隐。以明道之无物不在。而继言达德与诚。以申体道之在诚。所以示下学上达。以至于诚明之至德也。知道之在中和。则智仁勇之本体。不可不存养。故以戒惧慎独言之。知道之散在事物。则智仁勇之工夫。不可以不笃。故以择善固执言之。苟能尽其存省知行之工。动静交养。体用相资。则可以臻乎中庸之至德云。则似无偏侧重复之病矣。又曰云云。亦似可疑。道不可须臾离。章句既以无物不有无时不然并言之。费隐上。亦当兼两意横竖看。然后可为至费之意。岂可以无物无时分属也。后看退溪以如此分别。太涉破碎。已有所卞驳矣。且造端夫妇。至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子思之意。初以道之费言。似不可以义以方外工夫言也。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止)不可以为道。
 按上章。既言费隐。以明道无不在之义。故此下三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2L 页
章。言日用人伦之事。以明学者于费之小者。不可放过。鬼神章下三章。又言圣人之事。以明学者当先费之小者。以及于费之大者。此即下学上达。以尽夫道体之意。在其中矣。盖道不远人者。人于其身。各有当然之理。此即率性而不远者也。人之为道四字。已兼治人责己言。治人责己。必自日用卑近之事而求其所当行者也。且为道。犹言行道也。上下为道其意同。以章句所谓若为道者及所谓非所以为道两句看。则皆指人之为道而言。可知矣。小注东阳许氏以下为道之为字。作谓字看。恐误。
忠恕违道不远。
 按忠恕二字。是学者切己工夫。而甚切于治人责己。此为上下大文之枢要也。且此章言忠恕及君子慥慥。可见诚之者笃实之功也。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止)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注)
 按章句此一节。是释忠恕二字及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之意。而违道不远之意则不在于此。盖道不远人及违道不远。元非一意。不须合而论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3H 页
之。道不远人。是天理本具于人事之意。违道不远。是人事尽则可达天理之意。然忠恕违道不远。亦以其不远人之故也。
第十四章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按此即正己而不求于人之事。其为己务实之功。反省自守之意如何哉。上章及此章。即下学修己。务内之事也。
第十五章
父母其顺矣乎。
 
按此顺字。即孟子所谓顺于亲之顺字。孝至于顺父母。则其孝也至矣。此虽引诗及孔子之言。以明行远自迩之意。然达道之中。孝为之大。故上章言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比例言之。而于此又言父母其顺矣乎。于下又以大舜文武周公之孝继之。中庸之道虽至广。而其为人道之至大至切者。孰有加于孝亲哉。费之小三章。皆下学之事。以德言之。则诚之者人道之事也。照下二十七章以下三章。
第十六章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3L 页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按德者。得其理之称。即善之谓也。鬼神之德。犹言鬼神之善处也。此犹性之德情之德中庸之德也。不可分性情中庸与德为二也明矣。而侯氏分鬼神与德。以德谓之诚也。鬼神之德之所以盛。盖以其诚也。则岂可以诚别为一物。而为鬼神之德也哉。朱子辨之。以此故也。但小注朱子曰。鬼神只是气之屈伸。其德则天命之实理。所谓诚也。与或问说少异。沙溪卞疑。亦言之矣。○又按前后六章。以日用人事。言费之大小。而此章以鬼神言之于中间。文义不相属。故读者多以臆料。或谓鬼神者。天命之所以行。舜其大孝章。槩承上十五章父母其顺之语。而反复天命有德之意。天命有德。不过乎造化鬼神而已。故以此章置于中间。为之承接云云。然窃谓子思本意。断不如是。愚则以为此章就天道而主隐说。何者。子思既以费隐。申明道不可离之义。而费之义。则其所发明。至于六章之多。独于隐之义。岂无别般提说以明其意乎。第隐是不可见闻之谓。则无可依仿为说。故就天地而因鬼神。以明隐之能著见。如上节鸢鱼。以明道之费也。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4H 页
必以鬼神言之者。隐之实体。天道是已。而天道之运。鬼神是已。今夫鬼神虽是气也。而大而天地之运。日月之明。小而一尘之微。一息之顷。其所合散。无非至诚。故其体用。至微而能显。其范围。至大而包小。举其微而显者观。则是即道之隐而费。拈其至诚者言。则是即隐之实体。故于是乎特引鬼神之不见不闻。体物如在。以明其微而显。末乃以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总结之。以明其隐之实体焉。微即隐之谓也。诚即隐之实理也。非独说隐而已。露出其实体而特揭言之。则此章之不主隐而明其义者。十分无疑矣。○诚之一字。始见于此。为下诚明之张本。然此诚字。以在天之实理言。下文诚字。以在人之实心言。实理即实心之本然。而实心即实理之体得者也。
视之而不见。(止)体物而不可遗。
 按不见不闻。是指鬼神之无形声处言。即隐也。体物如在。是指鬼神之无物不在发见昭著处言。即费也。先言不见不闻。而继言体物如在。则可见其主隐说而明其隐而费也。此虽鬼神之隐而费。而观下文结辞所谓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是夫云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4L 页
云。则其因鬼神之隐而费。以明道之隐而费者。章章明矣。朱子曰。不见不闻。此正指隐处。饶氏曰。前章详于费而不及隐。此章推隐而达于费。以发前章未发之意。又曰。此章即鬼神之费隐。以明道之费隐。观鬼神之体至隐而其用至费。则道之用。所以至费者。岂非有至隐以为之体乎。观此数语。则此章之为主隐说。以发前章未发之旨。而因鬼神之隐而费。以明道之隐而费者。断无可疑矣。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按微字指隐言。诚字指隐之实体言。微之显。即隐而费之谓。诚之不可掩。即道体自然昭著之谓也。每就鬼神上看。故疑其与上下章不相联属。而今以此结语观之。其为主隐言之者。明白的礭矣。且前章首语道之费而隐。而复言费之大小于上下六章。又以此章主隐言之。而置之于费之大小之间。以示隐在费中。一以贯万之意。又以诚为结辞。以明道之实体。而为下至诚天道之张本。其血脉相贯。道理昭著者。尤可见其至密。窃料子思之用意。尤叹良工之独苦。而体认到此。不觉手舞而足蹈也。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5H 页
此一章。兼费隐包大小而言(注)
 按此章虽兼费隐说。其主意则重在隐而所以明隐而费也。包大小之大小。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之大小。乃费之大小也。盖体物不遗之物字。已包大小故也。○南塘丈以鬼神之神字。看做道之妙用而曰。诚为神之体。神为诚之用。然此鬼神之神。即二气之良能。而其为德微而显。故因鬼神之微而显。以明德之隐而费而已。不可以此神字。直把作道之妙用也。若如此言。则理气不明。而亦与鬼神本义。不相关涉。此章神字。既带鬼字而说。则分明以气而言。岂直指道而言耶。
第十七章
舜其大孝也。(止)子孙保之。
 按此下三章。承上父母顺矣之言。以明圣人能尽中庸之道。而皆以孝言之。可见孝为人伦之大。以极其至者也。上三章。即日用人伦之常道也。下三章。乃圣人成德传道之极功也。以道言之。自日用微细。至圣人之极功。无非道之用。而其所以然之体。则隐而莫之见也。以德言之。则上三章。即诚之者下学之事而人道也。下三章。即诚者上达之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5L 页
而天道也。先言费之小而后言费之大者。由人道而至于天道之意。自在其中矣。
第十八章
上下同之。推己而及人也(注)
 按周之制礼。是周公所为。故尤庵以为指周公言。然制礼本天子事。而其用自天子出。故南塘以为当主天子而言。南塘说似胜。
山阴陆氏曰。经不言追王。(止)与焉故也(小注)
 按武王初定天下。已追王文考。而未及于大王王季。故周公推文武之意而始皆追王耳。经所以不言追王文王也。其所谓推文武之意者。亦非谓文王在时已有追王之意。盖既以追王文王。则以如在之诚。推文王之心。必欲追及于王迹之所基也。
第十九章
春秋修其祖庙。(止)荐其时食。
 按费之大小。归重于孝。而反复言之。盖事亲者。能和兄弟乐妻子。以顺父母。而亲没之后。又能继志述事。以成其绪业。又能敬其祭祀。以飨其宗庙。则生死事之以礼而孝之至也。至若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及明乎郊社禘尝之义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6H 页
者。则此乃圣德之至。下所谓诚者天之道也。
第二十章
为政在人。(止)修道以仁。
 按首章言道不可离之意。而其下十章。以智仁勇入道之门略言之。十二章。又言费隐。申明道不可离之意。其下七章。又发明费与隐而详说之。此章又以达道九经达德。通融而反复言之。申明智仁勇之工夫与成德包费隐兼大小而言之。无复馀蕴。于此益可见支分节解。脉络贯通之义。及详略相因。巨细毕举之意。无章不然。而尤备于此章之中矣。○又按费之大小。既就身上言日用常行之道。以及于素位齐家。又及于得位制礼之事。而此章又自为政推本之修身修道。而以智仁勇详言之。或叙达道而反之于达德。或言九经而反之于诚身明善。又自诚者天道。而本之于择善固执下学之工。盖由浅而反深。自末而推本。反复转密。其丁宁垂教之意。至深切矣。
仁者人也。(止)礼所生也。
 按此承修道以仁。而备言仁义礼。至下文。通论仁义礼智者。非但特为下文智仁勇之张本也。亦所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6L 页
以明达道之所自出也。修道之道字。为下达道之张本。仁字即下智仁勇之张本。
天下之达道五。(止)所以行之者一也。
 按达道之道。即承上修道之道字说来。而人或疑达道文义之无来历。恐不然。五伦分属于仁义礼智信。甚分明。而人或以夫妇有别。属之于智。然有别。即各夫其夫。各妇其妇。不相混杂。似是发于礼之性也。与智别是非之别。似不同。未知如何。所以行之者一。此一字即诚也。或以纯一之一看。或以一以贯之之一看。下说似是。○又按此篇分四节。而费隐一节。申明达道之体用及达德之始终及达道达德之实体。以详论上中庸一节之所言。复为下天道人道一节之张本。此一节即词家所谓一篇之铺叙。而此章又为此一节之铺叙。此大文又为此章之铺叙也。费之大小及鬼神之为德。即达道之体用。择善固执与天道人道。即达道之始终。而诚又道与德之实体。然鬼神章诚字。以实理言。九经章诚字。以实心言。而实心即体得此实理者也。此节之费隐及达德之详说者。即再讲率性道及智仁勇之义。而天道人道一节。又是此章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7H 页
衍义也。血脉贯通。首尾相应之义。于此可见矣。
好学近乎知。(止)知耻近乎勇。
 按章句曰。此未及乎达德。而求以入德之事。此即下学而上达天德之事也。即下择善固执之工。学问思辨行。即其目也。
凡事豫则立。
 按豫字中。无诚字意思。而章句以先立乎诚言之。盖承上文所以行之者一而言也。
盖包费隐兼大小。以终十二章之意(注)
 按十六章兼费隐之意实。而包大小于其中。此章兼大小之意实。而包费隐于其中。包者虽不专主而言。而实包其意云也。此章既主大小而言。则当先言兼大小。次言包费隐。而小大亦费中之小大。故先言费隐也。
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注)
 按枢纽者。居中而主宰四方者也。以达道而言。则推其本。至于天命率性。极其广。至于大无外小无内。而莫非一个诚为之主宰也。以达德而言。则自诚身明善学问思辨笃行之工。至于天道至诚之域。而莫非一个诚为之主宰也。此所谓枢纽也。然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7L 页
鬼神章之诚。是说道之实体。以明实德之根本。此章之诚。是说心之实德。以明实理之体得也。故两章诚字。有在天在心之别矣。此篇诚字。当言之于首章道不可离之训及中庸一节知仁勇之中。而言之于费隐一节者。所以申明费之大小至广之中。有至隐而不可掩者。然后始言诚为之实体。又申明智仁勇之工夫及成德。然后始言诚为之实心。此即一节详于一节。一节密于一节。而亦所以明诚为枢纽于一篇之中者也。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止)明则诚矣。
 按此以下。承上天道人道之言而立言。以明达德之成功。此即学问之极功。圣人之地位也。首章所谓性。即性之实理而圣凡均赋者也。此所谓性。即性之实德而圣人独全者也。首章所谓教。即圣人所修而教人者也。此所谓教。即学者由教而入道者也。首章所言。即所传之道也。此章所言。即体道之事也。故此章与首章相应。非但此章为然。自此以下诸章大体。与上诸节无不相应矣。何以明之。子思子于首章。述所传之意而自立言。其下十章。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8H 页
引夫子之言。而以明首章之意。费隐章。又自立言。以明道不可离之意。而其下八章。引夫子之言。以明道在于下学上达而上达之在于下学也。至于诚明章以下。则一切皆自立言。反复推明达德之极功成德之始终。岂与上诸节孔子之言。不相照应。而汗漫说道。散乱无统哉。窃观此下至二十六章。应上中庸一节智仁勇而言达德之极功也。二十七章至三十一章。应上费隐一节言其自人道而达于天道也。盖诚以下。皆说上达之妙。浑浩高远。故学者难于测度。不知段落。而其实分节明白。各有照应。其血脉贯通。首尾相应之意。尤可见矣。○又按南塘丈以为孟子所谓尧舜性者之性字。通书所谓性焉安焉之性字与此章性字意同。而朱子皆以圣人所独释之。则是皆以气质之性言。若性之本然。则岂有圣凡之殊哉云云。窃谓此性字。乃圣人独全其所性本然之体。则岂可以气质之性言也。气质之性。乃以气质杂糅。失其本然者而言。则何可拟之于独全本然之性哉。圣人气质聪明睿智。能全其本然之性。则虽不离气。而纯是天理。不必言气质也。愚故曰圣人分上。不可言气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8L 页
质之性。既曰气质之性。则已是杂于气而不纯善故也。
第二十二章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按章句曰。人物之性。亦我之性。是以禀赋之初言。又曰。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耳。是以禀赋后偏全言。而其本然之理则同也。又曰。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此言各因其物之当然而知其宜焉。各因其理之通处而处之当焉。以此观之。所谓尽人物之性者。即随其当然而自我处宜之谓。非谓使人做己事。使物做人事然后。方是尽人物之性也。南塘丈以为人与物。性道同而气禀异。则圣人之教。终无以变人物不同之气而反其所同之性云云。是则使物必做人之事然后。方谓尽物之性也。此言恐非朱子之意。而亦失圣人所谓尽物性之义矣。
此自诚而明者之事也(注)
 按至诚能尽其性。是诚也。能尽人物之性而赞化育参天地。即明也。盖诚明。即仁知也。此章即上章自诚而明言。即仁之至义之尽也。乃诚者仁之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9H 页
故章下注曰天道也。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按章句解致曲曰。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夫自善端发见而推致造极者明也。曲无不致而德无不实者诚也。故程子曰。致曲者。学而知之也。东阳许氏曰。此章重明自明而诚之意。亶其然乎。至若著则明之明。是说效验。非明则诚之明字也。此章承上章自明而诚言也。乃诚之者知之事。故章下注曰人道也。
第二十四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按前知。即明也。而章下注曰天道也。是即自诚而明。皆属之天道也。此应上第六章舜之大知。道之所以行也。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按此两句读书。不得摸捉。多有疑难。然子思初说此两句。却为下文起端。此不须别生意旨。当照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39L 页
文而解之。下所谓诚者物之终始。此诚字指实理而言。不诚无物诚之为贵。此诚字指实心而言。故此文诚字。当含两意看。以实理言。则万物之所以自然成就者诚也。在人则人之所当行者。即诚之道也。以实心言。则人之心能无不实。乃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行矣。诚则本而道则用也。是以此文章句曰。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此以实理言。又曰。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此以实心言也。抑又论之。物之所以自成者。即下文物之终始之物字也。以心言本。以理言用一段。因下文不诚无物诚之为贵两句来也。下文章句解不诚无物曰。人之心。一有不实。虽有所为。亦如无有。又曰。人之心。能无不实。乃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此即以不诚无物诚之为贵两诚字。做心看者。尽分明矣。
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止)亦如无有(注)
 按自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是释诚字。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释始字。所得之理既尽则是物亦尽而无有。释终字。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是释不诚无物。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0H 页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止)合内外之道也。
 按合内外之道。自有知行之别。何者。朱子曰。物我一理。才明彼。即晓此。此合内外之道也。盖物我一理。故才知物理之当然。则即晓我之所处。此所谓合内外之道。以知言也。今曰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此言仁与知。皆吾之固有。而无内外之殊。才得于己则可行于彼。而以时措之。皆得其宜也。此所谓合内外之道。以行而言也。○又按此章重在诚之为贵一句。而章下注曰人道也。此即自明而诚。皆属之人道也。此应上第八章颜渊之仁。道之所以明也。且诚者天道。当先仁而后智。故先言能尽其性而后言至诚前知。成德者之序也。诚之者人道。当先知而后仁。故先言致曲而后言诚之为贵。入德者之序也。
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
 按此一节。以首言故字观之。可知其结上数章而言。圣人之至诚之德。始无馀蕴矣。盖诚者诚之者。虽有圣贤之别。而及其成功。则同一至诚无息之天德。故以此章统结。而章下注曰天道也。窃谓第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0L 页
十一章三大文。即统结其上智仁勇数章。而所谓吾不能已者。乃此章所言至诚无息者也。自诚明以下至此章。应上中庸一节而言达德之极功。故以此章至诚无息。通结诚明之极功。以应前十一章之吾不能已。前后照应。可谓脉络分明矣。但诚明以下。既应三达德。则不言勇者何也。盖学者入德之事。非勇不能有为。而圣人成德之极。则不赖勇而裕如故也。且至诚无息。即圣人与天道之健。则虽不言勇。而自然之勇。自在其中矣。上文四节。以天道人道相间言之。而于此独说天道。读者疑之。然此一节。结上四节。诚者诚之者之同归于一至诚而与天为一。则不得不以天道单举言之矣。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止)威仪三千。
 按自此至二十九章。应费隐一节。而以圣人之道起头。发育峻极。三千三百云云。应费隐章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待其人而后行以下。节节段段。应九经章。此所谓待其人而后行。即九经章所谓为政在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也。苟不至德。至道不凝。即所谓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是也。尊德性道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1H 页
问学。即所谓诚身明善也。为下不倍。即所谓在下位者也。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止)敦厚以崇礼。
 按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而致广大极高明。敦厚温故。存心之属也。尽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礼。致知之属也。以知仁言。则存心仁也。致知知也。以明善诚身言。则致知明善也。存心诚身也。以精一言。则致知惟精也。存心惟一也。孟子注。既以存心养性。谓之履其事。尽心知性。谓之造其理。以此言之。存心致知。当分知行工夫。而云峰胡氏以为存心不可谓力行。致知中。却自兼行以言。存心是心上要约工夫。则固不可直谓之力行。然亦岂非履其事耶。若必分属。则似当属之持守一边。而今欲于致知中。却自兼行而言。是欲以道中庸崇礼。谓之行也。然处事及谨字。有商量裁度之意。则属之于知者当然矣。未知如何。且戒惧当属尊德性。谨独似当属之于尽其道体之细。而尤庵先生曰。若无慎独之工。何以极乎道体之大也。此亦可疑。
第二十八章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1L 页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按议礼制度考文。应九经章治天下国家有九经也。通下章皆道之费。而承上章为下不倍。亦诚之者之事也。
第二十九章
君子之道本诸身。(止)俟圣人不惑。
 按本诸身。(止)建天地而不悖。是指行言。质鬼神以下。是指知言。○又按自二十七章至此三章。皆诚之者事。故章下皆以人道言之。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按前章。既引孔子之言。以明尧舜文武周公能体中庸之道。而二十章。又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而于此又自言仲尼之行。又能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能体中庸之道。可见道统之传。只是中庸二字。而言与行。皆以孔子为主。则尤可见其为孔门传授之书也。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按此小德大德。虽以天地言。而在圣人。则大德即未发之中也。小德即已发之和也。盖致中和。即达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2H 页
德之极功。而中庸之成德也。且智仁勇与诚对说。则智仁勇小德之川流。至诚大德之敦化也。
第三十一章
惟天下至圣。(止)足以有别也。
 按惟天下至圣。以孔子看似好。聪明睿知。是以资质言。其下四者。虽列仁义礼智之德。而此盖依达德而言者也。
承上章而言小德之川流。亦天道也(注)
 按以仁义礼智之德比而言之。此偏言其发于外者也。故以小德言之。
第三十二章
惟天下至诚。
 按惟天下至诚。亦以孔子看似好。经纶天下之大经。以人伦上各尽其道而说。立天下之大本。以心上全其所性之体而说。知化育。以默契于天地之化而说。经纶立本。有体用之别。知化育则是不勉不思地位也。
承上章而言大德之敦化。亦天道也(注)
 按至诚与达德对说。则至诚即达德之本也。故诚为大德之敦化也。且按三十章至此三章。皆诚者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2L 页
天道之事。故章下注。皆以天道言之。盖费隐一节。先言费之小者。皆学者下学之事。后言费之大者。皆圣人上达之事。由下学至上达之义。自在其中。自二十七章至此六章。是应费隐一节。故前三章。先言诚之者人道之事。而章旨曰人道也。后言诚者天道之事。而章旨曰天道也。即由人道及天道之义也。其前后相应。可谓脉络分明矣。○又按费隐一节。主道而言。此六章。主德而言。此虽有异。而以费言之。则无间于道与德矣。故以此六章而举大体言。则前之尊德性道问学不骄不倍。即费之小者。后之祖述宪章上律下袭小德大德。即费之大者也。而前三章。既言道之大小。且尊德性道问学工夫。有尽其道体大小之别。可见其兼费隐包大小也。后三章小德大德。亦可见其兼费隐包大小也。且尊德性道问学以下云云。应上道不远人以下三章。祖述宪章云云。应上大舜德为圣人以下三章。唯天下至诚一章。应上九经章智仁勇三者。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按费隐一节。详于费。而九经章。始言达德工夫。诚明一节。详言成德传道之极功。而略言德之体用。此一节上段。复推道之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3H 页
费而详言凝道成德之工夫。下段复推圣人成德传道之绪。而极言其德有大小体用之分也。其应上费隐一节而言者明矣。而详略相因。巨细毕举之义。亦可见矣。
此章言至诚之道。(止)非至诚不能为(注)
 按至诚之道道字。犹言功用也。此至诚。即指圣人之德。极诚无妄言。非悬空说至诚之道理。如鬼神章之诚字也。观下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之为字。可知其诚字就心上说也。若果以至诚之道理言。则当曰道非德不能为。岂可曰至诚之德。非至诚之道。不能为也。且章句解唯天下至诚曰。圣人之德。极诚无妄。其指实德言无疑矣。且此篇言诚处。唯诚之不可掩。诚者自成也。诚者物之终始三诚字外。皆以诚之德言矣。且双峰饶氏曰。人之诚。有至不至。圣人可说至诚。天地只是诚。无至不至。此以圣人至诚之德言者无疑。此至诚之道。当如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之道字看矣。○又按费隐一节。费之小大各三章。故于此又以人道天道各三章。比类以应之。以道言之。则诚在费中。故以鬼神之至诚。特言于费之小大之中。以德言。则圣人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3L 页
天道之极致。即至诚之道。故不为特言。而言之于天道之末章。
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褧。(止)可与入德矣。
 按此章与首章。实相表里。然首章以君子成德者言。以示传道之标的。故自里面工夫说向外面。以极于圣神功化之极。此章以初学入德者言。以为修德之切要。故自外面收敛说入里面。驯致笃恭至德之域。此其小异而至于为己务实之立心。则又首章之所不言也。戒惧慎独之功。实自为己立心而做来者也。故在初学工夫。则此章为尤切矣。盖中庸工夫。在事物上。则学问思卞行为要。在心上。则为己谨独为切。择善固执。非为己谨独而能之乎。故卒章又以为己谨独特言之。以应首章之旨而结之。所以为一篇之要也。○为己谨独是诚也。此乃诚之者人道之事也。
为己之功。益加密矣(注)
 按衣锦诗。是言为己之心也。内省不疚。是己所独知处。十分戒慎。始言为己之功也。至屋漏无愧。则是己所不睹不闻处。益加敬谨。其工夫愈益缜密。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4H 页
无少间断。此所谓为己之功。益加密者。为己之功愈密。则此所谓笃恭而不显其德者也。
以其自修有谨独戒惧之本也(注)
 按或有以奏假无言时靡有争。为谨独之效。不显其德百辟其刑。为戒惧之效。各自分属。若首章位育之例。然此不必然也。君子为己而功益加密。则其效有两节之应。盖其工夫自谨独而渐至于屋漏无愧。故其效验亦自不赏而劝。不怒而威。而渐至于天下平云尔。
诗云予怀明德。(止)无声无臭。
 
按自明德。至上天之载。即赞不显之德而非有二德也。此皆未发性本然之德。而光明纯一者也。首章天命之天字。即此章上天之天字。彼以道之本原言。此以德之其天其渊者言也。此所谓天德也。此乃诚者天道之事也。○又按上所言可与入德。不显维德。予怀明德。德輶如毛等德字。即三达德之极功。而未发性之德也。为己务实。戒惧慎独。而造乎至德渊微之域。则是乃致中和之极。而为至诚无息之圣人矣。
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止)无声无臭而后已焉(注)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4L 页
按学者每观中庸一部中极致之言。诿之于不可测。而实不知勤苦于驯致之工。则无以造极致之域。而至于无声无臭之妙矣。中庸工夫。只下学上达。而一诚字而已。苟能笃实于择善固执谨独戒惧等工夫。则何患乎不能渐进于诚明之域哉。
   插入于费之小大之间。文理似不连续。子知之乎。余曰。寻常疑之而未及透悟矣。又问诚明章以下。散乱无统。莫测其头绪。子知之乎。余曰。读到诚明章以后。尤不能领略。愿吾子之教之也。圣膺责之曰。如是而可谓读中庸乎。须多读精究。以待理会然后。更论可也。余曰。地远相逢未易。书论又不及面授。子似先觉。何其靳诲如此。圣膺笑曰。我则果有所自得者。岂敢秘讳于子。而义理须自穷究然后。方为实见得。先贤所以引而不发者此也。以子穷格之工。若少加功。岂有不透之理。余遂惭而止。自后五六年间。颇用力于此书。沉潜反复。恍然似有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劄录如是。而圣膺已奄忽于己酉岁。虽欲更叩。而九原难作。闻其所著有庸学通下云。庶可考
戒惧庵集卷之九 第 245H 页
平日之见识。而自惟年迫。远莫得见。追念悼伤之怀。如何哉。噫。圣膺以南服豪杰之才。有精诣独得之见。其直穷透理之工。非唯中庸一书而已。又能推己自得。欲人透悟。警饬策励。勉其自透。至使愚鲁亦有所奋发而觉悟焉。今世此人。何处得来哉。(此段第一行起头。当有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