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月谷集卷之九 第 x 页
月谷集卷之九
序
序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6H.gif)
吾家素敦睦。族亲且鲜。同高祖兄弟十馀人。而又皆家于乡。积数岁或一见面。无从游燕会以相亲相悦。顾不能与邻里恒人朝暮者比焉。迩者密而远者疏。固其势也。吾为是悼焉。族弟仲润。往年自阳城来留余两月。今年复来。复留余五月。即文字讲讨以外。日亹亹谈先故事不休。以天伦之亲。而得昕夕款款之乐。情乌得不至。而其相悦可知也。然吾性狭。不自修而责人深。如仲润贤不犹人。则吾何敢苟为悦而已。吾见仲润。处心洁向学勤。诚可与为善。而能无坠先人之训者。故心之爱之有甚焉。仲润其勉矣。噫。即远迩而亲疏之。固人常情。而斯亦蔽也。人亦有切于其先祖之子孙者乎。而其居之迩则迩之亲之。其属之迩则不以迩焉者。亦人情乎。然则苟同为吾祖之孙者。虽生不识面目。其中心亲爱。宜不能自止矣。吾何于仲润而加亲。他昆弟而独疏乎。然吾闻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夫吾门既衰矣。先祖之典刑日远。而孝谨文献日以益替。如吾不肖。益无足追踵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6L.gif)
家藏东书堂帖小序(庚子)
吾家有淳化历朝二帖。皆摸勒古今法书成一部者。亦济济可观。余喜观焉。幼时阅旧藏。得一散帖乱帙中。寻其目曰东书堂集古法帖。佚落损污。不堪展阅。盖旧物也。而今殆弃矣。近始取而见之。其摸板之精。比淳化诸帖复胜之。岂亦以其旧欤。遂为拂拭缉缀而整理焉。盖十卷之中。亡者二卷全者三卷。而五卷则间有缺。缺者廿七八纸。于是阙其缺而序次其存者为八卷。夫书异乎文也。虽一点画。亦自可观。今玆帖虽多缺。其全者固自在也。时而玩之。亦适性之一助云。庚子仲秋小望书。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7H.gif)
此卷徽宗书四纸。自十三板止十六板缺。又五十二板止五十五板。吴后兰亭帖。次缺四纸。其下有书潇湘八景诗。佚山市晴岚四字及某帝书者。又其下理宗书也。按旧题目吴后下理宗上。有孝宗宁宗。则此诗盖宁宗书。而孝宗书佚矣。
第三卷右军书。缺首三纸及第五纸。盖皆黄庭帖也。今只馀一纸。姑存之云。予见诸帖所刻右军小楷。皆刓误不堪看。此帖虽未尽善。亦差胜之。如黄庭。乃称古今小楷中一二。而顾不全。惜矣。
王元美墨刻跋。屡举周邸稧帖有定武肥瘦及褚摹唐赐五本。此帖所载只一本。未知果何本。而所谓韶粉靓饰。亦不可睹矣。
第四卷下缺一卷。亦右军书耶。抑古法帖欤。据凡例。不集篆籀。则汉以上书。不应成卷也。姑识之。
第六卷向秀书。以下皆缺。按旧目此下只有王戎书。则缺者盖一二纸耳。余见此卷及此下卷。晋人书。自竹林诸贤至王谢名公。苟名见史牒者。鲜不有只字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7L.gif)
百千堂 启草帖序(己酉)
昔 孝庙初元。同春宋公起山林入台阁。主士论宗盟。曾季祖持平公实与之左右。未几同春退归。公又不喜荣进。在野日多。又不幸早卒不究用。士林惜之。然当自点浊乱之馀。摧陷廓清。使凶魁授首。朝著整肃。公等之功伟矣。公之曾孙玮。集公 启事手草若干纸为一卷。以示瑗。瑗惟公材学。当求之古君子。台阁风彩。固公细事。惟其谠言正论。森然罗列卷中者。亦皆足为后世法矣。公笔法甚古洁。人谓如其人。每一开卷。见公正色省中。落笔草奏。清操直气。犹可以彷佛。呜呼可敬已。收辑家先文献。不令坠弃。亦孝之一端。今玮宜推此心。有以濯厉自立。庶几绳先祖风烈。用不愧此卷。吾所望于玮也。抑瑗不肖幸备 圣朝谏官。以妄言触罪戾。诚由言不切忠不至。不足感格 天心。而视公所就。何啻天壤也。即此卷虽在千载之远。犹将披复感欷。恨不能同时。况忝在旁裔而耳熟于遗风者。其激昂慨慕宜何如也。既以勉玮。附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8H.gif)
刘村隐 旌闾诗序(辛亥)
维辛亥冬十月。 上命旌赠汉城府判尹刘希庆之门。嘉其孝也。是月内辰。礼官临宣 命。将作董役事。树棹楔于门。赤质白书曰孝子具官某之门。 王人分门左右立。刘氏诸孙序立。向门四拜讫。肃 王人入次飨。进币成礼。刘君世号村隐者也。当光海 母子之变。君持正义。不胁于祸。又以小人有母之言。绝贼臣尔瞻。 仁庙特貤秩宠焉。国人高君之义。至今诵慕不衰。今年君玄孙德昌又上书。陈君事亲有至行。十三负土成父墓。养病母三十年。竭力焦劳如一日。具引先辈纪状为證。请得旌褒。有是 命。于是君没九十六年矣。余谓君诚古所称纯孝者。而世人慕君。尤以其大节为重。固不直为家乡之行也。今 圣朝孝弟为治。闾巷一善小行。亦得以彻闻。乌赤之旌相望也。顾时降俗弊。名节廉愧。靡然坠地。而士大夫气习日趋于媮软。世道之忧愈剧矣。如君之奋自闾井。挺然以大义标立者。可复得哉。 国家令式。以节义旌宅里。非授命殉忠者。鲜与焉。故君之大节如此。而百年之后。乃始以孝子表其宅。犹若未足大彰君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8L.gif)
太华集序(丙辰)
太华集者。吾友南吉哉之作也。吉哉童丱能诗。有盛名。余与吉哉累世为交好。自幼闻其名尤习。而甲辰夏乃始于东溪酒所遇吉哉。其人温和介静。表里洁白。一见可以知其心。余遂与定交。而吉哉之喜余有甚焉。既而余居忧三年。而吉哉又释褐从仕。以直道获罪。谪于极南之朗州。不能数从吉哉游也。吉哉自朗还。与其弟德哉读书于余溪亭。而余往就焉。德哉亦疏洁喜文章。三人者。日酣饮泉石中。为歌诗相和。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9H.gif)
情话集序(戊午)
吾内外兄弟。同出吾大父忠贞公者十一人。约以四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6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69L.gif)
寒泉遗稿序
沧浪洪子起委巷。以诗道自振。前辈名公。为之周旋引重。而洪子名益显。闻洪子之风而从其游者。彬彬多以文词兴。郑氏润卿兄弟其尤也。嗟呼。圭荜寒士。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0H.gif)
槐院题名录序(己未)
槐院提调。旧无题名记。今右议政俞公始成之。槐院之职。以事大辞命为重。 国制用三公常兼都提调。而提调副提调。又必极选时望而无定员。在 祖宗盛际。带是任者。皆名臣钜卿词馆之英。往往见于公私遗籍。犹可识也。然以其散出而未该。不可序次。故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0L.gif)
右尹李公(雨臣)七十寿序
自先王庠序养老之义废。而授几乞言之礼。不可复见。父兄耆老之所以教者。独行于其家而已。延安李氏世以文章名德。为国大家。而今京兆右尹李公。文肃公之冢孙也。少负隽望。而不利公车。沉屈于州县。晚用治最进下大夫。非所以尽公材也。公故亢爽尚气节。中年以后。见世道日衰。而士大夫风节益趋于骫骳。未尝不慨然叹吒。恨不得身当之也。平居喜诵所闻睹前辈言行。亹亹为后生言之。其于名义激扬之际。为之俛仰击节而不已。其所以训子弟者可知也。岁己未公寿登七十。以仲子侍从恩加贰卿秩。而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1H.gif)
月谷集卷之九
题跋
题洛叟西征诗后(己亥)
太学自伤家贫役衣食。不暇深浸咀嚼于古诗之遗。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1L.gif)
题花浦集西征录后(辛丑)
花浦洪先生在丙子难。初拜箕城少尹。间道之官。艰关于事去之后。此其所为日录。而其曰巡相。即南宁洪公。其书牒往来。忠义相勉奖如此。无何而二公俱殉纲常。为万世忠臣。此寂寥数简。而得二公留迹。固荣耀炳烺矣。况皆同一府官守。而又同出南阳之洪。何其奇也。向余路东峡。彷徨于柏田之下。忆南宁时事如目击。为歌吟激烈不能去。斋居雨中。偶阅此卷。感慨流涕而书之。 崇祯后九十四年辛丑闰六月初三日。首阳吴瑗谨书。
题忘言斋诗后
山堂冬日。人谓太冷淡。而雪积空巷。涧道上下皆冰。冰间时有瀑声淙淙。天开月明。徙倚巉岩。树影扶疏。村墟阒静。若是者。方春夏繁丽。殆不能争也。冠童互间。啸咏相属。醉时固乐。醒后思之。益悠然也。
题华伯自警文后(癸卯)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2H.gif)
题华伯唐伯虎画帖跋后(丁未)
伯虎以豪男子。作巧游戏。华伯于小题目。发大议论。皆足称千古奇事。余尝规华伯文太奇僻少意义。今为斯文。不尚奇而意渊博。华伯可谓善听言矣。近余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2L.gif)
题曾王考碑文草后(己酉)
此曾祖考天坡先生碑文草藁。而其签论细字。皆吾先公笔也。先公尝疚近世碑版。类多浮溢鲜实录。其乞墓文于作者。必屡屡往复。删而复删。宁失之略。而虑或夸。故农岩先生尝作祖考墓碑而曰。求先铭而惟恐其夸者。吾独见海昌公。噫。先公诚信孝敬之心。斯可识其一端矣。今此十数签语。亦足见当日指意。而其散脱在卷末者亦数纸。其曰语涉过实。曰非大段事而请删者。皆未知指何段文也。惟其极意秤停。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3H.gif)
题童习续稿(庚戌)
自余荐遘悯凶。心中忽忽无世念。自放于琴酒山水之间。间仕于朝。历扬省台。而亦非其任也。时复从士友游。得南吉哉兄弟,李宜叔。而窃听其谈论。益知文章之难也。其于诗。寓兴而已。愈不求工。为文又绝少。余今年已踰三十。遂复次其私草。止于前年。以为童习续稿。非童而犹曰童者。其夙志未泯。而尚有望于他日也。庚戌七月下浣题。
题姜长文(奎焕)挽诔后(丙辰)
记余未弱冠。族弟仲润为余言。吾友长文豪杰士也。经理文词甚达。又志广而劬于业。而余未及识长文。余之懒不敏也。既数年。长文访余居。出余文读之。而极谈天地性命之微。以余懵于道。虽未达其蕴。而其精识宏辩。令人茫然自失也。长文栖遑湖峡。与余不数往来。见辄倾心谈讨。而奖惠引掖。若以余可有为者。余顾不敢当也。已而长文贻书于余。眇论理义极致。令余反复之。余悚然未及有答。而长文病革矣。无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3L.gif)
金士迪(汉哲)北塞诗跋(丁巳)
古人有谓诗得江山之助者。又云诗到巴陵还未工。何其言之不同也。人之平居。啸傲园池之间。吟弄自足者。及临夫山川宏卓之观。无不惝恍骇动。而愧其才之不称也。然其自以为未工者。即眼目心界。已高于昔日矣。斯二言者。固未始不相发也。士迪之诗固工矣。而今见此卷。宏章隽语。视前日不啻长一格也。士迪虽欲持以自豪。吾则不与士迪。而必曰山川之助也。但未知士迪自视果如何。若犹自以为未工。则是士迪真有得矣。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4H.gif)
至人无心。必于无心。非真无心也。自然而无则无心。偶然而有则有心。此真无心也。吾性好山水好友朋好酒。又好诗。其诗无故不作。登山临水则作。见朋友则作。有酒则作。不求多不求工也。方其兴会意到。其无心而发者。未尝使之有心也。有心而成者。不必欲其无心也。故有如是而好者。有如是而不好者。好者固录之。而不好者亦不弃也。人有求见者。未尝隐也。称其好。未尝不喜也。摘其不好。未尝不服也。既无隽才奇气。而其用心不过如此。人固不之贵。吾亦不自信。天机之自然。知者其知之。
月谷集卷之九
记
醉梦轩记
呜呼。醉梦轩者。先君子所名也。先君子早岁仪宾 王室。虽贵富极世。而志尚儒雅。以名行艺学自砥砺。不幸遭己巳之祸。先君子自以祸机之重。由身之贵近也。没身痛陨。以罪人自居。君子悲之。瑗窃覸先君子平生。友弟敦睦。言行操履。无不可以为世法。而顾敛迹收声。蹙然如无所容。其名所居之轩。亦取古人醉生梦死之语以自拟焉。呜呼。其志益戚矣。夫君子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4L.gif)
谷云行记(庚子)
庚子秋。省觐金城。以九月既望庚辰。陪家君见三渊先生于谷云。云在春川西华岳之阴。距金城百二十里。午发县衙。宿金化驿村。是日天宇澄静。山容野色。已令人意爽然。辛巳平明涉前川。东南行踰堂岘。自此山深径转。长川萦回。与前程终始。其为峭壁素磐。激湍澄泓者。曲曲幽绝。至不可记。而松枫黄叶。又绮纷绣错。夹道左右。终日在水声林光中。不知鞍马劳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5H.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5L.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6H.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6L.gif)
金城小记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7H.gif)
妓潭在县南川。川左右林薮蔚然。自披襟亭下。棹小艇溯而西。未数里为潭。潭最深绿可投网。其南峦壁苍奇。 嘉靖戊申。邑宰丁玉精刻诗石间。字至今犹新。舟泊其下可仰见也。
县北十里许村边。川麓幽夐。有岩隆然。陡入川中。高累丈。其上可亭也。其下为深潭累丈。清见沙石。鱼粼粼游焉。潭边石崖。枫树被之。意态殊幽爽。而傍近岩麓。颇亦映带。山皆杜鹃丛。村名新节云。
长渊寺在县东二十里。峰环树密。佛宇精洁。而无甚奇胜。从寺西南林壑间。若有佳境。篮舆穿林行百馀武。得幽处坐焉。左右峭壁崒立。其上下旁侧。嘉木笼蔚。岩石多可坐。水琤然作声。虽迫仄可欠。而有些幽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7L.gif)
安心庵在县北白易山南麓。庵洞外数里。穹林蔽天。峰谷回阻。中仅一径。附崖入洞。涧途益崎岖。沿溪而上。有卧瀑颇壮。颠委累十丈。近瀑皆全石盘陁。色甚莹洁。石势倾仄。有高下层折。水随而偃屈激射。意态奇逸。傍有皓壁陡削。枫生其罅。叶鲜赤如血。跛倚岩畔。醉不欲归也。自此至庵数里。皆峭壁嘉木。争峙竞蔚。境益幽奇。庵得地殊高。而顾势平衍。室宇萧洒。以其太幽绝。僧无居者。然当为邑中第一奇胜矣。
白鹭洲在永平。去大路未数里。川流至此中分。累十武而复合。巨岩坡陁其间。高十馀丈。凡成三层。辄有枫松生焉。四面皆澄潭。可数沙石。左右林麓。映带远近。峰峦缭绕。极幽夐寥阔。壁上刻白洲龙洲鉴湖三绝洲。西岩又刻白鹭洲三字。未知谁人书也。东崖石壁亦奇峭。攀援而上。望巨岩益奇绝。洲近官路。故最有名。
三釜落在铁原龙华。旧三渊先生之居也。尝闻瀑泉奇壮。归路欲历观而迷所由。试从东边小径入山谷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8H.gif)
清峡日记(壬寅)
壬寅春。余谒外舅于清风。遂遍寻丹丘诸胜。往还十有八日。计程九百二十里。凡赋诗六十六首。
三月十五日庚子阴。巳时发行。渡松坡津。由南汉南门投开元寺。晚饭携僧灿贤。持壶访国清寺。登西将台。城之最高处。虽天阴不远眺。而一望云雾中。山川渺冥。亦壮观也。彷徨良久。路憩天柱寺。归宿风香阁。即开元别堂。游客六七来见。问皆龙仁士子。其中一人名孙凤瑞。曾所识也。既夜月明。闻杜宇声甚悲。是日行四十里。得诗六首。
十六日晴。黎明出东门。中火昆岩店。午后到梨湖二老亭。即伯春之寓亭。陡临太湖。境界极开爽。为上游诸亭冠云。入夜月上。金波漾光。左右江山。晃朗隐映。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8L.gif)
十七日阴。午别伯春。历见李校理箕镇于飞鸟亭。到二 陵底遇雨。披蓑沿江行。意殊悠然。至邑内投权尚书家。雨稍歇。登清心楼。徘徊移时。曛黑而归。爽豁悠远。昔闻诚不虚。远霏带暝。更可观也。与权仲辉同宿。终宵雨如注。是日行三十里。得诗五首。
十八日朝乍雨。终日阴。朝饭复上清心楼。少选下登舟。回望为怅怏。泊神勒寺前。登东台。台陡入水中。正与马岩相对。极峻爽可悦。为盘桓久之。台有塔有碑。碑则陶隐文也。台后山麓。又有懒翁碑塔焉。碑乃牧隐作。而字如新刻。历观诸佛殿。少坐前楼。上马踰寺后山。林径萦仄。一川四五涉。雨后踯躅方开。将二十里抵伽倻洞。安氏居。原州地也。吾家所占亭址在。江岸幽旷可人意。午炊发行。由蟾江下流。沿兴元江以上。岩峦峭峻。水益清驶。岸上花木烂映。步步不欲舍去也。日未昳。渡漆岩津。投宿村舍。即忠州境。是日行五十里。得诗六首。
十九日乍阴。晚有风。平明发行。石路缘江。往往险绝。所经村野多幽夐。四十里中火可兴店。渡达川下流。未晡到梧翠江外舅宅。是日行百里。得诗五首。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9H.gif)
二十一日阴。将自此访丹丘。岳翁为指径途甚悉。朝起有雨意。顾兴发不可住。巳时发行。历黄江三十里。午炊寿山驿村。又十许里。山路渐幽。树木森蔚。往往见菑畬者。陟一岭颇峻涩。望见奇峦数叠。露林麓外。秀拔轩翥。如镵碧玉。如鸾凤腾舞。令人神兴勃然。知其下为龟潭也。踰岭即丹阳境。寻沈生璥家。下马款扉。卒相迕惊喜。迎坐与语。欲遂访龟潭。日晚不可。乃入雪马洞。沈生病未携。与村中李生昌锡偕。径村东北数百步入洞口。步随涧流以进。水激激甚盛。石多可坐。而但色不白。溪左右奇壁苍岩百丈高者。峙亘一洞若屏障。如是三四里。愈穷愈奇。倦坐溪心巨石。对酌醺然。洞外百许步即为潭。面前诸峰。暮色苍森。兴剧不欲归也。仆夫告日昏。遂略潭畔。从雪马西洞还。水石亦可观。而不及雪马远甚。舍马步越山蹊。李生言山顶有盘石颇奇壮。前古游人所不迹者。而日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79L.gif)
二十二日晴。日出而饭。沈生强疾起曰不可使公独往。并辔出雪马西洞。至潭边。原野夷爽。有田畴村落。沈生将构屋其上。可直俯潭曲。觅小舟乘流下水西。自长淮滩触龟峰东厓。湾屈向北汇可隐峰下。少焉又折而西流。渟涵湛碧。约三四里为洞口。峡门对峙。不见其外。回望潭首。亦可隐龟峰。蔽互作一区别世界。而三四里间。峰峦矗矗。罗叠左右者。皆苍骞洗刷。精神飞动。奇象逸态。莫能摹状。龟峰则雄峙水南。峰面皆全石矗削。丹碧相照映。下无寸土可攀。亘绵一岸皆然。而其东者最合沓奇壮曰翠积峰。西有峭壁昂然若送人曰离别峰。此为其中别名云。水北盖亦石山。尤蟠崛秀发。而可隐最杰钜。舟人指其顶古城。舆地书云丽末峡民避倭处也。峰西傍有邃谷。正面翠积峰。退溪所谓窈阒幽深。人迹四绝者。意即此洞。而故处士丁时翰结茅洞畔。今亦有数家村。其西岩峦出没益奇。有五峰联缀。棱棱争露头角者曰五老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0H.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0L.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1H.gif)
二十三日晴。平明起见三岛。白雾吞吐。幽奇不可状。泛小舟出入数回。又溯至隐舟岩。东日新吐。荡入岩底。影凌凌益奇。少焉回棹下岛潭前滩。北顾三峰。已山回不可见矣。自三清滩以下凡径七滩。朝光渐升。江淡绿如洗。山村往往甚幽。两岸花石映秀。舟下甚快。至上津始舍舟。田世道辞归。迤南行过丹阳邑后。村野夷旷可居。而清川白沙。与路萦回。沿上屡得佳处。逢人辄问舍人岩。行且近。苍崖白石。渐益奇洁。进至一洞。有新亭颇宏敞。扁曰开荒。即郡之书堂。岩在其前。未百步绝壁临溪。高数十百丈。磨削如砥。其皱襞廉棱。如约束百千碧玉。而又皆亭亭方方。无少屈仄。一如绳尺刀钜为之者。沿溪上数百步。大抵皆类是。望之但见一带苍巉。而上下无片土。树花蓊蔚其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1L.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2H.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2L.gif)
二十四日阴。晓雨濛濛。至朝不止。偕僧饭。俟少歇。先辛生下山。坐中仙岩。峰峦半在云雾。花树带雨愈生色。别有一段幽奇之趣。须臾雨复下。辛生亦追到。遂行至辛生家。访生之大人。雨已歇。同辛生上马。从西径穿穹林深壑。至下仙岩。即古所谓佛岩。而林公霁光改之者也。自上仙岩约十馀里。其间溪流四五折。深者过膝。至此素石平潭甚佳。奇壮不如上岩。而澹雅胜之。皎莹不如中岩。而平旷过之。溪左右崖壁对峙。佛岩窿然临溪。亦称游仙台。解衣登其上。峰峡阻而境界极閒远。无迫隘意。吟赏移晷。恨不携林公退翁之记细寻讨也。又行六七里溪愈深。或不可揭。踰一岭至丹阳郡。坐凤栖亭。辛生赋律绝叙别。和之。太守李凤翼出见。资酒馔午饭。与李侯辛生作别。行未转可隐峰。峰势已蹲蹲迎人。过长淮滩。招商船泛于潭。日虽阴。度时尚早。舟发忽胶水中石盘。旋龟峰下。过屡食顷乃行。于时云雾吞吐。殆不辨峰形。形态益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3H.gif)
二十五日阴。平明冒细雨出村口。缘江行。回望龟潭诸峰。在雾中不可睹。殊怅然。十五里至七松亭。得小舟渡江。访金生昌吉不遇。经一小洞。为凌江谷。谷面江颇窈深多树木。缘溪进数百步。村落颇盛。涧路幽涩。舍马行数十步。见路侧层岩对峙溪上。水停其间。为潭深碧有鱼。蟠松生两岩之上。交偃荫覆。岩平可坐。小酌憩息。有顷呼村童前行。涉溪而上。水石渐清幽。未百步迤东而得卧瀑平潭。潭广累十间。傍边盘石。可容百人。境殊幽静。坐良久。峰半云起。欲雨不能穷源。还出洞。踰一岸。又为桃花洞。洞壑益深。村居差少于凌江。溪流屡折。揭上累数百步。水自西来。停为沙潭。广袤且百亩。其清彻底。坐移时遇樵童。共溯溪。曲曲多佳处。行百馀步雨作。业已来不可还。又行且百步。溪左层岩屹峙。高可百仞。其下喷瀑石潭颇壮。雨渐密不可留。归得一岩如广。就其底少憩。冒雨向渡头。距清府且十里。渡江促鞭入邑内村家。俟少歇。登寒碧楼。澄江回流。楼缥缈临江。结构又极高朗。江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3L.gif)
二十六日晴。在梧江。
二十七日晴。午后往黄江。明日聘祖忌日也。
二十八日晴。朝归梧江。未明旋程。路上林花谢尽。木叶已苍蔚。始觉有客怀。晡入忠州城内投宿。是日行三十里。得诗一首。
二十九日阴。午乍晴。黎明蓐食发行。渡达川。五十里中火崇善店。三十里秣马石院店。日未晡投宿竹山邑底。是日行一百二十里。得诗一首。
四月朔日乙卯晴。平明发行。三十里朝饭安城邑底。午抵阳城墓下。宿独松亭从叔家。是日行五十里。
二日晴。朝发中火振威菁好店。午后到月谷墓舍。夕家君自京中来。是日行八十里。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4H.gif)
论两潭者。甲乙恒未定。余则谓岛潭巧妙既极。而境又幽蕴閒旷。诚绝区矣。然其崛奇雄杰。龟潭自是独擅。凡巧妙幽旷者。求之或易。而奇杰最难。岛潭其少逊矣。
石门隐舟岩又奇甚。而各自为胜。岛潭不足统之。非若龟潭诸峰左右六七里。森然目击间也。
龟潭峰峦。比三角峭妙似不足。而腾矫雄奇。不啻数倍。盖左右群山。蜿蟺凑会于此。而被江水劈之。磅礴特奇耳。故自潭以外。亦无类此者。
岛潭骤见固奇怪。而以谷深而不迫。岸阔而能静。故久看益不厌。
岛潭宜月夜泛舟。龟潭则森阴不可夜游。朝日最好看。余游适值之矣。岛潭之月。终必一了债。
岛潭虽妙绝。毕竟是我自观他。若龟潭则意象却是浩洋。殆不分我与山水。伯仲之决。其在斯矣。
龟潭之胜。国内江上通阔宏伟过此者何限。乃其扬奇蓄灵。自作一区。极流峙之环观者。历选八域。恐无其俦。枫岳固称奇绝。其于无此水何。
雪马洞泉石不甚好。而左右岩壁之壮。仙岩所未有。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4L.gif)
舍人岩之玉流潭。彷佛谷云白云潭而少贬焉。然其置岩于咫尺地则白云安能企及。
仙岩水石。比谷云九曲。未必超乘。而峰壁带护。谷云所无。于此不特赢数筹。
上岩颇奇壮而近粗。中岩极清洁而殊隘。下岩澹且夐矣。而乏二者之长。故未易品级。然中岩之洁。洁之至者乎。
以龟潭而至退翁始大彰。上中二岩自谷云,遂庵始标名。显晦有期。在山水亦然。
曾闻外王考最喜云岩。云岩水石。未为绝胜。岂以隐者盘旋之地言耶。
寒碧固奇矣。而地势迫隘。不若清心悠远。然一带屏山。非清心所得有。非此不足为寒碧。
清心虽境界开阔。而汉滨诸亭。或有敌此者。其缥缈爽垲。若所谓神仙之居者。非寒碧不能当。
始发汉城。花事向衰。而南汉杏花杜鹃始开。意峡中春尚早。及入丹丘。踯躅澜漫。桃花正发。知山城最高寒也。
永峡日记(癸卯)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5H.gif)
月谷集卷之九 第 4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15A/ITKC_MO_0515A_A218_485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