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直庵集卷之十四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x 页
直庵集卷之十四
 墓志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4H 页
七代祖典设司别检 赠积德秉义补祚功臣领议政平洲府院君府君墓志
公讳华国。字德夫。平山申氏。以高丽开国元勋太师壮节公讳崇谦为始祖。 本朝左议政文僖公讳槩之玄孙。参议讳自准之曾孙。经历讳末平之孙。判书文节公讳鋿之子。妣贞夫人李氏。外祖宗英富林君讳湜。公以万历丁丑十二月二十二日。生于京第。负质甚异。气宇轩豁。志趣坚正。笃学力行。文章粹然为一代所推尚。名论风猷有足以陶世范俗者。尝取丙午司马。仍复不屑公车。除典设司别检。亦不肯就。盖其濡染文节公庭训。亲炙金慕斋兄弟。以道义自勉。节操自饬。而既经己卯士祸。且睹乙巳世变。遂无意于出为世用。藏器自晦。以终其身。迹其平生。略与先祖宗簿令公旁尊西湖散人相类矣。金黄冈继辉尝举公以戒其子。沙溪先生少时。俾思与之齐。而沙溪当士论折衷之际。多引公说为證。同时士大夫咸尊仰之。戊寅五月十日。考终于正寝。享年六十二。葬于衿川三星山辰坐戌向之原。夫人尹氏祔焉。夫人昭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4L 页
靖公坤之后。佥正怀贞之女。内行克修。懿范甚著。长男文科判书磼。策壬辰扈 圣功。封平川府院君。推恩赠公领议政平洲府院君。夫人亦 赠贞敬诰命。次监役礏。尝上书讼栗谷先生冤。为世闻人。次武科判尹砬。尝平北虏。壬辰征倭。立慬于忠州。次武科兵使硈。亦死事于临津。女长适赞成具思孟。次适佥知安景濂。公之后人。今至六七代。总九百馀人。而 章陵仁献王妃。即具赞成女。诞我 仁祖大王。癸亥靖 社时。公孙领议政平城府院君景禛,东平君景𥙿,东城君景禋。曾孙判书平兴君埈。外孙绫城府院君具宏,绫川府院君具仁垕,绫礼府院君具仁塈,青云君沈命世,南阳君洪振道。陈力赞谟。咸启封号。公之积德累善之报。至是大验矣。呜呼盛矣。其后显者在玄孙则判书汝哲。五代孙则领议政平川君琓。六代孙则校理靖夏,承旨宅夏,总戎使光夏。七代孙则大司宪昉。公之墓道显刻。固有宋文正公时烈表文。可以绵历不朽。而惟其幽堂之志尚阙焉者。为深可惧。玆敢略有序次。以为早晚纳圹之地。不胜怆惕云。
六代祖妣 赠贞敬夫人李氏墓志
我六代祖考汉城府判尹 赠领议政平阳府院君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5H 页
申公讳砬。衣履之葬。在于广州实村大石里艮坐之原。而元配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之墓。在于杨州金村真汉里坤坐之原。夫人之丧。在于判尹公少时。而考县监公尚无恙。及哭夫人。以钟情之爱。权厝于身后地旁阡。而遂成永窆之真宅焉。暻尝寻拜茔域。相距仅数武矣。夫人寔我 世宗大王第九子义昌君刚悼公讳玒之后。蛇山君讳灏,东城君讳询,锦溪正讳祺,县监公讳聃命之玄曾孙女。妣彦阳金氏。外祖郡守讳锋。谨按判尹公家状。有曰公于 宣庙辛未。赴任晋州判官。夫人随之官。仍产难捐世。公适以差员出外。夜梦得一句。曰梅花得雨零。青竹含霜悲。既觉。闻讣而归。反葬于其亲山。又曰。夫人早卒无子女。墓在杨州群场里先垄侧。群场即真汉别称也。判尹公尝守北边。扫平叛胡。屡奏捷书。壬辰。讨倭殉节于达川。事在朴文纯公世采所撰传文及宋文正公时烈所撰碣文。子领议政平城府院君景禛。奉 仁庙拨乱反正。位上公策元勋。赠公及夫人视其秩。景裕统御使东平君。景禋知敦宁东城君。并后配崔夫人出。孙判书平兴君埈,都正垓。曾孙县监汝挺,牧使汝拭,府使汝晢,判书汝哲。玄孙领议政平川君琓。五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5L 页
代孙平云君圣夏,副校理靖夏。六代孙提学昉,副率暻。窃惟夫人以 王孙之贵。为忠臣之配。名相之母。墓不可以无志。虽不幸早世。复年代渐远。今无以详其生没及德懿事迹。而终不容无表阡志圹以示来后。玆敢略有叙述。为早晚纳竁之地。不胜怆感云。
先考敦宁府都正平云君和庵先生府君墓志
府君姓申氏。讳圣夏。字成甫。号和庵。又尝扁堂守拙。又以先垄地名。或称困岩居士。始祖太师壮节公讳崇谦佐丽祖。统一三韩。以元功赐贯于平山。后从攻甄萱。事急代主死之。若汉纪信故事。至今配食于崇义殿。入 本朝。有讳槩。左议政文僖公。号寅斋。相我世祖大王。与黄翼成,许文景。协辅致太平。配享 庙庭。讳鋿。吏曹判书文节公。号韦岩。立 中宗朝。与静庵,慕斋诸先正。志同道合。世称己卯名贤。 赠赞成讳砬。汉城府判尹。 宣庙朝。尝守北边。大捷虏寇。壬辰。征倭立慬于忠州。人谓不忝为壮节公孙。 赠领议政平阳府院君。谥忠壮。寔府君五代祖。高祖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讳景禛。首倡大义。翊戴 仁庙。拨乱反正。以靖 社元勋。配享 庙庭。曾祖判书忠靖公讳埈。亦参靖 社勋。封平兴君。 赠领议政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6H 页
府院君。祖县监讳汝挺。有大受器。位未充德。 赠领议政平宁君。生祖牧使讳汝拭。 赠吏曹判书。考领议政平川君文庄公讳琓。号絅庵。以德望行业。事 显 肃两庙。与玄石朴先生。内外共贞。以赞辨章。克继文僖,文节二公之迹。妣 赠贞敬夫人林川赵氏。监司讳远期女。白轩李文忠公讳景奭外孙。继妣贞敬夫人草溪郑氏。赵夫人娠府君时。有梦麟之兆。府君以崇祯乙巳八月四日丑时。生于贞陵洞李文忠公第。自幼端重夙成。诚孝天至。日侍议政府君侧。服勤就养。须臾无违。嗜读书治艺业。不烦程督。穷昼夜刻苦。李文忠公亟称其英敏出众。而呼与作伴消日。逮委己于玄石先生。敬服如神明。先生喜其雅静寡欲。可与共学。手书洛闽格言以勉之。则获闻道义之说。存心制事。举不离于为善行义。而尤以礼法自饬。深被先生之期许。聪明强记。于诸子百家。盖皆淹涵。而本之则主于经训。故发为文辞。典雅赡鬯。理胜辞达。众体咸适。用拙修赵公圣期大加叹赏。而谓后生可畏。朋侪多高仰之。庚申以后。屡登大少解额。有声场屋间。癸亥。丁赵夫人忧。哀毁踰制。几不可支。议政府君深危之。而幸卒无事。己巳 仁显圣母出宫。与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6L 页
馆学儒生上章号冤。又参栗谷牛溪两先生辨诬之疏。疏头被罪。数年不赴举以自靖。甲戌以后。连中司马及增别初试。而五屈于覆试。人莫不嗟惜。而略无几微色。辛巳五月。除冰库别检。府君恬静自守。仕非其志。世禄是惟。黾勉行公。而不以官卑。恪勤无倦。恒持会计当牛羊茁壮长之戒。不肯出位而言高。癸未。为李文忠公被人诋毁。与其本家子孙陈疏伸辨。以此遭台评。力辞遆。甲申十一月。除 光陵参奉。引前事不就。乙酉五月。除翊卫司侍直。寻兼 御宝都监监造官。用劳升六品。丙戌正月。除掌乐院主簿。迁掌隶院司评。凡于讼狱。一听国典成宪而片言折之。无所游移。请嘱不得售。十一月。兼惠局常平郎。节钱谷用度。量入为出。无引年犯朔。故比去蓄积。倍赢于来时。丁亥正月。出监瑞兴县。未及赴。丁议政府君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吊者皆服其善丧。葬祭遵礼。情文俱至。与季氏校理公编次遗集及行状。值时相请释逆臣缘坐。而诬引议政府君收议为證。从草土中联名拜疏。痛辨其诬。后又纳志于隧。树表于阡。于为先不朽之图。靡极不用。己丑外除。自是永废公车业。庚寅五月。除冰库别提。九月。迁 社稷署令。十一月。移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7H 页
忠勋府都事。辛卯十一月。出守陜川郡。勋府时有忠翊诸卫查正之役。堂上以府君专管是务。不可付生手启请。仍任竣事。壬辰十一月。移汉城府庶尹。癸巳二月。出守醴泉郡。下车。即访问忠孝节行。以激劝士女。揭示 朝家教禁条例。使氓庶趋避。抄养高年。救助失时婚丧。捧公税与官籴。先纠土豪武断之类。少民莫敢或后。公廨及学校颓圮者。必重修而创新之。武备疏虞者。亦随毁改补。而独无所别备。为治大抵在于并施宽严。不烦而挠。无一毫违道干誉意。病人沽衒。若浼诸己。上司每举其慈良恬雅明肃之绩。公暇寻先贤遗迹。谒其祠院。招诸生讲学课才。选游佳山水。觞咏畅怀。超然若在事外。不觉符绶之为累。甲午弃归。九月。除惠局湖南郎。丙申九月。出除长城府。承酷吏之馀。政尚平恕。刬除苛虐。惠洽阖境。积瘼如洗。大寒阳春四字。碑于民口。久远不忍忘。御史亦褒闻之。丁酉弃归。戊戌八月。又知潭阳府。甫上任。猝闻郑夫人疾亟之报。苍黄复路。中途承讣。一日夜驰三百馀里。疚戚致疾。屡月辛苦。庚子六月。 肃庙宾天。诣留阙下。行朝晡哭。哭踊之痛。无异致丧。十一月服阕。除 宗庙署令。辛丑正月。出知延安府。会岁大无。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7L 页
广鸠赈需。竭力抚摩。所济活一万二千馀口。又播种劳农。俾翌秋有年。受 玺书之奖。壬寅。以道臣相避径递。然居外职。无三年淹。亦府君本意也。延民遮道拦泣。至不得行。时群壬当朝。不乐城居。退处广州先茔下。或往来东山石湖亭。杜门养閒。以书史花竹自娱。甲辰四月。除温阳郡守。七呈辞状必递。今 上乙巳。还京第。与近族讲行春秋宗会。又与外党诸从。创设九会。又仿洛社故事。为五老会。并有文酒之欢。岁讲不废。戊申春。畿湖寇难平。七月。陪参会盟祭。例升通政。庚戌四月。除佥知中枢府事。辛亥五月。除五卫将。壬子六月。除敦宁府都正。并即辞递。尝以公议。首拟掌隶院判决事。 天点适不加。甲寅。寿登稀年。以长子在侍从。岁首推恩升嘉善。袭封平云君。俄除同知中枢府事。一谢而止。丙辰。哭长子丧。悲念不自制。府君精力刚固。神志不衰。以是年捐馆。而记性及诗文笔札。未见有减于平时。寝疾中起居酬酢。无异他日。故治命盖详尽无遗。六月。患暑症。踰月弥留。而不知其有危兆。因不肖侍药无状。八月三十日。考终于大寺洞第。享年七十有二。呜呼痛哉。十月十九日。窆于广州大石里艮坐之原。判尹判书二公及议政府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8H 页
君墓。皆同冈焉。所著和庵集二十一卷。所编文章宗选,历代诗抄,平山申氏家乘藏于家。夫人潘南朴氏。玄石先生讳世采仲女。校理讳漪之孙。判府事讳东亮之曾孙。大司宪讳应福之玄孙。元府尹斗枢之外孙。纯明贞正。妇德甚备。言行事为。务尽道理。玄石先生惜其不为男子。有吾事孤矣之叹。府君尝谓多赖其规箴之助。以知心相期。益友相待云。以癸卯正月二十八日寅时生。卒于壬午二月五日。寿四十。从府君职。 赠贞夫人。葬祔府君。厚斋金公干曾为墓志焉。凡育三男二女。长男昉文科参判。次暻县令。次曙郡守。女长适士人沈廷绅。次适监役金令泽。昉子大孙都事。女适洪麟汉监司。暻子大传。女适金钟正正言。曙子大权,大䄵。女适李奎英。沈廷绅二女适赵重明持平,崔后远。金令泽二子相理,相定。曾玄多不尽录。伏惟府君淳悫静穆。天资粹美。孝慈友悌。内行纯笃。文雅蕴藉。词学两高。刚明仁爱。政事全备。而德优报啬。不得大施于世。天意孰究焉。重念不肖侍奉府君四十馀年。而孤负生育教诲之恩。暴弃荒坠。俱蔑文识。末由显扬其志业之一二。不孝之罪。永无所赎。哀慕崩陨。痛贯心骨。玆敢略次世系履历子姓。以藏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8L 页
诸幽。追议请文作家。庸揭墓前。昊天罔极。呜呼痛哉。(甲戌八月埋安。)
从祖保功将军忠佐卫大护军公墓志
公讳璛。字士珍。平山人。高丽太师壮节申公讳崇谦之后。汉城府判尹 赠领议政平阳府院君忠壮公讳砬,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讳景禛,刑曹判书平兴君忠靖公讳埈,阳城县监 赠领议政平宁君讳汝挺之世嫡玄曾孙子。妣 赠贞敬夫人全义李氏。外祖都事讳廷观。公以 崇祯戊子某月某日生。以勋胄。尝食大护军禄。娶淑人李氏。牧隐先生穑之后。佥枢徽祚之女。未有产育。甲辰四月二十四日早世。淑人后十年亦没。公孝友天植。行能夙成。尝痛早孤。悯母夫人茕疚。侍护不离侧。默察其意。其所不欲为者。切戒不犯。承重判书公丧。以戚闻。当析产。告母夫人。一任叔父处分。每邀致姊妹。以为欢娱膝下之地。甥女多率养于家。劬书绩文。将以成功于科试。而局于短造。有志未就。族党邻里。莫不嗟惜云。公既行谊修饬。淑人又闺仪端烈。两美相合。宜享遐禄。而无年无后。噫其冤矣。母夫人既哭公。顾宗事之重。以县监公弟牧使公长子议政公讳琓为嗣。晚谓孙都正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9H 页
公曰。吾儿香火无托。须待汝多育。以其中之一。为吾儿侍养。奉其祀。至于四代。则庶塞吾悲矣。盖东俗有此一例故也。暻于是承先考命。得主公祀。顾公墓迄缺幽志。玆敢略述司成柳公成运表阡语。纳于圹右。不胜怆感云。(甲戌九月埋安。)
从祖通德郎公墓志
通德郎平山申氏。讳瑜。字季献。自号白云居士。庚寅十月七日生。辛亥二月二十五日卒。葬于广州陶藏谷负某之原。公既早世。而距今垂七八十年。其平昔事行。靡有以考徵者。惟我王考领议政平川公。以公伯氏哭公而有祭文。有曰惟君之资。异乎凡群。英秀皎洁。秋水精神。又曰。既治坟典。旁通篆隶。馀事丹青。亦极超诣。挥洒之暇。啸咏自适。笔翰如流。句语清切。终曰。以君之才。年何太促。天高鬼恶。厥故莫测。按此数语。足可以想见公禀赋之美文艺之盛。而不幸无寿之为重可痛惜矣。何必多乎哉。公牧使公讳汝拭嗣子。判书平兴君忠靖公讳埈孙。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讳景禛曾孙。判尹忠壮公讳砬玄孙。始祖高丽太师壮节公讳崇谦。外祖判书李公讳基祚。娶恭人李氏泰郁女。无男。以平川公次子靖夏为后。文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79L 页
科副校理。以文章名。行著于世。尝状恭人行甚详。孙皓,晌。曾孙大权,大蕴。
叔舅处士朴公墓志
公讳泰正。字士宪。朴氏皆以新罗始祖为上祖。至高丽。有讳应珠。以潘南为贯乡。自是为东方大家。有若右文馆直提学文正公讳尚衷,左议政平度公讳訔,吏曹正郎文康公讳绍。以节义德业名行闻。高祖大司宪讳应福。曾祖右参赞锦溪君忠翼公讳东亮。祖弘文馆校理讳漪。考左议政文纯公玄石老先生讳世采。以道德功烈。为世大儒。妣贞敬夫人原州元氏。府尹斗枢女。公以 崇祯纪元后甲午四月三日生。性度醇谨。持心真率而和缓。制行笃厚而平实。恒居无疾言遽色。读书省身之外。不杂以他事。老先生察其近道之资。告以为学入德之规模。则公能深体而力究之。见诸事为者。尽多亲切端的。颇为老先生所倚重。凡于持家奉先接宾编书。靡不使公与闻而参助。隐然有父子间知己之感。出入门下之士。咸爱好而推重。戊午十二月九日。适有事。作客延安。遘疾暴卒于旅舍。老先生痛惜甚。有丧余之叹。葬于坡州万藏山某向之原。孺人韩山李氏祔。郡守廷龙女。柔嘉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0H 页
贞一。有静女之操。心事言行。多著士君子风。孀居三十年。足迹不出门外。教诸女有法。适人各宜其家。继子弼濂县监。三婿佥正任璟,郡守具鼎勋,幼学洪萱。孙师古。外孙郡守安世,士人宗世,最世。柳弘模妻任出。士人亿祚,百祚。申命渐,许涉,金相燮妻洪出。甥侄平山申暻。服公之贤。尝语安世。以识公墓矣。安世郑重未就而殁。暻窃悲且惧。略述平日所闻一家尊属斯文长老之言。为公志如此。未知传至后世。俾悉公之潜德否也耶。噫。
厚斋先生志文
道之在天下。有宋以前。盛于中州。 皇明以后。蔚于我东。孔孟之道。得程朱而复明。程朱之道。得退栗尤玄而益阐。退栗尤玄之道。又得厚斋先生而弥彰。先生之学。盖传习乎尤玄。淑艾乎退栗。溯以上之。祖述宪章乎孔孟程朱。而遂任传道之责。呜呼盛哉。先生之弃后学数十年。尚阙幽堂之志。先生曾孙钟正。以暻于先生。亲炙久而感服深。托以是役。朱子曰。无某工夫。看某底不出。暻无先生工夫。何足以妄拟先生之范围。而又愧无文识笔力。善形大君子德美。以故屡谢以非其人。而终不得辞焉。先生姓金氏。讳干。字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0L 页
直卿。清风望族。高丽侍中大猷。 本朝参议灌。汉城府尹义之之后。孝子 赠执义讳继。 赠参议讳忠伯。 赠参判讳益新。参奉 赠判书讳洙。寔其四世。妣 赠贞夫人完山李氏。坡原都正应福女。判书公弟观性斋讳涛。西原韩氏 赠承旨昙女。其本生父母也。先生以 崇祯纪元十九年丙戌八月二十日。降于广州之沙川。眸子炯然有精彩。自幼庄重。少疾言遽色。中蕴许多精识。始学千字文。逐字问义。至资父事君。曰君为谁。请见其面。观性公曰。多读书而年长则自可见矣。遂谢同游曰。吾方读书。欲见君。不暇游也。闻者异之。稍长。锐然欲学圣人。专意为己之学。循环读四子六经及小,家,心,近诸书。而学,庸读几至万遍。句探其义。字求其旨。融会穿透。如诵己言。又尝取太极图。积月潜究。昭晢众妙。木叶川流之触目者。个个成太极圈子。进修甚笃。内外交须。书中道理。一一实践。以内则事亲。以乡约接人。如四勿三省九容九思。无不体验而用力焉。往拜尤翁。质太极疑义。尤翁大惊叹。讲论之际。不觉膝前。离席目送。如明道之于龟山。寻与弟执义公栽。委己玄翁门。玄翁扣其学。深致莫助之爱。倚望托重。犹晦庵之于勉斋。 肃庙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1H 页
初元。尤翁以己亥礼论。被镌,穆等凶徒谮诬。火色滔天。先生尝识镌。以其向大贤有祸心。面斥绝之。士友李必益,李永敷,尹櫶,尹以健诸人。屡抗章申尤翁。而以先生邃于礼学。每推以制疏。明据礼经。洞辨邪说。搢绅金公锡胄,赵公根,李公选辈。咸叹伏以为栗谷以后。得疏章之体者。始见此疏云。己未。判书公寝疾屡朔。先生侍护不暂离。扶将调息。靡不用极。便身悦口。各适其宜。多有非人力所及。判书公临终。谢以汝恩吾无以报也。及遭大故。哀毁踰制。水浆不入口。寝苫屡月。哭不绝声。患历节风證。极危待变。梦判书公告以有医崔昌汉者。盍迎治之。执义公入京求之。果得焉。邀试针数穴。病势大减。人以为孝诚所致。辛酉外除。拜尤翁于黄涧。请先墓文字。会有尹拯背师之变。先生禀于玄翁。明三一之义。处之甚严。戊辰。玄翁以冢宰造 朝。上袖劄论宫禁宗戚。先生寔赞助焉。上怒大震。荐下严教。玄翁苍黄去国。先生送至郊外曰。先生此行虽狼狈。劄中义理。可俟百世。小子回慰为贺。己巳。 仁显王后逊私第。栗,牛两贤黜于文庑。先生闻变痛迫。六载寝外。贬损衣食。迹不入京城。尤翁受后命。设位哭。行三月之制。而观性公踰年疾危。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1L 页
先生昼夜焦遑。不得操文赴葬。终身以为大恨。庚午。丁观性公忧。哀毁之节。葬祭之礼。一如前丧。壬申。又哭长子。丧威震剥。疾病危苦。而精进之工益慥慥。人十己千。不明不措。盖有欲罢不能之意。尝有四书及戴经,太极图劄记。至是梳洗添删。并为成书。修辞立论。缜密的确。皆见其不可易。益致力礼书。经曲常变。蒐罗贯穿。见于问答者。折衷古今。动皆中窾。甲戌。 天心大悟。迎还 圣妃。两贤复享。尤翁伸冤。而玄翁爰立当世道。先生力赞玄翁。以严诛黯,希载谋害 国母之贼。痛斥南九万,柳尚运等营救逆徒之罪。又曰。庚申南人。犹可参用。己巳南人。罪不可贳。玄翁答以义理明正。吾意政尔。入告出劄。力阐名义。峻行讨复。多采先生议。是年冬。先生除典设司别检。申状不就。乙亥。玄翁易箦于坡州广滩。先生奔哭。加麻三月。申心丧三年。此礼之不行久矣。见者莫不难之。丙子。除侍讲院咨议。疏递复拜。又辞。升宗簿寺主簿。戊寅。遭韩夫人艰。高年居戚。气力危悴。而执丧深笃。哀陨动人。虽宗族至亲。终不敢劝进姜桂。盖其前后在疚。以过哀闻。人以方损柴。手抄礼记。以类汇分。以便考观。且将东儒及玄翁论礼文字。仿家礼门目。编成礼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2H 页
说。又为玄翁行状年谱语录及尤翁语录。以寓景慕。庚辰服阕。除青阳县监。以禄不及养辞。不赴。辛巳。除礼山县监。又辞。我祖考议政公筵奏催赴。少试弦诵之治。 上可之。遂黾勉之官。与夫人约。余之粗布袍。子之短布裳。在官有改。非我志也。夫人曰。唯命。比归。袍裳尽弊矣。为文喻士民以孝悌忠信。椽吏以恪勤精白。再三恳告。出于至诚。莫不钦服畏爱。乡先生有名德者。立祠妥侑。以为瞻仰兴起之地。听讼之暇。招诸生讲学。昼夜不倦。有志之士。多闻风负笈者。壬午。弃官归。士民泣涕遮途。夜深。开后门潜还。礼人如失父母。立石追思歌之。戊子。除宗亲府典簿。以在一行作吏之后。强起肃谢而归。除连山县监。屡状辞。自 上特命催促赴任。以仁明公正廉约简重为政。尤致意于兴学教士。县有遁岩书院。月临讲堂。行相揖礼。授诸生书。考课甚勤。为定院规。俾永遵守。如白鹿之为。访胜国及 本朝忠节死义人。增饰庙制。操文设祭。表奖激劝之方。殆无遗憾。庚寅弃归。邑人呈营门及备局。乞借留不得。时四方来学者益众。筑书室于云溪之上。先生为修学规数十条。揭诸壁。随人深浅。诱掖训迪。要以克己践实为主。遂庵权公尚夏以为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2L 页
五常之性。只赋于人而不赋于物。人心未发之前。亦有为恶种子。农岩金公昌协以为知是一心之用而无管于智。先生为之辨说。力明其不然。壬辰。执义公客殁于宁海任所。先生哀伤。如不欲生。躬迓忠州。扶榇而返。经纪窆事。管理家务。恳于族弟承旨槔。得其子为后。除翊卫司卫率。不就。癸巳。除司宪府持平。升掌令。连疏力辞。屡递屡拜。丙申。升执义。疏辞陈帝王心法复雪大义。丁酉。 上以眼患。有温泉 行幸。先生祗送路左。疏引病未从扈咎。附陈养心养病之戒。复除执义。兼侍讲院进善。时 景庙代理。上书辞。因陈孝悌之道学问之功。以为一初戒。尹拯之徒李世德为拯讼冤。诬引玄翁书。多背本旨。先生上章辨明玄翁斥拯之实。戊戌。三道儒生。为尤,春,玄三贤。陈请文庑从享。斯文诸公。咸无异辞。正言郑宅河者。童騃无识。向玄翁妄有侵诋。先生上辨章。备陈玄翁道德之盛。痛斥宅河骇妄之罪。是秋。始解本职。以讲官 特召不置。先生深怀不安。力疾行至果川。拜疏而退。己亥。 上入耆社。覃恩升资通政。除工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并有辞书。以为臣既以年过七十超资。又当以年过七十休致。庚子四月。 上候大渐。先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3H 页
生闻即登途。至崇礼门外承 候。六月。 上升遐。先生诣 阙下。参朝晡哭。受衰还山。除户曹参议。旋递。十月。赴哭 山陵而归。 先王末年。大定邦礼。臣为君服。一依仪礼。而芝村李公喜朝主燕居布带。有收议。先生对以有违于朱子定论。失斩衰名色。 命依先生议施行。 景庙元年六月。赴 国练。玉堂李重协请留求助。而先生已行矣。八月。今 上入承储位。朝野臣民。莫不欣庆。俄而时事变。群凶当局。目建储为逆。杀死定策大臣金公昌集,李公颐命,赵公泰采,李公健命。其馀无罪陷重辟者。不可胜数。先生中夜雪涕。忧愤不已。以不参会盟祭。将就拿至城外。会以年迫大耋寝之。而凶党睢盱不已。先生不安于畿甸。癸卯秋。仿伊川迁居龙门古事。尽室南下高山县。爱其山川明丽。有考槃终老之意。甲辰八月。 景庙继陟。诣县门。望哭成服。今 上元年乙巳。我兄参判公以玉堂。筵白先生宿德重望。宜辅导 圣德。培植 睿学。请尽诚礼招延。二月。除工曹参议。寻升嘉善。除司宪府大司宪。兼侍讲院赞善。自春徂秋。连遣近侍促召。屡疏力辞。 上为安先生心。许递宪职。且 命史官偕来。先生不得已八月。行到沙川故居。 上问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3L 页
承旨以方到何处。 口呼传谕。别遣史官催召。先生又不得已至城外。固申前辞。又引玄翁癸亥尽递职名后入对旧例。且乞收还史官。 上皆从之。乃入侍 严庐。 上问学问政。且命留裨新化。先生请以文字仰陈。取袖中七劄以进。曰讲明 圣学。曰辅导 春宫。曰昭揭大义。曰叙正彝伦。曰继述 先旨。曰培养人才。曰接下以诚。 上受置御榻。教以从容省览。且问吃紧工夫。先生复以诚意正心之功及君臣和合。天意感应之说进焉。 上执手勉留。复授赞善。赐食物柴炭。且令后日入侍讲席。先生为留数日。而间一开筵。无入侍 命。劄中所言。亦未闻采施指挥。遂留章出宿江外。 上遣近侍催还。而先生已返沙川矣。盖于叙正彝伦条。力言辛壬群凶无君不道之罪。不可不以大逆律勘处。继述 先旨条。极论尹宣举,尹拯得罪 先朝。处分严正。不可不收其爵谥。南九万,尹趾完,崔锡鼎等。不思为 圣母诛逆。容护诸贼。不可不亟黜庭配。皆当时第一义也。左相闵公镇远来见副本。不胜叹服。乞少留。以副同朝望云。既而有冬雷灾。 上下教求言。先生应旨上一纲五目疏。纲曰人主之心。目曰去己私,严宫禁,开言路,择守令,崇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4H 页
节俭。而严宫禁条。尤直逼幽隐。极言人所难言。开言路条。申论讨复之义调停之弊。又誊进玄翁经筵故事。请详览体念。闻 上讲孟子中庸。 世子讲小学。缮写平日劄记。用陆贾新书例。随写随进。以资考究。丙午。除大司宪。孙致垕魁谒圣科。 上赐对帐殿。使归告先生以思想之切及企望一来之意。先生陈疏辞谢。丁未。 国家为 仁庙辨诬。彼中新印册子将至。先生辞疏。附陈其匪荣伊羞。不可张大。请停称庆设科等事。 世子嫔将入宫。 上因宫官李挺朴言。 命先生谚译大学衍义齐家编以进。未及上。而时事又变。凶徒充斥。悉反讨复之案。曾请南九万等黜配之人。亦并削黜。先生尝首发是论矣。陈疏乞同罪。且辞衍义翻进。 批以山野儒贤。不关朝议。所翻衍义。令史官取进。戊申三月。畿湖逆乱起。先陷上党。杀兵使李凤祥,营将南延年。将举兵犯 阙。中外大震。先生舆疾奔问。寓西湖。疏论贼情。闻贼败报。始还。先生素有疝眩證。是行。久处旅次。节宣失宜。疾势大添。至秋极危重。 上闻之。遣御医赐药物。十一月。 孝章世子丧逝。先生失声痛哭曰。国其奈何。庚戌六月。 宣懿王后国恤。病未运动。只于室中伏哭为礼。辛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4L 页
亥。相臣以先生寿踰八旬陈白。升秩资宪。除工曹判书。时宰主荡平者。不分忠逆而浑囵之。妄引栗翁,玄翁为口实。先生深怀慨愤。力疾草疏。将以阐贤志辨奸诬。适有情势。未果上。壬子三月。移议政府右参赞。七月病革。二十六日。命妇女入内。索纸笔。草遗疏数行。手战墨淡。不可辨。使人扶起正卧。遂易箦。寿八十七。讣闻。 上震悼隐卒甚备。命送棺材及葬需役夫。致吊祭如例。九月。葬于宅东先茔南冈丙坐原。丁巳。迁窆于前麓乙坐原。贞夫人阴城朴氏。忠臣判承枢淳之后。孝子同知中枢浩远女。孝谨慈祥。端一清苦。德足以配先生。生后先生二岁。卒后三岁。葬祔先生。子泰鲁 赠参判。师鲁早夭。女适参奉李普溟。孙致垕文监司。外孙李恒祚参奉。曾孙钟正文承旨。钟直早夭。二女郡守尹心纬,士人李齐渊妻。玄孙尚渊,会渊,命渊。 上追思先生不已。前后赐祭至三四。又命湖藩刊行遗集。又命赠领议政。不待状谥文敬。表奖之举。可谓盛矣。呜呼。先生义理精微。自有元集及劄录成书。言行大法。亦载行状墓碑诸文字。今不敢别为论撰。而第窃念尤,玄两先生及后来诸贤之言。自有可以徵信于今与后者。故谨撮而序录之。尤翁览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5H 页
先生明德说及大学太极图质疑诸说。复书曰。从容于程朱之绪馀而精深明白。非愚昧所可窥。吾人见解。已到此地位。前头所到。其可量乎。天相斯文。吾道东矣。世道幸甚。朋友幸甚。玄翁一见先生。以百源整襟及缑氏六月气象许之。尝曰。直卿于道体。洞见大原。乃吾畏友。非学于吾者也。农岩金公曰。厚斋最精于经传文义。独得正旨。命辞无差。三渊金公曰。厚斋学已成家。有睟面盎背动容周旋中礼之气象。对之。令人不觉敛膝起敬。存养之固。同时无可敌。芝村李公曰。真实心地。刻苦工夫。厚斋可以当之。俭斋金公曰。孝悌通于神明。忠诚贯于金石。厚兄真有此德。黎湖朴公曰。专用心于内。以鲁得之。寔法曾子。志坚思苦。卒底大受。不让勉斋。讲讨之精深。蚕丝牛毛。文章之质悫。布帛菽粟。噫。先正所以推尚。后贤所以赞服。至于如是。则先生之许大本领。可任吾道之重寄。晚来成德。允为斯文之宗主者。尽可见矣。知德之言。可质百世。又何待乎末学管窥之说耶。抑暻于平日。窃有所僭论而兴喟者。先民有言曰。世有成德大君子。学聚于己。道积于躬。则六经皆为其注脚。以此而观乎先生则几矣。盖先生致知之工。在于大学补亡章。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5L 页
躬践之实。在于戴记曲礼篇。察伦明物之行。在于小学明伦篇及家礼居家杂仪。持敬存心之功。在于真氏心经及程,谢,尹三先生之说。集群书之精而会于一身。具百行之全而达于往哲。噫。非天挺不偶以相斯道。则何以臻斯域哉。此暻所以信先生之祖述宪章于孔孟程朱。淑艾传习乎退栗尤玄。而任传道之责者也。先生与黎湖有翁季契。黎湖尝为撰先生大碑。暻欲两用于阡隧。而钟正不从。固请别构。玆不获已。猥有叙述。窃不胜血指之愧云。僭为之铭曰。
为己之学。先难后获。一贯之道。下学上达。先生是程。圣人为的。知及仁守。由博反约。实地苦工。力久真积。理一分殊。昭彻本末。经谟传训。躬践笃实。寤寐持敬。表里整肃。功全轮翼。动合绳墨。居安资深。凝道成德。体用大备。英华自发。士仰宗匠。邦致戋帛。大人格君。正名是急。义阐尊攘。辞严讨复。贤邪劈源。正直作极。蔚彼遗书。富有大业。诸经羽翼。先正宗脉。后有知德。孰不钦服。云山之阳。幽宫是托。言大非夸。我铭不怍。
司宪府执义养观斋金公墓志
养观斋先生执义金公既殁之三十六年。其嗣子恒鲁士常。以其宅相尹暹日进所为状示暻。俾述幽堂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6H 页
之志。以暻夙游门屏。粗知景慕故也。暻窃念公问学文章。名论气节。非暻卤莽者所可撰次。则始辞非其人。而顾其请不止。卒无以免。则谨按其状而叙之。公讳栽。字仲固。清风之金。始祖讳大猷。高丽侍中。入我 朝。有讳灌。户曹参议。讳义之。汉城府尹。讳友曾。定州牧使。参靖 国勋。高祖讳继。曾祖讳忠伯。以学术行谊。并蒙 朝家褒典。赠以中丞侍郎等显秩。祖讳益新。忠佐卫副司果。考讳涛。号观性斋。有文行。隐德不仕。妣西原韩氏。 赠承旨昙之女。寔举二男。长即厚斋先生讳干。早被 肃庙礼召。至 当宁。待以宾师。季即公。公于厚翁。盖如有宋横渠之天祺。 本朝慕斋之国弼云。公生质英特。迥出凡伦。其在髫年。多有异迹。稍长。不烦师授。即通经史。文艺夙成。凡有述作。笔力滂沛。理致优馀。族祖沙川先生克亨,族叔监司公澄。咸加赏誉。期以远大。弱冠。中进士高等。而雅志在于为己。寻常操饬。不以科臼人自待。壬子。与厚翁请业于玄石朴先生门。函丈问难。多蒙印褒。间从尤庵宋先生游。质以明德理气等说。亦大被称奖。而若两门期与之盛。则玄翁之论门弟子好学。必举沙川三金。即指公与厚翁及族弟俭斋公楺。而尤翁之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6L 页
语厚翁。亦尝有人才萃公一门之说。由是声名大播。一时士友。莫不欲识其面。而公亦益自奋发。日以慥慥。直以斯学为己任。癸丑。玄翁因闵慎变礼。尤翁因己亥服制。并被穆,镌辈凶党所构陷。公忧慨世道。无心进取。一意趱修。见诸论讲践履者。逾益明著。及郭世楗之疏出。而尤翁厚被诬诋。则公与厚翁首先发论。亟倡同志。封章伸辨。庚申。世道清明。而有老少分门之渐。尤翁门下。又有尹拯背师之变。公深恶痛斥。不少饶贷。己巳。凶党又得志。 中殿出宫。栗牛两贤。黜享文庑。尤翁受后命。玄翁亦放废。公悲愤忧伤。杜门山间。不入城闉。首尾六载如一日。庚午。丁观性公忧。哀毁踰制。情文罔缺。外除。益无世意。与厚翁连床讲劘。寔存忘老之乐。而厚翁尝称其难处曰。思索坚固。吾差有长。而敏悟博达。不及家弟。甲戌。 乾断廓挥。 坤位复正。玄翁入膺大拜。而首相南九万倡邪议。欲宥废 母诸贼。公心切痛骇。协赞师门。克阐讨复之义。深为时辈所仇疾。乙亥二月。哭玄翁。冬。擢别试丙科第三人。朝野知公者。方以公辅期之。而时值异趣当路。抑公不置槐院。丙子。除成均馆学谕。移议政府司录。旋拟侍讲院说书。台臣柳重茂受人旨少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7H 页
有言。吏曹参判李徵明为之疏辨其妄。丁丑春。除保安道察访。为政。主朱子一命爱物之训。减俸恤下。毫无附己。公馀讽读不彻。方伯俞公得一甚致敬重。戊寅。丁韩夫人忧。居戚一如前丧。服阕。除成均馆学正。辛巳。历数衔。移侍讲院司书。俄承 命掌试湖南还。除司谏院正言。因事递。十月。再除。时 仁显圣妃升遐。事由甲戌以来惩讨之缓。公上疏力言相臣南九万,柳尚运等掩护国贼。让成祸变之罪。壬午。由兵曹佐郎,司宪府持平,侍讲院文学。四月。除正言。倡宪府合启请九万,尚运远窜。久而得付处之 命。六月。除持平。上万言疏。备论 君德时弊。首陈天德王道之要。次陈辅养 春宫之宜。次陈严宫闱正内外之道。次陈正朝廷公取舍之方。次陈叙彝伦诛乱逆。峻堤防绝奸萌之说。末又极言侈习之当祛。守令之当择。忠言谠论。罔不精白剀切。而其论甲戌相臣处。尤的捉真赃。森严痛快。实改纪后第一文字。 上批甚优。一世传诵。或至慷慨流涕。而一边之媢嫉。于是益甚。秋冬。连带两司春坊。癸未。除文学者二。兵正者三。持平者三。其为持平。发两启。初论翰林赵泰亿儒生到记用奸状及大将李宇恒冒恤张乐之非。次论朴世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7L 页
堂擅改四书注疏。刱作其私书思辨录之罪。继又疏论水灾救荒之策及戚臣兄弟分据本兵师儒之非宜。冬。以书状官赴燕。上使徐宗泰深畏惮之。酒席酬唱。每云对书状则诗思不出。甲申。还除持平。由成均馆司艺。复还持平。乙酉又除。疏请还收九万,尚运叙复之 命。寻除京畿都事。递授侍讲院辅德。移司宪府掌令。丙戌。除扶安县监。为贼臣一镜所侵斥。辞递。秋。又左迁理山郡守。时九万之徒崔锡鼎为相。仇公最深。且恶其出入台阁。力持名义。故驱之绝塞风霜。欲置之死也。公夷然驰赴。闷士子之蚩蠢。则首兴学政。患吏民之犷悍。则并施恩威。甫踰岁。成效大著。以至沿江胡落。亦怀敛戢。戊子秋。以侍讲院弼善召还。阖郡追饯拦路。日行堇三十里。既归。去思无已。且立铜碑于校侧。以颂其兴学之惠。间经太常寺正。庚寅。由辅德。除司宪府执义。未几。再由辅德。还执义。前后论启李墩行己无状及姜鋧为其子科场用奸状。揔公入台。自辛巳至是十年之间。未尝有有职无言时矣。际有崔锡鼎刊进礼记类编事。而其书分裂戴经全文。移易学庸章句。公痛其用心之绝悖。治疏将声罪致讨。而会递职未果。以其诬引玄翁于编證诸人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8H 页
之间。乃与同门数公。联名上章。痛斥其乱经诬贤之罪。自后岁馀不调。辛卯冬。出补宁海府使。其事亦如丙戌之理山。至则痛抑豪族。字惠小民。尤致意于学校风化。值岁歉。设赈悉心区画。全活甚多。壬辰六月。猝患毒肿。公自知难医。为书告诀于厚翁及俭斋。但无提及章子厚语。竟以其十六日。卒于官。距其生庚寅五月十一日。寿六十有三。噫。以公完赋。苟得閒养晚年。则仁德之寿。未必止此。而顾以炎陬瘴乡。处非其地。积祟在内。二竖投间。使彼百计中伤者。终得以鳅舞而雀跃。可胜痛哉。邑士女奔走号哭。亟治石竖碑。八月。返于先兆广州白云山下。葬以甲坐之原。前配淑人李氏。县监澬之女。厚翁尝称其善事尊章。无违夫子。后配宋氏。赠参判鼎弼之女。有女士风。持家有法。并祔公墓。子以鲁早夭。厚翁求得族弟承旨槔子为嗣。是为恒鲁。女适县监尹东奭。为李淑人出。适佐郎李普淳。为宋淑人出。恒鲁仕为县监。有三子。长致和。馀幼。尹之一子。即暹进士。李之二子龟祚,崇祚。二婿林善浩,尹东美。公天分明悟。德性完粹。立心制行。方正刚毅。以经学为主。以真知实践为的。先难后获俛焉。日有孳孳。从游于两贤。有传习之功。磨砻于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8L 页
厚翁。有相长之益。讲贯亲切而造诣深密。存养有素而充拓不疚。盖体立故用周。识明故行修。持心则循理而寡欲。检身则从善而克己。居家则正伦理而笃恩义。立朝则格君心而匡时政。临事进言。则不顾利害。不计祸福。置死生于度外。惟义理之是执。极言人所难言者。其于卫斯文辟异端。罪憸人救世道之际。身任其责。无少回互。不畏强御。不避鈇钺。有壁立千仞之气象。独其进由科目。晚涉世路。则人徒见其风采言议之为可敬慕。而不甚知其风采言议之自有基本。为深慨恨。而公之为公。不系人之知与不知。遗集十数卷。会当有行世之日。苟使知德者读之。必信其为道正德崇学明行成之君子人矣。岂患无朝暮之遇也。至于文章一路。即公馀事。而平铺淳实。典重赡畅。使人读过。不觉敛衽起敬。疏劄固剀切白直。有足以警动人主之听。而论学及杂著文字。又多发明阐绎。可为后贤所考信者。且公蔚有经世之志综物之才。使有际遇。展布其底蕴。则活国救民之功。何可限量。而挫抑排摈。沉屈冗散而终。此实时运所关。而岂不增千古志士之遗憾也耶。暻少也。数拜公床下。熟听其修明正学。排抑左道。扶护大经。摧折凶邪之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9H 页
至论格言。而窃深钦仰之。故今于后事文字。只从大致表出昭揭。而疏节细行。姑从刊落。不敢为烦靡之辞。后之尚论君子。其必有以徵斯言之非出阿好矣。
赠吏曹参判金公墓志
公讳泰鲁。字圣瞻。清风之金。肇自高丽。始祖讳大猷。为丽侍中。入 本朝。有讳灌。户曹参议。 赠左赞成。讳义之。汉城府尹。讳友曾。录靖 国勋。官牧使。 赠兵曹判书清平君。讳继。孝友好学。隐德不仕。 赠执义。见东儒师友录。高祖讳忠伯。孝行卓异。至感异类。 赠户曹参议。语在玄石朴先生行状。曾祖讳益新。 赠吏曹参判。祖讳洙。典狱署参奉。 赠吏曹判书。考讳干。游玄石先生门。道学为世儒宗。卒官议政府右参赞。学者称为厚斋先生。妣贞夫人阴城朴氏。孝子 赠参判浩远之女。公以 崇祯戊申十月二十日生。壬申六月一日卒。享年仅二十有五。公生为大贤之嗣。长服诗礼之训。其事行风义。必多可观。而不幸早世。遗迹泯然。无由考述以传后。可惜也已。然窃尝闻其家传说话之一二。朴夫人尝患毒痁。避寓邻舍。公躬负以往。不用婢使。归亦如之。于八法有绝才。心画遒劲。深得古人法度。其始也。先生为卖早稻田。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89L 页
以给纸笔云。治文词。先生或取览所著。指诲利疵。则公言下领悟。所修改。辄能称意。故先生每追悼其有才无年。此又暻所尝承闻于先生者。嗟呼。此数事。庶见其笃孝敏艺。而推类以求。则其为修士善人。居可识矣。何必多乎哉。抑又念圣门之伯鱼。朱门之受之。皆不免夭殁。而百世之下。人无有不知者。今公处地。实类二子。则后之人。又孰不徵其世想其人。识其有美质良材。而秀而不实者哉。是亦可以少憾矣。先生葬公于广州沙川鹳岘之卯坐原。夫人晋山姜氏。教官锡夏之女。殁后公几年。葬祔公。别有志。子致垕文科魁。监司。文学风裁。为世名臣。追荣公 赠吏曹参判。夫人视公秩。孙男长钟正进士。次钟直早殇。女长适尹心纬进士。次幼。钟正一子幼。钟正将纳志幽堂。徵文于暻。暻自幼出入先生门下。与监司君为莫逆交。钟正又是谓我舅者。自念事契之重。独尝恨未及拜公。今以托名文字为幸。不敢以不文辞焉。
贞夫人姜氏墓志
夫人姓姜氏。系出晋山。 国初进贤馆大提学讳淮伯。 成宗朝佐理功臣晋山君讳希孟。寔其远祖。高祖讳先庆。文都事。 赠都承旨。曾祖讳晋昌。 赠户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0H 页
曹参判。祖讳大后。同中枢菁阳君。考讳锡夏。童蒙教官。妣全义李氏。都事晠传之女。夫人以 崇祯庚戌五月六日生。丁卯。归于 赠参判清风金公讳泰鲁。为厚斋先生讳干冢妇。先生嘉其性行而倚重之。壬申。参判公丧逝。夫人顾念嗣子。未忍引决。而哀毁踰伦。寒暑不易处。丧除。犹垢衣戚容。笑不至矧。汔于没世。事先生至孝。温恭畏谨。竭力奉养。甘旨未尝缺。四方人士日辏于先生之门。而预具𩝠饵。承命供馈。各称其情。族邻婚葬。先生欲有所施。则欣然应副。不以无为解。志体之养。于是兼备。先生晚寝疾。夫人至诚忧煎。徒跣疾趋。出入庖厨。涤器调味。必皆手亲。其进也。视多寡为忧喜。其彻也。立户外俟更进。夜深寝熟然后乃休。盖首尾五载。劳瘁至矣。而年在耆艾。不少自恤。逮遭大故。垂白扶缞。哀慕不懈。晚寝早作。躬执馈奠。如先生在时。推孝为友。待小姑李氏妇。曲尽恩义。邻居四十年。沕无间言。律己甚严。整仪容寡言笑。静处一室。终日穆如。视人之袨冶倾邪。若浼己然。家人有过失。切责不少假。听者瑟缩。然于待人接物。务主慈仁。故族党臧穫。莫不归心。好施与。吉凶资助。亲姻咸暨。治产有法。运用不穷。耕耘之课。周于田圃。服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0L 页
食之具。豫于寒暑。尤致勤于向先。凡系祭需。预办别储。窘而无犯。祀之日。非甚疾。割烹洗濯。未或不亲。又尝节用取赢。以营先山石役。教嗣子监司君。蒙以正养。长以义训。及其以谏官言事远谪也。犹喜其直黜。不以远离为怅曰。汝为名人足矣。吾复何恨。贻书以操心远色为戒。顾独于家事。小大必常告知。无所自擅。或欲有为。而事涉不可。有所覆禀。则言下便止。此又其阴柔坤顺素规然也。早罹崩天。中岁食贫。穷阨备极。而鞠育藐孤。妙年显扬。官二品奉彝典。荣及泉涂。夫人亦从受真诰。则人方以晚年荣辉贺夫人。而嗣子遽客没官守。夫人孤茕饮泣。遂无生世意。戊辰十一月二十八日。以疾考终内寝。寿七十九。有遗书戒饬后人。皆至言也。葬祔参判公。子姓在参判公志。夫人质禀贞庄。德性坚固。得之天者既全。谨守法度。动遵仪则。修诸身者克备。即其小而主馈之良。持家之勤。类非俗女之所及。语其大。则孝于为妇。贤于为母。又庶几乎古之淑媛。揔其懿范懿行。宜可以享有福庆。克受厥报。而平日所履。一切反是。则天理孰究焉。暻与监司君夙托范张交。今于令孙幽志之托。义不容辞。是庸不揆僭猥。谨此叙述如右。噫。夫人女师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1H 页
也。世无刘宗正。畴克载之丹书。以昭示于无穷也耶。
淑人朴氏墓志
近故淑人潘南朴氏。左议政文纯公玄石老先生讳世采叔子处士公讳泰正长女。妣孺人李氏。其考县监讳廷龙。淑人踰笄。适司宰监佥正西河任公讳璟字君玉。举三男一女。男长安世郡守。次宗世,次最世。女婿士人柳弘模。淑人生以辛亥十一月七日。卒于辛亥六月三日。寿六十有一岁。淑人始早孤。老先生怜而教之。尝谚翻先贤格言若性理字义与古人嘉言善行。使我先妣与淑人更书而互写。合成一帙。以为常目服膺之地。今其册子尚传留不泯。盖淑人禀质端良。持己静洁。又被老先生训诲之泽。深有为善谨行之实。故在家与出嫁。人莫不以女中高士称之。佥正公好古耽经史。不以家产挂意。而淑人勤俭以治内。撙节以制用。凡于养亲之方。享先之仪。随事效诚。了无亏阙。终日端坐理事。家人未或见其跛倚偃息。织纴刀尺。夙夜不少懈。时以谷布。助济李嬬人调度。诸子自未长时。严加戒饬。执业不怠。故皆为文雅佳士。淑人于我先妣。追慕之诚。不下于父母。以暻为先妣之子。而冲年失恃。深加悯伤。每见。必命之久坐。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1L 页
为说旧事。缕缕不止。我先妣有侄女五六房。而其志同意合而深相得。惟淑人及金措大正行之内为然。寔以淑人之慎密。金内之敏慧。为最亲爱故也。暻于二姊。所以相向情谊。有自别焉。今于淑人之葬。不容辞文字之役。而第以荒拙之笔。不能善发挥德懿。为之兢惧尔。
孺人朴氏墓志
孺人姓朴氏。籍锦城。先祖直提学潘南先生文正公讳尚衷。左议政平度公讳訔。校理冶川先生文康公讳绍。右参赞梧窗忠翼公讳东亮。校理中峰公讳漪。咸有名德于世。祖考左议政文纯公玄石老先生讳世采。以道学为东方儒宗。考水运判官克斋公讳泰殷。有名行。位未充德。妣淑人赵氏。校理损庵公讳根之女。孺人生于壬戌三月十三日。自幼英明聪慧。于女工夙就闲习。父母爱之。踰笄。适永嘉金丈正行信仲。始入门。洗手之羹。极其馨洁。断机之箴。诚固如结。舅观察公嘉悦曰。法家子终与凡妇女不同。信仲修士。文行雅饬。孺人安于綦缟。两美相合。尝内集。或以信仲畸于科宦。致嗟劳语。孺人则谢之曰。保守布衣高。不失本分。何伤之有。闻者懑然。信仲家枫溪。枫溪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2H 页
即汉师游赏胜地。每春花秋叶。族戚朋宾以游事来者。信仲要为杯酒欢。则不时应。未尝言无。会者咸颂其内政云。惟孺人贤而无命。既早丧父母舅姑。永抱风树之戚。信仲中年先逝。仍赍崩城之痛。尝举一男。秀而不实。则又萦丧明之悲。自念茕独。无生世意。遘疾沉绵十数年。终于戊辰正月九日。葬祔信仲墓左。即洪阳朝晖谷先茔局内卯坐之原。子履祯无育。得从侄命淳为后。今教官一女适生员李普焕。命淳生三男一女。李普焕一男四女。孺人于我先妣。侄女也。事我先妣及李姑母。如事爷娘。移孝效诚。每少暇。必来省留连。共谈老先生时训子孙诸事。以为寓慕地。其为言。皆极有条理。亹亹可听。既寡。惟专心享事。凡系祭需。必预具别储。务极虔肃。无致欠憾。慈以率下。详以综事。家虽贫。拮据措置有方。上下十口。无饥寒怨咨。人以为难。余于孺人。少弱弟。虽未能详孺人事行本末。然于群从中。最服其贤。今玆后死。略叙耳目所及之一二。以掩诸幽。老病昏愦。谅多疏漏。是用慊慊。仍念平日每一造省。见其仪貌清古。位置齐整。其亦闺范之一端。今追惟如昨。怆矣。
外姑淑人李氏墓志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2L 页
淑人完山李氏。 本朝 定宗大王第七子守道君讳德生之后。 赠左承旨讳庆昌。 赠淑夫人李氏之女。以丙申十二月十三日。生于汉阳西门外。自幼至长。淑慎端一。无有非仪。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二十五。归于广兴仓守尹公讳明运。公先已丧其两室。及聘淑人。贤其德懿行范。而忘其悼亡之悲。淑人于是食其禄垂四十年。既昼哭。受二子专城养且二十年。子凤辉刑曹正郎。元配李氏出。凤威 宣陵参奉。凤夔学生。中配崔氏出。凤九侍讲院进善。凤五礼曹参议。女为金城县令申暻妻者。淑人出。淑人以丙辰二月二十九日。终于德山伽倻洞第。祔葬泰安伊作里公墓之后。始淑人入门。尊舅参判公察其孝谨。使主中馈。淑人辞不获。则凡于蘋蘩之奉。甘旨之养。竭诚尽心。而称其志。安其口体。未几。参判公捐馆。淑人哀慕沉恸。三年未尝见齿。亦不从权。及丁承旨公李夫人二艰。亦然。公本不问家事。既筮仕。家贫俸薄。难以供职。而淑人专管治家。勤劳方泳。致其衣乘鲜好。不在人后。视凤辉,凤威,凤夔。有踰己出。每事必先为地。然后及凤九,凤五。于从子凤仪,凤韶,凤朝等。抚爱之情。又视己子。少无间隔。初非勉强而作为。真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3H 页
心诚然。平生无家。与凤仪同居终世。公之弟直长公明远。淑人之弟佐郎公榗。亦时来与同爨。或至经历岁年。而情谊贯通。和气蔼然。以至各家婢仆。亦戴若本主。非其实德至行之孚格。何以致此哉。末年值世涂险艰。遂从二子去故里。遁隐于湖乡。则其贤也和靖母。又何加哉。若暻获睹淑人之晚际。而窥其徽懿之一二矣。终日穆然端坐。恪勤治事。了无怠情暇逸之色。傍侍少妇女。亦俾各执其事罔倦。教子孙。必先行检而后事务。毋歆羡人荣利富贵。至若躬自厚而薄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善如己出。见不善。若浼诸己。宁于有过中求无过。不于无过中求有过。此皆谟训所载士君子前言往行。而淑人于此具有焉。揔其温仁靓庄之度。足以配公醇厚宽重之德而合其美也。有不胜瞻仰矣。凤辉无子。子凤九子心纬县令。凤威子心雄奉事,心准,心维。凤夔子心泳。女适李师朱,李正源。凤九子心约。女适李牧永。凤五子心协进士。女适朴师道,李禄海,李㻋。申暻子大傅。女适金钟正判官。心纬子健厚。内外曾玄多不悉录。
亡女圹记
淑人平山申氏。直庵居士暻,坡平尹氏之女。大父行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3L 页
敦宁府都正平云君讳圣夏。曾祖议政府领议政平川君讳琓。淑人以己亥十一月八日。生于汉师。自幼气禀纯明。性情端良。伯父参判公谓有尊重相。稍长。听其父读论语近思等书。略问知古贤人君子孝义事行。则颇能有警慕之志。不忤于父母。不咈于同气。不恝于内外族党。至于女工诸务。亦信受母训。传习不倦。虽未必愈人。亦无不及人者。丙辰。适清风金伯刚钟正。伯刚即厚斋老先生讳干之曾孙。大谏公讳致垕之胄子。而其父自少依归老先生门下。获与大谏公为友。其始议亲也。老先生盖许之。而不及见其入厨。公则初见而人之称其识慧而行惇。谓于事亲奉祭之节。虔悫不懈也。大姑姜氏亦倚重而无所指訾也。人不得以间之云。壬戌。公捐馆。戊辰。大姑下世。淑人以不克久事。为终身痛恨。伯刚有文学名下士。少年成进士。早筮仕。乙亥。从伯刚赴岭衙。丁丑。伯刚擢第扬 廷。淑人亦随还京第。见其出入台省与经幄。而殊无过喜之色。有子三人。不溺于爱。己卯六月十五日。因乳疾不起。时年四十一。呜呼短哉。六亲四邻。无不嗟伤之。其父老悖作远客。死丧之际。不与面诀。哭之恸。以为至戚。而既而思之。淑人不知其父之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4H 页
无善状。每察识其心事所存而中藏之。故其父以淑人为知己之子。今失之。痛惜当如何。恶夫哀恋之情。无所寄寓。忍泪援笔。略记数行。以为比葬纳圹之地。只录其实迹。不忍有溢辞以伤其德。余以何心为此也。悲夫。
堂弟明宾墓志
君名皓。字明宾。系出平山。始祖讳崇谦。佐丽祖。有开国功。位太师谥壮节。入我 朝有讳槩。 世宗朝名相。谥文僖。有讳鋿。立 中宗朝。官吏曹判书。谥文节。五代祖讳景禛。奉 仁祖反正。封平城府院君。谥忠翼。高祖讳埈。刑曹判书平兴君。谥忠靖。曾祖讳汝挺。阳城县监。 赠领议政。讳汝拭。坡州牧使。 赠吏曹判书。祖讳琓。领议政平川君。谥文庄。讳瑜。通德郎。考讳靖夏。弘文馆副校理。号恕庵。文学名行。冠冕一世。议政府君。以牧使府君长子。为县监府君后。校理府君。以议政府君次子。为通德郎府君后。君即校理府君适嗣。妣恭人昌原俞氏。外祖讳得一。兵曹判书。君以甲申四月十九日生。丙申。丁外艰。癸丑。丁内艰。乙卯十一月三日。遘疾早世。得年三十二。葬于杨州忘忧里先茔侧。妻洪氏。参判锡辅女。无子。取从兄正郎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4L 页
君曙之子大权为子。一女适李显吉。君痛早孤。发愤力学。从兄参判公见其读书精切。问义深坚。喜甚曰。书如是不放过者。吾见罕矣。庶其成功乎。兼善声读。音韵铿亮。终日无倦色。听之可敬。既长。家贫亲老。虽黾勉公车。而意顾不在是。惟日治古文辞。期绍先业。间有述作。每就正先执白渊慎公,斗川李公。则诸丈见者。许其见解之超诣结构之驯鍊。而勉之曰。为之不已。古人亦何难及。而亦岂不堪传后耶。恒与正郎君同游场屋。正郎或照管其文藁。欲略有梳栉。则辄不受曰。应举文字。当用自己胸中流出者。容人点化。非诚实道理。尝临科。先友某公因人微示物色意。则却不应曰。吾以名父子。岂忍为此等事哉。某公者为其有守而贤之。君事太恭人。温恭无所忤。率弟妹以严。弟妹虽年相若而不敢怠。持己处事。有狷介操。而取友必端。不妄交游。朋侪目之以庄士。待婢仆有威。虽里闬下辈。咸畏惮之。又能通晓朝论是非之辨。世务利害之衷。自有揣摩成见。若使登朝。必多可观。而有才无命。以一布衣终。未食先府君不食之报。呜呼惜哉。余即君之尝所以为同堂知己者。而衰昏病劣。无以发明君之志行。以大权求志之勤。略此叙录而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5H 页
归之。必多遗漏而未尽阐者。是为愧恨云尔。
堂弟明进墓志
君名晌。字明进。副校理恕庵先生讳靖夏。恭人昌原俞氏之介子。我申世德。详载先生墓碑。而君得祔葬其下。可考知也。君以乙未十月生。二岁而孤。十九岁而丁内艰。乃不胜丧。乙卯二月殁。得年二十一。君赋质精明端秀。制行笃孝顺悌。自幼读书。间从余问难所思索讨论。多出人意表。稍长。肆力艺业应举文字。往往有可得意者。复有综物干事才。若使居官任职。必能知名当时。而不幸短命。未充其操。惜哉。君以早孤自哀。追慕先生至深。恒愿早得归侍。其事太硕人。昼夜在侧。温恭顺适。以和悦其意。侍疾。尤洞属不懈。兄姊皆自以为不及。及丧。过毁成疾。岁馀不起。丧中身死。礼虽不中道许。而其视世之被衰麻。恬同平人者。相去远矣。君其讵不贤乎。若余孤露苟全。叹羡何及哉。所可深憾者。以先生德性之仁名行之贤。宜后承食不食之报。而君与君兄。并无年位血胤而终。天道不可知也。配庆州金氏。郡守鼎运之女。生一女。适辛锡观。余不忍君之无后。积岁年。乞宗人暄之子大蕴。得主君祀。在今知君哀君者惟余。略草数行。且为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5L 页
其志。
主簿申君墓志
君名莹。字子润。号云林。系出平山。丽初太师壮节公讳崇谦。 本朝左议政文僖公讳槩。吏曹判书文节公讳鋿之后。高祖汉城府判尹府君讳砬。曾祖领议政府君讳景禛。祖刑曹判书府君讳埈。考 赠吏曹判书。行坡州牧使府君讳汝拭。妣 赠贞夫人韩山李氏。母庆州卢氏。外祖同知崇俭。君以丙寅三月四日。生于汉阳。自少志气英杰。识虑通豁。遇事无难易。见辄透悟。我王考絅庵先生不以门内卑幼而多所器使。先考和庵先生,叔父恕庵先生尤期许而倚重焉。弱冠筮仕。历瓦署别提,安奇道察访,罗州监牧官,通礼院赞仪。卒官南部主簿。职无内外。著绩勤敏。名公卿如李相国宜显,李尚书秉常知君而秉铨者。前后屡拟守宰窠。而 天点适不加。间尝寓居岭南之金海。辛未四月十四日考终。寿六十有六。葬于本州某山某坐之原。配淑人南阳洪氏。主簿致祥之女。一子复夏。二孙长耆。次会。君为人明秀俊爽。少时不折节读书。而自有文雅气味。八法参互晋韩。端丽绝人。于绘事。天才尤高。雅调神韵。咄逼唐人。人比郑广文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6H 页
三绝。而独不喜为人酬副。至中岁。嗜书成癖。尤致专于易。手抄口诵。探索无斁。盖多秉烛之效。居家行谊笃厚。事母爱养周至。及丧。恔心葬祭。鲜有遗憾。与兄同爨。为治其产。庇其子孙。无间己出。既落南。去京师千有馀里。而先世忌故。墓庭有事。奔走来相。殆无一阙。以至至亲哀庆亦然。如是后已。若其持己行事。则存饬修励廉隅。待人接物。主于忠信而不失善恶之分。且通晓世务。煞有商量。而既未得位。无以见其设施。则邦制之拘也。可胜叹哉。君尝谓余知己。托以身后文字。今当泚笔。不任感涕。而重念余孤露终鲜。无意生世。十数年来。惟君是赖。而君又九原不可作。气宇之轩。风义之厚。已矣斯世。无处复寻。则后死凉踽。曷禁悽伤。余于斯文。盖首揭君迹。兼叙余哀云。
进士尹公墓志
世有立志力学。达知积行。有饬修于身。正伦理于家。可以著于世。而不及用于当世。则隔世闻风者。始切感欷而叹惜者。若故进士坡平尹公讳之雄字学万是已。高丽太师讳莘达。文肃公讳瓘。 本朝判书讳孝珍。参议讳禧。乃其先代名祖。考讳仁硕。隐德不仕。以清白吏后。尝受龙骧卫司果阶。妣令人延安李氏。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6L 页
参奉大振之女。公生质殊异。自幼岐嶷。稍长。体先公雅喜儒术之志。奋励为学。就傅十里外。日扣问受业。复寻僻静处。危坐剧读讲究不辍。饮食起居。口不绝讽诵。天性孝友。事父母。怡愉尽欢。无轻俊过。及丁忧。衰绖不离身。哀疚踰制。葬祭遵礼。与兄弟同居不析。男女三四十口。饥饱与共。恩义周洽。淡于世味。不治家产。付之群弟。不问何。惟以经籍居业文会为事。丙丁之岁。尝避虏乱于延礼地。痛天地之翻覆。慨大义之未伸。有诗感志。忠愤之气。溢于辞表。一时贤公卿览赏称美。知其为立节之士。治公车业。文辞炳蔚。屡发解。因成进士。而不幸早世。竟阻大阐。靡有所展布。则士友知其然者。莫不冤伤其有才而无命云。盖公平生。以藏修读书。委己立命。将大学语孟。读过千遍。中庸则几乎满万。有劄录成说。章解句释。深造自得。自馀文义书理。不明不措。凡所发明辨论。类有可以编入先儒说而无愧者。吁其盛矣。厚斋金先生尝遇公于逆旅。认其为非常人也。谓其貌不硕大而礼满端厚。尽醇雅人也。传云有诸内。必形诸外。不其信欤。金先生若见公庸劄。则其奖尚之盛。当又如何哉。公生以 崇祯戊辰月日。卒于己酉四月二日。得年仅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7H 页
四十有二。两宜人并顺天朴氏。生二男一女。男长泰重。次泰开。女适郑日章。孙男諴及谌。女适郑龟章者。长房出。嫡曾孙衡老。学行世公家。为公肖孙。与余同游金先生门下。今托以志公之墓。余谓表章公劄记。以行于世则知公。何事于志云。
赠司宪府监察具君墓志
余有少友。曰绫城具君趾勋。有质行才艺。期以远到。而不幸早世。心常悼之。今其孤最远手家状求志。辞以无文。而犹强勉不止。余之卤莽。何足以累君乎。君字美仲。始祖讳存裕丽朝平章事。其后数世。有讳祎宝文阁大提学文贞公。讳成老入我 朝。江原道大元帅。讳思孟左赞成。 赠领议政绫安府院君文懿公。讳宬绫海君。 赠领议政忠肃公。高祖讳仁基都正。 赠赞成绫兴君。曾祖讳鋈郡守。 赠参判绫坪君。祖讳文洙佥正。 赠参议。考讳夏柱县监。 赠参判绫恩君。母晋山姜氏贞夫人。君以戊子四月十六日生。天姿端秀。气貌淳谨。在髫龄。已若成人。喜怒不妄。言笑有节。参判公钟爱之。七岁。参判公殁。孺慕呼哭。哀动旁人。稍长。受学于从兄直长公景勋。不待劝督。能趁课勤业。藻思骤长。尝发解至会围。以违式见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7L 页
屈。其后亦屡举不中。朋友咸叹惜。而君不以为意。值 仁祖大王迁陵。 上命择执事员可合人于 大王外家。君得与其选。应对周旋。不失礼规。 上深嘉之。颇属目。事竣。 特下除官之命。而有司不即行。公议迟之。癸丑十二月二日。以疾卒。得年仅二十六。甲寅二月。葬于杨州高岘先山负乙之原。先娶一室。即大将金洙女。后室士人申缠女。并无子。以直长季男为后。乃最远也。君性度慈谅。内行笃厚。常痛早孤。每当大忌。则前旬日。必有戚容。笑不至矧。事母夫人。温愉顺迪。未或有违命。事伯氏佥正公如严父。晨夕必正衣冠定省。不以疾病而废。恭恪慎畏。情见于事。佥正公喜曰。吾幸以汝为弟。虽年老无壮子。无恨矣。家务巨细。一以委君而不问何。君能酌量措置。咸得其可。友悌之义。有足令人感叹者。君既躬行如此。故论人交友。先行检而后名誉。见人有善处父子叔侄兄弟间者。爱重之。若己有之。见未善者。必正色责之。苟悔改。待之如初。最恶为阴私之语诡秘之行者。斥以不祥。而视之若浼。尤恬于财利。尝籍前妻家所来臧获器皿而尽还之曰。其人已亡。何以是为。闻者以为难。其为诗文。赡雅有可观。假之以年。则不但得意科
直庵集卷之十四 第 398H 页
场而已。畴克知其以此质行才艺。而秀而不实。不得有施设于当世也。殿中之衔。亦不及于生前。又何其数奇之甚也。重可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