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x 页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墓碑铭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1H 页
神道碑铭[李裕元]
粤我 元陵盛际。登崇俊乂。协心谋国。时则有若梧川公。位居鼎鼐。义理光阐。以保护 东宫为己任。终公之世。贼党不敢售其奸。及 正庙践阼。新撰文赐祭。有曰虑国忘家。书法曰忠。堂披寸腔。台沥苦血。中间一着。独许神知。三月郊居。为谁迟迟。骑箕之辰。内家饭素。先是贼党尚麟辈。谋危 东宫。骎骎然凛如一发。癸酉。公牢卧江郊。矢死者三朔。戊寅。公排入禁闼。恫勉以殿宫一体之义。公之保护精衷。圣主之所深鉴。而槩以见佩安危。系存亡之孤忠大节也。公墓道。尚阙显刻。祀孙裕承谒铭于裕元。噫。书法显可示天下。幽可质鬼神。九宲一虚。其将执虚例宲。何敢奉以虚美。今公德之行。国人之言。非裕元之言也。按公讳宗城。字子固。姓李。梧川号也。庆州人。罗丽多闻人。我朝有讳延孙参判。四传有讳恒福。议政府领议政。谥文忠。世称白沙先生。寔公五代祖也。高祖讳井男。礼宾寺正。赠吏曹判书。曾祖讳时术。吏曹参判。赠议政府左赞成。祖讳世弼。聘为参判。赠议政府领议政。谥文敬。号龟川先生。考讳台佐。议政府左议政。致仕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1L 页
奉朝贺。谥忠定。妣贞敬夫人南阳洪氏。观察使赠领议政得禹女。以肃宗壬申生。警颖超众。内舅北谷公公奇之曰国器也。甫六岁。昆崙崔公使读史,汉。期以远大。委禽于东山尹公之门。尹公授经济之书。公自幼侍文敬公侧。致力于性理之学。不屑屑为公车业。辛卯。登司马。壬寅。丁内忧。 英宗丁未。擢增广文科。未分隶。拜侍讲院兼说书。差宲录兼春秋。辞以骤升。戊申。拜弘文馆正字。又力辞不获。初登夜对。进讲心经。 上访帝王为学工程。公以致敬对。 上命宣酝。公曰。愿赐一国之饥者。 上以无愧古人遇事进戒褒嘉。燕中有辨诬事。尹公淳当行。援旧例。请以公为书状官。 上曰。南床极选。宲得其人。今不可远出。公之遭际自此始。春。崔相国奎瑞上变告。公与洪景辅,吴光运。见首揆言乱逆之有根底。偕入请对。 上始察之。命卫城设鞫。以公敏达捷给。连差备郎问郎。格外也。及清州贼报至。金重器为巡讨使。逗不即发。公以无敌忾之忠请罪。 上许之。逆徵以将臣出贼招。时且昏夜。 上命公与张鹏翼佩釖立帐殿。天明乃退。由是公在 上前。参闻机密。命慰谕都民。劳问江上军及湍松诸军。皆称旨。岭南新经抢攘。特命为安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2H 页
集使。或以参外官难之。命兼带正字而行。公布圣德。奖节义锄逆徒。陈诸邑状。俱有条绪。以安民省赋为本。道臣朴文秀因会盟赴京。 上命授印符行方伯事。公四朔理务。巨细皆中窾。寻升弘文馆著作。转博士。拜副修撰。兼侍讲院司书,东学教授。内宴日。谏女乐之非礼曰。此非人主之所当视。 上虚伫开纳。时党论纷争。 上务以调停。公进曰。人君建极于上。使是非明而举措得。则不期于荡平而人心自服。徒以政目之互举。欲为寅协之道则末矣。奖以儒臣南下后。久未闻谠言。今复闻之。仍教曰。予岂以今日朝廷。真为荡平而喜也。三司更无乖激之习。则可至宁靖矣。公复以会极归极之功仰陈。 孝章世子丧。公奏曰。 东宫丧。诸臣受缞。一洗千古之陋。而奠献无哭临。有乖服以饰哀之义。识者谓深得礼意。差纂辑郎厅。拜司谏院献纳。己酉。拜弘文馆副校理,校书馆校理,西学教授。公曾于论事。有拂时讳。尹得和疏语甚憯。至是除兵曹正郎。补京畿都事。台臣尹东衡言李宗城文学雅望。不合兵郎佐幕。请罚铨官。还授馆职。从之。时有别宫营缮之役。公曰。变乱之初。不可以兴工修治。 上优纳。拜侍讲院兼文学,中学教授。荐拜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2L 页
吏曹佐郎。寻拜北评事不赴。拜弘文馆应教。北路大水。差御史。 上旨也。公请运南谷转东粟。停供鱼移牧马。皆允许。乾止山在全州府。以折受事。道臣李匡德争论。圣心激恼下严教。公曰。八路之内。岂无折受处。而与一藩臣。有若较胜者乎。 上即许还寝。朝论韪之。及到咸兴。疏请蠲减贡布银盐税。又以三甲关防之疏虞。具图本奏之。 上亟称之。拜侍讲院弼善。迁弘文馆副应教。兼汉学教授。讲毕。仰瞻所御龙袍与前日异。以礼制不得有加奏。 上诩以不负所望。乃即吉。北伯尹阳来辞陛也。命公入侍。烂确关北事。仍下述𢙇诗。教曰。儒臣之父。已知有为国之诚。其子能尽言不讳。故今又书赐。观于此诗。予心可知也。值虹贯之变。公请对陈戒曰。 圣上乏大禹恶旨之德。有不慎在色之戒。 上以有怀无隐奖之。赵镇禧以私憾诬罢公。金公尚星劄请镇禧面慢之罪。赵公文命及诸宰白公非罹。 上特叙公而窜镇禧。命禁推公。俾开卞暴之路。公自划荣显。有除命必逡巡。 上亦许一伸其志。以励颓俗患得失之风。庚戌。北路饥。以公监赈。定平之都连浦。咸兴之蘋坪,柚田。北青之南保垈,葛坪。许民耕食。凡所区划。皆为北民经远之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3H 页
啚。拜安城郡守。为养亲。且避名涂也。幸行。以差员进奏民瘼。因朱子作宰南康。奉公恤民之道。勉以𢙇保之策。又奖以身在外邑。拳拳于国。命单付弘文馆典翰。夜对。陈万馀言。言固结三南人心。讲究西北边务。而固结之道。在于足财用。以司马光减庙社祭需之言仰奏。批曰。时君必以为触犯。而儒臣之言。即予之心。惟在行之而已。辛亥。有关西暗行之命。公先正军制。壮武队改以团束军。其施设务在宽民。荐尹济世等十人才行。罪十邑守赃污。剔去败常蠹民之类。全省振肃。及还。进备局仪定关西军减布节目。请录用江边试射没技人。许赴殿试。罕例也。连除玉署不拜。儒臣赵迪命奏曰。李宗城当置帷幄。何可曲循撕挨。相臣赵文命继陈文学才望。请勉出。进讲圣学辑要。陈西铭一篇。专说仁体。其有关于帝王之学。宲不下典谟矣。仍言先正当东西分党之时。力主保合。以为彼皆士类。而俱有所失。今所谓荡平者。亦不过外面苟合。为后世讥。 上意主荡平。丝纶间多过中。公因端加勉。命公制李文成公致侑文。仍差祭官。圣意有在也。公与关西伯宋真明入侍。论江边事。因提畿内饥状。 上命公安集。还白七邑大同捧留。还耗除给。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3L 页
身布减分。壬子。讲唐鉴曰。以鉴为鉴。媸不能使妍。以书为鉴。乱可使为治。恶可使为善。讲礼记曰。张横渠令学者讲礼。程子称有依据。以毋不敬三字。为体认之用。荐拜广州府尹。升通政阶。府乃畿辅重镇。广储峙敹戎械。钳锄豪猾。抚恤单孤。癸丑。拜刑曹户曹参议。移承政院同副承旨。升右副左副右承旨。转司谏院大司谏。 上语次。以容貌论群下。公进曰。圣人不以貌取人。 上极是之。荐拜吏曹参议。差承文院副提调。拜成均馆大司成。连违召。教于赵显命曰。李某不在经幄。故时闻逊耳之言。甲寅。差备局副提调。屡辞。请护亲病。谕以尔父倚重大臣。添恙若此。安心善摄。将予意谕尔父。批下。举朝动色。拜弘文馆副提学。讲近思录。公于是书。素得力。劝 上进讲于经筵。以泰山顶上已不属泰山之义。喻量虽大而愈大之。识虽明而愈明之。讲坊记。论利禄先死亡。公言当今忠臣之后。安知其无无告者乎。 上仍命录用戊申军功人已死者子孙。世以为因文义感圣心。时宪臣筵斥公为党论人。公陈疏自劾。批以所非在彼。屡召不出。竟蒙罢。未几复拜副提学。还差备堂。奏禁异国通货。此宲害于国用。归于夸奢。宜严立科条。批曰。未防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4H 页
奢侈之源。上行而下效。予宁为草衣草食而不得也。台臣有论铨官。公以馆职。当可否之。圣批有难安者。公径入。 上昭晰之。待公入。张烛开讲。奏曰。臣所自勉者。不欲胶固于党习。而既无学力。未能自信其超拔科臼也。仿李晦斋上笺乞养。请解官归家。优批救护。命参两讲而去。其宠遇如此。救李哲辅削黜之非。且言士气之萎薾。思所以振作。人心之涣散。思所以凝聚。物论洽然。讲诗传。公曰。今良役侵徵。继以饥馑。散亡未集。其言语之发诸讴吟者。必如是矣。讲左传。公曰。以夫子之衮钺。发之于刑政。为万世法。抄国朝名臣奏议。汇进十条。君德,圣学,敬天,仁民,勤政,赏罚,知人,听言,戒嗜欲,谨名器。 上留中省览。又奏招延山林。庸裨圣学。请留郑公齐斗。勉缁衣之诚。后以沈公錥为祭酒。李公养源为咨议。尹公东源为僚属官。夏。毕讲李太师奏议。 上曰。劝予讲此者副学也。赐御制诗。有曰为国丹心见理明。高宗胡不感深诚。仍教曰。予决不以高宗之待李纲者待副学。又下序文。以示不忘之意。公曰。 殿下于学问。宲有委身从事之愿。三代以后居千乘之尊。而躬伊洛之学者。曷尝有之哉。复差备堂。应旨论谷产邑勿许代钱。 上以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4L 页
陆贽之以钱弊告其君比之。教曰。副学岂欺予哉。公因圣旨奋发。疏陈十有二条。而语及主第燕贸。滥赉掖庭。批以所闻不无过者。人以言多忤旨为忧。竟不罪。查正军额。命公裁整。公上查正案。又陈大同绵布之规。 上并称善。军米节目成。公所辑也。奏曰。萧何入秦相府。先收啚籍。今备局即丞相府也。京外钱谷之数。录为一副藏籍。 上可之。版啚亦使书纳。冬。 上下教累百言。先举忠定公以宾客辅迪忠款。至老深笃。次言公随事补阙。诚宲爱君。比唐之魏徵。仍下貂帽。命着还家。慰悦老父。公上疏陈谢。因言赏其人。不如纳其言。纳其言。不如行其说。批曰。大鹏不飞。无异众鸟。及其高翔。其远可知。盖以见期待之远也。乙卯。 庄献世子诞生。公勉宲德及民之政。使咸知由元子而有此惠也。两党相比。一边上缙绅疏。 上招见两边人。谕以均失。有以筵话讹传。公与宋相寅明,朴公文秀,赵公显命上劄。辞极严正。 上以少无嫌端赐批。斥郑亨复误言之罪。安兴梁役久未讫。公忧其耗财劳众。请自往审。归奏便否。命停其役。洪启裕以公邻䣊。搆扇无伦。公素不屑其为人。不甚卞析。一疏而止。夏。拜兵曹参知。景福宫后苑枯松。取以补主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5H 页
第。大臣台官疏奏。 上不悦。公疏曰。学力不及而血气作用。天理未复而私意缠绕。发于心。害于政者。岁加一年。所谓言之者。不过略言。而 殿下又必以臣子不敢闻之言。摧折而殄绝之。今将与略言而并绝矣。 上怒甚。批旨截严。朝臣震懔。儒臣俞健基匡救公。知事李真望,承旨李日跻同请批旨反汗。 上曰。李某则可憎。而所达皆好。仍命入疏本。亲自改下。大僚奏议钱法变通。公曰。大钱改铸。其弊甚重。未可轻变。议竟不行。校理闵亨洙疏追论公政注之失。相臣金在鲁请罢公职。 上允之曰。李某决非负国循私人。故予甚倚恃。乃入于植党鬻权中。世道岂不难哉。丙辰。叙差备堂。 上引接耆社老臣。特于忠定公闵公镇远。令其子扶腋。公及亨洙同为登筵。 上甚贵之。仍宣酝。教于忠定公及闵公曰。两人皆堪任使之臣。赖卿等勉戒。杯酒释憾则良可幸也。一杯赐闵亨洙。一杯使公饮。申教以夫释。公连饮颇沈醉。掖属扶出。有请缄推者。 上曰。扶其父入。代其父饮。不必问之。秋。夜对。教于筵臣曰。杜衍身虽退。不忘国。予有一事善否。每于李宗城。有韩休知否之意。杜衍岂独载名臣录。 上痛慨世道。后行宾对。赐酒诸臣。使之释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5L 页
憾。诸臣无不哽咽。公前曰。君臣之间。宁有一憾字。命还收二字。九月。荐拜京畿观察使。升嘉善阶。为治懋惮压抑豪右。凡利于民者。屡启悉行。六邑之量田。积逋之蠲荡。皆究宲惠也。丁巳。拜兵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艺文馆提学。尹汲,韩翼谟疏论一边人。互相排击。 上镇定不得。减膳自责。公及诸宰胥命金吾。上并削黜亲鞫。韩尹荐棘之。公亦就拿。寻叙拜都承旨。兼知经筵事,典牲署提调,备局有司堂上。公自遭诋詈。巽避清要。尹公淳请使久掌文任。终不就。寻差承文院提调。拜工曹参判。戊午。拜户曹参判。兼惠民署提调。迁吏曹参判。讲筵。 王世子侍座。 上使公进见。教曰。归语卿父。公奏以择宦侍阿姆。克慎保养。拜汉城府右尹。移刑曹参判。己未。有 慎妃复位议。上特召公。询以家庭言论。公以忠定公 命进文敬公王朝礼一书。 上下隆批。定行大礼。三月。丁外忧。卜居长湍梧牧川。为终老计。辛酉。以特进官讲毕。 上语及忠定公平昔忠爱之心。教曰。知予心及卿父之心者卿也。卿父之心浑然。只了其事而已。卿则少有高致。须以卿父之心事予。缕缕期勉。公涕泣仰对。晕眩请先退。使小宦挟而出。寻拜左尹。兼右副宾客,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6H 页
内赡寺提调。荐拜平安道观察使。不赴。大训颁下。朴公文秀先被登对。公亦召入酬酢。极其光明。重臣申思哲联名陈疏。宪臣迭相劾公。批以今者添下。即予恒日之志。壬戌。上疏乞骸骨。大臣以公熟谙庙谟。筵白促还。拜都总府副总管。兼奉常寺提调。入文衡。寻拜忠清道观察使。政懋简严。先正风教。列郡望风自戢。秋。谒鲁冈书院。行乡饮酒礼。刊明斋先生礼书。升拟兵曹判书。复拟户曹判书。 上语大臣曰。李某儒者。无私意。吏判材也。癸亥。拜司宪府大司宪。兼冰库提调。特授右宾客。 教曰。宰臣年老仁厚。亶为辅养元良。公质对以竭力辅导。筵中有言党薮在朝著者。上询于公。公曰。领左相同寅共贞。以荡平人。今登对矣。拜工曹判书。升资宪阶。迁刑曹判书。审理京外狱案屡百度。不日而竣。 上以皋陶之明允嘉之。甲子。特拜吏曹判书。兼知经筵,同知成均馆事,宗庙署,缮工监提调。公处铨地。宋左相寅明饬以为政恢荡。要在祛党。 上以岂待面谕为教。公进曰。伏读训谕。臣亦忘党心矣。后台臣有论金领相在鲁。语间搀及公甚。公自讼略曰。淄渑中坼。馀波四射。前席之对。臣又妄发。宜其及矣。寻拜礼曹判书。因事奏今士大夫心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6L 页
术一坏。弊宲难救。宜收用恬静自守之人。以续大典纂辑堂上,续五礼仪增修堂上。辟尹光绍为郎厅。共定编修。秋。 明陵敦匠劳。升正宪阶。 上入耆社。制进教文。仍侍宴。以掌乐提调。监造诸乐器。协律吕。乙丑。复拜平安道观察使。周览各邑山城险夷。上关防事宜。釐救道内债弊及军制田政。丙寅。除校书馆提调。 上追念忠定公。赐御书洁身忠国四字。使刊揭开于庙傍。时人荣之。荐拜咸镜道观察使。谨岭阨之制。釐军政之弊。行大操。枭徇老校为兵害者。军容大振。丁卯。以犯越罢。戊辰。三司有李光佐,赵泰亿追罪之启。公居台职。伸救两臣。不惮忌讳。 上还给其章。正言宋德中辈交章请窜。自是时议大激。锋镝四起。公之十年困阨。源于此。己巳。吏曹判书缺。金领相在鲁拔公于荐望。赵左相显命争难。 上特授曰。不必借手领相。玉堂金善行扶领相持公峻。 上行朝参。见善行进前。拍案面责。夏。 王世子代理。公固辞铨任。相臣赵显命奏辅翼胄筵可。铨任难以行公。公一参 小朝次对。上书寻乡。拜知敦宁府事。兼济用监,活人署提调。以内医院提调敦召。入诊 大朝。以家喻国力护 储宫者数万言。略曰。今我 邸下受丕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7H 页
子之责。 殿下有无忧之乐。固不敢比之闾巷匹庶之家。而若其父子冀望之情。贵贱无异。所言蔼然恻怛。 上听毕。为之感涕。上书 小朝。勉养志以崇达孝。正心以立大本。懋讲读以广睿知。勤咨访以尽群情。 王世子答以服膺。公不乐供仕。庚午。 大朝小朝连下敦迫之命。相臣又奏不当久置于外。 上以可信之臣谕之曰。或谓宗城有峻名。宲非峻激。予岂可使不容于世乎。朝议变良役行户钱。公忧之上书。论新法四不便。且论加赋之害曰。泰之九二传所论深弊未祛。近患已生者是也。疏入。事遂寝。拜开城府留守。不赴。迁拜守御使兼南汉留守。际有设施。特命拟荐。行阅武。以师律严督。翌日受符。世不能枳公。而齮龁公不已。辛未。怂恿李惟秀诬蔑公。使不得进身。公期以岭海。相臣奏遆。台臣吴瓒等复论前事。张澍继之。 上曰。李某予欲一用。故此辈必欲伤之。命窜瓒澍。翌年壬申。进公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禁卫都提调,扈卫大将。 上曰。此人有忠诚。出入书筵。元良亦为忌惮。其大用。予所志也。公上疏者五。上书者六。寻升领议政。再上疏四上书。手书屡降者迄七朔。间有李宜哲,洪准海投疏。 上岛置两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7L 页
台臣。公惶蹙不膺命。是时宫中有非常之教。公上疏极言。不报。出御宣化门。天威震叠。召公及重宰。讲定节目。公苍黄造朝。徐容温辞。反复导达。因诵宗庙飨之子孙保之。请讲中庸。 上许诺。 王世子伏于 上前。公曰。今 东宫听 上诵蓼莪诗。涕泣汍澜。诚孝极至矣。 上亟收前教。命大臣付处。诸臣投畀。仍幸私邸。公与被罪诸相。联疏极谏。是日还宫。安徐付处。引见公。公奏远佞之戒身教之方。国人大悦。癸酉。尚贼辈待后宫解娩。将议举贺仪。忌公在首相。嗾人弹公。公不还乡。栖屑江干。闻翁主生。即日上书告归。凡呈告四十七。还纳命召五。而三疏乃递。尾陈略曰。呜呼。乾纲日亢而言路永杜。官邪盈朝而评弹不到。群僚无所惩畏而侈然自恣。人主无所顾忌而傲然自圣。此足以危国。批下百馀言。以西枢亦先卿之府。思先卿为国之忠。拜判中枢府事。甲戌。有放归田里之命。公曾塞昭宁园山主调用而被严谴。至是儒生李熙运疏及昭宁园。 上又罪公。居数月。相臣请叙。乙亥庭试。有一悖儒投凶书。金吾洪象汉请搜捕。公白曰。多士咸造之时。不宜骚挠。即当就捕。何必费 圣念骇瞻视乎。俄而贼果捕得。春。公闻宫城扈卫。忙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8H 页
诣阙。金在鲁,俞拓基两相及尚鲁。以公前疏辞语请罪。 上只许削黜。公前后章奏。尽是一段忠肝。而疑之以好名。谓之以护党。时论峥嵘。祸将不测。公则宴笑如常。夏。 上御南门。正刑逆竖。若献馘例。公奏以过举。 上怒之。付处湖邑。亡何召还。开诲眷眷。公以张震煜疏语叵测。益引罪辞月廪。 上不许。除军资监都提调。一日命公入侍。洞谕公平日之苦忠。公亦毕陈知遇之深。 上以宫门掘手。已悉心腹之言。申勉留在京城。如先卿之在也。丙子春。召见耆社诸臣。公以忠定公之子入参。异数也。丁丑。除内医院,奉常寺都提调。 仁元大妃丧。献疑礼议九条。又献宗庙暨魂殿礼议七条。论甚明剀。并依议。戊寅。升拜领中枢府事。闻 上御乐善堂。不俟驾诣閤外。诸相臣先到阻阍。公直入。中官拒之曰。 上有教。公厉声曰。大臣不可拒。促承史入。 王世子伏于庭下。公按阶而坐。 上曰。领府事上殿。公曰。 储君在庭。臣何敢上。碎首石砌。以明 储君之志。 上以过虑慰谕。命 世子上殿。公趍诣扶上。既而 上临明政殿月台。公泣告曰。群臣万民。莫不延颈愿死者。为是吾君之子。只有 世子也。泪随言下。掩抑不成声。仍陈堲谗之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8L 页
说。 上罢公职。旋叙除司译院都提调。时上下危惧。而左右噤默。公独抗言办死。虽有禧贼党援之内外和应。 储位赖而得无挠。异趣之斥公者。更莫敢疵议。己卯正月。以疾卒于家。寿六十八。有赤白气起自寝室。如文敬公,忠定公属纩时。异哉。讣闻。 上惊起抚掌。再三悼衋。顾诸臣曰。推之以臣心之觉悟。可以知圣上建极之功者。此大臣平日语也。又教曰。为国竭忠。为予挥不去之臣。仍命给禄俸录嗣子。越七日。亲为文。遣近侍致侑。有曰戊申帐前。可见忠赤。留处京辇。心悬于国。用是年三月。葬于礼德鹊谷庚坐原。初谥以孝刚议。 上曰。予当以忠字。赐祭亲制文。有曰吁嗟微卿。何树末节。其言尚记。罕闻往牒。又教曰。凡人久则相忘。予则虽久不忍忘。仍下祭需。逮 正庙戊申。教曰。故相是年进对之议。其功甚大。令弘文馆改公赐谥以文忠。亲撰文致侑。教曰。故相谥号。今始改之。予心甚喜。忌日乃正月十二日。予何可忘。自内辄行素。下祭需。宣谥日。又给宴需。丙辰暮春望日。追感先朝宣酝时事。复以御制致侑。有曰维癸维戊。只手奉阳。瞻彼梧川。虚舟自横。耿然丹衷。宛瞻箕精。命入年谱。藏之秘阁。公受知 两圣朝。屡承旷绝之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9H 页
恩礼。虽古明良盛会。无以加焉。公赋英明之姿。蕴精刚之气。至行服于庭训而得诗礼绪业。学术禀乎渊源而非俗儒擩染。自少忧时事之艰难。敛华就宲。不喜荣进。先辈名硕。以世道相勉。皆谢不应。常曰。人以第一流人品自期。以第一等事业自励。方仅免龌龊汉子温饱之计。此素公持论也。赴举策名。由于亲命。而自南床。厚蒙恩顾。经幄数十年。惓惓一念。期以尧舜君民。公之言曰。吾为国不爱一死。而未得可死之地。至若保护之功。已兆于小黄门扶腋之日。而 上教以非大官行此礼。使辅元良之意也。是以夷险不择。休戚与同。而积被党人之猜媢。搆捏百端。不能暂安于朝廷之上。人皆危之。晏然若不动心。其于义理关头谨严处。虽威如雷霆。汤镬在前。必尽直辞。视死如归。此公之所以报答殊眷也。持斧。洞察民隐。秉铨。遴择士望。任筹司则协赞硕画。按刑狱则剖决如流。再分竹符。五掌藩留。冰檗自持。李公哲辅北藩还。 上问公前日治绩。对以清白一节。最不可及。性简严。平居淡然无累。养忠定公。志物备至。有老莱之行。与曹公命教,赵公迪命,金公尚奎,金公尚迪。设寿亲禊以供欢。世传为戊午禊。及丧。陨绝凘毁。不能起。俞相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19L 页
拓基来吊。归语人曰孝子也。早起拜家庙。尤致谨祀飨。摭礼书成家范。事叔父右尹公如事亲。其卒也。公年迫六旬。而不离丧次。从侄敬宽孤而无依。抚养如己子。其析产也。顾其弟牧使公曰。申妹贫。庶妹先人所爱。宜厚之。右尹公叹曰。吾家薛包也。其好施与却馈遗信朋友。公之疏节。而内而有贞敏公知己之托。外而李公天辅亦倚公为重。及病革。执李忠正彝章手。托以一死。一言不及私。公以忠定之子。其文黼黻皇猷。其志谋体断论。温公之德。陆宣之议。杨门之赫世贵也。艺苑逊主盟。中书未廿考。是为人嘅易之象大车以载。积中不败。先儒曰。惟伊周足以当大有之任。公世笃忠贞。不有其身。处之以刚柔适宜。动静不过。吕公著之日计不足。何损于公也。初配赠贞敬夫人坡平尹氏。判官寀女。继配赠贞敬夫人达城徐氏。判书文裕女。继配贞敬夫人青松沈氏。士人坛女。并礼祔公墓。无子。取从弟宗白子敬伦为后。参判。二女徐氏出。适从事崔弘简,判书赵宗铉。敬伦娶县监赵鸿逵女。继娶士人徐熀善女。男廷奎监司。女适进士郑履容。并赵氏出。崔弘简系子在永。女适金载朴。赵宗铉系子济明郡守。女适李集寿。廷奎娶应教金启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0H 页
濂女。男启善应教。侧出男启宪。启善娶判书郑文升女。男裕承今应教。娶承旨郑顺朝女。七男四女。男长健荣。馀幼石荣,哲荣,会荣,始荣。侧出韶荣,頀荣。女适礼山洪承学。一女夭。侧女礼壤赵秉弘。四女适平山申宰熙。启宪男裕昆。内外孙曾略干人。裕元公之傍孙也。生晚百年。未获亲炙。謏闻薄识。不能书公万一。而公平素俭德表著。身不近纤组细织。至于冠巾之具。不厌侈丽曰。首戴天日君亲。何用粗。为湾府。除赋敛。设管税厅。以补两国之用。关北兴儒教。弦诵尚闻。宲裕元之所闻所睹也。呜呼。忠莫如公。孝莫如公。器识如公。学问如公。而论公以党者。吁亦𤳦矣。夫朋党亡国之事也。公岂或染于是而偏于是哉。公立志本源。不外乎国。所陈言议。微而显婉而辨。传所谓忠不必党是已。古大臣卫社稷正士趍。感天地动神明。若公握砥枢玉。顺应星辰。平章庶务。仰赞我熙代巍荡之烈。何待铭公之墓。而益彰公之德哉。乃为之铭。铭曰。
圣人御极。天道自强。名德辈出。栋宇大壮。曰惟文忠。为一世望。白沙勋节。龟川儒匠。暨于忠定。王室是仗。公之出处。卷藏弥放。经术审博。言议通畅。初志不遂。天门一唱。南床横经。北斧监饷。贮以金闺。欧,范咨访。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0L 页
掌之丝纶。虞,褚允当。吏部嗔笑。外人莫量。屏藩共理。西京不让。南丑猖獗。王城震荡。密赞筹画。仗釖侍帐。有𢙇必达。不畏煽炀。党路多歧。险𡾟风浪。雨露霜雪。谁任倜傥。圣心劳止。俾辅震鬯。一心办死。凶徒怏怏。祈永奭保。补遗汲伉。乃进台司。正率弼亮。乃用霖汝。乃扫雷谤。新宠衮褒。旧渥宫酿。擎天一柱。万人瞻仰。鼎吕匪重。日星在上。壁垒增彩。立帜之将。丹郛素蓄。万钟之藏。先后曰忠。嗣王不忘。焕乎易名。中心于贶。四侑宸翰。百世恩旷。镂彝纪常。畴不尊尚。馀庥贻厥。理固信谅。礼丘睪如。名与岳亢。我铭我镌。我论则谠。惟千载下。言谁敢妄。
  附识[李裕承]
 惟我高祖梧川先生墓碑成。即族从兄橘山相公所撰也。公尝以先生护国本恢清议。为第一等事业曰。若生于百年前。当执鞭而师事之。至有伐石表逵。办裕承所未办。而属蕉泉郑公书之。蕉泉公。裕承舅祖也。八十足岁。欣然应之。噫。是举也岂易言乎哉。寿传先生礼功大节。固为美盛事。而亦可见橘山公,蕉泉公慕德之诚也。昔白沙先生原碑未成。升平诸公。得云南石立之。尚传隆师之风。后二百载。复有先生之碑欤。(玄孙裕承小识。)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1H 页
告墓文[李裕元]
 天命有德。必配良臣。沙梦后牧。岳降甫申。猗我东方。承继圣神。乔荫世庇。匹休同寅。趾我家美。先生其人。 元陵初载。风期夙亲。奔走先后。不有其身。诚悬主鬯。义秉王春。一片灵台。先生调匀。万顷砥柱。先生济屯。先生素履。模楷衿绅。百代瞻仰。一生苦辛。横流矶激。先生不磷。霾曀沈晦。先生不尘。先生论议。先生经纶。中天烈光。涌海金轮。在田吉象。利见震鳞。圣后在上。有若臣邻。先生之文。惟圣作珍。先生之忠。惟圣得仁。前圣后圣。一揆咨询。宸翰念旧。宠谥焕新。瞻彼礼邱。先生之窀。坟高三尺。石老卧麟。士友兴感。百年隔晨。大逵表德。始谋贞珉。小子操觚。奈腹馋贫。两载经营。一日式陈。八千馀言。三十句纯。义理光阐。何待伊辰。师表于我。千古宿因。替陈束脩。函丈草茵。今昔知心。情礼俱伸。迹先生德。报应质旻。瑶环瑜珥。宜尔振振。祀孙犹龙。王庭用宾。暇日联镳。路大由旬。茔域汛扫。相告役竣。荐我诔辞。酌我醲醇。想我终窭。偏荷睦姻。家而国而。记述得真。文忠文敬。抗言扶伦。丁巳丁酉。其义惟均。善继人志。听于先民。小子追慕。祗辟荒蓁。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1L 页
玄阡载贲。山峨水潾。(族玄孙裕元制。)
墓志[李敬伦]
先考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府君好李氏。讳宗城。字子固。号梧川。庆州人。新罗佐命元臣谒平后也。五世祖领议政文忠公白沙先生讳恒福。曾祖吏曹参判讳时术。祖刑曹参判文敬公龟川先生讳世弼。考左议政忠定公讳台佐。妣贞敬夫人南阳洪氏。观察使讳得禹女也。府君以 肃宗壬申十一月十三日酉时生。辛卯中进士。今 上丁未。擢文科。壬子升通政。丙辰嘉善。癸亥资宪。甲子正宪。壬申拜相。历官侍讲院说书,弼善,弘文馆正字,著作博士,修撰,校理应教,副提学,司谏院献纳,大司谏,司宪府大司宪,承政院承旨,都承旨,成均馆大司成,汉城府左右尹,吏曹佐郎,参议,参判,判书,户曹参议,参判,礼曹判书,兵曹佐郎,参知,参议,参判,刑曹参议,参判,判书,工曹参判,判书,议政府左议政,领议政,中枢府判事,领事。兼带则知制教,说书,司书,文学,校书,校理,东学西学中学汉学教授,副总管,同知义禁,成均馆事,艺文馆提学,知经筵事, 世子左右宾客,守御使,扈卫大将,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2H 页
十八司提调。外职则北评事京畿都事安城郡守广州府尹,京畿忠清平安咸镜道监司开城广州留守。惟开城不赴。奉命按廉七路。道试关西。己卯正月十二日。考终于正寝。葬于礼德治东鹊谷庚坐原。元配坡平尹氏。判官讳寀女。生以癸酉。卒以丁亥。继配达城徐氏。判书讳文裕女。生于癸酉。卒于壬戌。并祔焉。三娶青松沈氏。学生讳坛女。徐夫人二女适都事崔弘简,进士赵宗铉。不肖敬伦以府君从弟判书讳宗白子。为府君后。呜呼。府尹立朝三十年。正道自持。经术政事。茂绩内外。名德雅望。冠冕当世。遭际 圣主。位至上相。生则奖之以魏徵,李纲。没则悼之以至老笃忠。恩言如綍。昭垂来许。尚论君子。庶有徵于斯焉。小子蒙无知识。不敢猥有称述。只谨书官历系承。纳诸圹上。攀号罔极。呜呼痛哉。(男敬伦识。昌宁曹允亨书。)
龙湾纪惠碑[礼山洪良浩撰]
龙湾。两国之门户也。荷戈击柝者。晨夕于待变。故薄其徭赋。蠲其力役。以绥𢙇之。然壤地褊而冠盖交。邑入不足以待宾旅养军校。于是有息债之政。业商者贷轻而赌厚。始皆便之。久则钱益滋而民不加。积至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2L 页
七十万缗。家授而口分。人散而籍存。于是有族邻之徵。边民遂大病。 英庙乙丑。梧川李相国按西节行部。径入湾召掌簿者。悉收债券来。公曾以御使巡边。威声詟一路。令下。阖境皆战沸。时权公一衡为府尹。亟入问曰。今索债券。将急之耶。答曰然。权公曰。倍如是。死者多矣。愿少宽焉。公曰。是不难。即令取火来。权公大惊遽止之。公笑而不应。促烧之尽。权公曰边门将悴矣。公何以善其后耶。曰吾有一策耳。夫皮革者。我国之所赢而中国之所须也。若使湾人挟入栅。以易燕货。民获其利。官征其税。较诸债息。所谓日计不足而岁计有馀者也。况我之货于燕者。惟银而已。银者宝藏也。出于地而有限。皮革天产也。取于山而无穷。以此代彼。又岂不裕国计耶。然行人之西也。货有定包。马有恒数。湾商不得与焉。及其还也。湾马群迎者常数百。用此载彼而往。易货而归。其利专属于湾。湾商之盛。府藏之充也。其视规琐息而剥齐民。何如哉。权公矍然悟曰。善哉非愚所及也。然关市之重。非闻于朝不可。公曰。吾所以疾来者。以绣衣之踵我后。将何以附奏也。厥明。御史任公璞果入湾。李公语之悉。先使归奏后。又条列驿闻。 上善其议可之。于是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3H 页
栅市兴焉。山虞兽人。稛载四至。湾往辽来。交手数日。而博什伍之利。一如公所画。环塞百里。哭者歌流者集。欣欣如再生矣。既而权公叹曰。方伯统一路。而惟湾偏受其赐。况我专一邑乎。遂出重货。堰杨下之浦。捍水种稻。岁可得粟数千斛。以当一州之租。湾人从此食无税之田矣。翼岁郑公夏彦嗣为尹。将收杨下之粟。乃曰。年谷有荒穰。公税无赢缩。是可专恃耶。遂立库而异贮。益之以廪馀。名曰察眉。贱出而贵入。充民租补军须。存其羡而粜籴之。以备水旱之诎。微郑公则权公之泽。有时竭矣。湾人既戴三公之惠。谋勒诸石。会有朝禁未果。岁癸未。余守湾。伟前人之绩。而席未温罢去。恨未张之。今府尹尹侍郎师国告湾人曰。碑之有禁。盖恶夫沽誉之吏谀势之民也。至若除大患兴大利者。于古载之祀典。宁可掩翳不扬耶。况列郡之颂方伯。不在禁也。其愿李公碑者听。于是进士洪致一。乡人崔之讷,安圣哲等倡于众。伐大石鸭水之阳。以余乐道人善而习于湾事。走人千里来乞辞。余尝谓李公所作为。宲出等夷。其事奇其施远。是可传也。若夫二大夫功在固圉。有不可泯。遂牵连而书之。不惟湾人之志也。将以劝后之为方伯牧守者。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3L 页
李公讳宗城。月城人。官至上相。系之以歌曰。
湾塞遥遥。国之西门。民困于货。如垫如焚。公火其籍。以财易人。脱我祸阱。弘我利源。昔阽沟壑。今安田园。野有桑麻。栅有鸡豚。载饱载歌。哺子弄孙。岂曰公德。圣后之仁。惟权与郑。有猷有恩。耕兮无税。饥则有囷。功载于石。泽流于民。石有时磷。民则长存。
  附识[李裕元]
 宪宗戊申。裕元承命尹湾府。矫革众瘼最为民切骨者。运饷库债利是已。乃申明先生所设税厅事。聚债券累百卷于通衢焚之。此乙丑焚券后。牟利辈钓钩缕析。积百年而成尘𡏖之累也。于是民悦颂先生惠泽而若忘今日之快。益信夫先生之德入于人深矣。裕元于先生墓碑特书之。良有以也。按纪惠碑。耳溪洪公所撰。而我 正庙引接洪公于始兴行殿。讨论文字教曰。曾见卿作故相李宗城龙湾碑甚佳。于戏盛矣。先生功存社稷。泽被边陲。鸿藻昭采。濡染于太史之笔。至有 圣祖踰衮之褒。于戏盛矣。(族玄孙裕元谨识。)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赐祭文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4H 页
赐祭文[英祖]
  英庙三十五年己卯正月十七日。遣承旨李起敬。 亲制文致侑。
呜呼惟卿。月城世族。三世为相。忠孝深笃。吁嗟先卿。铜闱宾客。以此眷遇。乃至嗣服。卿自南床。予知已熟。戊申帐前。可见忠赤。几番绣衣。岭南西北。银台亚卿。冢宰宗伯。圈点文衡。已经馆阁。嗟卿父子。先后枚卜。乙亥一奏。其心可质。留处京辇。心悬于国。顷览礼单。曷胜悼惜。却疑非真。九原难作。卿从兄弟。可云其孑。相继作古。予心何抑。亲制其文。近侍斟酌。灵若有知。庶几来格。
赐祭文[英祖]
 英庙四十五年己丑七月十六日。以孝刚定谥入启后。 上曰。人皆得美谥。独于故相未焉。予当以忠字赐祭。 亲制衣致侑。
呜呼惟卿。鳌城盛族。登科南床。职在经幄。一日阙召。故事随彻。适当戊申。断断忠赤。特命侍立。十五之夕。因此节次。旋升绯玉。薇垣吏议。国子副学。亚卿正卿。仍登黄阁。先卿之子。尚今叹服。吁嗟微卿。何树末节。卿之丹心。受号之日。其言尚记。罕闻往牒。父子事予。岁几四十。今赐美谥。其文亲缀。以卿之心。九原岂隔。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4L 页
承旨替奠。庶几歆格。
赐祭文[李福源]
  己卯三月十九日。 王世子遣宫官弼善李寿凤致侑。
国赖世臣。人求老成。嗟卿宿德。害不遐龄。卿之风格。英特开发。笃于内行。辅以经术。忠勤二字。受之贤父。夷险一节。传自名祖。公辅之望。越自布衣。扬于 明庭。进退有仪。十年横经。七路持斧。娴于词命。练于筹务。为翰为屏。掌刑掌礼。投之盘错。迎刃而解。惟我 圣明。注意夙深。识其环器。察其丹心。太宰上公。咸出特简。用则未究。无替其 眷。大鹏之喻。昔垂 华衮。廓然之教。晚益奖叹。卿惟感激。以言为报。虽麾不去。有𢙇必告。齿发既凋。神明不衰。尚冀黄耇。柱石蓍龟。讣闻于朝。 九重震悼。 恩遇始终。历叙 宸藻。卿其无憾。余又奚辞。式遵旧仪。伴官奠卮。
(知制教李福源制。)
赐祭文[正祖]
  正庙十二年戊申四月二十日。改谥文忠。宣谥日。遣右副承旨洪仁浩。 亲制文致侑。
虑国忘家。书法曰忠。伊后允惬。匪私伊公。所欲详者。奈予摧咽。堂披寸腔。台沥苦血。中间一着。独许神知。三月郊居。为谁迟迟。蜮罔售情。 衮有垂褒。公于奚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5H 页
憾。使我心忉。骑箕之辰。内家饭素。曷云少酬。感则是寓。天官宣谥。近侍替酌。薄摅肝膈。想宜歆格。
赐祭文[正祖]
  二十年丙辰三月十五日。遣右承旨宋铨。 亲制文致侑。
岁在游兆。维暮春望。有侐 閟宫。恭荐郁鬯。明概月星。铿锵钟簴。憧憧馀慕。靡事不举。缅忆旧甲。庆礼之翌。造我大僚。礼芑诒翼。惟闵文忠。暨子咸格。卿随先卿。亦登前席。有酒如渑。不醉无归。家人礼数。国乘生辉。争也君子。相将迭宕。万年基业。三代气像。宲惟是肇。六纪如昨。矧卿秉执。素所钦服。维癸维戊。只手捧阳。穹壤廓尔。俾也可忘。瞻彼梧川。虚舟自横。耿然丹衷。宛瞻箕精。依依古历。厌厌新酿。恍若侍饮。 陟降在上。
赐祭文[高宗]
  光武三年己亥十一月十五日。 庄祖毅皇帝追崇时。文忠公祠版。配享 庙庭时。遣秘书丞李裕璇致侑。
朕惟元臣。精忠卓节。溯稽青简。畴若玆烈。嗟昔王家。值运杌隉。蝇集蜮伺。大邦旒缀。危持颠扶。若有臣一。维癸与戊。戴霆蹈钺。积诚回天。只手奉日。 宗社万年。江郊三月。 圣祖曰咨。朕达汝弼。 健庙嗣服。每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5L 页
念摧咽。宸章以侑。 园志特笔。节惠伊公。纪绩惟宲。天慰珍庋。铭肝泣血。炳乎燎乎。后千可质。周保商衡。罔美往哲。汉留唐邺。视功则蔑。是岁 閟宫。追跻 太室。深光先德。敢云善述。褥仪载陈。冥明胥悦。念卿之旧。曷任怆缺。特命卿孙。匠事是察。伻官荐斝。想钦芬苾。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祭文
  
祭文[女婿吏判赵宗铉]
猗欤我公。天挺人豪。金玉姿粹。山斗望高。卓荦志节。洒落胸襟。孝悌之行。可通神明。姻睦之义。推及友朋。蜚英馆阁。飏声台垣。按节藩维。吏霜民春。正笏朝端。忧国忘身。江湖恋阙。范老忠赤。楼台无地。寇公清白。贫而好施。穷者皆归。贵而不骄。士忘其家。发为文章。霈若江河。蕴为经术。富如山海。功存 宗祊。泽及黎庶。史笔攸记。舆论攸同。达尊兼三。惟君子能。岂伊眇末。敢拟形容。惟诵姓名。宲自儿童。洎托甥馆。不卑颛蒙。钉顽砭愚。义笃恩隆。觌仁薰德。涤鄙消吝。抠衣于湍。负笈于汉。承教陪诲。殆数十龄。公迫七旬。精力尚强。及侍疾病。笑语雍穆。谓言微恙。庶几勿药。慭遗胡靳。观化何促。朝无老成。士失矜式。云亡之恸。岂独私戚。望俨听厉。瞻仰无因。考德仪行。环顾孰伦。春风繐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6H 页
帐。晓月粉㫌。俯仰然疑。若睹典刑。灵应不昧。为星为岳。一觞以奠。文不尽臆。呜呼哀哉。
祭文[金浃]
天何不慭。公遽乘化。邦人辍眷。远方挥涕。矧玆贱踪。最荷隆恤。粤自壬申。吾师云殁。余谋不朽。顾眄乡洛。惟公文衡。世称大拇。且于吾师。曾所褒许。余乃袖状。千里跋涉。再踵门屏。初靳终诺。明烛濡毫。一挥乃就。跪而拜赐。归即仡事。越厥四朔。复候阶庭。袖进印本。以告其成。公曰哿矣。曾所不意。惜其年晚。将何所为。归而读书。以待他日。俯伏受教。铭心浃骨。岂意今日。遽至于斯。道途夐阔。承 讣最后。今玆匍匐。涕泗如雨。敢荐行潦。以曝微诚。幽明无间。庶几歆降。
哀辞[素谷尹光绍]
原任大丞相梧川李公。以今正月十二日捐馆舍。朝野咸惊惜谓公不亡。社稷有赖。善类有恃。立乎人之本朝。得此以终。亦难矣。呜呼。古尝说伯淳无福。余谓是伯淳有福矣。假使无死。虽能暂行于一时。终亦不免为编涪州书党碑而已。果何福哉。然则今公之亡。福不福可知。已死者既谓之福。则后死者之随以噭噭。其亦可谓无福也已。然廿载从游之情。终不能自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6L 页
已。诔以短辞。比余思于殄瘁之诗。词曰。
云山深深。第屋难寻。三更窝月。留照片心。昔成文简。诗哀思翁。百年今日。我又哭公。
 思庵相公。以善类领袖。考终于拜鹃窝中。默庵先生。以一绝哭之。词短而意永。今公遭际始终似之。而遘罹党祸殆甚焉。余昔壬申夏。公书要来访于梧川乡墅。野服荆扉。期以笑迎。噫噫今不可复矣。三复玆词。重为之悲涕也。
 后甲午三月。自西邑归过梧川前路时。余有病而忽念梧丈荆扉笑迎之语。特枉骖入访故庐。虚堂荒废。颓阶芜没。只 御书阁蘬然而已。重诵窝上月照之词。𢙇古人而不可见。为之潸然。坐良久而起。追题哀辞之左。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教谕书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7H 页
京畿监司教谕书[金尚星](英庙丙辰九月初四日。右副承旨知制教金尚星制。)
王若曰。世臣必求谨饬家。忠孝固天得之性。宰相当须经术士。政事即日用之馀。谅袭训于家庭。焉用简于咨岳。惟卿气和而志本。才适而识周。存心于匡君忧民之间。常慕先辈志业。绝意于伤人害物之际。自有乃家规模。虽未尝综理事功。而能自了于盘错。盖不欲刻核言议。而固亦耻于糊涂。卿既以名祖为师。予亦曰元老有子。当危忧而不离予侧。宁忘帐前独立之宵。责成就而先格君心。每忆厦毡三接之昼。延和凤飞之句。可无愧于宋臣。贞观人鉴之褒。窃有感于唐主。从南床而遂长经席。秉东笔而仍佐铨衡。绯衣而赞岩廊之谟。已期黑头公辅。缓带而得江汉之誉。谁谓白面书生。盖欲老十年而少迟。岂曰超一岁而太骤。眷玆迩服。宲惟神𦤎。同周邦千里之畿。地是根本。视汉家三辅之秩。责重承宣。衣冠密迩于原陵。春秋之审护宜谨。襟带拱连于海陆。左右之管辖尤尊。第缘分壤之制不均。以致纳总之民愈困。仁政自经界而始。何论滕地之偏。贡法贵十一之宜。不在貊道之寘。往者宣四方之力。卿既著于茂庸。今焉简一面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7L 页
之才。予何遵乎常格。玆授卿云云。卿其祗服予命。勉竭乃心。宽虽有容。威然后可以克爱。虑虽贵远。断然后可以制烦。莅事则钜细无遗。宣化则远迩罔间。非勤饬。无以御众。非公明。无以服人。自馀禀裁。厥有典故。君臣有交勉之义。予岂徒褒。上下贵相孚之诚。卿必自勖。呜呼。嘉言久阒于帷幄。人虽惜其去朝。惠化迨遍于村闾。民必歌以来暮。行且召矣。往其钦哉。
平安监司教谕书[李哲辅](英庙辛酉九月二十五日。知制教李哲辅制。)
王若曰。人臣报主之节。不择燥湿而效其忠。国家任贤之规。惟视缓急而授其事。虽司寇方责成效。顾连帅必待全才。矧玆西藩。近成弊局。地称川蜀之富。而视府库则金帛钱谷徒有虚名。境接辽藩之冲。而语关防则城池器用皆非宲用。而冠盖交通。责应烦而掊克之政行。亦水旱频年。流逋多而剽劫之患作。况军制久患于紊废。而庙议方急于整釐。当是时。孰分予忧。视他日。倍难其选。惟卿在家有佳子弟行。立朝为真宰相材。心事坦乎若大途。一毫无所迂曲。识虑洞然如明镜。百为靡不该通。恩遇自南床至于上卿。足想风云之契遇。宠奖比一鉴暨夫飞凤。寔察药石之诚勤。殆所谓社稷臣近之。讵但以经术士称也。追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8H 页
名祖事君之大节。可谓文忠有孙。缅老臣卫国之纯诚。尚喜典刑如昨。时艰溢目。岂宿望遽离朝廷。边事关心。惟通才可任方岳。玆授卿云云。卿其祗服明训。勉殚远猷。昔持斧而巡抚一方。威名已著。今秉钺而节度诸镇。风采可观。遥想揽辔慨然。必有解印去者。惟公清非所可勉。若规画更何多言。他馀禀裁。自有典例。于戏。予方喜北门须卧护之贤而托重。卿毋谓西川是回翔之地而图便。吁谟乍隔于枫宸。几多危楼之望。锁钥克壮于榆塞。庶宽丙枕之忧。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忠清监司教谕书[吴遂采](英庙壬戌四月二十日。知制教副司直吴遂采制进。)
王若曰。庸卑箕藩而未赴。申以湖𦤎之往钦。匪徒得君而治。且与养疾之便。惟卿殆五十馀载事我。岂寻常者流视卿。法拂遗规。辅之以清文雅识。庙朝令望。期之以断国谋王。爰自博士弘文之初。已有儒者遭逢之盛。经言枢画之赞。绰有匡弼弥纶之功。一鉴南凤之褒。非直誇美奖借之语。一切言议铨注。类多斟酌调娱。亦经营四方。志在攘夷而急病。而保釐三辅。政先明法而立纲。况尔克称其家儿。予方兴𢙇乎故老。而松柏岁寒之喻。宲深知先相国之忠。盖风云契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8L 页
合之隆。厥由自侍宾筵之日。间者一登筵席。为之倍念典刑。盐梅旧规。感老臣终始之一节。风木馀泪。述贤父宿昔之纯诚。岂此时使卿去朝。而玆命固予有意。别未几日。久不闻好箴规之言。甚矣其衰。居然有老君臣之感。不亶为屏翰之增重。乃眷内湖。姑假以藩𦤎之养閒。寔我近服。山川绾毂南徼。若韩魏为天下之枢。疆域密迩上都。视邦畿作汉南之本。地则族多贵右。俗则民狃讼争。人屡易而按理未专。岁多饥而流逋未集。故得人而为急。须烦卿而一行。玆授卿云云。卿其明听予言。往慎乃事。通才敏手。何难乎区画百为。清政宽条。可期其苏息一路。为治之精勤刷励。知必有终。自律以明慎公严。爰待加勉。其馀专禀。厥有故常。于戏。苟存心于以简制烦之方。自无外事之累。宜啬神于承流宣化之暇。以需他日之用。天陛乍违。应多恋君之白发。人言何有。独察为国之丹衷。曰其懋哉。行且召矣。
咸镜监司教谕书[李彝章](英庙丙寅九月初八日。知制教李彝章制。)
王若曰。西关之棨纛才还。岂烦复出。北门之锁钥甚重。庸循佥谐。盖今日二边之忧方殷。而半年两界之命迭畀。暂屈八座之卿月。要作一道之福星。惟卿廊庙宏才。巨室乔木。王素为文正之肖子。非比他人。魏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9H 页
徵即贞观之良臣。益励直道。温然简素。儒雅之度。济以经术。文章之才。盖自玉堂南床。五路膺绣斧之命。逮拜天官冢宰。一代服藻鉴之明。款诚之忧世忠君。即其家则。良猷之谋王断国。允为时需。予常笃以世臣之亲。众咸推其士类之重。所以君臣契合之甚盛。宁或内外夷险之有殊。眷玆关北之重藩。宲我海东之遐域。穹岭绝碛之险。列祖之轸顾恒勤。早霜飞雹之灾。近年之凋瘵惟棘。猎胡视黑江犹衣带。犯越靡常。穷民仰白山之貂蔘。薰采莫禁。往在己酉年大歉。卿以直指使再行。惟千里山河形便。盖已遍历。而一路氓谣土俗。亦所备谙。委寄已隆于昔年。盛惠尚留于今日。迩来近臣之返面。益觉边事之关心。远方之传说易讹。非必有朝夕形见之虑。域外之事情难测。不能无宵旰忧虞之端。惟在得人而商量。今可付卿而筹度。玆授卿云云。卿其祗服宠命。克恢远啚。升平百年。几虑边鄙之或耸。驱驰六载。每轸原湿之独劳。革贪污以澄清之风。济宽猛于听断之日。凡诸区划弛张之道。自可善图。若夫经营利害之机。亦岂遥度。簿书题判。已服刘穆之四知之神。尊俎折冲。要藉范希文万甲之略。予岂申申以诰。卿宲恢恢有馀。于戏。往且钦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29L 页
哉。行将召矣。表先卿忠贞之志。才侈宸墨之特颁。莅名祖俎豆之乡。应深往迹之追感。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广州留守教谕书[尹东浚](英庙庚午七月十四日。庄祖代理时知制教尹东浚制。)
王世子若曰。托保釐之重者。务崇良才。董戒旅之权者。必资魁杰。今谁可任。古难其人。念昔汉南设置之谟。盖重甸内捍御之势。置尹而外莅民众。城池壮镇守之形。建帅而都总戎兵。春秋明简阅之法。猗大朝方均征役。而本营亦在更张。移守御之厅。京标之名邑虽减。开居留之府。山营之制度维新。惟存罢非无前规。顾措置殆同初创。畴玆畀作障之任。乃有眷在野之臣。前城障戎。岂乏朝廷夙夜之彦。西山起卧。要藉士类标望之尊。惟卿以爱君忧世之志。有谋王断国之手。器宇峻爽。遇机务则精彩顿生。识虑周赡。本经术而文章馀事。用舍一惟公耳。山吏部之激扬咸称。西北举而委之。范文正之威望素著。中外之绩用既茂。上下之倚恃方深。奈何不谐于时。以致久屏于外。前秋之力疾趍命。上则侈黄门扶腋之恩。向日之沥血封章。卿宲效白首忧爱之悃。虽卿心欲无苟其去就。伊上眷岂或替乎始终。譬彼野舟之虚横。与其置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0H 页
优閒之地。隐然长城之有屹。曷若责保障之功。非惟佥谐。宲出宸简。玆授卿守御使。兼南汉留守。卿其勉殚令猷。秪服明命。卒乘田屯之制置随变。烦卿良筹。楼堞积偫之守备比疏。藉卿熟手。责有大于沁府镇抚之任。命固改于陪京回翔之乡。苟有所便利军民。则毋惮条列以闻。凡可以釐革弊瘼。则亦在施设如何。乃所长通鍊恢弘。顾所勉沈凝缜密。于戏。临廿载旧莅之域。民喜前尹复来。佩先卿曾授之符。世称有子克趾。知缓急之可仗。况恩信之素孚。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杂录
  
配享 庄祖毅皇帝庙庭(光武三年己亥。追崇庄献世子。为庄祖毅皇帝。)
皇帝若曰。跻 太室而举追王之典。周礼足徵。简宗臣而备与享之仪。殷诰攸揭。庸体象德之先志。爰修记功之秩文。惟卿诚质神明。气钟河岳。绍忠贞诗礼之训。缅昔元勋宿儒。禀端重刚方之姿。嘉乃贤相肖子。出世如瑞麟威凤。旷千古契遇明良。其志在措泰安磐。第一流事业人物。盖以补衮为己任。始自释褐而受知。宣酝南床。荷无愧古人之谕。赐诗前席。诩只知有国之诚。尺地屹如长城。仗釖侍立。五路咸得安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0L 页
堵。持斧劳来。瞻龙衣而规箴。回 圣聪于脱辂。刘敬戴貂帽而归觐。媲恩褒于赐屏。魏徵历扬于台阁。铨衡文学。政事之备具。遍试于保釐。屏翰筹画。方略之优长。肆轸平日鞠瘁之诚。乃命 储宫辅导之责。勉睿工于磨镜。宾席之奏对剀详。申 圣谕于和羹。 春邸之敦饬隆挚。纡异数于将付大任。自中官扶腋之时。仗宿德于夹赞代听。置百僚具瞻之地。卓乎其秉执一节。尤在于保护十年。缴成命于禁门。 两宫一体之无间。抗威颜于殿陛。六军万民之同情。为谁三月郊居。迟迟其行也。扶我百世宗社。断断无他兮。顷皇天胡不慭遗。而邦家未堪多难。佩身之安危几载。怆骑箕而莫追。铭肝之启藏有时。恸穷宙而何极。微斯人无所赖耳。寸心谁复沥丹。值是日岂忍忘诸。内家为之饭素。逮夫 健陵在宥之日。益切旧臣崇报之恩。 园志特书。神鬼秘护。 宸章再侑。云汉昭回。顾今邦命之维新。乃玆缛仪之追举。扬显号于玉检。礼祔三昭。荐明禋于骍刚。歌升八佾。追 祖宗未卒之志。其义则至精至微。值礼乐大备之辰。其事则善继善述。玆稽司勋古制。宜有啜亨元臣。辅佐历数于 先朝。非乏人矣。树立最著于当日。无踰卿焉。佥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1H 页
询惟谐。旧章是式。玆以卿配享  庄祖毅皇帝庙庭。于戏。堂陛孔迩。竹帛弥光。以平昔诚爱之忱。恍若侍于陟降。想终始密迩之契。庶罔间于幽明。陪衣冠于云乡。若有一介臣同德。飨苾芬于雾幄。永佑万斯年共休。故玆诏示。想宜知悉。
配享二臣诏
皇帝若曰。选劳从与享。稽于殷书。司勋等其功。著于周礼。盖一体而同祀。必百年而定论。际我 圣祖之追崇追尊。拣诸硕辅之同心同德。嗟呼十四载摄理。谁可当前。订论一二臣精忠。卿宲无右。领议政文忠公李宗城。在 元陵 健陵之世。赞大朝小朝之治。世笃忠贞。儒贤之孙相国之子。早习性理。刚方之姿经术之才。自释褐以来。偏荷宠渥。凡补衮之际。茂著绩庸。夜讲心经。能陈帝王之学。御赐绝句。益感圣明之知。带釖卫圣。当危乱而仗忠。建节莅民。访疾苦而矫瘼。卓一世山斗之望。为相则然。迟三月江郊之行。知几也早。其诚则可透金石。其义则难夺育贲。乐善敷陈。洞两宫同体之义。宣化昵侍。有十死难写之言。方当翊储。胡不慭老。宸褒华于忠谥。有光历代之汗青。恩礼尽于忌辰。特纡内家之饭素。炳苦节于夷险。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1L 页
是君是臣。著谠论于后前。维癸维戊。惟其保护之最笃。人莫与争。至于崇报之肇称。事若有待。右议政正献公闵百祥。骊阳华阀。 英庙荩臣。后先章疏。尝辨国家忠逆。剖析义理。无忝门庭规摹。承家诗礼之传。躬行心得。立朝事业之大。名立宦成。再登瀛洲。资启沃而备顾问。内移筹局。赞弥纶而告谟猷。阅簿诸曹。蔚多誉于锐敏。揽辔四省。慨有志于澄清。作宾 青宫。侍书筵而受知特达。枚卜黄阁。开纶扉而忧世远啚。上则臣哉邻哉。下则公耳国耳。谒 陵告得人之奏。天褒出常。同朝服容物之量。廷驳不辨。方当重华之励翼。遽惊三相之骑箕。怀长虑而忘寝废餐。何忍言也。判一死而矢心尽节。卓难及乎。酬恩则固所当然。展蕴则犹有未者。隐卒侑文之亲撰。百世可徵。惇秩记功之丕彝。千载在后。玆以卿等配享 庄祖毅皇帝庙庭。缛仪载举。茂勋深彰。馨香升闻。宛左右之如在。精爽上列。庶幽明之无间。于戏。苍梧云深。岁月虽久。玉栏日侍。鱼水复欢。窃冀神明。克绍前烈。永垂阴骘。俾启后人。保民子孙。黎民绥以。万亿繁祉。
继考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2H 页
光武三年己亥八月三日。宫内府特进官徐相祖上疏略曰。伏以臣癃痼杜蛰之中。获睹我 陛下膺宝命建皇极。序天秩修人纪。凡所以继先志述先事者。克审克慎。靡不用极。臣不胜钦仰攒颂。而臣家世受国恩。与天无极。确守大义。与他迥别。其义也至重至微。其礼也至严至正。百有馀年。掩抑而不彰。今逢盛代。不敢不为 陛下一陈之。夫有往必有复。有屈必有伸。此天理人事之常也。猗我庄献世子。睿姿卓越。令闻夙彰。孝事 英考。赞弘功于舜摄。笃生 正宗。殷宝箓于启贤。受命代理。至于十四年之久矣。 正庙以天纵之圣。有准海之孝。承艰大之业。懋缉熙之功。经天纬地之学。奎运载届。君国子民之德。庶品咸囿。在宥二十有五载。至仁厚泽。洋溢区宇。至于今于戏不忘矣。呜呼。每以 閟宫之庙乐未称。至痛在心。至于起居饮食。不御华美。南面无乐为教。所以不受徽号。若穷无归。圣意所在。可以仰揣。而为当日臣子者。抑塞痛冤。当何如哉。噫。追崇之尚阙。乃国家未遑之典也。即臣民无穷之恨也。稽之古今。参以情礼。焉有是理乎。谨按 惠庆宫撰下册子。有曰 正庙曰。元子诞生。若至甲子年。当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2L 页
十五。可以传位。而传位后。予奉 慈宫。移御华城则 景慕宫未行之典。当有获伸之道矣。予则亲承英庙下教。不敢不遵。虽极痛冤。亦一义理也。世子受予付托。予所至恨之事。体而行之。此亦一义理也。今日诸臣。从予义理。不敢举议。亦义理也。他日诸臣。从新主义理。奉而行之。亦义理也。义理本无一定。随时合宜。是为义理也。且亲制 显隆园志文。有曰有待于锡胤而托重。得遂诞报之至祝大愿。呜呼痛矣。庚申天崩之后。典礼至重。世故多端。郑重咨且。式至于今。举国大同之情。无由泄矣。今此义理炳如日星。达天地而不悖。俟百世而不惑。孰敢异议于其间哉。议者或以为前日所未行者。今乃陈请为说。则有不然者。 肃庙朝。复 端宗位号。在于数百年之后。又或以为有碍宗统为说。则有不然者。 成庙朝。有追崇 德宗之例。同昭穆为一世。礼多可据矣。臣之曾祖文献公臣有邻昔在 正庙。久被密迩。稔承精微之圣意。臣之祖文贞公臣俊辅亦蒙眷爱。自布衣昵侍左右。已多见闻矣。至 哲宗乙卯。年八十有六。以 正庙之旧臣。陈疏请 正宗大王追上尊号。此可平生苦心血诚。不忍泯默者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3H 页
也。伊时虽未蒙允。耄年义起。岂徒然哉。臣位未崇显。识且𧪈劣。何敢出位建白。而至此典礼。臣不揆僭越。敢此斋沐呼吁。伏乞 圣明廓挥乾断。下臣此章。询议于在庭诸寮。亟举 庄献世子追王之礼。继行 正宗大王尊号之典。诞宣昔年未遑之事。快伸臣庶赍郁之冤。不胜血愿泣祝云云。
批旨。此我 正庙不忍言不敢言之事。朕小子尝伏读 英庙御书金縢铭肝篇。有曰孰是金庄。千秋予悔。望思之台。呜呼。圣意之恻怛。百世兴感。而卿以卿家人世守义理。爰有稽徵。有此建请。事固不偶。而惟朕平日之志。若有待于今日矣。此系莫重莫慎之典礼也。今当收议矣。 诏曰。 宫园仪节。寔我 正庙二十五载精义所在也。迄未有追崇之举。宲为未遑之典。于是而朕小子切有感焉。特进官徐相祖疏辞。令宗亲文荫武二品以上。齐会于政府。收议以入。在外大臣儒臣处。遣礼郎。一体询问而来。
诸臣收议(文荫武二品以上。合为百九人。收议烦不能尽载。但以议政尹容善公之玄孙掌礼卿李裕承所献议。载录如左。)
以景慕宫追崇事。因宰臣章奏。有此廷询之举。礼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3L 页
严义重。其难其慎。而追先报本。伦理之常情。继志述事。帝王之达孝也。恭惟我 庄献世子摄理万机。播骏烈于寰宇。笃生圣人。绵宝箓于宗社。十有四载。盛德至善。民到于今不能谖。宜其诞膺鸿号。庸答天休。而以我 正宗大王根天之孝思。每有不忍提不敢言之教。而盛典之未亟举行。自有精义存焉。 惠庆宫谚录文字与 显隆园志文。昭载锡胤而托重。获遂诞报之句语。则 正宗大王圣意攸在。有可以仰揣。而至今未遑。舆情恸郁。 英祖大王亲书金縢篇。今承宣示。 两宫慈孝之盛。于是而益彰。崇报继述之美。若有待于今日矣。我 陛下践先王之位。以 先王之心为心。行先王拟行之典。庶几于昭陟降之灵。悦豫于冥冥之中。而义之所顺。礼无不协。伏愿诞降明命。亟举丕典。于以答我万亿年无疆之休焉。臣不胜钦仰攒颂之至。(议政尹容善)
景慕宫追崇之节。我 正宗大王在宥二十五年。含恤未伸。即惟精义也。有待锡胤而托重。亦惟是精义也。谨稽 显隆园亲撰志文。既寓微意。 惠庆宫谚录文字。详载圣言。而遽遭庚申天崩之恸。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4H 页
建天大义。幽而未著。因为百馀年未遑之典。人臣之痛冤湮郁。式至于今。乃有此大论之阐发。可以见天理之无往不复。而犹以莫严莫重。有此询问于庶僚。益以仰 圣意之敬慎于大礼也。至若臣家。臣高祖文忠公臣宗城。有癸酉戊寅树立。秉守此义理。至臣身为五世。心愿血祝。蕴结于中者也。至今日快睹典礼之诞举。则 圣孝弥光于继述。大义昭著于来许。只有欢忻蹈忭。感泪被面而已。夫岂有他见乎。惟愿 上裁。(从一品李裕承。)
八月二十二日。 诏曰。议政率礼堂来待。(秘书院卿朴容大秘书院郎闵广植,吴长焕,议政府议政尹容善,掌礼院卿李裕承,少卿李重夏。)入侍于咸宁殿。 上曰。今日之召见卿等。因典礼事也。 景慕宫追崇之礼将举。怆感庆祝。上下同情。而猗我 正宗大王二十五年。至治馨香。至于今于戏不忘。宜其范金缕玉。阐挥扬烈。而 圣意坚定于在宥之日。以尽其孝思。孰不仰摧。今当饰庆之日。仍行追上尊号。乃情礼之所不容者。卿等之意何如。容善曰。伏聆圣教。 陛下继志述事之孝之德。其将永垂千亿。臣等不胜钦仰攒颂。而惟我 正宗大王孝友勤俭。敬天爱民。 圣学之高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4L 页
明。文教之畅洽。经济之该博。蔀屋之奠安。洋溢薰蒸于二十五年之间。管弦之章。绘画之文。虽不足形容万一。宜其加上又上。不一上之。而以其至痛在心。无乐南面。凡进号之请。坚拒不允。精义攸在。有可以仰揣者。今当 閟宫追崇之日。克举 正庙追上之礼。在 皇上显阐孝思之义。益有光焉。裕承曰。惟我 正宗大王圣德巍烈。驾轶千古。而不受 尊号。非直为撝谦之德。惟是精义攸在。今于 閟宫追崇典礼诞举。而继行 正庙追上之节。允合天理人情也。臣无容更议。重夏曰。今当 閟宫追崇之日。诞举 正庙追上之礼。其在继述之孝。尤有光焉。 上曰。大臣礼堂之论如是。 正宗大王 孝懿王后追上尊号。设都监举行。 上曰。 閟宫事宰臣上疏。与询议佥同者。俱是当然之义理也。当时所不敢举议。而至于今一百三十年之久远者。不但足以慰臣民公共之义理。宲是我家莫大之庆幸。 正庙在天之灵。岂不悦豫于上乎。又教曰。金縢铭肝篇。可以仰摧 英庙之意。而未遑举议者。以其时多有变怪。即文女,郑妻之故也。裕承曰。文女,郑妻谗间于内。尚鲁,启禧煽惑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5H 页
于外。以为无有。指虚为宲。凡于两宫惎间。无所不为。终至于某年矣。 上曰。如千秋金藏者。无一于其时者可恨也。桐兮桐兮。血衫血衫。是我 閟宫诚孝所致。而终至于祸变。未知缘何而如此。又是千古恨也。容善曰。伊时事变。宲由凶徒之酝酿。而即大运攸关也。裕承曰。伊时凶徒酿成大变矣。 上曰。卿之先祖事。可得闻乎。裕承曰。癸酉。文女有娠。将有不测之变。正月。臣高祖遭弹覈。前日则有情势。每归长湍矣。于时则借江亭栖屑三朔。至三月。文女生女然后还乡。 正庙丙申。文圣国声罪传教。有曰当文女有娠之时。潜求良家子。谋换国本。即此事也。故亲制祭文曰。三月郊居。为谁迟迟。中间一着。独许神知。骑箕之辰。内家饭素。 惠庆宫每当臣高祖忌日。必进素馔故也。 上曰。然矣。其时几乎生大事。至以翁主之生。万万庆祝。有上疏者云矣。裕承曰。其后戊寅。 明政殿, 乐善堂入侍。亦有洞言两宫一体之义。故亲制祭文曰。维癸维戊。只手奉阳。 上曰。只手擎天。同一义也。其时硕辅之先事料量为国事。必如是殚虑。其后若有如卿高祖之先机预防。则倘无是事矣。卿之高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5L 页
祖忌日何日乎。裕承曰。己卯正月十二日。先某年四年而卒矣。
九月三日。 诏曰。今行 閟宫大典礼。宲遵我 祖宗志事也。呜呼。金縢文字。既已宣示。 两宫慈孝之德。可质神明。而时则忠良辅弼之臣。断断输诚。危身扶社。百岁之下。旷感殊切。故文忠公李宗城,文简公李天辅,贞翼公李𡎋,正献公闵百祥祠版。遣秘书丞致祭。
十二月三日。 诏曰。朕以否德。荷 天地祖宗之骘佑。因臣邻黎庶之劝进。遂登大位。于玆三年。而配天追尊之仪。迄未克举者。由于莫重莫敬也。窃稽历代典礼。则艺祖之配天追尊之止于祢祖曾高。自是通例也。情在不尽。礼有防限。故朕志大定。已宣谕于大臣矣。 太祖大王追尊配天之仪。 庄宗大王, 正宗大王, 纯祖大王, 翼宗大王追尊之礼。令掌礼院博考举行。
诏曰。庄庙室配享功臣。抄奏以入。
故领议政李宗城 入点。
故右议政闵百祥 入点。 二望依奏。
光武四年五月十六日。议政尹容善谨奏人臣不
梧川先生集附录卷之五 第 536H 页
祧之礼。自有国典。而文忠公臣李宗城之危忠血忱。允为壬午树立之第一人。既有庭享之命。而今于诸臣崇报之时。宜令一体不祧。以示朝家特施之典何如。伏俟 圣裁。奉 旨。精忠卓节。有辞百世。依所奏施以不祧之典。其祀孙初仕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