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x 页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墓碣铭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7H 页
承旨郑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字敬叔。姓郑氏。迎日人。以新罗谏议大夫宗殷为鼻祖。入我 朝。知议政洪。兵曹判书渊。弘文馆典翰彦浩最著名。曾祖讳幼清。 赠司宪府执义。祖讳淹。刑曹佐郎。 赠吏曹参议。考讳道成。司谏院正言。妣延安李氏。忠州牧使箕徵女。公年十五。丧其先大夫。祖父年老自伤。孤弱难立。力自为学。文艺夙成。所与游多英俊。丁卯。成进士。已而连持承重服。己卯。擢庭试壮元。自正言公两世魁大科矣。授成均馆典籍。转礼曹,兵曹佐郎。出为文化县令。辛巳辞递。壬午。拜侍讲院司书。移骑省。还春坊。差接慰官。傧倭差于莱馆。癸未。复历旧践。以敬差官出湖西竣事。还拜兵曹正郎。移正言。论权贵忤党人。铨曹不注官者且一年。甲申。差庆尚左道京试官。乙酉。还除两司春坊。选入玉堂。拜修撰,校理。丁亥。乞外为临陂县令。旋以馆职承召。自是连除。或就或不就。戊子。承 命廉察忠清左道。还居馆职。己丑。复乞外为醴泉郡守。庚寅。以执义召。移馆职。江界边民。越境戕清人之挖蔘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7L 页
者。正犯逃而尸不获。北啧狎至。以公为按覈御史。留宁边数月。尽得其罪人及清人尸处以归。覈明奏当。朝议称之。及凤城会查。将擢公为参覈使。往涖之。会有大夫人疾而止。辛卯。周流经幄台地。数言事论议。不能与侪流比。以此不安于朝。明年。累除三司不就。间为司仆正。最后一谢馆职。如前后所官汉学,南学东学教授,春坊兼官。皆极选也。复求外为尚州牧使。癸巳。以副应教召。甲午。连在馆中。又出为龙岗县令。公以大夫人笃老。急于便养。在朝未久。辄求外以去。或有以妨于进涂为言者。公愀然曰。亲老。岂以卿相易其养哉。乙未内迁。丙申。出为水原试才御史。还拜应教。时大司宪权相夏跋俞氏家礼源流。丑诋尹文成先生。语绝悖。公与长僚劄论诬贤之罪。请罢职。 上允其请。党人群起讦。公亦不挠。旋擢同副承旨。转至左副。居数月。 上意猝变。言者搆之益急。公谪宁边。未几。相臣言郑某老母年七十九。无他兄弟。得量移原州。遂奉大夫人以往。俄而所患咽喉之症。日就危谻。竟以丁酉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寓舍。享年五十四。九月某日。葬于府治西三里枕子之原。戊戌。命复官。子东游,东羽参奋武原从勋。得 赠公吏曹判书。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8H 页
兼带如例。公自为儒生。已持风裁。及为三司。慨然以言议自任。其犯一世之怒。卫斯文辟诐淫。固已伟矣。而前后所言。皆遇事直陈。未尝有计较之私。故论君德则不以触忤为嫌。击权倖则不以中伤为虑。辨是非则不以同异为好恶。尝言于 上曰。尊号非盛世事。前代人君受此者。率皆不免讥议。又因进讲。论乾卦夕惕若之义曰。夕惕若。非但指一日之终也。凡人晚节怠荒。皆不知夕惕若之义者。晋武帝,唐玄宗是已。因陈宴安逸豫之戒。其为正言也。论赵泰采为平安监司。以营库钱四万两。假私人李旭。殖利取嬴。害偏一路。而钱不入公。又擅发卖守御谷。减直以便其私。李颐命为江华留守。藉营赈出待变银二万两。乾没且尽。乃以米二千石付后人。敛散于岛民。俾充其数。请泰采,颐命并罢职不叙。诛李旭以谢西民。其为持平也。上疏毁李翔乡祠罪。首事儒生。泰采,颐命。方贵幸张甚。人皆畏之。翔行秽而冒儒名。为其党所庇。又请鞫林溥。以覈言根。初辛巳囚供。有不利 东宫之语。而老党按狱者。恶其言而不书。及溥摘其事。则意出于祸之也。议者因欲以此深治老党。而老党亦汹汹不自安。公独请鞫问溥。以明疑似之迹。而安一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8L 页
队之意。识者是之。赵公泰耇为冢宰。请甄用被锢二名士。台臣韩永祚争之。因请推考赵公。他台官当处置。又以侵铨地。请递永祚。公时在玉堂。劄论以为干恩之请。不可抗执法之议。姑伸台议。毋使转激可也。不论事之是非。而谓铨地不可指斥。则是害于理。且其扶抑太偏。台阁是非如此者。未之闻也。赵公与请甄用者。处置永祚者。皆公侪流也。于是人皆大骇。欲黜公。尹忠正公贻书弟亚铨公曰。某疏公论。甲寅后初见。必不得镇浮议。毋宁解铨任以避之。其议遂息。是数者。或人所难言。或人所难处。而公皆易为之。此士大夫所以益服公为勇。而惜其未尽用也。淑夫人全义李氏。奉事万最女。子东游府使。东羽,东良皆郡守。东明都事。女适留守沈䥃。䥃字彦鲁。始彦鲁大人,领相公伯父竹斋公及吾先公。皆与公有至契。先公则同研而又擢第于公榜。出处言议。未尝不与之参也。今老成既亡。典刑亦远。见世之士大夫精神心术。一用之于机关利害。而先辈之习尚风俗。不可复见矣。余与彦鲁未尝不相对叹息也。彦鲁为状。备述公行能。其言可以不朽。余只书其言议本末。欲使读之者。知士君子立心持论。坦荡不崎岖如此也。噫。铭曰。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9H 页
原之山矗矗兮。原之水清且涟。生而谪玆土兮。死而卜其阡。云谁之葬兮。大夫之良。而气象可畏兮。凛若孤峰之独立。而言论可观兮。沛若奔湍之临壑。即其地而想其人兮。宛平生之可得。后百世而求公兮。盍往徵于流峙。书墓石而不愧兮。独揽涕而仰止。
朴沃川墓碣铭(并序)
公讳圣汉。字思伯。高灵人。久堂先生文孝公讳长远。有冢子讳镔。生员壮元。性至孝。居忧不胜丧。官至安山郡守。即公考也。妣清州韩氏。掌令 赠副提学缜之女。公以 孝宗丙申十月十五日生。 肃宗癸亥。选上庠。丙寅。除麒麟道察访。甲戌。又除景阳道察访。戊寅。序升活人署别提。迁司仆寺主簿工户曹佐郎。出义兴县监。丙戌。拜开宁县监。戊子。复水部佐郎。移汉城府判官。庚寅。由工曹正郎。升司导寺佥正。出沃川郡守。癸巳七月二十六日。卒于官。初葬公州。壬子。改窆洪州法孔山向辛之原。公生而英秀。八九岁。已俨如成人。为文孝公所器爱。及长。文艺夙就。内舅韩是庵泰东奖许甚深。内行纯备。孝友笃挚。弱冠持两衰。致敬致毁。有过于礼。观者叹息谓朴氏固以孝谨名世。而公之至行。为不忝文孝公云。其治郡。明达刚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49L 页
果。事至立断。又必以法理为准。在扶馀。内司官挟 启下文书。妄认民田为宫庄。公执不肯许。被诬讦遭严旨。邑有冤讼久不决。公一听而直之。其负者有力。竟用是居下考。然不少悔。其持正爱民。不为威势屈类如此。余尝廉问岭南。潜行至开宁。距公莅县几三十年。宁父老尚能道公治理如昨日事。思慕不衰。若是者。真可谓古之遗爱。即此而他邑可知也。呜呼。公以文行世其家。若可以需世致用。克绍先烈。顾阏于一第。栖栖荫途。乃秪谨书其一二吏绩。可悲也已。公元配淑人南阳洪氏。江原道观察使 赠领议政得禹女。寔与家大人为友婿。余尝事公如诸父。得公平生甚悉。公为人简亢不矜饰。尤廉洁自持。罢官之日。蔬粝不继。容貌清羸。长不踰中人。而精神赫赫。透映眉宇。平居不喜交游。罕出入。虽少相好者。显荣则未尝造谢。偃仰一室。翛然自适。客至。辄命酒数行。微酡谐笑。韫藉可亲。而至论人邪正是非得失。又斩然峻正。不以讳忤而回互。以是人皆爱慕而敬畏之。虽时命不偶。位不满德。能谨守名贤家法。操履端洁。譬德于玉。可谓完且好矣。有三子二女。男长光秀泰仁县监。龙秀延安府使。最秀参奉。以公命出为叔父县令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0H 页
寿汉后。女适宋胄孙,进士俞启基。龙秀一男春荣参奉。光秀无子。取而嗣之。最秀继子祖荣。四女适洪瑞汉,崔范兴县监,郑昭俭郡守,李彦荩都正。宋胄孙子宅休牧使。女适黄基祚,李惠辅侍直。俞启基继子彦谦。淑人葬祔公墓。别有志。继配海州郑氏。学生重侨女。侧出男明秀。公之丧未二纪。泰仁,参奉相继而殁。今延安为状。命余以幽宫之文。感念畴昔。为之一涕。不敢以不文辞。遂序而铭之。铭曰。
何德之脩而寿之反啬。何行之絜而位之反局。盖所能者在我。所不能者在天。克孝克廉。毋忝厥先。全而归之。又何必期颐与孤卿。我铭玄石。永诏千龄。
英陵参奉就岩尹君墓碣铭
关西自遁庵鲜于氏卒。久无学者。松坡尹公崛起荒裔。弃弓马之业。而服伊洛之教。西土之士。始知趍向。推以为宗师焉。有子曰济世字仁淑。博洽经传。探讨义理。克世其学。冠章甫者。以所事松坡者事之。余尝受 命按廉。荐于 朝。后为方伯。又与君相见。接其貌听其言。可知为有德之人也。嗟乎。士既饬己笃行。仪表一方。而名誉不章。禄位不显。卒堙没而无称。世必有任其责者。其门人金浃记君遗事。千里徒步乞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0L 页
铭于余。再踵门不怠。虽余之文。不足以不朽君。亦不忍终孤其阐幽之诚。重受责于君子也。于是乎铭。铭曰。
尹氏之先。系自坡平。在丽文肃。勋伐有名。云仍散落。籍于嘉城。及至宗善。移宅于宁。子曰泰云。是生居衡。是为松坡。蔚有贤声。赠官金吾。 褒典有荣。尸祝于乡。多士之诚。君承其后。尚有典刑。绍其志业。袭其芳馨。性命之蕴。经典之情。悉力钻研。日有课程。爰及象数。气朔虚盈。叩算推步。分析致精。浑天有仪。手造以成。名斋养心。图书满楹。有来衿绅。讲说纵横。笃孝于亲。甘旨定省。先意承奉。如形之影。斫指灌血。痊母之病。六年庐基。血泣为命。咸曰善哉。二连可并。有白于上。列其学行。縻以参奉。 陵名曰英。非余所乐。卒老于耕。君年辛未。七十五龄。孟秋之吉。端拱正厅。追远睦族。戒训孔明。翛然而逝。葬于先茔。有配曰崔。子五弟兄。惟金商砺。君曰外甥。四男先夭。五孙伶仃。好人好义。德纯之生。德恒之出。即为凤桢。德粹德彦。皆有一丁。凤祥鹤祚。各趋于庭。昔李云谷。返自燕京。谓君贤者。贶踰琚瑗。贶之维何。仪礼心经。公既曰贤。孰敢改评。我述公志。与之诗铭。凡西土士。视以为型。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1H 页
兵曹正郎李君墓碣铭(并序)
君姓李氏。讳时恒。字士常。自号和隐。遂安人。远祖侍中连松显于丽。遂安人至今祭之社。入 本朝。世袭冠冕。韩山郡守植根生信仝。谪云山家焉。君七代祖也。曾祖启达别检。祖东义 赠工曹佐郎。考廷翰 赠司宪府持平。并以孝义有貤典。妣原州边氏。佥枢晋贤女。君以 显宗壬子生。丙子成进士。己卯。阐增广文科。榜中有行赂窃科者。事觉罢榜。庚寅复其科。分隶成均馆。序升典籍,直讲,义禁府都事,礼兵曹佐郎,正郎。兼春秋馆记事,编修官。出为泰川县监,鱼川察访,德川郡守。间差庆尚道黄肠木敬差官。以陈奏使别从事官赴燕。丙辰。卒于平壤和浦别业。归葬云山先兆枕乙之原。君居家事亲孝。为累世先墓。买祭田树表碣。宗族之贫而衣食于君者。常满室。乡人皆叹息以为贤也。为郡谨奉科条。暇则与邑诸生。日讲诲诗书。在鱼川。使邮属习射。赏罚以厉之曰。此边地。安知异日不为国家用也。其尽心职事如此。性乐易岂弟。喜扬人之美。谦逊自牧。独不肯折节下贵游子弟曰。士安能为贵势屈乎。当路多不悦。用是官不显。晚岁。铨曹惜其屈。举拟左幕。且将引置台阁。君求驿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1L 页
丞去曰。家有老母。愿为一日养。虽卿相之贵。不易也。自母没。终身不入都。閒居教授弟子。从者恒百馀人。诵说以为乐所居有江山之胜。起亭榭筑书楼。藏数千卷。开池沼艺花竹。养鹤鼓琴。楼下系扁舟。遇风日清美。必与客鸣榔。沿洄于练光,浮碧之间。命酒赋诗。西京人闻笛声烟波中。辄指点曰。此必和浦水仙舫也。其襟怀洒脱。君自少师事柳相公尚运。笃志文词。手不释卷。为文操笔立成。词气沛然。诗亦妙鍊有致。尤工骈俪。李参判济每称其超然台上梁文。过任茂叔通军亭序。惜不得一施馆阁。戊申卞诬之行。沈相国寿贤以上价。依简易崔岦质正官故事。 筵白辟去。其以文术见重。又如此。亦尝留心边事。以匹马周览本道镇戍形势。欲疏请七处关防于中岭。以阨兵冲。旋以出位为嫌。疏不果止。退而著关西通志。备载山川人物。田赋兵粮。控御形便。机务得失。网罗史籍。纤悉无遗。书凡二十馀卷藏于家。嗟呼。有才如此。使终流落。不遇而死。亦足以观世道矣。虽然君起自遐乡。力学不勌。能以文艺名闻当世。卒复归田。诱掖后进。以兴起一方。斯已难矣。又能覃思十载。勤成全书。公私文献。后必有徵于斯。而君亦可以藉手不朽。考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2H 页
论平生。亦可谓西州豪杰之士矣。君内子金淑人无育。以从子深为嗣。深生寿集。君又有妾子二人。得之,德之。淑人既刊行君遗文五卷。又送君门生乞铭。其贤亦可书也。始家大人在相府。君献咏梅诗。藻采可观。余固心艳之。及奉使关外。益知其才且贤。欲尉荐于朝。而君遽殁矣。今于纪宲之役。不能固辞者。亦古人挂金之意也。铭曰。
苍光之下。浿水洋洋。亭台靓深。花树芬芳。有美一人。于焉倘佯。爰初奋躬。质粹材良。进以外史。衣被天光。分麾奏绩。载笔出疆。惜不大施。归卧江乡。十载编摩。有书盈箱。西土之斐。惠训孔长。身退学进。迹诎名彰。云中之阡。降魄攸藏。载镵铭诗。永诏茫茫。
族侄仁川府使墓碣铭
自夫世教靡而长德之风衰。吏治蛊而循良之迹熄。有不失故家典刑。而治不胜赫赫声者。月城李公。即其人也。公讳成坤。字汝承。我李胄于新罗佐命元功讳谒平。至胜国。有讳翮左仆射。其孙益斋先生齐贤。德业文章。著闻中国。入我 朝。礼曹佐郎讳鼋。罹甲子士祸。号再思堂。高祖成均进士讳大建。负士望早殁。曾祖讳时发。刑曹判书忠翼公。祖讳庆徽。吏曹判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2L 页
书翼宪公。仍父子为名卿。考讳寅烒。通德郎。妣骊兴闵氏。左议政老峰鼎重之女。 显宗乙巳八月二十四日生公。翼宪公称其类己。自幼就老峰受业。间游玄石朴公之门。濡染有素。内行甚备。通德公抱奇疾。公日夜扶护。不离侧。遭艰。执礼无愆。徒步省墓于数百里之地。乡邻为之感叹。时 仁显王后逊位。老峰公窜西塞。制阕。犹杜门废举以自靖。戊寅。筮仕除敦宁府参奉。 庄陵追复。明谷崔文贞公辟监造官。会有台官论同僚纷竞者。公耻之不应。序迁济用监奉事,军资监直长。用 明陵敦匠劳。升义盈库主簿。移禁府都事。出黄涧县监。秩满政成。其为治也。约己守法。严祀典兴学校。不以呴嚅沽誉姑息为惠。后为四邑。皆用此道不变。吏民初未尝为德。既去。始追思之不已。戊子。除翊卫司司御。出义兴县监。移海州判官。丙申。差宣惠郎厅。时更查壬辰科狱。被党人诬援下理。竟坐是编配。既宥。叙拜平市署令。出加平郡守。壬寅。拜仁川府使。递拜训局郎。时公病风痹。冒大雨哭送 景庙廞卫。遂增剧。丙午四月一日卒。公为人宽厚坦易。与人语。不设表襮。性不喜徵逐朋游。清坐翛然。客至辄置酒。不问家有无。友弟妹畜孤侄。出于天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3H 页
性。尤谨于享先。日晨谒家庙。寝疾艰于拜跪。自力奠献。及殆扶腋拜庙。不许子弟谏止。致悫之思。至没不懈如此。葬于金川桃李村益斋墓左冈某坐原。淑人海平尹氏祔焉。淑人家阀壸懿。白下尹公淳别有志。举二男三女。男长锡祉。次锡禧过房从弟。今为公州判官。女适府使朴师伯,县监吴璿。庶女归赵明河。锡祉男百源。女赵汉庆妻。锡禧继子光源。女洗马崔载兴妻。朴师伯一子。而三女适参奉郑景淳,李宗万,尹行濡。吴璿四子。载洪,载中,载行,载长。赵明河五女并幼。宗城与公同祖左仆射。未冠时。数拜公于内舅洪相公座上。见其被服寒伦。仪度真率。每呼洪公夫人为妹。促具酒。引满微酡。天真烂熳。已服公为冲素长者。又与判官君交。益知其敕己讲礼。由义方之训。遂不辞而铭其墓石。铭曰。
孤卿之门从于吏。膻莸之世远于腻。悃愊无华五邑治。宽乐令终六十二。允矣夫子德懿备。镵铭𡑞石后嗣示。
弘文馆校理林公墓碣铭(并序)
世有薄燕,许华国之文。敛韩,富经世之才。专用力于向上之事。而又不以问学自命。闇然日章。其进未可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3L 页
量。不幸短命。志未能充其期。德未能造其极。为士类所痛惜者。老村林公是也。余于少时。尝一见公。接其貌聆其论。知其为当世鸿儒也。犹未能悉其所存。及与公从兄德重氏友善。尽得其平生。德重常称彝好师法我指南我者。此所谓人不间昆弟之言也。我以是铭公。其亦信而有徵也。公讳象德。字彝好。老村其号也。林氏以高丽大将军庇为鼻祖。祖考翊卫司副率讳宗儒。以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忠翼公讳坛之胤子。后伯父右承旨讳堜。而公亦以义禁府都事讳世恭之胤子。后伯父副护军讳世温。以承高祖黄海道观察使 赠右赞成讳㥠宗祀。公生而岐嶷。未期而语。四岁能属文。未成童。尽通经史百家。己卯。中进士。乙酉。连中增广初会试第二,殿试壮元。名声满一国。当是时。公年二十三。例授典籍。历官兵曹佐郎,正言,持平,司书,文学,副校理,校理,修撰,献纳,吏曹佐郎正郎。选入读书堂。应制居魁。兼司书,西学教授,校书馆校理。出为全罗道都事,南平县监,珍山郡守,绫州牧使。以己亥九月二十六日。卒于京师。寿三十七。公在台省。遇事多进言。如斥宪官请上尊号之议。驳宵人诬诋大臣之论。疏逐近城女僧。毁其居之类。其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4H 页
语尚今在士大夫间。而至于识时务而矫宿弊。又沛然如水成渠而竹破节也。湖幕管海漕。吏胥侵牟生奸孔穴多端。公一按尽除之。漕卒至今称其便。国家轸边忧。筑北汉城。上章言其不可。仍论军政釐革之宜凡数万言。识者叹息以为十数年来第一封事。盖公以英伟博达之姿。辅之以文章经济之具。横经 法筵。讲说足以动人主。论事 朝端。识虑足以服一世。平步致公卿。即朝野之所共许。而公顾欿然以学未进名过宲为惧。虽身处晋途。而雅意常在于低一头退一步。是以前后宦迹。多在郡邑。而乞身之章凡三上。是不但为便养地也。及至世道益不可为。而太夫人又弃养。遂庐居墓下。委身为学。其学以存诚为本。宲践为务。戒慎之工。不愧于幽独。省察之严。至验于梦寐。其自治刻厉。盖如此。远近学者。争来请业。公因其才而笃之。诱掖训诲。乐而不倦。阐明经旨。多发前人所未发。著述之行于世者。特一斑耳。公广颡疏眉目。颀然有出群之表。所与游多一时贤俊。先达钜公。莫不折辈行为交。明斋尹先生。亦一见期许甚重。先生殁。为群壬所搆毁。公为门生草疏卞其诬。事该而理明。疏虽不果上。而识者多传诵。孝友有至性。侍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4L 页
亲疾。匍匐执劳。两膝为之肉穿。待诸弟庶属。恩爱恻怛。有过则深引咎自责。至有感动涕泣者。闺庭肃然如位著。乡邻皆来取法焉。为诗文。典赡老练。有俯仰不尽之音。所著有老村集五卷,东史会纲十卷。公之墓凡三迁。今在务安进礼面舟浦村先兆下某向原。元配丰壤赵氏。直长祺寿女。继配罗州朴氏。监察弼英女。俱无子。取从兄象台子性浩为嗣。未久。性浩继夭。又以德重孙保哲立后。年方弱冠。朴淑人孑然持门户。尽取公遗书。剞劂而行之。又介德重乞铭而图不朽。此又可书也。公之卒也。云谷李公,昆仑崔公。为文器之。皆谓公存殁。关时运之兴替。呜呼。今之时又加远矣。百身之恸。非公而谁欤。其可悲也。德重书来责铭。余论公终始三节。取方于湖南之前辈诸贤。曰夙慧早达。名动南纪。如金河西。聪明博雅。羽仪 明廷。如奇高峰。刊落浮华。敛就真宲。粹然以圣学为期。公家沧溪公似之。不知后之尚论者为如何耳。铭曰。
千尺之松合栋梁。不幸摧折委山冈。虽则摧折灵液长。产为琥珀发辉光。寄语匠石勿永伤。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墓志铭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5H 页
孝子俞君墓志铭
屈原忠于君而至于沉江以死。朱子谓其过于忠。原诚过矣。然非其眷顾疾痛不能自已。不至于是。故至序离骚。则又赞之以谓增三纲五常之重。今俞君之孝其亲。毁而至于灭性。不可谓不过。然亦非其至诚哀慕不能自抑。不至于是。则是诚可哀而亦可敬也已。君讳启基。心甫其字也。杞溪人。五世祖忠穆公泓。曾祖杞平君伯曾。俱有名于世。父曰命咸持平。君其季子也。母南阳洪氏。受箕之女。君性至孝。其慕父特甚。父亦甚爱君。其平居。或以书或以诗。或棋或语笑相对。辄怡怡愉悦。未尝暂相舍也。已而持平公病痢且谻。君则尝粪祷天。靡所不为。病革。割指取血以灌。既卒。君又哭不绝声。衰绖不暂脱。其执礼逾制。哀毁惨切。殆非生人可支也。母洪夫人泣而谕之。君亦自知而竟不能自抑也。既葬。庐于墓侧。朝辄上墓哭。既午而下。夕复上。既夜而下。冬月雪而风。君面皴而疮。如此者数月而疾作。遂失常性。呜呼可悲焉。昔闵子骞能自割爱。以不过乎先王制礼。君之致毁也。虽不能如闵子之自割以礼。然其仁孝出于天性。非有待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5L 页
乎外。而勉强而能是。岂今世之所易得哉。世固有割指庐墓。以孝称者。然其心或不能无殉乎名。而勉强而后能则非孝之纯也。故君之孝。非以割指庐墓为至。而毁而灭性为可法也。其至诚恻怛。一出乎诚。而不自知其为过。虽古之纯孝之士。何以加此。是诚可以表而书之。以警世人。况今风俗衰薄而丧纪凌夷者哉。诗云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此余所以重有感于君也。君既病不省事。母亡且三月。不知也。一日忽号哭而告其兄曰。梦母亡矣。遂发丧持服。及期。又谓兄曰。我三月而知丧。当计月而变服。盖君于孝根于性。而蕴结于心者。故虽病而不迷犹如此。君生以己巳。少时力学。治科诗有声。与余同登辛卯进士。以是年五月。丁持平公忧。致毁九月而病。虽治之百方无效。然亦不遂。殆阅数十年。竟以是疾卒。乙亥十一月二十八日也。其翌年二月十五日。葬于高阳馆山里寅坐之原。娶高灵朴氏郡守圣汉女。无子。以兄勉基之子彦谦为后。孙男四人。汉辅,汉佑,汉弼,汉相。朴孺人贤有妇德。自君之病。居处饮食。自同病人。叩心祈天。三十年如一日。既痛君之以彼至行。存而既不幸癃废。没又无以表见于世。则是重其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6H 页
不幸也。乃手录君孝行一通。以托于余而求铭诸墓。庶几君之孝行不没于后也。嗟乎。苏子美之妻。敛其夫平生文章。号泣而求伸于地下。欧阳子郑重书之。不忍负其至诚。况余于孺人。同出于洪氏。为从妹。且其辞甚悲。余何忍辞。遂铭之。铭曰。
嗟子之毁。一于致哀。恻恻其孝。感我民彝。贤者之过。以警俗颓。何以铭之。素冠之诗。
先考忠定公墓志
先考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兼领 经筵事,监春秋馆事,致仕奉朝贺府君姓李氏。讳台佐。字国彦。号鹅谷。庆州人。新罗佐命元臣讳谒平后也。领议政文忠公白沙先生讳恒福。观察使南郭朴公讳东说。大司宪慕堂洪公讳履祥。左议政月沙李文忠公讳廷龟。领议政象村申文贞公讳钦。宲为府君内外高祖。白沙之孙吏曹参判讳时术为大父。文敬公龟川先生讳世弼为考。南郭之孙礼曹参判世模为外祖。贞敬夫人潘南朴氏其妣也。府君以 显宗庚子十一月三日午时生。甲子中进士。己卯阐文科。戊子升通政。甲午嘉善。壬寅资宪。癸卯崇政。戊申拜相。丙辰致仕奉朝贺。历官艺文馆检阅,待教,侍讲院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6L 页
司书,文学,弘文馆修撰,校理,应教,司谏院正言,大司谏,司宪府持平,执义,大司宪,承政院承旨,掌隶院判决事,汉城府右尹,兵曹佐郎,正郎,参知,判书,吏曹正郎,参议,判书,刑曹参判,判书,工曹参议,判书,户曹礼曹判书,议政府舍人,右议政,左议政,中枢府判事。兼带则知制教,说书,司书,文学,弼善,校书,校理,东学,西学,汉学教授,知 经筵春秋馆事,判义禁府事, 世子左右宾客,都总管,镇抚使,守御使,禁卫大将,扈卫大将,耆社堂上,十四司提调。外职则北评事,江原监司,丰德,南阳府使,江华留守。奉 命廉察岭南。傧接客使。己未三月二十五日。考终于正寝。葬于丰德治东禾谷里子坐原。贞敬夫人洪氏祔焉。夫人南阳大姓。观察使讳得禹女。右议政讳重普孙。观察使忠烈公讳命耇曾孙。副提学金公讳庆馀外孙也。贞淑有礼。六亲称之。生于己亥。卒于壬寅。有二男。长不肖。次宗垣正郎。二女。郡守尹熙启,进士申濩其婿也。庶女适金尚斗。呜呼。府君立朝四十年。名德茂著。哀荣备至。我 殿下中朝追念教之曰。李奉朝贺。纯忠硕德。非衰世之可得也。又 教曰。李奉朝贺。一掬丹心。历事 两朝。逮事于我。位登台府。从容休致。恬雅笃宲。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7H 页
款款忠上。虽经板荡之时。不染不党。举世心服。松柏劲草。可谓此相。 褒宠之辞。焕若日星。国史记之。垂百世而不沫。小子不肖。不足以知先君。只记先系官历之槩。藏之圹上。仍又拜稽首谨书 圣主之恩言。用告于后人。后之观者。尚知余之非敢私于其亲而有徵于斯焉。呜呼痛哉。
左议政徐公墓志铭(并序)
惟徐氏之先。为达城人。以高丽郎中闬为祖。入我 朝。至药峰公。始大显闻。四世而晚静公事 明陵。位上相。清名贞操。为荐绅模楷。是生讳命均。忠荩廉平。继登台司。国人以为典刑焉。公幼弘重。不轻喜怒。晚静公抚顶而奇之。文艺夙茂。乙酉魁进士。并中生员试。庚寅擢文科。即荐入史局。因亲嫌居久之。始除检阅。间除说书,兼说书。由待教。升六品拜司书。为养出令金城。移持平。又出龙仁。因微事为党人所中罢官。时公已选玉堂。既而晚静公去位。朝象遽变。遂改前录。所遗皆所不喜者。独不敢舍公。仍前为准点。连拟馆职,铨郎。差北评事。以公格免。为兵曹佐郎。又出果川。己亥。丁晚静公忧。又丁太夫人忧。服除。拜副修撰校理。引改录事。终不就。兼三字衔。擢授水原府使。有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7L 页
论其太骤者。力辞。差宲录都厅郎。拜献纳。当是时。 景庙新即位。当路者。专擅张甚。台阁言议日益乖戾。公疏论之曰。 殿下渊默太过。下无所惩畏。经营布置。惟事朋比。若此不已。专恣之势成。放肆之习滋。无顾忌而惟意所欲矣。谏院启罢。叙拜兼司书。俄而赵圣复疏入。有大小国事。令世弟裁断之 教。损窝崔公夜叩阍求对。始还寝。公与司书尹公淳上书 东宫陈勉焉。用庙荐除忠清监司未赴。 特旨拜吏曹参议。时有大进退群不逞。以罪黜。而沈檀除冢宰。一镜除亚铨。初政汲用匪人。 上又令尹志述正刑。志述者曾以馆学生。论私亲事。逆 上旨。公陈疏曰。得罪伦纪者。通拟无严畏。薰莸杂进。启羸豕踯躅之祸。又曰。我 朝立国仁厚。未尝以私罪杀一士。古语曰。国君不雠匹夫。宜减死律。绝后世之讥议。又论中 批除拜之失。宪府以救志述请罢。当是时。一镜纠结南人。气焰沸腾。一时士流。稍皆引而自疏。公首折其距角。志述语不敬而罪不至死。然方 上盛怒。尤人不敢言者以是。君子韪之。壬寅。差宲录堂上。一镜尚在铨。斥补梁山郡守。霞谷赵公请仍史局。得不赴。然铨议锢塞公未已。李公肇为政。始拜兵曹参议。郑云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8H 页
柱并斥李公。其后请公谴罚者相继。 上皆不允。夏。出为安岳郡守。书进 中宫玉册。升嘉善。癸卯。差陈贺副使赴燕。还拜礼曹参判,宲录备局堂上。李师尚又谓拔置清显。遂辞递拜刑曹参判,承文提调。移京畿监司。 景庙大行。书进谥册。升嘉义。请减道内需米。以抒民力。任满拜同中枢。闵镇远,郑浩请以 先王病患告 太庙。颁教中外。前承旨郑锡三疏论其不可。 上即从之。三司求对。力请仍前 命窜锡三绝岛。公疏曰。历考史牒。未闻以先朝疾患。播告中外。锡三之言。欲明 殿下之盛德。扶万古之纲常。彼三司亦 先王臣子。而私意横着。天理晦塞。使 日月之光既明而复晦。臣惊心痛骨。不得不流涕言之。疏不入。前文学宋寅明继论如公旨。 上取览其章。宠答焉。告庙事遂寝。于是李倚天启请公与宋公与郑公同律。 上不从。公遂屏居长湍丙舍。沈潜经史。蔬粝不继。泊然无当世意。丁未改纪。以户曹参判 召。历副提学,吏曹参判。兼艺文提学,同知 经筵春秋。纂修 景庙宲录。用大臣言。擢长刑曹。戊申逆乱。以筹司堂上。直宿禁中。参闻军机。乱平。 特赐厩马。冬。孝章世子薨。书铭㫌谥册。管 魂宫堂上。进阶正宪。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8L 页
擢拜判义禁。坐配李真儒善地罢职。庚戌。 宣懿王后升遐。又管 殡殿都监。书哀册。又进崇禄。其升辅国。用宲录劳也。辛亥。拜开城留守。未几坐事罢。其间历户礼工刑四曹判书,左右参赞。以傧使迎送北使。如同知成均弘文提学。宣惠等七司提调。所兼别职也。公莅官临事。诚慎知大体。自为郡县。奉挈令兴废坏。政不挠而事办。以至方伯居留皆然。去后人皆追思不能忘。御下有度。使知畏而重犯法。未尝以非罪按黜一下吏。司寇主治。都民休戚系焉。公前后三拜。日赴衙按事。三年不怠。京师政清。其谳囚也。夜宿朝房。手阅案牍。求其生于必死之中。有时达曙不寐。余为刑判。后公十数年。老吏尚能道公事如此。壬子。叙拜判敦宁。五月。进拜右议政。公以辅相之责。莫先于格君。初 筵所奏开言路罢宫庄。慎刑赏戒汰侈。皆指事而陈之。又论时政得失人才用舍。归其本于人主之一心。 上嘉纳之。序升左议政。兼扈卫大将,内局, 宗庙,太仆,禁卫营都提调。故事边将之兼监牧者。皆太仆自辟。多用私人。任其自利。囧寺岁入渐缩。公白于 上。许令西铨差送。且勿以士夫荫官除监牧官。并著为令。癸丑正月。 上行朝参。公又请奋发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9H 页
圣志。懋 圣学恤民隐。仍及朝象曰。赵文命志业未了而死。宋寅明持论一偏。扶彼抑此。非俱收并用之意也。臣恐荡平之政。渐不如初。结城有弑父之变。劄请准法革邑。且言岁饥民穷。人失常性。风化之不能行。政宜反省勉责。 上纳之。是时八路荐饥。公私赤立。公竭诚区划。除冗食省浮费。尽罢京外挠民之政。设赈都城。使赵公显命,朴公文秀分掌之。民赖以活。及秋岁熟。益加意于安养之政。如晦翁劳复之戒。识者叹服焉。甲寅。宗臣陈疏以 肃庙登极回甲。宜上东朝徽号。公与领相止山沈公。俱言其不可。徽号之议。遂不复行。公持论平允。自台阁小官。已循晚静公规范。未尝数数于言议之场。而于阴阳淑慝之分。则辨之明而守之确。义所当言。不曾以处散为辞。辛壬乙丙之际。迹困于多口。身罹于文网。而一世之持清议者。皆以公为归。丁未以后。 上必欲调剂党习。建荡平之治。赵公文命最被 知遇。宲左右焉。公少与赵公同笔研。情好甚笃。然论人贤不肖事是非。亦不为苟同。赵公既而念朝廷卿宰。未有为国家他日所恃者。遂欲倚公为重。屡言于 上。与之同升。公亦自念平生旅进。未有深结 上知。得有所展布。欲与赵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59L 页
公共勉推车之义。未几赵公卒。公亦不久于位。虽 上颇知其忠信。稍信向之。而竟不能究其施焉。虽然若公之志。上而匡弼君德。下而收聚人才。殚诚尽瘁。不复为身家之计。故陈谟献规。朴宲无隐。虽 玉色不豫。不少顾瞻。见之者皆称真大臣。尝言云谷李公不尽其用。及其致政。为陈其不可。又言李秉常,俞拓基宜招徕。尹容,李真洙合晋用。所荐举者。不拘色目。不徇时议。惟才是先。惟资序是循。不然者。虽为时所急。必后之。以是躁竞者。皆不悦。公尝荐尹阳来擢刑判。李真淳江都留守。李公著绩藩府。曾经筹堂。而谏臣论以资望尚浅。李寿海继陈疏攻公甚力。又以荐李尹为言。其言捃摭多无状。 上烛其诬斥。补寿海北边。公迸出城外。连章乞解。 上命承旨偕来。奖以纯忠。 驾幸 懿陵。 上见公路左祗迎。遣都承旨勉出。公称死罪不敢承命。 上驻马申谕。凡六往返。礼数旷绝。公入侍于斋室。 上执手敦迫。公黾勉随驾。退而疏恳不得 命。则胥命金吾。仍出江郊。时边民犯越。北咨有慢语。公差陈奏正使。不得已入城陈疏言相职未解。不得筵禀使事。始许递付判中枢。公既去。而止山继遭台言又去。时事益不可为矣。赴燕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0H 页
之日。陈广储嗣之道。盖戊申冬后。主鬯久虚。民志靡托。朝绅之间。往往以 明庙朝事为言。吾先君时在相府。毅然不动曰。事有古今之异。心有公私之别。司马光天可祚宋之论。可谕于今日。遂力主否极泰来之说。公意与之合。前后奏对。一心祈祝。取必于天。今当远离。尤惓惓焉。其危忠耆虑。有足以贯彻金石矣。及至天锡祚 胤。神人胥悦。而乃以一言之故。久不能释然于 宸衷者。独何欤。呜呼唏矣。乙卯正月还。于是 王世子诞生。即日诸大臣入 侍。公请依明德马皇后事。 中宫取以为子。即封元子。颁庆中外。上从之。二月。复拜左议政。请因大庆。蠲免逋赋。又陈梨岘宫不宜 赐与翁主。又论旧阙枯松之内官滥斫者。 上连下严教。举正月入侍奏语为责。公震惶乞递职。 上以手札慰释。章七十上。始递付西枢。丁巳。金圣铎为其师李玄逸讼冤。时议以护逆拿鞫。将置之死。公独言玄逸既不诛。则讼玄逸者宜有间。圣铎遂得减死论。又差 东宫请封使。公自燕还未久。且已衰。然谓不可惮劳。竣事还。 赐土田臧获。己未秋。 上展拜昭灵园。以仪节道路事。切责礼官大臣。大司谏金潍,持平金始炜疏谏之。 天怒大震。栫棘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0L 页
二言者。公入奏曰。自古名流。或有争执于过隆之时。今两臣直妄率耳。宜无深怒。 上又以乙卯奏语。 辞教严峻。盖 上尝以公力论宫庄。已有爱名之 教。至是益疑其为名流领袖论此事者。亦为名也。越数月。 下严教罢职。仍 教曰。潍等之疏。自有脉络。公退伏郊墅。作诗以见志。公雅志林泉。买地道峰山下。结数椽为菟裘。颇有溪潭之胜。至是遂居焉。 国有事故时。往来都下。事已则还。六年之间。公之杖屦未尝不在于在涧亭中。莳花种莲。萧然有出尘之想。然舆人之望。尚冀复用。而公已病矣。被 谴之冬。 特叙付判中枢。明年。升领中枢。兼军资都提调。间因特命书进 齐陵碑文。乙丑。疾病还京第。以六月十三日。考终于正寝。春秋六十六。讣闻。辍视朝三日。 哀纶悼惜。隐卒之典备具。是年八月二十九日。以礼葬于长湍治西松西面鹰峰坐卯之原。贞敬夫人清风金氏祔焉。公字平甫。晚静公讳宗泰。药峰公讳渻。判中枢谥忠肃。为 宣仁名臣。生讳景霌。尚 穆陵贞慎翁主。封达城尉。生讳贞履南原府使。生讳文尚兵曹参议。以子晚静公贵。 赠领议政。又 赠府使公左赞成。妣全州李氏。校理讳萱之女。乐静赵文孝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1H 页
公锡胤之外孙也。公韶颜疏眉。风范粹拔。气度冲远。天姿坦夷。见人表襮之行。机变之术。若将浼焉。平居恂恂。一味任真。以此发于事为者。忠厚敦宲。自能孚信于士民。毋论知与不知。一辞以为君子人。内行甚备。其事晚静公。翼翼无违。晚静公夜少睡。公晨昏省候。未尝解衣而寝。荐罹巨创。戚易合礼。月必省墓。不以寒暑废。友悌笃至。尝与弟正君通垣而家。不欲一日离。相对以为乐。推以至于姻友疏昆弟。咸致其恩意。性廉约。于物无嗜好。位至卿相。家人有时内窘。人谓不坠晚静公清德。金夫人。右议政忠宪公构之女。观察使澄之孙。在室有女士风。既行。善事舅姑。妯娌之际。人无间言。生以己未。卒于壬寅。举二男三女。男志修文科参议。懋修洗马。女适进士李命集,赵鹤命,正言宋文载。庶子惇修。参议子有臣,有后。婿李敬容。李命集继子琰奉事。婿金相定。赵鹤命婿李宏中,李昌中,成云柱。宋文载子持常,持中,持简。婿李瀚。孙曾年幼者不录。不佞自少获习于公。通籍登朝。步武追随。尝谓公介而不激。和而不流。宲茂而不衒。劳苦而不伐。官居鼎鼐而志在东山。身处江湖而诚悬 王室。故能以名节自终。卓然为浊世之清士。季代之完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1L 页
人。今于铭公之墓。独无愧色焉。铭曰。晚静作相。 肃庙在宥。晚静有子。相惟 我后。父子一德。 王室左右。堂构播穫。即谓有后。公在相位。众庶额手。咸曰宜之。是以大受。惟相有职。格王是懋。人之有技。若己之有。赫赫具瞻。僻则为咎。孰权而谲。孰污而苟。独镇颓俗。功利则富。公逊于野。不慑不疚。其山崷崒。其水清浏。载啸载咏。皭然无垢。相古司马。居洛之久。士献其诗。喜公尚友。民望公起。福我𤱶亩。胡不百年。为国黄耇。惟名与德。可以不朽。铭以述之。永诏穷宙。
白下尹公墓志铭(并序)
国朝朋党之祸。厥惟久哉。南西老少之称。远者二百年。近者七十馀年。进退倾夺之机。有可以太息者矣。及其甚也。无母无君。斁绝伦彝。己巳辛丑之人。罪通于天。有能声罪而讨之者。斯可谓君子也欤。虽然辛丑人之讨己巳。己巳人之讨辛丑。殆严于君子。严斯可矣。投合无母之党。曲贳无君之罪。则君子之所不为也。是以投合者。烂熳为一肆为大逆。伏两观之诛。曲贳者。贸乱是非。卒不免为罪人役。而又为之报仇焉。当是之时。严淑慝之分。塞邪枉之窦。主张一世之清议。而跋疐奔迸。不能一日安于朝廷之上者。白下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2H 页
其人也。先是 景庙久在储位。二三耆虑之臣。血诚羽翼。危然后安。及至赵圣复之疏出。而有释位之 教。相昌集等劄请节目举行。老党之睥睨 两宫。百计摇撼。侵淫蕴酿于三纪之中者。卒逞于即 阼之元年。何其痛也。劄上之日。素轩赵公舁疾登 筵。泣请 反汗。上劄者又随而同辞。于是 天位遂安。而前后论群小之罪者。皆被弹击。无复有继言者。公方在散。初欲与李真儒诸人陈章言之。闻金一镜将与联名。公素污其人。耻与同事。劝真儒辍疏议。径还乡寓。俄而一镜等果上疏。是夜有大进退。群小皆黜。而镜与沈檀为政矣。公之在乡。已闻镜与南人结。有奥援。乃疏论曰。己巳辛丑。厥罪惟均。明今日惩讨之典。严 先朝名义之防。尊朝廷于日月之上。诛鬼蜮于幽阴之中。一镜辈深怨之。壬寅。天纪,喜之等逆谋事发。不轨者皆伏法。讨逆教文。一镜之辞也。语不道诬逼 东宫。公与伯氏判书公将论之。一镜知其几。嗾鹰犬惨劾公。大司谏金公东弼疏卞公受诬。仍论一镜教文事。朝议始岐。判然泾渭之别矣。公遂大归湍上。筑室于白霞山下。读书不仕。盖自辛丑以来。尝为请讨逆宦。一谢馆职。而已未尝经月于城闉。亦未尝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2L 页
膺命于三司也。 今上初即位。眷遇隆挚。始赴 召命。戊申。擢拜冢宰。 亲政于鱼水堂。 手赐宸章。际遇益深。时有苟同之论。号为荡平。见 上之注意于公。图所以惎之。郑锡三以不脱色目私意横流。讦于上。公既见嫉于镜党。又不容于荡平矣。己酉。 上将分等四罪。 下询诸臣。公对曰。辛丑联劄时。臣谓赵显命曰。人君代理大事也。苟可为也。大臣当自请之。岂可使虮虱圣复先尝试哉。既请罪圣复。又求对庭吁。俄上劄请节目。又随赵泰耇入对。收还 成命。既联劄。又何心请收 成命耶。一夜之间。三变其事。天下事惟一个是而已。庭请是则联劄非也。联劄是则收还 成命非也。其心不纯于景庙。亦不纯于 殿下。举措如此。人安得不疑。又安得无罪乎。泰采,健命。虽与昌集,颐命有间。既死者无追夺以下之罚。故用律同矣。宋寅明每言减等为是。臣则以为追夺非过矣。今若减等。诚恐无益于荡平。而徒令刑政颠倒矣。命复李健命,赵泰采官爵。而 赐谥建院勿论。丙辰。复两人谥。又寅明所发也。公时在朝。留疏告归曰。今日所复之谥。即乙巳所谓四忠之忠。臣未知不纯于君上者。果可以为忠乎。如臣平日之显斥其非忠者。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3H 页
待罪于太常议谥之地。不一言违复。则负 殿下也。负夙心也。噫。三变之为无理。即可质于天地。劄上之后未及承 批。随人疾入。仆仆引罪。恳请收还。其于联劄。岂不相反。而犹至今冒上劄之名。有若守一义死生以之者然。此而不论。何能令为人臣。反复无纯心者惧焉。临行耿耿。流涕言之。疏入报闻。呜呼。忠逆之卞。人鬼之别也。一不得其正。人不人而国不国。然苟其牵连于色目。茹吐于惩讨。几何不相随而同归也。是故公之言议。毋问同异。惟凶于国贰于 君者。如鹰鹯之逐雀。又不问世运之平陂。时象之难易。一其说焉。当复谥之日也。庙堂台阁。几尽辛丑之馀孽。而昔之阴扶而密护者。又敢显讼而公言。大浸横流。非一苇之可抗。乃能尽言于 明主之前。以去就争之。余于公丙辰事。未尝不伟其忠而服其勇也。公尝谓余曰。当世知心。吾两人在耳。各为志传。当如景仁君宲之为。余虽不敢当。心诺之矣。今于志公之墓。不知涕之流落也。天之生公。不幸值于朋比之世。其出处语默。与党祸相终始。公之峻节清名卓然自立者在此。权凶宵小之仇嫉公谣诼公者在此。后之读公事者。激感景慕。欲为之先后之者亦在此。此余所以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3L 页
表揭而特书者。其馀可略也。公讳淳。字仲和。海平人。白下其号也。鼻祖高丽司空君正。入我 朝。领议文靖公讳斗寿。 穆陵名臣。其子曰暄平安监司。于公为高祖也。曾祖讳谊之。清道郡守。祖讳堧。考讳世喜。司宪府持平。以劲直闻。妣 赠贞敬夫人全州李氏。承旨同揆女。三世皆有貤爵。用公贵也。公弱冠。文艺夙茂。一时名流。皆慕与之交。乙酉。中监试两场。皆高等。壬辰。魁泮制。明年。中殿试丙科。丙申。除说书升正言。移副修撰。时 肃宗违豫久。咎责药院。公疏曰。臣事君。犹子事亲。若其视疾体貌不同。斫指尝粪。在子为孝。吮痈疧痔。在臣为佞。 殿下呵斥大臣。每在于医人燕侍之际。使大臣听罪于医人之口。此路一开。弊无所不至。不纳。出为江西县令。丁内艰。辛丑制除。上自潜邸升储位。拜司书。自是数年之间。连除两司春坊玉堂,铨郎。间论赵重遇不宜赠职致祭。请郑浩谩君陷人。郑云柱倾陷朝廷之罪。甲辰。擢拜水原府使。云谷李公言公文学合史局。递拜宲录堂上。敦召不已。久而后始勉承。历承旨,大司成副提学。冬用 懿陵写志劳。升嘉善阶。丁未改纪。授大司宪,艺文提学。进兼两馆大提学。初老党纂 明陵宲录。纪载甚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4H 页
不公。至是 上始命公等补其阙遗。面谕勤厚。公遂不敢辞。金有庆疏诋之。公辨之曰。有庆远掩谤书诬史之追改。近置 仁祖 肃考之已事。取绍圣后一着。以迫辱人为快。岂百代难诬。恶其是非之两存耶。戊申。镜党弼梦,维贤等。缔结南人。称兵为逆。麟佐从清州起。贼杀帅臣。朝野駴汹。 上特授公都承旨。遇事咨焉。 上忧王师出征。捷音不时至。公身请督将士讨贼。即拜监护诸军事。 赐符节。赏罚用命不用命。公未至军。都巡抚吴命恒已平安竹贼。希亮又自岭南起。贼势鸱张。将犯湖南。公与吴公相议。分路进兵。至全州。岭贼又平。及还朝。陈军事便宜。皆见施。拜吏曹参判。五月。擢拜判书。未久。遭郑锡三事。公遂还乡。冬。以正使赴燕。罢团练使雇车输卜物。绝潜商之路。后仍为例。复 命。拜守御使。公在燕。亲王之管东事者。私因象胥。求得公笔迹。权赫以此疏诬公。公久引入不出。 特命入对。面授将符。 上谒 宁陵。还御南汉西将台。询山城形便沿革故事。公应对甚悉。赐厩马褒之。拜平安监司辞递。后又再授。又拜咸镜监司。皆不赴。擢授判义禁。以命官行咸镜道科。既还。特差 长陵迁陵堂上。连以劳升崇禄,辅国。乙卯。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4L 页
元子诞降。拜辅养官。兼大提学。凡三典文衡。移左宾客。己未。 上行亲耕礼。典籍散逸无可考。公以礼判。折衷古今。仪文备具。春拜京畿监司。已而辞递。公为人好义自守。识透而才敏。每论事 上前。指陈剀切。匡救阙失。犯颜色而不讳。以此数被 上谴责。然时亦屈意而从之。前后白罢宫庄甚多。全罗道臣李匡德请寝乾止山折受。奏语多不择。 上大怒。严教不敢闻。举朝惶悯。余方监赈北出。有 命引见。公与之同入。反复开导。色温而辞恳。 天意释然。公与余退而相贺曰。 明主可以理夺。顾诸臣自不能尽分尔。其竭诚回 天类此。尤长于政事。当官综务。物无遁情。自为小县。再按藩臬。所到皆有成绩。庚申冬。四除关西伯。累辞不获命。属岁饥。扶病发巡赒赈。至碧潼病遂革。以辛酉三月二十四日卒。春秋六十二。葬于长湍盘龙山负亥之原。从先兆也。公性寡欲。于物无所好。尤以廉白自励。早贵高显。位列三事。而门巷萧然。独爱才下士。见人有一善。宠引如不及。以此士皆乐为之从游。不觉其尊贵也。早事霞谷郑公。服义理之训。薄荣利尚名节。挺然有不可夺之操。上不求合于人主。故虽用而不尽。下不苟容于当世。故虽进而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5H 页
即退。释褐三十年。在朝之月日可数也。斯岂不为一代之君子。而方聚而群分者。又岂不曰君子之为一朋也。公于书艺天得也。宗主山阴。割荣于宋明诸家。笔家称为集东方之大成。然公之平生。不可以绝艺掩之。文章行谊之美。亦不足以轻重公云。配贞敬夫人迎日郑氏。圃隐之后。府尹 赠参判齐泰之女。不育。取从子得舆为后。方任瑞兴县监。夫人食其禄焉。得舆二女。金载文,李堂孝其婿也。铭曰。
勇严于淑慝去就之卞。智烛于阴阳消长之渐。守正义则尽分而不计其功。讨有罪则按迹而并诛其心。是谓别嫌明微。揭伦纲而惧乱贼。公虽曰未惯于春秋。吾必谓之学也。
从嫂贞夫人光山金氏墓志铭
小冢宰月城李君宗白字太素。即我叔父刑曹参判讳衡佐之子。与余同为文敬公龟川先生讳世弼之孙。余与太素。初聚而俱无子。及再聚。余又不育。太素始生二子。余与太素分子之。二子之母曰光山金氏也。吾祖吾父暨吾叔父之后。凛焉将绝。于是乃有尸其祀者。呜呼。土厚而木生。种良而穗发。子姓之昌茂。而德善之在躬可知也。光山之金。谱自新罗王子。夫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5L 页
人之父曰宗硕。祖曰命焕正郎。曾祖曰尚铉知中枢府事。外祖曰许𪸗。高士格之子也。夫人温明淑慧。通小学,内训。年二十。归李氏。用夫封至贞夫人。以癸酉七月八日卒。六亲里闾哭之皆失声。敛之日。箱箧无遗衣。闻者莫不贤之。葬于长湍治北飞来谷艮坐原。既葬。二子泣谓余曰。以吾母之贤。慭使之不铭。铭之惟大人为不朽。余曰。夫人之福吾家大矣。微尔言。余宜铭。虽然夫人之德备矣。不可以遍书。余尝观夫人以孝力事叔父。叔父亟称之。以柔顺事吾弟。吾弟甚宜之。既殁。过时而悲。嗟乎。妇人之德。孝顺为大。今夫人有焉。其馀不足书也。二子曰诺。遂铭之。二子敬伦敬存。敬伦即吾子。一女适朴英秀。产一男。铭曰。
惟湍之北原兮。水回山盘。惟夫人之窀穸兮。既固且安。惟二子之号慕兮。思阐扬其幽光。惟余与之铭兮。垂永世而弥章。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墓表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6H 页
叔父刑曹参判椒泉公墓表阴记
公讳衡佐。字景尹。我李以新罗元臣谒平为始祖。籍于月城千有馀年。簪组相承。高祖讳恒福。领议政文忠公。曾祖讳井男。礼宾寺正。祖讳时术。吏曹参判。考讳世弼。刑曹参判文敬公。三世皆有貤典。妣贞敬夫人潘南朴氏。礼曹参判讳世模女也。公以显宗戊申十二月十四日生。壬午进士。癸未筮仕。典设别检。历典设归厚别提,户曹佐郎,正郎,司导司仆佥正,缮工副正。外则永柔县令,天安郡守,仁川府使,公州忠州牧使。戊申之乱。由原州牧使。擢拜江原监司。入为户刑曹参议,判决事。出为水原延安府使,忠清监司。丁巳。升嘉善。历副总管,汉城府右尹,刑曹参判。甲子。升嘉义。丙寅考终。春秋七十九。以子原从劳。 赠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带如例。公宅心仁恕。莅事英果。居家则笃孝悌而宗党诵之。当官则殚才诚而绩用著焉。 圣主垂褒曰。辅主之良臣。呜呼休哉。元配尹氏。继配沈氏。俱封贞夫人。尹夫人坡平大姓。牧使趾庆,吏曹判书绛。即其父大父。淑惠善治家。先公四十年卒。祔公墓。在长湍治北芳牧里亥向原。男宗白大司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6L 页
宪。宗德佐郎。宗翼进士。女为金尚进妻。女未行及内外孙年幼者。姑不录。
乐健堂金忠惠公墓表
上之十三年六月二日。崇禄大夫行吏曹判书乐健金公卒于位。享年六十。 上震悼辍视朝二日。命官庀丧事。归厚署择送柩材。 下教隐卒。褒之以廉雅之心为国之诚。 东朝亦致赙赐冰。及葬。遣礼官致祭吊孤。太常用危身奉上。心性慈详二法。赠谥忠惠。公之从子光世尝入侍夜对。 上宣酝儒臣。加赐光世爵二爵曰。尔叔父在时。予不能命爵。尔其代饮。前后悼念之教非一。呜呼。此可以观君臣矣。公少擢高第。历事 三朝。近四十年。出入中外。周流六卿。其功勚茂著。小者固不可尽书。其大者亦有不可不纪者。始 今上在储宫。宦竖搆逆。事有不忍言者。 东宫夜召宫官于诚正阁。 下哀痛之教。将出閤辞位。公以辅德入对进曰。 邸下承 慈圣大朝之命。新承储位。邦本永固。岂意狐鼠家奴。作此祸人国家之变也。只当开导 圣心。出付罪人。使有司明定典刑。以泄神人之愤。 邸下亦宜益笃孝悌之道。使宫闱和泰。外人不知。此宲处变之义也。至于辞位。非臣子所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7H 页
忍闻。臣死不敢奉承。 东宫出示辞位疏草。公即还纳。起拜而言曰。阉竖罪状。廷臣必当惩讨之不暇。 邸下一出閤外。群情鼎沸。 国家危亡。可立而待。今夜已深。柰何欲惊动大朝与 东朝乎。反覆言数千。辞恳而色忠。 东宫为之感动。即许还内。夜漏将四鼓矣。公即移书通于宰执三司。相继请对。逆竖尚俭,有道皆伏诛。时贼臣一镜包藏祸心。将不利于 东宫。公在喉司。先言一镜以一筵臣。请国舅录勋。大失事体。及一镜撰颁教文。有凶言。人皆畏不敢发。公以大司谏抗疏言教文引喻不当。非所宜言。时议大骇。台启请罢职。既叙。铨议欲外补公下邑。李公肇争之遂罢政。于是乎朝议遂分判焉。白黑泾渭之别矣。当是之时。其附丽贼臣与作声援助之势者毋论已。虽士类之心怀忧愤。欲出力一击者。亦皆过于顾忌。不能显斥其凶言。及公疏出。镜亦终不敢有所逞。而至今党人之以一镜为腻。欲染污士类。构以容护。为网打之术者。其言不得售。而其计不能行者。繄公一言之力为多。及 上即位。贼臣既伏诛。而遗凶馀孽。缔结岭南。称乱于湖西。中外构煽。安危呼吸。公以眇然一书生。自请讨贼。 上拜公东路经略使。出镇南汉。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7L 页
公受 命视师。守要害遏奔迸。枭间谍。绝贼耳目。措置方略。多得机宜。安竹之师。奏捷于不日。公未尝与贼一战。而其忘身殉急之忠。坐制折冲之功。有不可泯者。公贞亮敏恪。奉公尽心。与人慈惠。言笑款款。平居谨畏。而临事敢为。故能前后树立。为 上所信重。持论平恕。不喜偏峻。而有所守有尺寸。其讨义渊,徵夏。义形于色。又尝进言以为明义理严堤限然后。可以做真荡平。其为说与时论差殊。而人不敢议公者。以公所树立者然也。公讳东弼。字子直。尚州人。考讳濡进士。以孝 㫌闾。 赠领议政。祖讳禹锡。刑曹判书贞穆公。妣礼山洪氏。参议柱国女。配宗室林原君杓女。有三男一女。光遇牧使。光遂县监。光进正郎。王子延龄君孝宪公昍其婿也。葬于长湍先兆壬坐原。世系官历子孙之详。具载于碑。
申进士墓表
江华府经历申公义集有才子。曰濩字圣博。生以 肃宗己卯四月二十五日。岁丁未。中进士。明年春。又中别试解额。未及庭对。疾不起。得年才三十。呜呼。何其短也。申氏系出高灵。为我东名族。领议政文忠公讳叔舟。左议政文敬公讳用溉。左副承旨晚退先生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8H 页
讳应矩最有名。而晚退之孙右议政贞简公讳翼相。其嗣黄州牧使讳潚。是为君大父,曾大父。母宗姓全坪君讳漷女。君为人明粹端良。与人语。温然可亲。然中刚有守。不以言色徇人。事亲有深爱。太硕人尝病谻。灌脂血获痊。三岁。已识字。及长。治举子业。有名场屋。然非其所安也。尝曰。士生斯世。以词章为终身事。只一俗儒而止耳。遂取近思录,心经性理诸文字。沉潜讲究。尤喜读朱子书。守一丌终夕。辄至夜分。又尝慨然于礼俗之颓废。先就其家内吉凶仪节之不合古礼者。请于经历公而整釐之。病革。戒家人殓葬。一遵礼无侈。殁时神明不乱。油然无怛化意。于是可见君自修之力云。墓在杨州东面负某原。距李夫人葬。不百步而近。始君在总丱。家大人一见而奇爱。遂以季女归之。君质美富文藻。吾妹贤而有福禄相。每期以立扬尊荣。宜家室而长子孙。以昌大贞简公之业。而亦为吾门阑之光。君既志学未就。中道夭折。吾妹又屡举子不育。今只有四女。长者未十岁。幼则君且殁始生。经历公将待君诸弟之子。取以为后。呜呼其可悲也。
外兄灵城君墓表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8L 页
上之三十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原任兵曹判书灵城君朴公文秀考终于家。大夫士之贤者。涕出而相吊。吏隶军民。咨嗟于街路曰。万一缓急。 国将谁恃。讣闻于 上。隐卒之 教。恻怛婵媛。褒以血忠。许以知心。又下 宸章。致祭于成服之翌日。惜不及大拜。 赠官领议政。又 命不待状文。赐谥忠宪。所以宠礼而悼念之者。旷绝常数。呜呼。公何施而得此于 上下也。传曰。生则不可夺其志。死则不可夺其名。公立朝三十有四年。既勘大乱树奇勋。出入中外数十馀官。所莅者甲兵金谷锁钥之重也。事行昭著。在人耳目。其心仁而泛爱。其才密而能通。爱 君忧 国之诚。可质神明。急困济穷之义。毋问亲疏。义所当言心所不是者。愤发呵斥。不复知威势之可慑。鈇钺之可畏。其气之不可屈者又如此。是以施措发于政术。利泽及于民庶。而悃愊精忠。有可以结知于 明主。孚信于朝野。则及其殁也。 上下之衋伤。固其所也。彼快恩雠逞党伐。交诬而迭毁者即毋论。若其生平好之。睨落井而伺下石。抑何心哉。呜呼悲矣。公字成甫。自号耆隐。朴氏肇籍高灵。曾祖吏曹判书文孝公讳长远。祖郡守 赠判书讳铣。考 赠左赞成灵恩君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9H 页
讳恒汉。恬冲有志行。委禽于吾王父龟川先生文敬公讳世弼之门。以辛未九月八日寅时生公。八岁而孤。吾先君取而教养之。及壮慷慨有大志。不以曲谨细行为名。遍交先辈诸名胜。气岸谈论。常笼盖四座。士林有大议。辄倚而为重。癸卯擢文科。连拜兼说书。时 上养德春宫。日勤典学。识拔公于诸僚之中。 手赐内藏论语。勉以读书。契遇之隆。盖始于是。荐入史局。为检阅,待教。乙巳升六品。丁未差岭南别遣御史。戊申逆乱起。吴公命恒以四路都巡抚使出征。公适以事入 朝。吴公请以御史兼从事官。 上从之面给内厩马。公在军中。酬应百务。暇则辄抚循将士。皆得其欢心。及闻希亮啸聚安阴。请提轻兵从间道。先自击之。吴公奇其策而不果从。乱平大军还。 上命公留镇。仍擢拜本道监司。策奋武二等功臣。超嘉义。丁巳资宪。戊辰正宪。己巳崇政。历官司书,持平,副修撰,校理,大司谏,大司宪,都承旨,诸曹参判,户礼兵刑判书判尹。三四宰判敦宁。兼知 经筵春秋馆。同知成均馆判义禁。 世子左宾客, 世孙师。都总管,禁卫,御营大将。筹司,惠局,勋府堂上。诸司提调。咸镜监司,黄海水使,丰德府使。以监赈均税使。再赴岭南。
梧川先生集卷之十一 第 269L 页
均税则兼管岭东。一副燕价。而海阃礼德特补也。再长司马。三管御营。判度支三载。明师律节经费。俱有成式。南北两藩。绩庸最显云。葬于忠清道木川县鹊城山亥坐原。配贞敬夫人清风金氏。牧使道浃女也。屡举不育。取兄子久荣为后。侧出二男皆幼。昔司马侯死。叔向抚其子曰。其父死。吾蔑与比而事君矣。世之硁硁而自好于一时者。固亦有之。至若际板荡之会。奋忠贞之节。办事建功。隐然为社稷卫者。必藉乎卓荦奇伟之士。公今亡矣。复岂有斯人哉。衰疾独存。顾瞻伥伥。吾安得无羊舌之悲也。抆涕书事。使久荣竖碣于墓。且以写吾之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