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x 页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行状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498H 页
议政府左参赞忠景申公行状
公讳銋。字华仲。自号寒竹堂。又称竹里居士。姓申氏。始祖太师壮节公崇谦。佐丽祖有大勋劳。赐籍于黄海道平山府。子孙因为平山人。其后至御史大夫君平史有传。子珲翰林。孙浩典理判书。簪组蝉赫。世袭厥美。屡传至佥知中枢府事赠议政府左赞成黯。黯生敏一。成均馆大司成。号化堂。少学于牛溪成文简先生。先生器之。归之以孙女。为谏官。力争 章陵追崇。邃经学久长国子。为世名臣。卒亦赠左赞成。敏一生钟城府使恦。恦亦以谏官。劾丙子主和柄臣。棘棘不阿。终以是抹摋。寔生司宪府执义命圭。历扬三司。世推以名节。即公考也。用公贵。追赠吏曹判书。祖考吏曹参判判书。公娶宜宁南氏。翊卫司司御赠判书好学女。全州府尹彦经之曾孙。议政府右议政金文忠公尚容之外孙也。亦从赠贞夫人。凡举八男一女。公序居第二。以崇祯己卯八月十八日癸卯。生公于原州凤溪村参判公寓舍。公自在龆龀。气貌嶷然。器宇宏深。识者已占其远到。幼受业于内舅参判南公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498L 页
老星。南公爱重特甚。期许独深。公词艺早成。拔出伦萃。十九。举丁酉进士。声誉蔼蔚。士林推焉。壬寅冬。参判公自钟城罢归。皋复逆旅。公随判书公奔哭数千里。冲冒冰雪。左右扶护。遂患疾几殆。自是杜门调息。久屏人事。癸丑。群壬欲危中尤庵宋文正诸公。煽议迁 宁陵。既不售始谋。乃归罪隧役不坚完。判书公以曾掌攻石。二岁在理。遂谪济州之大静。公入海中留侍者五年。庚申改纪。判书公稍徙珍岛。朝廷令公卿荐士。李公选举公应命。辛酉。除义禁府都事。公以判书公尚未脱谪籍不肯就。知旧以公亲老家贫。多劝之仕。公终不应。汾厓申公晸闻而叹曰。士大夫行止。非人人所可知矣。时廷议深悯判书公非辜。或以闻于 上而不能得。公遂击登闻鼓。悉暴群奸媒糵状。有司虽报寝。而判书公冤诬。由是益大白。未几竟宥还。公始黾勉赴公车。屡发解。丙寅。中别试丙科。分隶承文院权知副正字。差堂后假官。累入侍。笔翰如流。记事无所漏。 上辄注眄示奖色。丁卯。 上下御题。令禁省官应制。召大提学南龙翼考进。公入格赐马装。已而分差册宝监造官。竣事叙劳升典籍。拜户曹佐郎。旋移兵曹。戊辰。判书公疾。公夜不解带。亲操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499H 页
汤药。既笃。裂指出血以进之。及罹巨创。哀毁过节。判书公病中。思尝楂果青葡萄而适不得。公终身不忍近口。见之辄泫然。己巳以后。时事大变。公与诸兄弟。奉南夫人。穷居服养。绝意进取。一室湛乐。怡怡如也。甲戌。 仁显王后复正壸位。奸凶迸殛。公即拜兵曹佐郎。移京畿都事。旋除司谏院正言。公时在原州判书公墓下。陈辞疏略曰。庶事同于草刱。百弊未之修举。王纲或弛于姑息。国法不行于凶逆。人心疑惧。士论孤危。兴丧之几。间不容息。虽使古之殉国忘身。守正不挠者当之。事与心违。犹惧其不济。况臣摧颓。其何以匡阙遗扶国脉。以称其职乎。盖是时。士类新脱于风霜斩伐之馀。言议委靡苟且。目前一种人。又依违顾计于日后祸福。庇乱贼以市恩。公深恶之。首以是为言。方将随事尽言。纠劾不避。而甫还朝。奄丁南夫人忧。丙子八月服阕。拜司宪府持平。时朝议横溃。少论当国。欲援拔党友。请选经学士。以充书筵官。分名之曰通用擢用。滥竽居多。先是己巳凶孽。嗾希载家。使其奴厌咒于其父冢。指谓申公汝哲家人所为。欲以诬西人谋不利于 东宫。机括甚巧密。会事觉。与谋者诛死。希载奴及其主使者当伏法。而时相柳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499L 页
尚运主按狱。为后日地。一力请勿问。重被人论斥。出城外。遽独先入。仍复居首揆。始 壸位初复。兵曹判书徐文重要缙绅会敦宁府。为张氏陈疏。为人所止。不果上。后为朴玄石所斥罢。至是又新卜相。士论大愕哗然。公乃上疏极言之。略曰。党论之败人家国。终古何限。而如牛李之推夺。洛蜀之排击则有之。未有如今日之泯泯棼棼。黑白相混。毋论大小。周遮掩护。直言公论。无自而上闻。国事之泮涣。纲纪之废弛。日甚一日。无复可为。夫大观在上。无物不照。人君苟以大公至正之道。开达敢言之路。但卞是非之如何。勿以异同而疑之。则进退用舍。皆得其当矣。又曰。任用之道。治乱所系。而用人之无渐。官方之紊乱。莫此时若也。苟有人望。则勿论文荫。随才甄拔。各适其用。自古而然。何必强为荐目。以贻四方之讥笑乎。况通用擢用之类。其数过多。捷径多岐。倖门大开。甚非所以爱惜名器。难慎任人之意也。至于书筵官之设。亶为辅导 春宫之地。意非不好。而在昔翊卫司僚属。有经明行修之人。则或临时建请。使之进讲于书筵者有之。未有创立官名。如今日之为者。今乃以一人之言。遽立新名。被抄之人。又多有不协众望者。此路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0H 页
开。将来之弊。不可胜言。臣以为此三件事。须一并革罢。可以服人心而清仕路也。又曰。顷日鞫厅既罢而复设。诸贼承款而伏法。则当初按狱大臣。皆不敢自安。泥首请辜。敦谕虽勤。不即应命。且以同事大臣之疏观之。朝议之峥嵘。槩可知矣。柳尚运之冒没廉隅。汲汲径进。显有徼宠之迹。无怪万人之嗤点。而首揆重卜。适当此际。臣恐 殿下之务欲镇静者。适足以激舆情之拂郁。窃为 圣明惜此举措也。又曰。台鼎之位。必须一世民望。不容滥侥。而新卜之人。始于 坤宫复位之初。倡为持疑悖理之论。重被儒相之严斥。见非于清议。则只此 事。决不可置在具瞻之地。而语其才德。则主管惠厅。都民疾怨。久秉西铨。国言喧藉。意外骤擢。物情大骇。 祖宗朝拜相而不协时望者。驳正多矣。臣请依其所辞。议政资职。亟许改正。以伸公议也。疏入。 上怒甚。递公职。黜补岛邑。政院再缴还。应教李鼎命上疏谏。 上皆不听。玉堂入对力争。 上改移镜城判官。两司俱请还收。累月始止。时北路大饥。公不以迁客自居。约己便民。单心赒赈。疲瘵赖安。言者屡请召还公。 上顾重民事不许。礼曹判书李畬又上章言之曰。某以白首残龄。疾病缠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0L 页
骨。使其为一身计者。但缄默随众处台阁。亦足以保荣禄。而顾不此之为。触冒雷霆之威。自取岭海之行。不宜摧压太重。以伤敢言之气也。时录玉堂。公亦与焉。及都堂会选。有与公所劾柄相为至亲而居铨部者。故嗛而尼之。丁丑夏。始召除兵曹佐郎递。复拜正郎。戊寅。拜侍讲院文学。公引前事。陈疏乞免。辞益剀切。 上心不喜。即许递。顷之拜弼善。公不乐在朝。力求外除延安府使。邑旧有南大池。盛植芙蕖。为西路瑰观。若杭之西湖。泄而溉民田者。以千顷数。至是后宫家欲受其水淤处垦为田。内司官得旨来要迫甚固。公执不可。屡牒于按道者。至三四而不止。竟状闻而不许之。人以为难。居无何弃归。自是两司春坊师儒等职有缺。辄拟公几数十馀。而 上一切靳点。大臣台谏屡以为言。庚辰夏。始以副拟除泰安郡守。吏曹参判李益寿旋上疏自咎以矇不致察。无端外补。未及赴。以坡州孔道凋攰宜择守。铨曹启禀移拜。明年春。擢通政阶。拜水原府使。府为圻辅重镇。公深留意保障。蠲灾宽徭。惠洽一境。民到今称颂不衰。冬。移黄海道观察使。公莅下以宽。律己以简。三经清价之行。又岁大歉。而公方便区画。一意宽民力。且屡请减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1H 页
别收米。移他路粟以赒之。褒孝烈树风声。疏滞囚释疑狱。皆蒙采施。民以大苏。秩满。授佥知中枢府事。会使者自燕中回。民遮道愿留公。使臣归奏之。大臣亦言其宜从民愿。遂命限麦秋仍任。癸未秋。始递拜礼曹参议。历掌隶院判决事,承政院同副承旨。复为礼曹参议。甲申。移司谏院大司谏。先是司谏尹宪柱与长官共承召。而不待长官之至。先诣台。独自传启。长官上疏言其状。 上怒削宪柱仕版。公为言宪柱诚乖损台体。而削版则疑若过中。 上改命罢职。时将行 王子吉礼。承旨李济于奏御文字。称吉礼所。 上以所字为轻侮。特命推考。公上疏请收还严旨。以示悔悟之端。且曰。 殿下辄于喜怒之际。不无轻遽之失。此由于执德不固之致。噫。七情之中。惟怒难制。昔我 孝宗大王每以此猛省加工。至发筵教。今 殿下体 圣祖大哉之训一哉之德。是臣区区之望也。 上批示未安意。公引避。仍不赴召罢。既而别叙除礼曹参议,承旨。复为大司谏。入侍启曰。兵判于两局。皆兼提调。则大将之于兵判。体面自别。而训鍊大将李基夏与兵曹判书尹世纪相失之事。初非大段。而基夏前疏。并与台官而侵凌备至。不少顾藉。被劾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1L 页
之后。犹不自悛。至其后疏。则肆然自比于三公之尊。又以闾巷恶口等语。诟辱世纪。其骄傲悖慢甚矣。请罢其职。仍言李健命之笞内侍傔隶。不知其为奉命。且未详有 先朝定式。而前后 圣教。极其严峻。一告即递。终有歉于包容之道矣。左相李畬继陈之。 上盛怒责之。辞气甚严。公历对不少挠。仍引避告病递。旋拜兵曹参知。自是数岁中。为承旨,兵曹户曹参议者再。一为礼曹工曹参议。丁亥。拜吏曹参议。时因文武试期迫近。填差两司多窠。而无故在京者绝少。以尹推,郑齐斗,柳成运诸人。推移备拟。正言林世俭捃摭为说。劾公而罢之。盖少论方得志。铨地为鹄的。必欲击去公也。公议骇之。冬。拜兵曹参议。不赴召罢。戊子。求出外除杨州牧使。以前任水原时微眚未赴。而与前后官并坐罢。已而特叙。复为吏曹参议未几。复违召罢。夏。升拜嘉善大夫开城府留守。故都民俗。惟货利是徇。昧义理好斗讼。士习大乖。分党相攻击不息。公至任。即通谕一境。别淑慝示劝惩。戢衿绅。使无敢阋争。人士胥悦。既归。追思之。勒石以诵德。时客使压境。而府库久枵然。将无以策应。公屡状请亟接济。而庙堂只以一二事塞责。公既连疏乞免。且斥庙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2H 页
堂之不诚实。及客使至。而糜费果不赀。公悉数以闻。 上疑公轧庙堂。特罢公职。庚寅。历工曹参判,都承旨,汉城府右尹。拜京畿观察使。时 上候康复。称庆进宴。仍赐耆宰米肉衣资。公亦与焉。会亲戚故旧。觞咏 圣德。与受赐诸公。拜笺以谢。辛卯。累疏递。复为右尹,户曹参判。兼同知义禁府事。未几。特除吏曹参判。复由户曹参判。再为成均馆大司成,吏曹参判。间除礼兵工三曹。又兼同知成均馆事,观象监 宗庙署提调。甲午秋。拜司宪府大司宪。时 上阅岁违豫。朝野忧遑。至是始快复。贺仪才举。公上疏陈戒略曰。凡于大病之馀。摄理尤难。医书云避风如避箭。又深戒喜怒之暴发。又曰。病从口入。此言节其饮食之意也。此皆摄生之要道。而调病之日。尤宜谨慎者也。臣自少善病。一生辛苦。少壮之时。病虽重。易寻差道。而年至衰耗。难与病敌。风寒喜怒饮食之所伤。响应不忒。尽有经验。故敢以所得于微身者。辄效芹曝之诚。仰惟 圣上春秋向晚。荣卫未完。此正尤可慎摄之日也。又曰。近来新除守令辞朝前。藩臣之驰启请递。虽出于为官择人之意。未及赴任。径先迎击。殊无考绩黜陟之义。而举措轻遽。有伤事体。似当有警责之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2L 页
道也。宋朝诸贤升享之举。实是斯文之大庆。昭代之盛典。而不意沮败之论。遽发于搢绅之间。谓之三百年间未闻有此等论议。又以为世代悬远。有间于亲炙之人。玆事粤自故名相李廷龟为宗伯。已发此论。则本非刱始于今日。而若以世代为拘。则子思何以居于孔鲤之上。以其亲炙为言。则孟子何以并于颜曾之列耶。敢以诐遁之辞。强为携贰之计。情态难掩。士林齐愤。罢职之罚。失之太宽。亟准谏院之请。以严惩讨之典焉。近闻以文学吕必禧廉问时。书启西关之人。羞愤滋甚。卞诘之疏。侵辱狼藉云。绣衣体面尊重。而凌侮不少顾藉。岂不寒心。第既称一道之疏。则宜一经 睿览。语涉悖慢。则严加诲责。事涉冤郁。则快赐慰谕。使遐方之人。皆知畏分之义。而仍有自安之道也。壬辰之难。銮舆播越。终始得力之地。待之宜加异也。 上并亟嘉纳。时宋朝六贤。升享圣殿。从臣李颐晚请更收廷议。意在沮戏。故公疏并及之。冬。拟试官。公病适甚。三召不能赴。 上特命罢职。旋叙屡为吏户礼工四曹参判,大司成。兼带春秋馆,义禁府别职。或拜或不拜。丁酉春。 上疾弥留。欲试浴温泉。已涓期。会有虹贯之异。公时为户曹参判。即上疏略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3H 页
曰。臣之兼职。待罪书云。朝者候官急报以白虹贯日。臣于床箦淹病中。不觉惊起仰观。心神战掉。不能自定。夫日者阳宗而君象也。阳被阴剥。变之大者。是何 圣明之世。有此莫大之变怪也。 圣候弥年进退。世乏良医。药未奏效。以至动驾于累日之程。欲望其徼倖。决非万全之道。故大臣诸臣。交章请寝。而 殿下一不采纳。决意断行。顷者 圣批。有可无悔恨之教。盖在于专责浴温之效。 殿下临御以来。前后处事。既误而追悔者。凡几度矣。日月之更。人皆仰之。此固 殿下之盛德。虽然。岂若初无可悔之失。巍乎荡乎。民无得而名焉者乎。臣愚罔敢知何㨾祸机潜伏于冥冥之中。而天之示警。若是其昭昭也。此正 殿下恭默修省之会。静处颐养之日也。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何可躬驾远迈。以忽其警惕之道乎。惟 圣明上体仁爱之天。亟寝温幸之命。 上答曰。今卿疏辞。盖出忧爱之忱。而第治病之缓急。随其轻重之不同。予病在眼。而视物益艰。汲汲疗治。不可迟待。噫。君臣犹父子。恳迫之教。卿必谅悉也。夏。拜大司宪,工曹参判。复兼同春秋。 上久违豫。命 世子代理。公承命诣江华史阁。考 世宗朝参决故事以进。移户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3L 页
曹参判。是年即公司马回榜之岁也。一家子弟。即其唱名日。会满朝卿宰及大小科同年与恩门家子孙。设酌以娱之。李判书光迪年九十。前岁已行大科回榜宴。以旧时四馆至门呼公。为东俗新恩戏。赠之以诗。公即席索纸笔和之。一世艳叹。传以为盛事。冬。复兼同成均。递拜兵曹参判。明年春。以公年满八十。大臣白于 上。援旧例超升资宪秩。拜知中枢府事。入耆社。俄兼司圃署提调。移议政府右参赞。升知春秋。以 端懿嫔葬时。传谥册玉印劳。命赐马。递拜知中枢,工曹判书。公上章乞休致辞甚切。优答不许。差 世子嘉礼都监提调。又赐马。兼同知经筵事。己亥。又拜右参赞。兼知义禁。 上入耆老所。覃恩耆旧。公亦加正宪阶。仍命赐耆老诸臣宴。公同诸宰上疏辞谢。且请进宴。 上答曰。吾年几至六旬。追继 太祖朝故事。亲入耆社。则会集耆耇。式燕以乐。自是善政。断不可已。卿等体予敬老尊年之意。安心勿辞。进宴事。日者筵中。面谕予意。申请虽恳。终难允许。四月。 上御景贤堂锡宴。公及领中枢李濡,领议政金昌集,判中枢金宇杭,判敦宁黄钦,知中枢姜鋧,任埅,判尹郑浩,行司直洪万朝,李善溥十人入参。自大僚以下他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4H 页
朝臣。不得与焉。酒累行。 上下白金杯。使之行酒既罢。撤法乐。赐之使归宴耆社。皓首肩舆。金犀交映。酡颜簪花以次而行。恩荣满路。观者咸啧啧谓国朝所未有云。翌日。公与诸公。诣阙上笺谢。绘其事以传后。书进灵寿阁扁额。又命赐马。秋。兼典医监提调。冬。升左参赞。递拜工曹判书。庚子。升知经筵。六月。 肃宗大王升遐。公差 山陵都监提调。病甚递。仍辞免本职未几。又递成均,经筵两兼衔。公欲并解诸任。请递司圃提调。累疏陈恳。批以年龄虽高。筋力尚旺。慰谕不许。辛丑。 景宗大王禀 慈旨建国本。今 上由潜邸升储位。宰臣凤辉阴怀不悦意。投疏荧惑。大臣诸宰三司齐声请讨。公亦力疾进参。拜左参赞。是岁冬。凤辉一镜辈。遽得志鸱张。刀钜荆棘。火色焮天。善类奔迸。位著一新。时辈以四大臣议罢庭请时。诸宰唯诺为罪。而并论公削黜。壬寅。有以公及权公尚游,任公埅。以老病先出。未入参于停请询议之际。不宜同被罪罚白 上。而有叙命。时一镜等。欲逢迎固宠。请为张氏建祠定号。将令卿宰会议其当否。公拟上疏力争。既属藁。任公闻而请同署以进。欲俟会议日命招而上之。不及上。而三月。我使之使燕者。准 世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4L 页
弟封典先报至。其翌日。虎龙急书上。如相待然。时辈蹻蹻即禁庭。设狱以鞫之。盖其意将无所不至。不止为薙士类而已。而一镜姓名。忽首出囚供。鞫厅既不肯何问。乃移狱禁府。及移鞫。而囚又引相泰耇。泰耇又不得已出胥命。政院台阁。乃纷然并起。请 上以敦勉完狱。人心咸愤惋拂郁不能止。公欲搆疏极言之。子弟交谒更谏。公愀然欲涕曰。历数朝臣受 先王恩遇如吾者。复几人哉。吾既以会议事。草疏拟进。早晚窜谪。固吾之所自分者。国事至此。吾何忍不一言。以负我 先王耶。乃上疏略曰。床席危喘。念绝时事。而得闻鞫狱初设。金吾之官。出于罪囚之口。迸出待命。而鞫厅不为请拿。移鞫本府。事异常规。及其开坐也。按狱大臣。又为待命。鞫事严秘。未知其曲折之如何。而虽以承旨启辞中不忍闻之说观之。其亦紧出于罪人之招。槩可知矣。一番卞正。在所不已。而喉司台阁。纷然争起。不思狱体之严重。至请其敦勉完狱。若使罪人一毙之后。则被援诸臣。虽欲卞白。更无其路。今日三司无一言争执。惟 圣明严加谴斥。以励君臣之义焉。 春宫名位一定之后。累遭罔测之变。而幸赖 殿下孝友之德。慰安之道。靡不用极。此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5H 页
实 宗社之庆。举国臣民。孰不钦颂。此后保护之道。惟在于堤防邪枉之严。愿益加省察焉。疏入。相泰耇与锡恒方至阙。相顾失色而出。公疏未及下。而师尚以谏长。即驰赴阙。拉承旨黄尔章。夜请对。搆捏公百端。请减死。绝岛围篱安置。尔章又从傍诩尚以忠愤所激。诬公以沮戏狱事。交口迫请之不置。必得准始已。一镜辈乃配公于大静县。公以笃老之年。仓卒作水陆数千里远谪。亲戚故旧。莫不为之悯其老而伟其忠。无论知不知。奔走填咽。争来为别。而公言笑如平日。泰然无几微色曰。莫非王土。何地不可居乎。行半途。子侄七八人。辞归涕泣。咽不能成声。公笑言清阴金文正就燕狱时。钟爱孙女牵裾号泣。使婢引去事。而终不见一毫戚容。五月。始渡海。方半渡。忽回飓逆舟。骇浪震薄。不可卞东西。舟中人皆晕倒不能起。篙师苍黄不知所为。而公独神气如常。远望如丝发微横者。而知其为岛屿。其素有定力。而不眩于仓卒颠沛者如此。栫棘于县之柑山村。县在大海中。雾岚虫蛇。人不堪处。如古之春循雷化。虽少年强壮。亦鲜免疾患。而公乃视犹清凉地。若将终身焉。手书安定窝三字于室壁之南。又以秋分后春分前夜。望老人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5L 页
星。题其楣曰挹老轩。俱为文以记之。以寓其感慨警省之意。又书乐而忘忧怡然自得八字于座侧以自勖。癸卯夏旱甚。疏决罪囚。命公移陆撤篱。正言赵镇禧首上疏尼之。赵趾彬,沈埈及师尚,真儒等。迭居三司。或疏或启。一意沮遏。 上终不听。甲辰八月。 景宗大王升遐。今 上嗣位。谏长明谊等。又仍前请不止。会一镜既诛。搢绅章甫之上书言前事者。辄以公未见宥为辞。乙巳。 上图任旧人。登进士类。特旨首释公。以位著不备。谕令驰驿还朝。旋拜工曹判书。兼惠民署提调。递拜左参赞。差筹司提调。入枚卜。二月。赦书始至。三月。公既登舟。风不利行。五日而方下陆。公四载瘴乡。真元暗铄。风涛撼顿。眩喘转加。留治竟不效。以其月二十五日。卒于海南县城南之寓馆。享年八十七。始公病不能就途。 上亟遣医赉药驰视之。未至而以公讣闻。 上震悼。既辍朝市。吊祭如仪。又下教曰。左参赞申銋。以耆旧之臣。累年窜谪。叙命才下。而未至京辇。遽以长逝。伤悼之心。曷胜云谕。仍命沿途出担丁。地部优助丧葬需。后 上屡临筵兴嗟问公因何疾至斯。恻伤不已。又以诸大臣言。命特赠公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别职如例。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6H 页
令所司不待状赐谥。以彰公忠直。于是太常议危身奉上曰忠。守义不屈曰景。请以是谥公。 上可之。卜是年八月癸酉。永窆于杨州注谷先茔酉坐之原。公长身脩髯。高颡秀眉。姿状清古磊落。如癯鹤乔松。一见可知其为厚德长者人也。天禀近道。早承化堂公过庭之训。劬学饬躬。深耽经术。虽少善病。不能刻意用力。而居静玩索。实多自得之趣焉。平居燕閒。必俨然危坐。非甚病。未尝欹侧偃卧。至大耋亦然。接人肫肫和易。而人自不敢以狎进。性恬淡简约。薄滋味厌纷华。不问产业有亡。不蓄器用玩好。立朝四十年。屡典藩府。致位隆显。而操履清俭。始终如一。食无重肉。坐无完席。冬夏裘葛之属。多不能以时。家人假贷以给朝夕。土炉短檠。一室萧然。其自镜城归也。理官簿既讫。而羡布十馀匹。从者欲以备公裙牏资。屡请而公终不许。只以一布持遗叔氏之最贫者。此在公特馀事。而亦可见其一端也。与兄弟友爱特甚。俸禄之入。分赈弟侄。月以为常。公雅好林壑。素有归意。而贫无以营得一菟裘地。尝屡引年乞休而不能得。则亦随分而安。虽处城市。而常自超然。静养冲素。寿登耆耋。而视听不衰。政地故称热官。而公则十年出入。门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6L 页
庭落然如寒士家。宽裕仁厚。绝不言人之短。儿孙有过。亦不加诃责。略示辞色。使自悔惧而已。莅职内外。未尝妄用刑杖。致一人之邂逅死者。至若义所当为。人皆巧避。而公便毅然以身任之。勇往确守。凛不可挠夺。断断一心。惟在于扶伦纪明义理。一己利害。置度外不顾。蹇连颠踬而无所悔。当丙子劾柄相也。 天威震叠。始命谪宦旌义县。家人为之忧怖。公独笑谓俞夫人曰。子尝恨余之不得邑。吾乃今作宰矣。逮九耋行遣之日。怡然就途。寝食如常日。穷溟幽絷。家国渺然。而了无忧愁牢郁之色。实有无入而不自得之意焉。惟其忠愤忧悯。耿耿不已。发于吟讽。有欲观世变循环理。愿假彭铿八百龄之句。传至都下。闻者莫不诵而壮之。始甲戌用事者。阴护凶逆。以求获其后福。而外倡深长虑三字。使莫敢议其后。潜滋暗炽。至于丙子。而顾且爱惜扶救。恐或伤之。仆仆然丐其生路。至称感激。公于是时。既劾其一二大臣者。凛然风棱。已耸动朝野矣。及至末流之祸。上及 长秋。而彼乃宠位自如。诛责不加。流派漫衍。传授益密。日夕嚣然。不餍不止。逮壬寅而遂至滔天。士类鏺而 宗社缀。凛乎其将有不忍言者矣。士皆惴惴无人色。无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7H 页
敢出一言以婴之。而公独奋然手疏。悉陈狱体。作一断案。末后拳拳之忠。专为保护 东宫之地。炳然寸丹。惟欲为 储君死所不辞。宜乎群凶之磨牙次骨。以公为仇。而然其齼齘趑趄。犹不敢肆意直逞者。尚不能无惮于一脉严正之论。盖公之一言。实有以折其萌也。尚论之士。咸以为公之扶国本安 宗社之功。固自炳烺昭著。有不可掩云。呜呼。使公而存者。其必能裨赞新服。益殚忠荩。君子有所恃。而小人有所畏。其为益于邦家。有赖于世道者。岂浅鲜也哉。更化之初。首被徵用。上自卿士大夫。以及厮儓舆皂之贱。举莫不动色相贺。加额以俟。譬如祥麟瑞凤。咸愿先睹之为快。士望所归。廪廪乎金瓯之覆矣。及公之卒也。中外闻者无贵贱。又莫不惊怛咨洟。奔走相吊。深有恨于天之不憖遗。而 圣朝所以伤悼之者。又甚挚。哀荣之典。迥出常格。湖南人士。自远来哭。随榇而行者。殆不可数。从至京者。几数十人。至湖西畿路亦然。关西文武士五十馀人。亦操文致酹。后南儒又相率上章请为公建祠。 上答之曰。览尔等疏。深嘉慕忠之义。但近来书院之弊。朝家方申饬。则一边申饬。一边许施。未免径庭。且自朝家既已褒节。则数间院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7L 页
宇。有何益哉。事寝不行。公为诗。遒旺整健。文亦典畅。无冗腐委靡气。固可以鸣于世。而不屑为也。爱看书。至老常对卷罕释手。公惟自晦而不求人知。人亦鲜有知公者。金三渊昌翕于公为中表弟。而最服公文学。尝语人曰。今世可以典文苑而无愧者。即申兄其人。而惜乎其老也。笔法遒劲奇雄。一世称操觚者。少能及之。而公亦不肯自任。以是馆阁黼黻之任。典册琬琰之刻。未曾一及于公焉。识者恨之。有遗集十卷行于世。俞夫人杞溪大姓。学生桢之女。同知中枢府事赠左赞成大祺之曾孙。外祖司宪府监察赠参判韩嶷。与公同年生。月日先于公。性贞和识道理。有女士风。自以腹女生。不识严颜为至痛。母韩夫人有绝行。自称未亡人以来。十年不栉。十五年不御肉。疾恒在床玆。夫人竭心力扶将调护。靡不用极。及归公。移以事舅姑。诚礼两尽。视诸叔如同气。家素酷贫。有不可堪者。而不使公知之。己卯正月二十七日。疾卒于公之延安任所。寿六十一。后以公故。累赠至贞敬夫人。始厝坡州。庚辰。移窆于注谷别岗。及公之葬。迁以祔焉。举一男二女。男思远汉城府判官。公卒。过毁不胜丧。以孝旌闾。赠司宪府执义。女长适郡守李秀贤。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8H 页
次适士人李华臣。执义有三男二女。男㬛,𣋉,㬦俱业儒。女长为拓基妻。次适士人朴大源。李秀贤二男。长济元。次济命宣传官。三女适参奉辛义立,士人俞嶈,赵德寿。李华臣亦二男三女。男英辅佐郎。文辅生员。女适士人申晛,黄楫,进士玄光宇。内外曾玄。殆四十人。拓基十四赘公门。事公者二十馀年矣。稚昧謏劣。虽不足以知公之万一。而然其所以觌德慕义于观感之际则亦深矣。公既葬。而执义公裒公事行履历。授拓基为状。状未成。而执义公遽下世。俯仰今昔。实有人代之感。不敢为一辞谄溢。以辱公知遇。谨摭其大者。附以平日所见闻。撰次如右云。通政大夫前司谏院大司谏知制教俞拓基谨状。
先府君行状
府君讳命岳。初字尧卿。尤庵宋文正先生改字曰君四。姓俞氏。始祖俞三宰。新罗阿餐。其后有讳义臣。罗社既屋。自以前朝世臣不肯屈。丽太祖恶之。降属杞溪县户长。子孙仍为杞溪人。又其后有讳得瑄。官尚乘局副内丞。追封左仆射。生讳僐。版图判书。生讳承桂。亦官版图判书。父子仍世大显。簪组蝉联。代不绝书。入我 朝有讳起昌。用武科进通政府使。燕山主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8L 页
昏虐。窜海岛。 中庙改玉。特除官终不起。后人高其义。立祠以俎豆之。生讳汝霖。事我 中宗。与静庵赵文正诸公。伏閤论靖国滥勋。同六卿劾金安老不合进用。为所螫流放七岁。安老败。复召为礼曹判书。卒谥景安。有洪领相彦弼所撰墓碑。生讳绛。忤于尹元衡。谓公伸救乙巳人。事将不可测。赖 明庙全保。特出公北藩。大阐儒教。蔚有作兴效。卒官户曹判书。谥肃敏。配享于咸兴文会书院。月沙李相国廷龟撰墓碑。从子忠穆公泓撰圹志。寔府君五世祖也。高祖讳泳。荫仕屡典郡邑。有循良称。官慈山郡守。赠承政院左承旨。曾祖讳大仪。少绩文。与吴楸滩允谦同业。最相许。训子弟严而有法。早殁不仕。后赠吏曹参判。祖考讳省曾。光海时为李尔瞻辈所仇嫉下牢狱。几陷大祸。 仁祖反正。即日见释。遂扬清显。官终江原道观察使。累赠至议政府左赞成。白轩李相国景奭撰墓碑。族子文忠公棨撰圹志。考讳㯙。早负公辅望。事 仁 孝 显三朝。历任外内。克著忠恳。位止司宪府大司宪。农岩金尚书昌协撰行状。宋文正撰墓碑。南领相九万撰圹志。大宪府君初聘丰川任氏。卒无育。后聘清州韩氏。从封贞夫人。高丽太尉兰之后。参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9H 页
判讳述之曾孙。 宗庙署副奉事讳甸之女。振武功臣顺阳君赠右议政安公讳梦尹之外孙也。韩夫人端简孝友。壸仪甚饬。举三男一女。府君序居第四。以 显宗八年丁未七月十四日丙辰。生于汉师之寒井里大宪公旧第。府君幼而岐嶷夙茂。动止沉重如成人。丰硕有骨格。大宪府君暨韩夫人奇爱特殊。甫过晬。患痘几殆。明年。又经红疹。辛亥。大宪府君弃背。临终顾府君申命名之义。时府君才五岁矣。六岁。又遘疠甚㞃。韩夫人日夜焦心保护。幸而获安。七岁。韩夫人下世。戊午。遭伯氏通德公丧。府君年才十二。号泣哀戚。悲动旁人。吊者咸为之悯怜而嗟异之。庚申。丘嫂李孺人继殁。时府君一姊已适人。而仲氏牧使公甫授室矣。府君幼失怙恃。伶俜孤孑。若不可以成立。而能自力不懈。十六。始受业于三渊金先生。与泽斋金卓尔,蛰窝洪仁甫诸公定交。癸亥。委禽于司谏院正言李公讳斗岳之门。晚庵李忠贞公讳尚真。即李公外舅也。时已位台揆。年尊有高识。一见府君。爱重之殊甚。亟许以国器。府君自与金洪诸公结社。日夕攻学。扬扢风雅。踔砺磨砻。孜孜不少已。词业蔚然骤进。每一篇出。辄为三渊所奖许。未几。金公夭没。同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09L 页
学诸子。仍遂分散。府君伥伥不自得。甲子。携一友生。担簦飘然步入岭东之金刚。历蹑幽深。阅月始返。所述篇什。裒成一轴。金农岩击节叹赏。与三渊俱有叙述。引重甚盛。间从三渊于泰华山中。读诗书二经。后亦屡负笈入近京诸山儒宫梵宇。至或三四。至己巳宋文正遘祸。府君既与朴世辉,李竨等诸章甫。上章叫阍不能得。则南下迎吊三渊先生于湖中。李忠贞谏废 妃谪北塞。府君送之过岭而归。仍又会下尤庵葬于水原。自是遂绝迹公车。甲戌以后始复赴。乙酉冬。中增广生员。丁亥。除义禁府都事。金吾例以新差郎。谓之曹司。专管公事。府君六朔为是任。间值重狱。上官必令府君执笔主讯覈。事有疑难。辄以咨询。咸推其公明勤敏。己丑仕满。升长兴库主簿。寻迁司仆寺。时朝家令择各司官善其职者无频迁。提调举府君录久任。凡有状闻文牒合行覆奏与勘处者。虽非职掌所管。亦一以委之。辄皆听从。庚寅。移拜户曹佐郎未几。升正郎。时前日长金吾者。方判地部。久已知府君才可任。兼差别库。库在江上。掌米谷为多。人鲜免近腻。府君洗手奉公。律己甚严。使艄工持斛槩。以防胥隶之操纵。旧例斛外米。谓之落庭。积贮而官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0H 页
自私用。名之曰私库。一斛赢剩。多或至数斗。少亦不下斗馀。已成流规。府君饬毋过数升。过是即还。以予舟子。俾充其赔欠。其所剩。又不问多与少。即日分俵胥隶之执役于庭者。馀则略以赒贫族而已。一斗不以留私库。一粒不以入门内。前此虽号称简约。亦多有家役匠手。而以剩谷酬工直者。府君独耻之。一切不为也。至夏中税船坌至。当纳他仓者。亦争愿归别库。府君意不乐久居。即屡状力辞。必解乃已。三江故多庾廒。至今数十岁。江上人称颂犹不衰。尤以府君之必求自免。为绝罕不可见云。曹务浩瀚。文簿如牛毛。各司贡人及诸市廛咸属焉。为郎之难。十倍他曹。府君提纲挈目。事纤微无所遗。吏不敢欺。市井驵侩之徒。无一以贿通者。是时。命公卿荐可任州牧者。户曹判书金公宇杭,左参赞尹公世纪,湖西伯赵公道彬。皆举府君。辛卯冬。除开宁县监。府君单心抚字民之穷无赖者。为之涤逋籴。而以雀鼠耗充之。行老人宴。以养高年。削廪馀。以赈流丏。民无有捐瘠。阅军器旗鼓。新其旧而修其弊。哙然改观。以邑田赋不均。屡请州使者。上闻于朝。请改量。而适移职不及行。癸巳夏。移大丘判官。时久旱。上任日忽大霈。人比之随车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0L 页
雨。府民万数千馀家。事务之繁剧。牒诉之堆委。为列郡最。府君莅之以宽简。沛然若未始有事然。邑贮冰以需营府用甚殷。而山童乏木植。岁冬修冰屋。民辄醵钱以市材。吏从中以为利。民劳费不可胜计。府君既上官。询民疾苦。首以是为对。府君即攻金伐石以筑之。及未耕经始。甫百馀日而讫。用人之力。以工计之。至四万六千有奇。而役民只数日。以钱计之。至五百两有奇。以米计之。至八百斛有奇。而皆自拮据。不取于民。旧有雇马厅。以备迎送。而既岁久。官吏不谨守。又取息多不止。用子母法。积逋在民。至或过累十年不能偿。官徒拥虚簿而已。临有事立马。徵呼系累。害及阖境。府君以为积钱而殖之。是厉民也。方便料理。得钱千三百馀两。市马数十馀头。分授邑中人。籍其毛色而藏之官。俾以时轮。役无偏苦。以公行过一息程。辄官为之予雇直。马病与死。官为添直而改之。有缓急则又以运粮械。非公行。切毋得责立。具为条式井井可久行然后。贮赢钱备添雇。焚宿券涤逋债。民皆大悦。养马者亦喜其无马而有马。閒时行商贩。赖以为生。后来者遽罢之。复以钱敛散。至今为民害。民莫不以为恨。邑处三营下。供亿旁午。官出米谷。授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1H 页
吏隶市鱼果油蜜之属。而所予者狭。所取者夥。吏入村市。头会箕敛。公行掊夺。少违程课。官又榜挞。以取足焉。所由来已久。列邑盖莫不然。民与吏俱不能堪。府君令取官所予直及吏隶复户税保人布。合之贮一库。又计一岁所须物多寡与时贵贱。令月朔预办以供用。月各有常数。无得滥用。物各从市估。无得抑买。择乡任之解事者。主平市易。而官为照勘其文簿出入。罢吏隶之分贸。禁村市之横敛。俾为永远规。吏与民俱大苏。既屡岁。积储充牣。下至醯薧之微。亦皆陈陈。于是取前簿中久逋。悉行蠲除。邑中旧无染坊。三营暨本府。出布帛授之民。民又敛钱而取染于他邑。又其疏数多少。无有限节也。故民日以益困。府君乃割官田畀官仆。复其役。种青黛。以供染资。仍又屡言于按使而通行之。谬例遂罢。添设江仓。以济漕运。民甚便之。赋税徭役。又悉从便区画。凡所以移补豁免。赒赈捐助者。又以米粟为五百馀斛。以钱为千七百馀两。邑民皆爱戴如父母。按使上治行第一。为一道最。命授准职。丙申春。升拜顺兴府使。峡邑事简而俗淳。府君政务平易不烦。不用刑杖。民自戢威明。频会邑子弟。课制以劝学。属岁久不雨。府君时久病才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1L 页
少瘳。即力疾斋祓。躬祷于小白山。牲币未收。甘澍霈然。邻壤民亦皆大愉争来谢府君。公馀多暇日。杖屡啸咏于白云小白之间。招邀人士。赏梅哦诗以为乐。邑以大治。吏民乐业。尝沿按使。檄受岭底七邑税谷于忠州江上。平均清简。一如地部时。七邑民感服不已。时府君尽室之官。独不肖率妻子在家。而府君竟不以一包米添遗为朝夕资。其他可推知也。丁酉。迁擢清州牧使。翌年春。便道赴任。承前政数易之馀。邑事棼错不可振。府君威以束下。惠以恤民。如栉垢发。如理乱丝。爬剔无所漏。未阅月。而颂誉已欢腾矣。府君少彊健鲜疾恙。及为吏役殆十年。稍示惫损匕箸。家人子弟。或谏其衰年精力。不宜过自劳弊。小事宜且已之。府君辄叹曰。我自不知其为疲也。且我虽欲自便。奈公家事多滞何。前后非甚病。未尝一日不坐衙。虽祁寒暑雨。如朔望望阙仪谒文庙。未尝一日不躬行。社厉祀典。又未尝无故代摄。凡有公干事至。即行不惮劳远。潜滋暗铄。积损荣卫。至 肃宗戊戌三月遘疾。始以为微感。时疠气方大炽。医治失方。竟以四月一日己卯。卒于官次。享年五十二。不肖适从仕在都。闻府君疾革。急留章驰赴。不及至江上。承凶问。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2H 页
叫呼陨绝。穹壤茫茫。天乎天乎。尚忍言哉。拓基不肖无状。罪大恶极。始不能早自省觉。常以为百岁可恃。贪恋恩荣。省视久旷。至疾病而不能躬操汤药。属纩而不及亲视含敛。犹言犹息。苟活至今。痛矣天乎。尚何言哉。尚何言哉。以其月靷归京西城外。值潦疠。不及择地。用是年六月甲午。权厝于杨州车踰岭内洞。肃敏公以下族位之地也。岁丙午。拓基忝岭藩。秩视亚卿。推恩赠府君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别职如例。己酉。以拓基叨奋武从勋。又加赠府君为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知义禁府事五卫都总府都总管。庚戌。卜山于铁原府东葛麻里芝蕙洞向卯之原。以二月壬子。启墓迁柩。以其月庚申永窆。呜呼恸矣。府君凡生二男四女。一男即拓基。一女适士人尹得谦。一男三女。皆幼而夭。拓基娶判官赠执义申思远女。生四男五女。男长彦钦。次彦铉。女长适洪益彬。次适洪钦辅。俱士人。馀俱幼。尹得谦有一女适士人洪维汉。府君器宇宏邃。气度宽和。性笃孝悌。幼失怙恃。至恸在髓。常不忍口提父母时事。尤以大宪府君颜面依俙不能记。为终身痛。每当考妣讳辰。哀哭彻天。至声泪俱竭乃已。及老如一日。仲氏府君年纪不甚远。而敬爱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2L 页
之。没身不衰。以伯侄早孤零丁。抚护眷恤。视他尤至。伯母宋夫人老。而从氏先逝。府君涖邑日。必逐月割俸。以助滫瀡。未或阙。一姊亦窭甚。又如之无少间。庶兄死。而有贱出子二人流落困穷。府君收置而衣食之。俱为之有室。内舅有庶子。而孤贫未娶。宗人子有素不相识。而孤独飘泊者。府君并携之官。为之择妇而配之。教育而成人焉。推以至于穷乡冷族。赒救接遇。一惟力之所及。曲有恩意。内兄殁于疠。尸柩殡空舍。亲属俱远避不在侧。府君径入哭尽哀而归。亦卒无恙。远方儒士。游太学客死。无以敛。府君未尝一识其名面。闻而哀之。襚之以二衣。盖其好义急人者如此也。府君平生。不事营为。于治生产业。尤泊然一无所留意。历典四邑。田亩不增一顷。至于器用几案之属。亦绝不喜造办。自少至老。惟一小匮。收藏师友简札而已。虽纸笔之微。亦未尝别有储蓄。在官日。家人妇女。或置小小器物。府君见之辄嚬蹙。有不怡色曰。此物从何出乎。吾虽不为此。亦不知其不可堪也。府君对人耻说贫。口不道乞字。雅不喜人作非情矫刻以近名。以是人亦鲜有知其如此。尝自邑至京。所骑马鞍破弊不堪跨。亲友有戏之曰。为太守虽廉。独不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3H 页
可以易此乎。府君笑而即改修之曰。吾非故不为也。特未及为耳。府君平居御奴隶。罕有大声色。当喜怒。亦不遽形外。宴居静嘿俨然。不可以狎进。及其与亲戚朋友。开心见怀。引满剧饮。谈笑倾倒。绝去表襮。真意蔼然。又未尝扬人过失。暴人阴私。于人必加推谅。不责之以所难能。而至见人贪鄙纤吝与倾巧憸慝者。耻之若浼。不欲正视。少与一友人读书山寺。忽见其不是处。翌朝即步归家。又不见之色辞。内守甚确。事虽微。绝不听人嘱托。又一切不向人有托。府君居官。谨慎守法。廉公宽明。民有状诉。勿论晓夜。皆许径至前陈白。禁阍人无得居中防遏。远村小民入公门。如归其家。其有豪断乡里。顽猾不率教者。虽大户。必痛绳之。不少贷。严束吏。使不得侵渔村闾。民不得见吏。吏不敢出野。值水旱。必躬审田野。蠲放灾荒。虽深远。亦不以为劳。当秋籴。先期布告。斗斛均平。不烦刑杖。而民自趋令。列邑补军缺。例趁岁晏。鲜不以扰民。府君独以春夏务閒时。多方搜访。一民不劳追呼。一批不及村里。而填签常自有裕。又必使被签者。执签以自占其苦歇。由是贫民无族邻之侵。而吏则束手。但奉行成案而已。岭俗好斗讼。喜干谒官府。夤缘请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3L 页
托。不得则谤讟随之。府君一听之以公心。使两尽其情。明说曲直。剖决不留时日。虽大讼人所避者。亦不少淹滞。辄即判遣。讼者无敢为嘱托计。诎者亦不敢怨。他邑远郡民愿就讼者。争集不可记。大丘时。有豪家欲违理占民田。姻贵居间。屡以为托。终不听。亦不答其书。虽因人致望意。而亦不恤也。自开宁移达城也。阖境老幼。大供具饯之于境。开顺二邑民。俱竖二碑。以寓去后思。大丘三十三坊。俱刻石以颂惠。及丧。民又有千里聚钱以致赙者。其莅清州。才旬月耳。丧车之返也。邑人士之哭而送至境者。几五六十人。府君前后宰四邑。如岁时馈遗。亦只及于亲族而已。盖未尝一及朝绅。人或诮之以寡情。府君闻辄笑曰。我方未遑民事。尚何暇閒漫人事。且竭薄邑。以树誉于朝贵。非非道敛民。无以能焉。吾不忍为是也。我宁为他日做官地哉。是以虽平居素相善。居外近十年。通书讯者。或仅一再焉。府君少小。慷慨好言论。自期许甚高。一世人亦皆望之以远大。不幸同志凋谢。师门遘祸。见世道日入于艰阨。宿志萧索。仍之忧病缠绵。不能有以舒发志业。大致成就。常以为平生恨。既复就公车屡不利。及不肖倖占科名。府君笑曰。儿既第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4H 页
矣。吾何可复从场屋间。争得失哉。遂止不复应举。见不肖渐致清显。恒戒之曰。少年登科第。鲜不以骄傲取败。汝其戒之。又常言今之世。不可谓治且安。当官者惟宜尽心职事而已。上下论议。浮躁乖谬。非仁人之用心也。晚来对人。罕及朝政得失。人物雌黄。居常为子弟言。亦必本之于恕。不务为苛索瘢痕。然于是非邪正大处。毅然不少饶假。即其天禀然也。呜呼。以府君深仁厚德。懿行旷度。与夫练达之才。廉约之操。苟得其位。宜可以弥纶王家。裨益世程。而特以厄于时命。竟不能有以登庸于庙朝之间。晚从禄仕。廑廑少试之于民社而止。天又不假之以年。限于中身。遂使其廑廑少试者。而亦未得大有施设。后之人又何从而知府君之所存与所守也哉。呜呼。古之人欲不朽其亲者。必得当世君子一言之重。以垂于后。不肖虽颛迷。敢忘斯义。顾亦有待也。今则墓地已定。所汲汲焉不可缓者。其惟幽志显刻。玆敢纂次平日志事。抆血哀吁于下执事。惟是岁月愈久。忘漏愈多。宁或有而无纪。不敢一言衍溢。以犯诬亲之罪。庶几蒙追念先故。亟赐矜许。则不肖可得以藉手而归见先人。幽明受惠。又曷胜量。震悚抑塞。不知所喻。伏惟鉴纳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4L 页
而裁择焉。不肖孤拓基泣血谨状。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谥状
  
工曹判书尹公谥状
公讳晖。字静春。自号长洲。尹氏自丽朝司空左仆射君正。著籍于善山之海平县。历知密直司事万庇,右政丞英毅公硕,门下评理忠简公之彪,门下赞成事文平公珍。连五世为卿相。入 本朝。有讳继丁官掌苑。是为公高祖。曾祖讳希琳。副司勇。赠左赞成。祖讳忭。文科军资监正。赠领议政。皇考讳斗寿号梧阴。与弟月汀公讳根寿。同时立扬。遭遇 宣庙。勋业德望伏一世。官至领议政海原府院君。谥文靖。妣贞敬夫人黄氏。参奉大用之女。观察使琦之孙。外祖观察使郑百朋。举四丈夫子。皆显于朝。公居第三。以隆庆辛未九月壬戌生。幼甚颖异。甫学语。已能读书。出语辄惊人。先辈钜公如朴判书大立,李鸣谷山甫。交口称叹。郑松江澈尝访文靖公。命公赋诗。公时才九岁。应声对曰。纤纤疏雨两三人。一树寒花笑我贫。松江极赏之。贺文靖公曰。此公家千里驹也。老膝当屈。十六。参升补试高等。金文正公尚宪,洪相国瑞凤,金相国瑬,沈相国悦。俱预是选。仍与公为莫逆交。自是朋游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5H 页
益附。华闻日彰。郑古玉碏。号有人伦鉴。尝谓公器局。必至卿宰。但恐伊时国事板荡。将何以免乎。己丑春。中进士第二名。时朝论歧贰。文靖公忤于时。以公声望。不得占壮元。公议称屈。辛卯士祸作。文靖公谪北路。旋移海州。公一从之。壬辰倭寇大入。 宣庙思文靖才识。特释而亟召之。公与仲季两公。奉黄夫人。避兵于先山下。遭内艰。公虽在奔窜中。而丧之如礼。甲午制除。擢庭试乙科。郑相琢书贺文靖曰。三郎大庭表词。飘飘有凌云气云。即荐入艺苑。由检阅至待教。乙未。升刑曹佐郎。移兵曹。充书状官朝京。丙申。由成均馆直讲。历兵礼两曹郎。选知制教。兵戈犹未定。国家多事。极选备边郎。公与焉。柳相国成龙素娴吏牍。每令公执笔。口呼数千言。纚纚不少休。公耳受疾书。不错一字。柳相亟称之曰。君才如此。他日坐此。可思老夫也。丁酉。萧按察接伴使尹公国馨。辟公从事。按察亦甚礼之。戊戌。为司谏院献纳。兼侍讲院文学。选玉堂。转司宪府掌令。时 天朝诸将。多会京城。供亿患不给。 上分遣侍臣。督诸道税入。公亦承是命。令宽而事办。运在诸道先。己亥。由司成。历弼善,掌乐正,执义。复拜司成。冬。以宣谕御史往岭南。犒慰诸阵将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5L 页
士。庚子。拜司谏兼辅德。俄进承政院同副承旨。例升至左副。辛丑。居文靖公忧。服阕。复除承旨。迁礼曹参议。甲辰。复入银台。乙丑。出为海州牧使。莅官甫周年。民追思而碑之。戊申。差圣节使赴京。时 宣庙新陟。所过饮食起居。一从方丧礼。见者皆叹之。己酉。复为承旨,判决事。辛亥。拜全罗观察使。壬子。岭南缺方伯。朝廷难其人。遂举公增秩而移除焉。两南俱称剧藩。文簿云委。公剖决如流。无惉懘。士民至今称之。癸丑。贼臣秉国煽诬狱。公亦中其螫。祸几不测。竟削职。公杜门屏居。口不及时事。书史以自娱。丁巳。始叙西枢。戊午。奉使朝京。庚申。复朝京。时 天朝疑我贰于虏。翰林徐光启等上本。至自请监护朝鲜。朝廷甚忧之。以李月沙廷龟及公充正副使。陈奏辨诬。既至。敷陈昭晢。 皇上降敕奖谕。适是时。 神宗皇帝升遐。 新天子登极。公与月沙。呈文阁部。得以随 天朝诸官。同参于文华殿进香。劝进慰贺之列。前此东使之所未有也。及归。锡土田臧获。凶徒益忌公。以公在京师时要书文靖公碑文于汪学士煇。劾以私交泄阴事。请廷尉问。光海终不许。历工礼二曹参判。癸亥 仁祖改玉。不悦公者。訾公连姻柄相。丑诋以脩郤。竟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6H 页
谪长兴。量移牙山。乙丑。蒙宥叙复西枢。丁卯。西陲告警。金公瑬请以公为赞画使。机务一委公。戊辰。拜汉城府左尹。己巳。出为星州牧使。辛未。以邑人朴䜣逆诛。降邑号见罢。民思公政绩。久犹不能忘。壬申。又为清州牧使。俄递。甲戌。拜忠清道观察使。以微事递。乙亥。拜刑曹参判。兼备边司堂上。丙子。由左尹。又移刑曹参判。兼都总府副总管。冬。北虏入寇。公从 上入南汉。拜户曹参判。仍兼备局。屡承命往贼阵。备尝艰险。惟国事是急。不暇顾一身也。虏请成。索 王子大臣。廷议不能决。 上召公问曰。卿智虑过人。度今送 王子大臣。可释难否。公对曰。臣观贼势。筑垒树栅。非朝夕计也。于和于战。若不早定。他日之忧。不但止此。及出城议定。 上复召公谓曰。卿之计虑。无愧古人。予恨不早用卿言也。公泣曰。唯望坚定 圣志。以图他日薪胆之报。将出城。又召公曰。卿且出往。更审情形。公既复命。遂扈 驾还都。以执靮劳升嘉义。冬。清使至。时新刳于兵。朝野疑惧。特拜公都承旨。周旋接引。悉中机要。 上益重之。戊寅。由左尹改户曹参判。未几。超拜汉城府判尹。兼知义禁府事。转刑曹判书。冬。以问安使赴沈。适当泛舟之役。厥数累千。非使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6L 页
事所干。而公以计弥缝。从便省减者甚多。明年春。还至安州。值奏请使沈公悦病甚。 上特命公代之。准事还。同行有媢公者。诋以仆从犯禁。落职郊居。庚辰。入耆社。冬。清使至凤城。招大臣六卿恫喝。事叵测。朝廷大震。起公为远接使。得以方便无事。辛巳。拜工曹判书。以运饷下西路。癸未。又兼知义禁都总管。甲申春。治器远狱讫。用劳升正宪。公素患泄。至是增㞃。以八月丁卯卒。享年七十四。讣闻。 上辍朝祭赙如仪。冬。永窆于长湍府北梧阴里。夫人李氏祔焉。后三年。以长子从勋。赠公领议政。别职如例。夫人亦从赠视公秩。夫人司评耆命女。 世宗别子宁海君瑭之后也。妇德甚备。举三男三女。男长勉之佥正。次建之监察。季敬之县监。佥正一男阶。文科户曹判书。次季二房亦有出。至今五六世。内外云仍甚蕃。其最显者。曾孙世纪兵曹判书,世绥大司谏。玄孙涉水原府使,汲大司成。五代孙得徵司谏,得敬校理。公气度沈毅弘远。平生无疾言遽色。不事矫饰。不喜交游。家居不废读书。案上常置资治通鉴一部。看阅无倦。古人之格言至论。有契于心者。必书之付壁以常目。夜辄与子弟宾客。讨论古今。亹亹忘劳。晨起必整衣冠。正坐终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7H 页
日。非甚病。未尝偃倚。其事季父月汀公甚勤。风雨寒暑。候问不少懈。于伯氏议政公亦然。其接物也。不设畦畛。人或加以横逆。直受而不报。常曰。宁人负我。无我负人。死生祸福天也。但当脩吾身以俟而已。讵以是婴吾中哉。故累遭谤废。而不少置忻戚。知公者皆以为此老之才。或可几及。而其量未易及也。当官不择夷险。谙鍊时务。务存大体。不以察察为明。在筹司既久。规画动合机宜。先事预度。如持左契。金公瑬诗之曰。快手剸烦如决驷。沉机知变若稽龟。人以为知言。公之常所陈请者。如改贡案。以纾民力。屯田边上。以实军储。脩平壤城。增安义二州戍。以固藩篱。筑墩江都等事。皆称切时。而或行或不行。识者恨之。又惓惓于奖义崇节。请赠壬辰死事诸臣赵宪,高敬命以爵谥。又请 先朝名臣朴淳等特赠美谥。一时韪之。有所著诗文若干卷藏于家。公没近百年。而尚未有易名之典。盖未遑也。谨据家状。猥加檃括。以告于太常。
议政府领议政致仕李公谥状
公讳宜显。字德哉。姓李氏。号陶谷。其先龙仁人。以高丽太师吉卷为始祖。自后十三世。冠冕蝉赫。入我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7L 页
朝。开城留后士渭。江原道观察使伯持录清白。仍父子为名臣。高祖讳士庆。司谏院大司谏。曾祖讳后渊。赠左赞成。早没无嗣。以伯兄刑曹参议讳后天子讳挺岳为后。仕至坡州牧使。赠领议政。以忠实廉约世其家。是为公祖考。考讳世白。议政府左议政。赠谥忠正公。相我 肃庙。深忠大节。有故大臣风。世数近代硕辅。必归公。妣贞敬夫人迎日郑氏。郡守昌徵女。右议政忠贞公维城孙。赠领议政花浦洪公翼汉外孙也。以 显宗己酉五月生公。自幼嶷然出头角。聪颖过人。甫就学。先辈识者。已许以异日公辅器。既成童。遍读经传史记。且甚喜看书。晨夕咿唔之暇。不住披阅。至如朝报疏章。亦皆流览无少碍。文理日大进。忠正公连任海西关西两方伯,广州留守。公一随侍。凡声伎纷华之观。绝不以寓目。博奕杂戏不近手。深居如处子。唯读书不辍。吏人罕有识其面者。间游赏佳山水名胜。遇境吟咏。多为人所称。世人希利侥倖。趋科试如骛。而公则泊然至胜冠。一不迹场屋。己巳。时事大变。忠正公屏居乡外。公从之。只以书籍自娱。世道污隆之辨。人物出处之义。穷览无遗。著述古诗文累千篇。尝负笈质业于农岩金文简公。农岩问公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8H 页
志。公对曰。古人应举。将以行道。今人只为门户荣与一身富贵计。头出头没于名利场中。以毕其生。心窃耻此。欲弃置科事。从游先生长者。讲究经训。博观古人文章。以自浇灌。庶为不虚生者。农岩喜曰。今人大抵牿心科业。不知其他。而子能知科举外有用心处。其进未可量。子其勉之。甲戌。世运复清明。士类汇征。公随忠正公还京师。时有别举及谒圣科。而公皆不赴。以有前言也。是冬。以 仁显后复位。将设庆科。忠正公谓公曰。汝志固可尚。但此科异于例举。不可不赴。此后复废举。从事实地。不汝禁也。公不获守初志。强就试。遂擢别试丙科第五名。公妙年一举。即大阐。人莫不艳称。而公则略无喜色。其不动于得失。而无心于荣辱。自少已如此。农岩贻书举前言。勉励益至。公素守静。不曾出入追随。人鲜有知之者。至是六摄堂后。笔翰如飞。记注无少漏。皆大惊叹以为不可及。华闻日益蔼蔚。乙亥夏。分隶承文院权知副正字。丙子春。荐拜艺文馆检阅。秋。升待教。丁丑春。乍移侍讲院说书。旋还待教。冬。升奉教。戊寅秋。忠正公拜相。例兼春秋馆监事。公以嫌递。为说书。冬免。己卯。复拜说书。升礼曹佐郎。转司谏院正言。辞递复除。又违召罢。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8L 页
台阁言事。例多与庙堂相劘切争可否。而是时。忠正公在三事。公以是累除言地。辄引义力辞。间或因事暂出。旋自罢免。秋拜文学。庚辰。除正言。递拜兵曹佐郎。又除正言者四。又拜兵曹正郎。辛巳。为正言,司书者俱再。移司宪府持平。选知制教。又以司书升文学。壬午。又除正言,兵郎。为京畿都事。复除持平,正言。拜成均馆直讲。癸未。丁忠正公忧。冬。选都堂弘文录。乙酉外除。连除持平,副修撰,兼汉学教授。皆不就。亡何。以校理拜吏曹佐郎。兼汉学西学教授。暂出参大政。即罢已。三为副校理兼司书汉学教授。再为献纳。 上下传禅之教。偕三司伏閤力争得寝。明年。为副校理,副修撰者再。兼校书馆校理,东学教授而俱不拜。夏为养乞外。除金城县令。有林溥者投疏言辛巳鞫囚供有谋害 东宫说。而鞫厅匿不以闻。其言至憯且诬。必欲以祸士类。忠正公实以委官按其狱。公遂历举当时所闻实状。上疏讼忠正公冤。时议竟归罪按狱诸臣。并罢其职。而忠正公亦与焉。公痛迫累辞。终不赴。差御营厅郎厅校理,献纳,吏曹正郎,修撰,兼文学,中学教授。俱辞。丁亥。除吏郎。亦不就。以献纳监试即免。三除副校理兼文学。升副应教。移执义。又除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9H 页
应教。皆辞以疾不拜。冬末。拜司仆寺正。戊子春。自副应教。擢通政大夫承政院同副承旨。暂出即递。拜掌隶院判决事。己丑。除兵曹参知。辞递。夏。为伊川府使。旋以庙堂荐。移水原府使。以赴伊未久。命仍前任。庚寅春。入为吏曹参议。秋。违召罢。又以伊川时微眚坐罢。辛卯春。拜户曹参议。转右副承旨。夏。递拜刑曹参议。出为庆尚道观察使。壬辰。递拜大司谏。上疏论提学李墩掌试不谨状。且斥台阁护党掩匿。 上命拿覈。事大露。墩编配。中第者四人。并命削科。皆时辈所爱惜者。因此怨谤公忒甚。赖 上力持之。不敢加公以罪。而搪枳仕涂。至不拟散职久之。再为承旨,吏议。一为谏长。翌年。朝臣请上尊号。公意不可。不参庭请。夏。以礼曹参议。移副提学。递拜大司成。冬。复拜副学。甲午。又历礼议,大司成。公素与世寡谐。数年来踪迹益睽孤。知不可苟容于朝。力求外。铨中许处以畿郡。会海伯缺。秋。遂除公黄海道观察使。公辞未能得。强赴。明年秋。力辞递为户曹参议。移吏曹。丙申春。违召罢。已而升嘉善大夫开城府留守。持平洪禹行。以公壬辰论科试事为案而丑诋之。大臣白于 上递公职。仍收嘉善资。夏。除吏曹参议。时辈犹齮龁公未已。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19L 页
递移礼曹。复还吏议。皆辞未几。 上下教追斥台言之乖激。仍以收资致慨惜意。 御笔特擢礼曹参判。旋移都承旨。递为礼参。复历都承旨,汉城府右尹,大司成,礼曹参判,承文院提调。由大司宪。转副提学。丁酉。还大司宪。以礼曹参判。扈 驾温泉还。复为大司宪,副提学,工礼二曹参判,同知成均馆,义禁府事,典牲署备边司司译院提调。除京畿观察使。未及赴。遭内艰。庚子春。制毕。拜大谏。复兼备局。 肃庙升遐。与大臣礼官入侍袭敛。差行状纂集厅堂上。为礼曹参判,观象监提调。超资宪阶。差冬至正使。拜汉城判尹。转刑曹判书。无赖人赵重遇受嗾请崇奉张氏。公承命鞫治。重遇杖毙。馀人定配。时太学生尹志述论 肃庙陵志。阙却辛巳大处分。宜改撰。被谴配。诸生不自安。空馆而出。公以同知成均事。劝谕诸生为言。若不宥志述。诸生决无还入理。 上乃命宥志述。冬。以议政府右参赞赴燕。递为知中枢府事。明年春复命。拜礼曹判书。差 肃庙实录厅堂上。夏。移判吏曹。秋。递判刑礼二曹。移差实录都厅堂上。 景庙有疾无嗣。领相金昌集等请 上禀 慈旨建国本。公亦同卿宰三司入对。赞定大策。贼臣凤辉阴怀不悦。投章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0H 页
荧惑。意叵测。公又同大臣卿宰请讨。兼艺文馆提学,同知春秋馆事,掌乐院司仆寺内医院提调。制进 世弟嫔教命文。赐马。 上命 世弟听政。大臣卿宰。陈启请寝。仍庭请。公亦随参。至十二月。一镜等诸凶盗秉四大臣为祸首。以四大臣议辍庭请。时诸宰唯诺为罪。公亦被削黜。壬寅春。贼臣真儒等以公前日救释尹志述。请远窜阅五月。而不得准乃止。贼臣师尚与逆臣弼梦。更请窜极边。而施及先忠正公。诬捏无不至。殆同变书。时辈亦疑其已甚。删去诬先语。而减律以远窜。夏。乃谪于云山郡。时火色弥天。边陲荒绝。生计亦甚艰。而公夷然不以在意。扁居室以素行窝三字。若将终身然。实有无入而不自得之意焉。乙巳春。今 上黜辛壬人。登进旧臣。即释公西叙。兼知春秋馆事,同知经筵事,缮工监司译院提调。拜刑曹判书。兼艺文馆提学。移吏曹判书。 上引见正卿三司。议册 孝章世子。公同入侍赞决。又差实录都厅堂上。偕大臣卿宰入侍请伸雪四大臣及壬寅冤死诸人。兼备边司有司堂上。入枚卜。拜南汉守御使。制进 孝章世子竹册文。加正宪。以史局务紧。辞递经筵。进崇政阶。拜判义禁府事。又兼 世子宾客,弘文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0L 页
艺文两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校书馆提调。命削壬寅伪勋。公制进颁教文。 上奖之以通畅详悉。特命赐马。又以制进璿谱跋赐马。兼典牲署提调。辞递金吾。复兼知经筵事。始公蒙宥。不复有当世意。欲直归乡庐。自念 上新即位。义不可不入瞻耿光。亦欲一陪祭 魂殿。以伸号弓之痛。遂黾勉还朝。既入。行止不得自由。隐忍度日。公以铨部是政本。政本若清。国事可做。辛丑长铨时。精白一心。克追先忠正公遗矩。抑躁竞振淹滞。仕路颇肃。而流俗多不悦。使不得久其位。及是。尤欲刷积染。仰副委寄之 圣意。而既主铨地。且兼文衡。自不无进攘者。掌试。尤淬厉秉公。以致寡助而多怨。公于是知不可复有猷为。遂力辞递铨任。自此绝口不言时事。唯日仕史局。 肃庙五十年治平大业。贤邪大分。矻矻尽心力。三载纂述。欲以酬 先朝厚恩。若消得数十日。可以梳洗无憾。而未卒业。遽有丁未七月事。为党人所漫灭。公终身以为恨。丙午春。拜左参赞。复兼金吾。以定罪人配所事。有未安教。累违召严旨谴罢。已而特叙。开释备至。仍授将任。复兼史局,筹司。再为礼判,参赞。兼司译,掌苑,司仆,观象,承文诸司提调。知春秋。再兼弘文提学。制进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1H 页
 宗庙增修上梁文。 景庙御制跋。并赐马。又拜大提学。以制进 王大妃尊崇玉册文。进崇禄。又以制进 中宫教命文赐马。丁未春。兼 世子宾客。 孝章世子入学。公行博士事。又赐马。辞递司仆司译观象等提调。五月。拜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右议政。兼领经筵事监春秋馆事。公五上疏辞。批旨缕缕。褒之以淳厚朴素。超踰俗态。勉之以念先卿体国之意。命承旨敦谕。时公专任史事。条绪方张。而遽尔递去。史事将归疏谬。总裁官闵公镇远上劄让于公。遂仍命公总裁。公既入谢。引见奖谕。时三司讨复之论历三岁。未蒙允许。舆情愤郁。公进言当今国事。实无着手处。非臣所可弥纶。而讨罪不严。伦彝将灭。根本如此。百事受病。宜亟允公议。使国事有所凑泊。且彼既自知罪恶。死中求生。将何所不为。舒缓留时。抑恐生出凶图。有不可测者。此尤可懔然忧危矣。 上是公言而竟不从。公后入对。又辄反复陈之。无何。弼梦等果叛。公所谓舒缓留时。恐生凶图者。至此而验矣。退上劄辞兼带。守御使掌苑提调则递。而文衡命仍带。六月。复力辞递文衡。七月。 上有大进退。公卿三司。俱被斥黜。公亦坐罢。退居杨州陶山之先墓下。戊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1L 页
申三月。诸贼举兵反。急报至。中外震荡。公苍黄入京。闻时论至议去邠。且令本兵长领辇下亲兵出征。事多忧疑。遂上疏论舆卫疏虞。此后勿复送辇下兵。且请坚守都城勿去。因此辇下兵不复出。去邠之议。亦不得发。旋命叙用昨年罪罢诸臣。公亦判中枢府事。令史官偕入。引见帐殿。举昨年特罢事。为谕敦勉。命参鞫。乱稍定。贺仪既举。公即留疏出城。以参鞫劳赐马。冬。闻 孝章世子疾遽㞃。公即入诣阙下承候。及 孝章殂逝。已成服。复还陶山。 上遣史官。谕令偕入。公上疏言原初逆镜之搆祸也。逆梦辈首论联劄事。谓臣等以唯诺被之一案。及后议雪诸冤也。臣泣陈诸臣殉国之忠。遂有复官赐谥之命矣。未几处分。一切倒置。重寘极律。目以将心。夫将心固逆也。唯诺其将心者。亦逆也。又力讼其以忠殒身者。当为何等罪犯也。时议又于见在两相臣。搆罪极惨。臣初既与闻袖劄之事。元老大臣陈劄后。亦以劄意为是。仰对清问。则两臣之罪。即臣之罪也。臣于在朝日。凡于惩讨之义。不敢后人。庭吁筵请。率皆屡参。今当日争论之三司。尚在罪籍。而讨罪之请。臣亦同之。则三司之罪。自在并被之科矣。至若史事。关系尤重。是非与夺。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2H 页
皆臣所主。凡有罪辜。臣实当之。伏闻有改修之举。在宋黄庭坚,范祖禹诸人。以纂史得罪。没身荒陲。至我 朝史祸之惨。尤不忍言。臣其敢以遭遇 圣明。得逭极戾为幸。而晏然自如耶。臣虽微。尝忝大僚。进退出处。为四方所瞻。其可负此罪。而捐廉耻犯笑骂。厕迹朝廷之上耶。以制进哀册文赐马。明年。 孝章练祀。赴阙下脱衰。命引见。握手勉留勤至。公不得已暂留。先是壬寅。四大臣乙巳复爵赐谥。至丁未。复被追夺。八月。始命复复李相健命,赵相泰采爵。而金相昌集,李相颐命犹未复。诸臣又陈请不已。公偕洪领相致中入对力请。而 上犹不从。又有斥遏之者。公遂复退归。庚戌四月。闻逆宦必雄结戊申馀党。谋不轨事觉。公入城奔问。连参亲鞫。秋。差燕价。三疏恳辞得递。以制进 宣懿后陵志。 肃庙实录纂述劳。俱命赐马。壬子。又特差谢恩正使。再辞不获。前此国有事。公未尝不入觐。事已。又未尝少留。 上屡引见。谕令在朝。至举先忠正公事。勉以追继先美。而公辄引情迹廉义辞。不承命。及是。公毕使还。又命仍留。且教曰。予当不除相职。许以优游枢府。勿令干涉庙议。年至当许休致。公犹力辞退归。癸丑春。 上有疾。以诸臣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2L 页
不上来。至不许进药。累举公退归事。辞旨极严。多有不忍闻之教。公惶恐入待命。召见慰勉。兼司饔院都提调。受暇将还山。忽遘疾几殊。因沈淹床笫。乙卯正月。 东宫诞生。公同诸大臣入对。共请 元子定号颁庆。公与金右相兴庆入侍。力陈金,李两大臣冤状。 上终不许。公退又上疏略曰。夫论人。必观大体。罪人。当参情实。苟有忠著殉国。功存卫社者。斯其树立。举世共见。纵有事为间一二未尽者。不可以一事掩其大节。况所为罪者。涉于微暧。则其可终始把持。不少原察心事也耶。金昌集家庭渊源。固异于人。又其平生明白峻洁。无一毫私曲闇昒之态。是以镜梦辈。虽搆杀其身。而建 储联劄之外。曾不能旁摘他事。以为罪案。今 殿下之所未安。未知何㨾事。而末世人心。本自险侧。况于危疑之际乎。如有身所不知。而中间簸弄者。则干其人何事。而乃反疑之于若有若无之中。解泽终噤。旧冤之外。又添新冤。宁不悲哉。此不但其人一身事而已。大有伤于伦常义理。关系至重至大。臣何敢畏罪而不复言乎。右相金公。亦上疏力言。而卿宰侍从五十馀人。又联名疏请。 上命并入侍。时宰之任备局者。亦令同入。 上教辞旨非常。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3H 页
有不敢闻者。诸臣惶骇力请止勿复教。不得毕说而退。越数日。复拜公领议政。公自以留京非得已也。 上既许以不烦职事。故身同放臣。为时月迟回计。中间屡欲还乡。而以病故中止。心常郁郁。及有是命。则尤与素志违背。即决归。 上即遣承旨别谕。令史官偕来。公再疏力辞。时因前日筵教。方外哓哓之言。极纷纭。而又有台臣李载厚者。投疏赞美筵教。其意不可测。公遂于辞疏。陈戒略曰。古语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人君辞令之重。有如此者。苟不能慎于出言。莫念磨玷之戒。则其为害有不可胜言者。自今 殿下宜益毖饬。勿使外间妄有窥测。又不但慎之而已。亦勿使些子意思留着胸次。而矧今邦庆无前。景运方新。寰区讴咢。协气洋溢。尤须痛涤查滓。廓开纤翳。以致天地交泰。内外䜣合。太和薰融之化。自然而臻矣。岂不休哉。疏牍烦絮。不敢尽言。而惟此寸忱。炳然如丹。愿 圣明俯察而加意焉。疏入。 天怒遽震。特命削夺官爵。会 元子患疹旋愈。 上喜甚大赦。公被叙复判中枢府事。丙辰春。 东宫册礼将行。公不敢退在。进诣城外陈疏。下优批。令史官偕入。引见谕以予知本心无他。勿复以前事介意。仍须留住。公辞谢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3L 页
不敢承。参贺班即归。冬。金左相在鲁白 上言在外大臣。例给月廪。而李某家甚贫。饘粥不继。宜有轸念。 上许之。丁巳春。进领中枢府事。秋。 上因朝著乖争。却膳不许见臣僚。中外忧恐。公入朝。与诸大臣齐请。始蒙勉许。已而 上御朝参颁大诰。仍命大臣卿宰三司入侍便殿。 东宫亦侍旁。 上亲执杯劝诸臣。勉以留辅。公亦不获已为仍留计。俄兼军资监都提调。戊午。公满七十入耆社。连上劄请致仕。优谕不许。己未春。兼奉常寺都提调。夏。以 端敬王后复位谥册文制进赐马。庚申春。上 大王大妃尊号。以公制进玉册文。又赐马。辛酉秋。 上欲尽涤壬寅旧案。召公卿。公亦承命入对。壬戌春。又因事承召入侍。 上见公衰谢已极。出入使内侍扶掖。大加嗟悯。特许前日休致之请。仍执手温谕。公感泣拜谢。癸亥冬。台臣赵重晦言事忤旨。 天意激恼。连下严教。公卿三司求对。而亦不得入见。公上劄极谏。其勤恳忧爱。不以既老而少弛。甲子冬。以制进 齐陵碑后记。又赐马。乙丑四月六日疾卒。享年七十七。讣闻。 上震悼辍朝市。吊祭如例。命不收禄三年。有司庀事。礼葬于杨州金村卯向之原。两夫人祔焉。公凡三娶。咸从鱼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4H 页
氏。观察使震翼女。无育。恩津宋氏。主簿夏锡女。一男普文早夭。公请以族孙学祚为其后。今十岁。二女婿士人黄棆,金圣柱。两夫人俱从赠贞敬夫人。全州柳氏。通德郎寅女。封贞敬夫人。二女婿士人申光复,洪艗。公疏眉广颡。目光烱然。至笃老。犹辨蝇头字。丰貌伟干。声如扣钟。质厚而内敏。性简率任真。恶修饰便娴然。于持行处身。虽小不放过。侍亲侧。未尝不危坐。坐必有常处。虽小味。亲未尝则不肯食。郑夫人每为之强进焉。亲有疾。公不解带。废寝与食。冬亦多处冷厅。其丁郑夫人忧也。公已衰矣。虽祁寒盛暑。朝晡哭泣。未一或阙。析箸自取其羸薄。又以所尝别得于新恩时者同分之。友姊妹甚至。仲姊早寡穷居。公尤眷念不已。极意周恤。抚爱其所后子益笃。公自龆龀。凡衣服器用之属。或近巧美则辄厌之。长者每称以天生俭朴。既贵而一此心不少变。平居不问生业有无。再莅雄藩。位极将相。而被服饮食如寒士。厩库俱空。家人假贷给朝夕。虽不悦公者。莫不一辞称清白。公居官持大体。以宽简不苛为主。而最严于考课之政。不规规于事功作为。不屑屑乎簿书钱谷。唯一心奉公。痛绝私嘱。虽至亲。无一人由公托而得官者。常不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4L 页
欲刻覈矫激讦直取名誉。而顾于义理邪正之辨。毅然有不可夺者。凡世之依阿淟涊。承奉投合者。不直视。欲唾其面。惓惓于君德时事。退而犹切。如闻衮阙政疵。叹咜忧慨。义形于色。近来朝论号为荡平。外若调停保合。而内实作一利窟。举世争奔。熙熙穰穰。士趋日卑。泯泯棼棼。而公独独立不挠。自靖其晚节。清名重望。蔚然为士类所依归者。二十年。至其末后一疏。亶出于忧深虑远。耿耿忠赤。无愧古人。而未概 渊衷。恩谴随之。无何收召。眷遇不替。斯可以见君臣之际矣。公天姿澹然无欲。大而爵禄。下及声色货财。以至几案玩好花卉裘马。泊泊乎无一留情者。不喜驰逐朋侪。上下论议。尤斥远市井商译技术乖巧之辈。不得近门庭。又如朝士武弁之干谒求售者。亦不肯款接。每公退。庭宇落然无杂宾。唯耽嗜坟典。不翅刍豢之于口。在谪时。年位已俱高。而取四子诗书易礼小学朱书昌黎文。循环熟读。日有课程。到老亦未尝一日书去手。公记性尤绝人。远自三古历代。近及东方治乱盛衰之迹。进退消长之际。至如典章故实氏族系派之属。亦莫不纚纚贯穿。历历如在目。藏书万有馀卷。经史子集。稗录野乘。山经地志。塔镌冢刻。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5H 页
殆靡有遗。一皆手自校雠。世之号墨庄者。罕能及之。为文章。操笔立书数千言。而取裁唐宋诸大家。苍健沈蔚。典重有法度。一时朝廷典册。士大夫碑志。皆出公手。诗亦雅驯酿厚。绝无尖巧态。所著遗集几卷藏于家。拓基于公为中表弟。而识公颜承公警咳者。已四十年矣。间又铨部史局。忝佐下风。知公不可谓不久且深也。窃谓谋谟宣力于中外。为时所重者。世固多有。而至若避远权势。脱略利禄。操守之廉白。识度之峻正。世不敢疑其矫。人不敢干以私。而如其华国之文。三长之才。求之近古。尤所鲜匹。卓然名德。诚可以型范搢绅。帲幪善类。而今不可复睹矣。呜呼欷矣。谨撮家牒。庸告于太常。
兵曹判书朴公谥状
公讳师益。字谦之。朴氏本新罗宗姓。罗亡。散处八方。其籍于罗州潘南县者。自户长应珠始。四世有讳尚衷。高丽右文馆直提学。以正义深忠。 本朝追谥文正。是生訔议政府左议政。以勋业相我 太宗。谥平度。生葵庆尚道观察使。又三世至兆年吏曹正郎。生绍司谏院司谏。以道学著称。追赠领议政。特谥文康。生应福司宪府大司宪。生东亮策扈圣勋。封锦溪君。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5L 页
谥忠翼。为中兴名臣。生㳽仪宾 穆陵。袭封锦阳君。谥文贞。是为公高祖。曾祖讳世桥。掌乐院佥正。赠吏曹参判锦兴君。祖讳泰斗。高阳郡守。赠吏曹判书锦恩君。考讳弼夏。 敬陵参奉。赠议政府左赞成锦宁君。妣南原尹氏。黄海道观察使攀女。吏曹参判李公廷夔外孙。方娠公。梦凤鸟入室。以 肃宗乙卯生公。自幼风标秀出。言动俨若成人。锦阳公庶弟㴲号斗峰。以词学闻。公从受业。甫成童。读经史殆遍。及长。劬工益不懈。庚寅。中司马。壬辰。庭试及第。众皆喜得人。即荐史局。癸巳。拜艺文馆检阅。历待教,奉教。兼侍讲院说书。乙未。升成均馆典籍。移兵曹佐郎。再为司谏院正言。时正言赵尚健言尹相拯事忤旨。公抗言尚健所扶植。即师生大伦。今儒门磔裂。师道扫尽。而 圣明不此之虑。臣恐自此师生间。稍不协意。视若弁髦。而弃绝之不少顾。末流之弊。容有极哉。 肃庙久违豫。又因斯文事。处分多失中。赵公竟被谴。公上疏言养病之道。须使心气常悦豫和顺。无咈乱以生嗔怒。境之不顺。莫如久病。情之易发。唯怒为甚。以易发之情。居不顺之境。苟非随处存省。十分致力。则不为此一字所使者鲜矣。使台臣之言是也。固可和颜色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6H 页
而受之。非则直当置之而已。乃忽震以威怒。随以谴罚。叱骂同于奴隶。虽常时喜怒之节。不宜过遽。况愆摄之中。耗真气激火热。为如何哉。 殿下若以张思叔为戒。吕祖谦为法。不惟养疾有力。兼亦为进德之要道也。又言人之大伦。固莫过于父子。而师生一义。亦岂可抛作笆篱边物耶。当时儒相。不能两全。处义失当。即士林间公诵。非台臣所捏造也。况 圣教但谓师轻而已。则轻乎云尔。恶得绝乎。台臣只谓师之不可背而已。未尝谓师之重于父也。则孰重孰轻之教。元不衬着。不可作为定案。以拒言者也。俄而 上大悔前事。登进士类。公拜弘文馆修撰。时适大饥。公上疏请如宋臣曾巩议。通计饥民。预拨一两月粮。以钱粟参半。粟则许其偿半。钱则全予之。庶其不去乡土。除非流丐不得已设粥外。宜仿此行之。仍请擢用武弁之以廉白称者。以警债帅贪横。移配郑栻于近地。如刘禹锡故事。褒显权忭恬退之节。以砺当世。又极陈时事略曰。先儒有言朝廷有党。则人主当自贵。 殿下虽建极执中。以道消息。群下党习。犹患其难平。况有时手自推助。是非屡变。贤否莫的。则无怪乎激而又激。驯致今日也。朝著之变换。凡几遭矣。每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6L 页
递局。辄增私党之恩雠。而斲国家之元气。人心世道。日趋于危亡之域。窃谓 圣质虽甚高明。又辄困于所长。英气太露。藐视群下。一言不当。则百言而尽拒之。一事有失。则百事而尽疑之。甚或昨之所是。今忽为非。今之所贤。后亦为邪。近下诸臣之批。备示惭悔之意。迁改之速。臣固赞诵。而曷若谨之于未悔之前。使无可悔耶。又曰。臣窃观史册。分党率是以他人攻他人。如牛李川洛蜀之类是也。乃若今所谓党者。率其弟子而斥其师。与之互争。各立一边。他姑未论。其理之逆而不顺。亦已甚矣。世变至此。真是无所不有。而半世之人。不能自撤其蔽。其亦浅且妄矣。世之攻先正臣宋时烈者。始则做每事不能尽善之说。以济其窃议之私。中则虽显然讥非。而犹存严敬之称。至于今日。则直践踏之凌辱之耳。先正之所以为先正者。只是一而已矣。由前则极意尊奉。比之程朱而不疑。由后则信口暴扬。拟于桀蹠而有馀。世人之无常。而爱憎之为变。岂有如此之甚者耶。 御批予之病痛。予岂不知。今尔进言。切中予病。令人感叹。可不服膺。至于先正事。予深究义理。有此处分。不惟予坚持。虽后来。亦当遵而勿挠也。间递为兵曹佐郎。旋还玉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7H 页
堂。 上将试浴温泉。公既同馆僚劄陈其不可。退又上疏极言。而竟不能得。为养乞外。为江西县令。俄以副校理召。屡兼南学汉学教授,侍讲院司书。选知制教。差 悯怀嫔复位都监都厅,量田厅从事官。 景庙代理。悯旱求言。公偕同僚上劄应旨请谨始典学。戒奢侈择守令。疏滞狱禁料贩。慎检田严捕贼。仍言宫女之率畜闾家小儿。私酿贩卖。万万惊骇。贷死已甚失刑。定配之请。犹未蒙许。宜降明旨。亟正其罪。阉竖之役。只在供洒扫传教令。近来承传色。乃于喉院起居之列。将命往来。冲突班行。承宣据理言之。而犹踵前习。先正臣李珥曰。日新检饬。使貂珰之辈。严畏士大夫然后。可以永守 先王家法。此岂非虑患真切之言乎。且此辈非奉命。则例不敢率驺辟人。而在途呵拥。便同外朝。骄横如此。合有严惩。且论用人偏系之失。 景庙深加嘉纳。 景庙将行嘉礼。公因讲朱书进言齐体之丧。不比旁期之可绝。而特以 邸下尚迟诞育之庆。不待服尽。进定嘉礼。达权之举。实为 宗社大计。臣虽不敢争。而愿于此等文字。惕然警省。以基万世风化之本。后复与馆僚献劄申前意。仍请治 嫔宫见 庙时宫人乘轿阑入者。又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7L 页
悯怀嫔复位后设科太过。并蒙采施。都监竣役。命升资。以未准格。只赐马。间屡为吏曹佐郎,献纳,校理。兼守御厅从事官,校书馆校理。己亥。荐遭内外艰。辛丑服阕。又历献纳,应教,司谏。差 肃庙实录都厅郎厅。 景庙承 慈教。册今 上为世弟。公拜辅德。差册礼都监都厅。贼臣凤辉投疏荧惑。意叵测。公与诸僚上疏请讨。转司仆寺正。册礼讫。用赞礼及都监劳。升通政阶。历工曹兵曹参议。差实录厅堂上。俄为全罗道观察使。时事忽大变。公力辞不赴。逆镜方居铨。绌公补庆州府尹。公又引疾罢。已而逆竖虎龙上急变。凶党煽大狱。 先朝诸将相。戕杀殆尽。录功会盟。公以勋臣嫡长。例当参而义不可。竟不参。时辈大恚恨。始请拿问。终乃远谪。癸卯五月。窜公于泰仁县。冬。又移之于岭南之清河。公迁徙湖岭。间关冰雪。人所不可堪。而杜门却扫。随遇而安。若将终身者。乙巳春。 上迸黜凶党。收召旧臣。公首被恩宥。道拜吏曹参议。既还朝。擢升嘉善大夫同知义禁府事。袭封锦原君。差勋府有司堂上。为掌乐院提调,礼曹参判。旋拜江华府留守。改筑两墩与二水门。器甲廨庾城堞之毁圮者。一意缮修。请于朝。聚本府及乔桐通津文武士。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8H 页
设科赐第。丁丑胡乱。殉节而未及旌褒者。亟施貤典。其有遗裔而孤贫者。冠其首而月与之廪食。久囚而自诬以杀人者。晢其冤疏释。中人以曝晒 御库至。仍以 上命将审城墩。创使以旗角前导而不得。则乃棍打军校。公驰启言其状。即抵中人罪。丁未春。擢授兵曹判书。进资宪。言者诿中批请寝。 上责之。公屡章苦辞。慰谕备至。终不许。兼经筵春秋 世子宾客及备边司观象监典牲署司译院承文院提调。公方务恢公道振淹滞。宽简不苛。甫数月。众武慰满。而大政隔日。 上遽有大进退。公卿三司咸被黜。公亦罢官屏居。时凶徒挂书中外。其言不忍闻。至戊申三月。湖岭诸贼。果连兵叛。公即日奔问。同诸旧臣蒙叙。差备堂知义禁府事。侍亲鞫。言逆变所由作。专在挂书。宜先穷覈言根。庶几凶言永熄。乱本可塞。今若取款即诛。凭问路绝。 上颇倾听。事稍定。引义告退。拜大司宪。公上章辞。且以为亲功臣既甚多。不敢仍处于勋府有司。优批不许。先是清人。以我国商贾有逋债。移咨徵责。语不逊。朝廷遣使辨之。清人答益悖。台谏方请使者罪而不许。公上疏言彼言之悖慢无伦。视前益甚。而为使臣者。初既晏然受之。又无一番呈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8L 页
文之举。领赏受宴。汲汲径归。少无痛迫罔极之心。迹其所为。诚极骇惋。不可不亟允台论。又言汉廷大臣。惟一汲黯以直谏。能为淮南所惮。折其逆谋。直臣之有益于人国也如此。臣未知 殿下之廷。能以直谏闻者。果有谁耶。当此噤嘿成风。虽大开不讳之门。犹患下情不得上闻。而有少触忤。辄下非常之教。成一邦禁。以言为讳。臣恐从今以往。虽有危急之机迫在呼吸。莫肯为 殿下言之。张栻曰。伏节死义之士。当于犯颜敢谏中求之。今既不闻有犯颜敢谏者。则无惑乎方伯守宰辈。当乱恇㥘。惟以奔匿为事也。且请 上勿以寇难之已平。而少弛其警惧。必长虑却顾。预防其未然。仍请择阃任惜财用。并赐开纳。夏。以参鞫劳赐马。与会盟祭。例进正宪。除刑曹工曹判书。己酉春。差咸镜道别遣试官。俱以病辞。拜礼曹判书,左参赞。复兼金吾总府。为司导寺提调。公自昨年以来。虽间因朝家有故。或严旨敦迫。不得已暂进。而其自靖之义。固自如也。时议又假荡平之说。以为笼罩计。公尤耻之无事。辄即出郊舍。未尝久淹。庚戌。以知义禁。侍帐殿亲鞫。逆竖弘彦家所记凶言又狼藉。公力请究讯其所从闻而后诛之。竟不能得。疾甚数日。未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9H 页
参坐。谴罢旋叙。差 宣懿后国葬都监提调。事讫赐马。又为参赞刑判。兼知经筵,掌乐院提调。间以傧使。往还湾上。辛亥冬。出为开城府留守。时岁歉。公单心经纪。赈救有方。饥民之仰哺者近万口。而卒无捐瘠。又以旧置教授官而无其实。请依江都例。革教授。而以士子之有文行者。代为教官。以责作成之效。仍作迁转之阶。且请旌孝子林昌泽。以树风教。并从之。大兴山城实为天险。而白峙与砺岘青石洞为必守之地。请复属白峙于本营。移金川郡治于砺岘石洞交衢之处。升为防御使。筑土城植树木。与白峙左右控制。议不一见格。公尤以崇奖节义为先务。访求宋东莱象贤,刘元帅克良遗墟。刻石而识之。既而不乐久居。九上辞疏。而终不许。癸丑夏。递知敦宁府事。复为参赞,刑判。兼春秋,义禁。多引疾不拜。再罢旋叙。居言地者谓公仍带勋府有司于新功臣多出之日。捃摭而诋斥之。 上既严责言者而特递之。徐相命均诸人。又陈自前未必辞避。且公尝累辞而不获命状。宪臣仍劾言者用意排击而罢之。公陈章。但深自引咎而已。温谕靳许。是年九月。 上引见诸功臣于映花堂。特命公同入曰。虽非亲功臣。其祖有功于国。故欲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29L 页
偕见矣。公诣阙。以不可以勋堂承召命。疏辞未及上。又教曰。今日之招。何可不入。命入侍。史官传教引入。慰谕勤挚。且令勿复引嫌于勋府。仍以白金杯酌酒以赐之。命与丰原君赵显命共饮后。袖而归藏勋府。公祇受共饮讫。又陈所遭非常。终不敢仍据勋堂。 上命勿复提说曰。一杯法酝。其意深矣。饮此酒受此杯。而更欲辞乎。仍下 御制诗。公即席赓进。有龙湾西扈忆先臣之句。 上复因是句戒饬缕缕。公进曰。饬砺之下。孰不感激。然而自 上必先无忘变乱之时。如所谓毋忘在莒然后。诸臣当益奋励。臣虽不肖。亦岂敢不以先祖事。自勉其万一乎。临退。以公脚病不良步。命掖隶扶掖。乙卯。为大司宪,知经筵。皆辞。提举 社稷,尚方,槐院等署。以未参入对与三违试召。再被罢旋收叙。十月。差伴送事。护北使至义州。又命仍摈继至者。十一月。归到凤山。疾暴作。昏不能省。未得随客行登程。道臣闻其状。公亦少苏而追至京。上章自劾。严教特罢。已而叙复原封知义禁府事。丙辰。连除右参赞,礼曹判书。皆辞不拜。为奉常提调。再以违试召。又罢即叙。公素患膈痰。丧威悲疚。既多积损。郊寓栖屑。重致添加。至十一月少间。十日夜。与人对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0H 页
局。谈笑如平时。既寐忽痰壅。竟以翌日卒。享年六十二。讣闻。辍朝市吊祭致赙如仪。明年二月。窆于安山杜若谷负艮之原。公生质绝美。天资近道。玉立朝端。仪观俨如也。性庄重简默。仁厚恭俭。事父母。诚孝出天。锦宁公晚岁久沈疾。公服勤左右。躬操药饵。虽稍间。必屏俟户外。夜深始退。未曙。盥栉以待起。长带忧色。未曾一展眉。如是者累十年如一日。事尹夫人。先意承奉。匕箸必察多少。房突必检温冷。拱手跪侍。爱敬俱至。尹夫人有疾虽苦痛。每为公自力忍耐。其在包特也。哭踊若绝。邻里不忍闻。三年血泪。衰裳为烂。祭奠必亲。不以病或废。既外除。锦宁公所尝处。不忍复处。手泽所存。不忍复检。以河豚骆粥。锦宁公所尝嗜也。不忍进。值亲忌。前五日丧食。临祭号恸。如在袒括。日必晨谒家庙。生朝。不许家人进一杯。叔姑老而丧三子寡居。公之任沁,松二都。俱迎奉供养。尽其诚。自疾至丧。极力靡遗憾。叔父赞成公少于公五岁。而执子弟礼甚恭。至老不衰。以至服食医药之际。多人所不可及。推以事诸从母如事母。诸从母亦久愈不能忘。语及必涕。念斗峰教诲之恩。助其祀赒其家。友诸弟甚笃。案有新味。不分则不尝。遇亲族。无间戚疏。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0L 页
蔼然仁爱见于外。闻人丧。虽仅识面。必却肉。奴仆之死亦然。其立朝也。有事未尝不言。言之必理直而辞婉。故 上意既多倾纳。而异议者亦拄其口。当官处事。类皆安重详审。务为经远图。不喜违道干誉。虽若无近效之赫赫者。而自有岁计之益。平居罕出入。不肯驰逐交游。上下论议为名高。甚恶鳞甲机关。于世故澹然。无所累于心者。口不道钱字。室无玩好物。至如居养服用。老且贵。犹萧然如儒士。门无杂宾。严于辞受。虽礼馈。少过则却之。幕裨为边守进毛衾。而亦不受。江界例产蔘。适有遍遗朝贵者。公独辞不纳。事露。时宰亦愧服。施于人。唯以驺直。未尝妄用公物。非甚病。终日端坐无惰容。左右书帙。井然不乱。人自不敢以狎进。然而应物存心。必主仁恕。所莅皆追思不已。取人必明审。秉铨笔。人有谋清选而为之地者颇多。终不挠。长本兵。以崔必蕃无人望。不拟阃帅。至被大臣谯责。南延年虽老有胆气。授清州营将。戊申之变。必蕃弃邑逃。延年骂贼殉节。公雅执谦退。不以词艺自居。而为诗文。俊逸典畅。寻常札翰。亦翩翩不俗。在谪日。以经籍自娱。手写四书诗经。循环诵读。晚来以心,近等书。为随身物。燕处罕释卷。字画亦遒正雅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1H 页
整。颇得晋人体格。公私金石多归之。夫人骊兴闵氏。右议政文孝公镇长之女。左议政文忠公鼎重之孙。礼曹判书章简公南二星之外孙。文孝公路遇公。目逆而异之曰。是必贵可妻也。遂以女归之。期待殊深。举一男大源。荫仕县监。三女婿士人李益熺,郡守金汉桢,士人金鲁。内外孙曾男女如干人。拓基年辈后于公。而以姻娅之故。自幼少已熟于公。及登朝。又蹑公后尘。知公久而服公深者固多矣。最公孝友之行。无让古人。恬简之操。足警衰俗。历事 三朝。终始一节。其见于筵对与章奏者。无非所以匡主德而卫斯文。杜乱本而尊国势。时与心违。多退少进。竟未克有所施为。而墓草之宿。岁行周矣。尝世愈久。阅人愈多。而益觉公之不易复见。今就其家牒。谨掇大者。庸告于太常。以请易名之典。
刑曹判书尹公谥状
公讳宪柱。字吉甫。尹氏系出坡平。始祖莘达佐丽祖开国为太师。自后圭组勋伐。奕舄蝉连者十四世。文肃公瓘最以功烈著称。入我 朝。昭靖公坤录佐命功。封坡平君。又二世。忠景公师路仪宾 献陵。策佐翼功。封铃川府院君。又四世而至公高祖讳机。翊卫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1L 页
司侍直。赠承旨。曾祖讳宗福赠参判。以子观察使得说贵故。祖讳受说济用监奉事。赠吏曹参判。考讳泽同知中枢府事。赠议政府左赞成。两世推恩。亦以公贵也。妣顺兴安氏。赠承旨颖达女。文成公裕之后。以 显宗辛丑正月生公。安夫人始娠有异梦。临蓐又如之。公幼而器度岐嶷。聪悟绝人。动止异凡儿。少长。文艺蔚然华赡。癸亥。登司马。始屈荫调。由 显陵参奉。升司宰监奉事。戊寅。 肃庙谒先圣试士。公擢魁第。时称得人。前是公宗老梦。文肃公自禁闼手桂花以授公曰。尔必戴此花于寅年也。至是年。果符是梦。而所试科题。又是文肃后开北路置六镇古事。闻者咸异之。例付成均馆典籍。转礼曹佐郎迁兵曹。旋除黄海道都事。李相国濡长本兵。以公多掌紧务。谙练精核启留之。仍久任。己卯夏。始拜司谏院正言。移司宪府持平。请收睦来善,李玄逸等诸凶党归田自便之命。又上疏条请勉君德慎威怒简守宰。拜 陵宜俟收穫。俾不妨民。宫庄勿令占南大池。并纳之。递复为持平者再。正言者一。谏雕镂沉香仿怪石忽玩物之戒。 上亟嘉纳。又请严覈换封科狱。仍论台臣之营护科贼者。宜削仕版。复再为兵曹佐郎。辛巳。移侍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2H 页
讲院司书。转掌令。劾同义禁李凤徵营救睦来善之罪。且论李喜鼎者诬诋先正。不可轻释。而执义李文兴擅停其论。宜有罪。 上命罢文兴职。除杨州牧使。因事辞不赴。又为司书。移正言转掌令。选三字衔。与谏院共劾相臣南九万,柳尚运容贷逆竖。又论宗室杭与逆竖希载缔结绸缪状。请窜之。递拜文学。差御营郎厅。明年春。为便养除南阳府使。封疏陈民瘼请赒谷。民以赖苏。岁馀。入为弼善。移献纳。自是周流辅德,司谏者。俱至六七。间为掌乐院,军资监正。乙酉秋。擢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序升右副。 上遽下传位之教。公与诸僚求对而不得。则力请缴还。夜又命礼官举节目。时诸僚已退食矣。公诣閤门。达晓屡启。不奉命。且报外庭公卿。得以趁明早齐会廷争。时事出仓卒。皆惶駴不知所出。公随便周章。不失机宜。竟底回天。时议多之。 上以大臣枚卜不称旨。下教督责。公请还寝。以存体貌。严旨不纳。辞递。丙戌。除骊州牧使。未及赴。有无赖子林溥投疏驾辛巳鞫狱事。将嫁祸士类。命设鞫穷问。公亦以其时问郎被逮。事白即释。仍递拜承旨。冬。丁内艰。哀毁几不全。服阕。复为养。为坡州牧使。庚寅。遭赞成公忧。善毁如前丧。邑民依例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2L 页
出赙钱。悉却之。外除。再为承旨。一为兵议。甲午。出为星州牧使。赈饥荒釐弊瘼。治理为一道最。丙申。褒升嘉善大夫。徵为同知义禁府事。明年。 上候违豫。将试浴温阳之温泉。本道策应方急。选授公忠清道观察使。期促事殷。咸忧其难办。而公指授区画方便。敏给无窘碍。观者皆叹服。 上亦深加嘉奖。秩满。入为汉城府右尹。历刑曹兵曹参判,副总管。差湖西均田使。为言者所尼。竟辞递。己亥。四为都承旨。再为户曹参判。庚子。拜左尹转都承旨。以 东宫疹患侍药劳。进嘉义。递为兵曹参判,同义禁。荐拜咸镜道观察使。时北路大饥。民交走死且尽。公单诚怀保安集而抚摩之。广聚谷物以赒之。民无有捐瘠。又分种给牛以劝耕。岁乃熟。民始安堵。北俗素荒莽。公乃仿闵老峰鼎重旧事。备置冠昏仪物于各邑校院。以及村里。俾资而行之。刊四书三经讲规。印布黉塾。使士之治经应举者。赖以诵读。且轸关防疏虞。多所施设。试阅文武士。激赏以作兴之。一路鼓舞驩欣。在所争铸铁。颂去后思。文肃公祠在镜城。公重建而大之。竖碑记功烈。置田为享祀资。又以元帅侍中二台。俱有文肃遗迹。刻石以记之。辛丑春。追论前岁药院劳。又进资宪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3H 页
阶。冬。庙堂以卿列乏人。白于 上。召拜判尹。且将重加任用。已而凶党忽得志秉国。公自北臬归卧杨山先垄下。是时士祸滔天。世臣大家。屠灭殆无遗。尤忌公有时望。百计欲甘心。先是逆臣重器斥守北阃。被公督过。恚恨入骨。乘时搆捏无不至。与时人合。乃嗾其族弟之居言地者。请廷尉问。仍又以贼臣明谊为御史而按覈之。北人闻之。莫不呼号奔走。或封章叫阍。或流涕讼冤于查庭。苟非遗爱入人者至深。而事非由于诬罔。则又何以致是哉。明谊虽穷覈万端。而事皆脱空无可罪。时辈计无聊。淹延过半岁。勒成案。终窜公于龙川府。公逌然无几微色。只令以衣衾随身。备后事。既至。足不出户外。士有愿学者。随材教导。文风颇振。多中大小科。人譬之破天荒。今 上初元。首蒙宥召为判尹。兼管筹司金吾总府。清使至。差馆伴。旋以伴送使。往返湾上。书 东宫竹册。进正宪。拜平安道观察使。公课劝文武。刊布经书。一如北关时。又刻颁三纲行实。以敦风教。尤以省费节用为务。塞债路绝料贩。分储财货。以备支北敕而纾民力。府库充牣。威惠遍布。人谓近古所罕。然公嫌于久处腴地。引疾力辞。明年秋。递复为判尹。民多勒石。或立生祠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3L 页
以颂之。冬。移刑曹判书。递又拜。公素长于吏事。尤着意祥刑。明于决狱。慎于引律。疑必谳冤必伸。诸道奏死囚文案氄繁。最不易领会。而公一一剖析肯綮。取违互牴牾者。反复究查而后已。奸吏屏气。都下翕然称之。丁未。递为工曹判书。公告病控免。批旨优谕。终屡辞解职。即出住杨山。为终焉计。盖公自少尝慕二疏高致。及年位俱高。尤未尝一日忘退。而惟以国恩未报。迟徊者久。尝书古人谋生待足何时足。未老投闲方是闲之句于壁上。常目吟咏。至是遂作序述怀。又作自铭。乃曰知足知止。此其时也。仍以二知扁庵。日以图籍自娱。又除刑判。辞不至。是秋。时事复大变。又有欲陷公者。躗言嗾人。旋情败中止。戊申三月。逆贼麟佐,希亮,弼显等连兵叛。中外大震。公即日入城奔问。时分遣宰臣。抚循诸路。而岭北尤遐远。逆竖思晟,泰徵,瑞凤等。俱新自北来。大司谏宋寅明虑有他变。请送重臣以镇之。 上以公曾按北大得民情。特命起公为北路安抚使。且令便宜从事。公陛辞。请 上坚定 圣意。勿为去邠计。仿壬辰龙湾教文。晓谕八路。以明逆顺。 上可之。公既踰岭。男妇耄倪。在在阗拥车下。争先睹为快。公行至中道。闻贼灏以监司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4H 页
权益宽亲裨。一日疾驰至安边探京报。贼昌悌以益宽中军。称以别点。聚军办战具。若将朝暮进发。民心汹汹。见公路文。始惊沮急散军。收入战具。公所过。宣布朝家威德以抚绥。北土始大安。仍疾驱入咸兴。先黜昌悌夺兵柄。又覈贼溥以庆兴守。受益宽指。三月初。督造大船。谓如有缓急。乘以避乱等状。具由驰闻。仍陈更详查追启意。溥即乱初亡命贼镇纪父。而前既就囚。镇纪亦曾以益宽幕裨。结开市胡差。唱酬诗句。约给名马者也。公旋复严查溥造船时疑端九条追启。而柄臣先已不待公更启。亟刑溥径毙。而他并不问。公又上疏备陈昌悌可疑情节。益宽前已罢。而台臣方请严鞫。新伯屡差而屡易。久旷多可虞。洪左相致中白于 上。举公而代之。柄臣方在告。急上章。惎而沮之。公既递。而仍复承朝命。与新伯宋真明。共更穷按昌悌事以闻。昌悌竟杖毙。公九月始复路。直归旧寓。旋移广陵江上。公自在谪患膈痞。北行归后。又添痰喘。转就危㞃。家人请迁次。公正色不听。却药不肯进。谆谆如梦中语者。只是宗国忧。而无一言及私。竟以己酉四月十六日卒。享年六十九。讣闻。 上教曰。北路安抚使直寻乡路。每欲召以京职。今不胜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4L 页
惊悼。辍朝吊祭如例。后又临筵。深致悼惜之意。以奋武从勋。赠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带如式。六月。葬于广州退村里辛坐之原。夫人赵氏。平壤大姓。学生重鼎女。养心堂昱之后。二男。庆一府使。庆运。一女适进士李岳镇。内外孙男女如干人。公气度俊伟。风仪动人。性宽厚弘重。恢疏简易。绝里襮袪畦畛。对会心人。杯酒谐笑。和气溢发。而至义所不当为则毅如也。内行笃至。事亲有孺子慕。佳辰令节。盛供具。会亲党宾友以佐欢。每悯母夫人年深体瘦。时抚乳出涕。疾病。尝便以验轻重。孤露以后。当讳日哀恸。若在袒括。临祭。如溉涤微事。亦必亲视。生朝不许家人设酒食。待亲戚甚厚。有吉凶事。必极力相助。其最穷者。辄割俸以济。待以举火者多。常戒诸子曰。彼与我同是先祖后孙。特以一贵一贱。求济于我。宁不悯然。汝辈慎勿示厌色。好看书。病亦罕释卷。喜受人之善。苟其言当理。虽藐且贱者。开心听纳。人有规警。又必欣然乐闻。不以为忤。恒居不屑治产业。而亦不欲为苟难外饰以取名。几榻花卉之属。位置齐整。见者或认以不甚俭陋。而知之者尤多其任真也。久在言地。务存大体。绝不喜刻核激讦。只惓惓于匡君违斥邪议。以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5H 页
致不悦者滋多。任外必以节省蓄储为先。西北两营。尤留心阴雨备。簿外别置。殆过累万。每谓今日报效。只此一事。由其如是之故。前后人之所以搆诬者。殆令人不堪闻。而自归虚谎。不敢售者。不唯 圣鉴照烛靡馀。抑公本末。亦有以上孚而然也。唯是公晚节归田。其志甚确。其迹尤奇。除旨屡下。庙议擸掇。而终不起。如将与世相忘。及当国有事变。义不辞难。慨然承命而行。抚慰遐氓。扬宣德意。沉机默运于谈笑指顾之间。折其萌而落其距。卒使凶徒自戢。阴计散落。宽朝廷北顾之忧。而措北民于衽席之安者。尤岂不伟然不可及哉。李文简宜显铭公墓。以为论其劳伐。其视文肃公拓土开边。可谓殊涂而同归。克对而无羞。世谓之知言。噫。以公之通材伟度。宏深练达。新进少年。或未深知。而先辈老成。举皆期许引重。历涖外内。随处沛然。钱谷甲兵。何适不宜。而世运乍清。公意已倦。终未获大有展施。及卒而下至胥徒。又无不赍咨悼怛。呜呼。此可以见公矣。宁不重可惜哉。拓基少以父友事公。仍得以周旋追陪。知公久而饫公之德懿者深矣。自公下世二十年来。艰虞日益溢目。耆旧日益凋丧。实有古人九原之感。今于节惠之状。既据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5L 页
家牒。附以平素见闻。谨告于太常。以请易名之典。
工曹判书李公谥状
公讳光迪。字辉古。初讳演。后有所避改焉。姓李氏。其先星山人。在丽陇西公长庚。文烈公兆年。敬元公褒最显。我 朝领议政文景公稷。星源尉章节公正宁。右赞成恭肃公諿。又有名。曾祖讳彦忠司宪府大司宪。祖讳珹典牲署奉事。赠吏曹参判。考讳世美通德郎。赠吏曹判书。妣砺山宋氏。司宪府监察赠左承旨文吉女。公以崇祯元年戊辰生。幼不好弄。少长益悫谨。读书外不知有他事。甫成童。文艺日进。出试省闱。辄居上游。壬辰。登司马两试。丙申。擢别试及第。才望大起。不悦者强隶国子。物论哗然称屈。而公不少介意。丁酉。由学谕升学录学正。俄荐拜承政院注书。己亥。升成均馆典籍。出为咸镜道都事。递拜礼曹兵曹佐郎。以京试官。试士湖西。旋除咸平县监。丁大侵。单心赒救。民无捐瘠。壬寅罢归。甲辰。除户曹佐郎。迁海运判官。秋。由兵曹正郎。拜司宪府持平。时 上威怒数震。公上疏极陈治心顺理之道。仍进惩忿箴。以寓规勉。褒赐马装。递还兵曹。兼备边司郎厅。冬。复拜持平。有谏官语侵大臣。忤旨引避。公请出仕。 上怒特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6H 页
递谏官。并及公。承旨台谏。一辞缴还而不能得。俄除兵郎。乙巳。为养为开城府经历。秋。拜司谏院正言。旋仍前任。明年。以司宪府掌令召。时有近臣非罪获重谴。三司更谏俱被责。公又上章极论。已而递复拜。为金益廉所诬劾。差岭南敬差官。不赴。冬。拜江陵县监。时当荐饥。公抚摩甚勤。疏陈邑弊民瘼甚详悉。多所蠲除。丁未冬罢归。明年。除镜城判官。不赴。拜礼曹正郎。移掌令。阳复日。上疏陈戒请 上克己复礼。毋以人心胜道心。刚健中正。毋以私意遏公道。专用儒贤。毋以俗流间士类。则阳刚之德。允合天道。朝著清明。阴沴自消矣。 上嘉纳。俄因事罢。己酉。拜司仆寺正。再为掌令。时 上多违豫。罕接朝臣。公上疏进养心箴。且言古人云万病之源在一心。一心可以治万病。 殿下调摄之方。只在治心而已。 殿下诚能涵养此心。敬义夹持。无以外累而害之。私意而挠之。则天君泰然。众邪退伏。神清气完。面粹背盎矣。又言今民心日离而邦本瘁。士论日乖而朝著讧。纪纲日弛而典常日紊。 殿下逆耳于直言。殆甚于良药之苦口。主第间架之一遵定制。妨贤病国之痛加斥黜。两司阅月争执。而 天听邈然。臣窃惜之。 御批予当寘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6L 页
诸左右而观省焉。公又劾判书徐必远诋儒贤被台参。不思自反。复投疏抗辨。从臣闵宗道当 圣候违豫。聚妓张乐。俄递复拜。旋又递。辛亥。从海运判官。复拜掌令。时副提学李公敏迪上疏论事。不报特递。而政院不能封还。台官儒臣。以言下理。执义沈公攸请寝而被严谴。公请警责政院。仍救沈公。 上怒免公官。自是屡注谏职而不下批。秋。丁外艰。制除。除奉常寺正。选知制教。以问礼官。往返湾上。复拜掌令。 仁宣王后升遐。礼官议定 慈懿大妃服制。群壬嗾岭人都慎徵投章搆诬。 上入其言。下礼官于狱。以奏对不称旨。特窜金领相寿兴。公即诣台力争。 上益怒。命削黜公。政院两司交章争执。而终不许。乙卯冬。始叙拜宁越郡守。郡有 庄陵而未及复。公尽诚虔奉。宽民力振儒化。一境晏如。有御史挟憾。信奸吏捏虚辞罢之。邑人奔走讼公冤。既不获。则相率竖碑以颂之。公遂归小白山中。耕稼读书以为乐。庚申更化。补渭原郡守不赴。拜礼宾寺正。冬。 上遇灾求言。公应旨上疏言臣闻人可欺而天不可欺。 殿下之忧灾敬天。徒以文不以实。则臣恐未免为欺天也。程子曰。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慎独。苟或恭己于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7H 页
大庭广众之中。而肆意于深宫燕閒之时。存心于经幄讨论之际。而放志于屋漏幽隐之处。则此非诚也。外有敬畏之言。而内有怠忽之念。外有好贤之貌。而内无亲贤之心。则此非诚也。愿 殿下体天行健。自强不息。常从事于毋自欺慎其独。则天德王道。自可驯致。而笃恭之化。亶在是矣。又言弭灾之策。在于至诚以感之。诚之之道。在于讲学以明之。讲学之要。在于得儒贤以师之。愿 殿下以 两朝礼遇之儒贤。寘于左右。讲明义理。启发 圣学。则灾反为祥矣。 御批嘉奖。谕以当书之左右。眷眷服膺。寻移宗簿寺正。差璿谱纂修都厅。辛酉。除安东府使不赴。秋。以都厅劳。升通政阶。拜工曹参议。壬戌。历刑曹参议,承政院同副承旨。辞递。求外为安边府使。府吏素豪顽。久为民蟊。公痛操切不少饶。吏属怨之次骨。冬。坐检田错误。既罢归。而翌年。按道者又状闻请公罪。其言大抵皆猾胥所诬陷。以公厚于致养。谓费损官物。公议咸称其不当为罪。然犹谳以观过知仁。配公铁原。冬。蒙宥旋叙。除五卫将。乙丑。丁内艰。制除。除三陟府使不赴。公自安边事后。益叹世路险巇。名其庵曰隐。惟日孳孳典坟。怡然忘老。己巳以后。尤杜门谢绝世故。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7L 页
玩赜羲易。观阴阳消长之象。有时仰屋伤叹。甲戌。除绫州牧使。不赴。拜兵曹参议。以微眚罢。丙子。历礼曹户曹参议。戊寅春。应旨上疏。以真实无妄。缕缕献诫。仍进无妄箴。 上优答赐皋比。夏。移承旨。时以暑炎停经筵。公进言在易随之象曰。向晦入宴息。张栻云。知宴息之非怠惰。乃可论敬。三伏停讲。盖亦随时宴息之义。而持敬之功。不可一时间断。仍陈随时省察。观物格致之道。甚剀切。 上深纳之。己卯春。李左相世白白公 孝庙朝侍从。过七十。尚滞下大夫列。宜有恩典。命升嘉善阶。历都总府副总管。为兵曹参判。以试射时不察下吏递职。庚辰。叙拜同知义禁府事。时科狱查事方张。忌公者居言地。谓公老不可任金吾。他堂上有老于公者。而独论公。大臣白其状。 上察其诬。终不听。递复拜非一二。冬。以雷变延访群臣。公推衍大易。进戒迁善改过振励庶事之道。而终之以无妄之义。辛巳春。除户曹参判。递为汉城府左尹。又改户参兼同义禁。共大臣诸臣按治蛊狱。己巳诸凶贼。所以经营谋议。动挠 坤极者。至是悉露。咸正典刑。有柳沆者上书指为诬狱。公引春秋义。请讨甚严。壬午秋。 上谒 太庙。公进白 殿下负扆图治。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8H 页
几三十年矣。灾沴荐而天怒僤矣。饥疠仍而邦本蹶矣。人心陷溺而义理晦矣。禁制陵夷而宫田汰矣。以至廷议无黑白之别。阴阳失扶抑之义。泯泯棼棼。越至于今。窃恐冥冥之中。有以戚我 先王也。 殿下所莅之位。即 祖宗所莅之位。 殿下所理之国。即 祖宗所理之国。愿 殿下法 先王精一之训。常存此心。克孜克诚。在深宫燕閒之时。如入 太庙。在大庭临朝之时。如入 太庙。念念事事。必存是心。则法 先王之道。亶在是矣。 上谕以陈戒切至。癸未夏。移兵曹参判。时庙议方修缮都城。以备缓急入守。公上疏陈内守八策外御六策。其策内守曰。筑城不可不审势也。兵粮不可不预蓄也。江都不可不应援也。南汉不可不倚毗也。社仓不可不建也。江仓不可不入也。富户不可不募也。坊民不可不分属各营也。其策外御曰。守畿内关隘。以捍卫都城。守各道关防。以控扼贼路。置近邑京仓。以清四野。遣御史巡抚。以饬海防。置重镇安兴。以备漕路。饬北路烽燧。以报边警。终之以字民节财知人。为守御之本。 上命庙堂议处。冬。递拜工曹参判。乙酉冬。 上有传禅之命。旋还寝。明年元朝。公进更始箴八章。以寓勉戒。曰更始。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8L 页
曰建极。曰体元。曰存养。曰王道。曰虚受。曰笃恭。曰行健。 上嘉纳。湖西男子林溥投匦言辛巳囚供。有谋害 东宫语。而鞫厅灭不上案。公疏陈鞫厅参坐。有委官焉。有禁府堂郎焉。有两司承旨问郎焉。虽等闲说话。不敢拔去。况犯上不道之言乎。今臣等与溥不容并生。两造按覈。断不可已。 上答以凶险罔测之说。何足挂齿。俄命设鞫严问溥。溥引问事郎吕必重,姜履相知状。必重等始亦言溥说诬。至屡刑。乃对以似是似然。按狱者又以为似当以承款施行。辛巳参鞫诸臣并罢职。而公则自狱未成。已先请窜。及是乃削官。未几。 上特叙被罢诸臣。还公职牒。俄又拿鞫溥等。且黜藉溥者。特叙公。丁亥。以公大耋。进嘉义。除工曹参判。旋用优老恩。升资宪阶。拜知中枢府事。入耆社。言者又追提公前疏。诋蔑益甚。 上责之以不韪。终不听。公屡请致仕。 上竟不许。己丑。除都总管。庚寅。除司圃署提调。秋。拜汉城府判尹。旋辞递。会北咨令备海警。朝议纷纭。未有定计。公复上疏申言修筑都城内外守御之策。辛卯。议筑北汉。公以为既不修都城。则宁筑北汉。再上章眷眷不已。秋。拜工曹判书。仍董建北汉行宫。壬辰。递拜知义禁。夏。 上闷旱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9H 页
求言。公复上疏。以诚实无妄陈戒。优批开纳。癸巳。除知中枢府事,瓦署提调。 上候久在静摄。又才进尊号。公以天地日月作辞进之。继之以养心之戒。 上慰答隆挚。特赐皋比。时掌令徐命遇丑诋大小诸臣。朝著一空。又适有十月雷电之异。公上疏引诗十月篇及易否泰卦。又极论君子小人之辨。 上疑其偏私。批教颇严。旋因儒臣陈白。收还前旨。丙申秋。筵臣白公及第回榜之岁。宜加恩赉。仍及故宰臣宋纯回榜宴赐花故事。 上令优助宴需。又教曰。及第回甲。实所罕有。宜仿故事。用示优异。令内资寺造花以给。公力疾入殿庭。进笺谢。 上特宣酝。遂戴花扶醉而出。仍设宴邀搢绅知旧以侈恩。一时艳称以为 国朝所稀闻之盛事云。丁酉。公年满九耋。因大臣言。又超崇政阶。公虽及高年。而神气言动。不减少时。大小朝仪。未尝言病。当廷候经岁。日赴班不懈。前数年。重患寒疾。始骎骎大损。是岁。 上幸温泉回驾。公犹强起出江上祇迎。至十二月十二日朝。与子姓酬酢如常日。日晚忽痰壅。至夜属纩。讣闻。辍朝赙祭如仪。始葬杨州。甲寅十一月。移窆于积城治东龙渊上先兆丁坐原。公前配珍原朴氏。察访赠参议春秀女。早没。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39L 页
赠贞夫人。葬在公墓侧。有一女适参奉具文河。继配东莱郑氏。赠承旨锡女。封贞夫人。葬祔公墓左。二男。长衡辅荫仕县令。元辅通德郎。二女适郑立先,成必益。内外曾玄三十馀人。公气度和粹。资性温柔。悃愊少华。里襮无间。自幼内行甚备。事父母有深爱。生而致养志物。没而尽礼丧祭。友弟妹抚诸侄。以及姻睦戚疏。多人所不可及者。常以致福之道。无如奉先诚谨。人家隆替。恒必由之。谆谆训子孙焉。其立朝也。或见衮阙政疵。忧形于色。随事进言。不以出位为嫌。又必察病加药。诚意恳到。屡被褒纳。常不喜广交游立名论。又甚恶计较权数。但随分尽职。不避燥湿。惟是阴阳淑慝之际。言议截峻。确然不挠。且于锄彊惩恶。毫无假贷。以是动遭颠踬。几不免窞阱。早肆力经传。旁及濂洛诸书。虽在耄耋。而危坐默诵。日以为常。平居无甚矜持。而容仪安重。动止端饬。绝愦惰粗厉之气。自合于儒门规度。自少未尝一近不正色。口不出戏言。亦未尝言人不善。雅尚俭约。济以冲恬。常语子侄。养心所以养生。养德养体。殊无二致。吾之一生用工。只在于此。又尝告于 上曰。臣之平生所学。只是无妄二字。噫。据公所尝行者。而证之以斯言。则真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0H 页
谓非徒言之。允能蹈之者欤。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今也先辈长德。廓然无存。而流风馀韵。寝远寖泯。呜呼。虽欲复见如公者。其可得乎。公之下世。将三十馀年。而节惠之典。尚未举焉。玆就家状与诸公所述碑志。略其小而撮其大。谨告于太常。
工曹判书金公谥状
公讳锡衍。字汝百。姓金氏。其先清风人。高丽侍中大猷之后。我 朝执义耋始显。执义孙己卯名贤大司成赠左赞成文毅公湜。于公为六世。高祖讳棐。军资监判官。赠左赞成。曾祖讳兴宇。成均生员。赠领议政。祖讳堉。领议政谥文贞。为 仁 孝两朝名相。考讳佑明。领敦宁府事。清风府院君。谥忠翼。始判官公第二子讳兴禄。有子讳址。皆早没。忠翼公遂以文贞命。出为其后。推恩赠所后祖祢。亦赞成议政。忠翼公聘德恩府夫人宋氏。承旨赠赞成国泽女。以 仁祖戊子。生公于文贞公松都任所。公幼而状貌魁伟。风神凝远。文贞公钟爱。特异诸孙。 明圣王后在嫔邸。或时召入。 孝庙见而抚顶曰。此国器也。辛亥。始仕为典设司别检。屡迁为司宪府监察。乙卯。丁忠翼公忧。服阕。除宗亲府典簿。戊午。授旌善郡守。己未。命移加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0L 页
平。庚申。递拜掌乐院佥正。辛酉。升司䆃寺正。壬戌。移礼宾寺正。兼司仆寺内乘。是冬。为成川府使。旋辞递。癸亥。承命侍 肃庙痘患。既瘳。覃恩升通政阶。赐土田臧获。甲子。除原州牧使。不赴。历佥知中枢府事,户曹工曹参议。为富平府使。移忠清道兵马节度使。又不赴。戊辰。荐拜水原府使。己巳。凶党枋国。戕害保社诸臣。公从兄文忠公锡胄家受祸最酷。公之仲季两公。亦已先亡。独公在。尤为其所忌。巧诬请窜者逾年。终不许。命放归田里。公屏居春川先墓下五年。不窥户。甲戌更化。叙拜掌隶院判决事。入谢。引见便殿。赐酒劳问。 天语谆切。乙亥。拜刑曹参议。丁丑。特擢工曹参判。进嘉善阶。兼都总府副总管。递拜汉城府右尹。戊寅。敦匠 庄陵。叙劳升嘉义。拜户曹参判。庚辰。拜江华府留守。瓜递。历刑曹参判,同知中枢,敦宁府事。甲申。授御营大将。拜左尹。丙戌。拜同知义禁府事。戊子。特升资宪阶。拜知敦宁府事。移判尹。己丑。拜刑曹判书。庚寅。拜工曹判书。兼都总管。辛卯以后。屡判刑曹汉城。间除知中枢敦宁义禁府事,内赡司䆃两寺提调。丁酉。 上幸温泉。时公患痰痹已数年。朝议推公留都。公力求扈 驾。以总管从。及还病益甚。屡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1H 页
陈章力辞将任。终不许。月三操鍊。皆命亚将代行。 上久寝疾。时时召公入卧内。使小黄门扶掖出入。其见优礼如此。己亥。 上入耆社。推恩高年。公升正宪阶。庚子六月。 上大渐。承 慈教入侍。辛丑。始解将任。壬寅。拜判尹,刑判。皆辞递。癸卯八月十七日卒。享年七十六。疾病。 景庙屡遣医赉药。讣闻。辍朝祭赙如例。襚以 御衣。五殿俱遣中使。护丧赐祭。特赐崇政大夫议政府左赞成兼判义禁府事 世弟贰师。又特命有司。备物礼葬。十月。永窆于春川府南甑里巽坐之原。公沈毅寡默。忠信质直。存心处事。明白确实。生而门户贵盛。戚联近密。文忠公又身都将相。勋业赫然。公以家世儒素。一朝鼎贵为不祥。尤抑畏逊让。简交游远声色。被服饮食如寒士。自以肺腑。被 上任遇。非痛自策励。不足以报答。在所皆竭诚尽力。治郡以戢吏绥民为本。故民久而思之不衰。后公丧过加平。去郡已四十馀年。而有迎道哭奠者。任保障居戎垣。益兢兢一主于勤谨节约。不以私事妨公务。不以私意挠公法。凡所设施。皆务为经远图。将御营十八年。尤严纪律。信赏罚简将佐。所造器械。无不精利。所缮雉堞。无不坚完。除军需外。一毫不妄费。增广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1L 页
库庾馀五十间。当其时财力之富。冠于诸衙门。阃镇多出部曲。而馈遗无敢近腻。俸入渐厚。子孙渐多。而田园无所增。 肃庙尝见公冬月服忠翼公故纱袍。特下锦段表里。且赐诗曰。嗟君宿恙抱长时。种种头须日日衰。为念平生冰檗苦。锦衣一袭领予思。筵臣又有白公勤劳廉简者。及没后特赠。亦以此申褒焉。公天性孝友。幼失所恃。哀毁如成人。尤笃于追远。每日晨兴谒庙。至老不怠。平居庄肃自持。无疾言惰容。闺门严整。诸子妇老白首。终日侍左右。不问不敢言。不命不敢退。僮仆傔从。无敢豪横闾里。内外钜细。井井有法。爱君忧国。真诚恻怛。 肃庙十年违豫。忧形于色。日造候班。不以风雨寒暑或废。及遭大丧。语及 先王。未尝不呜咽流涕。既累经世变。常怀忧惧。大小除拜。必辞逊不获而后承命。辞而得请。则欣然如有所得。及老而病。则苦辞将任。阅岁不止。有时忧懑。达夜不能寐。纳符之日。举家称庆焉。公常以党论必亡国。绝不随俗臧否。然于邪正淑慝之辨。则毅然有不可夺者。始自文贞公议行大同法。一时诸贤多不合。继而有言文贞公葬法违礼。而忠翼公又论闵家丧礼。由是世或指目如古之川洛者。及 肃庙冲年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2H 页
嗣服。国家事。盖廪廪有难言者。忠翼公首击强宗。大触凶锋。虽不胜以殁。内而女中尧舜。潜运拥佑。全安旧臣之意。固已默孚于下。而至如剪除凶孽。扶护善类。则实惟文忠公及公兄弟炳几密赞之功为多。庚申初。尤庵宋文正公引年告归。 明圣大妃用宋朝宣仁后故事。手札勉留。公奉书追及。道达诚意。文正公感激还朝。公又承命迎劳。遂使文正公黾勉迟回。以赞理新化。镇安危疑。至今论庚辛之治者。比隆于元祐。于是士大夫益知公兄弟之贤。而公又卒与士类消融响合。所与婚姻。亦多山野寒素。金忠献昌集尝喜而语人曰。某之如此。国家和平之福也。公前配全州李氏。同知敦宁府事挺汉女。德兴大院君五世孙。早没。举一男道济郡守。出为世父后。继配咸从鱼氏。郡守尚俊女。左议政世谦之后。举五男。道涵蚤夭。道泳进士赠赞成。出为仲父后。道浃牧使。出为季父后。道洽监正。道泽正郎。侧室男道澈,道溥佥使。女适万户黄錀,丁彦天,护军韩致熙。内外孙曾。共三十馀人。今 上屡命赐公谥。子孙谦畏。未敢即请。今年春。 上又教曰。故判书金某清白谨慎。素所知矣。顷览文贞画像。恍然若复见故判书。心甚怆焉。闻尚不赠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2L 页
谥。其令太常饬取谥状。即为举行。公之嗣曾孙进士尚默。猥以属笔于不佞。不佞幸及公在时仕于朝。虽未及从容承謦咳。而惟公德懿之盛。久已听于舆论。敬服有素。谨就家牒。撰次如右。以告于太常。
洪清道观察使赠领议政金公谥状
公讳庆馀。字由善。号松崖。庆州金氏。系出罗王。至因渭仕高丽为平章事。自是世有达官。讳稛 本朝开国功臣左赞成鸡林君谥齐肃。生仲诚户曹判书。生新民吏曹判书。历数世。讳龟孙隐德不仕。于公为高祖。曾祖讳士杰县令。赠执义。祖讳伟参议。赠都承旨。考讳光裕成均进士。赠左赞成。初娶河东郑氏。无子。再娶恩津宋氏。郡守聃寿女。封贞敬夫人。三世封赠。皆由公贵也。始公在娠。宋夫人梦白鹤入室。赞成公喜曰。当得异常儿。未几公生。而赞成公未及见也。公幼而岐嶷。气宇不凡。宋夫人奇爱之。亲自课学。学业日就。弱冠。屡魁乡解。 仁祖甲子。始仕为司畜署别坐。例升司饔院直长。丁卯虏难。扈 驾江都。升掌乐院主簿。秋。为扶馀县监。为政严明简约。尤以袪弊恤民为务。缩节烦费。仓庾盈溢。御史以闻。特赐表里一袭。有猾吏畏恶之变及家庙。公按致之法而即弃归。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3H 页
民皆遮留不能得。则刻石以颂之。壬申。以 世子翊卫。中文科。由礼曹佐郎。拜司宪府持平。时虏警数至。公启曰。即今贼情叵测。边备甚疏。国计荡竭。下民愁苦。莫保朝夕。当此之时。君臣上下。宜以薪胆相勉。而仁庆宫修理之举。大君家营缮之役。岂枕戈待变之日。所可为者哉。请亟寝罢。严旨责以沽名递。历成均馆直讲,侍讲院司书。为司谏院正言。 上候未宁才复常。而将亲祭孝思殿。同僚欲请停。公以为久废亲祭。当将顺而不当争。仍自引去。自是周流两司,春坊。或至四五。历吏曹正郎,弘文馆修撰,校理。兼校书校理。带三字衔。丙子冬。从难于南汉山城。为督战御史。暴露风雪四十馀日。日巡楼堞。意气弥烈。既和成而扈还。见国事荡残。大义沦坏。矢心自靖。告归于时相曰。时事至此。何以有辞于天下后世。诸公若无誓天雪耻之志。则吾不可复立于朝也。遂奉母夫人。大归怀德故里。养亲观书。乐以忘忧。连拜副应教,司谏,执义,司成。皆不就。差沈阳书状官。又以病辞。戊寅春。除金郊道察访。盖欲其迎送虏差也。公援国典亲老者。勿叙三百里外。辞不赴。则该曹引新律。谪配本驿。公奉亲就谪。夷然自适。又审于辞受。明年赦还。搆小屋。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3L 页
扁以松崖曰。松有后凋之操。崖有壁立之象。盖欲朝夕寓想。以自励云。辛巳。叙拜副应教,宗簿寺正。癸未。复拜副应教。皆不就。甲申。除执义。会器远谋逆事觉。为奔问入城。时流贼陷京师。 皇帝殉社。公启曰。我国臣事 大明三百年矣。向虽为形势所压。不能服事如初。而今闻 皇帝上宾。岂可晏然无服。况为旧君服。礼有其文。可据而行也。政院格不奏。即辞归。冬。连除宁海府使,锦山郡守。皆辞。乙酉。拜辅德。又辞。 昭显世子薨。入慰即归。连拜执义,辅德,副应教。皆辞。戊子。擢承政院同副承旨。又固辞。 上下严旨曰。此人殊无人臣礼。姑先递职。己丑。 仁祖大王升遐。赴临翌日旋归。 孝宗初服。奋发大志。延聘清阴金文正公,慎独金文敬公。以至草野诸贤。咸萃于朝。公亦以大司谏被召。上疏辞。仍陈保护 圣躬之道。且论俞公棨论 庙号被严旨。有妨于言路。为累于 圣德。且请亲其亲以仁其民。严宫禁以正家法。远戚畹以清仕路。崇道学以寿国脉。立大志以为内修之本。收人才以为外攘之实。 御批孤以不才无学。叨忝重位。懔乎若临深履薄。第疵政想已多矣。须念 先朝旧恩。从速上来。补过纠正。庶保艰大之业。且极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4H 页
过失。兼陈六条。尤可见 先朝之恩泽矣。不有深诚。何肯向人主说逆耳之言乎。公遂应命入朝。仍辞递已。同金文敬公特赐面对。公进曰。为治之道。固非一端。当今之务。无急于明大义。愿毋忘古人薪胆之志。拜成均馆大司成又辞。批曰。入京数日。遽尔递职。予甚嗟惜。今又辞免至此。殊非予之所望。再以母病乞归。答曰。予之待人之诚。不见信于人。今又引母病请归。难以强留。且多腼然之怀。当令该曹议处。该曹请令带职归省。 上引见。谕以从速往来。公进曰。臣幸逢千一之会。岂不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家有八十老母。不忍远离。 上命待春和。将母上来。仍命骑驿。且有锡赉。既归。旋以大司谏召还。时尤庵,同春两宋文正公。同被召至京。眷注方隆。公谓尤,春两公曰。士君子大节。出与处而已。于此既苟。馀无足观。吾侪方被不世之遇。自料材力不可为。则决意退去。无负 圣恩可也。第见 上志甚锐。众心颙望。此诚不可失之时也。吾侪皆去。 上志亦随而懈。以坏大有为之机。则岂非志士之恨也。方今辅导 圣德。固为急务。而曩日金自点浊乱朝政。一时士大夫附托昵比。廉耻都丧。必先澄汰此曹。以清朝廷然后。纲维举而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4L 页
庶事理。外攘之策。从可议矣。然则辅 圣德清朝廷。固当并行也。时台谏方论自点拟律甚轻。公请远窜。仍论其党附诸人。 上以自点 先朝勋旧。虽有罪不可窜逐。批旨颇严。公引避言摧折言官。有关兴丧。 上旋示悔意。移同副承旨再辞。始许递。冬。大臣请林下赴召诸臣赐衣资。 上以公旅邸凉冷。宜无异同。令一体施行。复拜承旨侍经筵。讲罢进曰。臣顷忝谏职。以致朝著不靖。臣实惶恐。 上曰。人皆不言。谁与为国。时尤庵乞归。 上引见勉留。公同入侍请暇。 上曰。当初召致。实非偶然。今皆辞退。此由寡昧不足与有为而然。然士君子长在山林。则其所抱负。何时展布乎。承旨金益熙进曰。两人皆有老母在乡。不忍远离。情势当然。昔 宣庙特令卢守慎将母上京。而命一路护送。一时无不感动。今一依 宣庙故事何如。 上曰。此甚善。公与尤庵同对曰。臣等之母。年既衰老。实难登途。公又进曰。如臣去留。固无所关。如都宪。是一时儒宗。国人皆当矜式。不可苟循其去。愿诚心挽止。时金文敬公。以都宪将乞归故也。公仍请分遣御史。点阅诸路军器。申严赃法。后又入侍言顷因大臣劄。有将才荐举之事。古之名将。或出于俘虏。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5H 页
或起于行伍。不可专求于朝班。若于操鍊之时。试其才能。如有超绝者。不计贱微。渐次升擢。则可得其人矣。我国炮手缓急可恃。而外方则全不鍊习。请一依京炮例。官给药丸。使之成材。 上皆采纳。复以母病乞归。再疏始许。复令骑驿。时自点既被黜。阴与其徒假虏势。媒祸搢绅。事将不测。幸赖 上斡旋之力。得无事。而国势益不振。士林已丧气矣。公益无来意。庚寅夏。除洪清道观察使。公曰。向者吾辈。不能密勿。以挑祸机。固可恨。今 圣眷未已。天意或有可恃。况藩任非如内职。正俗务农。治兵蓄财以待时。不亦善乎。临行上疏辞谢。仍极陈进德立政之要。曰立志也。恤民也。刑赏也。任贤也。正家也。言路也。又结之以渐不克终者七条。批以忠谠忧爱。良用刮目。仍赐对慰谕。特有赐与。公赴任以后。昼夜忧勤。罔或少弛。振作儒化。爬栉民瘼之馀。尤以修举戎政为务。捐出营贮。多造兵器。巡行列邑。亲点行伍。卒有一技以上者。必优赏而奖勉之。损减俸入。蓄储财谷。以备他日之用。律己绳墨甚严。虽不尚威刑。而一路竦然敬惮。数月之间。规模措置。已多可言矣。公自丁丑后。大小疏状。不书伪号。朝家固已虑启祸端。至是闻虏中又以为言。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5L 页
益不自安。而亦不欲改其所守。累自劾。不许。会虏人责取良家女。备局密书通报。公曰。吾宁受方命之责。终始不应。则遂自备局。直取道内两女子以去。而言者反以选女骚扰请推公。又以公缄辞有忌讳语。持之不已。会俞公棨以尝论 庙号。终被行遣。公亦曾论俞公被罪事。而以言路为忧。及是益不敢自安。上疏自列。连辞得递。既还乡。无复有意于斯世。盖将玩心于昭旷之域。放意于尘垢之外。有以自乐焉。而疾病遽已乘之矣。沈绵弥岁。至癸巳尤剧。连除大司谏,副提学。俱辞递。既笃。自知不能起。前卒之一日。口呼遗书。属其子震粹曰。死生之理。闻之熟矣。谢寄就归。何恨之有。所不能瞑目者。平生未识严父之颜。独依所恃以为生。今遽先归。余怀之痛。何可穷际。汝可体余至意。凡百奉养。务尽诚敬。人生于三。事之如一。明甫,英甫。余之友而汝之师也。凡事必禀而行。无或得罪于乡党州闾。幸甚。又顾谓震粹曰。常愿少须臾无死。冀见 大明之重恢。今则已矣。卒之日。欲草遗疏。侍者曰。神气微矣。只命以大意。则吾辈可以成文。公不许。即口呼终篇。其略曰。如臣蔑识。猥蒙 两朝恩遇。历扬踰分。第切惭恧。庶冀未死之前。竭股肱之力。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6H 页
图涓涘之报矣。不幸大限已尽。溘然将逝。区区志愿。此生已矣。瞻望宸居。一声长吁而已。呜呼。三百年纲常。斁绝既久。昭明大义。岂非今日之第一务乎。但念此事固不可张虚声而受实祸。必须坚 圣志懋 圣学。亲贤臣远小人。使内修罔愆。外攘尽道然后。人心应而天命至。惟其 殿下之所欲为而无难者矣。然求贤之道。不借异代。方今林下。自有其人。伏愿 殿下诚心致之。克承权舆焉。且已死诸贤。或有未蒙旌谥之典。恐非激励当世耸动方来之意。亦愿特议追奖。以为培植世道之一助焉。文既成。令改错字。又抹去叠文。仍支倚于人。奄奄垂尽。侍者请就席。公曰。吾当自知而自理矣。少间曰。去旧席。易以新。才反席。掀髯而逝。癸巳五月十二日也。享年五十八。盖自病笃凡十数日。勺水不入。五官离次。若不能晷刻支持者。而精神不爽。志气安閒。言笑酬酢。完如平日。以至口呼遗章。昭揭大义于天下后世。则其平昔之所养。可验于此矣。同春先生。并记临卒事。告讣于金文敬公。文敬答曰。君子正终之道。当如是也。道臣上公疏。 上答曰。览疏恻然。所陈等事。予用嘉尚。吊赙如仪。以两参从勋。屡赠至议政府左赞成。永窆于燕岐釜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6L 页
洞坤向之原。夫人延安李氏。延平府院君忠定公贵之女。举一男二女。男震粹县监。女适直长徐晋履,观察使洪得禹。内外孙曾男女。数十馀人。公天姿凝重。气度坚确。长身美须髯。风神秀发。嶷嶷有山岳气象。与人言。声色可乐。而立志坚贞。行己方严。沈静寡默。终日穆然。人不敢慢也。于人鲜许可。至与会心人言。倾情开款。无有隐伏。自以腹子。父子不相知面。为终身恫。荐享之日。哀动傍人。非甚病。日必冠带谒庙。事母夫人。爱敬备至。清白一节。终始不渝。平生未尝有一点墨费乞字。人亦不敢干以私故。身心事为。莹然无瑕。死生祸福。一置度外。尝曰。命乃在天。岂容人力。其于行藏进退。惟义是视。丙丁以后。绝意荣进。若将终身。无复世念。而如闻朝政疵累。君德阙失。则辄忧形于色。至于言及天下事。尤感愤悲惋。或至中夜不寐。晚乃受知 孝庙。幡然应命。先以立志懋学善始图终。为格君之要。又以激扬清浊进贤共治。为修攘之本。入登经席。谟猷密勿。出莅藩维。措画纤悉。期以倾否济屯。少酬 圣志。而奸谮齮龁。转成厉阶。还寻初服。不能展尽其所蕴。公又仍之以奄忽。呜呼。此岂非有关于世道而然欤。尤庵先生铭其碑。发挥揄扬。
知守斋集卷之十三 第 547H 页
殆无馀蕴而结之曰。雪霜之繁。松柏其独。劫火之烘。不烬者玉。诚可谓知德之言。而可徵于百世之后矣。今 上丙子。命有司致祭于江都南汉抗节诸臣。而亦及于公。后又大臣言公丙子后。以大义终身自任。所树卓然。文学气节。为世名臣。请依抗节诸臣例。赠以爵谥。遂命赠公议政府领议政。兼带如式。噫。 圣朝所以彰善显忠。树风声者。至此而无遗憾矣。谨取家状及碑文。撮其大者。以告于太常。庸请易名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