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x 页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哀辞
哀辞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0H.gif)
维元年三月乙卯。前弘文馆副修撰苍雪先生权公卒于寝。其六月乙酉。嗣子谟奉其柩。将葬于凤城县之东洛水之上黄鸟之阜。其乡子弟及门生知旧。失其依归。相率而哭诸殡。因述其平生志业行谊。以叙其悲哀。惟再恒先君子与公厚。自髫龁时。获私于公。公德高而行修。尤能博大其文辞。登进士及第。将大显于世。阏于时。不得有所为。间从乡子弟及门人。相与讲说经理论文章。优游于山林水石之间。公文素高。诗又清新奇丽。能道人所不能道。公大家子。世世多膴仕。忠定公先生。其五世祖也。公二弟持平公暨正字公。皆相继登第。列官于朝。公再从兄荷塘公。与公志业相同。权氏族蕃而昌。为一路望。不幸荷塘公及持平公暨正字公相继而殁。公岿然独存。益无意于世。日究于经书子集。以发挥其旨。而以为退陶门人。记其师说者。语虽有浅深。而世久多散佚。乃编辑为成书。命曰言行通录。学者多取之焉。公爱好人伦。而风流尤弘长。喜甄拔人物。见人有一才一艺者。必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0L.gif)
先生之德兮。既礼而厚兮。先生之学兮。能博而守兮。有本者若是兮。词章之富兮。推是而行兮。人谁余疚兮。呜呼先生兮。乃此遁藏兮。时岂不可兮。聊以自臧兮。孰挽而行兮。孰泥而止兮。外之不得兮。内守吾志兮。有山有水兮。有亭有榭兮。我吟我咏兮。出风入雅兮。宫商遝杂兮。文章之烂兮。攘袖奋髯兮。神光之粲兮。声闻傍达兮。一方之望兮。胡不遐年兮。今遂丧兮。考言状德兮。后死者之责兮。欲名于言兮。余昧于识兮。呜呼先生兮。殁有耿光兮。小子不佞兮。何时敢忘兮。
李贞父(匡度)哀辞
二十又二年冬。完山李子卒。李子宗姓也。字贞父。白轩公以德业文章。相 长陵。为时名臣。贞父其后也。戊午岁。余隶将作。至京师。贞父实与余为同僚。贞父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1H.gif)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1L.gif)
诜诜太支兮。世多贤俊。石门之肃兮。轩翁则慎。嗟哉贞父兮。克继克胤。质美才良兮。学博识高。治己之严兮。不自假毫毛。论人之恕兮。则还其所长。苟不心公而气平兮。岂能庸言而无所妄。嗟哉贞父兮。何才命之相戾。问学之勤兮。天不与世。忧世之切兮。人不我与。有亲之老兮。疾病之遽。竟赍志而殁地兮。天茫茫其不可知。为十室政犹可观兮。要所学之得施。变俗而革礼兮。期渐磨而之道。民散之既久兮。竞兴谤而妖造。彼蚩蚩其何知兮。惟在我其无懊。言自外至兮。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2H.gif)
罗汝仁哀辞(甲寅)
维十年春三月。罗君汝仁卒。汝仁明村先生子也。余于己酉冬。遇汝仁之弟汝刚于珊瑚碧树之间。汝刚美秀而甚文。辛亥秋。汝仁来访余星岑。其冬。余往报桃源萨川之上。明年春。余又访于甑山。明村公事鲁西先生。以力行闻。汝仁少学于家庭。又从明斋先生。得闻吃紧为己之旨。然汝仁志大才高。不规规于绳削。而以苦思必得为主。余尝砭之曰。夫以横渠先生之学。程夫子犹以为有苦心极力之象。而无宽裕温厚之气。今人固不如古人。而其为病比古人为尤甚。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2L.gif)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3H.gif)
权述夫(蒁)哀辞(并序)
吾友永嘉权述夫少有志行。不幸早卒。余悲之为作哀辞以吊之云。
惟帝降衷兮。厥初无不善也。仁义中正兮。不以圣凡而辨也。圣者性之兮。生知安行自中道也。贤者反之兮。致知力行以求道也。然有志者小兮。无志者多也。宜其贤者之小兮。不肖者之多也。自古昔其然兮。何叹于今之世也。嗟吾述夫兮。居今行古以自厉也。圣言谓必可信兮。功名谓必可厌也。世有议论兮。纷纭其难验也。好恶生于心兮。利害铄于外也。党同伐异兮。斯为最也。嗟吾述夫兮。只是一个直心肠而已也。不势利而屈兮。不雷同而行也。众所共贤兮。子独辨其似是之非也。众所共诋兮。子独明其本原之无疑也。俗言譊譊兮。何异乎过耳之鸟音也。信玆独行兮。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3L.gif)
任(洸)哀辞(并序)
五年春三月某日。西河任君卒。年三十。晋山姜子闻而惜之曰。呜呼。苗而不穗也。乃作辞以哀之。其辞曰。太虚升降兮。两仪回斡。消息盈虚兮。纷纶轇轕。清浊粹驳兮。有万不同。然而不同之中。清而粹者宜厚。而浊而驳者宜啬也。而常薄于其所当厚。而常厚于其所当薄。岂苍苍者与人殊耶。抑别有主张是者。而天亦任之而莫之图耶。圣人知天知命。犹曰非夫人之为恸而谁恸乎。呜呼。夫人之死。亦可恸也已。
任文瑞哀辞(并序)
维八年壬子之岁。西河任子卒。初任子之先子。娶我姑母为室。姑母无育蚤世。任子其继出也。而祀我姑母。盖尽孝道焉。视我家犹己所出也。我家视之。亦犹我所出也。任子卒时年四十八。不寿而夭矣。任子亦无育。育其弟之子。亦不及成。再恒曰。嗟吾从之死。余伤之也。乃作文以哀之。其辞曰。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4H.gif)
姜汝厚哀辞(并序)
汝厚之先晋山人。与余同祖于都官府君。戊午春。余游京师。其秋。汝厚自西山访余西泮村之邸舍。相与展亲而叙昭穆焉。汝厚少于余十三岁。汝厚美秀而文。善书艺。余爱之甚。呼以为弟。其后余之西山省坟墓。因访汝厚于其家。不遇而归已。汝厚又数来过从。汝厚事母以孝闻。行己以洁称。多得名誉于士友间。士友称之不容口。皆曰汝厚为人如玉。己未夏。汝厚在泮。风中脏腑三日死。三日敛。敛毕归西山。吾家自元帅以下多膴仕。千有馀年之间。名德相闻。簪组相望。号为东方名族。数世以来。即衰替甚。即有才学见称于人者轗轲。辄不能自振。又多夭殁不成。余深惧吾先世积累之业。至此而泯没。不显于己。不敢不勉。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4L.gif)
有姜之族兮。自华暨东。世袭名德兮。累卿累公。三国及丽兮。逮我鲜有庸。千二百载兮。厥声沨沨。今何以懦兮。莫之或振。都官之族九支兮。寂乎无闻。余恫若是兮。俛焉其自饬。薄而不敏兮。而不反复。求诸宗人兮。见善若己。及见汝厚兮。我心则喜。嗟厚之为人兮。有文而且耻。是可与为善兮。何寿之不至。苟不死而生兮。犹可以致。今也则亡兮。夫何为矣。吾宗则衰兮。复如汝者其易。敛汝于衣兮。纳汝于棺。朋故来哭兮。长少咸叹。送汝于家兮。丘墓之侧。有母无养兮。有妻则弱。人皆汝痛兮。吾所痛汝。匪直痛汝兮。痛吾宗之无助。汝有子兮。秀而且惠。谷而善导兮。尚亦能继。是汝不食之报兮。抑亦馀庆之未替。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墓碣铭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5H.gif)
诗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盖王者天下之大统也。尺地莫非其土也。一民莫非其臣也。夫何远近内外之有哉。然列国之臣。于天子为陪臣。陪臣无职司于王室。不接见于天子。于天子为无服。其义亦可谓疏且逖矣。而况九服之外。世觌之民哉。然春秋之法。大一统而严华夷之辨。亦不以远近内外而殊之也。方秦之围赵也。魏人欲尊秦为帝。以却其兵。鲁仲连耻之。将欲蹈东海而死。是时周室微弱。不能主诸侯之盟会。而秦虽僻远。亦先圣之裔。柏翳之胄也。据文武之土壤。号为冠带之国。而犹不为纯夷也。仲连以弃礼义尚首功。不愿为之民焉。其明一统之义。严华夷之辨。而亦可谓有得于春秋之法者矣。而况夷羯之族。丑秽之种。乃敢干帝王之统。而主华夷之民者哉。然自五胡乱华。以至蒙元混并南北。而当时更不闻蹈海之人若仲连者。而况海外遐远之俗哉。此君子之所深惧而悲者也。当我国家丙丁之败。明统遂堕。于斯时也。杜谷洪先生。避地于太白之下。徵辟不就。布衣疏食没齿。而无怨悔之色。其明一统之义。严华夷之辨。得春秋之法。无愧于仲连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5L.gif)
烽伪骊山。周辙其东。迹熄泽竭。雅降为风。圣哲有忧。春秋是述。尊王抑夷。日星高揭。下逮战国。秦蹈毒虐。赵恇魏震。尊名媚敌。鲁生高妙。责归梁衍。名义赫然。克合圣训。朱继孔业。策书以见。寥寥后世。此义孰阐。刘石拓拔。完颜铁木。犯分奸名。轣河躏洛。浩允委质。姚许匍匐。志士慷慨。仁人憯恻。吁嗟先生。海外一士。天倾已忧。从狄是耻。洁身长往。丘壑与归。大义皎如。爵禄可辞。文山崔崔。玉泉溜溜。茅成窝屋。白日幽幽。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6H.gif)
赠大司宪完山李公墓碣铭
李宗姓。初 恭定王有别子温宁君桯无子。子母弟谨宁君檂之子牛山君踵为后。牛山有六子皆贤。而茂礼副正揔最有名。幼曰韩山都正挺。能知音律善觞咏。燕山主忌之。甲子祸作。牛山父子七人。同日就戮。国人哀之。韩山生信阳守淮。信阳生司圃署别提敏。于公为曾祖。祖讳成立龙宫县监。考讳荣基。娶军资监正权公来之女。始居于安东府之春阳县。举五男。公其季也。公讳时复。字子见。以天启丁卯三月一日生。公中性悃愊。不事修饬。而醇谨谦退。言若不出口。能全其纯素。于外累泊如也。丁亥。以大耋授副护军。 明陵辛卯十一月二日。公卒。寿八十五。公既卒。诸子得其遗书于箱箧中。其处后事诫子孙之意。谆恳详复。曲中伦理。由其言以考其行。则可以知其能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6L.gif)
恭定之后。温宁之孙。不曜于躬。以裕后人。
从仕郎裴公墓碣铭(并序)
裴公既葬之五十五年。幼子星大始具石树诸墓道。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7H.gif)
在礼有之。为之后者。为之子也。乃后之人。蔽私蔑公。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7L.gif)
求礼县监姜公墓碣铭(并序)
公讳寿贤。字子叟。姓姜氏。晋阳人。翊卫司司御 赠承政院左承旨讳渭聘之子。义禁府都事讳应生之孙。成均进士讳偲之曾孙。永膺先生李至男之外孙也。承旨公以文行显。卒死国难。世之言节义者推之。公年四十五。始仕为察访金泉道。再迁金吾郎。复为察访祥云道。又再迁求礼县监。 孝宗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卒于官。年五十三。葬金浦先茔之次。公宽厚有容。孝友敦睦。平生无疾言遽色。弟死养其女。抚视甚笃。女亦笃其敬爱。人不识其异房出。公历六官。处事无纤毫过差。人以为无忝。配南阳洪氏。敦宁都正讳汝翼之女。政府舍人讳迪之孙。 赠议政府领议政讳仁佑之曾孙。舍人公号荷衣子。议政公即世所称耻斋先生者也。 肃宗二年七月一日卒。年七十。葬祔穴。男一人天与通德郎。女四人嫁边世焕,睦林英,崔得一,许镈。镈主簿。天与娶司议李弘猷女。早死无嗣。李氏取宗人子再辅为后。铭曰。
承旨死难而褒显不大。求礼长厚而复夭厥嗣。呜呼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8H.gif)
赠淑夫人安东权氏墓碣铭(并序)
上之三年。 上推恩赐高年爵。时我伯父府君。以年八十一授绯玉。进拜佥知中枢府事。我伯母权氏。例 赠淑夫人。男再周及其群弟。将树石墓道。以图永久。命从子再恒识其阴。再恒谨按夫人。安东世家。五世祖讳橃以直谏。显于仁明之际。议政府右赞成。 赠议政府领议政谥忠定公。世所称冲斋先生者也。曾祖讳来军资监正。祖讳尚忠。考讳輂将仕郎。妣光州卢氏。县监讳道一女。将仕公有废疾。卢夫人贤有行。授夫人以女则。夫人婉娩听从。年十五。笄而归我伯父府君。府君讳酂。姓姜氏。本贯晋阳。考讳恪。祖讳胤祖义禁府都事。曾祖讳德瑞弘文馆应教。 赠承政院都承旨。府君早孤。鞠于伯父山阴县监讳恰。夫人入门。执妇道惟谨。日必盥栉衣服。拜伯公姑于堂下。时门内宗族颇盛。诸年与夫人倍者。皆夫人诸姒。诸年与夫人齿者。皆夫人诸妇。夫人处于其间。方圆咸淡。各适其宜。无毫发间隙。伯公姑亟称之。府君性峻整。遇家人无所宽假。夫人敬顺无违言。养子女以正。御婢仆以宽。尤致谨于宾祭。姻党莫不称之。夫人以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8L.gif)
夫人入我门。配我世父。嗣我世祖妣。虔诚礿尝。多有男子而寿不永。庶裕我后人之祉。
皇考处士府君,皇妣真城李氏合葬志
府君讳鄅。字叔镇。号潜溪。姓姜氏。系出晋山。考讳恪。祖讳胤祖义禁府都事。曾祖讳德瑞弘文馆应教。 赠承政院都承旨。外祖洪氏讳勖。系南阳。 厚陵参奉。府君以 宁陵辛卯九月二十六日生。 崇陵庚子二月十七日卒。享年七十。孺人真城李氏。考讳世俊。祖讳长亨成均进士。曾祖讳璘军资监佥正。外祖黄氏讳震亨。系平海。 赠工曹正郎。孺人以 宁陵壬辰八月十九日生。 明陵庚辰七月二十九日卒。享年四十九。府君幼丧父母。育于伯父山阴公讳恰。孝慎不欺。山阴公爱之如己出。及山阴公没。府君丧之如父。丧伯母淑人。亦如母。事兄佥枢公。爱敬如父。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9H.gif)
女景圹铭(并序)
女景雷风居士之女也。居士名再恒。姓姜氏。母金氏。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1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19L.gif)
我先考先妣之藏在于是。汝魂魄汝骨肉永凭倚。
姜君楫墓表
吾从伯祖山阴府君。实有孝友醇笃之行。山阴府君有曾孙。曰济一字君楫。幼丧父。与母居家贫。躬耕以养。旨甘必备。与兄弟营产。躬鄙事不择燥湿曰。兄吾所事也。弟方从事于儒。吾不可惮劳以妨成业。已而产有绪。与兄弟析。田之膏腴者。推于兄弟。屋之先成者。先于兄弟曰。吾兄弟拙。不如吾之干。其执丧哀戚甚。兄死。抚其孤。抱负涕泣。居止常于其家。不忍舍也。君既蚤孤失学。然质朴有至性。立心处事。暗与古人相符。多类此。人以为山阴公之世有人焉。君以我 肃宗四十四年正月二十日卒。寿止四十五。葬春阳南尺谷原。我晋阳之姜。自句丽元帅以式。至今四十有馀世。名德相望。君父讳再昌。大父讳鄑。曾大父讳恰山阴县监。即山阴府君也。母安东权氏。 中宗谏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八 第 32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504A/ITKC_MO_0504A_A210_320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