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x 页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论
  
论伊尹偏于任
或曰。伊尹非圣人也。何其任也。曰。惟圣故任。不圣则不任。二帝三王不任。何以绥天下。孔子不任。何以历聘诸国。虽然。尹于任亦少偏矣。故曰孔子圣之时。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4H 页
论伊尹五就汤桀
伊尹五就汤五就桀。呜呼。此尹之所以为任也。昔齐景公谓孔子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接淅而行。季桓子受女乐。孔子不脱冕而行。卫灵公问陈。孔子遂行。赵简子杀窦鸣犊舜华。孔子之河而返。之宋之陈之蔡之郑之楚。未尝终三年淹焉。夫齐卫宋陈蔡郑楚之君。鲁卫之大夫。其恶未必皆浮于桀。孔子去之。若是其亟者。盖不欲久居于危乱之邦。而洁其去就。此圣人之时也。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嚣嚣然乐尧舜之道。千驷万钟。不足以动其心。一介不以取与于人。至其应成汤之聘。幡然以尧舜君民为心。而其心曰。天下无不可教之人。无不可为之时。桀虽无道。一纳吾说而改其行。则夏之天下。即大禹少康之天下。而非桀之天下。一就再就。至于五就而不已。桀终不用。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4L 页
暴虐愈甚。则自亳之师一举。而夏正革矣。嗣王颠覆厥德。不惠不顺。则放之于桐。太甲克终允德。则冕服迎归。复政之后。油然请老。无苟难之心。则此又尹之任也。昔文王率商之叛国以事纣。武王观政十三年。有邦群后。不谋同辞。皆言伐纣。然后一戎衣而定天下。三叔流言。周公居东。风雷动威。王遂亲逆。则三监之乱遂定。召伯欲老而周公留之。周公留后七年而薨。惓顾不去。文武周公孔子皆处世之变。而从容不迫。不如伊尹之亟也。此盖伊尹之所以偏于任。而孔子为圣之时者也。
太王论
或问于余曰。太王有剪商之志。泰伯不从信乎。余应之曰。不然也。太王周家盛德之君也。岂不讲于君臣之大伦。而阴蓄不臣跋扈之志。弱寡殷邦而欲剪之哉。商自成汤以来。贤圣之君六七作。至于帝乙。无失德矣。天命未改也。人心未去也。故家遗俗犹存也。流风善政犹在也。名分素定而为天下之所宗主。太王虽有贤德。亦岂敢干名犯分。自陷于乱贼之科。而必欲剪灭天下所宗主之天子而夺之位哉。诗曰。至于太王。实是剪商。春秋传曰。太王有剪商之志。泰伯不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5H 页
从。此诗之云。盖推原周德之所由兴。盛言周原之荒。始自太王。而卒至文武。乃能克定有商。而受天命为天子也。犹未及其志也。左氏不察。遂谓太王有剪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其言誇而非实录矣。后之人亦不得察。而不敢致其疑。其亦惑矣。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以称焉。此亦言泰伯之德。当商周之际。足以朝诸侯有天下而不肯为云尔。亦何尝及乎剪商之云哉。呜呼。太王之德。亦可谓至矣。獯鬻之侵。不以干戈御之。而事之以皮币。事之以犬马。事之以珠玉。而终不得免焉。则委而去之。不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太王之德。亦可谓至矣。犹有剪商之志焉。然则太王之心。何不忍于豳人。而忍于六百年所宗主之天子。而亟欲剪灭而取其国哉。史记。又称泰伯不从。乃曰成吾志者昌也。此亦言文王之德。当新周之命。而泽被于民。为周盛德之主而已。亦何尝及于剪商之云哉。苟如是则是太王所以创业垂统者。惟是剪商之事。文王所以继志述事者。亦惟是剪商之事而已。然则太王祖孙日夜之所经营者。惟是剥割殷邦而求逞其志。岂理也哉。周室东迁之后。微弱尤甚。寄空名于诸侯之上。而齐晋之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5L 页
强大。秦楚之暴横。犹且翊戴天子。环顾九鼎而不敢发问。而况商周之际。太王之贤。又安敢有毁冠裂冕。拔本塞源。暴灭其宗主而弁髦之哉。夫君臣之义。不可乱也。上下之分。不可干也。一有不尽。则犹不免于篡弑之罪矣。孔子尝以具臣斥冉有,季路。而又许以弑父与君。亦不从矣。太王之贤。又岂下于冉有,季路。而觊觎殷邦。必欲剪灭而后已者哉。赵孟曰。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丕。周有徐奄。太王若有剪商之志。则是亦有苗,观扈,姺丕,徐奄而已。奚足尚哉。
泰伯论
论曰。昔朱子尝有言曰。文王固高于武王。而泰伯又高于文王。非谓文王之德。有愧于泰伯。武王之德。有愧于文王也。所遇之时则然矣。太王之时。商道虽微。天命未改。太王虽有剪商之志。而泰伯不从。亦所以顺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其让国而逃。成父之志。其时则然矣。至于文王。受辛之虐虽烈。而故家遗俗犹在也。遗风善政犹存也。辅相犹其人也。人心犹未去也。以三分有二之势。勤劳服事。冀幸君之一悟也。此其时则又然矣。及乎武王。独夫之恶日播。而生民之涂炭已极矣。上应天心。下顺民意。一戎衣而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6H 页
天下大定。此其时则又然矣。盖圣人之所奉者时而已矣。譬如冬裘夏葛时也。若冬葛夏裘则不时矣。在泰伯则为泰伯之时。在文王则为文王之时。在武王则为武王之时。在泰伯而为文王之时。则为不时矣。在文王而为泰伯之时。则为不时矣。在武王而为文王之时。则为不时矣。是故尧舜之揖逊。在尧舜则为时矣。在汤武则为不时矣。汤武之征诛。在汤武则为时矣。在尧舜则为不时矣。在尧舜之时。而曰何不为汤武之征诛。在汤武之时。而曰何不为尧舜之揖逊。则是亦责冬之裘者曰。何不为葛之之凉也。责夏之葛者曰。何不为裘之之温也。泰伯文王之时。与尧舜汤武之时相似也。尧舜汤武易地则皆然。泰伯文武易地则皆然。汤武之征诛。何必贬于尧舜之揖逊。泰伯之让位。何必高于文武之救时哉。虽然。圣人亦岂乐此而为之。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伊尹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尧舜之让。禹之胼胝。汤武之征诛。孔孟之历聘。皆是道也。书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学者如不考于圣人所遇之时。而惟以其迹焉。则是夷齐贤于夫子。而沮溺高于仲尼矣。其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6L 页
可乎哉。曰。孔子以至德称泰伯文王。而谓武未尽善何也。曰。亦犹夫子之叙尧舜汤武也。而朱子述之。盖亦言其所遇之时与行。自然尽其善美。而无间然于心者也。昔季札见舞韶濩者汤乐。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时而已矣。文武何与焉。
泰誓论
 吴氏曰。汤武皆以兵受命。然汤之辞裕。武王之辞迫。汤之数桀也恭。武之数纣也傲。学者不能无憾焉。
论曰。呜呼。圣人之心。不明乎天下后世久矣。昔者孟子历叙天下之治乱。以纣继洪水之后。纣之恶非桀之比也。桀之恶虽稔。其入人犹未深也。其炮烙之刑犹未设也。靡靡之乐犹未制也。奇巧淫技犹未备也。园囿污池犹未多也。邪说暴行犹未作也。禽兽犹未至也。非若纣之敢为不善而众恶俱备者也。书曰。惟受罪浮于桀。桀之恶。盖愚而恶者耳。凶顽不灵。肆于民上。而自取败亡也。纣之狡猾不道。自生民以来。未始有也。史记称其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手格猛兽。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其材力固有大过人者。而辅之以蜚廉,恶来,密崇,徐奄之属。召聚天下不轨之民。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7H 页
播其恶于万邦黎民。臣下化之。习以为常。民坠涂炭久矣。圣人安得不深绝而痛斥之乎。盖圣人之于人。其恶之小者则小惩之。其恶之大者则大惩之。在人而已。圣人何与焉。譬如鉴之照物。妍媸在物而已。鉴何与焉。譬如衡之秤物。轻重在物而已。衡何与焉。后人不察。遂以裕迫恭傲目之而间然于圣人。其可乎哉。呜呼。周之戡殷。亦可谓不遗馀力矣。孟子曰。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蜚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其与自亳之师一征而罪人黜伏者。大相不侔矣。此岂周德之不至于商也。盖鸣条之恶。不烈于朝歌故也。学者诚能先明乎圣人之心。勿以私意偏见参错于其间。则于读书乎何有。谨论。
文王论
论曰。或有问于余曰。夫子称文王之德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朱子答陈安卿之问曰。若使文王漠然无心于天下。敛然终守臣节。即三分之二。亦不当有矣。若如朱子之说。则恐与夫子之言不同。而周不得为至德矣。吾子以为如何。余应之曰。此非朱子之定论也。特一时答问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7L 页
之辞耳。何以知其然也。朱子于集注明之矣。朱子曰。文王率商之畔国以事纣。盖天下归文王者六州。惟三州尚属纣耳。文王之德。足以代商。天与之民归之。乃不取而服事焉。所以为至德也。且与泰伯皆以至德称之。其指微矣。由此观之。朱子之说。何尝与夫子之言不同。而周不得为至德也哉。请尝试论之。圣人固无心于天下。而犹不免于天下之责者。以其有圣人之德。而天下自归之尔。圣人何尝有心于其间哉。当商周之际。受辛之虐焰燔穹。而周德之隆盛。如日方升。天下之民。莫不慕德向义。相率而归𨓏之。如众星之拱北极。其未归者。惟徐,奄,崇,密之属。助纣为恶者耳。及其虞,芮质成。昆夷畏服。而天人之符著矣。而文王犹率商之畔国。以服事于纣。其德之至极。为如何哉。此夫子所以称其至德而叹息之也。文王何尝不守其臣节哉。曰然则三分天下。有其二如何。曰文王受弓矢鈇钺之赐。命为侯伯。以主诸侯。于是江沱汝汉之属。奔走来宾。受其政令者。盖天下三分之二云尔。岂可定封疆立界限。截然与纣相判者哉。齐桓晋文。主诸夏之盟。天下归之者。盖亦太半。而后世不以此为讥。而况于文王乎。且天之生圣人也。何为也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8H 页
哉。将以尽君师之责。富而教之。以跻雍熙之盛而已矣。若使文王漠然无心于天下。敛然不以生民休戚为己忧。是亦杨朱之为我而已。夫岂圣人之心哉。然文王诚有心于天下。不肯终守臣节而厌然自为封植之计。是亦后世奸雄之事而已。亦岂圣人之心哉。曰。食肉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者如何。曰。此正朱子所引夫子所谓未可与权者。学者未能见得到这处。姑当阙之可也。况朱子之说既如此。而犹敢复为云云者。僭越之罪无所逃。而不韪之诛。无所避矣。然犹敢复为云云者。亦所以尊圣人而从朱子耳。谨论。
论武王不立商王元子
伊尹曰。余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太甲克终允德。尹复迎归于亳。姜子曰。呜呼。此伊尹之所以为圣也。当殷周之际。受辛之虐稔矣。而惟有元子之贤。箕子,胶鬲尚在左右。则武王何不移于汤有光之师。为冕服归亳之举。而培植六百载玄鸟之箓哉。姜子曰。呜呼。此武王之所以为圣也。昔者厉王无道。国人叛之。王流于彘。而周召共和行政十二年。王崩。周召立其子宣王。周道复兴。当是时也。文武之泽未泯。而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诸侯罔有二心。而若卫武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8L 页
公之贤。相与翊戴天子。夹辅王室。一人之恶。不过自毙其身。而未至于灭国殄祀也。若乃商纣之恶。自生民以来。未之有也。播弃犁老。作为奇技淫巧。以悦妇人。收聚天下有罪亡人。使之播虐于万方百姓。万方百姓。不忍荼毒。相率而归于有德。人心离矣。天命绝矣。譬之养树。可生而生之矣。其不可生焉。则斯拔而弃之矣。成汤之德。在人厚矣。太甲犹有改之之道焉。则不狎不顺。而冕服请归。尹之圣也。禹之明德远矣。地平天成。万岁永赖。而太康逸豫。后羿拒之。夏统中绝。是太康有太甲之失。而其臣无伊尹之任也。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当杀而墨。非皋陶之刑也。桀之虐犹纣。而武之伐犹汤也。曰。武庚倡乱。而顽民从之。四国应之。民不厌商德矣。立元子之贤。而辅之以箕子,微仲,胶鬲之仁。殷之不为宣王之中兴无惑也。书曰。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所谓顽民者也。而四国皆助纣为虐者也。曾是而谓民之未厌商德乎。秦政暴虐。而汉祖诛之义也。杨广悖乱。而神尧据长安推恭帝。自为掩耳盗钟之计而贻讥于后世。况于汤武应天顺人之举。而反疑于不立元子之贤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9H 页
者哉。
论武未尽善
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盖谓武犹有惭德矣。或曰。当武之时。夫子为之如何。曰夫子为之。亦恐不得止也。昔者尧舜禅。汤武征诛。惟其时也。皆非圣人之得已也。文王之不伐纣何也。曰时不可也。苟其时也。文王亦安得而止之。何谓时。曰天与之民归之。昔者舜尝避尧之子。天下朝觐讼狱讴歌。皆归于舜。舜遂践天子位焉。禹亦避舜之子。天下朝觐讼狱讴歌。皆归于禹。禹遂践天子位焉。舜禹亦岂得已而不已也哉。亦所以应天命而顺人心也。汤武之征诛。亦此道也。文王亦安得而止之。曰独夫之恶稔矣。天下叛之。武王何为不待天下之共废殷命而宗己也。而克伐之也。(苏氏之意盖如此。)曰善之对不善天也。惟天下之大圣。为能治天下之大恶。当时诸侯。有能对纣者。武王其从之矣。曰有果于此。文王待其熟而自落。武王不待其熟而生拍破。曰文王无事于待。列辟不期而会者八百。皆曰纣可伐矣。此非果熟自落而何。曰是则然矣。孔子曰。期月而可。三年有成。文武周公之及于天下。若是其久者何也。曰夫子之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39L 页
言。盖谓治国之效。必待期月三年云尔。文武周公之事。孟子盖尝论之矣。孔子亦曰。必世而后仁。曰夫子行之则如何。曰昔者成汤十一征而有天下。文王征伐四国。武王戡殷。周公兼夷狄。灭国五十。而天下底定。书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当时诸侯之大者。地不过百里。众不过千乘。而周家重三圣人。历数十百年而治之。其扤捏如此。而犹不免于任力。况在春秋之末。天下战国者四。而吴越亦争伯矣。秦晋齐楚地各数千里。带甲百万。绥之以文德则不怀。威之以武力则不服。吾恐其用力之难。又什百于周矣。此非圣人之德之不若古今之难也。曰。始也吾读其书。不求其时。闻人语。不参己意。乃今始得闻确论。
论渔钓非太公事
史记。称太公以渔钓遇周文王。是盖不然。夫太公天下之大老也。当殷之季。文王以天下之大圣。兴于西土。宾礼天下之贤士。以承天休。太公以当时大贤。丁受辛之暴而不试。然其盛德辉光。固已闻于天下矣。文王尊贤下士之礼。既备且至。则不待玉帛之戋戋。而风期已暗与之相亲矣。岂仍一时出猎。遇匪熊之兆然后。卒然相遇于烟波钓矶之间而知其贤者哉。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0H 页
昔者伊尹聘于有莘。傅说举于傅岩。孔辙循路。万乘分庭。孟子传食。从者数百。太公有伊尹之德孔孟之行。伊傅不待聘则不行。孔孟不传贽则不往。太公伊传孔孟。岂异道哉。且士之仕也。犹女子之嫁也。女子岂有不聘而行者哉。大抵战国之士。求欲售其术而衒其身。辄因古圣贤之事。以饰其伪。而后人不察。至谓太公鼓刀。百里饭牛。其诬圣悖理。亦已甚矣。孟子曰。太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又曰。太公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岂若陈相,许行之徒。受廛为氓者比耶。史记又曰。太公归周。说文王阴谋伐纣。后人遂以阴符素书金匮三略六韬兵家狙诈之术。皆出于太公。此与道家方技杂家者流。妄冒黄帝何异。余故为之一辨。
论秦誓
秦誓。志悔之书也。穆公违蹇叔而使孟明,西乞,白乙袭郑。晋人败之于殽。获三帅。公乃作书自誓。盖悔不用蹇叔之言而信杞子之谋也。君子大之。然穆公之悔。非根于天理。原于人心。廓然大公。而克己复礼之谓也。其忮求狠克之心犹故也。何以知其然也。初穆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0L 页
公与晋人围郑。闻烛之武之说而说之。使杞子戍郑而还。至是杞子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公惑之。不用蹇叔之谏。而使三帅袭郑。晋人邀而败之。获三帅。其舍晋也。非以恤邻同好之义也。其袭郑也。非以吊民讨罪之意也。及其师偾帅获。罪无所分。而作书自悔。附于惩窒迁改之善。而惟其忮求狠克之心。不能自释。故三年而有拜赐之师。四年而有济河焚舟之役。由前之为非出于天理之公也。由后之为亦非出于人心之正也。由是既往之失虽除。而将来之善不著。改过之意虽大。而迁善之实不尽。岂不惜哉。曰然则如何而可。曰穆公痛惩前非。深引咎过。一以大公至正之道行之。以他日忮求狠克之意。不复留诸心胸之间。则拜赐之师必不出。而焚舟之役必不行矣。而尧舜汤武之业可几矣。而惟其袭郑之非不自觉。而丧殽之耻不能除。屡举而不能已者。其忮求狠克之心故在也。盖其所悔者。特悔拒谏而丧师。非悔非义而搂伐之也。曰。然则圣人奚取于是而附之经也。曰以其悔也。悔之于人大矣。圣人不贵无过而贵有过。而悔过而能悔则善矣。自有过而至于无过。自众人而至于圣人。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1H 页
皆悔之之道也。当世之人。不知有悔。而穆公悔之。故圣人取之。亦阳来休复之意也。昔者梁莹志在报怨。而孟子教之以救民。其意亦犹是。而莹不能焉尔。
论孟子非早孤
传称孟子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卒为大儒。盖以孟子为早孤也。然以孟子考之。有不然者。孟子曰。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不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为其贤乎。礼义由贤者出。孟子之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曰。孟子之后丧踰前丧。是以不见。曰何哉。君所谓踰也。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后以五鼎欤。曰非也。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由是观之。孟子既长而能丧父矣。丧父而能葬以士矣。棺椁衣衾。能称家之有无矣。谓之早孤。非其实矣。若其三迁云者。盖孟子有贤母有是教。而东家杀猪。亦其一也。不然则乐正子当卞于鲁君矣。昔南相国九万尝有是言。而论者多疑之。今复为此说。以证明其旨。盖春秋以来。礼记家语儒书也。春秋内外传国史也。其诞妄浮夸。犹有不足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1L 页
传者。况管晏慎墨季惠庄列吕韩百氏之说乎。况陆贾马刘。又其后出者乎。宋程朱以后。诸家之说诬程朱者。亦多此类。而我东亦然。读者宜详择焉。
燕昭王论
燕昭纳郭隗之说。得乐生。以报万乘之齐。天下称之。至今以为贤。此自战国之世言之也。非先王取士之道也。先王取士之道。如之何。致其敬尽其礼。竭诚意而致之。若汤之于伊尹。高宗之于傅说。文王之于太公是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昭王之志之盛如此。而功烈如此其卑者。由不得致士之道也。不然。以燕之众。得圣贤之佐。为政于天下。犹反覆手也。何齐之足云。而区区于死马之骨。汲汲于金台之贤。六月之功未终。而即墨之牛已燧矣。惜哉。
蔺相如论
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请以十五城易之。欲与恐见欺。欲不与畏秦强。蔺相如曰。臣愿奉璧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既以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绐取璧。间行归赵。秦王约赵王会河外渑池。秦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2H 页
王请赵王鼓瑟。赵王鼓之。相如又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相如曰。五步之内。臣请得以颈血溅大王。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叱之。左右皆靡。秦王为一击缶罢酒。秦终不能有加于赵。龟山杨氏曰。古之智者。以小事大。有以皮币犬马珠玉而不得免者。至乃弃国而逃之。况一璧乎。虽与之可也。相如计不出此。而欲以身死之。可谓失义而伤勇矣。至于渑池之会。其危又甚矣。虽勿往可也。乃欲以颈血溅之。岂非孔子所谓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欤。异时秦惠王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乃使张仪说楚怀王曰。大王诚能闭关而绝齐。臣请令秦王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怀王大悦。使勇士北辱齐王。使人随仪。受地于秦。仪曰。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又与怀王会武关。怀王入秦。秦伏兵执王以归。劫使割地。怀王怒而不从。秦人囚之。卒死于秦。夫以秦之无道。而欲以皮币犬马珠玉而弭之难矣。弃国而将安所逃哉。国之守器。不可徒以与人也。昔者齐景公用犁弥。欲使莱人劫鲁侯。孔子以礼斥而退之。劲敌之人。要与之盟。而我不与往。是受兵也。我安得而不之会也。盖渑池之会。危于武关。鼓瑟之辱。甚于割地。而秦独取隽焉。则是鄙赵也。鄙赵亡也。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2L 页
谋人之国而亡人之国。智者不为也。且要之鼓瑟而尝试之。计亦谲矣。而无以逆折其谋。而偏弹之则袭矣。龟山以长平之败。邯郸之围。皆为璧之祟而加之罪。当是之时。山东之国。莫不被秦之兵而亡其社稷焉。是皆璧之祟而加之罪哉。盖尝论之。小之于大。虽强弱不敌。而所以待之者。常使其有馀而无所袭焉。则虽大国。亦莫不慑之矣。而宋人之议则每下之。下之不足。则臣妾之。臣妾之不足。则弃而逃之。弃而逃之不足。则父子系虏。宗庙灭亡而后已。嗟夫。当是时。楚亦大国也。有臣如相如。则商于之地。不可以诈入矣。武关之会。不可以劫执矣。而况于有天下之全者哉。
豫让论
豫让臣范中行氏。中行灭。不死。遂臣智伯。智伯死而仇之。呜呼。豫子知死处矣。虽然。豫子安得知死处乎。昔伍员谏夫差而眼之。宫之奇以族行。豫子智乎。方智氏之仇韩魏也。三家匹矣。蔡皋狼之地不入矣。驱韩魏而环之。是以手足而抉腹心也。其不可成必矣。然而为之者畏也。二家之臣。谋于前矣。孟谈之说。协于后矣。饮器之祸。不在于决堤之时。而在于请地之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3H 页
日矣。豫子以不谏何也。知其将祸而不谏。是不忠也。不知其将祸而不谏。是不智也。不忠不智。而遇之以国士何也。设或谏而不见听。听而不见用。然且不去。则是无义也。何以为国士乎。方智伯之未及政也。请于太史而为辅氏者有矣。夫策韩魏而知其必叛者有矣。夫豫子无见焉何也。虽然。春秋重复雠之义。吾每壮伏桥涂厕之心。而健刺衣㓒身之节焉。
论项羽不渡乌江
世以项羽不渡乌江为失计。而引越句践,汉高祖之事以明之。然句践仍宰嚭以豢吴。高祖仍项缠以豢楚。汉无嚭缠而良平不可仍。则汉不可豢矣。黥布尝以吴为难而不能保吴。吴濞亦尝以吴为难而亦不能以吴保。则羽亦安能以吴存也。况羽能渡而汉亦能渡者哉。布不能保江而死于滋乡。濞不能保江而死于丹徒。羽虽渡而滋乡丹徒岂无处也。然则渡与不渡。不系亡与不亡矣。或曰。曹操临江而有赤壁之败。符坚临江而有淝水之败。汉亦岂能无败乎。孙权有备而败曹。谢安有备而败秦。当是时也。羽能有备乎。楚虔有言大福不再。人有疾病沉淹将死。而曰如此则生。岂知方者哉。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3L 页
论汉祖欲废太子
高祖以太子仁弱。欲废之而立赵王如意。自当时大臣叔孙通,周昌,张良。皆以为戚氏故。至今数千百载之间。同然一辞以为口实。愚独以为不然。何也。夫以吕后淫狠忿嫉之性。产禄不肖之心。帝知之已久。而太子仁弱。不足以义制如意类。已若不自我而为之防。则刘氏不安。天下危。彼吕氏所恃而为乱者太子也。太子一去。则吕氏无所恃而乱本塞矣。观其临崩之际。付嘱之语。无不相符。若身当其时而为之区处者然。夫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摇。天下震动。夫明达如帝。而忘夫妇之谊。轻父子之恩。而顾一时衽席之宠。动天下之本而伤天下之心哉。其终不能焉则天也。彼叔孙通诸臣及天下后世。皆据礼之常。以浅心窥帝。而不知帝之本计在此而不在彼也。
论樊哙
老苏以平勃之不斩樊哙。为遗其忧者。哙虽出于市井狗屠。亦有气义知识可尚者二焉。其不幸而为吕媭之夫。为当时谗人之所口实。触高帝一时之怒。其言之有无。固未可知也。何也。当高帝入关之时。见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意欲留居之。哙固谏以为不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4H 页
可。及天下已定。帝卧禁中。无纳群臣。哙又排闼直入。涕泣以赵高为言。夫奢侈与宦寺之祸。皆前世所以亡国者。而哙能明言深论。无所忌讳。非有义气知识者。不可能也。世以鸿门谯羽。为哙之大节。而此自战国秦汉之间。有节槩胆勇者。类皆能之。而非哙之大致也。岂可以市井屠狗。逆疑其党诸吕而背刘氏也。且郦商之子。与吕禄至厚也。而平勃使人劫商。使寄给说吕禄。授太尉兵卒。诛诸吕而安刘氏。哙之为人。又岂在商之下者哉。大抵汉初功臣。虽似粗卤少识。若曹参之守约画一。周勃之计安宗社。王陵,王卫尉之谠直敢言。纪信,周苛之舍生取义。周昌之期期。皆卓卓有树立。非若后世论经谈理之士临小利害。狼狈失据者所可比也。又可以屠狗贩缯小之耶。
论周勃
太尉入北军令曰。为刘氏者左袒。为吕氏者右袒。士皆左袒为刘氏。后世遂疑太尉是举也。程子亦深非之。愚以为太尉老将也。知人心不与吕氏。发此令以示顺人讨贼之意耳。不然。太尉手握南北军。绾皇帝玺。诛诸吕废少帝。威振天下。何求不得。而欲观刘,吕成败。为之从违前却也。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4L 页
王卫尉论
 帝下萧何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曰。秦以不闻过亡天下。
论曰。卫尉之言君子也。良平诸公无是也。夫秦之败。亦多故矣。事不师古。而焚诗书杀儒生。任法而不任人。治驰道筑长城。作阿房营骊山。越桂林徙谪戍。以竭天下之民力。而秦之危若累卵耳。然而秦之君臣。方且傲然以为五帝不足师。三王不足法。而以忠谏者为诽谤。深计者为妖言。任斯高奸凶而不自知。身死数月。天下四面而共攻之。宗庙灭绝。子孙诛夷。则卫尉之言。果不足信乎。高帝以马上得天下。谓安事诗书。而溲溺儒冠。其木彊难化。亦一秦矣。卫尉深究前代破败之源。而衋然伤痛。及帝有过而启沃之。以帝之明达。闻言若转圜。自称为桀纣主。而谓其臣为贤相。至此而汉家之业。日益巩固。而后来过秦而著论者。莫不祖卫尉此言而谏其君。卫尉之言。实万世之言也。或曰。卫尉即安国侯王陵。观其对吕太后议。可知矣。
东京论
论曰。天下之势。不坏于小人而坏于君子。东京之败。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5H 页
王允为之也。夫祸乱之萌。其本甚微。是故任天下之责者。必深虑远图。防微杜渐。使天下之势无隙之可乘。则天下虽有变。而祸乱无自而生矣。况指衅示隙。开门道毂而须其入乎。呜呼。初平之际。天下亦可谓岌岌矣。强臣专命于内。群雄幅裂于外。天下已不属为汉矣。允为国宗臣。不忍社稷之覆亡。歼渠魁于轩陛之间。当是时也。天下之势。几乎复振矣。而允则以为一卓既诛。则天下不复有事。而不知众卓之伺衅者寔繁矣。允于此时。诚能为国家长虑。却顾图任旧人。傍延天下豪杰之士。使精神聚于本朝。而深究前代祸乱之原。为百姓兴利除害。以慰天下之心。命将陈师。以诛锄天下之逆命者。则天下虽有奸雄。亦将无自而入矣。天下之势。不归于汉而将谁归哉。不知虑此。而谓人犹己。忠言嘉谟。日陈于前而不之省焉。身且不保矣。于国乎何有。传曰。前事之不戒。后事之鉴。后之君子。诚以无坏人天下国家事为心则几矣。
王允论
 王允诛董卓。蔡邕在允坐。闻之惊叹。允责之曰。君为王臣。怀其私遇。反相伤痛。岂不为逆。收付廷尉杀之。马日磾曰。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王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5L 页
公其无后矣。
论曰。是也邕不可以不诛矣。春秋之法。于讨乱贼。可谓严矣。而必先治其党与。夫卓以滔天之元凶。斁灭天常。毁弃人伦。戕贼君父。剥割忠良。残虐百姓。其罪恶贯盈。自生民以来。鲜有其比也。凡为汉家臣子者。孰不欲食其肉。而蔡邕身为王臣。怵于赤族之祸。自陷于凶逆之党。而不能匡正其恶。其罪已不可胜诛矣。允为国宗臣。不忍宗社之覆亡。而出万死之计。歼渠魁于殿陛之间。亦可以小塞志士仁人之愤。而邕也公然惊叹于十目之所视。则其党恶护逆之罪。益难逭矣。昔者羲和党羿。而胤侯之讨先。邕之诛。其可小缓哉。日磾不识此义。而谓允无后。岂不悖哉。杨雄从莽。而后之良史。不从末减之议。而况于邕乎。夫允之无后。亦多故矣。巨猾才诛。而骄心先萌。胁从不赦。而刚棱太过。则虽不杀邕。而允亦无后矣。然而允之杀邕也。不以正义断之。而顾乃曰蒙其讪议。然则允亦误矣。其不厌众心者。固亦多矣。虽然。邕不诛则乱臣贼子。益无所忌惮矣。
刘先主论[上]
论曰。刘先主以雄才大略。据荆蜀之地。辅之以孔明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6H 页
王佐之才。终不能规迹中原。湔雪国耻者何也。夫帝王之兴。必有驱除。夫以高祖之豁达大度。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而因天下之心。西向而为万姓。请命于残暴之秦。云蒸龙变。事捷于鸣条之伐。犹且倚项氏之强。使之合齐魏燕赵之众。与秦人太半之势。相角于钜鹿之下。然后乃能闯武关之险。而成霸上之业矣。况曹操之雄强。非亡秦之比。先主之才略。又非高祖之伦。而以羁旅之馀。败亡之卒。猝与之相当。非计之得者也。夫周瑜孙权起江东。鏖兵乌林。开拓荆襄。浸浸有并淮北吞许洛之志。当是时也。天下之可以当操者。惟周瑜一人而已矣。操之所忌者。亦惟周瑜一人而已矣。先主方寄居荆南。不能自立。而内与吴人。怨嫌日深。夫荆州之地。非我有矣。既非我有。则莫如委之于吴。与之共功。昔楚汉相距。汉王阨于荥阳成𦤎之间。疾战五年。雌雄未分。而韩信收河北取山东。使汉有天下太半。而卒就垓下之功。夫以周瑜之英达。据形便之地。涉唐邓临宛叶而许昌动矣。吴魏五战。吴再胜而魏三胜矣。吴魏相毙。而我已间定巴蜀并汉中。北连马超。东据崤函。按秦汉之故。筑河上之塞。守桃林之阨。距商洛之口。精甲利兵。乘衅而起。云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6L 页
翔而进。则曹操虽强。亦将首尾牵掣而自救不暇。夫安能与我敌哉。不此之为。而惟以荆州之故。自相猜贰十年之间。争夺纷纷。而操得坐镇中原。成其篡谋。而以其间制吴蜀而有馀力矣。夫赤壁之役。吴人折兵耗财。与操为敌者。非为刘氏也。为荆州也。操北则荆州之地其地也。我要之则不与。取之则不能也。久假而不归则不义也。因而与之则德我矣。抚而有之则服我矣。德我则合我也固。服我则与我也信。合我也固则绝操也深。与我也信则治操也急。是以虚惠得吴。而以荆州取天下也。其得失岂可同日道哉。当是时也。惟鲁肃知此意。故劝权辑睦关羽。共治曹操。其言曰。帝王之兴。必有驱除。羽不足忌。权不省而谓之故为大言。权不足以语此也。曰。周瑜素忌先主。常欲阴图。若使瑜专据荆州。则岂不害蜀耶。曰。周瑜虽欲害之而不能也。何也。曹操自赤壁之败。志未尝一日忘吴也。瑜若西指。则操必南下。此蒯通所谓不敢先动者也。且无名也。不义也。无名不义。而自速其败。瑜亦不为也。
刘先主论[下]
论曰。信之于人大矣。圣人不得已于兵食之去。而曰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7H 页
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矣。方先主之败兵于荆州也。孙权为我兴师。败操兵于赤壁之下。转战南郡岁馀而克之。自此以后。沔南之地。不复为我有矣。先主寄居零陵。不复自立。而权遂借荆州。然则荆州之属于权久矣。其后先主袭据巴蜀。权使人索荆州。先主不归。权以此怨先主至深。遂合于曹操而取荆州。斩关羽父子。先主耻之。遂有虢亭之役。传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先主假人之力。借人之地。人则有施。而己则背之。不可谓直矣。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毙其死。况国君乎。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约。而诸侯影从。是故成大事者。不求小利。吴蜀之交。非一日矣。荆州之地。非我有矣。渎齐盟弃话言。贪其土地。利其人众。为久假不归之计。其败也宜矣。先主信义。素著于四方。而犹以为此者。岂非以荆州用武之国。而为必争不可失之地耶。然信之于利。孰轻孰重。昔秦人伐韩。而赵人取上党。赵于是受秦师。兵败于长平。而邯郸几亡。当时之事。何以异此。自是以后。吴蜀外亲内疏。卒至关羽毁败。秭归蹉跌。天子蒙尘而不能勤。逆贼篡国而不能问。区区十年之力。徒敝于荆州。而汉业不复振矣。可胜惜哉。曰。先主以帝室之胄。方图兴复旧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7L 页
物。凡汉家尺土一民。岂可与人。先主之不与。所以恢旧业也。何信之有焉。曰不可。汉自中平以来。皇纲解纽。群雄幅裂。尺土一民。天子不得与焉。譬如人家旧业。为人所盗据。其子弟当观势察衅。徐起而图之。岂可任数侥倖。冒昧于一取乎。其不为奸刃凶锋所撄者几希矣。曰自三代以下。图天下之事者。类以智力相雄。不重伤。不禽二毛。不以阻隘。岂非盛德。而兵败身偾。为天下笑。先主徒以区区之信。弃一州之地。以资仇雠之敌国。岂不亦宋襄之仁哉。曰不可。夫以桓文之力。犹且假仁义之名。以济其功利之私。先主以地则不如曹操之大。以民则不如曹操之众。以兵则不如曹操之强。以战则不如曹操之能。惟其信义犹可以怀天下仁人君子之心。而以一荆州之故。失信于孙权。卒受其败。董子曰。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况未必得乎。且荆州固孙权必争之地。而终不得为吾有矣。举而归之。则关羽不死。秭归不败。而吴蜀为一。并力北向。则汉贼可明。王业可成矣。以先主之贤。一失其信。其败如此。况下此者乎。
三国论[上]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8H 页
论曰。曹操奇谲不穷。摧二袁吕布之锋。尽有华夏。而卒不能吞吴并蜀而一天下者何也。或曰。吴有张昭为之谋主。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为之补佑。蜀有诸葛孔明为之心膂。关羽,张飞。万人之敌。而为之爪牙。曹氏独有一文若。而又不能用。吴有重江之险。蜀有山溪之限。相与表里唇齿。而力适相当。故虽操亦无奈二国何。愚谓此自已然之论。而非操之智不若也。何以知其然也。夫操之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彷佛孙吴。以小击众。转弱为强。因敌制胜。动中机会。此其所以刬除豪杰。独雄华夏者也。操尝四营巢湖。再窥阴平。而不得逞焉。而孙权以荆州之故。与刘先主有郤。操乃使满宠渡江。合于孙权而取荆州。权畏羽之猛。不敢发。操乃使曹仁先下襄樊。以引关羽。而权遂袭南郡。斩羽父子。于是刘先主耻之。遂有虢亭之师。刘晔谓丕曰。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此则操之故智而丕不逮也。昔有两虎争人而斗。孟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8L 页
虫也。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操既投之肉而须其死伤。其机深矣。若其不死。天下事未可知也。后人不知也。然操乱贼耳。天不欲其平一海内也。不然则建平之师方下。而濡须之坞不守矣。吴蜀之忧。自此方大矣。
三国论[下]
 邵子曰。燕处北陆之地。去中原特远。苟不随韩,赵,魏,齐,楚。较利刃争虚名。则足以养德待时。观诸侯之变。秦虽虎狼。亦未易加害。延十五六年。天下事。未可知也。余谓三国时。汉虽疲弊。倘如邵子之说。则天下事亦未可知也。
论曰。圣人不能为时。时至不失。是故成天下之业者。必待天下之时。待天下之时者。必待天下之变。六国无变。则秦不能以兼诸侯。项羽无变。则汉不能以取天下。书曰。时哉不可失。孟子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夫曹操之奸雄。挟天子而令诸侯。威震华夏。此不可与争锋。孙权藉父兄之势。国险而民附。此亦不可与争锋。汉之君臣。苟能内修政教。外守封疆。待时而动。则天下其无变乎。夫魏晋之篡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9H 页
夺。即羿浞之乱。五胡之云扰。即六国与羽之变。当此之时。汉之君臣。鍊士厉兵。长驱而北。则祖宗之羞可复。永安之恨可泄。而顾乃汲汲于九伐之威。师徒外丧。百姓内因。然后魏人叩关而九庙不血。可胜叹哉。或曰。刘禅闇弱。黄皓谄佞。夫谁任之者。曰北地王谌其人也。其言曰。君臣父子。背城一战。不胜则死于社稷。烈哉言乎。此诚高祖之裔而昭烈之孙也。岂晋元宋高之伦哉。曰是则然矣。蜀地褊小。兵革疲弊。如之何。曰小康以一成之地一旅之众。诛浇灭过。祀夏配天。蜀之地虽小。过于一成远矣。蜀之众虽弊。胜于一旅远矣。司马衷之痴騃。非浇过之强梁。五胡之云扰。又伯明氏之所未有也。况蜀之地虽小。高祖用之而取天下。孔明用之而震惊北方。苟能因此时而有为乎。则其孰能御之。
鲁肃论
鲁肃劝孙权借刘备荆州之地。夫资敌人以地而自速其祸。智者不为也。而肃为之乎。呜呼。此肃之所以为智也。何也。方曹操之降刘琮破刘备。观兵于吴会也。江东将士靡然从风。争言迎操。而肃独谈笑决策。迎周瑜而授之师。西救刘备。北却曹操。以成鼎足之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49L 页
势。此其智已非子布辈所及。而为此计者。其智可知矣。夫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此耳,馀所以劝立六国后也。夫曹操之雄强。无敌于天下。而孙权以江东之众。独与之抗。衡其势则不敌矣。当是时也。天下之与操为敌而相为水火者。惟刘备而已矣。若能委之以荆州之地。使自为战。则曹刘以其力相毙。而我乘其敝。其得志也必矣。譬如困兽相斗。而猎人制其后。其智之深远。又非周瑜,吕蒙诸人所可及矣。不然则以肃之智。而岂不料孙,瑜之终不能相容而为后日之患哉。至其荐庞士元。其意亦犹是也。昔公叔座欲杀卫鞅。肃之贤不过乎叔座。而鞅之才未必奇于士元。则士元之用于刘备。岂肃之愿哉。老子曰。大智若拙。肃其大智者耶。
晋宋论
论曰。燕亡而秦乱。汉亡而晋乱。夫秦晋乱而燕汉不能以乘之者。以其亡也。晋未亡而符氏乱。宋未亡而完颜乱。而晋宋不能以乘之者何也。夏之君有小康而后。浇过可灭。汉之君有光武而后。王莽可灭。晋之君非小康。秦虽乱而孰乘之。宋之君非光武。金虽乱而孰乘之哉。之燕也之汉也。过时而不及。之晋也之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50H 页
宋也。遇时而不能。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其晋宋之谓乎。
宋理宗论
论曰。弥远废弑太子。而理宗不讨。是理宗与闻乎故也。理宗何以不蒙首恶之罪。而免于篡夺之诛也。东门遂杀嫡立庶。而春秋讳之。曷为讳焉。内事也。此曷为讳焉。或曰。为此者弥远也。理宗盖不之知也。曰。杀恶及视者。东门襄仲。而宣公为首恶。理宗其能免乎篡夺之罪乎。弥远自以为与太子有郤。阴使郑清之求得宗室子与莒于民间。使之嗣溯王后。及宁宗寝疾。弥远使清之谕之意。与莒不直拒之而曰。有老母在。其意惨矣。羽父弑隐而桓与闻。则春秋不书王。其旨严矣。更何有于理宗乎。或曰。济王未成君者。曰。子恶其成君者耶。君在为贰。君殁为君。国其国也。位其位也。谁敢干之。悼王当立者也。犹曰王猛济王。非帝竑乎。人臣无将。将而必诛。赵盾是也。况与闻乎。是故潘壬谋乱。而君子与之。李全称兵。而弥远震恐。公议之在天下后世。不可诬也如此。史不及之者何也。呜呼。君臣父子。天下之大伦也。臣弑君子弑父。天下之大恶也。当年而不能讨。则犹有待于后世之公议。而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50L 页
何没没也。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当时真希元,魏华父号称贤者。而犹不免屈己而臣之。则其于后世之贤。无惑矣。
堪舆论
论曰。呜呼。堪舆之说。始于何代欤。昔者伏羲画八卦。神农尝百草。黄帝造律历作战阵之法。生民之利。至此略备矣。然未闻有堪舆之说者。礼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卜谓卜其地之美恶也。若程子所谓二美五患是也。圣人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为生民兴利除害。如恐不及。犹不闻有堪舆之说者。圣人之智。岂不及此而不为也。盖无是理而不为也。无是理而不为也。而犹为之。多见其惑也。夫人之死也。魂气飘散。骨肉朽腐。譬诸草木。岂可将已朽之根而培壅之。以求其新生之丛之蕃茂也。然而堪舆家者则不然。曰彼安则此安。夫草木之实种之。而有荣悴者。其实不系于其旧之盛衰矣。人物一理也。岂有物如是。而人不如是者耶。呜呼。人莫不有父母。为人子者。固有离亲而远游者矣。其亲在家。欢忻忧戚。疾病死亡。子非曾庾之孝。则固诩诩然与平人无异矣。或有不免水火。身被刑戮而死者。子若不及知。则固诩诩然与平人无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51H 页
异矣。今堪舆家者则曰。死者安则生者安。死者不安则生者不安。以山之往复。水之去来。为他日子孙之吉凶祸福。而曰此龙如此则吉。如此则不吉。此穴如此则吉。如此则不吉。此山如此则吉。如此则不吉。此水如此则吉。如此则不吉。人之寿夭贵贱贫富死生。一皆归之于山。其亲生则欢忻忧戚。疾病死生。水火刑戮。子不相关。而及其死也。则吉凶祸福。一系于其亲。殊不知死者魂气飘散。骨肉朽腐。终至澌尽泯灭而已矣。更何有安与不安之理乎。若然则原野之间。丘陇之中。其阡不吉。则其祸反有甚于水火刑戮之酷哉。且夫人子之于亲。固无所不用其极。而地下千古之幽宅。又岂可率尔而为之也。礼曰。卜其宅兆而安厝之。卜者如何。卜其宅兆也。卜其宅兆如何。卜其地之美恶也。地之美恶如何。二美五患是也。何谓二美。土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是也。何谓五患。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犁所及是也。圣人通幽明之故。知死生之说。至于慎终之道。可谓至矣。而至于卜兆。则不过曰如此而已。则圣人之情。可见矣。然而唐虞三代之隆。至治馨香。俗跻仁寿之域。其故家世族。赫世尊显。至于累千百年而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 第 251L 页
不绝。奈何近世以来。其法浸备。而祸乱相寻。国无累世之安。家无百年之业。朝得暮失。荣悴无常。其术之不足信。亦明矣。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厥理惟彰。捷于影响。世之人不务民义。而惟知求之于杳冥不可知之域而不自觉悟。其亦可叹也已矣。余尝究古先民之说。得其一二焉。曰堪舆家诳诱愚民。有似释氏。而其祸亦略相似焉。释氏之教曰。人虽有弥天罪恶。一念弥陀。便能超度三生。灭除刑祸。堪舆家则以为人虽有万般罪过。只葬得吉地。则他日子孙之荣华富贵。不劳而致。其说之害理伤教。何必减于轮回报应之术者耶。假使人之吉凶祸福。皆如其说。求之有方。得之有道。吉人未必得凶地。凶人未必得吉地。如使凶人得吉地以葬。亦未必蒙其福矣。况本无是理者乎。传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其此之谓耶。
立斋先生遗稿卷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