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冠阳集卷之九 (自动笺注)
冠陽集卷之九
 啓
  
湖南御史書啓別單
公元1712年
湖南右沿凋弊之說。
自在京中
非不聞知(是白乎旀)。
流民四散之狀。
亦非不目見(是白乎矣)。
尙或以爲傳者太過
是故辭 陛引見時。
未敢一言及此矣。
來親見。
殘傷慘酷
倍簁所聞
往往觸目
不覺下淚(是白乎所)。
平野數十良田美土。
不起墾。
極目荒莽。
一望蕭然
而昔之累百戶
今有十餘家者。
但有村墟
果木井臼
依然不改
籬落茅茨
已無其迹者。
邑邑皆然(是白乎所)。
湖南古稱繁華地。
每當秋冬之交。
黃蟹紅柿
魚餠酒。
家家聚樂。
自是舊俗(是白乎矣)。
今年(段)。
秋旱太甚
不特餠酒之不可得
幷其蟹之屬亦絶貴(乙仍于)。
所過村落
但聞愁痛哀恨之聲。
不見其有一點樂生之意。
壬辰丙子兵燹之餘。
臣雖未及見。
而以今想像
宛若現前(是白加乎)。
臣行旣以安集爲名。
勞倈綏懷
自是職事(是白乎矣)。
以此形狀觀之。
則已散者猝難還集。
不暇論。
見存不復散亡
誠亦難保(是乎等以)。
臣誠日夜憂慄
不知所措(是白去乎)。
大抵數年。
水旱何歲無之
乙巳雖曰大殺
已不至如乙亥癸巳(是白遣)。
昨年今年
公元1725年
曰慘凶。
不至乙巳
民間形勢
若斯其極者。
以臣料之。
凶年之外
必有其由。
反復究觀
博詢詳察
敢此撮其最甚若干條。
開錄于下(爲白去乎)。
盖以凶年而散者。
豊則自當復來。
不足深慮(是白乎矣)。
不以凶年而散者。
若不痛塞弊源
則雖屢豊多稼
實無集之望。
此最當憂(兺不喩)。
况今竊發之變。
誠爲莫大之憂。
彼散而之四者。
良民卽孱民耳。
苟其稍健者皆起而爲盜。
火刦掠。
夜夜處處
不可殫數(是白乎所)。
太較湖南之禍。
本於己丑量田。
成於丙午賑政。
鄰族也 進上也。
烟役也折受也。
經縱緯橫。
迭侵互攻。
凶年
特猶久病人之添外感耳。
 朝家苟不欲安集民則已。
如果安集
則此數者若有一存
無可安之日矣。
此外如某邑有某弊。
某人有某寃。
千百其端。
而皆細細零零
變通可也
不變通可也。
臣皆略而不敢上聞(爲白卧乎所)。
誠愚魯無才。
不足以承重責(是白乎乃)。
窃計今日湖南之禍。
宲緣 朝家不能减損制度
凶年不能重責於民。
士大夫豪侈成俗
爲守令則厚斂廣殖。
爲公張大
快意濟慾之由。
其所變通之道。
臣敢以迷見附陳於下。
無他奇計異策。
只欲一切節約
謹守 祖宗法度而止耳。
 朝廷如或以臣
所陳。
爲一二可采。
特許聽施。
則臣願限數年。
勿遷他任。
往來湖路
期效尺寸
愚妄之言。
惶恐待罪(爲白齊)。
公元1709年
農爲民本
田役之少輕少重。
爲生民之或安或不安(是白加乎)。
土雖薄而稅重。
上納似多。
似爲可嘉(是可乃)。
重民病。
以至於曠廢不耕。
則反不若薄其稅。
年年使有宲入之爲多(是白乎旀)。
畓之好否。
亦有曲折
洞谷凹窪之地。
泛見則雖似薄劣
其宲水脉齊集
乃是佳品(是白遣)。
郊野曠衍之地。
驟見則雖似肥好
其宲水根不豊
乃是薄品。
且其地氣狹聚則常厚。
廣散則常薄。
田者不可不審此(是白去乙)。
今此湖南
從前量田之時。
不論水根多少
惟以郊野曠衍之處。
例載高等
故如八邑濱海之地。
皆有野而無谷(乙仍于)。
等數自高(是白如乎)。
此等地大豊。
不過一斗一石
凶年全不掛鎌
而其稅則各項所納。
或至七八斗。
以此耕者年年漸罕。
卽今乙丙流散之後
一例陳廢。
雖以今年結言之。
一邑不下千數百結
皆陳廢處也。
己丑量時。
 廟堂節目
前頭可耕之地。
皆以起錄。
故山以下
入時起。
或高不能施尺量。
則但目力所及
勒定卜數(是白去乎)。
如此等處(段)。
從前民或間間耕食(是良置)。
量後畏其役重。
不肯起墾。
地部簿責稅。
白地
徵。
慘不忍言(是白乎等以)。
守令多於宲結中。
故爲漏餘。
以充其代。
市德於民。
而又有托此爲名而私自偸用者(是白乎所)。
上項兩條
爲生根本之病。
不可不急先變通(是白乎所)。
臣愚以爲高等陳廢處(段)。
 朝家等是棄地
不如降其等數
使薄其稅後。
一兩年姑勿收稅。
許民來耕。
則不流民聞風
自然還集。
亦其地力盡起。
 國入自裕(是白乎旀)。
量後仍陳處(段)。
爲許錄於續田。
以爲隨起隨稅之地(爲白乎矣)。
此等田政。
苟欲變通
奸僞易生(兺不喩)。
我 國有不行
有罪不治
故官司之臣。
例皆慢不置念
今番(段)。
科條必詳。
法令必行。
無如前日
生民大幸(爲白齊)。
鄰族之弊。
人人皆知
處處皆然
不必更爲煩 聞(是白乎矣)。
至於右沿比他道特甚者。
軍民之流無數
故隣族之侵撓弥酷。
鄰族之侵撓弥酷。
流散無數
目前易見之弊。
此爲㝡毒(是白如乎)。
臣伏見各邑良丁
或有餘裕。
投入他役。
巧爲藏身之所。
或有戶數元來不敷
軍額則反加四五倍者。
此則取一路通計戶數軍額
戶數多者。
軍額隨加。
戶數少者。
軍額隨减(爲白遣)。
投入他役。
巧爲藏身者。
亦皆一倂搜括
合事宜。
守令非不知此。
而例欲避其仇謗。
不肯
手。
此則臣請往來各邑。
手自簽補(爲白乎矣)。
大抵近來軍役
中古以前
日以增加
不緊名色
古無今有者甚多(兺不喩)。
湖南又多不急之官貟。
皆爲逋逃淵藪
若此等類
皆請禀議 廟堂
一倂汰革。
一以納布正軍爲重。
正軍皆足然後
始及他役(爲白乎旀)。
騎步正兵
納布京司者。
不過雇立魚鱗各項上下之費(是白乎所)。
臣伏沿海一路
率多塗泥之野。
木花不宜其土(乙仍于)。
每於身布比他尤難。
不過以米貿錢。
以錢貿木。
日益貴。
日益賤。
卽今三年大殺
市直不減
一兩五六斗。
貿二匹身布者。
必費二十餘斗米
若値稍豊
則將踰三四十斗米
而及來京司
僞印換木。
百奸中生
雇立例受之木價。
不滿三四斗者多(是白如乎)。
臣愚以爲沿海各邑(兺)。
一依軍保例。
一匹六斗
以爲定式
六斗代給雇立。
則比一匹麄木。
尤爲有利於京師
旣有利而無害於湖民。
莫大之惠(是白乎旀)。
正兵後木駄價
二匹
又添一兩六七錢。
雖曰二匹
其宲三匹役也。
若作米則不過舡價若干而已
爲惠又不少
此皆不可不變通之事(是白乎旀)。
水軍尤爲酷毒
法典則許其合得保爲三匹
良丁極貴
無路得保。
一人全當三匹皆然(是白乎旀)。
不全在於水營各鎭近處
往往在於
山郡者亦多(乙仍于)。
分番劃送之際。
弊端百出
不可勝防(是白乎所)。
臣愚以爲此則皆令水營各鎭附近處。
永爲劃給。
一年則使其身直爲立番。
一年則使納三匹
則此爲匹半役也。
於民誠爲大幸(是白乎所)。
此於水營各鎭。
失其半折
似若有弊(是白乎矣)。
則不然。
水營各鎭。
以此肥己之資。
雖失半折
不足恤(兺不喩)。
水營各鎭。
不能勢力(乙仍于)。
近來勢家守令。
全不顧藉
雖非凶年
往往不肯督捧。
故年年未捧。
有名無宲。
若劃給其至近處
使自收捧。
則名雖半折
宲則無減
且以兵事言之。
與其在數三日程。
風㠶有警。
猝難收合
不若朝夕團束。
有急易呼。
此宲爲惠民固邊之策。
不可不變通者(是白乎旀)。
兵營設置亦稍升其升數。
匹半爲式。
附近劃給。
使自收捧。
則右沿一路
無論外兵身役
無偏重之患。
惠民至大(是白乎所)。
臣所陳達
只是大綱
其間細瑣條目
 朝廷若許採施。
則臣請就 廟堂
禀議商量
以爲定式施行之地(爲白齊)。
進上之弊。
不至根本之病。
民間徵斂
最爲無藝
 朝廷之上。
亦多有聞知者(是白乎矣)。
以爲享上之物。
臣子分義
不當有言(是如爲卧乎所)。
臣愚以爲此 朝家特未聞知耳。
聞知則必不以一臠之味。
万民之血。
人臣事君之道。
奉養口軆非義
導揚德意之爲忠。
則臣不敢不以上聞(爲白乎所)。
 進上各種
大同皆有折價給價
不爲不足(是白乎矣)。
第其各種
有元非土産者。
有雖名土産
古有今無者。
又雖方土産。
海有風濤之利不利
有時物之成不成
而 進上有期
不可變通
勢必轉貿遠地
中間消費
不可言(兺不喩)。
又其自各邑而營門
自營門而京司
操縱之際。
情債無節
若或 朝家嚴飭(是去乃)。
官貟剛明(是去乃)。
往往痛禁。
則各其吏屬
不敢顯捧情債。
而但自執頉點退而已
一退之後
若欲改備。
則價又倍入。
故納債者惟冀無事懇乞捧債。
捧債者陽若畏法
不肯輕捧。
納者愈懇而捧者愈拒。
自點退而已
故納者百計必與。
秘之甚於捧者。
則情債之妨愈嚴。
則情債之入愈毒(是白遣)。
退之事。
官貟雖欲不爲(乃置)。
享上之物。
至爲嚴重
執頉之言。
一出道理
不敢強捧。
此正無奈何處也。
是故大同本價
宲爲不足
各邑亦無他出處。
遂以 進上添價爲名。
勒捧米錢於民間
其數浩大
大同本價
不啻數倍。
所用亦或不止於 進上而已居多
民間寃歎。
不可勝言
臣愚以爲厥土所産。
京中所無。
如柚榴若干種外。
大同本價米。
貢物例。
上京防納。
貢物主人
必令所納該司下人許差。
藥材內医下人
物則司甕院下人
或別監飯監之屬。
渠輩爲利
而於湖民大幸(是白齊)。
烟役之苦重。
莫如此地
當初大同法未行之前
非特貢案之弊。
烟戶之役至繁。
民不堪命
其時田役則不一結四五斗而已
故反爲至歇矣。
大同設行之後
盡除戶役
一倂歸之田役
一結所出
至於十七八斗。
可謂至重矣。
然猶以戶役之盡除。
以爲便(是白如乎)。
大同條目中。
餘存烟役。
不過數件。
設法旣久。
紀綱漸弛。
監司者。
情面太勝。
不能檢束
爲守令者。
勢力有藉。
無復畏忌
一年二年。
一人二人
月加新名色
歲增條目
卽今戶役
甚於大同未設之前
夫田役旣加重
戶役又極繁。
是 國家百姓兩困之也。
所謂烟役。
初無定式
惟其令之所欲。
稱以軍器修補
火藥搗砧
營主人役價。
主人役價。
 進上添價。
藥材添價。
雇馬廳添價。
官舍修理價。
傳關價各項
扶持添價。
種種稱托
指不勝屈
年年戶戶所捧之米錢。
殆過於結役之數。
殘民不得聊生
爲當然(是白乎所)。
臣愚以爲宜特申烟戶濫役之禁。
定立律名。
大同節目所載者。
一倂以濫役科罪(爲白乎矣)。
其中傳關
價(段)。
此係 朝廷命令之所往來
營主人役價(段)。
此係上司接應之所關由
不可不念(乙仍于)。
請禀 廟堂
給復戶。
或除還耗。
以爲從略許給之地。
此外一倂革罷爲宜(爲白乎所)。
此盖各邑奸吏
必與民相干涉者多端
然後可以從間討錢
牌子之頻出村里
卽此輩起家之日。
百計必欲惹起烟役。
出事端。
巧設名目
若値不才守令不明監司
一番開路
遂爲謬例。
生民之害。
輾轉至此
臣伏大同節目
纖悉無遺
可見 聖祖垂裕盛範
前人用力至意
京司外方
苟能守如金石
庶幾生民可安。
因循違戾
今則殆欲束閣
臣誠歎慨之至。
伏願 明諭廟堂
嚴飭道臣
毋得大同法外
一毫易則幸甚
(爲白齊。)
 下戶之民。
夫婦皆能勤農者
極其力之所治。
谷畓則不過十二三斗落。
野畓則不過二十餘斗落。
谷畓(段)。
豊則幾爲二十餘石。
野畓(段置)。
豊亦或近此數。
能爲此數者。
倂皆稱以富民(是白置)。
此者
或治七八五六斗落。
而此亦爲罕例。
皆覔他人田畓。
幷作賭地。
幷作者。
秋後與畓主分半以食。
賭地者。
隨土之厚薄
一斗落幾斗稅。
大綱如此(是白在中)。
雖以富民之農言之。
春種夏粮
能有自辦者絶少
况下
此者
箇箇出公私債
大較已不減八九石。
收獲之後
雖以幸遇豊年。
假令穀數稍裕。
八九石債。
若以錢折價以食者。
則所償爲甲利。
不然則爲長利
或有二甲三甲者。
償此之後
始納田大同
每卜幾一斗許。
諸般烟役。
殆無定數。
以此計之。
所謂富民之農。
入其口者旣無幾
况下此者尤無餘。
况有身布者。
全數不足
至於賭地幷作之類而兼遇凶年者。
雖不欲其流散
不可得
嗚呼
歷計小民
箇箇皆賭地幷作之類。
加以一家之內。
三四身布者。
加以遠近一族之橫侵者。
若此類雖年年大豊
何以保生乎。
伏願 殿下每於淸燕之暇。
小小民所耕之數。
所出之數。
應官役之數。
一依臣言。
細加計數
而凡於一味之甞。
一物之用。
以此等類
想像目前幸甚
折受之弊。
前人爲言
可見生民疾苦之甚也。
未知 朝家已察其曲折(是白乎喩)。
臣請詳言之。
士大夫
亦皆有外方庄土。
何故諸宮家獨不可有之(乎旀)。
有勢士大夫家差奴。
亦或作弊民間(是白去乙)。
民之疾怨
何獨於宮差導掌而若是其甚也。
宮家折受
何必處處有弊。
而宮差導掌。
何必人人皆悍。
折受之於民
間。
便是亂離
宮差之於遐氓
卽同水火
盖有其由(是白乎所)。
所謂宮庄兩項
一則或因賜牌。
給價買得
一則於常稅中折給幾結。
使受其稅者也。
給結折受者(段)。
納稅戶曹
納稅宮家。
於民似無彼此(是白乎矣)。
戶曹踏驗灾宲。
有宲乃有稅。
而宮家則灾宲之政。
本多不行(兺不喩)。
納稅之時。
戶曹則不一結十七八斗(是白乎矣)。
宮家差人
千里下來
其勢豈欲如書貟輩之偸窃聚升成斗。
聚斗成石乎。
是以每結。
不下二十七八斗(是白乎旀)。
永作宮屯處(段)。
以賜牌言之。
我國地狹
何處得無主好土地乎。
是故山郡則皆山上瘠确。
再陳一耕之地。
海邑則皆斥鹵醎苦無水易灾之處。
以買者言之。
土沃價高
價高則落種斗數不能多(乙仍于)。
宮所任輩。
以宮家未必深知田土好否。
本價公然折偸。
虛張石數。
動稱幾百石落。
盡以若干廉價
買取棄地
故諸宮家。
一斗十兩錢之買賣
亦無一斗十斗租之收稅。
可知曲折(是白乎所)。
故爲宮庄者。
箇箇薄土(乙仍于)。
一遇小小水旱
輒無掛鎌處。
宮差輩初則誘民入耕。
定稅數。
民之入耕者。
本非利其土出。
托身宮庄
則可藉其勢。
故亦或願耕(是白如可)。
若値小灾。
則民無可出之
而宮差輩於宮家。
不免生事(兺不喩)。
其矣生涯
亦爲切迫
鞭撲囚辱。
百般酷毒
必捧乃已。
且不特此
王者無私
民雖至愚。
皆能聞知此道理。
以爲宮屯折受
 國之私政
宮差導掌。
 國之私奴(是如)。
咸懷不義 國家之心。
凡所待接
待之以不義之事(是白去乙)。
宮差輩則反以王人自居
口藉關文
口詫啚書。
叱辱奴使
惟意所快。
故宮屯宲有弊。
宮差宲作亂者外。
箇箇處處
例爲怨藪(是白如乎)。
臣愚以爲折給常稅處。
自今革罷
盡爲收納戶曹後。
戶曹其所定之結數。
較豊凶量灾宲。
以米直爲折給於各宮。
永作宮屯處(段)。
送差人。
勿給關文
勿送啚書公事。
使無藉勢之端。
而使渠從其宲起。
收稅而來
嚴飭重罪
所納不宲。
則這這改送他人
士大夫家私庄差奴。
則民無執言之端。
家所入。
亦無大段減縮之患。
宲爲兩便(爲白如乎)。
衙門
亦依此例擧行(爲白齊)。
 如此之後
所納若年年不宲(是白去等)。
內司移文本道
使之査
作者頑惡不納。
差人中間偸窃
可以立辨矣。
 宮家衙門漁場舡稅(段)。
眞是箇箇有弊。
海口浦港之可泊船捕魚處。
本來不多
從前折受已盡無餘(是白去乙)。
繼後折受者。
將無竆(是白卧乎所)。
折受無竆
(是白乎等以)。
天地山川定形
終不能增出無竆(是白乎等以)。
所謂新出折受者。
不過同港之內。
就他折受近處東磯西嶼
強分彼此
刱作名號
出公事
中流船隻
每有一到
左右爭捧。
強者東則頉西。
西則托東。
彼此兩脫。
全不納稅
弱者旣納於東。
又搶於西。
一舡百徵。
號怨沸海(爲白乎旀)。
水利於陸田。
所謂漁採時。
一年不過若干日。
其時
或値風雨波濤
則全不獲一鱗
所謂納稅
則不以此少貸(乙仍于)。
浦氓怨毒
比陸倍甚(是白如乎)。
塩榷利。
本非美事
古之爲國者。
有取以佐國與伯如管仲
征利代賦如桑弘羊
尙且有譏。
况於諸宮私用之資。
各司不急之需乎。
臣愚以爲 朝家不能一切革罷
利於民。
莫如盡歸之戶曹
以佐經費(爲白遣)。
若 朝家終不勝私情。
則亦願依上項免稅例。
戶曹一倂收捧後。
直以稅額多少
分俵各處
以爲一分除弊(爲白齊)。
公元1726年
 丙午賑政之毒。
豈忍盡言
丙午年事。
固勝於乙巳
民間流散
乃於丁未夏秋特甚
丙午春賑時。
監司金祖澤挾來金宇兌。
而請得各穀三万餘石,木三百餘同。
其他各羕財貨(爲乎矣)。
皆爲空移文
報狀
稱以 朝廷不肯給穀。
而惟宇兌力能得出
故爲空文
一付宇兌周旋(是如)。
以示一道
所得穀木。
除出一半
以付宇兌。
使之舞利。
此則宇兌主於外。
又取其餘穀及罄出本營百年宿儲二萬七千餘兩。
散送各邑。
一時興販
皆以甲利徵入。
此則軍官羅祥奎主於內。
宲以賑民。
分俵各邑者。
爲米四千餘石。
租九千餘石。
太三千餘石而已
其餘不入於賑資(是白如乎)。
宇兌所乾沒之數。
監司李瑜推問於宇兌謀主朴美龜。
得二万七千餘兩(是白遣)。
祥奎所乾沒之數(段)。
前後往來本文書。
祥奎已盡沒匿(乙仍于)。
臣來後他。
無稽考處。
取出李瑜所藏査覈宇兌時各邑錢穀報狀
叩算査出。
則全無去處者。
大綱不下二万餘兩(是白乎所)。
此二万餘兩去處
各人等招辭。
幾已盡出(爲乎矣)。
端緖浩大
姑未畢査。
追後完査狀聞計料(是白卧乎所)。
大抵都計賑餘見失之錢。
爲五万兩許
此外各稱以立本
以甲利分給民間(是白在果)。
此輩五万兩錢(乙)。
偸食而已
則雖曰負罪
猶不害民
惟其與販立本等事
万万寃酷(是白乎所)。
興販言之。
魚塩南草等物。
湖南境內所産。
無不預給廉價(是白如可)。
方其各物爛熳之時。
收合
待其非節價貴之後。
以甲利責錢於所授處。
山海諸邑
無邑不被其患(是白乎旀)。
立本言之。
則米貴時二三斗直一兩時。
以米折錢出給
米賤後七八斗直一兩時。
使以錢折米以入。
逆數其利。
當爲幾何
直以其利。
載之文書。
或以二斗米折一兩錢。
預計牟賤時價幷利。
合數二斗米。
已爲年數三十斗。
又以年換租。
租折米。
預載文書
㝡歇者爲二兩零錢
而以米一石文書
如是一道之內。
一戶一民
不被其患。
營門如此
列邑無邑不效
一邑之內。
營門所殖之利外。
私自殖利者。
多則七八萬兩。
三四萬石。
少則數千百兩。
數千百石。
隨其邑㨾之大小
守令勢力輕重
各有等差(是白乎矣)。
其爲毒痛生靈
則五十州皆同(是白如乎)。
無論營門各邑。
皆以其地所上供之
通囑京上司
或以錢防換。
托辭退捧。
舞弄取利(是白乎矣)。
直上納之
固多未捧(是乃置)。
此則無未捧者。
方其欲捧之時。
慘酷不可言
及其已捧之後
入於民口絶少
及其立本時。
又使其民殖利以納。
尤爲萬萬不忍(是白如乎)。
監司李瑜以爲万万無據(是如)。
禀請變通
只得改甲利爲長利(爲白乎矣)。
至於各邑殖利之物。
不能
公元1725年
禁斷(乙仍于)。
秋年事雖或小勝於乙巳(是白乎乃)。
自各邑所殖利
必欲盡捧。
已自稻芒微黃之初。
日夜鞭督
責鄰侵族。
未過三冬
民力已渴。
至於上納
田稅大同
皆多全數不捧
非不欲捧。
民皆四散
餘存者浮黃欲死。
無奈何
是以右沿諸邑上納大同處。
以下則訓局將校孫壽牟利錢。
甲利出債充納。
以上則羅里別將李仁牟利錢。
長利出債取用
除數三邑外。
湖南而入京倉者。
無出民間者。
至於儲置。
全是虛祿。
一見存之邑。
以此之故。
丙午春則人之流散。
猶不太甚(是白如可)。
丁未一時盡空(是白在果)。
之流散。
由於牟利虐侵。
則救之之道。
亦恐無過於此
故臣入境之日。
各邑賑餘私殖之利。
一幷蕩減。
營門立本之類各項
丙午以前未捧之舊逋
一幷使之姑停。
當年條上納應稅(兺)。
使之某條準捧。
則窃觀民情。
或有一分收拾之望(是白去乎)。
大抵各邑殖利
已成難医之疾。
從前或有之(是白乎矣)。
不但人之譏罵
營門執法
十分秘諱。
不敢放肆(是白如可)。
一自金祖澤大開其門。
湖南一路
蕩然無復畏憚
至於此境(是白如乎)。
且各邑例皆有廳。
初則托以爲民補役。
刱設名目
而宲
公元1726年
多聚錢穀
蕃多門。
率皆爲貪官之囊槖
生民禍根
卜式有言縣官食租衣稅
此是千古名言(是白乎旀)。
司馬光曰。
天之生財
只有此數。
不在民則在官
譬如夏澇秋旱
的爲今日當劑之言。
縣官聚財
旣非鬼輸。
則不過以術陰奪於民。
以一爲二。
則其一加斂於民者。
二爲四。
則其二又加斂於民者。
民之病瘁
在所不已(是白乎等以)。
臣謹以發關右道各邑。
使之一幷革罷廳名。
痛禁殖利(爲乎乎矣)。
臣身在境之日。
不敢不遵臣令。
臣身離境之後
必復紛然復起
臣愚伏望 下詢廟堂
定立科條
自今以後
敢復設廳牟利者。
施以贓律。
不饒貸。
日後繡衣暗行時。
此一款添入節目爲宜(爲白乎旀)。
至於營門立本丙午以前各項舊未捧。
此非國家經費
軍需重儲。
臣固不敢仰請其公然蠲減(是白乎乃)。
窃觀食此錢穀者。
盡是下戶殘民
一富宲者。
則後雖欲捧。
决無可捧之勢。
藉令可捧。
捧此則當年條常稅。
無幷捧之路。
勢將尤有未捧。
與其均爲未捧。
徒以虛簿買怨於民。
無寧一幷蕩滌舊逋
使之年年專力當年應稅。
一則於國得宲利。
一則於民市德色。
似爲兩便(是白乎所)。
伏望 下詢廟
堂。
使之裁禀(爲白乎旀)。
其中舊還上及大同蕩減外未捧者。
不可輕論。
此則請與道臣相議。
定爲䂓式
年事豊凶。
或十之一。
五之一。
以爲磨以歲月
隨力收捧之地何如(爲白齊)。
 向日大同蕩減之 命。
未必一一宲惠均及於民(是白乎乃)。
此是近來一初德音
不由外臣之狀請。
宲出於 聖旨
民間抃祝歡聲雷起(是白如乎)。
雖然
此等蕩減則或不能無弊。
日後則 審思博詢。
且議於道臣而爲之似便(是白齊)。
錢之爲害
之者憤嘆久矣
食穀衣絲
民則足矣
不衣不食之銅。
忽地橫生
官吏之貪攫。
盜賊肆行
人心風俗薄惡
有錢之後尤甚
極其言。
更僕猶難(是白在果)。
臣自入湖界。
民人在在處處
馬群訴者。
皆以罷錢不行
第一大願
自礪山至海南
無人不言
可謂一道公論(是白如乎)。
湖民之以錢偏苦
盖亦自由。
雖以丙午政言之。
營門各邑。
專以斂錢爲務。
全州一邑之。
營府兩處
公私各㨾斂錢
至二十万兩許
則五十三官。
此以計。
不下四五十万兩。
民間之無錢。
勢固當然(是白乎矣)。
下戶之民。
不能以無錢而不用錢
身布及上納
皆由錢成。
錢旣翔貴
一人
作農。
往往不滿五六兩價者多。
故民尤以爲寃(爲白乎旀)。
富戶豪民
積穀如山
無以穀給債之䂓。
穀貴則折錢以給。
穀賤則折錢以捧。
至或爲五六甲利。
以此富者日富
貧者日貧
兼幷日盛
下弱日病。
以此觀之。
雖舜堯爲君。
伊周爲佐。
不去錢。
决不成平章之化(是白如乎)。
此是大變通。
以臣微賤一人
不敢得採施(是白乎乃)。
伏望更 詢廟堂
伸爲變通(爲白乎旀)。
不得已
抑有一事
向來 廟堂公家不用錢之議。
此雖近於月攘(是白乎乃)。
猶或爲一分除害之道(是白去乙)。
伏見備局事目
有錢參半之令。
民間讙言自此不可罷(是如)。
落心失望
不可勝言(是白如乎)。
伏望更加商量
如可革罷
卽 許勇斷
不然申行公家不用錢之議。
千万大幸(爲白齊)。
監兵水營卜定貿販之䂓。
爲害不貲
各營則以廉價勒定於各邑。
各邑又橫徵於民間
山郡同然
而浦戶爲特甚(乙仍于)。
水營則臣已發關申禁
監營則監司鄭思孝亦知此弊。
到任以後
一切不爲(是白如乎)。
目今則雖可少除(是白乎乃)。
臣旣離道內之後。
監司又遆。
則繼來者不復行。
未可期必(是白在果)。
伏望自 朝家永爲定式申禁
不得復行(爲白齊)。
 
各邑塲稅(段置)。
民怨孔酷。
故臣皆令革罷(爲白乎矣)。
日後必有某條復行者
此亦伏望永爲定式申禁(爲白齊)。
大抵湖南地勢
便於牟利
故駔𩦱四集
百奸咸叢(是白如乎)。
官家牟利
刱於李師命爲監司時云。
而故相臣李濡設經理廳後。
湖南專受其禍。
卽今之扶安等地
怨聲徹天
臣方開査後。
當狀 聞(爲白乎旀)。
京中駔𩦱之往來給債。
乘急射利(是白如可)。
歲饑民困
不可收捧。
則啚囑京上司
出關文。
威脅州縣
百段刦捧(爲白卧乎所)。
發覺者。
臣方痛治(是白遣)。
司甕院議政府關文
謹此封進(爲白去乎)。
伏念政府何等衙門
至爲此擧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
發關堂上
似宜有科罪示罰之道(是白齊。)
 臣拙於書法
故 奏御文字
不能楷凈。
惶恐待罪(爲白齊。)
依允
進上事。
甚爲不緊
而貽弊則多者。
一欲下敎而未果
覄奏得宜
非特湖南事。
諸道進上物種
別單書入。
以爲存减之地。
免稅事。
今聞御史陳達
事有未詳者。
更爲詳問啓聞後稟處爲乎矣。
至於塩銀鉛盡歸度支句管等事
頃於筵中。
以此陳達
而有
所持難者。
無他也。
事係新法故也。
觀此回啓。
今聞筵白。
可知一片丹心矣。
大臣豈可不可爲之事。
如是眷眷乎。
快允所請。
宜自本道先行焉。
其令湖南史節目等事
商量講究 廟堂後。
此擧行(爲良如敎。
踏啓字)。
監賑御史書啓
臣於二月二十八日
辭 朝。
三月初五日
湖南界。
適當新舊監司交遞之際。
各邑賑事。
無人可以主管酬應
不得已仍留全州十餘日(是白如可)。
十六日
始發廵檢之行。
直往嶺下各邑。
有留數日者。
有留四五日者
再三歷入者。
至四月念後。
各邑次第畢賑(是白去乙)。
轉身北上
欲觀嶺上各邑賑役能否
井邑
承備局按査凶書之關。
改向南原之路。
仍得重病
舁入全州
調治十數日。
得生路。
歸期已廹(乙仍于)。
嶺上八九邑。
則終不得躳往廵視(爲白乎旀)。
至於各營各鎭。
皆設賑。
而若欲一一躳歷。
形勢宲有所未暇
右水營外
不得往見(是白在果)。
以臣昏昧之識。
身自檢視
患難得其宲狀。
况身則不往。
而徒憑傳聞之說。
硬斷褒貶
請賞罰。
誠有所万万惶恐者。
不得已以身往不身往之處。
區別各錄(爲白齊)。
道內年事尤甚之次。
冬年分狀 啓。
已爲分等 啓聞(是白乎矣)。
入道內之後。
細究物情
則似不無意見差殊(是白乎等以)。
以臣所見
定爲四等
以興陽,康津,樂安寶城海南長興珍島靈岩順天一等
以光陽,錦城咸平,務安爲二等
靈光萬頃雲峰龍安,咸悅,南平光州,扶安,臨陂,沃溝,古阜爲三等
全州,礪山,益山,金堤,泰仁,金溝四等
穀物分俵多少
賑事檢察之緊歇。
亦皆以此爲差等(是白乎旀)。
至於守令(段置)。
三四等守令之與一二等守令。
用力勞逸
辦穀之難易
亦自懸殊
故三四等守令。
雖有自備多而設賑善者(是白乎乃置)。
皆置於一二等之下(是白乎旀)。
此外如綾州,和順,求禮,同福高山等邑。
雖入於稍宲。
宲則無異於二三等(是白乎矣)。
爲分等之後。
勢難變通
或自臣行界俵穀物
使之抄給濱死。
或其本邑私自設賑(是白乎乃)。
則不敢擧論於書 啓中(爲白齊)。
 古語多錢善賈
又曰。
雖有巧手
不能成無麵之不托
今此賑政。
不無述者之能。
大抵多穀者。
雖有濫及之弊。
民則無死者。
少穀者。
雖有精抄之才。
民則少活者(是白乎旀)。
賑政得失
惟當以飢死多少爲驗。
而飢死多少
旣係於穀物優乏。
則如沿海
七八邑。
全數仰哺上司
移轉一粒穀。
宲無自境辦出之路。
而若以飢死之多。
專責不善賑。
亦必爲寃。
故苟其盡誠盡力
則不敢以民死之多爲貶(是白齊。)
公元1731年
今年本道賑政。
大抵不成貌樣。
辛亥大賑之餘。
公私掃地
 朝家給數不敷
本道本邑。
亦皆竭盡
泛論事勢
縱或無恠(是白乎乃。
)臣旣受 命監賑。
當道臣交遞之際。
賑政終始
臣幾皆專當。
使臣少有才畧
誠能周旋
民生塗炭
至此極。
由是論之。
湖南數十邑。
一夫一婦不能免於飢死者
皆臣殺之也。
朝家若欲明正賞罰
法當以臣施以首罪
宲非臣過飾自咎之言。
職分事理
决知如此(乙仍于。
)玆當開錄褒貶之際。
先自待罪而後及各邑(爲白齊。)
罷賑後。
例有穀物去來開錄 啓聞之擧。
都數狀啓。
則所當自廵營擧行
而非臣之所替當(是白乎矣。
)若其 朝家所劃給之穀區別去處
不可不詳悉奏 聞(是白遣。
)本道本邑所自備之穀。
係於賑政勤慢。
不可不知數論 啓(乙仍于。
)就其中兩件穀物去來(兺。
)開錄于下。
此外上條
不爲擧論(是白齊。)
飢民死亡數。
有知數 啓聞之䂓。
而臣窃觀各邑
飢民文書
所謂死亡拔去者。
至爲些少
出見境內
僵屍殆至蔽路。
全村或有成墟。
則付於飢民者(兺。
)死亡甚少。
必無是理。
不過一人亡。
則其家屬諱。
冒受其穀。
一家亡。
則其里正諱。
冐受其穀。
屢万飢民中。
爲官貟者。
不能箇箇査宲之致。
不特官貟
臣亦以一人精力
數十飢民
万無人人究摘之道。
其中處處現發者。
則其風憲面任等。
嚴刑數次。
或降軍役(爲白乎乃。
)今年人心常理都盡。
眼不見天地
性命博粒穀。
其㥘於刑威而少懲者。
皆是膽薄殘劣者。
若悍而飢甚者
不可勝誅(是白去乎。
)臣旣知其文書不足準信
一倂却之。
故此不得開錄(爲白齊。
)今年(段。
)勸分一節
一幷關禁斷(爲白乎矣。
)各邑或於令前有所收捧。
或犯令私捧(是如可。
)更爲申飭後卽撤。
故其數比昨年
大爲減少(爲白乎矣。
)旣不能全然禁斷
則亦果不無若干弊端(是白乎等以。
)聞則這這治罪
若其穀人
終不可無激賞之道(乙仍于。
)毋論多少
其所報。
開錄于下(爲白齊。)
各邑設賑時。
監色例多不謹
雖以道內言之。
監色之不謹受罪者。
相接也。
不偸食賑穀。
已幸矣。
况於出穀物。
助賑者乎。
其若有精白一心
至誠奉法
者。
尤爲可尙。
其中表表有勞者。
敢此開錄 啓聞(爲白卧乎所。
)此非不前䂓所無(是白乎矣。
)賑政能否。
飢民死生
都係於監色之能否
則其任雖賤。
所關甚重。
故其不能者。
臣皆已各別重刑(是白遣。
)其能者(段。
)敢此抄出論 啓。
冀爲賞罰勸懲之地(爲白齊。)
內流丐。
收聚各邑寺刹
付粥救活之意。
前已狀 聞(爲白在果。
)嶺下正月二十五日
嶺上二月初一日設粥(是白如可。
)皆以五月初十日罷賑(爲白如乎。
)賑資則以 朝家所劃給常賑耗租。
從略分給(爲乎矣。
)比流丐數十
不能當一(乙仍于。
)其不足數
則各其寺刹自備繼賑。
其所備之數。
誠爲不少(是如乎。
)守令有勤有慢
僧習有善不善
不能箇箇皆活。
大軆不無其效。
且不設賑邑。
以此得活尤多(是如爲白卧乎所。
)旣成其一大賑政䂓模
則有不可以僧徒不論功勞(乙仍于。
)敢以主管僧徒及納穀僧人
列名開錄于下。
以爲隨功論賞之地(爲白乎旀。
)若其流丐穀物數。
罷賑旣晩。
各寺文書未及修來
道臣從當啓 聞(是白齊。)
重病後。
臂胛風痰痛苦劇。
不能握管作字。
不得已使所帶陪吏替書。
惶恐待罪(是白齊。)
臣奉 命下去時。
以入於飢民身役勢難徵捧之
陳達
有姑顯言
復 命時。
小名成冊持(是遣。
)上來之敎(敎是乎等以。
)分付各邑。
收聚小名成冊
載來移送于備局(爲白在果。
)各軍門(良中。
)所當各成冊(是白乎矣。
)如此則易生奸僞
恐非姑勿顯言之 聖意(乙仍于。
)有役無役。
不爲區別(是在
)同飢民都成冊取來(是白去乎。
)伏乞 分付廟堂
使各軍門送吏謄去。
以爲照驗虛宲。
勿復備責外方之地(爲白齊。)
今此兩年大饑
南民事之罔極
尙忍言哉。
第臣奉 命湖南
故所敢言者。
湖南而已(是白在果。
)臣前後苦言
遂與廟堂諸人
轉至相激
言出於臣。
則殆欲一例不信
臣誠知其言之無益(是白乎矣。
)性不能耐
復此開口
臣誠罪死(是白乎所。
)灾荒之毒。
民事之慘。
臣前已屢陳
殆同蒭狗
不必疊牀(是白在果。
)第人相食之變。
史牒䍐書。
而今一道之內。
傳聞浪藉
不可勝計
而猶未敢盡信(爲白乎矣。
)至於康津,高山公牒所報。
不可誣。
同福順天之間
亦有目見而言臣者。
錦城之地。
有言食子者云。
累次探問
姑未得眞的(是白乎旀。
)死亡之慘。
雖古所謂伏屍千里
不啻過也。
嶺下尤甚
嶺下之中。
沿海七邑
順天一半
靈岩一半爲甚
七邑中。
興陽爲尤甚。
陽縣監。
聞臣行之將到。
四斗米作飯啖人。
行所過路(兺。
)使之擔埋僵屍(爲白乎矣。
)猶不能盡藏。
所過百餘里之間。
左右爛屍之臭不絶
此則新死者(是白遣。
)舊死者
天靈頭骨
片片肢節
交錯馬蹄間。
礫石然。
細察其死者
兩班及無役者絶少(是白遣。
)大抵皆是良賤間有新役者也。
身役慘毒
以此尤可揣知(是白在果。
)臣聞樂安有者斤老味者有二子
一則十歲
一則六歲
父母二兒之將被軍役爲慮(是白如可。
)適其出野之後
大兒以爲以我兄弟
將貽父母之辱。
作病人。
庶幾可免。
拔刀先割其勢。
小兒從而又割其勢云。
無知小兒
拔釖自宮
少無怖畏之意。
身(身衍字)身役之苦。
能使至此
所謂苛政猛於虎者。
若此而雖望其天降和氣
年穀無灾。
其可得乎。
大抵生民之竆。
一朝一夕之故。
所由來百有餘年矣。
昇平旣久。
 國用漸侈。
京司一錢之費。
外方百錢之害。
京司一斛之斂。
外方百斛之害。
一日加於一日
一年甚於一年
今日追計百年之前
其所加而究其所出。
則民竆不難知矣。
今欲救其弊。
則不一切減省
依 太祖世宗開國之例。
民力當如開國之初矣。
依 明廟中宗中葉之例。
民力當如中葉之時矣。
此如寒而衣則必煖。
飢而食則必飽。
捨此
則雖有千方萬藥。
無所施之矣。
卽今 朝廷亦或畧知生民之日竆。
邦本之漸傾。
亦知此病。
必須此藥而後可救矣。
然而 廟堂之上。
終日談民說國。
而終不能大出大變通者何則
忌畏交中
拘掣多端
不得損之於上。
如 祖宗時。
不得不多斂於外。
以充今日用度
未甞存心惻怛用意諮察。
一夫一婦不得其所
若撻於市爲心。
無耻之守令。
献諛鄕客
或稱年奉之稍登
或稱某民之稍裕
仰其眉睫爲說。
易眩。
故 朝廷宰相
不能眞知民情(是白如乎。
)無耻献諛之說。
旣眩於外。
經費用度之急。
廹於前。
則其勢不得不明目大喝
督斂於外(是白卧乎所。
)民之貧富不一
荒歲荐饑之地。
亦豈無千一万一之稍裕生活者乎。
但裕者少而竆者多耳。
今日 廟堂
或慮數少裕民幸免
不顧許多竆民塗炭
此豈寧失不經
不殺無辜之義耶。
漢之文景時。
放民田租之半。
或賜天下二年之租。
史之所書。
幾乎逐年有之。
至於武帝時
天下常賦
猶爲不足筭
富民之財。
攫奪不已
夫富者不幸免
莫如武帝時
文景之民。
宜若恩竭而慢然
以今觀之。
文景武帝
優劣如何耶。
向日宋寅以爲民之希冀僥倖
今日亡國
兆。
此盖慮一時紀綱不振
然苟使其說必行。
生民塗炭之禍。
於是乎源矣。
所以臣極口大罵者。
而其時臣七邑減稅事。
奉 命往見奉朝賀李光佐。
以爲稅固當減。
而 朝家當先區處用度
七邑稅數然後可減。
私心嘆咄以爲君子爲財。
當量其入而爲之出。
豈可先計其出而後量其入乎。
本末倒懸之政也。
及登 筵席
文秀之言。
又如光佐
而臣才與重臣爭言
妄發得罪
不敢更爲叫呶
默默而退。
尙今胸中負負也。
若以臣見爲是
則以諸臣之賢所言皆如彼。
若以臣見爲非
則考諸古人而有稽。
揆之民情不悖
以是痛哭流涕
敢此復陳(爲白在果。
)目今身役田賦
他道則果皆準納(是白乎喩。
)湖南無準納之勢。
其所不能準納者。
皆非守令之罪也。
令則上司之草記。
監色則畏上司推論
且守令與監色。
皆食於民者也。
京司所納。
盡捧無減然後
督責私捧。
可有辭於民。
而監色亦捧納之除。
蠧穴生焉。
是故守令與監色。
爲公爲私。
莫不極力盡捧。
可謂至誠
而其不能盡捧者。
若非民力宲竭。
則必臣要譽私護之罪。
伏乞 分付廟堂
勿以守令爲責。
將臣負犯
按法正罪
流竄誅戮
臣宲甘心如飴
無尤悔(爲白乎旀。
)且
湖南賑事旣撤。
又甚
傳聞嶺下之死者。
春初無異(如是有爲在如良中。
)旱灾又極。
尙未移秧者。
十之八九
廿六日之雨。
雖幸滂沛
前距初伏
不過數日。
或無粮或無牛
或在囚或染病
得雨
决不趁時移秧。
窃料畢移秧。
在於晦之間。
移秧晩而得豊年者。
必無是理。
然則今年年事(段置。
)亦已判斷三南之事。
臣竊爲 朝廷念之罔極
假令幸而得免凶(是白乎良置。
)田役無人可耕。
無種可付。
而陳廢者幾半。
不給灾之旱田
白地督稅之患。
不可勝計(是白遣。
)身役死亡流散之餘。
十十存二三。
軍籍一空
雖欲代定。
幾乎無民可代。
雖欲鄰族橫侵。
鄰族必皆如此
未知廟堂何以爲計耶。
臣頃於三月初。
事之將失。
狀請西北移轉事。
非不知其爲早計
而數千里海路
不早則將不得用故也。
 廟堂不卽覄啓。
及其覄啓。
雖欲運來。
其勢無及
今此秋事(段置。
)臣之言之。
固爲早計
窃伏望 朝廷預爲爛熳商諒。
救生民。
俾無不及時之患(爲白齊。)
論乾止山折受
全州府止山
自新翁主折受(是如。
)內司打量官。
持 啓下關來到(爲白有矣
)臣情勢難安。
陳疏俟譴。
公元1652年
國重爭外。
循例公事
不得擧行(是白如乎。
)今則疏 批才下。
該曹促關又來。
而至有 嚴敎
不勝惶恐
敢此冒死論列以 聞(爲白齊。
)所謂止山
自古謂之 眞殿主脉。
而臣來此之後
詳審地形
主脉之說。
爲假托也。
臣取考前後文書
本府主山一脉
流落於乾亥方。
山勢低微
乾亥之空缺
地家之所忌。
禁耕養木
作爲借主(是白如可。
) 眞殿奉安之後
號之以 眞殿裨補所。
而山之上下土品膏沃之故。
前後折受侵占
極其紛紜
在昔菁川府院君順汀。
元勳受賜。
而公大發
卽爲停罷
臨海君房
亦欲折受
遣差打量
而終不敢爲(是如爲白乎旀。
)順治壬辰年
自淑安公主折受
而因本道房啓
 朝家嚴飭其禁葬禁耕
犯禁者。
施以徒配之律事。
定式分付
康煕戊午年
自新翁主折受
而因本道狀聞
該曹回
內宮折受革罷未久。
內司官吏然不察。
又有折受之擧。
以駭遠近民聽
事甚不當
卽罷。
以盡培養根本尊奉 眞殿之道(亦爲白有旀。
)癸亥年間。
又作 眞殿籍田
勳府屯田
戊辰年
本道
幷爲革罷
癸酉年
姦民誣訴
折受淑媛房。
本道防塞
其時 聖敎若曰旣以 眞殿主爲言
公元1748年
折受起耕。
未妥當。
宮房他處折受可也傳敎(敎白乎旀。
)戊辰年
賑恤折受
本道爭執(是白如可。
)己亥年
移屬戶曹
又因本道革罷
丁未年
宗簿折受
亦自本道
盖此大都會跬步地數百結空曠之土。
近四百年無主而陳廢者。
可見禁令至嚴
所重之有在(是白去乙。
)中年
全州府利其收稅。
間起耕之處。
不爲禁斷
必將漸入佳境之患。
故臣御史時。
別樣嚴飭還陳。
今無一片起耕之地(是白乎如。
)歲前又自戶曹發遣郞廳。
摘姦打量(是白去乙。
)臣意以爲四百年禁護之地。
事軆終不可一朝許耕。
戶曹必欲許耕。
其中平地(兺。
)除出以爲依前 眞殿籍田
事軆爲當
盖 眞殿六名日祭物。
輪回於四長官
以會付穀給價
使之措備封進。
而自遠邑封進之際。
不無不敬不精之端。
外方不可貢物
莫重 祭物
會付穀之給價
事軆尤爲不當(是白遣。
) 殿宇修理
年年爲之。
雜物給價分定於各邑。
役夫則責出於全州府
種種給價數甚夥。
動民貽弊。
又極多端
同乾止山劃屬 眞殿。
太常東西籍田之例。
山下平地可耕處(段。
)定界起耕。
每年收稅。
一以備 祭享之需。
一以補修理之用。
則莫重 祭需。
可以致謹
精㓗
修理浮費
可以裁損
白地役民之弊。
可以減省
堂堂大軆
合於正大敬謹之道(是白乎等以。
)地部還歸時。
以此面論
又爲論移戶曹(爲白有如乎。
)得見戶曹 行會
則臣所請 眞殿籍田一欵。
全然拔去。
本道更審狀聞(亦。
)泛然措辭(爲白有卧乎所。
)此必已自宮家折受之故。
事有難處
不敢直陳事宲。
有此推諉之致。
地部之事。
誠爲慨然
大抵以 國家有用之土。
補之於 國(是白去乃。
)補之於民(是白去乃。
)其所歸屬
要不出此二者。
乃是 國家正當道理(是白去乙。
)今此乾山數百結膏沃之土。
四百年極力禁護(是白如可。
)畢竟無補於 國。
不利於民。
而徒歸於貴介私房
私房之得此富厚
於 國於民。
有何所益。
以臣偏隘之性。
不勝其万万惋惜(兺不喩。
)四百年來 列聖王子大君公主翁主其數何限
而皆不敢生意於此地。
設或生意(是白良置。
)旋卽見塞。
至今保存(是白如可。
)至於 聖明之朝。
一朝出給
則臣之愚意
宲恐爲累於 聖德
不比尋常
待罪藩維
不才無狀
不能宣揚 聖化之万一。
豈敢决知其必累於 聖德
苟然奉行
自就阿諛之誅哉。
事狀如許
敢此馳 (爲白去乎。
)伏望一依 列聖前後判下。
一幷禁斷(是白去乃。
)依臣所陳。
其中平地(兺。)
作爲 眞殿籍田
以爲國利民之事(是白去乃。
)令廟堂商量 禀旨分付(爲白只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