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x 页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门人尹东晰家藏)○答疏上
  
永柔 县令 座前(丁巳十月初四日)
某稽颡再拜言。匪意眷翰远辱。谨审始寒为政体履增福。区区岂胜哀慰。某有疾不死。顽然视息。奄及此月。练事已迫。情理日益崩陨。俯仰穹壤。秪自冤号而已。下惠两种乾薧一升虾卵。认出盛贶。用备奠需。不任哀感之至。馀荒迷不次。伏惟下照答疏上。丁巳十月初四日。孤子沈某疏上。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0H 页
永柔 县令 座前(戊午正月十九日)
某稽颡再拜言。伏奉手教。以审为政体履康胜。区区不任哀慰。某抱疾不死。练事奄过。日月荏苒。岁又改矣。叫扣烦冤。祗益罔极。而病忧种种迭攻。忧挠奈何。下惠三种海味。仰认盛念。用备奠需。岂胜涵感。而二圆砂糖并拜赐。珍谢不已。如闻敕牌已到。前头供亿之挠。想多有劳神。用为之驰念。馀荒迷不次。伏惟下察答疏上。戊午正月十九日。孤子沈某稽颡。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答状上
  
永柔 政轩 记室(己未正月三日)
伏承下札。欣审寒严为政体履康胜。区区不任瞻慰。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0L 页
某抱疾宛转。苟然不死。俛仰之顷。丧算奄尽。崩号靡逮。祗益陨绝耳。胤友来见于穷寂中。与之交数语。窃观其志气昂藏。若不退转。将来极有可望。但古人所谓世俗之望子弟。只要做贵人。不要做好人。未知过庭之训。更如何也。下惠诸种岁饷。感认盛贶。拜嘉珍谢。馀只希履端百福。不宣。伏惟下照谢状上。己未正月三日。弟沈某状上。
永柔 政轩 记室(沈友谢书○庚申正月廿六日)
即拜下札。以审履玆新元。为政体履茂福。阻馀岂胜瞻慰。弟侍事粗适。而第以病忧。长时挠怀。奈何。与叔书来。知无恙看文字亦专一。想见其进进不懈之意。但年少志奋之日。不可不吃些苦楚。而窃看盛意。每以将护之。或失其宜为虑。得无与古人不听食肉之训。有违耶。承有赋归之意。为之瞻企。下惠四种拜嘉。不任感感。馀不宣。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庚申正月廿六日。弟某拜。
朔宁 衙下 记室(庚申腊月廿二日)
岁慕怀仰政勤。伏承诲帖。倾慰万万。仍想寒严庄履珍茂。而第审刍牧之忧。亦不无挠怀。为之奉念也。弟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1H 页
侍事粗遣。而贱疾一味沉惙。诸弟分住安城。不能团聚。意况索然奈何。胤友久不相见。心常悬悬。朝夕愉婉。无非自家竭力致敬之地。以此用功。自应有进。而第未知读书一事。亦能专精否也。下惠烧酒清蜜。仰认盛贶。拜嘉珍感不能已。馀只希迓新茂福。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庚申腊月廿二日。弟某拜。
[朔宁 衙下 记室](辛酉四月五日)
瞻向中辱贶以书。仍想春阑。为政多暇。体履增迪。为之慰泻不能已。弟被疾沉顿。一向无自振之意。近以一家丧惨及知旧如白下之情深者。意外倾殁。伤痛不能为怀。奈何奈何。两年来活计。只仰官粜。古人所谓动不动辄道乞字。正自不免。心虽不自快。而亦无奈何。今此不待乞而至者。又何敢辞让为耶。第以辞受之常节言之。未知其果如何。一番再番。有犯滥斯之戒。则亦可省惧。而故人知仲之义。实所涵感。有不敢忘者耳。与叔书来。有以见劬学不怠之功。心甚欣喜。诗礼之教。亦与世人重科学者不同。尤彊人意也。船便姑未还。玆布谢意。从砖洞入褫。馀适冗不能究。只伏希下照。谨拜谢上状。辛酉四月五日。弟某拜。
[朔宁 衙下 记室](辛酉十月十七日)
兀坐山中。无与晤语。胤友忽至。不啻闻跫音而喜。仍奉损牍。开慰何等。而第承体内微愆。为之虑仰。弟夏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1L 页
间哭两孙。殆非人理可堪。而贱疾旋复沉剧。若不可支吾。近幸少安。扶疾来觐于稷衙。转作湖行至香芝。哭正友。万事已矣。痛惜不能为怀。数昨。归寓于安城。以便往来省觐。仍将为过寒计。此际。与叔适至。不约之会。心甚欣喜。但留骑旋归之教。殊令人怅然也。见住僧舍。外面虽似疏阔。处之甚适。如弟之衰病。犹能堪此。少者必无不能耐之虑。但去铃下甚远。事势亦难久留。使之随意行止耳。敬庵弃后学。正友又继逝。斯文之不幸。已不可言。而诗礼之门。文献之传。尤觉凛然可惧。此意在所深思。虽以离庭远游为念。勉其成就之道。亦不可不加之意也。馀不宣。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辛酉十月十七日。弟某拜。
[朔宁 衙下 记室](辛酉阳月廿四日)
日昨拜复。窃计关照矣。霜威纠紧。伏惟庄履一向康胜。弟一旬栖息。病躯粗遣。而与叔远来相守。日有对讨之益。衰懒不无自振之意。第乍到旋归。殊不免忙里打过之色。一册中庸。亦不能玩心徐究。是可欠叹。拟于岁翻后。始还衿寓。而虽于入都时。身在郊远。无由际晤。只有怅仰而已。馀只希下照。谨拜候上状。辛酉阳月廿四日。弟某拜。
 前者酒脯之馈。珍荷不已。有书阙谢。尚切悚恨。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2H 页
朔宁 行轩 回纳(壬戌八月廿二日)
日昨胤友来见。槩审近况。为之稍释阻怀。即又耑使远辱。投以手帖。区区岂胜惊感。第辞递未获。虽多挠怀。而经暑以来。体履康胜。是用奉庆。弟扶疾妄动。亦不谓病情之猝剧如此也。旬馀治救。大势粗得支吾。必欲于数日后。舁还安城。盖以客旅中久淹。尤可闷也。汤丸久已停废。而蒙此厚饷。亦何敢胶守迷见而不试耶。然十年淹病。剧歇无常。亦何能每得补剂以救之耶。贱疾弥苦。言亦支离。而远投珍剂。欲济其危急之状。此意何可忘也。谨当如教煎服。而肉脯肉酱并拜嘉。不任珍感。馀倩草不备。伏惟下照。拜谢上状。壬戌八月廿二日。弟沈某拜。
[朔宁 行轩 回纳]
屡勤问讯。荷意良深。即拜下翰。仍想体候安福。第去就不能自由。事不在我。亦复奈何。弟沉疾许多年。鼎器之衰败。亦已久矣。忽复晕倒。都无省觉。自量死生。殊不系陈根之吃不吃。而苦被少辈之强劝。又蒙不求而至逐日饮啜。姑不知效害之如何。而视初头则不啻胜矣。明将扶疾还赴。而日候不佳。亦可挠怀。下惠两种。仰认眷虑之深。不任感感。馀自力堇谢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
罗州 政轩 记室(甲子六月廿一日)
即拜手诲于阻郁之馀。欣审庄履珍迪。为之慰豁。弟旧疾。例于此时发作。即今虽不至如昨年。而昏惙不振。戒心常存。良苦良苦。令胤近来所事在何书。想必一味自厉。而第此事或不免路头错。则将来收拾倍费用力。区区亦尝为之深念。而曾未能数月同聚。虽欲自竭诚力。顾何能哉。玆因来喻敢及之。未知兄意以为如何。下惠新箑与海味诸种简幅等物。拜嘉珍感。不知攸谢。馀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甲子六月廿一日。弟某拜。
[罗州 政轩 记室](乙丑元月十五日)
阻阔之久。第有瞻向。伏承下札。披审政候起居增福。岂胜慰仰。弟衰病转深。而远离亲侧。当此岁改。私情尤不能自遣耳。鲁弟莱府之行。不敢以远近为去就。但闻其官事诚有不易处者是挠。同道荣养。非不至幸。而私分亦甚畏惧。麟儿方欲解归尔。令胤眼患。至今往来不快。未知所祟何在而然耶。深念深念。下惠诸种。又蒙盛贶。珍感不知攸谢。馀只希履端百福。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乙丑元月十五日。弟某拜。
尹 罗州 记室(乙丑六月三日)
知引归且久而无由际晤。第有悬情。忽拜手诲。披审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3H 页
此时正热体履康胜。积久瞻往之馀。慰豁当如何。弟为觐老人赴岭外。转展而归。幸免在途颠沛。比归当剧暑。旧疾常欲发动。一味颓放。奈何。与叔远来相见。喜可知已。虽不能迟留两日对话。亦觉此怀之少抒耳。别纸所教。非不欲供答。而顾于此等事昧如也。其何以仰备俯采耶。凡事道理为重。而事势亦或有不可奈何者。则道理随之为轻重。惟在十分思量。务归至当而已。此事既无明文之可据。区区臆说。恐不足烦屑勤教之下。不敢有一辞。只切悚息耳。下惠九箑。今年始得见而卯部。并拜嘉珍感。馀力疾堇布。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乙丑六月三日。弟某拜。
尹 罗州 期服前(丙寅闰月十三日)
某白。令胤秀才遽不起疾。承讣不胜惊怛。伏惟慈爱隆深。悲恸沉。何可堪胜。比日春暖。不审尊体何似痛。伏乞深自宽抑。以慰远诚。某限以地远。末由趍慰。其于忧想。无任下诚。谨奉状。伏惟鉴察。不备谨状。丙寅闰月十三日。沈某状上。
尹 罗州 服次(丙寅五月二十日)
顷承覆札。辞意悲苦。窃计嬴博之事已讫。摧疚益深。何以堪遣。为之虑仰。不能少歇。比日正热。不审体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3L 页
何似。惟希以理自宽。无以死伤生也。所索挽语。重违勤教。敢此仰副。而强其所不能。亦可省愧也。某旧疾又作。昏倒叫苦闷甚。馀自力堇布不备。伏惟下照状上。丙寅五月二十日。沈某状上。
尹 正郎 记室(丙寅腊月廿二日)
怀仰之中。伏承下札。披审岁晏体履康胜。岂胜开慰。弟近因痘忧。数月危厉。才得少安。而仲弟归来。虽不能长时团会。犹胜于向来离阔时耳。与叔知有微感。江外读书之计。亦不谐。未知近得差安否。新历。荷此盛贶。深感深感。忧患之馀。贱疾益苦。自力布谢多少。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丙寅腊月廿二日。弟某拜。
箕城 贰衙 记室(戊辰元月九日)
即拜下翰。良慰积阻瞻郁之思。信后岁改矣。伏惟体履茂膺百福。衰年理烦。自不能如向来。而况想营下恐不能随便自在。未知得无挠恼否。为之悬情。弟齿添病痼。而分外谬叨。又将撕啀。惶闷奈何。令胤之侍侧代劳。自是子弟之职。而第年来用力。不失路陌。或被閒酬酢。而蹉过日月。则诚可惜。区区此意。窃恐为父兄者。亦或不能知故及之耳。惠来诸种。一一拜嘉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4H 页
珍感。而甘红露忘其味久矣。村酒浇肠之馀。陶然一醉。尤可喜。馀只冀起居履端增休。不备伏惟下照。谨谢上状。戊辰元月九日。弟某拜。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答状上
  
尹 庶尹 座前(戊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某家门馀祸未艾。叔母捐背。情理尤切痛苦。又蒙赐书俯慰。岂胜感感。仍想此时起居康胜。为之慰仰。某疾病危死之馀。不能远出。闻讣后奔哭尚迟。祗自悼怜而已。馀自力呼写。不备。伏惟下照。谨谢状上。戊辰十二月二十五日。期服人沈某状上。
大兴 政轩 记室(壬申元月初六日)
来莅近地。虽无由际晤。而为之瞻喜。即拜下札。就审新元抚字起居增迪。岂胜开慰。弟积久凘惙之馀。入冬来转益沉笃。似疟之症虽少止。而全体不能收拾。有时叫痛。若不可支吾。以此神气。日觉无馀地。而分外 恩礼。至有遣医之 命。惶恐感泣。曷可形喻。与叔之相见。出于五年阻念之馀。且见其神气已复其旧。此心欣幸。当如何。不使疾病揶揄。则吾道之望。不待人言而不负朋友之责矣。下惠烧酒。病里浇肠。亦可喜。方以继晷无术为闷。至如香油。可谓望外矣。大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4L 页
脯并拜嘉。多谢。馀不宣。壬申元月初六日。弟某拜。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答状上
  
尹 罗州 座前(癸酉三月十一日)
伏蒙垂书抚慰。哀感之至。某三朔之内。哭四丧。非人理所可堪。而末弟教官。平日无病。忽此暴折。冤号痛毒。尤不能自遣。而老慈日夜号恸。私情之忧闷如何。顾此垂死奄奄之疾。无计往省。此何人事。祗切悲苦而已。馀不宣。伏惟下照。答状上。癸酉三月十一日。期服人沈某状上。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答疏上
  
尹 秀士 座前(戊午九月十七日)
某稽颡言。郊远之地。乃荷临慰。此意何可忘也。即奉耑书。知有勤行。而归期在岁翻后。为之怅念耳。某抱疾不死。祥事渐迫。崩号痛酷。尚何言喻。专人告行。意亦郑重。惟愿在途加护。益懋远业。副此区区之望也。馀哀迷不次。伏惟崇照。答疏上。戊午九月十七日。孤子沈某稽颡。
尹 秀士 案下 回纳(己未元月三日)
前有谢书。未及登照。又此远贻教墨。荷意之厚。良感良感。仍想寒冱。侍欢增福。尤以为慰。某顽然不死。丧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5H 页
算奄阕。俯仰号陨。尚何言喻。既荷临况。屡勤问讯。相与之深。令人愧戢。前书略有一言之自效。得蒙照察则幸矣。初头立志。只在激厉奋发。勿以一毫繁华想自累。使我胸次。宁静澹泊。然后方不被外物所侵乱。根本田地。亦有可据。当此岁新。想益自励。漫复奉勖耳。方从楸下力疾归来。堇堇布此。多少不宣。只希雅照。谢状上。己未元月三日。某状上。
[尹 秀士 案下] 回纳(己未六月廿六日)
阻郁中被书。喜可知已。承审大庭行旆冒热西下。为之虑仰。且闻尊体亦不佳。岂感暑所致耶。某旧疾入夏来常欲发作。神气益觉昏惙。堇堇阕日。而室中病忧。亦可挠心。奈何。承喻大学读讫。而疑晦甚多。亦可谓好消息也。大凡人之读书。始则不会疑。能理会然后方有疑。疑则思。思之又思。毕竟将有不疑之地。如吾友始读而能知疑。可见其寻思力究之意。诚幸诚幸。凡有疑处。随手劄记。以俟早晚相见时对坐讨说。或寄示亦无妨。但恐神思昏苶。不能与之反复耳。馀自力堇布。不宣状仪。雅照。谢上帖。己未六月廿六日。某顿。
与叔 谢上帖(庚申正月廿六日)
阻久悬情如一日。忽领手字披豁。喜可知已。仍想新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5L 页
正侍奉吉庆。尤以为贺。承读中庸。既于语,孟用功。则不可不一例读去。第恐疑晦处。视大学又不啻多矣。有疑劄录尽佳。而看文字之法。必以入心理会为主。不能如此。而遽索古人漏露处。则不但所见易差。在我之气像。亦自浅迫矣。生病劣去益甚。衰退之气。无以自振。奈何。非晚当还洛。一倍悬跂。不宣。姑惟雅照。谢上状。庚申正月廿六日。某顿。
[与叔 谢上帖]
凝伫中书来。审阿睹之患更苦。深用惊念。此必劳动之致。须善摄无疑。然后出来为幸。生一味困惙。而被诸友对讨。颇有自力忘疾之效耳。馀不宣状式。雅照。谢上帖。即某顿。
[与叔 谢上帖](庚申腊月廿四日)
即被惠墨。欣审侍学佳胜。深慰阻恋之情。第闻眼患有时作苦。岂不能善治。尚今往来如此耶。生病情。入冬后亦无减。自数旬来。稍可支吾。而朋友数人。日有对讨之益。病怀亦赖此自遣耳。心经读至几遍。而其能有专心致志之效否。吾意为与叔谋者。在熟读四书。而与叔必欲先读心经。苟能于此有得。则此心既存。行著习察。又从四书。循序而进。亦无不可者。第恐未易如此耳。示喻疑义。亦无难解者。使尹士涵逐条说出。虽未能敷畅。大意则不失之矣。四勿用功。尤宜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6H 页
于动上。审思颜子所以进于圣人者在此。先儒以为四句与戒慎恐惧同。此意。亦合深思也。静中须有物。有不可依俙说去者。戒慎功到后。方可以体认此等处。姑勿硬着心力。或不能真有所见。则别生病痛。亦不难也。惟于慎独之地。无时不省察。此乃为无弊。而亦自有可据者耳。自力不能悉布。只希雅照。谨谢帖。庚申腊月廿四日。某顿。
[与叔 谢上帖](辛酉三月二十三日)
自见臈月书后。知于真经上。一向用力。心甚欣喜。而亦不能无虑者。盖恐初头路陌。或失其先后缓急之序也。今承惠牍。具审侍学佳吉。而所喻诸说。亦颇有绪。可谓好消息也。区区所以为吾友计者。必欲先就下学处。用年岁功夫。然后迤逦上去。则所谓上达。亦不外此也。以读书次第言之。四书未熟。先读心经。亦可谓倒置。而果如来喻之昔昧而今晓者。则亦何必以先后为拘耶。第心近诸书所言。多在上达处。后学不能深知古人之意。便欲一䠞而到。不屑于下学。或于日用践履之实。有所疏阙。则其为弊滋大。反不若从事于小学切己力行之为平实无患也。不然而能于心性本原。洞然有见。行著习察。知吾心为万事纲领。而心与理本非为二件物事。随处省察。一一照管。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6L 页
泰然行将去。则宁复有躐等过高之虑乎。但此非资性极高者。不能尔。更宜深思为佳。慎独与无自欺。其为工甚相似。语未安。无自欺。自是慎独中一事。若此与慎独为两面功夫。则其亦不审矣。夫慎独自其初发处言之。则诚其意者即是也。苟于此谨之。则亦无不谨矣。至于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则地面便阔将去。凡诸许多应物之际。无非自我省察之地。虽在千万人中。自心自省。但吾所自知而他人不与知也。慎独则一也。而汎应处。自与初发处。有间也。无自欺不可轻着力。非谓其不可着力也。谓难能也。大学诚意以前。有知至成功。故乃如此。学者顾无致知一段事。而乃以纷扰杂乱之心。遽欲于此审其几。则知其必不能也。通书之诚无为几善恶亦然。盖有诚无为体段。然后方能知几而审其善恶焉。尝谓众人所称省察。即所谓觉也。非中庸所言慎其独也。未发已发之说。正宜仔细看。其所谓发者。自其未发而指其初发者而言之也。苟无未发时节。又何发之可论耶。故曰。凡言省察者。与中庸本旨不同也。其所谓省察。不过于此心出入时。或能觉察其方出方入。而欲其存在之谓耳。此虽与端倪之发见者有异。而却从觉处。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7H 页
便能劄住。乃加省察之功。而持之不放。则亦可谓慎独。而久久渐熟。能有存养之功。使根本田地。实有可据。则未发已发之几。亦可以精察。而一动一静之间。自有主张是者存焉。然此固未易言也。无自欺功夫。极细。在决不可以粗心看得。省察既熟。则自能辨认而不失之矣。静中有物之说。大意得之。亦不欲索言之。恐或失其节度。而寻觅于窅冥昏默之中。则为害亦不细也。求放心一语。诚为学问第一义。十二时常切照管。不欲其翣时放下。则毕竟成效。自当有不期然而然者。不须切切计校于一日二日之间。亦不宜费力于不可用力之地。如此则窃恐徒劳而无益也。馀希心照。谢上帖。辛酉三月二十三日。某顿。
 近日士刚士涵锡余辈四五人。方会于学宫。日有讲讨之益。此时尤恨与叔之不能同聚也。
与叔 上帖(壬戌六月卅日)
今岁忧患。无人不然。常用耿念。比日剧暑。侍奉外雅况一向安福否。不相见久矣。能不悬悬。前月自衿川来安城。贱疾当夏益觉困劣。而知旧沦殁之痛。殆不能为怀。自失一庵。常觉此道之孤且穷。年少如士相飞卿者。次第逝去。伤痛之切。岂但以其情深而已哉。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7L 页
死者已矣。而平日略有志于此事者。亦多忧畏消缩。殊不见其撒手向前。此尤闷塞。未知与叔近读何书。做何功夫耶。率意远出。则固不易。而时以所见相难。犹胜于莫往莫来也。块坐穷村。无与晤语。一念犹如禅家老宿。而所望于与叔者尤不轻。必体此意。努力思奋。副此真切之望也。馀挥汗堇布不宣。雅照。壬戌六月卅日。
与叔 谨谢上状(壬戌八月廿二日)
日荷枉陋。病未稳叙。送后一味悬怅。即奉惠书。第承侍奉。犹欠康吉。为之虑仰。此间病情。为日既多。不无向胜之望。而衰苶之气。不能自力。一味昏昏。顾无起色。然旅托亦非久淹之宜。必欲于数日后担还。而恐不无在途颠踣之虑。奈何奈何。病状虽如此。而不欲以口腹累人。汤丸之癈已久矣。荷此大庭耑书珍馈。此事求之今人。恐未易得。亦何敢胶守贱见。不承嘉惠耶。第鄙心之不能自安则深矣。馀病草不宣。姑惟雅照。壬戌八月廿二日。某顿。
[与叔 谨谢上状](九月二日)
顷荷临况。未获从容。即被手诲。欣审侍候佳胜。良慰良慰。贱患为日既多。自不无差胜之势。而苦(一作若)其轻快。则未易论矣。又勤大庭眷念。有此耑人之问讯。感仰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8H 页
感仰。方以眉白命将陨。挠甚不能悉布耳。安城之行。明发将往。姑不宣。九月二日。某顿。
[与叔 谨谢上状](壬戌至日)
闻有来见之意。非不欣跂。而亦恐侍下出入。不得自由。且时气不佳。有妨远出矣。今此耑书之来。果如妄揣。虽甚怅然。而第审微愆旋安。亦可喜也。奔避之忧将何如。人生百岁之内。顾无长时安妥之理。古人之许大成立。未必无一日忧患。而能如是。惟在自己之志笃与否耳。勿以随意不得合并为恨。专心此事。不以小小世故自沮。以副此望也。劄录荷此寄示。而姑未披看。早晚当俟砖洞便。如所戒也。生此来后。又经疟疾。一番厮炒。为日既久。不无少胜。而视昨年石南时。则不及远矣。衰年得病例如是奈何。别纸奉览。令人惊怪。宋侄兄弟心常期重。而不谓其言之鄙俗乃若是。咄咄奈何。少时疏阔。不识人心不如我心。此可反省。而至于物外閒争竞。诚非本心之所安。属之被(一作彼)此不足关心耳。来人立促。早坐胡草。不宣。雅照。谨谢上状。壬戌至日。某顿。
 别纸所示具悉。而龙游洞结屋数间已久矣。此盖少时不量事势之致。中间不能往来。昨年秋。因清州行。又过之留一日而归。初不知为人所挨逼。而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8L 页
今此宋参奉兄弟。为说如此。诚是思虑之所不到。非无可言者。而恐涉物我争竞。反为山水所耻。玆不欲缕缕。容俟早晚面叙耳。病伏乡曲。不能源源过从。一家之情义。阻隔至此。亦可反省自愧也。
[与叔 谨谢上状](癸亥二月十二日)
砖洞金佥正竟不起疾。惊叹惊叹。尚何言。即被手帖。欣审新年侍奉增庆。慰喜慰喜。此间病状。姑无剧歇之可言。而长时沉惙。亦未觉药物之有力。只可听天所命而已。块坐村里。无与晤语。时得朋友书。只是问疾语。而与叔独以劄录见示。不得不措之意。甚强人意思也。然病昏。不能反复上下。久留之。亦恐未安。并前所投同封还去。惟望谅此意也。岁翻后省墓之行。姑不能自力。衿阳宿留之计。亦未易谐也。馀不宣。雅照。癸亥二月十二日。
[与叔 谨谢上状]
中庸劄录。有以见寻思推究之意。极令人叹尚。而顾此沉疾昏弊。其何能详玩反复。不负见示之勤耶。朋友之看文字者。每患草草打过。虽于文义。正好玩索处。亦不免一例汎看。非不自知其不宜如此。而常被事冗所驱迫。不能渴其心思。仍复成习。则今番如是。明番又如是。遂不可改矣。如吾友者殊不然。以所读心经言之。必欲烂熟而后已。苟能持此意行将去。则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9H 页
前面地步。固自有馀。亦何患乎天下书不能尽读耶。况其所已读者。一一记有。则虽或不能循环熟复。必不至于卤莽。古人所谓读书徘徊。顾恋不能去。其意正如此也。劄录非不欲逐段论说如所喻。而病思销落。事到面前。亦不能应副。一例放倒。又何能发挥精神。参究斟酌。以尽人之言耶。然读书之法。到会心处。随手劄记。则不但为勿忘而已。向后更读时。又有新得。则自可验其前言之得失。不住修改。不厌其穷究到底。则所知所发。自至于精熟。读书劄记之所以有益于人者。盖如是也。前送心经劄目。插置架上。亦不能入心思量。此来后心经不曾自随。尤无以考阅。且恐久置或致漏失。并为之还呈。通书亦无之。顾无以副教。故就正录。亦送去耳。
[与叔 谨谢上状](甲子正月九日)
过路相访。荷意良勤。第以积怀之未展。为之怅然。即于匪意手诲忽至。披悉侍履增庆。恰慰所思。信后岁改。想履端百福矣。服人一味病劣。而欲于数日后。往省老慈。强策病躯。将何以跋涉长路。亦可关心耳。示喻两条。别无可疑。只当以本注详玩。则亦可知也。适值客冗。不能入心更思。无以副见扣之意。可恨。雀舌荷此远寄。深谢深谢。来使立促。堇此布谢。只希雅照。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89L 页
谢状上。甲子正月九日。服人某顿。
[与叔 谨谢上状](甲子六月廿三日)
阻馀获书。欣审侍学佳胜。开慰良深。所患阿睹。未知其轻重之如何。而前此尝作苦。苟有源委之可虑。则亦不可不亟治之也。此间入夏来。旧疾常常发动。自数昨。便滑又如前。今夜一番厮炒。见方昏委枕席。又不啻如昨日仰答大庭书时矣。病淹十年。死生亦已断置。时至而行。顾不足大段关心。而年来略见此事之不可草草打过。极欲竭蹶从事。铺排日字。已觉前面地步之日缩。每诵晦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独建立事功为然一段语。为之惋叹而已。此身既不足有为。只思朋友之可以副此意者。如与叔者所望。岂但寻常朋游之私耶。既能自脱于科臼中。而不读非圣之书。所愿欲者。不在于众人之所共趍向。毕竟可与共学。吾心亦尝保任。而第未知根本田地。近来更如何也。苟欲作依本分无过恶底人。则非区区所敢知。而不然。必将寻向上去。则窃恐更有事在也。发愤忘食。在圣人犹然。欲罢不能。既竭吾才。自是未达一间之圣。朱子晚年与学者说。必以愤发二字为第一义。若不能于此。立定脚跟。则许多读书与许多皃㨾。只是徒然而止。未知与叔以吾言为如何。此不可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0H 页
言语尽。且此病昏。殆如谵语者无伦脊。而把笔自不觉其烦絮至此。只希见谅焉。前惠雀舌。最宜于贱疾。得之不甚难。则更冀禀知随所得见馈。幸也。方此昏倒。信手布此。不宣。雅照。甲子六月廿三日。
[与叔 谨谢上状](甲子九月八日)
夏间修谢未久。而书又至。未觉相去之落然也。秋思日深。侍学增迪否。眼眚近得差快否。前此亦尝有此患。岂或所祟不轻。而往来不已耶。医治之外。静坐存省。收视内照之法。亦宜自试。其于体认体验之功。不为无助也。多少思奋之意。令人增气。苟无此意思。则依㨾胡芦而止耳。发愤振作鼓勇做去八个字尽好。以此常切照管。勿复看作好言语而已。不然则其所以赞叹而无实作者。反成病痛。乃不如着衣啖饭者之无所用心也。仆凉生后病少苏。顷作省墓之行。幸免在途颠踣。而第昏缀不振则甚矣。雀舌又勤觅惠。此于贱疾。颇有导滞之益。不免屡求而屡得之。良足感感。馀自力眩布不备。统惟雅照。甲子九月八日。某顿。
[与叔 谨谢上状](乙丑正月十五日)
阻郁中披书。慰喜可知。第承眼眚久不快。此必有源委而然。不可不速治而去之也。此患有妨于读书。尤以为虑。而晦翁答人书。有曰。颇恨盲废之不早。盖于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0L 页
收敛上反有胜故也。不然而或不免燥挠不耐遣。则诚可闷也。岁后寒严。不审侍学更何如。仆年添病痼。只自愧省。而岁前颇有与人对讨之益。俱已散去。杜门兀坐耳。窃闻慎斋先生尝曰。读书有命。盖以沙翁年高后。未暇于书册功夫。有此说。今君虽有一时眼患。亦岂可自托于命。而不思勇进耶。所以君子不言命。但以义从事而已。贱患腹症。每于不便时。用导滞法。所惠雀舌最得力。多荷多荷。馀万不究。只希雅照。谨谢上状。乙丑正月十五日。某顿。
尹 秀士 案下回纳(乙丑十月廿日)
顷被手帖而属有入峡之行。半月而归。且苦无便。遂致稽谢。怅甚。即问霜冷。侍学增福否。服人。旧疾又于夏秋如期而至。数月沉惙中。家弟来过其妻葬。情境悽惋。不忍言。读诗之功。想已讫。未知又从何等文字而用力耶。惟冀努力向前。毋使书我为两截则幸矣。因便草此不宣。雅照。谢上状。乙丑十月廿日。服人某顿。
与叔 候帖(丙寅三月十四日)
即问侍学何似。伯氏所患加减。近复如何。为之悬虑不浅。鄙行今始来到衿阳。方又转向坡楸。廿日间。当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1H 页
还到。留一两日。而窃恐病患中。不能出来也。临行草此不宣。雅照。谨候帖。丙寅三月十四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状上
  
尹 秀士 期服次(丙寅闰月十三日)
伯氏一疾竟不起。惊叹尚何言。想见情境痛苦。亦以何辞。上慰慈念。惟愿自宽。毋作惨沮之色。以为一分慰解之资也。比日春暖。不审侍馀服履何似。山事将以龙仁茔域之侧议定。而亦已涓吉否。某劳役之馀。一倍凘痛。香芝迁奉。在于今日。而顾无自力驰赴之势。第切怅慕而已。馀只希节哀加护。副此区区之望也。不宣。崇照。状上。丙寅闰月十三日。沈某状上。
与叔 服史(丙寅五月廿日)
窃想伯氏窀穸之事奄过。孔怀痛深。何以自遣。而亦以何辞。上慰慈念。为之悲虑不置。比日甚热。不审侍奉安善否。仆旧疾复作。脱去巾袜。终日昏惙。大暑在前。将何以耐过。殊以为挠。人生百年内。殆无无事之时。事过后又不可自挠。想不待旁人之言。而因书漫及之耳。伏枕堇此不宣。雅照。丙寅五月廿日。
与叔 谢上帖(丙寅至月十日)
阻馀披书。欣审侍奉外为况之适。良用慰释。生一味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1L 页
病劣。而分外叨窃。祗切愧恐耳。江外读书。果已成行。而亨亦同往否。此弟渐摩之责。极有望于与叔。视作自己事。更加提撕。千万千万。邹经读之。虽千周万遍亦佳。惟以深造自得为期。不尔则遍数虽多。亦未足贵也。翼如秋末随至归溪而回。留此且久。今始还去。其意殊不易。玆因其行。对灯眩草不宣。雅照。丙寅至月十日。某顿。
与叔 调案(丙寅腊月廿二日)
自顷见书后。意谓在江舍读书矣。如闻不但不成此计。所苦为日且多而殊不快。心甚悬虑。未知旋获良已。亦能读书如常日否。仆数月在痘患危厉中。才得安枕。而病缀益甚耳。馀不宣。雅照。丙寅腊月廿二日。某顿。
与叔 谢上帖(戊辰元月九日)
别久。第有悬情。忽披手诲。喜可知已。入新年来。侍奉窃想增庆也。居处不比私室。自不无妨夺之患。而苟知己分上常自照管。则外物之来。无非用力地头。此意必不待他人之说。而向来或数年相阻之馀。得相见。辄似有前进之意。尝以此语诸人之不能如此者。心甚为喜。且近日知有存主处。必能一此不解。久之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2H 页
自当。有渐入佳境之意。千万努力。副此真切之望也。本天本心之别。既能辨认。则尤无可疑。而第或自信之过。日用没紧要处。草草打去。则大不可。只以弘毅战兢等语。常切操持。勿使小有放失。则此即曾夫子所传授之家法也。仆年益添病益苦。而鞠躬尽瘁之诚不敢弛。然前面地步日缩时一自笑耳。遇便草此。只希心照。馀不宣。雅照。戊辰元月九日。某顿。(此即岁前上书所答。)
与叔 案下(戊辰正月晦日)
即问春寒。侍学何如。岁前谢书想见之矣。仆一味病劣。而匪分撕啀。尚此未解。乘春入山之计。又将差池。可闷。坟庵僧采均家在三登。适告行。草此付之。而此衲之来住庵中且久。其人亦可信。故今行使之必归。第渠往来赍粮甚难。或以此意试禀。倘蒙以若干粮资。有之济之则幸矣。此僧来时。想必历告。须以近日所事与所读者。详示之。亦望。馀方感轮患。力疾堇此不宣。雅照。戊辰正月晦日。
与叔 谢上状(戊辰三月十日)
顷因坟庵僧有西归者。附以书伫俟诲答矣。忽得手帖。岂胜惊喜。第想孔怀痛切。何以堪遣。室中忧患。闻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2L 页
甚虑念。而又将着急西下。劳役如是。亦可闷虑也。仆衰惙益甚。而入春来。士刚锡予辈数人。留若干日而去。各有将进之望。能使病怀少振。未知与叔。冬春以来所事更如何。僧便或得惠音则可幸。还后试问于阍者亦佳。馀来者立催堇布。多少不宣。雅照。谢上状。戊辰三月十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答状上
  
尹 秀士 侍史(戊辰十二月二十五日)
自遭酷祸以来。忽忽无在世之趣。叔母弃背。情理尤不堪痛苦。承此书慰。为之深感。仍想此时。侍候安福而所慎未知所祟之何如。大势向安。则亦未足深闷耶。某疾病沉惙。视向来时虽有间。而房闼之外。未能随意出入。则不能自力于百里之远。奔哭之行尚迟。祗切悲悼而已。似此气力。无以副诸友远来之意。第自愧省而已。区区所望于与叔者不轻。心常悬悬。未知近日用力何如。苟有可闻者。不妨见喻也。景愿之归。略此自力布谢多少。不究。只希雅照。答状上。戊辰十二月二十五日。期服人某状上。
与叔 调案(己巳二月廿九日)
积阻中书来。喜可知已。第承所慎诸症。果如来示。则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3H 页
亦可惊闷。如与叔者。必无将护之失宜。而乃如是。未知医言所祟在何事。而其言之轻重。亦何如。望须详示以抒忧厉之情至可。服人。叔母丧事。未即奔哭后。必欲趁葬时。不计在途颠踣而往。身忽挂碍。不得转动。以是心甚痛觖。病又乘之。负席昏惙。已十馀日。时至则行。初不欲关心。第贱迹郎当。人理亦随而隳废。一味愧恐。奈何奈何。力疾堇布不宣。雅照。己巳二月廿九日。期服人某状上。
[与叔 调案](己巳四月十六日)
前后所遣书。皆承见。良慰阻恋。未知日来调况。更何如。闻证候有时往来。少愈之戒。尤不宜忽也。此中。疾病危死之馀。近因 处分之严。举家惶恐。莫知所出。而老人之行。昨自江都。无挠奉还。私情甚幸。别纸亦披见。而非与叔则顾有何言。入于聋者听乎。深荷深荷。稚绳令公有慰书。邸便屡索答。而古人有言不欲以点墨入都下。此言亦可思。或有际晤时。则须以此意及之为望。自力堇此不宣。雅照。己巳四月十六日。期服人某状上。
[与叔 调案](己巳八月六日)
续承手诲。深慰阻思。第闻所慎为日且久而未快。心甚惊厉。以君之清修寡欲。缘何以致之。虽未足深虑。而方进之势。或不免少沮。则亦可闷。服人疾病。一味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3L 页
危苦。坐见亡儿初期奄过。怀事尤无以自遣。奈何。虚衔已踰半年。而不敢入文字。祗恐为不瞑之鬼。即见所示。庶有一分转动之路。诚幸诚幸。自力布此不宣。雅照。己巳八月六日。期服人某状上。
[与叔 调案](己巳十月十六日)
此来谓有际晤之便。而披书知所慎。不宜出入。心甚怅然。而一番失晤。只是细事。当此风寒。或致触冒之患。则诚可闷。此心不欲以不得见为恨。惟冀加意善摄。遄臻有喜也。仆疾病危死之中。自力于数百里之外。实有在途颠踣之虑。而昨到江上。诸友来见。与之成款。颇觉病怀之少畅尔。家礼荷此寄来。而姜糖之馈。亦甚感感。早坐眩草不究。只希雅照。谢状上。己巳十月十六日。期服人某顿。
[与叔 调案](庚午正月九日)
过江上时。不得与之邂逅。此心悬悬不能弛。顷见具子顺书。知所慎之向胜。而旋见金弟所报。知与之同处。而一向差安。极可喜。未知信后岁改。侍奉增庆。而旧患之往来者。顾无可忧者否。益加调慎。遄臻轻健。区区之望也。仆所居村里极不净。举家移避。而身亦来寓于僧舍。栖屑之况。非老病者所可堪。祗可随分打过而已。馀自力布此。多少不宣。雅照。庚午正月九日。某顿。
[与叔 调案](庚午七月廿六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4H 页
不见书久矣。心尝悬悬。而尤以所慎为忧念。未知近日得有差安之势否。有时往来之症。固不足为闷。第闻与叔所苦常不快。未知或有所祟而然乎。方壮之年。平日既无疾患。亦必无以外物自挠者。而乃如是。心甚疑郁。医言亦无定见。而只欲以药物责效。则末矣。只当自己有主宰。将摄不失其宜。久之。必有安静活络(一作路)恃而无恐者。区区之说。倘蒙肯可则幸矣。某半年栖屑之馀。旧疾乘之。日就沉顿。时至则行。顾无可怕。而佥正再期才过。病怀尤不能自遣。奈何。自力堇草。多少不尽意。只希雅照。庚午七月廿六日。某顿。
[与叔 调案](庚午九月廿四日)
两书续至。披审侍奉安福。恰慰悬情。所慎似有向安之喜。从人问之。则亦以为差胜无可忧者。心甚为幸。药饵虽不可废。亦不足深恃。只如前书所言。以己心为严师。而又不必操切拘迫。只宜将护慎摄。使此心不放而已。久之。自应有沉痾去体之效矣。孝子事亲之道。常以战兢临履。自持其身。如曾子则可矣。而若如来喻之贻忧为虑。怦营不已。即此亦成一病痛。必须戒之也。仆当此 动驾之日。不敢息偃床席。不计颠踣。自力祗伏于道左。病惙若不可支吾。奈何。所示朴蕃疏。未曾闻之。新刊全书。亦未见之。此等鼓发狂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4L 页
闹处。苟欲一一与之厮炒。则有不胜其劳挠。或如所戒。则恐不免为多事。未知如何。力疾堇布。多少不尽意。只希雅照。庚午九月廿四日。某顿。
[与叔 调案](辛未三月二日)
岁初承书。披审侍奉增庆。而稽谢至今。可怅。未知近日侍学。更如何。所慎有渐入佳境之意否。如闻视向来颇胜。心甚为喜。若能将摄。不失其宜。而常切照管。不被思虑所侵乱。则何必待庸医之投药。然后可责效耶。此中病惙日甚。旧疾乘之。伏枕昏呓。无足言者。而龙潭之行。才奉板舆而往。便养虽可幸。私情之缺然。自不能胜。奈何。适此因便。早坐堇草。不宣。雅照。谢上状。辛未三月二日。某顿。
[与叔 调案](辛未闰月十四日)
悬悬中书来。披审大庭周甲已至。欢侍喜惧之容。想见。不胜奉庆。且知所慎近颇向安。令人心喜。世间无所用心之人固多。而以此事有志者。每患病挠。极可怪。区区所望于与叔者不轻。凡系慎护之方。勉励之意。两行而不背。造次之顷。毋少忽焉。则毕竟心安气定。而彼外至者。亦自退听矣。士刚之再期奄过。思之每不觉其憯然。李梦鲤人谁知之。而吾独深爱。意外暴折。可惜可惜。此中日觉病惙。近添感气。方此昏卧。神识益昧。自力布此。不宣。雅照。辛未闰月十四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5H 页
与叔 谢上状(辛未十月六日)
不相见已几年。而每以所慎为纡虑矣。承此手诲。槩审调况渐安。极用开慰。未知信后为况一向差胜否。庭信与远地有异。想无阻郁之情也。仆长夏沉顿之馀。自力赴龙潭。往来能免颠踣。亦幸矣。还家又已月馀日。而病惙日甚。旧疾乘之。间间发作。时有房闼中狼狈之苦。而久已置死生于度外。时至则行。顾无可怕。而只以无闻而死为惧而已。如与叔者。既有其志。而前面地步又远。而年来被疾。不能撒手向前。心常咄咄。尽乎此事之难成也。疾病之来。有不在我者。其亦奈何。第未知在我之志气能不少沮否。读书之功。虽不得随意为之。而勇往直前之气。有不可一分消缩。而年渐大而病且随之。从前思奋之志。亦恐易坠。区区为与叔忧者。乃如此。更望加之意。毋以老生常谈视之则好矣。力疾堇布不宣。雅照。辛未十月六日。某顿。
[与叔 谢上状](壬申元月六日)
历见时。病不能成晤。而积阻纡虑。涣然顿释。此承手帖。仍想归侍后。新年侍欢增庆。为之慰喜。贱疾别无他症。而腰胁牵痛。日夜苦剧。以是神精日觉凘脱。时至则行。亦复奈何。俄者。赵侄荣集来见。使其弟荣得。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5L 页
必就与叔。受其刮劘之益。而第衙中出入。渠必不肓(一作肯)。未知何以则为好耶。此人极有可望。故乃如是耳。枕上呼倩。不能究。壬申元月六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简牍○答状上
  
尹 秀士 座前(癸酉三月十一日)
前后屡遣书。而并不能答。第有悬怅而已。未知近日侍奉一向安福。而所慎亦渐平胜否。某危死之疾。汔犹支缀。忍见不忍见之事。丧祸荐酷。有非人理所可堪。末弟教官。平日所恃于渠者何如。而忽然暴折。冤号痛毒。祗欲无生。老妻与之偕老。先我而逝。宜无所憾。此则犹可以自宽也。种种情境。不可具言。老慈日夜号恸。远外私情。尤切忧挠。而病不能出门户。无计往省。祗自悲苦。奈何奈何。不宣。雅照。答状上。癸酉三月十一日。期服人某状上。
与叔 状上(癸酉三月廿五日)
日昨所遣书。想入照也。未审侍学此时如何。此中三年危笃之疾。一味支惙。亦是怪事。自经丧戚以来。祗恨寄留于世。吃此无恨悲苦也。昏卧中。犹有此心耿耿。古人所谓成枯落而悲叹何益者。但欲朋友有志于此事者。早识是意。能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独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四十七 第 396H 页
建立事功而已之训。未知吾友近日用力更何如。彼之饱食暖衣。无所用心而自安者。固无足言。而吾辈则不然。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副此区区相与之切。千万千万。自力卧草。多少不究。只希雅照。癸酉三月廿五日。期服人某状上。
金 佥正 记室 回纳(庚申三月十九日)
即因便至。辱贶以书。欣审风日不佳。调体增迪。阻阔之馀。岂胜瞻慰。弟杜户吟呓。便成癃疾。而病忧亦常挠心。奈何。所教敬悉。而亲迎之礼。人家多不能行。似此节目间事。亦随而废。鄙家从前。从容不举。来教之下。无以仰对。然家礼既有告祝。依此行之。亦何妨耶。祝辞当以主人之名。而属称之难便。诚如所示。随俗略之。或未为大失耶。昧于礼家。未敢质言。第切愧省而已。馀不备。伏惟下照。谨拜谢上状。庚申三月十九日。弟某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