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x 页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杂著
杂著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0H.gif)
士涵近读朱书。数日一来。所居殆五里而远。而不惮步屧而行。余始则止之。自言其无难。而窃见志气方蔼然。亦不可遽沮。今则不复苦止。来辄读至十馀板。使此病薾。亦觉有自振之势也。
士涵曰。静庵侍坐。寒暄先生。因猫偷肉。詈侍者。声气颇厉。静庵请曰。便养之物。照管不谨。侍者固有罪。而先生声气殊与平日不同。敢问其如何也。先生遽起执手曰。非汝。吾不闻此言。汝即吾之师。而非吾之弟子也。只此一着。亦可见寒暄心事之光明无物我彊界之限也。余亦曾见此语。不知在何书。而今闻士涵。则南溪集所载静庵年谱有之云。
李生养源历见。余强疾与之语。欲知其问学所进之如何。而渠一味谦退。不肯尽情讨说。余谓之曰。谦德岂非美事。而朋友讲习则不然。必须倒底说杀。无有彼此隐情。然后方得与之反复。以求其实是。而在我在彼。初不足论也。吾于君相见虽迟。而若是向往之深。则固久矣。岂可以外面说话。徒成閒酬酢耶。李生曰。从敬庵久。而亦未尝以别般功夫说与人。不过曰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0L.gif)
闻士正守制墓下。有时往来。而在家时少。山所即全州地。而亦有士子相从者。殆数十人。昼日则被酬酢。不能读书。每夜读至鸡鸣云。李生曰。进善丈平日多事。以不能读书为闷。自在忧来。工夫视前有加。精力不衰。病亦不作云。以其逐朔去来于百里之远见之。筋力之强可知。令人羡叹。
余尝闻慎斋金先生。自以不能读书为恨曰。人之读书亦有命。先生此言。虽若可疑者。而以人之志在不怠。而亦不能读者言之。或不害其委之于命也耶。如余之自暴自弃者。固不敢责命于天。而若其一段苦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1H.gif)
李生养源自言少日不入涂辙。知有为己之学。而不知所以从事。时有广兴仓官为言。仓底客寓者。称崔生员能读书。其人似若隐君子者然云。闻之即往扣之。无知之者。有一人。问其所以委访之意。且指一总角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1L.gif)
玄直讲凤渐来见。曾有数面之雅。而委访于郊远者。盖以余与其弟。相与之深也。为扣其弟平日用力处。则言之颇悉。其人亦自好也。且曰。价川之玄。近百馀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2H.gif)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2L.gif)
余少日颇好看书。而无记性。且不知观书之法。不能量力趍约。以此虽看如不看也。自思如此殊无益。乃废而不看。只就经书及儒先文字用力。自是又过廿馀年。而行之不力。经书犹多矇然不记。又无他看阅。向来汎取之功。虽悔之。亦无所得。反求便觉其空空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3H.gif)
柳士辉有书。且以一小册寄来。名曰心经补注。盖渠近有志于此事。从余借心经。不过数月。前此未尝见也。乃与朴生道寅相答问。成此补注。余方病倦不能披见。而略就颜渊问仁以下数章过目。则其所为说。尽有可观。亦不曾蹈袭㨾子。纵横说去。自成文理。以渠少年志举业之人。偶看先儒文字。遽敢出口气做文字。已是不易。况所言有不失儒家本色。未论其言中失得之如何。岂不是一段奇事耶。然上蔡鹦鹉之讥。亦可深警。当于相见时。以此勖之。未知渠能肯受否也。
申寅仲姿性甚好。亦有气力可前进。吾所以期之者殊不浅。而渠于科臼。已生惑志。有不能回者。自前冬以来。无消息。吾意不能无疑。将欲置之度外矣。近忽一再书来。顿有忏悔之语。未知果能如此。而其人顾非妄言者。其心不然。而强出此等说话。必无是理。余方病暑惛惛。忽得其书。稍觉惺然。乃自力布数十言。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3L.gif)
士辉所示心经补注。吾于病暑瞀闷中。堇能一寓目。固不能尽其言。何能与之反复。而第渠自科业中转身来。且其文艺夙成。亦于文史。用力之久。以是看文字易晓。亦能发挥做说话。便不至疏阔。此补注所以容易成出也。然以旧日士辉视之。则能有此等见识。犹可以奖诩之不暇。而渠既以此事。自拔于旧套中。且将与余有共与适道之意。则吾所以待渠者。宜不若前日之唯诺而已。乃于日昨还其册。而兼以一书致吾意。自不觉其缕缕。更以朴实头用力勉之。且曰文字言语。亦非道外之物。而立心之初。便以此事为重。则此心便不可与入于尧舜之道云云。吾之所以期之者不轻。不欲其如此。用功遣辞之际。颇不免突兀。未知渠能堪之否。裁书后。以示眉白曰。以士辉故。吾言若此。如君辈则吾当以此劝之。必不若是之沮斥也。君与士涵所读书。非不知义理所在。亦不无所见。而苟令操毫说出。则必不能随意发出如士辉之为也。勿视士辉之见斥。而君辈则亦于此等处勉之。亦可也。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4H.gif)
飞卿有书。自思(一作士)涵传致书。中有前后请益之语。吾于飞卿。相与甚深。常以畏友处之。且未知近日用力之如何。乃以何等言语。漫为之说杀耶。然其意似非偶然。而且以病馀不能读书为言。乃以早晚看文字。虚心徐玩。及(一作反)求深省等数语。谢其意。旋从朴弼近附去。想已传去。未知其意不以吾言作歇后看否耶。
秋夕后。从楸下还。寅仲日昨来访不遇。今又候余行至而再来。遣骑留一宿。意甚勤也。所携来者心经一册。自十六言始。至其一二章。与之对讨。文义句读间。亦无不达底意。且曰。前此读之。不觉有疑意云。余曰。不疑是病。苟能心融意解。而无可疑。则诚是好事。不尔则须会疑。疑之不透。愤然发赤相持。不肯放下久之。方有略绰见处。如是极辛苦不快活然后。渐得平稳路径矣。所读心经。即写本。不但精写。阅数张。不见其误书改擦之迹。问谁笔若是精谨。寅仲曰。手写也。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4L.gif)
飞卿读小学家礼践履功夫多。以渠眇然才胜冠而已为其家人所敬服。白下尝言飞卿稍解事以后。相门繁华。旧习顿改。几成寒素家㨾子。吾因华瑞家。闻之审矣云。
飞卿曰。平日用力。多在下学处。近觉上达。未免阙事。取此等文字。看去看来。又不若向来之脚踏实地。未知将如何用功。方不失其路径耶。余曰。理与事初不可分别。盖形以上之道。便不外于形而下之器也。所谓道亦器。器亦道也。洒扫应对。即事也。所以洒扫应对。即理也。由是言之。知其不可分理,事为两截也。故晦翁之言。有曰。下学人事。上达天理。又曰。下学则自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5H.gif)
十月初八日。是上丁也。窃想霞谷先生禫祭。必在是日。夜梦先生俨坐一室。堂宇廓(一作廊)庑之属甚盛。而从先生者甚众。旁有广宇。别为一区。而称有北方学者。群居隶业。其学舍之序列。生徒之聚集。非如先生平日静处简接之气像。而某亦厕身其间。先生严敬之容。亦与前日从容和豫大异矣。先生遽以某之不能安详有涉粗疏见警。心甚愧恐。因忽梦回而自省。不胜惶惕。先生之弃后学。岁已再周。而未尝发于梦寐。今忽获承颜范。而诲责又如是丁宁。岂因某之持身有不庄。而乃有此勉进之教耶。十馀年出入门墙之时。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5L.gif)
权参奉耇。即稚圭兄之堂弟。而权兄殁而无子。姊氏取其子以为子。顷到韩山。则权友闻余至。亟相伻。称以脚疾不能来见云。姊氏亦言其实然。非有所托也。余乃往见之。其人颇有长者风。与之语甚款。遣辞之际。往往有激厉慨惋之色。盖病世之混入于党套中也。且曰。百馀年来是非未了之案。有时理会。不能归一处甚多。将奈何。余答曰。惟当寻其一个是当处而已。曰。非不欲其如此。而亦有胡乱不可奈何者也。余又笑曰。凡事到棼乱窒塞不能理会之地。无宁舍然(恐含默)置之之为得也。不然则将此身入其中。或不免出脱不得也。权友为之一笑曰。兄所谓置之之说。尽好尽好。余曰。吾辈今日对讨有多少说话。吾当记兄言不敢忘。兄亦记有之可也。权友怡然曰。然矣。自吾见彼此党议中人。未尝得与此辈人。商论如此日酬酢者也。今忽得之。岂非深幸。
归到香芝。与士正。成两夜款。对讨亦有些说话。从前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6H.gif)
士正曰。吾于七情中。无怒一事。非有功夫也。自然如此。吾笑曰。惟怒为甚。而能如是者。非有功夫。何以致之。不尔则恐兄或疏于省察。不能自知也。盖士正少日。颇躁急。其从祖农隐。常目之以酸妄。心窃病之。寻常用力。多在怒上。久久自能若此。渠亦不自觉。遂似本无怒者然。亦见其积久功深之致。令人警省。如余忿懥忒甚。知而不能改。尝谓士正于吃紧处。不能用得力。而治怒之效乃如此。非吾辈所可及也。
三月七日。郑自迩有书。月谷尹丈丧逝云。即敬庵也。惊惋痛伤。殆不能为怀。顷因湖行。历省其病。则寓在僧舍。扶起对语酬酢之际。精神无甚损。几无异于平日。而第观其腹胀之症。已不可为矣。请其就卧与语。则答以病久卧。亦不便云。积久相见。非无讲质之事。而深恐有妨于调摄。乃遽起。以善摄之意慰安之。固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6L.gif)
李生养源。自仁川过路历入。敬庵丧后始见之也。闻其就木时。凡百极苟艰。此在逝者无损益。而知旧之不死而在可为而不为者之责。闻朴季良捐出其自己谋者而赠之。四日。能入棺者。赖有此耳。季良者。可谓有士人风者也。令人为之增气。门人无一人启手足者云。不但病久不能相守。亦无视如父之人而然也。浩然持布带。未知欲为几月之制。而闵士相在洪州。未及来云。浩然曰。士相曾受节要留门下数旬。想必为之加麻云。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7H.gif)
士涵来言。李养源往见飞卿。飞卿相见甚欢云。飞卿好善有素。与浩然新相知。其乐可知已。涵又曰。浩然言始欲赴举矣。身有师服。系是心制。义不可入。故止而不赴云。此则得之矣。又曰。方持师服初。不以几月之制自断。过三五朔。而犹可以前进。则虽至九月期年。亦不可已也云云。涵以其言谓当然。为之赞叹。余应之曰。是奚足哉。以渠少年未之思也。凡服以始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7L.gif)
三月廿八日。自京归时。过哭李判书于鍮洞。历就飞卿。少话而归。飞卿为言。李生养源日昨来见。与之识面。而甚服其为人。称之不已。飞卿于朋友。蔼然有相下不倦之色。每于此等处。令人心欣然辄增相与之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8H.gif)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8L.gif)
余读孟子。得闻先立其大者一语。要为进学立心之主本。亦尝学似于同志。不作第二义看。而持守之法。始以濂溪延平所论静字。为反躬存养之地。久而后。又知晦翁发挥伊川一个敬之义。彻头彻尾。自众人而做到圣人。亦以此也。非如主静之或从禅学中去也。行之虽不能自力。而质之经训师说。万无可疑。近阅曹南溟集。一生用力。都在敬义。以其间出之气。执持力行。宜不让古人。而迹其辞气与做措处。则未见其敬立义行之实。反复思之。殊不能得其说。乃于明道之训。知性善以忠信为本。乃先立其大者。忽然有省发。盖南溟工夫。窃意其于忠信。不曾把作根本田地。只从气分上捺擦驱除。一向厮抄去了。工夫到后。自应有物欲退听之效。乃看作奇特。想拍头胡唤。无不认作涵养中出来。质言于淫女事。郎当于头流之行。而亦自不觉其不为敬也。若以忠信为主。而参前倚衡。直内方外。则事物之来。虽酬酢万变。必无渗漏去处也。圣人法门专是忠信。而伯程子以此为立大本。盖忠信笃敬之外。无他事也。非独南溟为然。后世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9H.gif)
寒食适赴仁川。过崔汝大草堂。意甚惬。约以一来留宿曰。主人肯听吾言则来。不尔则不来也。吾本率意而行。不欲以口腹累人。自去自来。吃吾饭而已。但烦一爨婢。朝夕宜早也。如是则吾自自由。不作主人之客耳。汝大笑曰。易易。乃于此月初八日往。十四日还。而主人一如吾言。第时或出酒。间以浦边所得之物共之。此则有不可却之也。汉辅兄弟与其舅李生稚大。以大学一部。早晚来扣。与之对讨。亦不无彼此相观之益。夜来松月正好。荷沼上下。水光镜澄。中有独鹤亭立而眠。种种幽绝之趣。极令人意思悠然也。
赵生德基曾一来见。约以又来。余亦见其人。可与共学。而顾不欲以师道自居。只任其来去。而今又持心经一册而来。愿有教也。窃见其意。颇恳到有不可固拒之。逐日相对。随问答述。亦可谓不自量也。赵生于冶谷为玄孙。而手言行录一册以示。余心尝钦其德学。而亦未知平日言行之为如何也。今因所录而敬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1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19L.gif)
农岩集文章论。以近世名士大夫中。固自超然。而见识所到。殆有前辈所未能说及处。岂以生晚。而通究博观。指议论说。乃易为力而然耶。抑其种学之久。所见得自有高旷。而能若是耶。不然则始学者文章。而文章既进。眼亦随而高。而或不能足目俱到耶。若使其所占地位。如其所见。则吾不知其当在某公之下某公之上也。第与人论学书极好。而若其辨争处。不免为血气所使。且其杂识中。往往有誇多斗靡之习。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0H.gif)
余尝病世之抄节文字之学。亦于晦翁斥东莱阃范之作。可见其非为己之功也。然记性不及人。自少已然。而矧今病昏益深。虽寻常言语之平日所酬酢者。亦忽忘漏。对人而不能思起。其于文字尤茫如。旧时诵习些小在肚里者。亦皆遗落。有时迷茫。殊如捕风系影者然。似此精力。宁有分寸向进之望。而犹不欲自沮。以鞠躬尽瘁。为义。第里面用力处。或可以自力。而若其学问思辨之得。则诚无奈何。日间非不看阅文字。而都不为吾有。到会心处。亦必数番吟诵。俾不得叛去。而掩卷而思之。如未始见也。近看二程全书。极有警省。有不可忘者。而过眼后辄失之。不得已置小册。随手录出其若干语。以为时时披复之地。而每念晦翁抄节一番便是事了之训。未尝不愧惕也。记在白城时。就朱书中。亦尝如此。成一册而草草写出。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0L.gif)
尊畏前辈。亦进学勉修之一端。程子尝以后生之论前辈。为戒曰。何不言其长处。此诚所宜佩服者也。近看南溪集。虽不能一一究观。而大体则居可知已。尽(恐盖字)自少日。以此事担当。于天下书。无不博观。其所以统会体要之法。亦不至疏脱。以其万言疏见之。施设弛张。亦有条绪之可寻。论其规模体段。则磊落谹大。或小逊于古人。而精约纤悉。则殊无欠缺。试之当世。亦无不可行者。问学之外。才识之所到。令人钦诵。第以不见用于上下。为之深慨。书尺之间。多发不平之辞。似于卷而怀之之义。有所不足。此则窃意公之气禀所拘有如是者也。前后所论说。多有可观。邦礼服制等说。考据精博。非平日用力之深。亦何能及此。而凡诸义理界分处。与人答问。颇多发挥。论人务在平说。不欲倚阁于一边。虽以师友间两非之书见之。其言不甚偏重。而所指议者。不为无所据。第积威中畏约可病。然当时事势。亦无以超脱自在。此不但利害为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1H.gif)
玄石与明斋书。以一二议者之论。举似曰。本源所发。岂能尽保其一从天理流出耶云云。明斋以此谓之极其警切。敢不终身佩服以自勉谢之。虽以玄石之知明斋。犹不能无疑于此。盖不在他人而在明斋。则语虽非妄。自外视之者。其不谓之却从私憾中出来者几希矣。世俗人情。固不免若此。虽以道理论之。亦当如此。明斋之受以为过宜矣。然明斋心事。真所谓人不识。而惟有天翁知者。平日用力。亶在真心实功。苟非其心之所能安者。必不敢出诸口。自有此事以来。日夜痛自刻责。而仍又溯流而穷源。则前日师事之地。节节破绽。事事郎当。始则以为贤者之过。而疑信之半者。中则有疑而不敢疑。毕竟从其源头处。无一星看得好处。源头既如此。则脉络之往。无适而不为病。从前之半信半疑者。真成大疑。而又不翅疑之而已。亦自恍然觉之。不复有疑也。其所以大觉。亦不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1L.gif)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2H.gif)
旬日。李缵庚冒暑而来见余。意甚勤。且致金君庆门诸子之意曰。丧算将讫。必欲用墓石以述其事行。平日受知于士大夫不为不多。而知之深莫如吾执事。亟欲躬进委禀。而亦有所不敢。乃因同事出入之人。而先有谒焉云云。余应之曰。余于金君不但知之久。而心亦与之。金君亦尝以余为知其为人。今其子之从余而有请。亦必其父之志也。余岂欲必辞。而余之不娴于文辞。金君之子必不能知而有此托。且或被知旧之托。而不曾相副。盖亦非不为也。亦不能强也。君其为我善辞。谢其意焉。李为之数番致恳。而知余之非有托而乃归也。余尝以金君为不易得。非以其多识彼此故实。有扣而能悉举也。非以其文辞优长。有可以纪述者。则能奋笔写出。亦自可观也。似此数事。类非他人之所可及。而亦未足以画金君也。余所以取之者。顾有在也。译舌辈为 国家竭力效劳者。固其职。而亦自有利害。不尔则无以为生也。第以其所干之得以无事则止矣。虽或有日后生事为 国家大患者。除非渠责之所在。则必欲巧免。而不致力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2L.gif)
龟川李公。中年以后致力于此事。同时诸公。亦未尝深许。少日窃闻。贞洞李参判。字呼龟川曰。某于殿策。可能做一。第学问则吾所不能知也。以此可见当时侪友之议。如某之晚生。尤何能知公之为学次第造诣深浅耶。时因子固。闻公之遗藁并论礼诸书。至于二十五册之多。而深藏不肯示。人亦不敢请见矣。近阅明斋集。有龟川书与大学问目。而所发问间多精切。殆有前人所未说及处。明斋许与之辞甚重。而后学之所省发。亦不啻多矣。窃念公初不废仕。前后郡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3H.gif)
曾在癸巳年间在襄阳。崔参奉伯谦时住境内。方劬学。以其所作理气说示之。且出一纸。亦论理气者。而此则梁斯文择夫说。即明斋先生俾与自家文字对说者也。时余蒙于此事。虽一看过。而亦不知其为何说。但令少儿辈写在一册而已。近始搜出。又一寄目。而梁公始因金副率叔涵说。而就其中。为之论说。不翅数千言。附在明斋集。横竖说去。明白易知。而文气亦不窘。盖可谓善于文辞者矣。崔公盖主栗谷。而梁公则两是。而亦各随其未恰好处剔拨出来。又不令相伤。亦不至于用意强和会也。自有退,栗两先生所论著以后。世之尚论之士。莫不有理气说一通文字。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3L.gif)
近日困暑看文字。不能入心思量。时取文集以遮眼。又旁及通典,文献通考之属。尽多可观。晦翁所言不看一书。则阙一书之理者。诚然矣。然以吾衰钝。欲看平日未观之书。有不胜其多。自知其必不能也。乃欲舍然(恐是误字)不复观。移此些小精力。专就节约处用心。而既又不能放下。掩卷而旋复取看者屡矣。盖一切不看。亦未易也。乃于其名目中领取其大旨而已。徐又慨然曰。士生天地间。如非不义之类。岂不是分内事。些小文字之业。亦不能了得。古人所谓看尽天下好书者。亦一快事也。向前许多光阴。孟浪过去。今欲复追少年时事。多见其不自量也。从今以往。只将一个拙法为自家计。以四书为本。兼于六经上致思。更有馀力时。方可及先儒说话。而博文一边事。则分付同志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4H.gif)
七月廿二日。吾之性气缓弱。自方刚之日。不敢与人斗。稍涉世事。益复退转。虽在家庭。进退之际。亦尝戒惧。间有一二不能平者。以子弟心。岂能晏然而未敢显诸色辞。首尾三十馀年。卒以是道免焉。而彼之始欲敲撼者。亦未能售其计。盖莫不有天而人众。顾于天定。亦不奈何也。此理本自不可诬。而疾走争閧。方以得失煎迫者。其何可与论此事耶。近日闻以要路通塞。倏起争端。各以一人为嚆矢。而吾弟亦其一也。渠在千里之远。顾无毫分干涉。而日腾口舌。屡渎 天听。至有分外 升擢。仰见 圣心亦不易处。而乃尔两出之也。 恩命之下。举家感祝。而揆以私分。亦岂不万万惶恐耶。所叨既出 特教。义不敢辞避。而第有私义之有不敢冒赴者。待渠入来后。合有商量。而今番去就姑勿论。从今以往。可得脱出于睢睢盱盱之地。三司言议。亦可以不复交涉。避远駴机。如入康庄。不但在渠为厚。幸以余平日戒恐之心。庶有终始自保之望。易曰。履信思乎顺。吾当与吾弟勉之。
八月初八日。见鲁弟书。盖闻移馆职后所遣也。渠赴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4L.gif)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5H.gif)
权德训生贻书。并与其先尊人滩村行状以示之曰。愿有发挥先德。毋孤平日相与之重也。窃自思之。滩村不谓余无似。屡以书问讯。未觉岭海之重阻。而勉余亦甚勤。顾愚陋无以堪之。若其倾慕之深。不可谓不至矣。今被其子弟之勤托。而又责以事契之不轻。区区之义。不敢以不文辞。第世之以文字应副人者。常有语默之不节。壹以其家所托者。勿论分数之称停与否。而惟视其满足而已。夫此等文字。自应善善长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5L.gif)
顷于求道而莫知所由之日。汎滥奔放。未领其要。偶见延平答问。以为入道之门在此。乃欲洗心从事。而先于大本处。窥觇彷佛。尤自妄度。敢生直截根源之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6H.gif)
圣人之教人亦多术矣。颜,冉以下问仁则一也。而夫子所以答之者。各有说焉。然其要。又不出求仁一事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6L.gif)
余于甲子春。手写易经。明年。写书经。又明年。写诗经。今才讫。而眼昏不能净写。且精神耗脱。随手颠错。殆无一板之不误写去。亦可愧省。而但取便于老眼。他不足言。人或以精力之能尔为称者。余谢之曰。苟使吾少日读书。虽老犹可以记得。则顾何以出此计耶。只缘读之不熟。圣人若干言。亦患思之不起故耳。窃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7H.gif)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7L.gif)
问。寻常疑生之谓性。不为病。程子曰。告子云。生之谓性则可。凡天地所生之物。须是谓之性。然则程子。亦不废其言。至孟子以牛之性犬之性诘之。然后其说方窘。岂孟子故欲抽发其訾颣耶。盖此一转语。虽不为不是。而寻其源委。必有来历之可疑者。故试叩之。果有牛马之性。羽雪之白之差缪处也。
答曰。此语虽出于告子。而自无病。故明道亦用之。但其对孟子说。则乃以形为性尔。
问。程子曰。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此论气质之性。不尔则岂可以性与气合而言之欤。
答曰。性不可离气而言。苟无气则性无寄搭处。
问。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所谓不容说。即理也。人物未生之时。理固自如。不可以性言之。及乎赋于物。而此理堕在于此。然后方可谓之性矣。
答曰。不容说者云者。盖言理也。
问。极高明而道中庸。程子曰。非二事。中庸。天理也。高明中庸。既非二事。则自尊德性以下。无不皆然。恐不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8H.gif)
答曰。然。
问。朱子曰。命。犹令也。盖天命流行。自人物所受而言之。谓之性。方其流行而赋与于人物者。无名可名。乃曰命。则此盖天与人物交际之间也。若曰。命令云尔。则真若有使令者然矣。
答曰。命者。如朝府差除之云。朱子意盖如此。理亦赋焉之亦字。似不以理。付于气矣。
问。程子曰。知义之为用而不外焉。可与语道矣。义与仁互说。则有体用之分。以四德言。则均是体也。如是说来。恐无义外之病。
答曰。有人说。程伯淳曰。义无对。盖世人不识义字。而或小之。故程子之言。乃如是。
曰。程子义无对一语。尽有力量。
答曰。有力量。
曰。伊川及晦庵。于文字下语。必十分慎重。恐有差失。而程伯子则不然。能说人不敢说底道理。而略无难色。岂的见道体。无复疑畏而然否。
先生微笑曰。诚然。
二十六日。 朝家恩例。每于岁末。以米肉致之。先生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8L.gif)
先生曰。伊川享年最多。明道则盖得天地清淑之气。自不能坚久不散。
问。窃尝因一家传说。闻从祖少日多病患。未知气候康宁。从何岁乃尔乎。忘生徇欲。固是寻常存戒。而亦有别般功夫。或资滋补之力耶。
答曰。无有也。吾不曾饮啜药饵。巨胜则虽服食已久。亦未觉其某效可言者也。闻柳君鋿。常服此。其人年高无疾。亦岂以此得力者耶。
问。伊川立子之语。终未可晓。是必有其说。而既无说与人者。后人之疑。固无异也。
答曰。是不过时王之制。宋太宗以弟承兄。殷礼。盖如彼。泰伯,仲雍逃之荆蛮。周亦立季历至文王。文王舍伯邑考而传武王。是用殷礼也。周公制礼。始立嫡以长。嫡嫡相承。舍其子衍。而立孙腯者。亦以此也。伊川之意。盖太中在时。明道殁。伊川既主祀。而传其子。亦礼顺也。然朱子每于此讳之。但曰。侯师圣辈所为也。周公制礼。固不当如此故也。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三十八 第 22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98A/ITKC_MO_0498A_A208_229H.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