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x 页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书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4H 页
与吴圣登(泰鲁○甲子三月十九日)
向来同聚一过一旬。而每见操履端悫。反使此心有警省处。送后耿然不可忘。即被手诲。欣慰如对。第承遭重制。良用惊叹。而审侍奉安福。深豁数月阻郁之情也。某岁翻后。作觐行。转展(一作辗)而归。归后昏痛一倍。而且以谬叨种种惭惶耳。示喻心气不平。此是用功过苦之致。而若不早加惩治。则亦恐有害于方来也。李延平之答晦翁书。有曰。元晦偶有心恙。而治救之法。只告存养之术而已。然在初学有不可下手。则就九容四勿上着力。则亦可按据而行。若论其极处。圣人之所以告颜子者。岂易言哉。此道彻上彻下。不宜以此等事作高远看也。苟以九容。亦为有心之害。则姑当从所欲为之节度。而区区所不知者。事物为主。犹能不作心患。而乃以九容为此心存主处。却不免为有心之病也。然初头此病。犹胜于泛然流循之弊。不宜以此过自劳苦。而此心豁豁无一事。为第一义谛。为佳。惺寂自是禅家话头。吾伩为之取用。而亦非初学事。恐不可以为治病之药也。晦甫相见。有何说话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4L 页
否。书之误达。虽可恨。蹉过后。亦奈何。来人遽归。草此多少。不宣。(甲子三月十九日)
[与吴圣登](甲子八月八日)
顷书承慰。不审日来侍履何似。悬溯溯。仆为趁节祀。赴楸下。数月沉病之馀。自力到此。而一旬跋履。将何以往返。良挠良挠。昨到衿阳留数日。转进坡山。承复来见。玆以书报。如蒙一来则可喜。而李晦甫所居不甚远。或以鄙意传之。联骑而来。则尤所望也。馀不宣。(甲子八月八日)
[与吴圣登](乙丑七月十四日)
一日之款。虽不足展尽阻怀而悁郁之馀。亦可喜也。忽被手诲。欣审剧暑侍学增吉。良慰良慰。仆家事。安阴丧其室。分脕才月馀日。情境惨怛。而老人日夜悲疚。私情尤为切迫耳。知读孟子。而所居想应静专。以吾友志气。方厉见解。亦未尝苟且放过。必有精进之功。而顾未得与之听绪论。为之怅然怅然。吾友之看文字。不待奉勉。而自能渐进。第于己分上努力。勿以外面矜持为可恃。须用内外交养法。如浩然章所称志气自反等处。索性理会。十分透悟。然后方可以语为己工夫。不然则虽尽读七篇。亦没巴鼻矣。贱疾发作如前番。负席昏呓。把笔草此不能悉。惟在心照。(乙丑七月十四日)
[与吴圣登](乙丑至月二十七日)
前书未谢。而书又至。开慰则甚。怅恨亦多。比日寒严。德履何似。杨峡之计。既决而中止。抑有牵掣否。邹经读至几遍。而精进之工。亦有可闻者否。某秋间。家弟安阴。归葬其妻于竹山地。情境悽惋。不可言。送后入清州。盘礴而归。近被朋友之来。逐日对坐。不至全然无所事。而身尝沈缀。不能与之寻理。有时愧省而已。幼直时尝得见否。玆答其书。望传之也。馀不备。(乙丑至月二十七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5H 页
[与吴圣登](丙寅二月十四日)
顷荷来访。出于阻馀。匆匆不能究𢙇。送后。第有怅念。即奉手诲。良用慰释。承于归时。所苦添加。尚未能轻安。为之奉念。仆一味病劣。而近因叔母九耄之年。患候极重。诚有朝夕凛凛之忧。其为煎迫之状。何可言。楸行。方有陈疏事。承 批后始可成行耳。早坐眩草。不宣。(丙寅二月十四日)
[与吴圣登](闰三月初八日)
顷被手诲。迨以为慰。不审迩间。侍学何似。膈痞想已轻安。看文字其能专一。而亦有渐进。有可以绪馀及人者否。仆省墓之行才返。而强疾劳顿之馀。方此沉缀不自振。明翁缅礼。始意必欲躬造。而顾无自力之望。遂不得成行。第切缺叹而已。归晚之往。迁就至此。拟于晦间入去。而所居闾井不净。见方忧疑度日。此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5L 页
亦不可必也。闻有往便。草此不宣。(闰三月初八日)
[与吴圣登](四月廿七日)
日因张君之归。槩闻近问。良用慰释。即被手帖。具审侍学增庆。尤为之欣喜。仆当夏病作。已成十馀年旧例。第逐岁衰落。病虽无加。而颓卧不振。则今番又不啻前番。推分委命而已。归溪之行。迟回不能发。身有羁束。且值盛暑。不可率意而往。只有怅然𢙇想耳。村井之不净久矣。心常畏约。承仁里亦然。至于出寓。想多为挠也。邹经已讫。移向鲁论。必有可闻者。而无由与之对讨。可恨。知有湖行。如获奉际。则岂胜瞻幸。馀挥汗堇布。不宣。(四月廿七日)
[与吴圣登](八月七日)
过路少款虽可喜。而送后耿然有馀𢙇。自京褫到所惠书为日多。而亦可慰怅念之情。不审秋凉。侍奉增庆否。窃想又还郊寓。所看读亦能静专否。此中方以病忧煎虑。而贱患去益澌缀。偕来尚未蒙 召还之命。惶闷窘迫。只以获被 恩谴。为蕲祝耳。归溪之行。身无绊掣。且无病忧。然后方可议。早晚姑未分。而或于开月初成行也。郑叔奄作古人。为其家伤惜之意。不但平日情好而已。馀不宣。(八月七日)
[与吴圣登](九月一日)
恋际书来。按审侍学安胜。开慰良深。仆数月栖屑之馀。才还家。而仲弟自东莱递归之行方到。尤用欣喜。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6H 页
归溪必欲成行。当在开初。而事势不可久淹。不过于一旬内往返耳。所示称(一作祢)祭。只因晦翁以生朝设行。故在季秋时祭。虽或同月。恐似无妨。惟在思量焉。早起草此。不宣。(九月一日)
[与吴圣登](至月廿九日)
自顷承书无便。汔未谢。第有怅念而已。又勤手诲。欣审痘忧顺过。又得丈夫儿。为之深贺。此中才见夭惨。虽是孩抱中物。衰𢙇殊不能自遣。奈何。孺直书亦见之。而近以痘患为挠。未暇于书尺。此便立促。拨忙布谢。又不能答孺直书耳。何间当还楸下耶。岁寒怀思益不禁切切。不宣。(至月廿九日)
[与吴圣登](丁卯三月一日)
尚右之痛。惊怛何可言。送后旋闻丧报。方欲驰书申慰之际。蒙此书讯。第审情理惨然。且有瘗夭之戚。尤何以上慰慈念。为之悲伤不能已。信后侍奉如何。只冀节哀加护。副此之望也。某近添感冒。一倍昏缀。而家弟与洪甥。获忝监榜。慈怀颇以为宽。良幸良幸。入峡尚此迁就。数日后。方可成幸。而病躯若不至越添。则拟于度暑。然后归来。姑不能知其必如此也。至道虽未能久留。而与之对讨。殊慰幽独之怀。玆因其还。草布多少。不宣。(丁卯三月一日)
[与吴圣登](五月七日)
阻久悬郁。披书喜可知也。知自湍上观葬而还。想怀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6L 页
事尤切矣。以审归侍安胜。深慰深慰。生前月为见亡妹迁葬。从峡中出来。不能如始计。只得盘礴一月而归。归后不能如在归溪时。近被暑热。负席昏倒。常恐旧疾之闯发。衰气不自振如此。奈何。景愿与之相守。虽不能久而所读。则视山外时。不啻胜矣。且观其思奋之意颇多。苟能一向不懈。则可谓好消息。第未知其还家后更如何也。至道两书并到。答简。早晚转送为佳。挥汗堇布。(五月七日)
[与吴圣登](八月八日)
阻久悬郁。被书开慰。第承所慎久不轻快。为之奉虑。信后日多。未知已获良已耶。贱患逐岁例发。言之亦觉支离。自夏初一味昏倒。微凉后少稣。而腹中又不平。方此负席宛转。日昨老人适有京行。行到衿阳。患暴泄。才闻少歇之报。而心神犹悖。明将驰赴衿阳。以俟亲候向安。仍成楸下行。往返当旬馀日。归后病不越添。则晦初拟入归溪。而未知病躯驱驰后。又能自力否也。过衿阳时。或值在京第。则庶获一面。而但恐已出郊外也。馀不宣。(八月八日)
[与吴圣登](臈月十二日)
因子顺见书。而知不在京第。无由附报。心甚悬怅。即又书来。为之欣释。第承悼夭。惊叹不已。遣书且多日。未知侍学一向佳福否。入峡两月。读邹经。想于静里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7H 页
看得。必有渐入佳境之意也。至道有书。颇多意思。此实朋友间好消息。志力如此。能不退转。则将来极有可望。必须勉之。俾有树立。不负诗礼之训。又比他人。有此一重担负也。某秋末。自归溪还。方此怕寒深伏。而春暖则又欲入去。搬移之计。顾无可往处。而此身则只将栖屑如是矣。承于岁后来见。一倍瞻企。不宣。(臈月十二日)
[与吴圣登](戊辰六月)
披书且久。而困暑昏缀。且知见住郊寓。遂致逋谢。第有怅恋。不审此时。侍学佳安否。村井不净之患。近已无忧。而鲁论读至何篇耶。承许来见。为之企待久矣。跫音尚迟者。或以鄙行之未即归家。为疑而然耶。仆于春中入峡。留数日而遽还。还后遇暑。无他出入。第衰昏益甚。长时颓卧。虽欲自振。而不能得。如吾友者。在傍提醒。则犹可喜。顾无声息。未知或有牵掣。不可出欤。苏一浑有约于归溪。而主人不能往。想亦不能来也。馀自力堇布。不宣。(戊辰六月)
[与吴圣登](庚午六月十六日)
再得书而无从附报。第深悬怅。即又承见手字。具审侍欢增庆。此时平信。非如前日。其为慰释。尤不可胜言也。某一味栖屑。行踰半年。忧疑之甚。但以日阕为幸。而病缀之状。视向来不啻数倍。昏倒放废。若不能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7L 页
支吾者久矣。虽欲随分打过。亦多不易处。奈何。知与晦甫,锡予将合并。心甚欣喜。朋友讲习。天下之益无大于此者。两友视圣登。则可谓老大。而每以锡予之不能发强刚毅为戒。与之相观。必有彼此资警之效也。圣登志气有突兀。此则可喜。而亦与磊落轩豁不同。若能切切偲偲。恳到详勉。则此不但诸君之幸。实亦老拙之幸也。别纸所询。区区昧于礼学。虽或有问。而不敢对。非有逊避而然尔。顾不识也。只深愧恐而已。强疾布谢。不尽意。(庚午六月十六日)
[与吴圣登]
今玆所询。既无明文之可据。则尤何敢妄为之说乎。然练则诚如来言。恐不能行。而至如大小祥。虽曰祥之义。自是渐趍平吉之意。又何可如练之或行或不行者耶。丧有主祭之人。乃以祝辞之祥字为疑。则或以初期再期称之似可耶。
[与吴圣登](辛未三月吊别)
尚复何言。尚复何言。顾此远伏。末由奔慰。不胜悲虑之至。且闻伯季两家丧祸之荐酷。亦可惊叹。而症既不能无疑。则尤切危厉。未知近日凡百更如何。毁不灭性之戒。经训有不可违者。而哀陨痛迨之中。必有任情直行之患。区区忧系。食息不能自弛。必与伯仲诸哀。随地加勉。只看道理所在而从之。毋或以固所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8H 页
自尽之义为疑。如何如何。极知贱言之未足为轻重。而忧念之深。有不能自外。略此布意。其所不敢尽言者。亦望深思。千万千万。(辛未三月吊别)
[与吴圣登](九月十四日)
省式。月前承见答疏后。稍释忧煎之情。旋作龙潭行。归才属耳。而消息不得闻。第剧纡郁。忽因贵奴之过。槩审气力支安。诚幸诚幸。窃闻襄礼尚未行。想见哀遑罔措之状。不胜悲念而已。某为省老人赴龙潭。数昨才还。力疾往来之馀。病缀益甚。负席昏昏。殆不省人事。而知有归便。自力布此多少不究。只希自爱加护。副此真切之望也。馀不宣。(九月十四日)
[与吴圣登](十月十二日)
省式。窃计襄礼已过。靡逮之痛。益复罔极。不审近日孝候何如。每思哀之情境。不堪悲虑。惟以自护支持为深望。而若或任情毁性。则诚有大段可忧者。切乞深思焉。孝子事亲之节。不专在乎哀戚而已。区区之意。非出于情爱之深。想有以体悉也。某病缀日益甚。推分委命。秪欲任之尔。家弟省墓之行。必欲转进。而策蹇往来。其能如意否也。早坐自力堇布。不宣。(十月十二日)
[与吴圣登](壬申至月二十五日)
以此笃疾。经年不死。忍见不忍见之事。末弟平日无病者。暴折于一旬之间。极天冤号。只恨灭死之不早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8L 页
也。老妻积月沉痼之疾。荐见惨。病遂谻。竟至于不救。成服之过。已数日。一体胖合。情义不轻。而自亡人言之。顾无馀憾。而第以棘人辈日夜焦遑之馀。澌缀可闷。而靖儿重经疹患。苏完尚远。实有凛然之惧。尤闷尤闷。贱患一味缀缀。宛转于床席之间。不能出入户闼。尚今支过。亦是怪事不能究。(壬申至月二十五日)
[与吴圣登]
种种情事。更何提说。老人欲自龙衙临见。而决不可承顺。万般宽譬之中。妻丧后驰人。姑未往来。未知气候凡节。更何如。忧闷忧闷。
[与吴圣登](癸酉正月十二日)
即承哀慰疏。仍想孝候支安。慰感之至。某笃疾不死。忍见前后丧祸之荐酷。老妻积月沉痼中。惨遭不忍见之戚。病遂谻至于此。情理诚极悲怛。而求之人事。宜无馀憾。此则犹可以自宽。而教官之葬已迫。心中结轖不解。愈久而愈不能自遣。使古人处之。或不至如是耶。但为少辈。自力饮啜。自外面见之者。或不以为危急如前日。而澌缀日甚。亦岂能一向支过乎。时至则行。顾无可言者也。日昨锡予历访云。槩闻消息。少抒恋郁之怀耳。力疾堇布。不宣。(癸酉正月十二日)
[与吴圣登]
省式。傫然临见之后。无由承信。第有悬怅。即奉手疏。披审气力一向支安。心甚欣慰。贱疾既得不死。则或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9H 页
可凉生后有变动之望。而数番别症之发。益复澌缀。日间便道又猝剧。虽得少安。而以此气神。尤不能收拾。方此伏枕吟呓。奈何。子顺来见而归时有历扣之意。草此付之。馀不宣。
与柳景愿(侗○己未臈月二十七日)
岁晏瞻恋益勤。即被手诲。欣审侍学佳福。深庸慰泻。第承有同堂殇惨。为之惊叹。某侍傍粗适。而黉舍诸朋友。俱已散去。兀坐终日。惛然不能自振。神气之衰薾如此。奈何。言行录。亦自可观之书。虽有不分晓处。惟于其分晓易知者。亦宜详玩而深体味。则自己分上。未必无所补也。冰路不可涉。且值岁翻。恐不宜远出。惟愿懋学自厉。副此之望也。馀不宣。统希心照。谨谢上状。(己未臈月二十七日)
[与柳景愿](庚申九月三日)
阻甚悬怅。即奉手诲。岂胜披慰。第审侍奉。有不安节。不任虑仰。昨见榜目。吾友名在其间。为之欣幸。惟冀努力。以副亲庭之望。如何。某病情。视向来不无少胜。而一味昏劣不振。兀坐殊无聊耳。家弟亦获解。而李具两人同占。亦可喜也。馀不宣。(庚申九月三日)
[与柳景愿](庚申十月十八日)
某白。不意凶变尊祖考令监奄忽违世。承讣惊怛。不能已已。蛰伏郊远。知旧间人事都绝。日昨因人为扣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9L 页
近日消息。始知遭重制。为日已多。亟欲奉书申慰。而病未之能。方此耿念在中。忽蒙书讯。不敏之愧。无以为喻。伏想尊丈衰年草土。气力将何以支持。尤不任悲虑之至。某旧疾近又发动。姑不至顿剧。而神气昏惙。益不能自振。家弟辈分住安城。盖出事势不获已。而种种愁恼多端耳。馀力疾堇布多少。不宣。(庚申十月十八日)
[与柳景愿](庚申臈月二十四日)
自顷耑书之后。更欲相候而未之能。第有悬情。不审襄礼已讫。而大庭气力何以支持。侍况亦能安善否。区区并切虑仰。某一味沉惙。悄无佳绪。而赖有朋友数人。与之对讨。慰此幽独之怀耳。如闻科期已退。想无功夫妨夺之患。未知近日所事何居耶。鄙奴虽入京。而不识贵宅路陌。玆要李士刚传此书。可免浮沉也。馀不宣。(庚申臈月二十四日)
[与柳景愿](庚申臈月二十八日)
数昨有书。要李生阳中传致矣。书未达而手帖遽至。极慰阻郁之情。第承襄礼奄过。痛慕何可堪任。悲疚馀患。感亦不轻。旋获差胜。一惊一喜。承许临况。为之倾企。而所苦良已。出入无疑。然后方可远出。少愈之戒。亦不可忽也。某趁岁前赴楸下。归期当在七八日后。而朋友值此岁时。俱已散去。兀坐殊无意况。如得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0H 页
景延。与之晤语。则亦可喜。须于旬间来见。为幸。馀不宣。(庚申臈月二十八日)
[与柳景愿](辛酉至月八日)
获书于阻郁中。披翻如对。第审大庭体力常有不安节。不任虑仰。未知信后侍奉外雅履更如何。仆秋末强疾来觐于稷衙。为便往来。姑住安城。以为岁翻后。方还衿寓计。而贱疾一味沉惙。顾无自振之势。然视向来危死时。则亦有间矣。承读小学。每闻朋友读此书。则不觉心喜。盖常欲躬读而未之能。故如是也。第读书非难。而读后犹如未读时。则此可谓未曾读也。朱夫子曰。讲了便将来践履。苟如此。则宁有书自书我自我之叹耶。勉之勉之。副此之望也。馀不宣。(辛酉至月八日)
[与柳景愿](壬戌五月十四日)
悬往中书来。披审侍奉此时安吉。极用慰释。此间沉疾困惙。视前益甚。而春夏以来。病忧一味。危厉熏心。安城之行。尚此迁就。不多日内将往。而病驱冒暑。亦可挠也。近来所看读者何书。亦自努力。渐有田地可据否。人在世间。自无无一事閒坐之时。拟待事了。方做功夫。则亦迂矣。能于忧患事故中。用力不怠。然后可见其诚力。未知景延近更如何。书堂之役未讫。而道信忽不起疾。惊惨惊惨。虽有他持守者。岂能如道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0L 页
信耶。馀不宣。(壬戌五月十四日)
[与柳景愿](壬戌六月晦日)
即披手帖。欣审剧暑侍馀为况安胜。开慰良深。仆北来后。病益困劣。此则久已断置不足言。而知旧沦殁之报。有书辄闻。至如飞卿之不起疾。尤令人痛切。不能自遣。此事谁更担当。友道谁更提掇。区区伤痛之情。不但在于情深而已。大学或问始看。则平说似无可疑。而自有照应关锁。必待熟读通滑。然后方觉其意味转增。更须不拘遍数。以多读无疑。为究竟法。如何。馀挥汗堇布。神昏不宣。(壬戌六月晦日)
[与柳景愿](壬戌臈月六日)
阻甚。第有驰情。承书慰豁。而顾以病倦。遂逋谢。计在谅宥也。寒燠迭行。不审侍奉外为况此时更如何。书经其已读讫。而真经日读数板。方到何处。亦有体验之功。可与论说者否。左右有气志可以进取。而不能与之深讨。心常悬念。苟欲就身心上用力。则自人心道心以下。无非格言。服念体行。终身用之不穷。而不然而只欲一番念诵而已。则读了后。亦当与未读时几无异矣。未知日用间。其能檃括。以验其反躬深省操舍得失之为如何耶。仆此来后。患疟旋差。而神气日觉损脱。赖有药饵扶持之力。堇能如架漏补缀而已。馀自力不究。只布。(壬戌臈月六日)
[与柳景愿](癸亥二月旬二日)
阻久悬情。披书欣慰起居之详。而向来忧患。亦可惊怕也。比日风寒。侍奉想益安吉矣。科庆出于同堂之内。为之驰贺。仆侍事粗安。而贱患一味沉顿。苦无向胜之望。只可任之而已。书经读毕。能不如未始读之时耶。闻有设科之举。想又不免小忙也。然少壮之年。不可再得。莫谓前面日子之有馀。而靡弊于不紧要处。区区之望也。馀力疾堇布。(癸亥二月旬二日)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1H 页
[与柳景愿](癸亥五月十日)
坡行去来。扶疾疾驱。未暇少淹。遂不得与吾友相见。归后。第有怅念。旋得衿阳书。知有虚枉之叹。又勤手帖。尤以为荷。比日暵甚。不审侍学此时更如何。科举已属过境。近日所着力者在何事耶。若以外物失得自挠。前番不如意。又拟明番之用。一味淟谁为之贡。则向后事。亦可知矣。区区不欲为吾友谋谁为之贡。愚恐不入于尊意也。此间自顷劳役之馀。一倍澌缀。枕席上宛转者半之。良苦良苦。馀不宣。(癸亥五月十日)
[与柳景愿](癸亥八月二十日)
顷于病昏中。被书遂稽谢。至今可怅。比日想侍学益佳胜矣。某前月。遭姑母丧。孤露情理尚何言。而奔哭此迟。日夕悲苦。奈何。贱疾又发。首尾三朔。中间数旬。危死堇苏。逐年澌(一作厮)炒。气血耗脱。都无生人意况耳。来月二三间。必欲赴高阳葬事。路当由江外。虽欲相见。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1L 页
事势不可迟留。亦何以际晤耶。科期已近。想不免小忙。过后则不宜一味悠悠。未知高明所以劈划者。又如何也。馀力疾布谢。只希。(癸亥八月二十日)
[与柳景愿](甲子四月五日)
音墨阻久。第有悬情。披书方知向来疾患。诚亦可怕。以何等症情。若是其危重耶。文字不专。姑不足言。而即今则更无往来之症。轻快如常日否。必须加意善摄。副此区区之望也。仆为觐老人。赴安阴。扶疾往来之馀。一味昏痛。而閒废之踪。烦人颊舌。秪益惶愧。奈何奈何。承许来见。为之瞻企。而如或有妨于调摄。则亦不可率意轻动也。馀力疾布谢。不宣。(甲子四月五日)
[与柳景愿](丙寅五月二十日)
阻馀书来。披审侍学佳福。良用慰释。仆自衿阳归后。拟即入峡中。而病倦少迟。旋被拘掣。遂不能成行。第有涧愧林惭耳。旧疾之发。今夏忒早。负席宛转。尽日昏倒者。已过数旬。沉缀不振之状。不啻如前番。此是年进病亦进而然。推分委命而已。向来犹有朋友之益。春夏来既无此事。日觉退转。病又乘之。有时颓卧自咜耳。如吾友者。有方进之势。而亦既不失其路陌。则顾无他法。只有奋发一事。诚如来喻。视以为瞑眩之良剂。外此有何可勉者耶。槐黄小忙。亦何能免。只宜努力数月。仰副家庭之望。勿作两占便宜之归。则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2H 页
甚善。家弟获递后。交印迟速。尚未知。私情闷甚。自力堇此。不宣。(丙寅五月二十日)
[与柳景愿](丙寅至月十日)
阻久悬情。书来。披审寒严侍学佳迪。深用慰释。且闻痘忧俱顺过。为之欣幸。此中一味病惙。而续承分外恩命。史官才又还去。职名犹未卸解。愧恐奈何。承读论语。且于四勿上用力。苟能一此不懈。能免书我不相涉入之患。则区区之望也。翼如来留数朔。今始还去。颇有振奋之意。亦可喜也。玆因其行。草此布谢。不宣。(丙寅至月十日)
[与柳景愿](丁卯正月十九日)
披书以审新年侍欢增庆。深慰阻恋之情。且闻儿少痘患俱得无事。为之羡叹。此中以此危厉。数月不得一夜安枕。毕竟再见惨毒之事。家弟安阴。昨才瘗夭而归。情境不忍言。奈何。承读论语。且以未始读自咎。岂以程夫子所教为感厉而如是耶。不(衍字)不尔则亦宜深戒也。才读一书。遽责其效。则恐不可若是迫急。而或不免循例沉读。今番如此。明番又如此。则大不可。更宜猛省也。愤发二字。晦翁七十之年。举似学者每如此。思之痛切。不敢生懈意。窃念圣人之发愤忘食。未知有何不尽之心而若此。须于与天地不相似处。求之而已。因来喻。谩及之。方以腹病负席。自力堇草。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2L 页
不宣。雅照,子顺,圣登方在此。视向来有进益之望。可喜。(丁卯正月十九日)
[与柳景愿](丁卯冬)
庄重沉密四字。晦翁为钦夫勉之。吾于景愿亦云。未知以为如何。(丁卯冬)
[与柳景愿](戊辰正月晦日)
岁寒增慷慨。(载诗)
披书以审新年侍奉增庆。为之慰释。第承悼夭之戚。惊叹曷可言。此岂昨岁患痘者耶。心甚惋惜。想不能自遣矣。此中衰疾益苦。而春来入峡之计。姑不可成行。稍俟身无所掣。然后方可议耳。当此岁改。一倍激昂。每有遂成枯落之叹。而年少者亦不可自恃。必冀蓦直向前。以寸阴为可惜。则区区之望也。方患感力疾堇布。不宣。(戊辰正月晦日)
[与柳景愿](己巳二月晦日)
披书。良慰送后怅念之怀。仍想侍学一向佳福。尤以为喜。服人近又不如前。病缀中痰咳兼苦。而叔母葬事。身且挂碍。力疾必赴之意。亦不谐。此心痛结。有不可言者。奈何奈何。来喻思奋之气。有倍前日。苟能一此不懈。则亦何患毕竟不可得。而第或不免为一时好意思之归。恐成朋友之羞。须以常切操持。不少放过。加之意焉。见与叔书。知其所患甚不轻。忧虑不弛。自他人看之。亦如其言否。以此所答书。望传之也。馀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3H 页
馀不宣。(己巳二月晦日)
[与柳景愿](己巳四月十六日)
承书且久。而病昏逋谢。可怅。不审信后佥侍学增胜否。仆有疾不死。既见不忍之事。而今于处分之下。举家惶恐懔惕。贱疾因之复剧。推分委命。时至则行。亦复奈何。示喻缕缕。苟非相念之至。顾何能及此耶。第当奉以周旋。而见方日夕俟谴。更何有许多商量乎。自力布此。多少不宣。(己巳四月十六日)
[与柳景愿](己巳八月六日)
阻馀承书。第审尊嫂丧事。岂胜惊叹。窃想侍下情境。有不易处者。况伯氏又不在家。种种事势。尤可念也。信后侍奉更如何。服人被疾危苦。宜死不死。忍见亡儿。初期奄过。顾无在世之趣。奈何。城主移除。自是早晚事。而一邑之去后思。尤可见其实情。况此怅失。有不可言也。任善仲。每思之不能忘。如其人者何处得来。可惜可惜。力疾堇此。不宣。(己巳八月六日)
[与柳景愿](己巳臈月十二日)
积久相阻。第有悬情。忽得手帖。披审侍学佳胜。开慰实深。仆病缀日甚。而村井极不安。方有奉老移避之举。顾无宁净处。种种事势多可闷。奈何。闻韩生辈经由时。获蒙津送。为之深幸。千里外来访。令人愧省。而以其志气言之。则亦可尚。韩之为人。与所见殊不易得。送后不能忘也。未知吾友近日所事在何等文字。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3L 页
亦有进益之可言者否。圣登来留。与李仲寿及家弟。同看近思录。用工颇专。可喜。方此愁挠中。蒙此大庭所饷酒壶。诚切感切感。馀不宣。(己巳臈月十二日)
[与柳景愿](庚午七月二十一日)
前书承见后。无路附报。第有悬情。忽此便至。因披手诲。欣审侍奉增庆。岂胜慰释。今年时气流行。远迩同然。不闻消息十数日。则已多纡虑。玆承平信。喜可知也。仆自岁前。栖屑于山间。中间危厉之状。不可具言。幸得无事才还樗村。而旧疾又乘于积惫之馀。日觉昏缀。若不可支吾。此则推分委命。亦不足可怕也。夫为学苟能知有用力处。则入水踏火。此心不变。况忧患之来。顾何至于夺志乎。看读不能着实。想出例语。而不然而果如所喻。则殊非所望于景愿者。更须勉之也。知有来见之意。深企深企。病卧中眩草多少。不尽意。只希。(庚午七月二十一日)
[与柳景愿](辛未正月二日)
不审新年。侍奉增庆否。顷日之会。不能久。第有悬怅。此中衰齿又添。病缀益甚。而锡余辈趁岁前散去。杜门悄坐。怀思不能佳。奈何。李生辈又此冒寒而还。千里跋涉。诚可念。过路或与之款接。所乏之资。亦有以济之。则幸矣。馀不能究。只希。(辛未正月二日)
[与柳景愿](辛未至月十七日)
不闻信久矣。第有悬情。即承手诲。披审雪冱侍奉增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4H 页
庆。开慰多矣。知读鲁语。亦能寻绎。此诚好消息。至于理会不得处。尤可喜。所谓读书患在草草打过。而自以为能知苟如是而已。则虽读如不读矣。更须入心理会。反覆思量。必以无可疑为期则幸矣。仆病惙不振。而曾被圣登之来。赖以自遣矣。渠之情境。思之惨然。近日则更无朋友之讲讨。而有童子泛定平。持韩思哲辈书而至。早晚当还去。路由抱川。去时须为之资其路资为佳。又有关西金圣齐者来。与韩童子同留北里坟庵。此等人志气。亦不易也。馀早坐多少。不究。(辛未至月十七日)
[与柳景愿](壬申七月十七日)
自顷来见后。虽未能与之稳语。亦觉病怀之稍舒。才因邸便。忽承手字。披审剧暑侍学一向佳胜。深慰未尽之思。此中病情已满九朔。而无显减。第奄奄垂尽之形。见者以为少胜。而困于大暑。日觉昏昏。神识昧然。未知暑退后更如何也。文字羁縻之喻。出于谦虚之辞。而既知其如此。则何不思奋然自拔于例套中耶。勉之勉之。玆因韩童子之归。自力倩谢。而想其行资。有不足之患。或有以济之则幸矣。不宣。(壬申七月十七日)
答具子顺(允斌○己未)
日昨被书。审归侍后履况佳迪。而且见喻不能开卷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4L 页
为愁闷。以是亦可知自力不解之意。读书一事为最急。而虽于不能读书时。亦不可悠悠自遣。盖日用事物之间。莫非用力地头也。仆散遣朋友。兀坐终日。益觉衰气之不自振耳。馀对客不究。(己未)
[答具子顺](庚申)
悬恋中。手字远至。披玩如对。仍想侍奉增庆。尤令人慰释也。且承居止静暇。可以读书。惟在自家之努力向前。窃意不待区区奉勖也。某旧疾。每于夏秋发作。而今春又忒早发。吟楚惫薾。若不可支吾。奈何。伏枕堇布。不究所欲言。只希益懋远业。副此之望也。(庚申)
[答具子顺](辛酉○二)
顷承惠书。始审遭重制。曷胜惊叹。且侍奉有不安节。尤不任虑仰。信后岁改。想侍履益佳福矣。示喻读书不专。悔吝山积。亦可见随地省察之深。苟令此志。不容少懈。读书有时不能专一。科业有时妨夺。亦何害于本体之刚大者。第恐未易到此地位也。只在逐日猛省蓦直向前而已。每劝人读小学。始则意锐。便说古人三十年读了之为可学。不过半年。更欲从他路做将去。玆见所示。知不可以泛然看过。此意极佳。勉之勉之。科期已退。似无目前被挠之患也。仆病入新年顾无清健意思。日与一二朋友。寻行数墨。赖以自遣耳。馀自力堇谢。(辛酉)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5H 页
被书知自越中还洛有日。心甚欣豁。而病倦稽谢。可恨。比日秋清。计所履益超胜矣。科日已过。人事所修。得无不尽分处否。仆酷𥚁之馀。旧疾又作。数月在危死之中。稍有生意者。亦已数旬。而委身床席。一味沉惙。自怜自怜。阻面许久。恋思日积。奉际未易。临纸增怅。(辛酉)
[答具子顺](壬戌)
有约久不来。已知为忧冗所牵挽。即于伻来。披书具悉多少。而侍欢增庆。良慰阻恋之怀。仆患疟后。一倍澌顿。近虽少胜。而习成放废。些小精神。收拾不来。且无强辅。亦不得一分开拔之益。有时怛然忧惧而已。知读邹经已讫。以吾友看文字精覈之功。必有进益。而不能叩问其一二。尤令人怅念。心常爱此书。而知之既晚。精力衰脱。每不能剧读而止。如吾友者。苟能用力读之。未熟则又读。自开卷第一义。剖判义利头面。使天理人欲。不容并立。自家有一副当定法。勿堕于世俗利害之说。则可谓善读。不然而迟回前却。不能脱然行将去。则古人所谓未始读也。来人立促拔忙。不能究节度指教之示。不但无别法。如右所言。义利是源头处。于此不能看得破。则文义得失。有不足道矣。馀自力胡草。(壬戌)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5L 页
[答具子顺](癸亥○二)
前书久未谢。又蒙慰存。深以为感。第承侍奉有不安节。惊虑不已。信后有日。不审患候调摄已复常。而德履亦佳胜否。某前月遭姑母丧。孤露依仰之馀。情理痛豁。尚何言。而旧疾又作。数月危死。近虽差胜。讫不得奔哭。日夕摧苦。奈何。承喻工夫不专。想事势有如此者矣。然若以读书一事言之。则诚或有妨夺者。而自己日用应接。无论大小。莫非用力地头。必待无一事。只可打坐。然后方欲做功夫。则人生百年内。如此时节。又岂能多得耶。开初。拟作高阳赴葬之行。果能成行。则经由之际。似或奉叙耳。如闻幼安重经轮患云。信然否。极令人惊厉。想已差健也。馀自力布此。(癸亥)
秋间过江榭。而不得相见。旋承入峡时所遣书。逋谢至今。即又书来。披审侍学佳福。良慰阻恋之思。承读邹经。有心悦眼开之喻。读书而知有味。固自不易。若能一此不懈。则自将进进不已矣。然此心存放无常。所谓心悦眼开者。此是心存时有此时节。不然而放去。则便视不见听不闻。更何论心悗(一作悦)眼开之乐耶。故求放心。为学问第一义也。来喻大抵以下数语。甚佳。第未知髣髴见得云者。果何如也。无由对讨。可叹。孟子一书。前后非不读。而每以不能快读为恨。昨年又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6H 页
读若干遍。而顾以精力不逮而止。如吾友之年力方壮者。既知其可好。则勿拘遍数。惟以烂熟为期。能如是而无所得者。吾不信也。服人精神视前益减。虽于不病时。少坐看文字。亦觉有妨。闭眼兀兀。殊无佳况。奈何。(癸亥)
[答具子顺](甲子○二)
阻久恋深。忽奉手字。披审侍学佳福。开慰之至。闻今番小大科俱不赴。前日断置之言。盖不诬也。此事差强人意。苟能移此功夫。专一用力。则顾何事不可做耶。看文字。虽或有些不专。而能于其大者。无退转之患。则可庶几矣。勉之勉之。仆为觐老人。岁初赴安阴。往来幸无在途颠踣。归后一倍澌惙。奈何。承许来见。为之欣企。(甲子)
曾有五月来见之约。为之悬待矣。即被手帖。第审侍汤有不安节。惊虑不已。承有勿药之喜。窃计已复天和矣。此间旧疾近又发作。每年如此。澌脱益甚。奈何。柳生侗来留一月而去。吴生泰鲁继来已两月。或读近思。或读心经大学。而晓解固自不易。亦能持守。有可保任者。一此不解。将来殊有可望耳。幼安消息。不闻久矣。区区所以期望者甚不浅。而数年不能同聚。未知其方进之势。不被外来者所挠夺否。尹东晢亦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6L 页
然。想有家庭之训。顾非他人所能致力。奈何奈何。只令人浩叹而已。(甲子)
[答具子顺](乙丑○三)
即被手帖。以审老炎。侍学佳福。深慰阻恋。顷有谢书。而无见领语。或致沉失耶。某自安阴遭其妻丧。不但情境之惨怛而已。老人日夜悲疚。抚护幼孩。顾无代劳之人。私情种种悲闷。何可言。而方以葬事为挠。姑未能完定。事多关心。奈何。贱患又复如前。负席沉惙。已月馀日矣。且被病忧来攻。亦可闷也。日用应接。无非用力地头。诚如来喻。而心或不能存主。则虽知其如此。顾无以照管。此乃求放心。为学问之道尔。勿用许多言语。只宜就己分上。常加点检。使身心内外。一一照顾。久之自当有可据之地。而亦不可以近效为急也。伏枕眩草。不能悉。(乙丑)
千里之行。侍奉吉庆。计程想已稳税矣。书役非敢少忽。而拙笔有不可强者。且目昏不识笔路。屡写终不入意。无以副大庭教意之勤。愧负深矣。必有大段疵欠。而亦不能仔细点检。幸须以此意禀知。如不可用。则不必苟入显刻也。服人旧疾一味沉惙。近又添苦。昏昏自不振。自力堇布大庭。恐烦诲答。玆阙候耳。(乙丑)
顷承惠覆。深慰阻郁。冬候日深。侍学想益佳迪。此间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7H 页
一味病劣。而朋友之来又如昨年。尹与叔觉渐进。见读孟子。时有惊省处。亦可喜也。幼安情境。每思之伤念。而自今以往。深恐其动有挂碍。益不能自拔也。适困京便。拔忙布此多少。不尽意。(乙丑)
[答具子顺](丙寅○四)
被书。知新年侍学佳福。深用开慰。承有还洛之意。果已成行否。坐此乡远。第有怅向而已。仆一味病劣。而数月在朋友讲习中。亦觉衰气之少振。且以晦甫与叔并进。不无相长之益。尤以为喜。馀适冗不究所欲言。(丙寅)
自顷承书。宜亟修谢。而未之能。病昏不振之状。可见谅也。即问始热。侍奉如何。昨阅朝纸。有大庭升资之命。非如他人之分外叨滥者。为之仰贺。仆旧疾如期又发。方此负席昏痛。闷甚。幼安与之合并。能有讲习之益否。区区所以期勉于渠者甚不浅。而从前光阴靡弊于走作。亦已可憯。苟不能大段忏悔。则过此数年。虽欲悔之。亦不可得。非谓其年大而已。物情世态薰染渐涵。自将不免为俗物。可不惧哉。可不惧哉。非幼安则吾亦不出此言。使之知此意。亦可。所读。不必定为次第。姑就四书。循环熟读。必要其如诵己言。此是古人读书法也。前书不能更披。自力堇草。(丙寅)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7L 页
五月廿五日所遣书。披见且久而讫未谢。可怅。未知长夏积雨之馀。侍奉一向吉庆而看读之功。亦有可闻者否。此中。自夏初。病益沉惙。而偕来之 命。尚未蒙收还。离次栖屑。且以忧患熏心。不独贱疾之为苦而已。南溪礼说板。在平壤。或有因便印出之事。则须以鄙意禀知添得一件。早晚寄来为幸。平壤册板。可观者都不知。而家礼板本甚好。未知近来能不刓缺否。虽不可一一仰请。礼说十册之得。亦可幸也。(丙寅)
被书。良慰岁晏之思。仍想侍学佳胜。为之欣喜。生近以忧患薰厉。益觉昏惙耳。承许来见。深用瞻跋。而冷节省墓之前。似无出入耳。当此岁换。想益激昂。而所不可恃者。少壮时也。不能努力。而辊到朽落如吾。则虽欲悔之。亦不可得。必须勉之勉之。便将早发。灯下自力胡草。(丙寅)
[答具子顺](丁卯○五)
人还披书。深慰送后悬怅之怀。比日雨晴不适。侍奉如何。此中近益病惙。而归溪之行。迟迟至今。将于一两日后始往耳。与叔昨者来见。方与之对讨邹经。衰气亦觉少振矣。玉华台能成分华之约。则诚为好事。玆因德辉行。草此附谢。(丁卯)
在峡时被书。深用开慰。不审近日侍学如何。仲氏所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8H 页
患。其已痊安耶。仆为观亡妹迁葬。自归溪径还。不能如始计。而景愿与之同归。在彼堇一月。所看读殊胜于日前。始知静中工夫之为益也。来喻思奋之气可见。一此不懈。必有进益之效。第一时意思未可保任。真有宲见得。然后方无退转之患。亦不可疾驱急荣(一作策)如晦翁之说张子韶也。只于自己分上。十二时常切照管存养省察。必欲其循环不已。正所谓贯动静做工夫者也。节要中潜心玩索。能不草草打过。则渐觉有得力处。不待问于人。而亦可以自知矣。玉华台旧有许多老松。尽被斫。但有一株。亦可坐。今行往见之。则才又斫去。便觉溪山无颜色矣。恨不能早图之。奈何。馀方昏倦不究。(丁卯)
承书未谢。而书又至。欣审侍学佳胜。深慰送后悬怅之情。读书有味。此又好消息。前后读此书者。未见其入心理会。切己深思。虽曰好之。而读讫亦不免都无事。苟能知义理悦心之味。则亦不患其无所得矣。勉之勉之。自峡出来后一旬。栖息在僧舍。还家与诸弟同聚。亦可乐。失两牛后。搬柴无路。欲更就暖于山堂。姑未有定期耳。岁翻当有衿阳之行。其时或可以叙稳耶。(丁卯)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8L 页
顷有谢书。想入照矣。冬候不佳。此时侍学何似。读书之切。一向前进。而渐觉有味否。幼安果已来会。而亦有几人同事耶。生还家后。凡事自不能如入峡时。僧舍再往之计。不但病躯不可冒寒动作。亦有事势之掣▣者。杜户深蛰。一味病惙。而独与权圣传对坐咿唔耳。书舍守直者告往。对灯眩草。多少不宣。(丁卯)
即闻人有见子顺而来者。为传近日忧患熏心。为之惊厉。未知其果非浪传。而闻都下轮行之患。亦有轻重之不同者。症情何如。而已得差安否。此处亦如此。而第似感气之不轻者。苟如是则恐不足深闷矣。贱疾一味沉昏。负席吟呓者已两月。只俟凉生后。庶得少苏耳。昏卧堇草。(丁卯)
[答具子顺](戊辰○四)
岁新矣。怀想政勤。忽被惠书。欣审侍奉益膺新休。驰贺驰贺。生衰疾转剧。而又被谬恩。只切惶闷耳。少壮之年。一往而不复来。丈夫有志者。当此岁改。尤宜有慨然思奋之气。更须努力。而此意亦可使幼安知之。勿失其善端之有时而发。如何。吴圣登方来。与之对坐。稍慰幽独之怀耳。(戊辰)
阻甚堪怅。即问侍学佳胜否。近日所读在朱书。而亦能渐入佳境否。幼安思奋之气。其能一向慥慥。不负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9H 页
其初志否。并用悬情。仆前月入归溪。只得数日盘礴而归。以家有忧患。不可淹留也。一味病惙。而无与晤语者。兀坐以自适。衰气益不自振。奈何。书堂主人告行。坐曛草此。翼如,景愿。俱无恙否。亦宜略报消息也。(戊辰)
书堂人被书深慰。前此四月所遣书。有以见用力处。渐有路陌。尽有可与之反覆者。而遇暑后。旧疾弥苦。一味昏倒。不能自力修谢。可怅。不审近日侍学何似。所读中庸。方到何处。而益有寻理究索之验否。示喻大意良是。由是而进进不已。则毕竟必有事在。令人为之增气。第所谓涵养工夫。非有拣择取舍于内外本末之间。心之所在无非用力地头。只当有个主宰。常切照管。勿使有渗漏处而已。如此久之。自有优游不迫之意。以此谓之涵养则可矣。不然而先有心于涵养。则反成燥扰。不但为无益而已。整齐严肃。自吾身心内外。深体味之。自可以知其义。夫所谓体认体验之体字。不可草草看去也。苟不能切己深思入心理会。则殊不知体认体验之为何等语也。明儒有曰。整齐严肃。须分内外言。盖亦制外安内之意也。程子所谓心便一自无非僻之干。朱子所谓中有主而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19L 页
心自存者。皆非别语矣。此不过内外交养之法。不必深求。亦不可以工夫效验论之。或不免于太涉计较。未知高明。以为如何。俟少间堇布谢。多少不能悉究。不宣。薛文清读书录曰。一息不可不涵养。涵养只在坐作动静语嘿之间。此语曾见之否。不宜别求涵养之术。但如此做将去为佳。(戊辰)
向蒙临慰。不以百里之外为远。此意何可忘。又勤乎字。尤以为感。比日寒严。侍奉想增福矣。某自山下舁归后。数月危死。近始微有生意。而又遭叔母丧事。尚不能奔哭。情理尤切痛苦。不生不死。人事都绝。秖自悼怜而已。知读易经。能有心与理会之味否。区区不敢说及于易。非不欲言。盖不晓也。然窃谓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此说不可易。凡人之所以日用动静。仔细照管。则无非在数上行。如古人所称分数明者也。自事亲事君以下。自有节文仪则之不容毫发差者。虽欲强安排。亦不可得。须于此等处。入心理会。则恐不失其大意。未知如何。景愿还去。草此付之。早坐昏眼不尽意。(戊辰)
[答具子顺](己巳)
承书。第审尊嫂丧事出于千万意外。岂胜惊叹。不审即辰侍奉调况如何。服人春来日觉沉缀。殆如下山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20H 页
之势。时至则行。顾无可怕。而前月亡儿初期奄过。怀事益难遣。尤以久寄于世。吃尽无限苦恼。为自恨耳。所喻似出于愤悱之意。苟使此意。不被外物而退转。又何必深求僻寂。然后可用力耶。古人所谓闹处承当云者盖无妨。日用许多事物。无非用力之地。补仁章。即物而穷其理者。即此意也。不然而必欲讨一歇泊无闻无见处。则其病不但偏枯而已。只于己分上着力。无时不照管。则渐当知此事矣。尹与叔书。亦曰所苦不轻。未知果如何。区区所望于君辈。盖不浅浅。而皆以病患为说。如我老物。尤不足言也。自力眩草。(己巳)
[答具子顺](庚午○二)
江干一宿。虽未得成款。亦可喜。顷承手诲。尤以为慰。信后岁改矣。侍奉想增庆也。仆所居闾井。极不净。举家移避。身亦栖屑闷甚。见住近处僧舍。而吴圣登相守不去。读近思录向毕。与之对讨。颇觉孤怀之舒遣耳。仪礼亦不可不看。而开心会意之味。未知果何如也。此书老拙尚不能一遍。每欲朋友之留意详阅。使此老物获听其馀论也。然晦翁有训曰。礼书有馀力时及之亦可。此意不可不知也。承与幼安同处。而读中庸颇精云。此诚好消息。所期于幼安者。甚不浅浅。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20L 页
而渠不肯自力。则亦奈何。若使之一此不解。则极可望。向前数年之蹉过。亦不足为悔也。与叔所患。知有向胜之势。诚幸诚幸。(庚午)
得见三月廿五日所遣书。深慰阻思。不审迩来侍奉增庆否。所慎有时往来。而想不至深闷也。此中一味栖屑。行且五个月。顾非老病者所能堪遣。旧疾近又发动。虽不越添衰缀。日觉不自振。而村井所闻。去益可怕。奈何。李士刚已入土中。每一念至。潸然不能为怀。年来忽变其精彩。极有将进之望。区区倚以为重者。不特以故人之子而已。痛惜之深。奈何奈何。未知近日。或与幼安同聚否。虽不能与之剧读。相观而善。亦自有辅仁之益。必须加之意。而在幼安。尤必有自警益之效矣。与叔所患。每闻之。为之心挠。一时苦剧者。未足为忧。而许久不健。有何所祟而乃尔耶。自力草谢。(庚午)
[答具子顺](辛未○二)
岁初承书。讫此稽谢。第有瞻耿而已。即因崔侄范兴。知所慎近又不如遣书时。未知其信然。而悬虑一倍矣。春日有时凄寒。不审侍奉馀调况更如何。凡人之无所用心。完健不病者何限。而朋友中有志方进者。又不免汩挠如此。亦可怪也。先立其大者。尽如所喻。
樗村先生遗稿卷之二十九 第 21H 页
而陆王亦尝有此说。若或不知其路脉之错。则其所谓大者。非孟子之本意。须更商量。而必使宲体之备于己者。寻常著察。则随时随处。莫非用力地头也。此中日觉澌缀。而龙潭之行。老人随往。承信不能以时。私情闷甚。馀自力布此多少。不宣。(辛未)
前书逋谢。又勤手诲。倾慰倾慰。第审侍奉有不安节。为之虑仰。系是暑感。则凉生后自当差安。亦岂至于深可闷乎。每以子顺之所慎为纡念者。非如一时偶感之比。而行踰两岁。犹言不夬。未知所祟之为何如。而此心之疑。郁不能释也。与叔之病亦然。年来方以吾党中可望者期之。而乃若是。尽乎老子命薄之致也。奈何奈何。幼安近日所事者。在何等文字耶。以渠之质美。且又无病而乃不免胡走作。人材之不能成就例如此。有是咄咄而已。此中病缀日甚。而旧疾间作。颓卧不自振。秪自怜耳。李进士每恨其无一面之雅。而今见所录。尤可知其人矣。世方以衒玉为趍。而独抱幽贞。以殁其身。称之隐君子者。亦非过语也。吾笔岂能发挥。而未知所求者为墓文耶。墓文亦有表志之不同。思量示之也。数日后。欲作觐行。而顾此气力。往来否也。早坐眩布。不究。(辛未)
[答具子顺](壬申)
前后两书。深以为慰。信后岁新。想侍奉益复安胜矣。向来忧患。系虑不浅。用药后知有向胜之势。为之良幸。贱疾一向沉笃。昏卧枕席。不能转身。有时叫苦不可堪。时至则行。奈何。幼安有书不能答。以此意转布为望。力病倩呼。(壬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