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x 页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遗事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39H 页
遗事[金道行]
公讳圣铎。字振伯。号霁山。姓金氏。新罗王子锡。食采于义城。至孙龙庇。以太子詹事。袭封义城君。故子孙因以为贯。丽末有讳居斗。官工曹典书。知世道将非。尽室踰岭。遂为安东人。数世有讳汉启。仕 文宗鲁山朝。与成三问河纬地同为集贤殿校理。至 赠吏曹判书讳琎。号青溪。以文章德行。重一世。有子五人。长讳克一。号药峰。与弟龟峰讳守一,云岩讳明一,鹤峰讳诚一,南岳讳复一。游退陶李先生之门。深见爱重。官至司成。无子。以龟峰公之子讳澈。为嗣。成均进士。号大朴。是为公高王父。曾祖讳是榅。号瓢隐。当 崇祯丙子。隐居卧龙山下。 徵辟不起以终。 英宗朝褒 赠司宪府执义。祖讳邦烈。成均生员。考讳泰重。通德郎。以美质懿行。见推乡邦。妣恭人顺天金氏。大丘府使东篱允安之孙。秋潭处士如万之女。有淑德。以 明陵甲子八月十二日。生公于英阳县青杞里第。幼清明莹彻。绝异凡儿。十一岁。见壁上画鹰。作诗曰。海上高岩百尺危。北来霜鹘几年斯。雄心欲击南图翼。肯向平原觅雉为。闻者异之。十二岁时。已进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39L 页
止有常。读书至忘寝食。从从叔父适庵公学。适庵喜曰。此子天资近道。又能力学。将来不可量也。庚辰。葛庵李先生自晞阳放还。讲道于锦水之阳。公以适庵公命。执贽请业。先生甚爱之。语人曰。童子见识高明。可畏也。甲申。李先生易箦。公痛失依归。以密庵公栽。得家学之传。常往来留连。或书疏问难。讲讨切磨之工。久而不懈。辛卯。升上庠。公以家贫亲老。傍治举子业。而所好不在也。辛丑。与江左权公万,畸轩朴公龙相。为李先生讼冤。伏 閤累月。为喉司沮搪。不得呈。是年赴增广覆试。至中路。闻城中痘忌。决归。有亲友为公图陈试。时公有从侄丧。欲以是措辞。公曰。国法非期服。则不许陈试。今以小功。为期年。是欺君也。为书谢却之。亲友叹服不已。乙巳。通德公下世。丧制一从礼制。以太夫人在堂。一以承顺为心。而至于饮食之节。严敕家人。无得近草木之滋。神观日渐澌毁。远近来吊者皆忧之。密庵李公屡为书戒之。而终不变。戊申。麟亮之难。按抚使朴公师洙。以书请公议讨贼方略。公即与慵窝柳公升铉,江左权公万及乡中诸公。驰见按抚使。因倡义为文。谕四方。将指日赴斗。俄而破贼报至。乃止。庚戌。岭南按覈使吴公光运来访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0H 页
公。礼貌甚恭。及还朝首荐公。有金玉其人等语。是年。除 英陵参奉。 肃谢即归。壬子。丰原君赵公显命为本道监司。首荐公。其荐牍曰。金圣铎。温恭谦退。务自韬晦。而文学之该博。识解之精明。当为岭士之翘楚。其年纪虽少。而名誉已盛。前此已 除职。而一番收用之后。更不捡举。置之相忘之域。揆以搜剔明扬之道。已极慨然。自今勿循前套。不住捡用。使道臣守令。敦劝以起时时召见。或讲问经义。或询访治道。如 明宣故事。则谦退之士。易于承当。而庶有旁招之美矣。秋。除 靖陵参奉。 肃谢。以亲病呈归。后数月。丰原君又 启曰。顷者。金圣铎为 靖陵参奉。上来谢 恩。留仕一月。谓有八十老母之病。呈递下去。如此之人。只授斋郎。岂为激励之道乎。癸丑夏。付龙骧卫副司勇。以本道监赈御史李宗白别荐也。公自三十以后。声闻日盛。自韦布至公卿大夫。莫不愿一见之。权监司重经,蔡参判彭胤,金监司在鲁,金翰林汉哲,金参判始炯。或致书或躬造。礼意甚勤。御史朴公文秀。尝访问人才。公辞谢不对。盖程夫子不对给事中之意也。朴侯师洙要见制述。公出示科策一篇。亦所以自处以常调也。冬。 除司畜别提。下 谕道臣。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0L 页
劝驾。呈辞不许。诣 阙肃谢。 上引见问曰。尔于经学。必有所见。且岭南。自先正以后。必有遗训传受者。尔其敷奏焉。对曰。 殿下既令以臣之所闻于先辈者而仰达。敢不冒昧略陈焉。臣闻人君之学。虽与韦布不同。至于大学一部工夫。初无异同。自格物致知。至治国平天下八条。苟欠一节功夫。则非圣学矣。大学之说。先儒发明已尽。以 圣学之高明。岂有所未得领会者乎。但其下功夫要切处。则似不出诚敬二字。 上曰。先儒说敬字之义多矣。未知何说为要。对曰。程子曰。主一无适之谓敬。又曰。整齐严肃。则心便一。谢上蔡以常惺惺言之。尹和靖以其心收敛不容一物言之。先儒敬字之训。有此数者。然主一无适。常惺惺不容一物。皆就心地上说。有难捉摸。若论其依据处。则整齐严肃之训。尤似亲切。故朱子论敬。必以此为先者。其意有在也。 上又问政事之要。对曰。臣尝读古书。孟子于时君问政。以发政施仁。省刑罚。薄税敛为对。孔子论政。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言。以此论之。政事之要。莫先于立纪纲正名分及爱民矣。当今纪纲解弛。名分紊乱。而生民之困悴已极。 圣上若于此三者。留神焉则幸矣。后一日入侍。 上曰。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1H 页
尔以痘忌当归矣。尔所欲陈者陈之。对曰。臣伏闻宋时有人以诚意正心。人主所厌闻。劝朱子以勿复以此言进者。朱子曰。平生所学。惟此四字。臣以为此虽学者常谈。而 圣学工夫无过此四字。惟益加 圣意。有实践功夫。则社稷之福。臣民之幸也。 上称善。赐腊药四种曰。此乃及于 经幄之臣者也。又 除司仆寺主簿。呈辞得递。乙卯二月。 除丹城县监。以前路痘忌。辞递。四月。中增广乙科。 上念唱榜前城中经过之艰。 除司饔院主簿。放榜之日。升成均馆典籍。 命戴花入侍。 亲制诗一绝以赐之。 命次韵于前。诚异数也。后数日。升司宪府持平。疏辞。 上命带职归觐。五月。上疏辞持平。疏略曰。臣闻天下之事。不可殚论。而惟人之一心。为万事之根本。天下之善。不可尽举。而惟诚之一字。为万善之枢要。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在天为实理。在人为实心。故日月之代明。四时之运行。风雨霜露之变化。莫不实然而无伪。惟人则不然。苟非生知之圣。即不能无气质之蔽。物欲之累。故其于吾心实有之理。鲜能真知而实体。其所作为。终不免金铁之相杂。未能止于至善之域者。皆不诚之致也。臣窃观汉唐以来。所谓英君谊辟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1L 页
莫不欲云云。而其于修己治人之道。发政制事之方。率不能以真实之心。加真实之功。而不免为流俗功利之说所挠夺。故上下数千年间。终未见有追踪三五之盛轨者。岂不惜哉。伏惟我 殿下有聪明睿知之资。有宽仁温恭之德。有神武不杀之威。而至于荡平之政。尤是百王之高节。历代之罕闻。则虽使治升大猷。光被四表。蔑不可矣。而夷考符验。乃反有不然者。臣窃惑焉。盖典学。莫如 殿下。而正心修身之工犹欠。臻极俭德。莫如 殿下。而浮费滥用之弊未能尽革。延纳谟猷。莫如 殿下。而拂士之言。或寝于推行之际。爱恤民生。莫如 殿下。而恻怛之惠。未究于蔀屋之下。至于纪纲之欲其振。而下凌上替之习。日以益甚。风俗之欲其正。而礼义廉让之行。殆于扫地。夫以 殿下之明圣。居得致之位。操可为之柄。而事不徯志。治未从欲。是岂无所由而然乎。传曰。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又曰。诚之不可掩如是夫。盖诚于中。必形于外。意者。 殿下于此一诚字。犹有未尽。凡所施措云为。或未脱于应文备数之套。而不出于纯心至诚欤。一念一事之未诚。似若无甚大害。而其于阻 圣德之进。累 圣治之成。非小病矣。臣窃覸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2H 页
圣学高明。有非群下所及。则凡天下义理之所在。圣贤经传之遗训。帝王为治之大要。皆 殿下之所已知。不待愚臣一二赘陈。而臣之所恐者。独恐 殿下不能真切体得。朴实做去。苟且牵补之习胜。而直截纯笃之意小。因循岁月。卒未克大有所为。使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汉唐之君也。臣愚窃愿 殿下听断之暇。渊默之中。试以前数条者。反之于身。验之于事。而深自省焉。其所以本于心术发于政事者。果有一毫之未尽诚实处。则惕然奋发。懔然祇惧。克审乎理欲公私之分。明察于善恶邪正之间。而实加工焉。则德何以不若尧舜。治何以不及成康哉。 上嘉纳。不许递。又上疏辞。因进十条。一曰。早 谕元良。以建国本。二曰。慎择守令。以行仁政。三曰。甄拔贤才。以清仕路。四曰。崇奖廉耻。以抑奔竞。五曰。振举纲维。以励风俗。六曰。节约财用。以宽徭役。七曰。明慎赏罚。以恢公道。八曰。改纪军政。以纾民怨。九曰。申明礼法。以防僭踰。十曰。旌别淑慝。以树风声。 上温谕。因 命道臣。劝驾。俄付副司直。又三 除司谏院正言。丙辰。又 除正言。上疏辞。疏末。论朝廷党论之沉痼。乡曲士习之不正。生民饥困之状。赋税滥重之弊及庆尚监司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2L 页
农时筑城之事。丁巳。移工曹佐郎兼知制 教。诣 阙谢恩。俄升弘文馆副修撰。移校理。时 上眷日隆。一边媢嫉之徒。傍伺阴嘱。于是儒生李海老,申𨯶等。上疏侵辱。以及于师门。公因引嫌疏。略陈所怀曰。臣于前年。因辞司谏院正言疏。附陈区区愚见。而略论近来党论之沉痼。士习之不正。大为一边人所憎恶。湖儒李海老等。斥臣以阴秘凶巧。岭儒申𨯶等。目臣以诐言诬说。其所构捏。殆无馀地。而丑诋之辱。又及于臣师臣李玄逸。至与昏朝贼臣仁弘比并为说。噫。臣之受诬。不必辨白。而至于玄逸。则戴盆之冤。已至四十馀年之久矣。今又缘臣一疏。遭此无限诟辱。其在臣生三事一之义。亦岂忍泯默而已耶。玄逸之至今名在罪籍者。以己巳秋应 旨疏中一句语。而若以其全疏本意观之。则实欲为 圣母致尊安之道。为 先大王尽处变之义也。己卯之 赐环。辛巳之全释。庚子之复官。虽或行或寝。而既蒙 天鉴之下烛。又有相臣之平反。则其本情之无他。于此亦可见矣。况玄逸当己巳初。远在乡邑。其以司业被 召。在于四月。行到广州。为 坤圣陈疏。而见阻喉院。不得呈彻。则其谓之主张凶论者。不亦冤乎。臣知 殿下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3H 页
于己巳事。付之先天。而窃自痛以臣之故。而辱及师门。不避猥越。冒犯忌讳。伏乞 圣明怜其情而察其实焉。疏入。承旨柳俨 启曰。校理金圣铎。因向来儒疏。伸辨其师李玄逸。玄逸罪犯。关系至重。其名尚在罪籍。则何敢肆然陈疏。曲为营护乎。如此之疏。不可以时任玉堂之疏。循例捧入。而亦不可不一经 睿览。以俟处分。故不得已捧入之意敢 启。有拿 命。自五月至七月。设鞫。公屡次受讯。气息奄奄。执杖拿卒。闷其病。欲公为气窒状。盖国法。罪人气窒。停刑故也。公不应。有一时辈。自鞫庭退。谓人曰。金某桁杨之下。眉棱不敛。可知其操守足以伏节死义云。 上累有酌处之命。而为尹阳来,许沃等所力争。还收。七月。丰原君赵显命上疏伸救公。 上命削职。俄复官。又疏救公。九月。 命安置旌义县。以十月。到配。公累朔牢狴。惨毒备至。而能复出圜扉。无事越海。人以为神明所扶护也。岛中无书册。惟心经一部,韩碑文一册随来。父子终日讲讨。不知谪居牢骚之苦。惟以太夫人年满八耋。归侍无期为痛心。有时以吟咏泻怀。戊午夏。 上因旱灾疏决。 命量移光阳县。丹,晋,宜,咸士子请学者曰至。以名在罪籍谢遣。间有诚心愿学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3L 页
者。随其才禀。授四书集注章句,朱子书,家礼等书。数年之间。颇有进益者。南俗多诈反覆。公毋论贵贱。一以诚信接遇。人以小陶山称之。庚申冬。太夫人下世。用遗衣设位攀号。子霁行。呈书相府。乞归葬。相府陈达蒙 允。辛酉春。奔哭。虞祔毕。即还配。祥日。设馔以阕服。乙丑冬。以台 启。移配康津县薪智岛。丙寅春。还配光阳。公素多疾恙。患难以后。为水土瘴疠所伤。柴削日甚。转至于不可为之境。犹逐日看阅易经谓乐行。曰吾因病看易。略有所理会。恨前程迫窄。不能究业也。以丁卯四月三十日。终于县北龙仙庵。前一日。作诗十绝。与子乐行。皆勉励家学之意也。疾革。使童子诵古诗于前。临终。命侍者安静以俟。无一言及于家事。享年六十四。奉榇从水路载舟还。以十月二十八日。窆于府东梨岘卯向之原。戊辰春。因疏决。 命全释。当 宁庚戌。嗣孙始全。 驾前鸣冤。乙卯。又鸣冤。 上命还给职帖。 判付末段。若曰。渠祖行谊。厚被 先朝恩数。渠父行谊。亦所藉称。未及收用于生前。是为欠事也。 命该曹。 传谕于始全。华衮之 褒及于两世。诚古今罕有之 恩典也。配务安朴氏。节度使谥武毅公毅长之后。通德郎震相之女。闺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4H 页
范闻于远迩。有二男。长乐行。即九思堂。以道学文章。为儒林所宗。次霁行。女适李东英。乐行无子。以霁行子始全为嗣。四女婿。张寿鹤,李宇弼,朴汉章,柳允文。霁行三男。长始翕。次即始全。次始畬。有才早夭。三女婿。李鼎凝,李宇鸣,李宪锡。生员。李东英。一男万运。文科正言。曾孙男女不尽录。公德性恺悌。志气静一。襟怀廉雅。节操谦逊。聪明足以该通千古。精力足以持守终身。言不必择而自无悖出。身不必敕而自无妄动。爱人本于诚心。应物任于真情。和煦如阳春。温润如良玉。盖其资质之美。不假修为而自然有成法也。孝友笃至。其在母夫人侧。谐笑嬉戏。以供其欢心。所欲必从之。祭祀称家之有无。而以诚敬为主。家贫𩜾粥不给。而旷然不以为意。家法谨严。而济以和说。闺门之内。常雍穆如也。与仲弟警铎。相好如手足。孤侄得行。寄在峡中。缓急有难。相及挈来。同处一室。抚爱如己出。婚娶无失时。常念以饥寒夺志。虽在流离空匮中。喣濡之恩不绝。处宗族。亲爱敦睦。苟同里闬者。无论疏远微贱。疾病必救视。岁时必存问。恩意周洽。诚信交孚。以故虽顽夫悍孽愚妇小女。莫不感恩怀德焉。公自幼少时。已以古人自期。常曰。圣贤之业。皆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4L 页
我之所当为也。天下之事。皆我之所当穷也。于书无不观。于物无不格。进修之功。老而深笃。常置小册子于前。凡日用动作云为。必籍记而时省之。名曰随见杂录。曰漫录。曰知非录。逐日有课程。尝语学者曰。初学之士。当以立志为先。志之高下。而所就之大小判焉。志之刚怯。而所业之进退系焉。同为山也。而志于百仞则百仞。志于十仞则十仞。同行道也。而志于万里则万里。志于百里则百里。人之为学。亦若是而已。以科业为志者。科业而止耳。以文章为志者。文章而止耳。若夫进而志于叔孙穆子所谓太上者。则其为尧为舜为颜孟为程朱。夫亦孰能御之哉。夫志。我之志也。我欲立之。斯立而已矣。何与于人。何求于人。借使为学而为世所讳恶。祸患随其后。有志者亦不恤也。况无此之虑。而上之可以答皇天付畀之责。下之可以报父母生育之恩。而内而为宗族门户之光。外而为师友乡党之荣。皆于是乎在。夫亦何所畏惮而甘退产居下流乎。有门人喜谈文章。公曰。已之才气力量。有可以轶韩驾苏。虽其无头而不醇。有愧于圣贤之文。尚亦可为也。不然而以浅末之才。萎弱之气。妄欲追踪乎古人之文章。勤一生之力。以沉酣于其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5H 页
中。而终不能窥作者之藩阃。岂不亦劳苦可怜之甚乎。曷若一意潜心于圣贤之遗训。随吾才分之所及。而推究义理。充扩知见。不至虚过一生。为士君子本分上事业哉。又曰。世之为文者。以洛闽文字。为冗长而支离也。不肯留意玩索。而必曰先秦西汉云者。皆惑也。退陶先生。一生以程朱书。为饮食裘葛。殆不知世间复有他书。然今其文集流布一国。外至于蛮夷之人。无不尊尚而讽诵之。比之前朝之牧隐。我国之简易。不啻悬绝。则义理之文与文士之文。其轻重大小。可推而知。此吾所以于诸君。不数数以文章相劝勉者也。尝谓世之学问之士。常患夫畏嗤点而避标榜。僶俛因仍于流俗之所为。而独顾斋李公毅然。以此学自任。古道自守。不恤其不谐于俗。为可敬也。顾斋于公。亦洽洽然倾心相许为道义之交。凡天人性命之原。训诂名物之义。往复论难。苟有不合。十反不置。往往有发前人之所未发者。期三百十九分度之七。先儒之说备矣。而犹有所未竟者。退溪先生通分纳子之法。载之传疑。而其逐段布算。错综微妙。有难领会。公得一法。推明分析。作为要诀。使学者。易于开悟。闰法其详。已具于书传集注。启蒙小注中。而初学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5L 页
每有纷纠难解之患。公论其大纲。而于气朔分齐处。特为详释。令见者易知。以至星历地志卜筮医药兵律之流。无不总其凡而究其归。尝以兼春秋入侍。 上顾诸臣曰。金圣铎。于古事出处。应对无滞。虽幽经僻书。亦然。果是经学之士也。为文章明白典赡。纡馀百折。无艰难侧媚之态。读之可知其为仁义之言也。子乐行收拾遗文。将净写一本。而不幸未就而卒。因以丧难忧故。置之巾衍中者有年。乃者。南涧柳公道源,东岩柳公长源。率一方士林。校勘缮写。就正于大山李公。合八册。道行久欲纂次遗事。以请状于大山公。而因循之顷。大山公奄弃后学。不敏之罪。可胜言哉。门生故老。皆零落已尽。道行于诸子。最生晚。蒙教育未久。今欲纂述言行。描状德容。将何从而依仿哉。窃尝侍九思公座下。公曰。欲形先人之德。易直慈谅四字尽之矣。又尝闻当时诸先辈之称道公者。如密庵李公曰。为学如某。则亦足矣。雪斋权公斗经曰。精金良玉。绝无瑕颣。玉川赵公德邻曰。斯文一脉。不至坠地。此皆平日知己。当世信笔。岂非称停之评。记实之言耶。玆敢略记平生闻见之大槩。以闻于当世立言之君子。以备采择之万一。从子道行。谨录。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墓碣铭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6H 页
墓碣铭[蔡济恭]
英庙至圣神。凡治狱。人皆自以为无冤。惟党人逞其私。寸雾欲以障天。于是乎如霁山金公者。抱冤而归。后十年。 圣心稍悟。命全释之。至 今上乙卯。 上洞察非其罪。赐之以职牒。所以矜悯之殊至。盖继 先王志也。君子曰。无忧者。其惟 英庙乎。虽党人。其如日月之明何哉。公讳圣铎。字振伯。号霁山。在丽有太子詹事龙庇者。封义城君。金氏因以为贯入。 圣朝有讳琎。号青溪。有五子。长克一。号药峰。与弟龟峰守一,云岩明一,鹤峰诚一,南岳复一。俱游退陶门。仍父子并享泗滨景德祠。药峰无子。以龟峰之子澈为嗣。成均进士。是为公高祖。曾祖讳是榅。号瓢隐。崇祯丙子以后。徵辟不起。 英宗赠以司宪府执义。祖讳邦烈。成均生员。考讳泰重。妣顺天金氏。府使允安之孙。处士如万之女也。公年十七。从师于锦水之阳。讲明四子,洛闽之书。知为己而不屑为人也。以家贫亲老。不得已傍治举子业。尝赴增广覆试。闻京师有痘忌。半道而归。公亲友时在京。为公闷之。图陈试于礼部。而以公时有从侄丧。措辞以重服。公曰。国法。非期服则不许陈试。今以小功。为期年。是欺君也。为书责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6L 页
亲友。亲友亦摧谢不已。乙巳。罹父艰。以太夫人在堂。虽承顺为心。饬家人。无敢近草木之滋。柴毁若不可支。密庵李公栽。屡贻书戒之。终三年不变。戊申。乱贼起岭南下道。按抚使朴师洙。亟以书请公商议讨贼方略。公立与柳慵窝升铉,权江左万及乡中诸公。驰见按抚使。因赴倡义所。为文谕四方。辞义严正慷慨。将指日赴斗。俄而贼破捷报至。乃止。庚戌。岭南按覈使吴公光运。委来访。礼貌甚恭。及还朝。以公首荐曰。金玉其人。是年。除 英陵参奉。一谢即归。壬子。丰原君赵公显命。观察岭南。又首荐公。其荐牍曰。金圣铎温恭谦退。务自韬晦。而文学之该博。识解之精明。当为岭士之翘楚。其年纪虽少。名誉已盛。而一番收用之后。更不捡举。置之相忘之域。揆以搜剔明扬之道。已极慨然。自今勿循前套。不住捡用。使道臣守令。敦劝以起。时时召见。或讲问经义。或询访治道。如 明宣故事。则岩穴之士。易于承当。庶有旁招之美矣。秋。除 靖陵参奉。一肃又归。后数月。丰原君白 上曰。顷者。金圣铎为肃命入京。谓有母病而去。如此之人。只授 寝郎。岂激劝之道乎。癸丑。因本道监赈御使李宗白别荐。 命付龙骧卫副司勇。当是时。公年五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7H 页
十矣。声闻日盛。自韦布至公卿大夫。莫不愿一见之。虽当路名宰。奉使踰岭。无不躬造以致礼焉。冬。除司畜别提。 命道臣劝驾。及诣阙肃命。亟 赐引接。问曰。岭南自先正以来。必有遗训传授者。勿辞以对。公辞谢讫。对以大学一部。自格致至治平。其要不出诚敬二字。 上曰。先儒说敬字之义多矣。未知何说为要。对曰。程子曰。主一无适。又曰。整齐严肃。谢上蔡以常惺惺言之。尹和靖以其心收敛。不容一物言之。先儒敬字之训。有此数者。然主一无适。常惺惺不容一物。皆就心地上说。有难摸捉。若论其依据处。则整齐严肃。尤似亲切矣。 上又问政事之要。以孟子之省刑罚薄税敛。孔子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仰对焉。 上皆称善焉。后一日。 上召见问曰。尔以痘忌。当归矣。所欲陈者。陈之。对曰。平生所学。唯诚意正心四字。愿 圣上益加实践焉。 上又称善。赐腊药四种曰。此乃及于经幄之臣者也。又 除司仆主簿。辞递。乙卯春。除丹城县监。又辞递。四月。中庆科增广乡解。为赴覆试入京师。 上召礼围主试者。 教曰。岭南贤士。今当入试围。果能不遗珠否。及坼号。公果捷矣。 上即除司饔主簿。俾济旅次匮乏。放榜日。升成均典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7L 页
籍。 命戴花入侍。 亲赐御制诗一绝曰。昨日岭南贡举人。今辰头上桂花新。岂徒于尔荣亲喜。为我金门文学臣。 命前席次韵以进。当是时。荣光异渥。震耀一世。后数日。拜司宪府持平。 命带职归觐。五月。陈辞疏。上下数千言。论时弊。勉 圣学。字字剀切。 上嘉纳。不许递。又上十条疏。 下温谕。仍命道臣劝驾。俄付副司直。丙辰。以司谏院正言。陈辞疏末。论朝廷党论之沉痼。乡曲士习之不正。生民饥困之状。赋税滥重之苦。因及庆尚道伯农时筑城之弊。丁巳。移工曹佐郎兼知制 教。俄入瀛选。拜弘文馆副修撰。即移校理。时 眷注日隆。若将朝暮大用。媢嫉之徒。傍伺阴嘱。于是湖岭儒生李海老,申𨯶等。既蓄怒公前疏所云乡曲不正等语。从以化身媚悦于当路。投疏构诬。辱及公师门。公疏辨曰。臣师李玄逸。至今名在罪籍者。以己巳秋应旨疏中一句语。而若以全疏本意观之。实欲为 圣母致尊安之道。为 先大王尽处变之义也。己卯之赐环。辛巳之全释。庚子之复官。虽或行或寝。而既蒙 天鉴之下烛。又有相臣之平反。则其本情之无他。于此。亦可见矣。况玄逸当己巳初。远在乡邑。其以司业被召。在于四月。行到广州。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8H 页
为 坤圣陈疏。而见阻喉院不得呈彻。则其谓之主张凶论。不亦冤乎。臣知 殿下于己巳之事。付之先天。而窃自痛以臣之故。辱及师门。不避猥越。冒犯忌讳焉。疏到政院。承旨柳俨。别作启辞。索性谋陷。以为惊动 圣听之计。偕公疏入彻 睿览。 上命金吾逮捕公岭外。及至栲掠以讯。气息奄奄。执杖卒亦怜之。欲使公为气窒状。盖罪人气窒。则停刑例也。公终不肯焉。呜呼。党人之抉摘成案。陷公于死地者。不过先天二字。而先天者。久远之义也。公之意。不过以为己巳距今为半百年矣。 圣孝不匮。不欲闻伊时事云尔。何尝有他意也哉。丰原君疏救公被罪削。久之。罪得解。又疏辨益力。于是乎有旌义安置之 命矣。缧绁凡五朔。惨毒备至。乃能出圜扉。夷然渡海。人皆叹异之。绝岛无书册。唯心经一部,韩碑文一册随来。与子乐行。日讲讨为事焉。明年夏。 命量移光阳县。庚申冬。太夫人下世。用遗衣设位攀号。 上闻之。特许归葬。辛酉春。始奔哭安东旧第。虞祔毕。即还配。及祥日。设馔以阕服。乙丑。以台启。移配康津县薪智岛。明年春。还配光阳。公哀毁以来。柴削转甚。兼以水土瘴疠。病不可为矣。以丁卯四月三十日。终于县北龙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8L 页
仙庵。距其生 肃宗甲子。享年六十四。前一日。作诗十绝。与子乐行。皆勉励家学之意。仍谓乐行。吾因病里看易。略有所理会。恨前程迫窄。不能究业也。疾革。使童子诵古书于前。无一言及于家事。以榇从水路还。用十月。窆于府东梨岘卯向之原。公资质甚美。不假修为。而持身之廉雅。范家之谨严。自然皆中度。在母夫人侧。谐谑嬉戏。必要得欢心。与弟警铎。相好如手足。挈来孤侄之居远者。同室以居。抚爱如己出。处宗族。遇邻里。恩意诚信。无不使人感恩怀德焉。公自幼少时。以古人自期。每语学者曰。初学之士。当以立志为先。志之高下而所就之大小判焉。志之刚怯。而所业之进退系焉。同为山也。而志于百仞则百仞。志于十仞则十仞。同行道也。而志于万里则万里。志于百里则百里。人之为学。亦若是而已。以科业为志者。科业而止耳。以文章为志者。文章而止耳。若夫进而志于叔孙穆子所谓太上者。则其为颜孟为程朱。孰能御之。夫志。我之志也。我欲立之。斯立而已矣。何与于人。何求于人乎哉。公与顾斋李公槾。相许为道义之交。凡天人性命之原。训诂名状之义。肯綮疑晦。往复论难。往往有发前人之未发者。期三百十九分度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9H 页
之七。先儒之说备矣。而犹有所未竟者。退溪先生通分纳子之法。载之传疑。而其逐段布筹。错综微妙。有难领会。公得一法。推明分析。作为要诀。使学者。易于开悟。闰法。其详已具于书传集注,启蒙小注。而初学每有纷纠难解之患。公论其大纲。而于气朔分齐处。特为详释。令见者易知。以至地志,卜筮,医药,兵律之类。无不究解。尝以兼春秋。入侍。 上顾诸臣曰。金圣铎。于古事出处。应对无滞。虽幽经僻书亦然。果是经学之士也。公所著文净写为八册。后之览者。亦可以知其为仁义之言也欤。公配务安朴氏。武毅公毅长之后。通德郎震相之女。有二男。长即九思堂乐行。以文学行谊。为士林所宗。次霁行。女适李东英。乐行无子。以霁行子始全为嗣。四女婿。张寿鹤,李宇弼,朴汉章,柳允文。霁行三男。长始翕。次即始全。次始畬。三女婿。李鼎凝,李宇鸣,李宪锡。生员。李东英一男。万运。文科正言。曾孙男女不尽录。 当宁乙卯。孙始全。伏 辇路鸣冤。 上尝语济恭曰。抉摘文字。非圣世事。予于金圣铎。知其冤也。至是。 特给弘文馆校理职牒。以 判付。谕始全若曰。渠祖行谊。厚被 先朝恩数。渠父行谊。亦所藉称。未及收用于生前。是为欠事也。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49L 页
两世华衮之褒。至及于泉台几十年之后。此千古罕有之恩。后孙与士林相与收泪请铭。铭恶得以已乎。铭曰。
君子知命。顺受天而已。蒲轮玉署。斯受之矣。鳄海囚山。斯任之矣。圣经在手。陶山在迩。荣辱万变。我心则一。死以为宁。洛水幽咽。华诰载还。 嗣圣之恩。公灵血泣。于彼九原。为善勿怠。咨尔岭人。公议之定。无待百年。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 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奎章阁检校提学蔡济恭。撰。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祭文
  
祭文[权德秀]
霁山先生。丧期且尽。不佞老病窜伏。未得随众一哭。平日事契之重。又不忍终无一语。乃于非时。偻行出峡。以酒一杯果一柈。奠之云床而悲甚。文不成头尾。灵其识我乎。我乃权德秀也。呜呼痛哉。蔡昔舂陵。子又光阳。师门之故。皆殁遐荒。彼时云谷。讲席依常。四字哭柩。尚觉悲凉。如何关塞。既饱风霜。毕竟神栖。劫灰飘飏。以今视古。一倍惨伤。中宵抚膺。忆君涕滂。天赋妙质。得师益章。文足焕猷。利用宾王。宫花入对。 宠锡圭璋。引置论思。盛以玉堂。周行色动。骇机潜张。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0H 页
一鸣何辜。所恶生疮。黄扉乍启。白日回光。过海全生。移陆望乡。怜其有丧。许以归襄。 圣虑徘徊。玉音远扬。风伯未讼。 霈泽难望。日斜鵩入。霄暮凤藏。嗟嗟我友。玉洁兰香。妙龄学道。忠孝贯肠。生三致一。所在敢忘。忠冤莫白。直道见殃。早知如此。初合消详。常调致身。贤辙犹僵。曷若山林。进止不妨。空怀未展。有朋无良。 恩暇一面。悲喜叵量。银山不缺。石肠犹刚。屏营路侧。执手远将。丁宁一语。眷言西方。始也帷幄。终岂秕糠。行矣善饭。时亦未央。瞻望行尘。伫立沾裳。一往不复。人事遽惘。命数终始。亦犹康庄。是非贤否。孰诘彼苍。宠辱俄惊。如梦一场。居心无愧。君子允臧。豹虎遗斑。蕙杜传芳。今之仲默。行出侪行。血脚严程。扶榇瞿塘。孝思维则。家学自彊。君其不尽。有此阿郎。我独人猗。末路伥伥。二三兄弟。次第云亡。黄间壮士。脑脂蔽眶。屏迹幽人。长病卧床。百年无几。万事亡羊。将来直笔。谁洗青箱。悠悠此怀。语不敢长。灵如知我。举此一觞。呜呼痛哉。
祭文[郑重器]
呜呼哀哉。天胡赋兄以美质。而不假以遐寿。胡又畀之以不世之荣。而反继之以非常之祸耶。使其学既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0L 页
优而未试。使其才将展而还挫。此所以同志之士。失声而长号。虽其未识面者。亦莫不赍咨而涕洟者也。呜呼。兄以药翁瓢老之馀休。钟河岳圭璧之秀气。温乎若兰蕙之芬菲。莹然如冰玉之明粹。幼而从事文房。蒐猎乎书史。长而抠衣丈席。溯洄其渊源。叩扃鐍而研赜精微。循绳墨而立定脚跟。惟其识之博而行之笃。至于文词之赡丽。笔翰之精妙。是兄之馀事。果见鹤唳之上闻。乃有旌招之沓至。 清问乍罢于宣室。祥云更奏于金榜。岂独兄为亲养而屈哉。盖亦不欲处山林之名。而以常调自放也。 天颜溢喜于得人。 宸篇宠锡乎来汝。擢置台省之迩班。优纳皂囊之苦语。欲备乎 经席顾问。又进之玉署论思。是必能辅 圣德而贲治道。众皆谓得天人响合之期。岂料辞免之一章。反惹筑磕之骇机。惟先师覆盆至冤。宜门徒举幡以报。胡为贝锦乎萋斐。乐挤人于擭罟。桁杨酷而不挠。瘴海恶而愈憺。在兄一事之义。顾何憾哉。彼谗人者。噫噫亦甚矣。尚荷 圣鉴之垂怜。伫降金鸡之恩宥。若得返故里而自便。可以引后学而成就。谁谓凶问之遽至。竟使此望而未副。榇舟返而沉浮。江水为之呜咽。此岂章子厚所为哉。实吾岭运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1H 页
气之阙齾。呜呼。余本无似。兄不鄙夷。自弱冠而始交。暨老大而相随。结金兰同心之契。荷蓬麻相资之益。虽以山川之阻。罕接颜范。每于简牍之来。辄露肝膈。及夫南迁多年。丕图鵩舍一过。第缘哭子而添病。无由跨鞍而涉遐。况又山居僻而雁使绝。音闻亦不得以嗣续。只冀赐环之有日。更得盍簪而论学。嗟乎人事之难必。已矣冥途之永隔。遗经将谁与之讲明。至理将谁与之辨论。山水之弦。从此绝矣。自不觉号恸于寝门。始料迎柩于江汜。其奈后时于侦瞩。因而病魔交障。尚阙几筵一哭。今当丧算之将毕。又膏素车而还停。玆敢缄辞寄酹。以道此悲恨。惟明灵尚有以鉴听也耶。呜呼哀哉。
祭文[柳观铉]
猗欤名门。世有闻人。笃生夫子。天禀绝伦。冰襟雪操。玉温金刚。刍豢义理。菽粟文章。芝兰播馥。莲桂蜚英。蕴韬经纶。怵惕 恩荣。欲遁而贞。何眷之隆。将进而跲。胡命之蹇。范庭慈教。程涪易传。天日未睹。鵩鸟告灾。哲人其萎。士气沮摧。斯文谁托。后生何依。公与吾兄。异姓天伦。契谊既深。臭味相怜。夤缘附托。公不我弃。追随后尘。目染心醉。明时附骥。永拟矜式。世事缺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1L 页
陷。岭海绵邈。白猿季冬。我访蟾津。握手相看。隔世之颜。酒以导欢。诗以叙悲。十宵联枕。未忍言归。离袂将把。凶讣遽传。伊日景色。伤心忍言。衰成之日。痛哭而别。归葬一行。累容再接。 王宪有限。公不少淹。天涯地角。毋玉尔音。迩来数岁。问讯颇阔。余岂敢忘。世故多掣。嗟吾无状。获戾神祇。昨年春末。丧我伯氏。公以书问。慰谕勤恳。殄瘁之悲。阻阔之恨。称道叹惜。写出情曲。私心哀感。执书以泣。吾兄懿范。不可泯没。知己信笔。莫我公若。不得公铭。无以寿传。那知未几。公又九原。和春敛迹。祥日韬光。万事已矣。奈何乎公。西山既逝。尚有仲默。善述有儿。公庶无戚。怀不可究。言不可长。不昧英灵。歆我情觞。
祭文[李学中]
嗟我先生。十载之间。沧溟之岛。荒江之湾。四迁其谪。于南于东。海阔山高。人与地穷。皋于沅湘。魂已故园。体返旧宅。丹书犹存。呜呼。金玉其人。恺悌君子。温温其色。谦谦于志。为古人学。与今人谐。国之圭璋。士之模楷。邈矣斯世。谁与之伦。考厥行德。可质先民。呜呼。公乘沧海。孤舟千里。倚柁一观。知远以迩。世路为海。浮生为舟。出没其间。或济或不。济之命也。不济命也。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2H 页
人之为善。亦不以嘏。彼回谲者。不以其灾。天不可问。谓之何哉。
祭文[李台焕]
昔我叔祖。倡道东南。有来如云。攀化平林。公时在丱。亟去抠衣。圣贤经传。理义渊微。言下便会。有唯无疑。叔祖赏之。曰道有归。正路坦坦。尔车已脂。一推斯转。而无我为。山梁遽颓。历几年斯。謦欬虽远。鞭绳不弛。识路疾驱。既量担子。盖公为人。天资颖发。如玉温润。如冰滢澈。自与道近。重以自彊。嗜善剧炙。见恶逾汤。耻言人过。羞道已长。古六籍言。亦既汗漫。当年未究。昔人所患。一味畬菑。悉去研钻。其畜既富。其出无穷。其为文章。焕烨舂容。相世大家。每说先秦。以若气力。一蹴可臻。却怕空言。无补实地。要做理到。不屑俳类。推此以观。可知所存。鹤书累降。鹏翼晚鶱。初登郎署。继擢台司。 眷倚方隆。进途如砥。彼何人斯。诬及师门。匪不度时。聊讼我冤。构成罪案。若仇相报。五月圜土。十年瘴雨。夫岂章子。吾道之厄。惠饭犹饱。涪髭胜昔。始信君子。无入不得。履困行患。知益玉成。谓待 赐环。再振声明。白日未回。厚夜忽冥。皋于异域。言返故山。嗟哉仲默。扶榇栾栾。行路尚涕。矧我同人。道极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2L 页
理颠。天胡不仁。顾余辱知。越在踉蹡。及忝宗楣。尤荷耿光。余固唐突。公折辈行。翰墨相将。时复雌黄。其乐孔云。所趋两忘。那意中间。邈矣参商。秖今天上。但瞻尾箕。悠哉此恨。曷有穷期。顾瞻旧馆。何祸之酷。两世茕嫠。田田昼哭。倍我私恸。想公潜伤。单杯草具。来奠仪床。尊灵降格。监我衷肠。
祭文[权谟]
陶山辍响。锦水设科。弘规乐育。攀化者多。猗君弱龄。闻道最早。精言奥义。入耳便悟。超诣之见。笃信之功。不待愤启。已自融通。岂惟师承。家学是传。外翁积德。孕出多贤。适庵启迪。太翁纯深。胎光襞美。缇躬缮心。盖君为学。在平易地。既孝既友。曰仁曰义。发为文章。辞达理胜。沛乎长江。一注千顷。行孚于家。声著于乡。乃升胶庠。乃登剡章。俄又大阐。 奎章宠锡。才及唱胪。擢置宪职。归荣萱闱。花簪豸角。众口咸庆。君为兢惕。 圣眷至渥。臣敢不死。薇垣玉署。剀切其奏。蛇岁之事。追惟魄褫。有不忍提。亦不敢言。仁天好生。处以曲全。再入鲸海。十年蟾津。先师旧馆。剩馥遗尘。理或前定。事非偶然。复寻坠绪。父子温理。舂陵往事。未必专美。独有至恸。与文元似。四载违养。千里归葬。尚不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3H 页
毁灭。终保性命。素操方验。义问弥彰。所不能者。涨海岚瘴。有集于舍。奈彼天废。文之将丧。邦其殄瘁。呜呼哀哉。顾我于君。齿差先后。序为叔侄。义兼师友。君不我愚。每加接引。斯文有事。鲜不追趁。白牛举幡。同我排云。玄鼠刊录。属君扫尘。自君投荒。落落相恋。于岁庚申。我访泽畔。昼则对榻。夜与交蹠。三旬烂熳。益敦无斁。我北言旋。送至津渡。河梁之别。千古同疚。追思如梦。万事陈迹。冤深戴盆。天定何日。所赖令子。克绍遗矩。文学行谊。见推侪类。庶或阴相。俾究远业。琴祥遽迫。我来再哭。一觞永诀。披沥肝肺。君如不昧。起听我语。
祭文[柳正源]
俗衰道弊。士鲜知学。便儇皎厉。剽掠组织。聆言则似。视履斯忒。猗欤我公。天禀卓绝。相惟金玉。怀似兰雪。早岁闻道。近里鞭辟。美在于中。畅支发业。群行兼融。遵蹈绳约。一室啸歌。慨想前哲。疾驱骎骎。整我弭辖。尚絅外章。家邦必达。弓旌鼎来。进涂大辟。金门文学。 圣眷攸属。领袖南国。时宰亦说。焕猷贲治。拭目翘足。峣峣易缺。古人所咄。一疏媒祸。瘴海罾罻。素患行患。讲之已熟。陆方奚取。涪易日读。啖咀道腴。梳洗理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3L 页
窟。舂陵有士。来近秉拂。畜德成物。一行气力。十数已终。庶冀天泽。如何子服。告孽斜日。嗟公蕴抱。殉身以没。彼苍茫者。不佣予敚。谓其啬之。曷厚于德。曰笃降生。胡夭是椓。我静思之。其端可诘。闵下仁覆。匪命不淑。理或未定。而气流斡。腾倒用事。错糅多慝。间值其清。于数必局。阏之悴之。雠之若敌。帝亦到此。主宰不得。矇者妄诟。造物随俗。公应洞观。顺宁存没。法门衰败。山南萧索。矜式无所。后死是怛。矧余憃愚。荷眷素笃。与有光宠。联题淡墨。偷懒障学。钳锤无质。愿刬鳞甲。庶补黥刖。时承警诲。果然我腹。公既远迈。我困忧戚。𥬒彗未操。诇讯亦阔。志愧东平。罪类子直。尚戒化夷。以俟篦刮。不慭斯遽。茹痛靡及。伥伥迷途。谁怜擿埴。来奠寝门。醪单馔薄。惟此微忱。庶通冥漠。
祭文[李象靖]
气机嬗变。美恶参差。裔而叔季。盖益浇漓。钟而在人。诡阴倾窳。间有粹气。民鲜克遇。惟公之生。实应其期。颀而长身。明目疏眉。瑞日扬休。中积和顺。良玉蕴彩。外著辉润。生资洵美。亦懋于学。有媚锦浒。有开讲幄。有来如云。以磋以琢。公时最少。已能见推。山梁一坏。昼嗥狐狸。维我外祖。抱经独悲。实维公赖。以相扶持。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4H 页
外祖于公。实深期许。诗赞玉人。谓公其庶。我乃不天。我失外祖。公有酹文。情志恻伤。公有状行。德美揄扬。遗文散佚。公与编骘。集览未完。公欲续笔。公于外家。两世血心。老大隐约。思远忧深。公有令望。华闻日彰。自持谦谦。益尊以光。侯伯拥彗。交口以荐。 王曰如何。予欲亟见。再调于 寝。或试之郡。亦既释褐。玉署薇院。 王有喜言。予得词臣。 天章有灿。宠渥逾新。盖古际遇。鲜克此比。盈朝侧听。何状乃尔。人为公荣。公不色喜。盛名易隳。险涂难尽。 君恩虽重。义在难进。先师行业。自有本末。世道反复。蒙彼污蔑。举幡有徒。叫阖有疏。脩门九重。阍者见拒。敛手来归。杜门自持。讲明坠绪。岁寒是期。彼狺狺者。巧舌百般。追提冷迹。诬辱无端。公嘻谓人。咎实在己。我之不慎。以及夫子。我不有言。何以自说。辞疏有进。一语附末。聊以自处。敢望申白。 天威震撼。事有不测。五月犴狴。六度桁杨。人谓公死。神或扶将。语有少逊。实维时义。此心炳然。可质神鬼。人有议公。或失时措。仁山紫海。是谁之故。曷不少迟。待天所定。我曰不然。是岂公病。生三义重。所在致死。人有诬言。其忍坐视。我自尽义。宁知其外。忧患倘来。圣亦无奈。济海洋洋。往罹栫棘。夷险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4L 页
一视。敢有忧戚。蟾江有浒。瘴雾昼塞。葛隐旧里。先师馀躅。岳阳之野。君山杳杳。其竹有斑。其风袅袅。憔悴泽畔。形容有累。有时行吟。念亲忧时。我怀伊阻。我佩谁玩。我观理原。周爻孔彖。我探数窟。邵易杨算。刍豢可口。两忘忧乐。父子知己。互为唯诺。我观于古。得力每此。悠悠天意。或者在是。公有七歌。辞意绝悲。我僭不揆。妄有进规。素位行患。盍亦自得。公欷有书。子犹不识。慈闱衰迈。夕照如飞。我心非石。我悲曷归。子或知我。不责且唏。余有妄论。公或首肯。公亦有著。许以评订。戒余轻俊。勉余懋笃。时或误奖。可与进学。余伥失业。繄公是依。夜祷于天。曷不遄归。师门有绪。公惟嗣述。后生问业。公为矩律。嘻彼皓天。十年不复。谁谓一疾。奄忽不起。季通南徙。卒以忧死。赫赫贰相。终于青朔。公归地下。庶无落莫。公有二子。白眉最良。既孝既友。亦复文章。蔡家仲默。谓公即有。后事有托。庶几不负。我乃西游。哭不以时。瞻望南岭。有涕涟洏。最后一来。仪容永閟。我有拜跪。公不迎视。我有语言。公不宣吐。我有衷情。公应鉴顾。
祭文[宋履锡]
昔我承颜。公犹未老。锦绣其文。玉雪其表。蔼如瑟如。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5H 页
仁衷义容。如入兰室。如坐春风。愿言时月。涤我吝萌。我已朽木。请敩我儿。儿虽不才。得师以归。公即不弃。谆谆眷诲。私与为幸。朅来无替。乐哉雨谷。考槃寤言。明窗净几。对越圣贤。理义刍豢。岂学干禄。行修于家。达于邦国。累登荐剡。逾辞逾婴。俛就公车。孰识其情。 王曰格汝。今榜得人。为予文学。待于金门。敢不夙夜。以答 恩眷。谁谓鬼瞰。其目睊睊。駴机暗伏。一触伺发。师门宿冤。新诬又极。人或有言。得言非当。思岂不熟。讲岂不精。彦明辞官。忠献告母。为养以善。为仕以义。朝奏一封。 严命夕下。䨓霆震荡。白日昼晦。耽罗杳邈。波涛粘天。其土蒸人。蝮蛇蜒蜒。抚余佩纕。兰香不改。北渡晞阳。先师所舍。遗尘复蹑。今古同忾。人有秉彝。孰不好德。愚民知敬。学子请业。我时候公。于彼蟾江。寂历柴扉。喜若谷跫。余窃累欷。公笑而言。烈火焚如。昆玉自珍。始信学力。无入不得。贞而不矫。逊而有立。辨而不竞。该而不驳。不皎厉洁。不流污合。聪明颖悟。追琢以成。彼沾沾者。谣诼为能。于公何损。阏而弥章。祝以加飧。神劳恺悌。卒以丧归。奈道之废。孤舟载柩。洛水悠悠。痛哭中沚。万事长休。恩义徒结。音容未觌。嗟嗟我怀。曷有其极。公有令名。菽粟斯文。公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5L 页
有贤子。其学有源。裒集遗帙。百世可俟。终当伸㬥。今何云矣。
祭文[门人黄后干]
道东而南。岭为闽洛。真儒辈出。倡明是学。爰暨陶山。集厥大成。馀派遥遥。锦水渊泓。一家衣钵。西山九峰。猗欤先生。传得其宗。金玉之姿。精笃之学。主敬致知。不越准的。有进无退。真知实践。浑圆体用。昭融隐显。仁孝友弟。和乐清通。冰壶秋月。塑座春风。允矣吾师。展也儒真。婆娑丘林。拟终吾身。轩冕逼迫。愈避愈婴。师诬欲辨。祸机攸萌。万死投荒。一心恋 阙。如斯舍达。胜昔髭发。蟾上僦屋。先师遗躅。维坐维卧。于墙于羹。日与仲默。不懈课程。素患行患。阨穷何伤。惟是萱堂。恨结未将。日夕望云。终遭巨创。孝子至痛。穷天难忘。星夜奔赴。号哭陨绝。 圣明在上。庶见天日。 赐环犹迟。易箦遽忽。云岑惨憺。蟾水呜咽。谁知学古。而反逢罹。命与仇谋。生世非时。痛岂吾私。为斯文哭。嗟惟圣学。如线不绝。先生得之。既全而笃。进未获施。退未及传。殉身以没。奈何乎天。念我小子。质本朽木。幸从密翁。蒙被教育。梁木遽摧。伥伥靡适。得蒙先生。收置门墙。示我周行。导我义方。多年丈席。不倦诱掖。如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6H 页
药对證。如篦刮瞙。不我悾悾。惠我孔大。心茅则塞。百不一会。性偏难克。伎俩犹昔。每祝遐寿。愚蒙是击。今焉已矣。小子安仰。回瞻霁岳。寂寞书幌。锦里馀痛。川上今日。仍念不敏。辜负盛德。前冬趋候。宿痾沉剧。引入卧内。见励弥切。最后有言。吾子勉之。吾病难医。相见无期。愿加努力。无负相规。我时感泣。忧心忡忡。神明扶护。恃在上穹。日月无几。哀音遽及。那意斯言。终天永诀。病不举扶。丧不随榇。奔赴后人。死有馀恨。千里渍绵。一杯是奠。失声长号。悬泉泪落。不亡者存。庶几歆格。
祭文[柳道源]
惟灵家世青溪。渊源锦水。天资近道。学力又至。襟宇冲澹。义理精熟。贞松耸壑。紫芝出谷。癯鹤标致。瑞凤仪姿。貌如其心。无一点埃。馀事文章。由性孝友。吾宗实工。儒林师表。僶勉世路。为报 君亲。谁揽虚舟。任他风津。十载飘飘。瘴烟蛮雨。为贺髭发。遽迎旌旐。乔岳其颓。殄瘁之悲。斯文谁任。士气沮摧。昔我先君。竹马与交。契密金兰。情深㓒胶。朋簪讲磨。水石联翩。明时立扬。云路后先。柏悦蕙叹。莫逆夷险。公在湘累。衋然伤念。往复情牍。留在尘箱。倘见天日。复和峨洋。不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6L 页
肖获戾。遽遭悯凶。公即书慰。辞意陨涕。那知未几。公又厌世。怆念畴昔。我何为怀。先友心知。莫如夫子。终天以后。泣次遗事。拟得公铭。发挥潜德。人事奄忽。至愿纬繣。公有胤子。诗礼克绍。观志观行。既敬既孝。两家馀孤。念二父志。涕泣相勉。无替旧谊。居诸不留。几筵将撤。万事陈迹。触目心怛。云愁霁岫。波咽洛江。和风敛迹。瑞日韬光。未遇者命。不磨者名。痛哭灵帷。为私为公。欲写之哀。罄竹倾河。欲形其德。谈龙画蛇。草草数语。未究悃愊。灵或不遐。庶赐歆假。
祭文[门人再从侄宇汉]
呜呼哀哉。时何易迈。天何不复。覆盆莫白。墓草再宿。金声玉色。日以冥漠。已矣斯世。那见髣髴。谦和精粹。先生之德。平易明白。先生之学。盖其渊源。来自文纯。文纯有大。道尊人亲。具体而微。谓公则然。非我阿好。得诸人言。公在南海。人说小陶。宜古宜今。不激不流。世竟莫容。孰诘其由。来或可闻。空怀远游。维今之春。汨吾南征。湘潭波绿。君山草青。桄榔旧庵。恍睹枯容。窗前小桧。人戒勿伤。江上有台。景慕揭名。柳州化夷。韩子能天。一时之屈。百世之伸。先生奚憾。所悲斯文。在陈十年。犹望复归。率是一邦。为矩为规。纵违兼济。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7H 页
长惠后人。天又不慭。是曷故焉。儒林气索。愈久愈新。哀余安仿。迷涂伥伥。婴儿失哺。逆旅悲乡。小庵在此。图书满壁。恍余隅坐。进退唯诺。追思往事。华胥一梦。昔昧其乐。今也为痛。师儒难并。岁月不再。古人此语。三复流涕。尚冀恩灵。阴诱我衷。庶免大戾。归见先生。沥血以告。不隔者诚。
祭文[门人再从侄正汉]
呜呼哀哉。美质之生为难。其充而成之也尤难。夫气之流行而钟于人者。驳者常多。而纯者常少。浊者常聚。而清者常散。禀其纯与清而挺然秀出。可以为贤为圣者。此生之所以为难也。所禀虽美。而不能循而修之。或陷而为异端。或局而为小艺。不陷不局而粹然中正。质之先哲而不谬。传之后学而无弊者。此成之所以为尤难也。黄叔度质美而未学者也。程伯淳学而成其美者也。若吾先生者。有叔度之质之美。而庶几近乎伯淳之学而成之欤。世之人贵远而贱近。慕古而忽今。其于简编所载之人。言行本无可道。而信之如神明。其与贤人君子同时并处。即不知师尊之由。其无深识定见也。叔度伯淳。世所称类颜子者也。今吾以为吾得如是之人。为吾师。为吾父兄。人必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7L 页
不以为信。信不信。于我何有哉。先生德性恺悌。志气静一。襟怀廉雅。节操谦逊。聪明足以该通千古。精力足以持守终身。言不必择而自无悖出。身不必敕而自无妄动。爱人壹于和气。应物任于真情。望之如祥云庆星。袭之如芳兰瑞芝。先生之质可谓美矣。剖析精微。而不入于凿。贯穿今古而不失于杂。志大道而不略细微。行古礼而不乖时俗。言与行相顾。始与终相承。涂辙甚正而不可改易。权度甚明而不可欺蔽。大而穷天人性命之奥。小而尽训诂名物之详。至于星历地志卜筮医药算数兵律之流。无不总其凡。而究其归。其发而为文章。明白典赡。纡馀百折而辞理俱到。无艰难侧媚之态。先生之学。可谓成矣。天之于先生。命之生相之成如此。而乃不使之有为于世何哉。饥寒之人。偶获千金之璧。必堕而毁之。分不当有也。是故。衰世无盛事。使斯世用斯人。则是为任贤有终。待贤有礼。君子有所劝而兴起。小人有所愧而退沮。君德以之而崇。朝象以之而舒。士趋以之而正。民心以之而服矣。此岂今世之所可有者耶。丁巳之祸。真所谓莫之为而为者矣。不然。先生岂取祸之人哉。 主上岂弃贤之君哉。在廷者岂必皆李林甫,韩侂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8H 页
胄之朋哉。虽无丁巳之疏。吾知先生道终不行。祸终不免矣。而或者乃以为先生悔之。其亦惑矣。先生于死生荣辱。视之如一。摈处湖海之间十年。不怨不悔。不挫不慑。好学乐道。悠然不知其身之穷且老也。乡国之人。引领而望之。大者愿放归田庐。小者愿移就善地。孰谓一疾之难医。高寿之难跻。而竟以丧返哉。正汉幼而不学。长而不勉。愚鲁放懒。最无知识。先生犹以为可教。或警其昏。或奖其善。请业则应之不倦。质疑则告之不靳。薰陶启发之功。多在于屈首受书之外矣。世之攻举业者。不知经学为何事。谈性理者又以文艺为不足为。先生常调和其说。使人先立其本。而不废其末。正汉虽未能从事于斯。亦尝与闻其旨矣。自先生流落以来。不能振懦摆冗。往从于瘴江之滨。每一得奉书教。猥以门户之寄见责。未尝不恧然而愧。怅然而悲。然犹意异时复奉颜色。庶几卒承教诲也。今先生奄忽见背矣。自玆以往。虽欲补过勉学。无为师门之累。其可乎。正汉去年丧慈母。今年失明师。百哀所丛一身焉。托举声长号。惟先生其闻之。呜呼哀哉。
祭文[李秉远](庚寅迁葬时)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8L 页
呜呼。小子读先生之书。而知先生之道。得先生之心。所未见者。特先生之仪表耳。而今先生之柩又出世矣。将使后生小子。得复见青缘篆文之盛。而亲炙其德容耶。呜呼。古而如可见。何今之足悲。今而不得与于古。则依旧冥漠而已。惟瑞日之休。良玉之彩。先人之所称述。而有以仰先生道德辉光之万一。小子何敢加焉。来荐一觞。寔出好德。伏惟先生。鉴此衷曲。
祭文[柳致明]
恭惟先生。冰壶襟怀。瑞日神彩。荷衣雪佩。按徽龙门。手抉天章。暂扫糠秕。金莲承烛。南海窥衡。适去何年。岁月荒远。金声玉色。在我后人。上继锦阳。下启仲默。 圣主旷感。䨓雨九泉。迨玆滦迁。多士齐遫。念昔我祖。论交莫先。诚切公私。怆深今古。敬荐泂酌。冀格余衷。
祭文[柳鼎文]
伏以青祖其勤。瓢翁以风。美哉世德。先生是崇。鹤山有矗。锦水泱泱。炳乎渊源。先生是当。先生之初。束帛加璧。先生之终。海岛江碛。居宠若惊。以困为亨。亦华其继。蔡默胡宏。先生有书。子则读之。先生有冤。孙则㬥之。曾玄追孝。爰改其茔。饰以大夫。拂池冰衡。人之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9H 页
葬圣。亦多其仪。四方来观。以喜以悲。锦阳之墟。旌翣暂停。满地白日。此独阴冥。从古为悲。岳阳秋色。君山杳杳。湘水在侧。葛隐有庐。先生又居。彼党人者。其怨亦摅。皓天终复。家祭无忘。所在致死。此义或亡。先生有章。我祖与议。恳恳兰言。参以时义。匪或不从。行废也命。我祖遑遑。不避语阱。祸福穷通。交情乃见。胶㓒耐久。道义无变。在后之侗。敢忘此意。入而攀和。出而怅喟。去贤者世。不能百年。若是近乎。我独后焉。哭先生柩。并哭公私。已矣伥伥。抱此终迷。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挽词
  
挽词[权相一]
璇霄雨露玉堂仙。编管蛇山十一年。格外 洪恩频欲释。朝端公议亦含怜。
泽畔寥寥人独醒。幽愁千古续骚经。扁舟远溯洛江水。旅榇今过白石亭。
光阳千里作君乡。何事孤魂归路惘。四壁图书犹旧样。满园松菊尚馀光。
挽词[郑重器]
瓢翁庭下有贤孙。锦水从游溯的源。妙质天成金玉美。真工日就准绳存。 宸章特侈延琼閤。丹笔胡迟解鬼门。衡岳柱峰今已折。士林相吊暗声吞。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59L 页
弱岁倾心到晚晖。金兰相契两无违。方看马帐开师座。那意鲍幡惹祸机。兴国好期嗟未遂。舂陵归旐遽先飞。僻居竟失江头哭。梁月依然泪满衣。
挽词[权万]
虹桥消息梦先知。尚谓虹桥度有时。世事十年今断定。空云怅望不胜悲。
蟾湖归榇载孤艭。浮下菁江出洛江。咫尺苍岩春泛处。风旌拂拂水淙淙。
为吏长江入海陬。棹歌相答上江舟。依然癸亥书中语。学海何人解溯流。
挽词[柳观铉]
儒林当日盛名推。麟凤争看瑞世姿。德行堪为颜闵亚。文章宁论汉唐追。春风座上团和气。学海波中泳圣涯。雅范如今无觅处。涪江寒月照虚帷。
公与吾兄气味亲。平生忧道不忧贫。名区烟月期同老。世路风霜谩抱辛。江界榇归丁卯夏。叶州棺举丙寅春。人间未了金兰契。应并渊商旧舍人。
当年同试大明宫。愧我联名锦标红。窃喜驽才攀骥尾。伫看虞殿和薰风。丹诚恳恳难安义。白日昭昭未照衷。从古贤人多不免。明时曾见窜梁鸿。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60H 页
忆昔南征访逐臣。腊天风雪瘴江滨。羁怀共说联衾夜。凶闻惊传梦月晨。绝域扶持儿独在。远骖分别鼻逾辛。尘箱宝帖乾遗墨。披阅今朝涕湿巾。
挽词[再从兄命锡]
玄都观里草烟微。一树衰桃带夕晖。千里美人消息断。满天风雨梦依依。
旅魂招断白云冈。枫叶萧萧海气苍。一带蟾湖天不限。露歌凄咽棹歌长。
孤臣血泪泣追愆。南北承 恩十一年。想得九原回首处。终南山色暮云边。
谪居犹得近潇湘。岸草汀花足佩纕。此地芝兰多萎折。愿君无复泣馨香。(蟾津近地。有潇湘,洞庭,岳阳诸号。)
蛾眉犹自妒残红。谁道江梅此有丛。百尺登楼非尔愿。吹嘘只得殿西风。
天心漠漠我无知。日索筳篿问吉期。每道归期丁卯是。归时不及未归时。
涨水滔天不见涯。孤舟一叶远乘危。舟人莫怨风涛急。何处人间无崄巇。
一片丹旌云水隈。野亭山榭亦含哀。亲朋此夕来相待。难把灵芝酒一杯。
霁山先生文集附录 第 560L 页
挽词[李秉运](庚寅迁葬时)
锦阳门下继真儒。斯道绵绵一线扶。终古光阳阳九厄。先生当日又蟾湖。
涪州髭发问何如。闻道衣冠启隧初。粉字改题丹旐面。 两朝恩诰复春嘘。
咽路儒冠似会星。新阡晓日欲吞声。生来不识先生面。为是尊亲海内情。
当年血脚两亲闱。千里悠悠寸草晖。此去同茔千古宅。也应魂侍柳车归。
两家先契百年还。吾祖居公父子间。滚滚几篇名理说。至今遗箧未曾删。
挽词[李家淳]
元陵真侍讲。鹤老好渊源。补衮书空抱。举幡谳更冤。终膺 明主眷。不朽一家言。蟾浦何年榇。应瞑孝子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