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五 (自动笺注)
屛溪先生集卷之五十五
 墓表
  
公元1727年
孝子安公(載)墓表(丁未)
九出入伽倻二十年餘。
鄕士往往說安孝子諱載字仲厚故事
尋又卜築於伽倻之玉屛溪上
得遊於孝子之諸胤間。
而讀其所家傳
益知前所未聞者頗詳。
嗚呼
公志篤而行備
不可以一節稱焉。
聖朝旌之曰孝子某之門。
古語曰。
論人
必先觀世德。
公之至行
實有所自來矣。
有諱敏學
世稱楓崖先生
從遊,牛兩先生之際。
文學德行
世名儒。
公其曾孫也。
誰謂醴泉之無源也。
公生而端良溫雅
不與羣兒戲嬉
六歲
常侍祖母側。
不肯出遊
長者試問之。
祖母老病
不可無人乎側。
先君子病病閱歲
時九歲。
晝不解帶
夜不就寢
少懈
藥飮必躬執治。
母夫人憫而止之。
公曰。
病親之需。
豈可委之僮僕
母夫人撫背歎曰。
安氏之門。
有孝子乎。
及病益篤
每夜靜。
沐浴露禱。
號泣代。
割指灌血。
乃得回甦
廿餘日。
竟遭大故
公實十二歲也。
哭泣號擗
哀動傍人
者莫掩涕
童土尹公舜擧
而其弟宣擧曁副提學沈攸諸公
稱賞公於公先君挽誄。
宗伯
公元1655年
公佐明委來要見公。
公終不見。
實嫌金公之爲禮官也。
公益奇之。
白之 上。
旌其門。
公移宅。
藏其楔。
不復設也。
公事親之節。
靡有不極
而公則恒有不足於心者。
不安於其孝字也。
及長。
母夫人
一以事先君者事之。
禮節尤備。
言行小大諮稟
不敢自專
昧爽而省。
終日侍側
而乃退。
至於衾褥舒疊。
必親之。
家甚貧。
竭心力具甘毳
不令母夫人知其勞也。
朝夕所進。
必先嘗而進之。
所進若有減。
憂形于色
母夫人憫公之憂。
或更進其餘。
在親側。
婢僕
未嘗高聲詬罵
有事出入
事雖未竣。
歸必趁期
親年旣衰。
則雖家幹有不得已者。
未嘗出經宿地
及喪。
哀毁踰節。
三年不怠
遇喪餘。
齊居素服
不接賓客
祭用皆親檢。
徹夜號哭
無異袒括時。
公接人。
和平樂易
而見不義則惡之。
人之有失。
規切切。
而退則不復言
知舊親屬
主於敦厚
而若在權要
則雖至親
不肯往復
平生心不役產業
不及財利
不接錢貨
文房具。
未嘗有私蓄焉。
廣州人
高麗大將軍邦傑鼻祖
九代祖諱省。
三宰
淸白吏
其後簪裾蟬聯
諱瑱諱好亮
公祖與考也。
妣完山李氏
其考堅玉也。
觀察使忠綽之孫也。
公以 崇禎後乙未生焉。
出後伯父諱好逸。
娶完山李氏
奉直郞樞之女。
性端貞和
順事尊姑
一如孝敬
親黨皆稱其君子之逑。
後公二十年而卒。
壽六十一。
君葬洪州津頭里坐亥之原。
孺人權窆德山之石村
四男三女
世光世衡世美世德
世光世德進士
世衡長女早夭
鳳陽李思述其婿也。
內外諸孫皆幼。
嗚呼
公自以早孤。
不得從事性理之學。
每自嘅悼。
三洲金公講道石室江上
委往見之。
請敎諸子
庶伸平日願學之志。
以公志之篤行之勇。
若早蒙父兄提警
又能周旋師友
其所成就之者
不能涯量矣。
然事父母
能竭其力。
子夏以爲雖曰未學。
吾必謂之學矣。
所謂性理之學。
不過爲仁。
孝悌乃爲仁之本。
則公之自幼從事者。
無非此學。
其必謂之學者
非謂公耶。
公爲親屈
肆力公車業。
不利
 朝廷嘉公行誼
再擬寢郞。
又不做。
畢竟不得中身
四十三而沒。
古人謂雖或不能於人。
而猶得以能於天者。
不可的論
嗚呼悲夫
辭曰。
人孰無父母兮。
愛父母蓋亦天性
惟其愛父母兮。
又孰不知孝子之爲可敬
此安孝子仲厚幽宅兮。
毋或傷其塋域
進士安君(世煥)墓表
公元1722年
嗚呼
有明朝鮮進士安君世煥字道明墓。
洪州盤山負子之原也。
潔淨雅素
孝友由天。
未必從事學問
而行合於道。
蓋遠而十代參贊省。
淸白著稱
近而高祖敏學號楓崖先生
學業行誼
顯重當世
父輅生一歲。
母夫人殉節虜變。
以此含痛自廢。
後因改葬
廬墓追喪。
是雖禮經不許
君子謂加於人一等者。
君之性行
眞有所自來矣。
曾祖璟,祖好誼俱不仕
妣具氏。
時俊
澣之玄孫
君生於壬寅
卒於戊戌
壽五十七。
李氏
柄之女。
 成宗大王六代孫也。
二男國光,國
國光二男一女
彥一男皆幼。
八歲小學
應對執事
已能稱長者意。
父母有疾
涕泣號天曰。
速瘳我父母病。
及長。
母夫人嘗疾劇。
每夜禱請以身代。
侍右
不施褻服惰容
家甚貧。
必具甘旨
嘗以五不孝之戒自誡曰。
若犯此則是父母也。
人而忘父母
卽禽獸也。
戊寅己卯
連遭外內艱。
叫號如不欲生。
三年如一日。
喪餘。
祈寒
沐浴齊潔
以致五思。
哀痛袒括時。
邱木必手植
壟草必親鋤。
出入必告祠。
伯氏如事父。
巨細諮決
得一味。
輒先餉之。
伯氏兩弟俱遘癘。
晝夜扶將
公元1749年
勸之避。
終不聽。
君則無恙
者莫嗟嘆
以叔,褒事稱之。
析產薄於己。
特厚於季弟若妹曰。
父母在時。
婚嫁未畢。
父母之所係念此志。
余恨也。
兄弟
無物我間。
歲歉則自賣己財而共之。
至令妯娌相親如同氣。
閨門雍雍無間言。
宗族
務盡敦睦
孤而不能婚則資裝而婚之。
貧而不能葬則斂棺而葬之。
竆而無所歸則率而蓄之。
此皆人所難也。
嘗戒二子曰。
孝友我家傳法
汝輩謹守勿替。
吾死無恨。
己巳
,牛兩先生
慨然袒胷受箭之志。
詣 闕抗疏
及 聖母西宮
宋先生受後 命。
則乃歎曰。
 國無母矣。
士失宗矣。
廢擧遯迹
甲戌更化
伯氏勸。
就擧
辛卯
司馬
君貌不揚
不如衷。
不深知者見之。
不以爲重。
而其行之身者。
潔淨無可疵。
於是非義利之際。
辨之極嚴截。
是以宗族鄕里如有非義者。
惟恐君之或知。
實行見重如此
辭曰。
己巳甲戌擧。
上舍非謂君之榮。
世汚汚世隆隆
吾與
公元1747年
監察李公(儆)墓表(丁卯)
海昏亂。
姦壬主旨
倡廢 母議。
宗戚外臣
靡然附麗
自好者。
逶迤其間
冐死直截幾希
公元1633年
公諱儆。
以末蔭投狀不仕
歸卧先隴
若將終身焉。
死生立判而不懾不懼。
所謂仁勇人者非耶。
 仁廟反正
不拘常格
以前繕工監監役。
卽超六品秩。
內資主簿
殿中
尋遭外艱服闋
再入殿中
又遭內艱制除
公曰。
應擧强仕
親在也。
今誰爲耶。
仍迹不復京口
靜居潛玩書史者幾年。
以 崇禎癸酉十二月二十九日卒。
年四十八。
嗚呼
公嘗少年試中格。
以額窄漏。
人朝夕期大闡
公以名家子
有文有才
又有雋望
而早遇淸明
高第顯祿
何啻拾芥
年未衰遲而俱不屑焉。
其於名利
泊如也。
公字某。
 世宗別子廣平大君諱璵六世孫。
廣平永順君溥
勳業文章
照耀國乘
祖諱洁。
官縣監。
自致也。
考諱廷
礪山宋氏。
司評礪女。
平壤趙氏
其考爀。
大司憲得之孫。
有令德。
夫黨稱梱範。
壽七十一。
庚子八月十八日沒。
公同忠州無悔向午之原。
異室也。
男時馠持平
時馪有經學名。
時馦,時馝,時馣,時
縣監黃爾徵,趙瑣,李碩馝其婿也。
內外孫男女四十六人
曾玄以下二百餘人
不盡錄。
公斂德不昭之報也歟
辭曰。
春秋大義數十
崇節義其一。
公乃從容禍福之際。
終能自靖不屈
惟是時與具俱可。
之如弊屣而心自安
彼固難矣此最難。
欲知公者於此看。
公元1748年
尹君(台鼎)墓表(戊辰)
公元1728年
嗚呼
此公州錦江北三十里。
蓼塘尹氏舊居也。
少南谷名篤正辛向原。
有封四尺者。
尹君台鼎士和
其藏也。
向上幾武而位者。
 贈吏曹參判諱愿。
其考也。
尹氏本坡平大姓
諱敦以討叛民功
封咸安伯
孫因籍焉。
其別於坡平也。
世聯簪裾
我 朝。
有判奉常寺事起畒,判遘,參議顗。
其顯也。
 贈司僕寺正諱又進
宣傳官 贈左承旨諱㮋
 贈大司憲翊商。
高祖曾祖若祖也。
義州府尹諱進卿 贈左贊成。
知中樞府事諱天賚 贈兵曹判書
大憲公本生祖若父也。
 贈貞夫人順興安氏。
正郞諱至女
其妣也。
恩津宋氏。
監役夏績女。
其配也。
景淵九淵官營將。
二男也。
爲申洸,權待,姜柱河妻。
三女也。
景淵子稷。
九淵子穗。
而幷男八女五之幼者。
內外孫曾也。
戊申五月二十七日
其卒之日也。
距始生壬戌之爲四十八者。
得年也。
判公少執耳黌庠。
論力斥凶論。
大爲己巳人所嫉惡
竟竄北荒
夫人從沒于謫。
君穉弱。
不得隨。
聞變。
號擗如不欲生
以爲
身至慟。
判公病沈痼。
君親扶將數年。
如一日無怠。
及喪。
哭不撤。
水漿不入口。
未朞
繼妣李夫人沒。
五年守制
毁幾滅。
事繼祖母夫人
怡怡無迕色。
夫人常曰。
使未亡人死者
有是孫也。
孝親性也。
家廟晨謁
出入必告。
祭祀以禮罔愆。
奉先誠也。
諸弟甚有塤篪樂。
式好無斁
撫孤姪如己出。
授室營產
立門戶
友愛篤也。
平居和易簡率
未嘗有忿厲之容苛細之行。
然諾好施與。
不知
有竆無依者。
收而衣食之。
家人告乏
不顧也。
處人如此也。
仲父判公慘被辛壬禍。
君棄公車
蓼塘
終焉計
志操如此也。
戊申逆起。
公弟右尹宅鼎時以小官
罷散閒居。
走書赴難
忠義之言。
令人激仰。
憂國慷慨之意。
有如此也。
遊場屋。
大小發解
有聲
屢跲而終不成
至行
不薦於 朝。
有才志。
不得少試之。
其亦君之命之奇也。
可惜也。
謁文者其景淵也。
述而表之阡者。
其友坡平尹鳳九也。
 崇禎甲申後百單五年戊辰之七夕
年月日也。
公元1748年
南塘兪公(權)墓表(戊辰)
春秋不書葬。
大復讎也。
蓋賊未討則掩葬爲輕也。
公伯父宰山陰縣
死于姦吏毒。
獨當室兒衰。
抱泣呱呱
公元1644年
公時弱冠
痛憤寃酷
不服衰哭。
誓心曰。
復吾讎。
吾可服吾衰。
午門鼓。
上囚獄。
肺石
泣血伸理
秋官見公。
每憫蹙曰。
矯矯兪某且至。
金多
亦莫售。
伏誅
黨與按法
公告伯父靈筵
始受衰。
聞者稱之曰。
偉哉若人
其讀一部春秋者歟。
公諱權。
字仲平
兪氏籍杞溪。
始祖新羅阿飧三宰
世襲簪裾
歷麗至我朝。
有起昌忤燕山島配。
 中廟改玉
兵曹參議 召。
直歸庇仁山。
終不仕。
後庇人立祠享之。
蓋以有伯夷風云
是生禮曹判書謚景安公汝霖
判書生府使諱縝。
無子。
取弟戶曹判書肅敏諱絳子諱涵子之。
進士 贈贊成
於公爲曾祖
祖諱大偁
僉正 贈承旨
考諱勖曾。
虜難後。
無意進取
不復渡漢。
光山金氏
其父潷。
吏曹參議
龍溪止男之孫。
公幼聰穎文才
子時
就敎官學
禮部
輒冠曹偶
失怙
母夫人
誠勤
家甚貧。
衣弊縕飯疏食
晏如也。
然而養備至。
甘旨無闕。
送終
棺木衣衾美矣
親在
歲必稱觴上壽
蒼顔白髮
彩舞以娛親
兩弟湛樂
至老不衰
酒戶數斗
未嘗亂。
醉益斂膝
亦可見操履之篤。
公娶全州李氏
士人益華女。
曾祖掌令弘仁
舅姑夫子
夫黨子姓男女
愛戴
公元1709年
間言
所後子命集。
公弟橝之子
有志節。
爲公肖子
儁基,會基,奐基命集出。
奐基三子彥鑒,彥鎣,彥鋆。
長季爲伯仲後。
女適崔肅觀。
側出三男三女
男命熻,命燁,命熠。
公沒于 崇禎再己丑三月七日
壽七十八。
李孺人先公一年
五十一而沒。
同穴
扶餘縣西咸村北坐甲原。
從先兆也。
公以名家子
氣槩卓犖奇偉
持守堅確弘正
以其復伯父讎者揆之。
使公得位當世
慷慨天下之恥。
激仰於君父之讎者。
同一志槩。
而必欲明春秋之義矣。
蓬蔂行以沒其世。
可惜已。
辭曰。
宇宙百年
識春復讎之義者其幾歟。
嗚呼
南塘兪公之墓兮。
後之知公者。
其必過此而噓唏歟。
公元1748年
忠義金公(弘弼)墓表(戊辰)
傳曰人樂有贒父兄
而况兼有贒子弟耶。
余讀金公諱弘弼家傳
公考諱裕。
常痛其考有節卓立
未蒙褒典。
終其世隱德廢居
亦令四子不赴擧云。
如此非贒者歟。
公有子鎬,鑰。
皆有至行
公病。
割指吮腫嘗糞
及公喪。
居廬啜粥三年
鄕里贒孝稱。
受敎於是父。
以是敎是子。
公之贒。
可知矣。
公性樂易
處事精詳
事親
親歡悅之。
接人。
嚴畏之。
平生名利
公元1770年
華。
泊如也。
敎季方學
終成就之。
伯季夫婦俱沒。
收三遺穉撫育之。
如己出。
公亦所謂士之贒者歟。
公字湯卿。
金氏順天大姓
新羅王之裔。
平陽君諱摠
鼻祖也。
屢代以顯爵聞。
麗朝有承霔。
事我 太宗大王
佐命功臣左議政平陽府院君
 諡襄景
襄景生承旨有讓。
承旨寺正 贈參判嗣源。
參判生郡守允濯。
於公爲高祖也。
曾祖諱自漢。
祖諱彥國
兩世力行隱德
平昌李氏
吏曹判書平公季曾孫
士人諱鑄之女。
公娶宜寧南氏。
同知珏女。
公以 孝廟元年庚寅三月二十二日卒。
壽五十九。
南孺人後公十四年沒。
享年七十一。
葬于廣州竹里乾坐之原。
同竁也。
孺人君子以禮
敎子弟以義。
同知公喪。
奔赴百里程。
過哀戚以滅。
其孝所生如此
公擧四男
銓,銑其叔季俱夭。
鎬男碩珪,碩輔,碩炯,碩賓。
女宋相哲,成雲翼進士
以孝 贈佐郞
李尙𫘂統制使
 贈判書
出後公弟衡弼。
男碩禧,碩祚,碩祉。
李震根。
一女李復慶。
庶子碩哲。
內外曾玄不能記。
嗚呼
此公生卒世系子孫之略也。
公家傳之斷爛者觀之。
知公至行懿德可言者多。
而後無傳
可惜也已
然觀鳳一羽
全彩可知
又何多乎哉
辭曰。
父子祖孫
四世懿行
得於人難。
吾顧何病。
以此倦。
後承其傚。
惟天有常
豈亦無報。
百歲于積。
終必興止
噫。
登此壟者。
看此銘辭
寔爾諸祖之志。
公元1749年
兪公(橝)墓表(己巳)
公元1709年
余嘗書公伯氏墓石
伯氏魁偉卓犖
士友重。
於公猶難爲兄。
公其可知已。
公脩幹豐體
聲如撞鐘
容儀簡重嚴恪
望之若難犯。
卽之溫然
纚纚
聽之不厭
其辨是非論義理。
便便繩尺
知舊大過
必言之。
改則絶。
其改者待之如初無過也。
人旣憚之。
愛慕之。
久不衰。
公與市南先生曾祖出。
自童子時
學於市南
市南遠大期。
三歲失怙
不識父面。
嘗曰。
天地間一罪人。
平生不服華美
改葬
公年已七十。
食素終三月
常善病。
一素食輒疾加。
三月能無恙。
人謂誠孝之感。
母夫人孝。
兄弟力田恭職
侍右
愉婉以樂。
病則藥餌必躳執。
夜露立禱天。
及喪。
葬祭一如禮。
母夫人慟其慈氏葬在淺土。
臨歿謂公曰。
死目難瞑。
公泣受命
買山以克葬。
公見人赤尸未收
脫衣而斂之。
貧族過時未婚
助需而成之。
親友子友亡無所歸。
收而敎育之。
皆人所難能。
兪氏貫杞溪。
公世大族
不待遠譜。
五代景安公諱汝霖
子肅
公元1641年
公諱絳。
俱官判書
肅敏進士諱涵
出後兄府使諱縝。
祖諱大偁
僉正。
考諱勖曾。
虜亂後去漢師
遁居扶餘
不復渡漢。
母夫人光山金氏
潷之女。
監司止男
安東權氏。
父有衡參判。
至其曾祖
孺人喪父獨子
有令聞。
歸公
奉尊姑誠。
事夫子禮
娣姒如同氣。
夫黨咸稱焉。
母氏無依倚。
忠養于家。
至歿。
遷父墓數百里合封。
小子祭之。
其孝所生亦至矣。
公生於 崇禎辛巳
七十七歲而歿。
孺人後公一歲生。
歿先公二十三年。
公葬扶餘縣西道東峯負壬原。
先兆也。
孺人同竁。
男命集,命燮,命楫。
長繼伯氏
生儁基,會基,奐基。
命燮,命楫俱無子。
命燮取子會基。
會基又無子。
以奐基子彥鋆爲子。
命楫繼子重基
重基子彥崟。
嗚呼
公之雋才偉志
終沒草莽
公其不自嗟惋耶。
人貴自得
潝潝聲利富貴者。
不得則固愁鬱歎咜。
如公之考槃在阿。
翠竹碧梧
琴酒以娛。
意已自得。
雖失之彼。
又何怨也。
惟是公之始學。
見賞於市翁。
而早遘奇疾。
竟不得究其志而大其學。
於此
安得不爲之自惜也。
噫。
銘曰。
嗟叔氏曁伯兮
伊志才俱傑嵬。
不少施惜無命
銘誌詔後永。
公元1749年
進士南君(道弘)墓表(己巳)
公元1732年
淵之水。
出自黃岳
月留峯下。
沿洄而爲冷泉
尤菴宋先生遺址也。
水上下五十里。
谷窈溪淸
名區
黃溪之號佳山水以此
壬子夏
余入黃岳
考盤臺。
活溪
君道弘士能麻衣竹杖
携酒來候
相與雲石坐。
談山論水。
余已知士能之爲山主人也。
歸至三槐亭下。
溪山靚穆。
亦名區之一也
士能曰噫。
此名壽山
八代祖諱義文
判書諱琴之子
早卒。
判書仲夏徐氏
北卜于茲
曾孫知言
學於己卯贒人嵐亭金公始昌
其婦父也。
小學自律
孝悌 聞于朝。
察訪
號三槐堂
三槐卽此樹。
公手所植也。
公考諱寅參奉
子諱景孝直長
以孝薦。
世稱南氏三世孝
三槐後五世子數十家居不出山外
粗能勉修孝謹
無墜詩禮遺業
於是益知士能世德儒雅
直長公後 贈參判。
判子守柔
孫諱山瑀。
皆以大耋受 恩資。
是士能曾祖與祖也。
考諱釴。
安東權氏。
正女
君性至孝
母病在胃。
食輒嘔。
君呼泣。
從而嘔之。
時纔五歲
後因母病思食。
有叩冰得魚之異。
每値 國諱
齊服北向危坐
御酒肉。
南氏之孝。
不止三世
而其向 國之誠。
公元1683年
亦孝之移也歟
君嘗從遊丈巖鄭公澔陶菴李公縡講業焉。
又引後生秀才
奬誘程督
經學爲本。
湖嶺間稱黃溪蔚然興學
皆君力也。
君居宋先生遺化之鄕。
儻亦聞先生之風者耶。
君生於 崇禎後癸亥
甲子
一匝
葬縣西十里西松院癸向原。
先兆也。
密陽朴氏。
孝基之女。
繼配寶城吳氏。
其考昌基
尙德
女適鄭萬恒
又一男幼。
吳氏出。
君晩中司馬試。
題其墓曰進士南公之墓。
追記君爲余言者。
略書石陰如此
系以辭曰。
往往黃溪兮。
聞於黃溪
黃溪之士。
壽山如魯之徂徠兮。
視士能又如徂徠石徂徠
固知壽山黃溪之望兮。
士能又爲壽山之望也哉
公元1751年
副護軍 贈禮判書西浦郭公()墓表(辛未)
公元1548年
木川治之瓮洞負艮原。
有墳高四尺者。
西原郭公夢得西浦衣履藏也。
公沒之百二十二年。
五代孫鎭經謀竪石以表阡。
於戲其不忘也。
非公之贒。
其何能愈久而愈不忍忘。
公生於 嘉靖戊申
歿於崇禎庚午
四十二。
大科
初隷國子
流戶兵工刑郞
或兼記注
奉常則自僉正至正
 宗廟則令。
而外成歡察訪,尼城縣監,醴泉加平郡守
踐歷也。
公元1749年
官。
恪勤廉詳。
存心愛濟稱。
八十。
四品例陞通政
己巳
又陞從二品資。
 特賜米帛脯酒
優老恩也。
後以子希泰原從勞。
 贈禮判書
始祖諱詳。
羅侍中
麗末有寶文閣提學 諡文良公樞
不受朝官爵。
曾祖敬儀縣監。
祖諱完生員
 贈執義
考諱懷英寺正
 贈都承旨
靈山辛氏。
察訪貴貞女。
公幼聰悟
四歲
識數千字
五歲綴文
六歲
兄弟爭論終南形勝
卽口呼詩曰。
不識終南眞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見者奇之。
十歲
四書
十二。
誦詩書。
離騷經六遍能誦。
恨不及承旨公三遍而誦也。
十六。
輪次
連居漢城第一名
其詩皆膾炙人口
屈南省
不以爲意
早志爲己業。
就成聽松學。
就正牛溪先生
而與沙溪先生友契深摯
及沒。
諸子諄諄敎誡
頮面洗手足。
新衣易舊簀。
子孫退出
俄然而化。
八月二十四日也。
公性孝。
親喪啜粥終制
葬祭以禮
平居
言無疾色不遽。
終日危坐
懈惰容。
述作典雅古文
趯勒神妙
雪柳西坰根,金南窓玄成每稱公詩與筆。
晩好易。
大耋
夜讀不輟
所著有詩文若干呇。
耳目所見聞。
西浦日錄藏于家。
南陽洪氏。
其父僉知翼聖
大司憲興玄
孫。
後公二年生
沒後公二十二年。
葬同兆。
男長卽希泰
文科同知
 贈判書
希震郡守
 贈承旨
女適進士金鉉孫。
執義之欽,都正昌徵,大徵,相徵,弘徵,師傅始徵。
希泰一子五孫也。
監察有欽,文徵,成徵,重欽,壽徵,希震二子三孫也。
昌徵子世績進士萬績獻納煕績監役。
萬績郡守鎭基。
煕績正郞鎭緯。
始徵孫鎭維。
成徵孫鎭雲俱生員
經來謁文
緯弟也。
內外孫裔多不盡錄。
公家世文華。
而且有奇雅操
通籍文苑
大闢
公常陶然好靜坐。
厭世之𧬈𧬈者流
以此仕宦進退間。
公又何尤。
噫。
辭曰。
世之夸而趨兮。
我則貞而退。
不華何傷兮。
顧余美之在內
惟觀師友之盛兮。
庶幾知公之贒。
此其達尊者藏兮。
百世其勿穿。
公元1752年
靑徐先生墓表(壬申)
公元1749年
語云醴泉無源
靈芝無種
天之生贒人君子。
豈皆有世類
先生不以所出之微。
而質粹而少駁。
志大而不苟
自幼少謂聖贒可學。
無理不竆
無踐不實
已見大意
汎濫羣書
亦極旁通
弱冠
徒步尋師莽蒼地。
寒暑
不廢一日
又入智異深處
充飢
講學不掇。
先生篤學
如此
其論勿忘勿助之義。
所說
公元1750年
者觀之。
先生心法之密。
可知也。
其以好善嫉惡之語。
反其意而重峯者觀之。
先生自治之嚴。
可知也。
斥責重峯疏論時事者。
先生之重自任也。
及聞重峯自讀其疏。
整冠再拜者。
先生尊大義也。
朝夕瞻依朱子眞幀。
自謂於朱夫子七十子之服孔子
先生入道之正也。
如土亭則師之。
南溟東洲龜峯重峯沙溪從遊之。
西溪李公得胤淸坐宋公爾昌,白蓮閔公在汶諸公
學於先生
宋頤菴,朴思菴二大人。
亦皆以詩簡相稱與
先生師友之盛也。
於此數者。
可知先生也。
先生豪傑之才。
誠篤之學。
求之曠世
難得其匹。
惟東迫隘
名分而不尙德
是以先生生而名不薦於朝。
不及於民。
沒而俎豆之享。
不得與列於羣贒
士林莫不慨然沈歎
先生之沒百六十年。
 當宁庚午
道臣狀聞
 命贈司憲府持平
聖上褒崇遺逸
不以貴賤有間
豈非先生實德欽服於後而然耶。
先生姓徐。
諱起。
字待可
號孤靑
卒於 萬曆辛卯
壽六十九。
龜齡
其先無譜可考。
奉先生祀者。
孫遇徵。
謁文者。
五代孫德遠也。
銘曰。
靑峯東負酉原。
有封三尺
此孤靑徐先生之墓。
百代而必式。
公元1753年
參軍金公(始鳴)墓表(癸酉)
公元1716年
夫仁全一心之德。
孝出於仁。
是爲百行之源。
雖舜武周公之聖。
子思必以孝稱焉。
况在匹夫之賤乎。
近故城府參軍公諱始鳴。
字聲甫
性孝也。
八歲哭恃。
死葬號擗
不忍視。
事父。
色容愉婉
誠愛懇惻
順志意養無方
若不逮也。
父八耋寢疾久。
凡調將之道。
竭誠靡措。
晝食宵眠
幾至全廢者。
歷屢歲如一日。
以至割指進血而竟遭終天之痛。
哀號隕絶
皇皇不欲生。
不啜水漿
淚盡血繼。
禮益殺而哀益苦。
雖終三年老衰
語及往事
不成聲。
汪汪也。
每喪餘。
必敬必愼。
親莅鼎俎
眞誠昭格
若將復覩。
公其有聞於終身慕者歟。
孤露
友悌益勤。
兄弟姊妹
相恤如傷。
季弟生事剝落
遠寓鄕。
延至同室
與共飢飽
亦人所難焉。
恬靜淸修
含章自守
持心行己
自有規模
無意拘束
動止云爲
自然近道
常主寬和
見人不正
惡之若凂己。
勢利仇怨
姻婭朋友
顯要則不交遊
至如隔鄰貴人
公操履。
爲來見之。
願與相從
遂以疾辭。
不復往報。
見子專主科學
勸以聖人之學爲先。
蓋出伊川謂有主客之意也。
丙申
 除 慶基殿參奉
翌年
移 章陵
陞司
公元1721年
奉事
卒官參軍
以爲官無小大
各有其職。
隨分勤謹
無敢或豫。
其在廚院。
出莅海箭米穀魚鮮
舊多羨餘
公無小自私
屬吏民。
莫不懷惠
今 上時潛邸
提擧本院。
亦加稱奬
辛丑冬
疾示憊。
十二月十四日卒。
甲子一周
壬寅三月
葬于衿川▣▣山酉向之原。
先兆也。
金氏新羅宗姓
其先直諫者謫豉鹽城
卽今延安府也。
以爲籍。
諱暹漢始著譜書
高麗博士
彰明儒敎
世襲軒冕
大官
有濤文譜進。
登元朝科。
縣丞
還本國。
密直提學
自號蘿葍山人
自知入我 朝。
開城留後
謚文靖
學行文章見重
寔公十世祖也。
高祖諱應河
甑山縣監。
曾祖諱榮緖。
敦寧奉事
祖諱守白
軍資判官
考諱重元。
文行名世
不第
妣許氏。
諱垈之女。
大司成草堂曄之曾孫
公配恭人李氏
 世宗王子桂陽之後
府都事榮先之孫。
父震錫。
事舅孝。
君子敬。
恪謹
敎子義方
宗族御僕衆。
各得其宜
居公喪踰制
不滋不絶
纔經一朞
癸卯二月四日
竟不勝喪。
享年六十六。
祔葬公墓左。
男長𪣡出爲伯氏後。
妙年篤學
有成就望。
早夭
次燧武擧內外將。
三女爲縣監沈碩贒,張震炯,張亨紹妻。
所後子載
淳。
𪣡亦取族子載寅爲後
長婿二女
次婿繼子
季婿四女皆幼。
繼子志升。
嗚呼
有子以爲孝悌其爲仁之本歟。
爲仁卽行仁也。
仁實天賦之性。
而行之由孝。
莫大者孝。
公旣庶幾無憾於孝。
眞可不負天之所畀也。
豈不奇焉。
至於李恭人貞烈
各盡其分者。
亦可見易通端平之義矣。
其無觀感而然哉。
銘曰。
此金孝子之藏。
李貞婦同厝。
昭乎一邱綱常
惟千百禩永護。
議政金公(興慶)墓表
公元1733年
夫立乎人之本朝
事是君也。
敢言者或傷於訐直
和平者易流於容悅
若言不至於訐直
和而不近於容悅
忠厚公正者能之。
近故議政公諱興慶
字叔起
歷事三 朝五十餘年。
可言無不言。
其言又剴切而無訐直之習。
詳懇無容悅之意。
嗚呼
其眞忠厚公正而然也。
公之沒也。
我 聖上以此四字隱卒之。
所謂知臣莫如君也。
蓋當 肅廟末年有疾倦勤
公初入 經筵
爲言治病之道。
不外養心
心正則定而不亂
明而不暗。
至簡能御煩。
靜能制動
何患神氣勞攘
榮衛愆和乎。
今 上癸丑
因臺疏激惱
不許診藥。
擧朝惶悶。
公以新右相進言
公元1734年
曰。
黨論亦豈無眞是非哉。
無問人色目。
是非是究。
理應物。
人心自然感服
何可威制而爲蕩平之道哉。
又以辭令之煩。
屢陳戒之曰。
必有窺 殿下淺深者。
毋犯啓寵納侮之戒焉。
公之進言
必本於義理如此
 肅廟時以少諫。
啓請崔錫鼎禮記類編勿講 法筵
亟毁其板。
又請治臺臣投合時好
戮辱士林者罪。
翌年
 肅廟罪儒生疏斥尹拯者。
玉堂禹瑞等上箚爭之。
竝 命削黜
公在政院。
屢請反汗
終至坐罷。
乙卯
冕之孫致雲曾藉臺職
誣啓寒水權先生
後因自辨。
詆辱益毒。
舘學儒生抗章請罪
以上嚴批。
至於拜廟而空舘。
公時在告
亟上短箚爲言致雲前後醜正之罪。
士氣不可摧折
而 聖明惡黨一念
先著 淵衷
如此公義理。
看作黨習。
以至尊贒之志不篤。
辨物之鑑不明
後又有學儒以尊周事上疏忤旨。
 上輾轉激怒
至有儒生鞫問之 命。
時夜四鼓
公聞之蹶然而起。
仰屋長吁曰。
 君違至此
一言匡之。
負國也。
秉燭治疏。
極言政刑失當
尋又上章引罪
仍曰。
 聖上涵養之工未至。
復頻失。
不無方來之憂。
略將先事之戒。
敢付請譴之章。
其係斯文事無小大
公必言之如此。
十年
公元1721年
來。
忠逆貿換
是非全混。
辛丑大臣
半伸半未伸。
 聖誣莫辨。
公議鬱抑
公初膺三事之 命。
首言李頤命則 殿下斷斷赤心
金昌集則 殿下建儲光明正大
旣知如此
何靳乎伸理也。
兩臣以國之忠藎
反爲逆鏡輩構陷
闔門夷滅
豈非至寃極痛者乎。
上拒之甚。
屢言而屢不納。
至庚申
右相兪公拓基言。
許伸理。
公實爲之權輿焉。
李公秉常閔公應洙,權䙗,李台重,洪啓裕,尹汲,韓顯謩,尹光天庚申合啓三司
愍忠討逆
義理
而或下邑
或配絶島
或被 庭鞫。
或至削罷。
前後幷力爭之。
輒請收還
先是閔亨洙疏論光佐不設侍藥廳。
以藉亂賊之罪。
後因其疏復申之。
 上怒遽震。
荐棘絶塞
公言此非亨洙一人言。
乙巳後合 啓之語。
公議可見
今又何罪。
請還之。
亨洙復以金遠材事。
見欺於時相。
未㬥而沒。
其兄昌洙疏辨之。
觸忤
 上怒甚。
鞫之闕庭
公又言其不可曰。
 殿下前年
鞫殺 仁敬王后之姪。
今又杖殺 仁顯王后之姪。
本事得失不暇言。
周禮八議之法。
豈無可恕之道。
 上慽然改容
福澤之鞫死也。
公在鄕。
未及匡救爲恨。
至是竝言之。
至於彥之獄。
公獨持嚴鞫之議。
不可酌處
此公
公元1722年
忠逆之辨。
尤致謹嚴者。
而最是壬寅春右尹時。
身在鄕廬。
非言責。
兇黨禍國
一身利害
慨然抗章
極論時事
以爲時議之敗義傷道者
不可勝言
嚮者宦婢之變。
有人心。
孰不驚憂危厲。
一夏之疏。
只是爲 東宮眷眷之忠。
而勒加削黜
至於請竄。
鎭遠則以陳戒其 君。
謂之訐揚
引 君當道
謂之恐喝
休戚忠愛之悃。
時輩誣捏之讒。
又言鄭亨益之疏斥 筵臣。
語多直截
羣起請竄。
魚有龍等三諫
旣 命放釋
而乃反請鞫言官
取媚時相
誠宜痛斥此類。
不得枉害無辜
時羣狺磨牙
衆蜮伺影。
一言脫口
無不糜碎
公疏不啻觸犯
而疏竟無 批還下。
公終無恙於劫火中。
抑幸不幸者存。
而公可言無不言者
可見也。
陶菴李公縡嘗言君有失。
金公諫書
未嘗不至
以爲知言
公系出新羅
麗朝
太師諱仁琯
著姓慶州
至公十八代。
代有簪裾
有諱自粹。
號桑村
官都觀察
麗亡立慬
曾祖諱弘郁。
文學才識
世標望。
 孝廟朝
黃海監司
應 旨言姜獄寃。
遘禍
兩宋先生言。
卒 賜復。
察訪 贈贊成世珍
考生員 贈領議政斗星
妣 贈貞敬夫人光州金氏
參奉榮後女。
公以 
公元1737年
肅廟丁巳正月十三日生。
聰穎絶倫
五六歲。
小學通諺書。
祖母李夫人時使公讀諺記。
或呼書諺札。
敏速如流。
每稱公奇哉。
十二。
議政公喪。
持服成人
力學不怠
未成童。
了幾卷經史。
百行書。
讀三四遍。
輒誦久不忘。
己卯
司馬
不數旬。
大闡
其冬
薦入翰苑
說書
壬午
典籍
癸未
登瀛選。
庚寅
承旨
丙申
開城留守
卽移同義禁。
乙巳
戶曹判書
丙午
擢判金吾
是年
又陞崇祿。
庚戌
輔國
都監勞也。
壬子
拜議政府右議政
乙卯
上相
三司銓郞春坊政院。
皆所踐歷
玉堂至於東壁
銀臺則當品知申。
周流參議,參判,左右尹。
間 除大司成判決事。
徧長六曹京兆
以至三四宰,判敦寧。
而都副提擧者。
幷二十餘司。
外 除北評事未赴。
內遷鴻山安城泰安沔川
爲養陳乞
觀察忠淸京畿黃海三道
湖西再授。
初則辭不赴
海西冢宰特補。
丙戌
廉察湖西
乙巳
大行人赴燕焉。
公在 肅廟時。
秩未崇高
以親老在鄕。
不能專意職事
使公將母上來
如是者再。
 聖上下夢見之敎。
至曰至誠所感。
發夢寐。
異數也。
今 春宮誕生
公與諸大臣請依馬皇后例。
 內殿以爲子。
卽定 元子名號
 上從
公元1726年
之。
吏判時。
公屢疏力辭以爲 聖上方懋蕩平之治。
豈不盛哉
但是非之原不明。
忠逆之分莫辨。
政注之間。
專事混淆
薰蕕冰炭
一器
而謂之蕩平
臣旣不能彌綸協同寅恭
不可屈意一從時好
必將動輒違忤
徒取顚敗
此臣所以不得進者也。
 恩批溫旨
眷注極摯
終不應 命。
翌年五月
竟至 譴遞。
出處不苟
所守之堅確
有如是者。
公雖不免從仕
而性本不樂進取
有事入 朝。
事訖還鄕
難進易退
終始如一日。
及秉匀軸。
 上眷愈隆。
世臣分義
不忍便訣。
黽勉在 朝。
善類屛野。
無以進用
兇徒雜處
無以退黜
獨立 朝端
孤孑無朋
一半分可爲之道。
每自憂歎
激揚之公。
誅褒之嚴。
在心中。
終不可掩。
則屢困於時誣悖閃弄。
而纔陞上相
李錫杓之疏出矣。
 上知傾軋
至送知申禮慰諭之。
公始出江郊
歸鄕廬。
又降 手書敦召。
矢心必遞。
 上知不可强。
御筆許副。
以 王世子冊封正使不獲
入城承 命。
復出郊。
請乞骸。
 上恩諭促還。
公自入耆社。
每申懸車之願。
己巳冬
公疾示憊。
三上書請休。
時 東宮聽政
優 批不許
 上聞之。
特賜宸翰曰。
今卿所陳。
寔卿病裏苦心
心喜
公元1750年
病愈
茲降一張傳旨
以代良劑。
公承 諭。
扶坐感泣良久
庚午春
病益谻。
三月二十六日
卒于正寢
壽七十四。
訃聞
 上震悼
遣官弔祭
官庀喪葬如例。
 小朝亦遣宮僚弔祭
致仕 敎書
公以病不能拜 命。
至是 特令承旨宣讀靈筵
墓在禮山西烏石山下
貞敬夫人昌原黃氏。
壽七十三。
戊辰
先葬酉坐原。
至是竁焉。
秋浦文敬公愼,忠烈公一皓參議玧,令夏英
夫人高曾祖考也。
夫人莊穆婉順
中饋無專。
輒性樸素
居無飾。
親家貧甚。
父母祭需。
竭誠備品以送。
蓋觀於公儉德
能有感於公奉先之孝也。
長漢郡守
次漢佐佐郞
次漢佑。
次漢藎月城尉。
和順翁主
女長適 贈持平李述之。
次適府使沈銈。
泰柱,進士恒柱,頤柱,健柱。
李元祥進士洪文漢妻。
長房出。
復柱,晉柱,師柱。
尹永烈妻。
二房出。
益柱,▣柱。
趙國鉉妻。
三房出。
後祥,衍祥。
敬養妻。
李婿出。
觀之,鼎之,恒之,謙之。
承旨洪樂性,權中一主簿定,元百孫金斗兼妻。
沈婿出。
泰柱長男炳喆。
餘皆幼。
孫曾男女七十餘人
公和在中
英秀發外
渥顔美髯
神彩燁然
見之。
莫不吉祥善士稱。
初入堂后
北溪李相公世白一見奇之曰。
風範端重
公元1722年
擧止雍容
君可坐老夫席也。
判書金公龜語人曰。
聰明英達
公輔器。
先輩定評如此
內行甚備
孝友篤至
失怙
常爲至痛。
榮養偏慈近四十年。
左右歡侍
每當 除命
離違膝下爲憂。
壬寅內艱
公已向衰。
三年素食
饋奠未嘗替人
仲季皆夭。
其所生如己產。
又以子與孫各嗣其後
不絶黃氏。
孤嫠無依
奉迎鄰屋。
不使衣食爲念。
宗族知舊
無遠親踈
眷愛周遍
鄕黨微賤
悃愊以待。
至躋上台
不改韋布心。
居家莅職
謹財節用
簡愼自律
守先廬。
僅蔽風雨
不增築。
一弊裘。
三十年無改。
至若急困恤匱。
亦無沒人情者。
名官乞養
必占腴邑。
公則自取其薄。
權柄要地
雖彈耐居。
公則當來必避。
坦度沖襟
自無機關
閱歷滄桑
獨保舊觀
前後 孝 顯兩聖追謚之論。
輒進會議
而皆言光揚 先烈
不在數字有無
至於癸巳庚申 尊號之議
一以謙亨之義。
仰勉 聖德
不從籲請之後
此亦公忠公正
不至訐直
和不近容悅者也。
槩之公可謂 廊廟上士類也。
不以政事文章自居
相業之可道者
孰有多於此哉。
以是書之石陰
以俟後之來者云。
學生韓公(震)墓表
公元1741年
余得與公仲季遊餘四十秊。
公亦視余如仲季。
情甚摯。
歲辛酉冬
葬公於節洞。
余與二公臨壙握慟。
公諸子授余公狀曰。
先人墓木已拱
無表刻。
仲季二父意圓未成。
子其責也。
請書石陰
余撫舊傷今
其何忍辭。
公姓韓。
諱泰震
字來卿
淸州
始祖
麗祖太尉
文敬公脩。
號柳巷
官大提學
文敬文簡公尙敬
事我 太祖
官領議政
前後連十一代。
高官崇秩
爲屢百年大家世族
曾祖諱必迪。
丁丑媾成。
廢擧自靖
自號淸節居士
祖諱如益。
官縣監。
考諱有箕。
文行
咸陽朴氏。
都正崇阜女。
參判尹鏶外孫
夫黨女士
公配宗姓
正郞天耆其考也。
幼事父母
至行
及移孝舅姑
誠敬備至
男後遠,後遂,後述。
伯季生員
仲以學行薦聞于 朝。
女適吳載道
側出三女適安麟,李大永,朴履煥。
其爲成允李厚載,朴曾煥,具哲遠妻。
一男幼。
長房出。
聖世
爲李昌永妻。
仲房出。
宗世,定世。
爲李邦祿任學周,洪相寬妻。
季房出。
德應,一女幼。
吳婿出。
公卒辛酉八月十四日
距其生丙辰歲六十六。
李孺人先公二十六年歿。
享年四十二。
戊午
移葬節洞。
終與公合祔。
實結城縣西三十里枕乾之原也。
嗚呼
淳質長德
重厚嚴毅
文藝夙成
人皆期
公元1714年
決科
廢擧業。
幹才適周。
不得爲世所知
終老草莽
知公者皆惜之。
公嘗謂余曰。
吾家世貧。
爲督
自念二老供奉踈節
二弟才優於我。
成就是急。
此吾責也。
自棄科學
看當家務
仰事俯育
二弟不至衣食亂心
而周旋師友。
專意所事
仲能推士友。
季亦揚名 王朝
余固粗遂初志。
老死竆廬
無所憾。
見世沒沒榮利者。
同氣間。
各有自私之意。
公捨所業
竟使二弟成其志業
處心之公可知
豈不乎哉
仲公鎭川磻溪水石之勝。
且近師門
挈家移居
公奉親同往。
追遊士友之樂。
甲午
丁外艱
旣葬。
二弟還歸故居
壬子
遭大碩人喪。
前後居憂
兄弟同處一廬
情文俱盡。
壬子年紀已衰。
奉奠益虔。
季父鰥居竆乏
奉養家中。
存歿事之以誠
子女嫁娶
得所
處家行誼
鄕鄰無間焉。
時會南塘
二公講討義理
無書不到
蒼然在座
聽之不倦曰。
君輩自講說
不妨濂溪李初平也。
其所得之者。
無異秉燭之工云。
噫。
二公意中草本
不可知
只以余覩聞於公者。
之如此。
二公如有知。
其必曰吾意亦如此云否。
可傷也。
南塘公諱元震
季參議公諱啓震也。
歲 崇禎甲申後再丙子
公元1756年
初冬
坡平尹鳳九書。
寢郞蘇君(貞震)墓表
公元1757年
歲丁丑春
浮白江歷黃湖。
彌勒山陽。
卽古所謂馬郡也。
郡姓蘇氏世居
自昔多聞人。
西巖公諱貞震。
一鄕善士云。
五世孫上舍顯道公狀謁余曰。
此吾先人所錄。
願得一言書表陰。
庶酬先志
余按狀。
蘇氏晉州
鼻祖希哲
麗朝上護軍
幾世至都事 贈贊成諱自坡。
六丈夫。
縣監諱世得其季也。
學士暘谷世讓之弟。
監生學生諱逅
早歿。
學生生諱擇善
官司饔院主簿
寔公之考。
咸安李氏
雨之女。
公字子正。
聰悟
文藝早成
二十七。
司馬遊贒舘。
聲望曹偶
校理公光震爲遠兄弟
並擅詞章
華聞藹蔚。
公獨屈南省
知公者皆寃之。
親歿。
謝絶公車
用薦 除 順陵寢郞。
不赴
其意蓋誰爲榮誰爲養也。
斂華務約。
朴實頭用工
左圖右書
靜居賾討。
時與冠童游泳林泉
飄飄有出塵之想焉。
族弟監司東道每擬以師禮事公。
王事靡暇。
終不得。
則嘅恨之語。
發於輓誄。
公文行爲人所慕效如此
公歿於甲戌正月十日
距其生嘉靖甲子七十一年。
于益山炭谷負壬之原。
從先兆。
公娶全州
崔氏。
判官晦。
塋。
生一無嗣
族兄縣監泗源子啓爲後
女適洪冞
啓命生山海。
郡守
必揚,必徯。
出後
爲李明嵂妻。
側室子曰山武科山濟。
洪婿二女縣令鄭之,李以養。
珩,璋郡守出。
璹,瑛,武科珹。
金守剛妻。
必揚出。
珪,琬,玖,㼁。
台柱妻。
必徯出。
內外曾玄不盡錄。
公行者。
之子德三也。
嗚呼
文行而無其位。
可謂得於人耶。
有德者必有壽。
不可不得於天也。
吁。
公之隧。
以是而可鐫歟。
白泉金君(智賢)墓表
昔獻子過乎喪。
不肯俯就禮。
孔子稱加於人一等
嗚呼
若故白泉金君。
其亦聞獻子之風者歟。
君性孝也。
父母至誠純篤
晨昏必定省。
志色之養無違
居家貧。
嘗鑿池養魚。
繼日具供
久旱池竭
耕奴請廢魚種
語咈孝思
君聞之。
臨池痛泣。
水湧滿池。
魚復盛。
及母歿。
以父在。
不忍一日遠離側。
不廬母墓。
常侍筵几時見乎父。
朔望治別奠。
上墓祭之。
雨雪不廢
服除
復設母眞像。
朝夕奠饋
三年
不與婦人相對
不進鹽醬泡醴。
蔬菜
美則不近也。
其居父慽。
一如前喪。
平日嗜雉。
祭必薦之。
當祭忌。
夏潦
公元1747年
彌日
君自痛無以得雉。
飛雉來庭除。
使人拱之以需焉。
人皆以此幷與池魚而謂誠孝之感。
諸弟甚摯。
父母歿。
父母所愛。
式好尤篤。
丁卯 康陵大喪
大布三年
前後四 國哀
朔望
設奠望哭曰。
父母生死太平者。
非我 后之德耶。
吾其哭之。
豈異於父母耶。
君配亦從君而服 國喪
誠禮切至
聞者感歎
君歿。
一府民士咸曰。
忠孝人也。
相率籲告方伯
上聞之。
特旌其閭。
君諱智贒
字國平
所居有泉。
名曰白泉
鄕人尊君白泉
高祖諱光佑
謫兔山。
移配成川。
後官至德郡守
子孫仍居于成而著姓于兔。
郡守通德郞諱士安
通德御侮孟亨
御侮生諱重寶
卽君考也。
妣池氏。
澄之女。
君生于嘉靖甲午
歿於萬曆丙辰五月三日
享年八十三。
安城李氏
其考士人浩。
長文卓有文行
訓導
次武無後
女長適參奉大德
壬辰起義功。
後 贈大司憲
次適金應珍。
好德,尙德順德訓導出。
元淳汝淳大憲出。
好德生得剛,善剛。
尙德生有剛,以剛。
今至六七代。
七十餘人
不能盡錄。
謁文者。
六世榮澤
漑舊池修先旌。
能繼君志事
嚮余遊香岳。
自丫坡向沸流。
過所白泉者。
居人指君旌與池。
語君故
事頗詳。
噫。
君爲親爲 國。
誠意懇惻
發於天理自然
不知所以裁之。
不可謂一一中於禮。
而其孝移爲忠。
純心苦情。
至謂之加於人一等
不謂過矣。
銘曰。
使君從事
致知學。
以君篤行
所就曷極。
然君之過。
君子之過。
觀於君者。
知仁庶可
吾故特書
于石之左。
公元1712年
道巖處士卞君(益)墓表
公元1644年
崇禎甲申後再丁酉春正月一日
君謙叔歿于淸州飛鴻舊居
寒水老先生哭而慟之曰。
父母命薄家運之衰歟。
斯文不幸世道之阨歟。
氣淸而不厚。
學篤而不就
斯人至於斯耶。
命改其旌曰道巖處士卞公之柩。
嗚呼
先生之哭之慟者。
豈非以誰爲者。
而且其慟之之辭。
不止私好也。
君子一言
九鼎大呂
今與後之欲知君者觀此。
庶幾也歟
君諱益
謙叔其字。
卞氏籍八溪
上祖高麗太師諱光世
簪纓
 本朝景福號栢陰
年踰五十。
背負老母
遇難逃竄
人以江革孝稱
 命旌其閭。
卽君五代祖也。
曾祖時益
文承旨
祖諱搏參奉
考諱東尙有文行
以孝特 贈吏曹參判。
徐氏從 贈貞夫人。
 贈判書晉履女。
達城尉景霌孫。
副提學松崖金公慶餘
公元1716年
其外祖也。
肧胎前光
生而端秀
性孝其世類也。
三歲
睡覺急號。
徐夫人疾往審之。
手觸傷血。
君見之。
色動食乳
撫其傷而又哭。
自是母氏驚。
不復哭。
四歲出遊
人有饋新果者。
君懷之歸遺。
父母少嘗而還與。
則又分于兄姊。
父母起居
扶將
夙興束帶
拜候父母
祭祀
晨起盥櫛參拜
致齊諸節。
一遵長者爲之。
此皆幼穉已然
後値仲氏父子伯氏長子幷喪於癘疫
伯氏將躳莅喪事。
君泣謂曰。
伯氏父母所重。
不宜自輕。
請吾任之
親自斂殯
情文無缺
則不染。
誠意之感。
庾袞故事也。
卞氏家世淸寒
君有婦財頗饒。
不喜治產業。
出財獻于判公。
別立庫儲
以備粢盛
兄弟姊妹同財需用
伯氏則自裘葛之奉。
以至出入賓客之具。
必先己而供辦
推及親戚知友之竆不能嫁娶者。
隨宜助成
皆人所難也。
弱冠
從伯受業江門
先生愛其天資近道
且其制行誠篤
每稱謙叔眞是吾必謂之學矣者也。
君家後有一大巖
名道巖
先生爲書道巖閒居四大字以與之。
有意也。
命改旌道巖處士以此也。
丙申冬
判公疾篤彌久
君衣不解
晝夜侍湯寢門外。
晨必就園後屛處。
泣禱于天。
請以身代。
有神童告以藥
在故篋。
覺而異之。
覓之判公日用舊器。
得童蔘煎進之。
公病卽差。
通言語。
諸子曰。
一神官持紅衣將加我。
請而代着。
何兆耶。
是兒將大吾門。
而何其夢之不吉也。
君卽病而一如公疾。
不言不省
仍以歿焉。
噫其悲夫
其年三月某日
葬于淸州紙川負丁之原。
配光山金氏。
府使珏之孫。
通德郞一泰女。
一女進士李思彬。
金氏取君從弟之子至中爲嗣男。
李奎元,婿金履常,洪景仁
二女幼。
李出。
嗚呼
古語不知其人。
視其友。
君旣見賞於先生
而華菴李頤根可久,巍李柬公擧,南塘韓元震德昭鳳巖蔡之洪君範
皆君從遊講學之人。
而諸贒之愛慕推與
相期者重。
君之得於師友如此
君之所以爲君者。
在斯歟。
中將樹石以識墓。
爲來屛溪
謂坡平尹鳳九先人者而子在矣。
非無文也。
惟子之托。
感念舊誼
不得以拙辭。
書其大略
俾刻于石陰
卽君歿後四十三年己卯春也。
先妣 贈貞夫李氏墓表
公元1644年
先妣 贈貞夫李氏
 恭靖大王別子守道正諱德生七代孫。
考 贈大司憲諱慶昌
妣 贈貞夫全義李氏
其考諱擇善
先妣以 崇禎甲申丙申
公元1759年
十二月十三日生。
及歸我先府君
時我王考參判府君尙在堂。
先妣主饋養。
王考使小孫女致語曰。
新婦善養我。
先妣溫仁端良
事尊章孝勤。
接親和厚
妯娌慈順。
二前妣有三丈夫子
年過舞象
仲叔已就傅。
時自櫛頮服食
至娶婦。
心誠鞠育
眞不中不遠
後有所生男女
而人之視之
不知異同也。
府君平日
季氏直長公伯都事同居一室
異姓多聚
以遜愼際接。
不存相猶之私。
絶無方圓之歎。
而若我季母夫人則夾居最久。
布帛米鹽
小大朝夕共之。
不惟一毫得失之念。
初無幾微見。
歡意洽。
天倫同氣
亦所罕見
先君子弟兄友恭之化。
及於刑家
而非二母氏嘉柔之德自相孚吉
亦何至此
府君不以家幹綴意
外則伯氏替督。
內則先妣自管。
僕婢多二前妣給使
無間言。
又能服均視字恤之恩。
飢且寒不怨
無甔石資。
多眷日用
殆無麵之托。
府君宦遊服膳。
精鮮無缺
其爲府君盡瘁之婦者。
三十九年。
間從府君海堧
又隨爲縣之嶺邑
與共苦樂者。
亦七八年。
在縣。
內政淸約
月入之外
一毫需索
織繅線針之際。
恩義流通
愛戴平生主僕
及還。
途道涕泣
若失慈抱。
是助府君仁簡
公元1779年
之政爲多。
府君後十九年歿。
丙辰二月二十九日
壽八十一。
嗚呼慟哉。
不肖兄弟連赴郡縣
遞奉板輿
先妣自以未亡餘喘。
獨餉榮養
悒悒不樂
每曰。
居官儉約
貧家制產。
若以吾之故。
犯手官財。
非所養吾也。
自飭與誡告不肖等類如此
初葬德山於隱洞。
丁巳十月
移窆于泰安北伊作負壬之原。
後六年辛酉
府君墓葬塋。
二前妣合祔一竁。
先妣別封在後
鳳九歲久不知先妣墳也。
茲綴數行文。
使鳳五長孫頤厚書之小石
表識之。
府君諱明運
廣興倉守。
以子鳳五陞中大夫
 贈府君吏曹參判。
先妣從 贈焉。
府君世系不肖兄弟與子姪。
具載大碣。
不著
時 崇禎甲申後再己卯月日也。
生員洪君(啓宇)墓表
朱子嘗論知行而以行爲重。
以爲雖有忠信之行。
不明
不免小人
此其嚴淑慝之辨。
則反以知爲重。
洪君大叔邪正一變忠逆
卓然自拔於衆咻之中。
太學章甫
同聲討逆
其見義之明。
白辨黑。
邁往之操。
如水赴壑。
所謂勇人者非耶。
君諱啓宇
大叔其字也。
唐城人
其先唐末學士來居銀樹
公元1754年
浦。
名其邑曰唐城
南陽府
幾代諱殷悅
麗朝太師
譜書初祖也。
屢公屢卿。
 我朝有友菊齋諱敬孫。
同知成均
石壁春卿
吏曹參議
自此源遠派別
爲數百年世族大家
觀察使諱命元號海峯
寔君高祖
僉正 贈參判諱處深。
縣監諱受泰
曾祖與祖。
考諱禹龜。
才行士類推譽
命迍不遇
李氏
 穆陵別子君珘曾孫
淸平君洤女。
君以 肅廟甲戌四月二十三日生。
三歲而孤。
又一年
縣監公歿。
李孺人悶君淸羸
不令外傅
而敎之義方
伯氏文學早成
樂得同氣師友
日就將。
十四。
伯氏夭圽
君痛身世孤孑
且念門戶單替。
菽水餘力。
黽勉公車業。
少有庠舍名。
三十三。
始中司馬試。
翌年丁憂
以前喪。
不能自盡爲至痛。
至是斂棺葬祭。
誠必愼。
不以無以爲力。
循禮節。
癸丑四月五日
以疾卒于龍山寓舍
楊州花蝶洞負坎之原。
從先兆也。
初娶竹山安氏。
父相英。
參判縝之孫。
繼娶河東鄭氏。
其父洵。
若海,如海安氏出。
章海鄭氏出。
若海伯氏後。
又無子。
族子相宅爲後
如海一男二女
女長適閔曾烈。
嗚呼
聰明溫雅
英華暎發
自幼嗜好墨戲
深得鍾,王心畫。
㝡於篆籒
三昧法。
其或
公元1644年
染紙則必精神逼古
隻字
人皆爲寶。
君嘗謂古篆出鍾鼎。
各異其體。
無知者。
蒼頡鳥迹
以至孔壁科斗諸書
無不博究會通之。
遂依字彙
彙分而合成六冊。
名曰古文字彙。
平居一室蕭然
意趣淸絶
暇日排案古文三五十種。
玩而自樂。
外至欣慽
泊如也。
惟是身滯城闉托意山林
迹混科臼非心進取
不曾專精經學
義理微奧。
見解透深。
有人所不及。
未嘗馳逐時論
斯文是非涇渭甚㫼。
終能立脚嚴正
可惜者。
以君淸高之才敏妙之識。
若早從事聖贒之學。
究竟乎朱子法門。
成就豈有旣也。
章海從余遊久。
其實學。
今以所著家狀一通
謁余表之墓。
知其記實之言。
無媿余筆。
茲撮若干語。
俾書于石陰云。
時 崇禎甲申後再己卯南至日。
坡平尹鳳九述。
公元1760年
副正魯公()墓表(庚辰)
公元1618年
春秋之義。
莫大於尊周。
天理中一事。
今於君臣之義。
盡性分之所當爲
自可合於天理
雖不讀一部春秋
而尊周之義。
自在矣。
嗚呼
故副正魯公鴻
非所謂其人者耶。
昔我 神宗皇帝萬曆四十六年戊午
建虜大寇。
 帝下詔徵兵
 本國金將軍應河
公元1739年
宣川郡守
左營兵將赴。
時公棄官天冠山下
曾爲金將軍所知
至是檄召之。
與同鄕壯士卞德馹。
卽日行裝將發。
有一子尙幼。
攀衣啼號
公抱而置之曰。
汝其好長也。
慷慨家人曰。
大丈夫今有此塞外之行。
幸得死所
萬里遼薊
裹革是分。
兒女無作別離狀。
妻孥莫敢仰視
飮酒三大椀。
上馬不顧而行。
比至金將軍
副元帥
己未二月二十一日
渡江入遼
及深河之戰。
公與德馹。
左右金將軍
力戰離次
射殺甚衆。
俄而矢盡劒亦折。
將軍曰。
公等皆去。
公曰。
豈有獨生之理乎。
遂與之同死。
三月四日也。
一卒伏於亂屍中。
潛見其始終
生還本國
爲語湖南人曰。
深河大樹積屍中。
長身大面
半白者。
魯將軍屍也。
嗚呼偉哉。
之死也。
華陽宋先生金將軍碑曰。
將軍之一死。
可以天下大義
天下大經
春秋尊周攘夷之義也。
深河大樹
眞公之死所。
終能與金將軍春秋尊周之人。
則正所謂君臣性分之理。
不讀春秋書而自合於尊周之義者也。
豈不偉且奇哉。
公字汝信
咸豐人
始祖諱穆。
麗朝封咸豐君
其後賜紫金魚袋仁厚,修文殿學士貫道
累世冠冕
我 朝有得平。
文章名。
公元1560年
歷踐翰林舍人
公考諱平國
官軍資正。
公以 嘉靖庚申生。
身長八尺餘。
大過圍。
廣顙方頤
如斗
髭髯若神。
怒則磔磔如戟。
勇力絶倫
韜略諳熟
見者皆以魯將軍稱
壬辰倭寇
武蔭末班壯士
與兵使黃進,水使魏大器等皆力戰
斬獲居最
都元帥以公習知海路形便
啓請鎭南桃浦
公卽整理船具。
急赴李忠武期會
潮退船膠。
不得拽下。
公遂負船推之。
船疾如矢。
賊船漲海
公且戰且行。
赴期
公見而壯之。
極稱奬焉。
後錄原從二等勳。
敍功增秩
至訓鍊副正。
始登庚子武科
公性亢直
老而益硬。
與世寡合
公亦無取意
晩爲會寧鎭萬戶
則歎曰。
折腰鄕里小兒
吾亦恥之。
謝病冠山舊居
時或射獵山澤間。
每以覇陵李將軍自况
後以遺衣依矢復禮
葬于長興拂聳山東坐坎之原。
淑人魏氏祔焉。
淑人軍資正德弘。
參奉鯤。
淑人享年九十餘。
當時歷歷
子孫嘗錄以爲家乘云。
一變
一變子時聖,禧聖,師聖
二女金克成,徐一中妻。
弼周,弼宗時出。
弼昌,弼宣,弼武禧出。
弼謇師聖出。
好義善騎射
不墜偉丈夫風。
公之忠義貫金石
儀度出倫類。
天固有意生者。
公終守志死事
義光
公元1644年
尊周。
可謂不負所生之意也。
然生而 君上不知其何狀。
歿而忠節不見褒錄
何天之生之者厚而報施者薄也。
天下而已
天定
不能勝人而然耶。
所謂天地之大。
而猶有所憾者非耶。
弼謇子準一從溪上
一日公狀示余。
謁余公墓文。
感慨而書之如此。
俾刻于石陰
時 崇禎甲申後再庚辰淸明日
坡平尹鳳九書。
公元1760年
白君胤耈墓表(庚辰)
人之不係世類尙矣。
近故龜峯,孤靑諸贒。
不以所生之微。
學術文章
世名儒。
然皆隱居求道
講學士友成就之。
未有如白胤耈之混於府史
奔走車塵馬迹之間。
能有志於學聖人學者也。
豈不奇且美哉
以詩則蒼然有古意。
文亦雅順主理致。
足以㬥顯當世
不以是名者有大焉
百行之源。
誠篤至。
終死於哀。
 筵臣禮判書申公晦,吏曹參金公致仁刑曹參議趙公明鼎,禮曹參成公天柱
一辭稱其孝。
以爲白胤耈方持生母喪
鹽藿之外
無所食。
退歸家。
服衰居苫。
哭泣之哀。
感動傍人
非但實行卓異
古今疑禮。
最爲精通
今補編之役。
多采其言。
不勝喪。
誠可慘惜。
 上屢加嗟尙
命卽旌其閭。
侈 別恩。
豈不是人倫之至貴。
然此猶蚩蚩者或能之。
棹楔相望
則亦不足爲胤耈多也。
胤耈取商書學于古之意。
學古所居室。
日讀五經四子其中
格致誠正之方。
天人理數之源。
左右圖書
潛玩體認
言心法。
則必辨天理人欲之分。
以爲拔本塞源要道
又言爲人
不知禮行之率。
悖於天理
孰能歸仁
從事九容
律身四勿
積之旣久。
擧止有常
又常自慨然以爲時有淳澆而理無古今
聖人之心。
聖人之事。
三代可復。
王道可興也。
學校敎養
古也
後之科擧取人
末也。
廢之則人才可得。
風俗可純。
井田法行
班祿可定
民產可均。
昭穆之制復。
上下宮廬之侈。
公私祭祀之謬。
可以整頓
緇徒奴婢
軍丁裕而精銳不可勝用。
折受免稅
國用富而軍餉亦自有餘。
又曰。
天下有道
堯舜
天下無道
湯武
人君之道盡矣。
天下有道
三謨
天下無道
三仁
人臣之道盡矣。
達則堯舜君民。
竆則孔孟言行
人之道盡矣。
蓋其見之高志之大。
言議之峻正如此
父母竭其力。
兄弟極其友。
家間男女
終日歡聚於親側。
父子妻妹。
各有位分
整肅之中。
和氣藹然
嗜欲淡泊
着喫僅止蔽充。
親戚嫁娶
過時者。
爲之經紀
竆而無歸者。
收而恤之。
死而無主者。
斂而葬之。
祀先尤致誠敬。
當祭前期齊沐。
僮僕門內者。
皆令致齊
父母亡日
號哭袒括時。
祭後終日憂色
朔望焚香拜祠。
出入經宿。
皆拜告。
三月一上墓。
輒哭盡哀
癘疫奴僕傳痛。
家人請出送。
則曰。
主義猶父子。
病且不可以風。
使子奉母出避。
親自救治
無他故。
書戒諸子
忠孝懋德
禁絶巫卜左道
以至婚喪俗弊。
最嚴於辭受
有以非義遺數百緡錢者。
厲聲斥退
家人閉戶不納。
此胤耈事行大略
其可書者何止此。
若胤耈者。
不但閭巷中所無。
雖求之士大夫儒門法家
豈易得哉。
時 上命諸臣。
編輯喪禮
諸公辟胤耈掌文書。
胤耈擧三件大禮
諸公白于 上。
釐改之。
一卽上昭穆之制也。
其二。
喪禮被髮之謬。
嗣王冕服之疑也。
其言曰。
今天衣冠文物掃地
王者起。
必來取法於我東。
盍亦勉之
朱子乞修三禮
時君不聽
退老欲正廟制
朝議歧異
王朝之禮。
尙此茅紙
今 聖上編輯之命。
盛擧也。
當此機會
若不復三代之禮。
一洒千載之陋。
豈不終古之恨。
諸公重其事而不能用。
胤耈又以補編中節目可疑數十餘條
稟議
公元1758年
公。
見采用。
 筵臣所陳白者此也。
胤耈姓
系出南海平山縣
高麗侍中景臣之後
間爲閭巷人。
世有階銜
父啓功郞俊元。
折衝李根逸女
生父喜昌以原從勳。
 贈判決事。
生母觀象監主簿金受明女也。
胤耈死於戊寅四月八日
年四十九。
楊州牛耳里壬坐之原。
卽世葬之地。
副護軍李亨運女。
六男
敬門,謙門,顯門。
餘皆夭。
二女朴昌臣,全景祿妻。
胤耈嘗爲曹吏
或疑而問之。
曰。
家貧親老。
無以爲養。
曹仕吾分也。
有常俸。
古人祿養之義。
何害道理
且能操心公平
隨事自效
則其於報國
豈有貴賤之殊哉。
嗚呼
凡世之有一藝者。
出入權勢之門。
以售拔身之計。
胤耈初無在下援上之意。
惟思所在盡分之道。
其亦聞素位行之義者歟。
此胤耈之高處也。
所以世之不知胤耈也。
惜哉。
一日有人手狀
拱立于庭
見其玉雪可念
問之。
卽謙門爲謁其父表陰之記也。
賜之坐語之。
謙門已經祥。
面有餘慽。
聞其言。
儘有所存
觀於草木
可知其山之美。
遂撮其狀。
之如右。
俾刻于石云
時 崇禎甲申庚辰中元
屛溪翁書。
光國功臣校理 贈領議政龍陽君果齋尹公(暹)墓表
公元1592年
明萬曆二十年壬辰
朝鮮光國功臣校理 贈領議政果齋尹公諱暹。
字汝進
尙州之役死之。
尤菴宋先生神道之碑。
坡平尹鳳九撮其略。
書之表陰曰。
嗚呼
君臣大倫
天之經地之義。
所謂民之彝者。
晦翁夫子之言乎。
之經之義。
天地萬古
何有何無。
惟在人也。
存之則存
亡之則亡。
倫彝存亡
國家以之存亡焉。
若果尹公
其存得此倫彝
天經地義
國賴而存者也。
偉哉偉哉。
倭奴擧國來寇
敢言上犯 天朝
志士仁人莫不駭憤。
以前校理
大將李鎰辟從軍
尙州之甑淵。
遌賊軍衂。
逃走謂公曰。
徒死無益
公曰。
男兒爲國死職耳。
遂死於陣。
平日之所惡。
有甚死者
由是不肯同鎰而避也。
七年倭寇
忠義之士死王事何限
然公之死爲首
其終使君大倫
不墜於地。
而國賴而不亡者
謂公之倡之亦可也。
噫。
公之忠義
以孝父母兄弟爲本。
而又博學明識
義理之辨。
如燭照物
取舍之判。
如刀兩斷。
從是處。
當爲便爲。
臺閣則不權貴
不義輒劾
經幄則自附格非
君德是匡。
,牛兩贒爲羣宵讒誣
正言辨明
不憚廢棄
亦皆公忠義之施也。
時有 宗系之誣。
爲國大恥辱。
公以小行
公元1644年
至禮部。
乞得寶典改本
叩頭流血
以示不得埋骨燕山之意。
禮部爲之聳動
上聞
 天子嘉歎
特以改本先頒本 國。
我 穆廟喜甚曰。
蕭,曹,衛,霍。
不足言其功也。
策公等光國勳。
若不獲 命。
公必死矣。
畢竟死國之意。
已著於此
豈以一時意氣倉卒殺身者比耶。
思菴朴公李先生每稱公爲當世之第一流
輒膺極選
趙重峯極論君子小人
而以公爲君子人
觀人必於其黨。
諸贒之所以重公者如此
則此可以知公也。
公之孫兩學士節義之卓然
所謂我生者。
而 孝廟至以一門三節稱之。
大聖人華褒。
奚啻諸贒之稱重耶。
公之節。
旣能昭乎日月
而公之名。
自此泰山重矣。
吾復何言。
世系官爵
已悉於大碑。
而今奉公祀者。
溫陽郡守琰也。
時 崇禎甲申後再庚辰長至日
公元1762年
李君(景)墓表(壬午)
華陽宋文正先生正學大道
爲一世宗師
當是時。
四方經生學子
莫不聞風興起。
月城李君
亦自利縣至。
執贄華陽
近思錄等書。
先生手書眞實心地刻苦工夫八字以勉焉。
蓋與之進也。
羣行焯焯
不可選記。
而惟孝事父母
愉婉順志
及喪
公元1749年
毁成疾。
許進薑桂
祖居數里。
晨昏必往省。
期功喪。
不飮酒食肉。
終其制。
所謂加人一等者也。
常曰。
禮者人之所大閑
一踰此。
無所不爲
利者慾之所由
一放行。
百惡備至
必敬而勿失
克治益嚴。
方可爲學。
見人善。
惟恐其或掩。
而見不善
則嫉之如仇讎
與人言。
有犯長上者。
不與酬酢
以此鄕鄰不義者。
皆憚君之知之也。
無資
一毫不苟取。
語其子。
吾死。
勿以紬緞斂屍。
未曾服此。
死而有知
豈能安。
其守貧儉約多類此
君幼聰明
稍長。
淹貫經史。
傍通外書
不屑爲。
所願學爲己也。
晩乃出入於大贒之門。
見聞益廣。
操履益篤
成就不止北方大儒而已
師門變起。
與同先進疏辨先生誣。
己巳之禍。
迎哭於南陬。
君旣事親孝。
於師又能盡一事之義。
可以衰俗之渝也夫
月城之李。
始祖諱謁平。
羅麗幾世。
至我 世宗朝。
有諱地。
雙城君金得禮女婿
豪强
全家配端川。
時割端川地
新設利縣
子孫仍爲利縣人
七世至諱士國。
是君之祖也。
考諱應男
梁川金氏
夢虎之女。
君字伯行
萬曆己未
卒於癸未九月十七日
壽八十五。
墓在縣東摩雲嶺下負亥之原。
先兆也。
配朱氏。
曹典書之後
其考鳳
公元1778年
翼也。
柔順慈和
君子無違
後君三年歿。
享年八十有九。
男之榮,之華,之芳。
女適金舜赫。
之華以家學稱。
孫曾不盡錄。
華孫德符早從諸大人學。
又遊李陶菴李松菴門。
知名士友間。
卽來謁文者也。
銘曰。
北學豪傑
宋文正語。
一言之重。
九鼎大呂
特書之石。
我筆無怍。
爾後生。
過此必式。
公元1762年
進士宋君(鉉器)墓表(壬午)
公元1756年
州府治之西墨坊山下
綱常村。
向上
忠烈公泉谷宋先生衣履之藏在焉。
村前棹楔焜煌
日月爭光
先生忠臣之旌也。
號之書以綱常
自古而然者。
殆若準備語云
先生五世孫。
諱鉉器
字叔璸
綱常村人
先生孫後於此
天錫爾類。
皆能克其家。
古語曰。
論人
必本於世德
言信夫。
礪山之宋。
高麗進士惟翊爲鼻祖
又有貞烈公禮爲麗朝名臣
曰禧。
入我 朝。
司空
七世復興
蔭補縣官
大闡
丁母憂
不勝喪。
泉谷之考也。
泉谷子諱仁及。
弱冠
入賊陣。
泉谷屍歸。
以爲讎虜不可共戴。
通文譜。
庶可伸吾志。
登第
正言卽卒。
聞者悲之。
諱根監役。
丙子虜亂。
奔問圍城
和成
痛哭南歸
不復仕。
戒子孫勿書丙子官銜
諱文烇諱喜吉
公元1763年
皆有才早卒。
寔君高曾祖禰也。
慶州李氏
參奉 贈參判慶昌女。
孝友天成
生纔數月。
先公棄背
沒身孺慕
値夫日。
必親具籩豆
將事宗家
每有不曁之痛。
母氏
誠愛備至
致養無缺
及喪哀毁甚。
喪制一遵公家禮。
姊氏早寡無所歸。
君奉于家。
諸甥如己出。
伯氏抱川公。
司馬公之伯康
誠心愛敬
伯氏司馬
君擇私田母氏
誌慶資。
母氏喜甚
養志類此
漢師泉谷舊第
宗孫貧不自保
不忍其輸別人
歸其直。
新其棟宇
還揭泉谷旌板。
復舊觀。
伯氏宦遊
與之同居
已。
伯氏罷官還鄕
君亦同惠好
夜則聯衾。
晝則同榻
置酒
又邀諸從。
早晩歡會
笑語湛樂
出入
必詣伯氏起居
輒詢足否不時而贍之。
嘗與諸從鳩財取剩。
泉谷以下五世
祭田墓石
以其餘又買地。
各授諸從。
三叔祭田
泉谷祧主
當歸庶孫
君又別立廟以祀。
而使庶孫主之。
會宗族於其下。
盃酒盡歡
親黨多貧甚。
量力周濟
各有其方。
其最窶者數三人
全家而育之。
嘗値大饑
君在京第。
還書戒子曰。
親黨一有餓殍
余過也。
盡心賙恤
以是待以擧火者衆。
以至鄰里有喪。
無以爲斂者。
出力賻而殯之。
人或感其
公元1748年
恩。
田券歸之。
則輒斥而不受
性好賓客
戶屨常滿
饋餼豐腆
疏賤皆得其歡心
綜理事務
洪纖處置得當
人有疑難
多待君而判焉。
戊辰伯氏卒。
哀慟之甚。
忽忽無人世意。
翌年冬
行前妣諱祀。
追念悲絶。
感疾寢篤。
自知不起
集子宗族告之曰。
吾年視先子遠過
惟願早歸泉下。
以伸融洩之樂。
出示髮膚曰。
一毁傷。
庶幾全歸
婦女使之拜訣。
酒令卑幼獻酬以序曰。
此盃難再。
爾輩隨量飮之。
悲泣不能飮曰。
疾不病。
何用如此
君哂曰。
死生命耳。
所以爲此者。
欲盡平生之歡。
何乃慽慽容耶。
以先未遑諸事
同堂弟姪
又戒長姪壖曰。
孝友愛
吾家世傳
汝等勉之
又語子■(雨球)曰。
爲親送終
人情雖無竆已
過中非禮也。
汝識之。
諸孫曰。
努力文學
毋墜家聲
下至奴僕
皆有命戒
嘗出寓村舍
一宿旋入曰。
吾可考終正寢
庚午正月四日卒。
距其生甲子六十有七年。
葬于泉谷東麓負艮原。
君配密陽朴氏。
判尹崇元之後
僉樞新命之女。
德性孝謹
行誼絶異
別有狀。
不書
後君三年生。
至是決意下從
實君歿之翌日也。
與君同日同穴而祔左焉。
一男卽■(雨球)。
尹元喆妻。
■(雨球)子尙輝,明輝志學
長輝
李奎景其
婿也。
曾孫男女數人幼。
嗚呼
父母孝。
兄弟友。
宗族感其恩。
朋友服其義。
在家在鄕。
雍穆愷悌
數十如一日。
此皆君實行也。
雖求之於古。
豈易得也
又其死生之際。
怡然整暇
命酒告訣
一毫怛然意。
平日素養之厚。
庶幾可見
邵先生臨訣善謔底氣象。
亦可謂無媿矣。
君嘗占司馬
屢擬 寢郞不做。
竟以成均進士
書其墓石
知君者惜之。
吁。
學生洪君(鑰)墓表
公元1738年
南陽洪生得聖。
葬其父母於燕岐縣北江洞負亥之原。
請記表陰於屛溪尹鳳九曰。
吾父名鑰。
字仲剛
上祖高麗太師殷悅
父之父曰禹績
學行 贈持平
祖曰廷卨。
 朝廷嘉其孝。
 贈佐郞
後因從兄得厚貴。
持平加 贈吏曹參議
佐郞加 贈寺正
父之母曰安東金氏
以精之女。
判書之後也。
吾父以 肅廟戊午生。
自幼仁孝稱。
三歲
輒隨父後。
晨謁先廟。
侍食於父。
父未飯。
不先嘗。
父曰。
兒可昌大吾門。
十二。
喪其母。
哀慕率禮
弔者曰。
兩世孝子之門。
生是兒。
母臨歿。
拊吾父背曰。
舊衣弊而新裁未縫。
吾將逝。
嗟夫
及喪。
勸服新衣
吾父曰。
慈母中線
何忍去也。
號泣不絶聲。
姊恐傷其意而已之。
少績文。
公元1761年
詞翰見賞先輩
泊然進取意。
或問之。
笑曰。
吾斯未信。
間以父命赴鄕庠。
居上游。
遭其仲季父喪。
期年赴擧
旁照程子之言也至辛巳
又就鄕圍。
忽聞父諱。
沒身哀痛
不復從公車。
留意問學
與其伯仲比屋而居。
姊夫尹公廷亮則同爨焉。
尹公在村寓遘癘歿。
無人檢斂。
吾兄弟且患疹。
吾父躳視絞衾
歸殯家內曰。
不可拘也。
吾兄弟竟無恙
人咸異之。
三姊黃氏婦有一女而孀。
吾父聞其女病革
泣曰。
姊誰依。
夜涉險濤而往焉。
女已死矣。
斂而葬。
奉姊致養于家。
平生踈財喜施
兄弟姊妹
通其有無無私儲。
宗黨鄰井。
有急輒濟之。
晩年窶甚
亦不自恤。
對人絶無說貧語。
今 上丁卯
吾父年七十。
寢疾
正月三十日
正席而終焉。
吾母商山金氏。
其考瀁。
文正字。
養眞堂五世孫也。
後吾父七年而生。
先吾父二十一年而歿。
二男
長吾得聖。
次得
側出二男幼。
女適宋重彥。
吾子相協,相五,相恪。
吾婿鄭述煥。
早圽。
以相恪嗣焉。
嗚呼
不獲從君遊。
雖未能識君之槩。
嘗見縣士林東二百餘人剔君之實。
聞于道伯曰。
家傳孝友
才兼需世一句語。
足以士林之公誦。
而亦可以知君爲一鄕之望。
今吾於爾言不間。
之如此。
庶幾無媿吾筆也夫
公元1764年
進士姜君(行遇)墓表(甲申)
公元1721年
有志行高潔。
文學敏達
不少試而天嗇其年者。
卽余故友姜君子猷也。
嗚呼子猷
今日何處復得。
子猷弱冠
自湖北學漢師
漢師之諸士友相從遊。
出入黌舍
文詞曹偶
課製居上游。
發解
辛丑
始中司馬試。
人朝夕期大闡
已。
士禍作。
世道大變
慨然遺世之志。
謂此豈進取時耶。
及余携家入伽倻。
卜築屛溪之上。
君送余行曰。
子其去矣。
吾亦從此逝矣。
築室於海美之道谷。
其齋曰述先。
仍號述齋
舊庄也。
溪上莽蒼餘。
相從講討之樂。
百年爲期
未及大歸
遽臯復於京口
嗚呼惜哉子猷
遠祖民瞻
晉州人
與姜邯贊御契丹立大功
封開國男
諡殷烈
立祠于晉。
 本朝有禮判書提學天命觀察使隱,少尹諧,大司成老,監正叔淮。
煕臣
學行直授六品秩。
官府使。
歷數世諱義俊。
行誼登薦章。
屢 除敎官別提
不就
寔君高祖
曾祖諱謙。
丁卯胡亂
薦授白衣從事官。
自點
不起
丁丑下城
慷慨激烈
凜凜蹈海也。
常謂義不忍忘 南朝
自號南齋
後 贈執義
祖諱後望。
偉器純行稱。
考諱
昡。
至行
 贈持平
恭人慶州李氏
其考慶棐。
繼妣恭人慶州金氏
沖菴先生五世孫。
澍之女。
金氏生也。
自府使公。
學術孝烈
世以趾美
君之志行文學
有譽士友者。
豈謂醴泉無源也。
君諱行遇。
初諱允升
子猷其字也。
生而氣淸心粹。
聰明絶倫
禹貢數遍。
便成誦。
凡書一過目。
久不忘。
自幼少已知好學
十四。
四子詩書綱目
長。
博洽羣書
必先用力經書
根基之地。
於史則歷代典故
靡不熟複
不嫌上蔡玩喪之譏。
或有問。
擧全段如誦己言。
金監司士重史學名。
亦謂君史庫也。
不可當
嘗曰。
四書之後
義理文章
無過朱子
大全
手自抄寫
昕夕念誦
又抄性理大全心經諸書
以便省閱
東儒最慕尤菴先生
以爲朱子一人
親近文字
不離左右
以寓江漢之思。
君始以文詞交遊
不拘色目
而君本內晢外確。
於是非言議。
必便便焉
及辛壬之際。
邪正變爲忠逆
則君處之甚嚴曰。
從今爲彼之論者。
不可復以朋儕待之
不相往來
君之最爲一邊媢嫉以此
君篤內行
持平疾革
刺指進血。
及喪。
哀毁踰制
講究喪祭禮。
家間舊例或有不盡合於古禮
則必改而如禮。
邱嫂如事母。
數十如一日。
家庭
公元1730年
無間言。
友愛弟妹
嫁娶無失時。
營產必先於己。
析著。
自取其薄。
失怙
季氏進士君時舞象
耳提身敎之。
不失旣翕之和。
而其或誨責之嚴。
至使季君涕泣
不敢仰對。
而終能成就其名。
季君之事之以父師者。
不止兄弟知己而已
君配全義李氏
沖謙
郡守行運
江公濟臣五世孫。
端莊貞淑
婦德甚備
夫子敬愼
奉兄姒如尊姑
及歿。
兄姒每泣而語曰。
未亡人同居廿餘年。
未嘗一言一事不相合者。
今遽失之。
寔余之命薄也。
不但孺人德性之懿此而可徵。
豈非刑家之美有以致之耶。
享年僅四十四。
歿於庚戌五月十一日
孺人歿先君一月
四月二十一日
君之葬卜于江南學堂村坐壬原。
先兆也。
用周人合祔之禮。
其年八月日也。
審言,弼言皆進士
文行不墜家傳
審言出後伯氏
二女
長適尹致文。
次幼。
弼言子女幼。
嗚呼
君雖以門戶之計。
厄於公車
而吾東之有志措世者。
亦惟此一路而已
則其不斷置
實未忍忘情者有之。
豈亶輕肥爲也。
若使君文言議蜚英世路
宜有風猷可觀
終焉埋沒而止。
此儕友所共惜也。
及値括囊之時。
旣有遂初之計。
如非天奪之速。
平日篤好朱子
公元1765年
之學。
必能百原靜坐究竟之。
其所成就
何以涯量
此余所以重爲君惜之也。
言從吾遊久。
今以其兄所爲狀者謁余曰。
先君知友
惟子在耳
後事之責。
以爲請。
余愴念疇昔
不能老病辭。
略書之如此。
三十五年甲申之季夏也。
倡義使 贈右參贊朴公(茂)墓表
公元1800年
宣祖昭敬大王二十五年壬辰
島夷僭亂
 龍輿播越
于斯時也。
草野忠烈之士倡義討賊者蓋多。
而 贈右參贊朴公諱春茂
亦其一也。
謝官家食
聞亂。
慷慨灑血
登埤得七百餘人
遌賊於淸州
趙重峯先生合戰敗之。
又踣之於鎭川
終又率衆覲 上於龍灣
 上嘉之。
倡義使。
嗚呼
忠肝義膽
自得秉彝
靈芝有根
醴泉有源。
則亦豈無所由而然哉。
八世判書仲林。
號閒碩堂
其子醉琴軒彭年
世所稱六臣之首也。
父子兄弟叔姪
同日幷命
景春引年,校檢璉。
卽醉琴之弟與姪。
而於公爲六七代祖也。
忠烈之氣。
萃于一門
鍾毓及公。
而公之子東命赴死南漢
弘遠樹功鞍峴。
皆以義旅
公之家傳身敎
淵源之盛。
有如此夫。
公字至元
自號花遷
校檢之後
世故不振
儒學敎授諱箕精
隱德
訓導諱坤
公元1765年
孫。
上祖英規
佐麗王討神劒
封平城君
子孫世貫平陽
平陽今爲湖南順天府
慶州金氏
牧使永珍之女。
自幼種學績文
請益於土亭先生之門。
善事親。
朝廷聞其贒。
授官不起
爲養暫就督郵
旣憂。
廬墓啜粥。
戚易兩盡
晨謁家廟
朔望上墓
風雨不廢
晩益肆力墳典
囂然以爲樂。
眞純誠篤學人也。
鎭川之役。
賊勢鴟張
義軍單弱
公乞救於列郡
環擁不肯出師曰。
巡察命也。
誓衆以死。
謂其子東命,弟蕃曰。
戰陣無勇。
非孝也。
士皆殊死戰
斬獲甚多
賊撤窩宵遁
遂以克復
時公從子錫命三道助防將。
力戰樹勳
豈亦非公平敎導之正耶。
亂已。
大歸鄕廬。
連 除林川郡守富平府使。
不赴
壽考終于家。
公葬淸州八峯山面子之原。
卽土亭所卜也。
公厥有再配。
扶安林氏
進士大春女。
一子新命
宣傳官。
全義李氏
▣▣▣女。
一子一女
卽東命郡守
女適閔涵。
新命一子弘胤。
東命四子
長卽弘遠
弘憲,弘翼,弘衍。
曾孫以下不盡錄。
弘遠曾孫思欽。
謁余記公墓石之陰。
世遠事䵝。
只撮先輩文字可據者而略言之。
趙先生丙戌疏。
辨別君子小人是非之源。
而謂公恬靜自守
一代諸贒幷論之。
亂初。
李公山甫語 上曰。
同門友有朴茂者。
忠孝慷慨
爲國效節
及公起義
 上謂李公曰。
可謂知人也。
尤菴先生李公時發之碑。
爲言李公從事於義將
朴某手撰檄文
重峯大贒也。
鳴谷高識也。
奬詡而期與之旣深。
李公之抱負大而不憚自處下風
尤翁之大筆而亦特書之者
意有在焉。
亦可以觀公之重也。
弘衍孫之垕當今 上戊申
擧義兵。
倡義使敏雄於上黨山城
敏雄卽玄孫
公之遺風餘烈。
克有趾承之美。
閒碩之世。
已多死忠之炳然
自公兄弟
倡義者又若是之多。
前後忠義輩出
獨於公一派而最盛。
吁亦奇哉。
故書此以千禩
時 崇禎甲申後三乙酉初夏日。
僉樞兪公(迪基)墓表
杞溪兪氏始祖新羅
官阿飧。
名不傳
幾世至麗太祖時
義臣以羅朝世臣不服
降屬杞溪戶長。
自其數世連大官
本朝
汝霖禮曹判書景安公
諱絳戶曹判書肅敏公
父子接武卿月
世名臣。
族遂大。
公肅敏公六世孫也。
公之考孝子 贈義禁府都事諱命亮
生公未晬而卒。
公自念家世
有立揚意
且以早孤。
不能自樹
自刻責。
兀兀力學
遂病喉。
母鄭
公元1721年
夫人憂而止之。
溫顔順承
夜則障戶篝燈
低聲咿唔
不使夫人知也。
旣長。
文藝夙達
久不利有司
公操執甚嚴。
得失之際。
絲毫非其義者。
不屑也。
人亦不敢以私凂公。
以是蹭蹬
辛丑
釋褐上庠
則旋見時事大非。
絶意進取
入加平華嶽山中。
漁樵自娛
庚申
從蔭塗 永禧殿參奉
公姊子徐參判命臣。
愍公老。
勸以捷徑進。
公歎曰。
吾已倦矣。
僥冐非吾志也。
平陞奉事直長
主簿都事
出監平澤,唐津二縣
不樂仕宦
杜門屛居
蔬糲不給
晏如也。
癸未
優老 恩。
僉樞
七月十日
考終城西舊第
距其生己巳
得年七十五。
葬于木川納恩坪向坤之次。
公諱迪基。
字惠叔
肅敏之後
有諱希曾
郡守 贈參判。
諱櫶都承旨
曾祖與祖也。
夫人
海州名閥
承旨勔其考也。
二配全州李氏
九齡之女。
驪州李氏
萬謙之女。
幷祔公墓
一男彥師
二婿宋億休,尹瑩。
皆後配出。
公性孝。
時。
常從兒嬉
聞喚爺聲。
歸語母夫人曰。
何在
相抱而啼。
不忍視。
母夫人
愛敬篤至
及疾谻。
指血以進。
旣憂。
廬于墓。
風雪不廢
朝晡哭。
語及考妣
哀泣不自勝
到老不衰
可謂終身而慕者也。
余與公自少講世。
及公之來唐。
鳴騶
過從
聯枕情話
已遽作山中故事
念公眞率樂易
對人。
剗去畦畛
披露悃愊
居官
淸約自牧
仁恕爲政
言論主於義。
絶不末俗淟涊態。
常心欽賞之。
彥師與余從遊久。
今謁余表墓陰。
謹書平日所以知公者。
俾鐫于石。
同樞成公(碩衡)墓表
公元1734年
同知樞府成公
昌寧人
諱碩衡
平叔字也。
上祖侍中松國。
性孝致異。
谷大提學文肅公石瑢。
始著于 本朝
子曰達生
官判中樞
諡襄惠
襄惠孫曰三錫
從父兄竹堂三問死於忠。
大禍湛宗。
隨坐廢錮
間從蔭途
世仍不振
進士諱協
都事 贈寺正諱彥吉
奉事 贈承旨諱時敏
高曾
而承旨公飭躳行義
以儒名。
考 贈參判諱達昌
妣 贈貞夫咸陽朴氏。
由經之女。
公 顯廟甲寅生。
今 上庚辰五月朔日卒
得年八十七。
資官鴻樞
三世覃 恩。
以此也。
貞夫安東金氏
徽之女。
有壼懿。
後公五年生。
先公四年歿。
子以健丁內憂
不勝喪。
孫鎭承重
始葬于參判公墓下。
移民乙川坐壬原。
金氏祔左。
前後沔川地也。
宗相,韓厚埰。
公之二女婿。
厚,鎭宅
李宜敏,申思贊者
鎭坤弟若妹也。
公元1731年
煕,績煕,復煕。
二女行者李出。
鎭岳
適朴致明者韓出。
內外曾孫男女若干人。
余入于海五十年。
距公居壤地相接
聞公之風素矣。
今又考其狀。
公蓋剛毅通明人也。
義所當爲
勇往不避
淑慝甚嚴。
人有疑質之。
措置如指諸掌
嘗論爲治之方。
以爲用贒良。
不專文藝
士風敦矣。
磽瘠減稅
無不闢。
民食足矣
月朔試才
賞罰能否
兵力自强
縝密可法。
而終爲草野空言
可惜也已
辛亥
郡有士論
被郡官誣。
編配湖南
蓋惡公持正議也。
孤奉母。
無以養。
喟然曰。
不能立揚顯親
力穡以供子職
課農勤儉
菽水無匱
育弟鞠姪。
一視於己。
祭先必以誠敬
營置承旨公墓田。
永遠圖。
敎子孫。
以孝悌爲本。
常曰。
天道以不生物
士之有志者。
惜寸陰
凡此可以公平生矣。
嗚呼
公享其壽而位不顯
終無少試。
所謂得於天而不得於人者也。
豈不慨然乎哉
今鎭坤來謁表墓之文。
遂書此。
俾刻于石。
僉樞李公(維新)墓表
吾鄕有長厚仁醇。
壽祿雙全者。
新平公諱維新
字持卿
愛敬篤於家。
誠謹著于鄕。
敦實而剷浮華
自修內美
不爲隨俗浮沈之行。
其配洪氏亦性孝。
公元1778年
在室喪其考。
啜粥啗素三年如一日。
平都夫人內從。
貴主製一襲衣
題其封而送之曰。
贈洪孝女
及歸。
以事父母事尊章。
誠禮備至
蓋公與夫人潛德閨懿有如此者
乃錫遐福
享年八十有一。
朝廷聞其壽。
僉樞以寵之。
夫人視公秩。
初封淑夫人
年九十。
復受貞夫人誥。
一子進士國馨四男二女
一婿參議兪彥通生四男一女
八男三女又各生衆男女
內外四十餘人
公年七十九己未
行重牢宴。
公以黃髮鯢齒
深衣笋輿
子若孫肩擁而出。
衆賓觀者。
堂上下簇立如林
莫不嘖嘖
或有感而涕下者
國馨與其尹氏復登八耋。
僉樞
是年星會回甲也。
子吉儒宰外郡
又將飾慶。
 陛辭入對
 筵臣有以陳白者。
 上曰。
兩世重牢貴矣。
亟加歎美焉。
公旣享有景福
自能食于身。
又能遺後如此
可謂盛矣。
公之先麗朝平章事德明。
間有典書坡, 贈判書祥。
其後以武顯二世
官兵使至主簿諱仁
參奉諱彥慶。
參奉學生諱恪
學生無子。
取縣監諱復一子光胄爲後
又無子。
本生伯氏諱震奎子子之。
卽公也。
縣監公考庶尹景恒
郡守諱文殷
郡守公與主簿公。
再從兄弟。
公所後親所生
公元1756年
系也。
夫人南陽
都事應元女。
忠正公花浦翼漢孫。
丙子和臣三學士之一也。
公生於辛丑
卒於辛酉
夫人先公一年生
後公十五年沒。
壽九十有六。
初葬墨正里先兆
後窆紫芝峯負壬原。
夫人同竁焉。
孫哲儒,碩儒
吉州使。
吉儒。
鳳山郡守
恪儒。
進士
徐逸修,金宗淵妻。
外孫漢擧進士,漢采進士,漢伏,漢友。
許杓妻。
儒男進士道昇,道弘,道凝
女適鄭淳煥,姜德煥,崔益。
碩儒男道健,道善。
女適金履經白東
吉儒男道弼道翊
女適主簿安允奭。
恪儒男道燦。
徐逸修男有大營將
女適安樸。
宗淵女適趙棨
此外曾玄未冠女未行者
亦多不盡錄。
箕疇敍福。
所先者壽而所本者也。
公乃惟德是好。
克享大年
寬閒康樂
順受其正。
於是乎五福之全。
並歸于公。
讚歎豔美之辭。
已騰人口
足以永久不沒
國馨請余敍其實
用鐫墓石
爲書數行如此
以慰孝子無竆之思也。
 崇禎甲申後三癸未二月
屛溪尹鳳九述。
尹君(萬東)墓表
海平尹宗甫年五十三而歿。
其考同敦公哭之甚哀。
亟爲狀。
太史尹公鳳朝紀其事。
已而同敦公卒
公元1754年
公亦未就而逝。
其兄都正昌東。
使子翊烈來曰。
爲吾弟圖不朽
先人志也。
惟子可以知吾弟。
子又太史公從父弟也。
有以文之。
嗚呼
余何忍辭。
余何忍辭。
宗甫諱萬東
生於 肅廟甲戌
眉顔如畫
娟好端秀
人以遠大期之。
才齔。
便識字
未成童。
桃源行曰。
恨殺山家不秘。
淵公聞而喜之。
孫女妻之。
宗甫遂請三淵學。
以朞三百質之。
三淵曰。
不識此爲。
未有闕也。
宗甫退而力賾三日始通。
因論氣盈朔虛
鑿鑿貫珠
三淵大加驚賞
宗甫名家子
氣宇踔厲
言論明爽
慨然志節自持
若使出爲世需。
投之小大
宜有可觀
而其終不做。
命耳。
宗甫淡泊浮華
不屑榮利之塗。
其屢遊公車
親屈也。
宗甫尤篤於內行
父母有疾
夙宵不暫離。
或命之退。
戶外不去
候察劇易
以爲憂喜
兄弟病。
亦如之。
弟妹窶。
一婢病死
宗甫送女奴。
後更添以一鬟曰。
薪水之外
洴澼也。
辛壬禍作。
友生陳疏被謫。
宗甫脫驂以資之。
其敦於宗族
義於朋友類此
同敦公諱得莘。
伉高有志節。
上祖君正顯于麗。
入 本朝
彰爲侍從
議政梧陰文靖公諱斗壽
議政文翼公諱昉
文穆公諱新之
曹正郞諱坵
監察 贈參
公元1763年
議諱世休
別檢 贈參判諱明,宗甫七世以下高曾祖也。
監察公以文穆公伯兄判敦寧靖孝公履之之孫。
廣興守諱垍之子
爲後正郞公。
海平之尹。
東方名閥
而至梧陰公
德望勳業
蓍龜邦家
甲乙族。
貞夫昌寧成氏。
同樞至行之女。
牛溪文簡公五世孫也。
宗甫初娶安東金氏
卽三淵公孫女
其考郡守養謙
有壼懿。
宗甫狀其行。
再娶完山李氏
其考同樞榗。
卽余內舅。
嘗曰。
吾女有女士行也。
三娶靑松沈氏。
考縣監元浚。
孺人擧子女。
不育
男靖烈李出。
文行早夭
誼烈沈出。
宗甫葬在積城先塋負某之原。
金李孺人從葬
余與宗甫友三十年。
每見宗甫掃一室
左右圖書
又置金石錄
翛然淸坐
村童巷友。
喜道 國朝典故先輩事蹟
纚纚足聽。
又見宗甫白首困跲。
激昂慷慨
不改其所操。
其外
可知愷悌方人也。
嗟乎
氣淸數局。
自古而然。
碌碌者有壽。
矯矯不祿
季世尤甚
宗甫其於已定之天何哉
可悲也已
余蟄影湖海
不見宗甫久矣
庚申夏
自楓嶽還。
歷過同敦公座
宗甫款洽平昔
未十載而有存沒之感。
伯氏又以吾從兄未卒之業勉之
是便同敦公所命也。
余何忍辭。
余何
忍辭。
遂抆涕而書之如此云。
先祖文肅公墓
公元1683年
先祖高麗太保諡文肅公諱瓘
字同玄
籍坡平。
功蓋三韓
聲施百代
宜其衣履之藏。
表識於後。
使遺裔薦香。
過者敬式
天道神理必然
而世寢遠
爲人侵葬。
莫省故處
吾宗痛恨傷衋。
閱幾百年如一日。
宗姓東暹,東晢在仁馹。
諸人相與設方便。
尋得塋域
改其封築。
追遠寓慕。
始有所矣。
誠我後孫之莫大慶也。
嗚呼
豈非先祖赫赫之靈不昧者存。
有所陰隲而然也歟
高祖諱莘達
佐麗太祖
統一東土
壁上功臣
太師
爲我鼻祖
曾祖諱先之。
壁上功臣
祖諱金剛
尙書左僕射
考諱執衡。
檢校少府
 贈右僕射
謚文靖公
公早魁科。
華膴
累遷吏部尙書翰林學士承旨
肅宗十年
參知政事
翰林院事。
學士時。
女眞匪茹北方久矣
睿宗初。
寇擾定州關。
勢甚橫。
乃命公爲都元帥
以吳延寵副之。
鈇鉞以送。
公遂提兵北行
入狄鄕遇賊。
大破之。
又至金城破之。
又至石城
賊走入城。
依險設固軍頓。
不得進。
激勵將士
夾擊大破之。
不一日而踣兩城
又授諸將節制諸路。
分攻合擒。
六千餘人
諸軍生勢長。
摧鋒
蹂醜。
振落焉。
賊勢死咋。
逃奔竆北
韜弓刀。
降于陣前亦相續
自爲露布以賀。
王賜書褒諭
其表云黃河注壑。
寸膠不能以防之。
石轉峯。
虛卵決然其破矣。
句語雄勁
至今傳誦
拓地七百餘里。
九城界碑
王遙策公爲推忠理平拓地鎭國功臣
門下侍中知軍重事
延寵爲協謀同德功臣
凱還
命以鼓吹軍衛迎。
勞宴郊外
未幾
女眞又來創。
遣公征之。
獻馘
封鈴平縣開國伯
食實封三百戶
間又拜太保上柱國監修國史
及卒。
諡文敬
後避綏陵徽號
改今謚。
少好學。
手不釋卷
軍中常以五經自隨
後進有才學者稱道
以是好贒樂善
冠於一時
配享睿宗
我 朝亦享崇義殿廡
六人
第五男彥頤登文第。
門下平章政堂文學
諡文康
我尹之至今顯於世者。
文康派也。
勳庸旣著。
福澤流遠
內外孫蕃衍貴顯
不能盡記。
而四毓沙麓之慶。
誕生 聖人
綿東邦萬世基業
於休盛哉
公墓在坡平分水院北。
載之譜牒輿地勝覽
村氓知文肅公。
走卒之誦司馬
皆謂文肅公墓
在沈家塚岡之內。
沈塚下有一古墳。
後有曲牆之址。
前有一土墩。
亦曰尹侍中轎子塚云。
吾宗之往山下者。
指點
久矣
其後忽有李姓之碑。
立於墳前。
是前無而今有者也。
使人疑惑
吾宗始與沈氏相詰。
至達 天聰
 上敎曰。
七百年古墓若有碑。
人孰不見
而今乃有之。
天所立耶。
鬼所立耶。
不難知矣。
又於墳前小磵中得一碑。
椎剝
勳號爵諡姓字宛然可讀。
而沈氏猶復相難
兩家更爲申籲。
 上又敎曰。
故相有知
心焉可便
爲其孫者。
不使其祖妥靈
豈有人理
若不遵此意。
予當嚴處
仍 親製文近臣
致祭公墓
有曰公墓焉在。
焚修之北。
世稱轎塚
塋域之側。
乾道昭昭
皎然此日。
不覺興愴。
爰命修飭
及其修墓也。
沈家猶執迷作挐。
 聖上赫然臨問
廷㝡以埋碑及他墓石移竪之。
實直供焉。
乃有廷最不忠不孝之 敎。
其供宗人
聽於 仗外。
傳之甚詳。
甚矣。
沈氏之無狀也。
沈氏我尹自出也。
沈氏亦自言而反忍爲此乎。
沈墳尙不移
地迫。
墓制終不得備儀
豈不傷痛也哉
嗚呼
公得朝暮遇於屢百歲之後
我 聖上曠古興感
旣 命修墓
又親爲文以祭。
不世偉績復著。
旣失之遺藏復露。
 宸翰輝赫
揭如星日
後孫感誦。
河海莫量。
惟是文康公譜牒
亦曰今爲沈政丞之源山地云。
而尙不能驗尋。
乃誠意之不逮
事之不盡者也。
凡我宗姓後人
其宜識之也。
今將先立表石。
宗人就議于宗中。
領府東度鳳九以載石之文。
鳳九癃老
久廢文墨
而後承之效力於追先事者。
捨此無以也。
依行狀若本傳
成爲文。
無他文獻之可徵。
平日文章事功
不得揄揚萬一云爾
僉樞姜公(後朢)墓表
公元1766年
嗚呼
洪州府治月高峴直酉之次。
有四尺而封者。
始興姜公諱後望字子尙之藏也。
右議政文貞公月塘先生之孫。
文貞公心愛之。
六歲而 仁廟丙戌
家難
木之櫱。
覆巢之卵。
腐心泣血
七十年如一日。
及 肅廟丁酉
幽寃畢伸則公已老矣。
越六年壬寅。
以八十二而卒。
公旣生於詩禮之門鍾鼎之家
而自有美質
性行純篤
器度莊重
使公服庭訓
步武前烈
在家在邦
宜其有綽然可
而公壹鬱幽憂以沒其世。
晩年一 命壽秩僉樞
不足爲公道也。
抑天雖旣生之。
無奈何氣數之迫耶。
自古贒人君子遭罹禍厄。
顚覆其家者。
亦旣何限
終焉昌大其後
復振厥聲者。
比比焉。
是皆消息之理可也。
公家文貞公經術文章
一代宗臣
刦火之餘。
公元1761年
竆約敗殘
淪落湖海
天日重明
覆盆回照
不能克世其家。
嗚呼
何其舛也。
公之譜。
在東淮公所撰文公狀
文貞公第二子曰堤川縣監諱文明
安東金氏
參判光炫女
仙源相公之孫。
辛巳生公
文貞公命。
出爲伯父橫城縣監諱文星後。
文貞公祀。
所後前妣平山申氏。
玄軒相公女。
繼妣綾城具氏。
主簿仁壆女也。
前配直長光山金宇昌女。
後配監察水原李賚女。
鳳瑞鳳儀鳳翔鳳陽
鳳瑞參奉
朴來祥,朴啓源,成碩琛,金啓四女婿。
三男一女
夫人出。
一男三女
李夫人出。
長房泰興,益興,鼎興,履興。
仲房生胤興。
三房生濟興,興,三女
四房生聖興,喆興,俊興,最興,一女
長婿朴生三子。
仲婿朴生四子
其長宗亮文科正言
成婿生一三女
金婿生三一女
季尙文科持平
內外曾玄孫摠四十餘人
不錄
未嘗識公。
鳳陽爲四十年里社友。
鳳陽善文辭。
倜儻有志氣。
亦可以想公之風焉。
 孝宗王初潛。
侍 昭顯瀋舘。
與 東宮諸僚題名錄
堤川公以坊官與焉。
鳳陽獨能寶此紙於流離之中。
曾示余請題數語。
今又以表陰之記來托。
余觀中語公平制行可紀者多。
余常悲公之世。
只書其天理
不可推。
人事不可如此
且道互還之機。
若復其初
庶幾攬將墜之業。
不食之報者。
在乎嗣人
而又俾百世之後此文者。
尙有以護其壙也。
嗚呼
可悲也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