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x 页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墓志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4H 页
外兄判官宋公墓志(戊辰)
兄弟之言。人不间者。惟闵子也。判官宋公讳宗锡。字敬伯。殁二十年戊辰。内弟坡平尹凤九谨书幽宫之石。人其不之间否。昔清阴金先生引金慕斋故事。状其兄仙源相公。特兢兢焉。不佞以亲爱之故。使有过情语。人或不信。是诬吾兄也。岂止使吾兄有愧于闵子已也。以不佞而论之。醇厚忠悫。吾兄之处心也。白直坦易。吾兄之行己也。事亲诚。吾兄之孝也。莅民惠。吾兄之政也。祭祀则敬将事。接人则务和易。此岂不佞之私言。昔闻之寒水先生。每言敬伯老先生所郑重。其德性淳谨。有长者风。丈岩郑公亦称公处心行己。真士大夫。此斯文先辈之论。无以改评也。公继妣朴氏尝言俗云难得者。继母之心。吾母子终不失和色者。非余之能。实渠之贤孝也。其诚于孝者能若此。公在岭邑。值饥大赈民。傍郡流丐咸归。公谓莫非吾君之赤子也。一视分哺。能免填壑者多。及归过其境。旧哺者男女扶携罗拜马前曰。吾等不死。公之恩也。何忍忘之。邻民之颂如此。其惠于所分忧者。尤可知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4L 页
也。公尝执事。丧祭尤谨。老先生每于宗祀。辄令公将事曰。某执事不错。我心安焉。此先生之赏于公者也。公旧居三山。晚年移家公州。三山人无亲疏皆曰。吾乡自此便无人。吾辈将畴依。此乡里宾朋之得于公者也。皆著之耳目。非不佞一人之言也。人之闻之者。岂以出于至亲而或间之哉。宋氏渊源久矣。自执端公清裁直操。为圃,牧诸贤之所重。皆励学勤礼。代有家法。而如双清公之隐德。西阜公之至孝。睡翁公之峻节。为世标望。积至数百年。有尤庵老先生。则道德学问。蔚为大贤。其薰蒸融液。观感效法。实多其人。公亦其一也。公之长德懿行。安得不见推于当时之君子也。睡翁讳甲祚。是生郡守讳时默。尤庵之兄也。其严重简默。先生自谓悦之而未能学。郡守生讳基学。官察访。即公之考也。妣淑人坡平尹氏。参判讳飞卿女。自幼能孝敬。闻母李夫人殁于孝。不食呼擗。竟至灭性。先生挽李夫人诗曰。吾家低面袭馀馥。不胜其丧吁可伤。盖指淑人也。公配李氏。让宁大君之后。经历垈之女。温雅靘穆。有妇德。六亲称之。男长源先公夭。有一子麟相。承公祀。海源清修有孝行。真源,斗源。斗源亦孝死。与尹淑人并旌闾。龟相,夔相海源子。夔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5H 页
相出后斗源。真源所后子梅相。士人成道东,县监赵和璧,县监李泠三女婿。经天,秉天,挺天成出。奉事台福赵出。赵庆栻海源婿也。公戊戌。 除缮工监役。翌年。用营缮劳。升主簿。所践历。内五职。外二县。昔己巳党人祸尤庵也。憯诬至及于睡翁。老先生实抱不瞑之恸。公以睡翁公主鬯之孙。冤酷结轖而无因以一伸。今 上丙午。有 筵臣言。命 赠睡翁谥。时公以军资判官。出知谷城县。公已老。不欲远之病乡。以为圣上之特施 恩谥。便雪吾祖当日之诬也。义即延赐告庙。此不用官力。不可为。如赴乐地。经年乃还。竟水土有祟。越一年戊申十二月三日卒。距公生己亥七十年。葬公州普文山下负午之原。从察访公兆也。李宜人与公同年生。后公▣▣年卒。以公墓卜不叶。别葬报恩之老谷。公美须髯色敷腴。容仪整严。及就仕。诸大人皆曰。未能亲炙师门。而今见某。可知为先生子弟。公早失恃。常恨不识慈颜。每见舅氏。如拜先慈。以至爱友于诸内从者。无异亲昆季。海源曾录公遗事。且将真源之状。托余志公墓。荏苒不就。噫。公殁。不佞终不可无一言。而海源今又亡矣。死者之言。亦不忍孤。遂谨泚笔。宁略而不敢溢。用俟人之间不间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5L 页
云。铭曰。
以大贤家门子弟。为君子所称赏。而德之可纪。而行之足尚。其庶几知。我以为志。于千万年。毋毁其隧。
孝子进士 赠佐郎成公(云翼)墓志铭(戊辰)
湖西之德山。有笃孝人。成公讳云翼。字子相。公性孝朴实愿谨。其警薄俗愧恶子者多。自儿少时。事亲有道。早夜饬冠巾不离侧。容无惰色愉婉。枕席衣衾敛设必亲。母夫人病革。裂指进血。至丧。哀动傍人。丙寅春。大人同知公疾危逆阅月。公废寝食躬扶将。日夜不少懈。病转谻。医技穷。公又欲进指血。亲戚之来侍疾者皆执袂止之曰。九十老人疾剧痰作。何为此无益。公如不闻。号泣遑遑。血指灌口。痰随血下。病与气苏。邻居一长老暮朝候问。翌日来视惊曰。安得致此。审知之。心奇异之。手草呈文。共乡士友将闻官。公贻书力沮之。咸曰。不可拂孝子心。竟止焉。同知公以大耋蒙 恩受资。公因知旧托西枢实职。久不谐。一日铨长有梦异曰。此成某孝感之致。即拟同知中枢府事。闻者莫不感叹。戊辰。同知公年八十八。病又㱡㱡垂绝。公数进血辄苏。斫指血尽。则又刺臂血继之。至己巳春。竟罹祸故。公年已衰。执丧尽礼。一如前丧。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6H 页
伯氏如事亲。爱敬周至。其病笃。三子连用指血。无以继。公泣曰。兄弟同气。用血岂与父子有间。遂血指以进。公前后损血多。肢体麻牵。左臂则枯削。几不能运用。伯氏讳汉翼。孝敬之行。亦所谓难为兄弟也。己卯。重修舆览。知县采乡议。以公兄弟实行载之。及兄弟没。朝廷赏其孝。俱 赠郎署。成氏昌宁大姓。有讳仁辅始见族姓书。官高丽中允。三传至汝完号怡轩。仕我 朝昌城府院君。谥文靖。世有大官。讳义国都承旨。讳礩参奉。即公高曾祖也。祖讳宏烈。以希奋妻弟。辞连缧绁。甲子。贼适犯京城。 仁庙苍黄去豳。在囚未理者。议将乱斩。公脱身走诣 行在。乞死命。 上审察其无所坐。赦令 除职。官至报恩县监。同知公讳璹。妣贞夫人达城徐氏。监察景霱女。沙溪金先生外孙。公生于 崇祯丙子。没于癸未正月八日。得年六十八。公沈重寡言。仁厚忠恳。不言人过失。教子弟严。御家众惠。敦睦姻礼宾客。身不设傲慢忿厉之气。口不道閒杂俚俗之语。虽事滚急。仪度言语。未有少失措。伯氏尝谓公。干家奉养惟吾责。汝则侍右将护。馀力业文。公在视之暇。未尝释卷。百家书。无不泛观。而专意经传。研穷义理。如书易庸学。尤致力究玩。至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6L 页
忘寝食。词章亦有古作者法。乙卯。中司马。壬戌。 上以天灾求言。下及草野。公慨然曰。有怀。岂敢不一言仰副。遂草疏上之。一曰先孝理。二曰正大本。三曰畏天警。四曰恤民隐。盖谓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而人主一心。万化之原也。以此为治道之第一义。而语甚切至。且其论民弊者。条理明白。利害切中。 上答以草野忧爱之诚。溢于言表。予甚嘉之。所论民弊三事。 特令荡涤。公晚愈好学。闭户端居。图书自娱。乡里秀才从学者日众。公尝有诗曰。高堂鹤发尚安否。秋水美人今若何。又曰。北游龙陛限。南望鲤庭遥。此可见公忠孝一致也。公娶顺天金氏。父护军镐。承旨有让其高祖。德山东二十里萝山。公旧居也。又东北去数里名楸谷壬坐原。寔公衣履之藏。孺人同竁焉。男德龙继公志。士友咸称其嗜学。女兵使李必耇妻。德龙二子。凤仪,守明。凤仪早夭。三女婿士人申钑,任泽夏。其一凤九也。圣源,圣洙,圣渊兵使出。思近申婿出。时赫任婿出。馀皆幼。呜呼。公孝友天得。而谨言行敬容仪。又其应 旨疏。能知为治之本末。公虽不以学自居。皆自学问中出来。非所谓吾必谓之学也耶。然世无知者。所学终不少施。天又啬年。仅踰下寿。既不得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7H 页
于人。又不能得之天。噫可惜也。铭曰。
百行寔源。孝莫为大。徒知服勤。或昧大体。公于为孝。随事以礼。盖公有学。知无违理。资孝之忠。忧爱亦性。身虽布褐。言感 主听。先格后事。末本克整。唉公行识。竟弃草莽。人耶天耶。无以后劝。眉山少东。坟三尺仅。我铭诏后。千世之远。
金公(镐)墓志铭(己巳)
尧舜大圣也。后之言尧舜者。必以孝称焉。孔子谓舜大孝也。孟子亦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岂非以孝为百行之源耶。在匹夫之贱而能以孝称焉。则尤岂不尚也哉。国之东广州治西之石鹰里。近故金氏讳镐。与其弟钥。俱有至孝。人以大连小连比之。兄弟才弱冠。大人有奇疾几危。弟谓兄曰。我当斫指。公止之曰。汝质弱。不可为也。先割指。以淋血灌口。得回苏。大人又病痈十载弥浓。公兄弟朝夕替口吮汁。未尝少懈。又相尝粪甜苦。以审重歇。及丧。居庐啜粥。只将白盐镇胃而已。口无所嚼。齿锋特长。人皆异之。三年不到家。不与妇人相见。母夫人南氏。同知珏之女。孝于所生。年七十一。奔同知公丧。终死于孝。公兄弟攀擗哀号。靷榇而归。行路见之。莫不动容。其居庐执丧。一如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7L 页
前丧。兄弟相友爱。及其孤露。则忒挚焉。朝夕源源。未尝不一日相对。对辄怡然湛乐。得一味。亦必待相对而后进之。公自少数十年。在侍汤忧失学。至丙子避兵。读几卷书。文理大达。经书子史。不待师受而精通。若使当时馀力。可及学文。其成就何可量也。公字某。姿禀刚毅。气象魁梧。子弟有过。不少宽贷。虽侪友。必斥言其失。人皆惮之。老峰闵相国兄弟时住邻闬。数相过从。情相好。入朝则一不往参。其自重如此。 肃庙己巳士祸作。时上舍李君炳抗章言栗,牛二先生不可黜享。将谪北鄙。公与弟脱衣马。治行李以送之。人皆义之。金氏新罗王之裔。上祖平阳君总。始籍顺天。自是簪裾蝉联。有讳承霔。事我 太宗。受佐命勋券。官至左议政平阳府院君。谥襄景。襄景子承旨有让。承旨子寺正 赠参判嗣源。参判子郡守允濯。郡守子自汉。于公为高祖。曾祖佥知讳彦国。祖讳裕。世传 除寝郎。以佥知公节行未显不仕云。考讳弘弼。以亲命。兄弟俱不赴举。亦不仕。四世遂不显。皆力行有隐德。终胚胎公兄弟至行。谁谓醴泉无源也。配仁川蔡氏。主簿纯之女。容仪端重。虽侍侧女婢。罕见其袜。己卯。仲氏没。公笃老且病甚。家人讳之。公审知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8H 页
负往丧侧。抱棺号哭。气昏绝仅苏。自是不能省事。粤二年辛巳十八日卒。享年八十一。蔡孺人生于万历丁巳。先公二十七年而殁。墓在所居之先兆丙坐原。同竁也。男硕圭,硕辅,硕炯,硕宾。女士人宋相哲,进士赠佐郎成云翼,统制使 赠判书李尚𫘂妻。硕圭子颐寿。女适李必炫。硕辅子麒寿,凤寿,鹤寿。女适柳重烨。硕炯子鼎寿,龟寿,海寿,垕寿。女适李凤年。硕宾子必寿。女适任守约。宋相哲子廷夔。成云翼子德龙。女适兵使李必耇。李尚𫘂后取必耇为子。曾玄多不尽录。承公祀者。即曾孙履祥。将营埋志于公墓。定祥以状谒文于凤九。凤九室妇。亦佐郎之孙。谊不敢辞。略叙公事行如此云。铭曰。
嗟伯与仲。古大小连。孝群行首。馀不须言。琢辞诏后。于千万年。
司导正 赠都承旨金公(敬直)墓志铭(辛未)
有直截慷慨。不肯与时俯仰者。曰金公讳敬直。字而正。自号忧亭。光海斁伦乱纪。孽臣逢恶招权。世之号自好者。亦多逶迤。时公才释褐。在进退间。尔瞻送人要之。公不答。与同志语及时事。辄挥泪慷慨。尔瞻侦知之曰。他日杀我辈者。皆此等人。欲中伤之。有止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8L 页
者。事得已。一旧要来谓公曰。时辈以我与君知。欲以芸阁贬我。交谊将不复讲。公正色曰。汝知芸阁之辱。不念无母之罪乎。吾恨知其面。不知其心。去矣勿复言。其人即附尔瞻。官华膴。公不以为意也。公遂挈家归春川之牛头江上。以为终老计。改牛头为忧道。盖忧世道也。名亭以忧。亦此意也。金氏贯善山。丽朝门下侍中讳得忠寔始祖。后澍世号笼岩先生。即临江寄衣者也。 高皇帝嘉其节。赐尚书禄以没身。于公为十世祖也。曾祖讳九鼎。参奉。祖讳孟鍊。考讳光启。俱散阶。妣平山申氏。考达仁。公生于 隆庆己巳。寿六十六而没。葬在春川五峰山下未坐原。从先兆也。公幼聪颖绝伦。罕言语。动止俨若成人。长老称君子儿。及长。专意经学。本之小学。文艺早成。弱冠。以上舍生游泮宫。言议峻正。士友多从之者。庚戌。阐大科。初隶国子。升典籍。出为银溪察访。即递还。迸居屡年。 仁庙改玉。彝伦复明。士类登庸。公亦被甄复。内以兵曹佐郎,正郎,直讲,司艺,司导寺正。常带兼史。外而狼川礼安县监,黄海都事,荣川郡守,平壤庶尹,宁海府使。其践历也。在骑郎。束猾吏杜弊孔。经用赡足。几复平时。曹长能之。其 除礼安及海幕。皆请留之。狼川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9H 页
时闻逆适犯京。公雪涕募义。赴勤于 王。道闻贼就戮。罢兵还狼。平壤则辞病不赴。宁海则有以老刺之者。崔完城鸣吉以铨长疏伸之。引龚渤海为言。 上促令赴任。公终辞递。公为治。诚谨廉良。必以爱济为心。所到。吏民安之。在荣川。清阴金先生题诗亟称公美政焉。凡有 除拜。虽黾勉暂赴。辄引疾不久淹。孝友纯备。事父母不怠。病则尝粪以验。祷于天。请以身代。前后居忧一以礼。丧伯氏。朝夕不离丧侧。必躬执馈奠。抚爱宗侄踰己出。析产。悉丰饶归之。自取硗瘠。减其半。居家有法度。常戒诸子避远名涂。谨守家法。平日穆然端居。潜玩经籍。游心物表。凡世之一切得丧。泊如也。自有所乐而人不知也。呜呼。公之所学所养。其可尚也欤。公娶水原崔氏。其父渡。端庄贞淑。善理家。使公居官。有冰蘖之操者。与有助焉。先公二年生。没又先五年。祔葬公墓左。男宗溟,宗洛,宗泌文通政府使,宗沇判官。女适县令李幼洙。宗溟无嫡子。取宗洛子国献为后。女为郑友益,郑厚胤妻。宗洛出。长死虏乱。 朝廷旌其节行。子重献同知。时献,万献。女为佐郎安光郁,崔有琰,佐郎金万翼,韩再东妻。宗泌出。子一献。女为 赠参判吴斗兴,同知许恪,元尚宾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49L 页
妻。宗沇出。命龙,命虎,进士命龟,县令命麟。李幼洙出。内外曾玄揔百馀人。多不尽录。惟国献男府使德恒。时献男参判德基。万献婿佥知朴泰舒,承旨赵荣世。一献男参奉德渊。婿佐郎李蓍定。金万翼男主簿恒寿,文学台寿,佐郎泰寿。吴斗兴子左尹重周。婿府使李寅熺,别提朴泰范。许恪男参奉榥。婿灵原君櫶。其显者也。噫。公清修介劲。虽利害祸福之际。不慑不摇。如铁轮顶上旋转。不动而安于废置。不少忏悔。值时清明。群贤进用。而公乃独返初服。江湖自适。岂非衰世之高蹈耶。象村申文贞公尝赠公诗曰。渊源河内学。诗礼济南生。其重公文学操履如此。州之人以公与文贞配食于壮节公祠。以公节行。又载之邑志。士林慕尚之意。可见矣。铭曰。
有道无道。不变强哉。思训炳然。公实庶几。惟时巨慝。啖我以利。我视狗彘。祸福曷贰。旧要媚权。严辞责斥。亭颜揭忧。忧道之棘。暨际昌明。难进易退。我湖我钓。我山我采。于险于夷。我志惟一。观乎出处。不苟大节。文学政事。不足公多。犹不时用。世无知何。惟象清翁。有诗褒美。终与文贞。一庙啜祀。公议攸徵。宜莫踰此。我撮缀辞。以诏千祀。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0H 页
监役郭公(熙绩)墓志铭
呜呼。辛壬国家之祸。尚忍言哉。其憯毒之锋。至及宋文正公者。烂诬薄诋。终掇道峰院享。时郭公讳熙绩。以老布韦。痛愤忧慨。常咄咄于中。士友议陈疏伸诬。咸请公子镇纬弁疏。镇纬为亲在堂。以饷祸辞。公正色曰。此时一线士气至可贵。不忍其自沮汝不肯者。虽老吾自得当。彼之刀锯鼎镬。何足动吾一发。镇纬遂为诸生首。上疏极言之。果远谪海岛。将行。公又戒之曰。是行心甘乐之。毋以离违父母怀戚戚也。公志操坚确。不以利害祸福。计较于心者如此。公字季和。初名弼绩。字季良。生于 显庙己酉。 当宁乙巳八月二十二日。以缮工监监役卒。敦宁都正 赠大司宪讳昌徵第三举。监司号九畹春元之孙。 赠判书楚老之女 赠贞夫人咸平李氏其妣也。公以父母晚出。为最钟爱。自幼无骄惰容。至衰不以亵服侍右。非父母命。未尝离亲侧。丙戌。都正公殁。公裂指不得血。为终身痛。朝夕哭泣。三年如一日。虽有疾不小掇。至内艰。年又衰。居戚一如前。未敛。水饮不入口。三月啜糜粥。毁瘠若不保。兄与姊为之泣劝其离次调将。公曰。近俗亲丧。托以疾。各归其家。余尝耻之。终不许。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0L 页
郭氏本出西原。有讳详。仕新罗官侍中。始见族姓书。自此簪裾蝉联。多大官。十四世。以文谱进副护军讳说。同知讳希泰。俱 赠礼曹判书。执义讳之钦。 赠吏曹参议。皆登文科。即公高曾祖与祖也。公娶庆州李氏。益斋之后。父寅烒。吏曹判书庆徽之孙。外祖左议政老峰闵公鼎重。爱其端淑洁贞。育于家。十七。归于公。事尊章以礼。承娣姒以和。闱仪甚有法度。夫党咸称女中君子。与公生同年。辛卯殁。葬在金川桃李村负坎原。及公丧。以术者言。别葬大兴陶谷。戊辰。迁合于坎麓之右。男长即镇纬。户曹佐郎。镇纲,镇经,镇纯,镇绪。女郑锡台,县监金燂。侧室子镇绍。允济,顺济,弘济。金载宇,李彦人妻。二房出。信济,理济四房出。佐郎无子。取顺济为嗣。维新,日新四女郑出。载夏金出。馀幼。公性谨严。虽至亲尊行。亦皆见惮。仲氏于事无小大。辄询公。尝曰。吾虽私欲有为。畏汝口直。止之屡矣。当 肃庙晚年。斯文之是非大定。时仲氏献纳。一疏见非。士类盖非其本意。公自远还。慨然忧恨。规之者切。仲氏益悔叹曰。若使汝在傍。吾岂有此疏。及其没。谓公曰。吾念前疏之失。死不瞑目。公每涕淫而语诸子。益悲其志之终不能自白也。余曾一见公于稠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1H 页
广坐。而与佐郎君情契厚益。知公志行为钦尚。今镇经请余志公墓曰。此吾伯氏之意也。余不得以拙陋辞。竟孤生死之托。谨书之如右云。辞曰。
峻正之议。激慨之志。为子则恐其心或小贰于利害。为兄则痛其意不自㬥于当世。要皆出辨是非明义理。吁嗟乎世之骫骳。今曷得以见只。我琢辞而志诸圹。聊以诏夫千百祀。
校理申公(靖夏)墓志铭
国朝数世族大家。惟竹西申氏。以名相贤卿伟将元勋。三百年燀赫震耀。至讳靖夏字正甫。又能以文章名世。吁其盛哉。公以相门少子。生长纨绮。幼而警敏。藻思早成。才弱冠所述作。大为诸先辈称赏。华闻日腾。二十五。阐大科。即入翰苑。时议政公无恙。久在上相。父子联武文陛。共袭 御香。公之地望贵显。可谓极矣。然公志尚淡泊。凡世之一切所好。无所累于心。砌松庭鹤。琴书散秩。终日端居砚北。清疏若岩穴处士。洁贞若玉盘冰雪。所与交。皆士友之文人韵生。而至于闾井间少有能文名者。不惮爱好而与之游。其无所挟亦如此。戊子。居议政公忧。时大臣崔锡鼎请释逆黯缘坐。援议政公辛巳献议为言。盖议政公只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1L 页
以黯之妾子追行处绞。谓无前例云。非以缘坐为可释也。公痛先诬不白。与伯氏平云公陈疏辨理。 上慰谕备至。服阕。复入史局。公曾主尹公凤朝新荐之论。及公在疚。而一僚沮戏败荐。至是公引此乞免。以兼说书。每侍讲 离筵。敷陈文义。明白恳到。进戒曰。读书不熟。则义理难明。义理不明。则无长进之望。述故事。极论典学之要。又疏言 书筵讲易之躐等。请更熟复四子书。待通贯融洽。次讲礼易。后以大臣言。依公疏施焉。冬。升典籍。由骑曹郎移司书。皆不就。辛卯夏。拜正言。上疏极言接伴差胡之臣受咨辱国之罪。仍盛论春秋大义。以及 孝庙密勿之谟。末又言人情思奋。其发必烈。今日之事。未必不为兴拨之一大机会。愿 圣上无徒以此义责之臣工。必自励 圣心。以成继述之美。以图自强之策。秋。丁李恭人丧。忧吉。拜弘文馆副修撰。公曾参李厦成疏。其疏称辨其祖。诋诬宋先生极憯毒。公以李相外裔随参。而疏中诬贤语。公实不得见也。及瀛录也。公名以此落圈。士类之疵公者。亦知公非本志。初无深意。而众皆言公不可不选。追录于堂圈。公以为为先辨诬。不容不参。而士林咎责。臣亦不敢辞。知臣罪臣。一任公议而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2H 页
已。陈疏自列。前后馆 除及兼带学教授文学等职。并不膺 命。翌年秋。检田湖西。仍试士。一时以湖左榜最得人称。乙未。在谏院。疏论金有庆掌试湖左。家在道内。而前期历由为不谨。请罪之。夏。出为北道评事。诘戎筹边之暇。大致意于学政。以明忠孝之道。丙申春。以献纳还朝。家礼源流事方大鬨。 上力主父师轻重之说。处分颠倒。士论靡定。公慨然进疏屡百言。明辨剀切。冀悟 主听。盖言源流之争。虽以彼此章疏观之。明有主客之别。俞相基之欲明其祖编摩之实者。胡大罪也。尹凤五之身为泮任。施罚丑正之徒。逮承 严旨。书进所怀。辨破是非。在所不已。而真儒仇视怨毒。如视私雠。至请罪罚。 殿下遽命一配一停。儒贤文字。事体自别。真儒之敢请毁去。欲没事实者。已极纵恣。 殿下已先真儒而手燬之。不使外廷知之。独私语于真儒。此岂 大圣人光明底道理耶。真儒则严加谴罚。以惩其罪。亟收俞相基远配,尹凤五停举之 命。然后方可以公好恶明是非。而不至贻 圣德之累矣。 上不纳。盖权文纯公曾著源流序后跋。声罪尹拯。 上有自内火之之 教。公疏及之。公素善病。自春示惫。以是年四月六日卒。士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2L 页
之知与不知。莫不惊愕嗟惜曰。斯人至于斯耶。初葬广州之困村议政公墓下。丁巳。迁于双岭牧使公墓兆困村西距十里。实负乾之原也。申氏贯平山。始祖壮节公崇谦。为丽祖死义。至左议政文僖公槩。佐我世宗。德望为国朝名相。曾孙文节公鋿。官吏曹判书。与静庵共称己卯名贤。孙砬尝大蹂北边。威声詟野人。壬辰倭寇。以总兵立慬獭川。是生领议政平城府院君忠翼公讳景禛。翊 仁庙。策靖社元勋。即公高祖也。子讳埈。亦参勋籍。官判书平兴君。子县监 赠领议政讳汝挺。无嗣。议政公寔讳琓。袭封平川君。以平兴第二子牧使 赠判书讳汝拭子。出后于县监公。承宗事。又以公子其弟讳瑜。以奉牧使公祀。李恭人。即所后妣。其考讳泰郁。议政公配贞敬夫人赵氏。监司远期女。 崇祯后辛酉二月二十三日生公。三岁。赵夫人殁。李恭人以牧使公命。鞠养公。母子慈孝。人不识非其生也。公娶判书俞得一女。与公同年生。殁后公十八年。性贞固。持门户教子女。旧日琴书。整顿无失。四时节祀。必亲上墓。皆妇人所难为也。二子皓,晌。四女。庶尹李时中,佐郎金汉佐,生员金默,士人李得培其婿也。𪰙所后子大权。一女适李显吉。晌一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3H 页
女辛锡观。男商芝,女申宗周庶尹出。男复柱,晋柱,师柱佐郎出。男载顺生员出。男尧钦,一女幼末婿出。侧出子闇有子女。公禀姿端重凝远。其见于气象者。和泰蕴藉。以其见处精通。志又不落第二等。惟求是处做去。是以发之事为。亦有刚毅果确者存。寻常静坐。目不离书。游戏则手在翰墨也。出门则迹遍岩泉也。意中人至。则竟夕亹亹。谈山水说文章。外此无凡俗语言到得口头。人或谓公疏朗则极矣。于事功则疏矣。不知公胸中一副当弥纶者。揣摩当世人情物态。利病得失。瞭然于心目中。以至斯文是非阴阳邪正。取舍方严。言议直截。此皆知见高明故也。平生嗜好。最在文章。经史百家。靡不贯穿。必以欧苏为绳尺。上溯昌黎。为究竟焉。必入其中。咀英嚼华。透精剔髓。深耻涉猎外影。只止东人尘冗之陋。为文。雅洁纯正。诗亦清和遒丽。骎骎与古作者相颉颃。农岩金公兄弟每推许最重。所可惜者。以公才识文学。早已策名清时。家世鼎轴。世推文衡。特朝暮事耳。何其长路未半。天夺之速。然公志之所不存。则不必为公戚。而及其年渐老大。益觉晦翁诗骚慢我之叹。殆发豫章之惶汗。而终欲敛华就实。归宿于洛闽法门者。屡发于知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3L 页
旧书尺。庶几因文悟道而终未及尽其所自期焉。尤岂非大可惜也。公有所著诗文十六呇行于世。公自号恕庵。称恕庵集云。铭曰。
理初生物。众美难备。福禄名誉。最大相忌。是降衰漓。气鲜丰钟。故酿贤豪。多自阨穷。公生钟鼎。早登螭陛。艺苑隽望。又伏一世。不以此多。志在太上。若假之年。其就何量。有位有学。所施必博。虽欲力造。奈天所啬。公若迍艰。傥俾满愿。若不志此。亦或致远。唉乎惜乎。曷憾非天。昔我诔诗。悼公之贤。今我琢辞。志公之隧。人其勿毁。于千百祀。
县监姜公(凤来)墓志铭(癸酉)
昔余自岭郡归。有一张琴。为一携从公评。时初雪满地。微月在山。余曰。君其为我一鼓否。公遂作数叠而曰。我弹而君听之。山峨峨水洋洋。岂曰无知者。一笑而罢。今遽闻公殁。走位哭。退而志公圹。呜呼已矣。公讳凤来。字圣瑞。姜氏籍始兴。鼻祖馀清新罗人。丽朝有讳邯赞谥仁宪。位将相。勋业照耀今古。讳叔突。以谏官言事。忤燕山被谪。 中庙录清白。升下大夫。高祖讳(火傍。享)别提 赠领议政。曾祖讳硕期。以议政公弟吏曹参议号东郭讳灿子。为后于议政公。早从沙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4H 页
溪先生学。德行经术。为 仁庙朝名臣。卒官右议政。谥文贞。文贞生监役讳文璧。监役生讳震望。寔公之考。文贞丧丙戌祸惨矣。监役公及之。而公之考生四岁。窜身于外氏长焉。倜傥峻才。终锢废以殁。惜哉。公妣咸安李氏。其考蔓。六代祖世应。官观察使。以司谏启窜柳子光。五代祖霖。 明庙初。言 母后不可临朝。赐死。曾祖 赠持平。与重峰先生同死锦山。公少业文。长于诗。有词华誉。中丁酉司马。 肃庙新复月塘爵谥。人心耸喜。考官有欲以公弁榜。终不能则皆嗟惜也。乙巳。 除寝郎。翌年。以事被 拿。实该同寀。公耻移罪自免。遂坐罢。时议多公焉。壬子。复拜 英陵。叙升缮工奉事,尚瑞直长。乙卯。主军资簿。旋移殿中。明年春。出监新宁县。公为政。缓而勤。无错无坠。慈而详。有惠有条。吏民便之。二年而归。有去思意。及具石。以 朝禁止之。己巳。遘疾。五载沈淹。竟以癸酉八月十四日殁。距公生乙卯七十九年。配安东权氏。其考博。牧使晛之孙。阳村近之后。有妇德。夫党咸称之。殁先公廿一年。葬修德山东芦谷先兆。今公墓在其前。负酉而同茔。即德山县治之南去十里。有一男致兴。士人李纯臣,李鼋,县令闵百范三女婿。侧室一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4L 页
女洪昌源妻。致兴娶县监金遇庆女。生男命伯。再娶李师兴女。生一男一女幼。时培,韩始增,朴普焕妻。李鼋出。昌烈,黄永祚妻。闵百范出。命伯一男一女幼。内外孙曾若干人。公丰貌美髯。风仪警人。在尚瑞院。入侍亲政。 上顾问曰。彼按宝之臣谁。 筵臣对曰。故相臣姜某之曾孙。 上赏之。后又于轮对。特 赐颜。世皆以华荣艳称。其自花山归。绝意宦游。不复渡汉而西。扁所居曰咏芝。为终老计。篱东西杂植花草。春梅秋菊。托意经济。社中有酒。公辄往。公有酒。亦辄邀社朋。情话亹亹。谈笑倾坐。有韵必先唱。酣兴或一弹。乐意陶陶。终夕不倦。视其迹。在野之逸民也。观其意。厌世之胶扰也。与彼之潝潝热者。岂啻黄鹄之于壤虫也。呜呼。今日何以复得。琴虽存。弦已绝。山自峨峨。水自洋洋。谁为我鼓。我从谁听。呜呼悲夫。遂以此系之而辞焉。
睡隐郑公(缵祖)墓志(甲戌)
孔子曰。我未见恶不仁者。恶不仁。比好仁之无以尚之者。虽不能无间。亦真知不仁之可恶。必能绝去不仁。此孔子之谓未之见也。后孔子数千馀年。东国有郑公讳缵祖。其可谓恶不仁者欤。公弱冠。学于尼尹。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5H 页
托以师生。义分甚重。虽其极狼狈。以服习之久。犹滋惑于尤门。及熟讲尤翁文字。实知为正大君子。则益见其背悖者。为无状小人也。公曰。师者道之所在。非其道。不可苟循名称。吾当竭吾诚。不听。吾自处耳。坐视其陷于不义。独自洁己。吾所不忍。遂再往见之。备尽无隐之义。反覆晓谕。冀其悔悟。其意终落落。公曰。从此踪迹永绝门下。不幸矣。门下自护。仍不复相从游也。呜呼。公真恶不仁者也。郑之世恶不仁者。非公一人而已。公先祖圃隐先生以道学节义。死于丽氏。即所谓好仁者也。固无以尚之。而其孙保恶韩明浍之万古小人。谪死于六忠臣之祸。曾祖讳俊。以瓦署官。恶三田阁燔瓦。不仕。或恶人焉。或恶事焉。而其恶不仁一也。公之恶不仁。信有渊源矣。先生之后不须谱。而保五代孙讳膺善别提。寔公高祖也。曾祖卒官典签。祖讳云翰郡守。考讳龟徵郎阶。妣灵山辛氏。其父应宗。公生长于黄骊之外氏。未成童哭怙。畏斋李相公见公称守制如礼。以外翁命奉其祀。后公谓此朱子之所不可。求辛氏族子立其后。尽归土地臧获。并属其祀。公自少小志大慕古。从从氏穷村公缵辉。侨居公州之儒城。公为之制产均田。通力合作。分人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5L 页
授职。谨财节用。俾底于成。以龙仁慕贤村先生衣履之藏。就墓下立斋。扁曰永慕。置左右塾。聚宗族子弟居业。每时孟朔。设讲劝课。祭墓讫。聚会于斋。宗子主座。读宗规。诸宗环听。其尊祖敬宗之意。油然如苏氏亭记之语矣。先生祠院湫隘难久。择地移建。规画皆出于公。讲堂准厦屋制。名曰崇德室。处山长。左右夹。推经行望士。为斋任而处之。名两斋曰博约进修。招延当世志学之士。以为群居讲学。小大措置。与永慕斋相表里。盖非学业。不入于斋。匪有德。不升于堂。名义位置。井井不紊。又仿义田社仓例。蓄财粜籴。为备吉凶。看详凡百。规目既定。而不幸邪说乖弄。虽不得卒。然观于此数者。公之志所存。庶可见矣。公字孝伯。自号睡隐。殁于丁酉八月三十日。寿五十九。初葬先生墓左岗。壬戌。改厝于广州月隐山负乾原。距先墓越数麓而近。前配昌宁成氏。夏圣女。慈孝淑慎。略涉经史。夫党称女中君子。先殁三十年。葬定山之某向原。继配青松沈氏。若潾女。男鎤,锈,锾,镡。鎤女李远祚妻成氏出。鎤无嗣。取锈第二子慎济子之。锈三男二女。男惠济夭。锾一男一女。镡参奉。二女。侧出男鋿有一男四女。公始生。无灾于母。脐不悬胞。人皆称其嘉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6H 页
徵。长老皆曰。吾门生异人矣。公禀姿清介。孝其性也。事兄与姊。如父母。其教于子则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汝曹谦以自牧。敬以自律。其处于家。则嫡妾之分。截然有序。嫁娶必用古亲迎礼。妇女必行华髻。公少读大学。一日掩卷叹曰。圣贤事业。尽在于此。遂绝意举子业。专以此学为己任。博通经史。而庸学等书。至殁之年。日诵一遍。每与穷村及芝村诸公。作讲会于斋舍。或屡日论学。如镇江学术之异。而辄称公所学精到难及。公病世之学者处下而窥高。舍近而趋远。以为由洒扫。可以达天德。一理事。可以做大业。最恶乡愿之乱德曰。此等心术。害甚异端。见不善若浼己。见善必礼貌。而于学行士加敬焉。公常终日端居。仰思俯读。胸里经纶。万殊粲然。自有人不知者。百原山中。经世大法。非公之素所慕耶。民吾物与。一仁字意。非公之所自拟耶。若使公遇知于当世。以时措之。何止合族同居之乐。造士兴学之制。著之一端而已。况今斯文天丧。世道日乖。其辨别义利。好恶人仁不仁。而一士趋定名义之道者。岂不耸动耳目也耶。穷村所谓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穷之辩。不可移之志者。不复可得而见矣。诚可惜也。悲夫悲夫。昔余为公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6L 页
邀。一登诸长老讲席之末。服公之才志深矣。今小胤镡。持申君大来因长胤鎤所录而为状者。托余志之。长胤与申君。亦余之心与者。已皆泉下人矣。怆念存没。义不可以拙陋辞。谨撮其大略。识之如此。人有问余者曰。师生之义诚大矣。士类以尼尹之背师斥之。郑公又绝其师。何以异。余曰。彼四十年服事之师。无可绝之义。而出于利害之私。终背之。郑公深知其利害而背师者。为名义之罪人也。道存之地。既非其道。则引义告绝。义所当然。以此与彼。岂不啻判霄壤哉。且闻公搢绅知旧或有劝公仕者。力止之。力止而不止者。必斥责而欲相绝也。至如芝村公之平生亲友。而终不能得公之颔头。士之不仕无义。而公终若是者。公之志盖以师生包在朋友之伦也。吾所处者。虽出于义不得已。所值人伦之不幸。吾岂飘缨结绶。处之如寻常人也云。处义之中。此又高一等处也。公如有知闻此。想亦莞尔谓余之知公意也耶。聊并书此。附之志末。以俟后之论公处义者云。时 崇祯甲申后再甲戌十月日也。
仓守权公(定性)墓志(乙亥)
我寒水老先生。以道学德业。为士林宗师。有子讳煜。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7H 页
贤孝雅饬。官府使。府使公第二子状貌魁硕。望之嶷然。类老先生气像云。十三。从先生往拜尤庵先生。尤庵赏之曰。大家典刑。公自幼服习庭训。及娶同春宋先生之孙牧使炳翼之女。亦能观感于先正遗规。动止云为。自有儒家法度。既左右于老先生笔砚之役。又与门下诸贤。周旋讲学。识解博汎。操履敦确。学问之要。义理之源。无所不明。非世儒所及。公侍亲侧。循循自饬。执事谨。与兄弟式好。视子侄无间。庶叔夭。有三女。收育之。嫁不失时。庶曾祖母无依。作舍取近。终养焉。丙申。筮仕。 除敦宁参奉,内侍教官。丁酉。丁外艰去。辛丑。以凶党用事。弃不仕。乙巳更化。复由 光陵参奉。旋拜内侍教官。丙午。以监造劳。升六品秩。司仆济用掌乐主簿,掌隶院司评,司议,济用水运判官,广兴仓守,宣惠郎厅。此其前后践历。而外则南平比安县监,高城郡守,江华经历。初在 光陵。陵有香炭馀钱。例为私用。公为无义而辞焉。及为邑。御民必诚信。莅事必宽简。节财用以纾民力。兴学校以奖儒化。听讼。反复晓谕。使枉直无怨。断狱则深察故眚。必生意以附。比安时。 上引见。以无忝乃祖特勉之。公益殚心为政。适岁荒。遵南康条规。大赈民。民赖以无填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7L 页
壑。他境流丐。谓吾 王赤子。一视以活之。事竣。不以谷物自备者报上营。嫌其自要也。公讳定性。字敬仲。权氏籍安东。始祖讳太师幸。于公二十八代。老先生之世。不须谱也。妣淑人庆州金氏。名臣副提学庆馀之孙。县监震粹之女。公生于 肃庙丁巳。以辛未六月二十五日。卒于黄江旧第。寿七十五。中月葬忠州孔迩谷丙坐原。淑人恩津宋氏圹右也。淑人温惠淑慎。甚有妇道。别有志。陶庵李公縡所撰也。男震应废举业不从仕。专意家学。有士友望。女适士人李东馥,大提学吴瑗,正郎闵百亨,判官金圣休,副率金亮行。震应男中一,中立,中诚。女为李惟季,李述源妻。三女幼。信熙,俊熙,运熙。金德行妻李婿出。南公弼妻吴婿出。李𤪤妻闵婿出。末婿一男二女幼。念昔甲申秋。余手贽拜老先生于寒水斋。公时隅坐。一见。心知其伟男子也。公已蔚然老大。而弟蓄余。常郑重。覵公志存斯世。不亶以岩穴自高。每以经世之谟。不余鄙夷。相吐讨矣。岁庚申。余与南塘韩德昭,凤溪蔡君范。携公于海山之亭。跌宕乎九龙渊上。归卧禅房。公夜起歔唏曰。吾辈当日素心如何。君辈犹能林下自在。而吾独栖遑郡绂。岂吾志耶。呜呼。以公宏材阔度。为先辈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8H 页
公辅之赏者。数局而不得成名。进无以为当世用。迹困于为贫之仕。退不能专精旧学以酬其志之万一。此岂止公自悼叹。诚侪友之知公者所共慨惜也。今胤子谒余志公墓。顾今二友云亡。余独后死。于公墓志之文。不敢以拙芜辞。谨抆涕而书之如此。时 崇祯甲申百十二年乙亥仲春日也。
蔡斯文(膺祥)墓志铭
世称我老先生门下。多经学士。平康蔡致叔其一也。致叔讳膺祥。先生名其读书之室曰止水斋。又书小说勉之。仍以止水自号。先生尝作心性情等图以示学者。公敬受而玩绎焉。以为心气也。圣凡之心各异。性理也。人人之性皆善。情心之发也。性固流行于此。而因心之有清浊。情亦有善恶。又以为理之赋与于形气者。即谓之性。指性言则虽理也。是就形气上言。故人物之性。实有偏全之不同。盖无失于先生之意也。退而与同门诸友。周旋讲学。其说多端。而公必主从师门说者曰。不信己见。信师言。师门之见。不失朱子宗旨。何事于求异也。不是公无所见而只守师说。实有见于此。于师说信之益笃。其言如此。公少时侍食于佥枢公。匙箸声乱。佥枢公举退翁匙箸无声语。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8L 页
戒责之。公自是感悟。遂专意于小学饬行之方。先生又尝书朱子直字说与之。此先生所受于尤庵先生者。其书与之。郑重公也。公每谓小学修身之大法。直字立心之要道。吾能体父师之遗教。终身服行。其庶几为寡过人矣。公天资雅洁。于物无所好。惟静坐看书。而晚嗜朱子书。作为家计。环堵萧然。或至屡空。而不以为意。与人不问贵贱。皆推诚输款。其遇谈文论学之士。虽穷日夜不倦。或闻善言。则不独服之不吝。必与而播之。论事。尚气节重名义。无意激讦以多于人。不为苟同以媚于世。势利芬华。处之若浼。居要津则虽旧交。不与往复。心未尝有所毁有所誉。于荣达。一切泊如也。寻常耻于求知。近远章甫以公学行。闻于道伯。公叹曰。吾常三复于人不知不愠之训。今为诸君所乖弄。益闭门息交。不与乡人从游。丽朝平章事讳松年。寔蔡氏鼻祖。后累世为平章。入我 朝。有直提学仲卿。应教兰宗。于公六代祖也。曾祖讳荣后县监。祖讳时镜进士。考讳凤章官佥知。以公伯氏膺福侍从 恩资也。妣田氏籍潭阳。直提学禄生之后。起尹之女。公生于 肃庙己巳。寿六十五。癸酉七月九日殁。配李氏。 恭靖大王九代孙。其考蓁叶。孺人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9H 页
甚有妇德。顺正事夫子。义方教子女。治家有法度。公不事家干。专意此学。孺人相之也。后公二年生。先十九年殁。墓在天安郡西检阅里负亥之原。至公葬。同兆而异茔。实公所居寒泉洞西数里而近。男长经夏。次纬夏承文院权知正字。纲夏先公夭。纪夏未娶而夭。女适士人金硕瓒。侧室一男二女幼。经夏二男一女。长弘门。纬夏二女。纲夏一男。金婿一男皆幼。呜呼。昔余新筑屏溪之上。公亟来访余。余从士友后。闻公之熟。相与讲说。知见高明。多警人处。真名下无虚士也。余重公行谊之美学识之博。而每恨世不相知。空老岩窦。今终年不满中寿。而将永泯没于草莽。亦足悲夫。纬夏持衰来。为示其兄所为状者。请余志公墓。顾余相期之深悼惜之至。岂以拙芜终辞也。铭曰。
公尝以书。质之先生。下学上达。次第工程。先生曰可。门路寔正。公服孝悌。后讲性命。先传无倦。秩然有序。及乎精义。师说是据。我初犁然。自信益确。岂如世儒。徒腾口熟。检阅之原。贤士攸藏。我铭志之。后人勿伤。
学生金君(斗灿)墓志铭(丙子)
白江西去有秀川村。故咸昌金君斗灿字正汝居之。乡社称隐德士。金氏之先。实新罗时六伽倻之一也。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59L 页
有讳麟琬事丽朝。官侍中。始著谱书。其后有曰泽。有曰永福。以贤孝闻。高祖讳翊震县监。曾祖讳守坚寝郎。自号西溪处士。祖讳濈。伯氏有废疾。县监公立公为适。后伯氏有子。公以宗重归之。傥亦闻叔齐之风欤。考讳柱泰。妣咸阳吕氏。必和之女。君生于 崇祯后辛未。殁于丙子二月七日。十岁。从王父。自金马郡移江右。遂为扶馀人。配李氏籍咸平。学生堣之女。称女中士。别有状。四男奎瑞,奎彦,奎应,奎五。奎应继仲氏后。二女适申大济,李台和。奎瑞男辅铉。一女幼。奎彦男光铉,昌铉。奎应男象铉。二女幼。申婿男净。李婿一男幼。此君生卒与世系子孙也。余不及见君。何以知君。今奎五录君遗事。奎五之友洪君章海克念为君状。二君从余游久。皆早志学谨言行。宜无阿私之言。且余闻君少与南塘韩公德昭善。南塘近世名儒。亦可以知君也。按二录曰。君性孝友。姿聪颖。饬身谨逊。执事干敏。十五六。连丧大父母。旋又丁外艰。王父病肿久。君秤水调尝惟勤。汤丸日二三剂。必手自为者。三四岁如一日。疮生蛆满褥。亦手扫。泪辄交颐。亲殁疠疫。人不通问。送终之具。皆自执无遗憾。时又才经大疾。而勺水不入口屡日。君可谓当大事而亦戚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0H 页
易备尽者也。丧威震剥。旧业荡残。君藐然承家。施措有方。俨若老成。臧获殚忠。家道复完。人之始忧君者。莫不嗟叹。事吕孺人四十年。一心愉婉。终身无小违。甘旨虽贫无阙。孺人寝食微愆。君忧焦。亦不能寝食也。及丧。年已过不毁。居戚如前丧。三日必一至墓。哀号展省。非大风雨大疾病。未尝废。奉先必尽诚敬。祭之夜。不就寝。皇皇如有求也。莅具需必蠲洁。或不虔。痛自邮责。家人长幼亦不敢不敬爱。友弟妹。和气尝融洽。析著。自取老瘠。仲夭妹殇。悲哀踰节。教子必以义方。常曰。人之知思。未有所主。先汨利欲。所以不成令器。以乡人鄙琐事。不使与闻。辄勉以大人志事。见奎五业为己学。喜曰。此其成就。吾死何恨。君王父公所归宗者嗣子无良。宗产破落。庙不祀。君倾家赡之。至自窘不恤也。宗孙竟流移不自存。奉祠版权祭之。或谓宗今无所恃。宜还主宗事。君愀然曰。其人尚在而遽主之。此非王父意。吾不忍也。君做事精密。甚有条理。及至盘错。人所逡巡。君则眼明手恢。尽其情实。每到稠会事当否。辄就君决。乡邻有争者。必来求质。输者亦退无后言。皆曰。安得好官员如某也。见依违首鼠者。必痛恶之曰。此等情状可恶。甚似为恶。是以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0L 页
事苟义也。直前勇往。如水临万仞。无屈曲回互。虽乡人之嫉者。多不避也。居家。净扫堂室。不留一尘。早起夜寝。衣冠必整。容貌粹洁。语音清亮。美须髯閒威仪。见者一皆敬惮。治家整肃。门内常斩斩如也。子弟亦不敢仰面琐语。终日勤谨。事小大。必检理无遗废。家甚贫。雪日寒突。饘粥不设。不以饥寒为念。亲戚宾客。不问亲疏贵贱。必尽诚输款。虽或不悦。终必感服。侪友之有文行者。尤致爱敬。中心好之。余今撮二录而言之。皆君实迹也。君之志行规模。不待见而知之。呜呼。是可以铭。铭曰。
孝亲友弟。君能竭力。心之好贤。君若自出。子夏不云。吾必谓学。内而存心。忠恳雅详。外而制行。廉直刚方。又观乎事。精敏公平。若时措之。何适不当。终死草莽。不为世需。何止君惜。为操衡羞。县西罗福。枕坎之原。我铭纳竁。后人勿穿。
远观金公(克光)墓志(丁丑)
余尝读三洲金先生遗文。诗序书牍之间。金公讳克光字显甫。屡见而不一见。先生自少攻文时。期与公者深至。其论为学之方。相与勉励。意甚郑重。又其弟三渊公则自托于观善之列。称公处静颐老。进德益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1H 页
崇。其所慕歆尤别矣。古人云不知其人。视其友。观于二公。亦可以知公矣。盖公弱冠。与林沧溪泳北学汉师时。从洲翁同研于白云山中。文谷瑞石两公赏公诗文曰。不意大岭以南。有此郢中之音也。自此公声名满京师。有所作。知不知莫不传诵。然而终屈南省。岂非公数奇耶。长城南去不莽苍。有黄龙湖。即公五世遗址。晚筑湖上。堂小前。凿池植芙蕖。扁曰远观。盖取濂翁可远观之意也。静坐其中。作百原故事。熟读圣贤书。尤用力于大学义理。究竟又专在朱子书。工夫笃实。见解日到。远近士子请业者多。其教必先为己。芝村李公谪灵岩。见邑子之学于公者。有志实践。抵公书。盛称公学半之效。搢绅之南北行者。皆踵门致礼。而承旨金公镇玉,判书赵公正万,平云君申公圣夏,牧使李公圣佐前后宰南邑。最相与。凡政有所疑。辄就而议之。可知公平日讲学。非经生曲士读其书而已。实旁通世务而然也。南士无不尊信。虽至异趣之类。不敢名公。皆以公堂号称焉。金氏新罗之后。罗末王子兴光。遁于光州。子孙因以为籍。丽朝十代为平章事。 本朝有崇祖至登文科重试。官司谏。子纪官典翰。 中庙惜其有才早殁。 命官庀葬事。即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1L 页
公五代祖也。高祖讳景愚。佐郎。 赠司仆寺正。曾祖讳大振。 赠左承旨。皆以孙监司汝钰之贵也。祖讳友宪。考讳汝锡。有文行隐德。不仕。娶南阳洪氏。县监时泰女。以癸巳六月二十九日生公。幼颖悟有才气。及长。丰貌伟干。器宇凝重。性孝友。大人公年高善病。公昼夜扶将。每夜深命退。退坐户外。候审气息安寝而后退休。及丧哀毁甚。几灭性。祭祀极诚敬。常曰。贫家祭祀。虽难丰盛。诚敬吾所自尽。又以时祭尤重。博考礼经。定为器品度数。为常行之规。祭时虽隆寒。必沐浴以致齐。将事。必服深衣。尝将赴会试。有弟病停行。人或劝之。公曰。科名分外也。何可拘此废骨肉之情。终不赴。寡姊死于时疫。自病至敛。始终亲执之。甥有早孤无依者。挈处邻屋。教护若己子。数事皆人所难焉。性又亢直。不肯与人俯仰。虽亲知。见有不美者。必正言斥之。不少假。乡人之不善者。不敢造门。教子弟以义方。必使谨严。待宗族主汎爱。极其敦睦。斩斩之中。亦有融和之意。甲辰六月。卒于书室。享年七十二。有诗文若干卷藏于家。配国姓。其父世徵。先公二十年殁。公葬在本府侍郎洞亥坐之原。孺人祔焉。男会通有文学志远大。不幸早亡。会丰,会中俱有名行。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2H 页
女为宋櫶,柳文煜,吴洙源妻。侧室有一男一女。孙天德亦有文行。无年。女适曹润临,李重烈。长房出。天福仲房所后。二女适李圣辉,金熠。季房出。宋硕佐,李宗元妻。安克哲妻。柳德寿,吴正相,郑硕厚妻。安润泽妻。外孙男女。天德生必泰,必恒。天福二男并幼。呜呼。公操觚词场。已为先辈奖与。虽志负题柱。不肯作赋鸟之感。终发豫章之惶汗。知有乐地而左右图书。浸灌其中。归身于洛闽法门。此其为南士之师范也。或和风霜月。暇日游泳。则吟弄天机。自有其乐。亦足以见公之气象也欤。必泰从余游久。以其先君所为状。请余志公墓。谨撰次如右。 崇祯甲申后再丁丑季冬日。坡平尹凤九志。
三患斋蔡公(之洪)墓志
粤自沙溪先生暨两宋先生俱在湖西。而我老先生又讲道于黄江之上。则湖士之蔚然作兴。无异邹鲁之盛。昔余隅侍三席。先生曰。清州有蔡君范才气超绝。早事圣人学。可友也。后又见先生答芝村李公书。曰蔡某高才妙年。学识已就。是知蔚然之中。公即其最。而先生期与之重。亦可见也。公仁川人。讳之洪。君范其字。学者称三患斋先生。公未弱冠。贽拜于老先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2L 页
生。师事之服勤数十年。其在门下专且久。读书讲学之外。效法于动止云为之间者。实如公明宣居曾子之门也。间取经传及洛闽诸书古今礼说。轮流质难。或以书仰禀疑义。时与同门诸贤讲论义理。先生辄许公相合。而尝曰。君见解已自精透。非师我者也。公文词早成。人期朝夕决科。公则不屑也。每患时文之不能不妨工。欲废举业。专事为己学。书禀师门。先生引其所自禀定于尤门者答之。盖喜其志学益笃也。公便绝意荣涂。以躬践实事慥慥焉。新构一室。讲学其中。先生取礼记患不学患不闻患不行之意。名其斋曰三患。手书小说以勖之。学者之称公以此也。先生时以书招邀公。同校尤翁遗文及尤翁所编程书分类。庚子。 肃庙违豫。先生进住楼江。公从之峡滩。遇风舟几覆。舟中人皆失色。公独端坐不变。先生称有定操。翌年。先生弃后学。公即奔赴。依师门故事。白巾环绖。食素居外。朔望必为位哭。期而止。其虞也。以先生弟尚书公意。要公行亚献礼。又以先生行状托之。其期待公者重。状则公终不自当。人谓公自谦之大过云。在丙申。御史以学明行修。荐公于 朝。肃庙幸温泉。 命道臣荐学行士。道臣就先生问门下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3H 页
可荐者。先生以公及数人应之。戊戌。 除王子师傅而不就。辛丑。 今上入承封世弟。特 除公侍讲院咨议。盖极选也。公辞不赴。冬。凶徒缔结宦婢。谋危 东宫。东宫至欲出閤。公为进一疏曰。 孝宗大王血属。 先大王骨肉。惟 殿下与东宫在耳。今兹 储副之建。实遵 先王之遗意。 慈圣之谚教。则为臣子者。孰不爱戴。愿为之一死也。噫。彼凶宦逆婢之徒。乘时闯发。几危 宗社。思之至此。不觉心寒骨惊。未知今者凶孽酝酿之患。其已尽除乎。缔结交通之状。其已尽露乎。 东宫危惧之心。其已尽纾乎。 慈圣忧虑之念。其已尽解乎。数者一有未尽。则 先王在天之灵。必有所降监而矜闷者矣。以 殿下孝友之心。其可不惕然而加省乎哉。惟愿 殿下深轸 宗社之计。益恢日月之明。必使 宫禁肃清。邦本永固焉。或谓公身在山野。不可预论时政。亦不必自蹈祸机。公以为吾身縻宫僚。此本非出位之言。言不可已。则祸机又何足恤乎。即有镜党弘锡之 启劾递。公自是永绝世嚣。惟以训进后学为意。今 上元年。朝廷更化。除翊卫司副率。辞递。冬。左相闵公镇远请择经学士。为 经筵官。以资启沃。公亦在是选。丙午春。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3L 页
特降别谕召之。公即陈疏而辞。盖癸卯凶逆致云诬毁老先生。上及尤庵先生而罔有纪极。以老先生斥绝尹拯。反谓之害贤。其言绝悖无伦。公至是因辞疏。痛辨两先生构捏憯酷状。又历论拯背悖二师。见弃名义之罪。末言致云毒正之罪。不可不治。后又连降别谕召之。皆不赴。丁未春。用 筵臣言。升拜冰库别提。五月。 除扶馀县监。公以为前后职名 恩召。有异常调。不敢承膺。因此县 除。上可以粗伸分义。下可以一时便养。遂赴 阙肃命。上始以 经筵官召对。公辞不敢当。改 命以见职入侍。盖欲必见之也。上曰。经筵官不可外补。而山林之人。或赴外邑。有是命。今见肃单。知已上来。急于相见。使即引对矣。 圣教缕缕。勉留勤恳。公更申前疏以为臣师先正臣权尚夏受诬罔极。今幸复官 赠谥。 恩礼无憾。而谗诬之人。尚未罪斥。此士林所共愤惋。臣之情迹。何敢与同平人。扬扬侍讲之列哉。仍进精一执中格致诚正之道曰。所谓精。即大学之格致。一即大学之诚正。前后一规也。皆不出知行二字。若知不能穷到极处。行何能真实做得。既知善之当为恶之当去。而不能实用其力。则终为自欺。此意之所以不诚也。好好色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4H 页
恶恶臭。人情之同出于诚心而无一毫矫伪。故好善恶恶。必如好好色恶恶臭之实心好恶。可以无自欺而意必诚也。窃愿 圣上好善。无或有文具外貌之饰。恶恶。无或有容贷假借之意。虽一念之萌。必察善恶之分。使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则以而正心。以而执中。其于为治也。何有。 上谓所言略而尽矣。又曰。咫尺 筵席。尚不能挽回遐心。一时龃龉之 别谕。不能招致。固无足怪也。公曰。臣不学謏闻。无以仰裨 圣学。臣言实出肝膈。而一向敦勉。更无可达矣。 上曰。子夏云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尔虽曰不学。所言皆得力于学问者。游于先正之门。岂无所得者乎。又数日召对。 上又命公入侍。 上曰。召对。例讲史记。而今日特讲心经。意有在。讲官读毕。特 命公先陈文义。公剖析浅深。明白指陈。且因文义告曰。克己之功。易失于燕閒幽独之中。于此不慎。则害于事者。有不可言。己者私欲也。所谓私者。不但烂用私意也。凡于理所当为者。反虑人之谓以私意。而趑趄不为则是亦私也。或至公至当之事。而审慎大过则私意起而反惑矣。工夫到此至微密。必省察于将发未发之际。克去己私之念。则庶有天下归仁之效矣。又论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4L 页
巧令鲜仁之言。诚为切实。而古人又言犯颜谏争之中。得贞亮死节之臣。 殿下亦宜色之悦目。认其为佞臣而勿为亲近。言之逆耳。谅其贞亮而勿为厌薄。察其善恶而用舍焉。声色臭味之欲。凡所以攻吾心者何限。苟使此心作为主宰。则四肢百骸。自然听命。而发之云为者。自无过差。况人主一心。万化之源。若操存之工。不能十分尽到。则种种害败。皆由此出。尤宜惕念也。 上曰。早游先正之门。多有师受者。故首尾讨论勉戒。皆甚切实。平日欲见之心始副。可不着心服膺。此外更有可言否。公因陈尧舜孔颜。下至程朱而末及我朝诸贤。以为圣贤之作。无古今之殊。盖以天生是人。一理均赋。仁义礼智之性。初不古丰而今啬。 殿下诚能从事于作圣之工。言行一循尧舜。则亦尧舜而已。尧舜至治。何患不做。但以大舜之德。必举十六相。罪四凶然后。天下咸服。盖人君为治之道。莫先于劝惩。而劝惩之道不明。虽弑父与君之贼。尚恬然而不知惧。以致世道日乖。彝伦日斁。乱逆之徒。将接迹而起矣。如是而其可望至治之可做乎。时有讨逆之义。而 上嫌而拒不纳。公所陈如此。 上又命入侍 春宫。公翌日进对 书筵。 东宫方讲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5H 页
孝经。以事天孝亲之道。反覆晓告之。玉堂上劄请令公姑勿辞 朝。频参 讲筵。 上教曰。正合予意而未能强留者。情理固然也。翌日。公辞 陛。 上命引对谕邑弊有可言者疏陈之。特 赐药物。优礼备至。公为政。清谨严密。以励俗兴化为心。才踰月。时事大变。进用一番人。士类以讨逆并罪黜。公曰。吾亦尝言此义矣。不可独居官守。即弃归过锦营。方伯觇知公行李萧然。出见公曰。儒者事太疏阔。为助行橐。至清州。兵使亦发夫马。资还山居。戊申。乱贼麟佐,天英等。屠清州。杀兵使及贰将。公不胜忧愤。与诸士友檄谕城中被胁者。使之归化。又闻安竹贼势鸱张。思剿击之道。方募义兵。闻贼败而止。夏。丁外艰。秋。 除青山县监。朝廷不知而有是 命也。后台疏请鞫夏宅。亦论公不即上闻。盖乱初。岭贼将西犯。公作奔问。行到镇川。邑吏之为夏宅臧畜者。誇言夏宅脱衣赠贼之事于公同座者。公从傍闻之。以亲疾急报。苍黄径还。即罹巨哀。贼亦旋平。公谓非急变置之。及台章之发。直据伊日所闻疏陈之。末引不即上闻之咎。时夏宅以明彦子。屡出贼招。 上意必欲付之生。览公疏曰。此亦党论。古者巢父,许由。亦为党论乎。公叹曰。巢由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5L 页
洁身高世之类。 圣教之拟伦诚过。而区区愿学之志。亦不在是。遂续题程明道圣贤事业本经纶。肯为巢由继后尘之诗以自观。辛亥夏。 上别谕召之。以资讲讨。公上疏辞。时入华阳。会诸生讲学。或讲春秋。先是老先生以尤翁遗意。建 皇祠在院宇后。尊周之义。实寓于此。其讲春秋者以是也。庚申。 除刑曹佐郎。寻拜公洪道都事。朝议盖欲先通外台也。 上曰。谓某已通南台。尚未耶。 上意亦为其台通之晚也。公世居清州之铁川。间移松潭或九云。皆州境也。晚复改筑于常山县南凤溪溪上。为终老计。以有岩壁林泉之趣也。时与学子。日讲学不已。和风景日。游泳云矶。行吟坐酌。自有傍人不知之乐矣。辛酉秋末。忽感疾。以十月六日。考终于精舍。衣衾棺椁。皆用士友之赙。门人加麻七十馀人。三月而葬于铁川故宅后负巳之原。所尝往来及闻风向慕者。莫不操文赴哭。华阳洞民百馀人。亦具奠物。来哭殡庭曰。活我者公。洞民皆院属也。公曾以丈岩诸长老意。管 万东祠任。节缩财谷。当辛壬大杀。经纪俵恤。一洞能免填壑故也。亦可见公存心爱物之意也。蔡氏以高丽赠同知事先茂为上祖。孙宝文礼部尚书,提学。以文章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6H 页
鸣世。自此簪裾相连。几代至讳洛承旨。生讳无易侍直。即公高祖也。曾祖讳宗吉。有学行志节。弃世不求。仁庙初选遗逸。三除而为县监。祖讳应夏早卒。考讳领。用 优老典。爵佥知。妣文化柳氏。承胄之女。忠景公亮之后。聪慧有妇道。从 赠淑夫人。公生于 崇祯甲申后癸亥正月十四日。幼颖悟绝伦。学语。便知书。三岁。母夫人口授滕王阁序。一传辄成诵。一日母夫人背公看家园樱花。粉蝶争集。公指示曰。此所谓纷纷雪者耶。闻者奇之。六岁。入学仅周岁。尽通史。出语多惊人。聋溪李尚书秀彦闻公名。为来赏之。命制白砚滴。公应声曰。尔本河滨物。元无苦窳处。不忘苍梧丧。犹服缟素衣。李公惊叹曰。昌大蔡氏之门者必此儿也。其咏月曰。月出东山上。形如太极初。又算期三百注。尽解无差。皆十岁以前事。十六中乡解。自童子时。声名已蔼蔚。事亲奉先。诚孝笃至。丁亥。柳夫人疾沈淹。公咋指血书数行。每中夜就园树下。跪读而祷于天。夫人疾瘳终吉而人不得知也。翌年丁母忧。居戚尽礼。日往拜墓。三年如一日。以至眼枯鬓白。老先生屡移书诫勿过毁。公常曰。祭之丰薄。固量力得中。但必以诚。不诚。虽丰何益。临祭。必扫除庭宇。沐浴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6L 页
剪栉。专精齐心。以致如在之敬。与宗族作花树会。以尽湛乐之意。居家。子弟妾御。并笃恩义。接人。亲疏贵贱。一以诚悃。家甚贫。疏粝人所不堪。而处之无少难。平日不以产业经心。公自少小学于老先生。自尤庵先生。溯而上之。究竟于朱子法门。故门路既正。其为学。以读书明理为先。躬行实践为主。尝谓敬者。所以成始成终。非敬。无以致知力行。而持敬之道。又莫先于谨独。既作箴以自警。又谓直字之训。实自古圣贤。以至前后师门。相传旨诀。吾辈当谨守而勿失也。是以虽幽暗之中细微之事。必欲摄心敬畏。随处省察。以致直方之工。及其真积力久。养得深厚。则言未尝矫激过高。行未尝斩绝苟艰。而动静无不中窾。至于义理是非之际。择之甚精。守之甚固。才既颖诣而晚又静居覃思。见闻益博。上自理气微著之妙。性命本原之邃。人物贵贱之别。下至冠昏丧祭之仪。乡塾揖让之礼。历代兴亡之迹。以及星象地理算数卜筮之法。莫不傍通该括焉。尝与同门诸友往复辨难。而其论人物五常之性则曰。天以健顺五常之理。同赋于人物者为命。人物各以偏全之气。受而有之者为性。所赋之理虽同。所受之气不同。故理亦有偏全之异。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7H 页
夫仁义礼智。即气而名之者也。物之气既得其一偏。则所存之性。亦何能通贯乎全体。其论未发气质则曰。有生之初。便有气质。而气质有清浊粹驳之殊。以理寓于此而合言之。其性安得不千万不齐。但事物未感气不用事。则当此之时。可言善而不可言恶。然未发之前。既有粹驳之不齐。故及其发也。有淑慝之异云。晚年专以缀缉古书为事。所纂成有洗心要诀,性理管窥,读学填补等书。要诀则以明六十四卦顺逆正变之妙。管窥则专论太极阴阳本然气质性命头颅。而采摭四子六经宋儒诸说。分门类汇。以便考阅。间多以己意参论之。填补则又依朱子说。以大学立为间架。而取他书填补之。又以己见逐条辨明。积十馀年。研究裒录。食息不暇。冬日苦寒。必呵冻抄写。暑月流金。亦终日佔毕。殆如横渠仰思俯书。门人或忧之曰。老人何以若是刻苦。公曰。馀年无多。若不及今讫工。更待何日。常取易系诗书四子中大义理大篇章及太极图说西铭等文。每晨夜合诵一遍。至老不辍。或得义理合商量处。手自签记以待学者。必讲究乃已。用功勤厉。不以衰晚而少弛也。训诲后生。随其才否。谆谆开导。或终日讲说而未尝倦。或反覆告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7L 页
教而无所隐。士皆乐赴。户屦常满。公为文章。据实明理。平易精约。见之。知其为儒者之文。晚喜诗律。风花雪月。自得之乐。一寓之吟咏。亦皆温厚冲淡。自中格律。平日所与学者问答。并诗文若干卷藏于家。配尚州朴氏。通德郎履庆之女。己卯名贤世薰几世孙。性仁孝。治家有法度。家甚贫屡空。而奉养尊舅。朝夕之供。时月之制。皆手自办无阙。先公十七年而殁。窆于州东坐龟山下枕戌之原。生三男三女。长复休进士。时为定山县监。次益休有文行。早殁。次百休进士。三女为参奉郑橹,士人李奭祚,曹允升妻。侧室一女幼。曰文燮,奎燮,进士衡燮,龟燮,龙燮。二女为宋尚辉,尹守任妻。长房出。曰商燮,周燮。女为姜柱汉妻。仲房出。郑婿三男三女。长章焕。李婿一男一女皆幼。呜呼。余自闻函丈言。已知公之为余三益。后始见公于丈席下。接其容。秀明雅洁。听其言。和平乐易。其心之恬纯恺悌。其行之端方逊谨。亦可知也。自此屡觌而相期者愈深。则不止心醉而已。及庚申春。公自乌栖。访余于屏溪。约会于江门谥筵。又与南塘韩公。同携至五台。历雪岳入金刚。诗酒跌宕。谈笑倾倒。理气心性之说。亦靡不究竟。此吾辈最得意处。每怀往来中不能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8H 页
忘。今复休兄弟谒余志公墓。虽老病枯落。无力揄扬。然公之后事。余岂无一言之役也。遂撮其状以识之如此云。时 崇祯甲申后再乙亥季冬。坡平尹凤九书。
军资正李公(奎镇)墓志(辛巳)
近世旧族。惟泽风堂李公制家。自有一副法度。先学术而后文词。务礼节而去俗习。后承今四五世。守而勿失。如左议政畏斋公端夏,领议政睡谷公畬,判敦宁牧谷公箕镇。俱以学术文章。为士类仪表。公讳奎镇。字幼文。号乐村。亦泽堂公肖孙。畏斋其从祖。而睡谷与牧谷。即公仲父与伯氏也。公清粹温厚。天资近道。又能一遵家学。渊源泽堂。型范畏睡。专务内修。不要人知。自言动视听。以至幽独暗昧。无一息放过。常閒习礼学。有事。必更讲修仪节。不为苟且从俗。秉心公直。规模雅静。无疾言遽色。凡遇忧戚患难。不作烦恼。安详以应接之。未或有差失。性至孝。先公晚岁寝疾。公躬执刀圭。昼宵不解忧。恒愿身代。及丧哭泣。哀动傍人。三年寝处。不撤苫藁。自饘粥而疏食而菜果。一如礼。宁过而无不及。妣元氏早世。公年幼不克尽制。为终身恸。每丧馀。追慕号哀。如袒括时。及丧年周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8L 页
甲。自讳日往住墓斋。别受巾带。日必上墓哭。哭必尽哀。止三月而归。事继妣崔令人五十年。诚爱备至。令人尝患喉疾。不肯针治。勺水不能下。公侧侍达曙。察證剧歇。令人绐曰。我方就寝。尔暂退私。命女侍出灯。良久。令人见公屏坐忧泣。惕然而感。遂受针旋效。令人常曰。吾生死不足轻重。病则为此子闷也。令人夙抱奇疾。多在枕席。公先意顺志。视听在于无形声。左右服勤。虽婢御所役。亲自为之。令人戒勿如是。后亦无改。实出于至诚而无一毫勉强意也。至令人之丧。年迫七帙。执丧之严。一如前丧。虽礼经所许。亦不勉从曰。气力尚可以堪。饮啖稍有味不近。子弟不敢以姜桂进。伯氏长公一岁。同学共老。礼数之恭。无异严父。终日连床团栾。虽惫不敢偃息。伯父三陟公之丧。以伯氏出后居忧。公兴寝一庐。不以期戚自异。事睡谷公。一以事先公者事之。每事请教而后行曰。不违仲父之旨。必契先府君遗意也。奉先惟谨。日必谒庙。至老不废。或亲扫庙庭。粢盛品物。斟酌有无。预具而无窘急。四仲之祭。必行无阙。讳辰则终日愀然。如有失焉。朔节参献。虽病必躬将事。未尝以俗拘废祀。饬家人曰。致吾洁尽吾诚。何时不可祭。末疾弥笃。犹舁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9H 页
至庙门外。扶腋致身。拜于阶下。良久而退。或致病加。家人亟止之。每不听曰。吾犹在阳界。何可废此。厚于亲戚。笃于朋友。吊问不惮于染忌。记存不废于疏贱。僮仆病疠。亦不许轻出曰。暑雨冻雪。调治失宜。不几于推而纳诸沟中耶。此皆孝友仁爱之积于内而及于外者也。公辛丑。中进士第五名。庚戌。除 光陵参奉。内而奉事,直长,主簿,佐郎,令。而掌乐院佥正者再。外而黄涧,丹阳。至利川府使。皆所践历。甲戌。升军资监正。荫路之特选也。公之始仕。雅志不屑就之。崔令人自具章服。欲其膺 命。伯氏以亲意强之。不得已勉出。以至三赴郡邑。皆为亲屈。其复入乐院。则已踰六旬。即弃归。盖为便田庐菽水。欲终老计也。为政。专以仁恕廉平为本。不以深法峻刑为能。先布戒令。不从者罪之而已。不私一吏。不扰一民。不要赫赫声。务以诚信相孚。拳拳于励风化兴学校。科条井井。蔚然有右文之效。自童学不就外傅。受业于家庭。与伯氏磨砻讲习。早悟作文蹊径。未弱冠。文艺大进。为文。必准泽翁轨范。纡馀精鍊。辞理俱到。虽寻常简牍。必有法。曰此士君子辞令。不可不慎也。读书。以经书为先。以及于性理近思等书。无不淹贯。若论语大学则尤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69L 页
所致力。虽簿书奔走之日。必以小匣随身。公斋旅枕。闻鸡起坐。诵读不辍。于诗未尝专治。而词致苍健典重。其还乡以后诸作。尤古雅平澹。甚类陶诗。性喜林泉。及宰黄溪,丹邱。则皆有岩壑江山之胜。公馀辄往游。日吟哦其间。或至忘返。晚年閒居。与伯氏及金退渔镇商,闵蟾村遇洙结耆社。以时舟舆相从于江湖之上。晤语尽欢。德义交勉。远迩传诵。莫不以盛事称。庚辰春。公病已革。语弟翼镇曰。近世人家家法先亡。丧制尤坏。此可戒也。又谕诸孙同居近地。必谨芬苾。至四月九日朝。奄奄将尽。忽整冠泫然曰。母氏讳日隔宵。吾病若此。不孝甚矣。此其末音也。神气安閒。少无怛化意。恬然就逝。享年七十三。葬于骊州北松浦负丙之原。距所居一牛鸣也。德水之李。自高丽中郎将敦守始著谱书。历八代。有左议政容斋公荇。寔泽堂公之高祖也。泽堂公讳植。吏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文贞。文贞生讳绅夏。礼宾寺正。 赠领议政。议政生讳筜。县监。即公考也。元令人籍原城。考右尹万春。左议政原平府院君斗杓之孙也。公配善山金氏。参判德基之女。三男湙,潚,涑。俱登上庠。湙不幸早殁。潚前行刑曹正郎。二女适洪大猷,郑趾焕。孙男八人。述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0H 页
模承重持衰。潚子莘模。馀并幼。湙女沈灿之金载器鱼用角妻。潚一女幼。洪婿男益烈,益年一幼。女闵昌烈妻。郑婿三女幼。呜呼。公通经术敦孝悌。一心清修。众行具美。今不能悉举而并载。第撮其一二而言之。公博学实践。不以问学自居者。即泽堂公潜心性理而务韬晦之意也。诗文典雅。不以词章自任者。亦泽堂公勿令遗集刊行之意也。此皆故家世族。惟晁氏之谨守家法者也。至若追服三月。虽其无于礼者。所谓献子加于人一等者也。爱恭之特勤于牧谷公者。犹杨津之事其兄春者也。出宰山水乡。游泳水石。自有其乐者。慕朱晦翁南康时庐山之游也。年未至而辞官归乡者。类欧九引年之故事也。观于此数者。庶可以知为公也耶。公常自铭。虽谦挹之深。而其栖心淡泊。七十年尚志乐天之实。亦可彷佛而知之矣。吾何改评。其铭曰。
默焉自守。不贪利荣。好读书。亦不甚解。喜饮醪。亦不吝情。荆茅仅蔽风日。而祭祀以时。粥饭仅足朝晡。而图书满前。吟咏自娱。而颇言乃志。省察自新。而或追其愆。不悻悻与皎皎。不汲汲与戚戚。混世何名。循度何辱。人莫知而我不愠。世多违而道不穷。随造化而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0L 页
行休。庶安命而反终。呜呼。是盖陶靖节自传之遗意。而亦岂非公之志节风义。自能形容者欤。
亡妹淑夫人尹氏墓志
呜呼。余何忍志吾妹墓耶。吾妹少余十年。何忍先余死。使余志其墓也。呜呼。妹之学言语数方。余则稍已省事。其长而老而中间六十年事行始末。莫如余详。余亦何忍不之志。以为两家闺内之懿范耶。呜呼悲夫。吾尹贯坡平。鼻祖丽祖太师讳莘达。吾妹仓守 赠吏曹参判讳明运之女。参判 赠吏曹判书讳飞卿之孙。妣 赠贞夫人全州李氏。 赠大司宪讳庆昌其外祖。余与今大司宪凤五。寔同母兄也。十七。归平山申徵君暻。 朝廷以礼屡徵之。前授户曹参议。皆不就。舅敦宁都正平云君讳圣夏。大舅领议政讳琓。姑贞夫人潘南朴氏。其考右议政南溪先生讳世采。呜呼。吾妹之贤。实有所自。我祖母李夫人孝靖贞淑之操。外祖母李夫人谨顺友睦之行。皆称妇德之懿。而若我先慈氏公明贞一。温仁和慎之德。莫非吾妹胚胎之前光也。其生神貌雅净。仪度端庄。见之。已知为淑女也。又能聪明颖慧。九岁时。傍儿课学。一听便成诵。先府君奇之。试授史书。诵读易易也。过十馀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1H 页
板。妹谓非所当业。不肯焉。府君益赏而止之曰。使汝为男子子。吾门其昌矣。我季叔母金夫人通书史识义理。以义方教子侄。吾兄弟皆同室鞠育。每谓吾妹可教也。以古人嘉言善行。历代兴亡得失。口授而传习焉。妹盖善谕也。其德善懿识。实自幼而成。妹居群弟兄之末。父母以晚生独女。钟爱挚。我伯氏正郎公性严。于妹则必油油如也。妹惟一心兢逊。少无娇嬉习。未尝烦长者呵责。常以温然婉容。供父母喜。其或有疾。虽微呻。惕然忧色。不离侧调护。疾已乃止。真深爱之孝也。稍长。与从姊李氏妇,四兄妇朴氏心相得。恒日所与语。不到奁妆时㨾。或闻有贵货而贱德者。心鄙之。凡古之忠臣烈士言之。必激感慷慨。或时夜阑。小学及庸学序,出师表,归去来辞诸篇。相与讽诵。其意想可见。吾从氏鸣皋,圃岩二兄。暨吾兄弟虽朝夕相对。无妇女庸琐语。惟经史义理。古今言议。与之咨询。从而礼貌之。此可知为吾妹也。及于归。未见舅前夜。朴夫人梦告平云公曰。明日当得贤妇。公心识之。见其仪度棣棣。心嘉悦之。每称有心德行范。平云公弟校理公亦称其声音举止。极可贵重。校理公恭人俞氏尤加敬重。有事。必咨而决之。徵君之伯氏参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1L 页
判公鲜可人。尝称妹操履端谨。不违闺度。徵君二甥女幼失恃。育于平云公。妹哀矜而慈抚。以至成人。殆不中不远。二女虽嫁。归视妹若亲家。参判公常叹曰。此孝友之推也。诚人所难及。其事平云公。或代馈则致养。必适口体。或服劳则周旋。必称旨意。公曰。是善事我。以未逮事先姑自伤。从先姑妹李氏妇。讨记先姑平日事行。其或临止。必托事勉留。或以日用资遗其家。要其忘归。皆追慕先姑意也。事徵君。相待如宾。偕老五十年若一日。时有规箴之益。家贫。虽百辛千艰。深浅方泳。不使其知之。教子女。不偏爱不匿过。一以循义。每举柳玭成立覆坠之语。痛切告戒。女适人而夫家称其贤。一子文行早有誉于士友。讵非训诲之懿耶。家奉旁祖祀。每叹贫不恔心。而所设庶羞。明洁芳馨。主于诚谨。家食虽窘。宁售针直求子钱。未尝轻开口作乞字。为苟简事。然或有馀在我。则辄思与人分之。人有丐贷。必倾盎而与曰。待裕而与人。何时可与。有族妇人送言告急。即与皮谷几许。虑其舂炊之迟。又与如干米曰。先以此救急也。其曲尽人情。多类此。又穷族人有丧。无敛木势。适置急时需。举而与之。未论小大。以其所在而推之。虽麦舟手段。殆若可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2H 页
为。谁谓妇人之啬也。御僮仆。常恩加于罪。其诲责则明白切当。词理俱到。虽悍蠢。俯首听惟谨。退必曰主教至矣。敦于睦姻。必存躬厚式好之戒。虽有不相能。不屑与较。族党之来。靡有疏近。欢然迎晤。辄饮以和。彼亦披情尽款。莫不归向我矣。性本恬淡。能安穷约。履素俭于物。无嗜好无私藏。昔余为养宰文城。要慰慈念。邀与同侍。贫家契活。岂无可求者。居数月。无一物相干涉。臧获自本家来者。念奉祭不赡。还之主祀宗侄。善容物。虽微贱。待之惟诚恳。物虽朴陋垢弊。必收藏以俟其用于用处。无所轻弃。家有失物。明知其去处。家人争欲推索。曰。失则失已矣。何乃迫隘耶。其人心感服之。还置园薮中而去。虽衰晚之后。非疾。必栉颒无惰容。房闼庭除洒扫令净拓。箱笼盎碗位置令整顿。盖古清士扫地焚香。三濯缨气味也。酒浆针线。亦自俛焉。而其出自手分界者。亦皆精新敏妙。克勤纺织。恒曰。文伯之母。戒子之言。已可惕念。而诸侯夫人。犹蚕缫以为衣服。况寒士之妻耶。躬率女仆。无閒坐游手时。子女嫁娶之具。夫子百岁之需。皆自家绩中出。文辞本不留意。吾辈亦不曾知之也。岁癸卯。吾家皆西入伽倻。妹亦从舅家沦栖广陵。始远父母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2L 页
兄弟。时我慈氏年薄七十。不禁望云之情。有思亲忆兄二诗。诗亦婉淡。可以赏咏。后仍不复为也。词藻之技。虽非妇女之所贵。其不习而能。则天姿之高可知。而又终内而不出。外内亲党无有知者。非德性谨厚之至。安得如此。时以大传所为诗文。或指摘刺论。皆凿凿中窾焉。尝戒大传曰。嫌疑之际。不可不避。马援明珠之谤。以薏苡之圆滑。自外摩之。似乎珠故耳。非无根也。又论王济速探牛心。甚恶其不近人情。仍曰。人不能通物情。则不可以做事。又言解缙荷 高皇帝不世之殊遇。不能自立于靖难之际。使人慨恨处也。随夫子之任金城。亲裁馆客衣。大传请使婢仆。曰马皇后犹为士卒缝衣。我为夫子馆客。裁衣何害。其见识之博通如此。广陵时归觐膝下。吾兄弟与二从兄率子姓妇女。奉慈氏。入家后水石。迤游而归。妹喜曰。乐哉今日。兄弟无故。扶板舆作此事。已是一乐。况今世祸弥天。吾能全家入山。有此物外之赏。此世此乐。复有何人。余语诸兄弟。吾妹风味。真知乐此乐也。妹尝言小学女子不百里奔丧。古者诸侯之地。大国不过百里。盖以女子之不可越国而行也。不然。虽女子。岂不许奔亲丧耶。至丙辰先慈丧。闻疾已病。即雇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3H 页
马驰来。终及于敛棺之前。不但于此义理。已有定见。其不远三百里程。载驰斯亟者。岂非孝思罔极。自住不得而然耶。女婿金钟正登第。妹谓大传曰。金君大阐。岂无喜也。但士之出身事君。其志不亶在于轻肥。当今世道日棘。一切以斥邪匡君砥砺名节。责乎人难矣。若或浮沈苟容。富贵而已。则深所耻也。今日科名。其忧之之心。有倍于喜也。如吾家堂侄心衡。量时恬退。诚合时义。而亦自不易。是余所以不欲汝之通文谱也。盖其忧患世道之极。又不欲出处之或苟。此等言议。岂闺閤中可得闻者耶。徵君不欲迹近京辇。乙亥。来我溪上。其必我来者。以妹之为吾弟兄在此也。一壑联屋。朝夕清话。埙篪叶意。自谓暮年至乐。己卯六月上旬。忽病示惫。以十四日竟不淑。年六十七。呜呼悲哉。仁寿之理。何其盭也。其年九月日。葬于广州坤岩负丁之原。距大舅相国公墓。向西数唤。男即大传。女应教金钟正妻。妹亡之前一月。先殁。大传一子重昌。二女幼。金应教三子尚渊。馀幼。大传有性孝。其爱慈母如孺子。真纯心爱也。及其丧悲哀。亦不忍食息忘也。今三期而入庙。则辄垂泣。得其书哀苦语。每使人酸骨。一字一涕。何异古人期悲哀三年忧者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3L 页
耶。妹其有孝子矣。呜呼。妇人言为不出闺梱。吾以昆弟之言为嫌。不欲诵之。其何以视诸后。况妇人实德实行。惟夫家言是信。今吾所书者。太半出于徵君父子兄弟。则人岂以书之自我而或间之哉。其仁淑嘉柔。吾母之肖女也。通达高洁。吾家之女士也。佳妇之徵。见梦于尊舅。而自尊章至兄弟之一辞称美者。诗人所谓宜家宜兄也。真申氏之贤妇也。至于谦顺而礼必恭者。无愧伯鸾之德曜也。教严而不少假者。甚似程母之侯氏也。世有刘宗正。其必采而书之。以补世教之万一。何止为两家之轨则而已耶。呜呼悲哉。妹之亡后四年。即 崇祯甲申后再壬午也。天中末。家叔兄久庵八十翁。抆涕而志。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圹记
  
宋君(焕道)圹记
岁乙丑春。余冠于宋君焕道之首。字以原天。原天眉目清莹。动止整饬。心知为儒门佳子弟。别作字说。用勉之。原天近颇留心问学。有志从余游者。余固知原天坯子。可有为喜闻而相期者深。今圣瑞书来。以二月十日。原天疾不起。嗟呼。其可惜也。其书字字悲苦。令人可涕。有曰是子性纯而质直。言重而气沈。事亲。
屏溪先生集卷之五十四 第 74H 页
未尝拂其意。奉先。罔敢怠于礼。与人处。不择自便。平居粥粥。不见喜怒色。十五。丧慈氏哭踊。哀动傍人。父病谻。三冬不解带色忧。虽雪寒。审药饵户外。或经夜不退。亦自勤学课。诸弟读书山房。昼夜不少懈。失将摄。祟已深矣。及父赴试南省。疾忽病。犹恐病报闻。其父之苍黄归也。终不得与之相诀。则谵谵之语。皆恋系其父。凡此可见志行之所存。恸乎其未及成就也。泡幻之迹。孰复知焕道之生于世也。又孰知之行之志如此也。愿得子一言纳诸圹。为不朽资。盖其孝天得。而又何早成如此。若使愿学之志。更充拓得去。其成就不可量。岂终孤当日命字之意也耶。真可惜也。圣瑞名麟相。判官讳宗锡之孙。其世具载于余所撰判官公墓志。此不详。原天松江郑文清公自出。外翁名构。娶县监李泰祥女。江都死节人忠穆公讳时稷之后。原天年二十。已生者一女。又有在腹者。天道至仁。岂忍使原天之仁孝。终无嗣也。墓在怀德板桥西坐巽之原。距睡翁公墓数唤。睡翁为原天六代祖也。崇祯甲申后再庚午四月日。判官公内弟坡平尹凤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