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x 页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碑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4H 页
凤岩书院庙庭碑
圣人百世之师也。后圣人而师圣人。则亦圣人徒也。今欲学圣人。宜先取师圣人者法之。是濂溪周子希贤而希圣也。书院多士藏修之所。其必祠祀先贤者。固所以欲学圣人也。燕歧县有凤岩书院。本松斋韩先生专享之祠。而沙溪金先生,同春堂宋先生,尤庵宋先生前后追享焉。四先生。盖皆希圣之贤也。其道学成就。固后生末学。不敢妄论。而士林之所公诵者则有之。窃闻松斋先生。以己卯渊源。明辨贤邪。志复三代。至与静,冲诸贤。同罹士祸。沙溪先生。以栗谷先生嫡传。德器崇深如地负海涵。礼极折衷。为后世权衡。终焉继开之业。光大斯文。若两宋先生。俱传沙溪之道。同春先生之玉色金声气像可见。而本自禀温厚和平之资。学而致正直刚大之气。礼隆 两朝之宾师。尤庵先生之岩岩岳峙。恢恢海阔。而明春秋之大义以扶世教。绍考亭之正学以距诐淫。允矣集群儒而大成。四先生之学之道。莫不希圣人而师之。则在今后学之模范准则。其不自四先生始之耶。松斋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4L 页
先生讳忠。字恕卿。谥文贞。沙溪先生讳长生。字希元。谥文元。同春先生讳浚吉。字明甫。谥文正。尤庵先生讳时烈。字英甫。谥文正。文贞公生于是地。有杖屦之迹。没而托衣履之藏。 崇祯后乙酉。县之士始就磻溪之上。立祠享之。后二十年乙巳。以文元公时存过化。士争利见。同奉缛仪。而 显庙即赐凤岩恩额。又后丙寅与辛丑。二文正公次第并享。实文元故事也。辛丑。院儒疑于师生列坐。始分东西排奉。辛未。更博访士林。复用西上之礼。盖父师专享之祠。子弟门人不得列坐礼也。若他先贤同祠。则不嫌并列。考之诸院例可知也。凶党执命。祸及斯文。邑人之附丽者。至辱尤庵先生。几如道峰之变。乙巳。覈首乱者。杖窜之。此是院享奉之始末。事变之大略也。呜呼。圣人之道大而无迹。巍巍如天焉。高坚瞻忽。欲从末由者。自古而然。曷若循守诸先生已行之涂辙。以为登高行远之方也。言治以三王为法。松斋所以师圣人也。论礼以姬周为本。沙溪所以师圣人也。同春则与尤庵道同德合。而尊攘复雪。孔子之经法也。辨异斥邪。孟氏之事功也。朱子之学。专出二圣。而其道在是。则二先生亦非其师圣人者耶。后之鼓箧而登斯堂者。惟我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5H 页
四先生。是学是法。志其志讲其礼。想像乎其规模气像。以究竟而学朱子之学。则其于希圣之道。固庶几焉。而亦可以无负于尊奉诸先生之意也。凡百君子其各勉之。院宇自磻溪移石潭。自石潭又移凤岩。始符初 赐之额号。而凤岩迥临长江。列岫前拱。同春先生所书讲堂仁智之名。亦于此甚衬。其自然冥合者。若有所待。岂不奇哉。 崇祯甲申后百单九年癸酉除月日。后学坡平尹凤九撰。
大田李先生(甫钦)永川遗墟碑
景泰乙亥。 端宗大王禅于 光庙。丙子。六臣祸作。又迁于宁越郡。公以旧侍从。居悒悒废寝食。尝就冶隐墓。操文祭曰。周武举义。夷齐采薇于首阳。汉光中兴。子陵垂钓于富春。盖其志然也。时锦城大君瑜坐谪顺兴。公适宰是邑。锦城密知公有慷慨志。赠以珊瑚缨子。以珊瑚赤心不渝。缨子有循环复始之意也。公遂结南州忠义士。谋复 上王。与锦城草檄。为希功者走告。并就戮收孥。革邑。事竟不忍言。实 逊位之三年丁丑冬也。公年已六十。临刑。神色自若。公姓李。讳甫钦。字敬夫。考副司直讳玄实。居永川之大田。公自号大田居士。墓在郡西丹崖山先垄。公能文章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5L 页
有志节。孝于亲友于弟。与金公叔滋许道义交。己酉。擢文科。 世宗设集贤殿。择文学士。朝夕备顾问。公与朴公彭年,成公三问诸人。与是选补博士。同修历代通鉴。一时荣之。佔毕斋彝尊录云公俭率。不耻弊缊袍。从柳泰斋方善学诗礼。尝读书公山数年。不窥户。文词大进。同门徐居正,康孝文皆自以不及。以书状朝京。道闻泰斋讣。为位哀恸。裒遗文以传后。盖公既事亲孝。又事师诚而终死于君。生三事一之义。公其尽之。夫当顺兴之祸。邑牛鸣地。有大树银杏即枯死。后有人过此曰。银杏生则顺兴复。顺兴复则鲁山复。丁丑后二百二十馀年。银杏忽复生。而 肃庙癸亥。复顺兴邑。后十六年戊寅。特复 端宗位号。而又四十一年之 当宁戊午。用锦城后孙诉旧冤。并 赐湔雪。 命赠公吏曹判书。其冤苦之极。天神感动。则虽草木之无知。示以兆验者。观于夫子庙庭老桧荣悴。真亦有此理也耶。向余过竹溪。溪上人尚指而言朴公权按省。捐财使置墓田。岁一祭之。沈巡使圣希请于朝。就锦城受命所。筑坛以祭。而公亦祔祀右坛。公私崇报之义殆备矣。昔郡守吕公必宽立石墓前。书公姓名以识之。此盖发幽潜树风声之意也。至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6H 页
是余家弟凤五出守是邦。更治大石。特书公 赠行职。又竖碑公遗墟。畀郡之章甫以尸之。章甫移书余请记公始末。余幸托名公脚下。忘僭陋。兹谨录之如此。呜呼。 世祖大王尝谓六臣万世之忠臣。 圣祖特达之智。盖不欲忠义之类泯没于无穷也。是以当时死义之人。 列圣连加褒美。如公之同罹丹书者。竟亦昭释。终使贞忠大节。辉映来裔。而天经民彝。赖而不坠。岂非所谓一世之屯。百世之光者耶。噫亦懿哉。
 余于是有所感焉。永是圃隐先生生长之乡。而壬辰之乱。 赠判书郑公大雅与 赠参判郑公大任,县监金公三益。抗义讨贼。至如李公廷芬从郑公死之。即公弟甫款之玄孙。 赠承旨郑公宜藩。又以忠孝著。而皆公同里生也。忠义诸公同出于一郡。已可谓盛矣。况皆公之同里。则益不奇且多哉。是公卓卓之节。真有所承。而亦有以感奋激发于后者也。吾知永之人。其永有所劝也欤。今记公之遗墟。则此亦不可无一言并示来后。兹书之下方。
延兴府院君懿悯金公(悌男)安州遗墟碑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6L 页
呜呼。此安州之老江。故延兴府院君谥懿悯金公侨居也。昔岛夷猖獗。我 昭敬王狩于西。公以上舍生。附执靮义。颠顿从扈。至州南。气竭而仆。邑之士义之。扶归而舍焉。即老江村也。乱已。公疾犹床笫。仍淹留凡三岁。公素嗜好经籍。虽兵戈外攘。疾病内沈。亦亲近书史。不废工程。西俗本驰射为务。弁髦儒学。闻公而兴者。自近而远。坌集愿学。公诚心训诲。随等施教。关外之士。始有一变之美。以至弓马跅弛之徒。变为折节绳墨之士。或能身殉忠节。褒称孝行。又或以经学传习一方。寔公存于己者施于人。而人得之而成效也。盖公远祖四门博士讳暹汉。秀出西鄙。彰明儒术。史称关西夫子。公之为学。实有渊源。而其教迪于西土者。可谓克绍前休。此多士之感悦诚服。弥久而不能忘也。惟光海时。以公为 母后之亲。而首被惨祸。家尽戮矣。一路士林。亦不敢显言公嘉惠之功。而若其诗礼之教。家传世守。景慕至百年不衰。今 上丙午。士林倡义。建立祠院。为藏修之所。而讲肄遗绪者几年。以其设在 禁令后。朝廷命撤之。诸生聚首错愕。相率诣京。累章请寝。终不能得。乃与谋曰。而我诸先。莫不于公受罔极之恩。至今吾辈能知忠君爱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7H 页
亲之道。而得免于马裾牛襟之讥者。繄谁之力。羹墙之思。无地可寓。宜就俎豆之墟。立石记实。以诏百世也。遂以事迹谒余文。噫善哉。西士之意甚勤也。潮州人得文公。始笃于文行。文公殁。庙享之。又勒石焉。老江祠今毁矣。碑曷已也。顾自世衰。义理日晦。事一之伦已斁。惟尔二三子。初非亲承警咳。薰炙德义。而念乃祖乃父之受业。报事不怠。未忍泯其迹也。其服勤之诚。无异于事一。西是早晚用武之地。而能明事一之义如此。他日死于长可知。岂不有补于世道之万一。吾知公当日设教不止文字。先晓以义理大方。以至此也。此吾可以大书之石。以示西之士也。西之士其识之否。公讳悌男。字公彦。延安人。自游太学。称文学。登第。以 穆陵国舅。官领敦宁府事。事实具著于清阴金文正公,象村申文贞公所撰志状。今不复详云。
冶隐吉先生锦山遗墟百世清风碑阴记
夫节义之耸动今古。励衰俗而激颓波者。如风之震荡宇宙。动四方而振万物者也。从古论节义者。皆以风谕之。惟丽朝注书冶隐吉先生高义大节卓卓乎。人无能名焉。未知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钓台之风耶。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7L 页
径松篱菊。北窗之风耶。岂非昭乎日月。崒乎泰山。廉顽立懦而闻伯夷之风者耶。呜呼。先生之义。即伯夷之义也。先生之节。即伯夷之节也。丽之有先生。如殷之有伯夷。其义烈所被。钦仰高风。前后何异。先生讳再。字再父。海平人。先生以妥欢帖睦尔二十一年癸巳。生于善山凤溪里。考讳元进。其知锦州事也。先生娶州人申氏女。知州公殁于官。葬于境。先生庐墓三年。仍侨居焉。丙寅。中进士第。历数官。除成均博士。太学诸生,搢绅子弟。多抠衣请益。己巳。拜门下注书。庚午。知国将亡。辞以归养老母。弃官归善山旧庐。及丽亡。为旧君服方丧。不食菜果醯酱。终三年。一依亲丧。我 定宗庚辰。 太宗登储位。收召先生。以潜邸有同学之旧也。及拜太常博士。先生上笺为陈不事二姓之义。矢死自靖。 上嘉其节义。优礼遣之。曾在丽末。伪主入崔莹言。攻辽东。将犯 天朝。先生有诗曰。志则夷齐饿首阳。先生之志已可见。而及退归金乌。又有手折黄花祭伯夷之诗。先生之自比于夷齐者本如此也。后先生子师舜赴 召于 本朝。先生谓曰。汝当效我向高丽之心。事汝朝鲜。盖先生之尽分于事君之义者。实有所自来矣。先生始成童。就司录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8H 页
朴贲受论孟。闻性理之学。后又游于圃隐先生之门。益闻其所不闻。学益博道益明。先生为学。表里谨笃。必先本而务实。常曰。人之有差失于动时。静不能存心也。至夜无事则必拨弃万念。端坐收养。盖定之而主静之法也。后来诸先正以圃隐为东方理学之祖。以及于寒静两先生。而必以先生为继开之路脉。其终成义烈之嵬焕者。岂非此为之本耶。当是时。圃隐死之。先生无王蠋之自经。不能无异同之疑。君子以为不然。昔殷亡。比干死。微子去。箕子罔为臣仆而已。其处义既殊。夫子并谓之三仁。今先生之与圃隐。死生虽异。其成仁则一。仁者天理也。人得之以为性。能尽其性而安于心则仁也。两先生至诚恻怛。同归于三仁者。夫孰有间焉。况圃隐秉国于革世之际。先生逊荒于见机之日。所值各异而所造不同。莫非义之至也。亦必易地则皆然。且先生之得我 圣祖者。真箕子之遇武王也。终能守罔仆之节。果有燕人之胁。则亦岂无王氏之办一死耶。先生殁于永乐己亥。墓在洛东江上。其江岸陡入处。得中州夷齐庙砥柱中流字。立石而刻焉。西崖柳公成龙记之。今者锦之多士与先生之遗裔在其乡者。相与谋曰。先生旧居。实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8L 页
在于吾邦。而村名之古富利。后人以先生之不事二姓。改称不二。则托义既不偶。先生之手植二松。尚今杈枒。不改岁寒之姿。岂不奇哉。诚不忍荒其地也。遂取海州之首阳山夷齐庙朱子书百世清风四大字。将刻之石而树之遗墟与洛江之墓。同其志也。锦山守闵侯百兴实始相役。而搢绅章甫又相议卒成之。以诸意谒余记其阴者。先生后孙尚衡庆会也。呜呼。先生我东之伯夷也。后之知伯夷者。亦可以知先生也。清风洒落。百世不尽。前而伯夷。后而先生。任万古之纲常。振六合之风声者。终可以谕之。先生既闻伯夷之风而兴起。则后先生而闻先生之风者。亦岂无兴起者耶。兹敢溯遗风而书之。以为激扬衰世之风节云。
洪州成先生(三问)遗墟碑追记
尤庵先生撰碑。在 显庙戊申。盖闵文贞将载之石。未果。后 肃庙庚午。始竖石。但书曰昌宁成先生某之闾。文则阙焉。时值斯文阳九。岂有所畏忌而然欤。今李公箕镇以大冢宰。斥补此州。见而叹曰。有碑而无文。何以示后。不曰遗墟而曰闾。不亦无义乎。遂更砻治而篆额。勒其文如式。为其石实文贞之所具也。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9H 页
碑文成后四年壬子。成先生神主出仁王山厓。京外章甫受尤庵指。奉安于遗墟之旧庐。庐亦文贞所尝修葺者也。其详在尤庵记文中。又后丙辰。多士立祠于其傍。祀先生而神主移奉位板。后至乙丑。并享五先生。丙戌。又用其庐。追享成先生考总管公。公同时殉节而不得合奉。以位序有碍也。壬申因儒生疏请。赐院额曰绿云。文贞子判书公镇厚以为尤庵称此洞鲁恩。鲁恩其有义。己丑。白于 上。遂命改颁今额。总管公与先生夫人墓在院东。隔一岗而近。朝廷许以成氏没入田十七结属本院。俾供香火。崇报之典。于是备矣。独尤庵称述之文。尚阙显刻。久为士林所嘅惜。今得公乃成。斯岂非有待而然欤。凡事在戊申后者。公要余悉录。谨识之如此。时 崇祯甲申后百单一年甲子四月日也。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墓碣
  
景寒斋郭公(始徵)墓碣铭
今 上殿下即位三年。以孝悌为为学之本。以学术为为治之具。日三御 经筵。方招延经学士。洽洽有至治之望。甚盛德事也。盖当初 潜时。郭公讳始徵。首膺师傅之 命。尝以孝悌之道学问之方。极其勉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69L 页
戒。虽 圣质天纵。不待人抽关启键。而蒙养以正。导迪于一篑之初。则世皆以公不能无助云。公字智叔。号景寒斋。自幼少时。有志于为己学。一赴礼围。慨然叹曰。此夺志之地。遂不复就。就同春先生。受大学家礼等书。自此专以向上之学为己任。检身益刻苦。神貌疲悴。人或忧之。公曰。未闻自古因学而致恙者。用工不少懈。晚乃服勤于尤庵先生之门十馀年。未尝不在先生之侧。盖公明宣之在曾门。不但为讲学而已。先生每称公好学。及心经释疑,家礼辑览校正也。辄许公相役。公之致力。尤在于礼学。疑文变节。靡不讲质于此而为反约法。己巳变作。先生终被惨祸。 仁显黜私第。公含冤负痛。遂弃官挈妻孥。西入泰安。以为泯迹终焉计。始泰之士贸贸不知学。及公至。就公所构二十楹。相聚请业。公一依石潭遗法以教之。今 上在延礽邸。十岁。始出就傅。实 肃庙癸未也。将极选师傅。铨曹以公膺之。旧缺接见仪。 先王命公草定。又 命用宾主之礼。公不可曰。职以师傅名。岂宜降从宾主礼。遂以师生教学之仪。撰定以进。 先王可之。公于接见受学句读之外。反覆引譬。以尽开导之方。积诚劝诫。时 上年甚少。亦深加信服。及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0H 页
公出为邮官。亦以书札数 问讯。公上书以谢。兼陈劝学之意。 上答曰。一札劝学。罔非入德之琼玉。敢不服承。公在利仁。抚邮卒革弊政。一以仁恕为政。以孝悌之道谕诸驿。译谚。使其易晓。又赏罚劝惩之。驿人男女年八十与茕独无依者。捐捧以恤之。公始因道臣荐。文谷金相寿恒,畏斋李相端夏交口白之。再除寝郎。皆不仕。在师傅将升六。荫进例应铨部讲。公嫌于自售。将弃归。大臣谓公不可待以常调。奏直升六品职。以年满卒。官一邮。公早厌纷华。僦居木川。晚年移筑公州遁村。为遁有山水之胜。日以玩绎旧业。游泳泉石。为至乐。呜呼。世之人见公之遭时屯乱。泯迹湖海。则但知为避世之高士。见公之吟弄泉石。遗落世故。则但知为山水间一閒人而已。若其游心经传。探索义理。自有人不知之乐者。则人或不能知也。噫。以公之才之学。如州县之小。而犹莫之略试焉。岂不为世道惜也。公清州人。始祖祥。新罗侍中。有讳枢丽朝壮元。不受我 朝官爵。谥文良。于公为九代祖。讳怀英官正。 赠都承旨。讳说佥正。讳希泰同知。俱赠判书。讳之钦执义。四世皆登文谱。即公高曾祖考也。妣安东金氏。都事鋈之女。公初娶延安李氏。县监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0L 页
怭之女。府院君贵之曾孙。再娶青松沈氏。通德郎益重之女。生三男四女。男载绩,成绩,夏绩。女长申浃妻。其为生员金铁根,县监朴弼彦,李显裕妻。皆沈氏出也。侧出男治绩。女为李命相妻。载绩男镇维生员。镇普,镇舆,镇奎。二女适李端相,韩后遂。成绩男镇一,镇九,镇万,镇亿。女适安宗臣。夏绩男镇杓。金铁根男得丽,得秋。镇维男长泰济。内外曾玄多不尽录。公生于崇祯甲申。卒于癸巳。寿七十。初窆公州之薪田。丙申。改葬木川治东瓮洞坤向之原。从先兆也。呜呼。公以谨厚之质。济之以学问。其孝亲敦族。盖天性也。至于持敬之谨严。处义之截然。实有人不能及者。则岂非学力之有以致者耶。公弱冠。丁执义公忧。三年啜粥。不食酱酪。金夫人疾剧。尝粪血指。及居忧。一如前丧。此公孝亲之至行也。事伯氏如严父。事邱嫂如慈母。常慕张公艺故事。定堂室之制。量计活之规。为作郭氏百世同居图。事虽不就。此可见公敦族之意也。平居。整饬容仪。虽疾病。不废盥栉。夜闻迅雷。必正坐达朝。此公持敬之工也。尝道遇雷雨入圃幕。俄而震击傍侧人。左右皆惊仆。公独凝然不失措。又逆旅值剧贼。同宿武人。苍黄惊咷。公举止安详。贼亦不敢犯。及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1H 页
疾革。见枕屏倒设。责侍者正之。麾小室出门外。正席就寝而殁。岂皆非公持敬之效也耶。公与尼尹父子。从游最久。情义甚厚。及其子彰露父愆。背悖师门。公悯其昏惑。屡书规责。终不见听。则遂与之绝焉。当是时。世道溃裂。变故百出。学者往往有逶迤其间者。公则确然无改。至于老先生之被祸。祸色焰焰。犯之者燬。而叫阍讼辨。自公倡之。亦非公处义截然者耶。公之为学。庄敬晦养以立其本。温恭谦虚以敦其行。尝曰。初学之士。嫌于执滞。每事务欲平易。则心无主张。终莫之自立矣。惟其晦养谦虚。故或谓公恂恂无所能焉。然由行之笃执之固。终能毅然自守于利害怵迫之际。至与师道。同其屈伸。其为世教补者。真不浅浅。况以学问之要性理之旨。导达于 圣上龙潜之初。以基允德之成就。则祈天永命之本。未必不由于公矣。然则公之位虽不称德。而道终不可谓不行矣夫。铭曰。
孝以事亲。公不孝名。惠以莅众。公不惠称。惟公以学。为世矜式。凡世为学。鲜用其学。公于此学。最多得力。公质和缓。公行甚笃。晚来处义。皎如益确。盖禀用小。寔学功大。 潜邸作师。是学是诫。 圣主龙兴。出治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1L 页
循道。薰习自幼。公实有助。谁谓位卑。我学我展。胜川之东。我居始奠。衣履焉藏。幽宅是扃。镌石在隧。示于无疆。
处士曹公(逾)墓碣铭
先师寒水先生书愚拙曹公简牍后曰。公制行之高。用工之苦。皆人所难及。令人起敬。顾余固陋。未获一雅以资丽泽之益。是可恨也。余尝一读之。不知公如何而得君子之引重如此也。及观其弟述所为状。公真隐居笃学。不愿人之知者也。公讳逾。字子高。远祖继龙。以罗王驸马。封昌城君。因著姓昌宁。几代而入胜国。八世官平章。有讳伟称梅溪先生。以文学受知我 成庙。官参判。酷被燕山史祸。即公五代祖也。高祖讳士虞。痛家难。屡仕不就。曾祖讳胤禧。官寺正。祖讳瀷。自号默斋。丙子乱后。杜门守志。祖妣申氏。大司成敏一之女。牛溪成先生外曾孙。幼有节行。尤斋先生特书于其外祖沧浪公墓文。考讳悌昌。早卒。妣宋氏。暹之女。 崇祯后己丑月日。公生于金山之凤溪。是梅溪旧居也。性子谅雅靓。自幼近道。不逐群儿嬉游。四五岁时。有伤于火者。状甚丑恶。公俛首不视。人问之曰。渠必羞恶。吾不欲见也。闻者奇之。学语。便知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2H 页
文字。八岁受学。能通大义。十五。丁外艰。丧在远地。戴星而赴。执丧如成人。弱冠。已能专心为己学。经史及濂洛群书。靡不讲读。必务精思实践。每鸡鸣而起。先谒家庙。次省母夫人。退而读书。夜久乃寝。作自警文曰。未学思所以学。既学思所以守。宁闻道而死。不可为不学而生。尝以为大学。修治之要方。义理咸备。虽易之蕴奥。亦无出于此书。正襟危坐。终日读。十六年如一日。其读数以万计者屡矣。融会通贯。殆所谓一部大学。在我胸中。自此意味便自别。或有以疑义叩之。应口明辨。听之。辄令人洒然。公之为学。以身为本。容必恭言必审。衣冠必整。起居必谨。操心淡虚。不以外诱为累。处事公慎。不以私意相参。事亲色愉悦。祭先敬如在。居家以严恕。接人以诚恳。其进修也。则惟日孜孜。无少间断。尝一日气困眠熟。稽于兴寝。为书日记以自励曰。夜寐夙兴。是余之志。一梦才觉。东方已明。冬夜短耶。志不立耶。亦可见力学之一段也。乙丑。丁内艰。三日水浆不入口。三月粥。三年水饮。不脱绖带。昼夜守殡。不入中门。朔望必拜墓。风雨不废。攀号叫叩。如不欲生。虽二连善居丧。无以过此。有一弟。督课程学。但谆谆诱掖。未尝呵责。湛怡之乐。至老不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2L 页
衰。尝以愚拙名堂。铭其下曰。才学俱拙。乃愚之实。赤子心存。性初可复。用叙进学之意。已而曰。此恐为见知于人也。即去其板。乙亥。道臣以公学行。上之朝廷。用此检拟。公闻之曰。吾无学行之实而得学行之名。此吾之耻也。翌年四月十一日卒。寿四十八。葬于郡西放木山辛向原。呜呼。公孝友之行。问学之工。为人所难及如此。其得当世君子一言之赏者宜矣。况其不求闻知。遁迹蓬蔂。而不少怨闷者。又岂可易得耶。乙卯。因筵臣陈白。 赠司宪府持平。娶善山金氏。父护军震燧。承旨筇之玄孙。幼有识度。及归公。事姑谨奉先诚。公常闭户读书。无意营产。孺人细大看当。不以家事累公。及公没。惧四男稚少。不克持门户。尝举寡妇之子无闻。不与为友之语。申戒诸子。而必以先君之志事勖之。岁大饥。养活遗弃女儿。及长。闻知其非常汉女。焚其活券而放送之。皆非俗妇人所为。真所谓女中之士行也欤。癸丑正月四日没。寿八十三。别葬堂洞旧居后负酉之麓也。男世虎,世龙,世凤,世鹏进士。女适蔡昌徵。霂,沄,𩆀。为金处善妻。世虎出。霶,䨵。为金湜妻。世龙出。,𩅿。为朴东权妻。世凤出。世鹏出。命千,命洪,命五。为徐匡汉妻。即蔡出。四男八孙。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3H 页
一室同居。讲学养亲。和气融泄。乡里称其孝友。世龙,世鹏受业先正之门。俱为士友所推与。世龙以至行。终死于孝。莫非公爱敬之实。积于身而化于家者如此。而公弟述又行高志迈。戊申之变。以义理之说。能动守宰之逶迤者。以遏贼路。亦非公义方之教其效有以至此耶。欲知公者。其将于此验夫。铭曰。
尼经曾传。进德门庭。公谓是书。不学迷方。读十六年。屡万其数。胸中一部。玲珑穿透。岂啻和靖。如诵己言。制行之高。孝友其源。妻孥以乐。兄弟足法。观乎宜室。认公所学。在己则尽。其奈于命。先生特书。一言以赏。不有其实。曷承是誉。我镌其隧。无惭我语。 崇祯甲申后百单二年乙丑月日。坡平尹凤九书。
 碣文后。曾行至十九人。四子八孙。洽当大易四生八数。而曾行则过十六者已三矣。以至四代五代。则将不至于大衍之数而已。何其盛也。世鹏以学行荐于朝。官 世子翊卫司侍直。不就。世虎以寝郎弃归。屡蒙寿资。卒官至中枢府知事。推恩三代。加 赠公吏曹判书,祖吏曹参判,曾祖吏曹参议。夫人皆视秩如例。公潜德不昭。而今其报施之隆显如此。呜呼。天道其可谓无知也耶。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3L 页
学生申公(耆)墓碣铭
昔余拜外舅朴公于城西。座有一长老貌颀然。朴公指而语曰。此吾内弟申君名耆。孝其天性也。又睦于族。喜施与。闷人饥如己饥。衰世不易得也。朴公余素敬信。闻其语。心识之。后余游于公诸子间。审知其八岁儿母病谻。能灌指血得苏。 朝廷旌其闾。且余居屡空。妇人每市嫁衣裳供炊。公配赵氏以其远父母也。视同无告。辄倾盎以助。余于是实知公之孝睦之化及于妻与子也。公字寿翁。籍平山。丽太师壮节公崇谦其鼻祖。后十二代。入我 朝。二传而有翰林珲,判书浩。又三传。有都承旨汝悰。是生讳茂。号醉吟斋。以三绝名世。卒官郡守。讳孝先参奉。讳省,讳启昌。早世俱不仕。寔公高曾祖考也。妣广州李氏。领议政浚庆之玄孙。察访某之女。公生于 崇祯后辛卯。四岁而孤。事祖母成孺人与李孺人。爱敬俱至。无违志。成孺人有奇疾。公色忧未尝一日解。早罹丧祸。家势剥落。来寓唐津之孟湖。即郡守公所占庄也。力穑便养。能就家业。待人一于诚。乡里之贫不能嫁娶。穷不能敛葬者。必罄财以助之。是以亲戚依养者亦多。平生无愠色愤詈言。熙熙然以处。见人不善。若无睹。虽奴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4H 页
仆。诚心爱恤。终岁不施挞。有罪。辄申申诫饬。奴仆亦尽心焉。孺人汉川府院君良节公温之后。其考同知中枢府事汉原君明汉。后公三年生。性仁厚姿聪悟。博观古书。懿行夙著。十三。母夫人遘疠。孺人独留侍疾。药饵糜饮。手自供进。病笃。席地祷天。又入庙。乞以身代。割指血以进之。母夫人忽觉曰。俄有一老人语余曰。感汝孝女诚。赎汝命。闻者莫不感叹。及归公。上奉两代老亲四世宗祀。竭心于甘毳蘋藻之奉。成孺人疾沈绵。孺人殚诚护侍。如母夫人时。成孺人叹曰。吾虽死。使汝寿富多男。及疾革。孺人在傍号泣。成孺人微微语劝食。言讫而终。其感念于属纩之际者如此。既葬。成孺人日用器件。尽送其仲女曰。此吾祖姑平日所钟爱也。见人之饥寒。赒恤如不及。盖体公好施之意而亦其性然也。有一女人侵昏叩门。自称门孽。请入哭成孺人灵筵。孺人知其诈曰。此贼也。盛集奴属。锁门扃张弓矢以示威。女惶怯逃遁。追闻贼徒果隐伏不远地。至晓而散。始知其女真贼侦也。同枢公尝病病。孺人时在京。苍黄赴觐。路由大津。才中半。遇饕风舟几覆。同舟皆陨𢥠。孺人颜色怡然。得一绝曰。为父诚情重。临危性命轻。死生元有定。风浪不须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4L 页
惊。俄而风止浪静。终焉利涉。若有江神之助。家有犬前后产雏。而为屠儿见杀。新雏咿咿靡依。前雏抱持。不使他犬近。人与之食。不自食。衔新雏食之。卒使新雏俱全。人以为此友爱之感于物也。与猫相乳相类云。孺人尝于少日。作四子名字。手书藏之。后子男其数验四。丁酉春。谓诸子曰。今年必有科甲庆。是秋。庆普中司马。又尝曰。后戊巳年。吾其死矣。公以戊戌六月。卒于仲男遂安任所。翌年十月。孺人继没。其所前知者。不知用何道。而至其凿凿明验。则虽专门术士。无以及矣。盖其天资高智虑博。故自能见处明。临急苍卒。料事不局。终使贼间不售。此岂以女子而谓必啬耶。诗词圆整。无愧词匠。然内而不出。夫党诸亲之所以知孺人者。只知慈睦之仁而不知有文也。其庄重谨厚之德。尤可为梱内法矣。男长庆一。即八岁旌孝者也。次庆弼有膂力。孺人以为是儿有好身手。不可终局促佔毕。择日教射。十九登第。庆普,庆云业文。孺人又以为汝辈生长海曲。不得周旋师友。固陋无以成就。遂挈入京辇。使择胜己者游。若侪友文会。不惮截发故事。必具酒以需之。三女婿洪禹夏,洪受衍,李瑞麟。庆一娶庶尹尹圣瑀女。无子。取庆云子为嗣。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5H 页
女适柳廷秀。庆弼府使。娶李沇女。三男光潗,光混,光泗。庆普今县监。娶判书李万选女。一女适进士南宫权。再娶持平李满女。不育。三娶尹尚庆女。二男光斗。馀与二女皆幼。庆云娶持平许说女。三男光洙,光濂。一幼。女适进士朴景淳。洪禹钦二婿出。内外孙曾总三十馀人。昔柳玭以崔山南兄弟子孙之盛。归之于唐夫人之孝敬。今者成孺人之感祝于孺人。实类长孙夫人所以愿于唐夫人。则申氏如缕之脉。至公而绵衍者。谓孺人孝敬之致亦可也。然易言无攸遂之义。孺人孝敬之德。顾岂非公反身之化有以成之也耶。铭曰。
善必有庆。斯圣人言。公先单茕。公后绵繁。自身及家。岂无其相。懿哉孺人。令德嘉尚。并收厥美。示为女则。庶几善劝。我书于石。
困村申公(憼)墓碣铭
昔在壬午。余游湖之伊山。赴一士友三加筵。冠峰玄尚壁彦明,凤岩韩弘祚永叔赞冠事。有少年措大位宾阶。祝而教之。观其德宇崇深。仪度整俨。问之年二十六。是舟村公讳曼之孙。晦谷公愈之弟。寒水先生之门人。讳憼。字叔敬。余一觌而心醉焉。遂从玄,韩二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5L 页
子。与公讲学者数。余时年少学浅。虽不能尽识其所存。亦知为名祖之肖孙。贤兄之难弟。先生之高弟也。盖以彦明端雅庄重之资。永叔精深敏妙之才。不惮蹑公后尘者。其初向学。实公倡之也。况余卤蔑。粗窥一斑。周旋师友之后者。亦多有观善于公矣。磋切之益相期者深。后七年而公先亡。五年而永叔亡。彦明之没。又岁月已一纪矣。白首馀生。末路伥伥。义理无穷。谁与讲之。斯文日弊。谁与忧之。悼吾道之益孤。抚旧游而长叹。呜呼叔敬。何处得来。公质悫谨严。晦谷则迈特宏博。惟其志同道合。故遂为兄弟间知己相须。共勉以斯文为己任。尝曰。朱夫子孔子后一人。宋文正朱子后一人。非朱子。孔子之学不明。非文正。朱子之道不立。虽先儒诠注。一有违于朱子之旨。弃而不从。虽先辈长德。少或背于文正之论。斥而不顾。真所谓敬之如神明。信之如父母也。是以一动一静。必欲是程是则。闻寒水权先生讲道于黄江之上。以为文正嫡传于是在焉。从晦谷共师事之。先生亦期与之重。公以为吾辈以晦尤二夫子。为一生程法。则不可无瞻依之所。遂立祠于书斋之后。以奉真影。将与学子。日拜而寓慕之。竹泉金尚书镇圭乐与相之。先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6H 页
生亦手书集成祠三字。俾额之。晦谷以辨诬文正文字。群咻波腾。终至先诬罔极。而不悦者惎间之说。竞售于师门。则公痛愤冤酷。亦不无疑阻而趑趄者。因士友之往来。实知先生之意本自无碍。约同一二同门。将进身悉㬥。而公已先没矣。呜呼悲夫。天伦同胞之地。既生。同德之贤。天意似不偶然。而不幸短命。使卓绝之才远大之志。不得尽其成就。此士林之所共悼惜。而况公德孤之恸。已切于丧伯之日。讲道之乐。又损于烦言之际。生而踽踽当世。死而赍恨千古。岂非公之命之奇而然欤。然自公之来湖右也。豪杰之士争相从游。兴起于此学者多。一时以湖学称之。至于冠昏丧祭。士友家一切用文公家礼。殆成乡俗者。皆自公始。则公之学。既不可谓无所施。而至谓之有功斯世。亦可也。此可以少伸公志之万一否。申氏平山大姓。始祖壮节公崇谦。世联簪裾。高祖讳鉴。领议政。号象村钦之弟。官留守。曾祖侍直讳翊隆。号濠梁。丁丑乱已。去汉师遁迹没世。宋文正以寒林雪竹称。舟村公卓荦有气节。母韩氏。配洪氏。俱立慬江都。公引春秋复雠之义。自废以守志。文正特书大明天地崇祯日月八字。表章之。公兄弟志学之高。盖亦有自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6L 页
来矣。考讳日华。舟村公所后子。生父讳㬊。侍直公兄。观察使讳翊亮孙也。自幼受业文正之门。己巳祸作。仍潜德不出。妣草溪郑氏。桐溪文简公蕴曾孙。社稷令岐寿女。公娶佥枢朴世拯女。江叟先生薰之后。后公十五年而没。公宅兆不吉。至是移圹而合窆焉。实礼山东困村里负壬之原。舟村墓左岗也。公有遗腹一女。为士人安宗耇妻。公尝因文正家。得特髻遗制而施之家俗。妇女皆惮其异于俗尚。孺人惟公志是顺。后迎妇。孺人曰。此公志也。不可以公没而废之。遂用旧制。取晦谷第三子大来为后。教之义方。必勖以先君。终使能绍家学。为士友望。孺人之克遵公志。不坠儒家旧声者。可谓有女士之行。而公制家以礼之实。亦可以观于此矣。大来以余有先契深。从余游久。今以先铭托之。余惟当时旧游皆亡。独余在矣。知公者。非余伊谁。余不忍辞。铭曰。
谈经知善学。析理认高才。师名吾蹙蹙。正路子恢恢。二句廿字。寒水挽语。君子一言。九鼎大吕。以此铭公。我笔无愧。后人是式。用示千祀。
进士金公(秀五)墓碣铭
曩湖右彬彬有经术士。亦多闻风而兴起焉者。公其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7H 页
一也。己丑秋。寒水先生行乡饮酒礼于万东祠下。公进登旅酬位。随先生入黄江。讲质经礼。所论多蒙许可。自此公名益盛。士友之知与不知。皆愿从公游。公讳秀五。字汝实。公考讳始声。号陶溪。以词学名世。晚居公山之活源。辟书斋。有育才之乐。公受家庭学。文艺早成。甫十岁。尽读经传。为文词汪洋。操笔立书。如辞赋对策。雄健有格力。弱冠。已高蹈场屋。四十六。始登上庠。终屡举屡跲。不为得失累。公尝就试围。有同研老儒多犯公紧句。公券将纳。其人曰。子高手无早晚。盍为我徐徐。公故抱券迟回。让与先之。其人果高占。而公则见屈。不少介意。公魁乡解。主司有文鉴。赏公文。及游山寺。闻公来栖。素昧公。直到公所。请见策藁。公拒不肯曰。大科当前。士子私稿。何可自衒于主司。彼亦不敢强而心叹服之。如此类非一二。不可尽书。公自少文学行谊。为侪流所推服。虽同闬诸生。皆折行辈。不惮于扫门。至辛壬祸作。世道大变。斯文厄矣。公遂废举守志。杜门看书。尤以教迪后进为己任。学徒坌至。多所成就。盖公之教人。不专在时文。必砥砺名行。戒存夺志。成科名者过十数。而一切以干冒为耻。馀皆随分自饬。不慕苟得。活源一区。以文学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7L 页
盛。甲于湖西者。实自公两世而倡之也。公励志操尚气节。凡士林有大议论。公独主峻正。侪流多就公咨焉。以是媢嫉者众。不顾也。至仲氏正郎公斥洞人占伪科者。被党人评谪。其嫉恶。盖家法然也。公笃于孝友。生事死葬。多有人不及者。与仲叔二兄。年皆望八。埙篪之乐。未尝一日衰。人比古之春津。金氏籍安山。安山伯肯弼上祖也。有定卿入我朝。以开国勋封莲城君。谥威靖。三世至珌。 中庙己卯。魁文科。以金大成湜门人。佯狂自废。除校理不起。后 赠副提学。讳守俭。壬辰倭变。白衣从难。 宣庙嘉之。擢西枢秩。讳希贤。 赠执义。讳在键。俱隐德不仕。即公高曾祖也。陶溪公官寝郎。妣尹氏。坡平君坤之后。通德郎坪之女。公娶坡平尹氏。其父训。事尊舅以顺。处娣姒以和。御家众以诚。其承于公也。至老敬谨如一日。无一言少失意相对。未尝叱咜婢仆。公性好学。家屡空。不屑也。孺人躬执琐细。勤于内治。不使公知之。公之高才。终失一第。人莫不嗟惜。孺人每曰命也。无怨恨色。其温和嘉柔之德。乡里皆称君子之逑。公卒于壬戌四月四日。寿七十四。孺人先公八年而没。年六十四。生二男四女。女与男长俱夭。次命集以陶溪公命。后于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8H 页
正郎公。公无嗣。取族人 赠参判相鼎子命养为子。命养一子幼。命集四男穫,稙,稑,稫。一女李观翼。正郎公尝卜兆于温阳梅谷之后麓。语二弟曰。兄弟可与同阡。至是公与叔氏间二日没。俱葬于正郎公墓侧。而孺人则同竁。即负戌之原也。三茔俨列。宛若平日之同室。其友爱之笃。此亦可见。呜呼。公早游词场。晚乃亲炙有道。发轫正路。力行古道。至死不弛。观于公述怀之篇。可知已。其所与讲学者。巍岩尹焜晦甫,李柬公举,冠峰玄尚璧彦明。而丹岩闵相国镇远亦尝扁公居曰问清。大书以贻之。及公没。学子之加麻者数十人。其为士类所推重如此。公之学。盖不但拘儒纸上钻研而已。尝留心经世之学。著书累百言。论太学造士之规。良役变通之策。其言皆可行于今。使公而有所施为者。岂小补也。然而终堙殁于草莽。惜哉。记昔甲午秋。余以新进士。拜夫子庙庭。尹晦甫指公言曰。此吾同门金汝实也。余已闻公盛名。欣然有倾盖之乐。自此契谊弥深。今于墓文之役。不敢以拙芜辞。铭曰。
为子之肖。惟士之髦。无介无通。其调则高。始公观志。翱翔词学。晚就有道。担夯经术。终穷命阏。唉不展抱。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8L 页
村秀振学。寔公之造。谓余一乐。曷不酬志。三茔一麓。俨列行位。平生爱友。乃见生死。撮公大略。我镌其隧。
持平李公(时馠)墓碣铭
有孝悌清慎。不失故家风者。曰故司宪府持平李公讳时馠。字国馨。号无悔。广平大君谥章懿公讳玙七世孙。章懿实我 庄宪大王第五子。 文宗之母弟也。以 庄宪命。继抚安大君后。是生永顺君讳溥。永顺再叨勋券。登俊试魁重试。文章勋业。冠冕宗英。二转至讳洁。始属疏外仕县监。校尉讳廷春。监察讳儆。即公曾祖祖祢。监察公在昏朝。不附废 母议。弃官归。有卓节。公生于万历辛亥十月三日。禀性宽和。才又聪颖。自幼事父母恪勤。好读书。不烦呵督。及长。沈潜经史。焚膏继晷。或睡至则辄系髻于梁以警之。其勤笃可知。丁酉。遭外艰。缚庐墓山下。与五弟二妹。同居一室。哭泣之哀。至动傍人。及其侍大硕人。则不以戚容见。教课五弟。俾成儒学。素贫窭。百口屡空。或躬渔猎以供甘毳。平生不以营产费心力。每藉妇氏财以自资。而与群弟侄共之。无难色。公为亲屈。勉赴科试。屡占高等而久不利。人皆叹其蹉跌。庚寅。阐大小科。俱中一等。且贯两场。一时诵传其盛名。辛卯。隶槐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9H 页
院。差 长陵祔 庙都监。壬辰。叙升司仆寺主簿。转刑礼兵员外。秋补黄州判官。黄有水土祟。翌年。奉板舆弃归。间 除国子官,松京少尹,湖南佐幕。庚子春。始 除持平。上章论事。知言不得施用。无意世道。为亲求养。得全州半刺。值岁荒。流殍满路。公发囷赈饥。忧焦靡懈。夏旱久不雨。公躬祷山川。疾作。以是年五月十一日。卒于官。州民小大莫不号泣。如悲亲戚。莅官虽数月。而惠化之入人深者如此。初葬无悔洞先兆。丁巳。改葬于同局负乾之原。公以璿派令胄。代有簪缨。而文词行识。为世所服。其出身事主。进涂宜辟。而公持论和缓。是非平淡。不洽洽上下时议。且当官不顾权贵。要以取媚。故仕宦常在进退间。才入台省。公则已没。岂非可惜也。配淑人韩氏。左议政西原府院君确之后。其考生员譓。不幸有司马牛之忧。悲愤死。曾祖脩。以经学官承旨。号石峰。淑人生长法家。妇德咸备。事尊姑无违。没而不懈。谨于蘋藻之奉。至老如一日。异姓多聚一梱。怡怡无间言。每伤本家无主祀人。且念母夫人安氏老而无所养。请于公以仲子往侍。仍奉其祀。后公三十年。己巳二月八日没。寿七十六。从公葬。男厦,𪗆生员。厂早夭。女士人许煌,仓守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79L 页
尹明运,参判李蓍晚,士人申汝龙。厦无子。取生员第二子邦纬为后。生员二男。长邦维。女朴汝翼,闵玖。曰坪进士。女洪九泽县监。许婿出。曰凤辉正郎。尹婿出。东源奉事,夏源判尹,成源。李婿出。曰南宫谭妻。申婿出。内外曾玄总九十馀人。主公祀者。曾孙瑨。其长男奎明。凤九仓守府君继室子也。于公有龙门之谊。而曾从我伯氏。惯闻公懿德美行。今瑨送示公行录。使凤九铭公碣。凤九抚念畴昔。岂敢以拙劣辞。来谒文者。瑨仲子翼明。有志经术。力学向往。公之遗业。其庶几昌大矣乎。铭曰。
忠州之西。蔷薇山阳。无悔李公。衣履攸藏。位不称德。莫展抱负。亦奚为政。克施孝友。惟身之迍。惟后式昌。不得者人。天报斯长。我镌其石。用示无疆。
参奉郭公(璋)墓碣铭
昔我 明宗大王元年乙巳。 母后垂帘。元衡用事。士类之忤元衡者。莫不及于祸。司谏郭公珣亦死桁杨。其弟讳璋冒凶焰。脱尸负还。南渡汉。作词以自誓曰。运属龙蛇。贤哲俱亡。哀哉伯氏。抗辞冰霜。杀身成仁。扶世纲常。负尸登舟。我怀何似。冯夷河伯。明听余誓。偷生可愧。何忍复济。余所不者。有如此江。长江流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80H 页
恨。咽咽泷泷。遂归葬故山。心丧三年。入云门孔岩。终身不复出。即伯氏旧隐处也。与三足堂金先生大有居水上下。有时从游讲学。相携于岩泉脩竹间。诗酒自放以寓悲愤之怀。方伯以公学力既优。行谊可观。忠臣之弟不可弃。上 闻于朝。 宣庙嘉之。除 宣陵参奉。竟亦不就。盖不负誓江之心也。郭氏籍玄风。讳镜。丽仁宗时。官侍中平章事。始见姓书。家世蝉联。至兵曹典书允光。于公为五代祖。县监讳。直长讳成己。生员讳孝元。校理讳遂宁。寔公高曾祖祢。妣永川金氏。其考哲端。中世为清道人。至先府君。移永川之苍水里。子孙仍居焉。公字季瑜。自幼天资介特有志节。聪悟名能诗。妙年冠解额。礼学精博。律身以绳尺。性孝事亲敬。友悌亦至。自奉母夫人。虽贫。甘旨无阙。与邱嫂隔篱居。尽归世传财产。躬自经理以给之。依伯氏遗戒。以书册付其孤。教诲成就焉。 隆庆己巳五月六日殁。距公生辛未。五十九岁。葬于所居郡南九龙山下五福谷负 原。孺人乌川郑氏祔焉。参奉闻英女。男怀璘,怀玦俱郎阶。怀璘子惟节。怀玦子惟庆。廷周,廷老,廷发,廷国,廷龙惟节出。元龙,禹龙,命龙,文龙,武龙,世龙惟庆出。馀多不尽录。公家自罹惨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80L 页
祸。后承畏约穷孱。且经兵燹。公所存所学。无文字考信。吁可伤也。然所谓哀词一篇。至情恸裂。悲惋慷慨。足使贤伯之苦心精忠。略㬥于百世之下。至今读之。令人击节感叹。而至以偷生为耻。誓不更渡清汉。则其志之激烈奇伟。尤岂不为贤兄之难弟耶。呜呼。公与金先生。俱以英才大器。婆娑云壑。泯迹以没世。莫非前后祸故冤痛结轖。而亦安知无远缴之意也耶。诚足于悒。南溟曹先生书金先生墓曰。委质林泉。于钓于猎。无闷于遁世。而沈其韬晦。亦可以此书公之墓也。未知后之览之者以为如何。公五代孙汉机。廷发之孙。其父东龄有志追远。就公墓。筑斋买田。俾不绝香火。又谋竖碣记迹。以图不朽。来余谒文。余既钦仰公志操。且感汉机之诚笃。不辞而为之铭曰。
时值阳九。祸酷伯兮。携尸哭归。临江誓辞。冤叫干霄。斗血满腔。其谁我知。逝水溶溶。云门一曲。寔我所止。我采我山。我钓我水。惠好同携。中谷考槃。昂昂其志。勿勿其仁。敛而不昭。枯落岩阿。时耶命耶。我为公嗟。
监察 赠吏曹判书延公(最绩)墓碣铭
呜呼。屠维之祸。尚何言哉。凶贼蔽欺。伦彝斁绝。时判书吴公斗寅,应教朴公泰辅谏而死。判书李公世华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81H 页
鞫而窜。继三臣而又有上章直言。终于死者。即监察延公讳最绩。字武卿也。盖当 坤位废易之日。公罢官乡居。慷慨忧愤。杜门屏迹。每自邮曰。为人臣食君禄。君有过而不能匡。又不得与二臣死。我天地间一罪人。脱巾囚首。有时仰天长唏。沥血构短疏。欲拚死一言。不得其会。癸酉秋。因灾异。 上下求言旨。公奋起曰。此吾可言之时。促装西上。以事白大人。大人曰。父教子以忠。古人有言。汝与三臣同志。死亦何憾。公遂将旧藁。易纸以上。疏凡五条。曰畏天。曰正身。曰容直。曰昭俭。曰建中。言议直据义理。必本于君心。皆可谓名言至论。而首斥嗣基,命昌干犯 长秋之罪。又曰。 殿下向日过举。言之痛心。思之骨寒。巷悲街吁。男涕女泣。不欲举首于覆载之间。 圣明终不霁雷霆之威。至使 母后幽闭屡年。此莫大之变。而终未能感激回天。亦固臣之罪也。又曰。修六礼。谨人伦之始。明三纲。正万福之源。又曰。不迩媵嫱。肃正宫壸。能顺贯鱼之序。敬遵齐鸠之规。末言三臣忠直凛烈。请赦其过。喉司却不纳。睦来善,沈季良或对或启。俱请鞫。以六礼贯鱼等语。罗织为罪。桁杨楚毒。冤血陂陀。而公之原辞。直道事君万死无惜八字而已。五日而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81L 页
八加刑。竟即陨命。实八月十一日。时年三十二也。临绝有诗曰。孤魂愿托首阳山。又曰。地下同游从二臣。此狱隶口传。虽断烂句语。而公之志所存。亦可见矣。设鞫之夕。疾风㬥雨忽作。禾黍尽偃。人异之。翌年甲戌。 上大悔悟。公所论嗣基,命昌次第抵法。克复 坤位。公与吴朴两臣。一体褒崇。特 赠公承政院都承旨。 命旌忠臣门。后屡 赠至吏曹判书两馆大提学。谥忠度。隐卒之典备矣。公登 仁显后册封科。终为 仁显死。又至甲戌而褒显。此岂偶然而然者。延氏籍象山。丽朝有丹瑞以金吾卫大将军。从文肃公尹瓘。击破女真于先春岭。 本朝有靖厚公嗣宗事 太祖 太宗。身都将相。封谷山府院君。事载 陵碑及三纲行实。自是簪裾蝉联。至礼宾寺正讳俊杰。寔公高祖也。曾祖讳应福。佥知中枢府事。祖讳再熙。司勇。治举子业。发解屡占上游。竟不成。尤庵先生志其墓。考讳宅老。佥知。妣文化柳氏。县监邦杰其祖也。配贞夫人平壤赵氏。父某。直提学仁杰,舍人熀。即高曾祖也。自公惨祸。昼宵泣祷于天。至公冤释如一日。戊申闻乱逆起。七日哭不食。使男寿昌从士友倡义。讨剿上党贼。亦可谓忠义之配也。公自幼警悟嗜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82H 页
学。甫十岁。已博洽古书。性又至孝。善事二亲。友兄弟。族虽疏。必睦姻。馀力积学。文艺早成。十八。拜尤庵先生于华阳。受心经近思录等书。二十。阐大科。由成均馆。戊辰。升监察。即解归。及时事一翻。更无斯世志。益存心于义理之学。时从寒水权先生讲质焉。尝采古今忠节人言行。编为一册。有时一读。辄激昂涕下。又谓岳武穆笔法劲刚。想像其志烈凛然。每爱玩不释手。盖素蕴抱如此。呜呼。当祸变之初。忠义之士。忧慨自激。则不顾祸福。一言犯谏者。亦或有之。若公之时。位号之倒置已久。事势之难言。又不啻倍矣。一疏出。杀身湛宗。愚顽亦知而必剧言不讳。终灭死无悔。此则惟公一人而已。古所谓仁勇人者非耶。公没之不匝岁。 壸位复正。国人冤愤痛迫之意。未必不自公疏而 睿察之也。然则日月之更。公安得无万一之补哉。是知公之死。益有光于世道。其可谓死亦荣也欤。寿昌有一女适▣。朝廷用公忠节。官寿昌今县监。铭曰。
为 国母死。寔惟大义。然人臣子。鲜有办此。奎宋彰明。此义犹昧。公与二公。始以谏死。万古伦常。赖以不坠。同一义死。公死尤难。五载一心。始终不刊。苟非就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十八 第 482L 页
正。看得理确。曷其所就。若是之卓。西原向西。梨岘辛麓。忠臣是埋确。我铭斯琢。于千万年。勿穿勿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