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x 页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书
书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57H 页
答李景休(相休○壬申)
安生瑨三月遭母丧。依踰月之礼。今月初。已行葬礼。而或者引小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之说。以为卒哭必俟来月行之云。礼意果如是耶。
报葬者疾葬也。如今庶人之七日或九日葬者也。士之踰月而葬。古礼也。岂可与报葬同科而论也。当备葬礼虞后。即行卒哭似可。盖二月而葬。通行之礼。故小记之不曰踰月而曰三月。是大体言之也。观王制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注。则小记之三月二字。其大体言之者可知矣。
答魏子华(伯圭○辛未)
周礼官职。颇觉烦琐。夏官之射鸟巫马。秋官之蝈氏庭氏等官。于裁成辅相之道。所不能无乎。后世如有继周公者。必可一遵周礼乎。
昆虫草木之虽无亦可者何限。而造翁亦皆生成之。周官百千诚似冗杂。而各有所当。圣人岂无心哉。然朱子厌仪礼之太烦琐。每谓有王者作。则必将一番釐正过。周礼亦然。若有圣王作。则亦不必专用周礼。
安生瑨三月遭母丧。依踰月之礼。今月初。已行葬礼。而或者引小记报葬者报虞三月而后卒哭之说。以为卒哭必俟来月行之云。礼意果如是耶。
报葬者疾葬也。如今庶人之七日或九日葬者也。士之踰月而葬。古礼也。岂可与报葬同科而论也。当备葬礼虞后。即行卒哭似可。盖二月而葬。通行之礼。故小记之不曰踰月而曰三月。是大体言之也。观王制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注。则小记之三月二字。其大体言之者可知矣。
答魏子华(伯圭○辛未)
周礼官职。颇觉烦琐。夏官之射鸟巫马。秋官之蝈氏庭氏等官。于裁成辅相之道。所不能无乎。后世如有继周公者。必可一遵周礼乎。
昆虫草木之虽无亦可者何限。而造翁亦皆生成之。周官百千诚似冗杂。而各有所当。圣人岂无心哉。然朱子厌仪礼之太烦琐。每谓有王者作。则必将一番釐正过。周礼亦然。若有圣王作。则亦不必专用周礼。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57L 页
大体之不可去者因之。而其节目则必酌古通今。更成一王之制矣。
牲用右胖何义。初祖云奉毛血。先祖云瘗毛血。奉瘗之不同何也。先祖果楪各十二。果各十二品乎。
用右胖者。神道尚右之义也。瘗字。沙溪以为翰墨。大全作奉。丘仪作进。祭毕而始瘗毛血。此瘗字必误。当从之。果十二楪。考妣各六楪。非十二品也。
忌祭在月晦。则祝文或书三十日。或书二十九日乎。书以晦日何如。
书以晦日。不的三十日亡者。小月则不得已以二十九日祭之。此于最初二十九日祭时。具由告之似宜。
答魏子华
惟微之微。为人心所晦而微乎。理无声臭而微乎。
道心从义理发。其体段自微妙。非人心所晦而然也。
答魏子华
不与服君母党同。
凡从服。所从没则不服。妾服女君党。义必无异。
程子曰。姑与嫂何嫌之有。
此姑字似是小姑。谓小姑与兄弟之妻无嫌也。嫂叔则有嫌而姑嫂则无嫌也。
牲用右胖何义。初祖云奉毛血。先祖云瘗毛血。奉瘗之不同何也。先祖果楪各十二。果各十二品乎。
用右胖者。神道尚右之义也。瘗字。沙溪以为翰墨。大全作奉。丘仪作进。祭毕而始瘗毛血。此瘗字必误。当从之。果十二楪。考妣各六楪。非十二品也。
忌祭在月晦。则祝文或书三十日。或书二十九日乎。书以晦日何如。
书以晦日。不的三十日亡者。小月则不得已以二十九日祭之。此于最初二十九日祭时。具由告之似宜。
答魏子华
惟微之微。为人心所晦而微乎。理无声臭而微乎。
道心从义理发。其体段自微妙。非人心所晦而然也。
答魏子华
不与服君母党同。
凡从服。所从没则不服。妾服女君党。义必无异。
程子曰。姑与嫂何嫌之有。
此姑字似是小姑。谓小姑与兄弟之妻无嫌也。嫂叔则有嫌而姑嫂则无嫌也。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58H 页
待吉之义。于此为踬。
大意以为景之斩先除。而丁之期后除。待吉之义。于此为踬。待吉。即除丧之谓也。踬即失字之意也。通典文字类多涩艰。商之。
方氏曰。六谷作阳德。六牲作阴德。
谷地产故取阳。牲天产故取阴。阴阳之互相取用者。其义可知。
春翁之问。慎斋之答。俱不敢知。妾子既承嫡。则妾子之长子。亦为祖父之嫡孙。何可服其本服乎。无服宜矣。妾子之第二子。当服期而主其丧。凡承重者。承祖之重也。妾祖母非祖父之齐体。故无承重之义。昔年权判书尚游为完伯时。其庶祖母死。判书公以其所生长孙服承重三年。引还黄江。先生以为不可。即脱承重服。改制期衰。其后闵尚书镇厚白于 筵中。收议而定之。著为 令甲。使妾孙不得承重其祖母矣。
福极皆赋于命也。而谓之向用威用者何也。
福极莫非命也。在人修为之道。不可惟命是委而只纵私欲而已。惟皇建极。使民遵道遵义。则自无六极之害矣。便是向用威用之义也。
诚意章第一节言诚意工夫。二节言不诚之病。三
大意以为景之斩先除。而丁之期后除。待吉之义。于此为踬。待吉。即除丧之谓也。踬即失字之意也。通典文字类多涩艰。商之。
方氏曰。六谷作阳德。六牲作阴德。
谷地产故取阳。牲天产故取阴。阴阳之互相取用者。其义可知。
春翁之问。慎斋之答。俱不敢知。妾子既承嫡。则妾子之长子。亦为祖父之嫡孙。何可服其本服乎。无服宜矣。妾子之第二子。当服期而主其丧。凡承重者。承祖之重也。妾祖母非祖父之齐体。故无承重之义。昔年权判书尚游为完伯时。其庶祖母死。判书公以其所生长孙服承重三年。引还黄江。先生以为不可。即脱承重服。改制期衰。其后闵尚书镇厚白于 筵中。收议而定之。著为 令甲。使妾孙不得承重其祖母矣。
福极皆赋于命也。而谓之向用威用者何也。
福极莫非命也。在人修为之道。不可惟命是委而只纵私欲而已。惟皇建极。使民遵道遵义。则自无六极之害矣。便是向用威用之义也。
诚意章第一节言诚意工夫。二节言不诚之病。三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58L 页
节言幽隐之不可掩。四节言诚意之效。又应下章。
大学工夫。莫重于诚意。诚意是正心之半。其义极深。其说极密。来说大体是矣。其中自欺自慊两自字。与独字相应。十目十手。申明如见肺肝之意。心广上应自慊。下应正心。体胖应下修身。潜玩其味无穷。
心经。中与仁。是发动处。大全。以中对正则正为本。以仁配义则义为质。何谓也。
论性藁所论中正仁义。即太极图说注意也。濂溪之说中正仁义。实配木火金水而言故也。木火春夏之阳也。金水秋冬之阴也。元亨中仁。属春夏之阳。利贞义正。属秋冬之阴。中仁主发生。义正主收敛。此记正为本义为质者。从周子说而言之也。太极后论详之。
答李于玉(玗○癸酉)
上元前二日遣惠清翰。摩挲在手。久而不释。盖见志之所存。已不草草。以为圣人可学。自悚程氏夺志之语。有味子思己百之训。将此做去。何往不遂。求之当世。实罕见闻。诚令人耸喜不已也。但君子一言。以为不知。其见谓衰鄙者。太郑重不衬。恐好恶不尽明而取舍之不精。自愧之极。益恨左右者发言乖宜也。然程子之言曰。不有益于彼。则必有益于此。若不我遐
大学工夫。莫重于诚意。诚意是正心之半。其义极深。其说极密。来说大体是矣。其中自欺自慊两自字。与独字相应。十目十手。申明如见肺肝之意。心广上应自慊。下应正心。体胖应下修身。潜玩其味无穷。
心经。中与仁。是发动处。大全。以中对正则正为本。以仁配义则义为质。何谓也。
论性藁所论中正仁义。即太极图说注意也。濂溪之说中正仁义。实配木火金水而言故也。木火春夏之阳也。金水秋冬之阴也。元亨中仁。属春夏之阳。利贞义正。属秋冬之阴。中仁主发生。义正主收敛。此记正为本义为质者。从周子说而言之也。太极后论详之。
答李于玉(玗○癸酉)
上元前二日遣惠清翰。摩挲在手。久而不释。盖见志之所存。已不草草。以为圣人可学。自悚程氏夺志之语。有味子思己百之训。将此做去。何往不遂。求之当世。实罕见闻。诚令人耸喜不已也。但君子一言。以为不知。其见谓衰鄙者。太郑重不衬。恐好恶不尽明而取舍之不精。自愧之极。益恨左右者发言乖宜也。然程子之言曰。不有益于彼。则必有益于此。若不我遐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59H 页
弃。与之周旋。虽不得为辅仁之友。而诚欲因此而警此昏耗也。时赐枉临。惠以规音。则真拙者之幸也。
答宋絅汝(尚辉○癸酉)
明德新民至善。为一篇之三纲领。明德新民。的是二事。各自有纲有目。而至于止至善。则不过为明新之标的。亦无其目之可言。则似不可以别端一纲言之。未知如何。
三纲领所论。自古读大学者。如高明言者多矣。朴世堂则以为岂有无目之纲乎。断然以二纲领为言。皆不知之说也。止至善。实为明新之标准。明新所系之八条目。各能止于至善。则都系于止至善之纲也。余于大学首章图。以格致诚正修为明德之目。齐治平为新民之目。而以物格知至。至国治天下平。八目之成效者。为止至善之目。如此则止至善之纲。不患于无目也。且先文势而后看义。孔子所言三在字。例为三端。整齐不错。孔子之意以三纲领言之者明矣。朱子岂不知孔子之语。而以三纲领特言之耶。
知止以下五者次第功效之所以然者。伏乞明教。
以学者之读大学一事。揆之于此。知止能得一节。则可知学者能知大学之为学者初头工程。不可不读
答宋絅汝(尚辉○癸酉)
明德新民至善。为一篇之三纲领。明德新民。的是二事。各自有纲有目。而至于止至善。则不过为明新之标的。亦无其目之可言。则似不可以别端一纲言之。未知如何。
三纲领所论。自古读大学者。如高明言者多矣。朴世堂则以为岂有无目之纲乎。断然以二纲领为言。皆不知之说也。止至善。实为明新之标准。明新所系之八条目。各能止于至善。则都系于止至善之纲也。余于大学首章图。以格致诚正修为明德之目。齐治平为新民之目。而以物格知至。至国治天下平。八目之成效者。为止至善之目。如此则止至善之纲。不患于无目也。且先文势而后看义。孔子所言三在字。例为三端。整齐不错。孔子之意以三纲领言之者明矣。朱子岂不知孔子之语。而以三纲领特言之耶。
知止以下五者次第功效之所以然者。伏乞明教。
以学者之读大学一事。揆之于此。知止能得一节。则可知学者能知大学之为学者初头工程。不可不读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59L 页
之实。则此为知止之事。既知读此。则更无欲读他书之意。而此心专静于大学。心既专静。更无他扰。故能安。此心能安。则便自料理读大学之事。此即虑也。既能虑此。则能读矣。以首尾言之。其知可读大学者。知止也。其读大学者。能得也。其虑事之在于知止后者无疑。章句释虑字。实属在事上。不可属之知也。
章句处事之处字。与所处之处义同否。下处字既曰处事精详。则是处于事上之义欤。处置此事之义欤。
所处之处。谓心之处于所知者安也。处事之处。知止后处置此事之谓也。处字虽同而用处异也。
致知○知之一字。以吾之知觉。识物之理者也。心在内而物在外。格物之时。知在内乎。知在外乎。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者。即此心之虚灵而能知能觉也。此心之知之在内者。以此能知者。即物而知物之如何者。即知之用而著于事。见于外也。更详之。
君臣则先仁而后敬。父子则先孝而后慈。
君臣义合。故先言君。如夫先于妇也。父子天伦也。父之慈子。非不出于天伦。而子之孝于父。不啻重于此也。此所以先言之也。来示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
章句处事之处字。与所处之处义同否。下处字既曰处事精详。则是处于事上之义欤。处置此事之义欤。
所处之处。谓心之处于所知者安也。处事之处。知止后处置此事之谓也。处字虽同而用处异也。
致知○知之一字。以吾之知觉。识物之理者也。心在内而物在外。格物之时。知在内乎。知在外乎。
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者。即此心之虚灵而能知能觉也。此心之知之在内者。以此能知者。即物而知物之如何者。即知之用而著于事。见于外也。更详之。
君臣则先仁而后敬。父子则先孝而后慈。
君臣义合。故先言君。如夫先于妇也。父子天伦也。父之慈子。非不出于天伦。而子之孝于父。不啻重于此也。此所以先言之也。来示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0H 页
者。于此意亦好矣。
盛德至善。民不能忘。○盛德即上所谓明德。而至此称之以盛德者何也。
明德者。德之带虚灵而言之。光明正大之体也。盛德者。已能切磋磨琢。瑟僩赫喧而德止至善。故谓之盛德。明盛字略有义意耳。
中庸序。人心道心。○朱子曰。如饮食男女人心也。饮食男女之得其正者道心也。此如何。
饮食男女得其正者。先生所谓道心者。以人心之听命于道心故也。若更问曰饮食男女是人心也。虽听命于道心。合于义理。此人心之善者而已。不必目之以道心也云。则先生必可之。盖庸序既言上智不能无人心。则人心之有善者可知也。其善者皆那移于道心。则众人之人心。只是恶底而已。圣人则元无可指谓人心。其于上智分上。谓不能无何耶。以此观之。饮食男女之心得其正者。只可谓人心之善也。细商则可知也。
下教心之能知觉者。必合理而成知觉。○心单言则气也。而兼言则理与气具焉。其未发时固寂然。只有能知觉者。而其能知觉者理也。不可只以气
盛德至善。民不能忘。○盛德即上所谓明德。而至此称之以盛德者何也。
明德者。德之带虚灵而言之。光明正大之体也。盛德者。已能切磋磨琢。瑟僩赫喧而德止至善。故谓之盛德。明盛字略有义意耳。
中庸序。人心道心。○朱子曰。如饮食男女人心也。饮食男女之得其正者道心也。此如何。
饮食男女得其正者。先生所谓道心者。以人心之听命于道心故也。若更问曰饮食男女是人心也。虽听命于道心。合于义理。此人心之善者而已。不必目之以道心也云。则先生必可之。盖庸序既言上智不能无人心。则人心之有善者可知也。其善者皆那移于道心。则众人之人心。只是恶底而已。圣人则元无可指谓人心。其于上智分上。谓不能无何耶。以此观之。饮食男女之心得其正者。只可谓人心之善也。细商则可知也。
下教心之能知觉者。必合理而成知觉。○心单言则气也。而兼言则理与气具焉。其未发时固寂然。只有能知觉者。而其能知觉者理也。不可只以气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0L 页
之所使言之。今若曰能知觉者。合理而成知觉云。则有若能知觉者。在于此理之外。待他理之合而乃成知觉者然。如是则所谓能知觉者。与理有彼此之殊。不合理之前。不得成知觉者矣。未知如何。
心之虚灵不昧,虚灵知觉,虚灵洞澈,神明活化等句语。皆从单言气上言。如中庸或问所谓能知觉而未有所知觉者。以心之未发言。则亦全是以气言。非兼理说也。今指能知觉谓理也者不是。朱子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云者。知此理觉此事之知觉也。盖知觉之气与性之理。固不相离。而非发用时。则知觉自知觉。理自理。是所谓只有能知觉而未有所知觉也。及其能知觉者。感于物而有动。则知觉之理合而成知觉。是所谓有所知觉也。潜玩朱子知觉诸说则可知矣。
天命之性。即本然之性也。此性堕在形气之中。其所率之者。虽是循其自然之道。而其自然者。已是形气中所禀底性。则所谓率性之性。亦可谓带得气质而言欤。然则牛马鸢鱼之耕驰飞跃。可属之气质欤。
人物各气以成形。理亦赋焉。是天命之性。则正朱子所谓异体上所得之理也。凡言性字。皆从当体上所
心之虚灵不昧,虚灵知觉,虚灵洞澈,神明活化等句语。皆从单言气上言。如中庸或问所谓能知觉而未有所知觉者。以心之未发言。则亦全是以气言。非兼理说也。今指能知觉谓理也者不是。朱子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云者。知此理觉此事之知觉也。盖知觉之气与性之理。固不相离。而非发用时。则知觉自知觉。理自理。是所谓只有能知觉而未有所知觉也。及其能知觉者。感于物而有动。则知觉之理合而成知觉。是所谓有所知觉也。潜玩朱子知觉诸说则可知矣。
天命之性。即本然之性也。此性堕在形气之中。其所率之者。虽是循其自然之道。而其自然者。已是形气中所禀底性。则所谓率性之性。亦可谓带得气质而言欤。然则牛马鸢鱼之耕驰飞跃。可属之气质欤。
人物各气以成形。理亦赋焉。是天命之性。则正朱子所谓异体上所得之理也。凡言性字。皆从当体上所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1H 页
得者言。故天命之性。人与禽兽草木。亦各有异。愚每言形同则性同。形不同则性不同。此正孟子每言人性皆善。而以为尧舜与我同类者也。尧舜与路人形同故性同也。以至于物。则牛与牛同一耕之性。犬与犬同一吠之性。亦形同之故也。至若人与牛与犬三性之各不同者。形不同之故也。然指性而言之曰此何物也。曰理也。既曰理也。则三性莫非理也。何故而异也。曰此无他。向所谓凡性皆异体上所得之理。从其各体而所得者绝异。故其性自不同。然从其各体上。单指其性而言。故此本然之性也。曰其所以异者。实由于形气之异。则即非气质之性耶。曰此不知气质之性之得名也。朱子于性相近注。以兼气质有善恶者。谓气质之性。性之以在气兼气。而分言本然气质两性之意可见矣。率性之率。非不是气之乘载是性而流行者也。然只是乘载当体之本性而流行而已。本非用力掩取者。故勿论人物。只循其本性之自然者。谓之率性。其性字全是上天命之本性。自然流行于事物之间而各自为当行之路也。以此而谓之气质之性。全不是。此等所见。实有所坐。凡性之称。皆理之在形气后著名者也。既在形气后。则随人物形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1L 页
气之不同。不得不各从异体上言之。然此只指在气而言。亦非兼气而言。盖在气云者。谓在此气之中而不杂于气。理自理气自气也。兼气云者。谓兼所在之气而随其污洁。理与气混而为一也。今之言者不知在气兼气之别。便以在气之异者。一例归之于兼气之性。以此牛马鸢鱼耕驰飞跃之性。谓气质之性者。大不然。明道论率性之道曰。马做马之性。不唤做牛底性。牛做牛之性。不唤做马底性。朱子又论率性之道。以为循人之性则为人之道循牛马之性则为牛马之道若不循其性。使马耕牛驰。失其性。非牛马之道也。此言牛马之性。即率性之性。而以耕驰谓其本然之性者。程朱皆言之。后程朱者以耕驰谓非本然之性。而敢谓之气质之性耶。飞跃亦然。今无更说。
气以成形。理亦赋焉。理气二字一物欤。二物欤。程子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而朱子以为若是一物。却不须更说一原无间。又曰。理与气决是二物。但在气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见此说则理气之谓非一物可知。然至微者理也。至著者气也。理非气不能发。气非理无所发。二者混融。元不相离。若以理气二物看得。而必待气之成形而理随赋焉。
气以成形。理亦赋焉。理气二字一物欤。二物欤。程子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而朱子以为若是一物。却不须更说一原无间。又曰。理与气决是二物。但在气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见此说则理气之谓非一物可知。然至微者理也。至著者气也。理非气不能发。气非理无所发。二者混融。元不相离。若以理气二物看得。而必待气之成形而理随赋焉。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2H 页
则是气未形之前。是理何所挂搭欤。混融则理气相杂。有悖于二物之不害各为一物之义矣。分开则理气判然相离。有违于有气则有理无气则无理之说矣。二者何所适从乎。或曰理气有动静。或曰理气有先后。或曰理气无先后。此说从古纷然。而尤翁之从理从气从源从流之说。何所援据耶。
自程子止非一物。可知看得程朱说诚然矣。盖理气本是二物。而实若一物。故朱子所谓一而二二而一者。千古论理气的确之论也。其所谓二者。理自理气自气。本不相关。故谓之二也。其所谓一者。理气混沦无间。理寓于气。气承载理。无一息之相离。故谓之一也。来说所引理非气不能发。气非理无所发。又有气则有理。无气则无理。真不易之论也。其以必待气以成形。理亦赋焉。至疑气未形之前。是理何所挂搭。此不然矣。章句之意。将言万物受天命成性之义。故始言物物各以气成形。而理随而赋性。此成形之气赋性之理。本非别件理气也。只是天地间阴阳五行之气。而其理即太极之理。本在于阴阳五行之上者也。即此五行之气太极之理。流行而成形则如此云。此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也。潜玩
自程子止非一物。可知看得程朱说诚然矣。盖理气本是二物。而实若一物。故朱子所谓一而二二而一者。千古论理气的确之论也。其所谓二者。理自理气自气。本不相关。故谓之二也。其所谓一者。理气混沦无间。理寓于气。气承载理。无一息之相离。故谓之一也。来说所引理非气不能发。气非理无所发。又有气则有理。无气则无理。真不易之论也。其以必待气以成形。理亦赋焉。至疑气未形之前。是理何所挂搭。此不然矣。章句之意。将言万物受天命成性之义。故始言物物各以气成形。而理随而赋性。此成形之气赋性之理。本非别件理气也。只是天地间阴阳五行之气。而其理即太极之理。本在于阴阳五行之上者也。即此五行之气太极之理。流行而成形则如此云。此太极图说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者也。潜玩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2L 页
则可详。非所疑也。理气有动静者。动静者气。而所以动静者理也。太极之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其动静者阴阳之气也。太极实有动静之理。故阴阳有动静也。其曰理气有先后者。从太极而言本有动静之理。故阴阳以有动静。以此言之。则若理先而气后。即尤翁所谓从理从源头说。若从万物之成形而言。则必曰气以成形。理亦赋焉。此则反若气先而理后。即尤翁所谓从气从流行之说也。然此皆横竖浅深而明说理气体段也。向所谓有气则有理无气则无理者。朱子之断案说也。图说注。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者也。其实理气本无先后。何从言先后也。
章句。性道虽同。○人与物就其一原上看。则理未始不同。而理既堕在形气之中。则是可谓性。不可谓理也。岂可以人物之性。一例同之也。臆见以为人与人性道同。马与马性道同。牛与牛性道同。各其所同之中。随其气禀之异。人有过之者。有不及之者。马牛有善耕驰者。有不善耕驰者。圣人因其所固有者而导之。使过者俯而从之。不及者企而及之。不善耕驰者善耕驰之。是之谓教。未知如何。
章句。性道虽同。○人与物就其一原上看。则理未始不同。而理既堕在形气之中。则是可谓性。不可谓理也。岂可以人物之性。一例同之也。臆见以为人与人性道同。马与马性道同。牛与牛性道同。各其所同之中。随其气禀之异。人有过之者。有不及之者。马牛有善耕驰者。有不善耕驰者。圣人因其所固有者而导之。使过者俯而从之。不及者企而及之。不善耕驰者善耕驰之。是之谓教。未知如何。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3H 页
盛说然矣。鄙之曾所论此者。无异于此矣。
戒慎恐惧。是静时存养之工也。不睹不闻。是事物未来思虑未萌之时也。于此时节。何所着戒惧之工耶。不睹不闻。既是静时工夫。静时只着戒慎。而动时无戒惧之工否。
戒惧存养。自是静时工夫。而若未发则至静之地也。以末致中和。章句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一段观之。戒惧已是静也。而至于至静则即是未发之时。此时至微至密。只湛一惺惺而已。戒惧字至此则亦难形言。只是平平存在。略略提撕者也。敬贯动静。戒慎恐惧。亦不是只管静时。而此则言不睹不闻。故属静时。经书辨疑。以戒慎恐惧。谓之本兼动静。而于此亦兼动静。似不敢知。农岩说亦然。不可不商之。
诸子之日月至焉者。真所谓未发之时。此心治之又治。澄之又澄。既臻天理浑然之时。有似乎行者之还家。似无复狂奔走去之理。而乍至旋离。不能永守者何也。以颜子之亚圣。犹有三月后少违。则虽其至于仁之时。犹有如浊水之滓留在澄清之下。有时发作而然耶。然则大圣以下之人。虽加治心之工。至于至静至密之境。而其本禀粗粗底气。
戒慎恐惧。是静时存养之工也。不睹不闻。是事物未来思虑未萌之时也。于此时节。何所着戒惧之工耶。不睹不闻。既是静时工夫。静时只着戒慎。而动时无戒惧之工否。
戒惧存养。自是静时工夫。而若未发则至静之地也。以末致中和。章句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一段观之。戒惧已是静也。而至于至静则即是未发之时。此时至微至密。只湛一惺惺而已。戒惧字至此则亦难形言。只是平平存在。略略提撕者也。敬贯动静。戒慎恐惧。亦不是只管静时。而此则言不睹不闻。故属静时。经书辨疑。以戒慎恐惧。谓之本兼动静。而于此亦兼动静。似不敢知。农岩说亦然。不可不商之。
诸子之日月至焉者。真所谓未发之时。此心治之又治。澄之又澄。既臻天理浑然之时。有似乎行者之还家。似无复狂奔走去之理。而乍至旋离。不能永守者何也。以颜子之亚圣。犹有三月后少违。则虽其至于仁之时。犹有如浊水之滓留在澄清之下。有时发作而然耶。然则大圣以下之人。虽加治心之工。至于至静至密之境。而其本禀粗粗底气。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3L 页
终莫得以与其种子而袪之耶。
诸子之日月至焉。兼动静言。非直为未发时也。孔门诸子之气禀。虽或浊驳。而亦能依归圣人。有笃实之工。故亦有日月至焉之美矣。其心之至于仁者。乍至旋违。不能如颜子之三月不违者。亦系资禀高下工夫深浅矣。若颜子不违仁之时。夫子极称其心与仁不违之意而已。更无虽不违仁而犹有所歉欠云。则实与夫子之心不踰矩者同。岂其不违之时。粗些种子亦犹存在。而复为三月后违仁之材料也。近来此中诸朋。于此所见不合。终莫得以归一。奈何。先师苗脉之说。意有在焉。盖如上所云颜子一段而苗脉云者。实以本禀而言之也。今虽不违而后复有少违者。以本禀不及于夫子。故动静流行之际。自不免为少违之苗脉。非谓渣滓方在下面。如浊水之澄之而清浮在上。尘垢之犹留在下也。此义理十分界头极微密处。知之明既难。虽似知之。而说之精亦难。虽或说之。听之真终难。莫如默验而体认之也。
心气之清浊不齐者。既加澄治之工。至于至静之时。则浊者清而驳者粹。所谓变化气质者。正在于此。此气质一变化。则所谓本禀果是何物也。有时
诸子之日月至焉。兼动静言。非直为未发时也。孔门诸子之气禀。虽或浊驳。而亦能依归圣人。有笃实之工。故亦有日月至焉之美矣。其心之至于仁者。乍至旋违。不能如颜子之三月不违者。亦系资禀高下工夫深浅矣。若颜子不违仁之时。夫子极称其心与仁不违之意而已。更无虽不违仁而犹有所歉欠云。则实与夫子之心不踰矩者同。岂其不违之时。粗些种子亦犹存在。而复为三月后违仁之材料也。近来此中诸朋。于此所见不合。终莫得以归一。奈何。先师苗脉之说。意有在焉。盖如上所云颜子一段而苗脉云者。实以本禀而言之也。今虽不违而后复有少违者。以本禀不及于夫子。故动静流行之际。自不免为少违之苗脉。非谓渣滓方在下面。如浊水之澄之而清浮在上。尘垢之犹留在下也。此义理十分界头极微密处。知之明既难。虽似知之。而说之精亦难。虽或说之。听之真终难。莫如默验而体认之也。
心气之清浊不齐者。既加澄治之工。至于至静之时。则浊者清而驳者粹。所谓变化气质者。正在于此。此气质一变化。则所谓本禀果是何物也。有时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4H 页
乎以秽浊之气来干至静之中。使清者复浊。粹者复驳也。圣人心气既得秀之秀者。故不待澄治而已自中矣。众人虽是同禀正通之气。正通之中。亦有不纯者。故不澄治则不中。或有中之而不能永保者。必有所以也。若曰今日纯清。明日复浊者。只是本禀。则本禀不过上所谓心气为然也。心者一身之主也。既一纯清。则何所牵制而复为浊耶。说未发者。必以鉴空为證。当鉴之空。无论彼鉴此鉴。虚明洞澈一也。而其体段景光。有至清至明者。有不能如是者。其所昏暗。又有迟速。以鉴之本体铜铁有善有不善故也。圣人与众人心气不同。与鉴铁之各自不同者无异。众人修明此心。至于十分界头者。亦如鉴之垢尽明全。而其所修明者。终是受禀浊驳者之澄清。故其为清粹。与圣人本清本粹有异者。亦如鉴铁不美者。不如鉴铁本美者之至清至明矣。然则其清粹之时。虽不可不谓之中。亦不可谓有善恶。而与圣人未发。似有差别分数。而栗翁即此未发之时。全体湛然。与圣人一般云者。诚有可疑。
众人本禀心气。虽不如圣人。或心学工夫纯笃者。其
众人本禀心气。虽不如圣人。或心学工夫纯笃者。其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4L 页
心气之动静周流也。或静而至于至静之时。则性之德中而大本立矣。无论久近迟速。当此之时。则栗谷所谓与圣人一般。此至难值之事。既曰至静之极处。与凡言静时不同。朱子初以厮役下贱。亦有未发之中。后又言虽未感物。不能慎独。则纷纶胶扰。无复未发之时。又曰。若无工夫。则虽欲求静。静不可得。而静亦动矣。尤翁引此以为朱子未发之说。固有先后之异同。至曰不可谓凡人皆有未发之时也。由此观之。凡人之心。既能喜怒哀乐。无所形见。不可谓动。则似可谓静。而其犹不无纷纶胶扰。以此而岂可当章句至静之时。大学或问至虚至静。鬼神不得窥其际之时耶。此心虽曰静矣。而犹其有纷纶胶扰者。此心之气。不无些儿浊秽之未尽变者而然也。此果尽变而为纯清。则始可谓未发至静之时也。言其性之体段。于此而可谓中矣。此所以朱子栗谷之谓与圣人一般也。若以纷纶胶扰。而只是喜怒哀乐之无所形见。至谓之未发。而以其所在之性。亦谓之中。则此岂子思之本意。朱子栗谷所以训释之意也。心本活物。其体段忽如此忽如彼。故流行之际。忽然而清忽然而浊。自是本色。其或一时之纯清。又忽于霎时顷。旋复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5H 页
浊焉。何待明日。学者所以以是为操守之难也。鉴空衡平之譬。只以其空平而取譬而已。以鉴衡有形之物。取譬于心气无形之物。一一伦比则何可同也。此等处皆当活看。而只取大义而已。朱子空平之说意初不及于此矣。栗谷之说。即朱子之说。而朱子之意。实从心气说。非指性言也。心气所禀。虽不能纯清纯粹。学者于戒惧慎独之工。十分用力。则或能有湛一虚明至清至粹之域。若以为元有清浊之相杂。众人之心何能有纯清之时云。则变化一节。已是脱空。而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亦无可施之地矣。圣训贤谟。左考右證。不可一日放过也。须加省焉。
君子中庸之中。兼动静言。君子而时中之中。单指已发而言欤。兼言未发已发欤。以随时处中之义见之。则已发时较多。未知如何。
时中二字。皆随时处中者言之。而此章小注。亦皆以过家门居陋巷言之。而鄙意则以为此章中庸字。以兼未发已发言之。则夫子既兼动静起头。下时中字。岂专以已发言时中。章句亦以不睹闻时戒惧兼言。则朱子之意。亦自上不偏不倚说下也。此所谓时中者。非但随所处之时皆中云也。未发时亦能不偏而
君子中庸之中。兼动静言。君子而时中之中。单指已发而言欤。兼言未发已发欤。以随时处中之义见之。则已发时较多。未知如何。
时中二字。皆随时处中者言之。而此章小注。亦皆以过家门居陋巷言之。而鄙意则以为此章中庸字。以兼未发已发言之。则夫子既兼动静起头。下时中字。岂专以已发言时中。章句亦以不睹闻时戒惧兼言。则朱子之意。亦自上不偏不倚说下也。此所谓时中者。非但随所处之时皆中云也。未发时亦能不偏而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5L 页
中看。尤似周遍。前日朴生德汝讲此义。每以时中单言已发看。屡说不合。未知如何。
第七章亦言知之事。而反说不知之事何也。择乎中庸而不能守。不勇者之责。而属之于不知。
此说知仁勇六章。各该二章。皆承上起下。此七章。即知仁承接者也。上句知与择属知。下句不避不守属仁之行。盖其不避不守。知之而不能真知。故此章虽起下章。而大义则专属知矣。
鬼神之为德。既曰鬼神。而复言德者何也。侯氏以鬼神与其德。分为形而上下。朱子非之。臆见以为鬼神之为德。如人之有德。人之动静云为。莫非气也。而其所以然者。亦莫非理也。以鬼神二字属气看。德字属理看如何。
或问朱子之斥侯氏说。每看。每不能无疑。以章句言之。鬼神二字之释。必以一气二气言之。德则云性情功效。岂不以鬼神为气。德字为性情耶。其斥侯氏者。终未得其详。来说亦与鄙见同。但不得谐于朱子说。极是惶恐纡悯。
答宋絅汝(庚辰)
太极图第一圈○。此○即无极而太极也。太极全
第七章亦言知之事。而反说不知之事何也。择乎中庸而不能守。不勇者之责。而属之于不知。
此说知仁勇六章。各该二章。皆承上起下。此七章。即知仁承接者也。上句知与择属知。下句不避不守属仁之行。盖其不避不守。知之而不能真知。故此章虽起下章。而大义则专属知矣。
鬼神之为德。既曰鬼神。而复言德者何也。侯氏以鬼神与其德。分为形而上下。朱子非之。臆见以为鬼神之为德。如人之有德。人之动静云为。莫非气也。而其所以然者。亦莫非理也。以鬼神二字属气看。德字属理看如何。
或问朱子之斥侯氏说。每看。每不能无疑。以章句言之。鬼神二字之释。必以一气二气言之。德则云性情功效。岂不以鬼神为气。德字为性情耶。其斥侯氏者。终未得其详。来说亦与鄙见同。但不得谐于朱子说。极是惶恐纡悯。
答宋絅汝(庚辰)
太极图第一圈○。此○即无极而太极也。太极全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6H 页
体。不离乎阴阳。则阴阳之气。不动则静。不静则动。此○之中。亦有动静之可言欤。若曰有动静之理而未有动静。则太极其可专以静一边言之欤。
太极非离乎阴阳。而只言太极。则只拈那理之本体而言。固不可和他阴阳。况可言动静耶。谓之动静之理可也。而若谓有动静之可言则全不可。动静既不可言。则静亦何足言也。
第二圈中。是阳之动。是阴之静。动静必极然后阴阳生焉。动静未极之时。厥象如何。阴阳两端。循环不已。无始无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观于姤复可知。其虽有强弱少壮之殊。而未尝为纯阴纯阳矣。然则之中亦有阴。之中亦有阳否。夏至冬至之中。阴阳虽已在下。而犹未成爻。则此等时节。亦不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乎。中央○。即太极全体。在于阴阳中而为阴阳主。常使阴阳动静之者太极而动静者气也。此○亦可和气看否。
动极生阴。静极生阳。欲观其象。则自午生阴。至子而阴极生阳。自子生阳。至午而阳极生阴。小而昼夜。大而十二月。其象一也。十月是纯坤之月。圣人疑其全然无阳也。谓之阳月。阳未尝无而别称阳月。以此观
太极非离乎阴阳。而只言太极。则只拈那理之本体而言。固不可和他阴阳。况可言动静耶。谓之动静之理可也。而若谓有动静之可言则全不可。动静既不可言。则静亦何足言也。
第二圈中。是阳之动。是阴之静。动静必极然后阴阳生焉。动静未极之时。厥象如何。阴阳两端。循环不已。无始无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观于姤复可知。其虽有强弱少壮之殊。而未尝为纯阴纯阳矣。然则之中亦有阴。之中亦有阳否。夏至冬至之中。阴阳虽已在下。而犹未成爻。则此等时节。亦不可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乎。中央○。即太极全体。在于阴阳中而为阴阳主。常使阴阳动静之者太极而动静者气也。此○亦可和气看否。
动极生阴。静极生阳。欲观其象。则自午生阴。至子而阴极生阳。自子生阳。至午而阳极生阴。小而昼夜。大而十二月。其象一也。十月是纯坤之月。圣人疑其全然无阳也。谓之阳月。阳未尝无而别称阳月。以此观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6L 页
之。岂有全然纯阳纯阴之时。少阳虽纯阳。实在于阴静之中。总言则非纯阳也。少阴亦然。天下岂有纯阴纯阳之时乎。第二圈则全以太极之动静言。皆兼阴阳言也。然而中○。以太极本体言。专以理言也。
第三圈五行之各成一圈。可见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水金之属于阴。火木之属于阳者。以其气行之序。而其所行气与质生之序不同何欤。五行之。是二五妙合。万物之生。皆资乎是。则非此而成物不得。此未成之前。五行何资而始乎。以此五行谓妙合前物。则理不当若是。而谓是妙合后物。则所谓妙合者。抑何物欤。
五圈之各具太极者然也。太极一也而其曰各具。则人性中仁不得为义。义不得为礼者。其各具故如此各异。今谓人物之性同者。全不识太极各具之异也。水生于阳。火生于阴。以其生之也。水阳而火阴。以其各成于阴阳者。火阳重而水阴盛。故流行也。反与生出之阴阳皆变焉。金木则生成俱盛。故此易数之老变而少不变也。勉斋亦致疑于图解而往复于先生者屡矣。天地万物。虽有成毁之时。阴阳二五之气。何尝无也。前天地已毁。后天地将改之时。此所谓二五
第三圈五行之各成一圈。可见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水金之属于阴。火木之属于阳者。以其气行之序。而其所行气与质生之序不同何欤。五行之。是二五妙合。万物之生。皆资乎是。则非此而成物不得。此未成之前。五行何资而始乎。以此五行谓妙合前物。则理不当若是。而谓是妙合后物。则所谓妙合者。抑何物欤。
五圈之各具太极者然也。太极一也而其曰各具。则人性中仁不得为义。义不得为礼者。其各具故如此各异。今谓人物之性同者。全不识太极各具之异也。水生于阳。火生于阴。以其生之也。水阳而火阴。以其各成于阴阳者。火阳重而水阴盛。故流行也。反与生出之阴阳皆变焉。金木则生成俱盛。故此易数之老变而少不变也。勉斋亦致疑于图解而往复于先生者屡矣。天地万物。虽有成毁之时。阴阳二五之气。何尝无也。前天地已毁。后天地将改之时。此所谓二五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7H 页
妙合。所资之始。而其实前天地时。已有资始之道矣。槩之真精之妙合。宁有间断之时乎。盖妙合者。理气也。妙合而生者。物之形也。妙合则无时无也。
朱子答范伯崇书曰。天地一元之气。只有水火木金土。言水而不曰江河淮济。言木而不曰梧槚樲棘。非有彼而无此也。伊川云为仁以孝悌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云云。此书本论程子说也。孝悌自仁出来。故仁为孝悌本也。至言水火木金土。而又言不曰江河梧槚云云。盖以为孝悌虽仁之为。而言仁时只是性而已。不可以孝悌形言也。比之水木则只是气而已。亦不可以江河梧槚形言之也云。以此准之图说。则此言水火木金土者。即图说之阳变阴合。生水火木金土者也。此言江河淮济梧槚樲棘者。即图说之真精妙合后万物生生者也。其生水火木金土者。只以五气而言。真精妙合。化生万物者。是以五行形质而言也。图说之前后次第。井井明白。可详之也。顷日左右讲图说。实疑既曰生水火木金土。又化生万物。所谓五行已是万物中物。既生五行则复何言万物耶。鄙以言气言质之不同故。有此前后之异者答之。而左右犹有未信然者。以此朱子说推之。气与
朱子答范伯崇书曰。天地一元之气。只有水火木金土。言水而不曰江河淮济。言木而不曰梧槚樲棘。非有彼而无此也。伊川云为仁以孝悌为本。论性则以仁为孝悌之本云云。此书本论程子说也。孝悌自仁出来。故仁为孝悌本也。至言水火木金土。而又言不曰江河梧槚云云。盖以为孝悌虽仁之为。而言仁时只是性而已。不可以孝悌形言也。比之水木则只是气而已。亦不可以江河梧槚形言之也云。以此准之图说。则此言水火木金土者。即图说之阳变阴合。生水火木金土者也。此言江河淮济梧槚樲棘者。即图说之真精妙合后万物生生者也。其生水火木金土者。只以五气而言。真精妙合。化生万物者。是以五行形质而言也。图说之前后次第。井井明白。可详之也。顷日左右讲图说。实疑既曰生水火木金土。又化生万物。所谓五行已是万物中物。既生五行则复何言万物耶。鄙以言气言质之不同故。有此前后之异者答之。而左右犹有未信然者。以此朱子说推之。气与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7L 页
质之先后言者。可晓然无疑。兹录呈去耳。
第四圈○。即上而二五妙合。化生万物者也。一圈之中。不可分阴阳。为一边阳一边阴也。然则乾男之中亦一○。坤女之中亦一○。不可道半为乾男。半为坤女。而左右分书乾男坤女者何也。
此图盖以太极为主。故自无极。至万物化生五层节。无非太极。故皆圈而示之。然最上无极圈子外。以下四层九圈。皆太极之乘气流行者也。详玩则可知。乾男坤女。虽左右书之。亦坤未始无阳。乾未始无阴。岂独阴独阳。可以成物也。故语类朱子以为五行各具五行之气也。其义可知也。
答宋絅汝
汤武颜三圣工夫。犹不至十分尽头。故不及于尧舜孔子矣。若至尽头处。何不及之有。不及之中。亦有一般之时。其又有不得为一般之时者。是所以不及处也。商之景晦讲学游泳。不出于泉声岳色。在渠亦不可谓有失手也。是处岩泉江山。曾者非不知国中名胜。而此来玩赏。则益知其奇胜矣。日后岂无一见之日。而与父兄师友烂熳游赏。又难如今日矣。家间不至有大段事故。七晦春府座下既有约。与伯心必来。
第四圈○。即上而二五妙合。化生万物者也。一圈之中。不可分阴阳。为一边阳一边阴也。然则乾男之中亦一○。坤女之中亦一○。不可道半为乾男。半为坤女。而左右分书乾男坤女者何也。
此图盖以太极为主。故自无极。至万物化生五层节。无非太极。故皆圈而示之。然最上无极圈子外。以下四层九圈。皆太极之乘气流行者也。详玩则可知。乾男坤女。虽左右书之。亦坤未始无阳。乾未始无阴。岂独阴独阳。可以成物也。故语类朱子以为五行各具五行之气也。其义可知也。
答宋絅汝
汤武颜三圣工夫。犹不至十分尽头。故不及于尧舜孔子矣。若至尽头处。何不及之有。不及之中。亦有一般之时。其又有不得为一般之时者。是所以不及处也。商之景晦讲学游泳。不出于泉声岳色。在渠亦不可谓有失手也。是处岩泉江山。曾者非不知国中名胜。而此来玩赏。则益知其奇胜矣。日后岂无一见之日。而与父兄师友烂熳游赏。又难如今日矣。家间不至有大段事故。七晦春府座下既有约。与伯心必来。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8H 页
其时随后陪奉而来如何。幸图之。
答宋絅汝(壬午)
近有床上结大敛绞举而纳棺。此何据而亦可从之欤。纳棺后大敛绞。或解或不解。何者为是。
棺上大敛。作事稍便。而以事体言之。则以片杠横于棺上。置尸其上而敛之。似不如床上敛之之为稳当。且既用绞衾。则不能纯用家礼也。终不如一遵古礼之为当也。若其纳棺后解绞者。盖以家礼无绞之之事故。结而复解。然古礼已有大敛而实绞之。自不当复解也
环绖不见于家礼而出于杂记。琼山以白巾承环绖。备要从之。小敛后绖带亦然。此果无疑否。曾闻胤丈丹郡遭变时。先生临视。阙此绖带环绖一节云。必有定论。伏乞明教。
环绖及小敛后先着绖带。礼记说。而家礼则删之。以朱子语类书牍观之。每言其古礼太烦琐难行。盖以入棺之前。丧人哀号罔极。专意于送终而已。不暇于生人繁文。故此等节目。尽行删去。只存括发一节。以待成服。绖带与衰同服。家礼之意。非偶然矣。鄙人则曾前治丧。皆不用白布环绖。小敛绖带。向日丹阳时
答宋絅汝(壬午)
近有床上结大敛绞举而纳棺。此何据而亦可从之欤。纳棺后大敛绞。或解或不解。何者为是。
棺上大敛。作事稍便。而以事体言之。则以片杠横于棺上。置尸其上而敛之。似不如床上敛之之为稳当。且既用绞衾。则不能纯用家礼也。终不如一遵古礼之为当也。若其纳棺后解绞者。盖以家礼无绞之之事故。结而复解。然古礼已有大敛而实绞之。自不当复解也
环绖不见于家礼而出于杂记。琼山以白巾承环绖。备要从之。小敛后绖带亦然。此果无疑否。曾闻胤丈丹郡遭变时。先生临视。阙此绖带环绖一节云。必有定论。伏乞明教。
环绖及小敛后先着绖带。礼记说。而家礼则删之。以朱子语类书牍观之。每言其古礼太烦琐难行。盖以入棺之前。丧人哀号罔极。专意于送终而已。不暇于生人繁文。故此等节目。尽行删去。只存括发一节。以待成服。绖带与衰同服。家礼之意。非偶然矣。鄙人则曾前治丧。皆不用白布环绖。小敛绖带。向日丹阳时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8L 页
不服以此也。
答宋絅汝
心之理直遂而纯善者。圣人之心也。或邪或正者。众人之心也。此何故也。以其所发之心气有清有浊也。人或方将为极恶之事。中忽然有四端之发见者。即者浊恶之气。忽变为清气耶。浊恶之气自如。而清气又自中袭浊气而出来耶。气无二本。而其发用处。反为二歧者何也。
此问甚善。真是拣得可疑者而讲难也。昔者韩季明以此质问于先师。先师之答。可以晓高明之疑问矣。考之先师集中。可详矣。盖气之清粹者为贤智。浊驳者为愚不肖。此朱子之说也。贤智者心气清粹。故性之随感而发见者。直遂而善者多。愚不肖者心气浊驳。故性之随感而发者。恶者多。是以栗谷之言善者清气之发。恶者浊气之发者。当然之正见也。然是大体说。至若见孺子入井。受蹴尔与食。则恻隐羞恶之心。虽于浊驳之上。蓦然发之者。此性之正者感之者重。自然必应。气在此时。虽有浊者。未及容其用事。但得听命于理。发挥出来而已。此非理之无气自发。亦非气之浊者能变为清。载此善情而发出云也。先师
答宋絅汝
心之理直遂而纯善者。圣人之心也。或邪或正者。众人之心也。此何故也。以其所发之心气有清有浊也。人或方将为极恶之事。中忽然有四端之发见者。即者浊恶之气。忽变为清气耶。浊恶之气自如。而清气又自中袭浊气而出来耶。气无二本。而其发用处。反为二歧者何也。
此问甚善。真是拣得可疑者而讲难也。昔者韩季明以此质问于先师。先师之答。可以晓高明之疑问矣。考之先师集中。可详矣。盖气之清粹者为贤智。浊驳者为愚不肖。此朱子之说也。贤智者心气清粹。故性之随感而发见者。直遂而善者多。愚不肖者心气浊驳。故性之随感而发者。恶者多。是以栗谷之言善者清气之发。恶者浊气之发者。当然之正见也。然是大体说。至若见孺子入井。受蹴尔与食。则恻隐羞恶之心。虽于浊驳之上。蓦然发之者。此性之正者感之者重。自然必应。气在此时。虽有浊者。未及容其用事。但得听命于理。发挥出来而已。此非理之无气自发。亦非气之浊者能变为清。载此善情而发出云也。先师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9H 页
之意盖如此。此实金秤上秤出来者也。不可疑贰也。
与宋絅汝,景晦(明辉)
国家之祸。莫惨于壬辰。而再造之功。莫大于提督李公。当是时。 车驾西狩。将欲渡江。 国势之凛缀。如一发危矣。向非提督神谟鬼算。一战而驱逐鲸鲵。收复三京。则 西狩之驾何以还奠汉师。吾东之得有今日。固不可保矣。大难既夷。本 朝诸臣。虽微劳寸功。咸侈丹铁。报祀弥隆。而独于功存万世之李公。蔑然无丝毫之报。固以 天朝大将。私报无路。而岁月既久。因而忘之。并与杨经理一祠之例而不能加意焉。此已吾东之大欠典。而不幸区夏沦没。提督之孙东投吾土。天下之广。外国何限。而其不之他而必归于我者。其心岂无所恃。而提督英灵有知。安知不指导于冥冥也。今既来作我人。香火不绝。则屋乌可爱。追报有地。宜有不可已之道矣。当初胄裔流离伧荒。无所聊生。至不能立主而祠之。奄过四世之限。而不迁之礼。终不举论。故其孙亦不敢显然世祀。苟且鱼菽。冤苦无诉。伤痛之极。若自 朝家追念提督不忘之功。则崇报之道。宜不下于本 朝一等功臣之例。即锡以不迁之礼。神主不可不造。本 朝爵命。虽不
与宋絅汝,景晦(明辉)
国家之祸。莫惨于壬辰。而再造之功。莫大于提督李公。当是时。 车驾西狩。将欲渡江。 国势之凛缀。如一发危矣。向非提督神谟鬼算。一战而驱逐鲸鲵。收复三京。则 西狩之驾何以还奠汉师。吾东之得有今日。固不可保矣。大难既夷。本 朝诸臣。虽微劳寸功。咸侈丹铁。报祀弥隆。而独于功存万世之李公。蔑然无丝毫之报。固以 天朝大将。私报无路。而岁月既久。因而忘之。并与杨经理一祠之例而不能加意焉。此已吾东之大欠典。而不幸区夏沦没。提督之孙东投吾土。天下之广。外国何限。而其不之他而必归于我者。其心岂无所恃。而提督英灵有知。安知不指导于冥冥也。今既来作我人。香火不绝。则屋乌可爱。追报有地。宜有不可已之道矣。当初胄裔流离伧荒。无所聊生。至不能立主而祠之。奄过四世之限。而不迁之礼。终不举论。故其孙亦不敢显然世祀。苟且鱼菽。冤苦无诉。伤痛之极。若自 朝家追念提督不忘之功。则崇报之道。宜不下于本 朝一等功臣之例。即锡以不迁之礼。神主不可不造。本 朝爵命。虽不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69L 页
可加。而节惠之盛典。亦无不可赠之义。是宜加以美谥。以及于题主之时。而祠宇不可不造。给田民赐牌及子孙录用。不可不如例。且 特命词臣。别制庙碑。阐发前后事实。则 神皇帝东顾罔极之恩。亦并昭载于文字之中。而将可以传之百岁矣。其终我 圣上不忘大义者。岂不上配于 肃考大报之遗义耶。士友之论。或欲一番上请。近来儒疏。勿论义理当否。辄多生事。 筵臣或大僚 筵席从容之际。因事敷陈。则未或不成。但无人思及以闻之当路。是可叹也。
答金景休(奎五○壬申)
顷蒙委枉。留止数日。窃覵之志之才正。可以有为矣。心甚嘉叹。而率遽莫之究竟。别后怅𢝋。益自不禁。克念之来。得手札郑重。求道之意。发之言辞。殊恨叩之不于洪钟而无以闻大音也。第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是易文言之语。其终始表里之工。真实的确。无踰此者。而朱子所谓勇猛奋跃。一跃跃出八字。又崇广之神。方而合之。则为中庸之三德也。幸于此而俛焉孜孜。毋使相与之意终落莫也。
答金景休(癸酉)
中庸固有未发之中。而语其一篇全体。却是专就
答金景休(奎五○壬申)
顷蒙委枉。留止数日。窃覵之志之才正。可以有为矣。心甚嘉叹。而率遽莫之究竟。别后怅𢝋。益自不禁。克念之来。得手札郑重。求道之意。发之言辞。殊恨叩之不于洪钟而无以闻大音也。第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是易文言之语。其终始表里之工。真实的确。无踰此者。而朱子所谓勇猛奋跃。一跃跃出八字。又崇广之神。方而合之。则为中庸之三德也。幸于此而俛焉孜孜。毋使相与之意终落莫也。
答金景休(癸酉)
中庸固有未发之中。而语其一篇全体。却是专就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0H 页
用上说。伏未知如何。
中庸首揭天命之性。以言一理。其下说明善诚身许多工夫。以至于九经治平之大业。末复合于无声无臭之理而止焉。中间说工夫事业处。势不得不专在用矣。且已发用上可言者多。而未发之体则一二言外。无事可言。以费隐言之。说费之广大而已。隐则不过言隐在其中而已。其义盖如此。不可以说用多而言体少者为疑。商之。
人心之不能无善恶。诚无可论。第原人心之所由生。实缘有此身寒欲衣饥欲食。搯着痛抓着痒。亦不可一日而无。今从其发出地头。谓有善恶。从其本然不可无处谓之善。恐如何。
人心。即衣食声色之心。圣人所不能无者。而凡所谓人欲。皆从此生出。故谓之兼善恶。人心惟危四字。通圣凡言之。众人之心。善恶相错。不啻危矣。圣人人心虽无恶。而以其恶所生之地故。圣人必战战兢兢。犹恐有恶。此之谓危也。盛谕从其本然不可无处而言之云者。此泛论人心也。恶固无可言而善亦无可言。谓人心兼善恶者。皆从发出处言之也。商之。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
中庸首揭天命之性。以言一理。其下说明善诚身许多工夫。以至于九经治平之大业。末复合于无声无臭之理而止焉。中间说工夫事业处。势不得不专在用矣。且已发用上可言者多。而未发之体则一二言外。无事可言。以费隐言之。说费之广大而已。隐则不过言隐在其中而已。其义盖如此。不可以说用多而言体少者为疑。商之。
人心之不能无善恶。诚无可论。第原人心之所由生。实缘有此身寒欲衣饥欲食。搯着痛抓着痒。亦不可一日而无。今从其发出地头。谓有善恶。从其本然不可无处谓之善。恐如何。
人心。即衣食声色之心。圣人所不能无者。而凡所谓人欲。皆从此生出。故谓之兼善恶。人心惟危四字。通圣凡言之。众人之心。善恶相错。不啻危矣。圣人人心虽无恶。而以其恶所生之地故。圣人必战战兢兢。犹恐有恶。此之谓危也。盛谕从其本然不可无处而言之云者。此泛论人心也。恶固无可言而善亦无可言。谓人心兼善恶者。皆从发出处言之也。商之。
二者杂于方寸之间。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0L 页
杂非一时齐头并出之谓也。一番道心。一番人心。皆从方寸出来。自方寸言之。则亦可谓之杂也。
守其本心之正。本心是指道心言耶。
本心指兼性情合体用者言。道心只指性命发见者言。体段有别。此云本心。实指道心之无过不及处。人心之有善无恶者而言也。
人心每听命。此谓听命者。不是以一心别向他处。听命于一心。只是人心发时。以此人心反而思之耳。是断自此心反省处。谓之听命耶。
心虽一个心。而既发之后。则千条万端。人心道心。皆发后之称。但主于形气者。不附于义理。则必至于欲。故必使之听命于道心。此以已发之心商量者。非如佛氏之观心。商之。
首章天命。天之所以命令赋与者。亦由大化之周流。则所谓命者。亦当就气上看否。
来说得之。但命字就气上单指理言。不可和气言也。
小注理随而具。随字恐如何。
上下两后字。非是隔绝有先后。如古今之有先后也。只是理气混沦无间。本无先后。而从理气本源而言。则不得不先言理而后言气。从禀赋而言。则又不得
守其本心之正。本心是指道心言耶。
本心指兼性情合体用者言。道心只指性命发见者言。体段有别。此云本心。实指道心之无过不及处。人心之有善无恶者而言也。
人心每听命。此谓听命者。不是以一心别向他处。听命于一心。只是人心发时。以此人心反而思之耳。是断自此心反省处。谓之听命耶。
心虽一个心。而既发之后。则千条万端。人心道心。皆发后之称。但主于形气者。不附于义理。则必至于欲。故必使之听命于道心。此以已发之心商量者。非如佛氏之观心。商之。
首章天命。天之所以命令赋与者。亦由大化之周流。则所谓命者。亦当就气上看否。
来说得之。但命字就气上单指理言。不可和气言也。
小注理随而具。随字恐如何。
上下两后字。非是隔绝有先后。如古今之有先后也。只是理气混沦无间。本无先后。而从理气本源而言。则不得不先言理而后言气。从禀赋而言。则又不得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1H 页
不先言形气而后言所赋之理。此随字不必疑也。
道也者(止)不闻。前承下教。以为此条专言未发。下条专言已发。第此二条语意相对。皆言如此故君子如此。恐不可以道不可离一段。着在上面以统二节。而断自戒慎以下为未发。断自莫见以下为已发矣。如此看去。不但文势之一长一短。朱子析句分章之际。何不截自非道也以上。别立纲领而特解之。顾乃浑入于未发一节之间耶。窃疑此条是提其大纲。故特言道之无所不在无时不然。虽不见闻。亦皆戒惧。则其睹闻之戒惧从可该矣。此虽主于未发。而已发之旨。亦何尝外此也。至于下条。特审其细密。故又言隐微萌动之时。尤加谨焉。是就上条剔出动一边。申致意。而又必举几之始动。以见从后许多应接。皆从此流出。章句上条虽字。下条尤字。正合详玩。是其文势虽为对偶。究其本义上下相承。都无罅隙。恐不可判而为二也。
此条所论详密。可观。沙溪之意如此。而春翁于 讲筵言之。亦如此。农岩则力主此意。但子思与朱子之意。以戒惧慎独。分动静工夫。子思之意。以末章第二第三节观之。其以戒惧慎独。分动静者可知。而两节
道也者(止)不闻。前承下教。以为此条专言未发。下条专言已发。第此二条语意相对。皆言如此故君子如此。恐不可以道不可离一段。着在上面以统二节。而断自戒慎以下为未发。断自莫见以下为已发矣。如此看去。不但文势之一长一短。朱子析句分章之际。何不截自非道也以上。别立纲领而特解之。顾乃浑入于未发一节之间耶。窃疑此条是提其大纲。故特言道之无所不在无时不然。虽不见闻。亦皆戒惧。则其睹闻之戒惧从可该矣。此虽主于未发。而已发之旨。亦何尝外此也。至于下条。特审其细密。故又言隐微萌动之时。尤加谨焉。是就上条剔出动一边。申致意。而又必举几之始动。以见从后许多应接。皆从此流出。章句上条虽字。下条尤字。正合详玩。是其文势虽为对偶。究其本义上下相承。都无罅隙。恐不可判而为二也。
此条所论详密。可观。沙溪之意如此。而春翁于 讲筵言之。亦如此。农岩则力主此意。但子思与朱子之意。以戒惧慎独。分动静工夫。子思之意。以末章第二第三节观之。其以戒惧慎独。分动静者可知。而两节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1L 页
章句之意。又明白无疑矣。且以本节章句观之。常存敬畏以上。释正文道也至非道也。通动静言之。虽不见闻以下。释正文戒慎以下而属静时工夫者。无疑矣。且朱子答胡季随书。此意备尽无馀矣。更详之。
未发则性也。性是太极全体。无可见闻。无可摸捉底。未发是心地湛然肃然。平静虚明底。恐不可直以心地之虚明。把作太极全体。更无分别矣。
喜怒哀乐情也。而情之未发性也。盖其发与未发。心之气。而未发时理性也。发之时。性之乘此而著见者情也。子思专以性情言之。故章句之言亦如此。非以未发时心气之湛然虚明者为性也。此等处惟以义理求之。不可以言语拘之也。
造端乎夫妇。上文既有夫妇所知所能。则于此不必叠架。而窃疑彼主道体而言。此主工夫而言。以起从后诸章矣。
所论然矣。此亦有劄疑所论。览之。
十三章张子所谓众人望人。不能晓然。盖以人治人。改而止云者。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有不孝者。治之以孝曰。在尔之道自当如此。其人能孝。即止不治。非谓望其仅仅等比于众人。众人
未发则性也。性是太极全体。无可见闻。无可摸捉底。未发是心地湛然肃然。平静虚明底。恐不可直以心地之虚明。把作太极全体。更无分别矣。
喜怒哀乐情也。而情之未发性也。盖其发与未发。心之气。而未发时理性也。发之时。性之乘此而著见者情也。子思专以性情言之。故章句之言亦如此。非以未发时心气之湛然虚明者为性也。此等处惟以义理求之。不可以言语拘之也。
造端乎夫妇。上文既有夫妇所知所能。则于此不必叠架。而窃疑彼主道体而言。此主工夫而言。以起从后诸章矣。
所论然矣。此亦有劄疑所论。览之。
十三章张子所谓众人望人。不能晓然。盖以人治人。改而止云者。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有不孝者。治之以孝曰。在尔之道自当如此。其人能孝。即止不治。非谓望其仅仅等比于众人。众人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2H 页
上一层地。又不是远人不可行底道理。若以此众人谓通圣凡。则下文易从字。又大故没意味。奈何。
众人云者。如凡言人之道云尔。虽凡众人。若尽在己之道。便亦圣人。而今教人。责之以圣人之道云。则听之者邈若难及。而若曰以凡人之道责之使尽云。则人犹若可以及之。此正文以人治人云者为此。而张子之以众人望人者。亦以是也。以众人望人者。非以下等人责之之意。盛谕望之以众人。恐非其道之至云者不然。盖具仁义礼智之性。则圣凡无异。虽众人。尽在己之性。则此所谓人人可为尧舜之道者也。众人二字。不可低看也。易从云云。实如上若可及之意。不可谓没意味也。
十四章素夷狄行夷狄。尝承下教。以深遁屏迹。不在人间。为今日中华人处义之中庸。窃疑君子之道。尽其自己分上于见在之位而已。己力所不及处。盖亦任之而已。且道之所以为道。以人皆可行。若必如下教。则或可责于一二人。恐难为天下共之之道。如何。
此义曾亦讲究之深。曾闻孟子之言曰。服尧之服。言尧之言云尔。未闻冠胡之冠。服胡之服矣。衣冠文物。
众人云者。如凡言人之道云尔。虽凡众人。若尽在己之道。便亦圣人。而今教人。责之以圣人之道云。则听之者邈若难及。而若曰以凡人之道责之使尽云。则人犹若可以及之。此正文以人治人云者为此。而张子之以众人望人者。亦以是也。以众人望人者。非以下等人责之之意。盛谕望之以众人。恐非其道之至云者不然。盖具仁义礼智之性。则圣凡无异。虽众人。尽在己之性。则此所谓人人可为尧舜之道者也。众人二字。不可低看也。易从云云。实如上若可及之意。不可谓没意味也。
十四章素夷狄行夷狄。尝承下教。以深遁屏迹。不在人间。为今日中华人处义之中庸。窃疑君子之道。尽其自己分上于见在之位而已。己力所不及处。盖亦任之而已。且道之所以为道。以人皆可行。若必如下教。则或可责于一二人。恐难为天下共之之道。如何。
此义曾亦讲究之深。曾闻孟子之言曰。服尧之服。言尧之言云尔。未闻冠胡之冠。服胡之服矣。衣冠文物。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2L 页
华夷之辨在此。剃头而服其服。诚有所冤痛不忍者矣。若或有志之士。遁迹深藏。欲不污其身。则岂不多哉。若或天下之人。皆不忍为之。则岂无不冠其冠。不服其服之道哉。义理不明于天下。而天下之人不能皆有此志也。以道理言之。则岂非可以公共之道也。
鬼神章道体浩渺。至难形容。小大费隐之妙。不可以空言摸出。必借他说。可以證明。而天地之间。无形无影。无可见闻。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可明此道之妙。无如鬼神。故以此言之。不但论鬼说神而已。前承下谕。以为此章专说福善祸淫。而朱子章句一不发此。章下之兼费隐包小大。专说此道体用。则今此只取栽培倾覆之义。以解此章。恐如何。
此章编在于前后六章之间。无上承下接之义。无着落没意味。若谓以兼费隐而然。则费隐理之体用。何物不然。何事不然。其以为有福善祸淫之意者。诚有说矣。大学序曰。聪明睿知能尽其性。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鬼神。即天之主宰造化处也。此上三章。修身齐家。已极于中庸之道。则序所谓尽其性者也。其下名位寿禄之必得者。亦序所谓天必命之之意也。如此则上承下接。义理无所疑难。章下包大小
鬼神章道体浩渺。至难形容。小大费隐之妙。不可以空言摸出。必借他说。可以證明。而天地之间。无形无影。无可见闻。而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可明此道之妙。无如鬼神。故以此言之。不但论鬼说神而已。前承下谕。以为此章专说福善祸淫。而朱子章句一不发此。章下之兼费隐包小大。专说此道体用。则今此只取栽培倾覆之义。以解此章。恐如何。
此章编在于前后六章之间。无上承下接之义。无着落没意味。若谓以兼费隐而然。则费隐理之体用。何物不然。何事不然。其以为有福善祸淫之意者。诚有说矣。大学序曰。聪明睿知能尽其性。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鬼神。即天之主宰造化处也。此上三章。修身齐家。已极于中庸之道。则序所谓尽其性者也。其下名位寿禄之必得者。亦序所谓天必命之之意也。如此则上承下接。义理无所疑难。章下包大小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3H 页
三字。诚有意在。上三章。是修身齐家而为费之小。下三章。是治平大业而为费之大。以鬼神福善之意看。然后上下六章。皆此章包括得尽。不然则此章之干六章何事哉。然此实此章大义。而朱子无所言。亦不敢谓必然也。
十七八九三章。上二章皆言其德而只言孝。下一章言孝而又只言祭祀何也。百行之中孝为源。故举大而见其小耶。视无形听无声之孝。尤难于日月既远之后。故言此以该其馀耶。
盛说得之。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论语曰。孝悌为仁之本。此为百行之源。中庸之特言孝者以此。而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尤孝之大者。故下二章之言祭祀继述。亦以此也。
十九章继志述事。此章以武王周公之孝发端。而继述以下。因为统说孝道耶。且如周公推文武之意。以王大王王季。盖非谓文王尝有如此之志。只是推想。文王苟或身为天子。必当追王其亲。故推此意追王二祖。是所谓继述之事耶。且泛言继述之道。如有小人身虽悖乱。而未尝不欲其子之善。则不论其迹之径庭。只为其子继其欲善之志。谓
十七八九三章。上二章皆言其德而只言孝。下一章言孝而又只言祭祀何也。百行之中孝为源。故举大而见其小耶。视无形听无声之孝。尤难于日月既远之后。故言此以该其馀耶。
盛说得之。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论语曰。孝悌为仁之本。此为百行之源。中庸之特言孝者以此。而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尤孝之大者。故下二章之言祭祀继述。亦以此也。
十九章继志述事。此章以武王周公之孝发端。而继述以下。因为统说孝道耶。且如周公推文武之意。以王大王王季。盖非谓文王尝有如此之志。只是推想。文王苟或身为天子。必当追王其亲。故推此意追王二祖。是所谓继述之事耶。且泛言继述之道。如有小人身虽悖乱。而未尝不欲其子之善。则不论其迹之径庭。只为其子继其欲善之志。谓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3L 页
之继志述事如何。
只是推想文王云云等语然矣。推王是圣人奉先之当然底道理。未必文王平日有谆谆教戒而谓推文王之意也。除是周公言。至于太王。实是剪商。太王亦岂有剪商之志哉。太王是前知之圣也。见文王之圣。当商运之衰。而已知天命于是维新。传之王季以及文王者。不过顺天而已。文王亦圣人。岂不知天命之终归于周也。若周为天子。则其必追王者。文王亦已知之矣。此言推文王之意。虽谓是文王已知之事。亦何害于文王臣商之义也。继述是达孝之事。先言达孝。继言继述以承之。其意可知也。且一戎衣有天下。宗庙享之。追王祖先等事。尤继述之大者也。乃父乃祖。虽不能事事尽善。而为子孙教戒之说。皆至行美意。则子孙之为其教戒而不坠先训者。亦可谓善继其志矣。
三近以前。不言九经。今以三近。引起九经。岂上三知三行。无事于论说九经。而九经自行于其中。故未之尝言。降至三近。始为详言之耶。
此章先言五达道。以明性命之本原。继言三达德。以明入道之方。次及九经之许多政法。此三近不过系
只是推想文王云云等语然矣。推王是圣人奉先之当然底道理。未必文王平日有谆谆教戒而谓推文王之意也。除是周公言。至于太王。实是剪商。太王亦岂有剪商之志哉。太王是前知之圣也。见文王之圣。当商运之衰。而已知天命于是维新。传之王季以及文王者。不过顺天而已。文王亦圣人。岂不知天命之终归于周也。若周为天子。则其必追王者。文王亦已知之矣。此言推文王之意。虽谓是文王已知之事。亦何害于文王臣商之义也。继述是达孝之事。先言达孝。继言继述以承之。其意可知也。且一戎衣有天下。宗庙享之。追王祖先等事。尤继述之大者也。乃父乃祖。虽不能事事尽善。而为子孙教戒之说。皆至行美意。则子孙之为其教戒而不坠先训者。亦可谓善继其志矣。
三近以前。不言九经。今以三近。引起九经。岂上三知三行。无事于论说九经。而九经自行于其中。故未之尝言。降至三近。始为详言之耶。
此章先言五达道。以明性命之本原。继言三达德。以明入道之方。次及九经之许多政法。此三近不过系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4H 页
三达德科内。岂可以三近谓发九经之端耶。
二十三章明动变化。此云动变化。专著于物而言。有异于变气质之变大而化之化。盖以此篇多说修道之教。而此章在二十章治平大业之后。且与上章相对。与那尽性参赞之意对说。故其言自不得不如是耶。
上章既言圣人尽己尽人尽物之自然而化者。此则对待于上章而以学者推致而以至于其极者而言也。致曲如明德章句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意也。形著明动。以至于变化。亦如以复其初之意也。此形著明动变化等字。是学而至于圣人之工夫次第也。但以章句而分截言之。诚形著明。即上章能尽其性而德无不实也。动变化。即上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之性者也。其动之变之化之者。莫非在我。而其动与变与化则从物而言也。来说专着于物云者。专字似过分数而盖得之。
二十六章博厚高明。章句皆以验于外言之。又言其积也其发也。积是充积之意。以言其充积于中则好矣。而此云验于外。且高明云云。不于心地上论说。而却谓之发也。高大而光明。又何也。
二十三章明动变化。此云动变化。专著于物而言。有异于变气质之变大而化之化。盖以此篇多说修道之教。而此章在二十章治平大业之后。且与上章相对。与那尽性参赞之意对说。故其言自不得不如是耶。
上章既言圣人尽己尽人尽物之自然而化者。此则对待于上章而以学者推致而以至于其极者而言也。致曲如明德章句因其所发而遂明之意也。形著明动。以至于变化。亦如以复其初之意也。此形著明动变化等字。是学而至于圣人之工夫次第也。但以章句而分截言之。诚形著明。即上章能尽其性而德无不实也。动变化。即上章能尽其性则能尽人物之性者也。其动之变之化之者。莫非在我。而其动与变与化则从物而言也。来说专着于物云者。专字似过分数而盖得之。
二十六章博厚高明。章句皆以验于外言之。又言其积也其发也。积是充积之意。以言其充积于中则好矣。而此云验于外。且高明云云。不于心地上论说。而却谓之发也。高大而光明。又何也。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4L 页
此章以圣人之德。比拟于天地不息则久。圣人持敬工夫。无时间断。真积力久。则其著见于外者。德器之深广。安得不配地之博厚也。光辉之发越。安得不如天之高明乎。地之博厚。以华岳河海之持载而言也。天之高明。以日月星辰之昭昭而言也。虽以至诚不息于中者而至此。及其博厚高明。则本指德性之验于外发见者言之。如天地之所以示于人者也。此圣人之与天地合其德者也。
振河海不泄。伏见劄录。以语类说地浮海上者。疑其有讹。窃疑天气也。气固无穷。地质也。质固有穷。既穷之边。既穷之下。势必空旷。水之性本下。则流而下。蓄于其间者。诚无不可。而劲风之所束。大气之所举。九阳之益远益刚。而水亦不得坠落。长满于天地之际矣。若其水大于地。则五行固不能相均。奚独于地与水。较其多且寡哉。天地未辟。只是湿湿即水也。其多于诸物。顾何怪欤。至以日月由水中行。疑其水深所翳。不可透照而受明。此亦有不然。天实无边。无论水包地地包水。水与地俱是质。其不及天边。亦明矣。日月丽天。回环不息。则其行之至高至远而超然于无物之外。又可知矣。其
振河海不泄。伏见劄录。以语类说地浮海上者。疑其有讹。窃疑天气也。气固无穷。地质也。质固有穷。既穷之边。既穷之下。势必空旷。水之性本下。则流而下。蓄于其间者。诚无不可。而劲风之所束。大气之所举。九阳之益远益刚。而水亦不得坠落。长满于天地之际矣。若其水大于地。则五行固不能相均。奚独于地与水。较其多且寡哉。天地未辟。只是湿湿即水也。其多于诸物。顾何怪欤。至以日月由水中行。疑其水深所翳。不可透照而受明。此亦有不然。天实无边。无论水包地地包水。水与地俱是质。其不及天边。亦明矣。日月丽天。回环不息。则其行之至高至远而超然于无物之外。又可知矣。其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5H 页
光影相照。有何所碍乎。且以水深而疑其翳。以證此地之包海。则其包海之地其厚与博。可知已。彼日月何独翳于水而不翳于地乎。窃见楚辞辑注。是朱先生最晚年亲所解释。而其天问注。亦以日月之行。谓皆由水。伏未知如何也。盖此云云。直以明大地广厚之德。历言地上所载之物。以引其重矣。如云华岳。是河海对说。而华与岳亦不是别个两山。则其为过去文字。偶然引用可知。恐不可以文害意也。
水浮大地之说。本出朱子。固不敢肆喙。而终不能无疑。振河海章句。先生谓振收也。太极图说注。又谓五行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此皆言虽河海之大。而不能不倚附于地也。今言水反载地。诚不可知也。若地之四边及下面。以及天际而皆水。则水之大倍地者五。此已决无之理也。且天之苍苍。都是气也。而无如地之形质。则毕竟积水贮在何所。若曰为天之大气管束。不渗漏云。则即此地面空虚处。莫非天之气也。何必就下于三万里之远而后止也。日月之由水中行。亦煞可疑。以目所见言之。薄云轻霞。日光犹不能透照。况万万里浊水之中。月何以受其明于日也。愚
水浮大地之说。本出朱子。固不敢肆喙。而终不能无疑。振河海章句。先生谓振收也。太极图说注。又谓五行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此皆言虽河海之大。而不能不倚附于地也。今言水反载地。诚不可知也。若地之四边及下面。以及天际而皆水。则水之大倍地者五。此已决无之理也。且天之苍苍。都是气也。而无如地之形质。则毕竟积水贮在何所。若曰为天之大气管束。不渗漏云。则即此地面空虚处。莫非天之气也。何必就下于三万里之远而后止也。日月之由水中行。亦煞可疑。以目所见言之。薄云轻霞。日光犹不能透照。况万万里浊水之中。月何以受其明于日也。愚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5L 页
见如此。故聊尔言之耳。然孔子曰。不知人。焉知鬼。眼前事犹不能知之。况所不见之地耶。庄子曰。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此言诚得之。
二十七章尊德性。(止)明哲保身。上条既言君子之学。以至其极。其下却无他说。只言不骄不倍。明哲保身以终之何也。此数语果可以尽圣人之道之极耶。岂亦只为起下章而言耶。
只为起下章云云。诚然矣。居上不骄以下。固圣人事。而圣人事此外。岂无可言。必言此者。盖有意在。二十六七章。极言圣人之道大如天矣。仲尼之道。其大固如此。而终不得尧舜之位而以行其道。故不过为为下不倍。足容保身而已。此章章首盛言圣人之道。章末以此言之。以起下二章不骄不倍之意。而因继言仲尼之道。且将章句。潜心玩味。经文之血脉贯通处。庶几知之矣。
二十八九章。是专言孔子之不得行道。亦中庸耶。
孔子不得君师之位。故不行其道。此正虽有其德而不敢作礼乐。只从周而已。当孔子之时。则此乃中庸之道也。
三十一章章句。以聪明睿智为质。其下四者为德。
二十七章尊德性。(止)明哲保身。上条既言君子之学。以至其极。其下却无他说。只言不骄不倍。明哲保身以终之何也。此数语果可以尽圣人之道之极耶。岂亦只为起下章而言耶。
只为起下章云云。诚然矣。居上不骄以下。固圣人事。而圣人事此外。岂无可言。必言此者。盖有意在。二十六七章。极言圣人之道大如天矣。仲尼之道。其大固如此。而终不得尧舜之位而以行其道。故不过为为下不倍。足容保身而已。此章章首盛言圣人之道。章末以此言之。以起下二章不骄不倍之意。而因继言仲尼之道。且将章句。潜心玩味。经文之血脉贯通处。庶几知之矣。
二十八九章。是专言孔子之不得行道。亦中庸耶。
孔子不得君师之位。故不行其道。此正虽有其德而不敢作礼乐。只从周而已。当孔子之时。则此乃中庸之道也。
三十一章章句。以聪明睿智为质。其下四者为德。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6H 页
下条又言五者之德。以上所谓质。并谓之德何也。
聪明睿智。不但此章句以禀质言之。大学序聪明睿智。亦以气质言。此一句则不可以德言也。宽柔以下。备言仁义礼智。则信在其中。经文虽无信字。章句之言五者之德者。并信之德而言之也。小注陈氏言当用仁时仁发见云云者观之。当用信时。信发见云云也。若以聪明睿智为德。则其发见者果何德也。商之。
答金景休
序二者杂出。下答不是齐头并出。章海以为此固有不齐头时。亦有并出时。此说似然矣。
以杂出必谓并出则不然云。克念之言。亦或有如此之时。须验之心。则益可详之。
十一章南方之强。章句君子之道。南方北方。皆以血气言之。下云强者之事。事字诚说得好。而此云君子之道。道即道义之道。则此所云云。恐如何。
南方之强。谓之道者。以为较北方之强。谓近于君子之道也。异于下节四强德义之勇也。
十六章章下不见不闻。(止)亦费矣。鬼神气也。费隐理也。此浑而言之何也。
不见不闻。体物不遗上理。谓之费隐也。直以鬼神之
聪明睿智。不但此章句以禀质言之。大学序聪明睿智。亦以气质言。此一句则不可以德言也。宽柔以下。备言仁义礼智。则信在其中。经文虽无信字。章句之言五者之德者。并信之德而言之也。小注陈氏言当用仁时仁发见云云者观之。当用信时。信发见云云也。若以聪明睿智为德。则其发见者果何德也。商之。
答金景休
序二者杂出。下答不是齐头并出。章海以为此固有不齐头时。亦有并出时。此说似然矣。
以杂出必谓并出则不然云。克念之言。亦或有如此之时。须验之心。则益可详之。
十一章南方之强。章句君子之道。南方北方。皆以血气言之。下云强者之事。事字诚说得好。而此云君子之道。道即道义之道。则此所云云。恐如何。
南方之强。谓之道者。以为较北方之强。谓近于君子之道也。异于下节四强德义之勇也。
十六章章下不见不闻。(止)亦费矣。鬼神气也。费隐理也。此浑而言之何也。
不见不闻。体物不遗上理。谓之费隐也。直以鬼神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6L 页
气当之则不然。
十七八九章。奎五问孝为百行之源。(止)日月既远之后。下答不以为非。章海以为自鬼神章至此。直说费之大者。此三章皆言制礼作乐之盛。至下九经章而极其费。不是专就孝上推说来。此说如何。
此三章极言费之大者。克念说然矣。然制作之中十七九章。以大孝达孝起头而专言孝者。岂不以孝悌为仁之本。而以孝悌治天下之道耶。况亲亲仁民。其序当如此。所以将言柔远人怀诸侯。而先言孝如此其盛也。
答金景休
收放之工。煞有精神。甚喜省检不弛也。间不无飞扬跳举者。自是例患。习之久则却觉有打叠之效。须时时提撕而警觉之。亦不可太拘束。有若力制缚也。陈烈云云。吾儒心法。自与禅家不同。既知此则或流于顿悟之弊者。无所虑矣。
答金景休(丙子)
羹饭左右之说悉之。问解黄知事之问。正如来疑。沙溪答说。只言祭之饭右羹左。上食之饭左羹右云云。其卒哭。既用吉礼。上食还用象生之礼。则无明白辨
十七八九章。奎五问孝为百行之源。(止)日月既远之后。下答不以为非。章海以为自鬼神章至此。直说费之大者。此三章皆言制礼作乐之盛。至下九经章而极其费。不是专就孝上推说来。此说如何。
此三章极言费之大者。克念说然矣。然制作之中十七九章。以大孝达孝起头而专言孝者。岂不以孝悌为仁之本。而以孝悌治天下之道耶。况亲亲仁民。其序当如此。所以将言柔远人怀诸侯。而先言孝如此其盛也。
答金景休
收放之工。煞有精神。甚喜省检不弛也。间不无飞扬跳举者。自是例患。习之久则却觉有打叠之效。须时时提撕而警觉之。亦不可太拘束。有若力制缚也。陈烈云云。吾儒心法。自与禅家不同。既知此则或流于顿悟之弊者。无所虑矣。
答金景休(丙子)
羹饭左右之说悉之。问解黄知事之问。正如来疑。沙溪答说。只言祭之饭右羹左。上食之饭左羹右云云。其卒哭。既用吉礼。上食还用象生之礼。则无明白辨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7H 页
论。未敢知也。第念至卒哭。始用鬼事之礼。故一如祭礼而饭右。上食则以古礼言之。卒哭后已停废。而后世缘于人情象生而不废焉。故其设之也。亦象生而饭左耶。但家礼时祭饭右羹左。沙溪重峰皆疑其义意所取。而愚意生人之左饭右羹。不但便于右匙之用。生人尚左故饭左。神道尚右故饭右也。未知不悖否。商量更示。
答金景休(壬午)
时金文贞公堉。(止)乞归 上不许。○君子同退之义。恐是小人妨贤。使不得行道之时。若文贞之大同。实为救民之良规。则慎斋之不合。固为自退之义。而先生之因此欲并退。果是精义之十分耶。且此一节。恐不必大关于先生出处之义。此时金(止)不许三十八字删去如何。(文贞之讥刺慎翁。大失尊贤之道。肰则先生之请退。或有微意于其间耶。肰 上不许而先生亦不屑去。以是见之。似亦无微意之可见。)
孝庙勤召诸贤。慎斋以儒林领袖。才同赴 召。而遽遭潜谷之讥斥。必于退归。此虽非贤邪消长之际。先生本师事慎斋。同退之语。岂不出于先生。 上既不许。则虽不必径情直归。朝廷以潜谷之故。亦不能为慎斋而言其讥斥之失。若无先生此疏。其于待慎斋
答金景休(壬午)
时金文贞公堉。(止)乞归 上不许。○君子同退之义。恐是小人妨贤。使不得行道之时。若文贞之大同。实为救民之良规。则慎斋之不合。固为自退之义。而先生之因此欲并退。果是精义之十分耶。且此一节。恐不必大关于先生出处之义。此时金(止)不许三十八字删去如何。(文贞之讥刺慎翁。大失尊贤之道。肰则先生之请退。或有微意于其间耶。肰 上不许而先生亦不屑去。以是见之。似亦无微意之可见。)
孝庙勤召诸贤。慎斋以儒林领袖。才同赴 召。而遽遭潜谷之讥斥。必于退归。此虽非贤邪消长之际。先生本师事慎斋。同退之语。岂不出于先生。 上既不许。则虽不必径情直归。朝廷以潜谷之故。亦不能为慎斋而言其讥斥之失。若无先生此疏。其于待慎斋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7L 页
太薄何也。以此观之。先生此着。尽有义理。不可删。
潜煽云云。鄙意本非疑潜煽字也。只疑潜煽之实。不甚著见于此文也。如金邦杰疏。其构罪题目。太半出于拯区区妄意。本欲略提此等事。以实起头之潜煽字也。但其上下无间可插。是为可闷否。
大尹年谱及己酉拟书。始出于癸甲世道将倾之际。辛酉拟书。即是己巳凶计之影子。则潜煽机括。都在于此。左右或未之深察也。辛酉拟书。下以即是潜煽之机括而八字添入。则却明白矣。但古来文字此等义理。不必如相讼文字之昭然明白。惟作者以意书之。知者知之而已。其必以八字添书为得耶。商之。
答金景休(癸未)
妾母礼既不世祭。则何论递迁于长房耶。礼与法所重一也。栗谷先生则不敢用家礼祭及四代之说。从国典只祭三代。妾母虽有亲孙。不敢即埋。依要诀祭止三代可矣。递迁长房则终是大僭。盛意亦如何。
答金景休(甲申)
郑生恒保少侄为其先丈生家之后。其家在光州。而所后父亦病未远行。郑生少侄在此定婚日子甚迫。其冠行于何处而谁当为主人耶。众议以为
潜煽云云。鄙意本非疑潜煽字也。只疑潜煽之实。不甚著见于此文也。如金邦杰疏。其构罪题目。太半出于拯区区妄意。本欲略提此等事。以实起头之潜煽字也。但其上下无间可插。是为可闷否。
大尹年谱及己酉拟书。始出于癸甲世道将倾之际。辛酉拟书。即是己巳凶计之影子。则潜煽机括。都在于此。左右或未之深察也。辛酉拟书。下以即是潜煽之机括而八字添入。则却明白矣。但古来文字此等义理。不必如相讼文字之昭然明白。惟作者以意书之。知者知之而已。其必以八字添书为得耶。商之。
答金景休(癸未)
妾母礼既不世祭。则何论递迁于长房耶。礼与法所重一也。栗谷先生则不敢用家礼祭及四代之说。从国典只祭三代。妾母虽有亲孙。不敢即埋。依要诀祭止三代可矣。递迁长房则终是大僭。盛意亦如何。
答金景休(甲申)
郑生恒保少侄为其先丈生家之后。其家在光州。而所后父亦病未远行。郑生少侄在此定婚日子甚迫。其冠行于何处而谁当为主人耶。众议以为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8H 页
不如不行冠礼。鄙意以鲁襄公冠于卫成公庙之事观之。生兄为主而冠于生家之庙。不为无据。生家之庙。岂不及于兄弟国之庙乎。
冠礼一节。未论家间事势如何。宁有不行三加之礼而冠之之道也。所后家远未及往。则生家叔父以门长为主人。而行礼如仪。少无所妨。既行礼于生家。则先见生家之庙。后归所后家而见庙。次序欠例而实出于事势之不得已。
答金景休(乙酉)
李丈文祥以参奉懿之独子。为其伯父喜之子。所生家则因以无后。参奉继室罗氏取文祥第二子。为收养孙。拟以日后奉祀。将来题主奉祀等节。将何以为之耶。广平大君越一代为抚安大君之后。而此则 英庙特命。恐不可證而为说耶。且伏念此等变礼之家。若遭其所生祖母之丧。则为其养孙者其服当如何。几筵亦当于何时撤去耶。其家必欲得古今儒贤或大家中近似可据之礼。以为加服本服三年馈奠之證。政所谓无于礼之礼。而第此仰禀。
独子之为长兄嗣。不复立后继世。以其出后子之第
冠礼一节。未论家间事势如何。宁有不行三加之礼而冠之之道也。所后家远未及往。则生家叔父以门长为主人。而行礼如仪。少无所妨。既行礼于生家。则先见生家之庙。后归所后家而见庙。次序欠例而实出于事势之不得已。
答金景休(乙酉)
李丈文祥以参奉懿之独子。为其伯父喜之子。所生家则因以无后。参奉继室罗氏取文祥第二子。为收养孙。拟以日后奉祀。将来题主奉祀等节。将何以为之耶。广平大君越一代为抚安大君之后。而此则 英庙特命。恐不可證而为说耶。且伏念此等变礼之家。若遭其所生祖母之丧。则为其养孙者其服当如何。几筵亦当于何时撤去耶。其家必欲得古今儒贤或大家中近似可据之礼。以为加服本服三年馈奠之證。政所谓无于礼之礼。而第此仰禀。
独子之为长兄嗣。不复立后继世。以其出后子之第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8L 页
二子。托后奉祀者。近世固多有之。而既无古礼所言。且无先贤所论。今何以立说定制耶。广平大君为后于从祖抚安大君。抚安之死。在 太祖朝。而广平之为后。在 世宗朝。何以承重服丧。傍题则 世宗特命立后与继后之受 王命者同。岂无傍题耶。盖父之所生母降服大功。是正礼也。称号则既有程子伯仲叔父之定论。当依其父仲父之称。称从仲祖云。几筵亦当终其父期年之限撤去之。此当然之礼也。但以其父之心言之。实有至痛者存。父母之恩。天下莫大。而以独子出后于宗房。既不能以生我之恩报之。不得已虽以其第二子权奉其祀事。拘于礼防。又不得为承重三年而不得行二祥。无异于无子之人死而不得具丧礼者。揆之天理人情。岂有若是之冤且痛哉。礼有得一书为据足矣之语。收养母服。礼经虽不见。以义服之者。自古有之。至宋太祖开宝礼。收入于齐衰三年。仍著于家礼八母图。至情迫切处。无他可据之礼。则亦可引而为据也。今某之生母为其孙之将日后奉祀也。自其堕地之初。至诚养育。实无减于生我之恩。则参以其父子情理。为此祖母。据是礼服齐衰三年。似不悖于缘情制礼之意。既服三年。则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9H 页
几筵当三年不辍。而亦当行二祥。岂不少恔于人情天理耶。第此所据之礼。既非圣人所制之礼。且有违于有服之亲。则虽有收养之恩。只服本服之语。何敢擅议而终犯汰哉之诮哉。虽以人情之切迫。引此收养服言之。亦有多少掣碍。极可商量。何可以一时权宜之论为定哉。宜博议于知礼君子而处之也。
通典汉石渠议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已有一嫡。当绝父祀。以后大宗。戴圣云大宗不可绝。言嫡子不为后者。不得先庶尔。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宗。闻人通汉云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制曰圣议是。○魏刘德问为人后者支子可也。同宗无支子。惟有长子。长子不后人。则大宗绝。如之何。田琼答曰。以长子后大宗则成宗子。礼诸父无后。祭于宗家。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此诸父之礼。未考其何礼。似是三代之礼残缺。不得编于礼记。还承之为承重无考。可恨。)
答金景休
示继后虽以人意为之。本缘天理也。十三四岁则或不无生人之道。为父者计此年岁。固可取人为子。父子之伦。死生无异。虽为亡人继后。何可以少四岁者为其子也。既无前贤说之可据。诚有汰哉者。而第以
通典汉石渠议大宗无后。族无庶子。已有一嫡。当绝父祀。以后大宗。戴圣云大宗不可绝。言嫡子不为后者。不得先庶尔。族无庶子。则当绝父以后大宗。闻人通汉云大宗有绝。子不绝其父。宣帝制曰圣议是。○魏刘德问为人后者支子可也。同宗无支子。惟有长子。长子不后人。则大宗绝。如之何。田琼答曰。以长子后大宗则成宗子。礼诸父无后。祭于宗家。后以其庶子还承其父。(此诸父之礼。未考其何礼。似是三代之礼残缺。不得编于礼记。还承之为承重无考。可恨。)
答金景休
示继后虽以人意为之。本缘天理也。十三四岁则或不无生人之道。为父者计此年岁。固可取人为子。父子之伦。死生无异。虽为亡人继后。何可以少四岁者为其子也。既无前贤说之可据。诚有汰哉者。而第以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79L 页
事理推之。决知其不可为矣。向前重峰先生奉祀一节。此答孔岩院儒之问也。曾不闻其本事委折。只一时随问随答也。书本且不留之。不知措辞如何。而兹因湖南士人历游连乡而来者。适示是事前后文案。颠末俱备。昭昭可据。如何有争端耶。盖 肃庙时闵趾斋既禀定于 筵中。今又大臣举礼法。更申制令。极其严明。而犹不止争宗之意者。岂但为私家之悖孙。实得罪于 国家也。不足论礼之当否也。浩然之气讲说未了者。当俟早晚枉会时。可以勘定。
答金景休(丁亥)
人家不幸有其父远出。不知存亡者。其子计其父年百岁。发丧制服。是先贤之说。而小生乡人柳某之父三十年前。为寻其兄之被劫于叛奴者。步往岭南。因而不还矣。昨冬柳某之母丧出。未知此丧制服当如何。谓之父在母丧。则其父似为死亡者。十过八九。其子短丧。题主以亡室。岂安于人子之心乎。若谓之父亡母死。则其父之死。犹未的知。又其年尚不满百岁。有违于百岁发丧之礼。伏未知何以为之耶。
失父而终身不得寻觅。则计父年满百岁。发丧制服。
答金景休(丁亥)
人家不幸有其父远出。不知存亡者。其子计其父年百岁。发丧制服。是先贤之说。而小生乡人柳某之父三十年前。为寻其兄之被劫于叛奴者。步往岭南。因而不还矣。昨冬柳某之母丧出。未知此丧制服当如何。谓之父在母丧。则其父似为死亡者。十过八九。其子短丧。题主以亡室。岂安于人子之心乎。若谓之父亡母死。则其父之死。犹未的知。又其年尚不满百岁。有违于百岁发丧之礼。伏未知何以为之耶。
失父而终身不得寻觅。则计父年满百岁。发丧制服。
屏溪先生集卷之二十九 第 80H 页
虽是礼家之说。然今人则能寿百岁者。几乎绝无。而八十享年。亦为极寿。且必待满百。则其子之得行父丧亦难矣。今则以八十为限。亦似无妨耶。但此参酌事势而以意断之而已。无先儒说有据。诚恐有汰哉之诮也。其子之母丧。丧制及题主云云。盖为母三年。礼意人情。至重且大。而父在则父主其丧。且压于父而不得伸三年。此则父之死生未分。虽不忍其死。而未及服丧其死。则必也何所压而不得伸三年耶。且家礼则勿论父在父亡。为母皆伸三年。虽父在。为母三年不为无据。况此父之死生未定。则伸母三年。无可疑矣。神主亦不得已题以显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