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x 页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诗
  
题王母奉献蟠桃图。拜呈友人李治伯大硕人九十四岁贞夫人洪氏床下。
龙车羽盖彩霞轻。王母蟠桃手数茎。天上三千年结子。人间一食可长生。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4H 页
纬,协二儿与诸君。入龙瀑看花。舍弟病不能先之。孤卧梧轩。占得一绝。以俟其归。余亦次其韵。示诸君。
春尽潭崖长碧萝。游人去入白云阿。万壑清香归满袖。也应随处带山花。
宿永兴寺
三日云山在。倦游上寺门。千峰秋色醉。万木鸟声喧。静见天机作。清知道气存。峨嵋半轮月。留照此乾坤。
次林溪尹学士(集) 赠职改旌韵
宁蹈鲁连万丈涛。尺封深耻帝胡臊。眼前只看轻生死。身后非要有宠褒。大义春秋夷夏辨。名声日月泰山高。两孙炳节承贤祖。旌下吾曾肃粉袍。
司谏任公起甫(震夏)之亡。不得以文字伸诔。兹将五言四十四句诗。读于灵筵。一恸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4L 页
人间七十岁。相识几千人。惟中鲜已久。民德多不均。善恶斯纷夥。衰世善又罕。嗟嗟自公亡。善人不可见。忮剋世为能。公心仁厚存。夸毗世争名。公行本实敦。便儇世自贤。公德醇静以。天真任自然。不要人知己。朋侪少我识。知遇讵望假。低徊多抹摋。 天点终靳下。枳栖二遐邑。位止少谏议。人须莫咨嗟。我自不以耻。二弟俱白头。膝下婚嫁毕。人生此至乐。昕夕情话悦。其谁较分数。彼失与此得。天之饷于公。而厚非是薄。然公世欣戚。生不切切焉。况今已蝉蜕。万缘都茫然。人咨人所艳。俯视应莞尔。今我以诗诔。谓亦且谩否。居然卅载交。万事归陈迹。怛怛后死悲。曷不一恸哭。
逆狱鸱张。闻有 宫城扈卫之报。不胜惊遑。进诣畿甸。洪幼万从。止宿衿阳地牛陂赵忠翼遗亭。瞻拜遗像。常钦尚末年树立。次板上韵。
曾将行止视絺裘。更就 君恩作逸休。即是后来拚一死。认由当日识先忧。林间只听相求鸟。垄上犹看昔问牛。遗像肃清庄一拜。百年江汉挹风流。
渡甲津。登镇海楼。
一夫能守雪澌头。虽万龙胡可渡不。是处如无为虏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5H 页
辱。三田宁有下城羞。莫言竖子何渠责。各荐儿曹痛庙谋。 皇祖回军义全坠。敢归天数实人由。
拜牛渚书院(重峰先生所享。在金浦郡西。)
春秋读后识先生。义大尊周皎日星。七百人争同死事。旷欷何独旧田横。
先生尊仰自尤翁。东国方知有重峰。节义元因问学邃。是真百世大师宗。
牛渚留别沈信夫
相离可但搅愁怀。自勉言宜为君裁。虽能明理私犹蔽。性偏难克克将来。
乙未腊吉夜。金景休,成汝厚(镇坤),玄子顺(载健),成善甫,赵稚升(应龙)自讲席归。共次朱子韵以示。奉次兹用勉旃。
静坐空山闭户深。一灯方册俨相临。终宵讲学知何说。万古渊源此个心。
视尔群居点检深。不遐上帝俨余临。最于无事昏跳易。独地严师是己心。
三渊金公作葛驿杂咏百馀篇。无所不言。而其义理有不能无疑者。拈次以俟知者云。
命处虽同受处殊。说形上异说形无。本然亦与形同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5L 页
异。三性其终不异乎。
 渊翁本主人物同禀五常之说。此诗天衷均赋云云。亦此意也。塞指物而言。昏指人而言。既是人。则其性尧舜与路人一也。尧桀之性同。孰不知之。其特举纣桀而谓无太极乎者。以纣桀之实有五常而證物之亦具五常也已。是不然而亦缘不辨乎太极五常立名之所以异而然也。朱子曰。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观万物之异体则理绝不同。盖一原之理同者。一本也。异体之理不同者。万殊也。万殊之理。即异体各具之太极也。统异体各具之理。即一原统体之太极也。天命之谓性一句。程子以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分言之。单言理则北溪所谓理是天地间公共之理也。不涉形气而言。故无不同。至曰性则亦北溪所谓性是为我所有之理也。就异体上言。故不能不异。是以朱子释命性之性。以为气以成形。理亦赋焉。栗谷先生亦曰。理在气中然后谓性。若不在形质之中。当谓之理。不当谓之性也。从古儒先非不知性之是理也。而其以理与性必分别言之者。岂非从其地头以所主而言者。不得不如此耶。性字从心生性。如本然之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6H 页
性。虽单言理者。既曰性则其为异体上各具之理而绝不同。可知也。今不究性理之别。只曰性则理也。禽兽草木。同受此理而为性。则通天下一性也。仁义礼智。岂有人物之殊耶。此似一直痛快而全无曲折。以一原所同之理。而各就气上名言。则阳上名健。阴上名顺。于木称仁。于金称义。各有体用。自不相混矣。有问中庸章句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之义。朱子答曰。马之性健。牛之性顺。此健顺之性也。虎狼之性仁。蜂蚁之性义。此五常之性也。但物则禀得来少。不如人之禀得全。以此言之。人物所禀得天命之性。其有偏全之异者如此。必曰理同故性同。不止尧与桀同。昆虫草木之性。亦与人同。此不但有异于上所云朱子之意也。孟子亦尝开口。便说本然性善。至答告子主气言性而谓之同。则极言犬牛人三性之异以折之。三性即常言之本然也。孟子所言本然之性。非不是单言理也。而性是随形气名言者。三性固各不同。盖形同则性同。形不同则性不同。犬与犬同。牛与牛同。而犬与牛与人则皆不同。此固异体之理绝不同故也。今又曰。人物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6L 页
同具仁义礼智之性。而以其气之异。故不能行仁义礼智之道。亦大不然。朱子言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则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犬牛人各率其性而各为其道也。此人率仁义礼智之性而为父子君臣长幼夫妇之道。犬率吠之性而为吠之道。牛率耕之性而为耕之道者也。朱子曰。牛耕马驰。牛马之本性。使马耕而牛驰。失其本性。若果犬牛率此仁义礼知之性。而毕竟为吠耕之道。则其可谓各循其性之自然耶。明道言牛率牛之性。不唤做马底性。马率马之性。不唤做牛底性。此真各率其性之意也。岂有率人之性而为物之道之理哉。然则体与用不相该。不如形与影之无不同也。岂有是哉。以渊翁卓绝之才超诣之识。偶于此失其照勘。平日论性。如此诗者类多。诚可叹也。
礼是本然之性。一用为仪则践行难。毋将下学轻看去。德业何曾舍此完。
仪文无怪少多疑。先后工程自有规。四勿熟时能复礼。为仁不待知而知。
无某工难看某云。小知皆欲妄纷纭。此由未尽知朱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7H 页
子。孔圣后生一圣人。
 朱子后孔子也。孔子之义。至朱子而大阐。朱子亦自言不用某许多工夫。看某底不出。朱子之所阐明者。后学亦难觑得尽到。世之稍有小知者。妄自拟议。至或曰朱子独知而我岂不知。擅改朱子诠注。背悖斯文者。前后相续。先正为是之惧。以为朱子之后。义理大明。朱子所明之义理。实无违于圣人之义理。惟当讲明朱子之义理。以尽乎圣人之义理也。其悖于此者。异端也。其衍于此者。剩言也。(大明以下。非先正之言。一如此也。其意盖如是。)此盖尊卫朱门。痛斥其背悖之类也。非谓朱子之后则大学格致之工。更不复云尔。休穷格三字。全非先正本意也。且此诗义理无穷。千差万别云者。其谓朱子之后。义理犹有所差失。而不能无待于后人者耶。如此则不可谓真知朱子也。后学亦不可不知也。
次寄舍弟和明允韵。兼示李君执,洪克念。
经冬一床书。闭户千山雪。诸朋共丽泽。好意日挑拨。心体妙不测。孰谓无入出。如欲操而存。必先私意遏。虽无恶虑发。终难浮念绝。工夫易间断。念念毋坠失。最是华夷恨。百年屈此膝。问学虽主晦。大义愧麟笔。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7L 页
惟与讲此义。共俟河清日。(学问主朱子。事业以 孝庙所欲为者为之者。即尤翁楚山遗训也。十五六句及之。)
追和黄载之(大厚)所示浿社闰九诗韵
幽怀无处不宜宽。再作重阳亦足欢。节晚黄花欺盏斝。秋晴白发集衣冠。星台叶尽云容阔。浿水风高雁影寒。吾老未能争席恨。奇游好把画图看。
权亨叔筑小室于寒水斋下。集中州人善笔。揭江山轩三字。为示二绝。要得和音。聊次寄呈。
先生二乐旧江山。寂寞空斋岁月阑。幸有贤孙遗绪在。残书终日掩松关。
道如川逝德如山。千古传心水月寒。今日羹墙无限慕。遗编义理浅深看。
又得别韵。聊成一章。
华人健笔此江山。三字轩楣揭作颜。一脉认尊中国意。羲皇遗义涕堪酸。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8H 页
心纬作宰金沟。署经未毕。 上以秋务方急。召见诸守令。使翌日辞朝。 上问心纬汝将何以治民。心纬对以臣不曾经历。未及料量。岂有可以仰达者。但区区素心。凡于国事。惟思诚心以理之也。 上良久曰。思过半矣。然诚固难矣。窃伏念 上教之思过半矣者。奖谕之也。继又以难矣为教者。实更勉之也。心纬其知之否。今汝觐我将别。余谨演 上教。末叙别怀。得绝句九章。勉而送之。诚之一字。汝既告之于 君前。事事诚实。其难其难。果如 上教。汝或行不顾言。已是自欺。不但使我之冀汝者坠虚。其负我 圣上大矣。须猛省念。勉之勉之。时丙子长至也。
筵问汝何以莅民。遂将诚字告于 君。其思过半犹难矣。 圣教闻应若劄身。
如伤若保在推诚。感及豚鱼况有情。然且真难十分做。汝其随事不容忘。
不教而治是罔民。非诚以教曷能新。即今物则全然坠。小学先明在五伦。
狱讼非诚岂辨疑。死生情伪判须斯。一毫私意尤难着。公直做来其庶几。
非明虽猛不生威。清慎自持可庶几。若是无诚皆是伪。至愚而神岂欺为。
家世文翁儒化著。蔼然诚意入人深。先思自勖宜无忝。尤尔 王言猛着心。
行上论之诚莫重。诚之又必以知先。未知事理徒诚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8L 页
实。去善为非亦不难。
送汝湖南为县去。路程知仅四分千。此行非是难为别。征马萧萧忽怅然。
层冰积雪北风天。征盖翩翩镜水前。几日凝香行李税。书回我始可安眠。
为哭亲讳。下往沟衙。路由王津。宿赵氏梦赉亭。
再寻湖上阁。郑重主人情。搅枕波声大。登盘雪脍明。缅怀秋浦老。吊古义慈城。鼓枻西江去。风和四月晴。
金山寺楼。次溪谷张公板上韵。
丈六三金佛。百千亿化身。灵乎无奈烬。旧矣已栖尘。溪吼几经雨。林香才送春。肩舆上隐寂。岚重袭游人。
凝香阁。得香字示儿子。仍要诸君和之。
职事縻之不入衡。居官何得恼风光。敢忘 筵席诚心对。太半云为簿诉商。从古元非民悍慝。至治惟在政馨香。明新不与同流俗。宜读鲁论器小章。
禹金窟
千年禹穴又吾东。万国真疑此会同。北望中州空雪涕。腥尘何处是尧封。
笠岩山城
外险内夷真可守。且当芦岭大要冲。兵粮峙积虽能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9H 页
足。贞丈非人等是空。
笔岩书院。次清阴先生韵。(河西金先生所享。即长城地。)
先生百世可为师。出处惟常不是奇。非若一时慷慨做。皆从道义学而知。
得别韵更赋
年年痛哭万山中。千古哀冤彻海东。竹石贞坚留绘事。君臣知遇寸心通。(万疑卯。)
黄山书院。得短律一章。示讲学诸生。
千载斯文道统尊。祠名视昔竹林援。周诚程敬元同贯。禹受尧传即本原。百济江长巴字势。先生亭古卦爻存。汀洲采采将谁赠。极望西风浪自翻。
至大兴郡北分歧送幼万。口占以赠。
驻马歧途欲别离。临歧别有叹歧辞。不须浪自多歧泣。直恐斯文道又歧。
 从心所欲。不踰矩。矩性也。圣人之能事。不出于心性。戒惧慎独以率性。戒慎心也。学者之极功。亦不出于心性。心性义理源头。于此差毫。则必谬千里。思孟以来。忧之深虑之远者。实为此也。朱子论发育万物之道而曰。惟人之生。乃得其气之正且通者。而其性为最贵。今以最贵之性。降同于物。此人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79L 页
兽无别也。蔡氏之传演朱子太极图说之注。以为惟人得其秀而灵。圣人又得其最秀而最灵。灵者心也。圣人得气之秀之秀。则其心之灵之灵。可知也。今以灵与最灵。同归一科。此圣凡无别也。是非语句间文义不同之比。源头义理。有此歧异之论。岂不忧虑之深耶。兹书数行于篇末。以示幼万。幸以示汝四,克念,梦瑞,景休。今日可与语此者。惟此数君而已。益觉吾道之孤也。可叹也。尔后三朔八月吉日。追书。
追挽李司谏厚而(敏坤○并小序)
 
司谏李公言事忤 旨。谴谪北塞。至昌道驿店。夜遇火。竟殁于灰烬。真千古伤叹。而 圣世之一不幸也。士友闻之。莫不惨沮。顾此病伏穷山。其葬未及致挽。忽闻祥期回薄。抚念平昔契谊。伤悼之极。不忍终无一言。兹书此遥倩工祝。一读于筵几之前。灵其鉴否。呜呼悲夫。
千古哀冤气作虹。中宵直上斗牛通。湘潭憔悴犹难见。楚些呜呜烈焰中。
识学勘从有道于。事 君忠节此权舆。死生休戚宗臣义。颠沛从容我自如。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0H 页
英灵挑出寝傍儿。敛烬馀身事亦奇。绀岳山前归榇日。雪天号哭使人悲。
林崖一见又屏溪。皂盖来时日欲西。经说时忧长短语。秪今含涕意悽悽。
赋金汝四,嵋南十六咏
   为诵平日自警之意。冀汝四之揭壁而用勉焉。兼示嵋南主人李圣章景稷从兄弟座下。盖与奉勉汝四者意一般也。佥其省念焉。
  九浦归帆
风帆乘潮上。来商何郡郎。况吾四民首。常业敢云忘。
  
长川暮林
漠漠长林暮。倦飞各返栖。嗟尔漏行客。可以鸟不如。
  巨桥行人
断续虹桥窄。日行千万人。平平率性道。何事无人循。
  汪坊渔子
世衰隐非一。高士亦樵渔。虽有疏閒趣。何如坐看书。
  美岘落照
牛山泣何为。不识死生理。莫言惜落晖。明日复东至。
  龙头初月
初月日生明。终成圆太极。己德宜明明。元来一太极。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0L 页
池谷夕烟
夕烟细细起。俄然羃四村。比如欲一念。终使此心昏。
  朱墟晚霭
坐看春霭生。迤迤四野㳽。推吾子谅心。亦可满天地。
  挑灯看书
静坐潜看古圣经。夜深灯下最专精。既明且熟吾言似。左右逢源惟意行。
  对月哦诗
胸无毫分私邪在。月到梧桐霁色新。霁月胸襟同洒落。始知吟弄自天真。
  
荷锸课农
自笑樊迟曾学稼。犹能春至事西畴。勿忘勿助同心法。力课耕耘以待秋。
  抱瓮灌圃
晚作东门瓜种翁。不妨经济在閒中。旱潦灌放随时以。这里犹存育物功。
  携筇访友
友道一伦诚莫重。切偲惟在以文仁。不然谈笑徒驰逐。奚止损吾吾损人。
  扫径迎客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1H 页
呼童净扫松阴径。多少客来相揖迎。长语孝慈幼语悌。农桑款款各欢情。
  涉园赏花
红绿扶春入小园。晚招童冠趁清暄。千葩万蕊争先后。色色皆从理一原。
  登高观涨
漠漠平郊天水齐。快如阔海浩襟开。但看四野无青色。民尽将饥正可哀。
次汝四和示晦翁三绝韵
石自为门岩自屏。自耕自饮自癯形。平生万事自然在。水自然清山自青。
莳花灌圃经纶足。归对残书坐整冠。卷时为体舒为用。意在閒云不厌看。
行藏用舍孔颜知。自是阴阳动静机。愿学千秋无限意。九原如作与谁归。
生朝。章台与诸朋。拈韵以志喜。聊次之。
抟鹏初拟大扶摇。师友中间道义交。白首穷山俱不就。愧君今日祝松乔。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1L 页
是夜茶罢。家弟石门子与诸朋。共拈朱子诗愿上龟莲千岁寿永令凫藻一家肥。分韵共赋。余独不可无诗。先押愿字。
念我愿何在。学孔惟我愿。仰钻弥高坚。末由徯所愿。已矣今白头。岂终无更愿。圣人固难望。贤亦我之愿。虽老毙后已。实有朝闻愿。此道天下公。独善宜非愿。吾党二三子。亦应有此愿。同志百年期。天必遂吾愿。清茶酌我饮。且我寿考愿。爱之欲其寿。人情固宜愿。惟寿禀初定。非人愿不愿。此学本在己。力行可谐愿。请君更听我。有愿必如愿。今与愿致知。知至是如愿。今如愿克己。己克是如愿。今愿不违仁。不违后如愿。今愿修与齐。修齐后如愿。治平有位论。非士可以愿。从吾所当为。勇往如其愿。其宜勉我言。为赋二十愿。
己卯灯夕。甲儿欲作悬灯会。膝下久不见小儿戏。不觉喜闻而许之。甲能招聚村童。水缶迭舞。玩而乐焉。兹书二绝。一以志余喜。一以作汝诫。
故作灯辰任少儿。村童水缶舞参差。眼前久阒稚髫戏。不觉今宵喜尔为。
人情惟乐易为差。善戏有之不善多。已见兹游都俚杂。汝心于此勿宜夸。
次家弟韵。赋近日所讲未发中时气纯善说。示洪幼万暨克念,景休。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2H 页
理同何故号随更。虽曰单言气上名。说到和时宁可浊。方知中处固纯清。众人善恶常由动。忽地生来即是情。向上道途云且远。鬓边霜雪奈峥嵘。
己卯腊月。即余卺筵之回甲也。自不无感旧之怀。适家弟石门子有诗来。用叙此怀。次奉之。
城西故事惟吾在。前甲今年十七时。醮席拜嘉香满酌。牢床明烛卺交丝。琴钟半世宁无感。孤露馀生益自悲。当日君髫随后至。白头谈旧和新诗。
夜。家弟与安晦之来宿久庵。拈农岩韵共赋。
家计云千壑。閒情雪一川。诗篇惊岁月。星斗作春天。全落寒梅后。高吟秉烛前。不须山外问。幽事属吾边。
除夜。与家弟石门子守岁久庵。拈尤庵先生除夜韵共赋。
亦受天然自有中。行之不得折其衷。愧无大舜能惟一。敢谓神尧与所同。三十日过今腊月。百千已冀抑诗功。吾生正使颐期寿。奈已人间万虑空。
儿子移 除丹阳。诸朋皆以诗送之。余亦不可无诗。口占一绝赠之。
栖息丹丘余所愿。喜闻今汝宰丹丘。轻筇石径三岩遍。明月芦花一棹舟。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2L 页
景休克念未发时气清浊之说有未契。曾赋一律示之。二贤次来。犹持旧见。又拈别韵示之。兼示幼万。
物皆动静应天机。未发须看至静时。若说滓泥犹不化。宁云神鬼莫能窥。非惟中体差殊见。直到坤阴却欠知。勿谓伊人无所受。晦翁栗老岂余欺。
 凡言动静。以四时则自复至乾为动。自姤至坤为静。在人则心身皆有动静。不见不闻与应事接物。心之动静也。语默坐卧出处行藏。身之动静也。毋论圣愚贤不肖。孰无动静。而至于未发。则朱子以为至虚至静。鉴空衡平之体。鬼神不得窥其际。栗谷谓虽众人之心。幸有未发之时。则全体湛然。与圣人不异。以两先生所言者观之。当此之时。岂有一分泥滓留在其间耶。所谓未发实属静时。而凡言静者。不可以当子思所谓未发也。章句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云。则静中又别言至静。即图说静极处也。或问以程子复卦当之者。谓不可晓。而终以坤卦纯阴言之。栗翁之言。亦以不昏倒不胡走为未发。此喜怒哀乐。虽未形见。若有昏挠悠泛之候。则亦不可谓未发也。此真子思言外之意。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3H 页
而亦朱子所为说未发。十分尽到也。性虽单言。其曰中者。必于此时言之。可以状无少偏倚。亭当底全体也。鄙诗五六句之意。谓贤辈不但不见得中字体段。实于未发真境界。其所知者。亦有所未尽精密也。景休种下种来之谕。虚明中气味种子潜伏犹在云者。终似有形之物。一出而一不出。一行而一坐。然若以陈北溪一气之忽如此忽如彼者看之。无此患矣。克念诗第四句注。清气发时。浊气未必随发云者。亦与二人在房中。一人出一人留者同也。此皆景休虚明中种子留在者。同一病也。须更商之。
宋絅汝要闻心性名目义理。以为实践工程。兹赋绝句十二章以示之。
天命赋人物。受来以性言。虽从气上看。单指本然云。
(右本然之性)
以其在气质。气质或兼言。气本有清浊。性因善恶分。
(右气质之性)
各言其气理。因气性偏全。以此看人物。人全物则偏。
(右人物之性)
躯壳气之精。该于方寸里。昭昭又灵灵。在彼忽在此。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3L 页
(右单言气之心)
具理性为体。感物情为用。一心涵性情。是为性情统。
(右心统性情)
始发谓之情。缘情计是意。意定志斯名。情能统意志。
(右情统意志)
七本恶兼说。四为善一边。端从情上剔。互发岂其然。
(右四端七情)
两皆心发后。气性各生原。只宜双下说。不可互兼言。
(右人心道心)
虚灵莫非气。奈自原头异。栗老言优劣。圣凡各彼此。
(右圣凡之心)
此性具诸心。元来于我得。带来心字言。主性号明德。
(右明德)
未发静之至。湛虚同圣人。单言亦因气。中体此焉真。
(右未发心体)
皆从名目说。实践都由心。惟敬为心宰。勉君听我钦。
(右宝践工夫)
乡射礼诗(并序)
   士友之来群居者。议讲乡射之礼。余曾欲行之不得也。喜闻而许之。粗办仪具。招邀近居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4H 页
诸士友会焉。余则老不堪事。以程冠襕衫。傍坐而观之。唐城洪一源幼万作主人。西原韩后遂仲良为宾。幅巾深衣。各莅席。家弟前大宪石门子季章以纱巾野服。当遵位。广陵安世光晦之,衿阳姜凤阳善鸣,安东金命铉士凝。皆以七十以上。坐宾长席。执礼安东金砥行幼道幅巾深衣。主人南西向立。安东金宗溟汝四,唐城洪相龟梦瑞,咸昌金奎五景休,唐城洪章海克念相礼事。月城金汉禄汝绥幞头襕衫。任司正,司射。乐正咸阳朴岐阳鸣瑞西阶东北面立。安东金毅行弘甫耦大夫。仁川蔡百休季能,家儿心纬上耦。壶山宋■(雨球)光宝,唐城洪理源天卿中耦。任时协正汝,安东金恕行近仁下耦。俱袒决遂。手弓腰矢。阶下东面立。诸执事上下耦。多不尽录。而众宾之登西阶旅酬者。总二百六十馀人。张法候施尊禁。举旌设楅。上琴下磬。俎豆莘莘。衿绅济济。先行饮礼。继以射仪。终日揖让。可见王道之易易。而揖升下饮。其争也君子。盖盛礼也。溯求之古。矍圃之后。罕闻有行之者。而今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4L 页
幸于数千载之下。始睹之也。遂传之画图。播之歌咏以大之。为书此识之。时 崇祯甲申后再庚辰四月既望日也。
三代仪文罕见今。矍场遗意可追寻。让而争也宜观德。学有似乎在正心。西觯始酬天欲暮。上琴初作树交阴。吾衰不得躬将礼。白发青襕坐整襟。(俎西之觯。宾始饮而酬之。谓西觯。琴在堂上。谓上琴。)
至黄江。诣寒水斋。拜真帧。拱手久立。感怀自倍。退而有诗。
趋隅立拱手。满目不堪哀。俨若先生坐。恍疑旧日陪。和严犹可像。狷简就谁裁。零落同门尽。白头怆独来。
自忠州至丹阳记行
眼惯黄江路。稽山近马首。千古背水恨。獭川鸣在右。忠原处上游。两岭一要冲。宜作大关防。以为虑无穷。暮烟埋终岭。石径循江迁。投宿水轩夜。拜真寒斋前。纡直溯流行。西仓在南岸。直行一莽苍。健孙候路畔。清滢玉琅玕。匝岁见之喜。秣马水山驿。卵岭高特地。群峰秀月岳。郁郁黄江赴。下岭树阴憩。小村水曲处。骇目苍翠积。巨壁下插江。雄奇是龟潭。半面犹心𢥠。苍亭隐岩呀。忙不去登临。日暮回舆去。馀债在江浔。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5H 页
翼翼凤栖寺。丹霞望赤城。仙岩在上流。郡府窈而清。山水好楼居。尽室皆仙缘。欢笑输情话。半烛不知眠。明朝更理筇。岩泉尽蹁跹。
太守随我共入岩栖。一宿而去。戏书一绝以赠。
自谓丹丘便我家。相随共入白云阿。仙区一宿鸣驺去。奈尔腰间紫绶何。(诗道自别。虽父子间。善戏则无妨耶。好呵。)
上仙岩。敬次寒水斋先生韵。
尔忘前受敬。足躩石蹊危。襟抱遮岩旷。天机擎壁奇。先生杖屦后。小子泳游时。寻向上头止。极工此可期。
玉笋峰
移舟峰下乍洄沿。左右看三一后前。削出亭亭苍玉笋。还疑物色自先天。
寒碧楼
苍然凤岫忽开眸。五十年来再上楼。依旧屏山青草岸。至今明月白芦洲。长江滚滚千层浪。风穴飕飕万古秋。存没人间成故事。停舟怊怅倚栏头。
权亨叔为校整先师文字。来会溪上。将归。书赠三绝。
曾恨人岩一见违。春来又叹问闻稀。校书几日还归去。东望风烟却怅唏。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5L 页
先生义理与工夫。深浅消详在是书。善继岂惟文字究。严心法看大规模。
治任归来四十年。兢兢一念若临渊。当时诏教终何报。对尔尤增自悼怜。
次寄健厚孙读孟子诗韵
积雪空山闭户深。晴窗墨数又行寻。小孙昨夕书来报。课学日增能养心。
千秋太史感叹深。此意程朱并究寻。开卷先看第一义。分明义理辨之心。
(右言首章)
邹书特说本原深。初学宜从大旨寻。开口便言人性善。反之为舜却由心。
(右言性善)
忍字翻看戚戚深。为仁本地可推寻。民牛爱否存王政。长短当从度此心。
(右言觳觫章)
浩然文义极渊深。莫曰难言直字寻。盛大元因配道义。主张为帅在于心。
(右言浩然章)
何言粗圣莫精深。三性单从气上寻。本理虽同成性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6H 页
异。兽无盛性此神心。
(右言三性章)
贤于尧舜以功深。叟亦功宜禹下寻。拳踢固知非得已。拒闲元是圣人心。
(右言好辩章)
七篇尔合阐微深。从此逦迤向上寻。如诵己言和靖学。河南敬字克存心。
(右终以敬字勉戒)
除夜在王父墓下
老去益知今夜惜。少时宁有此悲吟。一樽天地襟期晚。万里山河岁月深。可耐苏杯惭后到。庶几蕉叶展新心。省楸怆忆庚辰事。孤露重来百感侵。(庚辰。陪先君子省墓。)
与家弟访仙岩主人。士凝,润甫,晦之亦至。共拈次简斋韵。
牢落林枫晚。已凋无数枝。犹馀丛菊在。留待故人期。落日生华发。哀鸿到小诗。持杯方一笑。后约问何时。
今年洽满八十。北邻安晦之,李治伯亦皆八十。并邻大耋三人。亦奇事。晦之,治伯各以一律寄来相贺。次其韵。各奉一律。
二千八百几旬旬。吾辈同庚与作邻。七十犹稀今八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6L 页
十。一人难得况三人。晴沙暖日汀花晚。芳草和风岸柳新。佳兴随机元不息。鸠筇携处可怡神。
(右次寄安晦之)
幸为大男子。滚作耋头翁。生长腥膻外。从游师友中。能全天理重。敢负仁心公。抑抑古贤戒。馀生祈勉同。
(右次寄李治伯)
敬次尤庵先生集中八十岁自警吟
曾有七十吟。倏如昨日事。滚到八十头。尤老已诗记。下学暨上达。叙尽平生志。先生志许大。天安得不遂。小子愿学心。到老益自愧。先生我师师。每恐渊源累。学朱由先生。直方兼大义。斯文道日丧。欲坠如禹缒。当时力闲卫。拳踢安敢企。虽不自为任。亦非不在己。果能先自治。本原明止水。知行有次第。欲行始知止。用力透人鬼。或放更兢惴。苟有日新效。庶几好是懿。有无以责人。所治曷不致。然余昧自修。奚暇定人累。无望德性胜。终为气禀使。林居四十年。所成今何事。徒然慕先生。不落第二义。遗篇尚感余。沈吟敬而次。
送金景休还家
每喜相逢长长新。千秋复见起余人。今来益觉相期重。前去工夫更实淳。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7H 页
同来同去每同携。今日胡为独去来。可惜青山埋善士。书窗相别益堪哀。(才葬洪克念而来故云。)
二月十日。孙妇初度日也。其姑作数器馔。余与石门。同少男女坐内堂。共话而啖之讫。书此赠而勉之。
人家兴替妇人存。教妇初来古圣言。贞淑其心婉娩行。已能听姆不须烦。
舅姑当敬奉先诚。冢妇承家任不轻。宜室可能宜党族。同居百忍在和平。
编成梱范意殊深。可作吾家妇女箴。此在山翁惟长物。体行奚啻直籯金。
石门子以邦禁久断杯酌。因茶思饮有诗。次奉。
自是儒家法教身。平生谨拙畏天人。德如醇饮犹能醉。何待云安曲米春。
盆梅早发。方喜相对闻香。石门子与九峰老人叔侄共来会。真一奇事。以一绝忘拙先唱。要和。
谁教蓓蕾满寒枝。堪使康翁一见之。万树无心方惨惔。独将机气任推移。
腊月初五。余初度日。石门子赋绝句志喜。前二日。 上遣近侍来宣疏。 挑以知心为 教。 恩谕隆至。且举余之师傅。石门桂坊时事。道旧慇勤。石门又以二绝。各言此事送示。兹步以复。
君作此诗逐岁频。几年前去是生辰。至今尚负朝闻愿。伎俩徒然又见春。
妄论 君德效愚忱。仰勉中和意亦深。未料误 恩加不肖。敢云能识 圣君心。
桂坊挟册几支干。我亦初潜师傅官。道旧丁宁 恩綍焕。感惶相对涕澜澜。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7L 页
壬午除夜。石门子为参 贺班。西上未还。独坐无聊。为赋五绝。待其还山示之。
骎骎岁色又将更。此夜年年赋饯迎。令弟西行谁复唱。诗愁先遣别愁生。
花红雪白迭相催。老去光阴逝水颓。百岁若将容易到。莫叹春色又新来。
日月工如日月知。惜年宜惜寸阴移。悠悠又却全虚过。敢罪岁为实我为。
传家致仕礼年过。干冗公私在我何。惟有抑诗吾分戒。毙而后已奈忧多。
春晚山家和气多。千花入座满颜酡。浴沂何待风雩兴。伫见冠童相咏歌。
癸未上元夜。独坐玩月。有怀石门子。仍成短律。
君恩休逸弟兄偕。晚岁湛和乐莫斯。世故那无一时别。离愁偏向此宵知。旅怀应尔怜看月。孤咏谁吾与赋诗。更道 宠音行李挽。还山初计奈差迟。
沈病匝月。神气甚昏嗒。三月二十二日晓。梦得一句诗。才觉。吟呓犹在于口。仍于枕上。以自警之意。足成落句。合成一绝。示家弟与视病诸朋。
碧天明月皓无涯。万里襟怀有孰知。问尔无毫私意否。不然难保此心期。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8L 页
幼道论心。每主虚灵本体圣凡皆同之说。今余梦中之句。以谓心之本禀虚明真境。此焉可见也。其次韵之诗。赞叹不已者。亦不知吾意也。盖心本正通之气之精爽。而朱子既言正通之气本有清浊美恶。精爽之各出于清浊美恶之气者。何能一般纯美。又论智愚贤不肖之别而曰。惟圣人之心。清明纯粹。圣与智愚贤不肖之别。只在于心之不同。固可知矣。虚灵。即是心之光明也。圣人清粹之心。智愚贤不肖清浊相杂之心。其光明之发见。亦何可同也。栗翁虚灵优劣之说。诚可谓见得透矣。不可改评也。虽全浊之气。如蹠徒之孳孳为利者。其心皆能虚灵知觉。故今徒见其有此虚灵知觉。而不知上圣至清至粹之气之虚灵知觉优于此也。于此正可着眼看也。且虽有优劣。而其为体段。亦皆神活不测。陈北溪忽如此忽如彼之语。正善形容孔子出入无时莫知其向之本色矣。向者梦中之襟怀爽然无涯者。谓之北溪忽如此者犹可。岂以此谓吾辈下品之心。禀初体段。极清明纯粹。有如圣人之心同者。而至是昭著云耶。更以前韵。别次幼道诗。答示之。幼道其识之。
极处论心岂量涯。圣能凡否禀来知。惟其神活忽如此。所以颜粗大舜期。
送李学士仲固(得培)书状日本
文明礼乐我东方。前后言和大义亡。皮币痛看南北走。楚山遗训尔其忘。
徐君入海燬书前。曾说全经彼独传。今去傥能携得至。后天如复见先天。
从子心协以高灵宰归觐。为书其次大人石门台送行诗。并原韵以示之。因次赠奉勉之。
一以民饥视己饥。已知治要善奚疑。诚如保赤能推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9H 页
使。人各自安庶不罢。
花山吾辈视桐乡。同省为官小大荣。仁爱入人肝肺久。欲知遗迹听无声。(花山有先人遗祠。)
灵民父母望仁轩。以尔花山遗庙孙。勤谨必思无忝意。我言非耄体心存。
张垂天(九翼)关西笃学士。尝作崇化斋讲学主人。别三载来访。旋又告归。得一绝以赠。
君年蓍握一其虚。以岁知非伯玉如。知处行宜颜氏学。归而求矣易通书。
诗诫
 
崇祯甲申后再癸未春。余年八十一。行少子亲迎礼。受其妇贽见。心喜幸也。依教妇初来之意。为作古诗一篇。且书小跋于下。方备言心性实行以诲谕之。兼示少女孙妇诸房从孙妇与女皆诵而习之。以为服行之地焉。
皇天赋我人。理与气而已。理在心气性。仁礼信义智。不离又不杂。单指本然是。自为心本体。万善此纲纪。初非圣而加。妇啬亦无异。尧舜既性之。妊姒贤由此。爱亲暨敬长。仁礼即所以。言行必诚实。非信果何自。为善耻不善。良以有此义。知觉是非之。毕竟智之事。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89L 页
顾此百行善。莫非五常使。第其性敷宣。专靠此心恃。心即气精爽。禀各有驳粹。性虽全体善。发辄随气类。圣粹善不掩。凡驳恶或致。循性只存心。必约情勿炽。情约心斯存。心存袪私意。私意克净尽。始可纯天理。然后无圣凡。发用皆全美。怒必当怒怒。喜必当喜喜。奉先必洞属。礼备诚又至。父母事尽孝。兄长事恭己。适人移孝恭。事之无以贰。弟妹极友爱。亦一视娣姒。男女各有别。谨严持不弛。夫和而妻顺。相敬如宾位。三党与亲睦。式好无相比。奴仆施恩义。乡邻接和易。治产虽不已。绝勿贪货利。事事必求是。无复分外冀。当为不当为。识明无偏倚。无诚何事做。有诚成终始。皆性中出来。心正要直遂。此系微奥义。妇女难与议。然我知我性。我心我自治。男女顾何异。惟在志不志。闺中有士行。古亦称女士。治丝麻饮食。虽非等閒弃。根本固在此。我故命提耳。文公小学书。女子教亦备。须观题辞语。先以道性示。我亦匪言耄。实遵先圣旨。于此别有言。子与诸孙寄。由来关雎化。莫不文王归。虽为妇女言。刑家惟在尔。必先以身教。毋我言虚坠。夫妇各相饬。服行须勤止。
 右诗四十七句。其所言实行之事。皆由于心性。而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0H 页
心性之义。读书之士。亦多矇然。况妇女何以明知。若全然矇昧。则碍于见行。心性本义。曾与朋友子弟辈讲论之时。有多少文字。兹更缀其略如此。书之下方。亦欲汝辈之知其大体焉。
 理气化生万物。物物之形体。则气以成之。而理便在其中者。始名为性。性本理也。而理总称也。其在气者。别称为性。此则人与禽兽草木。莫不皆同。草木外有血气具五脏者。五脏中有心脏焉。心脏中有窍焉。毋论人与禽兽。物物所禀五行之气之精爽。该聚于各其心脏窍中。此以气之精爽故。比他血气有别。自能虚灵。自能知觉。凡所谓心者。实此虚灵知觉之气而名之也。此心气上所该之理。谓之性。是又人与禽兽亦皆同也。但天地之间。五行之气正偏通塞。清浊粹驳。元自各异。而界分各异之中。亦各有无限分数。不啻千差万别。以大界分言之。禀天地正通之气者为人。戴天履地。其形正直。禽兽则受气之偏。首尾横生。草木则又禀其气之塞。本末倒生。此人与禽兽草木大界分之别也。人既禀正通之气。而其心又是正通之气之精爽。故虚灵知觉。自别于禽兽。理固一也。理之体段。本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0L 页
随气而辄异焉。气之正通偏塞。理亦随而有正通偏塞之绝不同也。以人之心则虚灵知觉。虽有圣凡之优劣。盖皆正通之精爽。故其能具仁礼信义智之性。发以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者。圣凡亦莫不皆同。(心即五行之气。木气上理。称仁之性。火气上理。称礼之性。土气上理。称信之性。金气上理。称义之性。水气上理。称智之性。恻隐仁之端发见也。辞让礼之端发见也。羞恶义之端发见也。是非智之端发见也。四端之说。出于孟子。而不言信。盖四行皆属于土。故不别言。而四端之发见。如是实肰者。皆可谓信之端也。性之因心气发见者。谓之情。以此言之。五性在于内而为体。四端见于外而为用也。七情之目。喜怒哀乐爱恶欲之称。见于礼记。盖心气之发动而性之著见如此者。是皆谓之情也。四端本性之端。因心气而发见者。则其亦情也。本不可以七情与四端各异而看也。)只是气之不齐。气之本色。虽至于极精微处。莫不有分数之各异。天地之气。莫精于人心之气。通圣凡言之。亦犹有分数之别。惟圣人之心气。至精至粹。故随其动静而性以之直遂。此尧舜性之者也。大贤以下。心气之等位。既多般数。而若或有一分浊驳之相杂。则心之发也。浊驳之不能无用事。故性之发见。亦或有不善者。必知其不善而反以从善。此汤武反之是也。在孔门则孔子之从心所欲。不踰矩。即尧舜之性之也。颜子之知不善。未尝复行者。亦汤武之反之也。然则圣贤凡人各有一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1H 页
定之等分。凡人似不得为贤。贤者似不得为圣。而实则不然。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此其故何也。盖性则尧舜与凡人一也。性本不能自造作动静。发用皆靠于心。以心气之有清浊故。性之乘此发见。或善而或恶。吾儒希圣希贤之工。只在于心气之变浊为清。化驳为粹。以为性善之一于动静也。盖以心是正通之精爽故。虚明灵觉。活化不测。不如血气之厚薄刚柔。一定不易。若操存省察。敬而一之。不少间断。则实有愚而明。柔而强之变也。颜子不日而化。成汤日新之效。皆此心变化之功也。若终至于十分地头。则真是成功则一者也。尧舜之性之。孔子之不踰矩。可得而至也。以此观之。学者之为圣为贤。各在人立志之固与否。为学之勤与否。实不系于贤与愚之别。贤与愚既无别。则丈夫妇女实亦无所别。虽妇女。何可自处之薄。不自努力哉。其各自勉之也。
更以绝句三章。系之于跋文之下。要石门台和而书之。
咨尔诸房男与女。齐心我言敬恭听。人无行谊襟裾兽。岂不愧为万物灵。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1L 页
群行槩言孝悌慈。自修推去可齐治。行由明德德焉性。知此惟能读此诗。
文公小学性先言。认是性为百行源。岂我先生无所受。伊川谓圣本于天。
除夜感怀
极知此道无终否。明年太岁是涒滩。晦翁诗句尤翁诵。慷慨今宵意一般。
 涒滩申也。此首句。朱子己未年作也。明年太岁。即庚申也。庚申宋太祖开国元年也。时宋南渡不振。皮币金虏。朱子含忍于时事。感怀太祖建国之岁重回。有此诗。我 显庙戊申。亦 高皇帝开国之元年重回也。尤翁为诵此诗。仰勉尊周复雠之义。今此明年太岁涒滩。又是 毅皇帝殉国之再回甲甲申也。志士之泪血已久矣。诵晦翁之诗。感尤翁之义。激昂之极。聊足末句。庸识无限之意云。
姜善鸣(凤阳)适以除夜诗送示。为书足朱子诗绝句。因此馀意。步其韵以复。
中宵抚剑不能眠。默察天机气勃然。人世涒滩今再见。激昂无谓我衰年。
甲申三月十九日。即 毅宗皇帝殉社之再回甲月日也。家弟石门台适往留灵川。风泉之感。无地寄寓。进拜尤庵先生所享老江书院。其志可谓悲矣。赋近体一诗。示士林之来会者。送示余要和。却次以寄。
江水何朝万折流。丹禽鸣世众禽啾。学成由晦绍尼圣。义大攘夷尊有周。天下吾东昭日月。人间此地读春秋。泉台想复涒滩诵。傥识今回再甲不。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2H 页
感怀
   昔岁甲申八月四日。余自先君子花山县衙。西上汉师。历造黄江。以礼纳贽。祇拜先生。盖师事之始也。过十八年而奄哭山颓之哀。及至今日则一甲子月日周矣。联袂周旋于三席之下者。无如小子之久世。而卤莽蔑裂。且无笃践之工。白首人世。终不免伎俩人物。回顾茫然。虚负教育之恩。益不胜其嘅念。自述绝句。以寓感怀。仍叙先生诏教心性大义。要与后生同志者。庶不失当日辛勤开示之意云。
贽拜师门甲子回。悲吟感嘅不胜怀。寒江秋月心千载。岁暮谁寻坠绪来。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2L 页
理因气后名言性。随气单言即本然。兼气始称气质性。谁将三性谓同般。
今日又是甲申冬至日。慷慨有诗。为示石门。
天时已见一阳生。人事难闻河水清。慷慨闽翁诗句义。长吟北望更吞声。
又得短律感吟
胡运曾闻无百年。涒滩再甲奈何天。中原义士其谁起。燕市悲歌阒不传。若使 宁陵同德在。必将 皇国旧雠湔。华阳惟见 新宫焕。赖以有辞亦足怜。
病卧。见石门次家儿赋雪韵。追步。
尺雪盈庭玉屑纤。缅怀当日叔程严。蝶来趁萼还欺蝶。盐欲和羹实愧盐。分外灵台皎如日。暗中虚室白生檐。明朝政好凭遐眺。一色山川没壑尖。
李佥枢(治伯)
两世重牢侈寿 恩。儿孙五十有馀人。天翁锡福无虚地。观此知君尽厚仁。
同庚四十壬寅年。吾辈新交始是论。曾谓见之何太晚。从今较久莫如君。
隔陇从游三日疏。如非相对赫蹄书。清泉白石花枫际。樽酒诗床兴有馀。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3H 页
石友先亡君又逝。山中故事更同谁。邻居三老惟余在。牢落人间后死悲。
当时酬唱几篇诗。今日挽君认至斯。况又琼琚莫见报。北风题罢涕涟洏。
腊月初五日。即余初度日也。石门有诗。奉次。
梅花石间发。石古梅作春。梅石生朝寿。诗辞美且新。
元月十一夜。雪月满山。襟怀朗然。正欲往话。老病怯寒。不敢生意。可怅。走成一绝。奉示石门。
雪满千山月满川。剡溪馀兴若飘然。杖屦怯寒旋复止。沈吟怊怅短灯前。
乙酉正月十七日。家弟石门子晬辰也。两家内外老少皆会。得绝句志喜。
兄弟晬辰在腊正。因今抚古感欢并。云林休逸真清分。吾道无隳亦报生。
家弟石门晬日才过。为具汤饼数器。往临欢话。石门以绝句志喜以示。奉次。
翕和无过省欢时。世故分张或少衰。白首同归尤郑重。常依不愿暂相离。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3L 页
健厚论心字义三绝押九心字来质焉。义理有未尽处。次其韵。并与性字之意而详说以示之。仍使约儿,李婿述之(牧永)共相讲讨。先识其大体也。
茯苓可补谓脏心。方寸灵昭正是心。五气本能该五性。渊源万古所传心。
性之纯善不离心。单指理无害以心。及性发时心使发。知其善恶尽由心。
圣本于天释本心。天之理性气其心。理焉纯善气焉杂。辟佛维何主气心。
性虽同善能之心。奈气人人各异心。变异反同惟在我。敬哉诸子克存心。
本心性具发良心。德以明名带得心。动静存存全此德。是真邹圣尽其心。
家儿约,沔阳倅金定夫(钟秀)将游看月岛。以舍弟石门子所赠一绝示之。走次送行。兼示定夫。
缭以青山湖海清。西风雨意喜新晴。候看既望初生月。水面银虹十里明。
金景休匝月相守。经岁告还。怅系之深。次石门子赆行韵。略叙自勉之意。赠以益勉之。
谓学当为便即为。为之宜及未衰时。惟君厮杀追颜勇。奈我凌兢愧卫诗。方外必令先直内。力行须自务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4H 页
真知。希贤又或能希圣。只是庸常不是奇。
丙戌元月廿日。追设石门晬日小馔。石门更步家儿去腊所次晦翁寿母诗韵。少辈次第奉和。顾余虽耋老癃病。独不可已。追题轴末。
两晬俱欢风日清。寿岑仙若降霓旌。自知少日歉行力。可奈斯文责否倾。正似二疏同告退。早闻叔子耻忘生。喜今犹副康翁语。生长太平老太平。
去年冬。 上受 王世孙进爵。因 命宰臣以下侍从臣及外邑守令之有父母者。皆令设宴称寿。盖稀世之 恩命也。家侄高灵宰心协连值公私事故。翌年丙戌五月日。始来溪上。为设宴席。石门以襕衫主北壁座。吾以野服居其左。终日欢娱。而子弟献爵。长者酬爵。皆别作嘏辞。使执事咏歌之。又使一人读笏记以成礼。即司马公家宴之制也。众宾之一辞贺者以为大耋兄弟。鹤发联坐。同受称觞。其罕闻之盛事。真可以仰称稀世之 恩命也。高灵为成近体一律。求和于座上诸宾。余不可无语。聊次其韵。题之轴首云尔。
老老推恩曾亦稀。称觞 命及庶官微。斑衣舞席庭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4L 页
兰茁。野服联床棣萼辉。嘏祝认遵司马制。盛仪争睹众宾围。于戏 圣德君何答。忠国诚心报晚晖。
送纬儿归林川任所。别意不觉悄然。吟成一绝。示石门。
北风当别两依依。皂盖逶迤出谷迟。如吾可得箪瓢继。使汝何须膝下离。
余之晬日在月初。儿子用俸馀设小馔供之。灵川适来会。又以官供设于翌日。耋老兄弟。连日同席欢话。亦不可无识喜。更占别韵。书之于后。时丙戌腊旬也。
嘉儿灵侄专城养。排日官需作晬辰。大耋弟兄欢一席。湛湛何止古春津。
又以一绝戏示
前八十年同渭叟。西来当日佐姬周。中原消息河清再。君可鹰扬大将不。
上元。与石门坐西棣槛。望新月。
坐看新月上东岑。洒落清光照我襟。恍若梧桐来霁色。愧无濂老合明心。
奉次石门子八十吟
同室同居与比肩。少年莲榜又同年。归山同弃君平
屏溪先生集卷之四 第 95H 页
世。不害同称地上仙。
阅历沧桑几十春。白头同作太平民。朋知已尽泉台下。尚友惟寻卷里人。
暮春上旬。送儿子与景休,絅汝诸人玩春玉溪。孤吟一绝。书以待归。
坐送诸君风咏归。老怀不觉独依依。相迎不见鹃花笑。应待溪翁去浴沂。
酬石门八十寿杯诗
君又今登大耋年。雁行弟后乃兄先。交将一觯相酬寿。人世谁曾有是筵。
秋气苍凉风日清。湛湛樽酒弟兄情。人生至乐无犹是。更到颐时设此觞。
题李佥枢治伯回卺宴席诗后(丁亥)
伸纸欲书忽怆然。潸潸零泪集毫前。当时盛事成陈迹。人世存亡已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