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x 页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诗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H 页
屏溪述怀(丁卯)
   窃见尤庵先生用朱子感兴诗之意。依康节首尾体。有近体诗百馀篇。谨遵此例。稍广其说。为此诗。
其一(理)
无形无声臭。至隐又至费。冲冲漠漠中。万象森然备。无物无时无。曷尝离乎气。
其二(气)
鸿濛浑一元。阖辟即阴阳。阴阳分五行。错综变化生。体物物无遗。莫是理主张。
其三(理气)
理本无所为。气能自作为。二一而一二。不杂又不离。万殊虽由彼。一本惟在兹。
其四(天地)
真精妙而合。造化生生始。阳清上为天。阴浊下为地。日月互明灭。山川自流峙。
其五(四时)
五行布四时。气上标四德。根窟复姤互。生长遂固足。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0L 页
天行本不忒。寒暑自反复。
其六(万物)
芸芸复植植。色色生次次。大如海岳设。细至尘芥备。物物流形处。上下著道器。
其七(一原)
自天命赋与。物物皆一理。如水盛于器。器器皆此水。董谓原出天。已能觑到此。
其八(人物之性)
同此一源水。逐器方圆异。莫谓水本同。各具有贱贵。随分只单言。性之本然是。
其九(惟人)
人亦物之一。最得正通气。头圆与足方。象天又象地。灵觉与物异。此性所以贵。
其十(上圣)
恭惟上圣姿。秀中最秀气。禀本浑清粹。其心尽睿智。所以尽己性。又尽人物异。
其十一(众人)
虽禀气正通。不能无清浊。颜亦有些粗。况乎在桀蹠。灵活犹可变。力学性乃复。
其十二(心)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H 页
一身气精爽。该性方寸里。知才各一段。全体谓心字。非无有清浊。活化能变异。
其十三(虚灵)
虚灵能知觉。耳目见闻如。天下心皆然。非尧有桀无。优劣岂终无。灵底气精粗。
其十四(才)
才本心之能。又是心之力。孟指无不能。程言禀清浊。元来气所出。晦谓伊较密。
其十五(五性)
莫非气上理。精爽所该粹。五神粲然名。仁礼信义智。单言是本然。物偏固不备。
其十六(明德)
灵上言具应。是谓明底德。明名德为主。圣凡所同得。主心心本气。气奈有清浊。
其十七(气质之性)
心兼本性言。是谓气质性。质亦气上称。心本气精爽。因气有清浊。性亦善恶并。
其十八(七情四端)
性乘心气发。发初谓之情。濂翁几字是。兼气善恶形。四端性直发。孟剔善边名。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1L 页
其十九(人心道心)
俱是心发后。有此两段名。道为义理发。人为形气生。道犹过不及。人则善恶并。
其二十(意志)
缘情更商量。此则谓之意。商量有定向。此则谓之志。非无性所以。盖皆心用事。
其二十一(形色)
躯壳百骸上。莫非至理在。循理是践形。制外以直内。天君正乎中。盎粹符于外。
其二十二(我生)
我生天地间。眇然一稊米。然能受均赋。帅性塞其体。舜余皆何人。曷不志自励。
其二十三(自治)
天下许多事。莫非己分内。言其最吃紧。只吾一身在。每患自治忽。兢兢恐不逮。
其二十四(晨寤)
睡觉天欲晨。卧听鸡喔喔。孳孳愿为舜。一念恐归蹠。愿保此夜气。朝昼无丧梏。
其二十五(审理)
旧疑商未了。晓来心不释。夜气若有清。正好更䌷绎。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2H 页
无心太泛忽。用意恐穿凿。
其二十六(早起)
书窗生曙色。鸟来语檐竹。开睫蹶然起。扫室整衾席。盥毕衣冠正。拜庙心兢惕。
其二十七(静坐)
手拱两膝敛。俨然若有思。或恐制缚似。上着床不移。敢拟百源工。难免司马驰。
其二十八(明理)
天下万物理。无一不可知。先从切近推。亦必真知之。或恐一分粗。足目不相资。
其二十九(检心)
忽出又忽入。存亡由操舍。灵明无不能。自治性与化。或恐放不收。无以主宰我。
其三十(存性)
非有馀不足。尧舜我不异。若能存又存。道义出由此。或恐为气掩。不能以直遂。
其三十一(未发)
求中本非中。体验亦有病。平平自存在。正似磨垢镜。或恐湛一处。意马忽奔𨓏。
其三十二(观际)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2L 页
未发何所观。必观已发际。人虽不及知。显见此为最。或恐千里谬。由此毫釐界。
其三十三(约情)
五性随感发。任气太炽张。发初没下手。发后始加商。或恐不知约。性反凿而亡。
其三十四(直内)
用处无将迎。亭亭内自直。毕竟空平体。鬼神窥不得。或恐此差失。终为天壤易。
其三十五(复性)
性该于精爽。精爽由气质。驳拘昏明体。浊蔽生人欲。或恐气未变。终焉性不复。
其三十六(笃行)
三德必言勇。自修首传诚。思勇即曾诚。其义皆笃行。或恐行不顾。终作徒言鹦。
其三十七(审言)
无如出言易。无如践言难。君子所以讱。矧是系危安。或恐不之慎。更取程箴看。
其三十八(应物)
灵明本自虚。应物无假借。妍媸各随物。喜怒何与我。或恐偏滞在。我反为物化。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3H 页
其三十九(祭祀)
此理甚冥漠。有无难名状。不有诚敬至。敢冀祖考飨。或恐如在地。惟不役志享。
其四十(父子)
生我者父母。莫大天伦首。在子虽重轻。其理无薄厚。或恐孝与慈。毫分有差谬。
其四十一(兄弟)
同一父母气。兄弟我半身。爱友与式好。曷或计相伦。或恐生物我。损此一心纯。
其四十二(夫妇)
夫夫妇妇道。夫和妇则顺。男女司外内。百年宜敬谨。或恐燕私胜。齐眉礼少损。
其四十三(亲戚)
自我视子孙。分我一人身。推此念先意。戚疏曷不亲。或恐一膜外。不推亲亲仁。
其四十四(家众)
齐亦恕后能。治平同一理。一家独安泰。可见位育义。或恐少偏私。终却乖众意。
其四十五(君臣)
莫逃天地间。至大君臣义。非食生不生。教我与一事。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3L 页
或恐义合地。计官有无以。
其四十六(师弟)
学道是为师。不学无师教。有师事如一。世衰知者少。或恐学未力。不能明师道。
其四十七(朋友)
朋友义亦重。君父列五伦。以有切磋义。为能辅我仁。或恐损益三。不能择之真。
其四十八(持敬)
尧钦汤日跻。河南后发挥。为学始终要。表里无不持。或恐少间断。公卒不胜私。
其四十九(读书)
读书非为文。要致吾之知。圣贤千万言。至理俱在兹。非书理曷穷。非书我何师。
其五十(读小学)
教法随秦烬。晦翁新编书。尽是做人㨾。亦可终身符。小子受而读。愿作坯子初。
其五十一(读大学)
表章程氏始。义理晦翁阐。八目承三纲。明新准至善。小子最用力。冀不门路舛。
其五十二(读本末章)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4H 页
经说本末重。别传即其体。实自有义意。不从二家例。小子窃有疑。晦斋何意改。
其五十三(读正心章)
正心二字意。通贯已未发。未发没着工。只从发后说。小子读或问。说到未发悉。
其五十四(读论语)
疑从诸子后。得侍坛上春。恍然不倦教。如亲听谆谆。小子仰钻切。不觉舞蹈频。
其五十五(读乡党篇)
言貌动静间。愈细说愈密。尽能看得尽。如画圣人出。小子学如何。宜做敬字熟。
其五十六(读孟子)
切切义理辨。矻矻性善说。最是拒辟严。可见并秋杀。小子师百世。万古真英杰。
其五十七(读生之谓性章)
彼认气言性。我以理辨析。本然亦各具。所以异人物。小子有所受。晦翁章下说。
其五十八(读中庸)
率修元是道。大原本自天。散合皆一理。中以圣统传。小子曷究竟。义理尽扩前。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4L 页
其五十九(读首章戒惧一节)
戒惧敬字意。元来通动静。若此不见闻。专指静时敬。小子非言耄。敢引末章證。
其六十(读费隐章)
费隐道体用。俱靠形而上。流行即是费。隐固无以状。小子察上下。飞跃自宣朗。
其六十一(读鬼神章)
鬼神阴阳灵。本属形而下。为德以诚在。须看成造化。小子竭心思。训诂已说打。
其六十二(读书传)
誓诰异典谟。所同心与道。师心不师迹。千载可同造。小子读抚掌。衰世发叹浩。
其六十三(读洪范)
九畴一五行。八卦相经纬。治平大经法。九位叙初次。小子昔之箕。临井一叹欷。
其六十四(读五皇极)
皇自建有极。王道便荡平。不极只要平。所平徒比朋。小子叹俯仰。此意谁能明。
其六十五(读诗传)
民志风可观。王政雅正变。駉言蔽三百。惩创亦为善。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5H 页
小子读删后。要免立墙面。
其六十六(读仪礼)
三百三千礼。理事所节则。后贤病太繁。其谁更通酌。小子曷敢议。庸俟后圣作。
其六十七(读周礼)
典谟至周备。烂然设六府。最是天官识。用心如搏虎。小子窃更惧。二王资祸斧。
其六十八(读礼记)
猗欤二戴礼。仪礼与表裹。休言断烂书。自是古文字。小子敢歇后。礼治天下治。
其六十九(读家礼)
折衷古今变。略文敦乎本。诚为礼家要。恨未再整顿。小子业最专。疑变终难尽。
其七十(读乐记)
周衰乐遂崩。千载不复作。人心已不仁。钟鼓岂云乐。小子受濂翁。论乐最精切。
其七十一(读易学启蒙)
画卦因自然。圣人非意智。二生四而八。加八六十四。小子读启蒙。学易此南指。
其七十二(读周易)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5L 页
羲先示法象。文后著流行。其理同一天。二圣次第明。小子读仰俯。自愧觑开成。
其七十三(读系辞)
上下廿四章。断例卅六宫。气机泼泼地。生意如化工。小子岂尽奥。堪笑欧九翁。
其七十四(读程传)
说理朴实头。于易便没意。三百八十爻。爻各止一事。小子何敢知。晦翁言之备。
其七十五(读本义)
易本主变易。卦各包万变。随事辄筮告。此义曷不阐。小子读本义。所以又别传。
其七十六(读春秋)
天遣独角生。不禁忧时涕。二百四十年。鲁史天子事。小子敢知罪。宪章千万祀。
其七十七(读尊周攘夷之义)
春秋数十义。尊攘最大义。华夷判阴阳。截然异其类。小子掩卷叹。今日读无地。
其七十八(读太极图说)
无形有至理。天地以为祖。统体一个极。分言万各具。小子閒弄丸。寤寐茂叔父。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6H 页
其七十九(读通书)
义理通大易。文辞一古经。洞见大源头。来世诏丁宁。小子烧香读。恍入交翠庭。
其八十(读两程子书)
著述惜无多。义理语录在。真谆菽粟味。正中包巨细。小子钦敬字。直断坤方大。
其八十一(读生之谓性段)
告认气而同。孟以理言异。先生从堕气。单言又兼指。小子诵晦评。谓此最完备。
其八十二(读好学论)
理气性情论。早已说明白。出自太极说。尽亦有来历。小子读庄敬。先生真好学。
其八十三(读张子书)
西铭明理一。笔力服正公。虽欠一大论。何书当正蒙。小子钦礼教。夫子称关中。
其八十四(读击壤集)
风花雪月咏。天机流动处。乾坤入玩弄。根窟閒来去。小子窃有恨。两程胡不与。
其八十五(读皇极经世书)
弥纶天下事。包罗百世业。惜抛此力量。空垂后王法。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6L 页
小子窃有闻。外王内圣学。
其八十六(读朱子大全)
富有罕今古。宇宙大文字。如地载万物。靡不有至理。小子望洋叹。欲从末由己。
其八十七(读朱子语类)
盛矣朱门人。至哉先生教。寻常日酬酢。义理靡不皦。小子窃有计。异同先后校。
其八十八(读近思录)
寒泉共成编。四家精华萃。四子此阶梯。为学备终始。小子常爱玩。要作金秤锤。
其八十九(读南轩集)
孟董说义利。先生大明辨。岂但定世趋。后学宜永勉。小子为之叹。章奏不槩见。
其九十(读东莱集)
浙东虽怪论。干先生何有。书疏多切磋。晦翁许畏友。小子恨难作。史学不可叩。
其九十一(读心经)
本经皆至论。心学大渊源。附注择不精。尽亦多格言。小子读炉薰。肃然事天君。
其九十二(读退溪集)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7H 页
谆谆善论学。朱书酷相肖。沈潜义理府。年高德弥邵。小子窃有疑。理发不能晓。
其九十三(读栗谷集)
气发理乘说。扩前未发义。亹亹济世策。横竖皆当理。小子愿执鞭。吾道其在此。
其九十四(读圣学辑要)
范围大寒编。精切胜篁注。为学上下同。意实为人主。小子抱欲进。庶几吾王悟。
其九十五(读尤庵集)
朱子全书后。又一大文字。义理如涵负。文章亦拔萃。小子读自少。可使懦夫起。
其九十六(读尤庵别集)
感结 明主知。出处以大义。章奏密勿语。字字皆血涕。小子读一喟。激昂意未已。
其九十七(读尤庵续集)
论礼汰繁末。只从宗干讨。谈经厌穿凿。直探正义造。小子读洒然。先生继斯道。
其九十八(伏牺)
道自风牺著。为吾儒鼻祖。画出画前妙。造化方圆寓。非图亦自阐。龙马何异兔。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7L 页
其九十九(唐尧)
道大无能名。惟天惟尧则。钦明表里纯。光辉大放达。授受揖让始。执中该本末。
其百(虞舜)
道至顽嚚谐。所以称大孝。垂衣天下治。不显之德效。授禹益三言。如是谓可晓。
其百一(夏禹)
道成昌言拜。功高洚水治。子传家天下。天意亦非私。三尚最尚忠。春秋冠夏时。
其百二(商汤)
四百五十年。道又商汤在。执中同前后。征逊异时势。忱臣诰释惭。定命又何奈。
其百三(周文)
道之所以纯。穆穆于敬止。待他黄熟来。有二犹服事。羑演变卦位。彖系包至理。
其百四(周召)
道则元圣备。追成文武德。后世莫敢议。制礼主宗嫡。同心召太保。疾敬诰冲辟。
其百五(夫子)
道莫盛仲尼。贤尧舜远矣。删述系十翼。笔削谩托意。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8H 页
集圣以大成。万古吾夫子。
其百六(颜子)
道承为邦训。位造夫子亚。春生认乾健。一克己便下。不幸死短命。庶几不日化。
其百七(曾子)
道独得其宗。盖以一个诚。虽曰参也鲁。积学曷不成。试看其传远。莫非有实行。
其百八(子思)
道到说未发。愈微愈细剖。看这摽使者。至刚能成就。后来藐大人。盖亦有所受。
其百九(孟子)
道高欠细腻。比颜些粗有。若论圣门功。仲尼后此叟。不惮拳踢露。只欲衰世救。
其百十(周子)
道丧千馀载。洒落濂翁出。诚为圣人本。直承性善说。图书不尽意。两程归弄月。
其百十一(伯程子)
道看和一团。千载后颜氏。洞见道之体。自任圣人以。条例一番应。无亦不缁意。
其百十二(叔程子)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8L 页
道著岩岩峙。千载后孟氏。经天纬地学。规矩准绳备。汤敬更发挥。展也大君子。
其百十三(朱子)
道全备晦翁。千载后孔子。穷理以践实。敬则贯终始。集群贤大成。经义皎万祀。
其百十四(黄勉斋,蔡九峰)
至若深衣传。为是不绝学。状德编丧礼。斯道不负托。九峰传书经。斯文亦羽翼。
其百十五(圃隐先生)
至于郑先生。东方理学祖。大义绝虏元。经释合胡注。莫欠第一义。大节卓千古。
其百十六(静庵先生)
至如男女分。非诚曷能为。君民尧舜志。悲凉竹树诗。恨无一言垂。俾牖我人迷。
其百十七(晦斋先生)
至如忘机书。早已见头颅。莫言忠顺事。塞谪庶知吾。补遗一劄记。非故贰乎朱。
其百十八(退溪先生)
至于岩栖翁。契学深且切。不用先生工。看先生不出。正见一累云。非栗那敢说。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9H 页
其百十九(栗谷先生)
道有后朱子。百代所瞻仰。知见极通透。义理大宣朗。理气归一涂。末学知所往。
其百二十(牛溪先生)
至于牛溪翁。松堂过庭儿。文成服行高。理义互质疑。广川优孟语。不过事是非。
其百二十一(沙溪,慎独两先生)
至若我沙翁。继开是延平。礼疑尽折衷。斯文功孰争。家庭小先生。敬字工夫成。
其百二十二(尤庵先生)
道由溪潭溯。义与晦承尼。集群儒大成。允为百世师。衣书有所授。斯道托在兹。
其百二十三(同春先生)
至如春翁姿。金精而玉美。纯养李延平。善讲范太史。同德宋尤翁。出处无异议。
其百二十四(老氏)
惟彼老聃学。无为为有为。欲取必姑与。欿然守黑雌。人生也自直。胡闪谲诈归。
其百二十五(庄叟)
惟彼漆园叟。较聃自夸大。道体说能高。放旷太无礼。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59L 页
自弃名教外。侮圣勘厥罪。
其百二十六(释禅)
惟彼天竺教。流遁入空寂。绝弃大人伦。迹上断可识。禅学弥乱真。高者益迷溺。
其百二十七(陆氏)
惟彼顿悟法。衣钵一字觉。服儒心禅旨。又异粗其迹。害甚蠹国奸。非晦孰辨斥。
其百二十八(王氏)
惟彼致良知。命脉江西来。只主气灵觉。不从性上裁。本天本心训。昔贤大打开。
其百二十九(历代)
天子地丑开。人寅始鸿荒。三皇无可言。木巢皆荒唐。风姜廿六世。不知几千霜。
其百三十(黄帝)
逮至轩辕氏。万国尊天子。干戈自此始。将相亦云备。颛顼依鬼神。高辛顺天义。
其百三十一(唐虞)
逮至唐虞际。文明当午会。三皇后初盛。以降更无对。揖逊官天下。执中与传世。
其百三十二(夏)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0H 页
逮至文命敷。功德吾无间。何至二世才。几亡羿浞乱。赫业四百年。南巢天命断。
其百三十三(殷)
逮至朕自亳。征伐一大变。贤圣六七作。遗风犹有善。帝辛虽无道。人心终缱绻。
其百三十四(周)
逮至丕谟烈。积德百年兴。文王高武王。泰伯高文王。不振尚文弊。不亡义之明。
其百三十五(秦)
逮至天醉日。朕号并帝皇。古制废封井。厥罪最焚坑。秦誓曾编书。已知继周王。
其百三十六(汉)
逮至赤帝子。能知先后着。缟素虽义举。奈非诚且直。由兹文武宣。杂霸以为国。
其百三十七(东汉)
逮至汉中兴。规模差狭隘。揖送富春客。养得多名节。辟雍拜三老。庶几兴儒学。
其百三十八(蜀汉)
逮至大耳儿。仗义志兴复。王业一隅偏。仅仅势鼎足。谁云汉入寇。大笔归正朔。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0L 页
其百三十九(魏吴)
瞒奸汉家贼。分香肝肺知。篡字故与子。谁欺敢天欺。东吴复大帝。南越同戏儿。
其百四十(晋)
逮至典午世。其心路人知。开承一初政。小人妇人持。只问蛙官私。不识刘胡儿。
其百四十一(东晋)
逮至晋东兴。偏安狃一隅。中流谁击楫。恨无管夷吾。窗前虽拔去。天地奈寄奴。
其百四十二(五胡)
神州久陆沈。五胡传几稔。先王盛文物。痛矣腥尘染。区区晋君臣。国雠全不念。
其百四十三(南北朝)
南宋齐梁陈。北朝蹠拔魏。纷纷自称帝。中原尚胡骑。天下无正统。一百七十祀。
其百四十四(隋)
逮至隋开皇。始能统中原。炀帝剧淫奢。四海大闷冤。得失由善恶。大器安能存。
其百四十五(唐)
逮至仙李唐。懋功不懋德。虽云万目张。丑差不足说。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1H 页
乾纲坠不振。邦祚强镇灭。
其百四十六(周照)
罪浮秦太后。僭祚渎天伦。欧记非良史。狄公亦失身。大义胡公正。笔法紫阳真。
其百四十七(五代)
华夷互为主。纷纷自兴亡。唐明公天下。祝天生圣王。五十馀载间。五代十三皇。
其百四十八(宋)
逮至宋艺祖。立国以宽大。奎运盛儒贤。用事但王蔡。调停致寇乱。北辕洒雪涕。
其百四十九(南宋)
逮至泥马渡。临安计始失。金牌误大事。铁柱拟雠复。扁舟宋天地。恸哭丞相陆。
其百五十(辽金)
耶律契丹馀。完颜肃慎种。入据燕代地。自唐替至宋。雍称小尧舜。夷狄禀善共。
其百五十一(元)
霜露所坠地。都归忽必烈。天地一大变。古今真逆德。尤翁曰吾受。无统例可则。
其百五十二(皇朝)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1L 页
逮至我高皇。一戎扫胡陋。云贵抵幽蓟。文物尽复旧。用法惜太酷。国祚嗟不久。
其百五十三(神毅二皇帝)
于皇我 神考。暨我 毅皇帝。恩我再造深。义君死社大。尊周我先生。礼据茅屋祭。
其百五十四(清)
气数如日昃。午会几半过。中原自五胡。已多夷虏窠。长夜黑窣窣。天意欲如何。
其百五十五(东方历代)
檀君降太白。当尧戊辰岁。中原已文物。此犹太古世。蓁蓁自荒陋。茫昧无可谛。
其百五十六(箕子朝鲜)
周封殷二仁。微宋箕东方。微商生孔圣。箕文启我邦。圣统竟东传。于箕诚有光。
其百五十七(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三韩倏起灭。罗济句鼎峙。劲强隋唐挫。侈淫义慈燬。三姓错无礼。统合竟罗氏。
其百五十八(高丽)
桓桓王太祖。立国犹夷竺。权奸代执命。阃内全无则。王辛千古疑。何据以能别。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2H 页
其百五十九(本朝)
皇皇我本朝。规制尽齐整。尽涤夷竺陋。一用中华正。周礼独在鲁。殆亦天正命。
其百六十(戊辰回军)
化家为国日。先明逆顺义。汉高缟素同。紫阳笔无愧。高皇大奖与。得力再造地。
其百六十一(己卯盛际)
己卯我盛际。济济皇多士。小学以律身。志欲三代治。东方千一会。谮祸噫甚矣。
其百六十二(壬辰再造)
岛夷屠八路。玉辇过箕城。天兵东渡浿。七载寇乱平。极知再造恩。实由事大诚。
其百六十三(己亥独对)
归自燕山后。志誓大雠复。幄对同德臣。密勿天下策。天胡不祚宋。长泣志士血。
其百六十四(甲申筑坛)
神孙继志事。忍得冤痛心。坛高玉帛将。穆穆赍诚忱。屹屹百世俟。昭乎日月临。
其百六十五(制作文物)
太祖 太宗世。草刱多不备。 英陵首神圣。制作皆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2L 页
从此。如文武未遑。率由成王始。
其百六十六(五礼六典)
吉凶军宾嘉。加意谨尝烝。文祥以六礼。盛宋亦未能。六典俱井井。情法互降升。
其百六十七(崇儒贤)
置馆集贤士。设科取贤良。徵召必以礼。调用又非常。祀死以俎豆。崇奖元无方。
其百六十八(奖节义)
圣祖奖圃老。为奖死所事。遂有六忠臣。又暨三学士。后前踵相望。卓乎崇节义。
其百六十九(扶士气)
士气国元气。 列圣盛扶植。狂妄碧松事。犯分守 阙哭。惟恐气摧沮。亦或奖以直。
其百七十(薄赋税)
贡地各厥产。租田结四斗。轻似古什一。正供民不疚。列圣尚节俭。国用犹赡富。
其百七十一(整军旅)
莫善五卫制。一废胡不举。文成养兵策。西崖开训部。七百羽林设。惜乎同铁柱。
其百七十二(法久弊生)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3H 页
法初靡不美。久终百弊兴。时移古今异。纲坠奸伪乘。六典俱紊挐。奈此阽危徵。
其百七十三(良役弊)
肃庙乙卯后。良役倍其数。黄口不免籍。白骨亦收布。哀哀我赤子。族邻不自护。
其百七十四(奴婢弊)
我东奴婢法。开辟曾无此。虽至百千代。代为他奴婢。硬定贵贱势。大故违天理。
其百七十五(缁流弊)
佛氏本异端。儒者素所辟。况去大伦纲。圣王宜教革。今皆避军丁。又甚害良役。
其百七十六(上供弊)
正贡本简约。何尝始有弊。件件燕山加。倍倍光海际。谓系上供重。因循不敢改。
其百七十七(大同弊)
贡案釐不得。上面厚价计。文成一斗税。不啻十馀倍。一节加一节。布代又钱代。
其百七十八(胥吏弊)
府史胥吏徒。宰相宠跟随。恃势无忌惮。官长视些儿。曹权任操舍。奸伪自恣为。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3L 页
其百七十九(鄙俗弊)
国无矜式师。世罕修饬士。云为乐放倒。不惮循鄙俚。嗜利不嗜义。世教日以坠。
其百八十(学宫弊)
郡县各有校。无邑无书院。元无弦诵士。徒然勤释奠。甚作酒食场。倾夺或争战。
其百八十一(科举弊)
虽令工词赋。何益为国家。况复取不公。毕竟不才多。此辈又知举。鉴识蔑如何。
其百八十二(朋党弊)
朋党本非恶。可恶小人党。善类相消长。善椓国以丧。恶而又最恶。反若无党状。
其百八十三(穷则变)
穷必变而通。此理无今古。如琴瑟不调。更张乃可鼓。不变今日法。至治何以措。
其百八十四(易风俗)
不教何能学。不学终鄙卑。宜申庠序教。使各自修为。果能习尚变。自然风俗移。
其百八十五(乡学法)
复设提督官。督邮俾兼带。必用经术士。文荫择其最。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4H 页
周行驿属邑。学行以教诲。
其百八十六(京学法)
大小学官选。经学名当世。选士替受教。行宜先文艺。京乡岁有荐。用以士林励。
其百八十七(复贤良科)
遵依己卯例。各荐贤良士。见识行谊具。又聚大庭试。明经间式年。登庸特别异。
其百八十八(改科举法)
夹墙隔千间。会试设于此。间各置举子。使自尽其艺。工拙即易见。庶可得拔萃。
其百八十九(罢朋党)
一淑一慝际。判如白黑分。一毫私无间。举直错枉焉。大变小即革。归极真平平。
其百九十(严淑慝)
蔡确以诗论。晦翁不是云。至论扶抑义。反复短忠宣。阴阳淑慝际。固宜严其分。
其百九十一(卞小人)
只知熙丰人。皆为小人类。不知元祐党。未必皆君子。辨察当如是。晦翁有此议。
贺金士凝回甲生朝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4L 页
己巳初秋尽六日。归堂老友是生辰。人间甲子初回地。杯上韶光百岁春。少日江门高蹈士。晚年林壑自修身。白头深契冈松祝。更祝弥高弥邵人。
崇祯再壬子。与诸生乍会寒泉。口占示诸斯文。
先生道与壁争高。兢战工成累积劳。后学先须看密处。不然那得做真豪。
宋圣休(龟相)经月相守而归。题诗以别。
大学西铭才月更。体仁能复反身诚。半年和靖辛勤业。瞥瞥地过恐不精。
濂溪图说静为先。康节当年坐百源。闭户穷经惟己分。清心能制少多烦。
追挽田君雨祥
床畔盆花忽见开。一枝知自故人来。故人已没花犹发。物固无心我独哀。
何处得来好个人。风流湖海丈夫身。极怜长逝应难瞑。谁慰呼号白发亲。
金生(𥔢)成茅屋数间。名胜无窝。请一律。聊赋之。
得志堂高亦不为。玉川于分数间宜。非如露地惊残睡。肯羡钩帘绕贺飞。宿霭芦坪迤近远。樵歌荻岫上嵚崎。有无胜负何须较。舒膝悠然卧夕晖。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5H 页
舍弟雄城之行。数千里相别。平生初遭。归卧山斋。益不胜寥廓。追成近体以寄。
时平未睹狼烟惊。学士如何出塞行。修攘不徒言议讲。关防宜亦事情明。要兼颇牧能筹策。岂待终军必请缨。慎简丁宁知有意。伫看方略上金城。
乐民楼下万桥横。会象台前列岫呈。广野襟开千里势。曲栏诗就百年情。俨如仙府蹁跹出。恍似禅家现化成。足目未曾经两地。凭君要听画中声。
天下摩天岭最高。羊肠百折逼清霄。山连长白千峰势。海阔扶桑万里涛。大雪北来观猎快。五云南望怅神劳。壮游今复输君去。自笑书帷但继膏。
崔云路(斗逵)相守过岁。聊得二绝慰旅怀。
乡山千里杳关河。一念慈闱喜惧多。知有寻师游学意。奈无资汝实归何。
吾道元来大直方。勉君新德共春长。亲心所愿惟兹在。归对慈颜喜可量。
庚午元朝。述怀寄示南塘翁。
春到床梅落尽馀。樽前千感集纷如。百年未了朝闻志。勉与诸君勘架书。
畎亩臣犹祝 北宸。 君心阳德与俱新。士论朝议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5L 页
无乖忒。共造非非是是真。
题观海堂
仲尼夫子乘桴意。玉貌先生东蹈心。伤世又谁明大义。坐观溟海整危襟。
观海堂。次主人兄弟韵。
几尽关东阅十洲。胜观无若一鳌头。缭山为带真奇格。截海成湖是别区。乌岳晴光连屿动。鲸波远势与天浮。百年未了沧洲约。惟有汀沙双白鸥。
挽孝子金光缵
何限嗟伤贤孝丧。不胜丧又益堪伤。唉天独此胡无慭。惟善靡徵定莫详。一理君亲诚代某。终身温凊行循王。应知采访 重宸闻。伫看闾旌大字煌。
次观海翁韵
仙游忆上李膺舟。掇拾春华踏十洲。襟抱百年临海阔。荣名当世视云浮。閒情叫月怜汀鹤。机事窥鱼笑渚鸥。敢说行藏惟我尔。生平已觑大颅头。
次赠成善甫(守明)。兼示读中庸诸君。
费隐看从以上形。气中言理性能明。粲然三九归于一。盛矣鬼神显是诚。射者如斯反诸己。风之有自谨庸行。须知变异求同业。百倍其功庶可成。
次赠朴稚临(星焕)所示其舅氏别韵
明窗开卷坐炉烟。神气旋看自肃然。知得止时心得定。何忧外面物为迁。
床梅欲发和茶烟。悄悄离愁正黯然。半夜孤吟怊怅久。竹窗疏影已西迁。
舟游新镇。坐凌虚台。
云际然疑指岱岑。沧溟万里漭古今。几伤当日乘桴叹。便起千秋蹈海心。岛瞰呜呼肝欲耸。波连甲串耻犹深。朝天旧馆岿然在。谁额存羊感涕淫。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6H 页
次赠李泰以(锡亨)
人人心活化。可以为尧同。操此能存此。其要敬字工。
冬至夜。金景休(奎五)阻雪不得归私次。同宿丈室。晓吟二绝。诵以勉之。
虐雪徒然闭壑岑。稚阳动处见天心。须从夜气看萌善。为舜由兹可不钦。
物理犹难揣寸岑。况乎操舍最难心。索驭丁宁垂戒挚。大尧光格此先钦。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6L 页
洪幼万,李圣章(商翼),金幼道(砥行),金汝四,李景稷(周翼),赵士仰(崇镇)诸贤。以余今年七十。为具酒来饷。姜昌叔(七兴),朴士谦(宗光),孟汝和(淑春),李兴五(翼明),金伯源(宗渊)五斯文。同会酌我。而洪伯臣(柱宗)随幼万至。家儿亦在傍。竟夕欢话。聊得三绝以酬之。
山斋讲罢雪千林。樽酒从容礼以斟。就养多惭一事意。各充曾负饮河心。
非我为师师有道。求之黄卷有馀师。栗翁开发尤庵正。闽洛归来舍是谁。
释氏本心圣本天。河南旨诀紫阳传。气心理性分同异。离合看来便朗然。
 心灵性实孰非天。流异原同信妙传。释氏圣人殊本处。只分同觉与同然。
 
(金砥行)
为示幼道。更题轴末。兼示诸君。
气质本然心气言。儒禅殊道就中分。二家作本非如此。又异程朱所以云。(幼道元来于心气上。分本肰气质两截看。而今此儒释之分。亦以为释氏则主气质之心。圣人主本肰之心。此所以为异。窃谓二家所主而为学者。实有心性理气之分。程朱之意。元自如是矣。岂可并论于气上耶。)
其二
灵觉心从妙处说。谓之气质恐全非。况吾天字专言理。虽曰本然气不宜。(释氏之本于心者。实主神明灵觉之心。若如幼道说而本于所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7H 页
谓气质之心。则亦非释氏之实事也。况圣人之本天。天即理也。尧舜禹相传者中。中者性也。孔子曾子言明德。明德以性为主。子思言天命之性。孟子言性善。濂溪之无极而太极。程子性即理。朱子小大学序。皆以仁义礼智为本。吾儒之学。谓之理学者此也。今曰其所本者。心气之本肰。则恐大不肰。)
其三
邹贤所谓心同然。直指心之理义言。真是秉彝好德意。单气心上不容论。(孟子本主性善。故七篇所言。莫非从性善流出来。所谓心之所同肰。既自曰心之所同肰者。即理也义也。此同肰之心。岂亶以单言气之心言之耶。)
其四
心灵气赋心皆异。性实理成性本同。理故能纯气故杂。认分儒释所为宗。(圣人之本天。释氏之本心者。其体段本如此。而程朱之意亦如是矣。后学之取舍从违。其不于此判着耶。)
其五
主心言性性言心。纯杂从他互更寻。若就良心气性看。心纯性杂或相参。(如气质之性。主心而言性。故性亦有善恶。如良心明德之类。主性而言心。故心亦纯善。)
其六
直指禀初言色相。性纯心杂自分明。源同流异惟论性。以此论心合改评。(性理也。圣凡皆同。而乘气流行。则有善恶之不同。固可谓源同流异矣。心气也。圣凡之心。自其禀初而异。不可谓源同也。)
其七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7L 页
觉与灵并俱是气。唤心谓性圣凡同。禅家为本非吾本。指异同之局不通。(虚灵知觉。即心而自是气也。释氏以灵觉为性。此朱子所谓作用为性者也。以灵觉谓人人皆同而本于此故云云。)
其八
性虽纯善无为尔。作用惟心宰一身。能宰又能如性善。圣何不本本于天。(性虽无情伪无作为。惟善故为之本矣。心若如性之善。则既能作用而为一身之主宰。圣人何不本之而必本于无为之性耶。)
其九
盛性敷施心所为。心如尽善本之宜。圣人何故辟之廓。其弊又何自恣归。(生知上圣所禀。清明纯粹。故其精爽之为心。聪明睿智。虽从心所欲。不踰于性善。亚圣以下。则皆省察操存而用力克治。使浊变为清。驳化为粹。能不违于性善。此吾儒之法门也。释氏以灵觉为善而本之。故其弊终至于倡狂自恣之归矣。)
其十
路人与舜性同真。异处惟心气不纯。若又是心能尽善。古今天下圣人人。(人之为万物之灵而所以为人者。性与心耳。性既本善。无圣凡之别。心又作用之物而如性之善。与圣人同。则人人皆将为圣人。岂有为凡人之别耶。)
其十一
心是天君若尽纯。譬如尧舜作之君。莫言掩蔽皆形气。工鲧宁干圣化淳。(心为一身之主宰。即百骸之天君也。若果谓之纯善。则譬之人君便皆尧舜矣。今言心本纯善。而其一切为恶者。皆由形气之掩蔽而肰。心既为君则自可作用而为善。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8H 页
岂复为形气所蔽。为不善也。以尧舜为君。其果四凶用事而敢害唐虞之圣治耶。)
其十二
气异理同溯本言。性纯心杂自其原。圣人教以治心杂。必使循夫命性纯。(朱子曰。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理同气异。其体段本如此。性理故本善。心气故本杂。亦其自原初而如此。圣人之教人也。必使治心之杂。以率其本肰之性善也。)
其十三
或谓禀初凡圣异。三希何地著修为。是心体段惟灵活。变异反同只在兹。(或者谓心若自禀初而不能纯善。各自有清浊之定本。则贤愚不肖虽有许多修为之功。士而希贤。贤而希圣。何地可能。此不肰。心是个灵觉活化底物。禀生。虽不无清浊粹驳之不同。其浊驳者。亦莫非正通分上精爽也。皆能灵活而变化。亦可以循夫纯善之性。故中庸章句所谓变其异而反其同者此也。异者心也。同者性也。潜玩则可知尔。)
其十四
心之能处是云才。循性敷施善可为。犹有浊清由气出。孟程同异晦商裁。(才者心之能运用做事底。无论心之清浊粹驳。皆能运用做事。故孟子以其灵觉活化能运用做事者。无贤愚皆可以循此性之善而言之。以为非天之降才尔殊。程子实从才之本禀处言之。以为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固其言之。各有所主而异矣。肰晦翁言程子为密。则才之能。实心之灵觉。而其有清浊之分者。程朱已言之明矣。)
其十五
或疑清浊禀初分。未发心清那得存。禀赋流行地头异。有时能湛有时浑。(或者又疑人之禀初。心各有清浊之异。则未发时清湛本色。与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8L 页
圣人同者。何以看之。此亦不肰。清浊之分。指其禀赋而言。未发时清湛。指其流行而言。禀赋虽有浊候之相杂。其升降出入之际。以其体段灵觉活化。故或相杂也。或全清也。或全浊也。其不以禀赋之有清浊相杂。不害为流行之或有清湛也明矣。)
其十六
心是正通分上精。未论清浊自能灵。忽如此复忽如彼。惟有清时未发成。(心之为气。无论所禀之清浊。自是正通分上精爽。故无不灵活。不如形气之一定不易。是以流行之际。忽如此而忽如彼。清浊无常而非未发必清。必于清时而未应事则始为未发矣。)
其十七
或云合理始言心。单气言心谓少林。此恐禀初元体上。商量区处不之深。(或者云合理气肰后。始可以言心。不可单言气谓心也。至以主气言之者。反斥之以禅旨。此不知之论也。心固有合性言之之时。肰分言其本色体段。则分明理性气心。各有所主。此特其不曾致详于名目上本色而肰也。)
其十八
不知知觉气之灵。灵觉惟心自可名。何但合言为病败。合时要气必纯清。(朱子曰。知觉气之灵。灵觉非心耶。心是灵觉。而灵觉是气。则心之体段。只是气者。夫何疑乎。惟其合性言心者。不但不见于本色体段。以其性善。而必要赚气而纯善也。此其为病。非特为合言之病也。)
其十九
或言人物理无异。既曰理同性亦同。性字惟从形气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9H 页
说。须将其异见同中。(或者之言曰。万物二原。理无不同。而性即理也。则人物之性。何尝异也。此不知理是对气而公共言者也。性是各赋于形气而为我之性也。从一原而言之。理固无异。而随形气而言之。性各不同。是以朱子曰。谓之理同则可。谓之性同则不可也。此所谓同中见其异。异中察其同者也。正明著眼处也。)
其二十
一原天命何尝异。赋与形形各自偏。蜂义虎仁得之少。不如人性禀来全。(以天命言之。天所赋之理。何尝有异。而万物之形形色色。各受以为性。则牛得理之顺而为耕之性。马得理之健而为驰之性。蜂蚁虎狼各得仁义而为性。或问中庸章句人物各得健顺五常之德为性之意。朱子曰。牛之性顺。马之性健。健顺之性也。虎狼之性仁。蜂蚁之性义。五常之性也。但禀得来少。不如人之禀得全。观于此。可知性理之分矣。)
其二十一
又疑言性于形气。无或横渠不性归。气上单言兼气异。此间正好极商之。(或又疑论性必于形气上。则便即气质之性也。此亦不知之言也。性字从心生性。理之在形气上者。谓之性也。朱子释天命之性曰。气以成形。理亦赋焉者此也。就形气上单言。则此本肰之性。兼言气肰后。始有善恶。此即气质之性也。气上单言与兼气言之之际。正好极商量也。)
其二十二
气上单言是本然。邹贤性善即单言。鲁论相近兼言性。合处始看恶亦浑。(孟子言性善。实就人身上单言之性也。即本肰之性。论语相近之性。是兼善恶而言。即气质之性也。详玩则可知矣。)
屏溪先生集卷之三 第 69L 页
其二十三
逐形同异性同异。牛犬不同马马同。兼气人人各自异。溯乎一本理之通。(明道论率性而曰。牛率牛之性。不唤做马底性。马率马之性。不唤做牛底性。朱子亦以牛耕马驰。为牛马之率性。盖知形同则性同。形不同则性不同矣。此形气上单言之本性。而至于兼气而言。则善恶并而人人亦皆不同矣。肰溯究乎一本。则人物各异之性。莫非一理而统体一太极也。)
其二十四
论心论性两端尽。知者见之将谓何。纵使言言说得当。不如行处小无差。
其二十五
鲁邹言直河南敬。后有闽翁尽发挥。精一工夫无外此。庶同诸子百年期。
挽金君德文
渊源巴谷在。诗礼砻岩传。侍疾今孱令。居丧昔大连。讲帷花已晚。山堞月孤悬。十载成存没。沾巾泪欲涟。
挽玄君载重
前月裁书汾水浔。回音待处得凶音。良姿庶冀能成就。此事嗟终遂古今。缞血应难长逝瞑。孤啼堪折路人心。生焉一死何须憾。兰早秋萎惜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