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x 页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遗事
遗事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2H 页
南坡洪先生遗事
南坡洪先生讳宇远字君徵。其先南阳人。祖可臣以平难功封宁原君。官至刑曹判书。湖西有清难碑。先生资性耿介多大节。文词夙著。尝冠解额。至会试设围雨不止。众赴而独否。又与侪友业博士家文字。或预传东堂发策题目。侪友皆搆思拟对。先生不肯。及赴围果然。先生又却坐不对。皆云君既不宿搆。今何嫌。终不听。后登第历翰林注书至修撰官。时 孝宗大王在宥五年也。先时 昭显世子早卒。嫔姜氏罪死。其一子坐谪海岛。人谓事由宫姬赵淑媛。及 上即位。赐姬死。其二子澄,潚窜绝岛。至是有灾异。下 教求直言。先生上疏曰。国家不幸。变起禁中。逆赵伏法。 宗社之福也。然逆赵者 先王之宠姬。澄,潚 先王之爱子也。 先王之陵土未乾。宠姬殛死。爱子流窜。藐尔稚小。必无与知其母凶谋。 殿下其可不恻然眷顾。思所以保全之乎。虞舜之不藏怒宿怨可法。而汉文之尺布斗粟可以为戒。或不幸两儿遘疾短折。则 殿下终未免杀弟之名。而有事于 太庙。其能不忸怩于心乎。仍请 昭显之子一体放还。 上赐批曰尔能言人所难言。爱君之
南坡洪先生讳宇远字君徵。其先南阳人。祖可臣以平难功封宁原君。官至刑曹判书。湖西有清难碑。先生资性耿介多大节。文词夙著。尝冠解额。至会试设围雨不止。众赴而独否。又与侪友业博士家文字。或预传东堂发策题目。侪友皆搆思拟对。先生不肯。及赴围果然。先生又却坐不对。皆云君既不宿搆。今何嫌。终不听。后登第历翰林注书至修撰官。时 孝宗大王在宥五年也。先时 昭显世子早卒。嫔姜氏罪死。其一子坐谪海岛。人谓事由宫姬赵淑媛。及 上即位。赐姬死。其二子澄,潚窜绝岛。至是有灾异。下 教求直言。先生上疏曰。国家不幸。变起禁中。逆赵伏法。 宗社之福也。然逆赵者 先王之宠姬。澄,潚 先王之爱子也。 先王之陵土未乾。宠姬殛死。爱子流窜。藐尔稚小。必无与知其母凶谋。 殿下其可不恻然眷顾。思所以保全之乎。虞舜之不藏怒宿怨可法。而汉文之尺布斗粟可以为戒。或不幸两儿遘疾短折。则 殿下终未免杀弟之名。而有事于 太庙。其能不忸怩于心乎。仍请 昭显之子一体放还。 上赐批曰尔能言人所难言。爱君之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2L 页
诚。良用嘉尚。疏出朝野震惊。为之谚译而传布。或至感叹流涕。乃一种媢嫉。极意搆诬。谓为罪人反案。会黄海监司金弘郁疏讼 昭显嫔姜氏之冤。至于杖死。先生亦坐废数年。而两王子及 昭显子赦还。盖因先生言也。越六年己亥。 孝庙宾天。礼官疑其服。宋左相时烈引贾疏四种之说。谓 大王于 庄烈后。为体而不正。当服庶子期。许文正穆又因贾疏第一子死。立第二长者。亦名长子之文。谓嫡妻所生非庶子。当服长子三年。时党议乖张。动成仇敌。右之则曰所谓第一子死者是殇子。若成人而父既服三年则宗统在彼。第二以下便是庶子。无二统不贰斩也。左之则曰礼所云者。以常不以变。事或变常。统随而移。故程子云有旁枝达而为干者。天子建国。诸侯夺宗。夺则成宗。岂有宗嫡之二统。礼云嫡妇不为舅后则姑为之小功。小功庶妇之服。宗统之不在此可见。凡斩衰有四。为父也为君也。女适人为夫也为长子也。父殁而为祖斩则贰也。君薨而为嗣君斩则贰也。女在室既斩于父。适人复为夫斩则贰也。既为长子斩。而次长又殁。何以异是。如君薨而弟立。不幸又薨。亦可以贰斩而不服乎。殇子之说。又出注疏之外。若然注中必不汎称第一子死殇。则虽嫡长不与数于立嫡。而降在大功者礼也。因大功殇子之死。以第一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3H 页
长者当之可乎。其下子夏传云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贾疏已发明云庶子妾子之号。嫡妻所生。是众子而同名庶子。远别于长子。故与妾子同号也。众子不承重者。逼于承重者。故有远别之嫌。彼殇子既死。则次长嫌于何地而与妾子同号。此礼之大节。两载其说。以俟夫达礼者取财焉。于是先生上疏论误礼之罪。因言搢绅间风色不佳。非治世气像。台章齐发。废置不调。人遂讳言邦礼矣。然四种之说。朝议内信而外掩。乃以国制弥缝。盖国制长众子皆期。期虽同而其实从四种也。越十六年甲寅。 仁宣王妃之丧。 庄烈妃方享万寿。礼官据古礼谓应服庶妇小功。 上始觉己亥之议非国制。而依旧用庶子期也。召问大臣。皆慌乱失对。 上大怒。先窜主议者。 遗命釐正。于是当时斥逐诸臣。次第收召。时则 肃庙元年乙卯也。先生亦在汇进之列。眷遇日隆。自高城郡守四迁至经筵副提学。时国舅清风府院君金佑明追言己亥大丧时。二王孙桢,㮒有污蔑之罪。而亦不明言。廷议以为缄问明其实。金又不对。方引对群僚。 明圣大妃亲临外殿。隔户而有下教。事出仓卒。诸臣惶急。莫知所为。瀷之先大夫时在近列。即进曰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群臣宜共听 教旨。 上曰群臣勿退。 大妃亲出玉声。以实府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3L 页
院君之言曰。缄问非宜。先大夫又奏 王室至亲。有此罔赦之罪。请令王府依律严断。 大妃怒稍解而罢。人谓匪此则事将有不可测者。先生上疏曰家人之彖云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妇人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国家之事。或有可言者。 慈圣固当谕之于 殿下。 殿下下询于臣邻而处之。是乃至当也。臣固知 慈圣之意欲明桢,㮒之罪犯。为此不得已之举。而远外瞻聆。安得不骇。夫亲之有过。不能谏止。子之过也。蛊之九二云干母之蛊。不可贞。 殿下问寝视膳之暇。怡声下气。殚诚尽道。使合于义则 慈圣不贰过之懿德。将与妊姒匹休。 殿下之大孝光于舜文矣。 上答曰疏中诚诲。予甚感叹。予以冲年。诚意未尽之致。深加惭恧。左相金寿恒言家人内外之位。非母与子之谓。引谕甚悖。而不贰过者。以 慈圣之过。指斥于殿下也。于是时议哗然。指谓动摇 慈殿。后卒成北边之窜云。夫国家之事。公而非私。过而不改。其祸将大。父有过而子不诤。安得为孝乎。是以忠臣忧国。不惮殃灭。苟有当言。不可以事系 先朝。掩蔽而不规。况宫闱间一时微愆。可以随事得正者耶。内外之位。以家言则不闻母之不与也。若如彼说。倘或万一文王既嗣。太妊可以时与外事。太姒有差。武王只合遵承。十乱诸臣不可献替可乎。事有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4H 页
轻重。当时事未知何如。而若不计缓急。一向如此推去。事或有挂阻。不可不知也。 上方倚任先生。谗说不行。自是之后五年之间。历遍华贯。位至崇班。自吏曹判书超拜政府左参赞。时领相许积用事。纵其庶孽子坚多不法。朝臣莫敢言。许文正穆特立不阿。朝中名节大夫若干人同心守正。其馀皆附丽趍时。世有清浊之目。渐成猜嫌。先生既引年告老。思有以浩然遂初矣。会许文正劄论领相积及其庶孽子坚之罪。 上疑其为人指嗾。朝中士抗疏论救。被逐者八人。公退而家居。见主上之过举。悯朝著之倾陷。上疏反覆言扶抑之太过。冀幸其开悟。 上怒责以护党。命削官出国门外。越明年庚申坚,楠等有不轨之图。事觉伏诛。积 赐死。株连搢绅。时相又追提前疏家人彖辞。谓罪关慈殿。遂窜北边之明川。又量移文川。越八年丁卯秋七月。考终于谪所。时年八十三。归葬安城郡。后二年己巳用事者皆得罪。 上命复先生官。遣官致祭如礼。又 命录用子孙。又因儒士之请。许其瞽宗之祀。今安城东九苞山下。有白峰书院。
赞曰先生起身儒家。质行可以范俗。事君尽礼。嘉猷可以辅世。是谓名德大老骨鲠之臣。卒之党议倾轧。恩宠不终。窜死于边塞。国人悲之。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传
赞曰先生起身儒家。质行可以范俗。事君尽礼。嘉猷可以辅世。是谓名德大老骨鲠之臣。卒之党议倾轧。恩宠不终。窜死于边塞。国人悲之。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传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4L 页
从兄素隐先生家传
素隐李先生讳津。后改𤂪字季通。素隐其号也。瀷之从父兄。系出骊州。八世祖兵曹判书谥敬宪讳继孙始大显。历县监讳之时。启功郎讳公砺。应教讳士弼。佥正讳友仁。赞成讳尚毅。持平讳志安。至进士讳殷镇。娶东莱郑氏吏曹判书世规女。生先生于江华府。外王父为留相时。时下元甲午夏四月庚辰。早失怙恃。既就学。不肯举子业。乐居乡舍。恭过乎屈。俭过乎陋。读书不拘前说。往往发新义。夙夜覃思。著书满壁。淹贯六经四子伊洛文字。旁通于仰观俯察。医药筹数星命之术。用力尤专于易。尝曰大学士希贤也。中庸贤希圣也。易圣希天也。人读古人书。苟有真见。虽一句之小。必鼓舞自喜。若见得文王周公孔子之意。其乐如何。文王周公孔子大圣人也。易天下之大义理也。德之所以崇。业之所以广。尽于此。吾舍易谁归。于是章解句释。要极乎三圣人之旨。别为启蒙一卷。又推究于卦爻象数之源。为图说一卷。又谓孔子之传。本于文周之经。写经为障子。挂诸座隅。心目未尝一日不在易也。簟食屡空。外愿不萌。有酒则醉。无客独坐。或夜灯达明。讽诵不休。其诗曰视听常静。精神内灵。乾坤无忤。腔上生馨。其尚论曰伏羲
素隐李先生讳津。后改𤂪字季通。素隐其号也。瀷之从父兄。系出骊州。八世祖兵曹判书谥敬宪讳继孙始大显。历县监讳之时。启功郎讳公砺。应教讳士弼。佥正讳友仁。赞成讳尚毅。持平讳志安。至进士讳殷镇。娶东莱郑氏吏曹判书世规女。生先生于江华府。外王父为留相时。时下元甲午夏四月庚辰。早失怙恃。既就学。不肯举子业。乐居乡舍。恭过乎屈。俭过乎陋。读书不拘前说。往往发新义。夙夜覃思。著书满壁。淹贯六经四子伊洛文字。旁通于仰观俯察。医药筹数星命之术。用力尤专于易。尝曰大学士希贤也。中庸贤希圣也。易圣希天也。人读古人书。苟有真见。虽一句之小。必鼓舞自喜。若见得文王周公孔子之意。其乐如何。文王周公孔子大圣人也。易天下之大义理也。德之所以崇。业之所以广。尽于此。吾舍易谁归。于是章解句释。要极乎三圣人之旨。别为启蒙一卷。又推究于卦爻象数之源。为图说一卷。又谓孔子之传。本于文周之经。写经为障子。挂诸座隅。心目未尝一日不在易也。簟食屡空。外愿不萌。有酒则醉。无客独坐。或夜灯达明。讽诵不休。其诗曰视听常静。精神内灵。乾坤无忤。腔上生馨。其尚论曰伏羲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5H 页
神农黄帝。先天之圣也。浑乎天道之治也。尧舜文王周公。后天之圣也。焕乎人文之治也。孔子兼之。故曰贤于尧舜也。嗣天而干其政曰王。嗣君而干其业曰贤。嗣者犹子。故王谓之天子。贤谓之君子。尧舜禅贤。易所谓首乾。夏商立贤。易所谓尊刚。周立长。易所谓主器。立长非圣人所欲。止可以息争。其衰世之意乎。尚宗重则尚贤之意便轻。是以圣君不作。大治不复。孔子曰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宋之群哲。犹庶几乎。如孔子之门设科。濂溪似言语。二程子似德行。温公横渠似政事。朱子似文学。德成于天。故德在道上。才成于气。故才在业上。精神者才之国也。心者才之君也。德者才之命也。六艺者才之职也。无一不行焉。其见识之卓。此其一端也。又作无弦琴说曰。诸葛怀道自隐。得君乃行。所不幸者天。而所乐者遇也。靖节之于晋。犹诸葛之于汉。字以元亮。素琴无弦。琴本有声。体素而无弦。有其体而无其用者也。琴乎琴乎。将待时而弦。先生所存。于是稍露矣。后挈家入东海。遍历山川形胜。作东海志。十五年乙巳反于良溪。越三年丁未冬十月十日考终。从游之士称良溪先生云。有系子端休。二女婿尹学川,郑玄瑞。
三兄玉洞先生家传
玉洞李先生讳溆字澄之。居抱川之玉洞山下。瀷异母兄。
三兄玉洞先生家传
玉洞李先生讳溆字澄之。居抱川之玉洞山下。瀷异母兄。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5L 页
母龙仁李氏。留守后山之女。先生生于壬寅十二月三日。幼失恃。育于后母权夫人。出为叔父后。当时先君子出身事 显肃二朝。凡世之极选华贯。无不践历。门阑方盛。先生独不屑博士业。志于圣贤之学。手经勤劬。或至于遗食。妇翁郑参判钥家饶。每奉以美服。先生不悦。弊缊不耻。居必就幽閒。与同志游。少有目疾。父母忧之。乃阖眼经岁不少变。人以为难。其学忠信为主。步步趋趋。维周孔程朱。宁守师说而未达。不顾小道之可观。业著书卷帙溢箧。自心身以外。至治家治民。汎及于律历之书。甘石岐黄之术。大小相衔。本末兼该。无不参互著明。归宿于六经四子。为安宅正路。性汎爱。见人之长。忘其短。见人之恶。必傅诸善。或咎其爱过而受欺。亦不悔。惟导诲之不怠。如慈母之哺病儿。苟以是心来。必竭两端之教。教初学必先小学。读至千遍。方及佗书也。每朝曛静默抚琴。动操援古叶今。要在适性。其乱洋洋。不知老之将至。居家务去修饰。破囱草坐。人所不堪。而自不能觉。时从山翁野老。燕语移晷。怡怡如也。后有宰相闻其名而荐达。召拜麒麟道察访而不起。癸卯三月十二日考终。寿六十二。诸门人集议。私谥弘道先生。余非之不听。余又谓幼而诔长非礼也。无已则宁依程明道之例。改谥为号。门人从之。葬于县治虎炳山。有遗集十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6H 页
一卷。子进士元休。女婿睦建中。
勿岩金先生传
勿岩金先生隆者字道盛。其先咸昌人也。后徙荣川。幼有求道之志。时啸皋先生朴公承任为退溪门下高第弟子。先生即从之学。因负笈登于退溪之门。朴公以诗送行。大有期望。先生既就有道。得闻内外宾主之辨。日有进益。乃慨然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不成己。无以成物。故行孚于家然后达之邦国。立言以自警。至壬辰倭变。国大乱。先生方持服居庐。雪涕奋起。移文列邑。激以忠愤。见者感动泣下。又上书体察使曰。苟不自勉。徒区区侥倖于万一。虽有一时之快。宁无憾于复雠之大义。国之馀民。犹讴吟思汉。其亲上之心。岂与夫天兵同年语哉。若能诚心爱养则超乘之勇。不待远求。而揭竿斩木。皆可以敌狂寇矣。时安集使金公玏多以便宜制置。民心稍安。知郡欲授以赈济之任。先生辞以服终不出。后有举以才行者。遂除集庆殿参奉。既而有擢用之 命。先生已殁矣。士林立庙祀之云。
赞曰国乱而家丧。家不可以废国。又况肉食不之谋耶。若勿岩者。言事得中而不与焉。亦可谓善自处矣。
磻溪柳先生传
磻溪柳先生馨远字德夫。文化人。右议政宽之后也。生质
勿岩金先生传
勿岩金先生隆者字道盛。其先咸昌人也。后徙荣川。幼有求道之志。时啸皋先生朴公承任为退溪门下高第弟子。先生即从之学。因负笈登于退溪之门。朴公以诗送行。大有期望。先生既就有道。得闻内外宾主之辨。日有进益。乃慨然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不成己。无以成物。故行孚于家然后达之邦国。立言以自警。至壬辰倭变。国大乱。先生方持服居庐。雪涕奋起。移文列邑。激以忠愤。见者感动泣下。又上书体察使曰。苟不自勉。徒区区侥倖于万一。虽有一时之快。宁无憾于复雠之大义。国之馀民。犹讴吟思汉。其亲上之心。岂与夫天兵同年语哉。若能诚心爱养则超乘之勇。不待远求。而揭竿斩木。皆可以敌狂寇矣。时安集使金公玏多以便宜制置。民心稍安。知郡欲授以赈济之任。先生辞以服终不出。后有举以才行者。遂除集庆殿参奉。既而有擢用之 命。先生已殁矣。士林立庙祀之云。
赞曰国乱而家丧。家不可以废国。又况肉食不之谋耶。若勿岩者。言事得中而不与焉。亦可谓善自处矣。
磻溪柳先生传
磻溪柳先生馨远字德夫。文化人。右议政宽之后也。生质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6L 页
长大魁梧。目朗如明星。五岁通筹数。甚有记性。读书不过数遍。终身不忘。其舅李监司元镇。世所称太湖先生者也。博学多闻。先生从而受业。未成童。已有伟器之称。稍长该涉百家语。益涵心为己之学。乃喟尔曰士志道而有不能立者。心不率气也。君子饬躬之要四。吾未能一焉。夙兴夜寐未能也。正衣冠尊瞻视未能也。事亲柔色未能也。与家人敬相对未能也。四者惰于外而心荒于内。猛省必勉。不在玆乎。因箴而自警。自是日用言为。有法守而无违。既而倜傥慷慨。日讽诵陶元亮诗。有旷世之感。遂南归扶安之边山下居焉。结庐数椽。藏书万卷。刻意覃思。至忘寝食。常以不及古人一步地为深耻。尝燕居深念。天下为己任。病世之学者不达时务。徒尚口耳。其为言皆苟而已。故在家在邦。当事龃龉。卒归于大言无实。而生民受其祸。于是取先王之法。考之以因革。参之以国典。著为一书。规模宏节目详。验乎人情。稽乎天理。筋脉相连。气血流通。命之曰随录。要之可行于今日也。或疑其不务大体。零琐是举。先生曰天下之理。非物不著。圣人之道。非事不行。古者教明化美。自大经大法。以至于一事之微。制度规画。无不备悉。天下之人。日用而心熟。如运水搬柴。皆有其具。以行其事。及周之衰。王道虽废。典章犹存。圣人居下。槩言出治之源。其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7H 页
于度数。无所事于曲解也。虐秦以还并与其宏纲细目而荡灭之。圣人之意。无复徵信。人欲肆行。群言乱道。遂乃耳目胶固于见闻。虽高才深智。博于古者。亦无由得其详也。故间有识其大体而条贯未明。一欲施措。动多衅罅。终焉格而不行也。天下之理。本末大小。未始相离。寸失其当。尺不得为尺。星失其当。衡不得为衡。未有目非其目而纲自为纲者也。及不得行也则不惟小人以为嚆矢。其君子亦未免有疑于时之异宜。谓古道真若不可复明于世。此岂小害也哉。吾为此惧。究古揆今。细大兼该。用著此道之必可行。呜呼。徒法不能以自行。苟有有志者思而验焉则亦必有以知此矣。至我 显庙癸丑先生殁。年五十二。所著有随录十三卷。理气总论一卷。论学物理二卷。经说一卷。诗文一卷。杂著一卷。问答书一卷。续纲目疑补一卷。郡县制一卷。东史条例一卷。正音指南一卷。纪行日录一卷。其所编有朱子纂要十五卷。东国文十一卷。纪效节要一卷。书说书法各一卷。遁翁稿三卷。舆地志十三卷。其佗兵谋师法阴阳律吕星文地理医药卜筮筹数译语之类。无不旁通。多所笔削。皆未及成绪云。后士林集议建院。俎豆不废。
赞曰先生之学。源于太湖。太湖授之以博。先生济之以世
赞曰先生之学。源于太湖。太湖授之以博。先生济之以世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7L 页
务。据始要终。协义而协。如有用我。将举以措之。盖国初以来。论经世之才。皆以先生称首。
遁庵鲜于先生传
遁庵鲜于先生名浃字仲润。泰川人。殷太师箕子之后。生于万历十六年戊子。甫成童。父寔为箕子殿参奉。因随而徙平壤。既而读书斋舍。梦箕子授之诗使诵。以传闻者惊叹以为神语。弱冠受业于乡先生。遂绝意世务。研究经旨。至忘寝食。每夙兴诵四勿箴以为常。一日读书至登泰山小天下。忽感会于心。携两童丱徒步数千里。游岭表谒陶山书院。留连数月。阅所藏群书。遂之仁同。委贽于旅轩张先生。讲性命之原。象数之奥。及归从学者益多。六徵不起。筑台于龙山。为讲道之所。至癸巳有 赐书之命。六年之间四拜司业。乃诣阙谢 恩。士大夫多执经造问者。未几辞归。冬忽召亲族款语。命门人某曰汝司书。盥毕正席。麾夫人出。怡然而逝。寿六十六。讣闻 命本道致赙。越六年戊戌。士林集议。俎豆于龙谷书院。所著书有心学至要,易学图说,太极辨解,大易理象及遗文行于世。
赞曰自我 朝定都汉阳。西北为荒服。人文寝衰。惟弓马是业。士不过记诵决科。八条之馀教扫地矣。先生圣人之胄也。能崛起于朴野氓蚩之间。毅然以斯文为己任。显名
遁庵鲜于先生传
遁庵鲜于先生名浃字仲润。泰川人。殷太师箕子之后。生于万历十六年戊子。甫成童。父寔为箕子殿参奉。因随而徙平壤。既而读书斋舍。梦箕子授之诗使诵。以传闻者惊叹以为神语。弱冠受业于乡先生。遂绝意世务。研究经旨。至忘寝食。每夙兴诵四勿箴以为常。一日读书至登泰山小天下。忽感会于心。携两童丱徒步数千里。游岭表谒陶山书院。留连数月。阅所藏群书。遂之仁同。委贽于旅轩张先生。讲性命之原。象数之奥。及归从学者益多。六徵不起。筑台于龙山。为讲道之所。至癸巳有 赐书之命。六年之间四拜司业。乃诣阙谢 恩。士大夫多执经造问者。未几辞归。冬忽召亲族款语。命门人某曰汝司书。盥毕正席。麾夫人出。怡然而逝。寿六十六。讣闻 命本道致赙。越六年戊戌。士林集议。俎豆于龙谷书院。所著书有心学至要,易学图说,太极辨解,大易理象及遗文行于世。
赞曰自我 朝定都汉阳。西北为荒服。人文寝衰。惟弓马是业。士不过记诵决科。八条之馀教扫地矣。先生圣人之胄也。能崛起于朴野氓蚩之间。毅然以斯文为己任。显名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8H 页
当时。流风后代。非豪杰之士。能如是乎。
晚湖慎先生传
晚湖慎先生懋字勉哉。居昌人。慎氏之侧室子也。身长八尺。好容颜。音如洪钟。韵迈不俗。倜傥有大志。尤能勤笃耐苦。少喜侠邪。一日在娼家。忽念身之陷溺。惕然自伤。便敛衽危坐。自是不复往。妓有悦慕者至成疾将死。先生不顾也。既而从司业鲜于浃先生得闻大学之旨。遂旁及易范象数之说。与夫仰观俯察诸技术。无不讲释。及鲜于先生卒。惧失师友之益。遍国中访诸名士。见雪翁许先生于雉岳之下。归曰雅言不离于人伦。处事无异于时典。吾其师雪翁乎。于是负笈以从之。卒成大儒。持己和易。接物恭谦。乐人乐忧人忧。所居化之。无贤愚悦而慕之。其行义之孤高。不可尽述。既成进士。不复应举。慨然有当世之志。未尝不眷眷于王纲之未振。国耻之未雪。留心兵家。参究邦典。备述 祖宗朝征讨故事。与夫关阨之利。胜败之数。合成一帙。庶几有待用。遂远引卜居东海之高城县。慕鲁仲连之为人。自号晚湖。每览古人深猷远略。或至歔欷出涕。中夜悲吟。人莫之测也。先生见生民涂炭。国事日非。肉食无谋。不思所以拯而济之。于是作保民篇。首君德次人材次保民凡三篇。其意盖曰民为邦本。治莫大于保民。保民存
晚湖慎先生传
晚湖慎先生懋字勉哉。居昌人。慎氏之侧室子也。身长八尺。好容颜。音如洪钟。韵迈不俗。倜傥有大志。尤能勤笃耐苦。少喜侠邪。一日在娼家。忽念身之陷溺。惕然自伤。便敛衽危坐。自是不复往。妓有悦慕者至成疾将死。先生不顾也。既而从司业鲜于浃先生得闻大学之旨。遂旁及易范象数之说。与夫仰观俯察诸技术。无不讲释。及鲜于先生卒。惧失师友之益。遍国中访诸名士。见雪翁许先生于雉岳之下。归曰雅言不离于人伦。处事无异于时典。吾其师雪翁乎。于是负笈以从之。卒成大儒。持己和易。接物恭谦。乐人乐忧人忧。所居化之。无贤愚悦而慕之。其行义之孤高。不可尽述。既成进士。不复应举。慨然有当世之志。未尝不眷眷于王纲之未振。国耻之未雪。留心兵家。参究邦典。备述 祖宗朝征讨故事。与夫关阨之利。胜败之数。合成一帙。庶几有待用。遂远引卜居东海之高城县。慕鲁仲连之为人。自号晚湖。每览古人深猷远略。或至歔欷出涕。中夜悲吟。人莫之测也。先生见生民涂炭。国事日非。肉食无谋。不思所以拯而济之。于是作保民篇。首君德次人材次保民凡三篇。其意盖曰民为邦本。治莫大于保民。保民存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8L 页
乎得人。得人系乎君德。君德分为十一目。一曰立志。终始典于学。二曰矫揉气质。以养中和之德。三曰尚严明以振纪纲。四曰崇节俭以变奢侈。五曰进贤退邪以察消长之几。六曰慎赏必罚以励惩劝之道。七曰广言路集群策。八曰罢内司无私财。九曰去朋党以公朝论。十曰斥佛法以卫圣道。十一曰弊源在文具。人材分为八目。一曰培养。二曰器使。三曰择守令。四曰久任。五曰勿专尚科名。六曰勿专尚门阀。七曰公赴举。八曰重名器。保民分为十六目。一曰别四民。二曰均贫富。三曰与民共利。四曰简贱役。五曰节籴粜。六曰广蓄积。七曰务教化。八曰重学校。九曰矫俗弊。十曰均苦乐。十一曰府兵之策。十二曰养兵之策。十三曰足兵之策。十四曰虑后之策。十五曰自固之策。十六曰明大义雪国耻。凡三纲三十五目。累万有馀言。或言其大或言其小。或言其利或言其弊。大者所先。小者所后。利者可兴。弊者可去。反覆指陈。莫不备具。又为保民图。目统于纲。纲总于一诚字。瞭然不乱也。逮戊辰先生应旨上疏。以编及图并进。其疏曰臣闻 朝廷之得失利病。非书生所可言。然嫂溺援之以手权也。以手之嫌小。援嫂之义大。今国家溺矣。虽无可援之手。尚有欲援之心也。臣观边忧国耻。莫甚于今日。用人之颠倒。莫甚于今日。国纲之解弛。莫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9H 页
甚于今日。朝著之不宁。莫甚于今日。䄵谷之不登。莫甚于今日。人心之陷溺。莫甚于今日。狱讼之不明。莫甚于今日。灾异之叠臻。莫甚于今日。今日长为今日。犹可谓岌岌。况今日不如昨日。明日不如今日。将至于何如地也。臣去年秋冬病寓圻乡。地近江临两西官道。日见渔者农者舟者马者。担负者抱扶者。或歌或哭。来来去去。昼夜不绝。问之或曰公也或曰私也。或曰岁饥不能保妻子。或曰公税未给私贷亦督。或曰役东赴西。朝夕不能息。或曰土地臧获为人占夺。将诣州讼理。或曰一身叠役。将赂吏祈免。或曰无可耕之地而搬移远向。或曰田宅为主所没入也。或曰得罪贵势。臣反隅而思之。一路之所见尚且如此。况八路之广。其苦者愁者怨者何限。而其间乐其生悦其心。安堵而不扰扰于道路几人。心焉戚嗟。因成此篇。欲效安上门古事云尔。 上览而伟之。欲官之。时相白言。未施而先赏。恐彼之难受。况观其意。初非希功者。遂寝。即 命议所以行之。竟格而止。先生叹曰天不欲弃斯民。吾保民篇。或将见施。余末如今日何。犹窃庶几于来世也。既而朝廷徵为北部参奉。以老不起。犹娓娓于斯世。见一弊瘼。辄为愀尔不乐。思所以救药之。乃曰谏君之道非一。直谏难入。讽谏易晓。风雅之诗。辞婉而意至。深有力于畜君也。诗亡而春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69L 页
秋作。劝善惩恶。寓之于史。后之忠谏之士。不过以兴亡之迹警切之。其于诗道。槩无闻焉。吾其两取之。以诗为史。达𤱶亩忠爱之诚。备工师讽诵之义可乎。于是撰一书。名曰诗史。上自邃古。下逮季叶。凡否泰消长之机。兴衰治乱之辙。莫不以诗发之。兼采古今人咏史诸作有补于世教者附之。书成未易稿。先生方将日夜讽诵修润而上之。先生卒。乃 肃庙己卯也。年七十五。所著又有家祭式,乡居十事,劝学文及诗文若干卷。
赞曰先生忳忳退让君子也。其学足以善身。足以善俗。世方尚阀阅。贱庶孽。以故其名湮没。其言不得施于有国。噫。
华山权先生传
华山权先生璹者字寿玉。后改名𪼛。其先安东人。先生居于南原。为人信厚长者。事亲孝。母阅岁疾甚。血指和药。指无完肤。母思进柹实。医云有害而止。后终身不食柹。及父丧目不瞑。敛者欲其闭不得。先生拜祝手自循之即瞑。及葬日哭于墓前。拜跪处草为不生。家有鸡乳。为狸所攫。群雏悲啼。雏有甫长未孳者便来覆哺。待其成而后已。咸谓孝感。朋友死。抚其遗孤视己子。长育成就者数人。邻有贫无以葬者。先生为营冢圹。远近闻之。争来助相。不日而役毕。尝有贾过门。先生命买什器。依其言不计直。先以家中
赞曰先生忳忳退让君子也。其学足以善身。足以善俗。世方尚阀阅。贱庶孽。以故其名湮没。其言不得施于有国。噫。
华山权先生传
华山权先生璹者字寿玉。后改名𪼛。其先安东人。先生居于南原。为人信厚长者。事亲孝。母阅岁疾甚。血指和药。指无完肤。母思进柹实。医云有害而止。后终身不食柹。及父丧目不瞑。敛者欲其闭不得。先生拜祝手自循之即瞑。及葬日哭于墓前。拜跪处草为不生。家有鸡乳。为狸所攫。群雏悲啼。雏有甫长未孳者便来覆哺。待其成而后已。咸谓孝感。朋友死。抚其遗孤视己子。长育成就者数人。邻有贫无以葬者。先生为营冢圹。远近闻之。争来助相。不日而役毕。尝有贾过门。先生命买什器。依其言不计直。先以家中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0H 页
见在与之。相称贷而益之。贾念所取已滥。惟恐或失。遂逃。先生又命追与之。贾闻便回。并其滥而留之。南方素称多术士。有李姓者谓曰丈夫天下事皆当知。我有秘传。子其有意否。先生不答。又有人为先生道某郡某其术。几于神。先生戒云子何取友不端。后其人果不终。相识者坐谪。邑中士聚谋录先生行义于地志。先生书与多士曰。某不孝。以虚名闻于后。将无面目归见父母于地下。多士不从。先生乃躬造取其板刬去之。人曰宜留其板。以为志也。
赞曰瀷畴昔闻南方有权先生者。后历其傍邑。先生已殁。南士多津津来说其行高。南原古带方国。华山在其西。山下有西林村。即先生所居云。
颦笑先生传
颦笑先生者。李完平相公之故人。相公佐我 仁祖大王。致拨乱之治。其要不外于臧否贤愚。吾知必有所赖于人而得者。而不露其迹。当时有眉叟许先生。终始门馆。有以知其实。其言曰相公所与言议。只有姜承旨绪及赵引仪忠男二人。姜托于狂。赵托于瘖。皆诡与世违者也。先生口默而心明。其于评骘。贤者以笑。否则以颦。后皆验。相公之所取盖为此也。然则一颦一笑之间。而相公陶铸进退之权尽矣。既无其迹。何从以指摘其人。故遂称曰颦笑先生
赞曰瀷畴昔闻南方有权先生者。后历其傍邑。先生已殁。南士多津津来说其行高。南原古带方国。华山在其西。山下有西林村。即先生所居云。
颦笑先生传
颦笑先生者。李完平相公之故人。相公佐我 仁祖大王。致拨乱之治。其要不外于臧否贤愚。吾知必有所赖于人而得者。而不露其迹。当时有眉叟许先生。终始门馆。有以知其实。其言曰相公所与言议。只有姜承旨绪及赵引仪忠男二人。姜托于狂。赵托于瘖。皆诡与世违者也。先生口默而心明。其于评骘。贤者以笑。否则以颦。后皆验。相公之所取盖为此也。然则一颦一笑之间。而相公陶铸进退之权尽矣。既无其迹。何从以指摘其人。故遂称曰颦笑先生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0L 页
云。呜呼。先生其果瘖而已哉。先生即静庵文正公兄弟之后孙。尝往谒陶山李子。请为文正行状。而李子又作诗答其勤来之意。诗在退溪集中可考。余悲夫古今逸群迈迹之士。藏名草莽。湮灭无称者亦多。故书此以附东方一士传后。
东方一士传
东方一士者。无名阙氏。不知谓何人。但凭陶渊明八韵诗。知有其人。盖刘宋义熙间隐居东方者也。是时渊明自彭泽弃官归。闻士之风而悦之。亟往从之。青松挟路。白云宿檐。地则远矣。衣弊不完。三旬而九食。十年而一冠。辛且苦如此。常有好颜。乐焉而忘贫。知渊明故来之意。取琴而鼓之。为别鹤孤鸾之操。哀怨之辞也。渊明遂有周旋岁寒之愿。微此后人何从而窥其浅深。夫士生天下。遭时不幸。避人避世。与鸟兽同群。埋没而无称者何限。感以为记。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小传(杂传附)
顾庵丁先生小传
公名胤禧字景锡。赞成应斗之子。其先罗州人也。师事退溪李先生。少先生三十岁。先生许其趣操嗜学。亦戒以韬晦养德。后中生员进士俱一等。登文科重试俱壮元。历扬华贯。被选湖堂。吏曹为佐郎。政府为检详舍人。玉堂为应教典翰。位至江原道观察使。性孝友。行有常路。不由阼阶。
东方一士传
东方一士者。无名阙氏。不知谓何人。但凭陶渊明八韵诗。知有其人。盖刘宋义熙间隐居东方者也。是时渊明自彭泽弃官归。闻士之风而悦之。亟往从之。青松挟路。白云宿檐。地则远矣。衣弊不完。三旬而九食。十年而一冠。辛且苦如此。常有好颜。乐焉而忘贫。知渊明故来之意。取琴而鼓之。为别鹤孤鸾之操。哀怨之辞也。渊明遂有周旋岁寒之愿。微此后人何从而窥其浅深。夫士生天下。遭时不幸。避人避世。与鸟兽同群。埋没而无称者何限。感以为记。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小传(杂传附)
顾庵丁先生小传
公名胤禧字景锡。赞成应斗之子。其先罗州人也。师事退溪李先生。少先生三十岁。先生许其趣操嗜学。亦戒以韬晦养德。后中生员进士俱一等。登文科重试俱壮元。历扬华贯。被选湖堂。吏曹为佐郎。政府为检详舍人。玉堂为应教典翰。位至江原道观察使。性孝友。行有常路。不由阼阶。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1H 页
寡言笑崇节俭。遇事刚果。时有安氏大狱。讼者扳连权要。威胁一世。人莫敢断者有年。至公拜判决事。杜门讳客。数日商量。然后出肃 命。直造院。简托堆案。一不坼。判其立落。朝野惊异。安氏家至今藏其牒为世传云。常入侍 经筵。贯穿经传。 明庙亟加叹赏。恩遇益隆。取顾諟明命之义自号顾庵。又读诗至寔命不同叹曰。此语令人发深省。盖凡人希荣慕宠。适己自便。莫非不知分之过也。苟有见于此。妄想退听而心安矣。公可谓善于诗矣。己丑秋殁。年五十九。葬于广州乐生里。
忍斋松巢权先生父子小传
先生名大器字景叟。其先安东人。曾祖徵 世祖时为北评事。没于李施爱之乱。公性刚介有操执。任真嫉恶。乡人之不善者恶之。早从退溪李先生学。少先生二十二岁。既升国子生员。废举笃行。王父年过九十耄。不省事者几十年。公左右节适无憾。平居必夙兴正衣冠。至老如一日。亲殁而追慕不衰。与宗子异居。至祭日必具馔遥奠以尽诚。稍喜诗酒。或命觞吟讽以自遣。卒年六十五。长子宇字定甫号松巢。亦早游退溪先生之门。先生实外党尊属也。少先生五十一岁。得闻启蒙之旨。聪颖夙慧。文艺彪发。发解辄魁。年二十二升国子生员。废举业。专心学。用力于濂洛
忍斋松巢权先生父子小传
先生名大器字景叟。其先安东人。曾祖徵 世祖时为北评事。没于李施爱之乱。公性刚介有操执。任真嫉恶。乡人之不善者恶之。早从退溪李先生学。少先生二十二岁。既升国子生员。废举笃行。王父年过九十耄。不省事者几十年。公左右节适无憾。平居必夙兴正衣冠。至老如一日。亲殁而追慕不衰。与宗子异居。至祭日必具馔遥奠以尽诚。稍喜诗酒。或命觞吟讽以自遣。卒年六十五。长子宇字定甫号松巢。亦早游退溪先生之门。先生实外党尊属也。少先生五十一岁。得闻启蒙之旨。聪颖夙慧。文艺彪发。发解辄魁。年二十二升国子生员。废举业。专心学。用力于濂洛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1L 页
关闽诸说。以达于四子书。无不淹贯。读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便有吕伯恭斡旋之功。幽室端坐。体验推究。以变化气质为务。著自警说以自勉。长于诗。犹云诗能轻人。不足尚。至于子史医算。无不兼通。而谦约若虚。尝曰吾每日读书。有新得方食无愧。丙戌荐授 敬陵参奉。俄以亲老换集庆殿。取其近乡也。明年丁忧罢。己丑 除王子光海君师傅。王子求学杜甫诗。公辞不能。 宣庙就诸经拣难。使王子问义。公应口辨解。 宣庙手书古人诗十绝褒赐。庚寅患痘没于京。时年三十九。今侍讲院弼善相一。即其四世孙云。
静斋南先生小传
南先生彦经字时甫。父致勖。兄彦纯。致勖弟致勤。俱以武显。至先生及弟彦纪彦缜。亦著儒术。又与洪耻斋先生同事花潭徐先生。后与退陶李先生为师友。书牍频繁。裒然见许曰聪明强记人也。 明庙丙寅宰相荐先生经明行修。以布衣入对称旨授官。后历工曹佐郎。出补砥平县。乙亥拜司宪府持平。素善病。旁治医方。 宣庙寝疾。先生上疏曰士不知医。不可谓通儒。仍论受病之源诊治之剂。己丑全州有逆变。白惟咸等追诬先生以尹全州时事。卒得免。筑于杨根之灵川洞。语其侄拨曰倭寇早晚猖獗。避地
静斋南先生小传
南先生彦经字时甫。父致勖。兄彦纯。致勖弟致勤。俱以武显。至先生及弟彦纪彦缜。亦著儒术。又与洪耻斋先生同事花潭徐先生。后与退陶李先生为师友。书牍频繁。裒然见许曰聪明强记人也。 明庙丙寅宰相荐先生经明行修。以布衣入对称旨授官。后历工曹佐郎。出补砥平县。乙亥拜司宪府持平。素善病。旁治医方。 宣庙寝疾。先生上疏曰士不知医。不可谓通儒。仍论受病之源诊治之剂。己丑全州有逆变。白惟咸等追诬先生以尹全州时事。卒得免。筑于杨根之灵川洞。语其侄拨曰倭寇早晚猖獗。避地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2H 页
莫若此。宜早携家来。及壬辰言符矣。先生诵习经史。无不贯穿。受业于门者甚夥。学者称为静斋先生。然尚论者谓出入仕宦。多失操持。不得为完人云。
山天斋李先生小传
李先生咸亨者。字平叔。 太宗王子孝宁大君之后。父栻仕 宣祖时位至吏曹参判。先生生于嘉靖庚戌。即老先生卜居退溪之岁。至己巳春。老先生乞退归乡。先生往谒受业。时年弱冠。仍留陇云精舍讲心经。老先生亟许之曰为人开悟刻意向学。共处令人有益。自是书牍往来。日有精进。明年三月撰心经质疑成。与艮斋李德弘所录。合为一书。进于老先生曰。心经之切于学者。如菽粟之宜于饱。布帛之宜于煖。但微辞奥旨。在初学有未易晓。敬纂平日所闻之旨。缮写一通。伏惟先生同者取之。不同者去之。繁者删之。遗者补之。开示圣贤用意之微焉。盖其书悉用老先生训也。既而有取于多识前言往行之义。欲揭斋号曰大畜。老先生改以山天。俄随参判公赴燕行。老先生书贺其远观。卒早夭无后。其本末无所考。余见其庶从孙世贤。其人颇识家庭故事。为余道其槩云尔。
枫岩文先生小传
枫岩文先生名纬世字叔章。居长兴。其先南平人。胜国时
山天斋李先生小传
李先生咸亨者。字平叔。 太宗王子孝宁大君之后。父栻仕 宣祖时位至吏曹参判。先生生于嘉靖庚戌。即老先生卜居退溪之岁。至己巳春。老先生乞退归乡。先生往谒受业。时年弱冠。仍留陇云精舍讲心经。老先生亟许之曰为人开悟刻意向学。共处令人有益。自是书牍往来。日有精进。明年三月撰心经质疑成。与艮斋李德弘所录。合为一书。进于老先生曰。心经之切于学者。如菽粟之宜于饱。布帛之宜于煖。但微辞奥旨。在初学有未易晓。敬纂平日所闻之旨。缮写一通。伏惟先生同者取之。不同者去之。繁者删之。遗者补之。开示圣贤用意之微焉。盖其书悉用老先生训也。既而有取于多识前言往行之义。欲揭斋号曰大畜。老先生改以山天。俄随参判公赴燕行。老先生书贺其远观。卒早夭无后。其本末无所考。余见其庶从孙世贤。其人颇识家庭故事。为余道其槩云尔。
枫岩文先生小传
枫岩文先生名纬世字叔章。居长兴。其先南平人。胜国时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2L 页
有集贤太学士公裕。平章事克谦。其远祖也。公少从橘亭尹公学。又讲经义于眉岩之门。眉岩亟称之。既而从姊婿朴光前,内弟尹钦中往谒退溪先生于陶山受学焉。少先生三十三岁。以母老不得卒业而归。既而举进士不第。遂绝意进取。筑于加智山中。若将终身。壬辰倭大入。 上西狩。公往见朴光前曰。今赵宪高敬命军败死。贼势日炽。若不早为之计。后时无及。与其窜伏偷生。孰若死国。光前从之。于是传檄列邑。得勇士数百人。推朝士任启英为义兵将。引军而东。众至千人。声势渐振。启英曰军无见粮柰何。公巡邻县慷慨晓谕。闻者为之感泣。挽粟络续。进与诸道义兵合。为锦山茂朱之捷。捍开宁之锋。夺星山之势。屹为保障。启英上其事。都元帅权慄亦荐公为首功云。是岁贼退据蔚山。 上还都。命罢诸道义兵。公归卧故山。已而搢绅又交荐公才学。特拜龙潭县令。公年老不乐仕。国忧尚殷。义不敢辞。强赴任。龙潭亦贼冲也。贼阑入。犹收散民。据要害。颇有斩获。邑赖以全。越四年戊戌贼撤还。公乃投绂归。邑民号泣乞留不可得。勒石颂惠。越二年庚子。 上念公劳绩。超授坡州牧使。公已病矣。卒于家。所著有枫岩记闻。内弟尹钦中字仲一号石门。居海南。橘亭衢之从子。师事退溪先生。少先生五十六岁。隐居不仕。卒年五十一。其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3H 页
父监司复尝宰安东。与先生往复有书云。朴光前字显哉。居宝城号竹川。亦师事退溪。
李承旨小传
公名养中字公浩。 世宗别子桂阳君之后。丹崖敬中之弟。早游退溪之门。少先生四十八岁。庚午升司马。越三年壬申文科释褐。历翰林铨郎。官至承政院左副承旨。其上退溪书。深究阴阳鬼神气质魂魄与夫四端七情之妙微。至太极之解。先生之答。有从前谬说。当改从来说之语。时年二十二也。后先生与奇明彦书云后生中得此等人甚可喜。寿四十三而卒。墓在南阳府东银石里。子幼渊文科。官宗簿正。
石峰韩先生小传
石峰韩先生名修字永叔。府院君确之玄孙。生于正德甲戌。既升上舍。不事举业。专心为学。从退溪先生游。少先生十三岁。居家有范。出入夫妇必拜。从 国典祀先止三世。筑于斗湄之峡。耻斋洪仁祐尝造焉。先生讳其学。耻斋知其避名曰吾闻子于寡悔。寡悔者稣斋卢先生之字也。于是夜语从容。先生抚琴动操。耻斋和以歌之以为乐。 明宗壬戌荐授掌苑署别提。越五年丙寅。以经明行修 召对思政殿。有不称 旨。李栗谷珥白 上曰。韩修学不足
李承旨小传
公名养中字公浩。 世宗别子桂阳君之后。丹崖敬中之弟。早游退溪之门。少先生四十八岁。庚午升司马。越三年壬申文科释褐。历翰林铨郎。官至承政院左副承旨。其上退溪书。深究阴阳鬼神气质魂魄与夫四端七情之妙微。至太极之解。先生之答。有从前谬说。当改从来说之语。时年二十二也。后先生与奇明彦书云后生中得此等人甚可喜。寿四十三而卒。墓在南阳府东银石里。子幼渊文科。官宗簿正。
石峰韩先生小传
石峰韩先生名修字永叔。府院君确之玄孙。生于正德甲戌。既升上舍。不事举业。专心为学。从退溪先生游。少先生十三岁。居家有范。出入夫妇必拜。从 国典祀先止三世。筑于斗湄之峡。耻斋洪仁祐尝造焉。先生讳其学。耻斋知其避名曰吾闻子于寡悔。寡悔者稣斋卢先生之字也。于是夜语从容。先生抚琴动操。耻斋和以歌之以为乐。 明宗壬戌荐授掌苑署别提。越五年丙寅。以经明行修 召对思政殿。有不称 旨。李栗谷珥白 上曰。韩修学不足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3L 页
而行洁。不可以一言而轻视。 上曰安敢。特拜司宪持平。至执义升通政阶为敦宁都正。万历戊子卒无子。继后孙咏失迹昏朝。坠家声云。
潜斋金先生小传
潜斋金先生就砺者。字而精。安山人也。父户曹参判晖。 国初佐命功臣莲城君金定卿之后也。初事履素斋李仲虎先生。李仲虎先生学于花潭者也。复谒退溪先生师焉。即少先生二十六岁。尝自诵己病曰。学术粗陋。心虑躁杂。行己颠倒。处事浮妄。接物汎忽。退溪亟称曰此正吾所患而特先发耳。五病之治。存乎白鹿一规。行当与之相勉也。又欲以静名庵。退溪乃言曰主静元有相传旨诀。程朱又有用敬不用静之说。恐人错入。发此而救之。若静处有而动处无则非矣。须是两致其功。至于动静一体用合。方为究竟处。又号潜斋。退溪著说曰潜有以知言者。如沈潜文义。潜心玩理之类是也。有以行言者。如潜心对越。潜德幽光之类是也。苟能下帷发愤。何患无成。时以孝荐闻。授官历冰库缮工二司官。后至司宪执义司仆寺正。乃其所践。出宰竹山,平山,水原等府。今之所记止此。先生无嫡子。只有庶出。以弟子监察秫为后。秫丧毕而殁。夫人以庶出主祀云。
潜斋金先生小传
潜斋金先生就砺者。字而精。安山人也。父户曹参判晖。 国初佐命功臣莲城君金定卿之后也。初事履素斋李仲虎先生。李仲虎先生学于花潭者也。复谒退溪先生师焉。即少先生二十六岁。尝自诵己病曰。学术粗陋。心虑躁杂。行己颠倒。处事浮妄。接物汎忽。退溪亟称曰此正吾所患而特先发耳。五病之治。存乎白鹿一规。行当与之相勉也。又欲以静名庵。退溪乃言曰主静元有相传旨诀。程朱又有用敬不用静之说。恐人错入。发此而救之。若静处有而动处无则非矣。须是两致其功。至于动静一体用合。方为究竟处。又号潜斋。退溪著说曰潜有以知言者。如沈潜文义。潜心玩理之类是也。有以行言者。如潜心对越。潜德幽光之类是也。苟能下帷发愤。何患无成。时以孝荐闻。授官历冰库缮工二司官。后至司宪执义司仆寺正。乃其所践。出宰竹山,平山,水原等府。今之所记止此。先生无嫡子。只有庶出。以弟子监察秫为后。秫丧毕而殁。夫人以庶出主祀云。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4H 页
考槃南先生小传
先生讳彦纪字张甫。一字季宪。宜宁人也。生于嘉靖甲午。弱冠与其兄彦缜同学于李一斋。一斋亟称之。后游金河西李退溪之门。闻人心道心之说。戊辰升生员。仲兄彦经世所称静斋先生者也。师徐花潭。兄弟三人。家塾习业。俱著渊源。人争艳之。时有掌铨者欲官之。因其叔父判尹致勤访其志。先生曰仕有二义。为道也为养也。为道也则吾斯未信。为养也则大人之禄已厚矣。愿从所好。竟拜童蒙教授冰库别坐。皆不就。于是铨曹尽囚其臧获以强之。先生不为动。闭门不出。凿井而饮。父致勖八典大邑。清贫泊如。及诸子析居无馀产。遂往依外舅薛弘胤于同福。筑于瑞石山下。营台榭植松竹。自号考槃园主人。因为歌咏自适。行道必携琴笛以自随。遇佳山水。下马槃礴。或至竟日。又善草隶。尝悦永字八法。各习一画。皆至盈箧。我国自高丽忠宣王八元。得与赵子昂交欢。多携其书至。邦俗遂变。晋法几熄。至先生与崔庆昌白光勋三人。锐意复之。蔚然并称也。死葬同福县高节洞。一子朴光海时瘐死。遂不嗣。
金云甫成甫二先生小传
金先生德龙字云甫。与弟德鹍俱游退陶之门。 明庙丙午登第。官至司宪府大司宪。为人轩豁长者。清德著闻。箕
先生讳彦纪字张甫。一字季宪。宜宁人也。生于嘉靖甲午。弱冠与其兄彦缜同学于李一斋。一斋亟称之。后游金河西李退溪之门。闻人心道心之说。戊辰升生员。仲兄彦经世所称静斋先生者也。师徐花潭。兄弟三人。家塾习业。俱著渊源。人争艳之。时有掌铨者欲官之。因其叔父判尹致勤访其志。先生曰仕有二义。为道也为养也。为道也则吾斯未信。为养也则大人之禄已厚矣。愿从所好。竟拜童蒙教授冰库别坐。皆不就。于是铨曹尽囚其臧获以强之。先生不为动。闭门不出。凿井而饮。父致勖八典大邑。清贫泊如。及诸子析居无馀产。遂往依外舅薛弘胤于同福。筑于瑞石山下。营台榭植松竹。自号考槃园主人。因为歌咏自适。行道必携琴笛以自随。遇佳山水。下马槃礴。或至竟日。又善草隶。尝悦永字八法。各习一画。皆至盈箧。我国自高丽忠宣王八元。得与赵子昂交欢。多携其书至。邦俗遂变。晋法几熄。至先生与崔庆昌白光勋三人。锐意复之。蔚然并称也。死葬同福县高节洞。一子朴光海时瘐死。遂不嗣。
金云甫成甫二先生小传
金先生德龙字云甫。与弟德鹍俱游退陶之门。 明庙丙午登第。官至司宪府大司宪。为人轩豁长者。清德著闻。箕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4L 页
城即一都会也。财货充牣。甲于东国。作尹者一循例常。便成铜臭。公之按节。一应银锭段匹。别置库藏收。秋毫不与。当时称李相浚庆及先生二人而已。夫人南氏。其考挺震。家素丰饶。及其分券。终不问其少多。恬静如此。先生本末无可考。其见于李判书塈松窝杂记者止此云。弟德鹍字成甫。师事退陶李先生。尝反覆论武夷九曲棹歌。见于李先生集。丙午进士。后八年癸丑登第。历扬两司官。凛然有谏臣风。入对前席。尽言不讳。权奸畏惮。尝以平安道评事。摄御史。例句管赴燕使价之行。象胥辈托言有 旨。多赍禁物还。先生慨然曰苟如是。恶用御史为哉。于是搜检而尽烧之。宫中皆切齿。洪判书仁庆闻而叹服。注拟天官郎。上怒曰乃欲援引此病狂耶。下仁庆狱。先生坐此出补龙仁县。竟早卒。年四十三。世论忠戆。必举金司谏云。无嗣。姜相硕期即其外裔也。
壶峰宋判书小传
壶峰宋公名言慎字寡尤。其先砺山人。右议政瑞之后。 嘉靖壬寅生。始名承诲。跪请于其王父曰母慎氏生我。祖母许氏育我。愿以两母姓锡之。王父奇之。遂名许慎。时年十一。后又改许为言曰当顾名思义也。弱冠抗疏请诛妖僧普雨。游柳眉岩,许草堂,卢稣斋之门。师事退溪先生。少
壶峰宋判书小传
壶峰宋公名言慎字寡尤。其先砺山人。右议政瑞之后。 嘉靖壬寅生。始名承诲。跪请于其王父曰母慎氏生我。祖母许氏育我。愿以两母姓锡之。王父奇之。遂名许慎。时年十一。后又改许为言曰当顾名思义也。弱冠抗疏请诛妖僧普雨。游柳眉岩,许草堂,卢稣斋之门。师事退溪先生。少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5H 页
先生四十一岁。先生许以激昂轩轾。丁卯成进士。后十年登第。历扬华贯。壬辰进秩至平安道监司。是年夏倭寇猖獗。 上西狩。以列圣御宝六十馀枚授公。公奉持艰难。事定而上之。后历江原京畿咸镜三道监司。工刑礼吏四曹判书。至勘录壬辰勋。 上曰不失旧物。宋某之力也。录宣武二等功臣。公以名与实违。恳辞免。及光海政乱。忤当路坐废卒。年七十一。 仁祖改玉。首被伸白。公性孝。生事葬祭。遵礼无违。立朝则辞气懔然。 宣祖称之谓猛虎在山。论庙制则请行昭穆之礼。即退溪之遗意也。又请治郭再祐谈仙许筠崇佛。以扶正学。所著书有圣学指南。无子取袒免亲掌令承禧之子骏为后。骏官副提学。
聋隐赵判书小传
聋隐赵公名振字起伯。杨州人。游退溪之门为高等弟子。少先生四十二岁。丙子补国子生员。己卯 除王子师傅。历典七邑。其出宰礼安也。 宣庙以二绝句题便面侈其行。为开城留守时。日食奎分。占曰文士有灾。未久车天辂果卒云。后官至正宪大夫工曹判书。寿跻耆耋。所著有丧祭礼。以家礼为本。附以三礼文及历代沿革。 国朝典宪。先贤定论。而尤归重于师说。间以己意发明之。又有所编丧祭礼问答二卷。
聋隐赵判书小传
聋隐赵公名振字起伯。杨州人。游退溪之门为高等弟子。少先生四十二岁。丙子补国子生员。己卯 除王子师傅。历典七邑。其出宰礼安也。 宣庙以二绝句题便面侈其行。为开城留守时。日食奎分。占曰文士有灾。未久车天辂果卒云。后官至正宪大夫工曹判书。寿跻耆耋。所著有丧祭礼。以家礼为本。附以三礼文及历代沿革。 国朝典宪。先贤定论。而尤归重于师说。间以己意发明之。又有所编丧祭礼问答二卷。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5L 页
瞎鸡传
有伏雌在窠而瞎。右睛全翳。左通微睇。谷不满器。不能啄。行触垣墙。彷徨以回避。皆曰是不可以有乳矣。及日满雏成。将夺而与佗。又怜而不忍也。既而视之。无佗技能。常不离于阶庭之际。而雏便茁壮长焉。观佗乳者举不免摧残损失。或不能半存。而此独有完巢之功何哉。凡世所谓善乳者有二。善求食也。善防患也。求食尚健。防患尚猛。雏既出壳。母能拨土拣蛰。嘴爪为之磨钝。规规四出。时无安息矣。仰察乌鸢。傍伺猫犬。厉吻鼓翅。拚弃死命。诚若快利得其路。然奔走林莽。及时呼引。而雏也啼号跟随。力则竭。体则病。或至于违失而水火是蹈。患殃猝逼。此求食无益也。其慎护御斗。猛若烈火。然患已去而雏亦为之六七分摧败。既又远出。人亦失护。鸷物之勇。有以胜之。此防患无益也。彼瞎者一皆反之。行不能远。故依止近人。目不能察。故常怀畏惧。动息徐徐。抱覆频频。不见用力之迹。雏自啄拾而成矣。夫养雏若烹小鲜。惟忌搅乱。彼非智有以及之。而适中方便。毕竟万全者。在此不在彼。始知物之养成。不但在于哺鷇之恩。即帅之有术。而各遂其生。其要在善御而不忘而已也。余于是因养鸡而得养人之道。
友鸡传
有伏雌在窠而瞎。右睛全翳。左通微睇。谷不满器。不能啄。行触垣墙。彷徨以回避。皆曰是不可以有乳矣。及日满雏成。将夺而与佗。又怜而不忍也。既而视之。无佗技能。常不离于阶庭之际。而雏便茁壮长焉。观佗乳者举不免摧残损失。或不能半存。而此独有完巢之功何哉。凡世所谓善乳者有二。善求食也。善防患也。求食尚健。防患尚猛。雏既出壳。母能拨土拣蛰。嘴爪为之磨钝。规规四出。时无安息矣。仰察乌鸢。傍伺猫犬。厉吻鼓翅。拚弃死命。诚若快利得其路。然奔走林莽。及时呼引。而雏也啼号跟随。力则竭。体则病。或至于违失而水火是蹈。患殃猝逼。此求食无益也。其慎护御斗。猛若烈火。然患已去而雏亦为之六七分摧败。既又远出。人亦失护。鸷物之勇。有以胜之。此防患无益也。彼瞎者一皆反之。行不能远。故依止近人。目不能察。故常怀畏惧。动息徐徐。抱覆频频。不见用力之迹。雏自啄拾而成矣。夫养雏若烹小鲜。惟忌搅乱。彼非智有以及之。而适中方便。毕竟万全者。在此不在彼。始知物之养成。不但在于哺鷇之恩。即帅之有术。而各遂其生。其要在善御而不忘而已也。余于是因养鸡而得养人之道。
友鸡传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6H 页
余畜一母鸡。性甚慈。雏成而再乳。并哺其大者。大者才翼。小者尚毳。一日夜母鸡为野兽所食。雏大者亦为其所攫。而一雌偶逃。头肩毛脱。病不能啄。群雏啼号。求母甚怜。而一雌病少间。即为之引抱。家人始以为偶然。既而得食必呼。行作喌喌声。不离庭阶。或张翮防患。偶有相失。遑遑寻求。飞踔若狂。小大相慈爱。恰恰然一似其母也。又避害近人而宿于露檐。时大霖雨数月。却以两翼覆雏。俾免沾湿。而体眇小脚不能屈。正立达夜。阅夏秋一如也。见者为之感叹。命之曰友鸡。凡人有不善。辄相戒曰视鸡视鸡。而无不愧屈。故虽啄囷粟不忍驱。其孚信于人如此也。至雏长大于拳。而一雌尚在稚弱。犹哺覆不衰。身则病矣。人益怜其㬥露勤劬之祟。殊不觉野兽之又阴伺矣。竟昏夜而失之。家人追不获。惟有摧翎落羽散在山径间。余适自外还闻之。几于陨泪。或虑其残骸有遗者。遍索不得。乃收拾羽毛为棺而葬之山。指以为友鸡冢。呜乎。古今言物有一路之通。如乌之为子。蜂之为臣。其最著也。然蜂自是离群不得。利害与共。而乌亦报鷇育之恩。至于友道。绝千古不存。友也者。推父母及于兄弟。人而或鲜。况于物乎。夫人之为善。或先觉导掖。或习俗观效。又或有好名修饰。而其心有未可知者。今此物孰敩而孰学之哉。又孰为而外假为哉。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六十八 第 176L 页
人之制行。本有长少之分。故周知博行。不可责之童幼。又或不免有始终之差。今此物未离雏僆。首尾无惰。何其异且奇哉。吾闻生知为圣。是其物之圣者欤。践形为圣。禽而人行。是不囿于质者欤。功成而身陷。不见报施。其理之既通而值数之局者欤。人有不殇。物亦有相类者。葬诸行路之傍。要往来之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