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x 页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杂著
杂著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2H.gif)
冠者成人之始。其礼甚重。然穷乡贫士。仪物未备。费财亦多。有不可准礼。故人皆诿此而不行。夫冠婚丧祭等耳。家礼婚不备六礼。祭有三献而杀礼则一献。丧之简节尤多。冠礼亦宜参古酌今。删其繁缛。使人得以易行。单门寒族。方始毕举而无歉矣。其不然者。自合如仪。
缁布冠古制也。礼不忘本。则此不可不用。家礼将冠者。露紒听祝。然此合三加为一。则先加缁冠。祝毕加笠。亦恐无妨。笄用白物。不必齿骨。竹木之坚实者亦可。幅巾元非古制。黑履今人堂上不用履。皆废之。笠国俗承祭接宾。以为元服当从。网巾亦从时。道袍古者大裘之遗制。国俗以为上服当从。里衣用常服。广袖加勒帛。俗名里带采带。既不用深衣。不必大带。
设席于厅堂。以北为房。以南为阶以别之。以盘盛袍带。陈于房中。酒注盏盘。陈于服北。以盘盛冠笠网巾。陈于席西南。梳篦陈于席南。
不宿宾。会中稍尊者行之。执事一人为赞。一人为相。(唱笏记)主人立于席东。将冠者立于其右南向。宾立席西。执事居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2L.gif)
宾降立于席西南东向。主人相直西向。冠者立于右南向。宾字之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曰某甫。冠者对曰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祇奉。
主人以冠者见于祠堂如家礼。
冠者见于母。古云侠拜。家礼云母为之起。从俗既是简节。当废。尊长异居及诸妇女遍拜如礼。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3H.gif)
冠者出见乡先生若父之执友如礼。
娶妇仪
告庙。凡婚约或多参差。故时俗必于行礼日闻鸡送币。此亦须发行日告于祠堂。仍辞退。
请期。既从俗行礼于妇家则宜使妇家择日来请。
纳币。礼皮帛必可制。帛以四十尺为匹。大约准今二十尺。不如是。用不便。用木绵布二匹。一玄一纁。包以采袱。盛以小桼函。函亦用䌽袱包之。书式或用骈俪。然礼云辞无不腆。贵诚也。宜去文为辞。别为定式。
贽。刻木为雁。俗皆借用。甚不可。裹用䌽袱。礼数在迎婿仪。既付妇家则不必照管。婿行二炬导前而已。
妇见舅姑。路远则择日而见。古礼舅西向姑南向。家礼则东西相向。然妇就前。奠贽有碍。不若俱南向。家礼妇拜于阶下。然朱子答李晦叔书。有子妇一例之语。此恐后定。不若升堂拜为得。舅姑就坐。各置卓于前。妇再拜于舅前。侍者授贽枣盘。妇受盘进奠于卓上。侍者举以入。妇又再拜。又拜姑。奠贽脯如前。姑举而授侍者。妇又再拜。礼云笲枣栗笲腶脩。疏云枣栗取其早自谨敬。腶脩取其断断自脩。盖并用也。今从俗只用枣脯。笲制未闻。礼云器用陶匏。今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3L.gif)
妇馈舅姑。家礼只云盛馔。时俗务高。不及者为耻。不若从古七品之礼。古今异宜。又不必用其物。只米面食枣栗鱼肉及酒七品。亦当随有。不必远求。又须禁绝衍馀虚费也。家礼先设蔬果。奠酒毕进馔。今从简先进馔而后奠酒也。舅姑就座如见仪。侍者导妇。以六品之馔。各奠于舅姑前。妇自斟酒。奠于舅前。俟饮毕再拜。姑前亦如之。侍立姑傍。礼毕撤馔。就馂姑之馀于别室。如无别室。只于姑傍就坐馂。
飨妇。家礼但云如醮女仪。醮女则女南向。不可从。今因姑傍就馂之位亦可。妇就座。侍者进馔。如馈舅姑之品。礼云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4H.gif)
庙见。退溪曰路远者齐宿而见。明日入庙。设馔如参礼仪。主人告云某之某亲某之妇某氏敢见。妇进再拜于中门前。侍者导妇以菜盘各奠于正尊诸位卓上。菜用芹。又再拜退。礼毕。
嫁女仪
婚姻之礼。家之大事。或费财而虑居。或袭讹而失仪。非宜也。商酌古今。称量有无。昭俭定式。保家宜族。何可已也。作嫁女仪。
婚姻之有亲迎古也。然两家未必意同。况居远借馆。长少搬移。事势有不便者。且孟子答亲迎得妻之问。不曾道不迎不得。士婚礼又有不亲迎之例。则古之人亦或有随事方便委曲以处者矣。据家礼张陈铺房。即女家事。而纳币奠雁则男先之义也。姑从俗例。成礼于女家。抑未为大害。惟甚背于义者。虽违众不可从。
古者请期。即婿家事。今若成礼于女家则女家为之。亦从俗也。择吉。须从阴阳家言。必以婿妇之生岁干支卜定。则先索婿之生岁日月。然后令辰可择也。按古者有问名之礼曰某既受命。将加诸卜。敢请女为谁氏。亦可仿此为例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4L.gif)
纳币。古礼所谓纳徵也。古者纳徵之后。复有请期一节。宜前期而行也。后俗顽弊。或有变故可虑。皆于昏日先行。虽野亦宜从俗。然则纳采纳吉。今不过媒者往复言定而已。婿家既纳币有书。则礼无不答。款接来价。然后以复书授之。书式在后。告祠则既受币。质明行事。其辞则改归为嫁。张陈铺房。衣服寝具。箧锁襆包。皆用木绵麻布。其不得已者用䌷。惟务朴素坚完。
设馔。古者必于席上。不忘本也。家礼设卓因时也。今从之。今人必中设一卓。以应同牢之义。然夫妇齐体。夫用上牲。妇亦如之。是为同其牲牢也。岂有男女大婚。而一卓共食之理。据士昏礼及家礼。皆东西各设。不可违也。古者馔各九品。湆酱南而菹醢北为一列。黍南腊北。俎居中为一列。稷南鱼北为一列。其俎腊鱼。即所谓三鼎也。家礼只云设馔。而蔬果之类亦在焉。从俗也。然只云设馔。丰俭无准。后俗相高。不及者为耻。贫室或有难办。今宜准九品之礼。以米面食代黍稷。以果二品代湆酱。菹用淹菜。醢用食醢。并三鼎为九。而腊古者用兔全乾。然士婚记云腊必用鲜。取夫妇日新之义。与佗不同。今兔未可必得。则代以鸡牲之类而用其全烹熟。无所不可。鱼亦不必鲋。用水族而已。其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5H.gif)
女之盛饰。亦不得已用妆婆俗样。盖其首饰用假髻。衣用红锦。长裾广袖。按周礼追师为副编次。注云副覆首为饰。若今步摇。编编列发为之。若今假髻。次髲剃也。假髻。家礼所许。随便用之无妨。士昏礼疏云妇人连衣裳不异其色。今之红锦长衫。虽与玄衣纁袡差别。循俗用之亦可。然此亦穷乡难办。虽不备无妨。主人迎婿于门外。揖而入。主人升自东阶西向。婿升自西阶北向。奠雁。婿拜。主人不答拜。如设牢中堂则别为外次如仪。
主人又揖而入。两烛导前。婿升堂东向立。妇西向立。侠拜。妇先再拜。婿答再拜。妇又再拜。是谓侠拜。
婿揖妇就座。从者各取东西卓上盏盘。斟酒进殽。婿妇祭酒举饮。又斟酒。不祭无殽。又取卺斟酒。不祭无殽。
婿入室脱服而出。亦从俗也。
彻馔。妆婆馂婿之馀。婿从者馂妇之馀。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5L.gif)
今俗用玉刻童人奉香。设于卓上南北。形貌象人。奢而近妖。不可用。
今俗有交拜长席。有文曰二姓之合。百福之源。已成同风。无此不可。然本非见于礼者。且同席而拜。不合于义。故废之。
今俗有刺烛四条。即以纸缠苇。涂以麻油。列照于奠雁时。因导而入。按秋官司烜。疏云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蜜灌之。若今刺烛。盖古者用烛如此。礼所以不忘其本则斯亦近之。然今既用蜡烛。废亦无妨。如红大烛。丽朝以禁中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6H.gif)
今俗有所谓徵氏者。必有青衣黄笠。婿带二人导前。妇家亦出二人往迎。此又未有考。意者因纳徵而成俗也。似不必用。然既以宾礼将之。使人往迎。其意亦至。故亦从俗只用吉衣冠。
今俗婿至门。妇家必命亲仆递执靮。或至闹争。此尤无义。宜呵止。
今俗合卺。必有红绳两连盏盘。妇女之福祐者理其绳。谓之解红丝。此必由小说家月老事而袭谬不改也。亵不可从。且婿妇再酌换盏益不可。
今俗既就坐饮。少年必取卓上栗颗劝婿啖。亦不知何故。直废之无疑。
今俗行礼于中堂。婿既入室脱服。引妇至室。对坐移时然后复出。意者因室中行礼之规而为之也。按室中行礼则婿出而妇留。非妇从外入也。此未必然。姑休别处无妨。
复书之式。参酌丘氏仪为之。某启伏承嘉命。择仆之第几女。作配令似。顾惟弱息。教训无素。窃恐不堪。玆蒙顺先典。贶以重礼。辞既不获。敢不惟命。端拜以须。伏惟鉴念。不宣。(从孙森焕按令似。据长子立式。若支子则云令子。非己女则弱息改弱质。)
昏书式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6L.gif)
祭式
古者无田者荐而不祭。故失位有相吊之义。而自公卿以下。庙各有数。物各有制。又有疏数之别。诚以禄薄不足以供飨也。今人依朱子家礼。莫不祭及高祖。而又复有祢祭忌祭墓祭节日朔望之类。至于东俗上墓。一岁而至四。虽无位之人。与公卿齐等。比古不啻倍筛。而器数品味。耻不相及。分则踰矣。力则屈矣。余贫室也。贫而处贫。于礼无憾。虽不可一复乎古。略去浮衍。节以为式。抑未为大悖。故一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7H.gif)
忌祭
前期一日齐戒。齐如时祭。至祭日不饮酒食肉。
设位。家礼只设一位。盖古者无此祭。据祔祭为例。考忌可以及卑。妣忌疑若不敢援尊。然一日之丧。哀慕罔间。胖合同几。情礼无憾。国之先贤。皆许并祭。今从之。
陈器具膳。家礼果六品。按笾人馈食之笾。即天子之礼。而果至八品。大夫四士二。而果品不过枣栗则六品。乃上公之礼。今定为四品。笾人之职。枣桃梅之类。有乾湿之别。五名而八品。则贫家难办者。虽以生熟乾湿。充其器数可也。家礼蔬菜脯醢相间。而据醢人之职。菹醢之类是豆实。而脯乃笾实也。加笾之实。菱芡栗脯。即与果同荐也。今俗必有盐鱐。鱐者乾鱼。庖人所谓夏行腒鱐是也。亦脯之类也。今以肉脯鱼鱐与四品之果。比列成六则是亦六笾也。又以盐醢食醢与四品之菹菜。比列成六。应六豆之数。则于家礼脯醢添一菹菜添一也。其设之序。肉脯食醢居西。盐鱐盐醢居东。果菜居间。既有淹菜则当有清酱一小钟居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7L.gif)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8H.gif)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8L.gif)
厥明先设蔬果酒馔。玄酒在香案之东。祝板在西。束茅红丝。见始祖祭。刘氏谓截茅八寸误也。茅长五寸也。馀皆见时祭仪。
诣祠堂奉神主出就厅事。庙中宜先行晨谒礼。既奉出厅事之后。焚香无拜。则庙中焚香告辞时。疑亦主人有拜。祝版前同。敢请考某官府君妣某封某氏神主。出就厅事。后同。家礼就西阶卓子启椟。只奉主身就位。今俗依望参简节之仪。但去匣不脱座式。姑从之。
参神降神。进馔肝南与汤羹同进。设于蔬菜之北。启饭盖。(从孙森焕按羹饭米面食次第同进。此不言者文略。)
初献。今俗或不先设盏。直酌而祭于茅上。殊非代神祭之义。虽违众。不可不从礼。进肝。祝版前同。昭告于显考某官府君。显妣某封某氏夫人。考忌则云显考府君讳日复临。妣忌则云显妣夫人讳日复临。二妣以上则云显妣某氏夫人。后同。家礼惟考妣忌有哭。然以意推之。忌者一日之丧也。一日之内。既以丧礼处之。诸子既哭。诸孙之在列者恐不敢不哭。后虽诸孙主祭。又恐不可改易。且迁葬之礼。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9H.gif)
亚献终献。皆进肉炙。只添在旧楪上。按特牲礼亚献燔加于肵。
侑食。主人为之。
阖门。祝为之。主人以下立于门东。三侑九饭之顷。
启门。东俗不用茶。故以汤饮代之。按玉藻孔子食于季氏而飧。杂记孔子食于少施氏而飧。注云飧以饮浇饭也。礼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饱。今依此进汤饮。抄饭为飧。序立三饭之顷。方是委曲。
辞神。告利成。依虞祭之例。在位者不拜。(从孙家焕按家礼时祭条。祝告利成。与在位者皆再拜。)但主人立于东阶西面。至辞神。降而与在位者同拜。
纳主。彻。礼先取盏盘。其馀取先设者。饭盖仍其启不合。
墓祭
家礼惟三月上旬。择日行事。然朱子有十月朔朝怀先垄诗云馈奠失玆时。此诗作于己丑。盖后定之论也。程子曰十月感霜露也。寒食则从常礼祭之。张子曰为草木初生初死。其佗韩魏公,吕东莱祭式。莫不同然。今从之。然十月一日朔朝也。有事于家庙则恐若从郑愚伏所定。就上丁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7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79L.gif)
厥明再拜扫除。奉行茔域。环绕哀省。复位再拜。按居家杂仪。卑幼见尊长。先再拜。叙寒暄问起居。又再拜。环绕哀省。即当寒暄起居节次。所以有两再拜。
布席陈馔。蔬果鱼肉饭羹米面食等。同时俱陈。家礼无进馔之文。
参神降神初献。祝版十月改雨露既濡。云霜露既降。亚献终献。必以亲宾广敬也。不侑食不告利成。简节也。但汤饮三飧之礼如家礼。
辞神彻。
祭后土。布席进馔。鱼肉米面食四盘。设于南端则无蔬果矣。惟盏盘匙箸在北则亦无饭羹等矣。家礼注中载朱子戒子书云与墓前一㨾。勿有隆杀。然考之大全无之。语类亦不见此意。宜从家礼。
降神。祭后土无焚香之义。
参神三献。凡酒之三祭。即祭于始为饮食者也。于后土无此义。不祭于茅而直献。后土社神也。古者百家共立一社。莫不有后土之祭而无嫌焉。丘氏改祝以土地之神。未见得是。退溪又有定论。从家礼。
辞神彻。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0H.gif)
寒食及十月上丁为式。家礼惟三月上旬。择日行事。然朱子有十月朔朝怀先垄诗云馈奠失玆时。此诗作于己丑。盖后定之论也。程子曰十月感霜露也。寒食从常礼祭之。韩魏公家祭式。以寒食及十月一日上墓祭。横渠云为草木初生初死。然十月朔为有事于庙。则又不若郑愚伏改从上丁为是也。盖四节墓祭。近世成俗。国之先贤多许之。然礼数益繁。诚意易怠。又或无田之士。力有未逮。故往往沽略于庙事。而专重原野。殆于昭昭信节之讥。而非孝子虔奉之义也。不于吾亲。吾恶乎用其情。至若元日秋夕之类。两所俱荐。礼渎情散。尤不可也。今断从二时为式。其佗俗节。皆于庙中行事。且今人惑于葬师。昭穆世葬者几希矣。或落落异境。不能遍及。或子孙鲜少。汛扫无遑。则不得已使奴仆奉奠。此而犹望于神庶享之耶。妄谓不与祭则不祭。犹愈于祭之也。及见孙氏仪云或伯叔兄弟各在一方。身拘官守。不敢离位。至寒食。须逐处各遣子弟亲仆。归奠献。因此更思。或不得已而旷不能省扫。至十数年之久。则全然顿废。亦有所不忍。宜据孙仪使亲仆只赍脯果之类。奠酌而不备仪。如此行之。抑或无妨。
前期一日。斋戒具馔。果四品庶羞蔬菜合十馀器。炙肝一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0L.gif)
参神。体魄所在宜先参。
降神。家礼但云如家祭仪。家祭如时祭忌祭祢祭。则焚香缩酒合再拜。如虞祥之类及参礼始祖先祖祭则焚香缩酒各再拜。则惟先于庙中焚香者。至更焚而不复拜也。然则此亦依虞祥之例而各再拜。
初献。祝辞云气序流易。雨露既濡。(从孙家焕按丧威日录。气序流易。改时维寒食。此为后定当从。)瞻扫封茔。不胜感慕。谨用清酌时羞。祇荐岁事尚飨。谨用以下用朱子大全之文。如十月则云霜露既降。如非所尊则不曰敢昭告。而只曰告。改瞻为临。改慕为怆。改祇荐为荐此。大全墓祭文又云岁序流易。雨露既濡。念尔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1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1H.gif)
亚献终献。家礼云子弟亲朋荐之。亲朋者谓无服之亲与宾客也。其例在发引条。必以亲朋。据礼疏所以广敬也。
辞神彻。虽阙侑食之节。然亦略依东俗退羹而更进汤水。抄饭为飧。如其顷而彻。方是委曲。或云既阙侑食则宜于初献扱匙饭中。然虞祭虽侑而不扱匙。今既不侑则匙何必独扱。但抄饭为飧则匙因留汤器之上。似无妨。
祭后土。除地于墓左。周礼左祖右社。何休云质家右宗庙。尚亲亲。文家右社稷。尚尊尊。土神之祭。虽若祭于墓右。然此为墓而设。重在亲亲。故祭于墓左。记曰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盖古道然也。布席。郊特牲云莞簟之安。而蒲越稿靺之尚明之也。后土之祭。宜与祀先不同。别用蒲稿为席。荐后收藏。以待后事。
陈馔。设鱼肉米面食四盘于席南端。盏盘匙箸于其北。朱子戒子书虽云与墓前一样。勿令有丰杀。然大全无此书。且其馔品恐与事生之礼不同。今从家礼四盘为式。亦修古之道也。若面食非馒头之类。不用匙。(从孙森焕按此据陈馔故云四盘。然三献炙。恐不可阙。)
降神。按开茔域条。有酹酒而无焚香。为后土无干于阳达也。丘氏以意添入。殊非家礼本意。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1L.gif)
参礼
正朝上元重三端午流头秋夕重阳冬至及朔望。皆有参。节日则有时食。正朝有汤饼。切饼作汤者也。有元阳茧。酒酏发酵待乾。油煎而起胶。粘着馓子者也。上元有枣栗饭。糯米和枣栗。蜜渍作饭者也。重三有鹃糕。面钱印花煎者也。流头有角黍。今俗以面煎成圆叶。谷菜为豏。卷作两角。即其遗制也。有粉团。米粉为饼。细切入水者也。重阳有菊糕。亦面钱印花煎者也。冬至有豆粥。赤豆所煮也。其馀朔望。果菜鱼肉随有。皆考妣同荐。惟时食各奠。家礼无荐新之文。皆因朔望节日。似甚便好。然或果谷新熟。鱼错稀有。有不得已者则亦丧内荐新之例。随宜别奠。抑可也。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2H.gif)
参礼式
设馔
夙兴开门。设果品殽馔之类于卓上。随所具。称家有无。正箸于楪上。每位盏盘各一。然后启椟。按家礼望日不设酒。不出主。主人点茶。然东俗不用茶。则虽望日不可不用酒。又人家龛椟之制。不能如式。出主之礼。鲜克行之。今亦只启椟揭囊。望日同然。虽于月半不殷之义。有似未安。其礼既无可以更杀则不得已焉耳。又按家礼每龛设新果一大盘于卓上。每位茶盏托酒盏盘各一于神位椟前。然则酒盏各位用一。而果品合设乎。且有酒则亦当有殽馔之类。可以佐酒。或蔬脯等随所有可也。而箸楪又不可阙。外袱礼所不言。今俗用之。未设果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2L.gif)
降神
主人诣香案前。焚香再拜。执事一人奉注诣主人右。一人执盏诣主人左。主人受注斟酒。反注取盏。酹于茅上。少退再拜。按家礼凡奉主出就佗所者。奉出之后。焚香无拜。而又必先参后降。盖奉出则必于庙中已行焚香告祠。故奉出后只更一炷。以接续香气。如遣奠之升车更焚。而非初焚者也。故不拜。又在告祠之后。故必先参。以此推之。参礼之焚香再拜及先降后参。可以见矣。又按家礼丧内之祭。降神缩酒及三献。皆主人自斟。其馀吉祭则必执事斟之。意者丧内之祭。礼之杀也。自斟之。所以尚其质也。若吉事则渐文而反乎凶也。今参礼亦吉事也。而主人自斟。其亦以常常参谒之礼。与佗缛仪不同。而只遵其杀节矣。奉注者右执盏者左。取其便也。望日不设酒则亦当阙缩酒。
参神斟酒
主人执注就每位卓前。斟于盏中后。于香案前再拜。叙立如其顷。按家礼凡祭。斟酒于卓上。又必奉盏至香案前者。为其代神祭也。今既杀节无代祭。则直于卓上斟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3H.gif)
纳主彻。辞神退。
按家礼只云再拜辞神而退。更无纳主彻节次。以文势考之。辞神则便退。此句之中。恐更无阙误。然则纳主彻必当在于辞神之前也。且以意揣之。既辞之后。有纳主彻等节次。又无端便退。宜若有缺。辞神合在于将退之际也。凡祭奉主出就佗所者。礼毕又必奉至西阶上匣之。故辞于未匣主将奉还之时。时祭之类是也。如主无离位节次。则必须至将退而乃辞。虞祭之类是也。如初祖先祖之祭。家礼只云辞神彻馂。盖虽无神主。其神之离位。宜与时祭等无别。故直如是为节。岂有神犹在位而彻馂者乎。以此参互则庙中之事。必辞于将退之际者无疑耳。士丧礼。彻朔奠。先取醴酒。其馀取先设者。敦启会。然则先设者先彻。惟酒后设先彻也。今无告利成节次。而无端阖椟。亦似未安。先取盏。然后匣之。方是委曲。如时食有盖之器。既飨之后。宜无更盖之理。
少章字辞
凤有章者五。戴德履文。形之章也。羽毛五彩。色之章也。和鸣锵锵。声之章也。威仪跄跄。容之章也。有德则至。无德则去。行之章也。凡顺理而文成。莫不谓章。而凤兼之。凤所以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3L.gif)
李浏字若水说
族人某之子年甫丁。从学于余。人也喜读书。不待谯责。性静可矫之之斯道。可爱也已。问之尚未有正体之称。乃名浏。按字书浏。清也深也。今夫水源于山。溜溢于林谷。流以为湍。𣿬以为渟。泻斯瀑。激斯溅。固有搅浊而不清者矣。然泥滓之所混秽。石梗而风荡之。尽足以乱源初也。及夫止则静。静则外物息。外物息则纯以返本。本未尝不清。是以君子将欲安以养真。思要无邪。以反覆乎命。故盖取诸清。今夫水遇险始蒙。抱沙则渗。触矶势分。固有湫浅而不深者矣。然不竭而就下。就下而盈科。盈科而达远。达远而众凑。其终也鱼龙之所窟宅。宝藏之所由兴。资之物得以生。润之物得以养。是以君子将欲其器。泓其受大其施溥。故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4H.gif)
尹东箕字源明说
尹氏子东箕未弱冠。有游学四方之志。从余而求所以表其德。余谓箕。东方苍龙宿之一。实我土界分。观象家推步占其明暗有验云。东之有邦。自箕畴始著。上应乾文。下叙民彝。越历污隆。焕有八条馀绪。殆所谓学在四夷。是则太师之道。废于中华而幸于东人也。岂非天意之有攸存欤。按易明夷之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孔子系之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斯明也在天曰理。在人曰性。命于人而沕然。故知性则知天。知不可徒得。事天立命。知于是致实而明。所以峻极也。夫然则造次颠沛出处语嘿。体既赫然。用无不利。其遇于世。虽若有时乎或晦。本源之明。曷尝少须臾息哉。故曰晦其明。能正其志。此皆举其晦而谕其明也。然其道既东。不咸而专。使我太平之仁氓。丕能用夏变夷。纯为彰彰世界。莫非太师之所不息者有以及之也。安知夫彼其晦。乃所以明也耶。夫列躔垂象。天之文明矣。笃生哲人。人之德明矣。推以兼善。世之治明矣。呜呼。不可以复睹矣。天运不可以力挽。世道不可以术图。性乃在己。不明则有克。易所谓不息者。即其标准也。今字子以源明可乎。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4L.gif)
尹复元字辞
维天有道。不终奚始。察人之功。动静同揆。天著星文。人存四德。轸必角生。贞亦元复。何以證之。夙夜其箴。包括宇宙。归验吾心。心非死物。乃舒乃敛。火焦冰凝。眹厥一念。苟求审几。寂嘿其境。耳闻目睹。不容不应。志怠神疲。多忽思议。然必返真。有清朝气。群枉不接。善萌载新。从而扩之。太和阳春。昔先哲人。咸循此道。以圣以贤。日用深造。或不能尔。终牿斯丧。如木无根。曷云有畅。厥有不徵。盍试仰观。作此箴辞。敬告思官。
载圣字辞
吾闻圣人可学而至。至之其有道乎。比如搆厦。筑基必固而广。用材必完而大。积以时月。不要近效。其间虽有㬥露劳勚之苦。不之恤也。及夫功成。房室堂序。廊庑庭阶。井井不逼。可以享鬼神矣。可以宴乐矣。可以相宾主之礼矣。可以传之子孙而为久远谋矣。不然或粗心躁志。急于少安。斲材而小之。苟循涂塈。为偷閒之计。则比之向者。虽有一日之速成。草草无足观。而倾圮随至。士之趋向。于是焉可审。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向道而行。不知年数之不足也。君子宁学圣而未至。不欲以一善成名也。而况千蹊万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5H.gif)
尹光茂翼茂字辞
余有故人之子尹氏兄弟者。长名光茂。季名翼茂。尹氏即茂松世家。显自胜国。种德弥远。锡之以茂。盖欲念厥祖冀其无替也。夫树本于根。人本于祖。故礼不忘其本。乐乐其所自生。君子用礼乐而百度惟贞。念念慥慥。克肖无忝。则功有积而事有实。实则充。充则著。至于光辉彰施。令闻长世。是则克昭乃祖而用力得方也。宋穆公之言曰光昭先君之令德也。故字长曰昭先。君子洞洞兢兢。罔敢轻易。出言举足。惧或坠绪。表里贯通。终始惟一。是则用敬厥身。遹缵前休也。张献公之言曰于时保之。子之翼也。故字季曰时保。勉之哉。
尹行敬字希靖说
凡冠子。主人宿宾。既冠。宾字冠者。礼也。今尹氏子行敬将冠。其父已前期戒余。余病不能赴。则为之罢缛礼。又走价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5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5L.gif)
慎𠉛字成卿说
瀷有平生友。慎进士耳老者。月日冠其子。名曰𠉛。字之以成卿。问说于余。余谓𠉛于六书为谐声。从人成声。成人之义也。成人者。将以责孝悌忠顺之行。为子孝为弟悌为臣忠为少者顺。人斯成矣。不然。虽筮告于鬼神。戒宿宾赞。爵弁靺鞈。践阼著代。挚见于卿大夫先生。其于为人成不成何如也。四者在人。如火燃室中。南牗北户。闯便光露。有物故也。此务实之胜似华荣。而张老所以叹其可滋也。慎氏曾有庶出者晚湖先生。其学本诸敬身。推至事物。视力所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6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6H.gif)
天降之祜
是岁复月。第四兄又得子于德山庄。余闻而筮。得泰之临吉。其辞曰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孔子系之曰天地际也。吾闻有庆则必有颂。无小不然。况此大欤。今且神谕协吉。宜命小字曰泰协。因为颂。
天降之祜。维积斯符。笃生其子。瑞庆吁吁。有源必达。有华则敷。胡宁不念。厥先攸孚。筮云其吉。寔泰维三。以名志喜。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6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6L.gif)
小孙九焕字辞
范畴天设。民教载诞。厥数戴九。龟文炳焕。与易互参。六位咸章。资始者元。中德在阳。爰名爰字。期望匪浅。永言不昧。矩彟莫舛。
书赠克己读书山堂
克己负笈往山寺。余宜有语以送之。夫祝君以慎旃行迈努力加餐则悠悠者同辞矣。非余所可赠。勖君以诵说句言恢恢场屋则龊龊者同辞矣。非余所欲赠。至于宏博灏噩。摛藻成章。亦技艺者所售也。余实耻之。顾余卤莽。无以副君之望。请以古人之遗意解说可乎。古之时未有书。圣人忧道学之无以遗后。摅发所蕴。诏于方来。此书所以有也。读是书者。将以求其意也。今之猎为词章捃为说话者。只买椟还珠而止耳。宁复见立言之本心而为己受用也耶。君其戒之。凡读者初间全无疑。少焉微有疑。久之句句字字无不疑。有疑而至于无疑。方始是见得。昔之无者。岂真条畅沛然而然哉。张子曰无疑处有疑看。盖有是夫。学者学而不思则终无以达。故古之人以疑之有无。验己功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7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7H.gif)
训子八条
应事时。辄省心不在腔里。
温柔近民。赦小过。察其有情无情。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7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7L.gif)
召父老。访其疾苦。
事官长如父兄。
牒诉有诈者。录其名。
胥徒之过在疑似者。勿轻泄。姑默以观之。
以治民为心。勿以家为累。不负 国是孝子。前后 筵说。常留案上观省。
书寄侄孙家焕
余杜门居。足不出幽谷。闻从子景命有男子子。亿以余生长时节推度。谓不过如吾幼小之悠悠行走。不免于大同末习。及其冠颠。名家焕。其爷有书云儿能慕古向学。余为之惊叹曰。资性特拔者。虽在龆龀。不渝于耳闻目染。有脱乎流俗。余不肖不过若峡之氓之不知鱼之有大于木也。由是而善养。成嶷然杰钜材具则岂但为一家私庆。将出而作圣世之祥鸾瑞麟。未必非其物也。然俗无为学之名。纵使时有。或为名而入。至慕古则盖寥寥焉。若果悦之甚而嘐嘐然不已。又何患不古若也。易曰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六经四子。烂烂在目。前言之在玆。往行之在玆。言其言而行其行。何忧乎学之不成。然又有大不然者。外诱贼之也。外诱有二。异端不与。曷尝见老佛之误人。殽俗驱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8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8H.gif)
侄孙家焕求训诫。书以寄之。
先圣贤亦人也。其所能为。我若专心慕效一事则鲜有不相似。至于二事三事。何遽顿不及耶。事事而希之。是谓志大。志大则我之似圣处多。而不似处少。未有自画而庶几者也。故自在幼少。最忌志小。
学源于思。不思无得。不独行其事。必思其所当然而得其所以然。夫为子必孝。孰不闻知。其或因圣贤之所训。师友之所勉。众人之所艳欤。非也。必已自思。得其不可不孝。阙一事则知惧。行一事则心安。方始是能子矣。
人极立于主静。有静无动。非道也。子曰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重则动与静包之也。君子要静。先须身重。身重则心重。举措不乱。未有器动而水不撼者也。此表里交正之验也。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8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8L.gif)
自师友道废。人不知畏。或至于侮圣言。圣人而在。谁敢不畏。常自念我不及圣人之世。不得亲承教诏。为怨叹如孤子之追远。其于留训。必如奉璧之不暇。不然者何异于欺死父而忽遗戒耶。是以学然后知不足。知圣经之可畏。方庶几焉耳。
勤者逸之反。逸者无所猷为也。我将为父之孝子君之忠臣。师之贤弟子焉。岂可安逸而能之。经曰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若于平日厌艰避苦。不肯努力。不知有生三事一之义者也。勤犹不能。致死何论。
谦者受益。不独指辞逊也。夫人口鼻各一。而耳目皆两。要聪明之广也。天地至大。万物至众。若曰一人之耳目。足以了当则骇矣。故曰无自满之英雄。为其将有为于天下事也。虽欲不谦得乎。世有言逊而不求益者。自视卑幼之过也。
断行犹易。自守最难。断行系一时之勇。自守是终身之勇也。其或威武以怵之。货利以导之。声色以惑之。讥谤以动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9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9H.gif)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箴
数息箴(视鼻端白。数出入息。此东坡用佛老语者也。)
凝神默坐。思虑不作。数我呼吸。为存心则。出如阳嘘。春气发舒。入焉阴闭。潮返其海。顺而勿拘。徐而勿迫。一转十百。了然心目。乍忽即舛。非敬胡得。初如著意。久自底熟。既静既一。要在躯壳。以养吾性。以免徇欲。
立春三箴
立春朝。感时抚躬。作三箴以自戒。
射者挟乘。目注乃的。行旅在途。亦既念宅。志有定向。方期于得。览察事物。孰无恒则。维玆圣学。在己用力。心不作主。如瞽擿埴。苟欲其立。要致知识。咻不聒耳。玩岂绚目。载静载安。履道廓廓。凡厥有几。必慎己独。于以作戒。勉尔无射。(右立志)
瞻彼原隰。惟木畅茂。猗走与飞。斐然毛羽。尔践尔形。无负尔赋。矧伊人斯。寔仁义府。耳目鼻口。四体与具。物交妄动。天则易斁。或挤之渊。或颠或倒。脚不底定。其何能树。人而无仪。君子是惧。维动维静。造次体究。豪无放过。尽免于苟。物莫挠己。应酬斯普。面睟背盎。原取左右。令闻广誉。彰施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89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89L.gif)
天有斯理。既降与民。如君有事。分付厥臣。臣奉其旨。务殚乃身。夷险或渝。命于是沦。我有我性。非帝攸谆。存而养之。若佩儒珍。苟暂失坠。此道便湮。明以赫然。体物恒纯。彼行之力。实知其真。欲甚于生。死犹可伸。要修在我。俟命维寅。夭寿荣落。吉凶笑颦。无干余事。有卓于人。于斯为至。天下归仁。(右立命)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铭
六悔铭
寇莱公六悔铭云。官行私曲失时悔。富不俭用贫时悔。学不少勤过时悔。见事不学用时悔。醉后狂言醒时悔。安不将息病时悔。予偶见此文。遂感而续成。
行不及时后时悔。见利忘义觉时悔。背人论短面时悔。事不始审偾时悔。因愤忘身难时悔。农不务勤穑时悔。
制养斋铭
维言若动。由视听作。声色阅前。理宜常觉。聪明不留。外至俄息。口静禁妄。身安必适。譬四门守。一礼为则。思量有官。不知胡得。研几审克。厥功惟学。学匪佗求。谟训灿若。节文既晢。刃迎缕析。于以制之。勿脚之力。夫然以后。载明明德。涵而泳而。育而充扩。如萌去牧。似涓导脉。寔谓之养。有觉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0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0H.gif)
四友铭
墨磨在砚。伸纸纵横。取舍与夺之权。悉皆仰笔以成。故论功则笔专其名。惟二子逡巡让能。不敢与争。然微二子。笔亦何所重轻。
砚匣铭
墨其资也。笔其器也。致用于纸。砚为田地。资要其美。器要其利。厥既有具。行之在水。虚以滀之。待用不匮。卷而藏密。沕焉无事。
又
砚最寿坚不朽。纸最短白易污。墨施彩泽斯久。笔为役劳必耗。合而命之文房友。
盛水滴铭
藏必待时。无心便是有心。实若虚。孰测其浅深。
书架铭
取其道。输诸方寸之中。留其器。常见四壁之不空。藏于心者。将与身俱化。藏于室者。传与后人而无穷。
诗筒铭
心若泉。竹为渊。动于泉。积于渊。厥脉维连。然其动也无穷。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0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0L.gif)
枕铭
志不可肆。肆则荒。体不可佚。佚则亡。
衾铭
莫诬人不知。须念毫发皆从天理来。
褥铭
于我厚。依之非负也。
镜铭
面有污。人或不告。以故镜不言。写影以示咎。无口之辅。胜似有口。有心之察。岂若无心之皆露。
叆叇镜铭
余有夫两目之察。天所赋者实多。气澌而昏。天亦不能柰何。又养此晶晶洞快之物。俾人取以为资。非老伊少。细可入于毫釐。谁识此理。有欧巴之人。彼欧巴兮。代天为仁。
灯檠铭
未点火前。须念点时之明快。既点火时。须念灭后之幽昧。
颒槃铭
先照影次靧面。垢无所隐。
摺扇铭
卷则退藏。舒必待用。司风有权。一静一动。
踯躅杖铭
踯躅为杖。根反在上。尔本倒生。宜与人相。况平正直立。无愧天壤。莫诬性顽。能导我为相。
葫芦瓶铭
坎习能亨。兑塞而说。启心沃心。斟酌不竭。
常珍棬铭
八十常珍。为气虚易饥。少妇蔡性孝出奇。为馓子。盛以小棬。镇在座隅。遂作铭。
溲饼油煎。熬稻成花。饴锡粘著。养老名嘉。何以包之。戕杞为器。无夙无夜。任啖随意。扶将有力。聊以没齿。
鼠阱铭
在下为陷。上设机压。香饵冉冉。当路可拾。彼黠者鼠。独无眼睇。始见惊惧。弃去若迈。相与申戒。莫之敢前。中焉易虑。谓或偶然。末乃定谋。巧窃胡害。乍却而进。稍逼近际。嗜欲滋炽。泰山不见。骇机一触。疾䨓难逭。噫世为阱。奚但有此。人亦鉴之。克慎厥止。
发枕铭
血馀为发。于父母受。收藏推落。岁月滋久。不忍焚燬。比鬌为副。梳以理之。濯去尘垢。孤露犹存。怅抚秃首。念必归尽。携与同柩。生既具枕。没亦宜有。舒绢叠衣。实恐易朽。团而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1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1L.gif)
纸被铭
维纸为衾。马公铭诗。周身庀敛。人或谓之。物薄用重。贫室惬宜。我则遵焉。后嗣攸知。
爪甲铭
人有气血。滋养具备。筋骨日长。至壮便止。须发既繁。老则衰坠。手足爪甲。其长独异。与生俱生。未死不已。礼云蚤剪。携归入地。曾氏启予。与此同义。昔我年少。未解藏置。惟其藏置。自中岁始。合以观之。满握者二。年数支离。较斯可揣。各成封识。留付后嗣。遗发代枕。右旁填此。用作棺实。无憾已矣。
寿板铭
木长于山。不与人期。人养于家。亦不与有知。物百岁而无穷。余逾甲以将终。千里斯至。斲成美器。呜乎。于于在天地间者。莫不有数存焉已矣。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赞
十二圣贤画像帖赞(并序)
道在天地间。亘万古而悠久。历千圣而同辙。然时有污隆。行不行系焉。故圣如周公。其遇于世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2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2H.gif)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2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2L.gif)
任天下重。怀万世忧。德既莫卲。功亦与优。三兼四施。礼乐载盛。梦寐仪刑。维圣知圣。(第一赞)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3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3H.gif)
子在道在。子亡道绝。河南伯叔。亦粤康节。寻绪勃兴。七编揆一。画中之圣。景仰惟哲。(第三赞)
礼法从容。仁义为府。自道也是。莫复敢谕。彼见而知。维黄蔡徒。得师为归。懿欤夫夫。(第四赞)
先祖少陵公画像赞(并序)
我曾王考贰相公。以壬辰之劳。录光海朝卫 圣勋。其实卫社也。时 主上西巡至宁边。光海以世子奉 庙社分朝而行。公以弼善从。卒赖神理默佑。邦国再安。于是从驾则录扈 圣勋。敌忾则录宣武勋。独不及卫庙守社之劳。此 圣朝之欠典也。昔卫献公返国。将班邑于从者。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于是不果班。盖谓从与守均劳。则班不班宜同也。壬辰之事。何以异是。恨当时见不到此。不能警咳于 四聪也。及光海登位。始追录之。以己之故。勋名卫圣则亦错矣。宗社为重君为轻。又况其时未及至尊之位耶。癸亥靖社乃罢之。李相元翼进曰卫圣勋者。虽因录在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3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3L.gif)
君子者器也。蕴之在己为德器。措诸世治为才器。富贵崇高。子孙耳耳为福器。三者备具。允天攸佑。匪积不厚。匪安奚久。远跂而望。俨然声色不动于庙朝之上。近瞻而拜。蔼然和气泛溢于门阑之内。昭穆列侍。不敢萌懈怠之心。独不闻提耳警诲之音。
犀带赞(并序)
大昏之摄盛。古也。古者士乘大夫墨车则大夫乘卿之夏缦。卿乘孤之夏篆。至于冠服亦然。今俗虽无官。必摄九命威仪。邦宪不禁。士大夫因之。故凡有委禽。必就名德冠世。百福具备之身。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4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4H.gif)
金镀犀
君子花赞(并序)
有树曰梅。在庭阶之下。卷屈其干。猗娜其枝。亭亭茁高。色敷而形秀。始若美少丈夫。克养浩气。英华透外。整其冠佩。修其容节。端趋两阶。相宾主之礼者。逮夫藏护失方。掷置道旁。马躏牛牴。从而摧拉。向之颀而脩者。嫩而脆者。疏而交者。一夕变为氋氃败槎。又若山林隐居之士。当危世处乱邦。时值不祥。横逆遝至。逢谗罹殃。误触刑辟。而犹蹈分不怨尤者。然残条馀萌。遇时著花。夭夭皑皑。不以摧陷而缩沮。又若贞介饬躬者阽阸犹亨。履危益坚。体虽病而心不可夺。守其所当守。为其所当为。尽其所当尽。栗然有不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4L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4L.gif)
花中有梅。君子之友。香不为人。贞乃自有。不有知者。其何能取。我爱我花。悦绎无咎。
嘉树赞
维贞陵第。敝厥牖向。爰有树檀。在庭阶上。千条万枝。荫盖十辆。皮里天香。待用不放。根深托泉。龙蛰存身。荟蔚轩楹。斐亹旁邻。昔我 先祖。种莳躬亲。既栽乃培。用遗后人。问几何岁。百三十春。勿刊勿拜。始终与宅。诞厥种德。卜惟在木。物即永图。人亦无极。昆耳递嬗。视此作则。贯时不易。柯叶茂绿。聚族于斯。敬爱封植。繁阴落影。旆旆馀泽。溯回扳慕。警咳恍若。礼不忘本。行率家风。树尚勤护。矧同于宗。言或非耄。导达情衷。
蜂蜜赞
螫不复生。勇非为身。物与无竞。何如其仁。
竹带赞
锦箨裁冠。粤有古事。乌筠束带。野服伊始。性直心虚。一以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第 395H 页
![](https://c.cnkgraph.com/kmdb/0489A/ITKC_MO_0489A_A199_395H.gif)
杖赞
木性倒生。根托在泉。取用于人。反之头天。吾衰无力。待以扶颠。相将不已。可至高巅。
长生瓢赞
山出器车。世易千古。木瘿天成。既朴且素。礼不忘本。事近洼抔。我举我瓢。真率是修。
踯躅杖赞
根象蛰龙。奋跃时兴。赤须下垂。拄地化藤。收威沕然。䨓雨莫腾。扶老力大。以降以登。故人之贻。于我十朋。
龙首杖赞
默曝将化。珠光未吐。神变藏中。指爪时露。杖兮杖兮。葛陂之故。
星湖先生全集卷之四十八
颂
柚颂
有媄者树。名配柑橘。根托厚地。与土成质。正色中黄。达诸梢末。作酸作甘。俪合清冽。厥苞自南。千里海樾。留之几案。逆风香发。既珍既爱。慎护莫失。鹄卵若抱。龙珠莹澈。柚乎柚乎。奇树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