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浣岩集卷之四
浣岩集卷之四 第 x 页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序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6H 页
金生天泽歌谱序
金君伯涵以善唱名国中。能自为新声。浏亮可听。又制新曲数十阕以传于世。余观其词。皆清丽有理致。音调节腔皆中律。可与松江新翻后先方驾矣。伯涵非特能于歌。亦见其能于文也。呜呼。使今之世有善观风者。必采是词而列于乐官。不但为里巷歌谣而止尔。奈何徒使伯涵为燕赵悲慨之音。以鸣其不平也。且是歌也。多引江湖山林放浪隐遁之语。反覆嗟叹而不已。其亦衰世之意欤。
李汝芳契帖序
世俗交游者相聚殖货。时节讲欢。为久要之道。名之曰契。契之设。其意固好矣。然余见今世为此者类多始于勤而终于怠。起于厚而归于薄。其故何哉。夫利义之不可并行。犹冰炭相反。而彼所谓契者。心则义事则利。岂有以利从事而不害于天理者乎。然则是契者适足以有害于久要之道而不见其益矣。李君汝芳与其同志二人约为契。求余文为序曰。吾之为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6L 页
契。异于世俗之为。吾三人者平日爱好。固若同胞之亲。而又其穷独无子。情境相似。故鸠如干钱货。以备缓急之需而申其不忘之义。余以谓人之善于兄弟者能信于朋友。于其朋友不信。则于其兄弟。亦可知尔。彼视兄弟不如他人。以至相争害者。特夷狄也。禽兽也。其于朋友。亦不然乎。汝芳醇厚长者。固善于弟兄。而又能推馀于其友。托以同胞之契。蓄财存赢。以拟于缓急。则其岂有向利背义之行乎。吾知汝芳必无是也。然则自今以往。可以益笃其好。久而无替者。未必非斯契之助也。是为之序。
送东圃金公出宰狼川序
东圃金公自总丱时有能诗声。大为先生长者所奖赏。人皆谓东圃必能早达于时。既而阸于公车。坎壈困屯。居然一白首翁矣。同时与东圃游者多登朝。贵显有至公卿达官。而东圃子顾乃从荫涂。得东道一小邑以往。嗟乎。始期于东圃子者若是而已乎。甚矣其穷也。然而东圃子平居喜饮酒善谈论。穷饿病忧。未尝废吟诗。每得醉。纵笔挥扫。迅若风雨。连篇累牍。传诵一时。是其中亦有以自乐者欤。今为吏峡中。县僻少事。出门数百步。即佳山美水也。公馀辄酣饮啸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7H 页
傲。以极其萧散之趣而发为歌诗。其为乐又可知也。噫。今之所谓达官者。国事民忧怵迫于中。龊龊奔走而不遑暇息。则虽欲为东圃子酣饮萧散。得乎。吾知达官之荣未必可乐而东圃子之一县不足为穷也。其以吾言为如何也。东圃子故尝好余而悯余之穷者。故于其行也。赠此言以为之别。
赠进士宋用晦序
吾友宋用晦。湖士之秀也。少年成进士。有声泮庠中。既又攻属对程文。上京师赴举。屡阸公车。今兀然白首生矣。家在西原。无寸土可耕。妻子饥寒。身亦羁游郡邑閒。其穷甚矣。顾尝嗜为诗。晚益专工。凡有忧患牢骚不平于中者。一发之言咏。而积成卷编。𨓏𨓏有唐季音调。清楚可诵。用晦三十年屈首铅椠。毕竟所得止此而已耶。使用晦及其壮少。力治家人生产。若农商之业。如攻诗之为。则虽为西原富家翁。可也。奈何舍彼取此。日夜汲汲。使妻子困于饥寒至此哉。是果于用晦何益。岂诚有可乐者存乎其中欤。用晦尝闷余学诗而穷。劝余所以免穷之术。而今乃自为之甚力。卒与余同归于穷。何哉。不龟手之药。或以洴澼。或用之封侯。在所用之如何尔。用晦其亦善用此道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7L 页
而有可以免穷者否。余不可知也。虽然。余见世之丑穷而求免焉者。固自有其术。而独未闻工于诗而免于穷者。则用晦之进于诗道。非惟不能免穷。适足以益其穷矣。吾故以用晦之闷余者。反为用晦而闷焉。用晦以为如何。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记
  
二知亭记
上之三年夏。刑部尚书尹公累上章乞免不许。一日。公戒行李将出。子弟以雨止之。公曰。吾志决矣。岂可濡滞。即日去归于维扬之故庐。于是都人士女闻而惜之曰。尹尚书去朝矣。其年七月。时事忽变。朝士窜逐殆尽而公独免焉。于是识者莫不服其知而叹其勇也。公之在扬。取唐宋人閒居杂咏十章书之壁。而使来侨和其韵以咏歌其志。既而命之曰。吾于广陵之石林将筑室。而欲以二知扁之。盖取老氏言也。子为我记其所以。余惟辞谢不敢。越明年三月。有贼寇乱圻湖。京师戒严。公舆疾奉使。按抚北关。而其六月。余丁母艰。未遑于为文。而石林之亭。亦不果成。及公竣事复 命而归卧乎石林。则亭已成而公遂病笃捐馆矣。呜呼。公之晚计实在优游而卒未克。余于记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8H 页
文。既受托而后时焉。则幽明之际。尽皆有憾矣。今公之胤金川君克追先志。将安公之灵几于此。以象其生时。其意可悲矣。余于此岂得无一言。以负公遗命乎。呜呼。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者。是诚老氏之言也。夫为人臣而致卿相之尊。极富贵之荣者。贵在乎知足知止。以全其晚节。而然而能识此义者自古而盖寡。在汉惟二疏,薛广德。南朝陶弘景。唐之李靖,裴度。宋之钱若水不过是数人尔。自馀贪冒取败者滔滔皆是。则所谓知足与知止者。非哲识君子。其孰能之。公以瑰伟宏远之器。立朝三十有馀年。其在外则三藩奠安。在内则谋猷密勿。朝野方倚以为重。而公则曰吾位已极。吾分已足矣。 圣明在上。群贤汇进。而公则曰吾老且病。可以休矣。不谋乎龟筮。不告于家人。独自内决于志。既决而行。不俟终日。超然于得丧祸福之际。呜呼贤哉。如公者。其知勇可与二疏诸贤。后先而同归矣。况其当国家有急。既卧而复起。力疾驱驰于朔漠数千里之外。以逆折奸萌而安集一方。使朝廷无北顾之忧。是则二疏以下诸贤之所未尝有也。然二疏诸贤得以偃仰田庐。消摇丘壑。全享晚年之乐。而公则尽瘁王室。在野无几。未有一日之閒以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8L 页
遂其所志。亦可悲也。今余失所流离。将尽室东峡。路经于所谓石林者。哭公之墓。登公之亭。则其遗情馀韵。犹可彷佛。而是记也无所于告矣。呜呼尤可悲也。
用存窝记
藜藿可以宁神少病。而必嗜膏腴。正路可以安步无踬。而必之捷径。卒至于伤生败身者皆是。由是观之。人之患莫甚于巧。而惟拙为安身之妙道也。老子曰。大巧若拙。周濂溪著拙赋曰。巧者劳拙者逸。余尝深味此二言。欲学而未能也。吾友某君某出自名家。家圻甸累世。一朝尽室入峡。隐居大朴山之下。閒与余遌郡中。叙旧相欢若平生。因求扁其所居。余取老杜用拙存吾道之句。大书扁之曰用存窝。某欣然曰。是吾志也。又请余为记。余以谓某固抱才能文。应举干禄。何求不得。而顾乃深入于万山穷峡之中。弃亲戚而甘寂寞。谢纷华而安淡泊。苟非恶巧而好拙者。能如是乎。虽然。所贵于隐遁者。惟在贞固而弗渝。故易之文言曰。遁世无闷。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某诚能用拙存道而无闷于心。随遇而安。至老而弥笃。则冲虚恬淡之中。常有至乐者存。可以全生矣。可以尽年矣。若余亦世之最穷拙者。某能分我一廛。与之耦耕。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9H 页
则将见拙与拙相遇而道其不孤矣。岂不尤可乐哉。某其图之。
忘机斋记
汉南之有狎鸥亭。肇自上党韩公。公佐命册勋。位极人臣而专享富贵之乐。虽有亭而不得退休。故崔敬止有诗讥之。今其亭址在南涯。犹传以狎鸥之称焉。即其东数百步。有曰夙梦亭者。睡隐洪公之所卜居也。公尝野服萧散。以娱晚景。公既卒而其胤子正字公能负荷先业。撤汉北之旧亭而置夙梦之东。仍其古号曰古心。又就其前而斋之以三楹者曰忘机。为其近洲渚而亲鸥鸟也。公既请杞园公而记夙梦。又请于可洲而记古心。又以忘机者属之余曰。子亦有一言道我所以名斋者。余以谓公早释褐登朝。词翰才猷见推于当时。则由是而出入帷幄。登进廊庙。固其所也。顾乃增修旧庐而为休退计者。何哉。岂以富贵之不可恃而存戒于盛满欤。抑别有所以者而然欤。虽然。世之汲汲荣涂者。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卒至于取败者皆是也。能早自勇退于急流之中。如钱若水者几人哉。是则其志虽太果。其去虽太遽。而其视贪冒而败者。贤不肖相悬矣。余故以为恬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49L 页
退。古人所重。而不可易而言者也。今公之于朝廷。以位则新进。以年则方壮。词翰才猷。一未试用。而乃欲决意休退。长与汉上鸥鸟相逐而周旋。余于是有以见公之高情远识。出于世人。而亦不能无疑焉。昔汉阴丈人言。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窃见公尝以事功自喜。虽在日用器数之末务。为综理微密。不遗锱铢。是其心胸之閒。常有机事者存尔。既有机事。则又安得无机心乎。苟不能去是心。则彼名利也纷华也。亦将闯然抵隙。而为吾心之一大机也。此机一动。而窃恐汉上鸥鸟高举而不下矣。虽欲狎而游之。得乎。必也割断嗜好。捐去机械。泊然于接物之际。超然于利害之外。查滓消融。纯白克备。然后方可与鱼鸟混迹。而相忘于江湖矣。公其勉焉。余将俟公之角巾南出。策蹇从公。举觞而贺之。
恒斋记
洪君子安十八成进士。华闻动人。人皆谓子安词学夙诣。于其小者如此。大者亦可知。然子安耻其声闻。而自视欿然。遂从其外祖杞园先生于沙村之舍。取尚书韩子等书。日夜矻矻。将以大肆力于古文。前冬。余得见其所作。颇有步骤。心喜之不已。今春又与相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0H 页
见。其容充然如有得。其言语发愤。而如不欲止。其所读书。又能沈潜理会。研究精微。若去其华而就其实者。余乃惊而异之。盖其得之于沙村者。不特其文辞而已也。子安閒谂余曰。吾惧吾志之不能久。扁吾居曰恒斋君其为文俾余常目而警省焉。余以谓恒之义。著于易卦之爻。君又从沙村而磨砻之无馀。则何待余言之赘也。然余于子安之求。其可以无言耶。恒之彖曰。恒亨无咎。利有攸往。程子言恒久之道。非守一隅而不知变也。故利于攸往。子安既不以小得自喜。而力求为古文。是一变也。又知其古文之不足为。而遂欲用力于实学。是再变也。由外而达乎内。自小而进于大。一变再变。屡变而不已焉。则吾恐子安非复为今日之子安矣。所谓利有攸往。而得恒久之道者。其不在是乎。虽然。子安生长于富贵仕宦之家。目睹耳闻。无往而非声利。起居饮食。无适而非安饱。苟其习气之未能消磨。而复有所闯发。则前日之志。安保其不为中变也。一变而复为文辞。再变而入于科臼。三变而狼藉于利欲场中矣。未知子安之志乎恒。其欲为彼之变。而恒于大道乎。抑欲为此之变。而恒于富贵而已乎。由前则善变矣。由后则不善变矣。子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0L 页
安何居焉。且恒之大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九三则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安于此。其亦反覆深玩。而猛省用功。惟善变之是图。而毋为不善变之归也。吾且拭目以俟。
乐与斋记
进士金君伯高从其王父观察公。迁居于召公坊之新第。以其去南山稍近而亲戚故旧多在也。伯高于是。就其厅事东小斋而居。以为弟兄肄业之所。而其大人高隐子命之曰乐与。义盖取于陶靖节移居南村诗也。其诗曰。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又曰。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夫渊明之弃郡绂。而归卧浔阳也。长为山泽閒逸民矣。其与田父樵叟。忘形争席足矣。而必曰素心人。弦琴觞酒。亦可以消忧自适。而必思其抗谈古事欣赏奇文也。则其雅怀所托。殊异于忘世洁身者流矣。使渊明遇清明之世。出而复仕焉。则其所乐与者。岂止如南村而已哉。伯高入而侍侧。乐有贤父兄之训。退而联床佔毕。乐有季君之英才。且东邻西舍。履舄相寻。乐与情话者亲戚也。乐与文会者朋友也。其周旋游息。无𨓏而非乐。则未知渊明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1H 页
南村之乐。果与此何如也。然伯高不以是为足。而求其有进于是者。不规规于词章。而潜心圣贤之书。不汲汲于功名。而研精义理之奥。异日学成名立。而将以其乐于身者。推及于一世。积于中者嘉惠于后人。其视渊明之乐与者。岂不大且远欤。伯高其勉乎哉。噫。若余者何足道也。平生拙业。在于文词之末。而于道无闻。未得囿于伯高乐与之化。而今已老且死矣。又恐不及睹伯高远大之效。是可嘅也已。
晦息斋记
扬州之芦原。循水落西行十馀里。有呀然而为谷者曰晦谷。谷之左。頫涧而架之者曰晦息斋。即故大宗伯晚翠洪公之庄也。公尝以是为晚年退休之所。而属可洲翁记之。然有志未就而卒。后十年。其胤子翼斋公观察京圻。增修垣屋而谂余曰。子其识之。余以为已有可翁之辞。余复何言哉。虽然。公之修饰是斋者。岂欲克成先志耶。则公戚联宫掖。义共休戚。虽欲高举而长往。恐不可得矣。然古之人有隐居终南。而或讥以捷径者。有待诏金马。而得大隐称者。岂但以出处殊迹。而定其贤不肖也。顾其志行之如何尔。朱夫子释随之大象曰。雷藏泽中。随时晦息。世之人徒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1L 页
知晦之为不明。而不知明生于晦。皆知息之为不动而不知动出于息。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易曰。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何莫非随之时义哉。今公所处则显位也。所管则重务也。苟于燕居之时。默察乎往复消长之理。谦而持盈。约而制烦。以之存心而应物也。则晦息之义。不必远求芦原。而即在于衽席之上矣。是亦可谓负荷世业而克继先志矣。公其勉焉。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题跋
  
芝湖李公知旧札翰帖跋
李君士彦以其先祖考芝湖公所藏知旧札翰。分类作帖。合十一卷。自公卿贵人以下。至荫官韦布。凡二百有馀人。何其多哉。余尝闻芝湖公正身立朝。直道事君。而其窜逐流离之际。所守坚确。如银山铁壁。窃恨生后于世。不得一望其光仪也。今观是帖。其所交好。皆一时长德伟硕。而其相与往复咨访。又多邦国谟猷进退忧爱之语。于此有以见芝湖公取友之端。而其平日规模风旨。亦可以髣髴其一二。安得不重为之肃敬也。公之于此。辛勤藏弆。使知旧手迹常在目中。造次颠沛。而未或失落者。其意固厚。而士彦又能克追厥志。修饰而宝重之。其亦尽奉先之责矣。虽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2H 页
然。芝湖公刚方不苟之节。在他人犹可慕而师之。况于其子孙乎。士彦率乃攸行。而克绍勿坠者。亶在于此。若乃区区于收拾故物。藏护传久而已者。特其末尔。士彦其勉之。
李景叔(寿祺)铭心编跋
余与景叔氏同城巷居。宜与相熟久矣。顾以齿少长不齐。又其所趍之殊涂。而未敢扫门焉。往余客于圻营。景叔氏适以察访至营。颀丰美须髯。其言语进止。类醇厚长者。固已心异之不能忘。今见其所纂铭心编者。益知其所有。景叔局于地。以医方自食。日孜孜刀圭为事。则宜其不闲于儒家之说。而是编也。引据传记诸书。附以己意。言中伦而行中义。苟非笃于天性而实有见得者。能如是乎。余于是又知景叔氏学医医人者。意固有在而不徒为重糈役也。昔鬷蔑一言而善。叔向下堂而执手。今景叔善言。不翅数百千言。而世无下堂之叔向。何哉。噫。
郑谦斋画帖跋
金君得哉以其家藏郑谦斋画帖来示余。求一语识之。画凡十八幅。山水林石人物村庄。细入毫末。各尽其妙。笔意淋漓。景色萧森。此盖其中年所作而最得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2L 页
意笔也。昔张旭观公孙舞剑。而草书益神。得哉置此帖几案。朝暮卧游其中。则必有以融会心神。助发韵趣。从无声诗。化出有声画。可与此帖匹美矣。余方与得哉磨砻诗道。故因并及之。
题郑仲久家藏诗轴后
古之逸士高人。类多留好于花石笔札。如陶之菊。逋之梅。子猷,与可之于竹。元章之石丈。僧虔之书帖。欧阳永叔之集古录是已。岂皆真有所乐于彼。而不能忘情者欤。郑君仲久氏以衣缨之胄。早弃举子业。隐居于公州国士之洞先垄之下。缚草窝一閒。扁之曰楸隐。贮以琴壶书帙。环以名花怪石。广求荐绅处士之诗文笔札。裒成一大卷。朝夕寓目以自娱。楸隐子其亦好奇慕古。而有得于心者乎。人或言楸隐子之所为。不免为静者之累。余以为世之驰骛于富贵纷华之场。而惟声色货贿之是求者。曾不知宽閒寂寞之境自有真乐可以忘饥而尽年者。则楸隐子于此。不既多乎。遂书以遗仲久。兼以释或人之疑云。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传
  
吴孝妇传
吴氏妇者。小家子也。其家在十字街傍。早寡与其二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3H 页
女居。能洁酒食。以祭祀其先。邻里称其有妇行。一日。天大风。其邻人夜失火。急声閧一巷。妇方寝惊起走出。见火及其屋。势益炽不可复入。顿足号哭曰。吾家两世神主。将及火矣。岂可弃神主。而吾身独全乎。欲冒烟火以入。其二女泣挽臂止之。妇不听。撇其臂奔入。登楼上狂号探主处。时火益急。妇未及措而火已及身。遂大呼掷楼下气绝。路人聚视之。身皆灼烂无寸肤完。其族人舁致其家即死。族人怜之。具棺椁以葬。余得其时观者及所谓其族人者言甚详。呜呼。何其烈也。余见自古以身徇义者。多出于士君子之流。而庶人则绝无而仅有。非其出于天性不能。故视君子常难。而尤可贵焉。今吴氏女特露屋。一愚妇耳。未必知利义取舍之辨。而能自不顾生。不念二女。急其神主。而蹈烈火以死。此岂出于勉强者。盖其天性然。而所为自适于义耳。虽古之伯姬,曹娥者。何以过哉。
翠梅传
湖西公山县。有吏金声达者。为山城守仓吏。幻簿书盗米四百石。事觉系狱者数年。累及其族破家者。亦数十人。时观察使洪公将按法诛之。治状版具书封。指日驰闻。夜有一女儿。诣幕府叩门。号哭甚哀。裨将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3L 页
怪问之。即声达女也。手一牒泣曰。乞活我父。其辞委曲。悲不忍读。然事已无可奈何。遂权辞慰遣之。翌日。公视衙。有民众男女数百。填门而入。哗然盈庭。一女儿被发在前。即幕府所见者也。直入上阶大号曰。儿乃狱囚金声达女也。乞蒙恩活我父活我父。公为之改容而听其诉。又问曰。彼民众何为也。众曰。声达盗国谷。罪死无惜。且民等非其族属。以其女情甚矜。故人捐谷一石。总可数百石。愿以此赎其死。公嘿然良久曰。吾将思而处之。众乃退而女犹蒲伏涕泣。不肯去曰。乞蒙恩活我父。如是者数四。于是左右亦具以昨夜事白之。公恻然止其状不以闻。时余适为客于营。目见其事。又闻于民閒而得其详焉。女自其父始囚。朝夕躬持饭飧。往食狱中。数年如一日。及父闻当死。遂绝口不食。女辄首叩狱门曰。若不食。女请先死。且为诡辞。以慰安之。见其食已乃还。其得谷于众也。用一昼夜。狂奔疾走。遍历数百家。家辄哀号告乞。以感动其心。呜呼。何其异也。昔缇萦以一书免父于刑。曹娥赴水死。抱父尸以出。史传美之。然是女也能片言而动数百蚩氓。一朝而得谷数百。以脱其父。其视缇萦,曹娥。亦有难者矣。嗟呼。安得良史氏采而传之。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4H 页
以表见于世。女名翠梅。时年十七云。
金圣基传
琴师金圣基者。初为尚方弓人。性嗜音律。不居肆执工。而从人学琴。得精其法。遂弃弓而专琴。乐工之善者。皆出其下。又旁解洞箫琵琶。皆极其妙。能自为新声。学其谱擅名者亦众。于是洛下有金圣基新谱。人家会客宴饮。虽众伎充堂。而无圣基则以为歉焉。然圣基家贫浪游。妻子不免饥寒。晚乃僦居西湖上。买小艇箬蓑。手一竿往来。钓鱼以自给。自号钓隐。每夜风静月朗。摇橹中流。引洞箫三四弄。哀怨浏亮。声彻云霄。岸上闻者。多徘徊不能去。宫奴虎龙者。上变起大狱。屠戮搢绅。为功臣封君。气焰熏人。尝大会其徒饮。具鞍马礼请金琴师圣基。圣基辞以疾不往。使者至数辈。犹坚卧不动。虎龙怒甚。乃胁之曰。不来吾且大辱汝。圣基方与客鼓琵琶。闻而大恚。掷琵琶使者前骂曰。归语虎龙。吾年七十矣。何以汝为惧。汝善告变。其亦告变我杀之。虎龙色沮。为之罢会。自是圣基不入城。罕诣人作伎。然有会心者。访至江上。则用洞箫为欢。而亦数弄而止。未尝烂漫。余自幼少时习闻金琴师名。尝于知旧家遇之。须发皓白。肩高骨棱。口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4L 页
喘喘不绝咳声。然强使操琵琶。为灵山变徵之音。座客无不悲惋陨涕。虽老且死。而手爪之妙。能感人如此。其盛壮时可知也。为人精介少言语。不喜饮酒。穷居江上。若将终身。是岂无守而然哉。况其愤骂虎贼。凛然有不可犯者。呜呼。其亦雷海清者流欤。世之士大夫。奊诟去就。以污迹于匪人者。其视金琴师。亦可以知愧哉。
林俊元传
京城民俗。有南北之异。钟街以南。至木觅下。是南部也。多商贾富人。好利纤啬。以鞍马第宅侈靡相高。从白莲以西至弼云。是北部也。类皆贫户游食之民。然往往有任侠之徒意气交游。好施予已然诺救菑恤患。诗人文士时节相追逐。穷林泉云月之乐。动有篇什誇多斗丽。岂亦有风气使然者欤。
林俊元者字子昭。世居汉师北里。为人隽爽有奇气。好神姿善谈辨。少时受学于龟谷崔公之门。颇有能诗之称。然俊元家贫有老亲。遂屈志为内司椽。勤干解事务。得任用司中。以起富家赀累千。乃叹曰于吾已足矣。宁可没没于此。即谢仕家居。以文史自娱。日与其徒高会。户屦常满。杯盘络属。其徒有庾公缵洪,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5H 页
洪公世泰,崔大立,崔承太,金忠烈,金富贤诸人。庾公号曰春谷。善棋。洪公号曰沧浪。善诗。名声俱冠当时。馀人亦皆以气槩词翰见称。然庾公嗜酒。能日饮数斗。洪公母老而寠。无以为养。俊元馆庾公。为置旨酒。以尽其量。而数以财周洪公。使不至匮乏。每遇良辰美景。招呼诸人。指某地为期。俊元为主。办酒肴而随之。辄赋诗酣饮。极驩而罢。以是为常。久而不倦。洛下稍有才名者。以不得与其会为耻。俊元既饶于财而好义乐施。常如不及。其亲戚与知旧之贫不能婚嫁丧葬者。必以俊元为归。故其平居往来候视。执恭如子弟者。亦数十人。俊元尝步过六曹街上。有一女子被官人驱去。一恶少背随诟之。女号哭甚哀。俊元问其故。叱曰。可以微债辱女人至此耶。立偿之。裂其券遂去。女随而问曰。公何如人。家安在。子昭曰。礼。男女异路。何必问我姓名。强之终不告。自是子昭名震闾阎。慕风愿识者迹交其门。龟谷崔公病没。丧不能举。其门徒会治丧。无可以棺相助者。时子昭从使臣入燕。座客叹曰。嗟乎。使林子昭在此。岂使先生死而无棺。言未既。门外有人运棺材来者。问之。子昭人也。盖子昭行时念公老病。戒家人者也。于是人益服子昭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5L 页
高义能虑事也。及子昭殁。吊者如哭其至亲。其常所仰赖者则曰。吾何以为生。有老寡女。自来请助针线。至成服乃去。盖街上女也。子昭于诗。虽无专工。而得之天机。清艳有唐响。与沧浪诸人唱酬者多。子昭殁三十馀年。而沧浪子采里巷逸诗。名曰海东遗珠。刊而行之。庾林之作。多见录其中云。
白太医传
太医白光炫者。小家子也。生于 仁祖世。为人醇谨。在乡里恂恂若愚人。身长大好须髯。目炯炯有光。家素贫。常衣大布。贴里戴破笠。施施行市隧閒。从人丐贷。人多厌之。少年或抵踢侮戏。光炫笑而不怒。初善医马。专用针疗之。不本方书。久益手熟。以试人肿疮。往往有奇效。遂专以治人为务。以是周行闾阎。得视人肿疮甚多。其知益精而针益善。凡疔疽毒盛有根者。古方无治法。而光炫遇之。必用大针决裂。疏毒拔根。能转死为生。初则用针过猛。或至杀人。然其效而活者且众。故病者日集其门。而光炫亦自喜其术。为之益力不懈。用此名声大振。号曰神医。 肃庙初。选补御医。有功辄加秩至崇品。而历职为县监。闾里荣之。然其遇病者。无贵贱疏亲。有请即往。往必尽心极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6H 页
能。见其良已然后止。不以老且贵为解。非惟为技能所使。盖其天性然也。余年十五时。内舅姜君病唇疔。邀白太医视之。曰不可为矣。恨不前二日见之。急治丧具。夜必死。至夜果然。时白太医已笃老而神识尚全。能知病死生不失毫发。其在盛时。至某家治某病而得神效起死云者。非妄语也。白太医卒。其子兴龄嗣为业。粗有能声。弟子有朴淳者亦以治肿名。今世疔疽决裂之法。自白太医始。而后学者传为经验之方。然其子孙与他人学者皆莫能及焉。人有病疽毒难治者。必叹曰世无白光炫。噫。死而已矣。
画师金鸣国传
画师金鸣国者。 仁祖时人也。不知其氏族所出。而自号莲潭。其画不法古而得之心。尤工人物水石。善用水墨淡彩为之主。风神气格。而绝不作世俗丹粉藻饰之法以取悦人目。为人疏放。善谐谑嗜酒。能一饮数斗。其作笔必得大醉挥洒。笔益肆意益融。淋漓酊醲。神韵流动。盖其得意者多在醉后云。人有造门求画者。必甔酒自随。士大夫邀致其家者。亦多置酒以浃其量。然后乃肯下笔。故世称为酒狂。而其知者愈益奇之。尝有岭南僧持大绡。就乞冥司图。用细布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6L 页
数十疋为币。鸣国喜而受之。以布付家人曰。用此充酒材。使我得数月快饮。既而僧来谒。鸣国曰。汝姑去。俟我意到时为之。如是者数四。一日。痛饮至醉。遂临绡绎思。瞪视良久。一笔扫尽。其殿宇位置。鬼物形色。森森有气。而其捽而前者。曳而刑者。剉烧者舂磨者率用和尚比丘而为之。僧见之愕然而喘曰。噫嘻。公何误我大事。鸣国箕踞而笑曰。尔徒一生恶业。是惑世诬民。则入地狱者非尔徒而谁也。僧矉蹙曰。公何误我大事。愿以此茶毗而还我布也。鸣国笑曰。尔徒欲完此。其益市酒来。吾且为尔改之。僧市酒而至。鸣国仰而复笑。乃引满而倚酣援笔。剃者发之。髡者髯之。缁者衲者采以易其色。顷刻而就。笔意愈新。无迹可求。写讫投笔。复大噱引满。僧环视嗟异曰。公诚天下神笔也。拜谢而去。今其图尚在。为沙门之宝云。鸣国死。其徒有浿江曹世杰者。传其遗法。以水墨人物见称。然未得其神髓也。余年十五六时。于衣冠家。见其所谓弟子者。略闻莲潭事。又从里中故老。闻冥司图始终。又见其遗墨。恢诡卓绝。有可以想像其人者矣。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杂著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7H 页
杂说
有嗜于酒者出而从其徒大醉。暮归迷家。卧于涂而认为室。狂叫吐哇。昏然自肆。不知风露之袭体。偷儿之旁伺。车马人徒之将抵触辚蹈也。过者怪而笑之。若见异焉。噫。是岂独为可异也哉。今有官人者。自其释褐而仕。仕而至于显。未尝有深谋长虑以救时利国。而惟求进之不已。贪得之无厌。及其怨之积而祸之至也。人莫不危之。而己则方傲然自得焉。甚矣其醉也。噫。酒者之醉。有时而醒。官者之醉。祸迫而醒无日。哀哉。
不以利己为心者。可以利及于物。夫美衣饱食。安居而嬉者。有欲之类。同有是心。惟有道者不然。先王之治。使有道治有欲。故利在下而不在上。民皆美衣饱食。安居而嬉。后世类多以有欲治有欲。故欲与欲相争而有力者常胜。故利归于上。而珍其味泽其车甲其第。民始悴于饥寒而不安其生矣。噫。后世之所以不复三代者。其以是欤。
举直而措枉。尚廉而抑贪。天下之公论也。穷与通。祸与福。造物之妙权也。今有窃是权而自私者。公论之咈而惟己之逞。退直而进枉。疏廉而崇贪。穷其可通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7L 页
而福其可祸。甚至管库门卒之与夺。皆从我出。于是造物者袖手阴怒于冥冥之中而愚而神代天。而是听者环而詈之。一朝駴机发而蹈祸不测。噫。彼之树私恩。将以食异日之报。然而报之不食而祸之食。所谓自作孽不可逭者非耶。是故善为人之国者。归权于造化。听公于舆人。
袨服珍食崇台靓宇。骋骅骝带宝剑。从美姬揳呜瑟。以为亲戚闾里之观美者。小人之所乐而君子之所不愿也。衡茅茹藜。黄冠草履。乘下泽策款段。施施嚣嚣于山泽林野之閒者。君子之所安而小人之所不欲也。世之人。常以小人之所乐者谓之通。而君子之所安者谓之穷。必欲君子之得其通而小人之得其穷。不知自君子观之。是犹凤鸾之腐鼠。麒麟之刍牧耳。曷足贵乎。然则天之所以与君子者。固自不薄。彼世人者恶足以知天。
天下之大才。能举人之才。小才不能容人之才。大才。德胜之谓也。德胜者。爱人之才。若己有之。爱之能无举乎。小才。才胜之谓也。才胜者。恶人之上我而欲我之上人也。恶之能有容乎。嘻。大才为小才蔽。大德为小德诎。天下其理欤。不理欤。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8H 页
旌善郡全氏两世孝行录后叙
余以客从桃源太守。凡三到是邑。闻全氏家父子孝行甚悉。又得与其孙有初者交好。尝閒步至其家。求见其所藏孝行录。有曰义胤及其子英淑。俱有至性。事父母极其志物之养。义胤既斫指于父病。而英淑又于母病斫指祷天。得延数日之命。何其贤哉。又何其异哉。然义胤在 孝宗朝。道臣状闻。特旌其门。英淑 肃宗时。亦入道臣状。而有司难之。只许复其田。以余所见闻。全氏父子之行。固无轻重可言者。而或以旌或以复。不免有异同者。何哉。此邑人所以至今嗟惜。而余亦未晓其所以也。虽然。余见今世衣冠世家诵习诗礼之人。其于内行。尚有不能纯备者多焉。义胤父子特一乡曲之氓尔。迹不离胥史之贱。耳目不出于货贿粟帛之间。而能尽诚事亲。生事葬祭皆中礼。则以至名彻 九重。载蒙 恩褒。苟非得之天性而笃于人伦者。能如是乎。况其父子相传以孝。世济其美。不亦尤难乎。吾闻邑中人凡过全氏门者必式而趋曰。此全孝子之门。又指其赐复之田曰。此全孝子之田。父老童稚咸知全孝子之可敬。则旌与复不必异同于其閒。而其为一邑之观感焉者又何如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8L 页
哉。有初亦醇谨长者。居乡里恂恂自牧。人不忤视。亦见其能绍家训矣。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岂全氏家之谓乎。
金而实(钟秀)字说
士之攻业。在乎务实而已矣。文辞无实则儇薄。学问无实则卤莽。以实为文辞者。可传于悠久。以实为学问者。能造乎高明。士可以不务实乎。金君钟秀氏今年十六。将冠有日矣。乃字之曰而实。冠者。将以责成人之道也。成人之道。舍是实何以。君天资洵美。孝友称于家。性又聪明。博考经史。才思逸发。制作烨然。譬如木之华而禾之秀。未弱冠而其夙诣早达。已能如此。他日成就。其可量乎。虽然。木之华禾之秀。必要其成实。士之于业也亦然。故圣门诲人。许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而实乎。顾名思义。惟日慥慥。于文辞也。则毋采色之徒尚。而务深探力取。溉根食实。蕲至乎古之作者。于学问也。则毋口耳之徒习。而务穷理正心。精察力行。求至于成德君子。夫然后名实相副而可尽成人之责矣。而实勉乎哉。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箴
  
交际箴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9H 页
交端则益。友辟必败。鲍肆兰室。久将与化。吉凶祸福。动必由我。心明乎道。则决取舍。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铭
  
玄窝铭
交广则劳。事繁则疲。是以至人。贵在无为。求生之厚。走死也轻。哀彼众兆。汨汨营营。湛虚冲漠。道之所存。去子骄色。入我玄门。
障子虎图铭
在山一吼。百兽震掉。其文则好。其猛可恶。为人害者。人亦害之。卒中机辟。脔肉寝皮。
霹雳琴铭
维器也良。则善其鸣。不媚于俗。待价而藏。一室萧然。唯我与尔。已矣千载。高山流水。
梦作剑铭
   癸亥人日夜。直通礼院。梦有人衣冠甚伟。饷余美馔。出示其所佩刀曰。此宝剑也。君其铭之。余即援笔书之。觉而分明可记。
剑之在乎人。犹英雄之处世。匣而藏焉。则冲牛斗以长虹。拔而试之。则血群丑而清四海。剑兮剑兮。用与不用。时耶命耶。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赞
  
良马图赞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59L 页
翘足而龁。仰首一鸣。踠而莫展。抑有不平。白壁如山。孰为孙阳。长安有道。驽骀横骧。
七里图赞
偃卧加足。天子匹夫。彼子陵者。狂乎简乎。冥鸿一举。弋者其谁。烟月桐江。羊裘钓丝。
洪学士鸥湖新亭赞
一兔在野。百人逐之。惟名所存。其怒决睚。涓天之累。终至滔天。退居于拙。孰争我先。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上梁文
  
草堂上梁文
巷东迁居。既安十口之所。墙北茀地。更置三楹之窝。何用奂轮。聊为燕息。守玄子材则樗散。迹是泥蟠。贫似原生。巷无车驷之可入。病同张籍。业有农马之专知。自顾无分于利名。亶宜置宅于穷僻。厌就药肆中求食。已辞医坊。乐与素心人为邻。故居竹里。葺役才讫于正寝。馀力仍及于外斋。面势颇坚。仿杜陵背郭之构。风雨堇庇。效诚斋傍溪之居。凿牗向阳。不碍半面之岫。开池贮水。拟植数本之莲。肯许俗轨之及门。惟有清风之入室。閒中自有经济。左图右书。晚年可作生涯。朝吟暮诵。蜗休其壳。永谢朱门之游。鹪安一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0H 页
枝。宁存华屋之念。谁争余所。吾爱是庐。儿郎伟抛梁东。禁城千树霭葱茏。床书夜读留馀味。睡起晴窗旭日红。儿郎伟抛梁西。弼云才与短甍齐。探芳藉草年年事。倦鸟飞来积翠迷。儿郎伟抛梁南。蚕头一抹半窗含。此中最有忘言趣。时倚檐前看夕岚。儿郎伟抛梁北。白莲高出云中特。炎蒸挂足爱清风。不待庭隅种梧竹。儿郎伟抛梁上。天光云影与相荡。已教来燕营新巢。须着蟠松荫百丈。儿郎伟抛梁下。蒲团木几了冬夏。晚来滋味付看书。更有邻朋许相过。伏愿上梁之后。宅因地宁。人与境叶。琴几静好。长供病夫之閒情。卉木华滋。益添草堂之颜色。优哉卒岁。了此馀生。
清潭内舍上梁文
专一壑之形胜。已置名亭。勤十载之经营。增成华构。遵先之志。因旧而新。清潭主人早负隽俗之誉。兼蕴综物之识。脱洒纨绮之习。留好文词。蔼蔚清华之涂。雅趣丘壑。克修旧业。以拟晚年。惟玆华阴之灵区。寔是先公之肇卜。距京都一息之远。有此溪山。备朝暮四时之佳。无边风月。枕石潭而一楼孤踊。接甍桷而四室旁开。虽其书签药裹之足容。奈此鼎俎馈食之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0L 页
无所。盖有宿计而未就。故待后人而克成。尔乃新茀十亩之閒堧。聿刱数楹之正寝。户东南而挹翠。前对寿峰。疏西北而纳凉。背负灵壁。清流激湍之映带。不设藩墙。奇花嘉木之周遭。自成位置。不侈不俭。制度得中。爰处爰居。外内有别。岂惟鞍马仆御之免㬥露。实亦骚人墨客之资游欢。平泉之花石增辉。青毡是保。碧山之岩居惬意。银鱼可焚。遂使某水某丘。举归妆点。更见一草一木。尽输牢笼。只合啸咏以自娱。宁用簪绂以易此。披鹤氅而偃蹇。神仙中人。挽鹿车而归来。蚤暮閒事。钴鉧潭之记述。自发奇文。八节滩之歌唫。谁继胜迹。斯已苟美。馀复何求。肆助举梁之谣。庸申如苞之颂。抛梁东。三峰瑞色浮空。鸣鸠唤起幽睡。晴旭窗间射红。抛梁南。峭壁参天蔚蓝。添却秋来画景。先须点缀枫楠。抛梁西。山樵有径高低。何由着得飞阁。涤尽烦襟一溪。抛梁北。逶迤华岳馀麓。榕阴吹送微凉。凿牖时时挂足。抛梁上。道经看罢披幌。令人神爽无寐。星月头边晃朗。抛梁下。曲曲澄潭绕舍。万缘到此俱消。潭影摇空静夜。伏愿上梁之后。宅随地宁。人与境静。神灵呵噤。尚护一山之风烟。饮食寿康。永保百年之娱乐。其自今始。以终吾生。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祭文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1H 页
祭恕庵申公文
往在甲戌。初谒相国。相国仁焘。溶然乐育。俾从公游。翰墨之閒。惟余与公。则同生年。公实余爱。忘贱与贵。诱以同业。启我蒙蔽。余愚而钝。进寸退尺。公英且敏。日肆而博。疲驽希骥。十驾难及。原公所志。务自树立。纵笔千言。流云骤雹。欧苏波澜。黄陆骨格。浓赡淡逸。成一家则。推其绪馀。取科如拾。首入艺苑。旋登台垣。匮藏传著。囊封抗言。循此以进。孰为之先。然公雅志。淡于仕宦。重之善疾。分不驱鞭。瞻言奔峭。益复逡巡。贵要其类。寒畯是赏。朋流驰逐。有来无往。人叩雌黄。我视鸿鹄。公既自违。世亦不急。后皆居前。迹似迍邅。公方自得。退处泊然。曰有旧庄。斗江之涘。茅栋清幽。环以图史。啸咏其中。可以终老。未能决去。世臣之故。前年膺命。参幕于北。叠岭重关。岁暮风雪。驱车直前。先登枫岳。白山渤海。有伟其瞩。书来报余。誇其游历。恨不尔携。以共此乐。逮公之归。余走而谒。公貌异昔。棱然其骨。曾未几何。公病且革。慨然有言。恨未饱书。不鄙谓余。亦托以孤。从容就席。翛然而徂。尧夫观化。师鲁达命。是岂徒然。盖由有养。始天生公。若有付属。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1L 页
进于表著。 王猷贲饰。退则山野。士林矜式。胡夺其年。曾不小试。岂以时运。日就于否。不欲髦彦。有为其间。窅冥难徵。孰究其端。念我始终。费公啄苞。化为鸱质。被以彩毛。我之为吾。夫孰非公。亦尝余勉。毋忧乎穷。益力尔为。顺以俟之。余实小人。矇于自治。业不加进。穷日益深。濩落无终。徒然恧忏。松风之阁。石湖之楼。宵盘昼嬉。以写幽忧。余虽穷厄。得公为依。今则已矣。其谁与归。思与公诀。其言万端。心掉目昏。把笔茫然。醪羞之侑。泄此深恫。惟冀明灵。鉴余之衷。
祭白厓子朴公(泰观)
公在末俗。襟疏气奇。脱略声利。山颠水涯。大而小用。寓之于诗。彼知公者。徒在毛皮。公新卜居。太乙之基。左图右史。疏泉凿池。余尝乘兴。间步而随。见辄联床。话到晷移。更唱迭和。醉墨淋漓。我喜公傲。公容我痴。迟暮之欢。留与公期。公今弃余。余将与谁。酸醪冷脯。奠不称仪。幽显一理。毋吐于玆。
祭尚书二知堂尹公(宪柱)
呜呼相公。拥笏立朝。左右赞襄。则 邦国之桢兮。建节三藩。化以风行。则蔽芾其棠兮。可以大展。而卷而归卧乎先庄。舆人之所怅望。起而赴难。尽瘁 王事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2H 页
而云亡。 圣主之所悼伤。民诵其德。史著其名而重以铁券之盟。则足以赫赫而有光牛江之上。黔丹之阳崇四尺者。是其藏兮。石林之墟二知之堂。髣髴兮灵之徜徉。山空草宿。系马彷徨而长号失声者。落魄无家之贱生。呜呼痛哉。
祭大宗伯晚翠洪公(铉辅)
下交不耻。古闻其义。动必挟贵。士所不至。公初见我。淡以存契。屠产一席。两忘其势。圭荜停轮。市骇闾惊。觞爵陶然。膝盘肘横。谓此暮年。庶穷馀欢。斯岂有数。为造物悭。方公启手。色辞整暇。云有二诗。其一属我。已不能言。将诵而止。有藐诸孤。默而会意。吾敢不力。以左以右。但念衰朽。可保其久。公惟自晦。逃于曲蘖。日饮无何。用此为达。浮世一梦。脩短何论。百罹馀生。支离独存。虽有旨酒。难见公醉。酹斯何心。有陨于觯。
祭自谷宋公文
余初见公。呼余曰友。娓娓日亲。益知其有。敦诗好礼。自家而受。世方期公。门马毂绣。差池荫路。时丁阳九。归依湖陇。余亦将母。一麓而居。事若非偶。杖屐朝曛。将终畎亩。 邦运重泰。縻公符绶。东迈西赴。载余其后。岳海云月。牢笼吞呕。余唱公和。投瓜报玖。閒以豪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2L 页
歌。饮辄濡首。放浪形骸。脱洒尘垢。顾余疏狂。众之所丑。讶公逐臭。独于余厚。矧公二男。俱有抱负。余于其閒。俯仰文酒。自黄冈归。公益衰朽。首丘之愿。眷彼桑柳。尽室长往。期在非久。仓卒奄忽。悲恨并糺。余过七十。神耗视瞍。送公永归。三川之阜。千绪万端。执阿郎手。后期有无。其几余寿。在世何乐。生也其苟。灵或连蜷。顾此短卣。
祭高隐堂金公文
天于我公。畀以淑清。疏眉炯目。玉温金精。生自大家。奕世隆亨。左右诗礼。德器镕成。鹏击凤鶱。众望攸倾。壮图中阏。劫火载更。并谢荫禄。解脱尘缨。热路交前。车马殷訇。深闭一室。经史纵横。志则高尚。迹非泌衡。自无径媒。以来弓旌。行不绝俗。事恶近名。孺子之晦。有道之贞。顾余陋贱。庇踪幪帲。一笑忘形。如鸟其嘤。赏音已矣。有唱谁赓。支离在世。白首吾生。以劝我者。侑公一觥。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哀辞
  
洪进士夏瑞氏(龟祚)哀辞
丙申四月。校理申公靖甫氏没。悼之者皆曰此非关于时运耶。十月。进士洪君夏瑞氏没。悼之者亦曰此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3H 页
非关于时运耶。即此而二君之贤可知也。然二君者皆以文章学识高一世。为人所推服。申公既早决科第荣进矣。谓君且朝暮登朝。比武于文垣台阶。蔼然有佐王之盛业。人之期二君者盖如此。不幸一岁之中相继而夭。或有志而未及达。或达矣而未及大用。使其负抱湮没而不见。此人之所以共悼以时运者也。而余于二君者皆相好。申公则数十年同游处。奖我诲我。视我以侯芭。君则因友申公而及于余。虽则不常见。见辄喜留之移日。使诵其诗而听之娓娓不厌。昔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二君者。吾之子期而今皆失之矣。吾于二君之死。不暇以悲时运之不幸。而悲余怀之无谁与语者。嗟乎。吾其已乎。吾其已乎。君讳龟祚。夏瑞字也。死时年仅三十四。少申公二岁。有所著诗文若干篇。可传于后。有一女嫁。一子方十岁。白晰疏眉目。有父典刑。见之令人益悲。辞曰。使天而不欲斯民之康兮。则如勿生乎俊良。夫既生之而笃厥美兮。胡不愈久而弥章。嗟夫二子之服华而佩光兮。进将以为巨厦之栋梁。天固与之厚而反夺之遽兮。若时卉方敷而陨霜。庇顽而椓仁兮。云何厥理之乖常。吁嗟子之逝兮。羌终古而不旸。然有不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3L 页
泯者存兮。菀星斗之精光。宁颜夭而不为蹠寿兮。夫孰短而孰长。顾后死之谁与归兮。顝迷途而彷徨。欲往从而不可阶兮。但视苍苍与茫茫。
申斯文明宾(皓)哀辞
申君明宾。恕庵公胤子也。生十三岁而恕庵公卒。公临终属来侨曰。尔其善教我儿子。俾克成焉。顾明宾曰。汝其处润卿以师礼焉。既而。明宾累然持衰往来余。受史记,语,孟等书。文理日进。稍长。不治举业。力为古文。欲以克继先志。所著作往往有法度可喜。癸丑冬。明宾居母夫人忧。柴瘠甚病。未几哭其弟明进。遂忽忽无人世意。乙卯十一月某甲。遘毒疾不起。得年仅三十二。呜呼。恕庵公有仁人之德。高世之行。其风流韵气文章才猷。可以极高位享大名。而不幸蚤世。一不见施。宜其报之在于后人。而其二子又相继夭折。所谓天道常与善人者果何在欤。余自童丱。从恕庵公游。公则直呼余为友。余则自处以侯芭。殆不知衣缨布褐之为何物。自公之没。余颠发种种而糊口于四方矣。然余在京。每造公旧第。见明宾于所谓绿槐槛者。相与论古今文章。依依若前日事。明宾常念余衰病流离。恐一日奄忽。以为余身后图甚至。独奈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4H 页
何使余衰病者反哭其死也。余在西浿。哭君于客舍。及归。君已入地。而其孀妇奉筵几庐于广陵之墓傍。恕庵公旧第。亦荒凉春草矣。呜呼悲夫。辞曰。
嗟明宾兮禀之良。中耿介兮美清扬。象厥贤兮袭馀光。凤有毛兮昭文章。松风榭兮绿槐堂。兀而坐兮书一床。闇而光兮趣则长。跂陈曾兮庶可方。胡不培兮播厥芳。清易瘁兮不克丧。随阿季兮奄夭殇。广之野兮桑林冈。埋玉树兮夜不旸。君子世兮忽焉亡。风流歇兮永悲伤。庐墓傍兮哭孤孀。云惨惨兮日荒荒。嗟祸福兮理乖常。莽回谲兮彼穹苍。
李在渊(梦鲤)哀辞
昔余居竹东坊。教授数三年。少时在渊才十馀岁。挟筴踵门请业甚勤。容止端庄若成人。余心异之。遂以句读授小学,语,孟等书。在渊乃能发明其义。群居罕言笑绝傲戏。绳趍矩步。动必以礼。顾余素无学术可以为在渊师者。每辞其称谓。而在渊特尊事我不衰。在渊家贫甚。弊床疏席。菜茹不充而常晏如也。聚闾井子弟教诲之凡数十辈。皆斤斤以礼让相饬。里有斗閧者不敢近其门曰。理学君子居也。往年。大臣高其行白于 朝。以廪粟周之。今相国赵公辟为吏文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4L 页
学官。君欲力辞。余引古义劝其出仕。及 批下付职而在渊死矣。一命非在渊之雅志。则其出与不出。固不可论也。顾今吾辈中有能笃志向学如在渊者几人。呜呼惜哉。在渊时年三十九。无子女。辞曰。
吁嗟在渊兮尔何浇漓之生而奥渫之潜。室蜗而衣鹑兮而糟糠又不厌。所读者圣经兮所养者其心。众不为而独为兮。神电目以待之。既穷饿而阸其生兮。又椓丧而短期。彼啮肥而银艾兮。顾何德之能遵。此理茫茫兮孰可诘于穹旻。吁嗟在渊兮。无宁蝉蜕而归真。
宋斯文百顺哀辞
自谷宋公。以霁月堂之孙。玉吾斋之子。富有文词。屡举不中。卒官黄州牧。人多惜之。有二子。曰百顺,永受。俱有美才令闻。记余昔年谒玉吾翁于斋谷里第。退与自谷公谈文词。亹亹不倦。时百顺兄弟在傍读书。琅然可听。百顺疏眉炯目。昂昂若枥上驹。永受皎然如玉。令人不觉心醉矣。既而玉吾翁罹世祸。谪康津以卒。自谷公奉丧归葬公山。庐于怀川之旧庄。会余尽室从仲父于怀。与公比屋。得以昕夕周旋公父子间甚驩。及公之令金城。馆余而客之。百顺兄弟挟册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5H 页
讲问。恭若师弟子之为。余固不敢当。而亦多其能诎己下士也。留金城半年。与公父子酬唱。积有卷篇。当其弦觞陶泻。歌唫跌宕。两忘其所趍。殆不识世间何乐有加于此者。又数年。公之为旌善平山。与余为乐。一如金城时。自辛酉以后。余入仕涂。龊龊未能从公于外。文酒之欢。阔焉不可寻者为十载。逮公自黄而归。余亦去湖邮。相与凑合于京师。则公与余俱已老病。百顺亦病躄废科业。深居不出。虽欲强续前欢。岂易得哉。无何。自谷公捐馆。而百顺为仇家所告。谪锦山。仍以不胜丧卒。百顺名载福。为人隽爽有奇气。不拘细节。喜饮酒善谐谑。为文章。操笔立成数千言。诗亦清俊逸宕。士友咸以远大期之。而今其殁。寿不满五十。铭旌一下士。噫。人事之不可知者有如是耶。余与百顺游者首尾四十年矣。而哭其祖子孙三世。如退之之于马北平家。甚矣余之顽钝而久于世也。百顺无地可葬。在浅土中。有二子清莹可念而未及冠。是为永受责也。而永受积困公车。为其慈夫人。方屈首荫道。岂其所乐耶。悲夫。辞曰。
死而无年者为可哀兮。矧夫有才而无年。嗟百顺之早世兮。岂亦运气之攸关。惟其聪明敏达可以羽仪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5L 页
于王廷。文辞谋猷可以赞扬乎休明。而由一第之蹭蹬。用大布而裹身。众议之所称屈而百顺能自超然。视轩裳若土苴。眇俗物以秕糠。萧散乎山颠水涯。枕藉乎笔橐诗囊。浮大白而浇胸。评万古而激昂。洒脱尘氛之温蠖。不受造物之牢笼。孰谓百顺之穷且阨兮。是则解帝悬而与天通。我有桂醑与椒浆兮。将于何而泄悲。求魂气于上下兮。沛茫瀁而迷所之。邈黄垆其若河山兮。聊因归鸟而致辞。
高隐堂金公哀辞
昔余于场屋中遇高隐公。公时年可十三四。为其大人参判公书试卷。眉目疏朗。笔画遒劲。动容周旋。已有老成意。余固心异之。既而谒参判公于其第。因得与公相见。公见余欢甚。论评诗文娓娓。遂许以忘形之契。丁酉秋。与余俱发生员解。同铅椠一旬。观其程文。醇熟若老儒。其他杂著文若诗。皆圆畅浓丽。盖其才调天成不力而能者。有至性。事二亲诚孝甚笃。推及于宗族朋友。各尽其义。待人接物。和气蔼然。而至其是非淑慝之辨。辞义严正。绝不诡随人。其仲父虚舟相公。内舅李文简公。俱爱重之。期以远大。二十五。中进士第一名。声望益蔚然。其年冬。时事大变。搢绅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6H 页
罹𥙯网殆尽。参判公兄弟并窜西塞。至乙巳改纪。召用旧臣。二公皆还京。公自是决意自废。不治举业。累除官弃之。遂闭门却扫。经史以自娱。风雨寒暑不出。同堂诸公若朋友相次隆显。出入铨地。而绝无一事干托。或问公曰不仕有说乎。公笑而不言。然其微意所在则人莫能知也。易曰。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惟公其殆庶乎。公素患鬲痞。自癸酉春。弥留沈剧。至秋八月。参判公奄捐馆舍。公力疾为人扶。亲视敛殡。葬参判公数日而病革。属纩无怛化色。书遗戒而卒。春秋五十七。有二子。长曰钟厚洗马。次进士钟秀。俱有学行文章。既葬。公为书一通。泣而示余曰。子其为辞以哀之。顾余从公游四十馀年。又猥承参判公托付。从二君讲讨文字于公家。实为三世交也。虽衰拙不能文。可无一言耶。如余者。年近八十。在世无几。将待公以尽馀日之欢。而公今如此。余将何适。甚矣其穷也。辞曰。
窃稽礼经之训兮。儒有席上之珍。强学而待聘兮。欲自适而无因。于家而为政兮。不曰独善其身。孝为百行之源兮。事孰大于事亲。事亲而亲安兮。教子而子又仁。廓独潜而靖处兮。过其户若无人。瞻青云其蔼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6L 页
蔼兮。涨九衢以车尘。顝专精于佔毕兮。膝欲穿于坐茵。隐非拟于猗于兮。病实侔于漳滨。泣风雨而血枕席兮。依先兆而是殉。广陵之阡接梦里兮。郁松槚之相邻。魂彷佛而来往兮。宛承颜以昏晨。萧条岳麓之新居兮。但象设其俨陈。哀二子之奉孀闱兮。彻冤号于穹旻。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墓文
  
沧浪洪公墓志铭
沧浪洪公讳世泰。字道长。唐城人也。在高丽初有曰悦。以翊戴功封太师。即其鼻祖也。后世多伟人达官。蝉联至今。而公之世独中衰不振。曾祖讳福。佥知中枢府。祖讳自灏。考讳翊夏。皆受武功秩。妣令人江陵刘氏。学生天云女也。公甫毁齿。已能开口吐辞惊人。稍长。读经史诸子。无不淹贯。而尤专意于诗。神情所到。潜透妙悟。遇境摛藻。天机流出。音调气格。骎骎乎唐正宗诸家。息庵金公见而叹赏曰。高岑者流也。每稠人广众。荐宠不离口。及公厄困且死。为出力以济之。如朱家故事。公感激知遇。遂益自肆力。务博极今古。深探力取。以究其志业。既而。蓄积愈厚。其发愈新。农岩,三渊二先生与之唱酬。倾倒推奖曰。君可谓矢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7H 页
口成章者。 肃宗朝壬戌。从通信使日本。蛮人持笺缣乞求诗墨。所过堵立。公倚马挥扫。骤若风雨。得者皆藏弆以为宝。至户绘其像焉。晚乃筑室白莲峰下。扁之曰柳下亭。左右檠签。啸咏其中。环堵萧然。妻子阻饥而不以为心。余初见公于柳下。时公年且五十。须发苍然。颜色丹润。望之如神仙然。余窃慨然以为世有爱公者众而使之老于穷。何哉。是岁燕使能文者以事至龙湾。求见东人诗。 朝廷方艰其选。时相以公荐。 上曰。予已闻其名。遂 命制以送。未几。选补吏文学官。升槐院制述官。仕满未调。丁母艰服除。还仕槐院。迁通礼院引仪。移西部主簿兼纂修郎。掌选东文诗。 上命工画西湖十景。 赐札国舅庆恩金公曰。洪世泰以诗名世。可使制进十咏。公援笔立成以进之。俄拜松罗道察访。未赴。又除义盈库主簿。遭弹见罢。老而益贫。无以自存。宰相辟为蔚山监牧官。至则乃以公馀得放浪山海间。其诗益雄放横逸。及还。衰疾益甚。意忽忽不乐。杜门深居绝还往。探箧中草稿。手自编摩。且为叙述平生之志。属其内子李氏曰。善藏以待之。居无何卒。今 上乙巳上元日也。年七十有三。葬杨州莉茉山神穴里负亥之原。公神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7L 页
姿丰秀。聪悟绝于人。性简亢少可不苟合。所交游尽一时名公胜流。多与之忘形。以汾厓申公高世之气。亦馆而礼之。公时尚少而至令训其诸子也。然或有以势位相加者。辄勃勃作气曰。吾虽穷且死。岂肯低首作人颔下物哉。以此人莫敢有夹而侮之者。亦以此忤于时而坎壈焉。虽然。公以眇然匹夫。自拔于阛阓中。唱为风雅自成家。则将以永垂于后世。岂不伟哉。李氏后公三年而殁。祔葬公左。公尝言使吾忘贫而得就此者。内助力也。又能谨藏遗草。不负临死之托。其贤益可知也。卒无子。二女。长适李后老。次赵昌会。公殁之六年。赵君及门客金君鼎禹谋鸠材。印行其遗集。凡十四卷。金君以余辱公知最深。属余为铭。铭曰。
命则有穷通。才不以庳崇。抑而塞之。其发弥章。后千百世。犹有沧浪。以此视彼。孰为短长。
金泽甫(万最)墓志铭
金君泽甫名万最。系出湖南之光州。家旧衣缨族。而后世沦微。其上祖与父业医。君少孤而贫。嗣为医学。而意不惬去之。遂结恶少年狗屠为事。得甘旨以养母。然君性疏放不羁。嗜酒使气。往往搏击人。至被伤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8H 页
者众。乡里患之。尝游屠中。人有讽之者曰。子义士也。它日被逮。慎勿累我。君即感悟泣涕谢其徒。折节读书。能日诵数千言。布衣韦带。雍容为处士之行。余年十八。遇君于三清精舍。身长八尺。美须髯。谈论衮衮。知其为贤豪间人也。君一见余欢甚。呼与为友。托以忘年之契。时君文词大进。已杰然有声。而世之人知与不知。未尝以文人目之。必曰侠士。盖其少日气习犹未尽除。而发于言议歌咏者。亦多有燕赵感慨之音也。君既浮游四十馀年。其穷益甚。环堵萧然。妻子饥寒。而见人有急。赴之惟恐后。与人交。不问清浊。意之所可。则虽贱污愈益敬。以是爱慕者甚众。既老。筑室白莲峰下。自号岚谷居士。手自莳圃种柳。日婆娑其下以自适。有以壶酒相就者。留与饮极欢。醉则散发松林。搏髀而歌。饮酒至数斗不醉。辄用大碗下之。轰轰若鲸吸。观者壮之。一日疾暴卒。君生于 显宗庚子六月十一日。终于今 上乙卯二月二日。寿七十六。是年三月廿二日。权葬某山负乙之原。曾祖讳宁富。副司果。祖讳逸民。考讳时祯。并医司三品职。妣淑人海州吴氏。佥正尚敏之女。配砺山宋氏。长兴库主簿时柱之女。生一男邻玉。武科折冲。邻玉生三男。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8L 页
命新,孝新,克新。曾孙一人。命新出也。君为诗冲澹古雅。多得之汉魏六朝者。三渊先生与柳下翁亟加称赏。以为不易得。呜呼。君之志气才调。求之古人。为石延年,陈季常者流。而君既无意干世。世亦无知君者。然后之览其诗者。亦可以想其人也。铭曰。
方山之冠。㬅卿之酒。酒乎歌乎。白莲之右。以是为铭。其朽不朽。
弟妻孺人边氏墓志
孺人边氏。进士郑季通妇也。归季通十有六年。事尊章甚孝。中馈尽妇道。辛亥冬。季通客死岭南。孺人在湖中闻丧。号擗不食者累日。既而随丧至京师葬。已疾作。谓家人曰。吾当以二月死。进士君已梦我告之矣。至是病革。问今日何日曰。噫。吾母氏亡日也。吾死其在今乎。告来侨曰。吾愿死得死何戚。后事公在又何恨。我死敛毋锦帛。棺必薄。毋用术家言。必合葬我进士君墓。筵几同一位。以便祭馈。戒二婢曰。祭馈必洁净。视幼儿毋怠。否者吾死有灵。必降罚汝。复作气坐曰。与我纸笔。欲作数字。我父亲千里相隔。独此为至恨尔。言讫。呼取两儿女在前拊背。于邑者良久。遂敛衽就席而逝。壬子二月十六日甲辰也。以是岁四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9H 页
月十七日。祔葬季通墓左。父曰主簿择中。祖万户昌恢。曾祖佥正永康。系出原城。妣坡平尹氏。护军某之女也。呜呼。季通有才行。名世佳士也。孺人临死从容。言中道理。贤妇人也。然相继夭殁于数月之中。何𥙯之酷也。季通之梦告以死日。死日之同其母氏。俱可异焉。岂亦有前定者欤。悲夫。
嘉善大夫行龙骧卫副护军玄公墓碣铭
国家置训道官釜山。以通倭好。倭躁狡多变。动必生事。锦谷玄公至。正色以临之。倭敬惮不敢肆。大修廨宇。蠲供米数百石。事 闻。赐秩绯玉。及再任。减送使米岁百石。以祛宿弊。升从二品。既归。釜山人立碑颂德。自置训道来未有也。盖公仕象院积四十年。恪谨公干。不辞剧易。识虑周详。善于应变。故能处重地制异类。使 国势屹若铜柱。甚可伟也。公讳德润。字道以。锦谷号也。系出骊州。其先曰守。高丽令同正。高祖曰寿谦。 赠判决事。曾祖曰虎。幼学。祖曰哲祥。通政。考曰汉一。资宪。妣温阳方氏。学生信孝女。平山刘氏。御侮鑮女。皆贞夫人。公其方氏出也。自知读书。已若成人。文理日进。不烦诱掖。事父母怡愉在侧。务顺适其心。于兄弟衣食百用。与共无常主。所交游。虽咸酸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69L 页
异趣。各得其欢。其自日本若马岛还。橐装动千金。辄分与昆弟以及知旧贫者。至自窘乏而无憾焉。其所养有素。亦可知已。生于 肃宗丙辰三月廿九日。至岁重甲。丁刘夫人忧。今 上丁巳八月十日。不胜丧以卒。闻者咸惜之曰。象胥无人矣。是年闰九月廿二日。葬杨州别非谷向巽之原。配昌原黄氏。佥知万英女。生于乙卯二月七日。先公十二年而殁。有妇德克相夫子。举三男。泰璧通德郎。娶尹斗昌女。生二男一女。男商祜,商禛。女嫁朴道敬。泰翼佥正。娶金庆兴女。生一男一女。男商祯。再娶金寿岳女。泰心娶韩斗山女。小室四女。长嫁姜胤基。公为人宽厚有度。丰下美须髯。声若洪钟。谈论衮衮可听。能诗工草隶。平居致客。户屦常满。与柳下翁言咏跌宕。积有卷篇。太史采而录之。余于公。亦少年交也。情好老益密。指以晚暮相依而公今逝矣。使余有漠然无所向之叹。而今 国有南忧。忧在乏人。益可以思公也。吁。铭曰。
可大受也而卒以小用。时耶命耶。绩以 褒著。诗为史采。有以自解者。在碣而铭。维后之诏。毋樵毋耕。善人之墓。
直长咸公墓志铭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70H 页
咸生世郁从余游。示余以其考直长公之行录。而求文以识其墓。余受而读之。公讳延年。字德叟。系出圻之杨根。佥枢讳继祐之孙。主簿讳有敏之子。母曰善山金氏。习读官寿进之女也。公以 肃庙二十年甲戌十一月十三日生。仕书云观。官至直长。戊戌十二月十三日病殁。得年二十五。葬先茔杨州海东村向午之阡。配乐安金氏。嘉善尚宾之女。年十五。殁于己丑。亚配牛峰金氏。 赠判书指南之女。年二十一。殁于乙未。俱葬公墓右。三娶务安朴氏。折冲箕瑞之女也。佥枢公有贤夫人曰崔氏。公殁而崔夫人犹在。尝泣谓曾孙世郁曰。汝知汝先事耶。吾闻佥枢公九岁丧祖母。食素二年。毁疾几殆。吾常见其居家言行而知佥枢公之为纯孝人也。主簿又能笃孝友世其家。人谓佥枢公有子矣。汝父弱不好弄。长而沉重。寡言笑。好读书。多识奇字。常自悲泫然曰。吾三岁而孤。十二而失王考。俱不得逮养。尽吾诚者。唯有祭祀尔。吾老且病。每饭。汝父必侍傍。待吾食乃食。食而多则喜。少则忧形于色。吾以是知汝父之能为佥枢公孙也。乐安金氏。十一归汝父。甫阅月。遭佥枢公丧。哀泣若成人。家人以新妇故设纹簟。却之曰。焉有衣衰而席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70L 页
采者。其夙慧如此。牛峰金氏亦婉顺有妇道。吾甚爱之。呜呼。以佥枢公之懿德。而汝祖汝父。俱不蒙其泽。自丙子二十三年之间。吾哭汝家三世。甚矣其险衅也。以汝幼不能知。故略举吾所见者。俾汝知汝父蚤殁而有可称者。其来有自矣。世郁泣而识之。牛峰金氏生一男一女。男世郁也。女适金宅寿。世郁娶郑趾徽女。生二男。曰增禄,增文。金生二男。咸悦,大悦。噫。咸氏祖子孙三世以孝传家。皆笃于内行。而妇人亦有梱范可异也。虽然。或仕而未显。或不免早夭。是何天道也。世郁贤有文词。其二子皆佳。啬于前者。将以丰于后欤。铭曰。
笃于天伦。何施不然。造端之正。视厥闺贤。文以述先。郁也能嗣。其啬也久。其昌可俟。
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金公墓表
公讳庆门。字守谦。系出牛峰。高祖讳德春。 赠判决事。曾祖讳大忠。 赠左尹。祖讳汝义。 赠判尹。考知中枢府事讳指南。有名于时。载通文志。 赠刑曹判书兼都总管。妣雪城朴氏。判官讳廷蓍女也。 赠贞夫人以 肃宗癸丑三月七日生公。幼而岐嶷若成人。尝群戏垆傍。火及袖。群皆駴走。公不变色。就水盆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71H 页
淹袖。见者异之。十八。魁通文科。累官佥正正。辛卯。渭原民犯越。未经教诲。而差赍咨官。格外也。是行具彼中军制及谣俗。事情闻于 朝。大蒙 天褒。壬辰。升教诲。虏使穆克登来视白头山界。朝廷忧之。特命公父子从傧使往审。公茇宿风餐。穷源陟巅。指画区界。应对辨敏。穆不敢争。用公言立碑定界而去。因以拓我边五百馀里。公归献山图。 御题其上曰。向时争界虑。从此自消磨。甲午。虏人设屯庆源江北以逼我。公奉咨往力争。得毁撤。癸卯。承 朝旨诣凤城。讼栏头事。痛革其弊。以功升通政。甲辰。以蠲币升嘉善。乙巳。追论定界事升嘉义。先是。商侩多欠清债。公虑其辱 国。尝疏论之。丁未。果有北咨污辱。 庙议以公有先见 启。遣公陈奏之行。遂禁商贾罢团练。定八包刱雇车。关津肃清。特升资宪。俄拜知中枢府事。然或以禁商不利己。甘心害公。会虏人置镇义州对岸。公奉咨周旋。事得已。方论功未行。不逞者诪张百端。卒中伤之。编配丰德府。丰有公旧庄。遂耕莳婆娑。为终老计。乙卯。 庙堂请叙本院。亦差训上。公累辞不获。卒就职。然公自以受 国厚恩。而老病不堪鞅掌。惟以恢公救弊为己任。常曰事之成败天也。苟利于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71L 页
 国。何恤人言。自辛亥病益甚。轮差辄让人不赴。丁巳册 世子。有奏请行。黾勉乃出。而风痹猝发。自知不可起而无怛化色。但曰时祭久未行。遂卒。七月六日也。寿六十五。葬丰德佳子山负甲之原。新兆也。配清州韩氏。同枢天锡女也。先公廿五年卒。 赠贞夫人。祔公墓右。生二男。弘业。弘梁主簿。出继公弟显门后。继室贞夫人潭阳田氏。学生万秋女。生一男弘哲。弘业无子。弘梁一男复瑞。二女幼。弘哲一男宇瑞。归弘业以拟宗祀。三女幼。公姿相丰敷。举止凝重。居家能干父蛊。于诸弟甚友。皆课督成就。临事则确正。应变则详敏。知公者咸以识度推之。今 上践阼。郊迎北使时久旱得雨。使者曰 国王盛德之应也。公以通事适近侍。奏曰。彼新主嗣立。不如归重于彼。 上如其言。北使大悦。 上曰。此人善应猝。每客使来。必命入侍。尝宴使通官刘万权。平立不叩头。公叱曰。通官见我 主上叩头。例也。君祖与父皆行之。君独不肯。何也。万权改容谢之。 上闻之曰。当是时。无一人敢言者。此人能如此。予用嘉尚。时公有脚疾。翌日。 特传教问疾。异数也。聪明好读书。经史诸家无不淹贯。一过目终身不忘。其为文疏畅有条理。当世词垣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72H 页
名公。亟称之曰。我辈言也。公之远祖墓在黔岩。久废香火。为置田完山。以供岁一之祀。而又以其馀济其贫族。礼人李某尝卖田于公。后闻其失所流离。还其田而不问。人以东坡事比之。著不堪录六卷,苏岩集若干卷藏于家。礼原府院君赵公素有器识。闻公卒。叹曰。其有缓急。谁可使者。此亦可以见公矣。噫。
赠户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行同知中枢府事吴公墓表
吴生道钰次其祖考同枢公事行。请余文以表其墓。余于生有三世旧。据其言。多平日所见闻者可徵也。公讳相良。字台耇。知中枢讳廷显之子。妣贞夫人。原州尹氏也。祖以上并见知枢公碣。公之生在 孝庙癸巳十月十三日。幼有美质。而病疬疮弥年。失诗书课。及长。累仕秩至嘉义。再经同知中枢府事。为人恺悌慈谅。居家事亲尽其道。友兄弟以及宗族。贫不能昏嫁丧葬者。咸以为归。尝以五百金贷与其所亲好某甲。其人惭其久不能偿。绝不往来。公就见之曰。子不我即。岂以债金故耶。焚其券不问。识虑精详。能综核物理。人有叩疑。辨析洞然。当时名相絅庵,观复二公。皆爱重之。有事必咨。观复公为大司马。问公以褊
浣岩集卷之四 第 572L 页
裨可任使者。公举所识二人。并收置幕下。后二人者因相公始知之。踵门谢曰。微君安得至此。公恨曰非为私。何用谢也。有尚方二吏。以疑罪见汰于絅庵公。公为白其冤而复之。二吏闻往谢则麾之曰。是出相公意。吾何与焉。其厚重不伐多此类。晚有脚疾。遂杜门却扫。会亲懿酣歌自娱。日以为常。丁酉。丁知枢公忧。柴毁病益甚。翌年五月五日。不胜丧以卒。属纩。神气不乱。处置家事。从容有条理。寿六十六。葬扬州佛光里坐壬之兆。配善山金氏。嘉善得忠之女。 赠贞夫人。温惠有妇德。先公二十年戊寅十月十三日卒。寿四十一。祔公墓左。举一男二女。男泰兴同枢。女安瑞荚。次李惟大。泰兴娶崔德万女。再娶方震亮女。三娶郑趾庆女。生四男。道钰,道铉俱察访。道锜,道铣。安出一男三女。祜察访。李出三男三女。男寅升,寅曦,寅昉。呜呼。知枢公世称仁厚长者。公之乐善好义。盖亦有所自。而其一子又能负荷先业。以济其美。道钰兄弟俱隽秀而文。将有以昌大其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其斯之谓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