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浣岩集序
 序
   浣岩集序[李天辅]
浣岩集卷之一(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辞
   次归去来辞
 诗
   清凉里(癸未)
   晚过洪济院村舍
   石湖暮泛(甲申)
   石湖亭
   出楮子岛看花。过郑龙川(时凝)舍。
   舟次楮子岛
   江村
   又赋
   奉恩寺
   次车生韵
   泛归
   与舟人期夜游
   谢恕庵子(申公靖夏号)见枉
   石湖病作
   陪主人相公(平川申公琓)泛舟
   出石湖途中有感
   林塘(乙酉)
   和柳下翁(洪察访世泰号)碓乐歌(丙戌)
   石湖夜雨。留别辛金两友。
   得茶字
   江雨
   赵石涧遗墟
   过朴上舍野居
   江村访友人。归路醉入渔家。
   题 皇明王时敏画障。仍次其韵。
   听流堂夜。赠别云林子。(申察访莹)
   晓出东郊(时平川相公住峨嵯山下。故往候。)
   打稻歌。上竹西相公。(即平川相公。时自韦岩临东山旧墅。观秋事。)
   望云有思
   伤离五咏
   晓发黔丹。舟中次斗川子韵。(丁亥)
   竹西相公捐馆后有感
   暮春过槎川(李公秉渊号)第。共访大隐岩。次槎川旧题韵。(戊子)
   雨后。寄巷东子(金富贤号)
   病卧有怀。寄呈柳下翁。
   义谷庾氏园亭
   家君南征。奉将至果川。(己丑)
   过故公子园亭
   闵渍寺洞口(辛卯)
   重兴洞记所见
   扶旺寺早起。以禅房花木深分韵。得房字。
   过临阳公子旧庄
   过农岩先生故居(乙未)
   清潭精舍。敬次三渊先生韵。(丙申)
   奉赠拙庵申公(圣夏)之任长城(丁酉)
   示两弟
   拜恕庵子灵几。呼胤郎作话。
   端午
   疏阔
   宿驿里
   槎川子为安山郡。即席赠别。(戊戌)
   宿竹里。翌日移席暑风轩。
   中元后二日。集白厓精舍(朴公泰观第)
   次舍弟季通(敏侨)
   奉别大司谏清沙金公(在鲁)出宰安边
   可洲子(安公重观号)来京邸会话
   白厓子挽(己亥)
   送郑惠卿(后侨)往日本
   送沧浪翁监牧蔚山
   奉别慎使君(无逸)之任瑞兴
   弥勒村(庚子)
   成欢店
   过全义
   燕歧洞口得小瀑。翛然可喜。
   赛神行
   燕歧店晓起。遇大风。
   湖邑胥宇
   竹林洞。访姜秀才。
   老牛
   次舍弟季通寄示韵
   叠韵寄叔美(元侨)
   农家叹
   凤隐庵看月
   走和季通寄来韵(辛丑)
   奉和拙庵申公在延州。次柳州诗见寄韵。
   石郊。哭三渊先生。(壬寅)
   过东山申相公池亭
   申学士(昉)谴黜城南
   奉别竹里翁(金公相履)归原峡故居(癸卯)
   宋进士达甫下第还乡
   从柳下翁游清凉里李氏别墅。归后有作却呈。
   泛庆安川
   武溪洞
   又赋
   打稻
   后村夜雨。留李秀才对酒呼韵。
   金溪李斯文运元(锡杓)过其舅氏第。与余相见叙旧欢甚。翼日冬至。有作寄呈。
   雨中独坐。念运元氏用沈隐侯诗韵。却寄。
   澹轩李公(夏坤)将归金溪。赋此以别。
   叠前韵。寄呈澹翁。
   奉和澹翁
   果川道中(甲辰)
   振威道中
   葛院村
   近荆江
   湖路。次白子衡(兴铨)赠别韵。
   怀川路程篇
   水云亭避暑
   柳下翁挽(乙巳)
   晓发怀川
   次镜湖小主人韵
   奉赠李斯文奇彦(漪)
   黄山八卦亭。次板上韵。
   懒
   东阁次韵
   沃川路中。次地主韵。
   寻七松亭
   七松亭
   呈东阁
   过公山小坐柳塘
   入龙潭
   全义道中
   成欢店
   过天安
   晓发振威
   水原途中
   挹灏亭
   太古亭夜宴。次主倅韵。
   发西原口占。示金参奉。
   祇谒 万东祠及尤庵书院
   巴串
   立春日有感(丙午)
   春帖
   次同里客
   锦江泛舟
   拱北楼
   观风阁雨坐
   寻寿村洪正言(凤祚)幽居
   寿村。奉示主翁。
   寿村。赋池鱼。
   枫岳洞口望山
   白华庵。赠定慧上人。
   又赠五律
   正阳庵。赠海慧上人。
   见参禅僧有赋
   青鹤台
   毗卢峰
   释伽地藏两峰
   金城县斋。奉次主翁自谷宋公(必焕)韵。
   奉次主翁韵
   次主翁见长郎读庄子漫吟韵
   立春(丁未)
   晓发葛岘
   归自东峡。旋作关西之行。历拜先垄。
   记沿途所见
   大同江
   浮碧楼
   马山店舍
   将监屯同昌。路中口占。
   过永清。与主翁会梨花亭。
   与永清使君及任持宪。会金刚庵。得心字。
   路中口占。示洪上舍云章(象汉)
   浿江归路。呈巡相睡隐洪公(锡辅)
   横城途中遇寒食。用唐诗韵。送任生。(辛亥)
   奉次旌善宋使君自谷翁韵
   醒心轩。陪自翁拈韵。
   访全居士山居
   高檀观耕
   白伏岭
   丘山书院。谒圣后发行。
   寄季通
   雨中。次简斋韵。别宋斯文永受(载禧)
   碧坡岭
   自柳岸登船。至义湘台乃归。
   星磨岭。奉次使君韵。
   平安驿。奉次使君韵。
   锦江亭发船。奉次使君韵。
   回舟向永春
   龙津途中感怀
   银川李氏庄八景
   雨中。与宋斯文百顺(载福)诸彦。会白莲精舍。
   与宋百顺永受,金士源(道洙)诸彦。夜集李上舍平叔(彦衡)第。
   中秋俗节。病不上墓。送堂弟独行志感。
   咏史
   重阳夜。会李平叔第。
   盆菊吟
   东圃金公(时敏)第。陪槎川翁共赋。
   叠韵。奉呈槎川,东圃两座下。
   又叠前韵。奉示槎川,东圃二公。
   过柳下翁旧居。用前韵志感。
   用前韵。寄上困庵申公(昉)
   晚翠亭。陪主人洪公(铉辅)拈韵。
   奉示李上舍平叔
   双柏堂洪公(重畴)以弃郡时咏怀之作。见寄要和。谨次以呈。
   病卧咏怀。用前韵。
   与东圃翁及宋百顺昆仲。会佚老堂。
   闻金生正润将改窆他地。病未往哭。感怀有作。
浣岩集卷之二(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诗
   奉赠槎川翁出宰陟州(壬子)
   病中。闻东圃翁登仕。走草志喜。
   季通初期日。设奠恸哭。
   清风堂春帖(堂即洪公象汉第○癸丑)
   霖雨
   早起听黄鹂发叹
   清潭。陪杞园先生鱼公(有凤)同宿。
   临津途中
   东阳太白山城
   东阳客馆。遇重九。
   病中。用柳下集韵。
   呈清风堂(甲寅)
   奉呈杞园先生郊居
   重三。与宋百顺昆仲登蚕头。
   一架亭
   清风堂小集。次柏堂翁韵。
   秋夜。送别宋百顺归觐东阳。
   贤西主人。置酒夜会。会者六人。自为文叙其事甚悉。属余系以诗。遂成六篇。各咏其人。
   美卿自莱州至。示以客中作。感而有赋。
   敬次杞园先生清潭感怀韵
   松京(乙卯)
   东阳官斋。用老杜韵。
   次放翁乙卯初夏韵
   太白山城
   途中。望首阳瀑布。
   海州太公村遇雨
   东阳书斋
   郡斋
   奉次主人自翁韵
   捉虎行
   练光亭感怀
   箕城客中
   箕城歌
   浿营除夜。命酒守岁。
   陪巡相丰原赵公(显命)同饮(丙辰)
   奉次自谷翁
   丽朝废陵
   宿海州太公村
   东阳郡斋。次使君韵。
   东圃宅赏梅
   闻丰原赵相公。返自寿春驻海村。被 除旨。将应命入城。
   余于晚年。谬被知奖于丰陵赵相公(文命)。叨陪东阁。饮酒赋诗。丙辰暮春。偶过鹿坡庄。见公弟丰原相公感怀诗在壁。怆涕久之。遂奉和其韵。
   奉赠李参议(潝)出按湖南
   城门。哭送申侍郎(昉)丧车。
   慎大司谏(无逸)
   东郊(丁巳)
   梦羽亭
   叠韵。示读书诸君。
   夜坐感怀
   次高隐子(金公致万)
   病起示金子静(钟厚)
   汉阳八咏
   会李奇彦宅
   怪石呼韵
   暮春小集李奇彦宅
   湛斋春暮。拈明律。(湛斋。李公明翼号。)
   湛斋小集
   伏日湛斋避暑。用三渊集韵。
   总戎厅水阁
   病中有客以文穷见嘲者。作诗解之。
   湛斋。与金日进(益谦)抽翠轩韵共赋。
   湛斋秋夜
   九日湛斋次老杜韵
   重阳后二日。湛斋小话。
   湛斋秋夜。会李元灵(麟祥)
   过湛斋。与圣甫次三渊集韵。
   归后叠韵。寄湛斋。
   元夜。丰原赵相公与菁阳柳公(俨)同会麒麟阁。遣骑相邀。拈韵共赋。(戊午)
   陶山李相公(宜显)登耆社后有诗。谨次其韵。
   槎川翁宅小集
   菁阳宅拈韵共赋
   东郊废庵
   月夜。用杜诗韵。
   送春日集槎翁宅
   又和槎翁
   又用李商隐韵
   历宿湛斋。朝起雨不止。次杜律。
   奉次槎翁追示韵
   又和槎翁韵
   与李肇叔(始完),李义仲(德楠)避暑北营
   玄道以(德润)
   寄呈龙湾尹申公
   奉别清沙金相公赴燕
   奉呈清沙相公行轩
   奉别李学士(亮臣)赴燕
   松云大师法孙有南鹏者。欲以表章云师壬辰事迹。遍求诗文于荐绅章甫而亦及于余。余感其义。次轴中韵以贻之。
   感兴。次三渊集韵。
   秋夜。与李奇彦,洪翼汝(凤汉)两上舍。走次柳下集韵。
   湛斋自扬峡。暂还三清旧第。邀金斯文子文(焌)及余留宿。拈农岩集中韵共赋。
   送湛斋归杨山旧庐
   次湛斋送示韵。寄金日进山寺读书。
   奉别金承宣(应福)赴醴泉郡
   送慎仁甫(荣来)赴釜山训道
   鸥湖十六咏
   奉别柏堂洪公赴宁边
   清风堂春帖(己未)
   呈高隐子
   次杜诗示子静
   南谷呼韵
   高隐堂。共次农岩集韵。
   次柳下集
   示子静
   奉赠左尹张公(泰绍)出按关西阃节
   同北里诸子。会宋氏家。用唐人韵共赋。
   次李斯文伯讷(敏辅)
   清风堂。与主人次三渊集韵。
   又次主人韵
   清风堂。次小主人韵。
   鸥亭。次主人韵。
   古诗。次洪子顺(乐命)
   又次主人
   次杜诗渼陂行
   次洪上舍子安(乐性)。用农岩集韵。
   古心亭。陪杞园拈三渊集韵。
   七月既望。从清风堂。洪公及其两郎子安,子顺舟游鸥湖。共次农岩集韵。
   归时舟中呼韵
   奉别岭左节度李公(玗)
   寄呈洪学士(凤祚)长鬐贬所
   病中感怀
   东圃金公内子挽
   寄呈清风堂主人
   奉别李侍郎(重协)出守宁边
   奉送金侍郎(龙庆)使燕
   金子静随其大父之宁城。次金上舍公恕(致仁)韵以赠。
   宁城郡斋遇冬至。与高隐子及子静。拈韵共赋。
   又次高隐子
   用放翁韵
   又次放翁
   次高隐子和剑南韵
   和高隐子次杜律韵
   羽化亭。用放翁韵共赋。
   读放翁诗。有浮生过六十。百念已颓然之句。开岁发春。吾年亦六十矣。以今观昔。乌得无感怀。遂力疾次韵。奉示同志。
   又叠答子静
   读老子。次高隐子和陶诗韵。
   漫吟
   次子静
   呼韵
   与子静拈韵
   元日口占(庚申)
   漫兴
   将还京洛。走次子静病中赠别韵。
   古心亭早起。次三渊集韵。
   又次三渊集韵。奉示主人。
   四月十一日。清风堂主人与高隐翁。过余北城寓所。仍携往清潭。子静及二客亦从之。
   次仲初
   次子静
   余病淹北城。方愁孤寂。宋君得圣自壮洞旅邸。乘兴而至。閒阔已十年矣。相见喜甚。遂与联步寻近寺。归卧营楼。细评一山光景。得圣诵其来时所得五言一联曰。闻水还迷处。看花不识名。而未及圆篇。余为之足成。
   山映楼。次金生善徵(昌禄)
   东将台
   万景台词(效忆秦娥体)
   次少辈韵。示仲弟美卿。
   雨后。与沈桥少主人。同至海村。
   又次高青丘韵
   赠别釜山佥使赵公(德中)
浣岩集卷之三(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诗
   清潭。见尤翁诗刻在苔壁。感而有赋。(辛酉)
   以礼葬官。赴龙仁敦匠。
   秋日。与金上舍公恕。出拜槎川翁于荡春台。用杜律韵共赋。
   自东郊转入北汉。时金上舍公恕为成琼液。在扶旺寺。相见驩甚。用放翁韵共赋。
   与申斯文无忝(景祖),李节度圣美(玗)。约会山映楼。
   扶旺寺。留别诸公。次公恕韵。
   从东门下。来向鹿坡。
   守白堂
   奉别冬至副价侍郎郑公(彦燮)赴燕
   咸生晦仲(世郁)
   次石郊金上舍汝勇(由行)
   余孤露多病。理不久长。而暮齿凛凛。遂至周甲。今日又生朝矣。家弟为设寿宴以娱。其晚暮光景。拊余身世。秪增感惕。酒后聊赋一长律。以示诸君子。仍要俯和。以张其事云。
   次金子静,子颖(钟秀)兄弟寄示韵
   送李肇叔赴龙湾幕府
   奉次自谷和剑南辛酉作韵
   除夕。次金生用久(履常)
   次郑惠卿(壬戌)
   春夜。次柳下集韵。
   痴庵(朴万顷道郁堂号)春日有酒馔。冠童会者十七人。听琴歌作欢。拈柳下集韵共赋。
   风雪叹
   侨居独坐。悄无情悰。郑寡悔(行谨)以酒肴来饷。始知为重三佳节。遂倾倒作欢。拈韵共赋。
   踏青翌日。与邻友暨五六年少。登蚕头呼韵。
   敬和丰原相公寄示韵
   湛斋自龙湖返京。寓居北溪。见余相访。邀金日进,李元灵讨话。共次农岩集韵。(时湛斋才哭稚子。)
   德寺。次许进士。
   春生窝八景
   访宫村。与小主人观鱼前溪。
   十月之望。陪杞翁于清潭。以仿后赤壁故事。阴云阁月。殊败人意。坐潭楼挥觞待月。敬次杞翁韵。
   次子顺
   次郑惠卿寄示韵。仍赠岭行。
   又赠绝句
   卖马叹
   读龟峰集有感。次其古诗韵。
   老妻以吾生朝。以酒炙劝之。用前韵以谢。
   哭洪义州(启裕)
   新春。次安士受(祜)韵。(癸亥)
   奉别统制使李公(玗)
   次寡悔寄示韵
   近因禁酤。酒楼萧然。且春事将阑。尚无杏花消息。殊令人意绪无聊。遂成绝句。走寄寡悔要和。
   雨中寻清潭。一宿而还。
   西湖压清楼。次少主人韵。
   送别赵使君之任鸿山
   奉别丰原相公使沈阳
   丰原相公驻次湾上。献诗奉问。
   除利仁察访将赴任。从游少辈。卜夜饯行。拈韵共赋。
   将赴利仁任所。到维鸠驿口占。
   为延候秋巡之行。晨起赴温阳。
   维鸠途中
   驿馆有怀
   晓发维鸠驿
   温泉行宫志感
   晓发恩山驿。向蓝浦。
   永保亭。次翠翁韵。
   过扶苏山
   闵佥知(廷楫)自锦幕寄诗。余适从鸿山还。次韵却寄。
   拄笏轩漫兴
   次玉洞赵处士
   飞鸿赵使君书来。要以上元夜泛舟皋兰寺下。余适卧病。诗以谢之。(甲子)
   以试场役会石城。和金池使君次拙诗韵。
   登文藏台
   余于今年。卜宅城南。有园林小趣。郑寡悔自禁直携酒来访。数三诸彦。联翩而至。亦一段胜事也。遂拈韵共赋。
   立春日。登翠屏楼。听洞箫细酌。(乙丑)
   自东鹤转向甲寺
   与宋用晦游皋兰寺。自沧江发船。
   舟中。次用晦韵。
   巡使李公(德重)瓜递上京。送至锦江。
   瞽者白成辉。自浿西。流落江湖间。十年矣。工琵琶。兼能杂歌。调行闾里间求食。巡相闻之。召入观风阁。暇辄使操音。娓娓忘倦。赐食与衣。令勿他徙。余于生朝。骑致邮馆。作数宵酣欢。非惟其技业精妙。为人亦自醇良可念。遂赋三长绝。以悲其志云。
   邮馆除夕。用孟襄阳韵。
   元朝(丙寅)
   暮春积雨。病卧悁菀。寄寡悔求和。
   奉别湖西伯洪公(凤汉)
   与金伯高(钟厚改字),定夫(钟秀改字),洪子顺游清潭。子顺,定夫先归。
   别清潭留赠伯高
   与李圣章(凤焕)宿农村共赋
   海山亭(丁卯)
   三日浦
   三陟途中
   五十川舟中。次杜律韵。
   宁越途中
   蓬莱阁。谨次竹西相公按节时板韵。
   丛石亭
   清涧亭
   洛山寺
   镜浦台
   题人扇画三日湖
   李宣(亨德)
   过江
   艮村看穫
   奉别侍郎洪公(启禧)使日本
   奉别赵学士(明鼎)兼台赴燕
   生朝会朴斐然(道郁),郑寡悔及少年四五人。饮欢至夕。适南至日也。用老杜韵示两翁。
   次郑惠卿寄示韵(戊辰)
   病中有怀。呈槎川先生。
   病中赋五言诗二篇。奉献清沙相公閤下。
   将作大兴之游。过宿圻营。与洪大囿(乐仁)共赋。
   逝斯亭
   读汉书
   书台(己巳)
   病卧有怀。呈清风堂。
   双柏堂洪公大疾新瘳。次韵奉贺。
   宋硕士百顺,永受(载禧)兄弟俱以名下士。抱才久屈。家事益窘乏。奉其二亲堂。将大归公安之旧庄。盖为就食计也。卖京第。增置园田。得力耕钓采以供甘旨。又以其馀力。读书教子。优游卒岁。则高科显位。岂足羡也。吾恐硕士兄弟无复意于当世。长为江湖散人矣。
   与寡悔登高。花事已阑珊矣。坐长松下。各饮数大白。醉后拈韵共赋。但斐然托以坠马而不赴会。可叹。
   闻蝉
   奉别丰原相公使燕
   农村閒居。奉寄主人。(庚午)
   感怀
   重三。与寡悔及诸少年。集花下石台。
   翼斋风轩。与主翁同赋。
   呈贺清沙相公入耆社(辛未)
   朴万顷(道郁)
   至月十一日。即余生朝也。诸少年为设杯盘。终日酣欢。清风堂洪公与其从弟翼斋公。又助办酒肴。乘月共临。极欢而罢。谨赋长律以谢。
   奉次玉所翁权公(燮)(壬申)
   儿子以五月初二日改娶。初四日迎妇。用新代旧。怆欣交并。且家事窭甚。无力办具。聊用一律以志之。(癸酉)
   季秋雨中。悄坐无聊。郑令寡悔携一壶至。甚可喜也。遂对菊斟数杯。亦自萧然有趣。得花字共赋。
   病中感兴。录上清风堂。(甲戌)
   次洪上舍汝弘(济夏)寄示韵(乙亥)
   余多病早衰而年至七十六。室人亦少余三岁而能夫妇偕老。复逢丙子行醮之月。用俗例设回昏宴。此固人家稀贵事也。岂平日所自期者。礼成。遂赋长律。示座上诸君子。(丙子)
   郑同枢(行谨)(丁丑)
浣岩集卷之四(昌宁 郑来侨润卿 著)
 序
   金生天泽歌谱序
   李汝芳契帖序
   送东圃金公出宰狼川序
   赠进士宋用晦序
 记
   二知亭记
   用存窝记
   忘机斋记
   恒斋记
   乐与斋记
   晦息斋记
 题跋
   芝湖李公知旧札翰帖跋
   李景叔(寿祺)铭心编跋
   郑谦斋画帖跋
   题郑仲久家藏诗轴后
 传
   吴孝妇传
   翠梅传
   金圣基传
   林俊元传
   白太医传
   画师金鸣国传
 杂著
   杂说
   旌善郡全氏两世孝行录后叙
   金而实(钟秀)字说
 箴
   交际箴
 铭
   玄窝铭
   障子虎图铭
   霹雳琴铭
   梦作剑铭
 赞
   良马图赞
   七里图赞
   洪学士鸥湖新亭赞
 上梁文
   草堂上梁文
   清潭内舍上梁文
 祭文
   祭恕庵申公文
   祭白厓子朴公(泰观)
   祭尚书二知堂尹公(宪柱)
   祭大宗伯晚翠洪公(铉辅)
   祭自谷宋公文
   祭高隐堂金公文
 哀辞
   洪进士夏瑞氏(龟祚)哀辞
   申斯文明宾(皓)哀辞
   李在渊(梦鲤)哀辞
   宋斯文百顺哀辞
   高隐堂金公哀辞
 墓文
   沧浪洪公墓志铭
   金泽甫(万最)墓志铭
   弟妻孺人边氏墓志
   嘉善大夫行龙骧卫副护军玄公墓碣铭
   直长咸公墓志铭
   资宪大夫知中枢府事金公墓表
   赠户曹参判兼五卫都总府副总管行同知中枢府事吴公墓表
浣岩集跋
 跋
   浣岩集跋[洪凤汉]
   [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