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恕庵集卷之一(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赋
   东门楼赋(并序)
 词
   黔丹山赛神词(并序)
 诗
   游古宫
   雨后忆湖亭
   题画
   古体诗颂家伯
   七月既望夜。与许丈(𤊟)家兄舟泛杨花渡。
   又得一律
   八月
   洛河渡
   来苏亭
   放舟将近赤壁
   舟到洛河登岸
   登万景台
   莲塘绝句
   送人
   舟泊杨花渡呼韵
   又占韵
   联句
   以翠轩雨罢月如昼雁声江已秋句。占韵各赋。
   夜题
   叹息
   行次新川
   冬夜读书至鸡唱。书怀。
   为做公车业于毛桥借室。许明仲(星)先至。夜久蜡韵饮酒。醉后牵兴。走笔各赋。
   二月一日。招慎兄敬所(无逸)明仲。次韵放翁。
   十七日夜。敬兄明仲过此。为余所挽留宿。仍有杯盘。会者六人。酒阑。以唐六绝桃花源里人家分韵。余得家字。
   赠车生亮徵起夫
   三田渡
   登松坡亭
   别营
   曹溪寺联句
   绝句
   春尽日游道峰。与家兄约于途中。久寻不见。
   自国清天柱登西将台
   岛坪
   月波亭。与诸友畅饮三十韵。
   敬兄平生。力治问学文章。至于功名将相。视为馀事。而屡失于科第。今虽小成。未可谓得。近以病忧。久且不见。阶前红药。经雨欲谢。而不得共一杯。感叹之馀。遂成此诗。
   南坛寺夜步
   公谷往访敬兄。得交字同赋。
   寄呈敬兄求和
   赠别金弟士修(时敏)游永保亭
   雨后出郊观涨。题所经村家。
   鉴湖堂即事联句
   十四日。家兄约诸君及余游壮义门外水石。其日雨作。诸君皆不至。余亦败兴。独家兄因官事出往。归时坐深山水石之间。得四绝句以示。音调逸宕。俱为近来之绝作。可见其得意之最。遂乃援笔攀和以呈。
   七月十五夜。与伯氏往访三清洞。从之者八人。酒阑有吟。
   西郊归路历三川。无月夜深。书触目。
   华阳亭观国马
   华阳亭。再观大捉马。
   李伯温(玮)第绝句
   晨起
   船中
   六言
   南轩
   题董其昌真人降魔图
   题牧牛图
   谢李佥知弹琴
   久雨叹
   夜坐次赠车君
   林塘
   赠普师
   赠别金兄祯甫(相宁)随其尊府定山之行
   同伯温登瞻星台得天字(时明仲适自广州来)
   赋绿槐槛
   从鹤谷归。小坐金上舍(昌业)夕凉亭。有吟示车生。
   家侄明远(昉)语及余鼻塞。诗以答之。
   寄问栗川倅俞元之(崇)
   伯温久不相闻。昨日忽见访留宿有一诗。既去。复以此作追示。盖欲记昨日所言也。
   青枫溪与诸子游。次韵郑来侨润卿。
   饮酒示车起夫
   明远复作饮酒诗。颇带得陶家风气。绝可爱。辄复次韵。
   十九夜。舍兄置酒作会。各次唐绝。
   偶次案上少陵义山韵。仍效其体。
   至月七日。反观庵成。与明远携书迁入。
   次车君
   隐几堂
   林塘杂咏
   同家兄夜坐。次元遗山。
   冒雪过洪生世泰道长
   南塘园后登望。次晖字韵。投沧浪子。
   南塘夕望。次袁海叟。
   林塘连日大雪。适有以壶酒来饷者。兴到。与家兄次湖阴韵。时车生敬徵将别去。仍及别意。
   甲申守岁(在林塘)
   人日得人字
   林塘东村。有金时挺者。园有竹数百本。兼有小堂潇洒。绝可人意。一夕伯温见访。携过其家。会者五人。以看竹到贫家为韵。余得到字。
   早春
   东皋
   遣怀
   题坐壁
   春日往水东村晚归
   郑生来侨以二诗寄来次之
   林塘书事五十韵。示同志车君起夫。
   四月四日。出游记路中所见。
   题云林子少年游猎图(云林庶叔莹之号)
   题云林渔乐图
   题洪虞瑞(凤祚)所藏山水障
   方谷着热无聊。闻隔巷高太中家睡春堂。有石山小池。携同榻五客。冲夜相过。潇洒绝佳。以生涯一片青山为韵。余得青字。
   留题睡春亭
   临津花石亭。次韵栗谷先生。
   林塘园后。与伯温虞瑞辈同登。
   伯温昨与余游林塘归来。次余山字诗。其意若以卧方谷对终南。自足于怀者。余以谓此未必不然。但未知伯温能终日高卧无外事。而饱看终南。以此而处城市乎。果尔则真奇事。何苦而求林塘也。聊复次之。
   送俞元之以公事之清平山
   九日东山登高
   次陶徵士九日閒居诗
   同远侄次简斋夙兴诗韵
   题东山堂壁
   余逐日为堂后之役。不入反观者。盖月馀矣。今日偶偷隙入此。与明远对坐终日。心忽有感。遂以诗留壁。
   反观庵。与明远对坐。
   乙酉十月廿九日。自 上下教于内局。以忧勤生疾。示就閒养精之意。翌日。又下令礼官举行之命。大臣率百僚伏閤。乞寝是命。以至前衔朝士太学生医译冗散。各营武士五部坊民。亦皆守阙拜疏。第三日夜。大臣卿宰求对申恳。二鼓。自 上始有允命。命下之日。守阙都民。欢声若雷。至有感激挥涕者。十一月初五日。余适出郊。见二三老农荷锄于田间以相语。一老人曰。官家年未晚暮。奈何欲释位也。一老人曰。自古爱民。谁如官家者。官家虽欲舍我辈。我辈自舍官家不得。一人又曰。闻此命已寝。有告 庙颁赦之举。来岁必大有年。吾辈愿须臾无死。身见太平也。呜呼。此足见 上之功德入人深也。遂于马上。率尔口占。为四十句。聊寓赞襄之忱云。
   题许明仲新居
   牛川记行。作三十六韵。示从者。
   自柳所至野桥
恕庵集卷之二(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诗
   夜楼望沙际渔灯口号
   次韵示郑生
   别业
   修葺旧亭
   触目
   古诗
   乌江
   峡里
   阁夜
   故山
   将夕
   中夜
   汉上亭
   南涧
   沙屿
   朝日西涧。斩木引泉。
   得窗字
   湖亭路中
   又得一绝
   夜坐
   李一源(秉渊)舟过大滩。寄示舟中所得二长律。极言所历之妙。要余和寄。余即步其韵。略说弊庄景物以答之。庶一源归时不负登览之胜焉。
   睡起偶吟
   雨夜绝句
   八月二日出游至渔村
   廿七日夜。与渔村居者李英立,赵九先者。约作打鱼之会。黄昏。同车,朴两君。步自汉上。得小舟于江干。刺至蓝岛。李,赵两渔父已以十馀只渔艇相待。仍观渔南北江。夜深而归。
   观鱼亭
   偶过东村朴老。谈间仍及畴昔。怅然有作。
   舟中。次韵长公山村绝句。记江行所见。而未及湖庄兴象。
   题斗月亭旧墟新开酒家壁
   向石湖东城途上。次韵伯温。
   入船
   郑龙川时凝故宅
   舟过楮岛
   湖亭用颖滨韵
   又次前韵。赠朴士亨(泰亨)
   次韵沧浪别诗
   得閒字
   示伯温
   书同游乐事
   自士亨家归。历过渔舍。
   题亭上
   归路舟中次伯温
   平丘驿留别伯温
   舟次三田渡。上马有吟。
   余湖亭登览者。绝称其胜而乃以无食根为欠。其甚者以无食根而并弃其景物之胜者。余虽甚鄙之而无以答之。偶于坡集。见信美那能久应先学忍饥之句。甚为佳谑。乃用其一句。为五言诗五首。留题亭壁。以示登览者云尔。
   绝句
   夜坐
   效谢康乐
   将夕
   云林于舍南五步许。得一石。石半入园底。乃呼役夫。去其土。露其全面。宛然一盘石也。其面平阔。可容四五十人。最于长夏。传杯对局为宜。喜甚作是诗。
   归自息屦亭
   题观鱼亭
   山楼既夕
   书息屦亭壁
   湖亭遇立春日题
   湖亭留两日。因李生沄圣源来。得韵成诗。
   腊月十九日。余往牛川。历拜农岩金先生(昌协)于三洲。伯温亦在座。先生见余喜甚。言曰。前夕忽梦。君与伯温过我。与之步出江岸举头。恰是二月天气。放杖而行。不觉至一处。从者曰是石湖亭也。遂微吟一句曰。澄江引幽步。白日静悠悠。顾谓君与伯温使续之。已而梦觉。再昨偶得伯温来此。今日又与君相见。畴昔之梦。殆非妄也。仍令足成。以实梦事。余与伯温遂应命各成一联。而李圣源适自柳湾至。故以末句属之。
   将向湖亭。午饭崔氏家。
   湖亭路中。次郑生后侨惠卿。
   会景亭朝起
   题观鱼亭
   书楼独坐
   次远侄
   睡后踏江岸过东邻
   连日有雨。待客不至。独坐成诗。
   次远侄
   明仲至
   江楼候月。五人散坐。令惠卿呼韵立成。
   家兄寄诗。次韵以呈。
   观鱼亭夕坐
   题观鱼亭壁
   伯温至
   十八日。与伯温诸客。乘舟庆安川。至石林。
   自湖亭乘舟至蓝岛。仍上水钟寺。
   又得五律
   水钟寺
   又得七律
   云林石酒醒。闻观鱼亭诸客笑语。诗以问之。
   士相(弼夏)族兄(亦为姨从)宅赏牡丹。次罗邺韵。
   桔槔歌次远侄
   外舅俞公(得一)次家大人五律。示余要和。
   外舅书有困多口之示。故复有所呈。
   家大人乘雨往东山。有诗寄下。敬次。
   看瀑山后
   朴富平(泰远)内子迁葬挽
   晚翠轩秋夜呼韵
   赠李加平(涑)入枫岳
   晚翠轩晚步
   道长海西之役。余既为文以赆之。昨日槐槛之会。亦各有诗以叙别矣。今者润卿之来。道长又寄以一律。以示其恋恋不舍之意。何其爱我之厚也。顾余自幼偶有癖好于文字。其交游当世文士如不及。如沧浪者。实孔北海所谓诗文之雄。而又其困于忧患。殆甚于孝章。则余安得以一日忘道长也。以故道长虽不见容于世。于余独能忘形。痛饮以吐其气。却不知天下事常难恰好。今者余既挂名朝籍。不复得为閒人。道长又以白首之年。为屯海西。各为名利口腹奔走。诗场酒席之乐。不能如向所云者。畴昔之夜。相对说此。感叹不已。则道长之别我。其怀抱之不乐可知。而诗中恋恋之意。亦无足怪也。然以余之疏于进取。每为朋友之忧。虽以道长之以诗人自高。而亦尝以此劝之。今我之不能为旧我。道长不但独咎之我也。来诗感叹之馀。仍复和就以示道长。道长其谓何。
   东冈归路。马上次俞元之。
   进宴日。陪 驾出仁政殿口号。
   赠李内翰光仲(泽)太白藏史之行
   赠同僚李内翰(真俭)藏史五台之行
   省中连日文书如麻。今日以日食斋戒。寂无一事。余与诸堂后皆颓睡一场。醒来初闻午鼓。自余入此来。未有此閒。意到不觉有吟。
   寄伯温
   银台冬夜
   直夜值无眠忆湖亭
   有作示申学士翼仲(镡)同宗
   以事归家。乘晚返直。是夕适拜赐橘。感而有吟。
   冬至
   直中次明诗韵
   观严堂后作朔书
   因公侵晓出郊。马上有吟。
   昉侄以绝句寄示。却次。
   直中除夕。次文衡山韵。
   丁亥岁时
   立春
   余以上番洪士能(致中)为人之近妍。时呼为女。翰林堂后辈泄之。上番闻此。用馆中古风困之。令余设馔以赎过。余以杯盘饷之。寄示二绝。
   家兄直宿惠局。邀金祯甫,车起夫诸人夜饮。有书见报。以一律走呈。
   余每品题上番以女翰林。上番忽寄一律来。自以貌类妇人。谓有留侯之风。却次韵以报。
   赠别洪内翰仲熊(禹瑞)赤裳曝晒之行
   元戎李韩城君(基夏)延其曾祖韩川君,先公韩兴君忠壮贞翼两谥。以席间原韵寄示。要余续次。谨用二绝奉副。
   南邻柳逸宗者。为余于石林李氏亭。作观渔会。仍速对岸数客。余自湖亭携许明仲及亨夏,英夏弟。联骑往赴。归川韩生挺之(挺元)率其弟君实(挺确)及族弟太古(弘迪)。挐舟由庆安川来会。归时。余又辞骑。上韩生船。顺流而下。甚属奇兴。明仲占明人韵成咏。遂属余与诸客次之。
   郑生来侨有书寄诗。却次以谢。
   寄韩大雅挺之仁里
   湖亭故人朴士亨逝今二年矣。今来留此。既操文过哭。而江楼日夕。每对其旧居。不禁山阳之感。复用前韵纾悲。
   雨后有吟
   绝句
   乙酉冬。历拜农岩先生于三洲。先生命留诗。即于席上。次先生集中诗。先生为之欢然。及今才五改岁。而人事之变。有不可言。即者舟经先生旧居。见其堂宇撤去。意殊怆然。复用前韵。
   次郑润卿韵。赠全进士致龙。
   睡起
   季夏八日偶书
   韩上舍兄弟拿舟夜过。甚属奇兴。以一律谢之。
   畏日
   触目书事
   六月十一夜。着热无聊。登小舟追凉至庆安川。夜深始归。
   十三夜。会数三邻曲。避暑至江间。戏为二首。
   閒夜挈村童。刺舟过问北岸禹氏家。
   雨未快晴而新水方生。游兴转新。急借渔子小船。棹过渔村。仍往问兴福寺。
   兴福寺
   漫成一绝
   水槛长句。寄慎李两子。
   新晴喜吟
   共道长泛舟上庆安川。宵归得船字。
   北署雨中。赴李一源招。有诗次奉。
恕庵集卷之三(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诗
   长厚院道上
   獭川感吟(即五代祖巡边公殉节处)
   兔迁
   闻庆途中
   映湖楼次板上韵
   陶山四咏
   太白山
   到觉华寺
   曝史
   金仙庵
   史库参奉李敬栽临别。求诗甚勤。为一绝以赠。
   又应宏勒上人求诗
   入清凉山有吟
   莲台寺早起绝句。示全进士。
   自御风台。步入罗汉殿北崖壁。
   风穴
   罗汉殿北壁绝句
   满月台得风字
   发龙寿寺
   云岩次农岩先生韵
   自舍人云岩至三仙岩
   上仙岩(三首)
   岛潭次农岩先生韵
   龟潭又次前韵
   寒碧楼次农岩先生郡斋秋怀
   自寒碧楼解舟循江而下。过问南岸李生天㘽家。出农岩诗。次赠。
   舟下黄江
   朱溪琴阁吟。奉赵明府(龟祥)
   唤睡亭留题
   赤裳洞口。示张进士厚载。
   穷玄堂。与尹鸣叔(凤朝)次梅圣俞韵。
   管城客馆。赠李仲谦(显益。○李先余游德裕,俗离,华阳诸胜。有诗示余。)
   宿俗离方丈
   华阳洞
   华阳洞。拜尤斋先生画像。
   至夕。同李季通(潗),敬兄,伯温,家侄会李子雨(圣龙)第。共次老杜小至韵。
   赠别义城使君李光仲
   吾友李伯温有骥子。曰徵远。有秀骨慧识。疑可以昌其家者。伯温绝怜之。自其摩顶试啼。已托受书于余。忽于今年得疾化。盖八齿矣。伯温悲甚。既又作祭文数千言。比过伯温适至夕。招诸名胜。饮酒作看梅诗。伯温独欲限服尽不作诗。余无以强之。日昨伯温服除。始追次其韵。而全用感怀之意。仍属余和次。音旨哀恻。不忍读。昔唐顾况痛失其儿非熊。作诗多苦辞。能使非熊尽闻于冥司而再起为人。若使此语不妄。则今伯温诗之哀恻。亦足使徵远再起矣。余既悲其意。且欲以少慰伯温。乃次成一律以遗之。
   大殿延祥诗
   大殿春帖子
   元日病眼独坐。次老杜腊日韵。
   赋李子雨家养鹤。次敬所兄韵。
   病眼(四首)
   过士修弟
   李富平(贺朝)迁葬挽(代述)
   观鱼亭题壁
   湖亭旧乏同邻。近有移居者相续。俨成一村。喜而有吟。
   閒来次壁上宋人诗韵
   又次壁上宋明人韵
   春日游庆安川
   游柳林
   观叉鱼
   二十四日。出游记所见。
   再游庆安川
   寄李伯温
   绝句
   古诗(五首)
   同洪良臣(锡辅),李美伯(邦彦),洪惠伯(启迪)游湖舍路中。占韵各赋。
   次郑惠卿
   得秋字示良臣
   禁直咏怀。次农岩先生韵。示美伯僚兄。
   赠别花江倅李一源
   敬次伯氏
   同洪良臣,尹季亨(阳来)联马游清潭。呼韵共赋。
   东山堂。用老杜韵。
   东山大池。次金三渊(昌翕)韵。
   寄洪学士仲熊谪所
   九日。共家兄车起夫。次老杜九日韵。
   吾兄弟不作重阳饮久矣。今年家兄游华阳归。饶吟兴。余亦休官居閒。而明远有秋士之感。俱欲有诗。十一夜。邀车起夫及郑生惠卿于竹西斋。对月酌酒赏佳菊。次东坡九日韵。
   十三夜。复饮集杜诗。
   十四夜。复饮回文诗。
   二十日。复用空同韵呈伯氏。
   自重阳至廿一日。为十三日。无日不命酒。无日不作诗。前后诸人作。几满数百篇。盖前所未有者。夜舍兄以花事之欲衰诗事之将了。又出一诗以殿轴后。尤觉淋漓有兴。读来不觉感叹。遂敢率尔攀次。兼以示起夫。
   外弟俞极天(峻基)
   岳翁自东岗寄诗要和。奉次。
   妇翁以短古五篇寄示。要有续次。谨塞命。
   赵进士(文命)内子挽
   题家藏李𤦮临写仇十洲桃源图屏子
   奉赆冬至副价朴公(权)之行
   赠别保安柳督邮(谏)
   默守柳公(成运)
   与宋内翰圣集(成明)同寻妙寂。过宿李沄湛华轩。次壁上三渊韵。
   妙寂翠微寺。用李沄韵。
   苍涧亭。用三渊韵。示圣集。
   宿湖亭。敬次壁上先君子韵。
   家兄以壶榼就饮蕉窗金叔(盛后)家。翌日。次士修长篇寄示韵。奉呈蕉窗叔。
   翌日。士修又次长篇韵寄示。却奉谢。
   赠朴公瑞(凤龄)赴北幕
   二月十八日清明。与慎兄敬所,洪友夏瑞(龟祚)出东山堂限韵。
   湖亭路中
   舟行甚急。不得问黄安城(钊)
   舟中限韵
   湖亭信笔示诸君
   绝句
   赠赵子章(尚絅)
   既夕
   同游者七人。以江花未落会江楼为韵。余得未字。
   迟伯温(既至湖舍。伯温以事往广州。翌日当还。故有此作。)
   与诸子游庆安川
   用杜韵
   悼士亨
   郑掌令宗之(必东)所藏师任堂草虫图歌
   赠别李文学美伯奉使日本
   赠别赵吏部大年(泰亿)东槎之行
   偶临东坡书丰乐亭记帖。喜其字体。因集其字为古诗六首。摹以揭壁。(帖上下。有宋庐陵欧阳脩撰眉山苏轼书十二字。并用之。)
   又集东坡超然台记帖字为六首(帖下。有熙宁五年八月十又三日。东坡居士书于绿筠窝十九字。并用之。)
   赠别岭伯李德哉(宜显)
   寄伯温
   赠别俞通判(命健)之任海州
   夜中吟。寄伯氏麟阁直次。
   解职无事。陪伯氏出东山堂姨弟金士修家。侄昉亦与俱。用范至能韵共赋。
   又用哗字韵
   十五夜。牵兴出东山。马上有得。
   次老稼金丈大有寄示韵(老稼金昌业号)
   奉次稼丈
   稼丈用三渊持字韵寄意。却奉次。
   閒日命驾访稼丈。小话洗锄台。主人有诗。却次答。
   稼丈乘月过溪堂。对谈至夜深。翌朝有诗相示。却次答。
   哭姨叔蕉窗金公
   腊日。次放翁腊月十九日午睡韵。
   次放翁冬日排闷韵
恕庵集卷之四(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诗
   次放翁立春后三日韵
   春帖
   次放翁壬寅新春韵
   拜赐柑。次放翁野馈韵。
   槐院殿最。以在外居下。递职将有日矣。次放翁新春书怀韵。
   得醴衙伯氏书。次放翁得所亲广州书韵。奉寄。
   病卧石湖久矣。朱溪使君洪士益(重衍)有书相讯。授简求诗。意甚慇勤。不可孤其请。谨以二绝为赠。
   得舍伯书。以居中欲递见报。次放翁得京书有感韵。奉寄。
   汉上亭。晚步候韩上舍兄弟赴约。
   同诸君次放翁野饮韵
   又次放翁江楼醉中韵
   又次放翁野外剧饮韵
   又次放翁简邻里韵。赠韩上舍兄弟。
   韩君有诗求和次赠
   韩君兄弟以余将归京。携酒取别。却以一诗为谢。
   又次放翁十二月二十七日韵
   新年试笔。次放翁纵笔韵。
   元日雨势终日。夜坐无聊。次放翁夜雨韵。
   次俞侍直立卿(岦)寄示韵
   哭李美伯
   哭沈思仲(齐贤)
   用李士复(喜之)韵。奉赆扶馀使君赵叔(正绪)
   东山堂有吟
   次宗人申措大(协)韵。寄题其庄居。
   俞立卿有诗要和。辄次寄。
   立卿又叠前韵见示。却次答。
   余以病久不作诗。而韩慎甫(永徽)之新得成都也。谓余不可无一语。且以余将出城。以所乘肩舆借之。不可无报。遂以两绝谢之。兼以为别。
   赠别海西伯李德哉
   新秋因辞职出东山溪堂有吟
   过水西村记所见
   又七绝
   雨后伯氏来临。陪话溪堂。叠前韵奉呈。
   试院考校稍暇。与两参试对酌成小话。用放翁韵。(时承命掌试于湖西。)
   试院又用放翁韵。示参试金明仲(启焕)
   试役既了。主倅为罢场之会。即席示两参试。
   夜坐有得
   自沃川向清州。过荆江沿江栈路。宛与斗湄相似。感而有吟。
   过黄江驿
   凝清阁夜坐
   书叹
   义原客馆。有先祖文僖公永乐丙申按道时所留题。摩挲之馀。敬次志感。
   永春李使君(必相)新治彩舫。设窗栏于其上。以为游胜具。榜曰驾叶亭。用一绝贺其新成。
   双溪祝尧堂。赠郑副学丈(浩)
   赠郑丈
   次郑丈感怀韵
   次赠金生翊夏
   偶吟奉槐州金使君(相勋)
   东山襆被之夕。借读三渊稼斋两丈诗篇。爱其词清而致深。辄次其一二。
   送赵绫州(正万)之官
   湖亭次赵别将晚期韵
   翌朝又叠前韵寄之
   荻衾
   哭赵扶馀叔
   哭尹大谏(世绥)
   次老稼金丈韵。赠田弁成一。(成一之先。即中朝广平府人。曾祖应杨。官兵部尚书。父好谦。少习举业。丁丑椵岛之乱。投我东生四子。成一其第四也。隶迹军门。尝随节使入燕。与广平诸族会面玉河馆。图取其所居。又得其曾在 万历中所被诰命文以来。后又数通书间。一时诸公皆有感怀之作。实自金丈倡之。因成一来恳次赠。)
   三月六日。为趁湖亭花事。冒雨骑行至湖口。有一船受风流下。舟上无一人。疑有篷下熟睡者而不可问。夜宿湖亭。梦李士复论文甚洽。次早舟便。得士复书。言自杨根舟行。路闻余当舟归湖舍。戒船人遇船即告。而竟无来船。独南岸有骑马行者。远莫辨为何人。夜抵德湖。始闻余陆行。知南岸骑马客为余。甚以为怅云。且书中有闭篷少睡之语。余得书。亦知篷下熟睡者士复。而夜梦是得书兆也。不觉怅然久之。士复于其夜舟中。乞火作此书。又见谓此事不可无诗以记。令余倡之。余谓士复此书。字字皆诗。何必更作诗。而至于前夜之所梦见者。即是宛然一士复。亦何尝不为真会。而今乃区区追怅其相失乎。仍请以书代诗。以梦会为真会。然犹心久怦怦不能已。为作长句以写此怀。兼以示士复。盖士复前书书是诗。而仆之今诗诗是书也。未知士复以为如何。
   此生
   十六日朝偶题
   次袁海叟韵。示张文仲(震焕)
   翌朝送文仲归船于湖口。醉次其韵。
   伯温近有题壁三绝句。自誇其吃菜之美。又盛称腹中文章。见而次之。
   次李载大(夏坤)寄示韵
   朔射罢后。示黄圣文(奎河),金取斯(取鲁)诸人。
   夏尽日。集吴明仲(晋周)宅。用放翁韵。
   追寄鸡林尹郑宗之行轩。(时余亦将有北塞之行。)
   赋得瓜田草幕
   湖楼示两郑
   湖楼别席(时广尹李光仲来饯)
   自松楸还湖舍。路中有得。
   赋得云林石。用袁海叟韵。
   楼夜得萤字
   古诗
   舟过三山阁旧墟有感
   赠李汝五(秉常)之官龙冈(时余将赴北道评事)
   洪学士良臣违牌就吏。戏有此寄。
   族弟士仰(宗夏)以别诗寄来。要余留别之作。辄次其韵以赠。
   农岩先生之为北幕。年为三十五。余为评事。年适如之。人有作文以美之者。路中忆此有作。
   白鹭洲
   金水亭得伯温
   昌道驿。留寄金城守徐平甫(命均)
   宿断发岭下新院村家
   长安洞口
   普德窟
   万瀑洞遇雨
   正阳寺
   七日。自表训冒雨上篮舆。访真佛,须弥,船庵。日斜止万灰庵。周行几四十里。所历险绝不可记。
   摩诃衍夜坐
   九龙渊
   丛石亭
   眉山客馆。敬次先君子所次板上韵。
   宿定平馆夜。值先慈讳日。感泣不成寐。适诵放翁客蜀时寒食感怀诗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之句。心事有相符者。遂次其韵。
   咸兴妓晚香。即黄友圣文所怜者。闻其十五年守节。为次圣文赆余行诗以赠。
   逾咸关岭。向洪原。
   北青
   宿北青夜。忆尹季亨出疆之行。
   磨云岭
   雄城途中
   过鬼门关
   自朱村向镜城
   从军行
   富宁途中。奉寄伯氏。
   会宁途中
   钟城受降楼阅武。次府伯柳令公(宪章)韵。
   叠前韵赠府伯
   试搴旗
   潼关镇
   行过稳城。怀先祖巡边公古迹。不胜叹欷。谨以一绝志感。
   观猎行
   西水罗
   西水罗遇雪
   自西水罗还镜城
   次载笔堂板上李畏斋朴西溪韵
   夜吟
   此来有谈先祖巡边公事者。二百年间而赫赫如前日事。感而有吟。
   新作书丌题背
   申明叔(思哲)于北路海物。最嗜江瑶柱。品题为第一。然余素不喜此物。登案未尝下箸。故戏有此作。
   书军中乐事
   櫜鞬
   次赠朱生杓定叟
   伏闻 玉候弥留。久未平复。焦忧书此。
   自考
   人日
   伯氏有寄诗。奉次仰寄。
   将归。寄钟城柳令公。
   东山溪堂。用唐人韵。
   又用唐人韵
   梦窝金相公(昌集)有感旧寄示之什。敬次。
   士仰有寄诗。以未赴东山之会为恨。却次以谢。
   俞元之追至有诗。却次。
   次俞立卿路中口占韵
   与士修兄弟会士重(镇夏)弟宅。赏桃花。用唐人韵。
   又用唐人韵
   闻三渊游北关将还。追次前寄北青两律韵。却寄。
   金莘老(相履)第小集。用唐人韵。
   李一源问七宝胜。叠前韵答之。
   投俞立卿
恕庵集卷之五(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疏(春坊故事附)
   陈辨先大夫辛巳献议被诬疏(戊子)
   禫月付职后辞疏(己丑)
   因情病辞职疏
   辞兼任说书疏
   凶鉽伏法后。以未敢复命待罪疏。
   请于书筵重讲四书疏(疏具将上。适以本职事。违牌坐罢。未果上。其后师用疏议草记。禀达先讲论语。)
   辞献纳疏(甲午)
   辞副修撰疏
   辞副修撰疏
   辞献纳兼陈所怀疏(乙未)
   以官衔误冒事自列。兼辨金有庆供辞疏。
   辞献纳兼陈所怀疏(丙申)
   代四学儒生再疏
   春坊故事(己丑)
恕庵集卷之六(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书
   与昉侄书
   上农岩先生书
   上农岩先生书
   与金三渊书
   与朴西伯(权)劝梓金君山诗集书
   答柳默守书
   答金进士(昌业)
   答柳主簿(应运)
   与李季通书
   答李季通书
   答李一源书
   答金莘老书
   答慎敬所兄书
   与李伯温书
   与李伯温书
   与李伯温书
   答李和仲(重协)
   答李士复书
   答李圣瑞(龟龄)
   答柳垂甫(绅)弟书
   答许生(坦)
   与韩参奉(世襄)
恕庵集卷之七(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尺牍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上伯氏
   与昉
   与昉
   与昉
   与昉
   与昉
   答昉
   答昉
   答昉
   与昉
   答昉
   答昉
   答昉
   与昉
   与昉
   答昉
   答昉
   答昉
   与昉
   与昉
   与昉
   答昉
   与昉
   与昉
   答昉
   与昉
   与昉
   与昉
   答暻
   答暻
   答暻
   与暻
   答曙
   与曙
   上李左相(畬)
   上金右相(昌集)
   上金左相(昌集)
   上农岩先生
   上农岩先生
   上农岩先生
   上外舅
   上外舅
   上外舅
   上外舅
   上外舅
   与郑参判(浩)
   答闵判书(镇厚)
   答金水原(楺)
   答金海伯(楺)
   与金三渊
   与金三渊
   答金三渊
   答金三渊
恕庵集卷之八(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尺牍
   答柳默守
   答柳默守
   与柳默守
   答柳默守
   答柳默守
   答柳默守
   答佥正族叔(瓛)
   答金清风(鼎臣)
   答李加平
   答李加平
   答李加平
   与李加平
   与金进士
   答金进士
   与金进士
   与黄安城
   答郑忠州(觉先)
   答李安东(正臣)
   与李奉化(明弼)
   答赵怀德(正纲)
   答赵怀德叔
   与赵怀德叔
   与洪仲熊
   答俞元之
   与俞立卿
   答俞立卿
   答俞立卿
   与金道以(时佐)
   与李刚仲(彦纯)
   与李刚仲
   与尹伊圣(得莘)
   与李季通
   答李一源
   答李一源
   与金祯甫兄
   与金莘老
   答金莘老
   答金莘老
   与李子雨
   与李德叟(凤龄)
   与具子受(鼎勋)
   与具子受
   与具子受
   与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答慎敬所兄
   与慎敬所兄
恕庵集卷之九(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尺牍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答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答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答李伯温
   与李伯温
   答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答李伯温
   与李伯温
   与李伯温
   答李汝五
   与李汝五
   与许明仲
   与李载大
   答李仁老(德寿)
   答宋圣集
   答宋圣集
   答尹季亨
   与洪虞瑞夏瑞
   与洪虞瑞夏瑞
   与洪虞瑞夏瑞
   与洪虞瑞夏瑞
   答洪虞瑞
   答洪虞瑞
   与李熙卿(縡)
   与金必亨(济谦)
   与洪惠伯
   与尹鸣叔
   答赵叔章(文命)
   与徐平甫
   与尹仲和(淳)
   答李仲谦
   答李仲谦
   答金士修弟
   与金士修弟
   答李和仲
   与金仲礼(在鲁)
   答金仲礼
   答赵子章
   答士揆(宅夏)族弟
   答金汝翼(镇商)
   答李士复
   答李士复
   与李圣瑞
   答李圣瑞
   答李圣瑞
   答李大来(泰跻)
   与李子沉(世发)
   与许仲玉(璋)
   与朴士亨
   与车起夫
   答李沄
   答李沄
   答洪世泰
   与洪世泰
   与洪世泰
   答洪世泰
   答郑来侨
   答郑来侨
   答郑来侨
   答郑来侨
   答郑来侨
   答性敏上人
恕庵集卷之十(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序
   送郑生来侨读书牛峡序
   送郑生来侨游华岳序
   绿槐槛夜集诗序
   渭南文钞序
   赠郑生来侨序
   送家侄昉游枫岳序
   送李美伯宰金城序
   赠明世驹序
   宋名臣奏议序
   奉赠京兆左尹俞公(集一)赴燕京序
   春坊进宴图稧屏序
   翰苑进宴图稧屏序
   送宋翰林圣集晒史五台序
   文趣序
   东国自警编序
   白渊子诗藁序
   序字赠金仲礼
   桃源图屏诗小引
   离别一首赠同学某生
恕庵集卷之十一(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记
   记湖亭
   汉上亭记
   游西岳记
   御墨记
   家藏夏仲昭墨竹二障子记
   绿槐槛夜集记
   湛华轩记
   反观斋记
   退忧堂记
   企华堂记
   祝尧堂记
   青川仓重修记
   游双溪记
   太白纪游
恕庵集卷之十二(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题跋
   书荆轲传后
   书李伯温扈从十老传后
   书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赞后
   题家藏论语旧本
   书金必亨清潭记游后
   书慎敬所焦尾录后
   放翁律钞跋
   书棣华堂卢氏四兄弟行实后
   玄石先生旧藏牧,圃两先生笔迹跋
   外舅俞公东游诗跋
   李一源华阴诗录跋
   李一源所藏郑生敾辋川十二景图帖跋
   李一源所藏郑生敾金刚图帖跋
   钟山书院藏本朱书节要跋
   书诸生同门录后
 杂著
   增不去项羽不亡论(科作)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课作)
   勉郑生来侨说
   谕关北诸生文
   策问
   谢外舅俞公惠西山真文忠公奏劄启
   牛川呈邻曲启
   华阴新居上梁文(为李仲谦作)
   三闾大夫真赞
   三君子真赞(并序)
   伯氏砚铭(并序)
   青霞砚铭
   车起夫砚铭(起夫青阳人。方宦于京。)
   太乙叶铭
   石湖渔父杖铭。(野老有遗青藜者。为作此铭。)
   大报坛颂(并序)
恕庵集卷之十三(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行状
   先考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领议政,兼领经筵,弘文馆,艺文馆,春秋馆,观象监事, 世子师,平川君府君行状。
恕庵集卷之十四(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行状
   先妣恭人全州李氏行状
   知中枢府事赠谥忠悯林公行状
恕庵集卷之十五(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神道碑铭
   赠兵曹参判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墓碣铭
   赠户曹正郎行高山察访金侯墓碣铭(并序)
 墓表
   殇弟鼎夏墓表
 墓志铭
   成均进士李公墓志铭(并序)
   乳母玉仙圹志
 祭文(祝文附)
   兵曹判书朴权致祭文
   祭农岩先生文
   祭侄女沈氏妇文
   祭外舅归窝俞公文
   祭姨叔蕉窗金公文
   祭朴士亨文
   祭许仲玉文
   广滩玄石先生影堂奉安祭文
   石室院生等祭农岩先生文
   稳城忠谷书院醒翁金先生并享祭文
   两丁祝文
   忠谷书院醒翁并享时告服斋市南两先生文
   忠谷书院移建时移安告由文
   还安告文
 哀辞
   金君山哀辞(并序)
   戚兄李子深(真源)哀辞(并序)
恕庵集卷之十六(平山申靖夏正甫 著)
 杂记
   [评史]
   [评诗文]
   [评书画]
   [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