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目录
目录 第 x 页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一
 词
   半夜词(甲子)
 诗
   欲往仙游峰。禀于家大人。(甲戌)
   感怀(戊寅)
   雨后。坐安乡莲亭。
   纪感
   山所作
   归路向仁川(是先妣外乡)
   宿仁川。朝登飞龙冈。望海。
   明发向京。留别辛兄(道东)
   衿川道中
   客夜
   岁除夜感书
   高卧(己卯)
   记梦(并小序)
   病卧言志
   又次杜韵
   今日
   岭山歌
   小井
   立春日。次退溪,栗谷韵。为祝语。
   谩成
   午坐。气颇浩然。(庚辰)
   六月十五日。偶阅文公水公庵诗。慨然欲和其韵。而于时始闻蝉鸣。仍得谁谓夏日长。已闻寒蝉鸣之句。病(字下恐脱一字)乱不能久思。后五日始成全篇。
   缘墙植菊。而病卧不勤灌溉。太半凋残。扶杖起步之际。触目甚感。设为问答以自遣。
   有省
   晨起有感(并小序)
   病中
   春日(辛巳)
   坐姊兄尹春卿(泽)黑石江舍水边石
   鲁石江舍偶吟
   病中
   安乡莲亭感吟
   汾津秋夜
   有感(始寓居于南门内家)
   初春夜。与鲁石从兄德夫(弼仁)吟。(壬午)
   病中吟
   梅花
   梅竹
   和姜世溥
   出山
   罗深源(浚)宅夜坐。用栗谷韵。
   中夜。示同苦诸友。
   癸未冬。与族叔士宾(泰观)同栖于白云庵。
   病中。见折莲口占。(甲申)
   过高阳泣血志感
   坡山乡舍。书示从侄师道。
   道峰书院有感
   鲁湖六臣祠(乙酉)
   记见感吟。以呈鲁石兄德夫。
   偶占
   访黄季章(炜)平山笔谷幽居
   午憩成欢驿楼
   木川道中。次从大父(世集)下示韵。
   途中述怀
   荆江渡口记感
   文义途中
   清州金上舍(义庆)精舍
   登苍丘次冲庵韵
   过沃川感吟
   永同羽化楼
   金泉驿
   庶从祖元卿(世𣚴)以诗相问。次韵却寄。
   又以一律申谢
   朴丈大叔(镡)(丁亥)
   道峰书院。雪月奇绝。与族弟礼仲(弼履)吟。
   金化道中悯旱(戊子○时往省叔父于高城衙)
   金城披襟亭晚憩
   断发岭望枫岳
   山映楼
   蓝舆历赏诸胜
   又赋
   正阳寺
   隐仙台
   三日浦泛舟。从兄原明(弼哲)呼韵。
   四仙亭
   又赋
   海山亭。次原明兄韵。
   通川瓮迁
   丛石亭晚泛
   奉叔父无事过岭记喜
   己丑冬。栖果川佛圣庵。望安山先茔主峰。有感。
   春日偶吟(庚寅)
   灯夕楼坐。次人韵。
   感吟(客龙潭时)
   游崇庵时
   太古亭睡觉
   士宾叔既远访别去。又以诗问。赋此寄谢。
   游朱子川
   有叹(壬辰)
   姜丈叔重(锡朋)
   圃阴金丈敬明(昌缉)(癸巳)
   赋得征雁(梦作)
   移家雨台(甲午)
   秋夜感吟
   三田渡(时以谒文往黄江○乙未)
   南汉
   登南汉
   阴竹途中
   纪怀
   松江上屡十里。备观江水汹涌奔放之状。
   途中纪景
   忠州途中
   可兴感吟
   弹琴台
   黄江书堂作
   寓兴
   自发行以后。不闻 上候如何。赋诗见志。
   见独鹤立于水边
   数四年来。几不吟一句诗。今行偶尔触激。不觉多至十八首。戏题。
   宿花石亭(丙申端午)
   栗岛。同士宾叔赋。
   李仲谦(显益)(丁酉)
   俞清州君四(命岳)(戊戌)
   送姊兄尹清风之任
   辛正郎(相东)(庚子)
   午眠(壬寅)
   甲辰七月。宿松都坟庵。闻虫声作。
   梦得一句足成
   俞罗州仲强(命健)
   申尚书(銋)
   赵相公(泰采)迁葬挽(丙午)
   常时兄弟情十二章章八句。奉寄原明兄。(原明兄时自宁边移▦吉川)
   李监司季通(潗)(丁未)
   丁未岁除日。大雨终日。自衿川冒往楸下。与伯叔二侄同宿。翌日又大风。过墓祀。初二。转来伯侄寓所。口占次所示韵。(戊申)
   梦若舟行者。得诗曰。一竿傲兀沧江波。张翰秋风问若何。坐处便成千里势。其下只得憩来二字而觉。漫尔足成。
   李参判(縡)大夫人挽
   洪参判叔(禹传)
   黄判书(龟河)
   孝章世子挽
   辛监察(泰东)(己酉)
   俞判书(命弘)
   奉和申明允(暻)感怀
   复得一首。并求斥教。
   赵相公(道彬)
   赵益甫(谦彬)
   黄判敦宁(钦)
   李敬甫(秉直)来见。送之沙头。望船去状。吟成一绝却寄。并其三昆季求和。
   堂兄洪阳伯原明阅武库得一古钟。即我八世祖牧使公牧是州日所铸成也。不知中间废顿在于何时。而今于二百馀年之后。得见先祖时旧物。凡在后裔。孰不怆幸。堂兄既命工更新之。悬于门楼。人有记事诗一律。谨和其韵。用述感怀。
   余居黑石久矣。每爱望辰楼景致。而未尝吟一诗句。负此好江山。今始得五言律一首。小偿其宿债云。(辛亥)
   申校理伯曾(鲁)
   金侄天健挽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
 诗
   朴渊(壬子)
   崧岳
   甥孙尹(得叙)
   高阳
   广滩
   李参议幼安(秉泰)
   秋夕前二日。向安垄偶吟。
   晓坐
   九日后夜
   栗谷傍孙李生华翼。自海州来访。留一日。临别有赠诗。次其韵以谢。
   长湍鱼龙浦。哭叔姊墓。(乙卯)
   到石潭。诸生多以诗至。不敢全孤其盛意。以六绝见意。
   石潭书院
   成川降仙楼下泛舟
   平壤。谒箕子墓。
   浮碧楼
   用壁上三渊韵
   练光亭
   平壤感怀
   葱秀站
   李杆城子平(秉成)
   除夜。用唐人韵。示郑生宅明。
   丙辰正月初六日记梦
   赵廷沆挽
   与儿子师近,辛宅宁,罗薳登后阜。时桃花初开。
   杏花已衰感吟。示少辈。
   桃花将开
   金参议(镇玉)
   咏燕雏
   大雨水及扉外
   感遇
   九日
   伯侄判书在𪆽江寄一绝。有何事犹希七十春之句。聊用赓韵。以宽其意。
   又用即景却寄
   俗云枫叶善染。则来岁礼登。
   夜寒不能寐。有吟以示近儿及郑宅明,李学钦,罗薳三生。
   咏木绵机(俗所谓去梭)
   丁巳寒食。以水路往省松都先茔。又以水路返。凡二日方到京江。留宿舟中。梦家侄判书送人问讯行李安否。一若平日。不禁雪涕。
   李判书(廷济)
   连夜极寒。不得着睡。(戊午)
   哭罗深源(己未)
   闵生赫挽
   李掌令(台徵)
   易吟
   庚申六月九日
   松楸感怀
   西平韩公(浚谦),升平金公(瑬),海峰洪公(命元)之于高王考忠翼公。溪谷张先生(维),晋安尉柳公(崸)之于曾王考文贞公也。无论其有浅深先后。皆为久要。而厥藏皆在安山。若有不偶然者。感叹成诗。
   小奚获生鸟如雁者于江边。戏吟。(辛酉)
   冶炉五章章四句。奉送先祖文康公祧主埋安于陜川墓所。随至汉津。
   拜辞祧主后。仍设宗会于松坪。志感索和。
   韩同枢(配义)
   早梅
   青溪寺夜吟
   有吟。示同往数生。
   感吟。示罗人伯(蔘)兄弟。
   道中感老人(壬戌)
   送别侄孙顺安倅大源之行
   正月十五日。为曾王父忌日。而祠宇方在侄孙大源顺安任所。晓起瞻怆。
   甥孙校理尹得敬挽
   洪义州文饶(启裕)
   送族弟幼直(弼干)之任江陵
   壬戌除夜感吟
   宋参奉(必兼)(甲子)
   李参判(雨臣)(甲子)
   赋得破琴。要和尹士宾(得观)
   尹士宾寄来踯躅杖。且有诗次韵。
   宋井邑(必熙)
   尹进士老彭(志述)迁葬挽
   江阁秋夜
   追记读书诸处
   甲子至月留德寺。与诸友往赏内院庵。
   臈月。闻李君秉福在其伯永平衙中。病重往见。记岁庚子春。曾为其邑宰。未十日而除持平归。今成因事更往。记感。
   俞坡州(彦哲)(乙丑)
   族兄景望(弼文)踰八望九。除同知。荣 赠及于考妣。有诗述感 恩追慕之意。谨次其韵。
   次李淞韵
   族兄士厚(弼重)
   黄都正(瑞河)
   李生华翼挽
   李同知(思悌)
   俞生彦燮挽
   数月淫雨。独处望辰楼。有吟。
   疏论 御训尊 周周字之不当改为王字。儒疏亦同日继上。 批旨皆优。未几而 严旨屡降。多不忍闻。至有儒生辈降为庶人之 命。不敢偃息私次。以八月十日夕至城外胥 命。承旨再奉 御札来宣。仍以偕来留住。凡二疏七八书 启。不得已以十六日入对。 玉色温粹。酬酢如响。既许还存周字。且收儒生罪窜之命。谨以一首志感。
   金生履兴挽
   赵重甫(鼎彬)来访。以诗相赠。次其韵。
   冬至在安山
   往来楸下今五十有馀年。来辄读书而尚为伎俩人物。愧莫如之。此后未知几度能来耶。以一绝志感。
   次安君士豪(宗杰)见寄韵
   慎生星东挽
   阻风杜尾
   望京城志感
   江楼夜雨
   闻鸡
   族兄景望氏枉见且贻诗。谨和其韵。
   来新安。见菊花方开。
   望秀理山
   新舍志感
   咏柿有人相贶
   送尹景孺(汲)以副价赴燕
   金生熿挽
   元堂寺。和洪生相辰韵。
   十一月初一日。叔姊忌日。在元堂寺感怀。
   次族兄景望寄问韵
   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历登从孙进士兴源墓。感涕有作。
   杜若洞。省伯侄判书墓。(丁卯)
   尹士宾免丧后远访。且赠一律次寄。
   族兄锦平尉(弼成)
   申通川(曙)
   寄题李尚书(秉常)小歇亭
   盆梅盛开
   病中夜吟
   向蒙丘下李公(秉渊)以诗深致意于此物。而终年沈疾。未遑申谢。自念昔与三渊从游。而第不能以一诗酬唱。尚为遗恨。今又失臂于吾丈。其为恨当如何。病中吟成一绝。聊及此意。幸亦笑和。
   李判远甫(衡镇)来访赠诗。次韵。
   次咏梅
   咏龛梅
   送洪参议纯甫(启禧)日本使行
   冬至前二日闻雷
   太医李世圭承 命来视余病。连日服蔘。得稍支活。到底微生莫非 上恩。感激写赠。(戊辰)
   无题
   闻钟(并下二律为绝笔)
   秋怀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三
 上书
   辞侍讲院咨议书 戊戌三月
   辞侍讲院咨议书[再书](五月)
   辞侍讲院咨议书[三书](七月)
   辞司宪府持平书(庚子三月)
 疏
   辞司宪府持平疏[再疏](七月)
   别谕后辞疏(乙巳三月)
   辞司宪府掌令疏(八月)
   辞侍讲院进善再疏(丙午二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四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再疏](五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三疏](六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六疏](十一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七疏](丁未正月)
   别谕后辞疏(五月)
   待罪疏(七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戊申五月)
   辞司宪府执义疏[三疏](十一月)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四
 疏
   申上自劾疏(己酉三月)
   别谕后辞疏(四月)
   因冬雷 别谕后陈戒疏(庚戌十月)
   冬至陈戒。仍辞执义七疏。(壬子十一月)
   辞执义无辞辅养厅僚属疏(乙卯十二月)
   辞进善疏(丙辰三月)
   再辞进善。仍请 册礼时不进之罪疏。(丙辰三月)
   别谕后陈戒疏(丁巳)
   辞承政院同副承旨疏(戊午六月)
   谢 赐米菽鱼物疏(己未正月)
   辞 世子赞善兼谢米菽疏(庚申三月)
   辞户曹参议疏(四月)
   陈戒仍辞赞善疏(六月)
   辞赞善兼辞 召旨疏(十二月)
   辞赞善兼请勿毁箕朱祠院疏(辛酉八月)
   辞 召命申论祠院事疏(十二月)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五
 疏
   申辞 召命疏(壬戌二月)
   刑曹参判时 御札来宣后辞疏(四月)
   刑曹参判时 御札来宣后辞疏[再疏](五月)
   刑曹参判时 御札来宣后辞疏[三疏](六月)
   刑曹参判时 御札来宣后辞疏[五疏](十二月)
   王世子红疹平复后贺班不参待罪疏(癸亥正月)
   御札来宣后辞疏(三月)
   进诣城外待罪疏(三月)
   辞食物 赐给之命疏(三月)
   告归进八条疏(四月)
   申辞赞善仍陈戒疏(五月)
   申辞赞善仍陈戒疏[再疏](十一月)
   辞司宪府大司宪兼陈所怀疏(十二月)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六
 疏
   待罪疏(甲子正月)
   手批后又待罪疏(正月)
   辞 赐食物疏(三月)
   圣候差减后自江郊退归疏(五月)
   辞职仍陈戒疏(七月)
   昌德宫火灾奉慰兼辞职疏(十一月)
   手批后辞疏(十二月)
   因灾异陈所怀兼辞职疏(乙丑二月)
   承宣传 谕后辞疏(六月)
   待罪兼陈所怀疏(八月)
   城外胥 命时。 手札连宣后待罪疏。
   申上自劾疏(八月)
   告归疏(八月)
   待罪疏(九月)
   申上所怀疏(九月)
   辞食物疏(丙寅正月)
   别谕后辞疏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七
 疏
   辞吏曹判书疏(丙寅闰三月)
   辞吏曹判书疏[再疏](丙寅闰三月)
   辞吏曹判书疏[三疏](四月)
   辞吏曹判书疏[五疏](五月)
   辞吏曹判书疏[六疏](五月)
   到城外八疏(五月)
   入城后初疏(五月)
   袖劄(五月)
   自劾疏(五月)
   退归时留疏(六月)
   因朴文秀疏斥。申上自劾疏。(六月)
   自江村退归时辞疏(六月)
   退归后辞职疏(七月)
   申请遆职疏(七月)
   递职后兼谢 命御医持药物看病疏
   辞右参赞疏
   谢 遣掖隶存问申辞职名疏
   谢 遣御医视疾。仍辨朴文秀疏语疏。(丁卯)
   岁首陈戒兼辞职名疏(戊辰)
   肃庙影帧重模奉安 真殿后疏
   辞右赞成疏(六月似四月)
   辞成均祭酒兼辞食物疏(六月似五月)
   遗疏(闰七月)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八
 书 启
   偕来史官赵云逵持 御札来宣后书 启(癸亥)
   史官俞彦好 手批传谕后书 启
   史官俞汉萧 手书传谕后书 启
   史官赵云逵传 谕后书 启
   史官朴弘俊传 谕后书 启
   史官黄允传 谕后书 启
   承旨金尚迪奉 命询问常训书 启(六月)
   因疏儒被罪。胥 命城外。偕来承旨赵荣国御札来宣后书 启。
   因疏儒被罪。胥 命城外。偕来承旨赵荣国御札来宣后书 启。[再启]
   因疏儒被罪。胥 命城外。偕来承旨赵荣国御札来宣后书 启。[三启]
   御札又宣后四 启
   承 批后书 启
   史官李重彬宣 批后书 启
   承旨赵明履奉 御撰自省编来询后书 启
   升拜吏曹判书。史官李楶宣 手谕后书 启。
   承旨元景淳口宣 圣教后书 启
   偕来承旨赵荣鲁来宣 批答后书 启
   承旨朴春普来宣 手批后书 启
   手批再宣后书 启
   三次 手札后书 启
   承旨赵明履来宣 批旨后书 启
   到城外。都承旨洪象汉来宣 手批后书 启。
   因右相赵显命疏斥。待罪金吾门外。史官来宣勿待命之 旨后书 启。
   史官连谕 圣旨后书 启
   承旨赵荣鲁更以偕来宣 旨后书 启
   承旨连谕 圣旨后书 启
   承旨赵明履来宣 御制后书 启
   因朴文秀疏斥胥 命崇礼门外史官来宣 手书后书 启
   门外再次书 启
   胥 命金吾门时。都承旨洪象汉口传 圣教后再 启。
   承旨李夏宗来宣 批旨许副后书 启
   升右赞成 特旨传谕后书 启
 议
   国恤成服后。禁直官员朝夕哭临朔望 殷奠。罢散官及太学生徒设 阙外哭班。侍从臣虽非官长。追受杖及 殡殿山陵素祭革罢当否议。(庚子六月三十日。礼郎韩斗一来。)
   燕居布带当否。丧人常着何服。成服后始仕者追制衰服议。(七月二十八日。礼郎韩斗一来。)
   宗庙添建时。 神主移安时一舆奉 两室当否议。(乙巳九月初三日。礼郎申思稷来。)
   慎妃复位议
   皇坛望位礼议
   书筵进讲史略通鉴议
   承 命条陈诗传疑义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九
 书
   答遂庵权丈(尚夏○辛卯)
   与遂庵权丈(甲午)
   与农岩金丈(昌协○丁亥)
   与金三渊(昌翕○丙戌)
   答金三渊
   答金三渊
   与金三渊(癸巳)
   与金三渊(甲午)
   答金三渊(己亥)
   答金三渊
   答金三渊
   与芝村李叔(喜朝○戊子)
   与李芝村(庚寅)
   与李芝村(壬辰)
   与李芝村
   答李芝村(乙未)
   答李芝村(丙申)
   答李芝村(己亥)
   答李芝村
   答李芝村
   与李芝村(庚子)
   答李芝村
   答李芝村
   答李芝村
   答李芝村
   答李芝村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
 书
   与金厚斋(干)问目(癸未)
   与金厚斋(干)问目[再问]
   答金厚斋(甲申)
   与金厚斋
   答金厚斋(丙戌)
   答金厚斋(庚子)
   答金厚斋
   与金厚斋(丙午)
   与李参判(世弼○丁亥)
   答李参判
   答李参判别纸(戊子)
   答李参判(癸巳)
   答李参判
   答李参判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书
   与金圃阴敬明(戊子)
   与伯姑夫金都正(万增○癸巳)
   答三从叔父士宾(辛巳)
   与三从叔父士宾(甲申)
   答李仲谦(甲午)
   答李仲谦
   答李仲谦
   答李仲谦(乙未)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二
 书
   答黄季章(辛巳)
   答黄季章(壬午)
   与黄季章
   答黄季章
   答族弟士润(弼琥)
   与李熙卿(丁酉)
   答李熙卿(乙卯)
   答李熙卿(癸亥)
   答李熙卿
   与韩德昭(元震○庚申)
   与尹瑞膺(凤九○庚申)
   答尹瑞膺(壬戌)
   答尹瑞膺
   答尹瑞膺(甲子)
   答闵士元(遇洙○癸亥)
   与鱼赞善舜瑞(有凤)
   答鱼赞善舜瑞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书
   答俞展甫(拓基○辛丑)
   与俞展甫(壬寅)
   答俞展甫
   与俞展甫
   与俞展甫(乙巳)
   答俞展甫(乙卯)
   答俞展甫(癸亥)
   答俞展甫
   与俞展甫
   答赵国甫(观彬○癸亥)
   与罗深源(癸巳)
   答申明允(戊申)
   答申明允(庚戌)
   答申明允与尹瑞膺论通书问目(癸丑)
   答申明允
   答申明允
   答申明允(甲寅)
   答申明允(庚申)
   答申明允
   答申明允(辛酉)
   答申明允
   答申明允(乙丑)
   答俞子恭(肃基○丙辰)
   答俞子恭(戊午)
   答俞子恭书
   与李元亮(亮臣○戊午)
   答吴承旨伯玉(瑗○己卯)
   答金士重(致垕○戊申)
   与尹景孺
   与▣承旨(甲子)
   答元修撰(景淳○甲子)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书
   答李厚而(敏坤○戊戌)
   答李厚而(庚子)
   答李厚而
   答李厚而
   答李厚而
   答李厚而(壬寅)
   答李厚而(甲辰)
   答李厚而(己酉)
   答李厚而(庚戌)
   答李厚而(甲寅)
   答李厚而(戊午)
   答李厚而(己未)
   答李厚而(辛酉)
   答李厚而(癸亥)
   与李厚而(乙丑)
   与李厚而(乙丑)
   答李厚而(丙寅)
   答罗人伯(己酉)
   答罗人伯大学或问问目(乙卯)
   答罗人伯问目(丙辰)
   与李德游(圣海○戊午)
   与李德游(庚申)
   答韩师伯(师朝)讲目(甲辰)
   答韩师伯
   答韩师伯
   答韩师伯(丙午)
   答韩师伯(壬子)
   答宋公厚(载万○庚子)
   答李进士存吾(在○丙午)
   答李存吾问目
   答申仲瑞(命蓍○庚申)
   答李生华翼(甲辰)
   答李生华翼(甲寅)
   答李吉甫(秉迪○乙酉)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五
 书
   答金济大(用谦○癸亥)
   答尹士宾问目(戊午)
   答尹士宾
   答尹士宾
   答尹士宾
   答尹士宾(己未)
   答尹士宾
   答尹士宾(辛酉)
   与尹士宾(甲子)
   答三从弟(弼范)
   与三从弟(戊辰)
   与尹孙得敬(庚申)
   答洪子膺(启禛○戊申)
   答石潭院儒奉日临尹<img src='https://c.cnkgraph.com/KMDB/NEWCHAR/KC00222_24.GIF'>,李师翼,赵汝俊。(己酉)
   答李士迪(惠辅○壬戌)
   答李伯相(命奭○丙寅)
   答具纪父(常勋○壬戌)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六
 书
   答李伯讷(敏辅○乙卯)
   答李伯讷(丙辰)
   答李伯讷(庚申)
   答李伯讷
   答或人(是海西▦玖○壬午)
   答慎星东(壬戌)
   答慎星东
   答慎星东别纸(论朱子行状)
   答李圣与(硕祚○癸亥)
   答金彝叔(相德○庚戌)
   答金彝叔问目
   答金彝叔(庚申)
   答安士豪(甲子)
   答俞公善(汉福)
   答赵永甫(胤庆)问目(甲子)
   答赵永甫(乙丑)
   答宋子宁(载一○壬戌)
   答李士浚(哲兴○壬戌)
   答尹启昌(乙丑)
   答或人(癸亥)
   答奉文佐(丙辰)
   答赵凤德问目(丁巳)
   答申光彦(甲辰)
   答柳彭老(寓大丘桐华浮屠庵时○丙戌)
   答再从叔父季良(泰容○戊子)
   答再从叔父季良(己未)
   与族兄景望(壬寅)
   答族兄景望
   答从兄原明(丙午)
   与从弟正甫(弼均○乙巳)
   答从弟正甫(癸亥)
   与从弟正甫
   答从弟正甫(丙寅)
   与从弟正甫
   与家侄锦原(丁未)
   答家侄锦原(戊申)
   答家侄锦原(甲寅)
   答儿师近(丁卯)
   答儿师近
   答从孙大源(丁巳)
   与从孙大源(壬戌)
   寄从孙昌源明源(甲子)
   答从曾孙相鲁(己未)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七
 杂著
   动静说
   言行说
   义利说
   敬说
   理气说
   心性说
   性善说
   全体各具说
   大学好恶说
   人心道心说
   人心道心后说
   金圃阴敬明人心道心辨识疑
   本天本心辨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八
 杂著
   物格答问
   农岩四七说识疑(逐段。本语多节略。)
   天水说
   读王阳明集
   改正王鲁斋人心道心图说
   工夫说
   日间自述
   学诫(并下古今辨为绝笔)
   古今辨
   书示李吉甫
   金生相说字说
   曾侄孙相冕字说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十九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一
 祝文
   梅岩李公(叔梁)研经书院乡贤祠并享告文
   除永平县令告家庙文
   代家侄告嫂氏尹令人几筵文
   石潭书院乡贤祠县令赵公(光玹并享时元庙告由祝)
   县令赵公乡贤祠奉安祭文
   高王考梧窗先生神道碑建立时告墓文
   曾王考墓告辞
   虎溪书院赵独庵(宗敬)追享告文
   结小屋先山下告山神文
 祭文
   祭朴丈大叔文
   祭庶弟弼箕文
   祭叔父文
   祭族弟士润文
   祭叔姑文
   祭圃阴金丈敬明文
   祭李仲谦文
   祭聘丈李公(泂)
   祭族叔士宾文
   祭尹士源(湜)
   祭伯氏文
   祭伯嫂尹令人文
   祭娣兄尹清风文
   祭三渊金丈文
   祭室人文
   祭芝村李叔文
   祭俞甥彦镜文
   祭尹甥得谦文
   祭从兄处士文
   岳母再期祭文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二
 祭文
   祭六叔母恭人尹氏文
   祭厚斋金丈文
   祭三从兄景任(弼莘)
   祭从兄洪阳公文
   祭尹水原济仲文
   祭伯侄妇贞夫人闵氏文
   尹清风迁葬祭文
   芝村迁葬祭文
   祭安同敦宁(絿)
   祭俞兄圣胤(学基)
   祭从孙兴源文
   祭李栽仲(敏朝)
   祭家侄锦原君文
   祭内兄正郎辛公文
   祭罗深源文
   祭族侄判书景鲁(师洙)
   祭李元亮文
   祭从兄景保(弼奭)
   祭李汝朝文
   祭郑秀才翊明文
   祭甥孙尹校理得敬文
   祭金监司士重文
   祭仲侄(师卨)
   祭李右尹(膺)
   祭从姊文
   祭李原州(思一)
   祭鱼赞善文
   祭从孙昌源文
   祭李君寿甫(秉福)
   祭李吉甫文
   祭戚孙金相甲文
   祭陶庵文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三
 神道碑
   礼曹判书文僖宋公神道碑铭(并序)
   信川郡守 赠达城府院君徐公神道碑铭(并序)
   高王考梧窗先生神道碑后识
   曾王考汾西先生神道碑后识
   江叟朴先生神道碑铭(并序)
   草塘具公神道碑铭(并序)
   右议政忠翼赵公神道碑铭(并序)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四
 墓碣铭
   训鍊院正宋公墓碣铭
   洪原县监宋公墓碣铭
   尚瑞院副直长李公墓碣铭
   刑曹判书平兴君申公墓碣铭
   副护军 赠大司宪元公墓碣铭
   伯氏 敬陵参奉 赠左赞成锦宁君墓碣铭
   进士安公墓碣铭
   司宰监佥正安[公]墓碣铭(并序)
   义禁府都事安公墓碣铭
   典簿李公墓碣铭
   承文院判校松峦尹公墓碣铭
   大司谏李公墓碣铭
   成均生员金公墓碣铭
   砺山君墓碣铭
   镇岑县监具公墓碣铭
   同知中枢府事朴公墓碣铭
   学生任君墓碣铭
   正言李公墓碣铭
   牙山县监朴公墓碣铭
   佥知中枢府事金公墓碣铭
   敦宁府都正平云君申公墓碣铭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五
 墓表
   叔父高城郡守府君墓表(误落宜即随处釐正。姑勿作述刻。年条自有前后之相异。一依印本似宜。故兹敢付标。)
   王考掌乐院佥正府君墓表后识
   通德郎尹君墓表
   通德郎尹君墓表
   尹甥墓表
   孺人俞氏墓表
   孺人郑氏墓表
   清州牧使 赠吏曹判书俞公墓表
   大司宪 赠吏曹判书文贞朴公墓表阴记
   通德郎俞公墓表后记
   通德郎尹君墓表
   领议政平川君申公墓表
   凝斋朴君墓表
   六叔父通德郎府君墓表
   嘉林赵君墓表
   独庵先生赵公墓表
   罗深源墓表
   通德郎安君墓表
   同敦宁李公墓表
   处士朴公墓表
   佥知中枢府事朴公墓表
   通德郎李君墓表
   礼阳君张公墓表
   通德郎崔君墓表
   处士李君墓表
   稷山县监黄公墓表
   族弟戒甫墓表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六
 墓志
   先妣淑人辛氏墓记
   清风府使尹公墓志铭(并序)
   学生尹君墓表(并序)
   坡州牧使尹公墓志铭(并序)
   通德郎朴公墓志铭(并序)
   清兴君韩公墓志铭(并序)
   兵曹判书尹公墓志铭(并序)
   左参赞忠景申公墓志铭(并序)
   伯氏 敬陵参奉 赠吏曹判书锦宁君墓志铭
   兵曹参判尹公墓志铭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七
 墓志
   黄海道观察使尹公墓志铭(并序○本家用为神道碑)
   沔川郡守辛公墓志铭
   赠吏曹参判安公墓志铭
   杆城郡守李公墓志铭
   赠贞夫人柳氏墓志铭
   孺人闵氏墓志铭
   叔父高城郡守府君墓志
   赠吏曹参判洪公墓志铭
   右议政文孝闵公墓志铭
   尚州牧使安公墓志铭
   通德郎安公墓志
   司宪府监察朴公墓志铭
   同敦宁安公墓志铭
   孺人李氏墓志铭
   白川郡守郑公墓志铭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八
 墓志
   圃阴金公墓志铭
   通德郎李君墓志铭
   恭人具氏墓志铭
   叔姊淑人墓志
   乳母圹志
   文化柳公墓志铭
   海平尹公墓志铭
   副提学 赠吏曹判书白麓辛公墓志铭
   大司宪丫湖辛公墓志铭
   鹤洲金公墓志铭
   咸悦县监朴公墓志铭
   户曹正郎闵公墓志铭
   大丘判官朴公墓志铭
   进士朴君墓志铭
   镜城判官朱君墓志铭
   赠吏曹参判尹公墓志铭
   大丘府使尹公墓志铭
   司圃署别检尹公墓志铭
   自志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二十九
 行状
   先考高阳郡守府君行状
   敬庵李先生行状
   副正安公行状
   芝村李先生行状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行状
   罗州牧使俞公行状
   吏曹参判大提学俭斋金公行状
   警斋朴公行状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谥状
   吏曹判书大提学宋公谥状
   右议政赵公谥状
黎湖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二
 杂录
   三得录
   汇记
   戒谕家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