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x 页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墓碣[二]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1H 页
司御逊愚洪公墓碣
公讳锡字公叙。号逊愚。少师事清阴金文正先生。丁丑之难。先生自南汉痛哭归福州。公亦慨然有蹈海之志。会丁父忧。及吉即弃科业。抱经入深山。遂卜地于太白之春阳洞。与姜恰,郑瀁,洪宇定,沈长世诸公为友。士大夫高其风节。拟之四皓。杜门读书。若将终身。己亥金公寿恒白 上曰。臣祖尚宪尝言洪某隐居求志。非寻常士。尤庵先生时秉铨。请待以不次。初拟水部郎。旋除宗簿寺主簿。人问其去就则曰。吾世臣。 圣上又将大有为。死于岩穴。吾不愿也。亟起趋命。无何 孝庙宾天。公投疏径归。后一为邮官。复由宗簿除龙潭县令。又为翊卫司翊赞司御。皆应 命。人或疑之。公曰不卑小官。吾志也。其在龙潭。治绩卓殊。首访孝烈而旌别之。禁僧尼养耆老。事有不得不劳民者。招集一境。晓以道理。虽劳而无怨。每衙罢。必自省日内所为事。或有私胜于公者。寝食为之不安。峡俗贸贸。取其地名建颜,程,朱,诸葛武侯祠。使生徒居而肄业。尤庵命公所构小亭曰太古。盖美其政也。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1L 页
以司御上疏。陈 春宫进学之要。旋弃归。惟于 宁陵迁奉。 显庙礼陟时。一诣 陵阙。以自伸其诚而已。公退处丘壑。不忘向国。自闻尤庵南窜。忧念世道。至于出涕。庚申时运复亨。旧人汇征。而公则不能知矣。公以是年正月二十一日卒。临命有可笑侯师圣何须问意思之句。又令人书还收会极万理方全八字。寿七十七。葬于安东味谷山癸坐之原。公南阳人。高丽将军先幸之后。副提学泂。燕山朝被泉壤祸。是生彦弼。生暹。仍父子为上相。生监正耆英。生郡守敬绍。是为公考。配清州韩氏。都事浣之女。驸马景禄其祖。而外祖林塘郑相国惟吉也。郡守公尝为公议亲。临昏其家坐赃。公坚不肯娶。郡守公始难于违约而亦不能强。淑人杞溪俞氏。考监正尚曾。先公二岁殁。寿与公同。葬与公祔。五男二女。圣迪,圣休,圣希,圣范,圣传。婿曰士人尹玮,尹济卿。翊相,宅相长房出。司御可相,生员允相及殷相,履相,道相二房四房出。五房男是相参奉,一相,禹相,济相。一相为三房后。曾玄以下不能尽载。公为人俊迈。气和而色严。未尝强与人唯诺。家法斩斩。出入夫妇相拜。子弟晨昏必拜。遇丧馀则绝过从废宴游。以终其月。其以长房尸祀也。老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2H 页
而常躬行。别储祭需。舂揄簸蹂。必令子弟齐沐而监之。以至鱼鳞果壳。不敢亵弃于地。又令婢仆衣浣衔枚。以供其事。所畜鸡犬不食其肉。或见草木为藤萝所累则必手解之而后已。其德性如此。尤严于饬躬。尝为三省之目曰。制心有不正欤。接物有未诚欤。处事有非理欤。草瞽说累千言。经邦说三纲十八目。甲寅后又疏七条。不果上。自少手不释卷。晚喜雅颂。殆忘肉味。尤庵常叹曰老而好学可爱也。公博究群书。所著述亦多。惟丧祭要录行于世。礼记类会则实取證于文正先生者也。噫。文正先生出处大节。昭乎若日星。公之长往。固与之同志。中间或仕或止。是必有时义。而盖亦不失其遂初之义矣。顾公抱负甚大。不比拘儒曲士之滞于一隅。若将有为于世。而进而所自试者。惟一小县而已。其于时命何。然检身砥行。以全其天得。亦可谓不负所学矣。曾孙生员熙绩来乞铭。铭曰。
太白之山高巃嵷。谁其隐者逊愚公。击节高歌何所思。蹈海之士茹芝翁。毕竟出处何必同。乃心未忍忘君民。七十七岁坐读书。林峦无恙猿鹤亲。我将大笔书其墓。石室先生之门人。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2L 页
寺正崔公墓碣
何山崔公讳孝骞字圣许。何山其号也。崔氏之先。有曰永奎。佐丽朝。有功封隋城伯。隋城水原之号。遂为水原人。代袭簪组。近世稍不振。部将义,判官庆元以武进。考讳尚高。以行义褒 赠司饔院参奉。妣汉阳赵氏。公生六七岁能属文。出语惊人。就郑壶亭斗源学。郑公称为神童。及长博涉经史。汎滥百家。尤好读庄,马,韩子文。穷日夜不厌。慨然为古文章。不欲观宋以下文。出以战艺。累居上游。甲申擢别试乙科。隶成均馆。转议政府司录。间摄堂后入侍。笔翰如飞。 上目属之。迁典籍。为司宪府监察。大君宫奴有衣锦者。禁吏莫敢何问。公奋然曰吾职虽卑。岂畏贵家。发吏捕之。大君不敢拒。台风肃然。由礼曹郎出为江原都事。自后累典外邑。茂长,结城,永平,载宁,端川,安山,永川,富平。而端川则以亲老不赴。内则秋曹郎,直讲,司艺,礼宾寺正。公性肮脏。不肯与俗俯仰。其治郡。廉白刚明。务锄强梗。又不阿上官。权贵或有干嘱者。守正不挠。往往至于投绂。以是不能久居职。然去后民辄立碑追思。公治绩既著。朝廷将授以大州。公不愿曰吾欲得小邑以便养耳。遂得永平则暇日啸咏山水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3H 页
间以自娱。其在安山。因星变应 旨进万言疏。以中庸三达德为出治之本。且条时瘼可矫革者。 优批嘉奖。下庙堂格不行。永川邑大有痼弊。公至则大辟公门。令一郡咸造。有冤即告。闻即伸理。又以缿筒钩奸。居三月大治。以不能将母辞归。民遮道请留。又赴愬于道臣。不能得。除安城守。未及赴。丁母忧。哀毁踰制。服阕仍居墓侧。不入城市。朝廷记公廉清之节。而惜其久处散。甲寅除左通礼。遂为开城经历。是时时事一变。群贤悉摈斥。公忧惋不已。适岭人自海幕为台职过府。公不出见。被构罢。丁巳公见奸壬浊乱益甚。草一疏至引昏朝事。痛诋其贪淫状。遇遁不果上。年七十三。卒于杨州何山精舍。葬山北丑坐原。娶丹阳禹氏通政弘基女。名儒倬之后。寿九十。赐爵淑夫人。仍 赠公承政院左承旨。后公十三年癸酉卒。祔葬公墓。一男绩。有文行。累举不第。授 英陵参奉。早卒。三女士人具徵,监察金灿,生员朴弘祐。绩二男。长叔云生员。次叔雨。叔云四男二女。致堂进士。致重掌令。致垕生员。致圭。士人赵綖,洪重人其婿也。叔雨亦四男。致城进士,致均,致望,致壤。一女士人赵慜。致堂无子。以致重男日观为后。致垕以致圭子日晋为后。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3L 页
致圭四男。长日复次日晋。馀幼。公气宇峻伟。性嗜书。行必带经。为文如水涌山出。郑东溟斗卿常推重曰。崔某之文。于孟子得力最多云。间与许沧海格,洪北汀处亮,南壶谷龙翼。诗筒往来。诸公咸敛衽称服。凡历七邑。冰檗自励。罢官之夕。家无甔石。从宦四十年。低徊下僚。士大夫莫不叹嗟。而公则逌然。晚年退处田里。与两季同居。友爱笃至。最季家最贫。且有两子女。公悯其婚嫁失时。辄亲自经纪焉。教子弟有法。虽劝课词章。而本之以孝弟忠信之行。乡塾之间。诵声洋洋。常杜门却埽。左右图书。兴至吟哦古诗。气调清壮。凡有感愤无聊。辄于诗发之。所著诗文合千有馀篇。三渊金公昌翕删定。为遗稿若干编行于世。公忠爱恳款。其为诗。长于抒情。尝于 孝庙讳辰。作诗志感。论者以为蔼然有老杜遗意云。日复从余游。以掌令公命。请为铭。铭曰。
穷通夷病。一委之命。感愤忧悲。一发之诗。忠孝廉洁。乃其大节。斯其为君子。孰谓之文士。
都正黄公墓碣
肃宗辛未。黄公世耇年八十。政典四品以上当加阶。公曰吾老不能陈力。敢虚 国恩。后四岁吏曹言常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4H 页
典不可废。遂授公通政大夫敦宁府都正。又四岁卒。公字廷老。少攻博士业有声。与游皆胜流。乙酉司马。尝对策入高第见黜。公曰命也。自是不赴举。筮仕寝郎升一级。以微事罢。叙拜义禁府都事,司䆃直长。迁司仆主簿。由户曹佐郎为加平郡守。五年递。除工曹佐郎。公素著才能。度支又辟为郎。凡三入。历沔川,槐山两郡。内则司宰佥正,社稷令,广兴仓守,缮工副正,军资济用监正。公恬静自守。为邑律身奉公。御史屡褒闻。守槐时尤庵先生在华阳山里。公一马来往。先生以吏隐称之。老年为城西耆社会。暇日招邀。觥筹交错。吾从祖都正公亦与焉。至今传为胜事。公卒后二十九年。用孙龟河推 恩赠吏曹参判。黄氏出昌原。上祖丽侍中忠俊。曾祖讳玮。以奉教出补平安评事卒官。祖讳立中。郡守。考讳泂。 赠左承旨。妣清州韩氏。其考佥正应文。公早失怙。奉韩夫人尽孝。家贫甘旨无阙。夜则躬亲燃薪。以适寒煖。及丧庐墓致哀。事伯氏如父。待宗党以慈。与朋友以信。公娶咸阳朴氏仓守知让之女。有四女。长李震英,次参判沈枰,次俞瓒,次牧使朴重圭。继子曰键。键四男。泰河府使,龟河文科户曹判书,远河县令,星河县监。李仁基,元基,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4L 页
重基,东基。府使沈寿俊,进士朴敦义婿出。俞婿继子守一生员。曰㮨格曰柙艗棆曰𣛜曰橹曾孙也。墓在广州险川巽向之原。泰河以判敦宁公钦状。来请文。縡同闬后生。夙慕公耆德。不敢辞。铭曰。
往圣有言。恭则必寿。公有厥善。天饷之厚。而善有大。维孝与友。在邦而推。有碑民口。洛社婆娑。韶颜皓首。亦有友朋。乐此春酒。 圣世优老。常宪则有。公乃逡巡。乃验厥守。维岁在卯。日昃歌缶。菀彼松槚。广陵之阜。四时来祀。朱轮紫绶。岂必自生。犹子我后。犹子状德。亦既耆旧。我最其文。昭视永久。
持平吴公墓碣
盖当 宁陵初服。人材为盛。大率淬砺名节。以清议相尚。若持平吴公翮。其杰然者也。士流方倚以为重。不幸蚤卒。同春先生有诗哀之。公字逸少。海州人。其先出高丽军器监仁裕。考讳士谦。宗亲府典簿。妣全州李氏。庶尹时中之女。祖讳定邦。兵马节度使。是光海废 母时献议用烝烝乂不格奸一句者。曾祖讳寿亿虞候。至公兄弟。以文学大鸣。天坡公常呼为卯君。以公生于乙卯也。公癸酉司马。除 献陵参奉不就。丙戌庭试壮元。成均馆典籍。兵礼二曹郎,司谏院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5H 页
正言,司宪府持平,侍讲院司书知制 教。 仁祖实录都厅郎。被弘文录。公立朝风彩可观。时自点当国。贪纵不法。势焰熏天。其倡为削黜之论。实自公始。同春继以请窜。仍并劾勋宰。狎客宪长有崖异其论者。公右同春而斥宪长。清阴金文正公尝为柳硕所螫。硕以江原监司。 国哀食肉公座。公悉举其罪。削其仕版。大司宪赵公锡胤,正言李公庆亿言事大触 威怒。公疏救之。深陈 圣心忿懥之失。 上虽递公职。而被谴者稍解。又应 旨上八条。言益剀切。 上亦知其忠谠。以朝夕论思待公。而公已病矣。公得年三十九。卒之日十月二十一也。葬于阳城天德山先茔辛坐之原。配原州元氏。其考大君师傅振海。慈顺庄淑。甚得妇道。生与公同年。丙辰卒。葬而同冈。三男斗光通德郎,斗龙进士佐郎,斗雄通德郎。女适监役慎元万。生员冕周,凤周长房出。次房男昌周。三房男宗周。冕周以凤周子珽为嗣。昌周宗周皆四男。曰瓆,顼,𪼁,璲。曰玮,𤫉,瑾,璥。公清修洁静。乐善好义。出于天性。平居无疾言遽色。而当事果确。于声色货利泊如也。母病尝粪。及丧葬祭以礼。丧馀则旬日致斋。有终身之哀。奉邱嫂如母。待人忠实。辞气蔼如。观者自然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5L 页
感服。少从张溪谷学。溪谷称以文章手。出游场屋。辄屈曹偶。词赋尤脍炙一时。公不以自多。尝作堂扁以百千。笃志为学。手不释卷。于周易,近思录。用力最深。且邃于史学。性不喜仕宦。通籍八年。家食半之。暇日匹马游枫岳而归。风致萧然。縡妇翁阳谷公尝曰吾季父拔流俗千丈。可以想见其为人矣。縡又尝读公少时所为斥和三臣传及拟平辽奏。辞旨慷慨。几于涕下。使公充其志操。所成就岂可量哉。如今人物眇然。义理晦蚀。士大夫间不复闻此等言论矣。虽欲起公于九原而安可得也。噫。冕周请铭。铭曰。
玉雪之清。弦矢之直。我不见公。其心可得。于戏 宁王。立我民极。茅拔距脱。公与有力。冽彼井泉。可汲可食。胡不永年。并受其福。三复匪风。增我心恻。我铭玄石。其名不泐。
牧使李公墓碣
延平李忠定公。以靖社元勋。有忠孝大节。其子孙敦行检重信义。大率多气尚宏伟。类非世俗龌龊庸下者流。尚州牧使讳恢大而在诸孙中最英达夙成。其考延城公守瑞山郡。咸陵李公澥同盟知己。亦宰洪阳。分忧邻境。事多咨议。若书牍之难烦者。必命公而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6H 页
往。公时年六岁。致命于长者。俨若成人。咸陵每字延城而称之曰某有儿如此。此家国之福也。九岁从母夫人之外家。母将卜日寿其王母。而忽闻延城病报遽归。公请曰儿虽幼少。犹足以代娘伸情。夫人许之。乃大供具。献酌如礼。一家惊服。甫成童。从怀恩君德仁受业。所与游皆一时名流。丁丑以后无意当世。仍废举业。乙酉以门功入仕。由金井察访迁司仆寺主簿。出为金沟县令。旋递。历忠勋都事平市令。丁内艰。服阕除翊卫司翊赞。以疾辞。授礼山县监。延城公眷系 国恩。辞退不得。临命命公曰吾死后返疑于湖庄。仍过三年则庶副吾归休之愿也。公如其言。自后递官辄归湖庄。实遵遗志也。先是延城主管惠厅二十馀年。多所区画。沂川洪相国命夏踵其后。一遵约束。公既免丧。即辟为郎。公黾勉就职。未久出拜天安郡守。后又拜公山判官,白川郡守。公自以世臣休戚与同。所至殚心奉职。蔚有成效。公物虽尺布之微。不作私用。其冰檗自励如此。甲寅群壬得志。士类窜逐。公慨然益无从仕之意。屡除太仆缮工佥正皆不就。为延城延谥赴韩山郡。属岁大侵。善赒赈。及决归邑民数千至上章愿留而不能得。庚申拜丰德府使。引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6L 页
病免。寻参讨逆会盟宴升通政。壬戌拜尚州牧使。公辞以年老。无意应 命。国法守令移职者。除朝辞赴任。在家则无此例。而相臣铨长为敦勉公请破格许之。仍令岭湖道臣问其离家与到官日子以闻。公感激异 恩不敢辞。经岁而归。论者谓公治迹近古所罕。年七十三。辛未五月四日。终于湖庄之水镜堂。是年八月。葬于保宁孝峙延城公墓傍麓甲坐之原。夫人安东金氏。参判光炫女。文忠公尚容之孙。孝顺勤俭。治家有法。庚申生。后公十八年卒。葬于公墓左。同岗异兆。公无子女。朝家特 命公叔氏同敦宁恒子彦著为后。文科持平。三男长浤敦宁府都正。次济有志行蚤死。次渻县监。出为人后。二女适进士金锡禹,郡守赵哲命。浤四男曰命集,命采俱进士。命来,命棨。婿奉事沈镛。济五男曰命亿,命奭,命禄,命赫,命岳。婿县监闵乐洙。渻三男命德生员壮元教官,命福,命迪。婿郑晚祥,俞彦䥧。金婿继子道健奉事。赵婿子载遇奉事,载选进士,载述,载道。公聪明绝人。上自经史。旁及理数。如星纬堪舆军旅刑法医药卜筮之类。无不通解。平居默若无所能者。遇会心人说话。其论人物贤愚。古今治乱得失。沛然无所碍滞。其需世之具如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7H 页
此。而内行又笃。其事亲。生而务养其志。祭而不违于礼。于邱墓事。尤尽其力。待守者有恩。以至近处氓隶之贱。遇之加敬。深得朱子遗意。公家有嫡长俸禄。畿庄岁入且优。洛中诸弟妹每窘乏。不禀而取用殆尽。奴有来告者则呵之曰。吾弟辈用之何问为。至于鞍马服用。无有彼我。侄子之幼稚者。亦多率养。无间己子。痛禁妇女多言。门内雍和。少时亲友或官位高显则终身不到其门。于穷交气味相合则情爱至死不变。存恤孤寡。有过于平日。平生重义轻财。为人周急济困如不及。士大夫落南者。倚公为重。妇党从而移居者多至八九家。公雅好琴。兴至作数弄。晚年兄弟俱解官退休。家置丝管曰吾非乐此。但为鸰原暮境之娱耳。或令琴婢笛奴。采薪汲水。无异凡仆。其不专以此为乐可知也。如公气宇之卓荦。识虑之周通。虽使不生于勋阀之家。足称识务之豪俊。况公先执诸名公。举以国器许之。而公乃深存盈满之戒。固守韬晦之志。逡巡末宦。自处常调。使抱负之大。不得展布其万一。呜呼惜哉。命奭来乞铭。铭曰。
高山钜谷。龙虎变化。我想延平。魁杰人也。直下诸孙。无龌龊者。公惟最秀。器度倜傥。六岁传命。先执抚掌。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7L 页
曰此可做。宜将宜相。胡然下僚。屈此雄图。数邑碑口。治迹卓殊。论其抱负。曷云展布。天道忌盈。君子时晦。思休遗志。爰有弊庐。湖海豪气。老年不除。婆娑丘壑。我篪我埙。昃日歌缶。翛然返真。我访旧宅。永怀其人。作铭阐美。以诏千春。
持平卢公墓碣
玉溪卢先生为 明 宣间名臣。其曾孙曰亨夏字长卿。兄弟六人。序居其五。公七岁而孤。能执丧如成人。人谓玉溪复生。玉溪旧居。岭之咸阳。公母崔夫人迁而之南原。南原夫人本乡也。未能斋讳尚重。于夫人为考。而其子弟又多贤。以故夫人挈诸孤而依归焉。公性敏而且勤。于书无所不通。又能工诗。九岁作旅怀诗。脍炙人口。又数岁有万古吟百馀句。宿儒亦叹其不可及。乙酉进士。戊子文科。权知承文院正字。公始游泮宫。所与交。皆一时名胜。有八美之称。及登朝。声闻益蔼郁。然岭人以公异己。齮龁者众。见枳史荐。久之始迁侍讲院说书。移承政院注书。上疏陈母病乞归省。 上许之。仍赐药物。壬辰还槐院。序升至博士。迁兵曹佐郎。与修 仁庙实录。癸巳拜司宪府持平。完南李公厚源为僚台所诬诋。公引避以明其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8H 页
实状。忤 上旨谴罢。仍下乡。寻叙拜司谏院正言。病不能赴 召。以甲午十一月二十一日卒。年仅三十五。讣闻 上下教曰卢亨夏为人。予甚嘉爱。今闻其死。不胜恸惜。呜呼。公特藐然一新进。而受知于 圣主者如此。夫岂无所以也哉。盖公天姿粹美。风仪秀朗。无一点尘俗气。孝友著于家。忠信孚于乡。且其才猷敏达。虽不相好者。亦称为国器云。卢出丰川。鼻祖丽朝国子进士裕。我朝参判叔仝。校理昐。信古堂友明。即玉溪三世。玉溪讳禛。谥文孝。子士詹。有才行早死。以仲兄郡守士诲之子为后。公之考也。公娶咸安尹氏颎之女。贞淑有妇德。及公殁。引刀自决。赖崔夫人救护得不死。年八十四。壬午卒。其所后子曰湜。东奕,东益,东弼其出。而东益男得一,得七。东奕出为人后。男曰得圭,得琦。女婿高汉元尹弘履皆士人。呜呼。我东文明之治。莫盛于 宁陵初服。群贤汇征。士论恢张。公幸而生于其时。苟假之以年寿则言论事业。必有大可观者。而乃阏折之。百不能一施。是孰使之然哉。权文纯公尚夏尝语其门人曰。吾先公为注书时。与卢公同在实录史局。其华藻行谊。最为当时僚友所推重云。其言益可徵也。公葬于府南霁峰下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8L 页
坐酉之原。淑人祔。东益使得一来请铭。铭曰。
岭湖之彦。玉溪之孙。之才之行。宜大尔门。既鸣以文。胡啬其年。呜呼已而。不我者天。
同知黄公墓碣
记余少时在外氏。见黄同枢丈来临。则吾舅忠文公兄弟皆倒屣下阶而迎之。文孝相公一日偶来。致敬亦如之。公辄居上座不让。时公年已老。而广颡疏眉。神彩映发。轩然若仙鹤之特立。听其言。间杂谐笑。气味温醇。一见知其为厚德君子。因舅氏之教。盖闻公之学得于春翁者为多云。公殁后三十馀年。公之孙以章来请其树墓之文。余夙慕公德义。不敢辞。遂按其状而叙之曰。公讳世桢字周卿。始祖珞。以中朝宰相。新罗时流于东土。仍家怀德而遂为之贯。有讳裕。怀川尉谥良悼。尚 太宗大王女。其玄孙讳三戒。司宪府监察。于公为曾祖。祖讳颖男。掌乐院主簿。考讳德润。中司马两试。又登第而见罢。无何早世。妣高灵朴氏。宣教郎珙女。公生而明秀。异凡儿。三岁而孤。从祖叔母赵氏率往怀乡而收养之。六岁始受学于同春宋先生。一年毕读十九史。先生亟称其英才。公以母夫人在洛。往来省觐。九岁往问纲目于崔相国鸣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9H 页
吉容止已俨若老成。相国称以大名之器。适 天使来。设彩棚。都下老幼争奔波。公独不观。凝坐读书。人皆异之。至十二岁。以母命专心为己。自是不离师门。晨夕摄齐。祇承提诲。性理群书。靡不淹通。盖其天姿颖悟。故凡于义理综错处。有听受而无疑难。若有会意者。殆忘寝食。事长接宾。必敬必慎。进退揖让。自中仪度。先生眷爱之。及门弟子无出右者。与先生之胤光栻往游于慎斋金先生之门。益闻其所不闻。先是尤庵宋先生与同春同居一村。讲论道学。公又从而师焉。左右质问。启发为多。公尝爱杞城星田之幽寂。尤庵以其土素惬于心。移屋而同居焉。情爱之笃。人莫能间焉。 孝庙丙申。搢绅交口尉荐。公连除 英陵参奉童蒙教官。皆不就。己亥复授教官。公以母夫人年深。黾勉就职。老峰闵公首遣子镇长受学。学徒日以坌集。公至诚勤敩。期至成就。近岁以来。居是职而尽其责。未有如公者云。已而弃归。筑小窝于燕歧。尤庵书赠霁谷幽居四字。公仍以为号焉。壬子哭同春先生。服丧至期。先是尹镌于公为最亲。盗窃重名。自其改注中庸。公已觑其用心。而未忍遽绝。至是倡群不逞。售网打之计。以己亥服制之议。构捏二先生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59L 页
无所不至。窜尤庵于北塞。同春亦被追削。公骇愤欲死。草疏暴两师之冤。又斥镌,穆等欺天诬正之状。恳恳累千馀言。疏入即配珍岛。备尝险艰。处困愈亨。监司朴信圭承望时宰意。状请加罪不果。庚申更化蒙宥。除义盈库主簿。移工曹佐郎。出为延丰县监。儒雅为治。民颂其惠。大臣咸惜公屈。腾诸荐章。寻有己巳之变。尤庵先生初配济州。旋有拿 命。公不胜痛迫。亟构一疏。愿以身替囚。为一知旧所挽。既不得吁天。则还就前路。日夜疾驰。到海南津头。与先生行相遌。瞻望雨泣。先生责其近于妇人。遂至长城。当夜陪寝。至井邑。先生受后 命。公服丧如丧同春焉。甲戌 坤位复正。师诬快伸。公牵复 宗庙署令。为一谢。力疾上京。玄石朴公方造朝。来见公要与同议国事。公辞以不敢当。即下乡。其秋门生闵相公以下诸人上疏陈诱掖之功。伸廪禄之请。于是特加通政阶。仍有佥枢之 命。公年七十八。不谋于人。往游枫岳。步屧如飞。僧徒咸异之。以为尤庵后初见。辛巳判书金公昌集白 上。以为黄某践履之笃。年纪之高。宜有显褒。又加嘉善拜同知中枢府事。甲申朝家以 皇朝运讫之岁。怀恩欲报。既设坛而 亲祀之。又谋建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0H 页
庙。而筵臣或以诸侯祀天子无古礼难之。公慨然陈疏。言微子抱祭器去之。欲行殷祀于去处。仍据朱子于纲目汉纪特书令郡国立太宗庙之事。以明建庙之少无未安。议竟见格不行。识者叹之。乙酉二月二十三日卒。寿八十四。属有微恙。书陶靖节乘化归尽之句。至夜问侍者曰何晨之迟。鸡鸣便恬然而逝。以其年四月。葬于全义之沙村。与夫人同茔。公内行甚至。尝以早孤为至痛。顺适亲意。靡不用极。事伯兄如严父。至于遇妻子御婢仆。伦理克正。恩爱兼笃。皆可以为后法。自髫岁师事同春。动静语默。无不心识而体行。笃信尊奉。白首如一日。每以发挥先师盛德为己任。撮记遗事。附文集之末。又与同门诸友。草定年谱。黔潭即先生别业。而去霁谷不远。公倡起多士。专祀先生。虽大耋之后。有时造谒。以寓追慕之诚。至于尤庵。一体尊事。到老弥笃。乙卯一疏。诚得致死之义。中间虽积有疑谤。而终则释然也。每遇慎斋,同春,尤庵三先生讳日。食素哀慕。以至末年。胸襟洒然。不设畛域。閒居独处。俨若有思。及至待人接物。只是一团和气。平生未尝以师道自处。而随其人之至诚。诲之不倦。傍近院儒多推以为山长。凡所以教导诸生。指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0L 页
挥院事。一遵两师门成法。待乡人一于诚信。尤不喜论人长短。发人阴私。而有一善一行之可取者。则必称以扬之。要使成就而后已。虽身在草野。而于朝廷得失之机。贤邪进退之际。未尝不激昂慷慨。忧喜辄形于色。朝夕屡空。淡若山僧。而无一言及于产业。只与二三学子。讲讨自娱。不知老之至也。夫人延安李氏。察访宣女。樗轩之后。二男三女。男熑翊卫司司御。燂通德郎。出为伯父后。女适士人崔寿石,监役宋徵远,士人洪禹天。熟,薰其侧出也。司御男以章县令。以雄通德郎。女婿宣传官李夏重,士人申光道,郑昌佐。燂男以大,以泰。女婿士人郑夏宾,池翼祯。崔子始重,始光,始德。宋子复明,蓍明,龟明。洪继子启禄。内外曾玄不能尽记。系之以铭。铭曰。
春老之门。曰有贤士。髫龄摄齐。自知为己。一事尤翁。不替终始。平陂往复。吾道方否。尺疏叫阍。碧波㳽㳽。生三之义。盖重致死。中间睽阻。遇雨之喜。一柱亭亭。山颓之后。坐致列卿。丘园白首。典刑之馀。足见善诱。仪表后生。天锡寿耇。翛然归尽。怛化何有。仙鹤风度。尚能记取。屡辱诲语。如醉醇酒。载铭玄石。用示悠久。虽微我笔。亦可不朽。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1H 页
察访许公墓碣
近世沧海翁号奇士。丙丁后慨然自废。用诗酒老。公其兄子也。公亦尚气节。常言我东方蒙被 神宗皇帝再造之恩。古亦有茅屋祀之者。草疏欲上不果上。公殁后一年甲申。议筑 大报坛。相国申公琓白 上曰。故察访臣𤊟尝建是议矣。既而坛成。士林又建祠于华阳之洞。呜呼。恨不令公见之也。许氏出阳川。我 朝左议政琛。左赞成硡大显。由赞成四世为主簿橚。实公考。沧海翁名格。主簿娶原州李氏颐俊之女。 天启丁卯生公。公字夏昌。年十七始授书。数岁出游胶庠。辄屈其曹偶。文辞放逸。沧海翁大叹赏之。公生而失恃。终身以为戚。事继母孝。母寝疾。左右扶护惟勤。每倚壁达宵。汗浆衣烂。冬则雪霰被体。如是者十馀岁。家贫。躬渔猎供旨甘。里社间得一味。必怀归。父病割指。居前后丧。皆啜粥庐墓。公自负才气。竟蹉跎不偶。同宗有显者欲援之仕。恶其权势斥绝之。晚除庆安道察访。赴官数月解归。老年仿香山会。名曰五一。以自娱。年七十七卒。卒之日。九月四日。室晋州姜氏。同枢说之女。后公十四年而卒。合祔于广州小石洞。一男星。女适判官李志洵,士人李保春,李重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1L 页
晰,郑老徵,李尚晟。外孙显者文学李玮判官出。公肮脏不俗。每忧时慷慨。尝奏万言疏不报。玄石朴公作诗许以知音。有平生不尽君民策之句。其负抱可见。然此于公未为大。今世士大夫不复知有尊周之义久矣。公能于此拳拳不忘。书虽不得上。而其言则固未始不行也。呜呼韪哉。星曾属余文而遽殁矣。幽明之间。未忍伤孝子心。就状中最其大者以归。为星后者其名镛云。铭曰。
峨峨乎禁苑之 坛。肃肃乎华阳之 祠。四邻耒出。何必吾为。欲观公志。请考于玆。
判书洪公墓碣
粤在 肃庙初服。名公巨卿。磊落相望。其以 王室近戚。扶护士类。屡经世变。而所操如一者。惟贞𥳑洪公乎。公丰山人。文懿公柱元尚 宣祖女贞明公主。封永安尉。公其嗣子也。祖礼曹参判霙。曾祖大司宪履祥。以经术德行名于世。公讳万容字伯涵。金华其号也。 孝宗辛卯中进士两试。壬寅庭试。丙午重试。俱壮元。初授成均馆典籍。迁礼兵曹佐郎。累拜司谏院正言。司宪府持平。由京畿都事。荐入玉堂为修撰校理。以吏曹佐郎兼侍讲院文学。校书馆校理。中学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2H 页
教授。知制 教。转献纳升司仆寺正。改副应教。丁未以都厅劳加通政阶。明年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其为言官也。首论庠学丑正者之罪。其徒南重维疏诟栗牛两贤。仍并攻公。 上恶斥之。徐必远引祖孙不复雠之说。得罪士论。公因避辞而明其是非。李公端夏,闵公蓍重,金公益炅,朴公长远。非罪被谴也。公辄随事谏正。其在玉堂。因灾异上劄。请奋 圣志。革旧习。察民瘼。决壅蔽。数开经筵。以讲治体。及在吏曹。长官有欲引用匪材于近密者。公执不可。至日晚下狱坐罢。后又争铨注忤 旨。出补高山察访。大臣陈其得体。 上遽从之。时 上久有疾不视朝。公以承旨请延接臣僚。尽修省之道。 上亦许之。转右副。拜大司谏,户曹参议,兵曹参知。己酉春以左副承旨。从 幸温泉。移吏曹参议。自是连为承旨,礼工曹参议,大司谏。时贼臣吴挺昌以持平投疏。诪张眩乱。语多阴险。公论请其罪。执义李公翔疏论许积奸状。 上疑其为党论。至命削黜。公又请还收。其正议不阿类如此。未几文懿公卒。服除又为大司谏。时群凶浊乱。两司有二宋先生远窜追夺之启。公力言其戕贤毒正之罪。 上以为负国护党。特罢之。庚申改纪。升京畿监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2L 页
司。旋移汉城府右尹,兵曹参判,都总府副总管。为都承旨。侍讲心经。公言曰 先王尝命宋浚吉讲是书。补益弘多。今宋时烈在朝。宜频赐引接。以时顾问。岂可听其老而不留自助也。 上嘉纳焉。初吴始寿因虏使吊祭。假其言诬辱 先王。已而事觉鞫问。寻赐死。旋寝其 命。公以大司宪。率三司请对。力言其不可。 上特从之。是时朝臣以此论执经年而不能得。至是皆叹公之一言有回天之力也。明年以都承旨升嘉义。历工刑礼参判,同知敦宁义禁府,春秋成均馆事。尝言于 上曰。昔相臣郑澈为知申事。当 宣庙遇灾求言之日。有陈戒之启。而语多切实。可行于今。遂并写其本以进。 上亦嘉纳之。迁吏曹参判。是岁癸亥三月。 仁祖反正甲子一周。而公主尚无恙。领议政金公寿恒请别赐庆问。 上置宴设乐。公即上笺谢 恩。一时荣之。翌年用 明圣王后殡殿都监劳。进资宪大夫工礼曹判书。乙丑遭忧。除丧。拜知中枢议政府右参赞兼知经筵。复拜大司宪。正言郑浩尝奏劾吴道一粗悖状。至是持平金洪福欲弹浩。公抗议不挠。终见论递。士论益倾向焉。冬使燕。明年己巳还朝。时庚申馀孽复起用事。即谢病陈疏。尽解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3H 页
诸职。杜门不见宾客。及 王妃逊位。群凶庭请而不强争。公在班中。正色折之。自构草将力谏之。凶徒尤侧目。既而退归高阳先墓下。日饮酒无所问。或语及国家事。辄泫然涕下。无何以疾舁还京第。竟以壬申六月六日卒。春秋六十二。讣闻 上辍朝。吊祭如例。以其年八月九日。葬于丰德祖江文懿公墓兆之次。今 上丙午赐谥贞𥳑。公器度凝远。言语𥳑重。恭以持己。谦于接人。其出处去就。常与世治乱相参。而言论风裁。足以增吾道之重。忠诚恳恻。爱君忧国。不以进退而有殊。然至权要重职。逡巡辞避而不居。顾乃优游閒局以自娱焉。是以虽经涉世祸。而卒无所婴也。其居家孝友俭约。出于天性。既老白首。朝夕怡愉于亲侧。不失婴儿之爱。兄弟析产分居也。相持号哭。不忍遽离。所居第或敝漏不治。子弟请修饰则公止之曰。先人遗迹。犹存乎斯。何忍易以新之。其仁如此。呜呼。斯其所以令闻长德。光于家国。蔚然为近世名卿。人不得以间之者欤。噫其盛矣。配贞夫人砺山宋氏。都承旨 赠吏曹判书时吉之女。先公十五年卒。从葬公墓。有尤庵所为志。公凡有五男三女。男重箕进士佥正。次重范生员佥正。次重衍进士府使。次重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3L 页
福进士敦宁府都正。次重畴进士壮元参判。女适参判李大成,注书沈龟瑞,正郎李师亮。孙男参判锡辅,判书铉辅重箕出。郡守鼎辅,錞辅重范出。重衍继子鉴辅佥正。重福男镜辅正言。重畴男郡守铨辅,鉴辅,进士钦辅。内外孙曾多不能尽记。而尸公祀者大司谏象汉也。铉辅之男洗马凤汉有女。册我 世子嫔。公之笃庆毓祉。其将与国家无穷矣。于乎休哉。铭曰。
富而能俭。贵而不骄。 王国之毗。令闻式昭。职思其居。有言则韪。抵奸守贞。靡悔于圮。诗酒栖迟。我行不时。既忠以孝。士类攸依。宽乐令终。子孙承承。祖江之原。有封不陵。铭于墓隧。以视无止。
佐郎柳公墓碣
公讳俰字叔惠。柳氏为全州望族。考讳东闵 赠参议。祖讳永会军资监正。曾祖讳希泗 赠承旨。妣晋州苏氏。公生而颖悟。才授书。便能善问。长者莫能难。六岁作松涛赋。称为奇童。及长累魁乡解。丙午生员。壬子庭对中第。公尝居泮。恶贼镌改中庸章句。为著书发明朱子本旨。镌衔之。坐是枳于荣涂。甲寅凶人朴瀗投匦。语犯 慈圣。公在国子。与史官赵公持谦通议施罚。士论伟之。序升典籍。历司宪府监察,礼曹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4H 页
正郎,兵曹佐郎。太学士金公锡胄选文士兼承文校检。公亦与焉。外则为保宁,康翎二县。戊辰又除兴海郡守。翌年时事大变。公不乐在官罢归。自是敛迹乡里。不复进取。丁丑薄游都下。以疾六月六日卒。年六十七。归葬于任实无厌山向坤之原。公聪明绝人。于书十行俱下。过眼即成诵。善属文。下笔数千百言。又长于史学。贯穿古今。晚年喜读小学心经诸书。取圣贤要语。揭诸座右。又刻木以佩之。持己不苟。尤严于货色两关。盖公父祖游于栗,沙二先生之门。故擩染有素。殊不以文艺自喜也。善居丧。三年不入中门。临祭致悫。虽大冬必沐浴。事兄如父。于宗党一如晁以道家法。其内行如此。而居官则守清慎勤三字。亦不欲人知。平居和易。不为斩截之行。而疾恶如雠。忧时愤俗。往往废食。语及古忠臣烈士。未尝不流涕。每有为国一死之志。然卒无以自见于世。惜哉。始公仕而为贫。不屑其去就。阅历世变。操守深确。性又肮脏寡交游。尤耻见达官要人。以是坎壈终身而无所怨悔。杜门却埽。书籍自娱。间又游名山水。以舒其壹郁焉。有文若干卷藏于家。配洪阳李氏。护军㮨之女。有妇德。生卒皆后公四载。葬而祔。二男忠玉,光玉皆生员。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4L 页
长房男绾。次房男组生员。䋎。女适士人金始增。辉天,辉台。绾,组出。䋎男幼。婿之子胤光宣传官。组来乞铭。铭曰。
公生南纪。文行寡伍。晋涂方辟。而孰尼汝。众则翕热。我不媚妩。维腹为笥。中涵三古。持以自娱。得丧奚数。抱此奇气。反归于土。刻铭阐幽。庸示来许。
佥知柳公墓碣
公讳曼字长卿。完山人。丽季宝文阁直提学克恕。其远祖也。至我朝有大司谏讳轩。录清白。后三世军器寺副正讳永成。是生讳秩。铁原府使。丁卯虏变立慬。生讳孝昌。成均生员。娶全州李氏县监敬义女。公其子也。 显宗癸卯生员。 肃宗甲子文科。年已五十二。以甲科例授司宰监直长。历成均馆典籍直讲司艺。司宪府监察。礼曹佐郎正郎。 宗庙署令。礼宾寺正。外则全罗都事。镇岑县监。文川郡守。蔚山府使。戊寅由承文院判校升通政。佥知中枢府事五卫将。戊子六月二十五日卒。寿七十六。葬于杨州松山庚坐之原。夫人李氏之葬。距公墓约五百步。夫人孝宁大君补之后。承文博士昌馨之女也。余尝怪公以故家华阀。宜达而窒。立朝数十年。迟回薄宦。朝廷屡有大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5H 页
进退。而荣辱不一及于其身。岂古所谓隐德自晦者欤。及得公外孙李徵士柬公举所为状读之。盖知公非流俗人。气度冲远。喜怒不形于色。杜门深居。不问家有无。惟好读书。老而不辍。有时兴至。几于舞蹈。不知者曰。此有何乐。人有访者。诚心遇之。去而不复报谢。若所谓党习时好。一切荣利。不一经于心口。世方以翕翕为热。而公则泊然自守如此。其不得于人也宜哉。又其奉祭祀以礼。教子弟以义。家法斩斩可观。人亦莫能知。而其知不知。于公何与焉。呜呼。公可谓恬静笃行人也。公四男三女。男春元,春蕃,春根,春植。女适郡守李泰贞。徵士其子也。次为士人尹东相李喜昌妻。孙曰𪣡,塾,壆,至,在,悫,懿。在进士。春植来乞铭。余不及识公。而素重徵士之贤。其言为可徵。遂不辞铭曰。
古井不食。其中湛寒。我心为恻。外孙之贤。可徵厥德。请刻于石。
县令韩公墓碣
尤庵宋文正先生任继开之责。一时才俊。多出其门。如韩公伯箕向五者最有盛名。人谓合置文学政事之科。公始见先生于华阳山里。以诗呈于先生曰。行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5L 页
藏在我初心见。显晦随时至理存。俗客但知山水乐。这般真味与谁言。自后心诚悦服之意。屡形于吟咏之间。凡于经礼之说。亦多往复评订焉。先生或入都下。必主于公。其相契之深可知也。公内舅沂川洪公命夏。居庙堂而为山林主人。凡系斯文事。必与公相议而后决之。及乙卯士祸作。先生窜北关。公时为甑山县。即投绂归。年四十三丙辰卒。先生在谪中哭之恸。抵书畏斋李公端夏。有曰韩向五不起之音。实是运气所关。清州之韩。为东方望族。高丽柳巷讳脩。以文学著。公其后也。曾祖讳孝仲。同枢。以直言著节昏朝。祖讳必远。礼曹参判。考讳如斗。掌隶院司评。公以崇祯甲戌生。风骨俊爽。甫四岁。春沼申公最奇之。许归以女。及昏。人见其老成。咸服其藻鉴。素不喜游嬉。常凝然端坐。人莫敢以戏言加之。严毅如此。而其在亲侧则和气融融。未尝高声言语。亲心所欲。莫不先意承奉。至于内外亲戚。皆以诚意待之。不设畦畛。人无大小。必罄其欢心。申冕于公为姻属。而公恶其人。早与之绝。冕果败。公伯父佥枢公与司评公俱有遁世志。不与时合。公亦留心于古人为己之学。无意荣进。而以参判公命。黾勉公车。丙午中生员。翌年除金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6H 页
并道察访。秩满移汉城府参军。辛亥别择赈郎。公兼管。升司饔院主簿。壬子春又差赈郎。移疾罢。旋叙为司宪府监察秋曹郎。癸丑 宁陵迁奉时差都监郎。换水曹。竣事拜军资监判官。其出为甑山则在甲寅。在官赏罚公平。抚字勤挚。宿弊渐革。奸猾亦戢。人称之以为廉洁之治。近岁所未有云。及决归。眷属尚在衙。封库官除出半百斛米。以资行费。金淑人却而不受曰。夫子居官清白。有此积聚为民也。吾岂不体其意而受无名之物。即此而知刑家之一端也。以少年韦布。蔚有公辅之望。与洪得禹,赵相愚齐名。有三士之称。不幸早世。不得展布其所蕴。卒后数岁。庚申群凶迸黜。尤庵先生宥还。而公不及见矣。公元配平山申氏。一女适都正尹春教。再娶顺天金氏鋎女。男女各一人。男重朝。以成就后学升资佥枢。以孝行 赠吏曹参判。女适正郎李宜相。孙命玄三男。正养生员蚤殁。次圣养生员。次敬养。公始葬骊州新村。后移葬于局内参判公墓右负乾之原。命玄使敬养来乞铭。铭曰。
孔门惟商。号为笃信。公于事一。早能自尽。时有平陂。义同舒卷。于所为主。相与可见。孝顺之德。乃其根源。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6L 页
中道夭阏。天理宁论。大老号咷。哀若丧子。一命之卑。谓系运气。志菀云雷。百不一施。不及清时。呜呼窀穸。八哀之诗。恸均今昔。我阐厥幽。载勒玄石。
县监宋公墓碣
清州有所谓三贤闾者。西阜,圭庵兄弟及其妹婿东洲翁所居。公西阜公之来孙也。讳元锡字善长。生于永同。既长从其考察访公徙而家焉。叔祖尤庵先生题其斋曰苍岩精舍。因以苍岩号焉。先生尝称其甚有学行云。恩津之宋。故多贤。由双清堂愉至西阜为数世。西阜讳龟寿。其孙邦祚清名直节。世所称习静公者。是生讳时荣。丁丑虏变。立慬于江都。谥曰忠显。察访公其嗣子。讳基隆。以行谊闻。守志不仕。公胚胎前光。生而质美。察访公又教之严。自五六岁。学于尤庵。又游同春先生之门。诸先生器重之。公早知有向上工夫。益奋志自励。质疑请益。方进而未已。中年被疾几危。未几同春捐后学。尤庵愠于群壬。卒以身殉道。世故翻覆百端。而公亦老矣。公自以不能肆力学问为恨。而惟深居读书。得味于安静之地。世亦无知公之蕴者。然其可见之行则本于孝悌。事亲容色愉婉。往往为婴儿戏。与两弟居。湛乐无间。弟殁抚其子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7H 页
如己子。其教子孙。远杂戏敦实行。当祭蠲洁致诚。进退可度。每晨拜庙。退而坐中堂。治家事。井井有条理。乡邻敬服。从游者众。一时名卿钜公。多尉荐之。始除昌陵参奉不赴。后特升六品为造纸署别提。又不赴。丙子为镇岑县监。公本不乐仕宦。至是为延忠显公谥。一赴官。属岁荒。单心赈饥。遇不悦者为御史。摭微事置对。旋辨晰。公在道作诗。有归卧东山之语。是后除翊卫司卫率不起。戊子七月二日卒。去其生 崇祯乙亥七十四。葬于州南榛谷负卯之原。与精舍五里而近。公外祖咸平李弼元。室韩山李氏。牧隐之后。考曰尚稷。能俭而勤。以配公德。后公四年生。其卒在癸亥。公殁而祔焉。三男四女。男长达源有至行。公卒后数岁殁。士友惜之。次活源,发源。女适郭载绩经历,李秀衡,尹商柱,李显成。卨源,彻源及柳垕妻侧出也。达源子羲相,周相。活源子夏相。发源子汉相。郭镇维,镇普,镇舆,镇奎。李思兼,思赞,思勖。尹炯,李端中。其外孙。公器度庄重。仓卒无遽言。和气满容。可亲而不可慢。胸怀宽旷。乐道人之善。退然若懦。而中则有守。幼从尤庵于沃州江上山斋。近墓门。有时阴雨鬼啸震屋。公独宿无难色。尝到汉江。飓风几覆舟。舟中人惶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7L 页
急乞命。视公正冠危坐。莫不异之。晚多病。或劝移舍以禳之。公笑曰鬼能为祟。其可逃乎。家人不敢为巫祝祷祀之事。家业旁落。而一不置诸怀。间与友朋徜徉泉石。命觞哦诗以为乐。作事必求远图。为善必矜细行。不为苟难以高于众。不喜便给以适于时。其素性然也。好读大学。又夜诵西铭心经。老而不倦。遂庵权公闻公讣。为之恸曰。耆德凋丧。吾道益孤。其见重如此。羲相能绍述家学。纂公事行。使来请铭。以縡有累世之好。铭曰。
诗云恭人。维德温温。孰赋厥美。公有渊源。大贤之宗。忠臣之孙。自躬而推。行孚于家。施及乡邻。薰德饮和。我想其容。深爱积中。世道累嬗。公发亦华。左松右菊。林也婆娑。我有诗书。其乐只且。畴其式者。三贤之闾。岂无居人。噫公可思。我阐潜德。作此铭诗。
佐郎崔公墓碣
肃宗辛巳六月。崔公弘甸卒于汉师。年六十六。李相国畬诸人为具棺及凡丧事。归葬兴阳之中山。遂庵权公尚夏既录其事行。三州李縡题其碣曰。公字寿会。生有异梦。起孤寒。力学取明经第。星历堪舆家。近世儒莫学。公兼能之。又善望气。言多验。最邃于易。晚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8H 页
喜心经近思录。其学博而卒反之正。性至孝。父母殁。读书至父母字。涕下。笃信尤庵先生。尝曰孔子作春秋。朱子述纲目。我东惟此老担荷得此义。彼设淫辞而助之攻者何哉。己巳祸。便弃官归。放浪山海。或劝之仕则书报曰。君看牛斗南少微星如何。前后再为邮官。得阴竹县。忤当路不克赴。官不过水部郎。盖公貌不扬。又讷于言。肮脏尘俗间。人莫能知也。公得鍊气术。能数月不饥。感微疾。与人论天文半饷而逝。穆然若安寝。尝闻公注参同契。岂亦崆峒道士遗意耶。崔氏出耽津君思全。世家宝城。祖梦得。父南振。母某郡金氏。二子台岳,华岳。华岳尝请业于遂庵之门云。
护军李公墓碣
尤庵先生栫棘于蓬山。朝夕祸不测。会大旱。李公东亨独草疏数百言。叫阍讼先生冤。凶徒投之庆源。时戊午六月。庆去汉师二千馀里。公始为老母在。迟徊久之。金夫人知其意。谓曰生三事一。义也。余恐范滂母笑人。公意乃决。及别。夫人处之泰然。先生闻之曰。噫。是宜有是子矣。先是夫人疾革。公同时遘疠。能自力斫指以进。夫人康宁且十年。及公宥还。夫人先一岁殁矣。闻者伤之。公字泰卿。骊州人。其见于谱者。高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8L 页
丽翰林学士皋。我朝吏曹参判审最显。有讳锱判官。壬辰为体察。白衣从事。特 赠左承旨。是生司议讳德言。松江门人。见重士友间。亦 赠承旨。生讳烜进士。 赠参判。于公为考。夫人籍顺天。县监日新之女。公 崇祯丁丑生。癸丑司马。少师事先生。先生许其气槩。其在谪。悯北俗蚩蠢。拣其民秀。教小学讲四礼。作成者多。闻夫人讣。哭踊顿绝。水浆不入于口者十日。庆人叹曰孝子孝子。壬戌 齐陵参奉。序迁典狱署奉事。理犴屋去渫污。囚以不连死。由缮工监直长改宗簿军资。升典牲署主簿。移司宪府监察。道遇达官不为避。公服拱立。大臣亦下而相揖。古规也。历户刑二曹郎,社稷署令,汉城府判官庶尹。于外为新宁,白川,杆城。在宁设乡约。省民徭。访节孝高年。周以食物。又值先生祸作。即日弃归。乙亥大饥。白为甚。公以公干赴阙。 上召入勉谕。公退而泣。竭心赒活。民无捐瘠。邻邑民枉罹伦常大狱。一言疏决。人称神明。为御史挟私论罢。在杆又为台臣所劾去。二郡人辄走阙下愬冤。归水原光教山下。结茅以居。杂树花木。啸咏其间。家屡空。不问也。晚为左水运判官。进通政。 肃庙温幸。复进嘉善。以优老也。除五卫将不拜。年八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9H 页
十一卒。公为人。轩豁好谈论。喜饮酒。子弟未尝见皱眉。然见哀矜者。涕淫淫欲下。在邑洞开其门。穷族归之。为资装迎婿。舍己子而先兄之子。为远祖置祭田。合宗族立契法。又笃于朋友。脱骖襚衣无难色。讣至必为位而哭。一家论议乖张。由由然善处其间。平居口不道是非。或有语犯师门者。怒叱之。须髯辄张。配恩津宋氏。考曰察访 赠参判国宪。先公卒。窆于清州造次山坐亥之原。公始葬广州。后四岁庚子。迁而合封焉。二男。膺文科掌令。厦直长。婿士人徐宗万, 赠判书赵泰夏,教官宋有源,士人柳命权,廉与厚。侧出也。寿龙,寿岳,正言朴弼均妻。长房出。寿松,寿柏,进士黄鹏河,士人金铨妻。二房出。三婿子徐命楫,命楷,命梁,命栻,兵使赵虎臣,宋得相,沃相,命相,凤相。余不及拜公。而因公之状。得公实行。其在邦在家。可书者不一。然且有大焉。当 宁陵盛际。先生在朝。谋猷密勿。公时未见先生。年且弱冠。而手自磨剑曰。时乎时乎。每读出师表。慨然太息。其志气可谓伟然。近世士大夫不复知有复雪二字久矣。呜呼。如公者何处得来。是不愧为先生弟子也。铭曰。
嗟哉是翁。陆沉兮朱墨。缶歌兮蓬荜。少时壮心兮。谁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69L 页
知古剑颜色兮霜雪。云天嵚兮两脚血。事如一兮义炳日。今之人何独无此性兮。或助攻而自绝。我最其大兮。昧者之呾。
参奉郑公墓碣
郑氏出延日。圃隐先生当丽季运讫。与国俱亡。精忠大节。直与日月争光。且其倡明性理。以启吾邦三百年文明之治。尤庵宋文正先生作大碑阐扬之。其孙监察讳保。当 世祖丙子狱。为六臣慷慨欲死。被 亲鞫亦不屈。将轘之。以忠臣之孙。特贷其死。其后数世。又有典签讳俊。当丙子虏难。崔鸣吉等立碑颂战功而阁之。以媚于虏。以瓦署郎。耻不肯供瓦。遂不仕。縡猥为二公作墓铭。呜呼。郑氏之门。一何多贤也。公讳星徵字文甫。考郡守 赠承旨云翰。典签之子。监察则典签之几世祖也。公生而有俊才。文辞夙就。屡捷发解。顾以早孤终鲜。无意于世。杜门深居。寓意稼穑。深得古人树艺之妙。圃隐先生宗孙缵光蚤死。其诸孤穷而靡依。公单心竭力。摄其宗事。方谋诸宗人移刱祠庙。会时相吴始寿白 上。命有司造给。又以宗孙稚弱。特除公 章陵参奉。权奉先生祀。公黾勉应 命。而意不乐也。及庚申新化。老峰闵相公鼎重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0H 页
请别建影堂。以便后学展敬。已而尤庵先生又请廪缵光孤子之流落湖西者。亟归守祠。公喜曰吾事毕矣。适仕满。例升典狱署奉事。遂即日弃归。尤庵先生闻而善之。公自是大归田里。以知足名其堂。婆娑其中。虽家无甔石而晏如也。好读论语及朱子书。至老不倦。以承旨公宅兆不吉。移窆于鸿山。公衰病不能来往。方卜地于新垄近地。携诸侄同居。以仿张公艺故事。遇大侵不克就。以疾卒于青阳寓舍。时己卯闰七月也。寿六十一。遗命勿书官名于铭旌。盖以始初就职为耻也。葬于鸿山之邹谷。距承旨公墓十馀里。公配南阳洪鏶之女。六男二女。男缵一,缵彬,缵馨,缵渊,缵明。最季未娶而夭。女婿士人金柱南,柳一星。诸孙曰锤,铢,錞,䤴,铗,铎,镌,錀,钰。錀。缵馨之子而为缵明后者也。远来乞铭。余惟公之温雅之资敦睦之行。固已见重于宗党乡里。而性本恬静。不喜交游。不事矜衒。以是知公者盖鲜。而又不幸遭时屯否。终于一命。岂非命之穷耶。余故历叙公先世德美事业之大者。以见公之贤有自来者。而重恨公不能大有树立。以增光于先烈也。铭曰。
在易之比。戒存匪人。噫公一命。偶丁不辰。黾勉禄仕。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0L 页
卒无缁磷。虽见清时。自甘农民。读书安分。以终厥身。呜呼圃翁。义兼贤亲。曷云无忝。秖足自珍。我表其志。以刻贞珉。
主簿敬庵李公墓碣
子朱子尝历举入敬之方。首之以程子主一无适之训。谢,尹诸先生之说次之。用力次第。盖莫详于此。后之学者。非不读是书。而鲜或真知而实蹈焉。近世李公行泰能以是为己任。终身力持。死而后已。学者称之曰敬庵先生。人以为庶几无愧于是名云。公字泰而。全义人。二岁而孤。幼有至行。得异味。辄曰吾母食否。母夫人不食则不食也。喜读书。夜以继晷。及长治举业。累发解。年三十三。偶患心疾。忽惕然感发于栗谷先生非学问无以为人之语。遂尽弃其业而学焉。甲寅始从玄石朴先生请业。日取小学,大学,心经,近思录诸书读之。晨昏定省馀。惟叉手高拱。终日兀然。家屡空而读书自若。神气益清茂。人劝其少辍则曰我自乐此尔。又笑曰虽饥读书外。亦做何事。自以晚学必须下人一己百之功。励志益严。学以顿进。癸亥丁母夫人忧。后又就近师门。移寓江郊。玄石每见门人辄曰。近见李某否。与之讲学。必大有益。以故同门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1H 页
之士。迭来扣问。后生从游者亦众。甲戌朝廷议荐士。大司成徐公宗泰以公应 命曰。行谊纯固。未几哭玄石。心丧期年。戊寅始除 昌陵参奉。以不敢当荐目辞不就。又移居杨根北山之岩溪。癸未复授 穆寝郎。公自谓世臣分义。不当数辞。既肃 命。尽心职事。不暂离职次。奉审及焚香。必舍舆而步。 忌辰朔望所需香炭。别储之。不混于他用。又建一库。以藏凡百器用。尝笑谓人曰。吾为是官。得展所学多矣。移童蒙教官。公既善诱掖。德容又令人观感。故蒙生始虽厌其拘束。而终则帖然遵教。行于道上。必拱手徐步。威仪可观。不问可知为公弟子也。仕满。谢疾不应讲自免。后除 世子翊卫司洗马。闵公镇远又荐公笃行。金相国昌集奏升六品阶授宗簿寺主簿。皆不起。年七十九。戊戌十二月十七日卒。疾革谓其子曰。吾默念平日事亲之节。无大愧于心。而不幸坠马伤腕骨。以是甚惭于启手也。夜半又谓曰。吾常夙兴而今晏矣。尔其扶而坐我。起辄困乏旋卧。叹曰已矣。无一语及他事。侍者请曰欲见某女某孙乎。挥手止之。恬然而终。葬忠州仰岩坐丙原。令人申氏祔。公自初为学。即以古圣贤自期。自少至老。未尝一日措其身于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1L 页
浮惰不实之域。尝谓学者曰敬是一心之主宰。而心又此身之主。持敬以存心。存心以明理。明理以诚身。则敬即圣学之第一义也。又曰随事必敬。有物必敬。语亦敬默亦敬。寤于敬寐于敬。吾之一身。与敬为一。则自然无过。动必合道矣。又曰谢尹二先生言固切实。而但无摸捉处。不如就九容上捉得定。且论九容之义曰。足容。视他容尤难。以是居先。重不特徐缓之谓也。虽急步疾趋之中。亦有重容。盖步步心存。不失其容则行虽疾而重固自在也。于此可见公用工之实。而平居肩背竦直。一如泥塑人。虽家人子弟。未或见其夷坐欠伸也。盖不待勉强而自然有成法。吕与叔六月中缑氏气象。殆似之矣。年迫八旬。于卫武抑戒。钦叹不已。每自诵曰朝闻夕死可也。岂以年老而有所弛放也。日必整衣冠。植坐竟晷。见者无不惊异曰。八十翁乃如是耶。有来学者。必先授小学曰。以小学律身。以大学穷理。则修治之道。绰然有裕矣。天资质实。终身无伪言伪行。而持己严正。常不食私屠肉。被服不御间色。居处饮食。殆非人所堪。而处之晏如。尝谓子孙曰使吾不志于学。盖不知为何状人。虽老且穷而终无所悔。尔曹勿以我为戒。又慎于取予。每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2H 页
曰苟非其义。虽千驷万钟。视若粪土。而有不取。虽秋毫之微。重如千金而有不予。然性好施。不计家之有无曰。若待积而后散则我无可散之日矣。事母夫人。爱敬交至。忠养悉备。其居丧四日绝饮。三月歠粥。期以前疏食水饮。三年之内夏不扇冬不袭。人有请学者。略略酬酢曰。先儒固亦有居忧授徒者。恐终未安。见大夫人素所服用及手泽所存者。未尝不泫然。忌日不食馂曰心有所不忍。岂甘于口。值先忌。若未逮事则必披观其遗言遗行。以致思焉。雅好佳山水。兴到翛然独往。啸咏忘归曰。不琴不瑟之中。自有我乐。虽其遁迹林下。而意未尝忘世。尝以崇节义辨邪正为本。甲戌更化。玄石造朝。秉轴者方营护国贼。举朝靡然。公为力言其不可。玄石之议遂定。戊寅唐米之来也。或有问其当否者。公叹曰闻请米之奏。至以普天王臣为辞。羞辱甚矣。堂堂周粟。夷齐尚不食。况此胡米乎。尝慨然曰纵不能跻斯世于三代。独不可做小康乎。吾欲成万言疏。且编一书。名曰治平要诀。以献吾 君。而不能得也。见经幄奏劄则叹曰。辞非不美。而彼以躬所未行者劝君。何能感格乎。苟有益稷之臣则不患吾君之不为尧舜也。尝论儒者进退之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2L 页
道曰。近世儒者。有位致三事而不识君面者。非儒非隐。古未有如许出处也。又讲究禁绝僧徒之策。论说甚详。使可底行焉。所著书有日用至诀,四礼类会,三才撮要。诗稿若干编藏于家。李氏出丽大师棹。我朝孝靖公贞干以孝闻。累传至节度使讳济臣号清江。其第三子都事讳耇俊。出为族父进士崇庆后。即公祖考。考讳德基。 赠判书。配平山申氏。年七十七。先公三岁殁。继子万格。四女婿县监朴寿汉,士人赵锡奎,洪禹九,进士俞兴基。万格三男徵大,徵寿,徵光。女适士人沈垸。昔 明儒胡敬斋以敬名斋。于其所著居閒录中。论敬最详。惟其身有之。故言之亲切而有味。公之于敬。盖亦如此。而一生服行。至死不懈。其施诸人也。亦易从焉。记曰修身践言。谓之善行。孟子曰以身徇道。公实有焉。縡生也后。未能觌公德容。而窃听于士友间。其为己笃实之功。盖鲜公比。愿为之执鞭而不可得矣。嗣子万格将竖碣于墓。来请文。不敢辞。系之以铭。铭曰。
古之君子。学惟为己。终身力此。毙而后已。论其节度。敬有妙理。自程先生。暨谢尹氏。标揭以示。厥有终始。坦然由之。其道如砥。嗟世之季。日趋虚伪。既鲜笃实。
陶庵先生集卷三十二 第 173H 页
那免恣肆。乃挺豪士。全义之李。栗翁有训。奋然兴起。爰初为学。已见大意。蚤夜孳孳。于敬一字。真诚之积。外著章美。其容睟然。其坐如峙。乃在大耋。不离造次。如富郑公。座隅书识。维北有山。维东有水。濂溪百原。我乐在是。出处适义。忘世匪志。荷筱乱伦。画牛若戏。颦呻忧世。感激论事。孰置 君侧。俾民受赐。林泉不恨。沟壑堪喟。我诵斯诗。以风有位。